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痛骂黄永玉2.15

合集下载

范曾接受北青报采访谈与黄永玉恩怨

范曾接受北青报采访谈与黄永玉恩怨

要失败的,我写了一篇一万字的长文章把 他驳得体无完肤。可是,我们年轻时曾是 非常好的朋友,我想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很 多人沾染了社会上恶的习气,这些人在我 们之间挑拨。虽然我们在报纸上互相骂, 可是在心里不恨对方。如果我们当时没有 那么好的感情,为什么他在受苦受难被四 人帮迫害的时候我勇敢地维护他,去他住 的小房子看他,谈天使他高兴,我相信这 些事情他不会忘记。 这些事之后,奥运会期间,我的一张 大画在展览,对面就是他的一张大画。在 展览之前有个会,我和他遇见了,四目相 对之后,两个人无声地拥抱。人的感情很 复杂,不是世俗的人想的那样。 (注:黄永玉,祖籍为湖南省的凤 凰县城,土家族人。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 授,曾任版画系主任、中国美协副主席。 14岁开始发表作品,以后一段时间主攻版 画,其独具风格的版画作品饮誉国内外。 16岁开始以绘声绘色画画及木刻谋生。)
编辑:倪春明 版式:陈鲜
范曾接受北青报采访谈与黄永玉恩怨
记者:中国书画近年来越来越多地与 市场纠缠,很多画家都难以脱身,有人批 评您用流水线的方式创作。 范曾:这个社会上有很多无知的小丑 对我攻击,我看到一批小人、一批猪猡, 我只能像一匹沙漠中的骆驼,慢慢前进, 随他们去叫吧。我不怕得罪人,这些东西 终会自清,自清来源于自信,来源于对自 己艺术的真诚。艺术的良知是诚与伟,这 也是判断一切事物的标准。我已经76岁 了,阅人多矣,一个人的性格、学养甚至 脾气大体可以从他的画里知道。 你谈到关于市场,我可以告诉你,我 从来不关心市场,我没去过一次拍卖会。 我的声誉来自于我的艺术,除了有时候电 视台请我去讲一些话题,我一般都是待在 家里,因为我一点都不关心市场,别人说 范曾你上了排行榜第一,可我连报纸都不 看。我就是这样的性格,如果不是这样的 性格,我画不出这样好的画。 记者:听说您每天5点钟起来读书,立 志花30年看完四库全书的1%。真的吗? 范曾:是,我正在实践这个。读书是 为了给实践积累思维的能力,有时候人的 思维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记者:现在社会上也流传很多您和师 辈友辈的恩怨,您怎么看这些非议? 范曾:我和师辈没什么恩怨,对师辈 我都是尊敬得很,李可染、李苦禅、蒋兆 和、李斛,他们对我都非常爱护,我有什 么理由和师辈不好?和同辈人比如黄胄, 我们也都很好。 我和一些很有名的家伙倒是有些恩 怨,比如黄永玉。他首先在香港的报纸上 写了八篇文章骂我,你对范曾弄文章可是

流水线批量作画算艺术创作吗

流水线批量作画算艺术创作吗

流水线批量作画算艺术创作吗?艺术批评与名誉侵权界限何在?郭庆祥、范曾官司引发的思考……近段时间,范曾状告郭庆祥等侵害名誉权的官司,着实吸引了书画界和与书画界有外延关系的许许多多人士的关注——以不同形式进行“流水线作画”的画家、手握范曾作品待价而沽的藏家、正寻找门路欲购范曾作品的买家、笔藏乾坤正待指向时弊的艺术评论家,还有徘徊在“艺术批评”与“名誉侵权”之间的媒体……作为媒体,本报非常关注此案,一是因为从案子发生之后,关于“流水线批量作画”算不算艺术创作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再是因为被告中包括同行《文汇报》。

从理性的角度说,坚持正确的文艺批评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从情感的角度说,媒体因为文艺批评而被告上法庭,总有物伤其类之感。

对于媒体,怎样把握艺术批评与名誉侵权的“度”才算合理?法律没有明确规定。

此案的审判结果,或可作为一个参照。

范曾的沉默留下许多疑问之前也读过一些范曾先生关于艺术批评的文章,比如他在《黄宾虹论》中说:“有以为中国画笔墨等于零者,其用笔之浮而躁,如春蚓之行于草,秋蛇之绾于树,鄙陋浅薄,厚诬国画,无视权威,诅咒徐齐,实可鸣鼓而攻。

”“鸣鼓而攻”的当然是吴冠中先生。

在《蝜蝂外传——为黄永玉画像》一文中,更从十五个角度向黄永玉先生发起进攻,贬斥其人品、艺术。

但吴、黄两位先生均没有以侵犯名誉权为名将范曾先生告上法庭。

当然,这可能仅仅说明吴、黄两位先生心胸博大,可以容得下并不是很善意的批评,并不能说明范曾的起诉是错误的。

但是,作为媒体,记者还是持有很多疑问,希望求解于范曾先生。

比如,流水线作画确有其事吗?如果有,这种作画方式会不会使画者麻木,失去创作激情?一旦失去创作激情,产生的作品还具有艺术价值吗?再比如,在范先生的认识中,文艺批评与名誉侵权的尺度是怎样把握的?难道春蚓行草、秋蛇绾树、鄙陋浅薄、厚诬国画,这样的字眼都不算侮辱、诋毁、刻薄吗?等等。

遗憾,自从成诉之后,尤其是那些流水线作画照片在一些平面、网络媒体披露之后,范曾先生就异常沉默低调,几乎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中。

范曾与黄永玉:曾经大骂彼此,如今无言相拥

范曾与黄永玉:曾经大骂彼此,如今无言相拥

范曾与黄永玉:曾经大骂彼此,如今无言相拥说起范曾,就必然会想起黄永玉。

论当代画坛的一对老冤家,当属范黄二位大师。

有人说范曾和黄永玉是老死不相往来的仇人,此言大谬,真相往往与传言截然相反,人们都只知晓花边小道消息的表象,以为范曾和黄永玉是水火不容的仇人,却不知道他们从骨子里是惺惺相惜的一对知心人。

