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实用]肠镜操作体会
肠镜操作体会
![肠镜操作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0c92a87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78.png)
肠镜操作体会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肠镜检查作为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为一名医生,我有幸参与了肠镜操作,并从中获得了深刻的体会。
肠镜操作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在进行肠镜检查之前,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了解,并评估是否适合进行肠镜检查。
在操作过程中,医生需要准确地引导肠镜进入患者的肠道,同时观察和记录肠道的情况。
这需要医生具备扎实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并熟练掌握肠镜的使用技巧。
肠镜操作还需要细心和耐心。
在操作过程中,医生需要仔细观察肠道的细微变化,寻找可能存在的异常病灶,并进行必要的取样。
这需要医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耐心,以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被准确记录。
同时,由于肠道的形态复杂多变,操作时需要不断调整肠镜的角度和位置,以便观察到更多的细节。
这对医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操作经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肠镜操作还需要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
在操作之前,医生需要向患者详细介绍肠镜检查的目的、过程和风险,并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在操作过程中,医生需要不断向患者解释检查进展和观察到的情况,以帮助患者充分理解自己的病情。
同时,医生还需要关注患者的情绪和舒适度,及时采取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焦虑感。
肠镜操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医生与护士、技师等多个专业人员密切配合。
在操作中,医生需要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共同完成肠镜检查的各个环节。
只有团队合作良好,才能确保肠镜检查的顺利进行,并提供准确的检查结果。
通过参与肠镜操作,我深刻体会到了医生的责任和使命。
肠镜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和诊断肠道疾病,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治疗和干预。
作为医生,我们要时刻保持敬业精神,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患者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起来,肠镜操作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细心和耐心,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参与肠镜操作,我对医学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也更加坚定了我的医学信念。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成长,为患者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肠镜单人操作的体会
![结肠镜单人操作的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fe505e5b8f67c1cfad6b81e.png)
结肠镜单人操作的体会作者:汤毅来源:《右江医学》2013年第02期【关键词】结肠镜检查;单人操作法文章编号: 1003-1383(2013)02-0259-03中图分类号: R574.62 文献标识码: Bdoi: 10.3969/j.issn.1003-1383.2013.02.049结肠镜是诊断大肠疾病最重要的检查方法,已广泛运用于临床。
单人肠镜已成为国际上结肠镜插入新方法,已在国内推广[1]。
而双人操作曾是我们国内应用最普遍的方法。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因其操作安全、简便、低痛、成功率高、节省人力资源及有利于开展内镜新技术等优点[2]而得到我国内镜医师一致认可。
我院自2009年开始尝试改用结肠镜单人操作法,对其优越性有比较深刻的体会,现将操作体会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结肠镜单人操作法进行全结肠检查患者共2308例。
其中男1002例,女性1306例。
年龄12~94岁,平均年龄43.2岁。
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泻、便秘、血便、里急后重、腹胀、腹部包块、肠梗阻等。
2.肠道准备术前一日低渣饮食,检查当天早上禁食,早上8点口服甘露醇500 ml,温水1500 ml或老年患者饮糖盐水1500 ml,1小时内喝完;或口服磷酸钠盐90 ml+温水1500 ml,50分钟内喝完;不能耐受饮水或肠梗阻者则清洁灌肠2~3天,检查当天早上再次行清洁灌肠。
术前肌肉注射山莨菪碱10 mg。
3.操作方法采用Fujinon EC590WM电子结肠镜操作。
内镜主机及监视器位于操作者对侧的床尾;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腿屈曲。
左手握镜身控制部,右手握镜身20~30 cm刻度处。
检查前予适量耦合剂涂镜身前段增加润滑作用。
按循腔进镜原则,采用短缩法检查;根据大肠走向不断调整镜头方向,右手适当旋转镜身,配合拉、勾尽可能拉直肠道,只要能判断肠腔方向,就尽可能少充气,多吸引;进镜至距肛门15~20 cm处适当让患者改为平卧位;在进入乙状结肠后反复多次快速进退以拉直镜身,大部分以右旋镜身为主,并适当按压腹部,基本上都能顺利通过;只要能顺利通过乙状结肠,并保持肠管缩短状态,通过其它肠管也可以适当按压腹部或变换患者体位,基本上都能顺利完成整条大肠检查。
亲述做胃镜肠镜检查的经历
![亲述做胃镜肠镜检查的经历](https://img.taocdn.com/s3/m/8c952c7f1ed9ad51f01df2b8.png)
亲述做胃镜肠镜检查的经历前言:相信很多朋友因为身体不舒服,想去进行检查,却畏惧于传说的胃镜、肠镜痛苦过程而继续隐忍下去。
本人也是一样,徘徊于传说与理性间,挣扎不已。
最终横下一条心,去医院做了这两种检查。
以下为本人亲身经历,仅供需要的朋友们参考。
首先介绍下本人吧。
本人,男,80后一枚,已过而立,尚未不惑,求生存于企业,辗转奔波于城市间。
单位每年有个福利,就是组织员工进行体检,早几年体检出有胆结石,当时本着一劳永逸的想法把胆囊给摘了,现在想来也真是年轻胆太大,这个是导致我后来一直痛苦的源头,当时也曾从网上了解过胆囊手术后吃油腻东西容易拉肚子,但没想到这么厉害和持久。
油腻、受凉等都很容易导致拉肚子,陆陆续续持续了好几年了。
今年十一国庆节期间在老家,父母看拉肚子这么厉害,很担心,非让去检查下。
其实公司每年都组织体检,包括红外线热成像等等高逼格的检查项目,但也只能查隐患,而不确定是否具有疾病,所以一直不敢确认。
传统胃肠镜与胶囊检查。
下定做胃肠镜前还有个插曲。
因为也是听说做胃镜和肠镜特别痛苦,所以上网研究了下,听说有那种胶囊胃镜,带摄相头,胶囊外形,吃下去即可,没有痛苦。
于是特地咨询体检机构。
确实有这种胶囊,内置摄相头,吃下去后,会顺着体内消化线路进行走动拍摄,从胃到肠都可以拍到,所拍摄的照片会上传到穿着的一个特殊马甲口袋里,约有一万多张照片。
胶囊可在七八小时后排出,将马甲等物交给医院分析即可。
(这部分因为是和体检医院沟通了解到的,因未亲身做过,可能会略有出入)。
做胶囊胃肠镜的优点在于:人没有痛苦,在一定范围内可自由活动,促进肠胃蠕动,方便拍摄。
缺点:摄相头受体内粘液等影响会造成拍摄不清,另外肠道内不能360度拍摄,且只能根据蠕动速度判断在哪个位置出现问题,不是特别精确,尤其受影响的是如肠内有息肉,常规肠镜可以直接取下即活检,而胶囊拍出有息肉也只能进医院再次进行检查去除。
最后就是费用相对要贵,据我咨询的两家体检机构,均是烟台地区的知名机构,连锁店。
浅谈结肠镜检查单人操作的护理体会
![浅谈结肠镜检查单人操作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e17550abed5b9f3f90f1c12.png)
但可进 食。同时 注意观察 患者的食 欲 , 大便 色泽 , 有无腹 痛 、 发热 、 疸等 情 黄 况 。患者在拔管后 经 2— 3天换药 治疗后 , 道外 口即 封闭治 愈。本 组 中有 瘘 1 例患者在拔管后出现食欲不振, 大便呈灰白色, 伴发热、 黄疽。
4 讨论 .
