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种常用中药大全彩图
中药原生态高清图片(354张全)
![中药原生态高清图片(354张全)](https://img.taocdn.com/s3/m/3186f25f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c.png)
中药原生态高清图片(354张全)
艾
艾2
艾纳香
艾纳香2
凹叶厚朴厚朴
巴豆
巴戟天
巴戟天2
巴戟天3
白芨
白芥
白芥2
白蜡皮
白茅
白茅2
白术
白术2
白头翁
白鲜
白芷
白芷2
百部
百合
百合2
半夏
半夏2
薄荷
薄荷2
薄荷3
北苍术
北柴胡
北马兜铃
贝母
荜芨
扁豆
扁茎黄芪
滨蒿
补骨脂(1)
补骨脂
菜菔
侧柏
柴胡(1)
柴胡
常山
常山2
车前
沉香
沉香1
沉香2
赤芍
川贝母
川赤芍
川党参
川楝
川楝子
川楝子1
川牛膝
川续断
穿心莲
刺儿菜
大戟
大麻
大麦
大麦1
丹参(1)
丹参
淡豆豉2
淡竹叶1(1)
淡竹叶1
当归(1)
当归
当归1
党参
党参1
地肤
地黄(1)
地黄
地黄1
地黄2
地榆
地榆1
滇黄精
丁香(1)
丁香
丁香1
东北天南星
东方香蒲
东亚钳蝎
冬虫夏草(1)
冬虫夏草
独行菜
独角莲
杜仲(1)
杜仲
对叶百部
莪术
防风
防风2
防已
粉防己。
175种常用中药的大全(有彩图1)1-34
![175种常用中药的大全(有彩图1)1-34](https://img.taocdn.com/s3/m/5d3d088669dc5022aaea00f8.png)
实用文档1.杜仲: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
功效分类:补益药。
科属分类:杜仲科。
别名:思仙、思仲、木绵、檰、石思仙、扯丝皮、丝连皮、玉丝皮、丝棉皮。
性味:甘;微辛;性温归经:肝经;肾经。
功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主治:腰脊酸疼;阳痿;尿频;小便余沥;风湿痹痛;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
用药禁忌:阴虚火旺者慎服。
2.桑白皮:桑科植物桑的根皮。
功效分类:清热药;利水药。
科属分类:桑科。
别名:桑根白皮、白桑皮、桑桑皮、根皮、桑皮、双皮、桑白皮、双白皮、炙桑皮等。
性味:甘;辛;性寒。
归经:肺经;脾经。
功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肺热喘痰;水饮停肺;胀满喘急;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用药禁忌:肺虚无火力、便多及风寒咳嗽忌服。
常用中药大全3. 秦皮: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小叶白蜡树或秦岭白蜡树的树皮。
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药。
科属分类:木犀科。
别名:岑皮,梣皮,秦白皮,蜡树皮,苦榴皮。
性味:味苦,寒。
归经:归肝经、胆经、大肠经。
功能:清热燥湿,清肝明目,收涩止痢,止带。
主治:用于热毒泻痢,带下阴痒,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障。
用药禁忌:脾胃虚寒者忌服。
《本经逢原》:胃虚少食者禁用。
药材基源:秦皮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腊树、小叶白腊树或秦岭白腊树的树皮。
4.津柴胡:是多年生草本。
科属分类:伞形科。
别名:茈胡、北柴胡、硬柴胡。
性味:微有香气,味淡。
性微寒,昧苦。
归经:归肝经、胆经。
功能: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少阳证,肝郁气滞,气虚下陷,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用药禁忌: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药材基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5. 银柴胡: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根。
功效分类:清热凉血药。
科属分类:石竹科。
别名:银夏柴胡、银胡、山菜根、山马踏菜根、牛肚根、沙参儿、白根子、土参、丝石竹、霞草、欧石头花、山蚂蚱、锥花丝石竹、线形瞿麦、圆叶丝石竹、蝇子草、鹤草、旱麦瓶草、黄柴胡、铁柴胡。
常用中药饮片彩色图谱
![常用中药饮片彩色图谱](https://img.taocdn.com/s3/m/f33d7c6f7cd184254b35358e.png)
解表药麻黄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应用:(1)风寒感冒,不可用于有汗者。
如麻黄汤(1)咳嗽气喘:热喘麻杏石甘汤。
寒喘;小青龙汤(3)风水水肿,如越婢加术汤。
麻黄还有散寒通滞之功,可治风寒痹证,阴疽,痰阴虚及肺肾虚盗汗喘者慎用核。
用法: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宜炙用。
使用注意:发汗力强,凡表虚自汗者慎用,桂枝功效:发汗解机,温经通脉,助阳化气。
应用:(1)风寒感冒,有汗无汗皆可治,如桂枝汤。