黄永玉范曾和黄永玉这两大师,都不是小绵羊,可以说他们两个都是当代画坛的猛狼恶虎,从资历来说,两人都是泰斗级的老前辈,从成就来说,两人都是要被人尊称为老师的人。

如今,黄永玉是深居简出,范曾是以国学大师的身份频频露脸,两人同为一幅画要卖千万的牛人,他们两人的交集,分为三个阶段:相爱、相杀、相惜。

黄永玉国画黄永玉曾经有一副有名的国画,名为《永玉画猪》。

黄永玉为何要画猪,一般人并不清楚,了解内情的人其实都知道,他画猪是一种泄愤,画中并没有猪,但猪却意有所指,所指何人,黄永玉并没有明言,所以只能靠观者自己去脑补。

巧合的是,范曾曾经画狗,画狗是为大骂某某人,某某人是谁,不需要脑补,因为范曾光明正大真性情地讲了出来。

范曾一九九零年,范曾写过一本书,名为《蝜蝂外传》。

蝜蝂为何物,有百分之九十八的人不认识,事实上蝜蝂这种东西也不存在,蝜蝂只是古人杜撰出来的一种低等生物,说它是喜欢背着东西四处乱爬的可怜虫。

范曾认为某某人比较可怜,便写了一篇万字长文为其作传,并配画狗之图一幅。

范曾画狗范曾画狗很有水平,画中的狗是人头狗身,还叼着骨头一脸享受,但最精彩之处是牵狗之人,牵狗之人可能是叫汤姆也可能是叫杰瑞,总之是一个洋人,当然狗叼着的骨头是洋人赏赐的。

范曾的文采也极好,为了这幅千古狗图名作特地配了万字文,虽然万字文中无脏字,但一直被认为是大骂某某人的百年奇文。

沈从文与黄永玉当然范曾不是一个有攻击性的人,但却是一个极度有防卫意识的人,这篇万字奇文实则是范曾出于防卫意识的反攻之文,起因是黄永玉曾写过几篇批评范曾的文章。

文人嘛,不会打口水仗,但却极为擅长文战,范黄二文的交战就始于文战。

90岁黄永玉:白天画画,每周末都看《非诚勿扰》

90岁黄永玉:白天画画,每周末都看《非诚勿扰》

90岁黄永玉:白天画画,每周末都看《非诚勿扰》作者:成都商报来源:《记者观察》2013年第10期作者简介黄永玉,著名画家。

1924年出生在湖南省凤凰县城沱江镇。

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他设计的猴票和“酒鬼”酒包装家喻户晓。

博学多识,诗书画俱佳,亦是诗、杂文、散文、小说、剧本的大家。

出版有《永玉六记》。

《醉八仙》、《太阳下的风景》、《比我老的老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等书。

2008年获“奥林匹克艺术奖”。

9月初,黄永玉花六十年完成的长篇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朱雀城》首发。

首发仪式上,黄老看起来精神矍铄,率性健谈,说自己“白天画画,晚上写作,每周末都看《非诚勿扰》”,还“鼓励”大家要好好养生,等着他十年后“我一百岁的时候出第三部长篇”。

黄永玉常说“老友一巴掌”黄永玉酷酷的往事实在是今天屌丝们十足的励志故事。

8月16日,在黄永玉九十画展的欢聚时,他竟然一个箭步跃上讲台致词,全场掌声雷动!老人的胆量是从七八岁时就练出来的。

青少年时的黄永玉从16岁就和家庭脱离了,成了一名今天标准的“屌丝”,当年他独闯江湖时小小的行囊中仅有几把木刻刀和几本书,他在陶瓷作坊打过工,在学校教过书,跟着各种抗日宣传队画过画打过杂。

困难的时候吃了上顿没下顿,更别说有房有车了。

但是在20岁的初恋中,黄永玉硬是在与一位职业稳定、喜欢骑马的“高富帅”竞争中,如愿地赢得了美人的芳心。

前些年,随着老友们的离去,黄永玉常说“老友一巴掌”,意思是好友仅剩下四五个了。

“神奇经历”是苦难的大学黄永玉的经历之神奇奇到令他老友和研究者都难以置信。

黄永玉说起他的一位老友也是研究他的专家:“在一个人身上会发生那么多事,都以为是我瞎编的。

比如说,我上集美学校,初中念到二年级,留了五次级,他都不相信真有这样的事情呢。

他真的到集美学校去翻我的档案。

有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比如说汪曾祺,是在1946年还是1947年,他写信给沈从文:‘我见到黄永玉了,现在要是有人给他投资啊,一定不会亏本。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注】①烛龙: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人面龙身而无足,居住在不见太阳的极北的寒门,睁眼为
昼,闭眼为夜。②虎文金鞞(bǐng chá):绘有虎纹图案的箭袋。
1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前两句借“烛龙”神话传说起兴,凸显北方极其寒冷。
四、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5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20-22 题。(共 15 分) 圣彼得堡的留恋
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之间,我更倾向选择后者。我觉得圣彼得堡更加宁静,更有历史底蕴。傍晚走在最 笔直的涅瓦大街上,那些看上去已经非常老旧的灰色建筑,在灯光下似乎成为一件古老的工艺品。“旧”, 让悠远的彼得堡更加真切,似乎有一种抚摸天鹅绒般的质感。
(取材于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树:种植
B.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鬻:卖
C.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要:合乎,符合
D.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端:发端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魏王贻我大瓠之种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A.遂受而籍之以归
籍:登记造册
B.太祖典禁旅
典:主管,掌管
C.副帅潘美预以为贺 预:参与,加入
D.仍赐白金万两
仍:于是,又
1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以百玩之具罗于席 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
B.观其所取
一无所受
C.汝何故疏我
吾何功劳哉
D.彬之总师也

82岁范曾与96岁黄永玉的跨世纪纷争,谁赢了?一幅画看出成败

82岁范曾与96岁黄永玉的跨世纪纷争,谁赢了?一幅画看出成败

82岁范曾与96岁黄永玉的跨世纪纷争,谁赢了?一幅画看出成败自古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人之间的纷争一直不曾停歇,但文人有着文人争吵的方式,一般不会像泼妇骂街一样难堪,然而在近现代书画界,82岁的范曾与96岁的黄永玉之间,却有着一段儿不太精彩的跨世纪纷争。

