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佾第三》

合集下载

《论语·八佾篇第三》3.9: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

《论语·八佾篇第三》3.9: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

《论语·⼋佾篇第三》3.9:夏礼,吾能⾔之,杞不⾜征也“每⽇⼀句论语”专栏系列连载的第 47 篇⽂章

⼤家好,欢迎打开#每⽇⼀句论语#专栏,

每天花5分钟⼀起学论语,受益每⼀天!

⼦⽈:“夏礼,吾能⾔之,杞不⾜征也;殷礼吾能⾔之,宋不⾜征也。⽂献不⾜故也,⾜则吾能

征之矣。”

【原⽂】

⼦⽈:“夏礼,吾能⾔之,杞①不⾜征②也;殷礼吾能⾔之,宋③不⾜征也。⽂献不⾜故也,⾜

则吾能征之矣。”

【注释】

①杞:国名,杞君是夏禹的后代,周初的故城在今河南杞县,其后迁移。

②征:证明、验证。

③宋:国名,宋君是商汤的后代,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县南。

④⽂:典籍;献:指贤⼈。

【译⽂】

孔⼦说:“夏代的礼仪制度,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杞国不⾜以作证明;殷代的礼仪制度,我

能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以作证明。这是因为杞、宋两国的历史资料和知礼⼈才不⾜的缘

故。如果有⾜够的历史资料和知礼的⼈才,我就能引⽤作证明了。”

【解读&感悟】

本章讲的是孔⼦对“礼”的发展史的研究。孔⼦虽然熟知各朝的礼制,但由于不能通过杞、宋两国

现存的典籍以及贤⼈验证,便对古礼秉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孔⼦的这种治学态度,也为后世树⽴了实事求是和严谨的典范,⽆论做什么都要有依有据,特

别是做学问。

温馨提⽰

八佾第三原文及解释

八佾第三原文及解释

八佾第三原文及解释

原文:

3.11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译文:

有人问禘祭之礼的学问。孔子说:“不知道啊。知道这个学说的人,明了天下大事就像看自己的手掌一样容易。”他一边说着,一边指着自己的手掌。

诠释:

孔子之所以不回答这样的提问,实在是因为现实生活中越礼的行为令孔子生气。孔子是不屑于回答这样的提问的。从“八佾舞于庭”到“三家以《雍》彻”,再到“季氏旅于泰山”,处处都是违礼的行为,孔子已是忍无可忍。所以干脆不说。

原文:

3.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译文:

祭祀祖先时,就像祖先在面前;祭祀神灵就像神灵在面前。孔子说:“我如果不能真诚地祭祀,就如同没有祭祀一样。”

解释:

这段文本强调了祭祀应该持有的虔诚态度。孔子认为,祭祀的时候,人们应该如同祖先或者神灵真的在面前一样对待,不能有任何的虚假或者不敬。如果不能真诚地参与祭祀,那么不如不祭祀。这是对祭祀礼仪的一种重要阐述,也是对人们道德行为的一种规范。

君臣之礼_《论语》_原文注释翻译解读延伸

君臣之礼_《论语》_原文注释翻译解读延伸

君臣之礼

【原文】

定公(1)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2)?”孔子对曰:“君使臣以(3)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八佾第三》)

【注释】

(1)定公:鲁国国君,姓姬名宋,定是谥号。公元前509~前495年在位。

(2)如之何:即“如何”也。

(3)以:用。

【翻译】

鲁定公问孔子:“君主怎样使唤臣下,臣子怎样侍奉君主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应该按照礼的要求去使唤臣子,臣子应该以忠来侍奉君主。”

【评析】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是孔子君臣之礼的主要内容。只要做到这一点,君臣之间就会和谐相处。

【延展】

1、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哪些方面实践“礼”?

(参考:手足、亲子、师生、同侪等多方面讨论)

2、当你与人相处时,会不会凡事要求别人如何对待你,而忘记要求自己?

