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名人趣题妙解—树在口中素材

合集下载

植树问题历史数学文化典故

植树问题历史数学文化典故

植树问题历史数学文化典故

植树问题是一个古老的数学问题,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

当时,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学生们在探讨几何学和自然科学时,提出了在地球上种植树木的最佳方式。在中国,古代的数学家和科学家也提出了类似的植树问题,比如在北宋时期,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就提出过类似的问题。

植树问题在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例子,比如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的“蜜蜂问题”。这个问题是关于如何在一个正方形的土地上种植12棵树,使得每

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这个问题在当时被认为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但是毕达哥拉斯最终解决了它。此外,在中国古代的园林设计中,也经常涉及到植树问题。

比如在一个圆形的园林中种植10棵树,如何使得每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

数学家故事适合小学生停

数学家故事适合小学生停

1、华罗庚的故事

有一次正在看店的华罗庚在计算一道数学题,来了一位女士想买棉花,当她问华罗庚多少钱时,他完全沉醉于做题中,没有听见对方说的话,当他把答案算完随口说了一个数字,而女土以为他说的是棉花的价格,尖叫道:“怎么这么贵?"。

这时华罗庚才知道有人过来买棉花,当华罗庚把棉花卖给女士后才发现刚才自己的算题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这可把华罗庚急坏了,不顾一切的去追那位女士,最终还是被他追上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阿姨,请.厖.请把草纸还给我”。

那妇女生气地说:“这可是我花钱买的,可不是你送的"。华罗庚急坏了,于是他说:“要不这样吧!我花钱把它买下来”。正在华罗庚伸手掏钱之时,那妇女好像是被这孩子感动了吧!不仅没要钱还把草纸还给了华罗庚。这时的华罗庚才微微舒了口气。回家后,又开始计算起数学题来厖

2、陈景润的故事

陈景润是我国有名的数学家。他不爱逛公园,不爱遛马路,就爱学习。他学习起来,常常忘记了吃饭睡觉。有一天,陈景润在吃中饭的时候,摸摸脑袋发现头发太长了,应该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见了,还当他是个大姑娘呢。于是,他放下饭碗,就跑到理发店去了。

理发店里人很多,大家挨着次序理发。陈景润拿得牌子是三十八号。他想:轮到我还早着哩,时间是多么宝贵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费掉。他赶忙走出理发店,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来。他背了一会,忽然想起上午读外文的时候,有个地方没看懂。不懂的东西,一定要把他弄懂,这是陈景润的脾气。他看了看表,才十二点半。他想:先到图书馆去查一查,再回来理发还来得及,站起来就走了。谁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轮到他理发了。

知趣事妙解题

知趣事妙解题

龙源期刊网

知趣事妙解题

作者:于志洪

来源:《小学生学习指导_趣味课堂·高年级》2019年第09期

牛顿数纽扣

牛顿(1643-1727)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14岁時因家境贫寒而辍学,在一家农场务工。牛顿每天的活儿很累,休息时工友们有的抽烟,有的睡觉,而牛顿却在思考感兴趣的问题。记得小时候,他帮外祖母干活儿,手里拿着许多纽扣,有黑的,有白的,共计70颗,当他把这些纽扣按下面方式摆成一排时:

他不知道按这种摆法摆下去,最后一颗纽扣为何种颜色,另外,这时用了多少颗白纽扣。牛顿又重新回忆起这个他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想着想着,他突然眼睛一亮——问题解决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牛顿是怎么找出规律的吗?

(答案在本期内找)

道尔顿的砝码问题

在一次实验中,化学家道尔顿要用天平称出重量为1~40克的40份化学药品,他采用最简便的方法,只用了4个砝码便完成了任务。你知道他用的是哪4个砝码吗?

(答案在本期内找)

数学趣味故事与著名数学家的故事(精选20个)附用数学书写的人生格言

数学趣味故事与著名数学家的故事(精选20个)附用数学书写的人生格言

数学趣味故事与著名数学家的故事(精选20个)

——用数学书写的人生格言

1.巧测金字塔高度

2. 蜗牛何时爬上井?

