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合金产品退火工艺参数终审稿)

合集下载

铜合金的热处理

铜合金的热处理

对于能热处理强化的铜合金,中间退火后必须缓冷,其他铜合金冷却速度对性能影响不大。中间退 火的温度与预先的冷变形程度、金属的成分、加热速度、原始晶粒尺寸等有关。加热温度且在再结 晶温度以上,温度太低再结晶不完全,但太高又会使晶粒粗大,使下一道冷加工时,材料表面出现 “桔皮”状,这是十分有害的,尤其在单相材料中。在成形加工量小时,宜采用晶粒细小的坯料,当成 形加工量大时,宜采用晶粒粗大的坯料。铜合金再结晶后的力学性能不仅与其成分有关,还与退火 温度及退火前的冷加工量有关。
鏈接
項目
11 铍青铜固溶与时效工艺 铍青铜薄板、带材及薄件固溶
12 处理的保温时间
13 铍青铜固溶后要求的晶粒尺寸
硅青铜、铬青铜、锆青铜、铝 14 白铜固溶时效处理工艺 15 铜及加工铜合金加热保护气氛
铜与铜合金热处理保护气氛的 16 类型和成分
17
18
19
20
21
鏈接
铜合金的热处理--退火
均匀化退火
中间退火温度在再结晶温度以上,材料的软化程度取决于冷加工率、退火温度、保温时间。一般在 加工初期采用高温退火,加工后期采用较低温度退火,以保证晶粒度的均匀一致。合金再结晶温度 经验公式:T再=0.4T熔(k)=0.4t熔-164(℃)
通常中间退火时,采取快速升温,装炉量大,温度取上限.从而提高再结晶温度,细化晶粒,缩短加 热时间,减少氧化,提高生产率;最终退火,缓慢升温,控制装炉量,温度取下限,特别是薄壁零件, 以保证产品性能均匀。温度控制在±5℃之内,退火保温时黄铜为1.5~3h,锡青铜、铝青铜、铍青铜 为1~3h。
说明
主要目的:消除铸造时锭坯的成份偏析。 主要用于铜合金铸锭。锡青铜、铍青铜及白铜铸件通常都要进行均匀化退 火。加热温度以不发生熔化为度(白铜为1000℃)。

铜合金产品退火工艺参数精编版

铜合金产品退火工艺参数精编版

一些变形铜合金去应力退火的温度
纯铜管材、棒材、带材、线材的退火温度
冷加工中间退火温度管材、棒材再结晶退火温度线材再结晶退火温度
锡青铜中间退火温度锡青铜棒材线材成品退火温度几种两相铝青铜的热处理工艺铍青铜的固溶处理及时效温度铍青铜工件固溶处理保温时间固溶处理制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时效温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时效时间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变形度、热处理对性能的影响均匀化退火规范中间退火温度棒材及线材成品退火温度
黄铜管材、棒材再结晶退火温度
几种两相铝青铜的热处理工艺
固溶处理制度对
……………………………………………………………最新资料推荐…………………………………………………
11。

钯银铜合金退火温度

钯银铜合金退火温度

钯银铜合金退火温度
钯银铜合金退火温度是指将该合金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进行保温和冷却处理,以改善其材料性能和组织结构的过程。

钯银铜合金是一种由钯、银和铜等元素组成的合金,常用于制造珠宝首饰、电
子元器件、仪器仪表等领域。

然而,在制造过程中,合金材料会发生组织结构的改变和残余应力的产生。

为了消除这些不利影响并提高材料的性能,退火处理是一个常用的工艺方法。

钯银铜合金的退火温度取决于其具体成分和所需材料性能的要求。

通常情况下,钯银铜合金的退火温度范围在550℃至750℃之间。

温度过高可能导致晶粒长大、
材料变硬脆,温度过低则无法完全调整组织结构。

在退火过程中,首先将钯银铜合金加热到退火温度,使其达到所需的温度均匀
分布。

然后将材料保温一段时间,以使材料晶粒进行再结晶。

最后,通过缓慢冷却来控制晶粒尺寸和组织结构,从而获得更好的材料性能。

钯银铜合金的退火处理可以消除应力和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还可以调整
材料的硬度、延展性和电导率等特性。

通过合理的退火温度和退火工艺,可以使钯银铜合金达到更理想的性能要求,并增加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范围。

