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室品管圈 第5期降低动静脉内瘘穿刺疼痛率

合集下载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透析后动静脉内瘘患者穿刺点渗血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透析后动静脉内瘘患者穿刺点渗血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透析后动静脉内瘘患者穿刺点渗血率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透析后动静脉内瘘患者穿刺点渗血率的效果。

方法:科室成立品管圈,以“降低透析后动静脉内瘘患者穿刺点渗血率”为主题,运用品管圈手法,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率。

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动静脉内瘘患者穿刺点渗血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透析后动静脉内瘘患者穿刺点渗血率中作用显著,提升动静脉内瘘护理质量,提高了圈员们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品管圈;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渗血率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终末肾脏病患者最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手段[1],而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必须要有血管通路。

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具有寿命长、并发症发生率低和医疗费用低等诸多优点,是血液透析患者首选血管通路,也是指南和专家共识推荐的血管通路。

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动静脉内瘘患者每周必需接受2-3次的透析治疗,每次要进行两次的内瘘穿刺,透析后拔针导致的穿刺点渗血是护理中常会遇到的问题,穿刺点渗血浪费患者珍贵的血液,增加患者心理上的不适感,同时造成患者慢性失血与局部感染,甚至会引起皮下血肿,造成内膜损伤及内瘘血流量下降[2]。

品管圈也称质量控制圈,主要是将工作性质相同或者相近的人组成一个整体活动团队,通过整个团队集思广益,结合科学的统计方法和管理手法,解决工作管理等问题的一种管理方法[3]。

采用品管圈手法对科室动静脉内瘘患者进行干预,经过8个月的实施,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品管圈由7名医护自愿报名组成,其中主管护师3名、护师3名、主治医师1名,年龄 25-36周岁不等,平均年龄29周岁。

1.2 方法1.2.1确定圈名、圈徽与主题选定本科室为新成立的科室,品管圈活动也是初次开圈,圈员积极性高,采用头脑风暴法确定圈名与圈徽,取名“肾斗士”。

“肾”斗士是圣斗士的谐音,意为勇往直前、绝不妥协的勇士,象征我们敢于拼搏,决不气馁,协力守护肾脏,对抗病魔。

品管圈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品管圈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品管圈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摘要:目的对品管圈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进行研究,观察应用效果。

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2年12月,由我院接诊的80例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为本课题研究样本,随机平均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分别为40例。

以护理方法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对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研究组患者采用品管圈护理干预,通过比较相关数据分析不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

结论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实施品管圈护理,增强了患者的自信心,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优势。

关键词:品管圈;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应用效果前言肾脏功能衰竭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主要包括急性肾损、慢性肾脏病[1]。

一般而言,前者只要采取科学的治疗方式便能够痊愈,而后者属于不可逆的损伤,给患者生理、心理带来负担的同时,致使患者极易产生焦虑、烦躁等负面心理,甚至有些患者出现逃避治疗的情况,这不仅是对医护人员工作的不配合,更是对自身疾病的不负责[2]。

血液透析则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加之血管通路作为血液透析治疗的重要条件,当前动静脉内瘘已然成为了最佳的血管通路,对此,护理人员要深入学习动静脉内瘘护理的内容,依据患者个人情况,对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为患者更好的融入社会做足准备,以获得满意的护理效果[3]。

基于此,为观察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实施品管圈护理的应用效果,对我院接诊的80例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展开相应研究、分析,详情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2021年1月-2022年12月为本课题研究时间,对此时间段内,在我院接诊的80例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

以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患者均为40例。

参照组患者最小的年龄为30周岁,最大的年龄为81周岁,均值约为(54.75±16.37)岁;研究组患者最小的年龄为30周岁,最大的年龄为82周岁,均值约为(54.93±16.41)岁。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中的应用毛永玲【期刊名称】《吉林医学》【年(卷),期】2016(037)009【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的应用效果。

方法:由8名护士和一名医生自愿组成一个“圈”,通过圈组成员多次讨论,最终确立“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发生率”为活动主题。

将2014年3月~5月在本科规律透析的40位患者设为品管圈活动前,2014年6月~8月规律透析的40位患者设为品管圈活动后,对活动前后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并制订和落实整改措施。

结果:品管圈活动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低于品管圈活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渗血的发生率,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责任心,同时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促进了血液透析质量持续改进。

【总页数】3页(P2356-2357,2358)【作者】毛永玲【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人民医院血透室,江苏连云港 2222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发生率中的应用 [J], 刘晓丽;王湛;徐楠2.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发生率中的应用 [J], 张琳;魏秀花;张明兰;关美琴;杨巧梅;苏维梅;王静红3.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动脉瘤发生率中的应用 [J], 李家燕;胡琼燕;唐业莹;黄玲;吕海莲;彭小梅4.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发生率中的应用 [J], 刘晓丽;王湛;徐楠5.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中的应用 [J], 毛永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品管圈降低透析中内瘘穿刺点渗血率