黄永玉与范曾文人之间的斗争,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火,作为中国当代大儒、国学大师,自诩为“四品”书画大师的范曾,便有着众多难以启齿的过往,著名国学大师李苦禅,作为范曾的尊师,去世便前义愤填膺地说到“没有范曾这个学生,子系中山狼,得志变猖狂”,而在与他有着纷争的人之中,还有一位算得上他的尊师的人。

范曾那便是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在当今画坛,范曾与黄永玉都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地位甚高,如今范曾已有着82实岁的年龄,而黄永玉先生也有着96实岁的高龄,两位早已看透人生的书画大师之间,却有着至今仍然让人们津津乐道的“纷争”历史,而说起两个人的“对骂”,可谓是近现代文人之间最“狠”的跨世纪纷争。

黄永玉两位文人墨士之间,能有什么深仇大恨?以至于从上个世纪争斗到这个世纪,这还要从上世纪60年代说起,范曾出生于13代文人世家,从小便在笔墨纸砚的渲染下成长,在书画上功底颇深,因此在20来岁的时候,考入了央美,并且在随从沈从文学习,当初临摹了众多古代著名画作。

范曾作品范曾在美院一年级的时候,黄永玉当时是美院版画系的老师,两人也由此相识,名义上算是师徒关系,本该是良师益友的两人,范曾为何要与恩师“绝交”?在2014年范曾接受采访时,被问及这个问题,表示确实与黄永玉有纷争,但他认为两人是同辈,还提到是黄永玉先挑事儿,先在报纸上写了8篇文章“骂”他,而一向不服输的范曾,也同时写下了1万字的文章来反“骂”黄永玉,并且表示“耻于与黄永玉再有任何交往”,从此两人“绝交”。

黄永玉画作两人当初的纷争究竟有多厉害?其实在如今,并没有记载黄永玉怼范曾的事情,但范批评黄永玉的文章《蝜蝂外传:为黄永玉画像》却流传至今,其中整整列举了18条内容来怼黄永玉的人品与画作,比如“国画不入门”、“画作既无色彩,亦无线条”、“薄情寡义”、“山里人(寓意乡巴佬)”等,用范曾的原话来说,他怼的黄永玉“体无完肤”,也就是说范曾认为自己赢了。

歇后语

歇后语

终极一肖王2012年集发歇后语01期:干塘里摸鲤鱼-----来之不易02期:赶脚的开车-----不懂那一套03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胆子不小04期:喝凉水肚子痛-----自找罪受05期:向阳的石榴-----红得很06期:香炉上打喷嚏-----碰(喷)了一鼻子灰07期:象棋头胜-----纸上谈兵08期:宰相的千金-----不愁嫁不出去09期:杂技的小丑-----也有两下子10期:枣木疙瘩-----越老越结实11期:早上没刷牙-----嘴巴不干净12期:祖奶奶的花鞋-----老式样。

47(马)13期:钻子遇到锉子-----死对头。

07(狗)14期:醉汉上街-----东倒西歪。

47(马)15期: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43(狗)16期:咋日干饭-----吵(炒)啦。

48(蛇)17期:牙膏脾气-----不挤不行。

25(龙)18期:苇塘里掰植子-----撂倒在地。

08(鸡)19期:禾草盖珍珠-----外贱内贵。

15(虎)20期:河里捉王八-----(捉)作弊(鳖)。

17(鼠)21期:快刀砍水-----难分开。

37(龙)22期:葵花的盘子-----老转向。

22(羊)23期:会计拿逄盘-----算啦。

47(马)24期:稀泥蛋子-----软货。

13(龙)25期:西瓜皮掉进油锅里-----又奸(煎)又滑。

05(鼠)26期:虾子过河-----谦(牵)虚(须)。

32(鸡)27期:洗衣不用搓板-----就凭一双手。

43(狗)28期:戏台里边挑媳妇-----一头愿意。

34(羊)29期:小偷丢戒指-----贼心疼。

12(蛇)30期:小孩吃花生-----满把抓。

06(猪)31期:过时的药----失效了。

15(虎)32期:强盗敲门-----来者不善。

37(龙)33期:秦始皇修长城-----功过后人评。

41(鼠)34期:敲碎的铜锣-----名(鸣)声不好。

34(羊)35期:千眼佛-----瞒不过。

38(兔)36期:能字添四点-----熊样。

黄永厚

黄永厚

:《画家黄永厚》黄永玉与黄永厚,许多人分不出来。

曾经上网,查黄永玉的网站,发现贴的是黄永厚的照片。

这种玩笑,报纸也开过不少。

(好在是人物介绍,如果是公安局通辑令,那永厚先生可要倒霉。

)大抵因为编辑百忙之中,无暇分别这两位兄弟画家的区别。

他们的外貌的确酷似——尤其前些年,永玉先生还瘦的时候,简直像双胞胎。

有时,有慕名者来万荷堂,进了庭院,见一枯瘦老头立于堂下,便笑盈盈作揖行礼,小老头身手敏捷,连忙躲闪,指着堂内,说:“不是我,在里面!”还未过招,永厚先生就已知来者的底细,想必又把自己当作黄永玉了。

作为弟弟的黄永厚,比作为哥哥的黄永玉,问世时间晚了4年。

大先生黄永玉在《黄永厚画集》序文中回忆说:“家父谋事远走他乡,由家母承担着供养5个男孩和祖母的生活担子。

我有幸跟着堂叔到厦门集美中学读书,算是跨进天堂……我也寄了些小书小画册给弟弟们,没想到二弟竟然在院子大照壁上画起画来,他才几岁大,孤零零一个人爬在梯子上高空作业。