总而言之,钯银铜合金的退火温度是一个重要的工艺参数,合理选择退火温度
可以改善钯银铜合金的性能,并满足各个领域对于材料特性的要求。

铜合金的加工工艺流程

铜合金的加工工艺流程

铜合金的加工工艺流程铜恰金带材的制造的第一步就是采用连续挤压的方法将[康口但合金材料挤压成铜和铜合金坯,即连铸,连铸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整个制备过程.在整个熔炼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熔炼温度、浇铸温度、烧病温度,以较少缩孔,夹渣等缺陷.钢合金的加工工艺流程如下:一、铜合金带材的轧制工序采用轧制的方法将连铸出来的铜合金坯轧制成规定规格的铜合金带材,经过连铸工序挤压成的还料大都是矩形还或者不封闭的曲线形坯.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制造出超长的铜和铜合金带材,目带材的品质高.轧制的方法有:1.1 半连续铸锭加热、热轧、冷轧法这种方法是传统工艺中应用最广也是最成熟的一种方法,它不受合金牌号的控制,可以大规模生产,除了生产带材外,还可以生产中厚度的板材.为了保证轧制的质最和效率,一般在热轧前要对锭坯表面进行局部修刮,对坯料加热的温度要比开车曲高30—40度,但过高的温度会造成表面金属氧化,所以为了保证坯料表面的质量,还料加热的温度不宜过高,而且氧化损失过大的时候会造成表面脱锌,极有可能发生断裂现象.加热时的温度要稳定而均匀,在加热过程中动作要迅速,在进人腑性温度区前结束轧制,这个比较难把握,所以在轧制的过程中极易出现断裂破碎的情况,成品率较低.1.2 水平连续铸造卷坯,成卷冷轧法这个方法属于现代铜合金板材的生产方法,相对于上一种,它在生产规模、牌号控制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在产品厚度上适宜生产带材和薄板材.这种方法制造出来的还料厚度不大,在保证连续铸还拉出结晶器后,在足够的冷却速度下,采用在线固溶的处理方法,在强化合金元素的效果时注意铸坯的厚度不宜过大,这是为防止出现降低冷却速度时出现大颗粒析出物,但是由于其合金液态时导MV性差、流动性差、易疏松等特性,铸锭的厚度也不能过小.半连续铸锭加瞳水平连续铸造卷坯两种铸造方法的差别在于水平连续铸造卷坯省略了铸锭加热和热轧工序,这样生产起来速度快,效率更高,但是由于生产规模的限制,远没有半连续铸锭加热的方法应用广泛,半连续铸锭加热一热轧一冷轧工艺被广泛应用在铜及铜合金板带材生产,其中最先进的生产过程是:大容量电炉熔炼和半连续铸造方法铸锭,在轧机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单击几吨到几十吨的淀坯进行热轧开坯,热轧后进行还料跳削,镰去坯料的表面缺陷,铁面后的卷坯采用大卷至强化冷轧,中间退火与成品退火是在无氧条件下成卷进行的,并开卷清洗,在气体浮动条件下连续迸行无氧化退火,并采用连续式精整剪切机列获得最终成品.二.热处理工艺在铜合金带材的生产加工过程中,轧制工艺和热处理工艺通常是结合在一起的,时效前进行较大的冷变形,可以加速析出物的析出,在大变形后进行中间退火工艺,然后用一次低温控制制品的性能,这个时候要严格控制退火的时间和温度,火势均匀充分,温度过高、持续时间过长会造成最终制品内晶粒度过大,降低产品的性能,温度过低、时间不足又会让产品部分保留加工硬化效应。