祭神如神在_《论语》_原文注释翻译解读延伸

祭神如神在_《论语》_原文注释翻译解读延伸

祭神如神在

【原文】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1)祭,如不祭。”(《论语·八佾第三》)

【注释】

(1)与:参与、参加。

【翻译】

祭祀祖先就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神就像神真在面前。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那就和没有举行祭祀一样。”

【评析】

孔子说祭祖先、祭鬼神,就好像祖先、鬼神真在面前一样,特别强调参加祭祀的人内心需要虔诚。我们今天常说的“信则有,不信则没有”,孔子祭祖祭神,抱着一颗虔诚、庄重、恭敬的心。所以,就像祖先在眼前、神明在身边一样。而且,这样祭祖祭神的事,孔子是一定亲自参加的,表明对祖先、神明的敬仰的心。

中国古代的民风是纯朴的,人们对神留给人的一切、对祖先留给后人的一切是感恩图报的,祭祀是一种表达方式。孔子对待祭祀非常重视,其间的礼仪也严格遵守,在《论语》、《礼记》等文中留下这样的记载也很多。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半神文化,相当一段时间里是人神同在,人们虔诚的相信神的时候,神也显现给人,使人能感受到、看到、听到,确信神的存在,当然,神也在佑护着信神的人。同时也留下了一些文字记载,包括绘画、雕塑、音乐等。

【延展】

1、当今,全人类有近百分之九十的人有宗教信仰,寺院、道观、教堂遍及各地,人们虔诚的进香、叩头、祈祷,你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论语》导读(六)——八佾第三(14-26)

《论语》导读(六)——八佾第三(14-26)

《论语》导读(六)——八佾第三(14-26)

《论语》导读(六)——八佾第三

周(jiàn)监于二代

3·14子曰:“周(jiàn)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注释】

(1)监:同“鉴”,视、借鉴的意思。

(2)二代:这里指夏代和商代。

(3)郁郁:文采盛貌,丰富、浓郁之意。

【译文】

孔子说:“周代的礼乐文明是借鉴于夏、商二代的礼乐文明建立起来的,它的文德多么丰富隆盛啊!我遵从西周时代的礼乐文明。”

(孔子对夏商周的礼仪制度等有深入研究,他认为,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后一个王朝对前一个王朝必然有承继,有沿袭。遵从周礼,这是孔子的基本态度。)

子入太庙

3·15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zōu)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注释】

(1)太庙:君主的祖庙。鲁国太庙,即周公旦的庙,供鲁国祭祀周公。

(2)鄹:又作“陬”,春秋时鲁国地名,在今山东曲阜附近。“鄹人之子”:孔子父叔梁(hé)纥,曾为鄹邑大夫,故当时称孔子鄹人之子。

【译文】

孔子到了太庙,事事详问。有人说:“谁说叔梁纥的儿子懂得礼呀,他进入太庙,事事详问。”孔子听到此话后说:“(事事详问)这就是礼呀!”

(孔子对周礼十分熟悉。他来到祭祀周公的太庙里,并不以“礼”学专家自居,而是虚心向人请教的品格,正说明孔子对周礼的恭敬态

度。)

射不主皮

3·16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注释】

(1)皮:用兽皮做成的箭靶子。

(2)科:等级。

【译文】

孔子说:“比赛射箭,不以穿透皮靶为能(重要的是中的),因为各人的力气大小不同,能力爱好不同,自古以来就是这个道理。”

《论语》12篇章原文+翻译

《论语》12篇章原文+翻译

《论语》12篇章原文+翻译

1. 学而第一

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n:

1. Learning and Applying

2. 为政第二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n:

2. Governing with Virtue

Governing with virtue is like the North Star, which remains fixed while the multitude of stars revolve around it.

3. 八佾第三

子曰:“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n:

3. The Eight Dances

Confucius said, "___. But who is not tolerable?"

4. 里仁第四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n:

4. ___ Family

Confucius said, "Being kind within the family is beautiful. If one is unable to choose kindness, how can one understand it?"

5. 公冶长第五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距之千里,可求也;可与也,虽在距之千里,可迎也。”

n:

5. Gongye Chang

6. 雍也第六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n:

6. Yong Ye

Confucius said, "Yong Ye could be appointed as the one who ___."

