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腿痛中医诊疗方案
腰痛中医诊疗方案
腰痛中医诊疗方案腰痛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对许多人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传统中医学提供了多种诊疗方案来缓解和治疗腰痛,这些方案基于中医学对腰痛的病因和机理的独特认识。
中医学将腰痛分为不同的病证类型,例如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腰肾虚等。
每一种病证类型的治疗方案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方法。
首先,对于腰肌劳损引起的腰痛,中医常使用一些外治方法,如中药熏蒸或熨热敷等。
这些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的吸收和康复过程,并缓解肌肉的紧张和疼痛感。
其次,对于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中医常使用一些内治方法,如中药温肾散结和扶正固腰方等。
这些方剂可以调节肾脏功能,改善腰椎的生理状态,从而达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目的。
此外,对于腰肾虚引起的腰痛,中医常使用一些滋补补肾的药物,如枸杞子、熟地黄和淮山等。
这些中药有助于补充肾脏的精气血,调节肾脏功能,从而增强腰部的稳定性和治疗腰肾虚引起的腰痛。
除了中药治疗,中医学还有其他针对腰痛的疗法,如针灸和推拿。
针灸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整和平衡体内的能量流动,从而缓解腰痛。
推拿则是通过按摩和拉伸等手法来改善腰部的血液循环和肌肉的紧张程度,从而减轻腰痛症状。
总而言之,中医学提供了多种诊疗方案来缓解和治疗腰痛,其中包括中药治疗、针灸和推拿等。
这些疗法都基于中医学对腰痛病因和机理的独特认识,并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然而,每个人的腰痛可能由不同的原因引起,所以在选择合适的诊疗方案时,建议尽量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或医生,以便得到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中医诊疗方案在治疗腰痛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它们基于中医学对腰痛的病因和机理的独特认识,通过内治和外治的手段来缓解和治疗不同类型的腰痛。
然而,每个人的腰痛可能由不同的原因引起,所以在选择合适的诊疗方案时,建议尽量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或医生,以便得到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相信在中医的帮助下,腰痛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治疗。
腰腿痛中医诊疗方案
腰腿痛中医诊疗方案简介腰腿痛是一种常见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
中医认为,腰腿痛多因肾气不足、气血瘀滞、湿邪侵袭等引起。
针对不同的病因,中医有着丰富的诊疗方案。
诊断腰腿痛的主要症状是腰部和腿部的疼痛、酸胀感。
常见的腰腿痛的病因包括以下几种: 1. 肾气不足:如肾阳虚、肾阴虚等; 2. 气血瘀滞:如腰痛伴有瘀斑、瘀结等症状; 3. 湿邪侵袭:如湿气蕴结、湿热蕴结等。
中医常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结合,辅以必要的辅助检查手段(如X线、CT 等)进行诊断。
中医治疗根据不同的病因,中医治疗腰腿痛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中医治疗方案:肾气不足型腰腿痛肾气不足型腰腿痛是指由于肾阳或肾阴不足引起的腰腿痛。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1.补肾壮阳:可使用温补肾阳的中药,如肉苁蓉、仙茅等。
2.推拿按摩:可通过针灸或推拿按摩来刺激腰部和腿部的穴位,促进血液循环。
气血瘀滞型腰腿痛气血瘀滞型腰腿痛是指由于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的腰腿痛。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1.活血化瘀:可使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如当归、川芎等。
2.拔罐疗法:通过拔罐来促进气血的流动,缓解疼痛和瘀血。
湿邪侵袭型腰腿痛湿邪侵袭型腰腿痛是指由湿气侵袭引起的腰腿痛。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1.祛湿排毒:可使用祛湿排毒的中药,如石斛、茯苓等。
2.艾灸疗法:通过艾灸来温通经络,祛除湿邪。
中医养生保健除了治疗腰腿痛,中医还强调养生保健的重要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法:1.适当运动: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运动,如太极拳、气功等,可以帮助活络筋骨,缓解腰腿痛。
2.注意保暖:腰腿部是寒邪易袭的部位,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3.饮食调理:可以食用一些具有温补肾阳、活血化瘀、祛湿排毒作用的食物,如黑豆、红枣、姜、蒜等。
小结腰腿痛是一种常见疾病,中医有着丰富的诊疗方案。
根据不同的病因,中医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补肾壮阳、活血化瘀、祛湿排毒等。
此外,中医还强调养生保健的重要性,包括适当运动、保暖和饮食调理等。
腰痛中医诊疗方案
腰痛中医诊疗方案引言:腰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常见于现代生活中长时间保持不良坐姿、久坐不动或者过度劳累等情况下。
中医有着丰富的诊断和治疗腰痛的经验,采用综合的中医诊疗方案,可以有效缓解和治疗腰痛症状。
本文将介绍中医在诊断和治疗腰痛中的方法和方案。
一、中医诊断腰痛的方法1.1 望诊中医通过观察患者的腰部状况来判断腰痛的原因和病理变化。
比如,腰部肿胀、发红、皮肤有瘀斑等,可以提示患者有湿热痹阻等疾病。
1.2 闻诊通过闻患者腰部的声音,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脉络不通等问题。
比如,腰部有咔嗒声,可以提示腰部韧带有损伤或肌肉劳损。
1.3 问诊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腰痛的发生规律、持续时间等,可以了解腰痛的病因及病情轻重。
比如,腰痛是突然发作还是渐进式加重,有无其他不适等。
1.4 切诊通过对患者脉搏的观察和感觉,可以了解腰痛病情。
比如,脉象沉细、弦主,则可能是阳虚内寒所致。
二、中医治疗腰痛的方案2.1 中药治疗中医常常采用中药治疗腰痛,根据腰痛的病理变化和体质辨证施治。
常用的中药有活血化瘀、祛风湿、温肾阳等功效的药物,比如川芎、当归、桂枝、独活等。
