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原子结构单元练习(一)

合集下载

人教版选修3-5第十八章原子结构单元测试题1

人教版选修3-5第十八章原子结构单元测试题1

第十八章单元测试题、选择题1 •关于阴极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阴极射线就是稀薄气体导电的辉光放电现象B.阴极射线是在真空管内由阴极发出的电子流阴极射线杲组成物体的原子D.阴极射线可以直线传播,也可被电场、磁场偏转2•关于电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姿现址干是臥研阳川酣一线卄给怕B.汗匸期航屮色㈡丄子」丈唱子金U讣分C.电子发现的意义是:使人们认识到原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本身也具有复杂的结构D.电子是带正电的,它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方向与电场线的切线方向相同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使电子束射到金属膜上,发现较高速度的电子很容易穿透原子,是因为原子之间有空隙B.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C.高速电子很容易穿透原子,说明原子不是一个实心球体D.电子束射到金属膜上,大部分被反向弹回4.在a粒子散射实验中,当在a粒子最接近原子核时,关于描述a粒子的有关物理量符合下列哪些情况()A.动能最小B.势能最小C.a粒子与金原子核组成的系统能量最小D.a粒子所受金原子核的斥力最大5.如图2为卢瑟福和他的助手们做a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中的A、B C、D四个位置时,观察到的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在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B.在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只比在位置--时稍少些D.在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到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6•如图3所示的四个图中,点表示某原子核的位置,曲线ab,和曲线cd表示经过该原子核附近的a粒子的运动轨迹,正确的图是()图37.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如图4所示,四个能级图能正确代表氢原子能级的是()8.利用氢气光谱管发光,可以产生氢的线状谱,这些谱线的产生是由于()A.大量氢原子处于不同的激发状态,从而辐射不同频率的光子B.大量氢原子从较高的激发态向较低的激发态或基态跃迁C.大量氢原子从基态或较低的激发态向较高的激发态跃迁D.大量氢原子从基态或较低的激发态向较高的激发态跃迁9.关于太阳光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光谱是吸收光谱B.太阳光谱中的暗线,是太阳光经过太阳大气层时某些特定频率的光被吸收后而产生的C.根据太阳光谱中的暗线,可以分析太阳的物质组成D.根据太阳光谱中的暗线,可以分析地球大气层中含有哪些元素10.氢原子从能级A跃迁到能级B时,释放频率为v的光子;氢原子从能级B跃迁到能级,从而辐射不同频率的光子,从而辐射不同频率的光子,从而吸收不同频率的光子BC时,吸收频率为v的光子。

原子的结构 习题(含答案)

原子的结构  习题(含答案)