论语八佾第三注解

论语八佾第三注解

论语注解·八佾第三·九~十三章

九、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注释】(1)杞:春秋时国名,是夏禹的后裔。在今河南杞县一带。

(2)徵:证明。

(3)宋:春秋时国名,是商汤的后裔,在今河南商丘一带。

(4)文献:文,指历史典籍;献,指贤人。

【译】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都是由于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和殷礼的人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了。”

【解读】这一段是孔子评论当时礼的状况。朱子的《集注》中讲说,「杞」是「夏之后」,「宋,殷之后。征,证也。文,典籍也。献,贤也」。杞,当时周朝的诸侯国杞国,是属于夏代之后,夏朝的后裔被封在杞国。宋是殷商的后裔,所以宋国是殷之后。夏、商到周,这叫三代,三个朝代。因为杞国是夏之后,所以要了解夏礼,夏朝的礼,最好是到杞国。宋国是殷商之后,要了解商朝的礼,最好到宋国。所以孔子在这里讲,『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夏朝的礼,孔子说他自己能说得出来,但是要取得证明,这个「征」是证明的意思。证明孔子治学态度非常的严谨,言必有据,一定要有根据、有证明才能说。所以孔子要找夏礼的证明,当然他要去杞国找。但是他说,然而「杞不足征也」,杞国已经不足以为证明了。殷礼,殷朝的礼,孔子能说,但是也要证明。而殷朝的后代宋国,也不足以为证。

朱子的《集注》当中说,「言二代之礼,我能言之,而二国不足取以为证,以其文献不足故也。文献若足,则我能取之,以证君言矣。」这意思是说,想要说明殷和夏两朝的礼,孔子说「我能言之」,我能讲。但是要找到证明,就是谁还在行这个礼?那么去到夏之后的杞国、殷之后的宋国,都找不到证明,没人在行礼了,这是『文献不足故』。这个文是典籍,典籍不足。第二个是献,献是指贤人,贤人不足。其实不是不足,简直就没有了。到了杞国,夏国的后代,谁还能够完全依夏礼而行事?找出这样的贤人,找不到。到了宋国,这是殷商的后代,想要去找一个完全依殷商的礼而行的,也找不到。这是讲到「文献不足」。殷商两代已经灭亡,到现在想要能够找到了解殷商礼的文化典籍的人,以及能够真正依教奉行的人,找不到,没办法寻觅了。

八佾第三_论语集注(南宋)朱熹

八佾第三_论语集注(南宋)朱熹

⼋佾第三_论语集注(南宋)朱熹

⼋佾第三

凡⼆⼗六章。通前篇末⼆章,皆论礼乐之事。

孔⼦谓季⽒:“⼋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佾,⾳逸。季⽒,鲁⼤夫季孙⽒也。佾,舞列也,天⼦⼋、诸侯六、⼤夫四、⼠⼆。每佾⼈数,如其佾数。或⽈:“每佾⼋⼈。”未详孰是。季⽒以⼤夫⽽僭⽤天⼦之乐,孔⼦⾔其此事尚忍为之,则何事不可忍为。或⽈:“忍,容忍也。”盖深疾之之辞。范⽒⽈:“乐舞之数,⾃上⽽下,降杀以两⽽已,故两之间,不可以毫发僭差也。孔⼦为政,先正礼乐,则季⽒之罪不容诛矣。”谢⽒⽈:“君⼦于其所不当为不敢须臾处,不忍故也。⽽季⽒忍此矣,则虽弒⽗与君,亦何所惮⽽不为乎?”

三家者以雍彻。⼦⽈:“‘相维辟公,天⼦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彻,直列反。相,去声。三家,鲁⼤夫孟孙、叔孙、季孙之家也。雍,周颂篇名。彻,祭毕⽽收其俎也。天⼦宗庙之祭,则歌雍以彻,是时三家僭⽽⽤之。相,助也。辟公,诸侯也。穆穆,深远之意,天⼦之容也。此雍诗之辞,孔⼦引之,⾔三家之堂⾮有此事,亦何取于此义⽽歌之乎?讥其⽆知妄作,以取僭窃之罪。程⼦⽈:“周公之功固⼤矣,皆⾂⼦之分所当为,鲁安得独⽤天⼦礼乐哉?成⺩之赐,伯禽之受,皆⾮也。其因袭之弊,遂使季⽒僭⼋佾,三家僭雍彻,故仲尼讥之。”

⼦⽈:“⼈⽽不仁,如礼何?⼈⽽不仁,如乐何?”游⽒⽈“⼈⽽不仁,则⼈⼼亡矣,其如礼乐何哉?⾔虽欲⽤之,⽽礼乐不为之⽤也。”程⼦⽈:“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序⽽不和。”李⽒⽈:“礼乐待⼈⽽后⾏,苟⾮其⼈,则虽⽟帛交错,钟⿎铿锵,亦将如之何哉?”然记者序此于⼋佾雍彻之后,疑其为僭礼乐者发也。

