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务员报考热”现象之理性思考

合集下载

公务员考试引发的几点思考(大全五篇)

公务员考试引发的几点思考(大全五篇)

公务员考试引发的几点思考(大全五篇)第一篇:公务员考试引发的几点思考公务员考试引发的几点思考近些年来,公务员考试已成为可与高考比肩的最炙手可热的考试之一。

对于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机关每年所组织的不同级别的公务员考试,无数考生趋之若鹜,其报考人数更是连续好几年持续攀升。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27日落下帷幕,据统计,共有133万人报考,最终参考人数约为97万人。

今年国考虽然在报名人数和录取率上较去年双双下降,但总体上依然十分火爆,平均录取率54:1,最热职位的录取比例仍高达4124:1,相信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公考还会是相当多的人的“职业首选”。

根据往年情况来看,不仅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规模盛大,地方各级公务员考试也是异乎寻常的激烈,许多考生考完省级的考市县级的,考完市县级的考乡镇级的,考完一个地方的考其他地方的,层层考,重复考,考不上决不罢休。

公务员考试已不可避免地成为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我认为公务员考试热有其内在的必然因素。

某种角度上看,它折射出了当前某种普遍的社会心态。

具体来说,形成公务员考试热的原因一般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当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每年都有数百万的社会人员迈入就业大军行列,在当前就业机会增长空间有限的前提下,全国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要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也越来越不容易。

在这种情况下,报考公务员就理所当然地成为许多就业人员的必然选择之一。

第二,公务员职业本身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相比较而言,公务员职业相对稳定,职业风险较小,具有较高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同时又具有完备的工资福利、退休养老等保障体系,还有房贴、交通补贴等这样那样的补助,个人待遇较好。

第三,近年来,各级公务员考试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将考录政策、录用计划、资格条件、考试成绩和录用结果等全过程予以公开,并在制度上加以保障,其公开、公正性越来越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赞誉和认可。

第四是部分考生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公务员考试热的冷思考

公务员考试热的冷思考

公务员考试热的冷思考摘要:新一轮的公务员考试已拉开序幕,本次国家公务员考试已被媒体称为“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

如今作为许多人的一种就业选择,公务员已当之无愧地成为社会上的一个最大的就业热门。

“公务员考试热”的现象反映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不断完善,公务员队伍“入口”的竞争性、公平性不断增强,但同时我们也应对过热的报考现象作理性思考,透析其深层的原因,正确看待这一现象,扬长避短,从而进一步完善公务员考试制度。

关键词:公务员;公务员考试;公务员考试制度公务员招考近几年逐渐升温,被社会认为是超过高考和考研的“中国第一考”。

据人事部统计,从1994年起,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及垂直管理系统连续13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共录用公务员45273人,有116 907万人报名。

据统计,2007年共有89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而向社会公开招考12000余名公务员,通过审核的有60万人,较2006年报名人数加了64%。

公务员考试“热”引发了社会的广泛争论,对其利弊评价不一。

公务员考试“热”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怎样看待报考热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冷静思考。

一、公务员考试“热”的原因剖析(一)公务员职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从各个国家的公务员制度来看,公务员职业本身都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首先,公务员直接运用社会公共权力和资源提供公共服务,有较大的权利和责任,使其具有较高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

尤其是在当前我国改革开放深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作为改革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可以为人才实现个人抱负、提升人生价值提供宽阔的舞台。

公务员作为政府工作的参与者,直接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崇高神圣,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因而成为很多人特别是青年人理想的职业选择和人生追求。

其次.公务员职业发展、工资福利、退休养老等都有着较为完备的保障体系。

止因为如此,与其他职业相比.公务员职业具有独特的优势。

浅析我国当前的公务员“考试热”现象

浅析我国当前的公务员“考试热”现象

浅析我国当前的公务员“考试热”现象文章论述了我国的公务员“考试热”现象,指出了公务员录用人数的连年增加、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公平机制发挥显著作用、公务员职业本身具有一些诱人的特质以及歪曲的社会心理等因素是公务员“考试热”现象出现的原因。

在分析了这一现象造成的危害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施行聘任制和绩效考核机制、加快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加强对公务员的制度约束。

标签:公务员;考试热;原因分析依据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的规定,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由此可以看出,公务员是由国家负担工资并为人民服务的人员。

国家公务员分为政务和业务两类。

政务类公务员,必须严格依照《宪法》和《组织法》进行管理,实行任期制,并接受社会的公开监督。

业务类公务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实行常任制。

国家公务员履行《宪法》、《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及《国家公务员条例》规定的职责。

公务员考试是国家为了吸引人才为国家服务而采取的招录考试,它有一套严格的招考程序,经过考试录取的公务员都必须履行公职,被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负担工资及相应的福利。

一、我国的公务员考试热现象据国家公务员主管部门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的数据统计,全国公务员的数量分别是659.7万人、678.9万人、689.4万人、702.1万人、708.9万人,近两年年均增长约15万人,四年间全国公务员数量增长近50万人。

此外,我国还有88.4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群团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我国公务员系统庞大,每年公务员的新增人数也较多,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我国公务员考试的炽热程度。

公务员考试自2009年突破100万大关以来,报名人数一直呈现递增的趋势。

公务员考试被社会认为是超过高考和考研的第一大考,其报考热度可想而知。

论“公务员报考热”现象之理性思考

论“公务员报考热”现象之理性思考

论“公务员报考热”现象之理性思考摘要:随着公务员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及实行,公务员这一职业被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公务员报考也日渐增温。

