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庸》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6-《礼记》(大学、中庸)

6-《礼记》(大学、中庸)

《中庸》
《中庸》谈人生哲学,是《大学》的姊
妹篇,全文33章。
旧说《中庸》是子思所作。或是秦汉时 儒家的作品。
北宋程颢、程颐极尊崇《中庸》。南宋
朱熹又作《中庸集注》,并把《中庸》 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
为“四书”。
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 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
儒家中庸思想的实质和核心是要求从矛盾对立的两端去把握 事物的联系,从这种联系中找出“中道”,并且认为“中” 不是绝对的,是变化的,因时而中,反对只执一端的偏颇的 认识方法。
下周阅读
1、阅读《礼记》中的《礼运》,谈谈你对大同世
界的理解。同时,建议背诵《礼运》第一段关于
大同世界的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
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
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中庸》第十章
中庸:一种认识方法
“中庸”作为方法论,就是要以人的内在要求(人性、本心) 为出发点和根本价值依据,在外部环境(包括自然和社会环 境)中寻求“中节”,也就是使内在要求,在现有的外在环 境与条件下,得到最适宜的、最恰当的、无过与不及的表达 与实现。 如果人们能在一切事情上恰到好处地这样做,则“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5 6 7 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
1 2 3 4

《中庸》讲义(四):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中庸》讲义(四):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中庸》讲义(四):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

不闻

导语:错解“心不在焉”,就不能理清《大学》“正心”章义理脉络;读不懂《大学》“正心”章,就读不懂《中庸》首章。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是故”,承接上文“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而这一句又是对“率性之谓道”在义理上的展开。由此得出,君子做戒慎、恐惧功夫,就是要入于“性”而实现这个“道”。

下文又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大学》“诚意”章也提到“慎独”,但《中庸》首章点出“慎独”,似乎是从“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归纳出来的。这一句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从修辞手法上看是互文,所以不要去分析“戒慎”与“恐惧”,两个动词之间涵义有什么区别,同样不要在意“不睹”与“不闻”语义之间的差别。从“戒慎、恐惧”中抽出一个“慎”字,“不睹”与“不闻”合在一起,就是一个“独”,“慎独”一词,就是这么来的。

从“戒慎、恐惧”中归纳出一个“慎”字,这好理解,为什么“不睹、不闻”为“独”?思维的跨度比较大。提示一下,这个“独”字义深,“独”通“性”与“中”,不是独自一人,不是身之独居独处。

须要对照《大学》“正心”章来解读《中庸》首章。把“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句话给真正领会透彻了,就会惊讶地发现,与其说《中庸》首章“慎独”直接取自《大学》“诚意”章,倒不如说间接出自《大学》“正心”章。

阳明先生指出:“子思括《大学》一书之义,为《中庸》首章”。确实如此,研读《中庸》首章,不难发现,其文辞、义理或逻辑结构映射《大学》首章以及“诚意”章。此外,分析《中庸》首章中间一节,不仅文辞上保留着从《大学》“正心”章承袭过来的痕迹,而且两章义理上相互印证,殊途同归。《大学》曰“正心”,《中庸》言“中”不言“正”,论“性”不论“心”。两章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说,读不懂《大学》“正心”章,就读不懂《中庸》首章。

《大学》《中庸》《学记》的教育思想

《大学》《中庸》《学记》的教育思想

《大学》《中庸》《学记》的教育思想

以《大学》、《中庸》、《学记》的教育思想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受《三经》影响十分深远,其中又以《大学》《中庸》、《学记》的思想最为重要。《大学》指出:“教学为民,而非教学为君”,这句话鲜明地表明了教育的目的,即让民众获得更宽阔的文化知识,有助于国家发展。它提出了“治学之善”,即学习应以有目的、积极的态度坚守为目的,以准确的思维来理解这些知识,从而使自己的见解更清晰、更有深度。

《中庸》则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让人达到“中”的境界。“中”,指的是不要轻易被外界刺激而登峰造极的状态,也不要沉溺于放纵的混乱状态,而应该以客观、正常的态度坚守正道。它着重强调“不慕贤而自弃,不企盼而自强”,提倡坚持自我本性,不被外界冲昏头脑,拒绝偏见和迷恋,在思考问题时保持客观,以此来促进自身成长。