(2)寒凝血滞诸痛证,紫苏生姜荆芥羌活白芷藁本苍耳子辛夷细辛防风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蝉蜕蔓荆子葛根柴胡升麻浮萍清热药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淡竹叶栀子夏枯草决明子木贼密蒙花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穿心莲白鲜皮秦皮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贯众鱼腥草蒲公英紫花地丁土茯芩蚤休野菊花红藤败酱草山豆根射干马勃白头翁马齿苋白花蛇舌草漏芦忍冬藤拳参半边莲山慈菇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青蒿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白薇泻下药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火麻仁郁李仁甘遂京大戟芫花独活木瓜祛风湿药川乌草乌乌梢蛇狗脊金钱白花蛇厚朴草果草豆蔻利水渗湿药茯苓猪苓泽泻石韦茵陈蒿金钱草虎杖温里药附子肉桂吴茱萸丁香行气药橘皮枳实木香乌药香附佛手川楝子消食药山楂麦芽驱虫药使君子槟榔南瓜子止血药仙鹤草白及大蓟小蓟地榆槐花侧柏叶白茅根三七茜草血竭炮姜艾叶活血化瘀药川芎郁金乳香延胡索姜黄没药丹参桃仁红花益母草鸡血藤泽兰马钱子莪术穿山甲炮甲化痰止咳平喘药半夏旋覆花桔梗前胡川贝母浙贝母白芥子胖大海百部紫菀款冬花桑白皮白果(银杏仁)安神药朱砂。
1中药图典_中草药图片大全b
![1中药图典_中草药图片大全b](https://img.taocdn.com/s3/m/72dbe3d25fbfc77da269b14f.png)
巴戟天(鸡肠风、鸡眼藤、黑藤钻、兔仔肠、三角藤、
糠藤、巴戟、兔子肠、巴吉天、戟天、巴戟肉、猫肠 筋、兔儿肠) 补肾阳,壮筋骨,祛风湿。治阳痿,少腹冷痛,小便不 禁,子宫虚冷,风寒湿痹,腰膝酸痛。
霸王鞭(刺金刚、金刚纂、金刚杵、冷水金丹)
祛风解毒;杀虫止痒。主疮疡肿毒;牛皮癣
白背三七(大肥牛、土生地、白仔菜药、散血姜、土
1/15
15-10-23
中药图典_中草药图片大全_中药材图谱_中药图库
八月札(燕蓄子、畜蓄子、拿子、桴棪子、覆子、木通
子、八月瓜、八月炸、野毛蛋、冷饭包、野香蕉、羊开 口、玉支子、腊瓜、畜葍子、八月楂、压惊子、预知 子、八月果、百日瓜、牵藤瓜、拉拉果、野香交)
舒肝理气,活血止痛,除烦利尿。治肝胃气痛,胃热食 呆,烦渴,亦白痢疾,腰痛,胁痛,疝气,窟经,子宫 下坠。
帽顶、白膜叶、白鹤叶、白面戟、白面风、白桃叶)
清热;解毒;祛湿;止血。主蜂窝组织炎;化脓性中耳 炎;鹅口疮;湿疹;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index.php?title=中药图典&printable=yes
白背叶根(白膜根、白朴根、野桐根)
2/15
15-10-23
中药图典_中草药图片大全_中药材图谱_中药图库
白毛藤(苻、蜀羊泉、谷菜、鬼目草、白草、排风、白
幕、鬼目菜、天灯笼、和尚头草、望冬红、酸尖菜、排 风藤、土防风、耳坠菜、金线绿毛龟草、葫芦草、毛风 藤、毛老人、红道士、毛和尚、野猫耳朵、胡毛藤、羊 仔耳、生毛梢、龙毛龟、毛燕仔、红麦禾、彀菜、排风 草、耳坠风、毛见藤、生毛稍、毛相公、望风藤、毛千 里光、毛秀才、鹰咬豆子、毛道士、毛葫芦、葫芦藤)
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祛瘀消肿。治痈肿,疔疮,瘰 疬,喉蛾,跌打损伤,蛇咬伤。
175种常用中药大全(有彩图)
![175种常用中药大全(有彩图)](https://img.taocdn.com/s3/m/c071814a51e79b89680226df.png)
131.牛膝:为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牛膝(怀牛膝)的根。
功效分类:祛风药;活血祛瘀药。
科属分类:苋科。
别名:百倍、牛茎、脚斯蹬、铁牛膝、杜牛膝、怀牛膝、怀夕、真夕、怀膝、土牛膝、淮牛膝、红牛膝、牛磕膝、牛克膝、牛盖膝、粘草子根、牛胳膝盖、野牛充膝、接骨丹、牛盖膝头。
性味:味甘、苦、酸,性平。
归经:入肝经,肾经。
功能:散瘀血,消痈肿。
主治: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徵瘕;胞衣不下;热淋;血淋;跌打损伤;痈肿恶疮;咽喉肿痛。
用药禁忌:凡中气下陷,脾虚泄泻,下元不固,梦遗失精,月经过多及孕妇均忌服。
132.山药:为薯蓣科植物山药的块茎。
功效分类:补益药。
科属分类:薯蓣科。
别名:藷藇、署预、薯蓣、山芋、诸署、署豫、玉延、修脆、藷、山藷、王藷、薯药、怀山药、蛇芋、白苕、九黄、野白薯、山板薯、扇子薯、佛掌薯。
性味:甘;平。
归经:肺经;脾经;肾经。
功能:补脾;养肺;固肾;益精。
主治:脾虚泄泻;食少浮肿;肺虚咳喘;消渴;遗精;带下;肾虚尿频;外用治痈肿;瘰疬。
用药禁忌:湿盛中满或有实邪、积滞者禁服、山药与甘遂不要一同食用;也不可与碱性药物同服。
133.牡蛎:一种软体动物,身体呈卵圆型有两面壳,生活在浅海泥沙,肉味鲜美。
壳烧成灰可入药。
也叫“蚝”。
性味:咸,微寒。
归经:归肝、胆、肾经。
功能:平肝息风药;养阴药。
功能:有收敛、镇静、解毒、镇痛的作用.煅牡蛎:收敛固涩除酸的作用强,治疗胃疼、胃酸等。
生牡蛎:上收下敛,治疗头晕、便稀。
用药禁忌:牡蛎恶麻黄、吴茱萸、辛夷。
本品多服久服,易引起便秘和消化不良。
134.菟丝子:兔丝子是荒地上常见的寄生植物,通常会缠绕在矮小的植物上,由于体於不含叶绿素,植株呈现淡淡的黄色,只要稍微留意不难发现。
种子入药。
别名:豆寄生、无根草、黄丝、金黄丝子、马冷丝、巴钱天、黄鳝藤、菟儿丝、菟丝实、吐丝子。
性味:甘,温。
归经:归肝、肾、脾经。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
175种常用中药大全(有彩图3)74-100
![175种常用中药大全(有彩图3)74-100](https://img.taocdn.com/s3/m/8529bb5fa5e9856a5612608a.png)
74.赤芍:为芍药的一种。
现今药材赤芍都为芍药组多种野生植物的根,经直接晒干而得。
功效分类:清热凉血药;活血祛瘀药。
