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内部圈层导学案
1.4地球的圈层结构
年级
高一
主备人
刘海兰
学科
地理
导学案编号08
课题
地球圈层结构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1.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组成
2.说出地球的内、外部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3.掌握大气垂直分层和各层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导学过程
新知导学: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
地震波分为和,的传播速度快,能通过、、传播,的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传播。
1.图中曲线表示的地震波是
A.纵波B.横波C.纵波和横波D.无法判断
2.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
A.5千米处B.17千米处C.33千米处D.2 900千米处
读右图,完成3~4题。
3.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
A.①为水圈B.②为岩石圈
C.③为软流层D.④为下地幔
4.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A.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B.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小
C.③圈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5.2009年12月底,菲律宾马荣火山开始喷发。此次火山喷发出大量炽热的岩浆,这些物质可能来源于
岩石圈B.地壳C.下地幔D.软流层
6.天气和气候变化最显著的层次是_______。
7.对电讯通讯工程建设有重大意义的是________。
地球内部分层:
圈层名称
不连续面
深度
物质状态
地壳
面
面
33 km
2900 km
构成的固体外壳
地幔
上地幔
态
下地幔
地核
外核
态、波不能通过
1.4地球的圈层结构导学案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导学案设计者:韩映伟课程目标: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及其在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方面的运用。
2、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和内部圈层的界限、厚度、物理性状等。
3、掌握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和特征。
4、通过归纳、总结、对比地球内部各层的特点,使学生形成综合归纳等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训练,提高读图、析图能力,明确地震波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关系,地壳与岩石圈、软流层的位置关系。
2、联系实际,结合图示,了解各圈层的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教育,鼓励学生献身于科学教育事业。
2、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圈层构造,从宏观上认识全球的整体面貌,形成地球系统观和责任感,增强环境及保护意识。
【学习重点】1、地震波的波速以及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区别横波与纵波。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
3、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和特征。
【学习难点】1、两种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及其在地球内部圈层研究中的运用。
2、地球各圈层的物质组成和主要特点。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知识衔接】纵波和横波的定义,区别和联系【学习过程】主题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的研究方法2、目前人类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主要手段是什么?提示:地震波——地球的X射线。
3、人类是否还有其他的渠道和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如果有,有哪些?请简要的说明。
有。
(1)改进钻探技术,结合相关方面的科学设想。
(2)根据火山喷发的物质,获取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相关信息。
(3)地表的温泉、热泉可知地球内部有丰富的地热资源。
(4)遥感技术(5)其他的手段主题二:地震波及其在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方面的运用读图1.25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1、地震波分为和,的传播速度快,能通过、、传播,的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传播。
地震波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中的传播速度比较:固快液降气最慢2、假设某次地震发生后,横波和纵波都传播到地面,人的感觉会不会有差异?提示:由于传播速度快,先到达地面,传播速度慢,后到达地面,所以人们先感到后感到(填上下颠簸或左右晃动)。
(湘教版)必修一:1.4《地球的结构》导学案(含答案)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其划分依据,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了解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外部圈层的组成及其特征。
【课前预习】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
三层之间的两个界面依次称为①________面和②____________面。
2.地壳:地壳是地球表面以下、③____________以上的固体外壳。
地壳平均厚度约④____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⑤________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可达⑥____________千米。
海洋地壳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
3.地幔:地幔是地球内部介于⑦________和⑧________之间的圈层。
地幔上层物质具有固态特征。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叫做⑨__________,平均厚度为100~110千米。
⑩______________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4.地核: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即⑪__________面所包围的球体。
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同,地核又分为内核和外核。
外核的物质在高压和高温下呈⑫____态或⑬________状态,一般认为地球内核呈⑭____态。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1.划分:通常把地壳表层以外的由大气、水体和生物组成的自然界划分为三个圈层:⑮________圈、⑯____圈和生物圈,统称为地球的外部圈层。
2.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
近地面的大气密度⑰____。
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迅速下降。
3.水圈:由液态水、⑱________水和气态水组成。
按照它们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分为海洋水、⑲______水、⑳_____水和生物水。
陆地水主要可分为○21________水和○22______水。
4.生物圈:是广泛分布于地壳、○23________圈和○24____圈中的生物世界。
○25________是这个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
学生版 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姓名 班级 学号 编写:曾涛 审校:高一地理组 【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依据及主要特征。
2.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特征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3.了解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及其重要性。
4.了解水圈、生物圈的主要特征。
【自主学习】(“六加一”课堂教学中第一个环节“导”由教师自主完成;此学案中“自主学习”即为第二环节“思”,这部分建议学生务必课前预习完成,课堂上直接快速对答案,重点知识稍加讲解)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依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
图中A 表示横波,B 表示纵波,确定两个界面(C 为莫霍面,D 为古登堡面)。
2.圈层划分(1)地壳(C 以上):由岩石组成,厚度不均。
(2)地幔(E +F):E 上部存在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3)地核(H +G):主要是由铁和镍组成。
(4)说明岩石圈的范围和组成。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是由岩石组成的。
