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发展之路(序)
专题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人教版)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优势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新教材有变动)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能够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1)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我国的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既能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3)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4)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这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知识总结】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1)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市场机制能解决的,政府就不要干预,当市场失灵时,或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就需要政府来解决。(2)在资源配置方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只起辅助性作用。政府应该偏重于宏观管理、市场规则的制定、市场秩序的规范、社会诚信的建立,而市场则与宏观调控结合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3)政府该退出的领域应该坚决退出,该让出的领域也要坚决让出,不要与民争利,要精简机构,建立服务型政府,要把无限政府转变成有限政府。总之,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产业融合 开拓创新发展之路——专访中国建材规划院院长刘长发
务化 ,由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变 ,由材
料 供 应商 向 整体 解 决 方案 提 供 商转 变 。主 要 通 过 运 用 所 具 备 的 资源 、技 术 、市 场 渠道 等 竞 争 优 势 ,进 行 产 业 链 价 值 整 合 。二 是 与 建 筑 施 工 安 装 业 的 融 合 ,它 属 于 产 业 链 上 下 游 间 的 融 合 。 具 体 包 括 工 程 预 制 件 、建 筑 墙 体 、门 、窗 、屋 面 系 统 材 料 与产 品 、 以 及 建 筑装 饰材 料 与 产 品 等 。主 要通 过 对 建 筑 物 进 行 拆 分 ,根 据 建 筑 物 相 应 组 成 部 分 对 结 构 、功 能 、外 观 、品 质 等 的 要 求 进 行 建 筑物 再 设 计 和 产 品 设 计 实 现 融 合 。 三 是 与 高 新 技 术 融 合 ,长 入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是 传 统 产 业 与 高 新 技 术 融 合 的
新材 料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 等。以 上领域 ,除生物产业外 ,建材 工业都
可 以 有所 作 为 。 四是 与 信 息技 术融 合 。信 息 化 与 工 业 化 融 合 进 入深 度 融 合 阶 段 ,通 过 两 化 深 度 融 合 ,促 进传
统 产 业 转 型 升 级 。建 材 工业 与 信 息技
材 工 业 走 产 业 融 合 之 路 的 主 要 技 术 创 新 方 向 包 括 智 能化 制 造 技 术 、工 业 设 计 技 术 、柔 性 生 产技 术 、虚 拟 设 计 及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及其特征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及其特征
绿色产业在我国也并非刚刚提出的新概念,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中国应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但是建国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对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也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依据不同阶段的特征大致分为以下四个历史阶段:
1.绿色产业发展的原始路径阶段(1949—1979)
这一时期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新中国的国民经济体系在逐步建立和恢复中,当时的环境和资源问题还不是很突出,因此,对于绿色产业的认识还是比较原始的阶段,主要集中在农业领域,以及治理风沙和土壤沙化的问题上(赵国珍、王甫仁,1958;罗毅,1960);在这一时期,在国际上美国掀起的“绿色革命”在国内也产生影响,所谓绿色革命,通常被狭义地理解为目前第三世界国家谷物产量的快速增长。这是由于把新品种与大量施肥、精心灌溉相结合的结果。由于当时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美苏争霸,企图以“绿色革命”来推行经济侵略政治控制,也引起了国际有识之士的关注,让-克洛德·拉雅尼厄(1978)认为第兰世界不必去追赶发达国家,它应当创造同自身特点相适应的新方式。生态技术就是利用当地资源,把当地资源和当代科学资料结合起来,以提高当地资源的效率。总之,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较大比例,因此,此阶段的绿色产业主要是绿色农业,“发展农业、提高粮食产量、解决人民温饱问题”是此阶段的主要特征。
2.绿色产业发展路径认识启蒙阶段(1980—1999)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成为党的基本路线,也是指导全国政治经济生活的基本准则。在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双重促进下,从理论界到实业界,对绿色产业开始逐步认识和接受。许多国家由权威部门机构制定严格的标准,对产品的生产、运输、消费过程进行审查、监督,向合乎“对环境友好无害”要求的产品颁发正式的“绿色标志”予以确认。这样,带有“绿色标志”的“绿色产品”应运而生,进行绿色产品生产的产业则被称为“绿色产业”。为了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必须扩大改革开放,因为发展绿色产业已成为世界趋势,比如:在工业品上转向绿色制造,农业经济转向绿色经济,科技创新向绿色科技变革,消费文化转向绿色消费甚至国际贸易的绿色壁垒等等。为了适应历史潮流
中国经济历程
中国经济历程
中国经济历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革的过程。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快速增长和结构调整的阶段。以下是中国经济历程的一些重要节点: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体制逐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增长迅速,特别是在制造业和出口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开放了国内市场,促进了与全球经济的融合。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增长更加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之一。
全球经济危机: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一定冲击。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内需增长等,以应对危机。
