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第七章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资料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一、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答:⑴经过人民解放军一年的作战,战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由于战线延长,国民党大部分兵力用于守备,战略性的机动兵力大为减少,而且士气低落。为了彻底粉碎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迫使国民党处于被动地位。

⑵土地制度改革的实施。中国最主要的人民群众——农民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自身利益的坚决维护者,自觉地在党的周围团结起来,为国民政府的崩溃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⑶国民党政府由于他的专制独裁统治和官员们的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抗战后期已经严重丧失人心。

⑷国民党政府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为了筹措内战经费,国民党政府对人民征收苛重捐税,无限制发行纸币,将全国各阶层人民置于饥饿和死亡的界线上,因而迫使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和国民政府斗争。

⑸学生运动的高涨,不可避免地促进了整个人民运动的高涨。

二、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答:

1. 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

⑴中国各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时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他们所联系和代表的不是单一阶级,而是这些阶级、阶层的人们在反帝爱国和争取民主的共同要求基础上的联合,是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在它们的成员和领导骨干中,还有一定数量的革命知识分子和少数共产党人。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

蒋介石对立刻发动内战还有所顾忌:
首先,国际国内舆论均反对 内战;其次,他的精锐部队 在抗战时期大多退到西南和 西北地区,要迅速开到华北 和华东一时还有很多困难, 至于东北就更不用说了。
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的强大
“ 我们解放区有一万万人民、一百万军队、两百万民 兵,这个力量,任何人也不敢小视。我们党在国内政治生 活中所处的地位,已经不是 1927年时候的情况了,也不是 1937年时候的情况了。国民党从来不肯承认共产党的平等 地位,现在也只好承认了。我们解放区的工作,已经影响 到全中国、全世界了。”
政协的上述协议及其他协议,还不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但 它有利于冲破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和实行民主政治,有利于和平建 国,因而在相当程度上是有利于人民的。在一个时期内,是否忠 实履行政协协议,成了人们衡量政治是非的重要尺度。
中国共产党严格履行政协协议 政协会议闭幕后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向各中央局、各区党 委、各纵队发出内部指示: “从此,中国即走上和平民主建设 的新阶段。”“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目前已由武装斗争 转变到非武装的群众的与议会的斗争,国内问题由政治方式来 解决。党的全部工作,必须适应这一新形势。”
第三,准备将指导中心转移到接近南京的苏北淮阴。当时在担任苏皖边区 临时行政委员会主席的李一氓回忆道:“其实从中国共产党来讲,是真心 愿意和国民党合作建国的。蒋介石公开撕毁停战协定、发动对解放区的进 攻,似乎在我们的预料之内,也似乎在我们的预料之外。因为在淮阴的时 候,我曾经得到华中局一个通知,说党中央要从延安搬到淮阴来。参加南 京工作的同志有事情要开会就去南京,没有事情又不开会就可以回到淮阴 的总部。中共中央的总部就要建在淮阴,就由我负责找一个合适的地方, 建立中共中央总部。当时我的设想是砖木结构的平房,地势要高,不会被 水淹。我也曾和少数同志到淮阴城外走过几遍,看了些地势较高的位置。 还没有定下来的时候,解放战争就开始了,这个计划自然没有实现。” ——李一氓:《模糊的荧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54页。

近代史第七章

近代史第七章
2.民族工商业纷纷破产倒闭; 3.农村经济凋敝,饥民遍野; 4.劳苦大众挣扎在死亡线上。
国民党政权全面危机的表现 ■军事危机表现
在战略防御阶段,从1946年7月到1947年6月,人民解 放军共歼灭国民党正规军97.5个旅,平均每个月歼敌8个 旅,连同非正规军,共歼敌112万人。国民党军事上的接 连遇挫失败,尤其是整军整旅地被歼灭,使国民党军队总 兵力日益不足,后方空虚,士气低落,失败主义情绪严重, 军心厌战,战斗力迅速下降。战场上的不断溃败,军事上 的严重危机,迫使蒋介石承认,国民党的统治已经处在 “生死成败的关头”。
3.土地政策:
1947年7月全国土地会议, 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 “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 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
地制度”。开展土改,号召农民
“保田参军”,支援前线。
六、人民解放战争的三个发展阶段
1.战略防御阶段:1946.6——1947.6
经一年作战,粉碎国民党对陕北、山东的重点进攻, 歼敌112万。
洋)、“五子登科”(抢车子、房子、金子、衣服料子和 婊子)。国民党政府导演的这幕“劫收”丑剧,“抢尽了
物资,失尽了民心”,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不满,京沪
三、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政协会议是中国宪政史上极 其重要的一幕。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的促 成下,包括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 青年党在内的国内各派政治力量达成了 宪政共识,即:改组国民党一党专政的 政府,在中国通过一部民主的宪法,建 立一个两院国会制、责任内阁制和省自 治制度的宪政国家。但因内战爆发,该 方案最终未能实现。 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共38人, 其中有中国国民党代表8人,中共代表7 人,民主同盟代表9人,青年党代表5人, 无党派人士9人。