《学记》也论述了教育的理念,它提出“好学而不劳”的概念,旨在让人们学习的更有效率,而不是苦心劳作却毫无收获。教育也应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而不是空谈论学,因为学习本身没有实际价值。学习有助于提高生活水平,而实际应用才是价值所在。只有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才能够发挥最大的价值,这也是《学记》所主张的教育理念。

以上,便是《大学》、《中庸》、《学记》三部书中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可以看出,这三部书各有侧重,但也相互联系,共同组成了一

个完整的教育理念体系,既有向上的冲动,又有积极的动力,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欲望,帮助他们获得知识、技能,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

前言从孔子的时代到今天,两千多年来,关于儒学的文献真是汗牛充栋,关

于儒学的见解更是说不尽,道不完。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

的人生体验后,关于儒学的认识也会大不相同。久而久之,它成为了人们约束思

想和行为的准则,对于中国人人格心理的铸造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刻的影响。儒

家传统文化延续至今至少已有两千五百年历史,其间虽也屡遭批判,但儒学的主

导地位并未从根本上动摇过。时至今日,当我们以一种全新的感觉来重新读儒说

儒时,依然可以发现不少适应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东西。

下面,就本栏目的有关情况略作说明。

应该说,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不知道《四书》。它是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着作的总称。其中,《论语》、

《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大学》、《中庸》则是《礼记

》中的两篇。首次把它们编在一起的是南宋着名学者朱熹。不过,在朱熹之前的

程颢、程颐兄弟已己大力提倡这几部书了。他们认为,《大学》

是孔子讲授“初

学入德之门”的要籍,经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成文;《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

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子书,以授孟子”的。这两部书与《论语》、《

孟子》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思想体系,是研治儒学最重要的文献。正是根据这

样的观点,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书编在一起。

因为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参、子思、孟子,所以称

《大学》《中庸》:儒家“修齐治平”理论大纲

《大学》《中庸》:儒家“修齐治平”理论大纲

《大学》《中庸》:儒家“修齐治平”理论大纲

《大学》《中庸》:儒家“修齐治平”理论大

中庸全文及解释

【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藏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原文】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反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译文】

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恰当;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无所顾忌。”

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普通人很少有能长久实行它的!”

《大学》讲义

《大学》讲义

《大学》讲义

目录

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二、大学之道,在亲民

三、至善是心之本体

四、知止而后有定

五、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六、理清八条目,“诚意”、“正心”是两个关键环节

七、格物功夫须晓得“头脑”

八、自慊与慎独

九、“诚”既是本体,也是功夫

十、正心,复其体也;修身,著其用也

十一、“心不在焉”是正心功夫

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学”为孔门第一义,取“大学”两字为本篇命名,这个“学”出自《论语》,曾子著《大学》的目的正是要阐明孔门之学。只是“学”字被广泛地使用,在《论语》各章“学”的涵义也有所不同,在“学”字前面加一个“大”,对“学”之涵义予以界定。《大学》所言“学”,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乃为己之学、成德之学,不是学习知识与技能。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子罕》)。来孔门求学,学习的目的不同,为了个人的前途而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学习技艺,此学义浅。君子志于道而学,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这是为己之学,“学”即是“适道”。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为政》)此“学”义深,孔子自述其为学历程,必然是为己之学,“适道”就可以省略了,所以直接从“学”而过渡到“立”。“学”等于修道,“立”,即把德性立起来,成就了德性。

这个“大”还有特别的意义,《中庸》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既然说“天下”,说“大本”,说明“中”也有“大”这层意思。朱子曰:“大学者,大人之学也”。何为“大人”?阳明先生曰:“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阳明先生特别指出:“大人之能以天

中庸第一章全文及讲解

中庸第一章全文及讲解

中庸第一章全文及讲解

《中庸》是一部儒家经典著作,也是孔子的学说之一。它共分为20篇,每篇都有不同的主题和内容。以下是《中庸》第一章的全文及讲解:

《中庸》第一章的全文如下: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一章的主题是关于修养和道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达到至善的境界。下面是对这一章的讲解:

首先,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这里的“大学”指的是修养的过程,而“明明德”则是指明确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只有明白了什么是正确的道德行为,才能够在修养的道路上前进。

其次,大学之道在于亲民。这意味着修养的目标应该是为了造福人民,服务于社会。修养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还应该与他人的