4 1 加强心 理护理 : . 胆道 系统疾病 具有 发病率 高 , 病情变 化快 , 急性重 症胆管炎死亡率高的特点。以往传统上护士总是将所有精力放在对患者生 命的抢救 和病情监 测上 , 而忽视 了心理护 理 。近年来 。 由于护理 技术 的迅速 进步, 护士掌握了观察判断病情, 准确实施治疗方案, 积极有效的t 管护理及 心理护理干 预 , 道系统 疾病 的救 治极为重 要。 对胆 4 2 防止 自行 拔管 : . 阻塞 性黄 疸 患者 出现 过术 后 精神 症状 , 于 这类 对 患者术后严 密观察患者 的举 动 , 现异 常情 况时 , 取 了预 防性 措施 , 发 采 妥善 安置 t , 心周到 的护理 。 管细 并指导家属 严密 看护 , 患者提前拔 管。 再无 43 整 体护理在 … ’ 引流护理 中的重要性 : 过对放置 t 患者 实施 . t管 通 管 全 方位 的整体 护理 , 我们深 刻体会 到护理 工作绝 环是 一项简 单的工作 , 使 它 需 要患者及家属 的共 同配合 , 在临床 工作 中, 理人 员只要 运用所 掌握 的新 护 知识 、 新技 术采取 因人 、 因时 施教 的办 法 , 面实 施整 体 护理 。通过 学 习对 全 患者 采取不 同形 式 的健 康 指 导确 实 可 以避 免 并 发症 的发 生 , 提高 手 术 成 功率 。
医学 信 息
全科 护理
ME IA F R A IN DC LI O M TO N N. 00 o9 1 2 ・2 8 ・ 45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成功应用体会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成功应用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43ef38eb9d528ea81c7797a.png)
臀高位 , 吸氧无效者可输注高渗溶液。
2 . 症状 性透析相关低血压 的处理 .3 9 除 以上措施外 , 快
扶正补气 中药 , 如生脉饮 、 参脉饮 、 参芪 注射液等 , 症状 性低血
压 可 明 显减 少 。
速输入高渗液体 , 3 如 %氯化钠 、% 萄糖 注射液或 5 5葡 %碳酸氢
钠, 可泵前输入 。如低血压持续 , 可给予升压药如多 巴胺等 , 必 要时结束血 透。
2 透析中低血压的紧急处理 . 9 2 . 识 别透 析相关 性低 血压 .1 9 透析 患者 出现 头晕 、 眼
( 收稿 日期 :0 8 0 — 6 20—60 )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成功应用体会
宋晓琴 罗其泰
用双人操 作法进镜 ,退 镜由单人
操作学起 , 熟悉单人法左 右手对 内镜 的上 下 、 右旋钮和镜 身 左 转 动的操控感 ,实现从 双人操 作法 向单人操作法 的顺利过渡 。 左右手掌握协助退镜方法后 , 可开始学单人进镜操作 。
1 肛 门直肠指诊 . 5 进 镜前要 常规行 肛 门直 肠指诊 , 右 手戴 上双层手套 , 食指涂适 量表麻润 滑胶浆 , 进行肛 门直肠指 诊。 此操作 既可了解肛 门、 直肠 下段有无肿物及肠腔狭窄 , 又可
麻醉润滑肛门及扩肛 , 弛肛 门 , 松 减轻被检者入镜 时的痛苦 , 指 检后除去外层手套后 开始进镜操作1 3 ] 。
1 各肠段通过 的方式 . 6
当前国际上结肠镜插入法的主流趋 势。
1 结肠镜单人操作的过程
1 被检者 体位 . 1
被 检者 体位 与 双人 操作 体 位基 本一
①直肠 : 固定 , 较 肠腔较大 , 稍注气 , 轻轻旋转上下旋钮 , 循
胃肠镜进修总结
![胃肠镜进修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ef6831a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4f.png)
胃肠镜进修总结胃肠镜是医学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内窥镜进入胃肠道进行直接观察和诊断。
对于胃肠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一次胃肠镜的进修培训,对于这次经历和所学到的知识,我想进行一次总结。
首先,在胃肠镜技术上,通过这次进修中,我学会了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在开始胃镜检查之前,我们需要先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检查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以获得患者的合作。
之后,正确选择适合的内窥镜和配件,并进行无菌操作,确保手术区域的消毒和消毒。
在插入内窥镜时,需要注意掌握正确角度和力度,以避免对患者的不适和损伤。
在检查过程中,我学会了观察胃肠道的黏膜变化、病变情况和可疑病灶,并进行鉴别诊断。
对于出现异常病变的情况,要及时进行标本采集或其他治疗措施。
在结束检查后,要及时整理清洁内窥镜和配件,并妥善保存。
其次,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胃肠镜的进修培训也帮助我对各种胃肠道病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进修培训期间,我熟悉了胃肠道的生理结构和病理变化,学会了判断和诊断各类胃肠道疾病。
例如,胃溃疡、胃癌、胃炎、食管炎、结肠炎等疾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通过参与真实病例的观摩和操作,我深刻体会到了胃肠道疾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疾病诊断方面,胃肠镜作为一种直观、准确的检查方法,对于明确病变部位、分期、评估预后、指导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早期发现胃肠道疾病,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有着显著的效果。
另外,在进修培训中,我还参与了许多临床会诊和讨论,学习了与其他专业的医生合作,形成多学科整体治疗的观念。
通过与消化内科、外科、放射科等专业的医生共同研究和讨论,我了解到胃肠道病症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内镜治疗、药物治疗等各种治疗手段的选择和使用。
这种综合治疗的模式不仅提高了疾病的治疗效果,还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康复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进修培训中,我还学习到了关于胃肠镜术后护理和患者教育方面的知识。
胃肠镜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感和并发症,包括腹痛、呕吐、恶心、食管痉挛等。
做过肠镜心得体会