《论语讲义》——八佾第三(1)

《论语讲义》——八佾第三(1)

《论语讲义》——八佾第三(1)

《论语》第一篇《学而》是讲治学,要学习人生大道;第二篇《为政》讲要用所学来治国平天下。要治理国家,首先就要认识这个国家,就要了解当时社会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第三篇《八佾》主要是批判现实,批判春秋末年混乱的各种社会现象。这就像要成为医生,要能给别人看病,首先要学习医学知识,学习医生的职业道德,这就是为学。此后,你可以开始为病人诊病了,这就是为政。这时你要给病人把脉,找出病症所在。《八佾》这篇就是把脉,把社会之脉,找出社会问题的病根。按中医的理论,左手的脉关联心、肝、肾,右手的脉则关系肺、脾、肾,医生在把脉的时候,根据脉象判断病根之所在。而春秋末年的时候,病根在哪里呢?病在“非礼”上,这也是春秋末年最大的社会问题。什么叫“非礼”?前面我们已经讲过“礼”字的写法。“礼”就是用一些祭品来祭拜神灵,是一种形式,把这种形式展开来,就是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的特定的礼仪形式、规定。有一句话最能讲明儒家的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现在很多人批判这句话,还有人不理解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啊?“君君”,就是国君要有国君的样子,国君要守国君的礼法。臣子要有臣子的样子,臣子要守臣子的礼法,这就叫“臣臣”。父亲要有父亲的样子,守父亲的礼法,这就叫“父父”;儿子要有儿子的样子,守儿子的本分,这就叫“子子”。就是说,是什么人就要守什么人应该守的礼节,人应各安本分,各守己道。把儒家的礼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字:人人,人要有人的样子。人没有人的样子,你拥有人的躯壳,可是做的却是猪狗的行为,那么你不是成了猪狗了吗?这就不是人人。所以人要有人的样子,人没有人的样子就是非礼。春秋末年就出现了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状况,甚至臣弑君——做臣子的把国君给杀了,子弑父——做儿子的把父亲给杀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非礼的,各人都不守本分。孔子针对这样一些情况进行了批判,这就是《八佾》的核心。你把握了这个核心,再来看每一句话就好懂了。《八佾》是《论语》里很不好懂的一篇,

《论语·八佾篇第三》3.3: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篇第三》3.3: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篇第三》3.3: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

乐何?

“每日一句论语”专栏系列连载的第41篇文章

大家好,欢迎打开#每日一句论语#专栏,

每天花5分钟一起学论语,受益每一天!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原文】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①?人而不仁,如乐何?”

【注释】

①如礼何:怎样对待礼仪制度。

【译文】

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

【解读&感悟】

在古代,礼和乐都是制度文明,而仁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和品质。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

在本章,孔子指出礼和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和乐。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谢谢。

—END—

往期精彩回顾

#每天一本书#专栏《每天一本书专栏·11月大盘点 | 陳小剑》《养育女孩:教你培养优雅、自信、独立和内心强大的女儿》

《轻松戒烟法:帮助全球超过1000万人成功戒掉烟瘾》

《富人的思维模式和你真的不一样》

《六个技巧,助你成为快速阅读的高手》

《稻盛和夫:人为什么要认真工作?》

《高效学习法,提升你的终身学习力》

《运用设计思维,设计出真正适合自己的人生》《实现有效社交的“四个法则”》

《想要成功转行,职场人士必须知道的3条建议》

#每日一句论语#专栏《《论语·为政篇第二》2.2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篇第二》2.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论语·为政篇第二》2.24: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论语·八佾篇第三》3.1: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篇第三》3.2: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多元思维模型#专栏

《论语.八佾篇第三》原文及译文

《论语.八佾篇第三》原文及译文

《论语.八佾篇第三》原文及译文

《论语.八佾篇第三》原文及译文

【本篇引语】

《八佾》篇包括26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孔子提出绘事后素的命题,表达了他的伦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张。本篇重点讨论如何维护礼的问题。

【原文】

3·1

孔子谓季氏(1),八佾(2)舞于庭,是可忍(3),孰不可忍也!