”那幅画如今已经具有“文物价值”。

几年前我去凤凰,五先生黄永前还向我展示过二先生的那幅“旧作”。

在二十世纪的世道变迁中摸爬滚打,他们各自的经历都无比复杂,未曾了却的,或许就是那一份牵挂。

那次,我带了中央电视台一个摄制组去凤凰,准备先斩后奏,拍一点黄永玉的影像资料。

行前,在北京,我给他打电话,说我要去凤凰。

我代张(仃)先生向他问好。

他说:“能不能约几个人一起来?”我问:“谁?”他说:“苗子。

”我说:“黄先生腿不好,不好走。

”他说:“李辉怎样?”我说:“他忙。

”他说:“老二怎样?你陪老二来吧。

”他想念二先生。

那次我和央视诸君经张家界先行抵达凤凰,北京的画家风子陪同永厚先生乘火车到湘西。

我们几乎同时到达。

在玉氏山房,我第一次同时见到他们。

这种眼福,真不可言喻。

那天的玉氏山房太热闹了,一二十人团团转,像个舞台。

人群中有两个主角,人再多也看得出来。

凤凰的面目几乎与他们各自离家前一模一样。

快80年的时光,倏忽不见了。

黄永玉的《北向之痛——悼念钱钟书先生》不应选作中学教材

黄永玉的《北向之痛——悼念钱钟书先生》不应选作中学教材

三 天过 去 , 眼看 出发在 即 , 可真是有 点茶饭 不进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8 — 2 0
作者 简介 : 陈福季( 1 9 4 1 - ) , 男, 山东临朐人 , 山东潍坊 医学院图书馆研 究馆 员。
7 1
钱说《 凤凰涅粲》 “ 是郭沫若一九二一 年 自己编 出来的
所引上 面一段 话可说是 错误百 出 ,实在是 毫不 负责
任、 毫无 意义之言。黄永玉夸说 自己费了“ 三天” 时 间几 乎 查遍 了所有 的辞书 、 “ 遍北京城一个庙一个 寺的和 尚方丈 ,
眼看代表 团就要 出发 了。团长是 王震 老人 。 他 关
照我 写 一 个 简要 的 “ 凤凰涅榘” 的 文 字根 据 。 以便 到 时
的意思。 晚上 . 忽然想到远在天边、 近在眼前 的救 星钱
先 生。 连 忙 挂 了 电话 :
“ 钱先 生, 平 时绝 不 敢 打 扰 你 , 这 一 番我 顾 不得 礼 貌 了, 只 好搬 师 父 下 山。 ‘ 凤凰 涅榘’ 我 查遍 问遍 北 京
城, 原以为容 易的事 , 这一趟难倒 了我 , 一点根据也查
郭沫 若 与 中学 语 文
黄 永 玉 的 《 北 向 之 痛 — — 悼 念 钱 钟 书 先 生 》 不 应 选 作 中 学 教 材
陈 福 季
( 潍 坊 医 学 院 图书馆 , 山东 潍 坊 2 6 1 0 4 2 )
摘 要: 黄永玉的《 北向之痛— —悼念钱钟 书先 生》 多次选作 中学教材 。 该文 涉及到郭沫若的文字存在 以下问题 : 一、 钱
关键 词 : 《 j 匕 向之痛—— 悼念钱钟 书先 生》 ; 中学教材 ; 郭沫若; 钱钟 书; 黄永玉

范曾字画用笔如死蛇挂树

范曾字画用笔如死蛇挂树

范曾字画用笔如死蛇挂树2014-11-04 艺术资本与市场艺术战争(摘要:范曾书法最大特点是用笔如“死蛇挂树”,范曾国画用笔特点也是“死蛇挂树”。

“死蛇挂树”乃古今字画之大忌,范曾国画人物山寨自任伯年,但比任伯年有差距。

范曾作为国画家无可厚非,但范曾作为坐四望五的大师则业界争议甚大。

)范曾因1990年冒天下之大不韪,“携美人”“辞国”,犯下了叛国的罪孽,于1991年3月被国家开除了其政协、民盟等所有职务。

由于亡命海外(法国)的日子不好过,他这人的长处就是善于洞察时务,所以是被动也罢,也有了悔过举动,接二连三地给国家相关部门写万言《悔过书》,所以得到了国家的宽大政策,于1993年底“携美人归,自此踏上了忏悔之路,被国家相关部门管制了接近十六年之久(严格地说2008年)。

特别是在其“携美人归”的十六年里,范曾在“忏悔”的路上,不甘寂寞,千方百计谋求实现获得国家新闻主管部门对其政策宽松,争取早日上诸如中央电视或者《人民日报》这样的官方媒体,来一展往日的正经。

“功夫不负有心人”,范曾终于2007年春节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标题为《向和谐社会表达》的豆腐块文章,尽管过程周折,代价巨大,也算是让他看到了一线生机。

如果说这是一篇讴歌盛世的文章,本质说来范曾为自己获得新生而写的一份《检讨书》,或者说是《思想改造报告》。

但这仅仅只是国家给他的一次机会而已,国家正规媒体依旧不敢自作主张刊登范曾的任何消息,即便是穷困潦倒的媒体对范曾的钱和画垂涎三尺。

只是因为范曾往日的“叛国”罪孽极大,即便将这笔交易异常暴利,双方要窃取时机。

(范曾作品的第三个常见毛病是画面主次不分,人物之间主次不分,人物与场景也不分,场景之间的主次也不分。

比如此画人物与场景分不开,场景没有近景、中景、远景的区别,此毛病几乎涵盖范曾的所有人物和场景混合的作品,由此可见范曾并不具备主次分明的基本绘画造型能力。

)一,捐款一千万给了范曾花钱消灾的机会不错,是地震成就了范曾。

幽默的一代大师黄永玉

幽默的一代大师黄永玉

幽默的一代大师黄永玉作者:王永兴来源:《科学养生》2016年第10期一代大师黄永玉曾任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名满天下。

不过,对他的评价始终纷纭不一,或以鬼才、怪才冠之;或以狂人、奇人称之。

其实,黄老堪称全才。

美术评论家刘骁纯说:“黄永玉在20世纪中国艺术大家中尤为特殊,他不能归入齐白石一类的传统派,不能归入徐悲鸿、林风眠一类的融合派,不能归入华君武一类的漫画家,不能归入古元一类的版画家,不能归入董希文一类的新现实主义。