具体的用药剂量和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2.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腰痛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针刺患者的穴位来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腰痛的效果。
常用的穴位有膀胱经的大椎、风门、腰阳关等。
针灸治疗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来操作。
2.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一种通过按摩腰部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以达到缓解和治疗腰痛的效果。
推拿按摩可以通过揉捏、拨叩、推拿等手法来进行,需要由专业的推拿师来操作。
2.4 调整生活习惯除了中药治疗和针灸推拿,中医还强调腰痛患者的生活习惯调整。
比如,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等。
此外,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也是调整生活习惯的重要方面。
结论:腰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中医诊疗方案为腰痛的治疗提供了多种选择和方法。
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诊断方法,可以全面了解腰痛的病因和病情。
针灸推拿科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针灸推拿科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一、定义腰痛又称“腰脊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挫伤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病症的一种病症。
我科腰痛患者西医称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二、诊断根据1、临床表现为腰脊或腰椎旁疼痛为主要病症的一种病症。
甚那么向臀部、下肢放射痛,麻木等。
2、发病与病情的轻重常与体位不当,劳累过度,天气变化有关。
3、本病多发生于青壮年。
三、辨证分型1、寒湿腰痛: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寒冷那么阴雨天。
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缓慢。
2、瘀血腰痛:腰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日轻夜重,轻者俯仰不便,重者不能转侧。
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
3、肾虚腰痛:起病缓慢,隐隐作痛或酸多痛少,绵绵不已,腰痛酸软无力。
(1)肾阴虚:兼心烦少寐,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2)肾阳虚:兼面色咣白,肢冷畏寒,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2、湿热腰痛: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
四、入院指佂1、腰痛初发,应积极治疗,防止病邪传变。
2、腰痛日久不愈或反复复发者。
3、腰痛及臀部,下肢疼痛明显。
五、治疗常规〔一〕一般治疗1、平素应注意防风,防寒,防潮,防止居潮湿之地。
2、平素注意走、坐、立,姿势要端正,活动时间不宜太长〔小于30分钟〕。
3、应卧硬板床,不宜坐软沙发及短凳,坐沙发时宜家腰垫,起床活动时要加腰围。
〔二〕辨证论治1、寒湿腰痛:治法: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方药:干姜苓术汤加减。
干姜、桂枝、牛膝、茯苓、白术、杜仲、桑寄生、续断。
2、瘀血腰痛: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选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生地、地龙、土元。
1、肾虚腰痛:(1)肾阴虚治法:滋补肾阴,濡养筋脉。
方药:左归丸加减。
熟地、枸杞子、山萸肉、山药、龟板胶、菟丝子、牛膝、鹿角胶。
(2)肾阳虚治法:补肾壮阳,温煦经脉。
腰痛中医诊疗专项方案
腰痛中医诊疗专项方案
简介
腰痛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中医学有许多有效的诊疗方法。
本文档将介绍腰痛中医诊疗的专项方案。
诊断
1. 初步诊断:通过患者症状描述与触诊,初步判断是否为腰痛。
2. 详细诊断:结合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进
一步确定病因和病情。
中医治疗方法
1. 中药疗法: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选用合适的中药方剂进行
调理。
2. 针灸疗法:通过针刺和调节气血的方法,缓解腰痛症状。
3. 推拿疗法:通过按摩和揉捏特定穴位,改善腰部气血循环,
达到舒缓疼痛的效果。
养生建议
1. 良好的体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
2. 适度运动:进行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腰部肌肉的力量,减轻腰部的负担。
3. 饮食调理:遵循中医饮食原则,适量摄入有益于腰部健康的食物,如黑豆、花生等。
注意事项
1. 避免受凉:腰部容易感受寒气,尽量避免腰部受凉受湿。
2. 避免长时间泡温泉:温泉中的热水容易造成腰部血管扩张,引起腰背部疼痛。
3. 避免剧烈运动:过度剧烈的运动可能会加重腰背部的负担。
以上是腰痛中医诊疗的专项方案,希望对患者有所帮助。
如有疑问,请咨询专业中医师。
腰痛病中医诊疗方案
1. 病因分析腰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通常由于多种因素引起,例如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等。
中医认为,腰痛病主要与肝肾虚、脾胃虚弱、寒湿侵袭等因素有关。
肝肾虚是指肝肾功能失调,导致腰部气血不足;脾胃虚弱则会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寒湿侵袭则会导致腰部阳气不足。
这些因素会导致腰部肌肉疲劳、血液循环不畅,进而引发腰痛病的发生。
2. 中医诊断根据病人的症状表现和体检结果,中医常用以下几种诊断方法来确定腰痛病的中医诊断:2.1 脉证结合中医重视脉搏的诊断,通过观察脉搏的细节和变化,可以判断腰痛病的具体情况。
例如,脉象沉细弦数,说明肝肾虚;脉象沉紧有力,说明寒湿困阻。
2.2 症状分析中医还会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来确定腰痛病的诊断。
例如,腰痛加重于寒冷天气或受寒风刺激,可能是寒湿侵袭;腰痛轻重程度与活动增减有关,可能是肝肾虚。