另外,公务员报考热现象具有双重效应,我们要以慎重的态度来对待这一现象。

关键词:公务员报考热劳动就业市场机制社会保障体系一、引言我国自1993年开始实施公务员制度,1994年施行公务员公开招考以来,公务员制度日趋合理与完善,公务员录用制度也日益公开、公平、公正,相应的出现了“公务员报考热”现象.据资料显示,去年11月2日结束的20XX年国家公务员报名,再次掀起热潮,最热门岗位供需比达I : 359210公务员考试的竞争激烈程度仍远远超过一年一度的高考和研究生考试,又成为一座争挤的独木桥。

面对公务员报考热现象,我们应该理性思考。

二、公务员报考热的双重效应(一)正面效应公务员报考如此火爆,无疑有利于政府吸贤纳士,充分的挑选所需人才。

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已越来越被社会大众所认可,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尤其是大学生通过考试录用进入政府机关工作,客观上会给国家机关带来新鲜血液和新鲜空气,给公务员队伍带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

这必将有利于政府行政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会促进社会的加速发展。

(二)负面效应“公务员报考热”现象已成为一种民情,无论是对于政府和公务员自身的发展,还是社会的长期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

首先,公务员报考规模增长过快会带来政府管理费用的膨胀、交易费用的上升。

参加考试的人增多,政府为此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必然随之增多,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政府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

其次,良好人才配置模式受到挑战。

人才按其能力大小可分为超级人才、中等人才、普通人才,每类人才有其各自的工作领域.中等人才大多成为公务员,但是当一个社会极其推崇公务员时,超级人才就会选择成为公务员,这必将造成社会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浪费。

优秀人才大多在社会之中,而不是过度集中于政府机构,这是所有现代发达国家的普通现象。

报考公务员“大热”的思考

报考公务员“大热”的思考

报考公务员“大热”的思考案例适用:劳动力供给案例内容: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消息:根据2010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实施方案的安排,为期10天的网上报名工作已于24日结束。

截止24日24时,共有135万人通过招录机关的资格审查,预计今年将有100万人确认参加考试1(据本报10月26日A16版报道)(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

近年来,公务员报考热度迅速攀升已近白热化。

自从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实行网上报名以来,仅通过的报名人数就从2001年的3万多人激增到2008年的近64万人,考录比约为46∶1;2009年报考人数飙升至百万人,考录比例达73∶1。

而在2010年的招考中达到“千里挑一”的职位就多达10个以上,最高已达4080:1,公务员岗位的吸引力之大可见一斑。

而其中,毕业大学生则成为报考队伍中的主要力量。

对于这种社会现象,有分析认为考公务员热缘于一种不良倾向,即人们越来越希望加入“分配性努力”队伍而非“生产性努力”队伍。

也就是说他们越来越希望通过从事的职业或拥有的岗位来从社会已有财富中获得,而不是通过自身努力,即都希望去分蛋糕,而不是做蛋糕。

其实怀有这种心理也在情理之中,从公务员招考岗位的比例上也能体现出来。

那些条件优越、待遇优厚的职位报考呈现千军万马之势,而不具备权力价值的个别职位则问津者甚少。

谁都希望拥有一个轻松舒适、薪酬优越的工作职位。

虽然我们身边也不乏白手起家创业成功的示范典型,但相比之下,公务员职业的“旱涝保收”显然更具诱惑力。

即便有些公务员职位薪资待遇不算很高,“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局面也大为改观,但工作环境的宽松、社会地位的优越和福利待遇的稳定还是让许多人为之倾倒。

加上某些公务员职位所享有的“灰色收入”、“三公消费”以及变相分房等,更使得缺少社会经验和人生资历的大学生们把目光盯在报考公务员这座独木桥上。

同时,报考公务员程序的公平、公正,也使得这些曾经的天之骄子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对公考热的看法

对公考热的看法

对公考热的看法:一、造成公考热的原因:(一)就业形势严峻使公务员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

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大学生把考公务员作为除了考研究生、出国留学、挤招聘会外的另一条择业出路。

(二)公务员这个职业本身具有吸引力。

福利好、工作稳定、保障高的公务员职业因此而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三)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有很多应试者并不认为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具有奉献精神,必须勤政廉政,他们把公务员看成权利和地位的象征,看成积累社会资本的砝码。

二、看法:(一)优点:使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聚集到政府部门,这将为政府部门注入新鲜血液。

随着政府只能的转变,需要建立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执政水平高的公务员队伍。

公务员考试优中选优,才能担当起管理好国家的重任。

(二)缺点:1、大批的毕业生报考公务员产生就业的反示范效应。

我国正处在就业竞争激烈阶段,公务员职位的数量远比求职的毕业生数量少,过热的公共职位竞争加重了就业者的心理压力和就业的成本投资。

浪费社会资源,产生大量的社会问题如新生劳动力的失业问题,进而导致社会稳定问题。

2、全社会的各行各业都需要优秀人才,如果优秀人才过于集中在政府部门,说明国家机关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过大,不利于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利于人才流动到企业、科研机构等第一线单位,可能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

3、大量报考会导致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成本和公共开支剧增。

对于公共部门来说,工作岗位的增加会导致行政成本开支的无限制扩大,导致社会财富的消耗。

而且,职位增多导致各部门互相掣肘乃至行政效率低下,影响政府实际工作的正常运转。

大学生如何做好职业规划:一、认识自我,了解社会。

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之前,每个大学生应明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来想做什么、我能干什么、环境能支持我干什么”等问题。

二、确立目标,规划未来。

在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的前提下,大学生应从自身实际和社会需要出发,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明确达到职业目标需要具备的素质和实现目标的优劣势。