品管圈降低透析中内瘘穿刺点渗血率
、 r 0 l _ 3 2 20 1 4 No . 1 1

Ⅱn
管圈降低透析 中内瘘 穿刺点渗血率
纪元春 , 黑 生瑛 , 李 爱萍 , 张 兴
( 兰州大学第一 医院 , 甘肃 兰州 7 3 0 0 0 0 )

要: 目的 运用品管 圈( Q C C ) 降低 维持性血液透析 患者 透析 中内瘘 穿刺点渗血 率。方法 选定 Q C C活动主题 , 拟订 活动
我科 品管 圈小组于 2 0 1 3年 1月 5日开展 了“ 如何减少透析
1 . 3 现 状把 握 ,
中内瘘 渗血 ” 的调查 。将护 士分 为两组 , 实施组长负责制 , 根据 自制调查表 , 就我 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内瘘渗 血情况 进行调查 , 并作 了临床 资料 比较 。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
计划 。 观察透析 中 内瘘 穿刺点渗血发 生情况, 分析原 因制定对策并 实施 , 总结临床护理 经验 。结果 Q C C活动能显 著降低 维
持 性血液透析 患者透析 中内瘘穿刺点渗血率。结论 Q C C能够 降低 透析 中 内瘘穿刺点渗血率 , 提 升护理质量 , 减 少护 患纠
纷。 提 高患者满意度 。
关键词 : 品管圈; 透析 ; 内瘘 穿刺点渗血
中图分类号 : R 4 5 9 . 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1 — 1 2 4 6 ( 2 0 1 4) 1 1 _ o 1 4 8 - o 3
表 2 品管圈活动主题选定
维持 性血液透析患者 由于反复 内瘘穿刺 、8 — —
重视 , 内瘘局部硬结 , 伤 口愈合慢 。
淤血吸收) ; 有硬结 时 , 每 日用喜疗妥软膏涂擦按摩 , 每 日两 次 , 每次 1 5 mi n , 或每次治疗时用 内瘘 宽谱治疗 仪照射 4 0 r a i n 。热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堵塞发生率的影响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堵塞发生率的影响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8 Vo1.18 No.54212投稿邮箱:sjzxyx88@·护理管理·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堵塞发生率的影响林亚妹,朱美娟,潘巧虹(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净化科,海南 海口 570102)0 引言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当中,血液透析是一种比较常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维持患者体内肾脏功能的正常运转。

而进行血液透析需要以血管通路的建设为基础[1],治疗性质主要为维持生存的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在治疗时一般经常用的血管通路有很多种方法,而动静脉内瘘是这些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种,患者的“生命线”是非常重要的,正确的血液透析关乎到患者的病情甚至是生命,也是目前血液透析患者最为安全准确的血管通路,患者所受到的创伤非常小,患者的心功能受到的影响很小,患者使用期时间长,患者受到的感染几率非常低,具有安全、血流充分、感染机会少等优点,因为存在各种原因,内瘘阻塞的发生会对病人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在临床上动静脉内瘘会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动静脉内瘘能够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患者的透析效率,给患者造带来了疼痛感以及生活中的压力,医生要采取措施防止内瘘阻塞这种事情的发生,采用哪一种方式防止这种事情的发生,同时应该采取哪些及时有效的补救措施,以确保静脉内瘘的通畅,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品质管理形式有很多种,而品管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形式,品质管理有很多环节,品管圈这个环节是其中的一种,其特点是人员自动自发组成的,而且全部是同一部门,进行一定活动的团体,其优点是利用众人来想出一些解决一个问题的多种办法,众人协同合作,共同努力,按照一定的活动要求,通过不一样的品质管理工具,以及科学统计工具来发现一些问题,同时,想尽一切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工作场所需要有一个好的维护,在维护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的去改善我们的工作场所,而品管圈就是这样的一个集体活动。

品管圈在降低患者血透治疗中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率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患者血透治疗中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率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患者血透治疗中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率的应用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在降低患者血透治疗中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率的应用效果。

方法组建品管圈小组,开展品管圈活动,以评价法选定活动主题,制作流程图与查检表,分析可能造成渗血发生的原因,绘制鱼骨图,制定科学、有效地改进对策并切实执行,包括采用个性化的穿刺方法、改良穿刺针的固定方式、加强患者内瘘知识的宣教、弹力绷带和棉球的使用。

对比品管圈活动应用前后的渗血率。

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前的渗血率为14.8%,开展后为5.5%,开展后明显低于开展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品管圈在降低患者血透治疗中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率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血透治疗;动静脉内瘘穿刺;渗血率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患者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法之一。

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治疗实施的关键,其中自体动静脉内瘘因其使用时间长、并发症少而被临床上首选为血透的血管通路,被称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但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内瘘穿刺点渗血的现象,不仅造成患者的慢性失血,还需经常性的更换穿刺点,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反复的渗血也容易导致感染,影响患者内瘘的使用寿命和生活质量,从而导致患者对治疗的不配合,引发护患纠纷。