转型升级: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国际竞争的加剧,中国开始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从低附加值制造业向高附加值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增长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
新时代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同时更加注重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中国政府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高质量发展。
总之,中国经济历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革的过程。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将继续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5.3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第一课时)学案
第五章环境与发展
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第一课时)
1.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图文材料,理解不同主体功能区在可持续发展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2.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条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
3.地理实践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搜集资料,以及切身的考察,发现、总结区域发展中的问题。
4.人地协调观:结合具体问题,探寻不同主体功能区发展措施,促进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
1.主体功能区的概念、作用和类型。(重点)
2.制定区域发展战略的目的。(难点)
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1.概念
我国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一个区域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被称为。
2.作用
建设主体功能区是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的国土开发和保护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规划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
3.考虑的因素
一般来说,在确定区域的主体功能时,会综合考虑、自然资源的丰富度、和等地理背景。
4.影响主体功能区的因素评价
适宜开发的土地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5.主体功能区类型划分
依据地理国情和国土开发状况,我国的主体功能区划分为区域、区域、区域和区域。这里的“开发”特指大规模的工业化、城镇化建设。
(1)优化开发区域: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镇体系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强,但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已经接近饱和,需要、促进发展。
(2)重点开发区域: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人口较为密集,城镇体系初步形成,虽然目前开发基础,但未来的大,是支撑的重要增长极。
(3)限制开发区域:限制的是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而不是所有的开发活动。限制开发区域分为两类:一类是区,一类是区。
政府助推企业上市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政府助推企业上市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作者:杨永锋
来源:《中国市场》2021年第33期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资本市场体系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日益完善,使其在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同时,还有助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也就是说,企业在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占有一席之地,就要通过上市形式进行融资。在此期间,政府在助推企业上市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要想确保企业顺利上市,就要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才能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使其带动地方经济良好发展。
[关键词]鄂尔多斯;政府助推政策;企业上市
[DOI]10.13939/ki.zgsc.2021.33.068
1政府助推企业上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助推力度欠缺
自政府部门意识到企业上市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后,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企业上市的优惠政策,而证监会也依照当地市场经济发展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助力企业上市。然而在实际宣传过程中,由于企业宣传覆盖面较小,大多数参加学习培训的企业都是当地老企业,未能对本地新生企业予以重视,使得许多新生企业对当前资本市场未能予以充分认识了解,甚至有的企业对资本市场存在一定误区,阻碍地方企業上市发展的前进之路。有些区域的政府部门为了鼓励企业积极上市,应允即将上市的公司和企业所需财政均由市、县、区政府部门担任,并给予一定项目补助。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个别旗区财政资金较为紧张,未能对上市公司的奖励政策予以有效兑现,即便企业成功上市也会因自身实力较为薄弱,而影响今后长期稳定发展。[1]
1.2后备梯队建设较差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历程概述
范周|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历程概述
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为文化的繁荣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改革开放、与祖国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息息相关,助推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世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特别是近二十年,更是文化产业从起步到腾飞,从初创到成熟的跨越期,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一、1978-2002年
文化产业发展的萌芽和初步形成
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中期,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改革开放的提出,我国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并取得初步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推动文化领域和思想领域的变革,社会公众开始在思想上冲破极“左”牢笼的束缚,积极探索新知识、新观念,创造新生活,社会文化消费得到复苏,文化产业开始萌芽,取得一定程度的恢复性发展。