公务员热

公务员热

公务员热(来自百度·百科)剖析公务员热:是盲从还是理性选择观点一:公务员热其实是社会病态的一个表现公务员热首先是因为大学生就业门路不够宽,大学生到社会各行各业寻求发展的意愿与机会都在降低,在金融危机之后,就连外企的吸引力都打了折扣;其次,是因为愿意创业的人少了,这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倒退了很多。

这么多人同时报考公务员,本身是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不仅是经济成本高得不合理,而且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个人来说,都完全不是一个开拓创新的局面。

从社会心理角度而言,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竞争氛围,对青年人的成长是不利的,大量的同类型人才聚在一起,根本就是无谓的消耗。

如果上千个人涌向同一个岗位,竞争力耗在诸如行政能力测试上,让社会精英自相残杀,这根本就是人才的浪费。

公务员热其实是社会病态的一个表现,全社会成功指标单一,变成以能在行政阶梯里爬得高为荣耀。

但归根到底,还是政府自身的行为造成了这样的困境—学而优则仕,本来改革开放就是要打破这个东西,但30年之后又回到了这种状态。

大学生一毕业就要去考公务员的状态是扭曲的,它会扼杀社会的活力,应该要纠正过来。

公务员热还与我国政府权力独大、垄断各种社会资源的局面有关,权力的诱惑是无穷的,要改变这种局面,形成政府、市场与社会各有各的权力场域的合理状态,取决于政府权力的下放。

社会上的民间组织、企业要良好有序地发展,政府要做一些扶持性、引导性的工作,包括营造一种能在这些方面取得成功的社会氛围,创立更多的条件让民间的组织去发展,因为它们最能提供就业机会。

观点二:考公务员是一种经济理性的选择许多媒体把公务员热过分夸大,其实,从2004年到现在,大学扩招的数量非常大,因此报考公务员人数增多不足为奇。

他们大多数人只是把它当作一条就业途径,就像同时给几个公司投简历一样,并没有花很多时间、很多精力来准备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在东方国家,天然地具有比较高的社会地位,官本位的传统观念对学生的影响比较大,学生的决策又常受父母、亲人的影响,父母一般会认为做公务员比较稳定、比较体面,所以鼓励子女考公务员。

公务员报考热背后的冷思考

公务员报考热背后的冷思考

公务员报考热背后的冷思考目录内容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键词 (2)1.案例介绍 (2)2.原因剖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公务员职业具有较强的吸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就业压力大.......................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考生的“跟风”心态...............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公务员考试热的利弊...........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积极的一面 (4)3.2背后的弊端 (4)4.报考公务员热背后的冷思考.....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如何让公务员考试理性回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端正考生对公务员“官本位”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科学管理公务员职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我们需要正确引导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 (5)6.公务员“热”的解决方法参考文献 (6)报考公务员热背后的冷思考内容摘要:新一轮的公务员考试已拉开序幕,本次国家公务员考试已被媒体称为“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

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公务员报考与录用比例接近50∶1,报考比例最高的职位竟达2187∶1。

中国的公务员热并不始于今日,但逐年增温,今年高烧到如此温度,在金融海啸横扫寰球、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大批中小型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生存艰难的当下,颇值得人们对此进行一番冷思考。

如今作为许多人的一种就业选择,公务员已当之无愧地成为社会上的一个最大的就业热门。

“公务员考试热”的现象反映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不断完善,公务员队伍“入口”的竞争性、公平性不断增强,但同时我们也应对过热的报考现象作理性思考,透析其深层的原因,正确看待这一现象,扬长避短,从而进一步完善公务员考试制度。

如何看待公务员考编热

如何看待公务员考编热

如何看待公务员考编热公务员考编热指的是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较高、竞争激烈的现象。

对于这一现象,我持有以下观点:首先,公务员考编热反映了公务员职业的吸引力和认可度。

公务员职业具有稳定的薪资待遇、较好的职业发展前景、相对较低的工作强度等优势,这些优势吸引了大量的考生报考。

同时,公务员职业对于一些人来说具有稳定的就业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因此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追捧。

其次,公务员考编热也反映出当前就业环境的压力和不确定性。

当前,就业市场的竞争激烈,很多行业的就业机会有限,而公务员职业是较为稳定和安全的选择,因此许多人选择报考公务员来追求稳定就业和生活。

此外,公务员职业相对较少的工作压力和较好的福利待遇也是吸引考生选择的原因之一。

然而,公务员考编热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首先,报考人数过多导致竞争激烈,给考生带来了压力和焦虑。

考试难度加大,笔试、面试、体能测试等环节都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竞争激烈的程度也在逐年提高。

其次,公务员职业过分聚集了社会资源,导致其他行业的人才流失,从而影响了其他行业的发展。

此外,一些人可能将公务员职业视为“铁饭碗”,滋生了“混日子”的心态,导致了一些公务员素质不高,工作不扎实等问题。

因此,对于公务员考编热的问题,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方面,应该加大公务员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确保招录能真正选拔到优秀的人才。

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其他行业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减轻公务员职业的吸引力。

同时,公务员职业也应加强自身的建设,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增强公务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综上所述,公务员考编热既反映了公务员职业的吸引力和认可度,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政府和社会应共同努力,通过改革和调整来提升公务员职业的吸引力,减轻竞争压力,同时也要倡导多元化的就业观念,鼓励人们积极创业和发展其他行业。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公务员队伍的优化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国考为什么这么热(用理性选择理论分析)

国考为什么这么热(用理性选择理论分析)