3.”0”、”1”之争

4. 苏步青的故事

5. 华罗庚的故事

6. 筹算女杰王贞仪

7. 华裔算杰张圣蓉

8数学家的墓志铭

9.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10. 一个故事引发的数学家

11. 智斗猪八戒

12. 陈景润

13. 数学大师佩雷尔曼

14. 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陈景润

15. 欧拉

16. 韩信点兵

17、欧几里得的故事

18、费马与费马大定理

19、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

20、希尔伯特的故事

1.巧测金字塔高度

金字塔是埃及的著名建筑,尤其胡夫金字塔最为著名,整个金字塔共用了230

万块石头,10万奴隶花了30年的时间才建成这个建筑。金字塔建成后,国王

又提出一个问题,金字塔倒底有多高,对这个问题谁也回答不上来。国王大怒,把回答不上来的学者们都扔进了尼罗河。当国王又要杀害一个学者崐的时候,

著名学者塔利斯出现了,他喝令刽子手们住手。国王说:“难道你能知道金字塔

的高度吗?”塔利斯说:“是的,陛下。”国王说:“那么它高多少?”塔利斯沉着

地回答说:“147米。”国王问:“你不要信口胡说,你是怎么测出来的?”塔利斯说:“我可以明天表演给你看。”第二天,天气晴朗,塔利斯只带了一根棍子来

到金字塔下,国王冷笑着说:“你就想用这根破棍子骗我吗?你今天要是测不出来,那么你也将要被扔进尼罗河!”塔利斯不慌不忙地回答:“如果我测不出来,陛下再把我扔进尼罗河也为时不晚。”接着,塔利斯便开始测量起来,最后,国

王也不得不服他的测量是有道理的。小朋友,你知道塔利斯是如何进行测量的吗?

小学数学 数学故事 华罗庚巧解题

小学数学 数学故事 华罗庚巧解题

华罗庚巧解题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编过这样一道开启儿童智力的趣题,题目是:一位老师让三个聪明的学生看了一下事先准备好的5顶帽子:3白色的,2顶黑色的,然后让他们闭上眼睛,他替每个学生戴上一顶帽子,并把其余2顶藏起来,让学生睁开眼睛后各自说出自己戴的帽子的颜色。3人睁眼互相看了一下,踌躇了一下,觉得很为难。继而异口同声地说自己头上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同学们,你知道这三位同学是怎样判断的吗?

此题判断中可能出现这样三种情况:(1)两黑一白;(2)两白一黑;(3)三白。如果是第一种情况,戴白帽子的学生一看便能说出自己戴的帽子的颜色,而实际上三人睁眼互看了一下,踌躇了一下,没一人马上说出,这表明不是第一种情况。

那么再看看是不是第二种情况,如果其中有1人戴黑帽子,另外两人必定会立刻说出自己戴白帽子,而不会踌躇了一会“,显得为难的样子。所以,这种情况也不符合。

那么,只有第三种情况的判断是正确的。因为三人均为难,说明谁也没有看见有人戴黑帽子。于是,3位聪明的学生才会异口同声地说出自己戴的是白帽子。

这一名题是华罗庚在传统的逻辑推理问题的基础上改编的,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著名数学家的内在功力,体现了华老高超的思维技巧。

小学数学名人趣题妙解_片语解纷素材

小学数学名人趣题妙解_片语解纷素材

名人趣题妙解—片语解纷

清末陈树屏有急智和快才,善于用几句话解开人们的纠纷,人称他“片语解纷”。有一年,在他做江夏知县的时候,清朝著名大臣张之洞在湖北任差。张之洞与抚军谭继询关系不太合得来。有一天,陈树屏在黄鹤楼宴请张、谭等人。座客里有个人谈到江面宽窄问题。谭继询说是五里三分,张之洞就故意说是七里三分,双方争持不下,不肯丢自己面子。陈树屏知道他们明明是借题发挥,是狗扯羊皮,说不清楚的。他心里对两个人这样闹很不满,也很看不起,但是又怕宴会煞风景,扫了众人兴,于是灵机一动,从容不迫地拱拱手,言词谦恭地说了一句话就把争论解决了。

试问,他是怎样说的呢?