原子的结构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0分)1.下列各选项中,解释与事实不吻合的是()A..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B..酒精做温度计的填充物---------酒精分子的体积受热变大,遇冷变小C..金刚石很坚硬,而石墨却很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D.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2.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D.该微粒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3.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的是()A. B. C. D.4.用水壶烧开水时,壶盖被顶开.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水分子同时向上运动,撞开壶盖B.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C.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D.水气化时,分子间隔变大,体积膨胀5.根据如图水分子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得出的信息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发生改变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D.甲、乙、丙三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2:16.下图是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原子B.它们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都相同 C.它们属于同种元素 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7.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对事实或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事实或现象解释A香味扑鼻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气体能被压缩分子之间有间隔C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A.AB.BC.CD.D8.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液态空气B.水C.二氧化碳D.四氧化三铁9.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是mkg,一个碳原子(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6个中子)的质量为nkg,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B. C.kg D.kg10.下列关于Fe、Fe2+、Fe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的化合价相同B.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不同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D.它们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11.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正确的是()A.湿衣服在充足的阳光容易晾干--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C.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隙D.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12.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附近空气、海水中都检测到碘131超标.碘是周期表中第53号元素,其中131是指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关于碘131原子的描述错误的是()A.质子数为53B.核电荷数为53C.核外电子数为53 D.中子数为5313.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粒子核外有18个电子B.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C.该粒子是带正电的阳离子D.该粒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14.某化学反应的微观图示如下(注: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变化描述错误的是()A.共有两种物质参加化学反应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没有改变15.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原子、分子、离子,利用它们具有的性质,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选项信息现象解释A湿衣服在太阳下比在屋檐下容易晒干温度越高,水分子的运动越快B可用搜救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由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汞柱上升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D将水烧到沸腾后易将壶盖冲起温度升高,水分子的体积变大A.AB.BC.CD.D16.关于下列几种微粒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只有②是离子B.①和③属同种元素C.①和④化学性质相似D.①属非金属元素17.从分子角度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A.电热水袋中的水加热后袋子膨胀--袋内的水分子的体积变大B.向篮球中充气-----分子间有间隔C.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是可以分的二、双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18.下列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质量跟一种碳原子质量的比值B.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C.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的简称D.相对原子质量在一般化学计算中可采用它的近似值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19.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014年4月4日报道,NIST-F2是目前世界上最精确的时间标准,NIST-F2是用一种锶(Sr)原子“喷泉”来确定1秒的精确时长.元素Sr形成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Sr属于______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图1中所表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是______ .(3)图2表示的微粒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 (填序号,下同),与Sr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20.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图中粒子共能表示______ 种元素.A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 周期.(2)图中表示的阳离子是______ (用离子符号表示),表示的阴离子是______ (用离子符号表示),二者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原子的结构习题(含答案)【答案】1. B2. A3. C4. D5. C6. D7. C8. A9. A10. C11. D 12. D 13. C 14. D15. D16. A 17. A 18. BD19. 金属;Sr2+;A、C;B20. 4;3;Mg2+;Cl-;MgCl2【解析】1.解:A、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因为它们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B、酒精做温度计的填充物,是因为酒精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分子的体积)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C、金刚石很坚硬,而石墨却很软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不同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D、食物变质,有新物质生成,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解: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元素:A、质子数是9,属于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7>4,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错误;B、可知该原子电子层数是2,正确;C、可知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正确;D、可知该微粒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正确;故选: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的质子数、电子数、电子层数及最外层电子数,并能利用最外层电子数判断出元素的种类.明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并能结合选项正确分析解答.3.解:A、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故选项错误.C、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正确.D、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故选:C.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4.解:A、用水壶烧开水时,壶盖被顶开,是因为水汽化时,分子间隔变大,体积膨胀,而不是水分子同时向上运动,撞开壶盖,故选项解释错误.B、用水壶烧开水时,壶盖被顶开,是因为水汽化时,分子间隔变大,体积膨胀,而不是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故选项解释错误.C、用水壶烧开水时,壶盖被顶开,是因为水汽化时,分子间隔变大,体积膨胀,而不是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故选项解释错误.D、用水壶烧开水时,壶盖被顶开,是因为水汽化时,分子间隔变大,体积膨胀,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D.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解:A、由图中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发生改变,说法正确;B、由图中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说法正确;C、由图中的情况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开而原子不可分,故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说法错误;D、由图中可知,甲、乙、丙三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2:1,说法正确;故选C.可以根据图中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由图中可知,分子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在化学变化前后没有改变,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都不会发生改变,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的原子知识.能利用微粒的观点,从微观上认识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了解分子、原子在化学中变化情况是解题的关键.6.解:A、第一种粒子,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第三种粒子,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第一种粒子是原子得到2个电子得到的,第三种粒子是原子失去3个电子得到的,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3,故它们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不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C、它们的核内质子数分别是8、10、13,核内质子数不同,属于不同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三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A、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B、第一种粒子是原子得到2个电子得到的,第三种粒子是原子失去3个电子得到的.C、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D、根据三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7.