要弄清“理性选择”,就要首先对“理性”这个概念作一番阐释。

“理性”一词亦为舶来品,在西方哲学语境中有着丰富多变的涵义,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斯多葛学派、柏拉图到尼采、康德、黑格尔等都对“理性”有深刻而不同的洞见,可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这里所要探讨的“理性选择理论”中的“理性”主要是指社会科学意义上的。

因此,要谈这个“理性”,定绕不开马克斯·韦伯。

在社会学理论中,韦伯代表的“理解社会学”路线与迪尔凯姆代表的“实证社会学”路线是两大主要流派,体现在方法论上则为“方法论个体主义”与“方法论整体主义”的对峙。

韦伯对社会学曾下定义为“社会学是指这样一门学科,即它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

据此,通过社会行动的过程及其结果,对社会行动作出因果解释。

” 由此观之,韦伯把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集中到人的行动上面。

韦伯区分了四种社会行动的理想类型:①目的合理性行动(也称工具合理性行动);②价值合理性行动;③情感的行动;④传统的行动。

从合理性角度看来,韦伯认为,只有前两种类型的行动,即目的合理性(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行动才属于合理的社会行动。

而“理性选择理论”所考察的个体行为其实主要对应于韦伯的“工具合理性行动”,尽管后来理性选择范式经过修正与扩充后也将“价值合理性行动”包含在内。

同时,理性选择范式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著作中的一个基本假设一“经济人”假设,即假定人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合乎理性的,即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最大的经济利益。

综上述,“理性选择理论”所讲的“理性”就是解释个人有目的的行动与其所可能达到的结果之问的联系的工具性理性。

一般认为,理性选择范式的基本理论假设包括:①个人是自身最大利益的追求者;②在特定情境中有不同的行为策略可供选择;③人在理智上相信不同的选择会导致不同的结果;④人在主观上对不同的选择结果有不同的偏好排列。

可简单概括为理性人目标最优化或效用最大化,即理性行动者趋向于采取最优策略,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收益。

对公务员报考热的认识

对公务员报考热的认识

我个人认为,报考热是一件好事情。

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公务员录用资格条件的任何微小变动,都会使成千上万的人受到影响。

每一个限制条件的放宽或取消,都会使原来的可能被限制者获得竞争胜出的希望和机会。

透过公务员报考踊跃热闹的场面,我们不仅应看到报考人员的绝对数量和比例的增加,更应看到热闹现象背后正在成长的新机制:这就是公平。

公务员报考热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评价报考热带来的社会影响,很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

我个人认为,总体看,报考热是一件好事情,也没有什么反常之处。

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公务员职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人的职业选择受到个人价值观念和社会环境的综合影响和制约,并与职业本身的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公务员的职业特征来看,主要有三个因素使公务员职位具有较高的吸引力:其一是公务员职业的公共性。

公务员直接运用社会公共权力和资源提供社会公共服务,一般具有较好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对具有公共服务热情的人有着特殊的吸引力。

其二是公务员职业的稳定性。

在很多国家,公务员职务常任,职业风险相对较小。

其三是公务员职业的保障性。

公务员为政府和其他公共机构服务,其职业发展、工资福利、退休养老等通常都有着较为完备的保障体系。

正因为如此,与其它职业相比,公务员职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公务员报考热也是国际上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资料显示,尽管不同国家公民的就业观念各不相同,但公务员考试竞争的激烈程度,往往不相上下。

如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共举行过500多次公务员录用考试,报考者总计达790多万人,被录取者只有30多万,平均约在21个报考者中录用1名,其中有些高级职位报考比例达到3‰。

如此看来,此次中国公务员招考中37:1的考录比例,算不上什么特别不一般的现象。

造成公务员录用考试竞争激烈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参与公共事务的公众需求与公共职位的稀缺性之间存在着矛盾。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需求会不断提高,但所能提供的公共职位的数量却不能任意扩大,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的较大矛盾,是公务员报考与录取比例偏高的根源所在。

公务员考试-如何看待公务员热的现象

公务员考试-如何看待公务员热的现象

如何看待公务员热的现象如何看待公务员热的现象“公务员热”其实只是当下整个社会就业难的一个表现和缩影。

公务员岗位的热,其实不比好企业的岗位更热每年的这个时候,“公务员热”都会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公务员报名的数字一公布,必然会引发公众吐槽。

舆论和公众把对公务员群体的不满,季节性、习惯性地转移到对公务员热的批判上。

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据报道,在国考报名人数经历了2010年度约144万人,2011年度约141万人,2012年度130万人的三连降之后,2013年度国考报名有望逆转,并创下新高,达到破纪录的150多万人。

一个最能体现这种热度的数字是:截至目前,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合川调查队科员”一职竞争比已达到惊人的9567:1破历史纪录。

又是破纪录,又是百万人争当公务员,又是某些热门岗位千里挑一,甚至达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9567:1,公众自然担心:这么多年轻人不是奔向为社会去创造财富,而是如潮般地涌向舒适的、“分配财富”的公务员岗位追求“当官”,这是多么严重的社会问题啊!公务员热之下,有人忧心于官本位思想对年轻人的诱惑,有人借此批判公务员的高工资高福利,有人焦虑于这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创富和创新动力:年轻人都争着去当官分配财富了,谁去创造财富?社会将失去活力。

这些担心并非杞人忧天,年轻人争相涌向稳定的公务员岗位,确实是一个社会走向保守的标志。

优胜劣汰的市场,是最能锻炼人的地方,是社会活力的源泉,一个有活力的社会,必然是年轻人竞相奔向市场,而不是奔向官场——但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超越偏见、标签和预设的立场而反思一个问题:公务员报考真的很热吗?这种热度有没有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我觉得,公务员热可能是一个被过度渲染的伪问题,很多人习惯偷懒地拿一些现成的、想当然的、概念化的答案去评判这个问题,而缺乏深入和客观的分析。