铜管退火中频加热炉技术参数

铜管退火中频加热炉技术参数

工件 工业冷却系统 纯水冷却系统
感应器
测 温 仪
感应器
电容柜
中 频 电 源 柜
整流变压器
操 作 台
电源主回路线 冷却系统线 控制线
3.4 控制系统及控制原理:
(图二)
控制系统应实现两个过程的控制,其一为加热开始和结束时的速度温度自动控制;其二为加热过程中的温度自动控制;这两个过程的实现硬 件部分可借用贵公司设备上的 PLC 和人机界面,由我公司提供的数学模型 编程,速度的采集由贵公司设备提供,温度的采集由我公司配置的远红外 测温仪提供,功率调节接口我公司提供的中频电源已经具备,该接口为标 准模拟信号接口(4-20MA 或 0-10V)。 3.4.1 功率-速度-温度控制原理:
等的闭环控制。 2、工艺参数:
铜管尺寸: Φ9.52×0.37mm; Φ12.7×0.43 mm 铜管提升温度:700℃ 辊道速度:>200 m/min 3、系统设备运行方案: 3.1 系统功率的选择:
加热总功率的选择根据贵方要求,选择为 800KW。 3.2 方案的选择:
根据加热工况为快速运行中加热的设备使用特点,由于感应加热
由于设备设计制造完毕之后,其系统阻抗(R)不会发生变化,功率给 定只能是输出电压(U)或电流(I)的给定,而电流、电压与功率的关系为平 方根关系,即 P=U2/R=I2R;速度(S)、温度(T)和功率(P)之间的关系为线性 关系,即:P=GT/Sη(G)为与材料规格有关的系数,加热铜管一定时,该系 数即不会发生变化。η为一个效率因子,初始值为经验参数。该参数取决 于系统的整体运行状态,需要进行自学习整定。该控制系统为开环数据设 定、闭环自学习整定效率因子η的自动控制系统。 3.4.2 加热开始时的速度-温度控制

银铜合金铸造态、退火态、轧制态

银铜合金铸造态、退火态、轧制态

银铜合金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由银和铜的合金组成。

银铜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导性和耐腐蚀性,因此在电子、通讯、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银铜合金的制备过程中,铸造态、退火态和轧制态是常见的工艺处理方法。

本文将分别对这三种状态进行介绍。

一、铸造态银铜合金的铸造是将其熔化后倒入模具中,待其冷却凝固得到所需形状的工艺步骤。

银铜合金在铸造过程中可以采用重力铸造、压力铸造等不同的方法,以获得不同性能的产品。

铸造态的银铜合金具有较大的晶粒和较为杂乱的结构,其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一般较差。

铸造态的银铜合金通常需要进行后续的热处理工艺,如退火处理或轧制加工。

二、退火态退火是将已经铸造或成型的合金经过一定时间的加热保温后,再经过一定的冷却过程使其晶粒再结晶,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工艺方法。

通过退火处理,银铜合金的晶粒尺寸可以得到细化,晶界清晰度提高,结构得到松弛,从而显著提高了其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

退火态的银铜合金通常具有较好的塑性和韧性,因此在制造电子元器件、导线等产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轧制态轧制是将退火后的铸造坯经过轧机多次轧制加工,使其形状得到进一步调整并获得所需厚度和尺寸的工艺方法。

轧制态的银铜合金具有较为均匀的显微组织和较高的强度,其硬度和抗拉强度显著提高。

轧制态的银铜合金在制造线材、箔材等产品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银铜合金的铸造态、退火态和轧制态是其常见的工艺状态。

通过适当的工艺处理,银铜合金可以获得所需的性能和形状,从而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具体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处理方法,以确保银铜合金制品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质量。

在实际的生产应用中,银铜合金经常需要针对特定的工程要求进行定制化的处理。

以下将进一步探讨铸造态、退火态和轧制态在实际应用中的特点及优缺点。

1. 铸造态的应用特点铸造态的银铜合金常常用于生产一些形状简单、尺寸较大的零部件,如大型电气设备的外壳、铜合金承插件等。

铜丝拉制退火工艺卡

铜丝拉制退火工艺卡
表(1)
标称直径mm d
偏差mm
≥φ3.0
±1%d
0~25mm千分尺
LTS-500智能退火设备机组
2
二、开机前检查:
1、拉丝机应加齿轮油并且模槽里应有润滑液。
2、水槽加满水,将真空管淹没40-50mm。
3、检查各部件无异常方可开机。
4、把铜丝径井字轮、过线轮、急停轮、上铜轮、下铜轮、冷却往复轮、测速轮、收线烘干铜轮、张紧轮、到收线盘上。
Φ2.75
Φ2.50
Φ2.25
Φ2.15
Φ2.20
Φ2.75
Φ2.50
Φ2.23
Φ2.24
Φ2.75
Φ2.50
Φ2.27
Φ2.25
Φ2.75
Φ2.50
Φ2.28
Φ2.48
Φ2.75
Φ2.51
Φ2.50
Φ2.75
Φ2.53
Φ2.60
Φ2.75
Φ2.64
Φ2.65
Φ2.75
Φ2.69
Φ2.73
Φ2.76
10.要停机时,大线径可以按控制器上的停止按键和关机、急停键即可;小线径可先按控制器上的停止按键再按关机、如按急停键,可能会断线。
11.工作运行中的要观察晶闸管的散热器的温度。
12.无退火时,检测电磁头;无速度时可能直接影响退火,常见问题一般是线头松动及测速盘距离电磁头较远。
13.退火设备的工作电压不低于340V。
Φ2.25
Φ2.00
Φ1.80
Φ1.60
Φ1.49
Φ1.70
Φ2.75
Φ2.50
Φ2.25
Φ2.00
Φ1.80
Φ1.73
Φ1.78
Φ2.75

