实验动物的分级

合集下载

实验动物学重点解读

实验动物学重点解读

一、实验动物学绪论

1.动物:指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2.实验动物的分类

按遗传学控制分类:①近交系②封闭群或远交系③杂交群

按微生物寄生虫控制分类:①普通动物②清洁动物③无特定病原体动物④无菌动物

3.实验动物与实验用动物的区别

4.国家层面法规:1988年10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科委(现国家科技部)颁布《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5.管理体系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现国家科技部)主管全国实验动物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厅、局)主管本地区的实验动物工作。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负责管理本部门的实验动物工作。

6.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猎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如恒河猴/食蟹猴),必须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

需要出售、收购、利用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批准。

7. 实验动物发生疫情时,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办理。

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对实验动物的尸体和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8. 许可证

从事实验动物及相关产品保种、繁育、生产、供应、运输和有关实验动物商业性经营的组织或个人应当向市科委申领《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

实验动物课后思考题

实验动物课后思考题

实验动物课后思考题

实验动物学课后思考题:

第⼀课:

1.实验动物按照遗传特点的不同如何分类?(按现⾏的国家标准)

近交系、封闭群、杂交系

2.实验动物按照微⽣物控制不同如何分级?(按现⾏的国家标准)

普通级、清洁级、⽆特殊病原体级(SPF)、⽆菌级

3.实验动物享有的五项基本权利是什么?

不受饥渴的⾃由

⽣活舒适的⾃由

表达天性的⾃由

⽣活⽆恐惧和悲伤感

不受痛苦伤害的⾃由

4.解释动物实验替代理论中的3R?

减少、替代、优化

5.善待实验动物的核⼼内容是什么?

避免实验动物遭遇不必要的伤害

为动物提供舒适的⽣活环境

第⼆课:

1新药毒副作⽤评价⽤近交系还是封闭群?为什么?

封闭群,因为新药使⽤的最终对象是某个群体,⽽不是某个特定的⼈,试验对象最好也是⼀个群体。封闭群动物的遗传结构与⼈类群体遗传结构相似,⽽近交系基因库太⼩。⽽且封闭群动物⽐近交系动物⽣命⼒更强。因此新药

毒副作⽤评价应采⽤封闭群动物。

2悉⽣动物的概念?

携带或⼈⼯植⼊的确定⽣物体的⼀类实验动物

3 SPF动物的概念?

除清洁级动物应排除的病原体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扰⼤的病原的动物

第三课:

1.列出封闭群⼩⿏、⼤⿏、豚⿏、地⿏、兔、⽝、猴、⼩型猪各两种

⼩⿏:KM、NIH

⼤⿏:Wistar、SD

豚⿏:英国种、Hartley

地⿏:⾦黄地⿏、中国地⿏

兔:新西兰兔、⼤⽿⽩兔

⽝:⽐格⽝、四系杂交⽝

猴:恒河猴、断尾猴

⼩型猪:版纳⼩型猪、巴马⼩型猪

2.列出两种使⽤频率较⾼近交系⼩⿏

C57BL/6、BALB/C

第四课:

1.简述实验动物环境分类、使⽤功能和使⽤饲养范围

实验动物微生物质量控制小鼠的生物学特性

实验动物微生物质量控制小鼠的生物学特性

取血
挤压或刀片刮取皮层物取样
弓形虫检测
体外寄生虫检测
麻醉
检测 拔毛或梳毛
体外寄生虫检测
检来自百度文库报告
取样要求与监测规则: 1. 普通动物、清洁级动物和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每三个月至少检 测一次。 2. 无菌动物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3. 每2-4周检测一次粪便标本。
实验动物不同生产繁殖单元取样数量
群体大小,只
实验动物微生物质量控制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实验动物分级 普通级动物 清洁级动物和无特定病原体动物 无菌动物和悉生动物 实验动物微生物及寄生虫监测
动物在开放系统条件下饲养,会受 到自然界微生物、病毒和寄生虫的侵袭, 一般都带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显性或 隐性感染某些病症。因此,用这类动物 进行实验,敏感性较差,反应性不一致, 结果不易重复。更严重的是大部分实验 动物是人兽共患病的易感宿主。它们感 染人兽共患的病原生物后,将可能导致 实验人员和动物饲养人员的疾病感染。
第五节 实验动物微生物及寄生虫监测
监测程序: 1. 微生物检测程序 动物 编号 外观检查 麻醉 取血 无菌解剖
分离血清,检查病 毒抗体或其它病原的抗体 气管分泌物,肠内容物, 脏器分离细菌
检测
真菌检查
检测报告
皮肤取样
2. 寄生虫检测程序
动物 编号 外观检查
解剖、脏器、肠内容物、粪便取样 体内寄生虫检测