2.3 舌诊舌诊是中医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舌苔的颜色和湿度,以及舌质的形态和颜色,可以判断腰痛病的体内状况。
3. 中医治疗方案中医治疗腰痛病主要通过调整腰部气血运行和调理全身阴阳平衡来达到缓解症状和康复的目的。
具体的治疗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草药治疗中医常用一些具有活血化瘀、温阳散寒、益气养血等功效的中药来治疗腰痛病。
常用的中药包括当归、川芎、独活、羌活等。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医生会开具相应的中药处方,要求煎煮服用或外敷治疗。
3.2 针灸疗法针灸是一种常用的中医治疗手段,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理体内的气血运行。
对于腰痛病,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腰阳关、大血海、大敦、委阳等。
针灸可以缓解疼痛,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达到治疗腰痛病的目的。
3.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一种特殊的按摩手法,通过按压、揉捏等方式来刺激腰部的肌肉和穴位,改善腰部的血液循环和淋巴流动,有助于缓解腰痛症状。
推拿按摩可以激活腰部的经络,消除病因,促进康复。
3.4 运动疗法中医强调运动对于病症的调理作用。
腰痛病患者可以进行适量的运动来锻炼腰部的肌肉,增强腰椎的稳定性。
腰痛中医诊疗方案
腰痛中医诊疗方案引言腰痛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不适,还会影响其正常生活和工作。
在中医理论中,腰痛被归类为“腰痹”或“腰痛痹闷”等疾病。
中医认为腰痛的病因主要是肾虚、寒湿、气血不畅等因素引起的。
本文将介绍腰痛的中医诊疗方案,包括辨证施治、经络推拿、中药调理等内容,以帮助患者缓解腰痛问题。
辨证施治中医辨证施治是根据腰痛患者的具体症状、舌诊、脉象等来判断腰痛的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1.肾虚型腰痛:表现为腰酸无力、腰冷、舌质淡白、脉沉细等。
治疗方案应以补肾为主,可以选择中药补肾壮阳,例如枸杞子、菟丝子、淫羊藿等。
2.寒湿型腰痛:表现为腰部冷痛、活动时加重、舌苔白腻、脉沉紧等。
治疗方案应以祛寒湿为主,可以选择中药祛寒湿,如辣椒、姜黄、苍术等。
3.气血不畅型腰痛:表现为腰痛难忍、月经不调、舌质暗淡、脉细弱等。
治疗方案应以活血化瘀为主,可以选择中药活血化瘀,如桃仁、红花、丹参等。
经络推拿经络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对于腰痛患者有很好的效果。
推拿可以促进经络气血流通,缓解腰部的疼痛和僵硬感。
推拿手法主要包括揉、捏、推、拿、点、按等。
在腰痛的治疗中,可以选择以下经络推拿手法:1.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腓骨髁下约四横指。
用拇指按压此穴位,每次按压10-20下,每天进行3次。
2.腰阳关:位于腰椎横突下方凹陷处,用拇指按压此穴位旋转按摩,可以帮助缓解腰痛症状。
3.神阙:位于胸骨中线下缘,用拇指按压此穴位进行按摩,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减轻腰痛。
中药调理中药在腰痛的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中药可以根据腰痛的病因和症状来调配,起到调理身体、缓解腰痛的作用。
常用的中药有枸杞子、菟丝子、淫羊藿等,可以补肾壮阳;辣椒、姜黄、苍术等,可以祛寒湿;桃仁、红花、丹参等,可以活血化瘀。
中药的用法可以选择煎汤、研粉冲服、外敷等方式应用。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单味中药或复方中药进行调理。
预防与注意事项除了上述的治疗方案外,腰痛患者还需注意以下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1.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
名老中医治腰腿痛的案例组方
名老中医治腰腿痛的案例组方一、患者信息姓名:李女士年龄:45岁主诉:腰腿痛,伴有酸胀感二、病情描述李女士自从一年前开始出现腰腿痛的症状,每天早上起床时感觉腰酸背痛,同时伴有腿部酸胀感。
活动一段时间后,腰腿痛的症状会稍有缓解,但仍然感到不适。
李女士之前曾到过医院检查,但未发现明显异常。
三、中医辨证分析根据患者的症状,结合中医理论,可以判断李女士的腰腿痛属于肾虚型。
肾为先天之本,主管生殖与生长发育,肾虚则表现为腰腿酸痛、腿部乏力、腰膝酸软、性功能减退等症状。
四、治疗方案方剂:金匮肾气丸【组成】肉苁蓉15克,山药12克,熟地15克,枸杞子10克,杜仲12克,巴戟天15克,牛膝12克,桂枝10克,附子10克。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6克,水煎服。
五、配合方案1. 调理作息:建议李女士保持规律作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2. 适当运动:推荐李女士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活血化瘀,缓解腰腿痛。
3. 注意保暖:建议李女士注意保暖,避免受凉,特别是腰部和腿部。
六、治疗效果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李女士的腰腿痛症状明显减轻,腰背酸痛感减轻,腿部的酸胀感也明显减轻。
继续治疗一个月后,腰腿痛症状基本消失,李女士感到身体恢复了很多。
七、注意事项1. 治疗期间要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以免影响药效。
2. 治疗过程中如有不适或过敏症状,应及时就医。
八、总结名老中医通过针对肾虚型腰腿痛的辨证施治,采用金匮肾气丸进行治疗,配合调理作息、适当运动和保暖等措施,有效缓解了李女士的腰腿痛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
这一案例表明,中医药在治疗腰腿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值得更多人关注和应用。
腰痛-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
腰痛腰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闪挫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而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基本病机为筋脉痹阻,腰府失养。
病性有虚有实,虚者多属内伤,责之于禀赋不足,肾亏腰府失养;实者多为外感风、寒、湿、热诸邪,痹阻经脉,或劳力扭伤,气滞血瘀,经脉不通而致腰痛。
常见于西医的强直性脊柱炎、腰肌劳损等疾病。
1 诊断与鉴别诊断1.1 诊断要点1.1.1 急性腰痛:病程较短,轻微活动即可引起一侧或两侧腰部疼痛加重,脊柱两旁常有明显的按压痛。
1.1.2慢性腰痛:病程较长,缠绵难愈,腰部多隐痛或酸痛。
常因体位不当,劳累过度,天气变化等因素而加重。
1.1.3 常有居住潮湿阴冷、涉水冒雨、跌仆闪挫或劳损等相关病史。