![做过肠镜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d8d8e657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43.png)
做过肠镜心得体会肠镜是一种临床诊断技术,通过将灵活的光纤内窥镜插入肛门,进入直肠和结肠进行观察和检查。
作为一种常见的内镜检查方法,肠镜可以用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肠道疾病,如息肉、炎症、溃疡和肿瘤。
最近,我做了一次肠镜检查,并从中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肠镜检查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为了确保肠道清洁,我需要在前一天进行液体膳食,并在检查前进行肠道冲洗。
这一过程并不是很舒适,但我意识到它对于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在进入检查室之前,我感到有些紧张和担忧。
毕竟,这是我第一次进行肠镜检查,我对它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知之甚少。
然而,医生和护士以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关怀有效地缓解了我的紧张情绪。
他们向我解释了整个过程,回答了我的问题,并给我提供了适当的支持和照顾。
一旦准备工作完成,医生开始进行肠镜检查。
我躺在侧卧位上,放松身体,然后医生缓慢地将肠镜插入我的肛门。
在此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一些轻微的不适,但并没有太大的疼痛感。
医生告诉我,这是很正常的感觉,并尽可能地使我感到舒适。
随着肠镜的进入,医生开始在我的直肠和结肠内进行检查。
屏幕上显示出一幅幅清晰的图像,我可以看到自己的肠道和黏膜。
医生仔细地观察每个区域,寻找任何异常或病变。
如果发现了息肉或其他异常,医生还可以使用特定的工具进行取样或切割。
整个过程大约持续了30分钟左右。
尽管有一些不适和紧张,但整体上,我觉得肠镜检查还是相对容易和快速的。
事实上,我在整个过程中没有感受到严重的疼痛或不适感。
这一点让我对以后可能进行肠镜检查更加自信和放心。
检查结束后,医生向我解释了他的观察结果。
幸运的是,我的肠道没有任何明显的病变或异常。
这一结果令我非常欣慰,同时也对肠镜检查的准确性和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总的来说,我对肠镜检查的体验是积极的。
尽管最初有一些紧张和不安,但医生和护士的专业知识和关怀消除了我的顾虑。
整个过程虽然有些不适,但并不会导致严重的疼痛或不适感。
肠镜检查的结果对了解我的肠道健康状况非常重要,并帮助我采取进一步的预防措施和治疗计划。
肠镜操作体会
![肠镜操作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4aa8defe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7.png)
肠镜操作体会一、引言肠镜是一种常用于检查消化道疾病的重要工具,通过插入一根灵活的管状器械——肠镜,医生可以直接观察和检查患者的大肠和直肠。
这项操作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同时对医生和患者都是一次挑战和考验。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肠镜操作的体会和感受。
二、肠镜操作的前期准备2.1 患者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肠镜操作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准备工作。
首先,患者需要提前进行一系列的身体检查和检验,以确保身体状况符合肠镜操作的要求。
其次,患者需要在操作前一天彻底清空肠道,通常采用液体饮食和泻药等方法。
这样的准备工作对患者来说确实有些繁琐,但是为了确保肠镜操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必要的。
2.2 医生的准备工作肠镜操作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来进行,因此医生的准备工作非常关键。
首先,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相关病史,以便做出恰当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其次,医生需要熟悉肠镜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了解各种肠镜的特点和适应症。
三、肠镜操作的步骤3.1 镜前准备工作肠镜操作前,医生需要对肠镜进行严格的消毒和清洁工作。
同时,医生需要准备好其他必要的器械和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3.2 插入肠镜肠镜插入是肠镜操作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插入肠镜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肠镜,并通过患者的肛门和直肠将肠镜缓慢插入,直至达到肠镜应到达的部位。
这个过程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操作技巧,以确保肠镜的稳定和准确插入。
3.3 观察和检查插入肠镜后,医生可以通过肠镜上的摄像头观察和检查患者的大肠和直肠。
医生可以注入一定量的空气或液体来帮助扩张肠道,以更清晰地观察。
同时,医生可以使用一些特殊的工具来取样或清除异常组织。
3.4 拔出肠镜当医生完成观察和检查后,就可以缓慢地拔出肠镜了。
在拔出肠镜时,医生需要特别注意避免伤害肠道组织,同时保证肠道的顺利排气。
四、肠镜操作的体会4.1 患者的体会肠镜操作对患者来说是一次不寻常的体验。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患者需要配合医生的操作,保持身体放松,并时刻注意医生的指导。
给别人做过几千次肠镜,今天轮到我自己......没做过肠镜者,不足以道人生~
![给别人做过几千次肠镜,今天轮到我自己......没做过肠镜者,不足以道人生~](https://img.taocdn.com/s3/m/c1b54111168884868662d610.png)
作为内镜科的一名小医生,给患者做过的结肠镜也有几千例了。
今天轮到自己做检查,真的是百感交集。
不过,有着年轻的资本,确信自己检查纯属体验生活,肯定不会检查出来什么问题。
自从检查前两天就开始断续的喝泻药,害怕排不干净,影响观察。
下面讲讲喝泻药的这个过程。
检查前两天的晚上开始喝了一盒福松,额,橙子味的,过甜,口感还可以。
