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训诂学的认识
训诂学论文3000字
训诂学论文3000字
篇一:训诂学论文
形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形训就是以形索义,它是中国传统的释义方法之一。时至今日,形训在词语的考证、训释和教学中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对形训的定义和其产生的语言条件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四种不同造字法的形训,接着重点论述了形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最后对形训在对外汉语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关键词:形训、对外汉语教学、方法、作用
随着历史的变迁,人类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语言作为人类重要的交际和思维工具也在随之发生变化。当一个时代的人不再能轻松地阅读和理解前人的文字和书籍时,训诂学就应运而生了。简单地说,训诂学就是用现代社会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解释前人的文字。关于训诂的方法,段玉裁曾指出圣人之制字,有义而后有音,有音而后有形,学者之考字,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通常我们将训诂方法分为因形求义、因声求义以及比较互证。
与印欧语系的表音文字不同,汉字的字形、声音和意义统一于一体,属于表意文字。它用象征性书写符号记录词或词素。正是由于汉字的这个特点,使得形训成为训诂学中很重要的一种训诂方法,人们可以根据汉字的字形探求其根源。对于形训的定义,许多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描述。例如,陆宗达、王宁在《训诂方法论》一书中指出,与字形相贴切的意义训释叫形训;周大璞认为形训就是根据字形结构来解释字义;郭在贻在其《训诂学》一书中指出,用分析文字形体的方法来解释字义,谓之形训。虽然他们对形训定义的字面描述
存在一定差别,但是他们所要表达的宗旨是一样的,即形训是一种通过分析字形结构来探求其意义的训诂方法,又可以称作以形索义或以形说义。
对《训诂学》这门课的理解
对《训诂学》这门课的理解
《训诂学》是一门研究古代汉语字词的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解释古代文献中出现的难懂字词,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词义、用法、发音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于汉语语言和文化的传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词义是训诂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古代文献中,很多字词的词义都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因此需要通过训诂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和解释。例如,古代诗词中常出现的“翠竹”,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青翠的竹子”,但在古代却有“绿色的竹子”之意。通过训诂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中的含义。
用法也是训诂学的重点之一。在古代汉语中,很多字词的用法也与现代汉语不同,需要通过训诂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和解释。例如,“尔”在古代汉语中是“你”的意思,但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再使用。通过训诂学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汉语中的用法和现代汉语的区别。
发音也是训诂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古代汉语中,很多字词的发音也与现代汉语不同,需要通过训诂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和解释。例如,“兔”在古代汉语中的发音为“tù”,而在现代汉语中的发音为“tù”。通过训诂学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汉语中的发音和现代汉语的区别。
训诂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的研究内容涉及到词义、用法、发音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汉语语言和文化。
训诂学史述略
训诂学史述略
标题:“训诂学史述略”
正文:
训诂学是研究古代文献的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从训诂学的起源、发展,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简要概述。
训诂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其发展经历了漫长而辛苦的探索。最早的训诂学家将其重心放在了对古代文献的解读和校勘上。他们致力于恢复古代文献原貌,保护和传承古代智慧。随着时间的推移,训诂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训诂学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为后世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训诂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古代文化的内涵,使之在现代社会中得以重现。
然而,在训诂学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争议和挑战。例如,一些学者对于如何进行准确的文本校勘、注释的标准等问题上存在不同的看法。这些争议性问题在学术界引发了一系列的讨论和研究,推动了训诂学的发展和完善。
总结起来,训诂学是一门重要而复杂的学科,它以研究古代文献为基础,通过解读和校勘等手段,为我们理解和传承古代智慧提供了重要的支撑。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只有通过持续的探索和研究,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谈训诂学的学习心得
谈训诂学的学习心得