1.2鉴别诊断1.2.1背痛、尻痛、胯痛:腰痛是指腰背及其两侧部位的疼痛,背痛为背膂以上部位的疼痛,尻痛是尻骶部位的疼痛,胯痛是指尻尾以下及两侧胯部的疼痛。
1.2.2 肾痹:腰痛是以腰部疼痛为主;肾痹是指腰背强直弯曲、不能屈伸、行动困难而言,多由骨痹日久发展而成。
2 辨证论治腰痛治疗当分标本虚实。
感受外邪属实,治宜祛邪通络。
根据寒湿、湿热的不同,分别予以温散成清利;外伤腰痛属实,治宜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为主;内伤致病多属虚,治宜补肾固本为主,兼顾肝脾;虚实兼见者,宜辨主次轻重,标本兼顾。
2.1 寒湿证证候: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寒冷和阴雨天加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病机:寒湿闭阻,滞碍气血,经脉不利。
治法: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方药:甘姜苓术汤加减。
干姜9g,桂枝15g,甘草6g,牛膝9g,茯苓15g,白术I5g,杜仲15g,桑寄生15g,续断15g。
加减:寒邪偏胜,腰部冷痛,拘急不舒,加附子先煎9g,细辛3g以温阳散寒;湿邪偏胜,腰痛重着,苔厚腻,加苍术15g,薏苡仁30g以除湿。
年高体弱或久病不愈,肝肾虚损,气血亏虚,腰膝酸软无力,脉沉弱,宜独活寄生汤加附子。
腰痛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商南县中医医院康复科(2013)腰痛是由于感受风寒湿邪或劳损,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以腰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种病症。
腰痛属于中医的“痹症”范畴,腰痛包括西医多种疾病,本诊疗方案特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而制定。
一、诊断(一)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病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试验或加强实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身力减弱。
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部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形成。
CT、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2.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腰痛,不耐劳。
3.康复期:腰腿痛症状疾病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站立、行走。
(三)症候分型:气滞血瘀证: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僵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惧按,舌质紫暗,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或脉弦。
二、治疗方案(一)针刺治疗:气滞血瘀证,以行气活血止痛为法,选腰3-5夹脊、环跳、委中、承山、足三里,用泻法,电针30分钟,一日一次,10次一疗程。
(二)推拿治疗1.基本手法,包括点法、滚法、揉法,手法要求:均匀、有力、柔和、深透。
2.整复手法,包括俯卧拔伸法、腰椎斜板法等(三)牵引治疗:卧位持续牵引,时间20-30分钟,重量为体重的40%-60%,每日一次,10次一疗程。
(四)其他治疗:可配合火罐、艾灸、磁疗等。
三、注意事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忌用或慎用推拿治疗:1.影像学示巨大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院针灸科腰痛(腰椎病)诊疗方案
ⅩⅩ县中医院针灸科腰痛(腰椎病)诊疗方案一、定义1、中医定义:腰痛又称“腰脊痛”,以自觉腰部疼痛为主症。
主要与感受外邪、跌扑损伤和劳欲太过等原因有关。
感受风寒或坐卧湿地,或长时间从事较重的体力劳动,或腰部闪挫撞击伤未完全恢复,均可导致腰部经络气血阻滞,不通则痛。
素体禀赋不足,或老年精血亏衰,或房劳过度,损伤肾气,“腰为肾之府’,腰部脉络失于温煦、濡养,可致腰痛。
从经脉上看,主要归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代脉和肾经(贯脊属肾)。
故腰脊部经脉、经筋、络脉不通和失养是腰痛的主要病机。
2、西医定义:腰椎病是指脊柱及脊柱周围软组织急、慢性损伤或腰椎间盘退行性变、腰椎骨质增生等原因引起,在临床上表现为以腰痛、腰部活动受限和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这里所说的腰椎病涵盖了“腰部软组织损伤、腰部肌筋膜炎、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腰三横突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扭伤、梨状肌综合症”等疾患。
二、诊断1、中医病名诊断:腰痛2、西医病名诊断:腰椎病依据: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第二版,周仲英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针灸治疗学》(第2版,石学敏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推拿治疗学》(第1版,罗才贵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
三、诊断标准1.中医诊断标准:证型诊断:(1)寒湿腰痛:腰部有受寒史,天气变化或阴雨风冷时加重,腰部冷痛重着、酸麻、或拘挛不可俯仰,或疼痛连及下肢。
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2)湿热腰痛: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症状加重,活动后或可减轻,身体困重,小便短赤。
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3)瘀血腰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日轻夜重,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
部分病人有劳损或陈伤史。
(4)肾虚腰痛:起病缓慢,腰部隐隐作痛(以酸痛为主),乏力易倦,脉细。
1)肾阴虚: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缠绵不愈,心烦少寐,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
(颈肩腰腿痛科)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 副本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腰痛病:西医称为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马尾神经而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最常见于腰4-5及腰5骶1间隙。
