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三维设计》高考生物(通用版)二轮配套课件专题生态系统的功能(难点增分课)(张)
【三维设计】高中生物 第2部分 高考五大高频考点例析配套课件 人教必修1
[解析] (1)由于实验因变量是鲈鱼的体重,所以使用鱼 苗比成体效果明显。实验前的驯养是为了让鲈鱼适应实验养殖 环境,以免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2)烘干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温度对植酸酶活性的影响,因为高温会使植酸酶变性。(3)步 骤③中的实验变量是饲料中酶的有无,因此凡是影响酶活性的 其他因素都需要控制,如水温、盐度、海水中的溶解氧等。(4)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推知,添加植酸酶的实验组表现出对蛋白 酶活性的促进作用显著;根据步骤④可推知添加植酸酶的饲料 能促进鲈鱼幼体的生长。(5)从表中蛋白酶活性推测,鲈鱼消 化蛋白质较多,由此推测鲈鱼最可能为肉食性动物。
[答案] C
点击下图进入
[考情分析] (1)渗透作用、质壁分离与复原,如2011年新课标 卷T4、天津卷T2;2010年海南卷T5。 (2)对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方面侧重于考查 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另一 方面侧重于对运用能力的考查,常以非选择题的形式 出现,如以生产中的某一现象,结合图表曲线,考查 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分析图表能力,如2011年江苏卷T8、 北京卷T3;2010年山东卷T3。
[考情分析]
(1)近年各地高考有关该部分知识的考查较多, 以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为基础,结合教材的 相关实验,考查实验分析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以 影响酶活性或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为背景,利用曲 线图考查考生的图表分析能力。如2011年新课标卷 T2、天津卷T1、海南卷T5;2010年上海卷T19等。
[典例印证]
(2011·江苏高考)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在细胞核内RNA能够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
B.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主要场所
C.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
三维设计通用版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二基因系统教师用书
第一部分专题二基因系统生命世界异彩纷呈,而基因是生命与生命的连接点。
从系统的角度分析,基因至少符合作为系统的四个基本特征:基因具有一定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基因通过变异具有一定的发展变化;基因通过mRNA建立与蛋白质的联系;基因与环境共同影响生物的性状。
本专题着重从系统的视角理解生命现象与生命本质的联系,同时将“系统思想”及其思维方法运用于专题复习中,以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1.模型构建2.模型分析本专题也可通过“系统的组成→系统的结构→系统的功能→系统的发展变化”这一主线展开,运用“系统思想”对模型简析如下:①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对应“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和“基因的本质”;②系统的功能:对应“遗传因子的发现”和“基因的表达”;③系统的发展变化:对应“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其中,①重在阐述基因的物质构成、遗传的分子基础和细胞基础,从而揭示基因的物质性和稳定性等特征;②从基因的传递规律和对生物性状的调控机制两个方面,分析基因的连续性和调控的精确性特征;③侧重描述进化的原材料,即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角度解释可遗传变异的来源,以及结合育种在人类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讲述遗传规律的运用和发展,阐明基因的可变性特征。
第1讲基因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基因的本质1.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添加S型细菌DNA的培养基中只得到S型菌落B.实验过程中应使用固体培养基培养R型细菌C.实验结论是S型细菌的DNA使R型细菌发生了转化D.实验设计思路是单独观察S型细菌各种组分的作用解析:选A 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添加S型细菌DNA的培养基中的菌落有S型和R型两种。
2.(2016·广州一模)用32P或35S标记T2噬菌体并分别与无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保温一定时间后经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测量放射性。
对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目的是研究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B.保温时间过长会使32P标记组上清液的放射性偏低C.搅拌不充分会使35S标记组沉淀物的放射性偏高D.实验所获得的子代噬菌体不含35S,而部分可含有32P解析:选B 本实验是将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分别进行放射性标记,来研究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保温时间过长,细菌裂解,噬菌体释放出来,使上清液放射性偏高;35S 标记组搅拌不充分,会导致亲代噬菌体外壳吸附在细菌上,随着细菌一起沉淀,沉淀物放射性偏高;35S标记组,35S标记的亲代噬菌体的外壳,未能侵入细菌内部,子代噬菌体不含35S,32P 标记组,32P标记的亲代噬菌体的DNA,会侵入细菌中,子代噬菌体部分含有32P。
新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十二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件(54张)