答案:陈树屏说:“江面水涨就宽到七里三分,而落潮时便是五里三分。张督抚是指涨潮而言,而抚军大人是指落潮而言。两位大人都没说错,这有何怀疑的呢?”张、谭两人本来都是信口胡说,听了陈树屏的这个有趣的圆场,自然无话可说了。

1

小学数学名人趣题妙解—考孔子素材

小学数学名人趣题妙解—考孔子素材

名人趣题妙解—考孔子

孔夫子周游列国,一日来到燕国。进城门不多远,见一少年盘坐在大道当中,不让马车通过。少年说:“我叫项橐,听说孔老先生是圣人,很有学问,特拦路求教。”孔夫子笑着说:“小孩儿,你遇到什么难题啦?”项橐立起,朝孔子拱拱手,然后问:“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听后说:“这顽童真问得古怪。江河湖海,什么水里都有鱼;不管柴草灯烛,什么火都有烟;至于植物,没有叶不能成树,没有枝难于开花。”项橐咯咯地笑了,晃着脑袋直喊“不对”,接着道出4 物。孔夫子面红耳赤,慨叹道:“后生可畏啊,老夫拜你为师!”后人把这个故事编入了启蒙读物《三字经》,叫“昔仲尼,师项橐”。

试问,项橐说的是哪4 物?

答案:井水没有鱼,萤火没有烟,枯树没有叶,雪花没有枝。

华罗庚的小故事(精选10篇)

华罗庚的小故事(精选10篇)

华罗庚的小故事(精选10篇)

导语:华罗庚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数学,他先后开创了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型群、自安函数论等,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人民科学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华罗庚的小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华罗庚的小故事篇1

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一个贫困家庭。这是当时一个非常闭塞的县城。

童年时代,他最想骑马。他将一个小木凳拴上绳子,牵着当马骑,边骑边喊“马嘟嘟,马嘟嘟。”现在这个小凳子还陈列在金坛的“华罗庚纪念馆”里呢。稍大以后,他就把家中小杂货店的柜台当马骑,跳上跳下,并且还不时学着大人骑马的样子,感觉十分得意。

华罗庚特别爱动脑,对于一些别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往往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提出一些似乎希奇的问题。有一次,他同别人一块去城郊玩耍,见一座荒坟旁有石人石马,就问比他大的同伴:“这些石人石马有多重?”同伴回答说:“这怎么能知道呢。”华罗庚却不甘心,沉思片刻,说:“以后总会有方法知道的。”

在当年的金坛,华罗庚最喜欢去的地方,还是灯节、船会、庙会等场所,凡是这些热闹的地方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城东有座青龙山,山上有个庙。每逢庙会,庙中的“菩萨:”便头插羽毛,打扮得花花绿绿,骑着高头大马进城来。一路上,人们见到“菩萨”就磕头行礼,祈求幸福。华罗庚伸直脖子,望着双手合十的“菩萨”,心里暗自琢磨:“?菩萨?果真万能吗?”当庙会散了,人们也陆续回家,华罗庚却跟着“菩萨”去了青龙山,想探个究竟,看一看“菩萨”的真面目。

来到庙里,“菩萨”卸了装,华罗庚一看“菩萨”是人扮的,就立刻往家跑。回到家,他便兴高采烈地对妈妈说:“妈,你往后不要给?菩萨?磕头了,?菩萨?是骗人的1父亲马上训斥道:“唉呀,罪过,小孩子懂什么?”他却认真反驳道:“我到青龙山的庙里去了,?菩萨?原来是假的,是人装扮的1

趣味数学素材:红木树数学与自然

趣味数学素材:红木树数学与自然

红木树

―数学与自然

自然总是让人大吃一惊.当我们仔细看看自然界的各个领域,便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似乎懂得数学!

那高高的海岸红木,那巨大的加利福尼亚美洲杉,都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活在世上的东西.在它上面我们能够发现一些诸如同心圆、同心圆柱、平行线、概率、螺线以及比等数学概念.

同心圆、圆柱体和平行线

在旧金山以北几英里的缪尔(注:缪尔Muir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博物学家)树木名胜古迹区,人们可以发现一丛巨大的红木树.在缪尔树木陈列室里有一个古代树的横断面.沿着断面上的同心环,有着许多历史资料的记录.在这些记录中,有基督的生日、诺尔曼人的征服,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等年份的标记.

一棵树的水平断面显示出同心圆的形式.正常每年生成一个圆环,环的宽度则依赖气候的变化.干旱的季节所生的环窄些,除了用这些环确定树的大致年龄外,这些环还揭示了影响它生长的气候和自然现象的信息.科学家们能够用这些环来证实诸如干旱、火灾、洪水和饥荒等假说.