训诂学是研究文字的解读和书写规范的学科,对于学习者来说,掌握好训诂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于提高阅读能力和书写水平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我学习训诂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它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下我的学习心得。
首先,训诂学对于阅读能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学习训诂学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地解读古代文献中的文字。通过学习训诂学,我明确了古代文字的含义和用法,掌握了正确的解读方法和技巧。这使得我在阅读古代文献时能够准确地理解文本的意思,避免了误解和曲解。训诂学帮助我提高了阅读的准确性和深度,使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含义和背后的思想。
其次,训诂学对于书写规范的要求也很重要。学习训诂学使我明确了古代文字的演变过程和字形的变化规律,了解了字体的起源和发展。通过学习训诂学,我能够正确地书写古代文字,遵循规范的要求,保持文字的美感和准确性。训诂学的学习让我对字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我的书写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此外,训诂学还强调了文字的规范和规则。学习训诂学要求我们遵循文字的规范和规则,正确使用文字,不随意改变和篡改文字的形式和含义。在我学习训诂学的过程中,我意识到文字是
一个有规律和有秩序的系统,不能随意改变和随意使用。训诂学教会我尊重文字和尊重规则,不滥用文字和不歪曲文字的含义。训诂学的学习让我树立了正确的用字观念和文字观念,提高了我的文字修养和文字素养。
训诂学的学习还使我了解到文字背后的文化和思想。通过学习训诂学,我了解到古代文字的发展与演变与当时社会的文化和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代的文字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它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思想。通过学习训诂学,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中的思想内容,把握文献背后的思想脉络和文化内涵。训诂学的学习使我对古代文化和古代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学习训诂学的心得体会
学习训诂学的心得体会
篇一:训诂学学习心得
学习训诂学心得
我认为训诂就是从多个层面研究古代汉语的,而古代汉语是我国的文化财产,如果不是历代有文人把它们保留并传承下来,或者在某个时期的人们不去学习的话,那么就不有现在的人们在喜庆的生日宴会或结婚庆典时,就不会有司仪或主持人说出那样动听,含有祝福的话语了。假若这一切都已流失,那么中国的语言历史上将会空白。通过学习本学科,我对中文专业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写本次论文也引发了我对中国古文化语言的思考,,我认为这是我最大的收获,我想在课堂上学会了多少并不重要,学有所思所感,而后有所行动这才是可贵之处。教师在课堂上总是鼓励我们要自信,我认为在中问专业的课堂上,自信源于知识的丰富积累。但说实话,我在一开始并没有选这门课,我感觉,这课会很枯燥乏味,可能会研究拼音,我拼音学得不好,我认为会对我期末的考试不利,但是由于想和寝友一起上课,所以就选了,马上就要结课了,虽然这学期的课,训诂学相对而言是不好过的,对于不上课的同学让他们写感受心得体会很难,但上与不上是要有区别的才公平,但我并不后悔,起码训诂学让我觉得这学期有所收获,从最初,我是在用逃避困难的态度
不想选这门课,这也表明我对学习的态度是知难而退,回避,没有对学习的专研务实精神,但经过这短短两个半月的学习,使我有了新的认识,我不敢说,我会怎么样,但至少我懂得了知识的重要性,当然,这不仅仅是对训诂学这一学科的。
在训诂学课堂上讲到了许多我以前学过的知识,虽有点印象,却也是只知大概,到现在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例如:《触龙说赵太后》一文,高中学过,大学在古代汉语课上也曾是重点讲解的,虽然拿出这篇课文我能读通,但依然不能字字都懂,在训诂学上又一次讲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中的‘恕’字,是原谅的意思,而为何这样解释呢,现在才知道恕在《孝经》中最早提出,是“博爱”的意思,在文中的意思由此演化而来。而王逸注“以心揆心为恕”中的‘恕’又出自《论语》中含有两层意思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是:以己度人,以小人之心度他人之腹。我想学通一篇古文,要把涉及的个别字的出处书目都记住,以便学习知识的融会贯通,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而能做到的人就应该是做学问的人。另外,学习古文有利于我们了解怎样去处事,学习古人的思维,以及如何运用语言的能力。
什么是训诂学
发展
在此之后,“训诂”虽然不能与“经学”分开,只能作为 “经学”的附庸,但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它的内容不同于 “经学”,可是还没有完全认识到结果。 所以从汉代开始,人们就对“训诂”二字注意起来,力图通 过正名来给它定上一个界说。 从汉朝到清代,解释的人很多,而古人在这个问题上孜孜 以求的是,立一个专门的学科。 如许慎的《说文解字• 言部》:“训,说教也。”“诂, 训诂言也。”
殷孟伦先生说:“训诂学是汉语语言学的一个部门,它 是以语义为核心,用语言解释语言而正确地理解语 言、运 用语言的科学,因此它是兼有解释、翻译(对应)和关涉 到各方面知识的综合性学科。”“应该注意的 是,训诂学 虽然以语义为核心,但不限于语义的范围。因此,训诂学 并不等同于西方的语义学。” 许嘉璐先生说“传统训诂学以训释实践为其主要形式, 以文献语言的内容形式为其对象,因此它具有综合性的特 点,语言以及用语言形式表现的名物、典章、文化、风习 等等都在诠解范围之内。现代的训诂学就应该在更高的层 次上把训诂学与社会学、文化学等等结合起来,这就是所 谓训诂学的延伸。” 许先生对训诂学的解说在本质上与殷先生一致,只是解 说得更加明确了。持这一主张的还有洪诚等先生,称之为 “全面解释派”。
参考资料
[1]傅毓钤.“训诂学”概说——第一讲:什么是“训
诂学”[J].山西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 3(24):81-84. [2]杨光荣.训诂学的现代观念[J].山西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1995,2(11):61-67.