解:A、香味扑鼻,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A正确;B、气体能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加压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B正确;C、热胀冷缩,说明分子间隔随温度改变而改变,而分子大小不变,故C错误,符合题意;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故D正确.故选:C.根据分子的定义和性质进行分析:分子的体积、质量很小;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还可以被分成更小的微粒.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的性质和特征的知识,会利用分子的性质和特征解释日常生活的现象,通过日常生活的现象归纳总结分子的性质和特征.8.解:A、液态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所以液态空气含有氧分子,故选项正确.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D、四氧化三铁是由四氧化三铁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故选A.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空气中含有氧气,含有氧分子的物质为氧气或空气;化合物中都不含氧分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9.解: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是mkg,一个碳原子(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6个中子)的质量为nkg,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往往省略不写,故选A.故选:A.根据某原子的相对原子相对质量=,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的相对原子相对质量=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解:A、它们的化合价不相同,分别是0,+2,+3,故A错误;B、因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则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故B错误;C、因原子失去电子变为阳离子,Fe2+、Fe3+的电荷不同,则它们由原子变为离子时失去的电子不同,即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故C正确;D、因Fe具有还原性,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Fe3+具有氧化性,则它们的性质不同,故D错误;故选C.根据Fe、Fe2+、Fe3+三种微粒可知,它们是用同种元素符号和数字组成的,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电子数.本题考查同种元素形成的微粒的关系和性质,学生应明确它们的区别和联系,把握化学式的不同,意义不同性质不同.11.解:A、湿衣服在充足的阳光容易晾干,是因为阳光下温度高,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B、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C、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D、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D.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2.解:A、在元素周期表中是几号元素那么它的质子数就是多少,故质子数是53,故A正确.B、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再根据题意知其核电荷数是53;故B正确;C、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再根据题意知其核外电子数是53;故C正确.D、已知碘-131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131,则中子数是78;故D不正确;故选D.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的质量,不是实际质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较大,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以及对信息的分析、提炼、加工、运用的能力13.解:A、2+8+8=18,故A说法正确;B、质子数是17属于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B说法正确;C、该粒子是带负电的阴离子,故C说法错误;D、由离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故D说法正确.故选C.A、把核外电子数加起来即可;B、根据质子数是17属于氯元素考虑;C、根据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考虑;D、根据核外电子层数考虑.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离子结构示意图,各量所表示的意义.14.解: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共有两种物质参加化学反应,故此说法正确.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该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此说法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该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此说法正确.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发生了改变,故此说法错误.故选D.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图,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物的种类;依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变化等.能根据所给信息,判断模型所表示的物质属于单质还是化合物,这是要求同学们必须掌握的,也是解题的关键.15.解:A、湿衣服在太阳下比在屋檐下容易晒干,是因为太阳下温度高,温度越高,水分子的运动越快,故选项解释正确.B、可用搜救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是因为是因为人体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搜救犬闻到人体气味,故选项解释正确.C、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汞柱上升,是因为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正确.D、将水烧到沸腾后易将壶盖冲起,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D.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6.解:A、离子是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等的微粒,分析四种微粒可知②③两种微粒的核内质子数均与核外电子数不等,所以均属离子;B、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①③的核内质子数相等,所以属于同种元素;C、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其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①④最外层电子数均是7,所以其化学性质一定相似;D、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是非金属元素;故选AA、依据离子是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等的知识分析解答;B、根据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进行解答;C、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分析解决;D、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进行解答.本题主要考查了微粒的结构示意图的意义,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是解题的关键.17.解:A、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在受热时间隔变大,所以电热水袋中的水加热后袋子膨胀,袋内的水分子的体积没有变化,故A错误;B、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在受压时,间隔变小,所以向篮球中充气,故B正确;C、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酒香的微粒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所以酒香不怕巷子深,故C正确;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在化学变中分子是可以分的,故D正确.故选A.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解答,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间有间隔,在化学变中分析可以再分.准确理解分子的性质,能用分子的知识来解答生活中一些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8.解:A、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质量跟一种碳原子质量的的比值,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的简称,故选项说法错误.D、相对原子质量在一般化学计算中可采用它的近似值,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D.根据国际上是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9.解:(1)由元素Sr形成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元素Sr的原子的外层电子数是2<4,为金属元素;(2)由元素Sr形成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核内质子数比核外的电子数多2个,该微粒是锶离子,符号为:Sr2+;(3)由于图2的最外层的电子数可知,A只有一个电子层,该层上有2个电子,C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都属于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由于元素Sr的原子的外层电子数是2,B原子的最外层也有2个电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答为:(1)金属;(2)Sr2+;(3)A、C,B.(1)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判断元素的类别;(2)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写出粒子的符号;(3)根据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关系分析.在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元素为金属元素,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时,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易得电子形成带负电的阴离子.20.解:(1)A与E核内质子数相同,表示同一种元素,所以共有4种元素.A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所以其表示的元素在第3周期.所以答案为:4;3.(2)A、C和D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B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失去2个电子,表示阳离子,形成化合物时常显示+2价,质子数为12,所以该粒子表示镁离子,E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得到1个电子,表示阴离子,形成化合物时常显示-1价,质子数为17,所以该粒子表示氯离子,它们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镁.所以答案为:Mg2+;Cl-;MgCl2.答案:(1)4;3;(2)Mg2+;Cl-;MgCl2.同种元素形成的粒子,质子数相同,原子呈电中性,对阳离子而言,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如何找出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可以从质子数与核外电子的关系、粒子的带电性等方面加以考虑.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表示该元素所处的周期.本题注重基础,考查知识点较多,并且题目难度不很大,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有很大帮助,多注重一些规律的记忆和积累.。