致材料人:各种退火工艺的参数和作用大集合,收藏啦

致材料人:各种退火工艺的参数和作用大集合,收藏啦

致材料人:各种退火工艺的参数和作用大集合,收藏啦退火工艺将金属或合金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一般为随炉冷却),的热处理工艺叫做退火。

退火的实质是将钢加热到奥氏体化后进行珠光体转变,退火后的组织是接近平衡后的组织。

退火的目的:1)降低钢的硬度,提高塑性,便于机加工和冷变形加工;2)均匀钢的化学成分及组织,细化晶粒,改善钢的性能或为淬火作组织准备;3)消除内应力和加工硬化,以防变形和开裂。

退火和正火主要用于预备热处理,对于受力不大、性能要求不高的零件,退火和正火也可作为最终热处理。

退火方法的分类常用的退火方法,按加热温度分为:临界温度(Ac1或Ac3)以上的相变重结晶退火:完全退火、扩散退火、不完全退火、球化退火。

临界温度(Ac1或Ac3)以下的退火:再结晶退火、去应力退火。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精彩图片七类退火方式1、完全退火工艺:将钢加热到Ac3以上20~30℃,保温一段时间后缓慢冷却(随炉)以获得接近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完全奥氏体化)。

完全退火主要用于亚共析钢(wc=0.3~0.6%),一般是中碳钢及低、中碳合金钢铸件、锻件及热轧型材,有时也用于它们的焊接件。

低碳钢完全退火后硬度偏低,不利于切削加工;过共析钢加热至Accm以上奥氏体状态缓慢冷却退火时,Fe3CⅡ会以网状沿晶界析出,使钢的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显著降低,给最终热处理留下隐患。

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和改善钢的切削加工性。

亚共析钢完全退火后的组织为F+P。

实际生产中,为提高生产率,退火冷却至500℃左右即出炉空冷。

2、等温退火完全退火需要的时间长,尤其是过冷奥氏体化比较稳定的合金钢。

如将奥氏体化后的钢较快地冷至稍低于Ar1温度等温,是A转变为P,再空冷至室温,可大大缩短退火时间,这种退火方法叫等温退火。

工艺:将钢加热到高于Ac3(或Ac1)的温度,保温适当时间后,较快冷却到珠光体区的某一温度,并等温保持,使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然后空冷至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铸铜合金热处理工艺流程

铸铜合金热处理工艺流程

铸铜合金热处理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铸铜合金的热处理工艺流程详解铸铜合金,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其性能的优化往往离不开热处理工艺。