中国近现代史(第一至第七章详细笔记)

中国近现代史(第一至第七章详细笔记)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封建统治走向衰落,落后的生产关系严重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国内矛盾十分尖锐.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政治上,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综上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具有两方面特性: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和稳定。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地主阶级同农民阶级的固有矛盾日益尖锐。

(2)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危机

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贪污成风,巧取豪夺。

经济上,人口大增长,地租剥削等加重。

思想文化上,大兴文字狱。

军事上,军力衰败。

对外关系上,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与世隔绝的状态。

二鸦片战争前的世界

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1825年,英国经历了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第二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

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军事侵略: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江宁条约》(南京条约),五口通商: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割香港(1842年)给英国。

1849年,葡萄牙武力抢占澳门半岛。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58年《天津条约》、60年《北京条约》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95年《马关条约》,赔2亿两,割让辽东半岛。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赔4.5亿两。

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每章重点总结)大全

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每章重点总结)大全

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每章重点总结)大全

第一篇: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每章重点总结)大全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一、课程重点

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外国资本主义打开了侵入中国的大门,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关税、司法等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受到外国侵略者的干涉和控制,清王朝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沦入半殖民地的地位。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又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转变为半封建的社会。

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战后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另一个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落在中国人民肩上的双重历史任务。因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六大基本特征、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均见书,兹不罗列)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课程重点: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步步深入

1、从方式上看: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论述题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论述题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 论述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

简答题

1、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的表现?

2、为什么1840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有哪些?

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5、中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及其特点是什么?

6、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屡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论述题

1、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殖民扩X对中国的威胁?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及其关系?

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4、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简答题

1、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2、怎样评价《资政新篇》?

3、简述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4、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5、简述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论述题

1、试述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历史意义。

2、试述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3、试述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第三章辛亥革命

简答题

1、怎样看待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性质。

2、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论述题

1、试述三XX义学说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试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及其失败的经验教训。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简答题

1、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五四运动前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3、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有哪些历史局限性?

4、五四运动爆发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是什么?

5、早期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有哪些特点?

6、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所开展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7、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是什么?

8、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中国近代史纲要_重点知识点整理到第七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_重点知识点整理到第七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要点资料整理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选择题:

1、清朝唯一盛世时期是康乾盛世。

2、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本主义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工业革命的爆发上。

3、所谓的殖民地是指商品倾销市场、廉价劳动力、廉价原料的供应地和自由投资市场。

4、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有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5、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56年,英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了著名的“火烧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并签订《辛丑条约》

6、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是在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的。

7、割占中国最多的帝国是俄国,赔款最多的是《辛丑条约》。

8、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设厂,各国开始大规模的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9、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阶级。中国民族资产的特性是革命性、软弱性或妥协性。

10、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广州三元里人民

斗争。

11、鸦片战争战死虎门的将领是关天培,镇南关大捷的指挥

大将是冯子材,甲午中日战争中战死的爱国将领有邓世昌、

林永升、丁汝昌、刘步蟾。

12、要求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的是美国,列强不能灭亡和

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的反侵略斗争。13、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他编写了《四

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在综合了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对外政策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严复翻译

了《天演论》。

简述题:

1、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在政治上,实

第七章中国近代史纲要各章节答案

第七章中国近代史纲要各章节答案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一、单项选择题:

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D )。

A、中美民族矛盾

B、中日民族矛盾

C、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D、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