科属分类:芍药科。
别名: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草芍药。
性味:苦;微寒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主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
75.白芍:是芍药的一种,属多年生草本,高40-70cm,无毛。
根肥大,纺锤形或圆柱形,黑褐色。
别名:金芍药、芍药。
性味:苦;酸;微寒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
主治:主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及甘肃。
各城市和村镇多有栽培。
药材基源:为芍药科植物芍药(栽培品)及毛果芍药的根。
用药禁忌:虚寒之证不宜单独应用。
反藜芦。
76.蒲黄:为香蒲科植物长苞香蒲、狭叶香蒲、宽叶香蒲或其同属多种植物的花粉。
功效分类:凉血止血药;活血祛瘀药。
科属分类:香蒲科。
别名:蒲厘花粉、蒲花、蒲棒花粉、蒲草黄。
性味:味甘、微辛;性平。
归经:肝经;心经;脾经。
功能:止血;祛瘀;利尿。
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备痢;便血;崩漏;外伤出血;心腹疼痛;经闭腹痛;产后瘀痛;痛经;跌扑肿痛;血淋涩痛;带下;重舌;口疮;聤耳;阴下湿痒。
用药禁忌:孕妇慎服。
77.芡实:为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
功效分类:收涩药;补肾药;健脾药科属分类:睡莲科。
别名:卵菱、鸡头实、雁喙实、鸡头、雁头、乌头、水流黄、水鸡头、肇实、刺莲藕、刀芡实、鸡头果、鸡头苞、刺莲蓬实。
性味:甘;涩;平。
归经:脾经;肾经;心经;胃经;肝经。
功能:固肾涩精;补脾止泄。
主治:遗精;白浊;淋浊;带下;小便不禁;大便泄泻。
用药禁忌:大小便不利者禁服;食滞不化者慎服。
78. 环留行: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种子。
性味: 苦,平。
175种常用中药大全(有彩图1)1-34
![175种常用中药大全(有彩图1)1-34](https://img.taocdn.com/s3/m/ca09dd63f8c75fbfc77db2a6.png)
175种常用中药大全(有彩图1)1-341.杜仲: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
功效分类:补益药。
科属分类:杜仲科。
别名:思仙、思仲、木绵、檰、石思仙、扯丝皮、丝连皮、玉丝皮、丝棉皮。
性味:甘;微辛;性温归经:肝经;肾经。
功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主治:腰脊酸疼;阳痿;尿频;小便余沥;风湿痹痛;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
用药禁忌:阴虚火旺者慎服。
2.桑白皮:桑科植物桑的根皮。
功效分类:清热药;利水药。
科属分类:桑科。
别名:桑根白皮、白桑皮、桑桑皮、根皮、桑皮、双皮、桑白皮、双白皮、炙桑皮等。
性味:甘;辛;性寒。
归经:肺经;脾经。
功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肺热喘痰;水饮停肺;胀满喘急;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用药禁忌:肺虚无火力、便多及风寒咳嗽忌服。
常用中药大全3. 秦皮: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小叶白蜡树或秦岭白蜡树的树皮。
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药。
科属分类:木犀科。
别名:岑皮,梣皮,秦白皮,蜡树皮,苦榴皮。
性味:味苦,寒。
归经:归肝经、胆经、大肠经。
功能:清热燥湿,清肝明目,收涩止痢,止带。
主治:用于热毒泻痢,带下阴痒,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障。
用药禁忌:脾胃虚寒者忌服。
《本经逢原》:胃虚少食者禁用。
药材基源:秦皮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腊树、小叶白腊树或秦岭白腊树的树皮。
4.津柴胡:是多年生草本。
功效分类:辛凉解表药。
科属分类:伞形科。
别名:茈胡、北柴胡、硬柴胡。
性味:微有香气,味淡。
性微寒,昧 苦。
归经:归肝经、胆经。
功能: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少阳证,肝郁气滞,气虚下陷,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用药禁忌 :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药材基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5. 银柴胡: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根。
功效分类:清热凉血药。
科属分类:石竹科。
别名:银夏柴胡、银胡、山菜根、山马踏菜根、牛肚根、沙参儿、白根子、土参、丝石竹、霞草、欧石头花、山蚂蚱、锥花丝石竹、线形瞿麦、圆叶丝石竹、蝇子草、鹤草、旱麦瓶草、黄柴胡、铁柴胡。
175种常用中药大全(有彩图2)35-73
![175种常用中药大全(有彩图2)35-73](https://img.taocdn.com/s3/m/7ad3c0bd8bd63186bcebbc8a.png)
35.益智仁:姜科植物益智的干燥成熟果实。