学习笔记:①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
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空气的对流运动十分显著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众多天气现象的发生①海洋水:是水圈的主体,占总量的97%,海洋面积约占全球面积的71%。
②陆地水:包括湖泊水、河流水、冰川水、地下水、沼泽水等,其中冰川水占淡水的2/3,主要储存在南北两极和高山地区。
(2)意义:水几乎伴随一切自然地理过程,促进地理环境的发展和演化。
判断:地球表面不同的自然带和自然景观类型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水分差异造成的。
(×)3.生物圈(1)组成:由地球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构成。
(2)范围:不单独占有空间,而是存在于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地壳上层。
(3)核心部分判断:生物圈的核心部分是指地面以上200米或水面以下100米这一薄层。
(×)(4)意义: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极其特殊和重要的圈层。
【交流探究】(“交流探究”部分包括了“六加一”课堂教学中的“议、展、评”三部分,首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探究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发言回答问题或者上前台展示讨论成果,学生展示结束后,教师总结点评)探究一:读图1-4-1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讨论一下问题1.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遇到不同的介质,地震波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
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P21-P22页了解地球具有的圈层结构,并能够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能够通过地震波的特点试着分析一些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
【学法指导】通过读图分析法学习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外部圈层的组成。
【预习案】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依据:地震波__________的变化。
(1)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2)不连续面及波速变化2、C以上为______,C、D之间为______,D以内为______(由E______和F______组成)。
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包括______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二、地球的外部圈层(见右图)1、A________: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2、B________: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________但不规则的圈层。
3、C________: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占有________的底部、______的全部和________的上部。
我的疑惑:预习检测(单选):1、地球内部由外向里的分层依次是()A.地幔、地壳、地核 B.地核、地幔、地壳C.地壳、地幔、地核 D.地壳、地核、地幔2、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为()A.6千米 B.17千米C.33千米 D.60—70千米北京时间2014年4月2日,智利西北部沿海发生8.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3、地震发生时释放出来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B. 地球的内能主要来自太阳辐射C. 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D. 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4、这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A.地幔 B.地壳 C.内核 D.软流层读“秀丽的黄果树瀑布景观图”,回答下列题。
5、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 )A.2个 B.3个C.4个 D.5个6、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 )A.生物圈 B.水圈C.岩石圈 D.地壳7、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 )A.瀑布 B.岩石C.树木花草 D.大气【探究案】1、有人用“半熟的鸡蛋”形象地比喻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你认为合理吗?并说明原因。
必修1高中地理1.3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导学案班级 姓名 学号【课标内容标准】课标内容: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运用资料,说明地震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课标标准解读】“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有显性和隐性两方面的要求。
显性要求是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的结构及特点。
地球呈现出圈层结构,可以划分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岩石圈是介于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之间的一个圈层,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软流层之上的固体岩石部分。
本条“标准”的隐性要求是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这也是根本要求。
本模块的主题是“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学习了有关“宇宙中的地球”之后,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什么是自然环境”。
“标准”以“宇宙环境—地球—自然环境”的认识思路,设计了在宏观了解地球圈层结构的基础上认识自然环境的组成,即在空间范围上把自然环境放在地球圈层结构中认识。
自然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理解。
从宏观层面上,根据现代自然地理学的研究,自然环境就是指地球表层系统,它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交叉而成的。
人类属生物圈的一部分。
也有人为强调人类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单分出一个“智慧圈”,这样就共有五大圈层。
从微观层面上讲(如落实到一定的地域),自然环境是由岩石、地貌、土壤、气候、水文、生物等要素组成的。
【学习目标】● 了解地震波的基本特征,并能说明科学家如何利用地震波来研究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 了解地球各圈层的主要特征。
● 能从不同层面(宏观、微观)认识地球的自然环境。
● 利用地图,指出地震灾害的发生规律与分布地区。
● 运用实例或材料,说明地震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学习重难点】● 地球圈层结构的划分;地球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 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温故·习新】〖知识点一〗地震和地震波 1.地震(1)概念:是地壳快速释放 过程中造成的地面震动,是一种危害和影响巨大的自然灾害。
《地球圈层结构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牛津上海版五四学制
《地球圈层结构》导学案
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进修,学生将能够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理解地球不同层次的特点和作用,掌握地球圈层结构的基本知识。
一、导入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故里,它有着复杂的结构。
今天我们将进修地球的圈层结构,了解地球内部的奥秘。
二、新知讲解
1.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主要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组成。
地壳是最外层,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地幔是地壳底下的一层,主要由岩石组成;地核是地球的内部,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2. 地幔的特点和作用
地幔厚约2850公里,温度很高,有着类似塑料的流动性。
地幔的熔岩不息上升和下沉,形成地球的地壳运动,造成地震和火山喷发。
3. 地核的特点和作用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主要由液态铁和镍组成,内核则是固态铁和镍。
地核的高温高压条件产生了地球的磁场,珍爱我们免受太阳风的风险。
三、拓展练习
1. 请简要描述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层的特点。
2. 为什么地幔的流动会导致地震和火山喷发?