2.(2020·山东等级考)与常规农业相比,有机农业、 无公害农业通过禁止或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加大 有机肥的应用,对土壤生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某土 壤中部分生物类群及食物关系如图所示,三种农业模 式土壤生物情况如表所示:
食物网复杂程度 取样深度/cm 农业模式 生物组分(类)
(相对值)
常规农业
C [土壤中的小型动物属于消费者和分解者,消费者如一些植物害 虫,分解者如蚯蚓等,A错误;实现物质循环至少具备生产者和分解者,由 题干信息可知,泥浆生物反应器中只加入了分解者,因此不能实现物质循 环,B错误;据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信息可知,加入的菌种进行有氧呼吸,分解污染物获取 生命活动所需营养物质,属于分解者,C正确;生态系统的组成由非生物的 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由题意可知,泥浆生物反应 器中只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不能构成生态系统,D错误。]
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及作用 物理 行为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生物种群的繁衍 生物的种间关系
4.明确碳循环的来源和去路 (1)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的光__合__作__用__或化__能__合__成__作用。
呼吸作用 分解作用
二、研透教材
1.易误辨明
(1)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
C [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 能相对稳定的能力,A错误;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调节既存在于生物群落与 无机环境之间,也存在于生物群落内部,B错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 大小取决于其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 强,C正确;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于草原生态系统,但其恢复力 稳定性低于草原生态系统,D错误。]
大题增分 生态环境类答题技巧(共41张PPT) 202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
生物教研组 2023届教学课件
二轮复习
捕食和种间竞争
自控的棉田生态系统中的物种数目多于受控的棉田生态系统, 营养结构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
多于
27
生物教研组 2023届教学课件
二轮复习 28
生物教研组 2023届教学课件
二轮复习
19.2 逐级递减
种群
棉花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同化 量
用于生长、 发育和繁殖
专题四 生物与环境
大题增分 生态环境类答题技巧
生物教研组 2023届教学课件
二轮复习
【真题回眸】
(2022·湖北卷)下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一般模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代表__分__解__者__;肉食性动物1的数量__不__一__定__(填“一定”或“不一定”) 少于植食性动物的数量。
3
21
生物教研组 2023届教学课件
二轮复习
(3)为了评估该湿地对鸟类的承载力,研究团队通过采样估算出湿地底栖动物的 鲜重总量,再据此推算出底栖动物所含的总能量。研究发现,该湿地底栖动物的总 能量在冬季较低,请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__冬__季__候__鸟__迁__入__越__冬__,__大__量 _捕__食__底__栖__动__物__,__导__致__底__栖__动__物__减__少___。 [解析] 研究发现,该湿地底栖动物的总能量在冬季较低,这是因为秋冬季节越来越 多的候鸟来此长时间停栖,且这些鸟类的食物主要是湿地中的底栖动物,鸟类对底 栖动物的大量捕食导致底栖动物减少。
6
生物教研组 2023届教学课件
二轮复习
解题方案 本题以生态系统结构的一般模型为命题素材,借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
三维设计通用版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三
[答案] (1)预实验 (2)2~6 ppm 摸索出较为可靠的 浓度探究范围(摸索自变量范围),以避免由于设计不当,而 盲目开展实验 (3)单一变量 平行重复 (4)不是
2.通过预实验为正式实验选择最佳实验材料和实验用具 一个生物学实验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实验材料和用具的 选择是否得当。对于某一实验,可能有诸多材料和用具都能 使实验得以实施,但哪一些能使实验进行得更顺利,现象更 明显,就需要通过预实验来找出答案。
B. 若图中 AB 为成熟茎切段, 琼脂块①②均出现较强放射性, 说明 IAA 在成熟茎切段中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
C.若图中 AB 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① D.若图中 AB 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③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 明 ABA 在茎尖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
以曲线为载体,考查生长素作用的特点
[思路点拨] 植物的生长素主要是由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
的种子产生,图 1 中幼叶也可合成生长素;图 2 中虚线表示的
是对植物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 IAA 浓度,虚线以上为高浓
度起 作用,虚线以下为低浓度起促进作用,a 时虽已去掉
顶芽,但生长素浓度还没有降下来,说明原来顶芽产生的生长
素还存在;去掉④主根根尖,会解除根的
解析:图示说明放空白琼脂块的上胚轴切段不生长,而放 含 IAA 的琼脂块的上胚轴切段能够生长,从而说明 IAA(生 长素)能促进上胚轴切段生长。 答案:D
2.某兴趣小组研究 X、Y、Z 三种浓
度生长素对杨树茎段侧芽生长的
影响,结果如图。相关判断合理的
是
(
)
A.Z 浓度是杨树侧芽生长的最适浓度
B.Y 浓度生长素可促进杨树侧芽细胞分裂