四年级科学实验探索动物分类

四年级科学实验探索动物分类

四年级科学实验探索动物分类动物是地球上最丰富多样的生物之一,根据它们的特征和相似之处,动物被分为不同的类别,这被称为动物分类。通过科学实验,我们可

以探索动物分类的原理和方法。本文将介绍四年级科学实验中的动物

分类实践。

实验材料和器材:

1. 动物图片卡片(包括鱼类、鸟类、昆虫、哺乳动物等)

2. 实验记录表格

3. 放大镜

4. 书写工具

实验步骤:

1. 观察动物图片卡片:考虑动物的外观、体型、皮肤特征等方面。

每个学生拿一张卡片,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动物的细节。

2. 记录观察结果:学生在实验记录表格上记录每个动物的名称,并

写下它们的共同特征。例如,鱼类有鳞片和鳍,鸟类有羽毛和喙。

3. 比较和分类:学生将图片卡片按照它们的相似特征进行分类。比如,将所有有鳞片的动物放在一起,所有有羽毛的动物放在一起。

4. 分析类别:让学生观察分类结果并思考,为什么它们会被分在一起?学生可以根据卡片上的共同特征来解释分类原理。

5. 探索不同类别的特征: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类动物,进一步观察和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例如,鱼类中有圆鳍鱼和扁鳍鱼,学生可以观察它们的形状和特征,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和讨论: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将会意识到动物的分类是基于它们共有的特征和相似之处。根据实验结果,学生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常见的动物类别,如鱼类、鸟类、哺乳动物和昆虫等。他们也会发现,在同一个类别中,动物之间可能有许多不同的特征。

这个实验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们理解动物分类的基本概念,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们更容易记住和理解知识。

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及寄生虫学控制

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及寄生虫学控制

种类
培育者及育成时间
小鼠
Pleasants,1959
大鼠
Reyniers1946;Gustafsson,1948
豚鼠
Miyakawa1958; Tanami,1959;

Wostmann1959; Luckey,1963

Glimsedt,1946

Bleby,1969
山羊、绵羊 Smith,1961,1966
• 3、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
无菌动物体内既无抗原也无特异性抗体,处于 一种“原始状态”,很适合用于各种免疫功能 的研究。 如,无菌动物暴露于微生物,先产生α球蛋白,
再产生β球蛋白,最后产生γ球蛋白。
常用无菌动物进行免疫抑制剂试验研究。
4、肿瘤学研究 (1)制备人体肿瘤模型需要免疫抑制
动物,而普通动物给予免疫抑制剂后常 继发感染死亡,所以可以应用无菌动物。
SPF动物特点
1、微生物特点 SPF动物除一、二级动物应排除的病原体 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 研究实验干扰大的病原。
2、来源 SPF动物来源于无菌动物或剖腹产动物。
3.饲养管理
SPF动物必须饲养在温湿度恒定的万级空气净 化的屏障系统中,实行严格的微生物控制。
SPF动物的应用
目前国际上公认SPF动物适用于所有科研实验, 是国际标准级别的实验动物。它的应用价值在于 它无人畜共患病,无主要传染病,无对实验研究 可能产生干扰的微生物。各种疫苗生产所采用的 动物应为SPF动物。如SPF蛋,(无垂直感染), 以及生物学鉴定等。