夏、秋间果实由绿变红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
功效分类:补益药、温里药。
科属分类:姜科。
别名:益智子、益智。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脾经;肾经。
功能:温脾止泻摄涎;暖肾缩尿固精。
主治: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腹中冷育;口多唾涎;肾虚遗尿;尿频;遗精;白浊。
生态环境:生于林下阴湿处。
用药禁忌:阴虚火旺或因热而患遗滑崩带者忌服。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和海南,福建、广西、云南亦有栽培。
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益智的果实。
36.石苇:多年生草本,高13~30厘米。
别名石樜、石皮等,为水龙骨科植物石韦,庐山石韦、毡毛石韦、有柄石韦、北京石韦或西南石韦的叶。
性味:苦甘,凉。
归经:入肺、膀胱经。
功能:利水通淋,清肺泄热。
主治:治淋痛,尿血,尿路结石,肾炎,崩漏,痢疾,肺热咳嗽,慢性气管炎,金疮,痈疽。
用药禁忌:阴虚及无湿热者忌服。
资源分布: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37.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
功效分类:清化热痰药。
科属分类:百合科。
别名:土贝母、浙贝、象贝、象贝母、大贝母。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归肺经;心经。
功能:清热化痰;降气止咳;散结消肿。
主治:风热或痰热咳嗽;肺痈吐脓;瘰疬瘿瘤;疮痈肿毒。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较低的山丘阴蔽处或竹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浙江、江苏、安徽、湖南等地。
浙江宁波地区有大量栽培。
用药禁忌:寒痰、湿痰及脾胃虚寒者慎服。
38.紫苑:为多年生宿根花卉。
分布于东北、华北及甘肃、安徽等地。
别名:紫苑、小辫儿、夹板菜、驴耳朵菜、软紫菀\山白菜科属:菊科、紫苑属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紫菀的干燥根及根茎。
性味性温,味苦、辛。
功效与作用:润肺下气;化痰止咳。
主咳嗽;肺虚劳嗽;肺痿肺痈;咳吐脓血;小便不利。
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
功能主治:润肺下气,消痰止咳。
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
用药禁忌:有实热者忌服。
1中药图典_中草药图片大全b
![1中药图典_中草药图片大全b](https://img.taocdn.com/s3/m/72dbe3d25fbfc77da269b14f.png)
八角金盘(手树、金刚纂)
化痰止咳;散风除湿;化瘀止痛。主咳嗽痰多;风湿痹 痛;痛风;跌打损伤
八角莲(一把伞、六角莲、独叶一枝花、独脚莲[江
西]、一碗水[陕西]、八角七、八角兵盘七、鬼臼、八角
八仙花(粉团花、紫阳花)
连、金魁莲、旱八角、叶下花、马眼莲、八角盘、独脚 莲抗、疟独药角,莲 功、 效八 与角 常金 山盘 相、 仿山 。荷 又叶 用、于爵心犀脏、病马。目毒公、九 臼、天臼、解毒、害母草、独荷草、羞天花、术律草、 琼田草、旱荷、金星八角、金魁连、八角乌、白八角 莲、金边七)
行气,暖胃,消食,宽中。治气滞,食滞,胸闷,腹 胀,噫气,噎膈,吐逆,反胃,疟疾。
白粉蝶(白蝴蝶、粉蝶、菜白蝶)
消肿止痛。主跌打损伤
白鬼笔(鬼笔、鬼笔菌、竹下菌、竹菌、无裙荪)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痛
白腹锦鸡(箐鸡肉)
止血;解毒。主血痔;疮疡肿毒
白果(白果仁、灵眼、佛指甲、佛指柑、鸭脚子)
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用于痰多喘咳,带下白 浊,遗尿尿频。
帽顶、白膜叶、白鹤叶、白面戟、白面风、白桃叶)
清热;解毒;祛湿;止血。主蜂窝组织炎;化脓性中耳 炎;鹅口疮;湿疹;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index.php?title=中药图典&printable=yes
白背叶根(白膜根、白朴根、野桐根)
2/15
15-10-23
中药图典_中草药图片大全_中药材图谱_中药图库
田七、三百棒、地滚子、大救驾、百步还阳、石三七、 树三七、大绿叶、接骨丹、枪刀药、清心菜、白血皮 菜、胡豆七、胖儿草、磊救驾、玉枇杷、金丝枇杷、白 东枫、厚面皮、鸡菜、白番苋、白红菜、疔拔、叉花三 七、大晕病药)
常用中草药彩色图鉴(含图、功能主治、性味归经等)
![常用中草药彩色图鉴(含图、功能主治、性味归经等)](https://img.taocdn.com/s3/m/e6f1d40c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8.png)
常用中草药彩色图鉴(含图、功能主治、性味归经等)生姜白芷防风苍耳羌活细辛荆芥桂枝麻黄牛蒡子升麻柴胡葛根桑叶菊花薄荷天花粉决明子知母栀子莲子心夏枯草龙胆白鲜皮苦参鸦胆子黄芩黄柏黄连大青叶山豆根北豆根白头翁白蔹连翘板蓝根金银花鱼腥草蒲公英生地黄赤芍牡丹皮银柴胡胡黄连大黄火麻仁郁李仁千金子巴豆甘遂芫花京大戟商陆川乌木瓜草乌威灵仙独活路路通防己马钱子秦艽桑枝五加皮狗脊桑寄生广藿香苍术白豆蔻佩兰草豆蔻草果厚朴冬瓜皮赤小豆泽泻茯苓薏苡仁川木通车前草石韦灯心草垂盆草金钱草茵陈虎杖丁香八角茴香小茴香花椒肉桂干姜吴茱萸附子高良姜刀豆土木香大腹皮川楝子木香乌药佛手陈皮枳壳枳实香附香橼薤白麦芽莱菔子苦楝皮使君子槟榔大蓟侧柏叶槐花三七蒲黄仙鹤草白及艾叶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泽兰没药牛膝王不留行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鸡血藤骨碎补苏木马钱子三棱莪术天南星化橘红白前半夏白芥子旋覆花川贝母瓜蒌胖大海前胡桔梗浙贝母昆布竹茹马兜铃白果百步桑白皮款冬花罗汉果合欢皮柏子仁酸枣仁罗布麻叶天麻钩藤石菖蒲冰片甘草人参。