1992年到2002年则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初步形成阶段,其中包含了文化体制改革的系统展开和文化要素市场的孕育和生长两大部分内容。
体制机制方面,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同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正式把文化产业列入第三产业,把文化部门由财政支出型部门定位为生产型部门,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做了政策上、体制上的准备。文化产业发展由较单纯的“以文补文”开始进入初始发展阶段。
1998年,我国进一步明确政府机构改革目标和主要任务,文化管理领域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文化部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方面进行大幅度缩减,并于1998年设立文化产业司,标志着文化产业由民间自发发展阶段进入政府推动阶段。
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路线
9
区域治理
VOICE
作者简介:杨 凡,生于1983年,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石油机械及新能源装备。
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路线
杨凡1,2
1.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
2.中石化石油机械装备重点实验室
摘要:当前全球正在兴起氢能产业的建设热潮,世界各国纷纷公布了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或国家战略,我国对于氢能产业也寄予厚望,但尚未就其发展路线发布任何表述。笔者围绕国内外氢能发展现状和国内氢能发展存在的困难进行了分析,对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关建议。关键词:氢能;发展路线;基础设施中图分类号:TK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1)03-0009-0002
氢能作为二次能源,具有来源广泛、适应大范围储能、用途广泛、能量密度大、零污染等多种优势,在当前全球呼吁实现“碳中和”的背景下,其作用已为世界各国所重视。仅2020年,就有九个国家及欧盟公布了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我国虽已将氢能纳入能源体系,但至今尚未就其发展公布国家战略。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路线尚不明确。
一、国内外发展现状(一)氢气制取
目前国际上商业应用的大规模氢气是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以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为辅。以美国为例,95%的氢由天然气制氢方式制取,其余部分来源于电解水制氢。在我国氢气产能中,煤制氢占50%,工业副产氢占36.4%,而电解水制氢和生物制氢仅占2%-4%。
(二)氢气储运
国际上,氢气储运采用的方式包括长管拖车气态储运、液氢罐车储运和管道运输等,其中长管拖车气态储运技术成熟,而液氢罐车储运和管道运输已在美国和欧洲小范围应用。氢气管网方面,美国现有总里程达2720km ,欧洲现有总里程约2600km ,我国总里程约为400km 。
中国产业结构与布局的历史演变
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三角洲、四川盆地、珠江 三角洲
明代中叶以后,资本主义开始在我国萌芽
3、交通和经济中心
地区之间的联系主要是“官马驿道”,交通工具是“南 船北马”
内地已建成一批古老城市,但大的经济中心尚未形成, 多是政治、文化中心
2019/5/12
4
二、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时期 (1840~1949年)
1963-1965年,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 针,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第一次大调整,调整的主要任务 是使失衡的农轻重关系恢复正常。
2019/5/12
13
二、1966~1975年:三线建设、十年动乱
这是我国的பைடு நூலகம்五(1966-1970年)、四五 (1971-1975年)时期
三线建设,十年文革
1. 工业地区:东北、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华
北以天津、青岛为中心的工业地带、广州为中心的制 造中心。
2. 铁路交通 3. 农业分区
2019/5/12
10
第三节 新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布局
一. 1949~1965年:经济的恢复与调整 二. 1966~1975年:三线建设、十年动乱 三. 1976~1995年:改革开放、非均衡布局
2019/5/12
18
四、建国以来产业结构的变化
第一,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主要实现了两个转折:第一个 转折是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变为第二产业占优势比重,这在20世纪 60年代末、70年代初完成的。第二个转折是由第一产业比重高于第三 产业,逐步转变为第三产业的比重高于第一产业,这是在80年代后期 实现的。这两个转折的实现,使我国的产业结构由20世纪50年代的一、 二、三产业排序,演变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后二、三、一排序。这 一变化说明,我国的产业结构已由农业为主导产业转变为工业为主导 产业,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工业化时代;而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第 一产业则意味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的趋向。
中国计算机产业发展大事记
中国计算机产业发展大事记
周蕾
●1956年
在党中央“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指引下,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制定了我国《1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8月,成立了由华罗庚教授为主任的科学院计算所筹建委员会,并组织了计算机设计、程序设计和计算机方法专业训练班,并首次派出一批科技人员赴苏联实习和考察。
同年,夏培肃完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工作,同时编写了我国第一本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
●1957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
●1958年
6月,中国科学院计算所与北京有线电厂共同研制成我国第一台计算机——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运行速度每秒1500次,字长31位,内存容量为1024字节。
9月,数字指挥仪901样机问世,是中国第一台电子管专用数字计算机。
●1959年
10月,我国研制成功104型电子计算机,内存容量为2048字节,字长39位,运算速度为每秒1万次。103机共生产了36台,104机生产了7台,为我国尖端武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60年
我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7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字长32位,内存容量为1024字节,有加减乘除等16条指令,主要用于弹道计算。
●1961年
由南京大学徐家福、北京大学杨芙清等人撰写的《程序设计》一书问世,这是一本我国早期
有代表性的计算机高级语言通用教材。
●1963年
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推出中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电子计算机,代号为109机,这标志中国电子计算机技术进入第二代。