动物试验中的生物危害

动物试验中的生物危害

31.07.2021
5
7、实验动物寄生虫感染对实验研究的干扰 作用
1)掠夺宿主的营养 2)对宿主骚扰 3)对宿主产生机械损伤 4)对宿主产生毒性作用 5)对宿主生理、生化和免疫系统产生影响
31.07.2021
6
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学分级
31.07.2021
7
按照微生物和寄生虫学控制水平的高低我国
31.07.2021
19
特性:优点
1、纯合性
2、同源性
3、均一性
4、长期的遗传稳定性
5、可分辩性
6、个体性
7、分布的广泛性
8、背景资料和数据较为完整
31.07.2021
20
谢谢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动物试验中的生物危害
3、实验动物细菌感染的危害性
31.07.2021
2
4、实验动物细菌感染对实验研究的干扰作用
1)人畜共患病原菌和动物致病 菌
2)条件性致病菌 3)正常菌群
31.07.2021
3
5、实验动物真菌感染 1)浅部真菌 2)深部真菌 3)条件致病真菌
31.07.2021
4
6、实验动物寄生虫感染的危害性
2)传播途径: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 播。
3)易感动物
31.07.2021
11

动物实验伦理品系级别

动物实验伦理品系级别

动物实验伦理品系级别

实验动物分级:实验动物按照微生物和寄生虫控制的等级,一般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普通动物

这是微生物和寄生虫控制要求最低的实验动物。要求动物不携带主要的人兽共患病、自身的烈性传染病的病原体及体外寄生虫,实验动物国家标准有详细的规定。普通级实验动物一般是在开放环境下饲养,要达到上述要求,也应在饲养管理中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包括建立消毒防疫制度、建立并遵守动物房操作规程等。动物饲养和实验设施要符合最基本的要求。

最新颁布的实验动物国家标准,将实验小鼠和大鼠的普通级取消,其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等级只有清洁级、无特定病原体级和无菌级。豚鼠和兔仍保留四级。犬和猴分为普通级和无特定病原体级共两级。

清洁级动物

这是根据我国实验动物发展需要而设立的一个比普通动物要求高的微生物及寄生虫控制等级。要求动物不带有一些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及常见的体内寄生虫,实验动物国家标准有具体的规定。清洁级动物的引种应来源于更高等级的动物,应在温、湿度可控的屏障系统中,进行饲养、繁殖生产或使用。所使用的笼具、垫料、器具、饲料和饮水等,应当实行灭菌处理,动物设施应分区域设置,设计应符合人流、物流防止交叉感染和方便工作的原则,要建立严格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清洁级动物已是我国目前主要使用的质量控制等级的动物,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新药研制和安全评价等领域的动

物实验之中,发挥了清洁级动物,易于质量控制,非实验因素干扰少,有较好的敏感性和可重复性的优点。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

指在清洁级动物的基础上,根据实验需要,要求动物不携带可能干扰实验的进行或结果的特定微生物和寄生虫,这类实验动物称之为无特定病原体动物,即SPF动物。SPF动物的种群来源于无菌剖腹产动物,在屏障系统中进行保种、饲育及使用,按国家标准,严格实施微生物和寄生虫控制。动物的繁殖、生产和动物实验等设施,要严格按规范要求建设和管理,并应进行经常性的质量监测。从事繁殖、生产和动物实验的人员,应当接受实验动物学的专门培训。目前,SPF动物已是国际公认的标准的实验动物,我国的使用量也正在不断地增加。

我们国家实验兔的微生物学分级划分( )

我们国家实验兔的微生物学分级划分( )

我们国家实验兔的微生物学分级划分( )

文章标题:探究我国实验兔的微生物学分级划分及其意义

一、引言

在我们国家的科学研究领域中,实验兔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在进行实验兔繁育和管理的过程中,微生物学分级划分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本文将会探讨我们国家在实验兔微生物学分级划分方面的情况,以及这一划分的意义和影响。

二、实验兔微生物学分级划分的概念和背景

实验兔微生物学分级划分是指将实验兔的微生物群落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进行繁育和管理。这一划分的背景在于实验兔的微生物群落对其健康和实验结果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精确的分类和管理。