175种常用中药大全彩图
![175种常用中药大全彩图](https://img.taocdn.com/s3/m/9f9f28122cc58bd63086bdc8.png)
175种常用中药大全彩图74.赤芍:为芍药的一种。
现今药材赤芍都为芍药组多种野生植物的根,经直接晒干而得。
功效分类:清热凉血药;活血祛瘀药。
科属分类:芍药科。
别名: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草芍药。
性味:苦;微寒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主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
75.白芍:是芍药的一种,属多年生草本,高40-70cm,无毛。
根肥大,纺锤形或圆柱形,黑褐色。
别名:金芍药、芍药。
性味:苦;酸;微寒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
主治:主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
各城市和村镇多有栽培。
药材基源:为芍药科植物芍药(栽培品)及毛果芍药的根。
用药禁忌:虚寒之证不宜单独应用。
反藜芦。
76.蒲黄:为香蒲科植物长苞香蒲、狭叶香蒲、宽叶香蒲或其同属多种植物的花粉。
功效分类:凉血止血药;活血祛瘀药。
科属分类:香蒲科。
别名:蒲厘花粉、蒲花、蒲棒花粉、蒲草黄。
性味:味甘、微辛;性平。
归经:肝经;心经;脾经。
功能:止血;祛瘀;利尿。
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备痢;便血;崩漏;外伤出血;心腹疼痛;经闭腹痛;产后瘀痛;痛经;跌扑肿痛;血淋涩痛;带下;重舌;口疮;聤耳;阴下湿痒。
用药禁忌:孕妇慎服。
77.芡实:为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
功效分类:收涩药;补肾药;健脾药科属分类:睡莲科。
别名:卵菱、鸡头实、雁喙实、鸡头、雁头、乌头、水流黄、水鸡头、肇实、刺莲藕、刀芡实、鸡头果、鸡头苞、刺莲蓬实。
性味:甘;涩;平。
归经:脾经;肾经;心经;胃经;肝经。
功能:固肾涩精;补脾止泄。
主治:遗精;白浊;淋浊;带下;小便不禁;大便泄泻。
用药禁忌:大小便不利者禁服;食滞不化者慎服。
78.环留行: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种子。
性味:苦,平。
常用中草药(附图)
![常用中草药(附图)](https://img.taocdn.com/s3/m/0214e8ba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e3.png)
清心安神功效,用于热病余热未清,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等。
药用时煎服,10~30g。清心宜生用,润肺蜜炙用。
板蓝根
植物形态:为二年生草本。主根深长,直径1-2.5cm。茎直立,高40-100cm,上部分分枝,光滑无毛。叶互生,基生叶具柄,叶片长圆状椭圆形,全缘或波状,有时不规则齿裂;茎生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钝或尖,基部垂耳圆形,半抱茎,全缘。复总状花序,花黄色;花萼4,花瓣4。长角果长圆形,扁平,边缘翅状,紫色。花期4-5月,果期6月。(十字花科)
【采制】 冬季采挖,除去泥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
【性味】 性温,味苦、甘。 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用量6~12g。
蒲公英
【别名】黄花苗、黄花地丁、婆婆丁等,为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性状】呈皱缩卷曲的团块。根呈圆锥状,多弯曲,长3~7cm;表面棕褐色,抽皱;根头部有棕褐色或黄白色的茸毛,有的已脱落。叶基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呈倒披针形,绿褐色或暗灰色,先端尖或钝,边缘浅裂或羽状分裂,基部渐狭,下延呈柄状,下表面主主脉明显。花茎1至数条,每条顶生头状花序,总苞片多层,内面一层较长,花冠黄褐色或淡黄白色。有的可见多数具白色冠毛的长椭圆形瘦果。气微,味微苦。
使用方法:内服:5-10g。本品辛温燥烈,故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用。
防风
【别名】 关防风、东防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单生,二歧分枝。基生叶2~3回羽状分裂,终裂片披针形,叶柄长2~6.5cm;顶生叶简化,具扩展叶鞘。复伞形花序;无总苞片,少有1片;伞幅5~9;小总苞片4~5;花梗4~9;花黄色。双悬果矩圆状宽卵形,扁平,侧棱具翅。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于草原、干燥山坡。主产黑龙江、吉林、内蒙、河北。
执业中药师必考高清中药彩色图谱(完整归纳)