大学化学原子结构习题及答案

大学化学原子结构习题及答案

1。

评 述 下 列 叙 述 是 否 正 确, 如 有 错 误, 试 予 以 改 正。

(1) 主 量 子 数 n = 3 时, 有 3s 、3p 、3d 三 个 原 子 轨 道;(2) 四 个 量 子 数 n 、l 、m 、m s 都 是 用 来 描 述 原 子 轨 道 的。

1.解:(1) 错 误。

应 有 3s 、3p 、3d 三 个 亚 层 和 3s ,3p x ,3p y ,3p z ,322 d x y -,3 d xy ,3 d xz , 3 d yz 和 32 d z, 共 九 个 轨 道。

(2) 错 误。

量 子 数 n 、l 、m 是 用 来 描 述 原 子 轨 道 的,而 m s 只 描 述 电 子 自 旋 方 向。

、2. 下 列 关 于 原 子 轨 道 的 叙 述 是 否 正 确? 如 不 正 确 试 予 以 改 正:(1) 主 量 子 数 n = 1 时, 有 自 旋 相 反 的 两 个 原 子 轨 道;(2) 主 量 子 数 n = 4 时, 有 4s ,4p ,4d ,4f 四 个 原 子 轨 道;(3) 磁 量 子 数 m = 0, 对 应 的 都 是 s 原 子 轨 道。

2.解:(1) 不 正 确。

n = 1 时, 只 有 1s 亚 层, 也 只 有 一 个 1s 原 子 轨 道, 其 中 最 多 可 容 纳 自 旋 方 式 相 反 的 两 电 子. (2) 不 正 确.n = 4 时 可 能 有 4s 、4p 、4d 、4f 亚 层, 原 子 轨 道 数 目 分 别 为 1、3、5、7, 所 以 可 以 有 16 个原 子 轨 道。

(3) 不 正 确。

原 子 轨 道 空 间 图 象 取 决 于 角 量 子 数 l ,只 有 l = 0,m = 0 时 为 s 原 子 轨 道, 而 l ≠ 0,m = 0时 都 不 是 s 原 子 轨 道。