利益和社会的发展相结合。

然后,在修养过程中要能够止于至善。这里的“止”指的是约

束自己的欲望和冲动,不被物质和感官的诱惑所左右。只有达到至

善的境界,才能真正实现修养的目标。

接下来,明确了修养的目标后,就要知止。知止意味着要明白

自己的局限和能力,不贪图过多,不过分追求功名利禄。只有知止,才能够有所定位,不迷失自己。

然后,有了定位后才能够静下心来。静下心意味着要保持内心

的平静和安宁,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只有静下心,才能够集中

精力去做事,不被杂念所扰。

安下心来后,才能够深思熟虑。深思熟虑是指在行动之前要仔

细考虑,权衡利弊,避免盲目行动。只有深思熟虑,才能够做出明

智的决策,不轻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最后,通过深思熟虑,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收获。这里的“得”

三年级《大学》《中庸》资料

三年级《大学》《中庸》资料

前言

人有德行如水至清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三字经》开篇便道出了教育的重要性。韩愈亦在《师说》中开门见山:“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指出教育其最根本乃是培养德行,其次才是知识技能。所以,让孩子们保持本善之心、常存善念、常做善行,进而培育其诚意、正心、修身的大根大本,这才是真正教育化人的目的。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时期各级各类学校的德育纲领,它总结继承了我国几千年传统道德的精髓,又加以发展,附以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内容。代代相传的中华传统美德建构了中国人的“共同价值观”和“道德信仰”。如果我们的新一代少年儿童自小以圣贤之道指引,信仰这“共同的价值观”,那我们未来的社会面貌和民族精神岂有不兴之理?

中华美德与中华经典文化是一脉相承的。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国学术思想的渊源,历久弥新。这些经典中包括着中华美德与民族精神,是当今学校德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阅读经典古籍是德行教育推行的途径与载体。这套《德行读本》为大家展示的就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它分年级编排,细化到学期,共10册,另附有寒暑假单元。每册课时按周次编排,每周诵读一课,不急不躁、张驰相宜。内容涵盖了以“四书五经”

为主的诸子百家、启蒙读物、古诗词曲,上至古诗源,下至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编排体例有“熟读成诵”、“原文大意”、“经典故事”、“绝知躬行”,不仅品味清雅,而且切合孩童认知规律。“熟读成诵”、“原文大意”将历代仁人志士的高尚品行融于古代经典美文,让孩子在快乐诵读中悄然入心;“经典故事”选择了与诵读内容息息相关的故事,引导孩子在故事阅读中明理;“绝知躬行”是孩子明理成习过程中的自我反思和评价,督其践行。高年级的“木铎金声”,为孩子提供了短小的古诗文作为选读,寓教于乐,促其深化认识。正所谓“知中行,行中悟,悟中从”。

精选小学生课外阅读--《大学 中庸》 全国通用

精选小学生课外阅读--《大学 中庸》 全国通用

精选小学生课外阅读--《大学中庸》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第一章明明德

康诰曰:“克明德。”大(tai)甲曰:“顾是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第二章新民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第三章止于至善

<诗>云:“邦畿(ji)千里,唯民所止。”诗云:“缗(min)蛮黄鸟,止于丘隅(yu)。”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qi)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第四章

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shu)己(yi),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yu)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te),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南怀瑾解读《大学》01

南怀瑾解读《大学》01

南怀瑾解读《大学》01

01、原本《大学》的原貌

我们在开始讲解、研究《大学》之前,先把这份原本《大学》的原文发给大家,希望平时多加熟读,要能背诵,那就更好了。那么,我们以后在讲解、研究时,就方便多了。现在,请大家看看原本《大学》的原文是怎样说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静,静而後能安,安而後能虑,虑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後,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诚,意诚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齐,家齐而後国治,国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後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诗云:“瞻彼淇澳(音郁),菉(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於戏(呜呼)!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

《大学·中庸》(全文)

《大学·中庸》(全文)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大学》和《中庸》是《礼记》中的两篇,首次把它们编在一起的是南宋著名学者朱熹。《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

《大学》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

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大学》解析

《大学》解析



‚《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 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 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穆穆文王,于缉 [ jī]熙敬止!‛出于《诗经· 大 雅· 文王》赞美周文王仪表端庄,绵绵不绝,光明通 达,道德高尚的样子,也就是说周文王止于‚德‛。 儒家所说得‚德‛并不仅仅是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 教人什么可干,什么不可干,当人们把各种道德规 范内化为行为自觉的时候,就会成为一种信仰,一 种精神的皈依,一种自我实现。当代人不知所止造 成的抑郁症、自杀高发,这是一种精神危机。