喝下去之后没有太大反应。
检查前一天,早中晚饭都吃的特少,早饭不小心吃了一口汉堡,发现上面有少许芝麻,就开始后悔自己不仔细,万一芝麻残留堵镜子怎么办?就补了一杯乳果糖。
检查前一晚喝了一杯舒泰清,750ml,半小时之内喝完的,有点涨肚子。
因为做检查选择在早上,所以要早起喝舒泰清,考虑到早起弄药打扰到大家休息,就前一晚将剩下的三盒舒泰清全配好。
大家知道1L的脉动瓶子吧,配了三瓶子。
这三瓶子到觉得还可以,就是配药的过程很痛苦,一盒12袋,三盒36袋,从剪袋到配药到搅拌均匀,配好一盒大概十分钟,尤其是小袋的那种,药少袋小,弄起来着实麻烦。
所以强烈建议舒泰清厂家完全可以推出两种包装,针对肠镜检查需要大量喝的人群,可以采用一大袋一盒配750ml水,这种给受检者减少了很多麻烦。
针对普通治疗的人群,可以采取目前这种A+B包装的,更人性化一点。
说了一点局外话,回正题。
喝泻药最痛苦的就是当天早晨,因为要在一个半小时之内将3个750ml的泻药全喝进去,喝了一盒半的时候,我已经离不开马桶了,索性就拿着脉动瓶子长在了马桶上。
原来我真的是直肠子,感觉经历一次消化道的洗礼。
最后一个步骤就是要喝二甲硅油消泡剂,这个药的味道呢,还行,甜中带苦,毕竟喝了前面的两千多毫升,这小小的一口根本没感觉。
我是早晨五点半开始喝的(预约的十点做),大概到了八点吧,就不怎么排了,最后一次排便也全是黄色的清水了,静等检查开始。
九点半左右到的医院,看到检查床和镜子,心跳就开始加速了,因为前面还有位同事再做,看她表情痛苦,我更是焦躁不安。
原因主要有三:一、怕疼;二、非常怕疼:三,相当非常怕疼。
无痛胃肠镜诊治消化内科疾病临床体会
![无痛胃肠镜诊治消化内科疾病临床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4a5d5a19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b4.png)
无痛胃肠镜诊治消化内科疾病临床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无痛胃肠镜诊治消化内科疾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消化内科疾病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胃肠镜诊治方法,观察组采用无痛胃肠镜诊治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治效果。
结果通过实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操作时间和恢复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比较两组患者诊治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对消化内科疾病患者,采用无痛胃肠镜诊治方法,可以获取更好的诊治效果,缩短患者检查时间和恢复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关键词:消化内科疾病;无痛胃肠镜;诊治效果临床中,消化内科疾病较常见,主要有急性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等相关胃肠道疾病,疾病的发生导致患者胃肠道功能受到影响,生活质量有所下降。
临床中针对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断通常使用胃肠镜,但该检查方法为侵入性操作,容易造成患者的恶心、呕吐等相关胃肠道反应,给胃肠镜检查的实际效果造成不利影响[1]。
伴随无痛技术的逐渐发展,无痛胃肠镜诊治方法在消化内科中的应用越发普遍。
无痛胃肠镜检查方法操作简便,不会导致患者出现过度不适感,同时检查结果较为准确。
此次研究选取我院的80例消化内科疾病患者,观察无痛胃肠镜诊治消化内科疾病临床效果,现做出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消化内科疾病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0人。
对照组中有23例男性,17例女性,年龄为24-62岁;观察组中有24例男性,16例女性,年龄为25-64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术前1日,护理工作者给予患者相应叮嘱,告知患者不可吸烟,以有效规避次日咳嗽造导管插管的失败。
单人肠镜操作体会(三)
![单人肠镜操作体会(三)](https://img.taocdn.com/s3/m/e193baa0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e0.png)
单人肠镜操作体会(三)单人肠镜操作体会(三)9.钩拉有好几种方法:①结肠弯曲时钩拉,此法常用!就是见到结肠拐弯时顺着肠腔打好旋扭抽气钩拉。
也就是取直肠腔,便于插镜。
我讲另外两种:②旋镜钩拉:单人操作常用,就是在过乙状结肠时,先将镜身向左旋或右旋,大多是右旋,抽气,大旋扭微微上曲,慢慢回拉观察肠腔走向,见到有两三结肠回时放松镜身进镜,此法过乙状结肠非常好。
③直腔钩拉:多用于横结肠。
尤其把全部镜身送入也未到肝曲时,会很郁闷!在直腔时把大旋扭向上打死,吸气和注水钮同时下压,(一可抽气二可减少粘膜被吸成包)缓缓回拉镜身,肠腔粘膜后退时大旋扭向下压同样方法再拉,如此反复可减少翻身和压肚皮的次数。
10.如何进行有效的钩拉的正确操作大肠镜的最关键环节,通过钩拉实现以下目的:①解袢;②短缩结肠;③调节内镜轴,使轴保持在自然状态。
11.钩拉可在任何进行,但怎样才能达到上述目的,基本上只能意会。
我的体会把握以下原则:①过弯后钩拉,而且应保持住肠腔,同时吸气。
②在降、横、升结肠钩拉同时吸气应具有最佳效果。
因为腔直而明显,镜头后撤时便可停止钩拉,如果镜子有自由感时,基本上大功告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进时反复结绊,应及请助手防袢,如果钩拉后镜身无自由感,则助手防袢基本上没用。
③在乙结肠钩拉的效果是最差的,但并不是不要钩拉,而是钩拉的技巧性最高,钩拉时配合吸气,同时右手旋转镜身配合左手大旋钮的操作进行所谓的回行穿行。
过肝曲时有一定难度的病人也是同样的手法。
熟练而又恰到好处的钩拉、吸气、左右手的配合应该是单人操作大肠镜的最高境界。
12.勾拉体会(单人操作)当镜子成襻时有以下特点:A.感觉到镜身变硬了;B.大转子和小转子也不灵活了,需要用力扳;C.露在肛门外的镜身及操作部,是歪歪妞妞的成襻状态;这时候你就需要退镜解襻,我通常不管勾住了肠壁没有,当你退镜到上面所说的A,B,C,三点感觉都消失的时候,襻也就解除了,再次进镜,如又成襻则再退,反复几次自然就到了回盲部,还有一点体位很重要,到了横结肠,过肝区时通常由左侧卧位改仰卧位比较顺利。
肠镜操作经验2011.4.23
![肠镜操作经验2011.4.23](https://img.taocdn.com/s3/m/e85d5c0b763231126edb1193.png)
肠镜操作经验汇总爱睡觉的猫(33184319) 19:08:01我感觉我的单人肠镜之路,就是第一要学会找腔。