【注释】

(1)季氏:鲁国正卿季孙氏,即季平子。

(2)八佾:佾音yì,行列的意思。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

(3)可忍:可以忍心。一说可以容忍。

【译文】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呢?

【评析】

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礼崩乐坏的过程中,违犯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发生,这是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过程中的必然表现。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对此事的基本态度。

【原文】

3·2

三家(1)者以《雍》彻(2)。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3),奚取于三家之堂(4)?

【注释】

(1)三家:鲁国当政的三家: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代,又称三桓。

(2)《雍》:《诗经·周颂》中的一篇。古代天子祭宗庙完毕撤去祭品时唱这首诗。

(3)相维辟公,天子穆穆:《雍》诗中的两句。相,助。维,语助词,无意义。辟公,指诸侯。穆穆:庄严肃穆。

《论语·八佾篇第三》3.15:子入太庙,每事问

《论语·八佾篇第三》3.15:子入太庙,每事问

《论语·八佾篇第三》3.15:子入太庙,每事问

“每日一句论语”专栏系列连载的第53篇文章

大家好,欢迎打开#每日一句论语#专栏,

每天花5分钟一起学论语,受益每一天!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原文】

子入太庙①,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②?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注释】

①太庙:开国的君主叫太祖,太祖的庙叫太庙。这里指周公的庙,周公是鲁国最先受封的君主。

②鄹(zōu):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孔子的父亲做过鄹大夫,所以这里称为鄹人。

【译文】

孔子到太庙去,每件事情都要细细询问。有人说:“谁说鄹大夫的儿子懂得礼仪呀?到太庙里来,每件事都要问人。”孔子听到这话,说:“这正是懂得礼仪的表现呀。”

【解读】

孔子对周礼十分熟悉,他到祭祀周公的太庙里却每件事都要询问

人。所以,有人就怀疑他是否真的懂礼。其实,孔子这种“每事问”的行为体现了他谦逊好学的态度,同时也说明他不以问人为耻,这正是“礼”的表现。

温馨提示

《论语.八佾第三》04:礼的本质

《论语.八佾第三》04:礼的本质

《论语.八佾第三》04:礼的本质

原文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试译

林放向孔子请教“礼”的本质。先生说:“你这个问题问得好啊!礼节上,与其过于讲究,还不如行为上不周到但完全发自内心。比如丧礼,真正地为逝者感到悲痛,即使没有完全遵循丧礼的礼节,也比那些为了面面俱到而一切都准备得十分完美的行为要更接近礼的本质。”

敬亭山言

对《论语》的理解很难达成共识的一大原因在于场景的缺乏,比如这章,林放的问题明显有所针对,但对这个背景我们如今却已无从完全了解。从孔子的回答,也许我们可以猜测林放是在参加了一场葬礼之后的有感而发,也许我们还能推断出当时社会的浮夸倾向,所以林放对此很困惑:难道“礼”的目的只是让人遵守礼仪的形式吗?

什么是礼的本质,孔子没有直接回答,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礼的本质在于“情”。参加葬礼时,送葬队伍的壮观,仪式的庄严肃穆,接待的细致周到,乃至呼天抢地的嚎啕大哭都难以使我感动,反而是死者亲属对人近乎冷淡的疏离,角落处垂首,无声的抽噎,倒更让我恻然!

既然礼的目的是仁,是为了使人与人之间相处和谐,而在一个熟人社会,关系和谐最重要的基础无疑源于感情的交融,所以礼的用处一定在于加强这种交融的关系,而非相反。有人说,礼的本质是尊重,这话不能说全错,但如果继续深挖尊重的本质,最后的结论,我想一定还是“情”。

只是随着人类交际范围的扩大,想仅仅依靠熟人社会的和谐就造就整个社会的和谐,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这时候,利益对和谐的作用已经越来越超过情感,孔子所倡导的礼,也就越来越难以胜任它最

国学宝典《论语》:八佾第三原文翻译

国学宝典《论语》:八佾第三原文翻译

国学宝典《论语》:八佾第三原文翻译

八佾第三【原文】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

三家之堂?”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

其易也,宁戚。”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

与言《诗》已矣。”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

斯乎!”指其掌。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篇第三》3.17: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