借助实例考查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2023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六 第2讲 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课件
5.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最值”计算 若题干中未做具体说明,则一般认为能量传递的最低效率为10%, 最高效率为20%。 (1)在食物链A→B→C→D中,则有:
注: ①食物链越短,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多; ②生物间的取食关系越简单,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得越 少。
(2)在食物网中,则有:
6.巧辨碳循环模式图中的成分 (1)常考图示
7.掌握生态系统中的3类信息、3种作用及2个应用
双向性
非生物环境 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化学 行为
生物种群的繁衍 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8.运用结构与功能观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9.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解读
10.生态足迹的应用分析 (1)生态盈余或生态赤字
常见状况
对环境的影响
生态盈余
A.物种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行为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C
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7.[2022·浙江1月]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拯救长江水域的江豚等濒危 物种,我国自2021年1月1日零时起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下列措施 与该计划的目标不符的是( )
P54正文)( × ) 4.每一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就是从上一营养级摄入的能量。(选择
性必修2 P55图3-5)( × ) 5.研究能量流动,可合理设计人工生态系统,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选择性必修2 P58正文)( × )
6.参与循环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选择性玉米是我国广泛栽培的禾本科农作物,其生长过 程常伴生多种杂草(其中有些是禾本科植物),杂草与玉米竞争水、肥
A.管控船舶进出禁渔区域,以减少对水生生物的干扰 B.对禁渔区域定期开展抽样调查,以评估物种资源现状 C.建立江豚的基因库,以保护江豚遗传多样性 D.清理淤泥、疏浚河道,以拓展水生动物的生存空间
【三维设计】(通用版)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三 稳态系统教师用书
【三维设计】(通用版)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三稳态系统教师用书第一部分专题三稳态系统“稳态系统”专题,重点探讨生物个体稳态的维持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揭示“系统”内部稳定的原因及其调控机制。
以“系统”的观点分别从个体的非生命系统——“内环境”以及宏观的生命系统——“生态系统”两个方面对这部分知识进行了阐述,但二者之间并非孤立、割裂的,它们是从不同层面印证生命系统稳态的两个实例。
因此,以稳态为主线,建立个体和生态系统两个视角间的联系,对于培养整体性思维十分有益,并有助于形成认识生命活动所应具有的动态观。
本专题按照生命系统的层次性,顺次按“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水平编排。
对每一个层面我们都能够从“系统”的角度去考量它们的组成、结构与功能以及发展变化过程。
1.模型构建2.模型分析本专题仍然可以依照“系统的组成→系统的结构→系统的功能→系统的发展变化”这一主线展开分析:(1)对于生物个体的稳态(以人体为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是稳态系统的组成;呼吸、消化、循环和排泄等器官是稳态系统的结构基础;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稳定是系统的功能;内环境的失调及恢复是系统的发展变化。
(2)关于群体的稳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生物体外的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系统的结构包括种群、群落等;系统的功能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系统的发展变化包括种群数量的波动、群落的演替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维持。
可见,以稳态系统为线索,运用系统思想阐释生命稳态,把握专题架构,对我们理解生命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开放性和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系统——稳态与免疫第1课时稳态及其调节考点一内环境及其稳态1.下列关于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血浆蛋白和抗体都是内环境的成分B.Na+主要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K+主要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C.内环境的稳态仅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D.人体剧烈运动过程中虽然产生较多的乳酸,但不会引起血浆酸碱度的明显下降解析:选C A项中的三种物质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精编版】2020三维设计 生物二轮配套课件(人教版)第四板块 以学科素养为中心的实验探究第2课时 破解实验
[解题观摩] (3)小题的解答是难点,有的考生可能完全没 有解题思路。实际上,解题思路来源于对实验程序的分析。