爱睡觉的猫(33184319) 19:08:34找腔,最有用的是看着管壁就能知道腔在哪里爱睡觉的猫(33184319) 19:08:38这很重要爱睡觉的猫(33184319) 19:09:02只有先知道你的路怎么走,才能会走。
爱睡觉的猫(33184319) 19:09:36第二是要尽量保持镜子的自由状态。
123(568527026) 19:10:00说的太对了,要把找腔的特征、方法知晓了,才行,所以从这方面制做光盘也是重要的一方面。
爱睡觉的猫(33184319) 19:10:10进不动的时候,一定要拉镜。
爱睡觉的猫(33184319) 19:11:05找腔,很多相关的书都说过,要多看,多总结。
123(568527026) 19:11:41找腔调、自由感、退镜、进镜、施行镜。
爱睡觉的猫(33184319) 19:11:51与皱襞垂直的方向往往都是腔的方向。
123(568527026) 19:11:56施镜yangjj068188(839448199) 19:11:54123我告诉你,神马都是浮云只有靠自己yangjj068188(839448199) 19:13:50你不多做多体会看再多的视频都是徒劳123(568527026) 19:13:54靠自己多做的感受,悟出。
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
前辈的指教可缩短这个过程。
yangjj068188(839448199) 19:14:56只能说有所帮助还是靠自己爱睡觉的猫(33184319) 19:15:01关键是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多总结,多做是关键。
爱睡觉的猫(33184319) 19:15:43如果有条件,可以把自己做的肠镜过程录下来,有时间回头看看,发现有什么问题。
爱睡觉的猫(33184319) 19:16:02还有就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做到头的。
我的肠镜操作心得
![我的肠镜操作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56dc926b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9f.png)
我的肠镜操作心得肠镜操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窥镜技术,用于检查和诊断消化道疾病。
在我从事肠镜操作的多年经验中,我发现以下几点是非常关键的:1.准备工作:在进行肠镜操作之前,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了解,了解其病史以及过去的手术史等。
其次,对仪器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消毒,确保仪器的安全和卫生。
最后,进行麻醉,使患者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感到舒适和安全。
4.注意术后护理:肠镜操作之后的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及时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特别是是否有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其次,要给予患者适当的疼痛缓解和护理,帮助患者恢复。
最后,及时进行复查和随访,以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必要的治疗调整。
在我进行肠镜操作的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和改进自己的操作技巧,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发现以下几点是非常重要的操作心得:1.细致入微的观察:在进行肠道检查时,要对肠道内的细节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特别是对于微小的病变,要注意仔细观察和记录。
同时,要注重观察肠道壁的颜色、纹理和血管分布等,以及有无其他异常的器官或结构。
这些观察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2.灵活掌握肠镜:正确握持肠镜是非常关键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操作肠道和获取更好的视野。
在握持肠镜时,要灵活运用手和手腕的力量,控制肠镜的方向和深度。
同时,还要注意调整镜头的角度和放大倍数,以便更好地观察病变和获取图像。
3.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
在进行肠镜操作之前,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解释操作的过程和风险,并回答患者的问题。
在操作过程中,要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病变的情况和治疗的效果,以及后续的护理和随访。
4.持续学习和改进:肠镜操作是一项非常复杂和专业的技术,需要持续的学习和改进。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不断参加相关的学术研讨会和培训课程,了解最新的技术和研究成果。
胃肠镜检查培训总结
![胃肠镜检查培训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c7f05ec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7.png)
胃肠镜检查培训总结
胃肠镜检查是医学检查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可以有效地诊断和治疗胃肠道疾病。
在胃肠镜检查培训中,重点需要掌握以下内容:
1. 检查前的准备:包括患者的饮食指导、肠道准备、麻醉方式等。
2. 仪器设备的使用:了解胃肠镜的结构、功能和操作方法,以及如何处理常见故障。
3. 病理生理学基础:了解胃肠道的生理和病理学基础,以及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4. 操作技巧:掌握正确的插镜技巧、镜头调节和常见操作的步骤,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5.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了解胃肠镜检查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出血、穿孔等,掌握相应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无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2. 患者感受:在检查过程中要关注患者的感受,及时解释和安慰患者,减轻其紧张和不适感。