第一章训诂与训诂学
第一章训诂与训诂学
一、什么是训诂
“训诂”这一名称自产生以来便没有过统一的认识。
目前为止,学术界对“训诂”二字之涵义尚无一致的解释。关于各家之言,在此我们暂不作讨论。解放之前,有的大学单就“训诂”二字的解释就花费几个月的时间,这其实是没有必要的。要想对“训诂”二字作一个相对客观的解释,最为有效地办法就是在众多纷繁复杂的说法中,择取最恰当、最容易被读者所接受的一种说法,并加以交代即可。
比较之下,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以及清代学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二书对“训诂”二字的解释,是比较客观、恰当而且容易被读者所理解的。
(一)许慎、段玉裁对“训”、“诂”的解释
1、对于“训”。
《说文解字·言部》:“训,说教也。从言,川声。”段玉裁注云:“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引伸之,凡训皆曰顺。”说教,就是教训、训导的意思,即通过解说以达到教化的目的,引申之也可理解为开导、通晓之义。既然要开导、通晓,则要顺着事物的具体形貌来解说,才能使人明白,在这一点上,段玉裁“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引伸之,凡训皆曰顺”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从语源上考证,从“川”的字,多有穿行、疏导、和顺的意思,如和顺叫“顺”,驯服叫做“驯”,周行而无阻碍叫做“巡”,水流畅通无阻碍叫做“”(即“汩”,gǔ);另,“灾”字,古作“葘”,这个字中间的“”,像川流受阻不通不顺,所以就成了灾害。“训”与上述这些字是同源关系。除此之外,古书体裁中专门有一种叫“训”,如《淮南子》一书,其中每篇篇名之后都有一个“训”字,如“原道训”、“天文训”、“时训”、“精
训诂学的现代意义解读
训诂学的现代意义解读
中国语言学的研究历史悠久,以文字、音韵、训诂为主导发展了几千年,具备了深厚的积淀和完备的体系。训诂学一直作为古代汉语研究的核心学科而备受学术界的推崇,同时它又是现代汉语语义学的始祖,其在汉语研究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具体来说,训诂学是一门从先代各种训释材料中总结出解释语言的规律和方法的学科。就现代而言,训诂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中一门传统的解释词语和研究语义的学科。其功用正如东晋训诂大家郭璞所言:“此所以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殊语。”寥寥数字,已将训诂学的作用昭然于天下。
一、由训诂以考文化——以《尔雅》为例阐释训诂学在继承文化传统中的作用
(一)通过名物训诂阐释古代物质文化
早在汉代,训诂学就以经学为基础发展起来,而且有了专门解释词语的训诂学著作。主要有《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四种。这四部训诂专书被后世称为中国训诂学的基石。其中,《尔雅》是最早的训诂专书,也成为后代解词释义的重要依据。《尔雅》3卷20 篇(今留19 篇),书中《释诂》、《释言》、《释训》3篇是解释名物以外的语词,主要类聚一般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用一个通用词作解释。不同品物则用不同的训解方法,很是详尽。其余16篇都是解释各种事物名称的。如亲属、宫室、器物、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等,其解释对象多是经传古籍中的词语。所谓“名物”是指范围比较固定、性质比较具体的专门名词。通过名物训诂阐释古代物质文化,是训诂学的任务之一。例如,我们可以依据《释宫》阐释古代民居文化和建筑文化,依据《释器》阐释古代各种器制、服饰文化和饮食文化,依据《释乐》阐释古代音乐表现艺术,依据《释天》推导先秦天文学史研究,依据《释地》《释丘》《释山》推导先秦地理学史研究,依据《释水》推导先秦水文学史研究,依据《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推导先秦生物学史研究。这些都是我们借以阐释古代物质文化的宝贵文本。
古代训诂学
古代训诂学
古代训诂学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学说之一,主要研究古代文献的解释和注释。训诂学具有深刻的人文精神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和文化遗产。
古代训诂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朝。当时的训诂学以研究古代经典《周易》为主,通过对其注释和解释,揭示其中的哲理和道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训诂学逐渐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涉及的范围也逐渐扩大,涵盖了《诗经》、《尚书》、《礼记》、《春秋》等多部经典。
古代训诂学主张言之有据,把握经典精神,注重解释本意。其原则是一方面要重视经典的本意和内涵,另一方面要考虑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以充分理解文本的意义。因此,在训诂学的研究方法上,要注重文本的考证和比较,以便确定文本的真实意义。
在古代训诂学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多重要的学派和学者。其中最著名的包括战国时期的邹衍、汉代的郑玄、唐代的孔颖达和宋代的朱熹等人。这些学者通过对经典的研究和阐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训诂学不仅是文献学和哲学研究中的重要学派,还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以其深刻的人文精神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的思想文化史中留下了重要的一页。同时,古代训诂学也对国际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世界文化的宝库之一。因此,我们在学习古代