一个探究性实验共有六个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 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并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试题中“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苗按照甲 组的条件培养 T 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 合作用强度,得到的曲线与甲组的相同”的阐述,显然属于“设 计实验”后的“进行实验”。本小题所述实验对前一个探究实验 中“乙组植株”进行了进一步研究。乙组植株与甲组植株有什么 区别?区别是低光照条件下培养的乙组植株即使提供正常光
(2)假设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进一步验证和完善。实验步 骤的设计,需要结合实验材料进行,因此,需要对实验材料进 行分类分析。分析要点如下。
生物材料及生命特性: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能发 生质壁分离,细胞液颜色可随 pH 增大由紫红色变为蓝色。
特殊材料及特殊之处:A 液(呈弱碱性)和 B 液,都不会引 发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都能提供 MoO24-,B 液还能提供 ATP;微量移液器,通过引流法使洋葱鳞片叶外 表皮细胞分别浸润在 A 液和 B 液中。
案操作, 记 操 作 进 行 评 价 地方;修改方案表述不
录实验结果 或修改
清
5
分析结 果,得 出结论
将实验结果 与“假设” 比较,得出 结论
让考生根据实 验结果,写出 实验结论或分 析异常实验结 果出现的原因
分辨不清实验结果与实 验结论;不能对异常实 验结果出现的原因进行 正确、完整表述
对试题提供的实验方案
一般材料 (用具)
分析要点 本实验需要的生命特性,如小鼠、绿色植物 在本实验自变量设置和因变量检测中的特殊用 途,如斐林试剂、密闭容器、注射器等。 常见用途,在辅助完成本实验自变量的设置和因 变量的检测中所起到的作用,如烧杯、试管、蒸 馏水等。
【三维设计】(通用版)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一 细胞系统教师用书.doc
【三维设计】(通用版)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细胞系统教师用书.doc第一部分专题一细胞系统“万丈高楼平地起”,耸入云端的高楼离不开一砖一瓦的垒积,而细胞则是构筑生物体大厦的基石。
细胞作为一个复杂的生命系统,既有自身的组成要素,又会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上的交流,因此,细胞是一个高度有序的开放系统。
用系统的视角来理解细胞的整体与局部的联系、细胞与周围环境间的关系,可将知识串珠成链,避免支离破碎地认识细胞,有助于同学们建构细胞“活”的概念。
下面,通过运用“系统分析法”将本专题内容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整合,以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1.模型构建2.模型分析本专题可通过“细胞系统的组成→细胞系统的结构→细胞系统的功能→细胞系统的发展变化”这一主线展开,运用“系统思想”对模型简析如下:①细胞系统的组成对应“组成细胞的分子”;②细胞系统的结构对应“细胞的基本结构”;③细胞系统的功能对应“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及“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④细胞系统的发展变化对应“细胞的生命历程”。
其中,①与②重在强调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即由元素构成化合物,再由化合物构成膜、质、核等基本结构进而构成细胞的完整结构,从而揭示了细胞结构的有序性,为建立细胞整体性这一观点奠定了基础;②与③重在强调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间的联系,同时也说明了细胞作为生命系统与外界环境间实现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开放性;④重在强调细胞的动态性,即细胞时刻在发展变化,经历增殖、生长、分化到衰老、凋亡等过程。
第1讲细胞系统的组成——元素与化合物考点一水和无机盐的作用1.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蛋白质、脂肪在其彻底氧化分解过程中都产生水B.不同细胞的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相同时,它们的代谢强度相同C.衰老的细胞中水分减少、代谢缓慢、细胞核体积变小D.动物细胞发生渗透吸水时,其细胞液浓度会逐渐减小解析:选A 葡萄糖、蛋白质、脂肪都可作为能源物质氧化供能,在彻底氧化分解后,生成CO2和H2O;细胞的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是影响细胞代谢强度的原因之一,所以细胞的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相同时,它们的代谢强度不一定相同;衰老的细胞中水分减少、代谢缓慢、细胞核体积变大;细胞液是指植物细胞液泡内的液体。
三维设计高中生物必修②ppt课件
即49/50AA和1/50Aa,只有Aa与aa婚配才有可能生出患甲病 的孩子,其概率为1/50×1/2=1/100,是患病男孩的概率就 为1/100×1/2=1/200。(3)由图3可知,具有凝集原B的人一 定有H基因和IB基因;再由Ⅱ2的基因型是hhIBi,由此可推知 Ⅲ2的基因型HhIAIB。若一对基因型为HhIAi和HhIBi的夫妇,它 们生一个血型表现为O型血孩子的基因型有hh_ _和H_ii两类, 其中是hh_ _的概率为1/4,H_ii的概率为3/4×1/4=3/16,则 O型血孩子的概率为1/4+3/16=7/16。
1.性别决定的概念
(1)概念:雌、雄异. 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2)染色体类型
(4)决定时间:受精卵形成时。
①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一般都是分别成对的同源染色体, 彼此间却互为非同源染色体;性别相当于一对相对性状, 其传递遵循分离定律。 ②异型的性染色体如X、Y或Z、W也互为同源染色体; 性别相当于一对相对性状,其传递遵循分离定律。 ③性染色体组成的差异是性别决定的物质基础。
表
雄灰雌黄 全部黄色 雄灰多黄少, 现
雄灰雌黄
雌雄灰黄 各半
雌黄多灰少
型
[答案] 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为黄色个体多于 灰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基因位于常染色 体上。
如果在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中,子一代中 的雄性全部表现灰色,雌性全部表现黄色;在杂交组合:黄 色雌蝇×灰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 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答案] D