”而黄老对自己的概括是:“文学在我的生活里面是排在第一的,第二是雕塑,第三是木刻,第四才是绘画。

我一生的百分之七十的时间都花在木刻上,在学校,我教木刻。

为什么我喜欢文学,喜欢雕塑,而绘画摆在最后呢?因为绘画可以养活前面三样行当。

文学也好,雕塑也好,都养不活自己。

但是,文学给我带来很大的快乐。

”黄永玉1924年7月9日出生于湖南凤凰城,少时家贫, 12岁就外出谋生,流落到安徽、福建山区小瓷作坊做童工,后来辗转到上海、台湾和香港,喜欢上了绘画。

他14岁就开始发表作品,以后一段时间主攻版画,其独具风格的版画作品饮誉国内外。

16岁开始以木刻谋生。

后来又做过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家众教育馆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电影编剧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风趣幽默如今,92岁高龄的黄老先生每天除了画画、写作,还要应付很多俗务,接待方方面面、各种各样的客人,虽年过90仍精力过人,问到他的养生诀窍,他微微一笑说:“爱抽烟,不吃水果,少休息,不爱锻炼。

”风趣幽默,正话反说,也是黄老的语言特点。

他曾开玩笑地说:“我死的时候可得闹清楚我是不是确实死了,记得在脚底下挠痒或者拿针扎我一下,否则等到送电炉一烧,叫开门就来不及了啊!”周围的人哄堂大笑。

90岁那年,老人出版了《黄永玉全集》,在首发式上,他幽默而实在地说:“我没有什么可讲的,就因为我是湖南画家中还活着的最老的一个,所以就给我出了这样珍贵的一本书,我很感谢!”如此简短的发言,让在场的人觉得率真而亲切。

2021年湖南省湘西凤凰县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1年湖南省湘西凤凰县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含答案)

凤凰县2021年春季七年级语文期末检测试卷一、知识积累与应用。

(共33分)1.综合性学习(共15分)“天下国家”出自孟子之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意在强调个人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倡导公而忘私、为国奉献的精神。

今天,让我们走进七年级正在开展的“天下国家”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用心体悟“家国情怀”的内涵。

【材料一】1958年,留美归国的邓稼先临危受命,接受研制原子弹的理论设计人。

在以后的岁月里,他或紧张奋战在科研院所里,或深入到戈壁大漠,隐姓埋名几十年,呕心(lì)血,锲.而不舍,成功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

他将殷.红的热血,洒在了他深爱的土地上,把自己的生命定格在了62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对邓稼先一生的最好评价。

(1)给材料中的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3分)①锲.而不舍②殷.红③呕心(lì)血(2)如果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评价下列选项中人物的事迹,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担任总理20多年,日理万机,兢兢业业。

在生命最后的600 天里,他做了大小手术13次,却会见各国来宾60多次。

B.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面对反动派的腥风血雨,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C.党的好干部孔繁森两次进藏,深入基层,和群众一起收割、打场、挖泥塘……几乎跑遍了所管地区的乡村牧区,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雪域高原。

D.鲁迅意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时,毅然弃医从文,用文字唤醒民众。

即使病重期间,他依然没有放下那只如匕首投枪般的笔。

(3)【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个病句,请加以改正。

(2分)【材料二】2020年终于过去了,在这不寻常的一年里,新的词语又增加了,“逆行者”这个称谓应运而生。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当别人在设法逃离疫区的时候,他们逆向而行:不问归期、不惧凶险、不计报酬、无论生死!逆行者,不止是抗疫的医护人员,也是救火的消防员、是抗洪的战士、是抗震的志愿者……是英雄们的总称。

画家范曾的500万名誉战

画家范曾的500万名誉战

是他 的 权 利和 自由 ,不 关 任 何 人 的事 ,
但 是 如 果 他还 要 打 着传 统 文 化旗 号 ,把 自 己塑 造 成大 师 、圣人 、巨 匠 ,就 是歪
曲 了国 学精 神 、歪 曲 了艺 术和 审美 ,就
但文中 同样未提及 “ 一些画 家”的姓 名。 21 0 0年 9月 ,范 曾 一 纸 诉 状 将 郭 庆 祥等 三人 及刊 登三篇 文章 的《 文汇 报 》 告 上 法 庭 ,认 为 三篇 文 章 “ 任 何 事实 无
齐 白 石 、徐 悲 鸿 、潘天 寿 、傅 抱 石 、林
市 场 上 的 总 成 交 额 就 高 达 39亿 元 人 民 .
币 。较 之 2 0 0 9年 的 1 . 元 人 民 币 大 5亿
的言 论 非 常 不 能赞 同 .而 且 认 为对 于 整
个 书 画 界 的发 展 都 是 非 常 有 害 的 。但 整
法 治
画 家范 曾的 S 0万 名 誉 战 0
被告郭庆 祥 : 以后该说我还是会说 。 “ ”
《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冰 I 北京报道
、 绝 对 是 当今 艺 术 圈 里 两 个 最 高 重 21 0 0年 5月 , 上 海 《 汇 报 》在 文 争 鸣 栏 目发 表 了 郭庆 祥 的 一 篇 署 名文 章 《 术 家还 是要 凭 作 品 说 话 》 艺 。此 文 中 , 郭 庆 祥 批 评 了 当下 书 画 界 的 一 些浮 躁 现 象 ,其 中提 及 自 己 当年 收 购 “ 位 当 下 一 经 常 在 电 视报 纸上 大 谈 哲 学 、国学 、古 典 文 学 、书 画 艺 术 的 所 谓大 红 大 紫 的 书 画 名家 ”画 作 的经历 : “ 当年 ,有 朋 友 找 到 我 希 望 我 收 购 2 0张 他 的 作 品 , 我 随 即 打 了 2 0多 万 0 0

黄永玉:用幽默洞察人生

黄永玉:用幽默洞察人生

龙源期刊网
黄永玉:用幽默洞察人生
作者:宗和
来源:《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17年第09期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我丑,但我妈喜欢
黄永玉并不认同“书画大师”这个名头,他说:“教授满街走,大师多如狗!”在他心里,当一个大师真不如当一个又丑又调皮的小孩,既能游戏人间,又能离经叛道。

黄永玉的童年,磨难多于幸运。

在炮火连天的岁月里,十二三岁的他不得不背井离乡,自谋生路。

他在陶瓷厂里打过零工,码头上出过苦力,也到报社当过编辑,为电影写过剧本……更重要的是,在没有接受过任何正规学习的情况下,他拿起了画笔。

比起科班出身的画家,他的画总是颇有志趣。

狂放不羁中透着一点点不正经,但是却毫不轻浮。

他说:“艺术是给人带来快乐、减少距离的,而不是去为了模仿什么,你想画什么就画,不用管别人说什么。


想到什么就说,想做什么就马上去做。

就是这样顽童的个性,伴了他一辈子。

因此,有一次他写信给比他年长14岁的大文豪曹禺,劈头盖脸就是一顿猛批:“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个也不喜欢。

