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庸》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易、春秋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易、春秋

四书五经:⼤学、中庸、论语、孟⼦、诗、书、礼、易、春秋 四书五经是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

四书指的是《⼤学》、《中庸》、《论语》、《孟⼦》。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部。

《礼记》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春秋》由于⽂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传》、《⾕梁传》分别合刊。

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四书五经:⼤学、中庸、论语、孟⼦、诗、书、礼、易、春秋 《⼤学》、《中庸》、《论语》、《孟⼦》合称为四书,为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

⼏百年来,“四书”在我国⼴泛流传,其中许多语句已成为脍炙⼈⼝的格⾔警句。

其中,《论语》、《孟⼦》分别是孔⼦、孟⼦及其学⽣的⾔论集,《⼤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

⾸次把它们编在⼀起的是南宋著名学者朱熹。

不过,在朱熹之前的程颢、程颐兄弟已经⼤⼒提倡这⼏部书了。

他们认为,《⼤学》是孔⼦讲授“初学⼊德之门”的要籍,经曾⼦整理成⽂;《中庸》是“孔门传授⼼法”之书,是孔⼦的孙⼦⼦思“笔之⼦书,以授孟⼦”的。

这两部书与《论语》,《孟⼦》⼀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思想体系,是研治儒学最重要的⽂献。

正是根据这样的观点,朱熹把《论语》、《孟⼦》、《⼤学》、《中庸》这四部书编在⼀起。

因为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物孔⼦、孟⼦、曾参、⼦思,所以称为“四⼦书”,简称即为“四书”。

朱熹分别为这四部书作了注释,其中,《⼤学》、《中庸》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的注释因为引⽤他⼈的说法较多,所以称为“集注”。

值得注意的是,朱熹所编定的《四书》次序本来是《⼤学》、《论语》、《孟⼦》、《中庸》,是按照由浅⼊深进修的顺序排列的。

后⼈因为《⼤学》、《中庸》的篇幅较短,为了刻写出版的⽅便,⽽把《中庸》提到《论语》之前,成了前年通⾏的《⼤学》《中庸》《论语》《孟⼦》顺序。

由于朱熹注释的《四书》既融会了前⼈的学说,⼜有他⾃⼰的独特见解,切于世⽤;⼜由于以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地位的⽇益上升,所以,朱熹死后,朝廷便将他所编定注释的《四书》审定为官书,从此盛⾏起来,到元代延佑年间(1314—1320)恢复科举考试,正式把出题范围限制在朱注《四书》之内。

中庸归纳总结

中庸归纳总结

中庸归纳总结引言中庸,又称《中庸之道》或《大学》、《中庸》。

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庸讲求“中”、“和”、“恒”的道德原则,强调平衡、稳定和持续的发展。

本文将对中庸思想进行归纳总结。

一、道德中庸中庸提出了道德中庸的理念,主张追求道德的平衡和稳定。

它认为在道德行为中,应当遵循适度、平和的原则。

中庸告诫人们不要走极端,要避免过度和不足。

只有保持中庸之道,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并使人们的心境安定。

中庸中的“中”是指追求适度,避免过度或不足。

在道德行为中,人们应当避免极端情绪和行为,不能过于冲动或过于保守。

只有保持适度的行为和情绪,才能达到道德的平衡。

中庸中的“和”是指追求和谐,反对冲突和争斗。

在人际关系中,应当追求和谐相处,通过沟通、合作和妥协解决问题,避免冲突和争吵。

只有通过和谐,社会才能实现稳定和繁荣。

中庸中的“恒”是指追求持续发展,反对急躁和懈怠。

在学习和工作中,人们应当保持持续的努力和奋斗,不能急于求成或懒散消极。

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才能获得更好的成果。

二、治国中庸中庸思想在治国理政中也有重要意义。

中庸主张国家应当遵循适度、稳定的原则,秉持平衡、和谐的态度来进行治理。

一个国家应当追求适度的发展,避免过度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保持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平衡,国家才能稳定和谐。

一个国家也应当追求社会和谐,鼓励不同群体之间的合作和共享,避免阶级斗争和社会冲突。

只有通过和谐的社会关系,国家才能实现持久稳定。

一个国家还应当保持持续的发展,不能急于求成或懒散消极。

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改革,国家才能不断前进、繁荣强大。

三、个人修养中庸中庸思想对个人的修养也提出了要求。

中庸主张人们应当追求内心的平衡和稳定,保持温和、恒心和诚实的品质。

在生活中,人们应当保持适度的情绪,避免过于激动或消沉。

只有保持内心的平和,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行动力。

在人际关系中,人们应当追求和谐相处,避免冲突和争吵。

[大学中庸]《大学》《中庸》全文及翻译

[大学中庸]《大学》《中庸》全文及翻译

[大学中庸]《大学》《中庸》全文及翻译《大学》全文及翻译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拚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肝肺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诗云:“赡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涧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煊兮。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涧兮者,恂溧也;赫兮喧兮则,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煊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于戏!前王不忘。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康诰曰:“克明德。