已知人的红绿色盲属X染色体隐性遗传,先天性耳聋
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D对d完全显性)。下图中Ⅱ2为色觉
正常的耳聋患者,Ⅱ5为听觉正常的色盲患者。Ⅱ4(不携
三维设计2012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二第三讲
[例2] 确的是
(2011·山东高考)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正 ( )
A.基因突变导致的各种细胞癌变均可遗传 B.石棉和黄曲霉毒素是不同类型的致癌因子 C.人体的免疫系统对癌变细胞具有清除作用
D.癌变细胞内酶活性降低导致细胞代谢减缓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对细胞
癌变的原因、癌细胞的清除、癌细胞的特点等的理解。人 体的免疫系统可以通过细胞免疫将癌变细胞清除;体细胞 发生的癌变一般不能遗传;石棉和黄曲霉毒素都属于化学 致癌因子;癌变细胞能迅速生长、分裂,并无限增殖,所 以癌变细胞内酶活性较强,细胞代谢旺盛。 [答案] C
4.(2011·山东高考)下列发生了细胞分化且能体现体细
胞全能性的生物学过程是
A.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 B.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 C.小麦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
(
)
D.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
解析: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不能体现细胞全能性。小 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并没有发育成个体, 所以不能体现细胞全能性。小麦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
(2)具有细胞全能性不等同于实现细胞全能性。一般来说, 活细胞都具有全能性,但只有发育成完整个体后才实现 了细胞的全能性。
3.(2011·江苏高考)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
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 B.细胞衰老表现为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减小 C.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不利于个体生长发育
能性越低,但卵细胞、花粉细胞除外,它们的分
化程度虽很高,但仍具较高的全能性。
命题热 (1)细胞分裂图像的辨析(2)染色体、DNA数目变 点 化与变异 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是高考中的经典题目, 命题角 度 多以分裂图像为载体,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
三维设计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B.合成固醇类激素旳分泌细胞旳内质网一般不发达
C.分泌蛋白旳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毕
D.生物膜之间可经过具膜小泡旳转移实现膜成份旳更新
返回
[解析] 本题考察生物膜及细胞器旳构造与功能,旨在考核 对生物膜、细胞器等有关知识旳综合分析能力。植物细胞 用酶解法除去细胞壁后,其原生质体依托细胞膜旳流动性 进行融合;固醇属于脂质,而内质网与脂质旳合成有关, 所以合成固醇类激素旳分泌细胞旳内质网较发达;分泌蛋 白旳修饰加工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旳共同参加;细胞膜、 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等生物膜之间能够以出芽形式形成 具膜小泡,相互转移,实现膜成份旳更新。 [答案] B
返回
(2)物质进出细胞核并非都经过核孔。 核孔是大分子出入细胞核旳通道;小分子物质进出细 胞核是经过跨膜运送实现旳,不经过核孔。
(3)无机盐离子旳运送方式并非都是主动运送,在顺浓度 梯度情况下,也能够被动运送方式进出细胞。
返回
5.(2023·北京高考)下列与细胞内物质运送有关旳论述,
正确旳是
()
返回
返回
1.生物膜旳构成、构造和功能 [要点] (1)在化学构成上旳联络
①相同性:多种生物膜在构成成份旳种类上基本相同, 都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质构成。 ②差别性:多种生物膜在构成成份旳含量上有明显差 别,这与生物膜旳功能有关系;功能越复杂旳生物膜 中蛋白质旳种类和数量越多;具有辨认功能旳细胞膜 中多糖含量较多。
转化。 (3)生物膜的流动性受温度影响,低温时膜的流动性减弱。 (4)核糖体、中心体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组成结构;生物膜系
统是真核生物特有的结构体系,原核生物只有细胞膜,无 生物膜系统。
返回
3.(2023·海南高考)有关动物细胞膜旳论述,错误旳是 ()
【精编版】2020三维设计 生物二轮配套课件(人教版)第三板块 以调节为基础的稳态系统 基础保分专题九 植物
(√)
(6)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 (×)
(7)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
1.如何验证水稻的恶苗病是赤霉菌产生的物质引起的,而不 是赤霉菌本身在起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将赤霉菌培养后,将培养基滤液滴加到水稻中,与 对照组相比,观察是否出现恶苗病。
(3)生长素在胚芽鞘顶端能进行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生长素不能 透过云母片,乙中插入云母片导致生长素只能向下运输,左、右 两侧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几乎相等,约是甲图琼脂块中生长素含 量的一半。左、右两侧琼脂块中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基本相等,所 引起的α角基本相同;甲琼脂块中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 用大于乙中左、右两侧琼脂块中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所引起的α 角大于乙中左、右两侧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 答案:(1)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 (2)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进 入胚芽鞘切段的左侧,使胚芽鞘左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右侧,引 起胚芽鞘左侧生长快于右侧,形成 α 角 (3)乙左右两侧琼脂块 中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