品管圈活动(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一种团队性活动,由多个团员组成,活动中要求团员之间互相帮助,共同协调、配合,以发挥其思维能力,应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原因,进而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以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其优势在于可以集思广益,促进问题快速、高效地解决[1]。

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血透治疗的护理工作中,可明显降低渗血率。

基于此,本科2015年9月-2016年7月开展了以“降低患者血透治疗中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获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科品管圈小组成立于2015年9月,以自愿原则由9名护士构成;职称: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4名,其中护士长担任圈长,负责组织统筹工作;另设辅导员一名,为院级品管圈辅导老师。

品管圈在降低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率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率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率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7-22T14:46:14.07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月4期作者:王薇徐艳[导读] 探讨品管圈对降低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率的作用效果。

王薇徐艳(扬州市中医院;江苏扬州225000)【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对降低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率的作用效果。

方法:择取80例在本院通过自体内瘘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时间从2019年6月-2020年5月,通过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为40例。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品管圈护理活动,记录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率、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

结果:研究组动静脉内瘘的失功率较对照组低,护理的依从性和满意度则较对照组高,P<0.05。

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可以使患者内瘘失功率降低,还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依从性,节约医疗费用,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动静脉内瘘;失功率;血透透析;作用效果动静脉内瘘是血透中的一种永久性的血管通道,受大多数的临床医生和患者的欢迎。

但因为肾病患者治疗的周期很长,长期的透析患者在定点穿刺处的皮肤会容易松弛、变薄,在透析的过程中极易渗血[1-2]。

品管圈指的是,为了可以高效的解决相关问题而自发的组成的小团体,其中团体中的成员进行分工合作,通过品管圈的工具来分析、解决护理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3-4]。

本文主要探讨品管圈对降低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率的作用效果,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择取80例在本院通过自体内瘘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时间从2019年6月-2020年5月,通过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中男性女性患者各收入20例,年龄均在20至72岁间,平均年龄是51.8±10.9岁;研究组中男性患者收入18例,女性患者收入22例,年龄均在21-73岁间,平均年龄是50.8±10.7岁。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发生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发生率中的应用
护 理研 究
品管 圈活 动在 降低 血液透析患者 内瘘 穿刺点渗血
发生率 中的应用
刘 晓丽 王 湛 徐 楠
(中国中医科学 院望京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北京 朝 阳 100102)
【摘 要 】目的 探讨 品管圈活动对 降低血液透析 患者 内瘘 穿刺点渗血发生率的效果 。方法 2013年 6月 一2013年 12月 ,我科以“降 低血 液透 析患者 内瘘 穿刺点渗血 的发 生率”为主题 ,开展 为期半年的品 管圈活动 ,分析 血液透析 患者 内瘘穿刺点渗血发 生的原 因, 探讨解决对策并 实施 ,进行 效果评价 。结果 血液透析 患者 内瘘 穿刺点渗血发生率 ,传统护理组和品管圈护理组平行对 比,差异有统 计 学意义(P<O.05)。结论 开展 品管 圈活动 ,运 用品管 固质量管理方法 能够 降低血液透析 患者 内瘘 穿刺 点渗 血率 ,提 高科 室护理人 员参与质量管理及分析、解 决问题 的能力 。 【关键词 】品管圈;护理质量管理 ;血液透析;内瘘穿刺点渗血 【中图分 类号 】tL472 【文献标识码 】B
进行质量分析 、成果讨论和措施 的修改 ,圈长并担任监督工作将 法 ,对其进行逐一演练 ,透析结束后 ,嘱咐病 人平躺 10分钟再离
全方位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落实到实处 ,有效 的完成 工作 ,进行 开病床 ,以免压力过大 ,胶 布崩开 ,告 知患 者在 家如发生渗血 ,应
持续性的质量改进 。
理组 ),B组 为 (品管 圈护理组 ),对 比两组透 析患者 内瘘穿刺点
的渗血发生率 。
1.2 Qcc活 动 方 法
1.2.1圈 的成立 成立 Qcc小组 ,遵循 品管 圈“自愿参加 ,上 下结 合”的原则 ,共有 6名护士 自愿加 入 ,设 立圈长 1名 (由高

品管圈在降低血液透析内瘘穿刺点渗血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血液透析内瘘穿刺点渗血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血液透析内瘘穿刺点渗血中的应用作者:李靖丽,丁殊节,宋艳玲来源:《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5期作者单位:518000深圳市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肾内科李靖丽:女,本科,主管护师李靖丽丁殊节宋艳玲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3月我院血液透析室的10名护士在自发的基础上组成“品管圈”小组,并确立以“降低血液透析中内瘘穿刺点渗血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我院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内瘘穿刺点渗血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统计,针对问题提出积极的整改措施,以降低血液透析过程中内瘘穿刺点渗血的发生。