当观察树的整段长度时,这些同心圆表现为同心圆柱.这些圆柱的纵断面是一系列平行线.靠中心的平行线是树的心材(死细胞).接下来是白木质的平行线,它为树木上下输送养料.随着树的生长,白木质圆柱层逐渐变为树的心材.在树皮与白木质之间有一个单细胞的圆柱层,称为形成层,新的细胞正是由形成层制造并变为树皮和白木质的.

概率

不同树种之间种子的大小和数量有着很大的差异,例如,七叶树的种子每磅只有27个而相比之下红木树种子每磅却多达12000个.红木树的毬果长度在1/2英寸到1英寸之间,其中带有80到130个的种子.这些种子能够在15年之内发芽、生长.事实上,一棵巨大的红木树每年产生几百万颗种子,通过种子的数量对种子的发芽率予以补偿.在逆境下,许许多多小小的种子会增加红木树萌芽的机会.而种子发芽后说不定几千个中也只有一株有望长成大树.

小学数学名人趣题妙解—警报素材

小学数学名人趣题妙解—警报素材

名人趣题妙解—警报

《小兵张嘎》是一部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故事片,它是根据抗战时期一位名叫张嘎的少年成长为抗日英雄的事迹改编的。张嘎有这样一个故事:

张嘎刚参加游击队时,没有得到武器,只有胖墩送给他的一串鞭炮。一天深夜,游击队转移到了一个小村子,帮助乡亲们埋藏粮食和财物。因为时间紧,人手少,队长就派张嘎替代哨兵,到村外1000 米外的小桥边放哨,防备日本鬼子夜袭。队长告诉张嘎:“如果发现鬼子,马上点燃鞭炮报警。”张嘎来到小桥边,把鞭炮挂在树枝上,然后隐蔽在河边的芦苇丛中。由于连日行军,身困体乏,张嘎开始打起瞌睡来了。迷迷糊糊中,他突然感到小河对岸传来杂乱的脚步声。他睁开粘涩的眼皮一看,糟了,鬼子果然来偷袭了。于是,他赶忙掏出火柴,扳住树枝,就要点火。哪知慌乱中,树枝在手中一弹,把挂在上面的鞭炮弹到了河中。这下全完了,敌人眼看就要过来,可警报却没办法发出去,即使大声喊叫,远在1000米外的村里也不可能听见,怎么办?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小张嘎情急生智,想出了一个危险但却十分有效的报警方法,使游击队和乡亲们得到了安全。

请问,你知道张嘎的报警方法是什么吗?

答案:张嘎有意把芦苇丛弄响,给敌人造成有人埋伏其中的假象,迫使敌人为了自卫而开枪,利用敌人的枪声给游击队报警。

名人趣题——华罗庚

名人趣题——华罗庚

黄金分割与“优选法”

优选法:亦称“0.618法”,即对某类单因素问题(且是单峰函数,如二次函数),用最少的实验次数找到“最佳点”的方法。

20世纪六十年代,华罗

庚创造并证明了优选法,他随

后在全国进行了普及推广。(扫

扫码看视频一扫,看视频)

工厂案例:为加大钢的强度,炼钢时要掺入化学元素碳,掺入多少最合适?假定已经知道每吨钢加入该化学元素的数量大约应在1000克到2000克之间,现求最佳加入量,误差不得超过1克。

方法1:均分法。分别将1001克、1002克、…、2000克,做1000次试验,能找岀最佳方案。

方法2:二分法。取中点1500克,分为左、右两段,分别比较两段的中点1250克和1750克的效果。如果1250克效果好,则舍弃(1750,2000];如果1750克效果好,则舍弃[1000,1250)(想一想,为什么?答案见下期)。以此类推,每次剩下的区

3

间长为上一次的-

方法3:优选法。

100012501750_00

~X~A-Z~

用一个有刻度的纸条表达1000~2000克,在这纸条长度的0.618的地方划一条线,在这条线所指示的刻度做一次实验,也就是按1618克做一次实验.

10W克16182000%然后把纸条对中迭起,前一线落在另一•层上的地方,再划一条线,这条线在1382克处,再按1382克做一次实验.