3. 对 某 一 多 电 子 原 子 来 说 ,(1) 下 列 原 子 轨 道 3s 、3p x 、3p y 、3p z 、3d xy 、3d xz 、3d yz 、3d z 2、3d x y 22- 中, 哪 些 是 等 价(简 并) 轨 道?(2) 具 有 下 列 量 子 数 的 电 子, 按 其 能 量 由 低 到 高 排 序, 如 能 量 相 同 则 排 在 一 起( 可 用“<"、“=” 符 号 表 示):(A ) 3、2、1、+ 12; (B ) 4、3、2、— 12; (C ) 2、0、0、+ 12; (D ) 3、2、0、+ 12; (E) 1、0、0、— 12; (F ) 3、1、1、+ 12。

人教版选修3-5第十八章原子结构单元测试A

人教版选修3-5第十八章原子结构单元测试A

章末测评一、选择题(本题共10 小题,每小题5 分,共50分) 1.关于阴极射线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阴极射线是电子打在玻璃管壁上产生的B •阴极射线本质是电子C.阴极射线在电磁场中的偏转表明阴极射线带正电D •阴极射线的比荷比氢原子小2.根据玻尔模型,原子中电子绕核运转的半径( )A.可以取任意值B .可以在某一范围内取任意值C.可以取一系列不连续的任意值D •是一系列不连续的特定值3.玻尔的原子核模型解释原子的下列问题时,和卢瑟福的核式结构学说观点不同的是()A.电子绕核运动的向心力,就是电子与核间的静电引力B •电子只能在一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C.电子在不同轨道上运动的能量不同D •电子在不同轨道上运动时,静电引力不同4.有关氢原子光谱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原子的发射光谱是连续谱B •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只发出特定频率的光C.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D •氢原子光谱线的频率与氢原子能级的能量差无关5.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某种光子后,向外辐射了v、V、V三种频率的光子, 且V> v> v,则( )A.被氢原子吸收的光子的能量为h vB .被氢原子吸收的光子的能量为h vC.v= v+ vD.h v = hv+ hv6.处于n= 3的激发态的大量氢原子向基态跃迁的过程中,只有一种光子不能使某金属W 产生光电效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使金属W产生光电效应的是从n= 3激发态跃迁到基态发出的光子B .不能使金属W产生光电效应的是从n=2激发态跃迁到基态发出的光子C.若光子从n = 4激发态跃迁到n= 3激发态,一定不能使金属W产生光电效应D .若光子从n = 4激发态跃迁到n = 2激发态,一定不能使金属W产生光电效应7.利用氢气放电管发光,可以产生氢原子光谱,这些谱线的产生是由于()A.大量氢原子处于不同的激发状态,从而辐射不同频率的光子B .大量氢原子从较高的激发态向较低的激发态或基态跃迁,从而辐射不同频率的光子C.大量氢原子从基态或较低的激发态向较高的激发态跃迁,从而辐射不同频率的光子D .大量氢原子从基态或较低的激发态向较高的激发态跃迁,从而吸收不同频率的光子&按照玻尔的理论,氢原子的能级是氢原子处于各个定态时的能量值,它包括氢原子系统的电势能和电子在轨道上运动的动能。