3. 地球的磁场是如何形成的?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四、总结归纳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圈层结构,知道了地球内部的构成和作用。
地球的圈层结构是复杂而精彩的,让我们一起珍爱好我们的地球,珍惜这个美丽的故里。
五、课后作业
1. 完成拓展练习的问题。
2. 自主查阅资料,了解地球圈层结构对地球的重要性。
3. 思考:如果地球没有圈层结构,会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希望同砚们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对地球的圈层结构有更深入的了解,珍惜我们的地球,共同珍爱我们的故里。
1.4学案
2010——2011年度高一学年上学期地理必修一导学案制定人:审核组长:审核主任:时间:编号:04第四节地球的结构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边界及特征,地壳的组成元素及分布,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2.掌握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和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地壳厚薄的分布规律,岩石圈与地壳的关系,地球外部各圈层之间的关系。
3.掌握地球各圈层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点: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界面、地壳厚度变化规律、外部圈层的划分几个圈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地幔及软流层及岩石圈;外部圈层的界线。
自主学习: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科学家通过对的研究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幔和三个主要圈层。
三个圈层之间的两个界面依次为界面和界面。
2.地壳:地壳是以下、以上的固体外壳。
地壳的平均厚度约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可达千米,海洋地壳平均厚度约为千米。
3.地幔:地幔是地球内部介于和之间的圈层。
地幔上层物质具有固态特征。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和在一起叫做,平均厚度约为100~110千米。
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之一。
4.地核: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即面所包围的球体。
根据的不同,地核又分为内核和。
外核的物质在高温和高压下呈态或状态,一般认为地球内部呈态。
二.地球的外表圈层1.划分:通常把地壳表层以外的由大气水体和生物组成的自然界划分为三个圈层:圈圈和圈,统称为地球的外部圈层。
2.大气圈: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
近地面的大气密度。
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
3.水圈:水圈由水、水和水组成。
按照他们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分为水、水、水和生物水。
陆地水主要可分为水和水。
4.生物圈:是广泛分布于、圈和圈中的生物世界的。
是这个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
互助学习:课堂小组合作讨论1.地壳和岩石圈有何区别和联系?2.为什么说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课下小组合作探究地震发生后陆地上的人有何感觉?在轮船上人们的感觉是否一样?教师讲解: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地震波和界面。
高中地理必修1 -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导学案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学习目标】·了解地震波的相关概念、类型及特征·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的基本特征【重点难点】·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结构【自主学习1】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①概念:地震发生时,产生弹性震动,并以 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②分类:纵波(P )——传播速度较 ,可以通过 体、 体和 体传播。
横波(S )——传播速度较 ,只能通过 体传播。
2.不连续面 ①莫霍界面:地面下平均 km 处,此界面之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明显 。
②古登堡界面:地面下 km 处,此界面之下,纵波传播速度突然 ,横波完全 。
③读图1 ·地震波: ① 波 ② 波 ·界 面:E 界面F 界面 ·内部圈层: A B C+D3.内部圈层①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地球内部圈层分为 、 、和 三个圈层图1 ★必须填写:2016级 班 组 姓名地壳深度②读图2 【合作探究】1.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下的物质状态可能是什么?2.地质学家经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油气矿藏,下列表示储藏有石油的是( ) 代表横波 代表纵波【自主学习2】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外部圈层组成①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颗粒物组成,主要成分为 和 。
②水 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 的圈层,包括 、 、 、和生物水等。
③生物圈:地球表层 极其 的总称,渗透于各圈层之中。
2.外部圈层关系①各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②读右图,在图中标注上大气圈、水圈、生物 圈 以及岩石圈。
深度(千米)29005150400 90080 0 6370甲 乙丙A B C E DF图2·甲为 (圈层),它位于 界面以上,平均厚度 km ,大陆部分比大洋部分 。
·乙为 (圈层),介于 界面与 界面之间,可分为 (C )和 (D )两层,在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 (B )层,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24页教案导学案)
3.1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教案径长约3毫米。
这点微小差别,在地球仪上是看不出来的。
[]3.活动:假如一个中学生的两臂平展时长1.5米,让他们手牵手合抱地球,需要多少个中学生?[](三)地球内部的结构1.地球内部的结构与煮熟的鸡蛋很相似,各层分别相当于鸡蛋的哪一部分?2.根据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及86页第一段内容,归纳地球各圈层的特点。