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血液透析患者静脉内瘘穿刺点皮下渗血的发生率低于开展活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品管圈成员护士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度、团队精神、护理控制意识、人际关系等评分均高于活动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血液透析室中开展品管圈活动,通过积极分析问题,找到解决措施,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有效降低患者静脉内瘘穿刺点皮下渗血的发生率,延长内瘘的使用期限,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渗血;效果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05.019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之一[1],通过建立动静脉内瘘,为患者维持持续性的血管通路,并为患者建立重要的生命线。

但是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渗血的状况,不仅浪费患者珍贵的血液,还需要经常性的更换穿刺点,增加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反复性的渗血还可能导致患者发生感染,影响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

因此,探讨有效的保护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措施,延长其使用期限,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护理工作人员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品管圈指的是相同、相近或互补工作场所中人们自愿组成的质量管理小组[2],根据部门当中存在的问题,基于自愿的角度、结合大家的智慧,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对问题进行改进,找到解决工作中关键性问题的措施,以改善工作质量。

应用品管圈降低动静脉内瘘穿刺失败的实践

应用品管圈降低动静脉内瘘穿刺失败的实践

应用品管圈降低动静脉内瘘穿刺失败的实践摘要:目的: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失败率。

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调查科室动静脉内瘘穿刺失败的现状,对动静脉内瘘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对应的解决方案,对实行解决方案之后的效果进行观察记录。

结果:采用品管圈活动后,穿刺的失败率较实施前的4.22%下降到1.35%,效果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品管圈成员的实践研究能力显著提升。

结论采用品管圈活动能够降低动静脉内扣穿刺失败率,提升圈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显著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QCC;穿刺失败率动静脉内瘘是一种吻合血管的小手术,是将患者自体动静脉血管在皮下吻合建立的血管通路,使吻合后的静脉中流动着动脉血,形成一个动静脉内瘘,它是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所必须的一种血管通路。

【1】穿刺失败率是指穿刺针未能按要求进入体腔内或血管中发生次数的百分比。

血透护士是维护动静脉内瘘的“第一使者”,其熟练、正确的穿刺技术是保护好内瘘,使内瘘能够长期使用的必要条件【2】。

品管圈是指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的工作场所的人员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团体,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3】。

我科于2016年10月1日~2017年4月30日开展了以“减少动静脉内瘘穿刺的失败率。

”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汇报如下。

1 资料1.1 一般资料我科2016年10月20日至11月20日行规律透析患者3128人次,年龄20至80岁,所有患者均至少接受了一个月的透析,患者每周透析时间最少2次,最多3次,透析时长最少为3.5个小时,最多为4个小时。

研究中均排除具有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具有清醒的意识,能够对自身静脉内瘘血管通路的建立有所了解。

2017年2月20至3月20日行规律透析人次4329人。

根据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发现两组患者各项资料之间并不存在明显差异,组间差异P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品管圈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效果

品管圈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效果

61l
取不同对策。①对于血管较深 ,走 向不太 明确 的穿刺 区域 ,先 用弹 力绷 带加 或 不加 纱球 局部 压 迫 3—5 min, 待加压区域的水分被压开后 ,就可 以摸清血管情况 ,以 利穿刺成功。②对于血管迂曲,硬化较严重 的血管 ,进 针约 1/2到 2/3为宜 ,避免进针过长穿透血管壁。③ 一 次穿 刺 不成 功 ,可 以在原 部 位做 一次 适 当调 整 ,若 回 血 仍 然不 满意 时 ,可考 虑 拔针 选择 其 它部位 ,切 忌在 原 部 位 反复 试 穿 ,损 伤 血 管 壁 ,造 成 血 栓 形 成 或 内 瘘 狭 窄 。④ 对 于年 老或 皮肤 松 弛 的 内瘘 血 管 ,穿 刺成 功后 , 将针头斜面转至朝下 ,以防血泵抽 吸时血管壁贴到针 头斜面上 。⑤穿刺前注意保暖 ,避免寒冷刺激使血管 收缩 痉挛 ,管 腔变 细 。 1.7.2 做好 内瘘的护理 ,保证 内瘘功能。加强健康宣 教 ,嘱患 者在 非 透 析 日用 40~42 ̄C温 水 热 敷 内瘘 ;若 有 硬 结或 血肿 时使 用 土 豆片 敷 贴 或 50%硫 酸 镁 湿 敷 ; 还 可 以用 喜辽 妥 涂擦 穿 刺 部 位 (喜 辽 妥 具 有抗 血 栓 形 成 作 用 和抗炎 作 用 ,能 阻 止 局 部 炎症 的发 展 和加 速 血 肿 的 吸收 ),内瘘 成 熟 不 良者 ,延 期 使 用 ,并 嘱 患 者 加 强 瘘侧 肢体 的锻炼 ,以利 内瘘血 管 的扩 张成 熟 。 1.7.3 关 注重 点 患者 :新瘘 患 者尽 量等 内瘘 成熟 后 使 用 ;穿刺难度较大的患者 ,固定护士穿刺 ,或先 由技术 熟 练 的护 士 穿刺 内瘘 动 脉 端 ,静 脉 端较 清楚 时 由低 年
作者单 位 :o 000 河北省张家 口市 ,河北 北方学 院附属第一 医院 透析 室