Al2O3-弥散强化铜合金的退火行为研究

Al2O3-弥散强化铜合金的退火行为研究

Al2O3-弥散强化铜合金的退火行为研究张雪辉;谢臣珍;李晓闲;刘位江;杨凯;蒋苗;祝绳健【摘要】采用原位反应合成技术制备了Cu-1.12wt% Al2O3合金.通过力学性能测量、断口形貌观察及显微组织结构表征,系统研究了该合金的退火行为.结果表明:对冷拉拔变形量为50%的合金进行退火处理后,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均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呈缓慢下降趋势,合金韧性得到改善;合金表现为韧性断裂,且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韧窝尺寸和深度增大,内部布满细小的纳米Al2O3颗粒;退火态合金位错密度低于冷拉拔态情形、中温退火(873 K)时合金组织以变形位错胞组织和位错墙为主,高温退火(1 223 K)后出现亚晶组织,偶可见亚晶合并、长大并发展成为原始再结晶核心的过程,但由于纳米Al2O3颗粒的钉扎位错作用和抑制再结晶效应,基体中仍未发现有明显的再结晶组织存在,合金展示出优异的抗高温软化性能.%Cu-1.12wt%A12O3 alloy is fabricated by in-situ reactive synthetic technology,and its annealing behaviors are studied by means of mechanical property measurement,fracture morphology observation and microstructure representation,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ockwell hardness and strength of Cu-1.12wt% Al2O3 alloy with cold drawing deformation of 50% slightly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in annealing temperature,and its toughness is also improved.The fracture mechanism of the alloy is a typical ductile fracture,the size and depth of dimple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in annealing temperature,and many tiny alumina particles are bestrewn inside dimple.The dislocation density of annealed alloy is lower than that of cold-drawn alloy.The alloy microstructure is mainly composed of deformation dislocation cells and dislocation walls at intermediateannealing temperature (873 K).After high temperature annealing (1 223 K),the subgrain structure is formed,and the merging,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subgrains can be found to be a process of original recrystallization.As a result of the dislocation of fine alumina particles and grain boundary motion,no obvious recrystallized grains exist in the matrix.The Cu1.12 wt% Al2O3 alloy has a high softening resistance at elevated temperature.【期刊名称】《兵工学报》【年(卷),期】2017(038)011【总页数】6页(P2220-2225)【关键词】复合材料;Cu-1.12wt% Al2O3合金;退火行为;力学性能;显微组织【作者】张雪辉;谢臣珍;李晓闲;刘位江;杨凯;蒋苗;祝绳健【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江西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江西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江西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江西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江西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江西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46.1+1;TG166.2Al2O3-弥散强化铜(Cu-Al2O3)合金是以高熔点、高硬度、良好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的纳米Al2O3颗粒作为增强相,并使其均匀弥散分布在铜基体内,具有高强度、高导电、高耐热的新型功能材料[1-4],广泛应用于电磁炮导轨材料、大规模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电阻焊电极以及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垂直靶材散热片等涵盖先进民用制造业、电子信息业、国防科技工业在内的诸多高新技术领域[5-6]。

变形及退火处理对铜合金丝材性能的影响

变形及退火处理对铜合金丝材性能的影响

空位和脱位原子等缺陷对电阻都有贡献, 这使得导电性
能 下 降 [4] 。而材料中第二相粒子的存在, 与缺陷的交互作
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丝材在冷变形之后的导电性
能。各种因素综合起来看, 随冷变形程度的增加, Cu- 5%Cr
丝材电阻增大, 导电性能下降。在本实验中, 导电性能没
有太大的下降, 由拉拔前的 41.74%下降到 38.2%。
[ 10] 鲁 洁.绿 色 工 业 产 品 评 价 方 法 及 评 价 系 统 的 研 究 [ D] .合 肥 : 合
1990: 1- 64.
( 编辑 明 涛)
肥工业大学, 1998: 10- 47. [ 11] 潘春霞.家电产品回收工艺路 径 评 价 及 优 化 方 法 的 研 究 [ D] .合
( 3) 弥 散 强 化 材 料 经 过 退 火 处 理 时 , 在 铜 晶 粒 内 部还会产生细小弥散的纳米铬粒子, 如图 1( b) 所示黑色 颗 粒 。这 些 细 小 的 铬 颗 粒 来 源 于 强 制 固 溶 的 铬 在 退 火 时 的析出。弥散的颗粒不仅起到阻碍位错移动的作用, 而 且可以起到位错的增值作用。因而, 由于工艺特点所产
生的一些细小弥散铬颗粒会对材料的强度起到一定的
强化作用。
3.3 导电性能分析
丝材拉拔后导电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 随着冷变形
程度的增加, 铜铬合金的导电性能呈现降低生缺陷和畸变, 而
且在金属晶界处也会存在大量的杂质、空位和位错, 从
而 导 致电 子 波 的 散 射 作 用 增 强 。研 究 表 明 , 晶界 、位 错 、
收稿日期: 2007- 05- 18
39 机械工程师 2007 年第 9 期
R 研究探讨 RES EARCH & DIS CUS S ION

铸铜合金热处理工艺流程

铸铜合金热处理工艺流程

铸铜合金热处理工艺流程The heat treatment process of copper alloys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determining their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overall performance. 硬化过程是将铜合金暴露于高温,然后迅速冷却以增强其机械性能的工艺。