一、【诊断要点】1、诊断依据:(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感受寒湿史。
大多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
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内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3)脊柱测凸,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盘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4)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域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放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5)X线摄片检查:脊柱测凸,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质增生。
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和程度。
2、症候分类:(1)血瘀型: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
舌质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2)寒湿型: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天加重,肢体发凉。
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3)湿热型: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加重,活动后减轻,恶热口渴,小便短赤。
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4)肝肾亏虚型: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
偏阳虚者,面色晄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痿、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3、病理分型:(1)单侧椎间盘突出:下腰痛伴一侧下肢放射痛,脊柱测凸,腰生理前凸减小或消失,病变椎间盘患侧椎旁压痛,可沿坐骨神经向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CT检查示椎间盘向椎管一侧突出。
(2)双侧椎间盘突出:下腰痛,伴双下肢放射痛,腰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病变椎间盘两侧椎旁均有压痛,可沿坐骨神经向下肢放射,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名老中医治腰腿痛的案例组方
名老中医治腰腿痛的案例组方
以下是名老中医治疗腰腿痛的案例组方:
1. 逐痰通络汤加减:牛蒡子9g,僵蚕9g,白芥子9g,炙地龙9g,炙地鳖9g,络石藤12g,制南星9g,浙贝母15g,丹参15g,当归12g,川牛膝12g,生甘草6g,柴胡15g,黄芩9g,竹茹12g,白芍12g。
2. 芍药甘草附子汤加减:白芍30g,炙甘草30g,炮附子15g,黄芪30g,当归12g,怀牛膝15g。
3. 大剂葛根芩连汤加减:葛根30g,黄连15g,黄芩15g,生甘草6g,滑石30g,秦皮9g,黄柏9g。
以上案例仅供参考,具体的治疗方案需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制定。
在使用任何中药之前,请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
2024腰腿痛中医疗效分析总结及评估优化诊疗方案
2024腰腿痛中医疗效分析总结及评估优化诊疗方案腰腿痛是一种常见的病症,经常导致患者丧失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
中医作为一种传统的疗法,在治疗腰腿痛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对2024年的腰腿痛中医疗效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估,并提出优化诊疗方案。
2024年的腰腿痛中医疗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中药治疗的疗效。
中医通常采用中药来治疗腰腿痛,其中一种常见的方剂是桂枝加附子汤。
通过各种临床研究的比较可以发现,桂枝加附子汤对腰腿痛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中药方剂也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如腰肌劳损方、四逆汤等。
综上所述,中药治疗在2024年的腰腿痛中具有一定的疗效。
其次,针灸治疗的疗效。
针灸是中医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对于腰腿痛的治疗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有研究表明,针灸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腰腿痛的程度。
此外,针灸还可以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针灸治疗在2024年的腰腿痛中也是有效的。
最后,中医推拿治疗的疗效。
推拿是中医的又一疗法,在腰腿痛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通过推拿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放松患者的肌肉,从而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有研究表明,中医推拿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腰腿痛的程度和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2024年的腰腿痛中医疗效是明显的。
中药、针灸和推拿等中医疗法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进一步优化诊疗方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加强中医药的科学研究。
虽然中医在腰腿痛治疗中有一定的疗效,但是缺乏具体的理论支持和临床研究。
因此,应该加强对中医药的科学研究,提高中医治疗腰腿痛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其次,加强中西医结合的疗法。
目前,中医在腰腿痛治疗中主要依靠中药、针灸和推拿等疗法,而西医则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