”“你心不在戏里,你为势位所误!”这句话像一把刀子,直插入曹禺的心脏。

从此曹禺把这封信裱起来,以此警醒自己,也用来感谢这个敢于直言的后辈。

黄永玉用“红辣椒炒青辣椒”比喻自己,因为自己不管什么时候都够辣,而且是越老越辣!
七十岁那年,他带着面包和凉水,在佛罗伦萨的烈日下,每日工作十小时以上。

强度让学生们望尘莫及。

八十岁时,他特意从德国买了一架马车,驾着马车在公路上疾驰,路上行人全被惊出一身汗,只有这个老头,兴奋得像个孩子。

范曾与黄永玉的江湖恩怨

范曾与黄永玉的江湖恩怨

范曾与黄永玉的江湖恩怨◆◆◆黄永玉和范曾之间的恩怨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最严重的时候不只是碰面就要掐架,而且是拿着啤酒瓶说是要让对方的脑门开花黄永玉和范曾之间的恩怨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站在当事人的角度上说更是难分高下。

至于谁对谁错,我们一众出瓜群众也没有一个公平的说法。

也许在大多数看客的心中,还是能有个高低胜负之分的,而且绘画的水平也是立见高下,到底谁的胸怀大一点,谁又是真大师呢?各位看客各自抒发感慨罢了!这二位闹得最严重的时候他们碰面就要掐架,而且是拿着啤酒瓶说是要让对方的脑门开花。

年纪都老大不小的二个人为什么闹得这么不开心呢?范曾画像黄永玉究根到底不是因为对艺术的见解不同,只是二人的性格不同罢了。

有江湖情仇也在所难免,而且双方也曾多次拔刀相向,尤其是范曾,可没少做让黄永玉生气的事情。

有人说范曾骂黄永玉一大半的原因是因为沈从文,但其实说开了与沈从文没有太多的关系。

二人掐架掐了10多年,还是那句话:谁看谁都不顺眼,就是性格上喜欢掐对方的那种。

也许有种缘分就是:我天生看你不顺眼,碰巧你也天生看我不顺眼,那就掐架吧!无赖有感(范曾画像黄永玉)范曾在此事最“疯狂”的时候还曾绘画一张名叫“无赖有感”,图中的人物就是黄永玉了,而且他的嘴里还叼着一根骨头,至于形象,那就是一条狗咯。

虽然是一张漫画的形象出现,但从牵狗人的眼神之中,我们都能读懂范曾看不起黄永玉的真相。

如果说范曾看不起黄永玉的绘画艺术,可以说这是一部分原因,毕竟范曾也曾说过,我耻于和他有任何的交往,我的作品与绘画就是最好的答案。

他的绘画就是“国画尚未入门,无色彩也无线条,根本提不到艺术的层面”。

当然面对范曾的攻击,黄永玉也曾回怼过他,但通过作品来讲,他也曾画过自己的作品来对怼范曾。

作品的风格还是挺黄永玉化,而且非常的童趣又带着一点生气的模样的确是挺有意思的。

很多专业人士声称对比这二位大家的作品,再结合他们各自的对骂火气,其实从作品之中可以分高下,那就是黄永玉的心里有一股平净之气,对于范曾也其实是喜欢的,不然也不会说他是好鸟,只是话多更是说明了他不欣赏范曾的脾气。

那些年,范曾是如何陷害恩师沈从文的?

那些年,范曾是如何陷害恩师沈从文的?

那些年,范曾是如何陷害恩师沈从文的?沈从文和范曾,都是当代中国文化界的大佬。

前者,以文学创作、文物研究名世;后一位,则昂然以书画巨匠、学问宗师、当世大儒自居不疑。

表面上所事行业、所攻领域都不同,实际上曾是师徒关系。

他们两人之间,整整相差36岁,属两代人,乃前后辈。

年轻时的范曾,初出茅庐,不名一文,内无奥援,外无帮助,为此曾异常恭谨地拜沈为师,而沈从文亦极看重这位青年才俊,引举誉荐不遗余力。

也正是在沈公的着意栽培下,范先生如愿以偿,得以供职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并逐步踏入京城上流文化圈。

后来,“丙午丁未年之劫”降临,范先生“真是快人”,不仅陡然变脸,立即与沈从文割恩断义,甚至投井下石,主动密告诬害,师徒二人遂彻底决裂。

沈从文晚年,曾在与友人的书信中谈到,这是他后半生最感愤然的一件事了。

此后,任何公开场合,他再也不愿提及范曾的名字了。

沈、范师徒的反目,是当代文化界很著名的一起公案。

唠叨旧事,既是出于公心表达爱憎,更意在重温,在那个惊魂动魄的时代,所有人其实都在失去尊严的悲音。

从现有材料看,沈、范二人能相识,并且结下师生情缘,主要是青年范曾主动、刻意及努力的结果。

1949年后,侥幸躲过生死线的沈从文,被安排进入彼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

一代文坛大家,就此改弦易辙,转换主业从事文物探究,尤其是注目于周公交付给他的职司使命,即“中国古代服饰史”研究。

到了1960年代前后,逃离烽火口,识趣默存的沈从文,境遇实已逐渐改观。

据“沈学专家”凌宇《沈从文传》一书记录,早在1958年,彼时掌舵文化界的周扬,甚至拟请沈出任北京市文联主席,只是为沈所婉拒;他还有单独受到某巨公接见与鼓励的无上殊遇。

这些年,社会上一直流传一个说法,说他自解放后就不再从事文学写作云云,几成定论。

这其实多半也是以讹传讹的误解。

最好的反证,自然是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的40卷本《沈从文全集》——在这套书中,明显可以看到,他1949年之后的文学作品,依然占据很大篇幅,不过再无名作罢了。

