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地球的结构(教学参考)(精选)

合集下载

普通地质学-地球的结构(教学参考)

普通地质学-地球的结构(教学参考)

1.2
三、地球的表面形态
地球表面高低不平,以海平面为界分为海洋和陆地两大地理单元。 海洋面积3亿6千万平方公里占70.8% 陆地面积1亿449百万平方公里占29.2%
地 球 的 形 状 、 大 小 ( 表 面 形 态 )
海洋:
平均深度:3729m 最深11034m(马 里亚纳海沟)
1.2 地 球 的 形 状、 大 小 ( 表 面 形 态)
1.4 地 球 的 层 圈 构 造 (水 圈、 生 物 圈)
水在这样不停的运动中,以各种方式对地面(或地下)岩石进行破坏、改造,并且把破坏的物质带到 另一些地方堆积下来,形成削高补低结果。
(三)生物圈 ——是生命活动的地带所构成的连续圈层。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 (一)地球内部地震波速度突变的主要界面
这种均衡总是暂时的和相对的。因为 高处易剥蚀,低处被填平,以及构造运动 等因素都可能打破这种平衡。
本章学习要求
了解地球的演化及其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形状、大小及表面形态特征和外部圈 层构造;基本掌握内部圈层构造特征及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
学习重点:

重点是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特征及主要物理性质;


作业及思考题:
通过间接测算,越接近地心温度的增加趋于缓慢:
地下100km约为1300℃ 1000km约为2000℃ 2900km约为2700℃ 地心温度约为4000-6000℃

吴泰然《普通地质学》(第2版)-地球的结构与组成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吴泰然《普通地质学》(第2版)-地球的结构与组成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第3章地球的结构与组成

3.1复习笔记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1)天圆地方的概念

“天圆地方”的概念是我国先民从北斗七星常年绕北极星旋转的关系和一望无际的大地得出的。

(2)泰勒斯的设想

公元前600年左右,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曾提出地球为一圆盘的设想。

(3)毕达哥拉斯的设想

公元前550年左右,毕达哥拉斯提出地球是圆球形的概念。

(4)利用三角测量法之后的结论

17~18世纪,人们开始使用较为精确的三角测量法,认识到地球并不是一个理想的球体。

(5)地球自转对形状的影响

由于地球存在自转,旋转离心力的作用使赤道半径比两极半径略大。

(6)地球体的概念

地球体是最接近于现代地球形状的一个概念。

①假设大洋水体在重力的作用下会形成一个稳定的表面,这个表面与重力的指向垂直,且重力处处相等,即重力位表面。

②如果把这一假想的表面延伸到大陆下面,则构成一个全球封闭的近似球面,这就是地球体的表面。

③地球体是与大洋水面相一致的重力位表面。地球体的形态和地球固体表面的形态有比较大的差别,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2.地球表面形态高差变化

地球的表面形态高差变化很大,可以分为陆地与海洋两大部分。大陆约占地球表面的29.2%,平均高度为0.86千米,最高点为珠穆朗玛峰,高达8844.43米;大洋的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70.8%,平均深度为3.9千米,最深点在马里亚纳海沟,深度为11034米。

二、地球的物理性质

1.地球的波速结构

(1)地球具有弹性和塑性

地球具有弹性,允许弹性波通过,地震波可以在地球内部传播。地球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具有塑性,在力的长期作用下,岩石会发生变形。

普通地质学第三章

普通地质学第三章

2、一些地球化学标志可以证实地质推断 、
某些稳定同位素的比值,其中研究较多的是 O、S、C、Si和H等。地球内部物质应当也具有同 O S C Si H 一比值,地球表层物质则因经历了后来的各种地 质作用,可能会产生同位素的分异,使比值改变。
(三) 地球物理依据 三 最有意义的是重力学和地震学,它 们可以用来推断地球内部结构、状态 和物理性质。
上地幔波速有变化, 公里间迅速减低, 上地幔波速有变化,在60--250公里间迅速减低,在 公里间迅速减低 100--150公里间波速最低, 60--250公里间波速减低的 公里间波速最低, 公里间波速最低 公里间波速减低的 这一带叫低速带( low velocity zone),其顶界和底界的 这一带叫低速带 , 深度不很确定。 深度不很确定。
二、水圈 ( hydrosphere)
赋存方式与状态 水圈是地球表层的水体,陆地水和 海洋水是水圈的两大组成部分,此外 在大气下层和生物中也含有水分。它 们的物质成分和物理性质是有差别的。
1、水圈的化学成分 、 •盐度 salinity)----l公斤水中所溶解的全部盐 盐度( 盐度 类的重量称为盐度。 • • • 淡 水----盐度小于0.3‰, 半咸水----盐度大于0.3‰,小于24.695‰。 半咸水 咸 水----盐度大于24.695‰。
第三章 地球的结构构造
第一节 地球的层圈划分 第二节 地球的外部层圈 第三节 地球的内部层圈 第四节 岩石圈的基本特征