三、我国实验兔微生物学分级划分的现状

目前,我国在实验兔微生物学分级划分方面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分类标准和管理体系。根据我国农业部颁布的相关文件,实验兔的微生物学分级划分主要包括无菌、特指病原体自由和一般条件三个级别。这些级别在实验兔的繁育、饲养和科研利用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实验兔微生物学分级划分的意义和影响

实验兔微生物学分级划分的意义在于可以有效地保障实验兔的健康和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对实验兔微生物群落的精细分类和管理,可

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外源性微生物的干扰,提高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这一划分也对实验兔的健康状况和动物福利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

我个人认为,实验兔微生物学分级划分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对实

验动物的保护,更是对科研实验结果准确性的保证。只有在对实验兔

的微生物群落有了精细的认识和管理,我们的科研成果才能更加具有

动物实验室分级设计要求SICOLAB

动物实验室分级设计要求SICOLAB

动物实验室分级设计要求SICOLAB

根据动物实验室微生物控制标准,可将动物实验室分为四级:

一级普通动物(CV),系指微生物不受特殊控制的一般动物。要求排除人兽共患病的病原体和积少数的动物实验室烈性传染病的病原体。为防止传染病,在动物实验室饲养和繁殖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应保证其用于测试的结果具有反应的重现性(即无论不同的操作人员,在不同的时间,用同一品系的动物按规定的实验规程所做的实验,都能获得几乎相同的结果)。

二级清洁动物(CL),要求排除人兽共患病及动物主要传染病的病原体。

三级无特殊病原体动物(SPF),要求到二级外,还要排除一些规定的病原体。其除菌与灭菌的方法,可使用高效空气过滤器除菌法、紫外线灭菌法、三甘醇蒸气喷雾法及氯化锂水溶液喷雾法。

四级无菌动物(GF)或悉生动物(GN),无菌动物要求不带有任何用现有方法可检出的微生物。悉生动物要求在无菌动物体上植入一种或数种已知的微生物。

在病理学检查上,四类动物实验室也有不同的病理检查标准。

一级动物实验室:外观健康,主要器官不应有病灶。

二级动物实验室:除一级指标外,显微镜检查无二级微生物病原的病变。

三级无特殊病原体动物实验室:无二、三级微生物病原的病变。

四级动物实验室:不含二、三级微生物病原的病变,脾、淋巴结是无菌动物组织学结构。

综合上述,对不同级别的动物实验室在动物房设计上和管理上则有不同的

要求。

无菌、已知菌以及无特殊病原体动物都需要在无菌或尽可能在无菌的环境里饲养,这种环境,目前国际上通用称为屏障环境,即用一道屏障把动物与周围污染的环境隔开,就如胎鼠在母鼠子宫内一样。这种环境从控制微生物的角度分为隔离系统、屏障系统、半屏障系统、开放系统和层流架系统等五大类。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
饲养系统。用作饲养无菌动物和已知菌动物。工作人员通过隔离器上组装 的无菌手套进行操作,不直接接触动物。
三、实验动物设施分类
屏障环境
三、实验动物设施分类
屏障环境动物实验设施设备
隔离器
四、实验动物生物安全
❖ 实验动物生物安全是避免由实验动物造成的各种危害的综合防护 措施。
❖ 由实验动物造成的各种危害包括: 1.生产和使用实验动物中的各个环节,如实验动物的引种、保种、 繁育、运输、进出口。 2.使用实验动物(包括感染和非感染动物实验)进行动物实验、从事 科研活动等过程中实验动物造成的各种危害。
据的共享、使用高质量的标准动物、合理设计实 验、规范实验的管理 ❖ 替代:人群资料、低等动物代替高等动物、体外 培养、理化技术应用、数学与计算机模型的应用
37
动物实验设计
四、 动物实验设计
动物实验设计:是指研究者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 运用有关科学知识和原理,结合统计分析及伦理学 的要求而制定的在动物身上进行试验的实施计划和 方案,并用文字记录或流程图表述的实验方案和技 术路线。
phenotype表现型 周围环境 proximate
drama type 演出型
实验动物环境控制与动物实验结果的关系
实验动物环境的人工控制程度越高,生活在该环境中的实验动物就 越具有一致性,即使不同时间、地点及人员,只要按相同的规范操作, 均能获得一致实验结果。