圈层名称深度主要特征地壳平均约为17千米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呈固态地幔上地幔17千米至1000千米处存在软流层,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下地幔1000千米至2900千米处地核外地核2900千米至5000千米处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地核5000千米至6371千米固态A.地球公转的周期B.地球绕月球自转C.地球的大小D.地球的形状3.(2018•广东深圳)下列关于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极稍扁、赤道略鼓B.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略长一点C.地球表面积约为51平方千米D.赤道周长4千米4.下列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地球是个正球体②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③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首次证实地球是个球体④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57千米⑤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5.假如有一天你真的能在地面乘坐某一工具通向地心,由地面直达地心的旅程中,将依次穿过的圈层是()A.地核—地幔—地壳B.地幔—地核—地壳C.地壳—地幔—地核D地壳—地核—地幔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是由岩石圈和软流层组成的B.地球内部的软流层位于地幔中C.地球内部结构中,地壳最厚D.地壳内部结构中,地核厚度最小。
2019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导学案语文
《地球的圈层结构》导学案第一课时地球的内部圈层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与地震波的关系;2、了解地球具有的圈层结构,并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3、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地球内部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能准确说明地震波传播特点;2、掌握读图分析技能;3、能够结合地球各圈层结构特点,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和正确的环境观;2、培养热爱探索科学的精神。
二.预习指导:1、重点: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及划分依据;地壳、地幔、地核的界线及主要特征;2、难点: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及划分依据;地壳、地幔、地核的界线及主要特征。
3、注意事项:注意地壳与岩石圈的差别三、学习策略:1、收集信息渠道:教材、地图册、学案资料2、解决问题方法:图表阅读与运用、对比法四、预习体会:钻探技术发源于古代中国的四川,首要用途是找水喝,其次作用是找盐吃。
堪称是我国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科学钻探始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提出了“深海钻探计划”(DS 鄄DP)。
它与“人类登月计划”被誉为人类在20世纪60年代的两大壮举。
上世纪70年代开始苏联实施了庞大的大陆科学深钻工程,其科拉超深钻孔深达12262米,为当今世界最深的超深孔,并已成为世界第一个深部实验室。
“地球”号在2019年7月正式交付给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旗下的“地球深部探测中心”。
从2019年3月16日开始,它将进行多次海上试航,之后,它将驶往距离名古屋海岸200公里处的太平洋海域,这里水深2500米,从海底算起地壳深约5000米,是地壳相对较薄的地方,也是人类深入地幔的最佳通道。
据专家预测,从这里钻透地壳到达地幔,可能需要一年的时间。
而这一年的钻探费用又将高达50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6.7亿元)。
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
高一地理 DL-1-01-004《地球的圈层结构》导学案编写人:颜爱民审核人:乐成龙编写时间:2012.10.31班级:组别:姓名:等级:【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牢牢把握学习要求。
2.认真阅读P21—P23页,勾画出主要知识,特别注意分析材料、图、活动等栏目信息,并认真思考活动材料中的问题。
3.本节学案都是A、B层次的问题,所有同学都应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4.如果预习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①请利用身边的资料和信息;②请标出来已备小组讨论和突破。
【学习目标】1.结合示意图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2.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重点难点】重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难点:地震波的性质和用途【问题模块】地球内部划分为哪几个圈层?各圈层有什么特点?【知识链接】法国著名科幻作家凡尔纳在其小说《地心游记》中写到,主人公从冰岛的斯奈菲尔火山口下降,经过三个月的旅行,一路上克服了缺水、迷路、风暴等各种困难并见识到种种奇观,终于在一次火山喷发中从西西岛的斯德布刑火山回到地面。
那么在现实中,人类真的能够穿越地心进行旅行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寻找答案吧。
【学法指导】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简述地震波的概念。
(A级)2.读课本21页,根据地震波的特点,完成下表:(A级)3.什么是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有哪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它们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哪几个圈层?画图反映出地球内部圈层并标出两个界面的位置。
(A级)4.根据课本图1.26,完成地球内部圈层结构表:(B级)5.读课本图1.25,地震波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B级)6.根据地震波的变化情况,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
(B级)二、地球的外部圈层1.简述地球的外部圈层的构成及相互关系。