《论语·八佾篇第三》3.17: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

《论语·八佾篇第三》3.17: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

“每日一句论语”专栏系列连载的第55篇文章

大家好,欢迎打开#每日一句论语#专栏,

每天花5分钟一起学论语,受益每一天!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原文】

子贡欲去①告朔②之饩羊③。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注释】

①去:去掉,废除。

②告朔:朔,为每月初一。告朔,指诸侯王每月初一到祖庙做祭祀活动。

③饩(xì)羊:指祭祀用的活羊。

【译文】

子贡想把鲁国每月初一举行告祭祖庙的活羊去掉。孔子说:“赐呀!你爱惜的是那只羊,我爱惜的是周礼。”

【解读】

在孔子看来,子贡的做法显然是忽视了礼仪形式的重要性,不懂得仪式在礼制中的真正用意。因为告朔之礼虽然荒废了,饩羊的供奉也已有名无实,但是这个仪式却不能废。告朔之礼还存在,诸侯就有

履行的义务,这是为人臣者的本分,也是礼制中比较重要的部分。

其实很多古代的礼制,我们现代仍有所保留,只不过大都已经变化很大。比如,春节、元宵、清明、中秋、国庆等等,这些都可以视为古代礼制留存下来的。这些节日和庆典,虽然在我们年轻一代看来更多只是形式,不过从老一辈、社会、国家乃至整个民族角度来说,意义可能超出一般人想象,这也是这些节日庆典保留的原因所在吧。

《论语·八佾篇第三》3.2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论语·八佾篇第三》3.2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论语·八佾篇第三》3.2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每日一句论语”专栏系列连载的第59篇文章

大家好,欢迎打开#每日一句论语#专栏,

每天花5分钟一起学论语,受益每一天!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原文】

哀公问社于宰我①,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②,既往不咎。”

【注释】

①社:土地神,祭祀土神的庙也称社。宰我:名予,字子我,孔子的学生。

②遂事:已完成的事。

【译文】

鲁哀公问宰我,做土地神的神位应该用什么木料。宰我回答说:“夏代人用松木,殷代人用柏木,周代人用栗木,意思是说使百姓战战栗栗。”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告诫宰我说:“已经过去的事不用议论了,已经完成的事不要再劝谏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要再追究了。”