《盘铭》是商代的的青铜器,据说在商朝 圣王商汤在盘子里,刻上了‚苟日新,日 日新,又日新‛的铭文,激励、提醒自己 要不断注重道德修养,日日不忘,不断提 升。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领导干部要警 钟长鸣。


朱熹在注释《康诰》:‚作新民‛时说, ‚鼓之舞之之谓作‛,也就是说统治者不 仅要自己不断修道,还要教化百姓也不断 提升道德水准。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出自《诗经· 大 雅· 文王》,说西周虽然是一个古国,但是 其使命是要不断更新的。以老大天朝自居, 一定会被新兴国家打败。当然除旧布新也 应当包括道德的创新,为此要不遗余力。

南宋朱熹集理学之大成,建构完成理学体 系。同时他也特别重视《大学》在儒学中 的地位和作用,放在《四书》之首。他说: ‚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 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 发越; 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朱 子语类》卷十四)可见《大学》是古代君 子修身进德的入门书。

国学经典《大学》【原文、注释、译文、读解】史上最全

国学经典《大学》【原文、注释、译文、读解】史上最全

国学经典《大学》【原文、注释、译文、读解】史上最全

《大学》原文、【注释】、译文、读解

从孔子的时代到今天,两千多年来,关于儒学的文献真是汗牛充栋,关于儒学的见解更是说不尽,道不完。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人生体验后,关于儒学的认识也会大

不相同。久而久之,它成为了人们约束思想和行为的准则,对于中国人人格心理的铸造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刻的影响。儒家传统文化延续至今至少已有两千五百年历史,其间虽也屡遭批判,但儒学的主导地位并未从根本上动摇过。时至今日,当我们以一种全新的感觉来重新读儒说儒时,依然可以发现不少适应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东西。

下面,就本栏目的有关情况略作说明。

应该说,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不知道《四书》。它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著作的总称。其中,《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首次把它们编在一起的是南宋著名学者朱熹。不过,在朱熹之前的程颢、程颐兄弟已大力提倡这几部书了。他们认为,《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经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成文;《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的。这两部书与《论语》、《孟子》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思想体系,是研治儒学最重要的文献。正是根据这样的观点,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书编在一起。因为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参、子思、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简称即为“四书”。朱熹分别为这四部书作了【注释】,其中,《大学》、《中庸》的【注释】称为“章句”,《论

《大学》、《中庸》儿童启蒙课--吾欲养吾浩然之气

《大学》、《中庸》儿童启蒙课--吾欲养吾浩然之气

《大学》、《中庸》儿童启蒙课--吾欲养吾浩然之气

开班缘起:

中华文明具有不同于西方文明的重要特性,这些特性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历经风雨依然傲立于世的根骨。对于迈向共同富裕道路上的新时期的少年儿童,了解、学习中华源生文化,是实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课程。

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流传中,儒家一直充当着中流砥柱的角色。在众多经典中,儒家经典《大学》、《中庸》是儒家心法重要的传承经典,少年儿童学习《大学》、《中庸》,是了解中华源生文化、成为一个真正中国人的重要成人之礼。

本课程主要内容:

1、学习六书、学习《大学》、《中庸》中的主要文字及其背后的古汉字的意思,从中华古文字中了解汉字的想象力、创造力与创新力;

2、学习《大学》、《中庸》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3、学习《大学》、《中庸》中的心的力量,让心理健康、提高耐挫力;

4、学习古文朗诵之法,通过朗诵,涵养儒家所说的浩然之气;

5、学习《大学》、《中庸》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本课程适合对象(少年儿童):

1、有兴趣了解古汉字背后故事的少年儿童;

2、喜欢传统儒家文化的少年儿童;

3、有志于提高心理健康、耐挫力的少年儿童;

4、有兴趣了解汉字及汉字的想象力、创造力、创新力的少年儿童;

5、经典国学朗诵爱好者;

6、有兴趣通过汉字、朗诵学习中华天人合一思想的少年儿童;

7、小学3年级以上学生(含3年级,学习过能量国学其他课程的没有年龄限制)。

主讲老师:史润轩(能量国学创始人)

开课时间:2021年11月后每个星期天上午9:30-11:00(共计五

周十次课)

开课地点:杭州市拱墅区拱宸桥街道登云路社区桥东之家(地铁五号线拱宸桥东站步行200米)

傅老师的讲解,让我越来越发现《中庸》的写作之美

傅老师的讲解,让我越来越发现《中庸》的写作之美

傅老师的讲解,让我越来越发现《中庸》的写作之美

2019年,我有幸跟随傅老师,系统地学习《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道德经》《庄子》和《易经》。

每次听傅老师的国学课,都有很大收获。这是我的第五篇学习心得,与大家分享一下。

9月22日,听傅老师讲《中庸》。

傅老师极具逻辑性和启发性的讲解,与同学们的互动式讨论,让我在听课时感触良多,并且在课后做了许多思考。

一《中庸》是修养德行的指导和方向

傅老师在讲《大学》与《中庸》的关系时,用了两个问题来开篇:《大学》:为什么这样说?