![执业中药师必考高清中药彩色图谱(完整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2770908dd36a32d737581f7.png)
中药的鉴别高清彩色图谱狗脊:细辛:绵马贯众:蓼科:三种药材:大黄、虎杖、何首乌苋科:(怀)牛膝、川牛膝——均根入药商陆科:商陆——根入药石竹科:银柴胡、太子参(块根入药,沸水中略烫)毛茛科:威灵仙、川乌、草乌、附子、白芍、赤芍、黄连、升麻(8种) 威灵仙: 川乌: 草乌附子:黑顺片白附片 盐附子白芍(浙八味) 赤芍:黄连:味连:雅连:“过桥”长云连:升麻:防己科:防己(根)、北豆根(蝙蝠葛的根茎)罂粟科:延胡索(块茎、浙江)(浙八味)十字花科:板蓝根:(根、河北、金井玉栏)蔷薇科:地榆豆科:苦参、山豆根、葛根、粉葛、甘草、黄芪苦参:山豆根:味极苦,有豆腥气葛根(野葛的根):粉葛:甘草:黄芪:远志:远志科——远志、卵叶远志的根五加科:人参、红参、西洋参、三七人参红参西洋参:三七伞形科:白芷、当归、羌活、前胡、川芎、藁本、防风、柴胡、北沙参(9种)白芷:当归:羌活:前胡川芎:藁本:防风:龙胆科:龙胆、秦艽萝藦科:徐长卿、白前、白薇紫草科:紫草唇形科:丹参、黄芩玄参科:玄参、地黄、胡黄连茜草科:巴戟天、茜草川续断科:川续断——根入药,需“发汗”葫芦科:天花粉——栝楼、双边栝楼的根桔梗科:桔梗党参、南沙参菊科:木香云南、白术浙江(浙八味)、苍术江苏、紫菀三棱:黑三棱科黑三棱块茎商品称“荆三棱泽泻科:泽泻香附:莎草科莎草根茎天南星科:石菖蒲天南星科:天南星半夏百部:直立百部、蔓生百部、对叶百部块根百合科:川贝母、浙贝母、黄精、玉竹、重楼、土茯苓、天冬、麦冬、山麦冬、知母(10)川贝母:松贝:川贝母:青贝川贝母:炉贝浙贝母黄精:百合科滇黄精玉竹重楼:土茯苓天冬:麦冬山药射干姜科:莪术、姜黄、郁金兰科:天麻、白及茎木类中药木通:槲寄生桑寄生:苏木鸡血藤降香沉香通草:钩藤石斛:金叉石斛:铁皮石斛皮类药材桑白皮牡丹皮厚朴:四川湖北肉桂(广东、广西)杜仲四川湖北刮去粗皮“发汗”合欢皮:黄柏:关黄柏:白鲜皮:秦皮:辽宁吉林香加皮:地骨皮:叶类药材一、常用叶类药材侧柏叶:柏科—侧柏—枝梢及叶淫羊藿大青叶蓼大青叶:蓼科—蓼蓝枇杷叶番泻叶罗布麻叶紫苏叶:唇形科—紫苏艾叶:花类药材辛夷:木兰科—望春花、玉兰、武当玉兰的花蕾望春花:槐花:豆科—槐—花及花蕾(槐花及槐米)丁香洋金花:茄科—白花曼陀罗江苏金银花山银花款冬花:(未开放的花序)果实种子类地肤子五味子蔷薇科—木瓜、山楂、苦杏仁、桃仁、乌梅、金樱子金樱子—花托发育而成的假果,⑤豆科:沙苑子、决明子、补骨脂⑥芸香科:枳壳、吴茱萸⑦大戟科:巴豆鼠李科:酸枣仁⑨伞形科:小茴香、蛇床子⑩山茱萸科:山茱萸---果肉,浙江(浙八味)木犀科:连翘⑾木犀科:女贞子⑿马钱科:马钱子⒀旋花科:菟丝子、牵牛子⒁茄科:枸杞子—宁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4.赤芍:为芍药的一种。
现今药材赤芍都为芍药组多种野生植物的根,经直接晒干而得。
功效分类:清热凉血药;活血祛瘀药。
科属分类:芍药科。
别名: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草芍药。
性味:苦;微寒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主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
75.白芍:是芍药的一种,属多年生草本,高40-70cm,无毛。
根肥大,纺锤形或圆柱形,黑褐色。
别名:金芍药、芍药。
性味:苦;酸;微寒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
主治:主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
各城市和村镇多有栽培。
药材基源:为芍药科植物芍药(栽培品)及毛果芍药的根。
用药禁忌:虚寒之证不宜单独应用。
反藜芦。
76.蒲黄:为香蒲科植物长苞香蒲、狭叶香蒲、宽叶香蒲或其同属多种植物的花粉。
功效分类:凉血止血药;活血祛瘀药。
科属分类:香蒲科。
别名:蒲厘花粉、蒲花、蒲棒花粉、蒲草黄。
性味:味甘、微辛;性平。
归经:肝经;心经;脾经。
功能:止血;祛瘀;利尿。
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备痢;便血;崩漏;外伤出血;心腹疼痛;经闭腹痛;产后瘀痛;痛经;跌扑肿痛;血淋涩痛;带下;重舌;口疮;聤耳;阴下湿痒。
用药禁忌:孕妇慎服。
77.芡实:为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
功效分类:收涩药;补肾药;健脾药科属分类:睡莲科。
别名:卵菱、鸡头实、雁喙实、鸡头、雁头、乌头、水流黄、水鸡头、肇实、刺莲藕、刀芡实、鸡头果、鸡头苞、刺莲蓬实。
性味:甘;涩;平。
归经:脾经;肾经;心经;胃经;肝经。
功能:固肾涩精;补脾止泄。
主治:遗精;白浊;淋浊;带下;小便不禁;大便泄泻。
用药禁忌:大小便不利者禁服;食滞不化者慎服。
78.环留行: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种子。
性味:苦,平。
归经:入肝、胃经。
功能主治:行血通经,催生下乳,消肿敛疮。
治妇女经闭,乳汁不通,难产,血淋,痈肿,金疮出血。
用药禁忌:孕妇忌服。
79.炒麦芽:别名:大麦芽、大麦糵、麦糵、大麦毛。
性味:甘,平。
归经:归脾、胃经。
功效: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
主治: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汗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
生麦芽健脾和胃通乳,用于脾虚食少,乳汗郁积。
80.冬葵子:为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冬葵的成熟种子。