《普通地质学》复习资料

《普通地质学》复习资料

普通地质学复习资料

概述

普通地质学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地球的起源、结构、演化和地球

物质的性质和分布。本文将从地球的结构、地质时间、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貌学等方面整理相关的资料,为读者针对普通地质学的学习提供帮助。

地球的结构

地球由内向外分为五层:内核、外核、下地幔、上地幔和地壳。其中内核、外

核为液态,下地幔、上地幔为固态,地壳为最外层,厚度约为30公里。地幔和地

壳组成了地表层,也称为板块。

地球的内部结构对于生物环境、地理环境和地球物理学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

为地球构成的每一部分都在发生变化和交互作用。

地质时间

地质时间是指地球上各种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通过研究不同地质层中不同的

化石、岩石成因和构造历史等特征,我们可以进行地球历史的回溯和复原。

地质时间被分为了三个庞大的纪、四个代、九个世纪、23个阶和70个带。我

们可以通过地层岩石的厚度、化石种类、地球物理学等方面,在每一层地质层中发现不同的时期。

岩石学

岩石学是指研究地球上岩石的成因、分类和演化的一门学科。

岩石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种类型。火成岩是由地球深处岩浆的凝固

而成,形状有规则。沉积岩来自大气、水源、植物和动物的作用,随时间被压缩于海底或地表。变质岩是通过地壳内部的高温和高压(火山爆发或者板块碰撞)而形成。

岩石学还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岩石的分类、岩石的组成和矿物学。岩石的分类

是岩石学的基础,岩石的组成则是岩石学的核心,矿物学是岩石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造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是指研究地球上岩层形成和岩石变形的学科。构造地质学探讨板块

普通地质学-第2讲 地球的物理性质和圈层结构

普通地质学-第2讲 地球的物理性质和圈层结构

青藏高原的地形
青藏高原的莫霍面埋深达 65公里以上,最深可达80 多公里。按照重力均衡原 理,其原因是高原地形的 高海拔被低密度的地壳厚 地壳所补偿。
3.地球的磁场
3.1 地磁异常
在世界范围内选择若干个地磁测站,测量该处的地磁数 据,然后推算出世界各地的基本地磁场数据,并以此作为 地磁场的正常理论值。
在结构上还存在着显著差异。这些都使得实测的重力值与 理论值之间有明显的偏离,在地学上称之为重力异常。
利用这一原理,可以通过发现各地的局部重力异常来进行
找矿。如在地表下面是铁、镍、铅、锌等金属矿分布区, 一般表现为正异常;而在煤、石油、天然气和地下水大量 储存的地区常表现为负异常。
§3.地球的磁场
地球的物理性质、地震与地 球的圈层结构
第一节 地球的物理性质
1.地球的密度
地球的质量有多大?
地球的质量 M=5.9472×1024吨 若一头大象的质量以平均3吨计,
则约等于2万亿兆头大象
地球质量除以体积,计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为
5.516g/cm3
但实际测量却发现,地表常见沉积岩的平均密度只有
2.60g/cm3
实验室分析
古地磁与大陆漂移
用古地磁研究弄清楚了地质历史时期岩石在地球上 的位置。把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某板块位置的运动 轨迹绘制出来,就得出该板块的漂移历史。所以, 古地磁研究在板块构造理论的兴起和确定过程中起 了十分关键的佐证作用。

《普通地质学》课件

《普通地质学》课件

常见地质灾害
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面 塌陷、地震等。
防治措施
通过监测预警、工程治理 和搬迁避让等手段,降低 地质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地震与火山活动
地震成因
地震是由于地壳内部应力累积到一定程度后释放,造成地壳运动 和地表震动。
火山活动
火山是由于地球内部岩浆、气体和碎屑通过地壳裂缝喷发到地表的 现象。
地震与火山活动的危害
地下水类型与运动
01
02
03
地下水类型
根据来源和形成方式,地 下水可分为包气带水、潜 水和承压水。
地下水运动
地下水在重力作用下从高 处向低处流动,同时受到 其他因素如地温、压力等 影响。
水循环
地下水通过蒸发、下渗、 径流等方式参与水循环, 与地表水相互转化。
地质灾害及其防治
地质灾害定义
地质灾害是由于自然或人 为因素引起的地质环境变 化,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 失的现象。
[请在此处插入参考文献]
01
03 02
THANKS 感谢观看
《普通地质学》PPT课件
• 引言 • 地质学基础知识 • 地质构造与地貌 • 地下水与地质灾害 • 资源地质学 • 结论
01 引言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普通地质学》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必修课
ABCD
适用对象பைடு நூலகம்