”大甲曰:“顾是天之明命。

”帝典曰:“克明峻德。

”皆自明也。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

”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诗云:“邦畿千里,唯民所止。

”诗云:“绵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大学》《中庸》精义

《大学》《中庸》精义

《大学》《中庸》精义一、大学《大学》点出“格物”,直承孔子之“学”,大有功于圣门。

孔子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先事后得,非崇德与”?“先难而后获”、“先事后得”即是“格物”。

颜子“不迁怒,不贰过”,是“好学”,也是“格物”。

黄梨洲说“儒、释界限,只一理字”,不穷理不足以尽性,如孔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阳明先生提出“心即理”,反对心外求理,但又说“天下未有不履其事而能造其理者”,由此可见儒家功夫之笃实,决不凌空蹈虚。

但古今对“格物”的注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明儒刘蕺山先生说:“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

东汉郑玄注解“格物”:“格,来也;物,犹事也。

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

人心为“感”,物为“应”,这样解释也有可取之处。

然知恶则能去恶,而不可能来恶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一句,显然与《大学》下文“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不符。

司马光则认为:“格,犹捍也,御也。

能捍御外物,然后能知至道也矣,郑氏以格为来,或者犹未尽古人之意乎”。

如果把“格物”解释为革除心中物欲,修持此心不为物牵,则显被动与消极,与儒家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不符。

“格物”其实即是成物,阳明先生说:“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

既然“万物皆备于我”,故成物的同时也在成己,所谓“合外内之道也”,这样解释“格物”,可以与下文诚意、正心、修身等节目相贯通。

朱子说:“格物者,格,尽也,须是穷尽事物之理”。

穷物之理,即是尽吾之性,故《大学》说“致知在格物”,而不承接前文说“欲…先…”。

朱子在《大学章句》中虽训“格”为“至”,但“格物”并不是通常所理解的至物(或即物)而穷其理。

“格,至也;物,犹事也。

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

“至”即“极”,穷尽事物之理,对己来说即是尽性,《中庸》所谓“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

《大学》与《中庸》

《大学》与《中庸》

大学与中庸引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学”和“中庸”都是非常重要的经典著作,它们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和社会伦理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大学》和《中庸》这两部经典著作进行探讨,并比较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

通过深入理解这两本书的思想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一、《大学》的概述《大学》是《四书五经》之一,被视为是中国儒家学派的核心经典之一。

它是中国古代社会进行教育和选拔人才的指南,也是儒家学派的重要理论基础。

《大学》强调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融合了伦理道德、社会责任和政治智慧。

《大学》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首先,个人修身是培养人的核心,通过修身可以达到完善自我的目标。

其次,齐家治国是个人修身的延伸,一个人只有在家庭和社会的角色中表现出色,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最后,治国平天下是一个人修身齐家的归宿,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繁荣的根本目标。

另外,《大学》还提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

它主张“学而时习之”,强调学习要坚持不懈,要不断实践和反思,从而使知识变为自己的能力。

同时,《大学》还讲述了准则、政治伦理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原则和方法,为后人提供了道德伦理的指导。

二、《中庸》的概述《中庸》是儒家经典著作,被尊为“周易”之后儒家经典的最高层次。

《中庸》重点强调了“中”的思想,即取得道德和伦理中的平衡和中庸之道。

它以中庸为核心,强调道德之中庸、治国之中正,提倡实事求是、克己奉公。

《中庸》讲述了一个人在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的过程中,如何保持心境的平衡和中庸之道。

它告诫人们要顺应自然,遵循道德规范,避免过分的偏激和极端。

在个人修身方面,《中庸》提倡克己奉公,自我约束,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品德塑造。