D.IAA 先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再横向运输
解析:对照组未照光,胚芽鞘尖端 IAA 分布均匀;在单侧光 照射下,IAA 由向光侧(乙)向背光侧(甲)进行横向运输,使背 光侧 IAA 含量多于向光侧,也多于对照组,使背光侧生长快 于向光侧,伸长长度较大,A 项错误。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 能直立生长但不弯曲,B 项错误。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 尖端,若光照前去除尖端,则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 C 项正确。IAA 在胚芽鞘尖端先横向运输,使背光侧 IAA 含 量多于向光侧,再经过极性运输至尖端下方,使背光侧生长快 于向光侧,从而使胚芽鞘向光弯曲,D 项错误。 答案:C
三维设计通用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三稳态系统第2讲动物和人体的生命调节系统(难点增分课)名师课
[解析] (1)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方向与神经纤维膜内的电 流方向一致,与神经纤维膜外的电流方向相反。当兴奋由 A 处 向 B 处传导时,神经纤维膜外侧的电流方向是由 B 向 A。(2)正 常人机体缺水时,对血浆渗透压敏感的神经元将兴奋传递给下丘 脑神经分泌细胞,进而使神经系统活动的电信号转变为调节内分 泌系统活动的激素信号,导致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3)在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中,激素 X 是促甲状腺激素释 放激素,激素 Y 是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对垂体前叶的抑 制作用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对垂体前叶的刺激作用相互影 响,共同维持促甲状腺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患者血液中促甲状
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当患者垂体前叶发生 了病变而甲状腺功能正常时,向其体内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后 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将明显增加。(4)激素只能作用于靶细胞的 机理是靶细胞上有识别该激素的特异性受体;激素与靶细胞上的 受体结合后将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
[答案] (1)由 B 向 A (2)激素信号(化学信号) 增加 (3)反馈调节(抑制) 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增加 (4)只有靶细胞上 有识别该激素的特异性受体 原有的生理活动(原有的新陈代谢)
法正确的是
()
A.刺激图甲中②处,可以测到电位变化的有①③④⑤⑥ B.在突触处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C.刺激图乙中 b、c 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各偏转 1、2 次 D.若抑制图中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
[解析] 兴奋在一个离体神经元上可以双向传导,在突触间 只能单向传递,所以刺激图甲中②处可以在同一个神经元上传导 到①,可以通过一个突触传递到③④,也可以通过另一个突触传 递到⑤⑥,A 正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在突触处完成“电 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 错误。对于电流计指针的 偏转问题要看兴奋到达电流计两极的时间,当兴奋不能同时传到 电流计的两极时,指针偏转 2 次。图乙兴奋的传导方向在神经纤 维上是双向的,在突触间是单向的,所以刺激 b 点时,虽然 ab =bd,但 b 点和 c 点之间有突触(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时间比在
2017届《三维设计》高考生物通用版二轮配套课件:专题142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30张
一、练全国卷高考真题——知考查重点
1.(2016·全国卷甲)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
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
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
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
解析:有丝分裂使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 定性,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很大贡献。哺乳动物的受精卵是未 经分化的细胞,而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由受精卵分化形成 的,属于已分化的细胞,只是分化程度不高,仍保留分裂和分 化的能力。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同一 生物的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即基因的选择性 表达。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全能性,故通过植物组织培 养技术可将离体的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 答案:B
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p53 基因表达产生的 p53 蛋白会引发 细胞凋亡,阻止细胞进行不正常的增殖,故 p53 基因是一种抑 癌基因,能抑制细胞癌变;细胞癌变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 果;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但细胞中核糖体数量并不 减少,癌细胞代谢旺盛,需要合成更多的蛋白质;已分化和衰 老的细胞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进而引起癌变。 答案:A