3. 异常情况处理:如患者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检查的准确性。
总之,胃肠镜检查培训需要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在实践中要注意无菌操作、患者感受和异常情况处理等问题,确保检查的安全和准确性。
进修胃肠镜医生总结范文
![进修胃肠镜医生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5d72dd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68.png)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胃肠镜进修的旅程已经接近尾声。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医学的严谨与博大,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在此,我对自己在进修期间的所学、所感、所思进行总结。
一、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提升在进修期间,我系统地学习了胃肠镜检查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胃肠解剖、生理、病理、内镜操作技术等。
同时,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熟练掌握了胃肠镜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常规胃肠镜检查、活检、息肉切除等操作。
二、临床思维的培养在临床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临床思维的重要性。
通过观察、分析、总结,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临床思维模式。
在面对患者时,我能迅速判断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诊断准确率。
三、医患沟通能力的提高在进修期间,我意识到医患沟通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
通过与患者的沟通,我学会了如何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解答患者的疑问,消除患者的顾虑。
这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使我更加热爱这份职业。
四、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在进修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
在与同事的交流与合作中,我学会了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共同进步。
这种团队精神使我更加坚定了在胃肠镜领域深耕的决心。
五、对自身不足的认识在进修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
例如,在处理复杂病例时,我的临床经验尚显不足;在医患沟通方面,有时还不能完全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总结:此次胃肠镜进修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素养,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从事胃肠镜工作的信心。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和医患沟通能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同时,我也将珍惜团队协作精神,与同事们共同进步,为我国胃肠镜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肠镜操作体会
![肠镜操作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3ebb7362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c4.png)
肠镜操作体会
肠镜是一种常见的内窥镜检查方法,可以检查肠道内部的情况,包括
炎症、息肉、肿瘤等。
作为一名医学生,在实习期间,我有幸参与了
肠镜操作,下面是我的体会。
首先,肠镜操作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在手术室内,医生需要对
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和检查,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等信息。
同时,还需要对肠镜设备进行检查和准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卫生。
其次,肠镜操作需要医生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经验。
在操作过程中,医
生需要准确地掌握肠镜的位置和方向,以及对肠道内部的情况进行观
察和判断。
同时,还需要进行必要的治疗和取样,如切除息肉、取活
检等。
在肠镜操作中,患者需要配合医生的操作。
患者需要保持平静和放松,以便医生更好地进行操作。
同时,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呼吸
和姿势调整,以便医生更好地观察和操作。
肠镜操作需要医生和患者的共同配合和努力。
在操作过程中,医生需
要细心、耐心和专业,而患者需要保持配合和信任。
只有这样,才能
保证肠镜操作的顺利进行和检查的准确性。
总之,肠镜操作是一项重要的内窥镜检查方法,对于肠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肠镜操作的重要性和难度,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医生和患者在肠镜操作中的配合和努力。
肠镜操作技巧心得
![肠镜操作技巧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726b8c00f7ec4afe04a1dff9.png)
肠镜操作心得脾曲通过方法:1.在紧挨脾曲部确位,使内镜直线化,镜身的自由感和肠缩短后内镜插入的长度(40cm)之后,充分抽吸空气,调角度向上并右旋内镜后,立即向左反旋转内镜。
2.穿过第一个皱褶后,一边抽吸空气一边左旋内镜,便进入横结肠(其内腔呈三角形)。