在治国平天下方面,《中庸》强调实事求是,以中正之道来执政,使社会达到和谐稳定的状态。

三、《大学》与《中庸》的共同点虽然《大学》和《中庸》是两本不同的书,但它们都是中国儒家经典,因此有很多共同点。

《大学》与《中庸》思想之间的内在关联

《大学》与《中庸》思想之间的内在关联
讲到中庸,许多人会联想到“中庸之道”;联想到“中庸之道”,则会进一步联想到“和事佬”。 似乎儒家的中庸之道,是一个不分是非的“滑头哲学”。但在《中庸》开篇第一段中,文章明确指 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里的“中”,显然不是“和稀泥”,而是没有 任何私心杂念参与其间的中正、无偏的状态;“和”则是无偏、无私的心具体应用到各种人类事务 过程中符合社会各种规范的和谐状态。郑玄说:“名日《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 也。”对此,朱熹是同意的:“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但朱熹接下来又 引证说:“子程子日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上述两 种代表性的解释尽管文字不同,但义理是相通的。至诚至公、无偏无私的天道,应用到人间就是 人道,相应地,人道就应该秉持像天道那样不可更改的“大中至正’’的原则。上天日月相代、四 时更替中表现出来的“天行健”精神,君子就应该仿效,所以要“自强不息”;大地承载万物、化
论文寡
绝对化,从而产生了类似于上帝的至上神灵的观念。以《中庸》为代表的儒家文明则是本之于天 人合一的圆融思维,将外在的天道人间化、相对化,在天人之间架构了一座彼此相通的桥梁,从 而强有力地压缩了外在神灵的存在空间,不仅较为彻底地贯彻了早期儒家形成的人文主义精神, 而且也使得儒家的道德理想主义更为丰富和完善。《中庸》所架构的这座天人相通的桥梁,是一 个简简单单的“诚”。 {:中庸》中的这个“诚”字,不仅具有“天道自然”的本体意味,而且也 具有“天道无私”的道德诉求。但是,生之为人,难免有私心杂念,难以达到“天道无私”的高 度,所以“修身”也就变得异常重要。《中庸》中所谓“诚者,天道也;诚之者,人道也”,反 复强调的就是这个意思。但“修身”并不是“出世”不作为,而是要在百姓日用之中成就这个伟 大的道德事业,所谓“道不可离”,也是“中庸”的应有之义。这种思想集中体现在《中庸》开 篇三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

儒学经典《大学》《中庸》研读

儒学经典《大学》《中庸》研读

儒学经典《大学》《中庸》研读一、介绍《大学》《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

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前434)作。

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

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人门读物。

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大学》《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

以朱熹《大学章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

“大学”是大人之学。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

《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

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

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

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三纲领”与“八条目”应为一个整体,这是理解《大学》的关键。

“三纲领”中的“明明德”主要是指“修身”而言,而“止于至善”则是指“明明德于天下”,即天下人皆能修其身。

朱熹改“亲民”为“新民”并非无据,这可以由郭店竹简及《大学》的思想得到证明。

“八条目”以修身为界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正心、诚意、格物、致知”四项乃是修身的工夫,它与后者是一种交叉的关系,而不是并列的关系,“八条目”严格说来应为“四条目”。

《大学》的思想具有二元的倾向,对以后的孟子、荀子均有所影响,但其主要还应属于思孟一系。

《大学·中庸》(全文)

《大学·中庸》(全文)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大学》和《中庸》是《礼记》中的两篇,首次把它们编在一起的是南宋著名学者朱熹。

《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

《大学》【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

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 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

《大学》与《中庸》(一)

《大学》与《中庸》(一)

《大学》与《中庸》(一)《大学》《中庸》一、“率性之谓道” 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开篇三句话,开门见山,点出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中庸》开篇也是三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明明德为“修己以敬”,亲民为“修己以安人”,虽然分一个内与外,忠与恕,但修己(明明德)是一贯功夫。

《大学》三纲领先分疏,后统合,最后以“止于至善”收尾。

率性之谓道,“性”即大本之“中”,“道”即“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中庸》以“率性”来界定“道”,此道贯通内外,不分人我,相当于《大学》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过渡到“明明德于天下”(原始反终)。

“天”是性之原,“性”为天命所赋,当然也是不分内外人我的,如《中庸》25章曰:“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

横渠先生指出:“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

惟大人为能尽其道,是故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

《大学》《中庸》二、“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与“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如果不理清《中庸》首章义理脉络,这句话不太好解读。

前文说“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以“率性”来界定“道”,相对“率性”而言“修道”,相对“性”而言“身”。

“性”不分内外人我,如王艮在招摇车上所书:“天下一个,万物一体”。

所谓“修道”,乃“修身以道”或“以道修身”,决不能把“道”作为“修”的宾语看待。

修道功夫落在“身”上,有内外人我之别,如孟子说“反身而诚”,对于“身”可以言“反之”,对于“性”就不能说“反之”。

再如,孟子说:“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跳过了“修道之谓教”而承接“率性之谓道”。

既然“率性”为“道”,又说“可离非道也”,可以判断出,“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只是对“率性”的展开。