范曾和黄永玉互怼半辈子,各画一幅鸟,你来评评到底谁是好鸟

范曾和黄永玉互怼半辈子,各画一幅鸟,你来评评到底谁是好鸟

范曾和黄永玉互怼半辈子,各画一幅鸟,你来评评到底谁是好鸟2019-05-05 12:07本期导读:作为文化艺术领域双方互怼看不惯的事情也是非常多,曾经鲁迅非常鄙视郭沫若,曾经也是称呼郭沫若为:有文化的流氓。

那么对于范曾和黄永玉老师相信稍微懂点艺术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两人,对于这两人的不和也是一直在延续着,也正是这样吸引了更多人的围观和看戏。

毕竟神仙打架吃瓜群众端着瓜子一边磕着一边看着,也是看的津津有味。

这两人大师互怼之后各自画了一幅鸟,为何要画鸟呢?对于这鸟到底两个人谁的鸟会更“刁”欢迎各位吃瓜群众来评判看哪个是好鸟。

人生在世活了一辈子总会遇到自己看不惯或者看不惯别人的事情,不过有时候也拿对方没办法,因此只能彼此互怼。

有的人互怼也只是脏话满嘴没有一点艺术感觉,但是有文化有涵养的人,肯定得表示自己的一种艺术态度。

范曾和黄永玉这不就是典型的代表,两个人虽然互怼但是非常文明,为和谐社会也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两个人互怼还怼出了艺术的感觉,让一众的吃瓜群众免费欣赏这场闹剧中带着艺术的观赏艺术。

小编对于艺术并不是非常在行,但是论讲互怼或者“扯淡”的事情,我还是能说说这两只鸟题外的事情。

毕竟现在五一假期嘛?也是给各位堵在高速或者堵在景点的人解解乏。

这幅画就是范曾画的鸟,我们都能认出来这就是一只鹰隼,从动物的属性上非常厉害的,而且也是食肉动物,不出手则罢出手必须快、准、狠,从这只鹰的眼神看,有点呆萌又有点凶狠,还翻着白眼,还真有点八大山人的意思。

这只鹰隼有点盛气凌人,更有点谁都看不上,貌似也在内心中暗暗想:“老子懒得理你,爱谁谁去”,所以表现的非常的高傲!这幅就是黄永玉画的鸟了,这鸟比范曾的要用心,而且看着色彩非常的漂亮。

这鸟很多人养,不知道各位看官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鸟呢?这鸟管的事情非常多,又能唱歌、又能说话、又能看门、又能偷听等技能,总之这只鸟身怀绝技。

这样的鸟现在更多的是当宠物非常多,看着也是非常可爱,没有鹰隼那么的凶狠。

蝜蝂外传——为黄永玉画像

蝜蝂外传——为黄永玉画像

《蝜蝂外传——为黄永玉画像》范曾/文我忍耐着,一月月、一年年的忍耐着,黄永玉以他那毒戟般的心灵、蛇舌般的刀笔,向我一次次的攻击、刺伤和宰割。

我遍体鳞伤、身心交瘁,但黄永玉的艺术到底如何?人品到底如何?他为什么这样恨我?这对世人是团团的迷雾,我今天作一次彻底的、公正的剖析。

我耻于与黄永玉再有任何的交往,包括答复他对我的攻击,我这篇文章是对他的最后回答,使他知道,在中国不要以为可以仗势欺人、为所欲为,上帝给每一个人平等的权利。

在中国也没有什么高等华人。

一评黄永玉的画:国画尚未入门黄永玉的画巧密有余而睿智不足,停留在艺术的浅层智慧,而无佛家所谓的深入法性的“如有智慧”。

他早期的木刻作品极尽工细而殊乏醇厚内涵,善用刀法变化而不善用黑白对比,尚不能见彦涵、古元等大师项背,不可在一流版画家中厕身。

十年前初学中国画,由于缺乏中国画的笔墨功底,用排笔、排刷、丝瓜囊和大片水粉色彩作画,这未始不是一法,然而由于黄氏作画,心浮气躁,其所作国画,类多线条破败、色泽淆乱,油画家以为无色彩而国画家认为无线条。

彼时他连一块像样的图章也没有,用豆腐干刻一东倒西歪的印记,钤于画面,有一次他问我,图章的优劣有何关系?我说这关系太大了,今后你不当如此草率。

黄永玉的线条,作为“应物象形”的手段,尚可作到尽精刻微,转折回环,均所擅长,唯线条韵味不足,类似西方保罗荷加斯速写之断断续续勾描,起伏顿挫是谈不上的。

我想,他如能虚心自处,认真攻习国画,亦可望成为一个二、三流的国画家,只是他似乎自视过高而手眼不逮,致使他至今于国画门外徘徊,这真是有些令人惋惜的。

二评黄永玉的画:呆板写实与荒率变形造型永远是一件使黄永玉头疼的事,他也总想不同凡响,在变形上下功夫,殊不知变形是需要一些特别的天分的,莫提格里安尼之变形,非本人着意想变,自家感受如此,故了无造作痕迹;塞尚之笨拙,性情使然,非巧密者故作“大巧若拙”状所可梦见,此塞尚之所以高人一筹处,亦别人所不可力求处。