高中物理第十八章原子结构单元测试题三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5062515

高中物理第十八章原子结构单元测试题三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5062515

高中物理第十八章原子结构单元测试题三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5062515一、选择题1.关于阴极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阴极射线就是稀薄气体导电的辉光放电现象B.阴极射线是在真空管内由阴极发出的电子流C.阴极射线是组成物体的原子D.阴极射线可以直线传播,也可被电场、磁场偏转2.关于电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现电子是从研究阴极射线开始的B.任何物质中均有电子,它是原子的组成部分C.电子发现的意义是:使人们认识到原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本身也具有复杂的结构D.电子是带正电的,它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方向与电场线的切线方向相同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使电子束射到金属膜上,发现较高速度的电子很容易穿透原子,是因为原子之间有空隙B.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C.高速电子很容易穿透原子,说明原子不是一个实心球体D.电子束射到金属膜上,大部分被反向弹回4.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当在α粒子最接近原子核时,关于描述α粒子的有关物理量符合下列哪些情况( )A.动能最小B.势能最小C.α粒子与金原子核组成的系统能量最小D.α粒子所受金原子核的斥力最大5.如图2为卢瑟福和他的助手们做α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时,观察到的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在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B.在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只比在位置时稍少些C.在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D.在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到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6.如图3所示的四个图中,点表示某原子核的位置,曲线ab,和曲线cd表示经过该原子核附近的α粒子的运动轨迹,正确的图是()7.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如图4所示,四个能级图能正确代表氢原子能级的是( )8.利用氢气光谱管发光,可以产生氢的线状谱,这些谱线的产生是由于( )A.大量氢原子处于不同的激发状态,从而辐射不同频率的光子B.大量氢原子从较高的激发态向较低的激发态或基态跃迁,从而辐射不同频率的光子C.大量氢原子从基态或较低的激发态向较高的激发态跃迁,从而辐射不同频率的光子D.大量氢原子从基态或较低的激发态向较高的激发态跃迁,从而吸收不同频率的光子9.关于太阳光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光谱是吸收光谱B.太阳光谱中的暗线,是太阳光经过太阳大气层时某些特定频率的光被吸收后而产生的C.根据太阳光谱中的暗线,可以分析太阳的物质组成D.根据太阳光谱中的暗线,可以分析地球大气层中含有哪些元素图4图310.氢原子从能级A 跃迁到能级B 时,释放频率为ν1的光子;氢原子从能级B 跃迁到能级C 时,吸收频率为ν2的光子。

高中物理人教版5第十八章原子结构1电子的发现 课时训练10电子的发现

高中物理人教版5第十八章原子结构1电子的发现 课时训练10电子的发现

课时训练10电子的发现题组一阴极射线1.下面对阴极射线的认识正确的是()A.阴极射线是由阴极发出的粒子撞击玻璃管壁上的荧光而产生的B.只要阴阳两极间加有电压,就会有阴极射线产生C.阴极射线可以穿透薄铝片,这说明它是电磁波D.阴阳两极间加有高压时,电场很强,阴极中的电子受到很强的库仑力作用而脱离阴极解析:阴极射线是由阴极直接发出的,A错误;只有当两极间加有高压且阴极接电源负极时,阴极中的电子才会受到足够大的库仑力作用而脱离阴极成为阴极射线,B错误,D正确;可以穿透薄铝片的,可能是电磁波,也可能是更小的粒子,C错误。

答案:D2.(多选)关于阴极射线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A.阴极射线带负电B.阴极射线带正电C.阴极射线的比荷比氢离子的比荷大D.阴极射线的比荷比氢离子的比荷小解析:汤姆孙通过实验证实,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粒子流;阴极射线所带的电荷量与氢离子相同,但质量比氢离子小得多,所以它的比荷比氢离子的比荷大。

答案:AC3.如果阴极射线像X射线一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阴极射线管内的高电压能够对其加速而增加能量B.阴极射线通过偏转电场不会发生偏转C.阴极射线通过偏转电场能够改变方向D.阴极射线通过磁场时方向可能发生改变解析:X射线是电磁波,不带电,通过电场、磁场时不受力的作用,不会发生偏转、加速,选项B正确。

答案:B4.阴极射线是从阴极射线管的阴极发出的高速运动的粒子流。

若在如图所示的阴极射线管中部加上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阴极射线将向(选填“外”“里”“上”或“下”)偏转;若使阴极射线不偏转,可在匀强电场区域再加一大小合适、方向垂直纸面向(选填“外”或“里”)的匀强磁场。