●1964年
由慈云桂支持研制的441B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字长40位。
金融危机后时代,中国软件行业发展之路
金融危机后时代,中国软件行业发展之路摘要:金融危机对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面对危机,中国软件业迅速做出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软件业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中国软件业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面临着无限的机遇。本文通过分析国内软件业的发展现状,对我国软件业的发展规划和注意的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中国软件业,现状,问题,前景
金融危机对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中国软件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首先,国际金融危机对软件产业的影响日渐深化。据idc、gartner等市场咨询机构调查结果显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全球it支出增幅比原定计划下降了2-3个百分点,全球外包市场出现负增长。由于我国软件产业依托国内市场,因此金融危机初期我国软件产业下行势头并不明显。但由于为己有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的渗透,软件行业的下行趋势将更加明显。其次,国内竞争形势更加严峻。一方面,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软件大公司纷纷从新部署各自的软件市场格局,到中国投资、探求合作的软件巨头越来越多,国内软件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软件市场秩序有待规范。软件盗版、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依然突出;部分领域垄断现象问题严重,一些跨国公司利用技术优势对其他企业实施不正当竞争,严重影响产业的健康发展。此外,我国软件业的宏观政策环境亟待改善。例如,国内信用体系不完善、对信息安全的管理灵活性不够;由于高新技术的认证成本过高,中小
软件企业很难享受到政策优惠;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相对较少,创业投资体系不够健全。
广西北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广西北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2年6月,四川广汉三星堆8号“祭犯坑”新发现一件顶尊蛇身铜人像,与1986年出土的青铜鸟脚人像残部拼对成功,专家将这件文物重新命名为鸟足曲身顶尊神像(下图)。铜人像具有古蜀文明的特征,方座铜器是先周文化的代表,而尊是中原文化的代表。材料表明( )
鸟足曲身顶尊神像
A.早期中华文明呈现多样性和开放性
B.巴蜀地区青铜制造业技术更为发达
C.西周时期商业贸易出现跨区域交流
D.先秦时期手工业生产实现了标准化
2.《史记》中记载:“周公既相成王,郊犯后櫻以配天,宗犯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诗经·思文》亦云:“思文后櫻,克配彼天。”这种以周族祖宗神配享天帝神的做法,旨在( )
A.确立封建等级制度
B.欺骗民众,树立威信
C.强化周王统治权威
D.宣扬封建迷信思想
3.秦朝从三公九卿,到郡守、县令,乡长、亭长、里长,层层设置官吏。权力自下而上集中到中央,中央权力集中到皇帝,形成“天下之治,始于里晉,终于天子”的格局。这一格局设计旨在( )
A.维系大一统国家治理
B.根除中央和地方矛盾
C.杜绝相权对皇权制约
D.提高国家的行政效率
4.汉武帝时期,在中央设立中朝,由皇帝亲信的近臣或侍从组成,重要的军国大事,由“中朝”在宫廷内先作决策,而以丞相为首的朝廷官员,则成为行政办事机构。这表明中朝的设立( )
A.导致中央行政紊乱
B.强化对地方的管理
产业经济学(第三版)第十一章——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
政府
第十一章 第三节
(三)SWOT分析法——战略图
外部机会
来自百度文库
内部劣势
WO 战 略 ( 扭 转 型 战 略):利用机会, 改变劣势
SO 战 略 ( 增 长 性 战 略):发挥优势, 利用机会
内部优势
WT 战 略 ( 防 御 型 战 略):防御威胁, 克服劣势
ST 战 略 ( 多 种 经 营 战略):发挥优势, 避开威胁
产业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产业发展环境分析、产业 发展规划目标、产业发展主要任务、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产 业发展保障措施。
规划分析方法主要有归纳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实地调 研法、模型分析法。
第十一章 内容总结
环境分析工具主要有PEST分析法、钻石模型、SWOT分析法 。产业分析工具主要有专业化部门分析法、产业结构的投入产 出分析法、产业价值链分析法、雷达图分析法。决策制定工具 主要有SCP模型、关键成功因素法、优先举措排序法。
(一)PEST分析法 (二)钻石模型 (三)SWOT分析法
第十一章 第三节
环境分析工具
(一)PEST分析法
政治 环境
第十一章 第三节
PEST 经济
环境
社会文 化环境
技术 环境
第十一章 第三节
(二)钻石模型
机会
企业策略、市场 结构、同业竞争
第十一章 第三节
中国奶业发展历程[精心整理]
中国奶业发展历程
1.中国奶业发展的现状亟盼政策扶持、模式突破与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奶业持续快速发展,饲养规模不断扩大,加工能力明显增强,奶类产量持续增长,乳品消费稳步提高,对丰富城乡市场、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去年以来,我国奶牛养殖效益大幅度下降,部分奶牛养殖户亏损,个别地区出现宰杀母牛犊现象。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奶业发展出现较大波动,直接原因是饲料价格上涨、原料奶收购价格偏低,深层次原因主要是:奶牛良种覆盖率和单产水平低,养殖方式较为落后;乳品加工企业与奶农的利益关系不顺,原料奶定价机制不合理;加工企业恶性竞争,市场秩序不规范;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液态奶标识制度不落实;消费群体培育滞后,市场开拓不力。4月11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报道了奶站生鲜奶掺假问题,5月30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山西山阴县杀牛事件,这不仅仅是陕西、山西存在的问题,也是全国范围内普遍凸现的问题。只有采取综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确保我国奶业持续健康发展。
9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油料生产和奶业发展工作。会议指出,油料生产和奶业发展,直接关系城乡居民生活和农民收入。我国油料生产和奶业发展有很大潜力,正处在关键时期。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油料生产和奶业发展,坚持以农为本,理顺利益关系;坚持市场导向,加大政策扶持;依靠科技进步,发展规模化经营;规范企业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油料生产迅速恢复发展,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随之,9月27日,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31号),提出了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意见,即(1)加强良种繁育和推广,提高奶牛生产水平。(2)推进养殖方式转变,提高原料奶质量。(3)积极发展产业化经营,形成合理的原料奶定价机制。(4)优化奶业布局,提高企业素质。(5)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和标识制度,规范市场秩序(6)引导乳品消费,开拓奶业市场。以及出台了加大奶业发展的政策扶持措施,即(1)加大奶牛养殖补贴力度。(2)建立奶牛政策性保险制度。(3)支持建设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4)加强对奶牛养殖农户信贷支持。(5)完善产业政策。