90岁开个展,91岁撩到林青霞,93岁飙法拉利,看看这个活了快一个世

90岁开个展,91岁撩到林青霞,93岁飙法拉利,看看这个活了快一个世

90岁开个展,91岁撩到林青霞,93岁飙法拉利,看看这个活了快一个世纪的“90后”段子手前一阵子司马给大家讲到过《见字如面》。

看到现在,还是觉得张国立和王耀庆读的那两封信最震得住人,他俩读的,是黄永玉和曹禺在1983年时候通的信。

曹禺是谁?话剧大师,《雷雨》的作者,旁友们大概都读过他的《雷雨》。

黄永玉又是谁?不学画画的,很多可能都没听说过这个人。

可他却敢在信里这么跟大师说话:“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个也不喜欢。

”曹禺没生气,还把这封信裱起来挂在了墙上。

那封信,一共写了九张纸让曹禺大师脾气如此柔顺的黄永玉啊,其实就是那个一直长不大的“老顽童”。

扬言要把女神林青霞变成“野孩子”;93岁还开着法拉利在街上撒野;他画的猴子放到邮票上,竟成暴涨20万倍的猴票。

而画猴票的初衷,居然是“想让全世界的人知道我死去的猴子有多可爱”。

右边那只蹲在窗户上想玩眼镜的就是黄永玉死去的那只可爱猴子随便说句话都能当段子——“真挚比技巧重要,所以鸟总比人唱得好。

”“漫长的演讲和放屁,都是在空气中拉屎。

”“嗓门大不一定不怕鬼。

”“教授满街走,大师多如狗。

”“海是上帝造的,苦海是人造的。

”“世上写历史的永远是两个人:秦始皇写一部,孟姜女写另一部。

”人们给他贴上了很多标签:画家,艺术家,鬼才,沈从文的表侄……他倒好,只用一句“说我是鬼才,那是见鬼了”就给人怼了回去。

黄永玉本来应该叫黄永裕,只是为了写起来省事改成了玉。

12岁去瓷厂当童工,在码头上干苦力,16岁自学画画,书、画、雕塑、木刻、诗、小说、散文、戏剧无所不通。

从小学教员、中学教员,一路进阶到报社编辑和电影编辑。

没拜过师,无门无派,“拼拼凑凑才上了八年半学”。

最后却当上中央美院的教授,还是中国美术协会的副主席。

年轻时候的黄永玉1978年,英国《泰晤士报》用了六个版面专门报道了黄永玉。

老顽童却说:“人们对我最大的两个误解是:第一,他们仅仅因为我戴眼镜,就认为我是知识分子;第二,我的电影不赚钱,所以他们就认为我是艺术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曾痛骂黄永玉,狠批其画国画尚未入门!
【墨宝园名家艺术品云商城·未来艺术顾问范曾】我忍耐着,一月月、一年年的忍耐着,黄永玉以他那毒戟般的心灵、蛇舌般的刀笔,向我一次次的攻击、刺伤和宰割。

我遍体鳞伤、身心交瘁,但黄永玉的艺术到底如何?人品到底如何?他为什么这样恨我?这对世人是团团的迷雾,我今天作一次彻底的、公正的剖析。

我耻于与黄永玉再有任何的交往,包括答复他对我的攻击,我这篇文章是对他的最后回答,使他知道,在中国不要以为可以仗势欺人、为所欲为,上帝给每一个人平等的权利。

在中国也没有什么高等华人。

一评黄永玉的画:国画尚未入门
【墨宝园名家艺术品云商城·未来艺术顾问范曾】黄永玉的画巧密有余而睿智不足,停留在艺术的浅层智慧,而无佛家所谓的深入法性的“如有智慧”。

他早期的木刻作品极尽工细而殊乏醇厚内涵,善用刀法变化而不善用黑白对比,尚不能见彦涵、古元等大师项背,不可在一流版画家中厕身。

十年前初学中国画,由于缺乏中国画的笔墨功底,用排笔、排刷、丝瓜囊和大片水粉色彩作画,这未始不是一法,然而由于黄氏作画,心浮气躁,其所作国画,类多线条破败、色泽淆乱,油画家以为无色彩而国画家认为无线条。

彼时他连一块像样的图章也没有,用豆腐干刻一东倒西歪的印记,钤于画面,有一次他问我,图章的优劣有何关系?我说这关系太大了,今后你不当如此草率。

黄永玉的线条,作为“应物象形”的手段,尚可作到尽精刻微,转折回环,均所擅长,唯线条韵味不足,类似西方保罗荷加斯速写之断断续续勾描,起伏顿挫是谈不上的。

我想,他如能虚心自处,认真攻习国画,亦可望成为一个二、三流的国画家,只是他似乎自视过高而手眼不逮,致使他至今于国画门外徘徊,这真是有些令人惋惜的。

二评黄永玉的画:呆板写实与荒率变形
【墨宝园名家艺术品云商城·未来艺术顾问范曾】造型永远是一件使黄永玉头疼的事,
他也总想不同凡响,在变形上下功夫,殊不知变形是需要一些特别的天分的,莫提格里安尼之变形,非本人着意想变,自家感受如此,故了无造作痕迹;塞尚之笨拙,性情使然,非巧密者故作“大巧若拙”状所可梦见,此塞尚之所以高人一筹处,亦别人所不可力求处。

黄永玉一图变形,即入滑稽,试看其水鸟、游鸭,类似卡通或漫画,而画面数只以至数十只鸟,其头直指一方,颇类手枪排队;其所画怀素则一典型屠户而杜甫恰似弱智怆夫;《水浒》插图人物则更荒率不足观。

而黄永玉一求写实,即落刻削,遗神而得貌,大体在日本或欧西彩印鸟类画谱中可见原型。

黄永玉在呆板的写实与荒率的变形之间徘徊,因此他的作品不会在形象上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倒是早期的木刻如那条穷凶极恶的鲨鱼和颇富神韵的阿诗玛,人们还依稀有些印象。

三评黄永玉的画:既无色彩,亦无线条
【墨宝园名家艺术品云商城·未来艺术顾问范曾】画家的成功,永远是他作品中的形象和深刻的蕴意,而不是合上画册之后浑浑然、噩噩然、喧喧然的一堆颜色和千篇一律的、杂乱的构图。

黄永玉的荷花,我不敢轻评,只觉与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相去不可以道里计。

固然审美角度不同,正不必强求艺术家之所不能。

钩金、钩银在中国工笔画中经常使用,倘中国画讲究惜墨如金,那更不能挥金如土,黄永玉在用金粉、银粉上是近乎滥的,华丽其表,空乏其内,最后颇似漆器描花,很可作为地主、盐商家屏风装饰之用。

【墨宝园名家艺术品云商城·未来艺术顾问范曾】概言之,黄永玉先生的画是工艺性的装饰画,品味不够高雅,基调缺乏纯净,有些故弄玄虚,有些哗众取宠,有些自命清高,一言以蔽之曰:有些伪。

真、善、美,真、善、美,不真,遑论善、美?我想这恐怕是黄永玉先生应于画外人品方面下功夫处。

在笔墨上,我想倘他不在书法上花些力气,将永远停留在一个低层次的台阶之上。

最好先临一临石门颂、西狭颂,以求丰厚;再从魏碑张猛龙碑和二
爨之中以求质朴,这些虽是国画初步,然谁也不能逃此大限,我们等待着黄永玉会渐渐入门。

《蝜蝂外传——为黄永玉画像》节选
文/范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