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校本培训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肥城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市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加快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步伐,按照“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市”标准对教师应用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和《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指导意见(试行)》精神,结合我市教育装备情况和教师队伍实际,制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培训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通过培训,提高我市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操作技能,自觉地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充分发挥我市中小学现代化教学装备的效能,推动我市教育教学质量的快速提高。
二、培训对象
全市在职在岗中小学干部教师。
三、目标要求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特别是教育领域中的地位与作用,了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和实践,树立在学科教学中自觉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一般操作与使用,具有使用教学软件的能力。了解因特网的信息服务,能利用因特网获取、交流、处理与应用信息,初步掌握将因特网的信息服务应用于教学工作的方法。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能编排教案、试卷、论文等。能够应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教学信息的综合处理,如统计、数据的图形显示、排序等。掌握文稿演示软件的使用,能编排和演示教学内容。
四、培训内容
计算机知识与基本操作;因特网基础;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文稿演示。(详细内容见附件:《肥城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校本培训纲要》)
五、培训方式
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采取单位集中培训和教师个人分散学习相结合、网上交流和定期主动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六、培训原则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理论学习必须与信息技术实践运用相结合,必须与学校和学员自身实际相结合,同时也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指导教师要坚持理论传授与实践相结合,真正把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落到实处。
2、坚持针对性、时效性原则
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及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学员必须能熟练使用学校现有的各种资源进行教学、教研、教改,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知识、掌握相关技能技巧。坚持与校内外软硬件环境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合理的利用软硬件资源。
七、培训时间与课时安排
全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校本培训自2011年1月初开始,2011年9月底结束,总体时间九个月。各单位、各学校利用双休日和课余时间安排100课时进行校本集中培训,其余时间学员分散学习。
八、组织保障
为加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培训工作的领导,教育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由政工科、教研室、装备办、教师进修学校相关人员组成,具体负责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校本培训工作。各单位、各学校按照培训工作实际要成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确实将培训工作抓好落实做出成效。
九、培训管理
为扎实有效地做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培训工作,各单位首先要进行摸底排查,确定参训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未达到本次校本培训要求的教师都要参加培训,并且按要求进行登记造册。各单位、各学校要将参训人员名单报教育局政工科。要按照培训内容、单位教育装备状况、参训教师状况和单位工作实际制定本单位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方案,确定校本培训指导教师,确定培训场所,计划好培训时间,抓好培训落实。教师进修学校要先期做好校本培训指导教师的培训工作。培训期间教育局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督查结果及时汇总,反馈通报。
十、培训结果评估
培训结束,教育局将组织专家命题,统一进行全员理论水平测试,届时,教育局将安排专人监考。为检测各单位校本培训效果,检验参训人员实际操作水平,教育局将按单位参训人员的百分比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参训教师到指定场所进行上机操作水平测试,抽考人员考试成绩的平均分数,将作为衡量各单位各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校本培训工作的主要依据,并纳入2011年督导评估;考试成绩不及格人员不能参加优质课、教学能手评选,不能评聘教师职称;培训结束后,教育局将召开总结表彰大会,表彰优秀单位和个人,对组织不利、成绩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
附件:1、肥城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培训纲要
2、肥城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培训报名表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附件1:
肥城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培训纲要
一、计算机知识与基本操作1、计算机系统
1)、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了解
2)、硬件系统简介了解
3)、软件系统简介了解
4)、操作系统的发展了解
2、文件及文件夹
1)、新建文件、文件夹,命名规则掌握
2)、文件、文件夹属性及设置掌握
3、路径及目录结构理解
4)、常用文件的类型及扩展名掌握
5)、资源管理器结构及操作(新建、移动、复
制、删除、重命名)
熟练应用
3、文件、文件夹的
共享与查找
1)、文件的查找与高级搜索掌握
2)、通配符“*”与“?”的用法掌握
4)、局域网内文件、文件夹的共享设置与查找熟练应用4、控制面板操作
1)、设置桌面显示属性掌握
2)、汉字输入及输入法的安装与设置掌握
3)、添加和删除程序理解
4)、管理用户账户了解
二、因特网基础1、浏览器常用设置
(IE6.0为例)
1)、主页设置了解
2)、历史记录及管理了解
3)、临时文件及清理了解
4)、安全设置了解
2、浏览网页
1)、URL简介了解
2)、常用网址的收藏与收藏夹管理熟练应用
3)、网页保存的类型掌握
4)、保存网页中的图片熟练应用
5)、复制网页中的文字到Word 熟练应用
6)、常用的下载工具及使用掌握
7)、文件下载熟练应用3、文件搜索
1)、搜索引擎简介了解
2)、搜索引擎的选择和使用(百度)掌握
3)、搜索关键字的选取掌握
4)、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介绍了解
4、收发电子邮件
1)、邮箱申请(以网易邮箱为例)熟练应用
2)、outlook账户配置了解
3)利用outlook收发电子邮件了解
4)、登陆个人邮箱收发电子邮件熟练应用
三、文字处理
(以Word2003为
例)1、文字录入
1)、选择输入法及输入法工具栏介绍掌握
2)、在规定位置处输入文字熟练应用
3)、删除指定文字熟练应用
4)、换行与分段熟练应用
5)、特殊符号、带拼音文字、公式输入熟练应用
6)、文字与段落的选取熟练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