中西医结合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
因此,可以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引入西医的技术和方法,以优化腰腿痛的诊疗方案。
腰痛中医诊疗方案(DOC)
腰痛中医诊疗方案腰痛是指腰部感受外邪,或因外伤、或由肾虚而引起的气血运行失调,脉络绌急,腰府失养所致的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症。
类似于腰椎间盘突出症。
【分型】一、肾虚腰痛二、淤血腰痛三、寒湿腰痛四、湿热腰痛【诊断】1、一侧或两侧腰痛,或痛势绵绵,遇劳则剧,得逸则缓,按之则减;2、或痛处固定,胀痛不适;或锥刺,按之痛甚。
3、具有腰部感受外邪,外伤、劳损等病史。
4、需排除腰部器质性病变。
5、必要时摄腰部X线平片,CT或MRI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治疗方案:一、非手术治疗(一)卧床休息患者卧硬板床有利于肌肉松弛,缓解腰椎间盘和神经根压力。
(二)药物治疗1、肝肾亏虚治法:补益肝肾壮骨强筋方用补肾壮筋汤《伤科补要》常用药:熟地白芍山茱萸茯苓川断当归牛膝杜仲五加皮:偏阳虚者,加肉桂附子巴戟天:偏阴虚者,加枸杞墨旱莲等2、淤血阻络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方选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
常用药: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甘草羌活没药当归灵脂香附牛膝地龙等3、寒湿腰痛治法:散寒除湿温通经络。
方选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常用药: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等4、湿热腰痛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活络。
方选:加味二妙散《医略六书》。
常用药:炒苍术炒黄柏肉桂半夏制南星炙远志石菖蒲金樱子芡实煅牡蛎莲须蛇床子细辛等(三)中药封包治疗活血化瘀、疏风散寒、消肿止痛常用药:川椒艾叶透骨草荆芥防风鸡血藤川草乌(四)针灸治疗常用肾俞环跳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
有根性疼痛者加夹脊穴。
(五)推拿按摩及理疗缓解腰肌痉挛,减轻椎间盘压力(六)牵引使椎间隙增大,后纵韧带紧张,有利于突出的髓核还纳或改变神经根与随和的位置关系,从而缓解疼痛。
二、微创治疗:腰椎间盘髓核O3消融术阿克苏市中医院胆胀中医诊疗方案胆胀是指胆腑气机通降失常所引起的以右胁胀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
类似于胆囊结石。
【分型】一、肝胆气郁;二、气滞血瘀;三、胆腑郁热;四、肝胆湿热;五、阴虚郁瘀;六、阳虚郁瘀【诊断】1、以右胁肋胀痛,脘腹胀满,善太息,口苦恶心,嗳气为主症。
名老中医治腰腿痛的案例组方
名老中医治腰腿痛的案例组方1. 方案一:四物汤组成: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
制法:将药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10克,加入适量的水煎煮,煮沸后再煮10分钟,每天分2次服用。
功效:补血活血,缓解腰腿痛。
2. 方案二:桂附地黄丸组成:桂枝、附子、生地黄、山药、白芍、川芎、牛膝。
制法:将药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10克,加入适量的水煎煮,煮沸后再煮10分钟,每天分2次服用。
功效:温经通络,祛风除湿,改善腰腿痛症状。
3. 方案三:姜蒜煮酒组成:生姜、大蒜、白酒。
制法:将生姜和大蒜切碎,加入适量的白酒煮沸,每天喝一小杯。
功效:温经散寒,祛湿通络,减轻腰腿痛。
4. 方案四:乌鸡炖老母鸡组成:乌鸡、老母鸡、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黄耆。
制法:将乌鸡、老母鸡及药材一同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炖煮2小时,每天分2次食用。
功效:补益气血,温经活血,减轻腰腿痛。
5. 方案五:藿香正气水组成:藿香、荆芥、苍术、白芷、防风、广藿香、甘草。
制法:将药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10克,加入适量的水煎煮,煮沸后再煮10分钟,每天分2次服用。
功效:祛风散寒,舒筋活血,缓解腰腿痛。
6. 方案六:川芎茶组成:川芎、红糖。
制法:将川芎研磨成粉末,每次取10克,加入适量的开水冲泡,加入适量的红糖调味,每天饮用1-2次。
功效:活血化瘀,散寒止痛,减轻腰腿痛。
7. 方案七:艾叶贴敷组成:艾叶、生姜。
制法:将艾叶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生姜捣烂,敷于腰部和腿部患处,每天敷2次。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缓解腰腿痛。
8. 方案八:葱姜炉组成:大葱、姜片。
制法:将大葱剁碎,姜片切薄,放入锅中煎烤,烤热后敷在腰部和腿部患处,每天敷2次。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缓解腰腿痛。
9. 方案九:通络活血丸组成:桃仁、红花、丹参、牛膝、川芎、白芍、当归、熟地黄。
制法:将药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10克,加入适量的水煎煮,煮沸后再煮10分钟,每天分2次服用。
功效: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改善腰腿痛症状。
腰痛中医验方治疗方案
一、引言腰痛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病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中医学认为,腰痛多因肾虚、湿热、瘀血、气滞等因素引起。
中医治疗腰痛具有独特的优势,以下将从中医理论出发,结合临床实践,介绍一种腰痛的验方治疗方案。
二、中医理论分析1. 肾虚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痛。
肾虚分为肾阳虚和肾阴虚,肾阳虚表现为腰膝酸软、腰痛绵绵、畏寒肢冷;肾阴虚表现为腰膝酸软、腰痛隐痛、五心烦热、盗汗等。
2. 湿热湿热蕴结于腰部,导致经络阻塞,不通则痛。
临床表现有腰痛、腰酸、腰重、伴有湿热症状,如口苦、口干、小便黄、大便黏等。
3. 瘀血瘀血阻络,不通则痛。
腰痛常伴有刺痛、固定不移、局部肿胀等症状。
4. 气滞气滞于腰部,不通则痛。
腰痛表现为胀痛、刺痛、走窜不定等症状。
三、中医验方治疗方案1. 肾虚型腰痛(1)方剂:独活寄生汤加减组成: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当归、白芍、川芎、茯苓、肉桂、细辛、甘草。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
(2)中成药: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用法: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中成药,每日2次,每次6克。