2.《双十协定》的签订,中共取得的战略优势是(D)。

A、获得了自卫战争的准备时间

B、解放区获得了合法地位

C、赢得了民主党派的支持

D、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地位

3.重庆谈判的焦点问题是( B )。

A、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问题

B、要不要和平建国的问题

C、实行宪政、结束训政的问题

D、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的问题

4.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重大意义在于(D)。

A、影响战略决战主攻方向

B、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

C、改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

D、改变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

5. 对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反蒋斗争第二条战线的准确表述是( A )。

A、国统区的学生运动

B、国统区的工农运动

C、国统区的地下斗争

D、国统区的民主运动

6.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 C)。

A、如何夺取全国革命胜利

B、如何解决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的问题

C、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问题

D、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问题

7. 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国民党( B )。

A、撕毁《双十协定》

B、进攻中原解放区

C、进攻上党地区

D、撕毁停战协定

8.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B )。

A、孟良崮战役开始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开始

D、渡江战役开始

9. 率领北平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的国民党将领是(D )。

A、张治中

B、蔡廷锴

C、杜聿明

近代史第七章

近代史第七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尚德机构学术中心

主讲老师:程真真

关键词反对外国侵略的

斗争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

探索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地主阶级统治集团“自救”活动的兴衰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

代中国社会的演变

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关键词

辛亥革命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中国共产党诞生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关键词

中国革命新道路

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和中间党派的政治主张

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与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第七章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第二节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第三节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与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格局

1、帝国主义受到削弱,人民民主力量明显增长

2、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的对立

3、美国采取扶蒋反共政策。

A形势对国民党不利时,力促国共两党和平谈判

B谈和目的不能实现时,帮助国民党打败中共

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格局与国内形势

(二)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1、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组织程度空前高涨

2、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独裁统治、内战方针;

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老路

3、三种建国方案和两个中国之命运的斗争日益尖锐。

中国近代史纲要2021年版第四章到第七章的内容简单写

中国近代史纲要2021年版第四章到第七章的内容简单写

中国近代史纲要2021年版第四章到第七章的内容简

单写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阶级、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努力先后失败。

(2)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

(3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

(4)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一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中国人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2分)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十月革命给陷于彷徨、苦闷的中国人昭示了新的理想目标和建国方案,这就是走俄国人的路,搞社会主义。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

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

近代史复习资料

近代史复习资料

近代史复习资料

1901年的《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经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

综述

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社会性质: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2、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3、梁启超、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等都具有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

4、严复翻译了《天演论》,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

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救亡图存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

第二章早期探索

1、《天朝田亩制度》: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经济

2、《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3、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太平天国起义沉重的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快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

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4、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

中国近代史纲要串讲笔记第七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串讲笔记第七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串讲笔记第七章

第七章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本章重点

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内三种建国方案和两种命运的较量。

2、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政府的战场较量: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战。

3、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三大经济纲领,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改革总路线和政策。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格局: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共同纲领》。

5、中国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和经验。

本章提示

中国共产党为和平民主而做的努力以及蒋介石的背信弃义。

重要考点讲解

一、基本概念和判断

1、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格局(1)·德、日、意战败,英、法严重削弱,美国开始称雄。·社会主义苏联战后得以较快地恢复和巩固。·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多国建立;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在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影响显著

增长,工人运动有了新的发展。(2)欧洲中心格局打破,形成了美苏两极的政治格局。逐步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的对立。

2、三种政治力量和三种建国方案: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3、重庆谈判: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在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的谈判。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4、重庆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在重庆开幕。参加会议的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及社会贤达代表38人。会议通过了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宪法草案等五项协议。

《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论述题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论述题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论述题复习资料《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论述题复习

资料

篇⼀:简答题、论述题复习资料

简答/论述

第⼀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

简答题

1、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的表现?

2、为什么1840年第⼀次鸦⽚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有哪些?

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5、中国⼯⼈阶级的形成及其特点是什么?

6、近代中国⼈民反对外国侵略⽃争屡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论述题

1、西⽅资本主义制度的确⽴及其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两⼤⽭盾及其关系?

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临的两⼤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4、从鸦⽚战争到⾟亥⾰命前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

第⼆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简答题

1、如何评价?

2、怎样评价?

3、简述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4、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5、简述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论述题

1、试述太平天国农民⽃争的历史意义。

2、试述洋务运动的历史作⽤。

3、试述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第三章⾟亥⾰命

简答题

1、怎样看待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性质。

2 、⾟亥⾰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论述题

1 、试述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 、试述⾟亥⾰命的历史局限及其失败的经验教训。第四章开天辟地的⼤事变

简答题

1、五四运动前的新⽂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五四运动前新⽂化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3、五四运动前的新⽂化运动有哪些历史局限性?

4、五四运动爆发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是什么?

5、早期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有哪些特点?

6、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所开展了哪些⽅⾯的⼯作?