3.为使脾曲部的弯曲钝角化,应稍稍回收角度,并使肠管与内镜镜身保持一致的同时,向内插入。
如果由于脾曲的角度过大,无法顺利进入横结肠,接着可以采用以下4个不同的方法尝试通过脾曲。
首先采用吸气的方法,通过吸气使由于过度充气造成的角度过大得以缓和,容易通过一些。
如果依旧无法通过,那么可以采用第二种方法,就是让助手用右手压迫B点,使脾曲的角度变成钝角,以便容易进入横结肠的肠段内。
如果不行则不妨尝试第三种方法,改变体位,此时可以让病人采用右侧卧位,因为这样的体位改变,会使肠腔内原有的气体到达脾曲,肠段自身重力的作用,使得脾曲的角度变得柔和,肠镜通过自然也变的容易许多了。
一般大多数病例通过以上操作都可以顺利通过脾曲,进入横结肠。
如果操作失败,那么上级医生同样可以重复以上的操作;如果再失败,那么就尝试第四种方法,即逆时针旋转镜身,把下一肠腔的走向放到监视器的正上方,然后把向上的旋钮逐渐调大,并且向内进镜小于10cm,如果幸运通过此“滑进”技术。
发现横结肠的入口,那么结果也是不错的。
事先说明一下,我是一个单人肠镜的初学者,原来在单位做过一些双人肠镜,但没有人指点,技术很差,提高也很慢。
今年1、2月我到南方医院学习单人肠镜,在其内镜中心潘德寿主任等老师的指点下,感觉提高很快。
到今天我完成了30例病人(在南方医院做了20例,后来休息了一段时间,再加上我们医院肠镜病人比较少,所以动手机会不是特别多,但我一直在努力),所以还只能算初学者。
头10例我一例也没有完成,但从第11例到现在,只有2例没有做完,其中还有一例是因为病人有肛裂,疼痛难忍。
所完成的病人基本没什么痛苦。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检查416例体会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检查416例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3168c157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35.png)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检查416例体会
桑海彤;王春娅;王萍;闫曦
【期刊名称】《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8(029)004
【摘要】结肠镜单人操作法是目前国际上结肠镜插入法的主流,笔者自2006-01~2007—12应用单人操作法检查患者416例,效果满意,现将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操作技巧总结如下。
【总页数】2页(P295-296)
【作者】桑海彤;王春娅;王萍;闫曦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323医院消化科,陕西,西安,710054;解放军第323医院消化科,陕西,西安,710054;解放军第323医院消化科,陕西,西安,710054;解放军第323医院消化科,陕西,西安,71005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3.8
【相关文献】
1.结肠镜双人操作法向单人操作法转型的教学体会 [J], 彭卓嵛;卢杰夫;张学松;梁雪;李桂贤
2.结肠镜检查中单人操作法与双人操作法的比较分析(附1 070例分析) [J], 邓燕;罗忠金;何洁;方慧祺;张杰
3.单人操作法行结肠镜检查500例次体会 [J], 于海生;李新静;许春华;王云芳
4.单人操作法与双人操作法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J], 张志会;许之美;张
淑英;潘永峰
5.结肠镜检查单人操作法与双人操作法的对比分析 [J], 张书琴;王志刚;张文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单人肠镜的困惑,怎么进行钩拉?过脾曲时为什么疼痛?感觉进镜不畅时,就要退镜、小幅度的调整角度、旋镜、寻到腔隙后吸气通过就是钩拉。
乙状结肠取直后通过脾区不疼痛。
角度打多少,要看你镜子所处肠腔的形态,最好是寻腔勾拉。
举个例子,你在脾曲勾拉,那你就可以UP到底。
如果你在乙状结肠或横结肠勾拉的时候,打的角度要尽量可以勾住,还要可以顺着前面的肠腔,这样勾拉的时候镜子就顺势往里走了。
进行勾拉时,一般先抽气,大旋钮打成一定角度,但前提是勾拉时还可以看见肠腔,这样比较安全,可以防止黏膜撕裂。
另外,退镜时,镜身右旋,可以取直镜身,说明是“α”袢;如果右旋反而肠腔退了出来,说明是反“α”袢,此时左旋镜身即可取直镜身。
乙状结肠取直镜身很重要,这样进脾曲、肝曲一般都比较顺利!2.瘦人在做肠镜检查时关键是取直镜身,千万不要结袢,反复勾拉,一般用较短镜身就可到达盲肠。
瘦人难在乙状结肠,胖人难在横结肠。
瘦人乙状结肠肠腔狭,皱襞厚,皱襞之间间距小,故易成攀,要熟练须很长的时间反复磨练,才能变成自己的经验;胖人主要因为肠系膜脂肪厚,导致横结肠下垂,这时应在脾曲处改为右侧卧位就可顺利到达肝曲了,但要保证到脾曲处镜身进入40cm,说明在乙状结肠没有成攀。
通过直乙结肠、乙降结肠移行部:左侧卧位通过直肠及直乙结肠交界时,调角度向上,再向左旋转镜身进镜,越过直乙交界后,充分抽出空气,回拉并右旋镜身,进行镜身取直缩短的操作,拉直直乙弯曲部。
通过乙状结肠时,一边抽吸空气,一边有意识退拉内镜,一边右旋内镜,有时要左旋,使乙状结肠缩短直线化过程中插入结肠镜。
我们将这种方法总称为“右旋短缩技术”。
在乙状结肠通过后或脾曲通过后,如有结袢,右旋短缩技术在此时的应用极为重要,通过右旋镜身及向后退镜,可使绝大部分结袢消除并取直镜身。
结肠脾曲、肝曲:在紧挨脾曲部位使内镜直线化,充分抽吸空气调角度向上并右旋内镜镜身后,立即向左反旋转内镜。
为使脾曲部弯曲钝角化,应稍微回收角度,并使肠管与内镜镜身保持一致的同时,向内插入,边吸气边左旋内镜,使之进入横结肠。
如遇脾曲角度扭曲变锐,肠腔不明显时,可改为右侧卧位,循腔进镜,勿强行进镜而造成穿孔。
通过肝曲,头端到达肝曲后,最重要的是抽气和退镜操作。
通过抽气使肠管充分缩短并退镜,在肠管发生缩短后,调整角度和旋转操作。
多数情况下,调角度向上并右旋镜身就可以插入升结肠。
如因乙状结肠或横结肠弯曲结袢致内镜的前端无法前进时,患者改为平卧位,请助手按压患者腹壁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通常按压脐部,或从脐部向剑突肋弓方向推顶,以抵御结肠的下垂,减轻下垂角度和肝曲的锐角。
结肠镜过程中要牢记:1.“40法则”。
即达脾曲处镜身进入40cm,说明镜身已拉直!!2.镜身自由感,包括旋钮自由和镜身自由。
但初学者往往在乙状结肠容易结攀,且不能判断镜身进至何处,依靠肠袢形态来判断常容易出错,经常进镜60cm以上,见到蓝斑,以为到了肝曲,其实还在乙状结肠。
乙状结肠进镜过程中看到前端的肠腔在扭,肯定要结攀了,患者会叫痛,如果强行进镜到下一个拐弯处前,一定要记得短缩肠管。
我的经验是在乙状结肠多花点时间,从进入直乙移行部就开始防止结攀,旋转的幅度不要过大,以防人为成攀,缓慢通过每个皱襞,如遇拐弯处先钩拉退镜,看镜身是否自由,然后再进镜。