3.《PNAS》杂志最近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人
员在肿瘤药物靶向输送领域的最新成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
A.恶性肿瘤内有大量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水分含量 少,细胞呼吸速率快
B.细胞癌变后,位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会减少,使癌细胞 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C.细胞癌变与细胞凋亡都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前者是异常 表达,后者是正常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例 2] 下列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
A.性激素分泌增多会抑制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B.种群数量增多,种内斗争加剧使种群数量难以继续增大
C.草原上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通过捕食关系保持稳定
D.水体重度污染导致鱼虾死亡,进一步加剧水体污染程度 [解析] 负反馈调节能使系统保持平衡或稳态,结果是抑制
大家好
1
第 2 课点打牢三个知识基础——保基本分] 一、图解能量流动过程(填空)
2
1.输入某一级消费者的能量是同化量还是摄入量的判断 (1)方法:看该消费者是否有“→”指向粪便。 (2)实例:图甲中箭头①指的是 摄入量 ;若没有箭头③,则 ①代表的是同化量 。 2.某一营养级指向的能量去向 图甲中能量①(摄入量)=②+③+④+⑤ +兔子中现存能 量;图乙中能量 W1 为该营养级的同化量 ,等于 A1+B1+C1 +D1 (其中 B1 为现存量)。
6
模型二
模型三
模型四
模型二分析:A 为 生产者;B 为 消费者 ;C 为分解者;
D 为 大气中的 CO2 库 。
模型三分析:A 为 生产者;C 为消费者;B 为分解者;
D 为 大气中的 CO2 库 。
模型四分析:A 为生产者;B、C 都为消费者;D 为分解者。
7
三、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及作用(填空)
10
[解析] 由图分析可知,甲为生产者,乙、丙为消费者, 丁为分解者。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为植物提供了 无机盐,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 为 30÷200×100%=15%;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开 始,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175+ 200+875=1 250(kJ);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 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
量,丙最少同化多少能量
()
A.550 kJ C.400 kJ
B.500 kJ D.100 kJ
24
[解析] 由图示经丙→丁→己→庚传递到庚的能量为 0.5 kJ,则需要丙 0.5÷(10%)3=500(kJ),经丙→戊→庚传递到庚 的能量为 0.5 kJ,则需要丙 0.5÷(10%)2=50(kJ),即丙最少同 化 500+50=550(kJ)的能量。
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变化,A、B、C 项描述都属
于负反馈调节;D 项描述属于正反馈调节。
[答案] D
14
[第三步 突破高考一个难点题型——得高分] 能量流动类计算题的 5 个常考题型
能量传递效率 10%~20%的应用
确定食物链(网) [例 1] 某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共有五个 种群(每个种群只占一个营养级),其能量调查如下表所示:
22
[方法技巧] 在没有限制能量来源比例或能量分配比例, 当求最多需求量时,按最长食物链、最低能量传递效率计算; 当求最少需求量时,按最短食物链、最高能量传递效率计算。
23
限制能量来源或分配比例的计算
[例 5] 有一食物网如下图所示。如果能量传递效率为
10%,各条食物链传递到庚的能量相等,则庚同化 1 kJ 的能
[答案] B
28
[方法技巧] 解答此类问题,通过设未知数求解,有 时还需要通过建立方程来求解。建立方程的总原则是生 产者的数量是一定的。
29
具有人工能量输入的计算
[例 7] 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 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 103 kJ/(m2·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6
能量来源或分配比例改变的计算
[例 6] 某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
的食物网,若将 C 的食物比例由 A∶B=
1∶1 调整为 2∶1,能量传递效率按 10%
计算,则该生态系统能承载 C 的数量是原来的 ( )
A.1.875 倍
B.1.375 倍
C.1.273 倍
D.0.575 倍
27
[解析] 解题时应该从 C 出发,设当食物比例为 A∶B =1∶1 时,C 的能量为 x,需要的 A 为(1/2)x÷ 10%+ (1/2)x÷10%÷10%=55x。设当食物比例为 A∶B=2∶1 时, C 的能量为 y,需要的 A 为(2/3)y÷ 10%+(1/3)y÷10%÷10% =40y。由于两种情况下,生产者 A 的数量是一定的,所以 55x=40y,则 y=1.375x,即该生态系统能承载 C 的数量是 原来的 1.375 倍。
种群
甲乙丙 丁 戊
同化量(102 kJ/m2) 7 50 20 0.98 500
15
种群
甲乙丙 丁 戊
同化量(102 kJ/m2) 7 50 20 0.98 500
下列对该表数据作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可表示为戊→乙→丙→甲→丁
B.当甲与丙无捕食关系时,每相邻两营养级之间能量的
[答案] A
11
二、正反馈与负反馈
1.正反馈与负反馈比较
项目
正反馈
负反馈
调节 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 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 方式 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结果