训诂学时,不仅要注重理解经典文本的本意,还要掌握其丰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谈训诂学的学习心得范本
谈训诂学的学习心得范本
训诂学作为古代经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是研究古代文献的读音和标点符号的学科。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训诂学的学习对于理解古代文献的真实含义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通过深入学习训诂学的理论知识、参与实践和与他人交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习心得。下面是我对训诂学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在学习训诂学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了其重要性和特殊性。训诂学的研究对象是古代文献,这些文献既是古代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和思想的重要途径。而准确地读懂这些文献,就需要牢固掌握训诂学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以我的学习为例,通过学习训诂学的基本概念、读音和标点符号的规则,我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古代文献中的信息,避免对文献意思的误解。同时,训诂学也有其独特的研究方法,例如,通过对古代文献的字符和标点符号进行分析,可以推测出古代文献作者的意图和思考方式。这些方法对于研究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我积极参与实践,提升自己的训诂学水平。训诂学虽然是一门理论学科,但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实际操作古代文献,我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训诂学的方法和技巧。在我的学习中,我尝试用训诂学的方法来解读一些古代文献,确定其中的读音和标点符号的含义。这样的实践使我对训诂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将其应用到
实际文献中。同时,我还积极参加一些训诂学的研究小组或讨论会,与其他研究者交流经验和心得。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我不仅拓宽了视野,还加深了对训诂学的理解和认识。
再次,在学习过程中,我坚持不断总结和反思,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每一次学习的经历都是一次宝贵的财富,我总结经验和教训,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在我学习训诂学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理解复杂文献和应用训诂学方法时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开始尝试用更系统和科学的方法学习,例如,制定学习计划、定期复习和巩固基础知识。同时,我也加强了课下的自主学习,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参加研讨会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通过这些努力,我逐渐提高了自己的训诂学水平,并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训诂学的知识与应用
训诂学的知识与应用
一、训诂学的概述
训诂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主要研究古代文献中的文字、语言和文化背景。在古代,训诂学被视为一种高深的知识和技能,只有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如今,在现代社会中,训诂学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二、训诂学的基本原则
1. 文字考证:训诂学最基本的原则是文字考证。这个过程包括对古代文献中出现的文字进行解读和理解,以及对这些文字在不同历史时期中使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2. 语言分析:除了文字考证外,训诂学还需要对古代文献中出现的语言进行分析。这个过程包括对语言结构、用法、意义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3. 文化背景:最后一个原则是文化背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非常丰富和复杂,因此在进行训诂学研究时需要考虑到当时社会、历史等方面的背景信息。
三、训诂学的应用
1. 古代文献研究:训诂学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是古代文献研究。通过对
古代文献中的文字、语言和文化背景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
文献的含义和价值。
2. 文化传承:训诂学还可以用于文化传承。通过对古代文献中的文字
和语言进行解读,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3. 翻译工作:训诂学也可以用于翻译工作。在进行跨语言的翻译时,
需要对原始语言中出现的文字、语言和文化背景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这样才能准确地将原始信息转换成目标语言。
4. 教育工作:最后一个应用领域是教育工作。在教育过程中,训诂学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并且提高他们对中国传统
文化的认知水平。
四、如何学习训诂学
1. 学习基础知识:首先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包括汉字、古汉语、