表面上看,150万人报告国家公务员岗位,甚至某些岗位达到了破纪录的9567:1,这些数字都表明了公务员报考的热度。

用长远理性的眼光看待公务员报考热

用长远理性的眼光看待公务员报考热

用长远理性的眼光看待公务员报考热央视媒体报道,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招考公务员报名人数突破135万。

按照往年情况,正式确认参加考试的人数将过百万。

竞争最激烈的职位达到4080:1,但同时也有近10个气象职位无人报考。

笔者在浏览、视听了诸多有关这次报考的介绍、分析及相关评论后,感觉媒体及相关评论人、撰稿人更多的将造成公务员热的原因,放在了就业压力、公务员稳定的工资福利待遇、当代大学生不愿意从事创新型劳动甚至“灰色收入”和“公权力寻租”等话题上面。

笔者想借此罗列一二看法,以供探讨与商榷。

一、正确看待公务员报考热。

建设一个高度发达和高度文明的社会,没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是不行的。

相较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管理队伍——现实的说就是公务员队伍,单从学历层次和受系统教育的程度来说,是相对落后的,相关人员所占整个公务员队伍的比例还比较低,需要梯次补充大量各类人才以满足各种管理工作的需要。

现代化的管理服务理念和现代化的执政模式,没有高素质的执行者是谈不上其现代化的。

有数量就有质量,报考人数越多,选拔出优秀人才的几率就会越大。

从这一点来看,大数量的应考者报考少数量的公务员职位,从概率上讲有利于选拔出优秀人才从事政府各项事务管理。

这也是符合现代政府管理发展趋势和需要的。

因此,出现公务员报考热是好现象,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政府的管理效能和行政效率,加快我国迈向现代化国家的步伐。

二、正面理解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动机。

有些言论认为大学生是冲着公务员稳定和相对不错的工资福利待遇去的,有失偏颇和极端。

当代大学生群体是有着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追求的群体,如果有怀疑的话,请看看汶川地震,看看奥运火炬传递和奥运会期间他们的群体表现,很难说他们是那样的一个群体。

作为对国家大事关心、对民族发展前景认为有责任的大学生,踊跃报名参考,既表明了他们想积极投身国家事务管理的热情,也说明了他们想通过亲身参与国务管理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出力的愿望。

这也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渠道。

对公考热现象的看法

对公考热现象的看法

对公考热现象的看法嘿,咱来聊聊这公考热的事儿哈!你说这公考,咋就跟那冬天里的一把火似的,越烧越旺呢?咱就说现在啊,好多年轻人都削尖了脑袋往公考上挤。

那场面,就跟抢宝贝似的!为啥呀?还不是因为大家都觉着公务员这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好呗。

就像那大船,在大海上稳稳当当的,不用担心大风大浪给掀翻咯。

你想想,在私企里,那压力多大呀,今天业绩不好,明天可能就饭碗不保了。

可公务员不一样啊,只要你不犯啥大错,那工作就稳稳的。

这多让人安心呀!就好比你有个永远不会塌的小窝,不管外面咋变,你都能在里面舒舒服服的。

而且呀,这公务员说出去也有面子呀!家里人一听你是公务员,那脸上都倍儿有光。

感觉就像你是那闪闪发光的星星,走到哪儿都有人羡慕的眼光。

可是,这公考热也不是没缺点的呀!这么多人都去考,那竞争得多激烈呀!那简直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你得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去准备呀!就跟爬山似的,那得一步一步,累得气喘吁吁的才能往上爬。

再说了,考上了也不一定就万事大吉了呀!工作也不是那么轻松的,各种任务、各种责任也得扛起来呀。

可不是进去就可以享清福咯!那咱对这公考热到底该咋看呢?咱不能盲目跟风呀!得好好想想自己适不适合。

要是你就喜欢安稳,那去考考也无妨。

但要是你心里有更大的梦想,想出去闯荡闯荡,那可别被这公考热给“烤”迷糊了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不能看着别人走这条就跟着呀。

咱得清醒点,别因为大家都去考,就觉着自己也得去。

就像那买东西,不能看别人都买你就买呀,得看是不是自己真需要的。

反正啊,这公考热是个现象,咱得理性看待。

别一股脑儿地就往里冲,得好好想想自己的未来。

毕竟,人生这路还长着呢,得找条适合自己的道儿走,你说是不是?。

公务员考试:理性看待公务员考试热

公务员考试:理性看待公务员考试热

公务员考试:理性看待公务员考试热今年全省公务员招录考试笔试将于本月举行,此次考试确认报名人数超过16.5万,相比去年增长了近2万人,呈升温之势。

无独有偶,3月31日举行的全省事业单位招考同样火爆,全省报名参考人数超过8万,省直事业单位报名人数达到创纪录的3.8万多人。

“选择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是因为感觉工作更加稳定。

”报名参加今年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小李说出了很多考生的真实想法。

记者日前在对10多位求职者的走访中发现,绝大部分的人认为,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工作在职业发展、工资福利、退休养老保障以及社会地位的体面性等方面都具有优势,是个人求职中的首选。