By subjecting the copper alloy to specific temperature cycles, it is possible to enhance its strength, hardness, and even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通过控制不同的温度和时效,人们可以调节铜合金的晶界、位错密度和溶质浓度。

This optimized microstructure ultimately leads to improv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resistance to wear and corrosion. 热处理的合金还能提高铜的加工性能和延展性,使其更易于塑形成复杂的零部件。

One of the key steps in the heat treatment process of copper alloys is annealing, which involves heating the material to a specific temperature and then slowly cooling it to room temperature. 在铸铜合金的热处理中,退火是一个关键的步骤,它涉及将材料加热到特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

This process helps to relieve internal stresses, improve ductility, and facilitate further processing operations. 退火处理有利于增加合金的延展性和韧性,使其更容易在后续加工中进行冲压、拉伸或弯曲。

金属退火实验报告

金属退火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金属退火的基本原理和过程;2. 掌握金属退火操作技能;3. 研究不同退火工艺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4. 提高金属材料的可塑性、韧性和耐腐蚀性。

二、实验原理金属退火是将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工艺过程。

退火过程中,金属内部的晶粒会发生重结晶、再结晶等组织转变,从而改善金属的性能。

退火的主要作用包括:1. 消除金属内部的应力,提高金属的韧性;2. 改善金属的塑性,降低金属的硬度;3. 降低金属的疲劳强度,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4. 增强金属的抗氧化性能。

三、实验材料及设备1. 实验材料:45号钢、纯铜、铝等;2. 实验设备:炉子、温度控制器、热电偶、金相显微镜、硬度计等。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将实验材料清洗干净,去除表面油污、锈蚀等杂质;2. 加热:将实验材料放入炉子中,加热至预定温度;3. 保温:保持实验材料在预定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4. 冷却:将实验材料从炉子中取出,按照预定方式进行冷却;5. 组织观察:使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实验材料的微观组织;6. 性能测试:使用硬度计测试实验材料的硬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45号钢退火实验(1)组织观察:在加热至850℃,保温1小时后,45号钢组织发生明显变化,晶粒细化,晶界明显,退火效果较好;(2)性能测试:退火后的45号钢硬度有所降低,韧性提高。

2. 纯铜退火实验(1)组织观察:在加热至700℃,保温1小时后,纯铜组织发生明显变化,晶粒细化,退火效果较好;(2)性能测试:退火后的纯铜硬度有所降低,韧性提高。

3. 铝退火实验(1)组织观察:在加热至500℃,保温1小时后,铝组织发生明显变化,晶粒细化,退火效果较好;(2)性能测试:退火后的铝硬度有所降低,韧性提高。

六、实验结论1. 金属退火能够有效改善金属的组织和性能,提高金属的韧性和塑性;2. 退火工艺对金属的组织和性能影响较大,应根据实验材料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退火工艺;3. 在实际生产中,应严格控制退火工艺参数,以确保退火效果。

铜合金的热处理技术

铜合金的热处理技术

铜合金的热处理技术,方法涉及退火、固溶-时效、光亮退火和真空热处理等一、热处理方法1.概述铜合金的热处理主要是加热和不同目的的退火,只有个别牌号的合金,如铍青铜可进行淬火、回火热处理。

不同目的的退火有:软化退火、成品退火和坯料退火。

软化退火:即两次冷轧之间以软化为目的的再结晶退火,亦称中间退火。

冷轧后的合金产生纤维组织并发生加工硬化,经过把合金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保温一定的时间后缓慢冷却,使合金再结晶成细化的晶粒组织,获得好的塑性和低的变形抗力,以便继续进行冷轧加工。

这种退火是铜合金轧制中的最主要的热处理。

成品退火:即冷轧到成品尺寸后,通过控制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来得到不同状态和性能的最后一次退火。

成品退火有控制状态和性能的要求,如获得软(M)状态、半硬(Y2)状制品以及通过控制晶粒组织来得到较好的深冲性能制品等。

成品退火除再结晶温度以上退火,还有再结晶温度下的低温退火。

坯料退火:是热轧后的坯料,通过再结晶退火来消除热轧时不完全热变形所产生的硬化,以及通过退火使组织均匀为目的的热处理方法。

淬火一回火(时效):即对某些具有能溶解和析出的以及发生共析转变的固溶体合金,在高于相变点温度时,经过保温使强化相充分溶解,形成均匀固溶体后又在急冷中形成过饱和固溶体的淬火状态,再经过低温或室温,使强化相析出或相变来控制合金性能的热处理方法。