【解读】

孔子认为周武王用栗木做牌位确实是错误的,只是希望宰我对这事不要再提,以免误导鲁哀公。

孔子教训宰我的这三句话,为后世确立一个对待过去错误或失败的原则,那就是“既往不咎”,当然这种思想利弊兼有,对后世影响极大。

温馨提示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文】子贡要废弃在每月初一告庙时的用活的羊祭祖的仪
式。孔子说:
“端木赐啊,你可惜的是那只活羊,我可惜的那
仪式。”
(注意:饯,饯羊,古时候用作告庙祭品的活羊。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译文】
孔子说:
“侍奉国君,竭尽礼节,别人认为这是谄媚国君呢!”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孔子对曰:“君使臣以 礼,臣事君以忠。”
(注意:杞国是夏朝的后世,宋国是殷朝的后世。)
子曰:“谛,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译文】
孔子说:“行谛礼,自从献酒之后,前往,我不想观看它了。 ”
(注意:谛,是鲁国当时举行的只有天子才能享用的合祭祖
先的大祭礼。灌,祭祀时以酒浇地来迎神。)
或问谛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 诸斯乎? ”指其掌。
孔子说:
“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礼节能怎么样呢?做人
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音乐又能怎么样呢? ”
(注意:“人而不仁”句中的“而”用于主谓之间,表假设。如••… 何,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固定格式, 翻译成“对……怎么样呢? ”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丧,宁俭,
与其易也,宁戚。”
【译文】
外之意是“少数民族有国君,却没有礼仪,还不如中原的诸侯
国某个时期没有国君, 却葆有礼仪”。另外,鲁国的昭公和哀
公都曾经逃亡到别的Hale Waihona Puke Baidu侯国,是孔子亲见的。)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汝弗能救与?”对曰:“不能。”
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若林放乎!”
【译文】
季孙氏到泰山去祭祀。孑L子对冉有(姓冉,名求,孑L子的弟
(注意:太庙,既可是天子的祖庙, 也可以是周公庙。邹人, 指的就是叔梁)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译文】
孔子说:“射箭不强调射中靶子,因为力量不在同一等级,(这) 是古代传下来的道理。”
(注意:皮,古代用兽皮制成的靶子。科,等级,类别。 )
子贡欲去告朔之饯羊。 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论语·八佾第三》
八佾(y1)第三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
孔子说到季孙氏时说:“(他)在院庭里奏起八佾来,像这样 的事都能够忍受,还有什么事不能忍受呢?”
(注意: 佾,古代乐队的行列; 八佾, 古代天子专用的乐舞,
一行八人叫一佾,共六十四人组成。 )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
子;他给季孙子做家臣) 说:“你不能拯救他吗? ”回答说:“不
能。”孔子说:“哎呀!竟然说泰山,不如一个林放吗?”
(注意:古代只有帝王才能到泰山去祭祀,这种行动叫“圭寸
禅”。“旅”:祭祀的名称)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
君子。”
【译文】 孔子说:“君子没有争抢的事情。(万一有了磨擦)一定比试 射箭。(射箭之前)作揖然后登上箭台, (射完了)走下箭台 就喝酒,这样的竞争(才)是君子的风度。”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也。何谓也?”子曰:“不 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译文】
王孙贾(卫国大臣)问道:“‘与其对于奥神谄媚,宁可对于
灶君谄媚’。这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在上天那获罪, 没有祷告的意义了。”
(注意:奥,古人设神主或尊长居坐的地方,在室内的西南
角上。)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译文】
鲁定公问道:“君主役使臣子,臣子侍奉国君,怎么样对待这 件事呢? ”孔子说:“国君用礼节役使臣子,臣子用忠诚侍奉 国君。”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
孔子说:“《诗经•周南•关雎》这篇诗,快乐却不淫荡,哀伤 却不过分。”
【译文】
有人问谛礼。孔子说:“我不知道。知道这谛礼的人,对于天 下,大概就像把什么东西给你看吧?”(孔子)指着自己的手
掌。
(主语:示,给……看,如“请指示王”中的“示”)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译文】
祭祖好像他们就在我面前, 祭神好像神就在我跟前。 孔子说:
a
不亲自参与祭祀,(别人代替祭祀)就同没祭祀一样。”
(注意:“其争也君子”旬中的“也”属于用于主谓间,表停顿。)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何谓也? ”子曰:“绘事 后素。”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
【译文】
子夏问道:“’脸颊上有酒窝的女子笑起来,美啊;黑白分明 的眼睛顾盼起来,美啊’,这两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啊? ”孔 子说:“绘好的花的后面是白色的底子。”子夏又问:“那么说, 礼仪在(仁义)之后了? ”孔子说:“启发我的人是卜商(卜 商是子夏的名字)啊,现在开始可以(和你)谈论《诗经》 了。”
【译文】
孔子说:
“周朝(的礼仪)借鉴于夏、商两代。太富于文米了,
我赞成周朝的礼仪。
(监,有借鉴之意。郁郁,形容富于文采。)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 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译文】
孔子进入周公庙,每事必问。有人说:’谁说邹人的儿子懂得
礼节呢?进入周公庙,每事必问。’”孔子说:“这就是礼节啊!
(注意:“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出自《诗经•卫风•硕人》)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
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我能征之矣。”
【译文】
孔子说:“夏朝的礼仪我能够说出它,杞国不足以证明它。 殷
朝的礼仪我能够说出它,宋国不足以证明它。这是文献不够
缘故啊!文献足够的话,那么我能够证明它。”
林放(鲁国人)询问礼的本原。孔子说:“你问的问题太大了。
礼节,与其奢侈,宁可俭朴;丧礼,与其轻易,宁可悲恸。”
(注意:大哉问,属于主谓倒装句,翻译时要注意还原。“易”
轻易,轻率。)
子曰: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译文】
孔子说:
“蛮荒的少数民族有国君,不如中原的诸侯国没有国
(注意:孔子的话中,两个“之”字均为主谓之间。孔子的言
堂!”
【译文】
三大家族(仲孙、叔孙、季孙)在撤出膳食时奏响诗篇“雍”。
孔子说:“雝诗中说‘诸侯们助祭在庙堂,天子的仪态严肃端 庄'(,这两句诗用”在这三家祭祖的大堂上,可取什么呢?”。
(注意:雍,本作“雝”,《诗经•周颂•臣工之什》中的一篇。)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