也有部分人在就业之后,因为难以适应企业的工作压力转而选择公职。

现实的就业压力,也是促使不少人选择走上公考这条“独木桥”的直接原因。

在采访中,不少求职者表示,现在虽然看似有很多就业途径和渠道,但是真正能让人满意的工作岗位数量有限,且不易获得。

相比来说,公务员招录不断打破地域、身份、性别、学历性质等条件限制,报考门槛逐年降低,不少人出于“宁可碰了不要误了”的心态,选择加入报考大军。

“分析‘公务员热’的出现原因,也能看到其中的积极因素。

”省公务员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随着公务员考录的日益规范,招考规则更加注重公开平等和竞争择优原则,公务员考试已被称为“玻璃房中的竞争”,随着社会认同度不断提高,广大考生参考积极性越来越高。

另一方面,由于考录实行统一招考、集中报名,客观上容易形成报考人员相对集中、规模较大的状况。

“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加入,可以促进公务员队伍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从而提高政府的决策水平和服务水平。

”该负责人同时介绍,自2006年《公务员法》实施以来,我省录用主任科员以下公务员100%实行公开考录。

同时,逐步加大录用有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的比例,去年开始省级机关职位全部从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中考录,市级机关比例达到75%以上,公务员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关于公务员“报考热”的思考

关于公务员“报考热”的思考

关于公务员“报考热”的思考公务员是一个备受瞩目的岗位,它一直是人们争相报考的焦点。

据统计,每年公务员考试的报名人数都在创新高。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公务员在政府部门中具有中心的地位,因此其选拔标准和考试流程也在不断地加强和改进,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公务员考试。

那么,“报考热”现象的背后是什么原因?探究其原因有助于我们理解公务员职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对其进行简要的探讨。

一、公务员职业的吸引力公务员岗位的稳定性是许多人关注的重点。

由于公务员职业的特性,即破格晋升、评优评先优先晋级等,使得公务员的工作路径非常清晰。

这些“甜头”也就成为人们愿意报考公务员岗位的重要原因。

二、政府体制以及民生福利公务员是国家机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力量。

公务员的职能范围涉及民生福利。

单位的稳定性与福利待遇也是公务员报考的重要因素。

三、时代背景随着大众性教育的普及以及国家公务员岗位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报考公务员。

新时代对于公务员的素质要求也与之前的不同。

为了满足新时代人才需求,公务员考试的门槛也在不断提高。

四、就业压力面对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许多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公务员这样的高稳定度、并有发展前途的工作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同时也是一种缓解就业压力的方式。

五、文化水平的提高随着中国教育水平的提高,文化素质越来越高。

文化素质高的人们极易从书本,网络等渠道上寻找知识信息。

公务员职业的知识性、综合性、文化性的特点非常贴合文化水平高的人群需求,也增加了公务员招录人数的增长。

六、社会地位认同公务员的社会地位与待遇也是一些人愿意选择这条职业发展道路的原因之一。

公务员职业有一定的社会认同感,尤其是在中等收入群体之间。

七、公平竞争环境中国的历史文化中一直有“官”和“民”之分,公务员能够在工作中承担政府的职能和责任的,并且有机会使公民的利益得到保护,这也是这一职业的吸引力。

综上所述,公务员职业报考热并非单一原因所致,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公务员报考热思考

公务员报考热思考

03
公务员报考热的解决 思路
改善公务员职业发展环境
建立科学的职业晋升体系
设置合理的晋升通道,让公务员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竞争,增强 职业发展的激励性。
提供多元化的职业培训
开展各类职业培训,提高公务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帮助他们 更好地履行职责。
强化职业发展引导
通过提供职业发展规划、职业咨询等服务,引导公务员合理规划自 己的职业发展路径。
拓展人脉资源
公务员工作中会接触到各 种各样的人,能够拓展人 脉资源,为个人的未来发 展打下基础。
弊的方面
竞争激烈
公务员报考人数逐年攀升,竞 争越来越激烈,想要考上公务 员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工作压力大
公务员的工作压力较大,需要承担 一定的责任和风险,对个人身心健 康有一定影响。
限制多
公务员的工作具有一定的限制,如 不能从事商业活动、不能随意出国 等,对个人的自由度和灵活性有所 影响。
热门岗位竞争激烈
公务员考试中,一些热门岗位往往吸引了大量考生报考, 导致竞争异常激烈。
这些热门岗位通常具有较高的福利待遇、稳定的工作环境 和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公务员热现象的原因
01
02
03
稳定的职业前景
公务员职业具有相对稳定 的职业前景和福利待遇, 对于追求稳定生活的考生 具有较大吸引力。
Hale Waihona Puke 社会地位较高加强公务员岗位配置的合理性
科学设置岗位
根据实际工作需求,科学合理地 设置公务员岗位,避免人浮于事
、浪费资源的现象。
加强岗位分析
对每个岗位进行细致的分析,明 确岗位职责、工作要求和考核标
准,确保人尽其才。
优化人才配置