2. 湿热型腰痛(1)方剂:湿热腰痛方组成:苍术、黄柏、牛膝、薏苡仁、车前子、白术、泽泻、茯苓、猪苓、泽兰。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
(2)中成药:湿热痹颗粒用法:每日3次,每次6克。
3. 瘀血型腰痛(1)方剂:血府逐瘀汤加减组成: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牛膝、柴胡、枳壳、甘草。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
(2)中成药:血府逐瘀丸用法:每日2次,每次6克。
4. 气滞型腰痛(1)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减组成:柴胡、白芍、川芎、香附、枳壳、甘草。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
(2)中成药:舒肝丸用法:每日2次,每次6克。
四、注意事项1. 服药期间,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休息。
2. 饮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一、概述腰痛又称腰脊痛,是指以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可表现在腰部的一侧或两侧,部分患者伴有下肢疼痛。
六淫之气,客于经脉,气血阻滞,经脉不通;或年老体衰,纵欲过度,肾精亏损,筋脉失养;以及跌扑损伤,筋脉受损,气血运行不畅,瘀血留置与腰部,均可引起腰腿痛。
西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腰腿痛范畴。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朱云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
(1)病史:多有不同程度的腰部外伤及腰肌劳损病史(2)主要症状:腰痛和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3)主要体征:腰部畸形,腰部压痛和叩击痛,腰部活动受限,直腿抬高实验(+)加强实验(+)屈颈试验(+),根据DR、CT或MRI 检查射片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多有不同程度的腰部外伤及腰肌劳损病史。
(2)症状:有腰痛伴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症状:腰痛:腰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最早先出现的症状,而且是多见的症状,发生率约91%,疼痛性质一般为钝痛、放射痛或刺痛。
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绝大多数病人发生在L4/5、L5/S 1间隙,故容易引起坐骨神经痛,发生率达97%。
疼痛多是放射性痛,由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到跟部或足背部。
腹股沟区或大腿内侧痛:高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的椎间盘可压迫L1、L2和L3神经根,出现相应的神经根支配的腹股沟区疼痛或大腿内侧疼痛。
马尾神经综合症: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游离的椎间盘组织,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大小便障碍,鞍区感觉异常。
多表现为急性尿储留和排便不能自控。
尾骨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可出现尾骨疼痛。
原因是突出的椎间盘组织移入骶管,刺激腰骶神经丛。
肢体麻木感:有的病人不出现下肢疼痛而表现为肢体麻木感,此乃是椎间盘组织压迫刺激了本体感觉纤维而引发的麻木。
(3)体征:腰部畸形:腰椎侧凸,它是一种姿势性代偿畸形,有辅助诊断价值。
腰部活动受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一般有腰部活动受限的表现。
腰部压痛和叩击痛:腰部压痛及骶骨棘肌痉挛:约89%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在病变间隙的棘突间有压痛。
约1/3的病人有腰部骶脊肌痉挛。
间歇性跛行:当患者走路时,随着行走距离增多,腰背痛加重,不得不停步下蹲休息。
神经系统征象:80%病人出现感觉异常,70%病人出现肌力下降。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令病人平卧直腿抬高下肢达60%以内即可出现坐骨神经痛,阳性率约90%。
在直腿抬高实验阳性时,缓慢放低患肢高度,待放射痛消失后,再将踝关节被动背屈,如再度出现放射痛,则为加强实验阳性,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诊断依据。
仰卧挺腹实验:病人仰卧,作挺腹抬臀的动作。
使臀部和背部离开床面,出现患肢坐骨神经痛者为阳性。
股神经牵拉试验:病人取俯卧位,患肢膝关节完全伸直,检查者上提伸直的下肢使髋关节处于过伸位,当过伸到一定程度时,出现大腿前方股神经分布区域疼痛者为阳性。
压颈试验(屈颈试验):病人取坐位或半坐位,两下肢伸直,此时坐骨神经已处于一定的紧张状态,然后向前屈颈,引起患侧下肢的发射疼痛者为阳性。
(4)影像学检查:有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表现。
DR射片:侧位片显示腰椎生理前突减少、消失或后突,患椎间隙前后等宽,后宽前窄或前后径均变窄,椎体后缘唇样增生等。
正位片显示腰椎侧弯,弯度最大点常与突出间隙一致。
CT片:直接征象为向椎管内呈丘状突起的椎间盘阴影,或为软组织肿块影,硬膜囊受压变形或移位,继发征象如黄韧带肥厚,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小关节增生,侧隐窝狭窄,椎板增厚,中央椎管狭窄等。
MRI片:对诊断椎间盘突出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同层面的矢状像及所累及椎间盘,可以观察病变椎间盘突出形态及其与脊髓关系。
腰椎间盘髓核照影:把碘剂直接注入椎间盘内,根据显影的变化做出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
准确判断椎间盘的“膨出”、“突出”、“脱出”、“游离”。
(三)疾病分期1.急性期: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2.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痹痛,不耐劳。
3.康复期:腰腿病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站立、行走。
(四)证候诊断1、风湿痹阻:腰腿痹痛重着,转侧不利,反复发作,阴雨天加重,痛处游走不定,恶风,得温则减,舌质淡红或黯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紧、弦缓。