品管圈活动减少内瘘穿刺并发症的探讨

品管圈活动减少内瘘穿刺并发症的探讨

品管圈活动减少内瘘穿刺并发症的探讨摘要】目的:降低血透病人动静脉内瘘血管穿刺并发症,延长其使用寿命。

方法:成立品管圈,做好内瘘血管的维护,提高穿刺成功率,比较活动前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内瘘使用并发症明显降低,保证了使用质量。

结论:品管圈活动,使内瘘得到有效维护,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关键词】品管圈;内瘘;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6-0068-02【Abstract】 Objective:Redu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arteriovenous fistula in vascular puncture complications, prolong its service life. Methods:Set up quality control circles, repair and maintenance of internal fistula blood vessels,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puncture, compar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fore and after the activity. Results:Internal fistula using significantly lower complications,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use. Conclusion :Quality management circle activity, and maintain the internal fistula effectively,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Internal fistula;complications品管圈是一种高效的品质管理形式,它是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件[1]。

品管圈在降低老年MHD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并发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老年MHD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并发症中的应用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 Jan 31 (1).137 ..中户理园地•品管圈在降低老年M H D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并 发症中的应用王琼才\陈杨清\李荣华\黄统生2*(1.高州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广东高州525200;2.中山 大学中山医学院,广东广州510030)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3月~4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96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总例数及并发症 情况,于2018年7月~8月匹配患者进行品管圈活动干预,成立“内瘘”圈,比较干预前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实施前后圈 能力比较。

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干预前动静脉内瘘穿刺总例数为262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58%(94/2625);实施 品管圈活动后动静脉内瘘穿刺230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丨.08%(25/2305),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施前后 护理人员圈能力明显提髙。

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制定标准化作业,规范老年患者动静脉内瘘管理,可有效保证透析质量,提高护士内瘘穿刺水平及工作积极性,提升圈成员的整体素养。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穿刺;品管圈;穿刺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丨01卜8丨74(2020)0卜0137-02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增长快、高龄化 趋势明显,年龄增长被证实是肾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 之一。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迅速增长,老年人终末期 肾脏病的诊疗问题也日益突出。

血管通路是维持性 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液透析的生命线,目前主要 的血管通路为动静脉内瘘M。

动静脉内瘘使用频率 高,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穿刺点感染、出血、血栓形成 等并发症,对动静脉内瘘的功能造成极大影响W。

尤 其是高龄透析患者由于动脉硬化,存在广泛的血管病 变,内瘘管壁硬化,弹性较差,易滑动,穿刺成功率较 低。

透析室品管圈 第5期降低动静脉内瘘穿刺疼痛率

透析室品管圈 第5期降低动静脉内瘘穿刺疼痛率

制表时间:2018.11.2 制表人:陈亚静 审核人:贾玲勤
第一次会议
头脑风暴
制定圈名圈徽
第二次会议
寓意
• 圈名:净化圈 • 关爱肾脏,净化生命。
圈徽选定
圈徽
票数 1 4 1 2 1 1
选定
提案人 陈亚静 贾玲勤 齐珂珂 贾亚楠 张婷婷 武晓明
品管圈全员共10人通过投票4票选定为圈徽
制表时间:2018.11.2 制表人:陈亚静 审核人:贾玲勤
圈组伙伴
圈组成立时间:2018.11.1 辅导员:贾玲勤 圈长:陈亚静 圈员:齐珂珂、贾亚楠、王婷婷、张婷婷、 卫杏梅、赵雅亮、武晓明、田瑞瑞
我们的团队
成日期 辅导员
2018年11月 日
贾玲勤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圈员姓名 贾玲勤 陈亚静 齐珂珂 武晓明 田瑞瑞 贾亚楠
卫杏梅 张婷婷
4.对同仁而言: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增加团队凝聚力,完善同事之间关系。 5.对个人而言:增强个人职业技术操作能力,提升自我管理控制能力。
周次
月份
2018年第四期品管圈活动计划进度表

2018年11月
2018年12月
2019年1月
2019年2月
2019年3月
2019年4月
2019年5月


1周 2周 3周 4周 5周 1周 2周 3周 4周 1周 2周 3周 4周 5周 1周 2周 3周 4周 1周 2周 3周 4周 1周 2周 3周 4周 1周 2周 3周 4周 5周
2228
29-5 月5 6-12 日
1319
20- 2726 6.2
圈名圈徽
2.3
15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动脉瘤发生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动脉瘤发生率中的应用
形成 , 继 发感染 , 严 重 扩 张 时 可 增 加 患 者 回 心 血
用 AVF行 维 持 性 血 液 透 析 患 者 2 4 5例 , 其 中男 1 3 6例 、 女 1 0 9例 ; 年龄 2 4~ 7 0岁 , 平 均 年 龄
( 6 3 . 5 ±1 3 . 4 5 ) 岁 。两 组患 者透 析 时 间均 为 0 . 5 ~
( 广西 壮族 自治 区人 民医 院 , 广西 南 宁