公务员报考热思考

公务员报考热思考
加强公务员培训
根据公务员的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规划,提供有针对性的 培训课程,提高公务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其竞 争力。
推行公务员轮岗制度
通过轮岗制度,使公务员能够接触到不同领域的工作内容 和挑战,增加其工作经验和职业广度,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和创新能力。
提高公务员薪酬待遇
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
根据公务员的工作性质、学历、工龄等因素,设立合理的薪酬标准 和等级,使公务员的薪酬水平能够真正体现其价值和贡献。
晋升空间有限
公务员晋升空间相对有限 ,晋升机会少,需要具备 优秀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 力。
03
公务员报考热的解决思路
改善公务员职业发展环境
建立完善的职业发展体系
为公务员提供更为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设立多样化的晋 升渠道,使公务员能够根据自身能力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岗 位,避免拥挤在行政职务的晋升道路上。
社会认可度高:公务员职业被视为体 面、稳定的工作,社会地位较高。
发展空间大:公务员职业具有较大的 发展空间,能够为个人提供良好的晋 升机会和职业发展平台。
02
公务员报考热的利弊
利的方面
实现个人价值
公务员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能够为国家和人 民做出贡献,实现个人价值。
稳定的职业
公务员职业相对稳定,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稳 定的收入,有利于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生活稳定。
实施绩效工资制度
通过绩效工资制度,将公务员的工作表现与薪酬挂钩,鼓励公务员 积极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提供福利待遇
除了基本的薪酬外,为公务员提供完善的福利待遇,如医疗保险、住 房补贴、带薪休假等,增加其对工作的满意度和归属感。
引导大学生正确择业观念
加强择业教育
在大学阶段,加强对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引导和教育,使其能够理性看待公务员职业和其他职业的优劣,树立正确的职 业观念和人生价值观。

客观理性看待“考公务员热”

客观理性看待“考公务员热”

我觉得“万人挤独木桥”的公务员报考热是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许多年轻人对公务员的“铁饭碗”认识也值得社会深思,考生在公务员考试的报考过程中应该客观公正地看待自己,要考虑自身素质与公务员要求是否匹配,不是人人都适合做公务员的。

我认为公务员是国家的公职人员,是人民的公仆,他必须切身做到真正为人民服务,有些考生的报考已经违背了国家招收公务员的初衷,他们即使被录取了也很难成为合格的公务员,所以我认为国家在招考的过程中应该首先对报考者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严格考核,以防“有才无德”的人混进公务员队伍。

换一个角度看,公务员本身不创造财富,是靠纳税人生存。

管理国家需要优秀人才,全社会的各行各业都需要优秀人才,如果优秀人才过于集中在政府部门,不利于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利于人才流动到企业、科研机构等第一线单位,可能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所以国家应该加强就业指导,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避免人才的浪费。

客观理性看待“考公务员热”近年,每逢公务员考试报名期间,全社会都对公务员考试聚集了大量的关注和讨论,从报考人数每年的突破,到哪一个职位比例悬殊最大,再到哪一个职位录取分数最高,为什么全社会有这么多人在注意着每一度,类似高考又不是高考的一场考试呢?根据我个人参加的2010年“国考”的经验和对周围参加公务员考试的朋友了解,之所以出现“公务员热”的原因如下:1、这和公务员的考试制度有一定的关系:公务员考试,给了广大考生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平台,特别是从2004年后,公务员招考放低了门槛,如:取消户口限定,取消身份限定,减少专业限制等条件;2、公务员热反映了人们就业思路在转变,表明人们更加渴求公务员工作的稳定,以及社会形象,社会地位,福利待遇较高的一种心态,同时从侧面反映出了社会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二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不足。

3、众多学子争当公务员,机关设定高门槛,这一方面说明报考者大多希望通过竞争走上公共管理岗位上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则表明公务员职位对于一些人仍具有某些不便明言的诱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公务员报考热”现象之理性思考
论文摘要:随着公务员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及实行,公务员这一职业被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公务员报考也日渐增温。

另外,公务员报考热现象具有双重效应,我们要以慎重的态度来对待这现象。

论文关键词:公务员报考热劳动就业市场机制社会保障体系
一、引言
我国自1993年开始实施公务员制度,1994年施行公务员公开招考以来,公务员制度日趋合理与完善,公务员录用制度也日益公开、公平、公正,相应的出现了“公务员报考热”现象.据资料显示,去年11月2日结束的2008年国家公务员报名,再次掀起热潮,最热门岗位供需比达l:3592l0公务员考试的竞争激烈程度仍远远超过一年一度的高考和研究生考试,又成为一座争挤的独木桥。

面对公务员报考热现象,我们应该理性思考。

二、公务员报考热的双重效应
(一)正面效应
公务员报考如此火爆,无疑有利于政府吸贤纳士,充分的挑选所需人才。

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已越来越被社会大众所认可,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尤其是大学生通过考试录用进入政府机关工作,客观上会给国家机关带来新鲜血液和新鲜空气,给公务员队伍带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

这必将有利于政府行政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会促进社会的加速发展。

(二)负面效应
“公务员报考热”现象已成为一种民情,无论是对于政府和公务员自身的发展,还是社会的长期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

首先,公务员报考规模增长过快会带来政府管理费用的膨胀、交易费用的上升。

参加考试的人增多,政府为此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必然随之增多,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政府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

其次,良好人才配置模式受到挑战。

人才按其能力大小可分为超级人才、中等人才、普通人才,每类人才有其各自的工作领域.中等人才大多成为公务员,但是当一个社会极其推崇公务员时,超级人才就会选择成为公务员,这必将造成社会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浪费。

优秀人才大多在社会之中,而不是过度集中于政府机构,这是所有现代发达国家的普通现象。

公务员报考热这一现象打破这种人才配置格局,自然也就打破了经济持续增长、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

三、公务员报考热现象形成原因的主客观分析
公务员报考热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在于我国放宽对报考公务员的条件限制。

除特殊职位外,招考职位的资格条件中无性别、身高、体重、外型、外貌、婚姻状况、毕业院校等方面的限制。

而且,我国于2006年首次对中央国家机关的招考职位不再设户籍的限制,为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人员提供了平等的报考机会。

除此原因之外,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一)客观方面
1.实际上存在着较为严峻的就业压力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导致结构性失业不断增加,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交织在一起,使我国的就业形势越发严峻。