换言之,“率性之谓道”为原命题,“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逆否命题。

《大学》《中庸》教案

《大学》《中庸》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大学》《中庸》的基本内容,掌握其核心思想。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大学》的核心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 《中庸》的核心思想:中庸之道,至诚至善。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大学》《中庸》中的古文,把握其内涵。

2. 将经典思想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大学》《中庸》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讲授新课1. 《大学》(1)讲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含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2)分析《大学》中的“三纲领”和“八条目”,让学生了解修身的方法。

(3)结合实际,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大学》的思想。

2. 《中庸》(1)讲解“中庸之道”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中庸之道在生活中的应用。

(2)分析《中庸》中的“至诚至善”,让学生明白如何做到真诚善良。

(3)结合实际,探讨如何在人际交往中运用中庸之道。

(三)课堂讨论1.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大学》《中庸》的理解和感悟。

2. 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经典思想。

(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大学》《中庸》在个人修养、社会道德方面的指导意义。

2.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学习经典,提高自身素质。

五、作业布置1. 阅读相关书籍,深入了解《大学》《中庸》的内涵。

2. 撰写一篇关于《大学》《中庸》的学习心得,字数不少于500字。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大学》《中庸》的核心思想,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经典,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注重将经典思想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经典的价值。

第五讲 《大学》《中庸》

第五讲 《大学》《中庸》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 ① , 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 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 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①身,当作心。忿懥,怒也。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① ,
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 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 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博学之, 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 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 明,虽柔必强。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 也。 ①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 天……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 悖……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 极高明而道中庸。
大学①之道,在明②明德③ ,在亲④民,
在止于至善。
①大学,大人之学也。人养其体之大者为大人,仁义礼智 诸善端,体之大者也。 ②明,使之充实明亮有光辉也。 ③明德,人人生而即有的光明德性之善端。 明明德,即养大充实人人生而即有的善端,使之不断充实 明亮有光辉,时刻成为一身之主。 ④亲,当作“新”。言仁者既明其明德,又当推己及人,
《中 庸》
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庸,平常也。 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 理。
天命之谓性① ,率性之谓道② ,修道之 谓教③。
①人生而即有良心善性,此为人之天性也。
②率,循也。道,路也。人循其性之自然,于其生活日用
之间,莫不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 ③修,节之也。礼乐刑政,节人之情欲以得其中。 盖人知己之有性,而不知其出于天;知事之有道,而不知 其由于性;知圣人之有教,而不知其因吾之所固有者裁之 也。故《中庸》于此首发明之。

《大学、中庸》知识讲解-最新学习文档

《大学、中庸》知识讲解-最新学习文档

大学、中庸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意;2.理解其中经典名句的含义;3.了解文章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知识积累文学常识《大学》《大学》原来不是一部书的名字,只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

《礼记》从“记”这个字来看,最初给这本书的定位是不高的。

儒家文献一般分三个等级:经、传、记。

经地位最高,如《诗经》:传地位其次,如《左传》;记地位最低,如《礼记》。

随着时代的发展,《礼记》先后两次提高地位。

第一次,《礼记》上升为经。

东汉末年的经学家郑玄,把《仪礼》《周礼》《礼记》这三部书合并起来,称为“三礼经”,把《礼记》的地位提到了“经”的高度。

第二次,《礼记》中的两篇与《大学》《中庸》并称为“四书”。

朱熹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并起来,认为这四部书是儒者必须学习的教材;朱熹甚至认为儒者必须先学的是《大学》,而不是《论语》《孟子》。

《中庸》《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字词汇总通假字在明明德,在亲民亲通新,革新。

此之谓自谦谦通慊,满足。

尧、舜帅天下以仁帅通率,率领。

上恤孤而民不倍倍通背,违背。

《大学》莫见乎隐见同现,显现。

知者过之知同智,智慧。

《中庸》词类活用在明.明德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显明,彰明。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形容词作动词,厌恶/喜欢。

上老.老而民行孝形容词作动词,尊敬。

上长.长而民行弟形容词作动词,尊重。

上老老.而民行孝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上长长.而民行弟形容词作名词,长辈。

《大学》天地位.焉名词作动词,就其位。

亲.亲也形容词作动词,亲爱。

子.庶民名词活用为意动词,以……为子,可引申为“爱护”。

来.百工使动用法,使……来,可译为“招来”。

《中庸》古今异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古义:古代天子所设学校,与小学相对而言;今义: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