左侧卧位如果淌过了一段有水的肠段(降结肠)后,说明到达脾曲了,这时就看镜身是否为40cm,如果不是说明乙状结肠结攀。
4、时间比较长:40min~60min一例,进境的时候很慢,通过脾区比较费劲,进镜到了升结肠后就不能推进了,大部分停在升结肠中段,不敢暴力操作,开始是看着工藤的书来操作,但是旋镜做的不好,还是要用小旋钮辅助,很累。
说来还是熟能生巧的事情。
个人觉得工藤的书真的帮了我很大的忙。
至于“进境到了升结肠后就不能推进了,”主要还是乙状结肠处理不好引起的,所以应该在乙状结肠花更多的时间,不要一开始觉得乙状结肠、降结肠进境很顺利就一直进境,个人认为进了直肠到乙状结肠开始就应该以吸气为主,尽量少充气,把乙状结肠拉直了,后面进境就相对好做了。
如果40min一例的话,应该花30min在乙状结肠及降结肠处。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讲一下个人体会,单人做镜子最好的体位是仰卧位,跷着二郎腿,这个时候病人最为放松,最利于进镜子,当然一开始还是左侧位才利于进镜。
当你进镜不顺时多变体位会有较大转机的。
另外介绍一下腹部的辅助手法,我见过很多人在压腹时都是用指尖垂直向下压,这样子病人痛苦大效果也不理想,我的经验是:一、在左侧打圈时用手掌平压肚脐部,二、右侧进镜难时,尤其象楼主所说“到升结肠中段就进不了”的情况,让助手轻轻平压上腹部,一般都能轻松的通过。
要注意的是助手加压时动作要轻柔加力不要突然,根据情况调整压的深度,这样病人痛苦才小,不会收腹抵抗,大部分是不用深压的,深压有时反而会压住自己的镜子不利进镜。
肠镜过乙状结肠时不宜过急,多花些时间,钩拉,吸气,右旋回拉。
进入乙状结肠时,保持腔在右侧会减少成袢的机会。
到升结肠时持续吸气,也许可以把升结肠缩短,回盲瓣吸到镜头前。
我的感觉是一定要多拉,腔好,进境顺利的时候也要做到进进退退,有阻力的时候毫不犹豫的退。
肠镜进入升结肠中部感觉阻力较大,可能是肝曲没有拉直,因此首先进肝曲时应该通过旋镜勾拉取直,多抽气,如果在升结肠还是觉阻力大,可以在该部位继续抽气,不要着急进镜,注意镜子自由度,如果自由度好的话,可以在原位抽气,之后再进镜就会顺利很多。
升结肠阻力大大部分原因可能是横结肠成袢,这时除了吸气拉镜外,可以让助手由脐下向上腹部压,阻止镜子成袢。
但对肠道的理解很重要,首先肠镜操作不象胃镜,胃镜是进进进,而肠镜是退退退,还是退;其次,肠镜操作时直乙交界和降乙交界的处理很重要,在这两处要多花时间,注意旋转时拉镜,而且一般是右旋,将肠道拉直,切忌失去耐性滑镜,一般来说滑进也能进入乙状结肠或降结肠,但一旦滑进后肠道伸展,镜身将失去自由感,往后的处理将变得很难;必要时要助手辅助按压,不要自己一味浪费时间,按压时有时很快在不成攀的情况下进入;肠腔很直很好的情况下,比如横结肠、降结肠等要注意防攀。
我的体会是首先是心态,要稳中求进,操作时少注气多抽气,在通过降乙交界之前随时要感受镜身的自由度,说白了就是你的进退和视野进退同步,说明镜身是直的,没有大的结袢,一旦自由度消失或病员感疼痛、助手感进镜困难要毫不犹豫的反复的短距离进退加镜身的旋转,大都可以解决结袢。
只要顺利通过这一段其余的操作基本都比较简单,只需要反复的练习和操作就可以了。
过脾曲后一般是左旋拉镜。
3.结肠镜进镜在降结肠遇到连续锐角,已尽量抽吸气体,反复勾拉退镜,但通过一个锐角后再过下一个锐角时,旋镜,打角度,镜头已固定,无法进镜,请教一下怎么办?实际上你的镜子已经结襻了,进退两难,尽量旋镜退镜,先向右(多半有效),不行则反之,也可结合变换体位(左侧卧位换成平卧位),或是按压脐下,反复试试可通过。
4.进镜20cm便可在右下腹触及肠镜,右手持镜失去自由感,同时图像在视野右方,即右旋肠镜及退镜,勾拉等方法,可仍然觉得进境有阻力,病人有痛感,勉强做到脾区,病人已很辛苦,故放弃。
如果不能做到一直保持无袢状态,那么很可能,肠镜形成袢,向病人右下腹方向凸出,继续进境,是带袢进境,估计很难做完。
一是逐渐学会解袢,二是让助手按压病人右下腹,或许有用。
而解袢,实际需要对肠镜有一定手感后才能行。
如果一味按照书上提示的操作解袢,不一定收到良好效果。
象你这种情况,也许是初学者的通病,在直乙交界处一直压大旋钮,甚至到底,这样造成的结果是镜子成钩状,所以无法进镜,若勉强进镜则会出现你前进肠腔也往后退,即书上所说的发夹现象。
我的体会是适当压大旋钮,向右旋镜,同时,也向后退镜,这样肠腔会不自觉的套上你的镜身。
在乙状结肠仍是向右旋转,缓慢后退,且保持一定的角度,这样,就会把乙状结肠套上。
其实前面这一段一般都是有腔直接进镜,如果看不到腔的话就压大螺旋,然后左转镜身进镜,当然要不时看看腔的方向了,走一段就右旋退镜,很快就会过去了。
如果不行就退镜再进,千万不能镜子已经不行了还反复进镜,这样圈会越结越厉害,患者会特别疼痛的。
5.钩拉是否一定要在转弯处才进行?在直行的结肠处是否可以进行钩拉?钩拉是转动上下旋钮还是左右旋钮?调节幅度应多大?(自己有时钩拉能成功,而有时却不能成功,也不知为何会成功,为何会失败)钩拉不一定要在转弯处,直行也是可以的,因为做肠镜,保持肠身在直线状态进镜,防止结襻是最基本的,进进退退,取直镜身。
总之,肠镜操作原则要记住:循腔进镜,进进退退,取直镜身,结合滑行,防襻等。
6.我可以说是做肠镜的老医生了,有几点体会跟大家进行共勉:①肠镜中一般可以随时进行钩拉;②如有袢形成,一定要解袢后再进啊;③钩拉时不一定要把可曲部的角度打得如何如何大,只要保持一定的角度即可,可以是150°就行啦;7.一定要少打气啊,不行的话就在打气后看清管腔后立即吸气啊。
勾拉,于结肠弯曲处顺着肠曲调整角度钮(即“钩“),然后稍稍吸气后退镜(“拉“),如已钩住肠襻,即表现为退镜时肠腔不动,或肠腔向反方向运动。
这时不应急于进镜,而是耐心地退镜至套住在镜身上的结肠即将脱出时才继续进镜。
勾拉一般在以下时候用:a.肠腔有较大的弯度不易通过时。
b.肠腔进镜时反退镜时。
c.结肠过长,肠镜不能达到时。
d.进镜过于困难时。
勾拉一般什么地方都可以进行。
也能在直腔中勾拉。
勾拉时旋钮要根据与肠壁的关系决定调节方向。
不要调节辐度过大,以免成角,引起穿孔的可能。
镜身的旋转,一般在过乙状结肠、结肠脾曲、肝曲的时候。
逆时针旋转镜身,一般是在右半结肠时。
钩拉一般常用在乙状结肠、脾区、肝区,其他部位能用这个技术的实在太少了,关键还是自己体会,做的多了就有感觉了。
我自己的体会是,尽量避免失去视野的钩拉,应该把视野调节到中央位置,通过旋转镜身有一定帮助,动作要轻柔,这样对肠系膜和肠黏膜的损伤小,病人痛苦也小,成功率更高一些。
过乙状结肠时容易成攀,会影响后面的进境,最好在保持肠腔取直的情况下进境,因此在乙状结肠尽量钩拉取直,而不是等到后面再来取直这样病人的痛苦会少一些。
8.本人是单人操作,一般情况下可较快到达回肠末端,以下仅供参考:①钩拉是否一定要在转弯处才进行?未必。
只要有较大阻力都是手法钩拉的时机。
②钩拉是转动上下旋钮还是左右旋钮?调节幅度应多大?钩拉时以上下旋钮为主,结合旋转镜身,要点:钩拉后退时以前端不退出为宜,尽可能保持肠腔在中央,选择左旋右旋,但一般而言,脾曲以远多为右旋为主,横结肠至肝曲部左旋为主,脾曲、肝曲钩拉时速度宜慢,避免系膜撕裂及镜前端突然前行引起的穿孔(曾见肝曲拉镜而引起穿孔者)。
③钩拉时旋钮幅度切忌过大,因为:A、容易失去肠腔;B、镜身失去自由感;C、患者疼痛明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