常使生态系统远离稳定
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 稳定
实例 分析
12
2.判断正反馈、负反馈调节的方法 (1)依据:从调节后的结果与原状态之间的变化分析。 (2)方法:调节后进回一归步到偏原离有原水有平水→平负反→馈正反馈
[答案] B
17
确定生活范围
[例 2] 在棉花→棉蚜→食蚜蝇→瓢虫→麻雀→鹰这条
食物链中,如果食蚜蝇要有 5 m2 的生活面积才能满足自身的
能量需求,则一只鹰的生活空间至少是
()
A.5×103 m2
B.5×104 m2
C.53 m2
D.54 m2
[解析] 能量传递效率按 20%计算,则为 5×5×5×5
[答案] A
25
[方法技巧] 限制能量来源比例或能量分配比例,当求最 多需求量时,在限制范围内的所有食物链中按最低能量传递效 率计算;当求最少需求量时,在限制范围内的所有食物链中按 最高能量传递效率计算。(计算时注意当限制能量来源比例时, 由高营养级向低营养级逐级递推。当限制能量分配比例时,假 设出低营养级的需求量,由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逐级递推。同 时要注意分配比例)
能量的比值。 (2)一般来说,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3)有时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使营养结构更复杂,以实现能
量的多级利用,从而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9
[典例 1]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 量传递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 田,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B.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5% C.能量流动是从甲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流入该生态系统 的总能量为 1 250 kJ D.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 向性
=54(m2)。
[答案] D
18
确定生态系统稳定性
[例 3] 某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总同
化量分别是 W1 和 W2,当下列哪种情况发生时,最有可能使
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
A.W1>10 W2 C.W1<10 W2
B.W1>5 W2 D.W1<5 W2
19
[解析]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效率为 10%~20%,即一 般情况下上一营养级传递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不超过自身同 化量的 20%,如 W1<5W2,则说明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 之间的能量流动效率已经高于 20%,初级消费者、食物链和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都受到了破坏,影响了生物的可持续性发 展,因而最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答案] C
31
[方法技巧] 人为输入到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是该营养 级同化量的一部分,但却不是从上一营养级流入的能量。 如求第一营养级至第二营养级传递效率时,应为(16-2)/ (3+14+70+23)≈12.7%。
32
33
2.模型法判断碳循环中的各种成分 (1)首先找出两个成分之间具有双向箭头的,一个为生产 者,一个是大气中的 CO2 库。其他各个成分都有箭头指向大气 中的 CO2 库。 (2)然后观察剩余的几个成分,其中箭头都指向的是分解 者,剩余的成分为消费者。分析如下:
模型一
模型一分析:E 为 生产者 ;F、 D、B 都为消费者;C 为分解者; A 为 大气中的 CO2 库 。
3
3.某营养级同化能量的两种分析方法
4
二、碳循环过程(填空) 1.理解碳循环及其过程
(1)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的光合作用 或化能合成 作用。
(2)碳返回无机 ab..生分产解者者、的消_分_费_解_者作__用的___呼实__吸质__作是_用_呼_ 吸作用 环境的途径 c.化学燃料的燃烧
5
8
[第二步 明辨高考二个常设误点——少失分] 一、能量传递效率与能量利用效率 1.能量传递效率 能 量 传 递 效 率 = ( 下 一 营 养 级 同 化 量 ÷该 营 养 级 同 化
量)×100%,约为 10%~20%。 2.能量利用效率 (1)一般指流入最高营养级(或人类)的能量占生产者固定总
A.图中 A 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B.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5.625% C.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 9.6×104 kJ/(m2·a) D.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30
[解析] 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去向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被 分解者分解和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及用于自身生长、发 育和繁殖四个途径。因此,图中 A 代表的是各种生物的呼吸作 用。肉食性动物从植食性动物获得的且同化的能量=5.1+2.1 +0.25+0.05-5=2.5×103 [kJ/(m2·a)],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 2.5+4+9+0.5=16×103 [kJ/(m2·a)],传递效率=2.5/16×100% =15.625%。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来源有两个,生产者固定的 能量和有机物输入,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9.6×104 kJ/(m2·a) +流入植食性动物的能量。食物链是以食物关系形成的联系, 捕食关系的单向性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