要: 目的 观察 品管 圈活动在 降低血液 透析 患者 动静 脉 内瘘动脉 瘤发生率 中的应用 效果 。方法
动小组 , 选定“ 降低动静脉 内瘘动脉瘤发生率” 为活动主题 , 使用 自制调查表与头脑风暴法找 出影响动静脉 内瘘 患者动脉瘤
发生 的关键原 因并制定对策 , 实施 针对 性护理措 施 。结果 开展 品管 圈活动后动 静脉 内瘘 动脉 瘤发生率从 3 0 . 2 6 下 降 至1 5 . 5 1 , 活动前后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 ( P<o . O 1 ) 。结论 品管 圈活动能降低血液 透析 患者动静脉 内瘘动脉瘤 的
发生率 。 关键词 : 品管圈 ; 动静脉 内瘘 ; 动脉瘤 ; 发生率
中 图分 类 号 : R 1 9 7 . 3 2 3 . 2 文献标识码 : C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9 8 7 5 . 2 0 1 6 . 1 1 . 0 1 8
文章编 号 : 1 6 7 1 -9 8 7 5 ( 2 0 1 6 ) 1 1 —1 0 7 9 —0 3
动 静脉 内瘘 ( AVF ) 是慢 性 肾衰竭 血 液 透析 患 者 的“ 生命线” , 是 血 液 透 析 患 者 接 受 有 效 治 疗 的 基 础[ 】 ] 。临床 上 AVF最 常 见 的并 发 症 是 血 管 狭 窄 和血 管瘤 形 成 , 常 互 为 因果 、 互相影 响, 最 终 导 致 血栓 形成 而失 去功 能L 2 ] 。AVF手术 后数 月 或数 年 静脉 侧发 生扩 张 , 称 为瘤样 扩 张或 动脉瘤 l _ 3 ] 。动 脉 瘤形 成是 AVF常见 的并 发 症之 一 , 易 引 起血 栓

透析室品管圈第5期降低动静脉内瘘穿刺疼痛率

透析室品管圈第5期降低动静脉内瘘穿刺疼痛率

收集数据 真因验证
要因汇总
穿刺过深要因汇总
穿刺过深原因
业务不熟悉 血管不佳 胶带遇到碘伏失去粘性 担心针头滑出 穿刺针教粗 胶布质量不好 总和
20
频次
87.50%
百分比
9 7 5 1 1 1 24
91.67%
95.83%
累计百分比
0
37.50%
37.50%
29.17%
66.67%
20.83%
87.50%
9.标准化
10.检讨与改进
成果发表
… …
………… … …
… …
… …
…………………… … … …………………… … …
陈亚静
田瑞瑞 赵雅亮
贾亚楠 王婷婷
陈亚静 田瑞瑞
………… …
赵雅亮
……
贾亚楠
… 王婷婷
制表时间:2018.11.10 制表人:陈亚静 审核人:贾玲勤
第二阶段汇报
现状把握
患者测量体重及生命体征
职称 主管护师 主管护师
护师 护师 护师 护师
护师 护师
圈员人数
圈长
成员基本情况
年龄 37 32 33 32 32 30
资历 15年 9年 14年 8年 13年 8年
30
8年
29
9年
学历 本科 本科 专科 本科 专科 中专
本科 专科
9
赵雅亮
护士
27
5年
专科
10
王婷婷
护士
26
3年
本科
制表时间:2018.11.1 制表人:陈亚静 审核人:贾玲勤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0

护理品管圈-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疼痛发生率

护理品管圈-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疼痛发生率
●实施圈长与圈员的品管教育训练●培养圈员自动自发参与圈会的风气●充分掌握圈员对于品管圈活动的想法和做法●正确指导其应用品管手法,以提高活动能力●选定活动改善的问题●对于品管圈本身无法处理的问题给予帮助
●领导品管圈的活动●决定品管圈活动的进行方向●建立圈员协助,全员参加,全员发方,全员分担的体制●建立全体圈员的良好人群关系●建立全体圈员的良好人群关系●指导圈员有关QCC方法等
相关概念
临床透析时因低血压、超滤过多、一次穿刺不成功等原因造成部分患者会发生内瘘手臂疼痛,严重地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及身体舒适,甚至个别患者由于疼痛不得不终止透析,内瘘疼痛可表现为狭窄引起的胀痛、神经性疼痛、血管缺血性疼痛。内瘘疼痛典型症状:临床透析时因低血压、超滤过多、一次穿刺不成功等原因造成部分患者会发生内瘘手臂疼痛,严重地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及身体舒适,甚至个别患者由于疼痛不得不终止透析,内瘘疼痛可表现为狭窄引起的胀痛、神经性疼痛、血管缺血性疼痛。
降幅53.19%
解析
5
对策拟定
6
PLAN
Why
What
How
When
How often
Where
Who
业务不熟、血管不佳、胶带遇到碘伏失去粘性
穿刺过深
制作护理培训小册
2019.5.1-2019.5.9