普通地质学课件

普通地质学课件
化学性质
包括矿物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化 学稳定性等。不同矿物的化学性质差 异较大,如硅酸盐矿物通常较稳定, 而硫化物矿物则较易氧化。
岩石的概念及分类
岩石的定义
岩石是自然界中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固态集合体。根据成因和特征,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 大类。
岩石的分类
岩浆岩根据形成环境可分为深成岩和浅成岩;沉积岩根据成因可分为碎屑岩、化学岩和生物岩;变质岩根据变质 程度可分为轻度变质岩、中度变质岩和重度变质岩。
04
CATALOGUE
地层与古生物
地层的概念及划分
地层的定义
地层是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 的层状岩石,包括沉积岩、火山 岩以及由它们变质而成的变质岩。
地层的划分
根据地层的岩性、岩相、厚度、产 状及接触关系等特征,可将地层划 分为不同的层次和级别,如群、组、 段、层等。
地层的研究意义
地层是记录地球历史的重要载体, 通过研究地层可以了解地球的演化 历史、古地理环境、古气候变化以 及矿产资源分布等信息。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是现代地质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它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多个刚性板块组成的,
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不断移动并相互作用。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碰撞、俯冲、分离 等,这些作用形成了地球上各种复杂的地质
现象和地貌形态。
06
CATALOGUE

普通地质学

普通地质学

第一章 地球的主要特征

§1.地球的外部圈层及表面特征

一、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Atmosphere 、Hydrosphere 、Biosphere ) (一)大气圈和大气环流

影响的是外动力地质作用,主要是靠近地表对流层中的空气。对流层空气的温度湿度,是气候的主要标志,不同气候条件一,外动力地质作用的方式不同。同时空气的流动——风是直接的外动力。

成分:N 、O 2、CO 2、H 2O

2 . 大气环流

对流层空气温度受地面辐射的影响: 地面T ↑ 高空T ↓

赤道T ↑ 两极T ↓

大气环流: 赤道—— 高温、低密度的气体上升,在高空向两极运动 两极—— 低温、高密度、气体沿地面向赤道运动

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地表各伟度上线速度不同,赤道最大(1600公里/小时)

两极为零,此差异造成运动物体受偏向效应(偏向力)。

地球自转偏向力(科里奥利力)———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一种作用于地表一切运动物体的力。结果是沿前进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大气环流非正南正北。

河流北半球,右岸侵蚀;南半球,左岸侵蚀。

(二) 水圈和水的循环

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咸水、淡水)

水圈是地球区别于其它行星的最重要特征之一,蕴育了生命,在外动力地质作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陆地、海洋中的水由太阳蒸发至空中,再经降水回地表。从这个意义上水的循环,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褐”。

(三) 生物圈

包括水圈及地表生存的生物,甚至地下—几百~—3KM,仍有微生物。生物的出现在水、气圈形成之后(地球年龄46亿年,大量动物7-8亿年)。生物是外动力地质作用中比较活跃的因素。一方面自身作为动力参于,另一方面间接改变环境O2、CO2含量,影响外动力地质作用。

普通地质学

普通地质学

第一章绪论

一、地质学概念:地质学(Geology)是研究地球的一门自然科学,它主要研究固体地球的组成(地壳的物质成分)、构造(内部构造、表面特征)、形成和演化规律。

二、研究对象:固体地球部分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目前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上层,即地壳和地幔上部。

三、地质学的特点

1、时间漫长

地球年龄46亿年。地质年代的记时单位是百万年(Ma)。地球自形成以来,地质作用无时无刻不发生,地质学问题涉及时间漫长。最老的岩石至少已经历了38亿年。一些地质作用过程持续时间长,如海陆变迁,山脉隆起,矿物、岩石的形成、煤、石油资源的形成等。

2、空间广阔

横向: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南极、北极、赤道、山地、平原、陆地、海洋等)

纵向:大地圈——上地幔(整个岩石圈)