《大学.中庸》国学宝典《中庸》:学道须善始善终

《大学.中庸》国学宝典《中庸》:学道须善始善终

《大学.中庸》国学宝典《中庸》:学道须善始善终1、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

解读:崇尚中庸的人处事不偏不倚,不过不及而平常的道理是天命所定精妙至极。

中庸的人,不偏袒任何一边,不会超过或少于本来的度,只是按照平常的道理行事而已。

用朱熹所做《中庸章句》的说法,即其师程颢所说的“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

朱熹又自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庸,平常也。

”中庸是周全,中庸思想强调的是一种重要做事原则,是从实际出发,从自己所处的境地出发,从日常生活的琐事出发,实事求是,并见机行事。

中庸思想强调要认清环境,认清自我,周全考虑,这是做事成功的保证。

中庸是忍耐,小不忍则乱大谋,凡需要忍耐,只有忍耐才能有大成;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朱熹给《中庸》加注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就是不偏激,不要走极端,不要不及,也不要过头;中就是要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度,把握好分寸。

在当今社会,无论做人还是做事关键在于把握好度,做人要低调,做事要中庸。

所以为人出世要低调也要中庸,做人要低调,也要能方能圆,做事要中庸,也要能进能退。

2、诚者,天之道也。

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解读:天道就是诚,人道就是追求诚。

这就是原天以启人,尽人以合天。

也就是要求人道与天道相吻合。

诚之者,人之道也。

人道之诚表明一种人性之善,没有诚,人们既无法认识和体察天之道,也无法认识和把握人之道。

而这种“诚”,最后还是要回归到为人处世的“善”上,从诚意出发,得到一个善意的结果,这就是最简单的中庸。

郑玄说:“言诚者天性也,诚之者,学而诚之者也。

”孔颖达说:“此经明至诚之道,天之性也。

则人当学其诚之性,是上天之疲乏不为而诚,不思而得,若天之性,有生杀信著四时,是天之道。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1.《大学》的思想内涵《大学》是儒家经典著作,作者为孔子。

它是儒家学派的基本精神,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

《大学》以“礼”为核心,论述了“礼”的重要性,以及“礼”的基本原则。

它认为,“礼”是遵守社会习俗的基本准则,是社会秩序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它强调,“礼”的基本原则是“仁”,“仁”是人们在社会中应该表现出来的善良、美德和责任。

它还认为,“仁”是人们在社会中应该遵守的基本准则,以维护社会的和谐。

2.《中庸》的思想内涵《中庸》是一部中国古代儒家典籍,由著名儒家学家孔子的弟子墨子所撰写。

它提出了“中”的思想,即“以中庸之道,行事要求中庸”。

“中”指的是“中庸”,也就是“以中庸之道,行事要求中庸”。

中庸之道,指的是“以智慧和慎重的态度来处理问题”。

它强调了“中庸”的核心思想,即“以智慧和慎重的态度来处理问题,并以温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这种思想可以帮助人们在处理社会关系时,避免过度激烈的情绪,保持平衡,从而达到调节和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

3.《论语》的思想内涵《论语》是儒家经典,收录了孔子的言行,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论语》的思想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仁”的思想。

《论语》以“仁”为核心,把“仁”作为人生的准则,强调人应当以仁待人,以仁治国。

二是“礼”的思想。

《论语》以“礼”为准则,强调人们要遵循礼仪礼节,以礼让为原则,建立良好的社会风尚。

三是“智”的思想。

《论语》强调要不断提升智慧,发挥智慧的作用,以智慧治国,让智慧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

四是“修身”的思想。

《论语》强调要以自律自强为原则,修身养性,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有智慧。

五是“忠”的思想。

《论语》强调要忠于国家、忠于社会,以忠诚为原则,做一个忠诚的人。

4.《孟子》的思想内涵《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孟子所著,收录了孟子的思想论述,全书共七篇,分为《梁惠王》、《公孙丑》、《子罕》、《荀悦》、《离娄》、《泰伯》、《国恕》七篇。

《大学》与《中庸》的思想内涵解读

《大学》与《中庸》的思想内涵解读

大学与中庸的思想内涵解读1. 大学的思想内涵《大学》是一本古代儒家经典著作,由孔子弟子及後继者编纂而成。

它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丰富的哲学、道德和教育观念。

在《大学》中,主要阐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路与方法。

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具体来说:1.1 格物致知《大学》中强调通过观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来获得真知。

这种观察不仅限于外部世界,还包括自我反省和心灵深层的探索。

唯有真实客观地把握事物本质,才能达到真正的知识。

1.2 诚意正心《大学》强调人应该保持内心真诚、无私、正直的态度。

只有这样,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广泛认同,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完善自身修养。

1.3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强调个人修身与社会治理的关系。

只有通过教育塑造人们的道德品质,提高自己的个人素养,才能确保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和国家繁荣。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需要个人不断追求进步与完善。