2.退火退火工艺制度是根据合金性质、加工硬化程度和产品技术条件的要求决定的。

退火的主要工艺参数是退火温度、保温时间、加热速度和冷却方式。

退火工艺制度的确定应满足如下三方面的要求:①保证退火材料的加热均匀,以保证材料的组织和性能均匀;②保证退火材料不被氧化,表面光亮;③节约能源,降低消耗,提高成品率。

因此,铜材的退火工艺制度和所采用的设备应能具备上述条件。

如炉子设计合理,加热速度快,有保护气氛,控制精确,调整容易等。

表1列出了部分常用铜合金的退火工艺制度。

退火温度的选择:除合金性质、硬化程度外,还要考虑退火目的,如对中间退火则退火温度取上限,并适当缩短退火时间;对成品退火则侧重于保证产品品质和性能均匀,退火温度取下限,并严格控制退火温度的波动;对厚规格的退火温度应比薄规格的退火温度要高一些;对装料量大的要比装料量小的退火温度高一些;板材要比带材的退火温度高一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合金产品退火工艺参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δ>5mmδ=1~5mmδ=0.5~1mmδ<0.5mm H96 560~600 540~580 500~540 450~550
H90、HSn70
-1
650~720 620~780 560~620 450~560 H80 650~700 580~650 540~600 500~560 H68 580~650 540~600 500~560 440~500 H62、H59 650~700 600~660 520~600 460~530 HFe59-1-1 600~650 520~620 450~550 420~480 HMn58-2 600~660 580~640 550~600 500~550 HSn70-1 600~650 560~620 470~560 450~500 HSn62-1 600~650 550~630 520~580 500~550 HPb63-3 600~650 540~620 520~600 480~540 HPb59-1 600~650 580~630 550~600 480~550 黄铜管材、棒材再结晶退火温度
产品类型牌号
退火温度(℃)
硬拉制或半硬软
管材H96
H80
340
200~250
400~450(半
硬)
550~600
480~650
HMn58-2、
HSn62-1、
HFe59-1-1
0.3~6.0 160~180 390~410
锡青铜中间退火温度
牌号
退火温度(℃)
δ>5mmδ=1~5mmδ=0.5~1mmδ<0.5mm
QSn4-2 600~650 580~630 500~600 460~500 QSn4-4-2.5 580~650 550~620 520~680 450~520 QSn7-0.2 620~580 600~650 530~620 500~580 QSn6.5-0.1 600~660 520~580 470~530 QSn6.5-0.4
锡青铜棒材及线材成品退火温度
牌号规格
退火温度(℃)
硬软
QSn6.5-0.1 棒材250~300
QSn6.5-0.4 0.3~0.6线材420~440 QSn7-0.2 0.3~0.6线材420~440 几种两相铝青铜的热处理工艺
牌号退火温度
(℃)
固溶处理温度(℃)时效温度(℃)硬度(HB)
QAl9-2 650~750 800 350 150~187
Cu+0.63%Be+2.48%Ti 780~800 400~450 Cu+2~2.3%Be+0.35~0.45%Co+0.07~0.11%Fe 800~820 295~315
铍青铜薄板、带材及厚度很小的工件固溶处理时的保温时间材料厚度(mm)保温时间(min)
<0.13 2~6
0.11~0.25 3~9
0.25~0.76 6~10
0.74~2.30 10~30
固溶处理制度对QBe2及QBe1.9实效后力学性能的影响
材料
固溶处理320℃、2小时实效后的力学性能
温度
(℃)
时间(min)晶粒度(mm)
抗拉强度
σb(MPa)
延伸率δ(%)
硬度
(HV0.2)
QBe2(0.33mm厚) 760 5 0.015~0.020 1165 10.5 360 QBe2(0.33mm厚) 780 15 0.025~0.030 1220 9.5 380 QBe2(0.33mm厚) 800 10 0.035~0.040 1250 7.5 400 QBe2(0.33mm厚) 820 15 0.040~0.045 1260 6.0 405 QBe2(0.33mm厚) 840 120 0.055~0.065 1210 4.0 3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