目前,人类活动还只限于地壳表层,尚不能直接进入深达数十千米的地壳深部,更不能到达数百乃至上千

千米深的地幔。

3、现象复杂

性质上:包括物理的(崩塌、泥石流)、化学的(钟乳、滴石)、生物的(煤、石油形成)等各种变化。规模上:小到原子、分子的微观过程(矿物形成、化石形成),大到整个地球乃至太阳系形成的宏观现象。范围上:从无机到有机界、有机界与无机界的相互转化。

环境上:常温、常压到高温高压,地表环境、地下深处环境。

4、无法再现

众多地质现象对人类来说是无法再现阶段,生物演化,海陆变迁、煤、石油形成过程(非再生资源)人类只能根据留在地壳中形形色色的岩石纪录和古生物纪录,推断发生的一些地质现象

5、实践性强

地质作用的过程和原理,在时间上、规模上、内容和条件上,不可能在实验室内简单地模拟再现。如火山爆发、古生物演化、海陆变迁、山脉的生成等

普通地质学-教学课件.doc

普通地质学-教学课件.doc

第一章:绪论

地质学:研究对象一-地球,是研究地球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地球形成与演化历史以及地球表层各种作用、各种现象和其成因的学问。

地球:是由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和固体地球(地壳、地幔、地核)构成。

地质作用: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构造的各种口然作用。

内力作用:岩浆作用、构造作用、地震作用、变质作用、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

外力作用:风化作用、重力滑动作用以及各种地壳表层的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将古论今:即用现在正在发生的地质作用去推测过去、类比过去、认识过去。

第二章:矿物

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在正常情况下呈结晶质的元素或无机化合物。

准矿物:其产出状态、成因和化学组成等方面均具有与矿物相同的特征,但不具有结品构造的均匀固体。

晶体:内部原子和离子在三维空间周期性重复排列(有序排列)的固态物质。

非晶体:内部原子和离子在三维空间不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如:玻璃质,胶体等。

同质多像:相同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可以形成不同的晶体结构,从而成为不同的矿物。

类质同像:矿物晶体结构中的某种原子或离子可以部分地被性质相似的它种原子或离子替代而不破坏其晶体结构。

单体形态:一向延长型:晶体沿一个方向特别发育,呈柱状、针状、纤维状等。

二向延长型:晶体沿两个方向特别发育,呈鳞片状、片状、板状等。三向等长型:晶体

在三维空间发育程度近于相等,呈等轴状或粒状。

集合体形态:单体为一向延长型,集合体为纤维状或毛发状。

单体为二向延长型,集合体常为鳞片状。

单体为三向延长型,集合体为粒状或块状。

普通地质学

普通地质学

普通地质学

一、填空

第一篇,地球和地壳

1.重力实际上是和由地球自转而常胜的的。地面重力值大笑变化规律是:随纬度的增加而,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海洋部分的重力值一般要比大陆部分,说明地球表层的大陆部分唔知密度,海洋部分唔知密度。

2.通常所说的地球形状是指所圈闭的形状,它是一个体,其平均半径为公里,地表岩石的平均密度为克/厘米3。地球内部的密度随深度增加而逐渐的。

3.岩石圈是由和的固体岩石组成。

4.地震波按传播方式有体波和波,体波又分为和。

5.地球在常温层以下,其温度的变化是随深度的增加而,常温层以下,深度每增加100米所升高的温度叫。

6.地球具有弹塑性,地球能传播地震波是地球具有表现;地表岩层有褶皱现象是地球具有的表现。

7.矿物的光学性质有、、、和、矿物的力学性质有和。

8、地壳的结构类型分为地壳和地壳两种,其中地壳具有结构。

9.地壳由上、下两层组成,期间有一并非到处都存在的界面,叫面。上地壳又叫层,也叫层;下地壳又叫层,也叫层。

10.相对地质年代的四级时代单位依次是、、、,其相应的年代地层单位是、、、。

11.外力地质作用的程序包括、、、和。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和。

13.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当前的研究重点是或。在研究上采用的思维方法。

14.地质学说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固体地球的、及其等三个方向。它具有明显的特点,即、和三大特征。

15.地质学研究重视实验室的测试工作,但更重视工作,研究中

常采用的思维方法和逻辑推理方法称为即通常所谓的原则。

16.组成岩浆岩最主要其中矿物是、、、、、、和。

17.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称为其三个要素是、和。

《普通地质学》课件

《普通地质学》课件

06
结论
课程总结
课程概述
本课程介绍了普通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涵盖 了地球科学、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等 方面的内容。
重点与难点
课程重点讲解了地质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如地壳运动、 板块构造、岩浆活动等,同时也对一些难点进行了深入剖 析,如变质作用、沉积作用等。
知识体系
课程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地质学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全面了 解地质学的各个方面,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
03
板块构造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分布规律和形
成机制,对于预测地震和火山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大陆漂移与海底扩张
大陆漂移的基本概念
大陆漂移是指地球上大陆块的整体移动,这种移动可能是由地壳 的运动或者地幔的对流引起的。
海底扩张的基本概念
海底扩张是指海底地壳从大洋中脊向两侧扩张的过程,这个过程是 板块构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矿产资源
1 2
矿产资源定义
矿产资源是指地壳内蕴藏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 自然资源,包括金属矿、非金属矿和化石燃料等 。
矿产资源分类
根据用途和性质,矿产资源可分为能源矿产、金 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等类型。
3
矿产资源开发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人类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但同时也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破坏。
02