《中庸》:这样说是为了什么?

听了傅老师的讲解,我对这两个问题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大学》:为培养贵族子弟的从政素养,而这样说。

《中庸》:这样说是为了实现《论语》中的“中庸至德”和《大学》中的“止于至善”。

孔子在《论语》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大学》一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中庸》一开篇则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把这三个说法联系起来,就可以发现:

第一,孔子为个人修养德行指出了必须到哪里去,即:确定了“中庸至德”这个最高目标。

第二,《大学》为即将从政的贵族子弟指出了必须做什么,以实现“中庸至德”。

他们必须彰显高明的德行,必须亲近爱护百姓,必须永不停止地去追求“至善”。

要做到这三条,又必须做这些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三,《中庸》则在对“至德”和“至善”进行具体化的基础上,论述必须怎么做,才能实现“至德”和“至善”。

“至德”的体现就在于“三达德”,即:智、仁、勇,以及相应的择善固执。

国学经典《中庸》原文及完整注解,快来一起品读经典

国学经典《中庸》原文及完整注解,快来一起品读经典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 子思 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 四书 ”。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

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第二章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有书作“小人之反中庸也”,也有书作“小人之中庸也”)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

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

“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中庸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意;

2.理解其中经典名句的含义;

3.了解文章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知识积累

文学常识

《大学》

《大学》原来不是一部书的名字,只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礼记》从“记”这个字来看,最初给这本书的定位是不高的。儒家文献一般分三个等级:经、传、记。经地位最高,如《诗经》:传地位其次,如《左传》;记地位最低,如《礼记》。

随着时代的发展,《礼记》先后两次提高地位。

第一次,《礼记》上升为经。东汉末年的经学家郑玄,把《仪礼》《周礼》《礼记》这三部书合并起来,称为“三礼经”,把《礼记》的地位提到了“经”的高度。

第二次,《礼记》中的两篇与《大学》《中庸》并称为“四书”。朱熹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并起来,认为这四部书是儒者必须学习的教材;朱熹甚至认为儒者必须先学的是《大学》,而不是《论语》《孟子》。

《中庸》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字词汇总

通假字

在明明德,在亲民亲通新,革新。

此之谓自谦谦通慊,满足。

尧、舜帅天下以仁帅通率,率领。

上恤孤而民不倍倍通背,违背。《大学》莫见乎隐见同现,显现。

知者过之知同智,智慧。《中庸》词类活用

在明.明德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显明,彰明。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形容词作动词,厌恶/喜欢。

上老.老而民行孝形容词作动词,尊敬。

上长.长而民行弟形容词作动词,尊重。

上老老.而民行孝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上长长.而民行弟形容词作名词,长辈。《大学》天地位.焉名词作动词,就其位。

亲.亲也形容词作动词,亲爱。

子.庶民名词活用为意动词,以……为子,可引申为“爱护”。

来.百工使动用法,使……来,可译为“招来”。《中庸》

古今异义

大学

之道,在明明德古义:古代天子所设学校,与小学相对而言;今义:实施高等..

教育的机构。

如好好色

..古义:美好的女子;今义:喜好美色。

孝者,所以

事君也古义:……的方式、途径;今义:因果关系连词。《大学》..

也古义:没有实行;今义:不可以。

道之不行

..

则知所以治人

..古义:治理百姓;今义;整治、惩罚人。

之者也古义:牢牢握住或坚守不渝,无贬义色彩;今义:坚持己见,择善而固执

..