2. 中庸的思想内涵《中庸》是孔子弟子及其后继者传承并发展起来的儒家经典著作。

它阐述了如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原则和方法。

2.1 和谐统一《中庸》强调“中”的概念,即“道之所以均也”。

只有在各种对立面中找到合适的平衡点,才能使万物得以和谐发展。

这包括了个体和整体、利己和利他、权力与义务等多方面因素。

2.2 恢复自然本真《中庸》主张“诚意正心”,即以真诚、善良、恪守道义来处理事物。

通过恢复自然本真的境界,人们可以找到内在的平衡和指导,并摆脱欲望的束缚。

2.3 自我修养与社会责任《中庸》重视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只有通过发展自己的品德和智慧,才能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帮助他人成长和促进社会公正。

总结《大学》与《中庸》都是儒家经典著作,它们强调了个体与整体、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大学》注重对知识的追求、价值观念的塑造和治理方法的探索;《中庸》则着重于和谐统一、恢复自然本真和发展个人品德与责任感。

大学 中庸(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大学 中庸(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大学》三纲八目;《中庸》致中和;修身明德之根本。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大学之道国之本,为政应是百事教为先。
《大学》三纲八目;《中庸》致中和;温故而知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物格而后 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是故君 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第30章
06
第32章
05
第31章
第33章 第34章
第35章 第36章
01
第37章
02
第38章
03
第39章
04
第40章
05
第41章
06
第42章附 录朱熹《中 庸章句序》
作者介绍
这是《大学·中庸(中华国学经典精粹)》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目录分析
第1章前言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附录朱熹《大 学章句序》பைடு நூலகம்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20章
第22章
第21章
第23章
第25章
第24章
第26章
01
第27章
02
第28章
03
第29章
04
精彩摘录
而所谓的“八目”,则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 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以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同时指出格物、致知、诚意、正 心是修身的主要方法。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所谓的“格物致知”,就是倡导实践,强调用实际行动去论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实践是认 识的唯一源泉”的道理。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 患,则不得其正。

《大学、中庸》知识讲解

《大学、中庸》知识讲解

《大学、中庸》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积存文言知识,把握文意;2.明白得其中经典名句的含义;3.了解文章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知识积存文学常识《大学》《大学》原先不是一部书的名字,只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

《礼记》从“记”那个字来看,最初给这本书的定位是不高的。

儒家文献一样分三个等级:经、传、记。

经地位最高,如《诗经》:传地位其次,如《左传》;记地位最低,如《礼记》。

随着时代的进展,《礼记》先后两次提高地位。

第一次,《礼记》上升为经。

东汉末年的经学家郑玄,把《仪礼》《周礼》《礼记》这三部书合并起来,称为“三礼经”,把《礼记》的地位提到了“经”的高度。

第二次,《礼记》中的两篇与《大学》《中庸》并称为“四书”。

朱熹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并起来,认为这四部书是儒者必须学习的教材;朱熹甚至认为儒者必须先学的是《大学》,而不是《论语》《孟子》。

《中庸》《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字词汇总通假字在明明德,在亲民亲通新,革新。

此之谓自谦谦通慊,满足。

尧、舜帅天下以仁帅通率,带领。

上恤孤而民不倍倍通背,违抗。

《大学》莫见乎隐见同现,显现。

知者过之知同智,聪慧。

《中庸》词类活用在明明德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显明,彰明。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形容词作动词,厌恶/喜爱。

上老老而民行孝形容词作动词,尊敬。

上长长而民行弟形容词作动词,尊重。

上老老而民行孝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上长长而民行弟形容词作名词,长辈。

《大学》天地位焉名词作动词,就其位。

亲亲也形容词作动词,友爱。

子庶民名词活用为意动词,以……为子,可引申为“爱护”。

来百工使动用法,使……来,可译为“招来”。

《中庸》古今异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古义:古代天子所设学校,与小学相对而言;今义: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

《传习录》之陆澄篇之《大学》《中庸》的异同

《传习录》之陆澄篇之《大学》《中庸》的异同
请您及时更换请请请您正在使用的模版将于2周后被下线请您及时更换
《传习录》之陆澄篇之《大学》《中庸》的异同
澄问《学》、《庸》同异。 先生曰:“子思括《大学》一书之义,为《中庸》首章。”
备注: 子思:名汲,孔子的孙子。相传为曾子的学生,发扬了孔子的中庸思想。《礼记》中的《中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表记》、《坊记》等篇为子 思所作。 《大学》:《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所作。
三言两语 读《传习录》,才知道国学知识的缺乏。如今的大学生,国学之《三字经》《弟子规》《大学》《中庸》《论语》《诗书礼 易春秋》等等,学过几篇呢?古人信手拈来,怎么能不学有所成呢?中国的教育,传统之文化精粹,浪费、荒废、糟蹋的太多 了,可惜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中庸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意;2.理解其中经典名句的含义;3.了解文章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知识积累文学常识《大学》《大学》原来不是一部书的名字,只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