谈训诂学的学习心得
谈训诂学的学习心得
谈训诂学的学习心得
在这个学期里,有幸学习了训诂学这门课程,在此之前我对这门课程没有任何了解,听名字也觉得必定晦涩深奥,尤其在这个学期考研考公备考大潮,更使我在初期对次课程有所排斥。但我没想到,授课老师与我所想截然相反。不是我设想的呆板晦涩,而代之以幽默风趣。不是我所认为的曲高和寡,而取之以贴合旧学。课堂上不时传出同学们的笑声,让我们在备考枯燥期得到适当心理释放。
我慢慢发觉,训诂学并不是高不可探遥不可及的学科,他实际对我们曾经学习过的古文文言知识又进行了更细致深入的解释,释意时使之言之有物有理有据。并且与此同时也分析古代书籍中的语法、修辞现象,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帮助人们阅读古典文献。简单来说就是研究古代文字,其研究面相对独立,以字为对象。学习好训诂,对我们提高阅读古书会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说课堂上老师曾提问过的“考”和“老”,若我们没有学训诂学便极容易仅凭固有观念对其理解产生巨大偏差。
尤其对于我们师范生来说,将来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必须要有扎实的文言功底。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特别是一些文言字词的释义,对于正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写作意图极为重要。唯有正确释义,方可使学生对文本融会贯通,方可真正解决学生对文言学习的“畏难心理”,同时,客观准确地对文言字词释义,还利于我们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形成负有担当的责任意识、发挥言传身教的教育作用。如传统训诂学解释词义的三种方法:一、形训,即通过文字的形体结构。如“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从屮,下象其根。
训诂的必要性
训诂的必要性
训诂学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一个分支,是一门记录古代文献记载、研究这些文献与其他文化之间关系并采取合理措施,从而使古代文献与今日文化发展融为一体、融洽相处的学科。训诂学也是中国文化建立传统文化认知、理论分析、方法处理及具体内容知识结构的强大动力。因此,训诂学在保护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保护中尤其重要,其必要性也显而易见。
首先,训诂学能够对传统文化的研究进行深入的挖掘,从而更加深刻理解传统文化,以及这些传统文化在近代和当今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训诂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的体会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从而激发我们寻找解决当今社会中共性问题的方法,从而保护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发展。
其次,随着时代发展,传统文化也面临着一定的变化,许多古老的传统文化也可能会慢慢消失,这种现象是很令人担忧的。训诂学能够让我们保护传统文化的精髓,记录古代文献,保护原始文本,使其不被时间所冲刷,让传统文化得以继续流传。
此外,训诂学对于培养国人道德文明也有重要作用。训诂学有助于我们建立正确的历史认知和文化认知,从而增强我们的创新能力,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使人们能够认识到自身特质,更好的活出自己的价值,追求更优质的生活,从而丰富和提升社会文明。
最后,训诂学也有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从而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文化魂,训诂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
学习、运用、发挥传统文化,加深我们的文化认知,以更正确的思维和价值观去贯彻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让中国文化发展并持续下去。
综上所述,训诂学具有重要的实践作用和理论价值,是保护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保护的必要学科,其必要性无可厚非。因此,要希望更好的保护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把训诂学作为一门关键性的学科进行学习,从而更好的完善训诂学的理论体系,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训诂学_??????
训诂学
学之求深,悟之求透,用之求效
——《训诂学》学习总结报告本学期开设的《训诂学》将要告一段落。训诂学是一门传统的古老学科,是传统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训诂学》对于我们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同学来说,是很须要的,也是很重要的。对于提高我们阅读古代典籍和历史文献的能力,特殊是对我们以后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解决古汉语学习和从事古文教学中所碰到的问题提供了协助和参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学习了一学期,也让我或多或少了解了一些训诂方面的学问和办法。下面,主要结合本学期所讲的学问谈谈我的体味。
本学期主要学习了:训诂和训诂学、训诂的内容、训释词义的办法与原则、解说词义的办法等。我认为重要的学问点是训释词义的办法与原则。