不肯改变,常含贬义。《中庸》课文精要

理解主旨

《大学》

《大学》是儒家最全面、最系统申述治国平天下学说的一篇政治论文。它把先秦儒家的零散的道德政治学说,集中概括在一起,提出了一套自修身以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己治人之道。其“三纲八目”超越了简单的文献学意义,不仅提炼出了王道政治的基本模式,而且指出了在变化了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承其精神的方法和途径。

《中庸》

《中庸》的主要内容中庸之道,是儒家论述的人生哲理,即为人处事的普遍原则。它以“天人合一”为理论基础,通过论证“天”“性”“道”“教”之间的关系,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至诚至善、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以达到“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理想境界。

把握重点

课文脉络

《大学》这篇文章有两千多字,被朱熹概括为:三纲八目。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纲是三个纲领,人要想修养自己,成就事业,这三点是最重要的。

八目是具体做法,在这八个做法中,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内圣——如何修养自己,使自己靠近圣人的修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第二阶段:外王——如何影响别人,安百姓,平天下:齐家、治国、平天下。

(一)三纲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的意思是高深的学问,“道”指的是最终极的道理、宗旨、规律。

“明明德”就是使自己的澄明的品德彰显出来,是自我启蒙。

“亲民”就是亲近百姓,宋代的程颐说“亲,当作新”。如果是亲近百姓的意思,还是“明明德”的范畴,属于自我的修养;如果解释成“新”,这个字便是使动用法,使民新。通过孔圣人及其弟子的教化,让老百姓不断突破自己,不断进步。

从更抽象的层面上看,亲民,是自我启蒙;新民,则是启蒙他人。不但自己要不断修养,而且还要推己及人,也让他人、百姓不断提高修养。亲民是内圣,新民则是外王。

“止于至善”是讲的是人生目标。至善,就是最完善的意思。只有达到最完善了,才会停下追求的脚步;但是,没有人能达到至善。要想内圣外王,只要生命不息,就得学习、修养不止。

以上讲的是大学的三纲,意思是说人要不断修正自己,彰显美好的品德,之后再推己及人,启蒙他人,治平天下。在这个过程中,要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朝着至善的方向努力。

知止而后有定

“定”在甲骨文里是“房中止息”的意思。这句话是说,人一旦有了高远的目标,就不会急功近利,便会把自己的皮囊安顿在一个能管束住物理欲望的房间里。

定而后能静

安顿了皮囊、管住了物理欲望后,人的心就能静了。这是皮囊安顿后的第二步,给自己的内心寻找到一个安静的处所。

静而后能安

心灵安顿下来之后,就不会被眼前的一得一失搅乱心绪。

安而后能虑

这句话之前,都是在做准备工作,前面工作都做好了,便可以虑了,便可以研习高深的学问了,便能够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了。

虑而后能得。

“得”甲骨文里是“得到什么”的意思,就是能得大学之道了。这句话说的是结果,思虑了、学习了,肯定就能进步了,就能“得”了。

(二)八目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这句话把“明明德”和“平天下”直接联系起来,这两者不是并列关系。“明明德”,培养、激发、彰显自己的美德,这本是修身的问题,但是后面添加了状语“于天下”,便把“明明德”这个原本是个体的行为上升到如何治理天下的高度了。《大学》的作者认为,“明明德”本身并不是人的最终追求,而是实现天下大治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基础。儒者的追求可以这样表述:通过内圣的手段,达到外王的目的。

“先治其国”,国比天下的范围小。儒者认为,要想干好大事,就必须从小事做起,“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这句话是对前文的逆推。前文说儒者的最大理想是治天下,这里说的是要想治天下,第一步就要格物,然后致知,依次类推,最终实现治天下的理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这句话点出前面所讲道理的适用范围,从天子,皇帝到平头百姓,全都适用。无论你是什么样的职业,什么样的身份,处事的基础是个人的修养。《大学》所说的修养,首先是格物致知,是专业技术层面的;其次是道德修养,诚意正心,修养身心。道德修养是任何人处事的根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本”的本义是树根,“末”的本义是树梢。本末,一般指根本的问题和枝叶的问题。在这里,“本”指的是个人的道德修为;“末”指的是利禄欲望。不能固本,就不能控制利禄欲望。

“其所厚者薄”,应该厚的心性灵魂不屈培元固本,应该薄的利禄欲望却不鄙薄摒弃。这样的结果,非但不能成为君子,更别谈治平天下了。

以上是对八目以及相互关系的一个概述。

1.格物,

2.致知

格物和致知缺失了,通过字面的提示,大概可以猜到:格物的意思是通过由外而内的顺序,探寻、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致知的意思是通过上面的过程,获得知识,获得智慧。

3.诚意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这里提出了毋自欺的要求:慎独。慎独就是在别人看不见、不知道的时候、场合,仍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