实验用动物的级别是怎样区分的

实验用动物的级别是怎样区分的

实验用动物的级别是怎样区分的

按遗传学控制方法,根据基因纯合的程度,把实验动物分类为:近交系、突变系、杂交群、封闭群四类,其规定要求各不相同,而杂种(Mongel)是未经遗传学控制而进行无计划交配繁殖的动物1.近交系动物(Inbred strain animals):近交系动物一般称为之纯系动物。是采用兄妹交配(BXS——brother sister)或亲子交配(PXO——parent xoffspring,父母与子女交配),连续繁殖20代以上而培育出来的纯品系动物。一般以小鼠为典型代表。所以把啮齿类动物同胞兄妹连续交配达20代以上的品系称为近交系,其近交系数可达99.8%,亦可用亲子(父女、母子)连续交配20代以上达到近交目的,其近交系数可达99%。但必须用年轻的双亲同其子女交配,而且亲子交配不能同兄妹交配混用。很多学者认为,较大动物的纯种培育很难获得成功,因为成功率低,往往成为经济上的学生负担。例如犬和猫连续兄妹交配20代需经20年左右。鸡和兔亦也花费较长时间。但目前毕竟因研究上的特别需要,已培育出兔、犬、猫、鸡、羊、猎等的若干近交系。有些学者提议:禽类和兔的血缘系数达到80%以上时(相当兄妹交配四代),即可称为近交系。

2.突变系动物(Maiant strain animals)是保持有特殊的突变基因的品系动物,也就是正常染色体的基因发生了变异的、具有各种遗传缺陷的品系动物。生物在长期繁殖过程中,子代突变发生变异,其变异的遗传基因等位点可遗传下去,或即使没有明确的遗传基因等位点,但经过淘汰和选拔后,仍能维持稳定的遗传形质。这种变化了的能保持遗传基因特性的品系,称之为突变品系。在小鼠和大鼠中,通过自然突变和人工定向突变,已培育出很多突变品系动物。

实验动物学

实验动物学

1、实验用动物:泛指用于各类实验的所有动物,即用于实验的动物。广义的实验用动物包括实验动物、野生动物、经济动物和其他动物。

2、实验动物:指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严格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研、教学、生产、检测、鉴定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3、实验动物分级:普通级动物、清洁级动物、无特定病原体级动物、无菌级动物。

4、购买实验动物需要求供应者提供:

①品种、品系及亚系的确切名称。②遗传背景及其来源。

③微生物检测状况。④合格证书。⑤饲育单位负责人签名。

5、近交系:在一个动物群体中,任何个体基因组中99%以上的等位点为纯合时定义为近交系。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或亲子交配培育而成。

6、封闭群:以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在不从外部引进新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的种群。

7、杂交群:是特指由不同近交品系之间杂交产生的后代群体,简称F1。有时为了特殊目的也采用种群之间杂交。

8、空气、物品、人进入屏障设施的要求:

空气:经过低、中、高效过滤器。

物品:根据物品的不同特性,有高压蒸汽、渡槽、传递窗三种途径。

人:(1)进入设施,应严格遵守实验动物设施人员进入操作规程,严格遵守

人流、物流、动物流的走向和顺序。所有带入的物品必须进行消毒灭菌。

(2)进入第一更衣室,换拖鞋,脱外衣。

(3)进入淋浴室彻底清洗全身,尤其是双手、双脚等以及防疫服暴露的部位。

(4)浴后进入第二更衣室,先用无菌的毛巾擦干身体,然后依次戴上口罩,帽子,穿上洁净内衣裤,洁净工作服。

(5)用75%酒精喷洒双手进行消毒。

实验动物证试题库---微生物学控制

实验动物证试题库---微生物学控制

实验动物证试题库---微生物学控制

微生物学控制

1、对实验动物进行等级分级的原因是

A 威胁人的健康和生命、对动物生产有影响、使实验被迫中断,造成钱财的浪费

B 对动物生产有影响、使实验被迫中断,实验的准确性有质疑、造成钱财的浪费

C威胁人的健康和生命、对动物生产有影响、实验的准确性重复性有质疑、使实验被迫中断。

D 对动物生产有影响、使实验被迫中断、实验的准确性重复性有质疑、拖延研究的

时间

2、我们国家实验兔的微生物学分级划分

A 一级普通动物、二级清洁动物、三级悉生动物、四级无菌动物。

B一级普通动物、二级清洁动物、三级SPF动物、四级无菌动物。

C 一级清洁动物、二级SPF动物、三级悉生动物、四级无菌动物。

D 二级清洁动物、三级SPF动物、四级悉生动物及无菌动物。

3、普通动物的概念应该包括

A 不携带所规定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不携带动物烈性传染病的病原

B 不携带所规定的人兽共患寄生虫、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对实验干扰大的病原

C 不携带所规定的人兽共患病原、不携带对实验干扰大寄生虫的病原

D 不携带所规定的对动物危害大的病原、不携带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

4、为了保持普通级动物的健康必须

A 对动物使用抗生素预防细菌病、对动物接种疫苗预防疾病、到有动物合格证的单位

去购买动物。

B 对动物使用药物预防疾病、对动物生活的设施要主要防虫、到有动物合格证的单位

去购买动物。

C 到具有动物生产许可证的单位去购买动物、在具有动物使用许可证的环境下实验、

接种各种疫苗

D 到具有动物生产许可证的单位去购买动物、在具有动物使用许可证的环境下实验、

我们国家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分级划分

我们国家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分级划分

我们国家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分级划分

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分级划分是根据动物所承载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将实验动物分为四个级别进行管理,旨在保障实验动物及其环境的健康和安全,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下面是我们国家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分级划分的详细介绍。

一、SPF级实验动物

SPF级实验动物即特殊病原体自由级实验动物,是指在无菌条件下繁殖的实验动物,它们身上没有任何可病原性微生物的存在,其健康状态优良,自由呼吸自由饮食。SPF级实验动物常用于各种基础和应用研究,作为实验结果的参照。常见的SPF级实验动物有SPF级小鼠、SPF级大鼠、SPF级兔子、SPF级斑马鱼等。

二、特殊病原体感染自由级实验动物

特殊病原体感染自由级实验动物也称为特殊病原体自由感染级实验动物,是指在有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下繁殖的实验动物。这些实验动物不仅具有自然自由呼吸、自由饮食的状态,而且其体内的病原体种类和数量均符合该类动物病原学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实验动物在自然条件下受到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影响的情况。常见的特殊病原体感染自由级实验动物有肥胖型病原体感染自由级小鼠、流感病毒感染自由级小鼠等。

三、载病毒、感染细菌级实验动物

载病毒、感染细菌级实验动物又称为感染级实验动物,是指在实验过程中特意感染某种病原体的实验动物。这些实验动物在实验室环境下,确诊病原体存在,且通过特定感染途径或感染剂量实施感染,以达到所需的实验效果。通常情况下,这类实验动物需要进行一定的隔离,以控制其病原体的扩散和影响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健康。常见的载病毒、感染细菌级实验动物有猪流感感染小鼠、脑膜炎球菌感染小鼠等。

我们国家实验兔的微生物学分级划分 ()

我们国家实验兔的微生物学分级划分 ()

我们国家实验兔的微生物学分级划分()

【单选题】我们国家实验兔的微生物学分级划分()

A. 一级普通动物、二级清洁动物、三级悉生动物、四级无菌动物。

B. 一级普通动物、二级清洁动物、三级SPF动物、四级无菌动物。

C. 一级清洁动物、二级SPF动物、三级悉生动物、四级无菌动物。

D. 二级清洁动物、三级SPF动物、四级悉生动物及无菌动物。

参考答案:B

动物实验基础(精减)

动物实验基础(精减)