对于理解训诂和训诂学,我想这是学好该课程的一个前提。学习一门课程,首先就要明确课程定义,要明了这门课程学习的方向和内容,这些我们往往可以从课程的名称中来获得。中国语言学的讨论历史悠久,训诂学是中国传统语言学即学校(包括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绚烂的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先人留下的典籍文献浩如烟海,是一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珍贵财宝。然,究竟年月距离久远,要正确读懂典籍文献,必需借助一些解释与参考,于是就有了“训诂”。正如陈澧在《东塾读书记》中指出:“盖时有古今,犹地有东西、有南北,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
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诂。有翻译则能使别国如乡邻,有训诂则能使古今如旦暮,所谓通之矣。训诂之功大矣哉!”这段话揭示了训诂产生的缘由和作用,在他看来,翻译是交流空间上语言阻隔的工具,而训诂则是克服时光上语言障碍的法宝,用后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用雅言解释方言。近代训诂学家黄侃先生说:“诂者故也,即原来之谓;训者顺也,即引申之谓。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
对训诂学的认识
对训诂学的认识
训诂学,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叫“诂”。是中国传统研究古书中词义的学科,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的一个分支。训诂学在译解古代词义的同时,也分析古代书籍中的语法、修辞现象。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帮助人们阅读古典文献。
训诂学是汉文古籍释读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型学科。释读汉文古籍均从词句入手,最终目的是弄懂文本的旨意。训诂学是汉语语言学、语文学的一个部门,是综合性学科,主要根据文字的形体与声音,以解释文字意义的学问。
训诂学研究方法有:
互训,用同义词互相解释,如“老,考也”;“考,老也”。
声训,用声音相似意义相同的字解释,如“衣,依也”,说明这个“衣”在古书中是当作“依”的意思。
形训,用字形说明其来源和意义,如“小土为尘”,说明“尘”字的意思是“小土”,这个简体字也是由此产生。
义训,用当代的词义解释古词的意义,如“明明、斤斤,察也”,是说“明明”、“斤斤”的意思是“察”。
反训,古代有的词和现代意义相反,需要用反义词注释,如“乱而敬,乱,治也”,说明这个“乱”字,在此处作“治”的意思。
递训,用几个词连续解释,如“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说明这个“庸”字用声训是从“用”字来的,但意思实际是“得”的意思
随着训诂学的发展,训诂学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文化领域,人们逐渐认识到训诂学不仅仅是专家之学,而且是一门有广泛实用价值的学问。
一、指导语文教学训诂学的研究对象是古代的字义、词义,它跟讲授文言文的关系十分密切。
1、帮助准确解释古书的词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训诂学的认识
训诂学,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叫“诂”。是中国传统研究古书中词义的学科,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的一个分支。训诂学在译解古代词义的同时,也分析古代书籍中的语法、修辞现象。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帮助人们阅读古典文献。
训诂学是汉文古籍释读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型学科。释读汉文古籍均从词句入手,最终目的是弄懂文本的旨意。训诂学是汉语语言学、语文学的一个部门,是综合性学科,主要根据文字的形体与声音,以解释文字意义的学问。
训诂学研究方法有:
互训,用同义词互相解释,如“老,考也”;“考,老也”。
声训,用声音相似意义相同的字解释,如“衣,依也”,说明这个“衣”在古书中是当作“依”的意思。
形训,用字形说明其来源和意义,如“小土为尘”,说明“尘”字的意思是“小土”,这个简体字也是由此产生。
义训,用当代的词义解释古词的意义,如“明明、斤斤,察也”,是说“明明”、“斤斤”的意思是“察”。
反训,古代有的词和现代意义相反,需要用反义词注释,如“乱而敬,乱,治也”,说明这个“乱”字,在此处作“治”的意思。
递训,用几个词连续解释,如“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说明这个“庸”字用声训是从“用”字来的,但意思实际是“得”的意思
随着训诂学的发展,训诂学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文化领域,人们逐渐认识到训诂学不仅仅是专家之学,而且是一门有广泛实用价值的学问。
一、指导语文教学训诂学的研究对象是古代的字义、词义,它跟讲授文言文的关系十分密切。
1、帮助准确解释古书的词义
2、帮助取舍进行决断在遇到众说纷纭的疑难问题时,训诂学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决断,以决定取舍,避免盲从
3、帮助弥补注本的不足。
4、帮助纠正误注。
5、使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二、指导古籍整理。古籍整理不外乎对古籍进行校勘、标点、
1、训诂与校勘通校勘是校读古籍的先决条件。
2、训诂与标点正确理解古书的文意,是对古书进行断句和标点的前提,而要正确地理解古书的文意,必须通训诂。
3、训诂与翻译近代学者严复论翻译,有信、达、雅之说。翻译古文亦然。
三、指导辞书编纂
1、参照体例,吸收成果,引用方法
2、纠正旧辞书在释义上的谬误。掌握了一定的训诂学知识,懂得了训诂的条例和方法,可以发现和纠正字典辞书在释义上的个别失误。
3、考索和补充被漏略了的义项。训诂学是研究字、词义的学问,它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辞书编纂提供丰富的资料,从而使辞书不致将应列的义项漏略掉;已经漏略掉的,还可以在重新订时加以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