《礼记》从“记”这个字来看,最初给这本书的定位是不高的。

儒家文献一般分三个等级:经、传、记。

经地位最高,如《诗经》:传地位其次,如《左传》;记地位最低,如《礼记》。

随着时代的发展,《礼记》先后两次提高地位。

第一次,《礼记》上升为经。

东汉末年的经学家郑玄,把《仪礼》《周礼》《礼记》这三部书合并起来,称为“三礼经”,把《礼记》的地位提到了“经”的高度。

第二次,《礼记》中的两篇与《大学》《中庸》并称为“四书”。

朱熹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并起来,认为这四部书是儒者必须学习的教材;朱熹甚至认为儒者必须先学的是《大学》,而不是《论语》《孟子》。

《中庸》《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字词汇总通假字在明明德,在亲民亲通新,革新。

此之谓自谦谦通慊,满足。

尧、舜帅天下以仁帅通率,率领。

上恤孤而民不倍倍通背,违背。

《大学》莫见乎隐见同现,显现。

知者过之知同智,智慧。

《中庸》词类活用在明.明德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显明,彰明。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形容词作动词,厌恶/喜欢。

上老.老而民行孝形容词作动词,尊敬。

上长.长而民行弟形容词作动词,尊重。

上老老.而民行孝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上长长.而民行弟形容词作名词,长辈。

《大学》天地位.焉名词作动词,就其位。

亲.亲也形容词作动词,亲爱。

子.庶民名词活用为意动词,以……为子,可引申为“爱护”。

来.百工使动用法,使……来,可译为“招来”。

《中庸》古今异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古义:古代天子所设学校,与小学相对而言;今义: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

如好好色..古义:美好的女子;今义:喜好美色。

孝者,所以事君也古义:……的方式、途径;今义:因果关系连词。

《大学》..也古义:没有实行;今义:不可以。

道之不行..则知所以治人..古义:治理百姓;今义;整治、惩罚人。

之者也古义:牢牢握住或坚守不渝,无贬义色彩;今义:坚持己见,择善而固执..不肯改变,常含贬义。

《中庸》课文精要理解主旨《大学》《大学》是儒家最全面、最系统申述治国平天下学说的一篇政治论文。

它把先秦儒家的零散的道德政治学说,集中概括在一起,提出了一套自修身以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己治人之道。

其“三纲八目”超越了简单的文献学意义,不仅提炼出了王道政治的基本模式,而且指出了在变化了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承其精神的方法和途径。

《中庸》《中庸》的主要内容中庸之道,是儒家论述的人生哲理,即为人处事的普遍原则。

它以“天人合一”为理论基础,通过论证“天”“性”“道”“教”之间的关系,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至诚至善、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以达到“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理想境界。

把握重点课文脉络《大学》这篇文章有两千多字,被朱熹概括为:三纲八目。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纲是三个纲领,人要想修养自己,成就事业,这三点是最重要的。

八目是具体做法,在这八个做法中,可以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内圣——如何修养自己,使自己靠近圣人的修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第二阶段:外王——如何影响别人,安百姓,平天下:齐家、治国、平天下。

(一)三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的意思是高深的学问,“道”指的是最终极的道理、宗旨、规律。

“明明德”就是使自己的澄明的品德彰显出来,是自我启蒙。

“亲民”就是亲近百姓,宋代的程颐说“亲,当作新”。

如果是亲近百姓的意思,还是“明明德”的范畴,属于自我的修养;如果解释成“新”,这个字便是使动用法,使民新。

通过孔圣人及其弟子的教化,让老百姓不断突破自己,不断进步。

从更抽象的层面上看,亲民,是自我启蒙;新民,则是启蒙他人。

不但自己要不断修养,而且还要推己及人,也让他人、百姓不断提高修养。

亲民是内圣,新民则是外王。

“止于至善”是讲的是人生目标。

至善,就是最完善的意思。

只有达到最完善了,才会停下追求的脚步;但是,没有人能达到至善。

要想内圣外王,只要生命不息,就得学习、修养不止。

以上讲的是大学的三纲,意思是说人要不断修正自己,彰显美好的品德,之后再推己及人,启蒙他人,治平天下。

在这个过程中,要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朝着至善的方向努力。

知止而后有定“定”在甲骨文里是“房中止息”的意思。

这句话是说,人一旦有了高远的目标,就不会急功近利,便会把自己的皮囊安顿在一个能管束住物理欲望的房间里。

定而后能静安顿了皮囊、管住了物理欲望后,人的心就能静了。

这是皮囊安顿后的第二步,给自己的内心寻找到一个安静的处所。

静而后能安心灵安顿下来之后,就不会被眼前的一得一失搅乱心绪。

安而后能虑这句话之前,都是在做准备工作,前面工作都做好了,便可以虑了,便可以研习高深的学问了,便能够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了。