1000I3B2]16132000

1

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如果1382克的好一些,我们在1618处把纸条的右边一段剪掉,得:

*——------------1"I

JOOO1382|1618

、I

名题趣题解析

名题趣题解析

名题趣题解析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妙趣横生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有别于常规。解答起来看似简单,但是每道题目都有着它的巧妙之处,解决这类问题并没有典型的解决方法。它需要我们对问题情境做整体的分析、判断、综合运用各种思考方法,它更需要我们的机智与灵巧。这些问题就像是智力测验,或者是趣味题,它们更像是思维的体操。同学们,当你走进这些问题时,你就会发现数学其实也很有趣。数学大花园是百花争艳。

好吧!就让我们开启智慧的大门,放飞我们的奇思妙想吧!

例 1 英国一本古老的趣味题集里,记载着据说是著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牛顿提出的一道题目:九棵树,栽十行,每行栽三棵,你知道该怎样栽吗?

【分析与解】按平常的做法,每行栽三棵树,栽十行应该需要三十棵树。现在只有九棵树,由此可知,至少有些树是放在几行的交点,也叫重点。这里给出一种栽法。

例2三个空瓶可换一瓶汽水,买10瓶汽水,共可喝汽水多少瓶?

【分析与解】根据题意,三个空瓶可换一瓶汽水。说明两个空瓶可以换不带瓶的一瓶汽水。10瓶汽水喝剩下的10个空瓶,可换5瓶不带瓶的汽水,所以买10瓶汽水共可喝15瓶汽水。

具体做法是:喝完10瓶汽水后,剩下10个空瓶,再借5个空瓶,15个空瓶可换5瓶汽水,喝完这5瓶汽水,将剩下的5个空瓶还给别人。

例3 两只食量相同的猴子抢一堆桃子吃,吃完后,一只猴子还差1个桃子吃饱,另一只还差5个吃饱。如果这堆桃子都给一只猴子吃,它仍吃不饱,那么一只猴子一共需要多少个桃子才能吃饱?

【分析与解】根据题意:一只猴子抢到4个,另一只猴子一个也没有抢到,所以一共有4个桃子,一只猴子一共需要吃4+1=5(个)才能吃饱。

精选16个趣味数学小故事

精选16个趣味数学小故事

数学在人的生活中处处可见,息息相关。若能良好的使用数学,则能使我们的

生活变得更加快捷。进入数学的礼堂,让一个一个字符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

与方便。其实计算,就是这么简单。

1、趣味数学小故事——200字

泰勒斯看到人们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原来告示上写着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于是就找法老。

法老问泰勒斯用什么工具来量金字塔。泰勒斯说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边,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长的时候,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和金字塔底面边长的一半。把这两个长度加起来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顶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2、趣味数学小故事——200字

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由于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

但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着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得千金。这是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3、趣味数学小故事——200字

动物学校举办儿歌比赛,大象老师做裁判。

小猴第一个举手,开始朗诵:“进位加法我会算,数位对齐才能加。个位对齐个位加,满十要向十位进。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数算得快又准。”

小猴刚说完,小狗又开始朗诵:“退位减法并不难,数位对齐才能减。个位数小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个一。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后少个一。十位数字怎么减,十位退一再去减。”

小学数学名人趣题妙解—树在口中素材

小学数学名人趣题妙解—树在口中素材

名人趣题妙解—树在口中

有一天,11岁的徐稚去拜见郭林宗,正巧遇见他在院子里指挥工匠砍树。那是一棵青枝招展的松树,给小院增添了许多生气。这样一棵惹人喜爱的树,为啥要砍倒呢?徐稚便问郭林宗:“这棵树冬天能挡风,夏天能遮荫,砍倒多可惜啊!”郭林宗说:“你不知道,最近我看了一本书,那书上讲:房子院套四方方,像个口字,院子当中有棵树,木在口中不吉祥。你想想看,木在口里,不就成了‘困’字了吗?我以后不就困难了吗?”听了这没边没沿的话,徐稚感到很好笑。于是,他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反驳的办法来。

试问,他是怎样反驳的呢?