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

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

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

普通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地质历史以及地球内外的地理过程的学科。下面是一个简明的普通地质学教程,介绍了地球结构、板块运动、岩石与矿物、地质时间、地层学和地球历史等基本内容。

1. 地球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分为陆壳和海壳。地幔是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可塑性岩石层。地核是地球最内层,由固态外核和液态内核组成。

2. 板块运动:地球的地壳分为数十个大大小小的板块,它们以板块边界为界相对运动。板块边界存在三种类型:构造边界、转换边界和扩张边界。板块运动驱动了地球的地质活动,例如地震、火山喷发和山脉的形成。

3. 岩石与矿物:岩石是地球上最基本的固体物质,主要有三种类型: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火成岩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沉积岩是通过沉积和压实形成的,变质岩则是在高温高压下形成的。矿物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具有特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4. 地质时间:地质时间用来描述地球历史的时间尺度。地质时间分为相对时间和绝对时间。相对时间通过地层学原理和化石对比确定不同地层的年代顺序。绝对时间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年等方法,给地质事件和岩石的年龄标定具体的时间。

5. 地层学:地层学研究地球的地层,地层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共同性质的岩石层序。通过观察不同地层的序列和岩石类型,可以推断地球的演化历史和环境变化。

6. 地球历史:地球的历史分为四个主要的地质时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每个时代都有特定的地质事件和生命演化。地球的历史可以通过地质记录和化石来了解,帮助我们理解地球的演化和生物进化。

普通地质学第二章 地球

普通地质学第二章  地球
11
地热( 四 地热(geotherm) )
(一)地温场及地球的温度 1 地温场(地热场):是指地球内部各层中温度的分布状态, 地温场(地热场) 是指地球内部各层中温度的分布状态, 是地球内部空间各点在某一瞬间的温度总和。 是地球内部空间各点在某一瞬间的温度总和。 2 地壳浅层温度分层:由表至内大致可分为三层 地壳浅层温度分层: ( 1)变温层 ( 外热层 ) : 距地表平均厚度为 ) 变温层(外热层) 距地表平均厚度为15m,主要受太 , 阳辐射热的影响,其温度有昼夜变化、 阳辐射热的影响,其温度有昼夜变化、季节变化和年周期变化 等。 (2)常温层: 一般在变温层的下界面处 , 其温度常年保持不 ) 常温层:一般在变温层的下界面处, 等于或略高于当地年平均气温,这一深度带称为常温层。 变,等于或略高于当地年平均气温,这一深度带称为常温层。
17
(二)地磁场的组成 地磁场由基本磁场 变化磁场和磁异常三个部分组成 基本磁场、 地磁场由基本磁场、变化磁场和磁异常三个部分组成 1 基本磁场:占地磁场99%以上,是构成地磁场主体的稳 基本磁场: 占地磁场 % 以上, 定磁场,其强度随远离地表而减弱, 定磁场,其强度随远离地表而减弱,这一特点说明了基本磁场 起源于地球内部 外部? 内部/ 起源于地球内部/外部?。 2 变化磁场:是指起源于地球外部并叠加在基本磁场上的各 变化磁场: 种短期变化的磁场,主要是由太阳辐射、带电粒子流、 种短期变化的磁场,主要是由太阳辐射、带电粒子流、黑子活 动等因素所引起的。有日变化、年变化、 动等因素所引起的。有日变化、年变化、长期性变化和突然性 变化以及磁暴等。 变化以及磁暴等。 3 磁异常:是地球浅部具有磁性的矿物和岩石所引起的局部 磁异常: 磁场叠加在基本磁场之上的部分。因此, 磁场叠加在基本磁场之上的部分。因此,利用磁异常可进行找 矿勘探和了解地下的地质情况, 矿勘探和了解地下的地质情况, 古地磁( 古地磁(paleomagnetism):是地质历史时期的地磁场。 ) 是地质历史时期的地磁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度文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