2、寒湿痹阻: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痛减,小便利,大便溏,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
3、湿热痹阻:腰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患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烦闷不安,小便短赤,或大便里急后重,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气滞血瘀: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板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
5、肾虚腰痛:起病缓慢,隐隐作痛或酸多痛少,绵绵不已,腰痛酸软无力:(1)肾阴虚:腰腿酸痛绵绵,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形体消瘦,面色潮红,心烦失眠,口干,手足心热,小便黄赤,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2)肾阳虚: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肢冷畏寒(腰腿发凉、喜暖怕冷),喜按喜揉,遇劳加重,少气懒言,面色晄白,自汗,口淡不渴,毛发脱落或早白,齿松或脱落,小便频数,男子阳痿,女子月经后延量少,舌质淡胖嫩,苔白腻,脉沉弦无力。
三、治疗方案(一)针刺治疗主穴:肾俞、腰夹脊、委中、阿是穴。
随证配穴:风寒湿阻证配风市;气滞血瘀证者配血海;肾虚亏损证配命门、三阴交、太溪;寒湿闭阻证配腰阳关;湿热痹阻证配曲池。
随证配穴:大腿、小腿的前侧痛配伏兔、足三里;外侧痛配环跳、阳陵泉、悬钟;后侧痛配承扶、委中、承山、昆仑。
操作: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依据病情采用补泻手法。
腰夹脊、肾腧为直刺并微斜向椎侧,深寸,使腰部酸胀感或有麻电感向两下肢扩散;环跳穴直刺,针尖向外生殖器方向,深2寸,使局部酸胀或麻电感向下肢放散;承扶穴直刺2寸,使局部酸胀或麻电感向下肢放散;伏兔穴直刺1-2寸,酸胀感可扩散至膝部;血海穴直刺寸,局部酸胀,有时向髋部扩散;委中直刺寸,局部酸胀,使局部酸胀或麻电感向足底放散;足三里直刺,(稍偏向胫骨方向)1-2寸,有麻电感向足背扩散,有时可向上扩散至膝部;阳陵泉直刺,向胫骨后缘斜下刺入,深1寸,使酸胀感向下扩散;承山直刺1-2寸,局部酸胀,有时扩散至腘窝;悬钟直刺寸,局部酸胀或向足底放散;三阴交直刺寸,局部酸胀,并可向足底或膝、股部扩散;昆仑直刺,可透太溪寸,局部酸胀,并可向小趾扩散;太溪直刺寸,局部酸胀,有时放散至足底。
每日针1次,7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2日。
留针:留针30分钟,TDP照射。
(二)艾灸疗法取穴:病变压痛点(阿是穴)、肾腧、腰阳关、环跳、秩边、承扶、风市、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承山、昆仑、绝骨、足临泣。
操作:每次选用5个穴位,连续施灸40分钟,至局部皮肤发红为止,每日灸1次,7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2日。
(三)推拿疗法操作:①患者取俯卧位,术者先立于患者的一侧,双手拇指自胸腰段开始自上而下挤压华佗夹脊穴至腰骶部为一遍,往复做3-5遍;后沿竖脊肌用滚法,手法轻柔有渗透性,约2-3分钟,再于对侧用同样手法。
②掌压法:两手相叠,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从下胸段开始自上而下按压脊柱至骶椎,同法治疗2遍。
③局部取肾俞、关元俞、上髎、次髎、环跳、承扶、委中、阳陵泉等穴上分别用一指禅推拿法,约5-7分钟。
④脊柱微调法:患者取侧卧位,行腰椎定位旋转扳法,根据不同的腰椎病变节段,调整患者的体位,一手固定于调整椎体的位置,向相反方向轻轻用力,先健侧,后患侧,通常有“咔哒”的响声。
⑤患者取俯卧位,再两侧腰骶段竖脊肌行擦法,以透热为度。
以上手法一日一次,7次为一疗程。
(四)中医辨证治疗1、风湿痹阻治法:祛风除湿,蠲痹止痛。
方剂:独活寄生汤加减方药: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党参等。
2、寒湿痹阻治法:温经散寒,祛湿通络。
方剂:干姜苓术汤加减。
方药:干姜、桂枝、牛膝、茯苓、白术等。
3、湿热痹阻治法:清利湿热,通络止痛。
方剂:四妙丸加减。
方药:苍术、黄柏、薏苡仁、川牛膝、木瓜、络石藤等。
4、气滞血瘀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剂:身痛逐淤汤加减。
方药:川芎,当归,五灵脂,香附,甘草等。
5、肾虚腰痛:(1)肾阴虚治法:滋补肾阴,濡养筋脉。
方剂:左归丸加减。
方药:熟地、枸杞子、山萸肉、山药等。
(2)肾阳虚治法:补肾壮阳,温煦经脉。
方剂:右归丸加减。
方药:肉桂、附子、鹿角胶、杜仲等。
(五)其他疗法(1)中频治疗:一日一次。
操作:嘱患者平躺在治疗床上,医师将贴片紧按患者的痛处,调节输出频率,至患者能承受的最大输出频率为止,时间为20分钟。
(2)牵引方法:我科采用的是型三维多功能腰椎牵引床,采用俯卧位牵引法。
操作:用牵引带将病人固定在床面上,设定参数,牵引力一般为患者自身体重的1/3-1/2,牵引时间为25-30分钟,间歇时间为1分钟。
牵引结束后,嘱病人严格静卧休息20-30分钟,一日一次。
注意事项:老年群体、体质较虚弱者、有明显骨质疏松者,甚至患有呼吸系统、脏器系统(肿瘤)、腰椎结核、腰部外(内)伤、椎管骨性狭窄等疾病的患者不宜使用牵引治疗。
(3)刺络拔罐取穴:阿是穴、委中穴等。
操作:先用三棱针或皮肤针刺局部放血,然后再拔火罐或气罐,一般留罐5-10分钟。
每次间隔2-3日,痛消为止。
根据患者的病情、症状和体征可适当选择针灸、推拿、中频、牵引、刺络拔罐等疗法。
实践证明,运用针灸、推拿等为主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四、注意事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首次发作时并未治愈,症状减轻后即终止治疗,或再从事以腰部受力为主的劳动,如搬运等工作,或作体育活动,或再次腰部扭挫伤等致使症状复发,所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治愈后防止复发应注意如下三项:⑴首次发作应彻底治愈,愈后3月至半年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剧烈体育运动和弯腰搬提重物。
⑵坚持腰背肌锻炼和逐步进行较轻柔、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如做广播体操、打太极拳、慢跑等。
⑶常服用补肾壮筋骨的中药或成药如六味地黄汤、肾气丸等,对巩固疗效有裨益。
五、护理调摄(一)、一般护理: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1.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2.脊柱变形者宜睡硬板床,保持衣被清洁干燥,出汗多时及时擦干,更换衣单。
3.生活不能自理的卧床患者,要经常帮助其活动肢体,适时更换卧位,受压部用软垫保护,防止发生压疮。
4.观察腰痛点对点的部位、性质、时间、及与气候变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