别名:葵子、葵菜子、葵、葵菜、露葵、冬葵菜、滑菜、卫足、马蹄菜、蕲菜、滑肠菜、金钱葵、金钱紫花葵、冬寒菜、冬苋菜、茴菜、滑滑菜、奇菜。
性味:甘,寒。
归经:入大肠经、小肠经、膀胱经。
功能:行水滑肠,通乳,清热排脓。
主治:治二便不通,淋病,水肿,妇女乳汁不行,乳房肿痛。
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冬葵的种子。
用药禁忌:脾虚肠滑者忌服,孕妇慎服。
81.金银花: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木质藤本植物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别名:忍冬,忍冬花,金花,银花,二花,密二花,双花,双苞。
性味:甘,微苦,清香,辛,寒。
归经:归肺,胃,心,大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主治: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证。
82.石决明:为鲍科动物杂色鲍、皱纹盘鲍、耳鲍、羊鲍等的贝壳,又名真珠母。
功效分类:平肝息风药;明目药。
别名:鰒鱼甲、千里光、真海决、海决明、决、关海决、鲍鱼壳、九孔石决明、鲍鱼皮、金蛤蜊皮。
性味:味咸;性寒归经:归肝经。
功能:平肝清热;明目去翳。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翳障;视物昏花;青盲雀目。
用药禁忌:脾胃虚寒者慎服,消化不良、胃酸缺乏者禁服。
83.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
别名:生地、生地黄、鲜生地、山菸根。
性味:味甘;苦;性寒。
归经:心经;肝经;肾经。
功能:清热凉血;生津润燥主治:急性热病;高热神昏;斑疹;津伤烦渴;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崩漏;便血;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劳热咳嗽;跌打伤痛;痈肿。
用药禁忌:脾胃有湿邪及阳虚者忌服。
84.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
通常以酒、砂仁、皮为辅料经反复蒸晒,至外色黑油润,质地柔软粘腻。
科属分类:玄参科。
别名:熟地、伏地、酒壶花、山烟、山白菜。
处方名:熟地黄、熟地、大熟地。
性味:味甘;性温归经:肝经;肾经功能:补血滋润;益精填髓。
主治:血虎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不止;肝肾阴亏;潮热盗汗;遗精阳痿;不育不孕;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头目昏花;须发早白;消渴;便秘;肾虚喘促。
用药禁忌:炮制煎煮不可见铜铁器、服食忌萝卜、三白、诸血等。
伤寒家不宜用、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腹满便溏者禁服。
85.甘草:别名甜草,是豆科植物。
甘草以根和根状茎入药,是临床最常应用的药品。
别名:甜草根、红甘草、粉甘草、粉草。
性味:甘,平。
归经:归心经、肺经、脾经、胃经。
功能: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
主治:主治脾气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热毒疮疡,咽喉肿痛,药物、食物中毒;缓和药物烈性、毒性。
用药禁忌:湿盛胀满,浮肿者不宜用、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久服较大剂量的生甘草,可引起浮肿等、不可与鲤鱼同食,同食会中毒。
86.太子参: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块根。
功效分类:补益药。
科属分类:石竹科。
别名:孩儿参、童参、双批七、四叶参、米参。
性味:甘、微苦;性微寒。
归经:脾经、肺经。
功能:补益脾肺;益气生津。
主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无力;气阴两伤;干咳痰少;自汗气短;以及温病后期气虚津伤;热口渴;或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头昏健忘,小儿夏季热。
用药禁忌:表实邪盛者不宜用。
87.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皮。
前者习称“川黄柏”,后者习称“关黄柏”。
别名:檗木、檗皮、黄檗。
科属分类:芸香科。
性味:苦;寒。
归经:肾经;膀胱;大肠经。
功能:清热解毒药;清热燥湿药。
主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梦遗、淋浊、带下;骨蒸劳热,盗汗;以及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痈疽疮毒;皮肤湿疹。
用药禁忌:本品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如脾虚泄泻,胃弱食少者忌服。
88.黄芩:本名“芩”,是为芩草,因草色黄而有俗名“黄芩”。
“芩”字本义为“止血草”。
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
为唇形科植物黄芩,以根入药。
功效分类:清热药。
科属分类:唇形科。
别名:腐肠、黄文、妒妇、虹胜、经芩、印头、虚、空肠、子芩、宿芩、条芩、元芩、土金茶根、山茶根、黄金条根。
性味:苦寒。
归经:归肺经;心经;肝经;胆经;大肠经功能:泻火解毒,止血,清热燥湿,安胎。