定期对护士进行考核
2019.5.1-2019.5.9

制作患者宣传小手册
对策实施:负责人:实施时间:2019.5.27-2019.6.29实施地点:
对策处置 :1、列入患者首次宣教内容。
护肾圈 圈徽
1
2
3
圈名来源与意义
组织品质团队 制定圈名圈徽
圈徽意义
照片

如何降低动静脉内瘘穿刺的疼痛率

如何降低动静脉内瘘穿刺的疼痛率

如何降低动静脉内瘘穿刺的疼痛率【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将低动静脉内瘘穿刺疼痛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1月到2021年11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给予综合护理。

结果:观察组穿刺疼痛轻度、中度人数比对照组更多,VAS评分更低,护理满意度(98.00%)较对照组(76.00%)更高,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综合护理既能大大减轻患者穿刺疼痛,又能促使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更加认可,值得广为运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应用效果动静脉内瘘因安全、高效、使用时间长等优势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率极高,可称之为血液透析患者生命线[1]。

然而,动静脉内瘘穿刺本就是一种侵入性操作,紧张、再加上对穿刺疼痛的恐惧会使血液透析患者对疼痛敏感性更为强烈。

本研究比较和分析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综合护理的运用成果,详细见以下报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经计算机随机表法将我院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

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35~70岁,平均(52.62±4.57)岁。

对照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37~70岁,平均(53.09±4.64) 岁。

简单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毫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1)疼痛教育:将疼痛特点、因素、有效控制方法等知识详细耐心的给其讲解,先让患者对此具备初步认知,并言明疼痛是可控的,若和医护人员好好配合,便可使疼痛得以缓解。

(2)心理疏导:治疗期间多和患者聊一些趣味性话题,认真倾听患者诉说内心各种苦闷,通过动作、眼神等予其情感共鸣,让患者感受到满怀爱意的人文关怀。

穿刺时,展现出自身的沉着冷静,尽可能减轻患者心理应激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圈能力评定
圈员
卫杏梅 陈亚静 王婷婷 武晓明 齐珂珂 合计
分值
3
5
3
3
5
19
19(总分)÷5(人数)=3.8(平均分值)
评分标准 参考分值
能自行解决 5
1个单位配合 3
多个单位配合 1
圈能力为:3.8÷5×100%=76%
目标值设定
设定理由: 目标值=现状值-改善值
=现状值-(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 =22-(22*67.9%*76%) =10.7人/月
职称 主管护师 主管护师
护师 护师 护师 护师
护师 护师
圈员人数
圈长
成员基本情况
年龄 37 32 33 32 32 30
资历 15年 9年 14年 8年 13年 8年
30
8年
29
9年
学历 本科 本科 专科 本科 专科 中专
本科 专科
9
赵雅亮
护士
27
5年
专科
10
王婷婷
护士
26
3年
本科
制表时间:2018.11.1 制表人:陈亚静 审核人:贾玲勤
65.22%
21.74%
86.96%
4.35%
91.31%
4.35%
95.65%
4.35%
100.00%
95.65%
91.31%
20
86.96%
15
65.22%
10 39.13%
5
00 腹泻
患者有肠道疾 限制饮水 病
透前便秘 增加泻药用量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
0.75
0.75
0.5
0.25
0
5.5
人次数
制表时间: 12.21
制表人:陈亚静
检查地点:透析间
检查人
陈亚静 武晓明 王婷婷 陈亚静
齐珂珂 陈亚静 卫杏梅 陈亚静
原因
缺失项目
穿刺过深 患者高凝状态引起
透析中上厕所 透析中患者吃饭 穿刺有点血痂 物品准备不充分引起针头不固定
其他 合计
数量
24 12 6 5 3 2 1 53
29-5 月5 6-12 日
1319
20- 2726 6.2
圈名圈徽