虑而后能得。

“得”甲骨文里是“得到什么”的意思,就是能得大学之道了。

这句话说的是结果,思虑了、学习了,肯定就能进步了,就能“得”了。

(二)八目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这句话把“明明德”和“平天下”直接联系起来,这两者不是并列关系。

“明明德”,培养、激发、彰显自己的美德,这本是修身的问题,但是后面添加了状语“于天下”,便把“明明德”这个原本是个体的行为上升到如何治理天下的高度了。

《大学》的作者认为,“明明德”本身并不是人的最终追求,而是实现天下大治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基础。

儒者的追求可以这样表述:通过内圣的手段,达到外王的目的。

“先治其国”,国比天下的范围小。

儒者认为,要想干好大事,就必须从小事做起,“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这句话是对前文的逆推。

前文说儒者的最大理想是治天下,这里说的是要想治天下,第一步就要格物,然后致知,依次类推,最终实现治天下的理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这句话点出前面所讲道理的适用范围,从天子,皇帝到平头百姓,全都适用。

无论你是什么样的职业,什么样的身份,处事的基础是个人的修养。

《大学》所说的修养,首先是格物致知,是专业技术层面的;其次是道德修养,诚意正心,修养身心。

道德修养是任何人处事的根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本”的本义是树根,“末”的本义是树梢。

本末,一般指根本的问题和枝叶的问题。

在这里,“本”指的是个人的道德修为;“末”指的是利禄欲望。

不能固本,就不能控制利禄欲望。

“其所厚者薄”,应该厚的心性灵魂不屈培元固本,应该薄的利禄欲望却不鄙薄摒弃。

这样的结果,非但不能成为君子,更别谈治平天下了。

以上是对八目以及相互关系的一个概述。

1.格物,2.致知格物和致知缺失了,通过字面的提示,大概可以猜到:格物的意思是通过由外而内的顺序,探寻、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致知的意思是通过上面的过程,获得知识,获得智慧。

3.诚意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这里提出了毋自欺的要求:慎独。

慎独就是在别人看不见、不知道的时候、场合,仍然能做到和人前一样有修养、有原则。

接下来,文章用一个小人不能慎独从反面论证。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不能慎独,要掩盖自己独处时的过失,所以人前一套,背后一套,表里不一。

《大学》中说,别人看自己的时候,其实自己就是一个玻璃人,心肝五脏都能被看见。

人和人相处,会长时间交往,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所以,君子要引以为戒,要慎独。

人前不伪善,人后不为恶。

这便是诚意,是修养。

4.正心正心首先是心不能乱,不能被各种情绪扰乱自己。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大学》认为:鲁莽武断、畏首畏尾、玩物丧志、患得患失这四种非常态的情绪,都是影响人的判断力的因素。

非常态情感因素,会左右人的理性判断。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心不在焉,今天是说一个人精神溜号;这里的意思却是一个人的内心始终保持一个中正平和的心态。

5.修身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修身,这里讲的是要公正地对待别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好恶、亲疏而影响如何做事。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这句话非常发人深省。

人们经常党同伐异:因为讨厌一个人,便对他的一切都加以否定;因为喜欢一个人,便容忍他的毛病错误。

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正如谚语所说:孩子都是自己的好,是因为太过于亲近;庄稼都是别人的好,是因为别人的东西总是好的。

总觉得自己拥有的不如别人的多,不如别人的好。

其实,对事不对人是非常难做到的。

连孔子也做不到,他就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这是正常的人伦要求。

6.齐家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事众也。

国是家的扩大版,家是国的迷你版。

治理的道理是相通的,更是相同的。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

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这些话的意思是强调齐家具有推广性。

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故治国在齐其家。

这段话是举例子论证上述观点。

7.治国,8.平天下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治国和齐家逻辑推理相同,但是,更强调统治者、君子修养的示范性。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这里的国,指的是诸侯国。

礼记反映是春秋战国时的思想。

当时诸侯国有很多,为了扩大势力,要不断扩大地盘,地盘怎么能扩大,先吸引人口。

所以就有了上面的说法。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德行是根本,钱财是末流。

中国的古人在思想上往往排斥财,重视德行。

他们认为德行是人修行的根本。

修行好了,自然有财;修行不好,有了钱也是不义之财。

小结老羊曰:《大学》者,内圣外王之经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