答案:徐稚说:“按照那本书的说法,完全可以推导出这样的话:房子院套四方方,像个口字的形状,房子里头住着人,人在口中不吉祥。你也想想看,人在口字里,不就是‘囚’字了吗?那不是说,人住在房子里不就成了囚犯了吗?普天下的人都住在房子里,不都成了囚犯了吗?”郭林宗听了心服口服。于是,他下令工匠不要再砍树了。

名人故事——高斯巧解数学题

名人故事——高斯巧解数学题

名人故事——高斯巧解数学题

高斯是德国杰出的数学家、物理学家,近代数学的奠基人之一。高斯上小学后,对数学很感兴趣。

有一天,数学老师白尔脱又有点不大高兴。他一走进教室,就板着脸对同学们说:“今天德课是你们自己算题,谁先算完,谁就先回家吃饭。”说着,就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个题目:1+2+3+4+5+6+……+100=?

同学们立刻拿出练习本,低头认真地算起来。

白尔脱呢?则坐在一旁看起小说来了。

谁知他刚看了一页,小高斯就举手报告老师说:“老师,这道题我算完了。”

“算完了?”白尔脱没好气地挥挥手,“你算得这样快,准会算错,再算算看吧~!”

“不会错的,我检查过了,还验算了一遍。”高斯理直气壮的说。

白尔脱走到高斯座位前,拿起他的练习本一看,答案是“5050”,显然一点不错。

“你是怎么算的?”白尔脱惊奇地问道。

高斯一板一眼地回答说:“我发现这个题目一头一尾挨次的两个数相加,都是101,总共50个101,所以答案就是50x101=5050。”

“真妙啊!”白尔脱兴奋地拍了一下桌子,接着大声地对全体同学说:“真没想到,你们当中竟会出现数学神童!”

从此,白尔脱完全改变了对农村孩子高斯地看法。他尤其喜欢高斯灵活聪明、刻苦学习地态度,在学习中,他经常对高斯进行个别辅导。

在白尔脱地精心培养下,高斯对数学地兴趣越来越浓,造诣越来越深,十七岁时,他就发现了数论中的二次互反律。

数学小故事华罗庚.PPT

数学小故事华罗庚.PPT

的成功。华罗庚曾经说过:学习必须踏实,不能踏空一步。就要付出沉重 文本编辑文字点击此处更换文本 编辑文字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编辑
文本编辑文字点击此处更换文本 编辑文字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编辑
文本编辑文字点击此处更换文本 编辑文字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编辑
文字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编辑文字
文字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编辑文字
文字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编辑文字
数 学 家

罗小

故 事
二年级(3)班 杨奕娴
著名数学家
华罗庚(1910.11.12— 1985.6.12), 出生于江苏 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 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 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 常委会委员
勤学敏思小故事
华罗庚有板有眼地答道:“我是这样想的,三个三个地数,余二,七个
七个地数,余二,余数都是二,那么,总数就可能是三乘七加二,等于二
十三,二十三用五去除,余数又正好是三,所以,二十三就是所求的数
了。”单“击啊此处—输—入标”王题 老师单简击此直处被输入惊标呆题 了,单“击此算处得输入巧标,题 算得巧!”
的代价;踏空多步,补不胜补,会使人上不去,就会完全泄气。我们,一
定要努力学习,争取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哦!
谢谢大家聆听!
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编辑文字点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人趣题妙解—树在口中

有一天,11岁的徐稚去拜见郭林宗,正巧遇见他在院子里指挥工匠砍树。那是一棵青枝招展的松树,给小院增添了许多生气。这样一棵惹人喜爱的树,为啥要砍倒呢?徐稚便问郭林宗:“这棵树冬天能挡风,夏天能遮荫,砍倒多可惜啊!”郭林宗说:“你不知道,最近我看了一本书,那书上讲:房子院套四方方,像个口字,院子当中有棵树,木在口中不吉祥。你想想看,木在口里,不就成了‘困’字了吗?我以后不就困难了吗?”听了这没边没沿的话,徐稚感到很好笑。于是,他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反驳的办法来。

试问,他是怎样反驳的呢?

答案:徐稚说:“按照那本书的说法,完全可以推导出这样的话:房子院套四方方,像个口字的形状,房子里头住着人,人在口中不吉祥。你也想想看,人在口字里,不就是‘囚’字了吗?那不是说,人住在房子里不就成了囚犯了吗?普天下的人都住在房子里,不都成了囚犯了吗?”郭林宗听了心服口服。于是,他下令工匠不要再砍树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