乡村产业发展历程
乡村产业发展历程
乡村产业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传统产业阶段(1949-1977年):
这个阶段主要是以传统种养业为主,手工业为辅。农业生产以人力和畜力为主,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开始引入,但普及程度有限。乡村工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依靠手工业和简单的加工制造。
乡村工业化快速推进阶段(1978-2002年):
这个阶段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乡村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农业领域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农产品产量显著增长。同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乡村工业化快速推进,开启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工业化道路。
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阶段(2003-2011年):
这个阶段乡村产业开始向现代化、多元化转型。农业领域开始注重生态农业、绿色农业、高效农业的发展,农村电商也逐渐兴起。同时,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型产业形态也逐渐发展起来,乡村产业开始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阶段(2012年至今):
这个阶段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政府加大对乡村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电商和乡村旅游等领域的快速
发展。同时,也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动乡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
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
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日期】2023.01.19
•【分类】政府白皮书
正文
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
(2023年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言
一、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二)着眼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三)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四)共谋全球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空间格局基本形成(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二)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三)推动重点区域绿色发展(四)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家园三、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优化(一)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二)引导资源型产业有序发展(三)优化产业区域布局
四、绿色生产方式广泛推行(一)促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二)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三)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五、绿色生活方式渐成时尚
(一)生态文明教育持续推进
(二)绿色生活创建广泛开展
(三)绿色产品消费日益扩大
六、绿色发展体制机制逐步完善
(一)加强法治建设
(二)强化监督管理
(三)健全市场化机制
七、携手共建美丽地球家园
(一)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二)推进共建绿色“一带一路”
(三)广泛开展双多边国际合作
结束语
前言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共同的期盼。绿色发展是顺应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是用最少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经济社会效益的发展,是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共识。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生生不息、繁衍发展,倡导“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的鲜明特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产业发展之路王天伟著
序
《中国产业发展之路》是《产业发展之路》的独立部分。《中国产业发展之路》和《产业发展之路》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浓缩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梳理产业发展的脉络,提炼出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并在对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研究中,探索产业发展的一般性规律,以便把握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产业发展之路》与《中国产业发展之路》的研究表明:尽管各个国家工业化的路径不尽相同,但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具有鲜明的一致性。很大程度上,发达国家引领着世界产业的发展方向,新兴国家的兴起为世界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第三力量的迅速崛起,对世界产业发展格局的变化产生重大影响。世界产业发展的轨迹表明,发达国家的现在将成为我们的未来,因为,我们现在正在重复着他们的过去。
关于中国产业发展历史。《中国产业发展之路》的研究从中国古代产业发展开始。产业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中国产业出现于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在原始社会野蛮时期的高级阶段,多数地区的人们相继发现和掌握了青铜的冶炼和青铜器的制造技术,此后又发现并使用了铁。农业的刀耕火种被锄耕、犁耕取代。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为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农产品,人们开始有了经常的、可靠的食物来源。同时,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围绕着农业生产活动和人们日常生活活动进行的制陶、冶炼、铸造、纺织等手工业发展起来。
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形成了农业和手工业两大生产部门,形成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的产业部门,并且在世界产业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