(A级)2.比较外部圈层特点,完成下表:(B级)3.读课本图1.27,试分析,相较于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生物圈有哪些特殊之处?(提示:从组成部分、空间分布范围以及形成过程三方面进行分析)(C级)【课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级)A.有纵波和横波之分B.纵波的传播速度快,但只能通过固体传播C.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但可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D.地震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会发生变化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A级)A.地震发生时的地面变化B.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C.由地震波的速度变化而形成的不连续界面D.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得的信息3.下列有关地壳与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B级)A.地壳和岩石圈都是由岩石组成的B.地壳的厚度比岩石圈大C.地壳就是岩石圈D.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4.某地地下30千米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的人、附近不远的飞鸟和池塘的游鱼,都会感到()(C级)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P波,上下颠簸D.S波,左右摇晃5.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级)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B.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归纳小结】____(P波)划分依据:________(S波)地地球的内部圈层球____的分层(由里向外)____圈____层结____构地球的外部圈层________【学习反思】。
高一地理教案:《地球的圈层结构》导学案
《地球的圈层结构》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掌握各圈层的特点和作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1.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
2.各圈层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1.地球圈层结构的形成原因。
2.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3.相关教学案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和表面特征。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地球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内部结构。
二、自主学习1.发放导学案,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
2.学生根据导学案的要求,填写各圈层的特点和作用。
三、课堂讲解1.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对地球的圈层结构进行讲解。
2.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各圈层的特点和作用。
具体讲解如下:1.地壳a.地壳是地球最外层,分为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
b.地壳由岩石组成,包括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c.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
2.地幔a.地幔是地球内部最大的圈层,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
b.地幔主要由硅酸盐岩组成,具有塑性。
c.地幔的平均厚度约为2900千米。
3.地核a.地核分为内核和外核,内核主要由铁、镍等金属组成,外核主要由铁、镍和硫组成。
b.地核的平均厚度约为3500千米。
4.水圈a.水圈包括地球上的液态水和固态水。
b.水圈具有流动性,参与地球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
5.生物圈a.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活动的范围。
b.生物圈包括陆地、海洋和大气中的生物。
6.大气圈a.大气圈是地球最外层的气体圈层。
b.大气圈对地球表面起到保护作用,维持地表温度和气候。
四、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相关教学案例,如地球内部圈层的形成原因、板块构造学说等。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涉及的问题。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2023最新-《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最新5篇】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最新5篇】以下是可爱的编辑帮大家收集的《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最新5篇】,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篇一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组成;掌握地壳、地幔、地核的基本特征;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的密切关系及主要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内部构造图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明确地壳与岩石圈的范围、软流层的位置;运用比较法学习内部和外部圈层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及地球外部的各个圈层之间相互联系,认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通过地震波的应用认识到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通过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培养科学的探索精神。
2学情分析高一年的学生还没形成完整的地理的空间概念和良好的读图能力,也没有具备地理分析的思维,但是他们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地球的内部结构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图像和视频的配合下学生也应该能较好地认识各圈层及其特点,但是对于圈层结构这个全新的内容吗,要求他们将课本上的知识理解并在脑中形成圈层结构的模型可能有一定难度。
因此教学中要通过图像加强学生的理解和印象,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
3重点难点重点:运用图表说明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两个不连续面及地壳、地幔、地核的特征;用图归纳地球的外部圈层及其特点难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地球内部圈层划分4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自古以来,人们对生活的这个地球就充满了探知的渴望。