解析:阴极射线带负电,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受向下的静电力作用,将向下偏转;要使阴极射线不偏转,应使其再受一竖直向上的洛伦兹力与库仑力平衡,由左手定则可判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答案:下外题组二电子的发现5.(多选)关于电荷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所带电荷量可以是任意值B.物体所带电荷量只能是某些值C.物体所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0-19 CD.一个物体带×10-9 C的正电荷,这是它失去了×1010个电子的缘故解析:电荷量是量子化的,即物体带的电荷量只能是某一最小电荷量的整数倍,这一最小电荷量是×10-19C,A错误,B、C正确;物体带正电,是由于它失去了带负电的电子,D正确。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第十八单元原子结构单元测试(一)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第十八单元原子结构单元测试(一)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十八单元训练卷物 理 (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实验是( )A .光电效应实验B .伦琴射线的发现C .α粒子散射实验D .氢原子光谱的发现 2.关于原子结构理论与α粒子散射实验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卢瑟福做α粒子散射实验是为了验证汤姆孙的“枣糕模型”是错误的B .卢瑟福认识到汤姆孙“枣糕模型”的错误后提出了“核式结构”理论C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是为了验证核式结构理论的正确性D .卢瑟福依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 3.关于线状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每种原子处在不同温度下发光的线状谱不同B .每种原子处在不同的物质中的线状谱不同C .每种原子在任何外界条件下发光的线状谱都相同D .两种不同的原子发光的线状谱可能相同4.一个氢原子从n =3能级跃迁到n =2能级,该氢原子( ) A .放出光子,能量增加 B .放出光子,能量减少 C .吸收光子,能量增加 D .吸收光子,能量减少 5.如图所示是某原子的能级图,a 、b 、c 为原子跃迁所发出的三种波长的光,在下列该原子光谱的各选项中,谱线从左向右的波长依次增大,则正确的是()6.氢原子中核外电子从第2能级跃迁到基态时,辐射的光照射到某金属上时能产生光电效应.那么,处于第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各种频率的光可能使此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至少有(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7.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现有大量氢原子处于n =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不同频率的光。

(完整版)第十八章原子结构单元测试题

(完整版)第十八章原子结构单元测试题

第十八章 原子结构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阴极射线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阴极射线是电子打在玻璃管壁上产生的B .阴极射线本质是电子C .阴极射线在电磁场中的偏转,表明阴极射线带正电D .阴极射线的比荷比氢原子核小【解析】在阴极射线管中管壁上出现荧光是由于阴极射线撞击的结果,并不是电子打在管壁上形成阴极射线,A 错误;通过实验证明阴极射线本质上是电子,通过在电场、磁场中偏转的情况证明阴极射线带负电,B 正确,C 错误;由于电子与氢原子核的带电量相等,但电子质量远小于氢原子核,故D 错误。

2.在卢瑟福进行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的原因是( B )A .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B .原子的正电荷以及绝大部分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C .原子中存在带负电的电子D .原子核中有中子存在解析: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认为只有原子的几乎全部质量和正电荷都集中在原子中心的一个很小的区域,才有可能出现α粒子的大角度散射,选项B 正确。

3.利用氢气光谱管发光,可以产生氢的线状谱,这些谱线的产生是由于( B )A .大量氢原子处于不同的激发状态,从而辐射不同频率的光子B .大量氢原子从较高的激发态向较低的激发态或基态跃迁,从而辐射不同频率的光子C .大量氢原子从基态或较低的激发态向较高的激发态跃迁,从而辐射不同频率的光子D .大量氢原子从基态或较低的激发态向较高的激发态跃迁,从而吸收不同频率的光子解析:大量氢原子从较高的能级向较低的能级跃迁时,发出不同频率的光,从而产生线状谱。