2、小鼠
小鼠属哺乳纲,啮齿目,鼠科,是野生鼷鼠的变种,其较 常见的是小白鼠,全身白毛,但也有其它毛色者。小鼠寿命约 2年,性成熟期35~55天,孕期20~25天,每胎生仔2~12只, 成年小鼠体重约为20~30g。 用小鼠作动物实验有以下的优点:一是来源方便,繁殖周 期短,产仔多,生长速度快,饲料消耗少,生活条件容易控制, 价格低。适合于需要大量动物的实验。二是小鼠较易培育成纯 系动物,具有较多的近交系、突变系、F1动物和封闭群等,便 于科学研究之用。三是小鼠较为温顺,易于捕捉和进行实验操 作。
类型
1、按动物机体水平不同,可分为整体实验和离体实验。
(1)整体实验:整体动物和无损伤动物 (2)离体实验:可进一步具体分为分子、亚细胞、细胞、 组织、器官等不同水平的实验。 2、按动物实验所需时间的长短,
(1)急性实验(2天以内)
(2)亚急性实验(1~4周) (3)慢性实验(2~6个月或更长时间甚至整个生命期)
三、常用实验动物介绍
1、家兔 家兔属哺乳纲,啮齿目,兔科。家兔的寿命为 4~9年,性成熟期为5~8个月。母兔孕期30天,每胎 可产仔1~5只。 用家兔作实验动物有以下优点:一是来源较充足, 易于饲养,较耐寒冷,繁殖率高,价格较低。二是家 兔性较温顺,便于捕捉、搬运、实验操作,平时也较 为安静,一般没有叫声。三是形体较大,可以直接记 录血压、呼吸、心跳、体温等,而且一次可采取较大 量的血液(约10ml),也可采取脑脊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动物分级及其标准

根据实验动物微生物控制标准,可将实验动物分为四级:

一级普通动物(CV),系指微生物不受特殊控制的一般动物。要求排除人兽共患病的病原体和积少数的实验动物烈性传染病的病原体。为防止传染病,在实验动物饲养和繁殖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应保证其用于测试的结果具有反应的重现性(即无论不同的操作人员,在不同的时间,用同一品系的动物按规定的实验规程所做的实验,都能获得几乎相同的结果)。

二级清洁动物(CL),要求排除人兽共患病及动物主要传染病的病原体。

三级无特殊病原体动物(SPF),要求到二级外,还要排除一些规定的病原体。其除菌与灭菌的方法,可使用高效空气过滤器除菌法、紫外线灭菌法、三甘醇蒸气喷雾法及氯化锂水溶液喷雾法。

四级无菌动物(GF)或悉生动物(GN)。无菌动物要求不带有任何用现有方法可检出的微生物。悉生动物要求在无菌动物体上植入一种或数种已知的微生物。

在病理学检查上,四类实验动物也有不同的病理检查标准。

一级外观健康,主要器官不应有病灶。

二级除一级指标外,显微镜检查无二级微生物病原的病变。

三级无特殊病原体动物。无二、三级微生物病原的病变。

四级不含二、三级微生物病原的病变,脾、淋巴结是无菌动物组织学结构。

综合上述,对不同级别的实验动物在动物房设计上和管理上则有不同的要求。

无菌、已知菌以及无特殊病原体动物都需要在无菌或尽可能无菌的环境里饲养,这种环境,目前国际上通用称为屏障环境,即用一道屏障把动物与周围污染的环境隔开,就如胎鼠在母鼠子宫内一样。这种环境从控制微生物的角度分为隔离系统、屏障系统、半屏障系统、开放系统和层流架系统等五大类。

A 隔离系统

是在带有操作手套的容器中饲养动物的系统,用于饲养无菌动物和栖生动物。内部保持按微生物要求的100级的洁净度,但其设置的房间及操作人员不必按无菌室考虑。

B 屏障系统

把10000~100000级左右的无菌洁净室作为饲养室,主要用于无特殊病原体动物的长期饲养和繁殖。入室施行严格管理,如淋浴、换贴身衣服等。

C 半屏障系统

放宽对屏障系统中人及物出入房间时的管理,平面组成大致与屏障系统相同。

D 层流架系统

笼具放在洁净的水平层流空气中。常用于小规模饲养,但在一般房间进行饲养、操作和处理时有被污染的危险性。可用于半屏障的补充。

E 开放系统

是对人、物、空气等进出房间均不施行消除污染的系统,但通常要进行某种程度的清洁管理。

下列出了各种系统对实验动物环境指标的要求:

◆项目指标开放系统(CV)简易屏障系统(CL)屏障系统(SPF)隔离系统(GF,GN)◆温度/℃18~29 18~29 18~29 18~29

◆日温差/℃8 3 3 3

◆相对湿度/% 40~70 40~70 40~70 40~70

◆换气次数/(次/h) 10~15 10~15 10~15

◆气流速度/(m/s)0.18 0.18 0.18

◆压差/Pa 20~50 20~50 20~50

◆洁净度/级 10万1万 100

◆菌落数/[个/(皿?h)] 12.2 2.45 0.49

◆氨的质量浓度/(mg/m3)14 14 14 14

◆噪声/dB ≤60 ≤60 ≤60 ≤60

◆照度/lx 150~300 150~300 150~300 150~300

达到动物房环境指标的净化措施有:

A.空气净化系统

因为动物房是实验动物较长时间活动的场所,室内不可能在饲育条件下经常用薰蒸冲洗的方式灭菌,一般只能用药力较弱的消毒液檫洗,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微生物侵染,保证空气净化则是首要条件;

B.全新风

防止交*污染和除臭是两个难题,为此,净化空调系统大部分必须采用全新风方式,但由于净化系统换气次数大,又是全新风,所以能耗问题突出;

C.除臭

这不仅是对外部环境和工作人员所必须,而且也是实验动物本身所必须。因为室内除外界微生物污染外,动物本身排泄物和微生物二次转化生成的氨、硫化氢、醇等气体,也是重要的污染物质,这些气体臭味愈浓烈,说明动物本身的洁净度愈低。目前还无臭气允许值的定量资料和测定方法,但对于氨浓度应进行控制。除臭一般有增加新风和活性炭吸附两种方法。

二.动物房一般环境因子控制范围

(1) 温度目标值为21~27℃。药典规定为17~28℃。可因动物品种而不同。

(2) 湿度 45%~55%。卫生部规定为40%~60%。

(3) 气流速度 10~25cm/s。避免直接吹风。

(4) 换气次数 6~15次/h。新风为2/3。

(5) 气压洁净区正压,感染区负压。

(6) 环境洁净级别一般动物饲养室大于100000级。

(7) 照明 150~300lx(人工照明)。

(8) 噪音 40~50dB(无动物时),有动物时为60 dB,卫生部规定小于70 dB。

(9) 臭气氨20ppm。

三.动物房设计的基本要求

(1) 选址僻静、卫生

(2) 布置分为准备区、饲养区、实验区。要求人流、物流、动物流分开(单向流程);要求净化、灭菌、防虫。

(3) 建筑要求有洁净走廊,饲养室,污染走廊以及其他各室。

(4) 空调系统有可控制的温度和湿度、气流速度和分布,有一定的换气量和气压。

(5) 照明无窗动物房使用荧光灯,有窗动物房可安装玻璃窗,以滤去紫外线。要求12h亮,12h暗。

(6) 供水有饮用水和精制水。

四.动物房的设置

根据不同种类和不同级别实验动物的需要,建立相应设施的动物房、活动场所和相应的辅助用房。场址应选在能保持安静、清洁、无不良外界影响的地方。

动物房必须光线充足、通风良好、地面整洁,不积水;顶棚、墙壁要易于清洁、消毒;外墙、屋顶、顶棚、门窗及通外面的管道等必须杜绝外界动物、蚊蝇及其它虫害钻入。室内温度控制在18~29℃,相对湿度40%~70%,噪音60 dB以内。

笼内动物密度不能太大,要有送风、排风、降温及保暖设备。必须有专用的排污、排水设施,防止病原扩散。各种笼具要定期清洗消毒,垫料须经高温高压或药物消毒并及时更换,使室内氨浓度在15 mg/m3以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