只有了解了我们生活的地球,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它。
《西游记》我们都熟悉吧?还记得孙悟空上天入地吧?不仅在我国,1864年法国作家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地心游记》,也反映了人类想进入地心一探究竟的愿望,2003年美国的科幻片《The cord》将这部小说搬上了银幕。
当然,现在我们知道,这些都不是真实的,那真实的地球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活动2【讲授】新课学习(一)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首先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就是:怎么知道地球的内部构造。
地球的圈层结构导学案
(3)岩石圈的范围包括,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三)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1)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2)是外部圈层 Nhomakorabea活跃的圈层。
当堂检测
1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
B.纵波可以通过固、液、气三态物质传播。
(二)不连续面
1.定义:地震波在一定的深度发生突然变化,这种波速突然发生变化的面叫。地球内部有两个不连续面,一个在地面平均为千米,在这个不连续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这个不连续面叫做。另一个在地下千米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这个面叫。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1)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及和三个圈层。
C.纵波传播的速度随经过的物态不同而发生变化,而横波不变
D横波只能穿过气态的物质
2软流层到底属于地球里三层当中的层。
3生物圈的范围是:。
高一年级地理导学案(7)
班级:学生姓名:
课题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学习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环节
学习内容与要求
学习方法指导
自主学习
一、阅读课本,预习以下内容并填空。
(一)地震波
1.定义: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强烈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分为和。纵波传播速度,可以通过;横波的传播速度,只能通过传播。
《地球圈层结构导学案》
《地球圈层结构》导学案一、导入引言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故里,但你是否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呢?今天我们将进修地球的圈层结构,了解地球内部的奥秘。
二、知识概要1. 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个部分。
2. 地壳是最外层的部分,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3. 地幔是地壳底下的一层,占据地球半径的大部分。
4. 外核是地幔底下的一层,主要由液态铁和镍组成。
5. 内核是地球的最内层,由固态铁和镍组成。
三、重点内容1. 地壳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部分,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大陆地壳主要由花岗岩和玄武岩构成,而海洋地壳主要由玄武岩构成。
地壳的厚度在陆地上平均为30-50公里,在海洋上平均为5-10公里。
2. 地幔地幔是地壳底下的一层,占据地球半径的大部分。
地幔主要由硅、镁、铁等元素组成,是地球的主要组成部分。
地幔的温度和压力很高,可以流动,这也是地球板块运动的原因之一。
3. 外核外核是地幔底下的一层,主要由液态铁和镍组成。
外核的温度很高,而且是液态的,这也是地球产生磁场的原因之一。
外核的运动也会影响地球的磁场变化。
4. 内核内核是地球的最内层,由固态铁和镍组成。
内核的温度很高,但由于极高的压力,铁和镍依旧呈固态。
内核的存在稳定了地球的结构,同时也影响了地球的地磁场。
四、进修任务1. 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掌握各层的特点和组成成分。
2. 探究地球圈层结构对地球运动和地球磁场的影响。
3. 分析地球圈层结构与地质灾害的干系,如地震、火山喷发等。
五、拓展延伸1. 了解地球的板块构造理论,探究地球板块的运动方式和板块边界的特点。
2. 探究地球的地热活动与圈层结构的干系,如岩浆的形成和火山的分布。
3. 了解地球内部的地震波传播规律,探究地震对地球内部结构的影响。
六、总结反思通过进修地球的圈层结构,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地球的内部构造和运动机制。
地球的圈层结构不仅影响着地球的地质活动,还影响着地球的磁场和气候等方面。
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深入进修地球科学,探索更多地球的奥秘。
《地球的内部》导学案
《地球的内部》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组成;2. 掌握地球内部的温度、压力和密度分布情况;3. 理解地球内部的热力作用和地球表层的地壳构造。
导学内容:一、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组成地球内部主要分为内核、外核、下地幔和上地幔四个部分。
内核由固态铁-镍合金组成,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外核也由铁-镍合金组成,呈液态状态,温度约为4000摄氏度;下地幔主要由镁、铁、矽等元素组成,密度较大,温度较高;上地幔主要由橄榄石、辉石等矿物组成,密度逐渐减小。
二、地球内部的温度、压力和密度分布地球内部的温度、压力和密度呈现出明显的分层结构。
内核温度最高,压力也最大,密度最大;外核温度次之,压力较小,密度较大;下地幔和上地幔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逐渐减小。
三、地球内部的热力作用和地壳构造地球内部的热力作用主要包括地热流、地震、火山等现象。
地热流是地球内部热能向地表传递的方式,对地表温度和气候有着重要影响;地震是地球内部岩石变形和能量释放的结果,也是地球构造和地质活动的重要标志;火山是地球内部岩浆喷发到地表形成的地貌现象,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处。
导学案讨论问题:1. 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组成对地球的形成和演化有着怎样的影响?2. 地球内部的温度、压力和密度分布如何影响地球的地质活动?3. 地球内部的热力作用和地壳构造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联?拓展延伸:1. 请通过实验或模拟计算,验证地球内部不同部分的温度、压力和密度的具体数值。
2. 请根据地球内部的不同结构和组成,设计一个模型来模拟地球内部的温度、压力和密度的分布情况。