中国近代史纲要 第七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 第七章
http://www.zzone.cn 中国.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
三、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http://www.zzone.cn
中国.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
本节要点:
一、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三、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http://www.zzone.cn
中国.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
http://www.zzone.cn 中国.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1、 内 战 爆 发
http://www.zzone.cn
中国.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
2. 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
2、 争 夺 延 安
http://www.zzone.cn
中国.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
http://www.zzone.cn
中国.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
4. 维护和破坏政协协议的较量
主张和平建国的, 决心严格履行政 协协议 。只是在 解放区军民的生 存受到致命威胁 时才被迫采取自 卫行动,试图以 此争取国内和平 的实现。
不能容忍、也经受 不住任何的民主改 革。它计划先在关 内大打,而后在关 外大打。待它认为 相应的准备已经完 成时,就全面彻底 撕毁政协协议,悍 然发动了全国规模 的内战。
中国.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

中国近代史第七章

中国近代史第七章

“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 与先生面商,时机切迫,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 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之。现已准备飞机迎迓,特再 驰电速驾。” ——1945年8月23日邀请毛泽东赴渝的第三个电报
重庆谈判的中共方面代表是周恩来和王 若飞,国民党方面是王世杰、张群、张治中 和邵力子。 9月3日,中共代表提出关于两党商谈的 主要问题11项提要交国民党政府代表,主要 内容包括:确定和平建国方针,承认各党各 派的合法平等地位,承认解放区政权及抗日 部队,结束国民党的党治等,并表示拥护蒋 介石的领导地位。
但是,通向新中国的道路是崎岖的、曲折的。
国民党统治集团 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其根本 目标是使战后恢复到战前的状,即坚持大地主大资 产阶级专政,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老路。
你知道吗? 蒋介石积极备战,并 同意和谈的原因: A.全国人民强烈要求和平、反对内战。 B.国民党的军队大部分远在西南、西北后方,要把 它们运往内战前线、完成内战部署需要相当的时间。 C.国际上,苏联、美国等都表示希望中国能实行和 平建国。 美国的支持 国民党的反共方针得到美国的支持,美国在华追 求的长期的基本目标:建立一个统一的亲美政府,而 短期目标首先是:“避免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
3、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背景: 早在抗日战争刚结束的时候,蒋介石集团便从峨嵋山上跑下来, 抢收胜利果实;同时,大批军队也从西南隅一拥而出,在美国人的帮 助下,陆路、水路、空路,兵涌如潮,奔赴全国各地,抢着受降,收 复失地。接收官员如蚁出巢,你争我夺,敲诈勒索,沦陷区人民称他 们是“五子登科”:抢车子、房子、金子、衣服料子和婊子,“三阳 (洋)开泰”:捧西洋、爱东洋、要现洋。但当时的形势对国民党是 不利的,合众社记者分析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地位时说:“中共今 日已统制华北十省大部分地区,内蒙东部、东九省南部、华南五省之 陬隅(zou yu靠边沿的地方),长达6400千米,海岸线之3200千米, 重要港口六,山脉七,丰腴平原四。”这时,新政学系头目、国民政 府文官长吴鼎昌向蒋介石建议道:“可邀中共领袖毛泽东来重庆举行 和平谈判,共商国是,如毛泽东来,则谈;若毛泽东不来,则是无视 和平、失理之举。若谈得成,可迫使中共交出军队,若谈不成,则共 产党是破坏和平。无论谈与不谈,我党均能争取时间,加紧部署,择 机讨伐!”重庆谈判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

《中国近代史》第七章

《中国近代史》第七章

5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论十大关系》
《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 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 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它在新的历 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提 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 召开做了理论准备。后来,毛泽东 回顾说:“前八年照搬外国的经验, 但从 1956 年提出十大关系起,开始 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
第七章
社会主义在 探索中的曲折发展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第一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
Baidu Nhomakorabea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第一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4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论十大关系》
为准备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刘少奇等领导人进行了 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工作。毛泽东逐渐形成《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思路,并先后在 4 月 25 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 5 月 2 日最高国务会议上做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同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
• “在全党重新进行一次普遍的深入的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 义的整风运动”。通过整风,要全党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利于 社会主义建设。
1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阅读材料
反右派斗争是必要的。然而,党中央对 当时的资产阶级斗争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 反右派斗争严重地扩大化了。到 1958 年夏 季运动结束时,全国划定的右派分子达 55 万人,其中很多属于错划。许多党的干部和 有才华的知识分子由此受到长期压抑和打击。 这不仅是他们个人的损失,更是党和国家整 个事业的严重损失。而在运动中采取的大鸣、 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错误斗争方式,也 是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本章重点

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内三种建国方案和两种命运的较量。

2、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政府的战场较量: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战。