主治:用于湿温、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黄芩主治肺热咳嗽;热病高热神昏;肝火头痛;目赤肿痛;湿热黄疸;泻痢;热淋;吐衄血;崩漏;胎热不安;痈肿疔疮。
用药禁忌:脾肺虚热者忌之。
89.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果实。
别名:一串金,旱连子、黄奇丹、连壳、黄花条、黄链条花、青翘、落翘、黄绶带、黄寿丹、黄金条。
性味:味苦,性微寒。
归经:入心经、肺经、小肠经。
功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疏散风热。
主治:中药治热病初起,风热感冒,发热,心烦,咽喉肿痛,斑疹,丹毒,瘰疬,痈疮肿毒,急性肾炎,热淋。
蒙药治黄疸,肠刺痛,协日”病,肠热。
用药禁忌:脾胃虚弱,气虚发热,痈疽已溃、脓稀色淡者忌服。
90.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干燥根皮。
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剥取根皮,晒干。
生用或炒用。
功效分类:清热药;凉血药。
科属分类:毛茛科。
别名:牡丹根皮、丹皮、丹根。
性味:辛苦;凉;微寒。
归经:心经;肝经;肾经;肺经。
功能:清热;活血散瘀。
主治: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泪盈眶病菌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
用药禁忌:血虚有寒,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服。
91.锁阳:又名不老药。
为锁阳科肉质寄生草本植物锁阳的肉质茎。
药物别名地毛球、锈铁棒、锁严子,野生于沙漠戈壁,零下20℃生长最宜,生长之处不积雪、地不冻。
功效分类:补益药。
科属分类:锁阳科。
别名:琐阳、不老药、锈铁棒、地毛球、黄骨狼、锁严子、羊锁不拉。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归肾经;肝经;大肠经。
功能:补肾壮阳;益肠通便。
主治:肾虚阳痿;遗精早泄;下肢痿软;虚人便秘。
用药禁忌:阴虚火旺,脾虚泄泻及实热便秘者禁服。
长期食用,亦可致便秘。
92.牛蒡子: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
又名大力子、鼠粘子、恶实等。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再晒干。
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
科属分类:菊科功效分类:解表药。
别名:恶实、鼠粘子、黍粘子、大力子、毛然然子、黑风子、毛锥子、粘苍子、大牛了、牛子、土大酮子、万把钩、鼠尖子性味:味辛;苦;性寒。
归经:肺经;胃经。
功能: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
主治:风热咳嗽;咽喉肿痛;斑疹不透;风疹瘙痒;疮疡肿毒。
用药禁忌:本品能滑肠,气虚便溏者忌用。
93.川芎:一种中药植物,为多年生草本。
根状茎黄褐色。
羽状复叶。
花白色。
功效分类:行气药;祛风药;活血药。
科属分类: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伞形目伞形藁本属川芎别名:山鞠穷、芎藭、香果、胡藭、马衔、芎藭、雀脑芎、京芎、贯芎、抚芎、台芎、西芎。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肝经、胆经、心包经。
功能: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
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腥痛;癥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
用药禁忌:阴虚火旺,上盛下虚及气弱之人忌服。
94.米仁: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种仁。
是我国特产,是一味药食兼用的植物种仁。
别名:川谷、六谷、川谷、菩提子性味:性凉,味甘、淡。
归经:归脾、胃、肺经。
功效:利水消肿、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脚气、脾虚泄泻,也可用于肺痈、肠痈等病的治疗。
95.款冬花:为菊科款冬的花蕾,简称冬花。
通常在10月下旬至12月下旬花尚未出土时采挖。
功效分类:润下药、止咳药。
科属分类:菊科。
别名:冬花、款花、看灯花、艾冬花、九九花。
性味:味辛;微甘;性温。
归经:肺经。
功能:润肺下气;化痰止咳。
主治:新久咳嗽;气喘;劳嗽咳血。
用药禁忌:肺火燔灼,肺气焦满者不可用。
阴虚劳嗽禁用。
96.苦杏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苦杏)、西伯利亚杏(山杏)、东北杏或杏的干燥成熟种子。
夏季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子,晒干。
别名:杏仁。
性味:苦,温,有毒。
归经:入肺、大肠经。
主治功能: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
用药禁忌:阴虚咳嗽及大便溏泄者忌服。
97.泽泻:为多年生沼生草本,属泽泻科。
其根状茎较短,中药为泽泻的干燥块茎。
冬季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挖,洗净,干燥,除去须根及粗皮,以水润透切片,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