3. 请观察地球表面的地质现象,分析其与地球内部热力作用和地壳构造的关联。
第二课时一、导入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但你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吗?今天我们将学习地球的内部结构,了解地球的奥秘。
二、新知1. 地球的内部结构分为地核、外核、地幔和地壳四部分。
地核又分为内核和外核。
2. 地核是地球内部最内层的部分,由铁和镍组成,温度很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的內部圈层导学案学习目标说出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地球的内部圈层1.圈层划分依据:地震波在不同物质中的①_____________ 不同,其中a为②______ ,b为③ ______ ,其特点列表对比如下:项目内容概念地震的能量以④ ______ 的方式向外传播分类b(p波)波动方向与传播方向⑤_______ a(s波)波动方向与传播方向⑥_____ 传播共性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反射或折射现象特性b传播速度快,可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a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地质学家利用这一规律进行油气资源的勘探2.分界面: d为⑦ ____ , f 为⑧____________ c 3・内部结构:c为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e 为⑩________ , g为? ___________ , h为? ________ o 4.圈层特点(1)地壳: 由岩石组成,厚度不一,大陆部分? __________ ,大洋部分? _________ o (2)地幔:分为? _________ 和? _______ 两部分,其中上地幔上部的? ___________ 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3)地核:由?—和?—组成。
(4)岩石圈:由地壳和? _________________ (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组成。
基础达标练考查点地球的内部圈层北京时间xx年3月11 口13: 46,日本本洲岛附近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并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露危机。
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纷纷向日本伸出援助之手。
据此完成1〜2题。
1.此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只有上下颠簸d.只有左右摇晃2.这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a.地幔 b.地壳c.地核d・软流层3.为了探测莫霍面的情况,在图中的a、b、c、d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面传来地震波的地点是()4•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a.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b・温度的垂直变化c.内部压力的变化d・物质温度的变化5.下图中甲、乙、丙三个圆依次代表的地理概念是()a.岩石圈、地幔、地壳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c.岩石圈、地幔、地核d.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方法技巧练方法图示分析地壳与岩石圈的区别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壳中有软流层,出现岩浆b.地壳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c.只有地壳是固态物质,其他均为液态d.地幔物质为液态方法技巧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
岩石圈所包含的范围大,平均厚度70千米〜100千米。
如下图所示: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地球内部软流层以上的圈层。
教材P24探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这样的经验,当你拿起一个瓷碗或瓦罐想要检验有没有裂纹时,只要轻轻一敲,便能从它发出的声音判断是否完好;同样的方法也可以检验出西瓜是生还是熟。
装在密封小盒里的物品,我们通过摇、拍、称重等,听其声,测其重,也能猜到盒子中装的是什么。
那么我们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來研究地球的内部呢?答案是肯定学习目标说出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地球的内部圈层1.圈层划分依据:地震波在不同物质中的①_____________ 不同,其中a为②______ ,b为③ ______ ,其特点列表对比如下:项目内容概念地震的能量以④ ______ 的方式向外传播分类b(p波)波动方向与传播方向⑤______ a(s波)波动方向与传播方向⑥______ 传播共性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反射或折射现象特性b传播速度快,可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a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地质学家利用这一规律进行油气资源的勘探2.分界面: d为⑦ ____ , f 为⑧____________ c 3.内部结构:c为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e 为⑩________ , g为?_________ , h为? ________ o 4.圈层特点(1)地壳: 由岩石组成,厚度不一,大陆部分? __________ ,大洋部分? _________ o (2)地幔:分为? _________ 和? ________ 两部分,其中上地幔上部的? __________ 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3)地核:由?—和?—组成。
(4)岩石圈:由地壳和? _________________ (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组成。
基础达标练考查点地球的内部圈层北京时间xx年3月11 □ 13: 46,日本本洲岛附近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并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露危机。
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纷纷向日本伸出援助之手。
据此完成1〜2题。