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约2500万人,而2007年城镇可新增就业人员约1100万人,就业缺口高达1400万人。

整个“十一五”期间,全国新增劳动力供给将达5000万人,其中普通高校毕业生将多达2500万人。

经济学家胡鞍钢认为,21世纪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高失业所带来的挑战。

公务员报考热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并将随着进一步发展而呈现出新的特点。

2.公务员职业具有很强的诱惑性
公务员职业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保障性,同时为青年人提供了一个实现理想抱负的平台。

据统计,l996——2003年的8年里,我国辞退的公务员人数足2万人。

按照全国近500万公务员计算,公务员年辞退率约0.05%。

粗略估算,公务员的流动率在1.25%左右,这是一个远低于其他行业的数字。

所以公务员职业对于渴望稳定的社会成员来说是一个首选的铁饭碗。

公务员职业拥有完整的社会保障“安全网”,相比其他行业的社会成员来说,公务员几乎没有危机感。

同时,公务员作为政府工作的参与者,直接为囝家服务、为社会服务,公务员职业崇高神圣,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是年轻人实现理想和抱负的有利平台。

(二)主观方面
1.择业观念的转变
近两年来,企业人才出现了饱和,并同时出现一些专业人才过剩,企业人才竞争达到了白热化,工作开始出现不稳定的因素,同
时,劳保福利也成为人才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所以,公务员职业具有的稳定性强、福利高、发展前景广阔等优势促使这些社会成员向政府部门靠拢。

但是,择业观念的转变反映出当前择业者创业精神和创业憧憬在不断减退,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2.“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文化传统的存在
官本位文化的存在极易造成人们对权力的崇拜,即对官的崇拜,扭曲整个社会心理。

在大多数人眼中,当公务员与做官几乎是等同的。

因为作为公务员就有潜在晋升的机会,也即意味权力的扩大。

正是对权力的这种崇拜,才使得大量的有才华的知识分子也热衷于考公务员,而不是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从事适合自己的行业。

3.从众心理的驱使
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在这股“公务员热”中,有些社会成员看到周围的同事或同学争相报名,也纷纷放弃原来的自主创业的理想或考研计划。

根据中国广西人才市场所做的一份调查,广西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较为模糊,66.7%的受访者坦然承认自己的职业规划较为模糊,甚至有5.6%的受访者坦承根本没有职业规划,只是走一步、算一步。

因此,绝大部分同学受从众心理的驱使没有慎重考虑甚至不考虑自己的爱好、能力以及考取公务员的难度系数,便开始蜂拥报名公务员考试,从而形成了现在的“公务员热”。

四、理性对待公务员报考热现象
(一)建立健全的劳动就业市场体制
目前我国缺乏专业的就业市场,尚未建立统一有序的劳动就业机制,另外就业信息网络也不完善。

这些缺陷导致一大部分劳动力不能得到很好安置,走后门拉关系等现象屡见不鲜,破坏了公平的就业竞争。

鉴于此,我国应建立完善的劳动就业体制,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形成高度的职业分化、公平的职业竞争、自由的职业选择的市场环境,促进人才分流机制的完善。

因为在一个职业高度分化、每位就职者都能通过公平竞争自由选择职业的社会,不可能出现大多数人都热衷于考公务员的现象。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虽然我国已制定了相关的法律,但是部分私营企业的职工仍无保险。

总体来说,我国集体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国有企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远远低于国有企业。

因此,和完善的公务员社会保障体系相比,在企业等单位工作的员工会缺少安全感。

所以,必须尽快编织好这张社会保障体系“安全网”,扩大它的覆盖面,这样公务员所拥有的部门“安全网”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具有特殊的吸引力了。

(三)摆正就业心态,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择业
公务员并不像有些人所想象的那样轻松,作为一个依靠纳税人供养的岗位,纳税人的满意度是衡量公务员的付出与回报是否对等的关键。

民忧公务员则忧,民喜公务员则喜。

据调查显示,大部分报考公务员的社会成员都是冲着高收入、高福利、高待遇、高地位去的,这必将成为政治腐败的一个缩影。

所以,民众在报考公务员前要清楚的了解公务员所应具有的素质和应履行的职责,不能盲目做决定。

另外,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择业。

从心理学角度讲,情绪稳定性比较高的群体相比之下更适合报考公务员。

因为公务员的工作具有程序化强、挑战性小的特点。

所以,对于勇于探索富有冒
险精神的群体来说不宜做公务员。

(四)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公务员管理与监督机制作为稀缺资源的权力本身决定了其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利益。

如果没有制度性的监督与约束,权力必然产生寻租、机会主义等腐败行为。

许多社会成员一方面对腐败表示极其的痛恨,另一方面却渴望获取同样的地位和利益。

因此,构建一个健全的廉政体系必将使官员阶层受到严格的限制,那些渴望通过从政谋取利益的社会成员必然会转向另一个诉求——市场。

十七大要求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说,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规范行政权力。

相关领导表示只有不断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监督和制约机制,加快由权力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社会成员的择业范围必将进一步拓宽,报考公务员的热潮才会降温,整个社会才能做到人尽其才,各尽其能,实现合理的人才配置。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青年人创新冒险精神。

梁启超在《少年之中国》一文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可见,青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振兴中华的主力军。

所以,重视和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工作。

作为相关工作人员应摸清考生心里存在的问题,针对其个性加以循序渐进式的诱导,使其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去除从众心理从而避免随波逐流。

同时,可以利用媒体等先进手段培养青年人树立起自强不息、奋发图强、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使他们能够充满信心,积极应对来自社会和生活的各种困难和考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