发现主题
……
选定主题

1.主题选定
衡量指标

选题理由

2.活动计划拟定
……
流程图 查
检表
3.现状把握
查检
改善重点
4.目标设定
查找原因
5.解析
要因分析
真因验证
6.对策拟定
7.对策实施 对策实施
与检讨
对策检讨
有型成果 8.效果确认
无型成果
可行性
不可行 一般 高度可行
迫切性
圈能力
半年后再说 明天再说 争分夺秒
需多人配合 需一人配合 可自行完成
本圈采用头脑风暴法,充分发挥各成员主观能动性,采用5、3、1分制打分标 准主题评价法,对以上8个主题进行评分选定
内容 评分主题
降低患者内瘘发生疼痛概率 降低患者穿刺失败率
提高通路规范使用率
提高透析充分性
目标设定柱状图
人次/月
25 20 15 10
5 0
22 改善前
10.7 改善后
系列1
第三阶段汇报
穿刺过深 原因解析
解析
发生内漏疼痛 原因解析
高凝状态 原因解析
透析中上 厕所原因
穿刺过深真因解析
框内表示 投票选出 的真因
高凝状态真因解析
框内表示 投票选出 的真因
透析中上厕所真因解析
框内表示 投票选出 的真因
95.0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频次 累计百分比
要因汇总
透析中上厕所原因
腹泻 患者有肠道疾病 限制饮水 透前便秘 增加泻药用量
总和
透析中上厕所要因汇总
频次
百分比
9 6 5 1 1 1 23
累计百分比
0
39.13%
39.13%
26.09%
公历(周三至下周二为一 个周期)
11月 1日4日
5-11
12-18
1925
2612.2
12月 3日-
9
1016
1723
2430
31-1 月6 7-13 日
1420
2127
282.3
2月4 日10
1117
1824
253.3
3月4 日10
1117
1824
25-31
4月1 4.8日-7 14
1521
2228
4.17%
91.67%
4.17%
95.83%
4.17%
100.00%
100%
90%
80%
66.67% 15
70% 60%
10 37.50%
5
50% 40% 30% 20%
频次 累计百分比
10%
00
0%
要因汇总
穿刺过深原因
透析前使用降压药 脱水量低于体重的百分之五 透后压迫过久 睡眠侧身挤压 内瘘附近血管狭窄 袖口过紧 总和
主题选择
01
02
08
需要解决 03
的护理质
量问题
07
04
06
05
降低患者内瘘发生疼痛概率
血液透析室一种血液净化技术,进行血液透析,首先 要具备良好的血管通路,因此,动静脉内楼时血液透析患 者的生命线。但临床透析时因低血压,超滤过多,一次穿 刺不成功等原因造成部分患者会发生内瘘手臂疼痛,严重 地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及身体舒适 ,甚至个别患者由于疼痛 不得不终止透析。因此对血液透析时内瘘手臂疼痛患者的 疼痛原因进行分析,根据疼痛原因采取针对性护理,从而 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0
45.00%
高凝状态要因汇总
频次
百分比
9 6 2 1 1 1 20
75.00%
85.00%
90.00%
累计百分比
0
45.00%
45.00%
30.00%
75.00%
10.00%
85.00%
5.00%
90.00%
5.00%
95.00%
5.00%
100.00%
圈徽
寓意: 圈徽由医院院徽背景、双手、一对 肾脏组成。 院徽背景:医院院训“厚德守则, 精医为民”,诠释了偃医人的服务 宗旨。 双手:代表护士温暖、热情、灵巧 的手。 肾脏:寓意在血液净化中心,我们 进行肾脏替代治疗,部分或完全恢 复肾,功能对患者来说无疑是一次 重生,肾脏背后的那双小翅膀,就 是我们医护人员最好的象征—天使 之翼。
患者高凝状 透析中上厕 透 析 中 患 者 穿刺点有血痂 物品准备不 其他
态引起

吃饭
充分引起针
头不固定
总和
第一周 2
1
1
1
0
12.3-9
第二周 1
1
0
0
1
12.10-16
0
0
5
0
0
3
第三周 2
1
1
1
0
12.17-23
第四周 4
1
1
1
1
12.24-30
1
0
6
0
0
8
合计
9
4
3
3
2
1
0
22
平 均 每 周 2.25
频次 累计百分比
对策拟定(一)
问 题 原因分析 点
对策方案
评价






定期进行业务知识演 讲
12
10
总 采 提案 负责 对策
分纳 人
人 编号
10人
陈亚静
圈内工作 监督管理 组织协调 信息收集员 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 文字记录 会议记录员 制作PPT
绘图
摄影拍照
辅导员 圈长
圈名 护肾圈 生命圈 净化圈 朝阳圈 朋友圈 血期圈
圈名选定
票数
选定
1
1
4
2
1
1
提案人 贾亚楠圈以4票得票最多定为圈名
衡量指标
患者内瘘疼痛的发生率 =
发生内瘘疼痛患者人数 × 100% 透析患者人数
。 衡量指标:以月为基数时间段,记录患者内瘘疼痛发生的次数
参考文献: 陈连景、张歧清 血液透析内瘘手臂疼痛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探讨 2014年5月第12卷第13期
评分选定
项目 分数
1 3 5
上级政策
没听说过 偶尔提起 常常提醒
活动前原因柏拉图
50 40 30 20 10
00
45.28%
67.92%
79.24%
88.68%
94.34%
98.11%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频次 累计百分比
总结
• 根据2018年12月3日-2018年12月30日的检查数据表明, 1 、穿刺过深2、患者高凝状态引起3、透析中上厕所4、透 析中患者吃饭5、护士工作量大;6穿刺有点血痂7、物品 准备不充分引起针头不固定的原因 ;根据80/20法则,最 主要原因是穿刺过深,患者高凝状态是造成患者透析过中 内瘘疼痛的主要原因;因此本圈将改善重点定为如何改善 这这个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