3、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三大经济纲领,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改革总路线和政策。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格局: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共同纲领》。

5、中国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和经验。

本章提示

中国共产党为和平民主而做的努力以及蒋介石的背信弃义。

重要考点讲解

一、基本概念和判断

1、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格局(1)德、日、意战败,英、法严重削弱,美国开始称雄。社会主义苏联战后得以较快地恢复和巩固。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多国建立;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在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影响显著增长,工人运动有了新的发展。(2)欧洲中心格局打破,形成了美苏两极的政治格局。逐步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的对立。

2、三种政治力量和三种建国方案: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3、重庆谈判: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在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的谈判。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4、重庆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在重庆开幕。参加会议的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及社会贤达代表38人。会议通过了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宪法草案等五项协议。

5、较场口惨案:国民党制造的破坏和平的事件。1946年2月10日国民党破坏进步团体在重庆较场口举行的“庆祝政协成功大会”,李公朴、郭沫若、马寅初及新闻记者等多人被打伤,逮捕数十人。

6、下关惨案:1946年6月23日,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请愿团向国民党当局呼吁和平,请愿团到达南京下关车站时,遭到国民党当局指使的大批暴徒的围殴。团长马叙伦和代表雷洁琼等多人受伤。

7、解放战争时期关于土地问题的两个重要文献:

《五四指示》: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

称《五四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8、土地改革总路线: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系统阐明了土地改革总路线,即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9、“五二0”惨案及第二条战线的正式形成。1947年5月20日,南京和天津游行学生,要求“反饥饿、反内战”,遭到国民党镇压。即“五·二0”惨案。以此为标志,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的正式形成。

10、台湾“二。二八”起义:1947年2月28日,台北市人民为反抗国民党当局的暴政、抗议反动军警屠杀市民,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遭国民党军警镇压。之后,台湾各地各族人民夺取武器,举行起义。

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1947年12月,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1948年4月,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提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13、八个民主党派(大多成立于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领导人:宋庆龄、李济深。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由原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改名而来。领导人:黄炎培、张澜。

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以及有联系的知识分子发起。创建人:黄炎培、胡厥文等。

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以文化教育出版界知识分子为主,还有一部分工商界爱国人士。领导人:马叙伦。

九三学社。为纪念1945年9月3日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由民主科学座谈会改建为九三学社。领导人:许德珩等。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由台湾省爱国人士发起。

以上六个民主党派成立于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1947年2月3日,由原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其前

身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改名而来。领导人:章伯钧。

中国致公党(简称致公党)。由华侨社团美洲致公堂发起,1925年10月成立。

14、战略决战(即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林彪东北野战军主打)、淮海战役(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等中原、华东野战军主打)、平津战役(东北野战军、华北野战军主打)。

15、北平谈判:1949年4月1日起,国共双方代表以中共所提八项条件为基础在北平进行谈判。4月20日,国民党政府电令其和谈代表拒绝在中共提出的《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和谈破裂。

16、渡江战役与南京解放: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第二、第三野战军强渡长江天险,摧毁国民党长江防线。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延续了22年的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宣告覆灭。

17、政协《共同纲领》:1954年第一部宪法颁布前的临时宪法。

18、解放战争的进程:战略防御阶段(1946年6月至1946年6月,其中1946年6月至1947年2月打破国全面进攻,1947年2月至7月,打破对陕甘宁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战略进攻阶段(1947年6月至1948年9月,挺进大别山拉开序幕);战略决战阶段(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底,三大战役等决战);渡江战役和向全国进军阶段(1949年4月至1950年海南岛解放)。

重要考点讲解

二、简答题

1、解放战争爆发后,为什么喊出“必须打败蒋介石,能够打败蒋介石”的口号?

战争爆发不久,毛泽东代表中共提出了这样的论断。

(1)必须打败蒋介石:因为蒋介石发动的战争,反对中国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的反革命的战争。只有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中国才能解放和中华民族的才能真正独立。

(2)能够打败蒋介石:因为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和美国的援助,只是暂时的现象和临时起作用的因素;而蒋介石发动的战争的反人民性质,人心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人民解放战争所具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这就是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

2、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和特点是什么?

(1)标志: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在鄂豫皖实施战略展开。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为东路,挺进苏鲁豫皖地区;陈赓、谢富治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为西路,挺进豫西。三军相互策应,机动歼敌。国民党军处于被动地位。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由此揭开。

(2)特点:解放军在数量并未占优势(敌我军事比为三比二),便发起全国性战略反攻,人民解放军主力打到外线去。

3、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