1.此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只有上下颠簸d.只有左右摇晃2.这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a.地幔 b.地壳c.地核d・软流层3.为了探测莫霍面的情况,在图中的a、b、c、d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面传来地震波的地点是()4•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a.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b・温度的垂直变化c.内部压力的变化d・物质温度的变化5.下图中甲、乙、丙三个圆依次代表的地理概念是()a.岩石圈、地幔、地壳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c.岩石圈、地幔、地核d.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方法技巧练方法图示分析地壳与岩石圈的区别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壳中有软流层,出现岩浆b.地壳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c.只有地壳是固态物质,其他均为液态d.地幔物质为液态方法技巧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
岩石圈所包含的范围大,平均厚度70千米〜100千米。
如下图所示: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地球内部软流层以上的圈层。
教材P24探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这样的经验,当你拿起一个瓷碗或瓦罐想要检验有没有裂纹时,只要轻轻一敲,便能从它发出的声音判断是否完好;同样的方法也可以检验出西瓜是生还是熟。
装在密封小盒里的物品,我们通过摇、拍、称重等,听其声,测其重,也能猜到盒子中装的是什么。
那么我们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來研究地球的内部呢?答案是肯定学习目标说出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地球的内部圈层1.圈层划分依据:地震波在不同物质中的①_____________ 不同,其中a为②______ ,b为③ ______ ,其特点列表对比如下:项目内容概念地震的能量以④ ______ 的方式向外传播分类b(p波)波动方向与传播方向⑤______ a(s波)波动方向与传播方向⑥______ 传播共性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反射或折射现象特性b传播速度快,可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a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地质学家利用这一规律进行油气资源的勘探2.分界面: d为⑦ ____ , f 为⑧____________ c 3.内部结构:c为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e 为⑩________ , g为?_________ , h为? ________ o 4.圈层特点(1)地壳: 由岩石组成,厚度不一,大陆部分? __________ ,大洋部分? _________ o (2)地幔:分为? _________ 和? ________ 两部分,其中上地幔上部的? __________ 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3)地核:由?—和?—组成。
(4)岩石圈:由地壳和? _________________ (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组成。
基础达标练考查点地球的内部圈层北京时间xx年3月11 □ 13: 46,日本本洲岛附近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并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露危机。
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纷纷向日本伸出援助之手。
据此完成1〜2题。
1.此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只有上下颠簸d.只有左右摇晃2.这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a.地幔 b.地壳c.地核d・软流层3.为了探测莫霍面的情况,在图中的a、b、c、d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面传来地震波的地点是()4•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a.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b・温度的垂直变化c.内部压力的变化d・物质温度的变化5.下图中甲、乙、丙三个圆依次代表的地理概念是()a.岩石圈、地幔、地壳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c.岩石圈、地幔、地核d.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方法技巧练方法图示分析地壳与岩石圈的区别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壳中有软流层,出现岩浆b.地壳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c.只有地壳是固态物质,其他均为液态d.地幔物质为液态方法技巧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
岩石圈所包含的范围大,平均厚度70千米〜100千米。
如下图所示: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地球内部软流层以上的圈层。
教材P24探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这样的经验,当你拿起一个瓷碗或瓦罐想要检验有没有裂纹时,只要轻轻一敲,便能从它发出的声音判断是否完好;同样的方法也可以检验出西瓜是生还是熟。
装在密封小盒里的物品,我们通过摇、拍、称重等,听其声,测其重,也能猜到盒子中装的是什么。
那么我们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來研究地球的内部呢?答案是肯定学习目标说出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地球的内部圈层1.圈层划分依据:地震波在不同物质中的①_____________ 不同,其中a为②______ ,b为③ ______ ,其特点列表对比如下:项目内容概念地震的能量以④ ______ 的方式向外传播分类b(p波)波动方向与传播方向⑤______ a(s波)波动方向与传播方向⑥______ 传播共性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反射或折射现象特性b传播速度快,可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a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地质学家利用这一规律进行油气资源的勘探2.分界面: d为⑦ ____ , f 为⑧____________ c 3.内部结构:c为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e 为⑩________ , g为?_________ , h为? ________ o 4.圈层特点(1)地壳: 由岩石组成,厚度不一,大陆部分? __________ ,大洋部分? _________ o (2)地幔:分为? _________ 和? ________ 两部分,其中上地幔上部的? __________ 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