4.根据玻尔原子结构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A .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减少B .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增加C .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减少D .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增加5.氢原子从n =3的能级跃迁到n =2的能级放出光子的频率为ν,则它从基态跃迁到n =4的能级吸收的光子频率为( D )A .49νB .34νC .2516νD .274ν 氢原子从n =3的能级跃迁到n =2的能级,hν=E 3-E 2=E 19-E 14=-536E 1 ① 则从基态跃迁到n =4的能级,吸收光子能量hν′=E 4-E 1=E 116-E 1=-1516E 1 ② 由①②得ν′=274ν,选项D 正确. 6.氢原子从能量为E 1的较高激发态跃迁到能量为E 2的较低激发态,设真空中的光速为c ,则( D )A .吸收光子的波长为()12c E E h -B .辐射光子的波长为()12c E E h- C .吸收光子的波长为12ch E E - D .辐射光子的波长为12ch E E -【解析】由玻尔理论的跃迁假设,当氢原子由较高的能级向较低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光子,故A 、C 错;由关系式ν=12E E h -和λ=c ν得辐射光子的波长λ=12ch E E -,故B 错、D 对。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18章原子结构单元测验题1.docx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18章原子结构单元测验题1.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桑水制作第十八章原子结构本章测试【基础练习】1.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当α粒子穿过金箔时,下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与金原子核相距较远的α粒子,可能发生大角度偏转B.与金原子核相距较近的α粒子,可能发生大角度偏转C.α粒子与金原子核距离最近时,系统的能量最小D.α粒子与金原子核距离最近时,系统的电势能最大2.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若用能量为10.5 eV的光子去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则氢原子将( )A.能跃迁到n=2的激发态上去B.能跃迁到n=3的激发态上去C.能跃迁到n=4的激发态上去D.以上三种说法均不正确3.根据玻尔原子结构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减少B.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增加C.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减少D.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增加4.卢瑟福的原子结构学说初步建立了原子结构的正确图景,能解决的问题有( ) A.圆满解释氢原子发光的规律性D.圆满解释α粒子散射现象C.结合经典理论解释了原子的稳定性D.用α粒子散射的数据估算原子核的大小5.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原子核小B.电子在核外旋转,库仑力提供向心力C.原子的全部正电荷都集中在原子核上D.原子核的直径大约是10—10m6.根据玻尔原子理论,原子中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半径( )A.可以取任意值B.可以在某一范围任意取值C.可以取一系列不连续的任意值D.是一系列不连续的特定值7.如图所示,O点表示金原子核的位置,曲线ab 和cd表示经过该原子核附近的α粒子的运动轨迹,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8.关于光谱和光谱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光谱与白炽灯光谱是连续光谱B.霓虹灯与煤油灯火焰中燃烧的钠蒸气产生的光谱都是明线光谱C.做光谱分析可以用明线光谱,也可用吸收光谱D.我们观察月亮的光谱可以确定月亮的化学组成9.氢原子从能级A跃迁到能级B时,辐射出波长为λ1的光;从能级A跃迁到能级C时,辐射出波长为λ2的光.若λ1>λ2,则氢原子从能级B跃迁到能级C 时,将光子,光子的波长为.10.下图给出氢原子最低四个能级,氢原子在这些能级间跃迁所辐射的光子的频率最多有种,其中最大频率等于 Hz.(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1.阴极射线是从阴极射线管的阴极发出的高速运动的粒子流,这些微观粒子是.若在如图所示的阴极射线管中部加上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磁场,阴极射线将 (填“向上”“向下”“向里”“向外”)偏转.12.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如图中虚线表示原子核所形成的电场的等势线,实线表示一个α粒子的运动轨迹.在α粒子从a运动到b,再运动到c的过程中,α粒子的动能先,后;电势能先后.(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3.有一群氢原子处于n=4的能级上,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E1=一13.6 eV,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求:(1)这群氢原子的光谱共有几条谱线?(2)这群氢原子发出的光子的最小频率是多少?【冲A 训练】14.根据玻尔原子结构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轨道时,可能发生的情况有( )A .放出光子,电子动能减少,原子电势能增加B .放出光子,电子动能增加,原子电势能减少C .吸收光子,电子动能减少,原子电势能增加D .吸收光子,电子动能增加,原子电势能减少16.将氢原子电离,就是从外部给电子以能量,使其从基态或激发态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1)若要使n =2激发态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用多大频率的电磁波照射该氢原子?(2)若用波长200nm 的紫外线照射氢原子,则n=2的电子飞到离核无穷远处的速度多大?(电子电荷量e =1.6×10—19C ,电子质量m e =0.91×10—31kg)18原子结构1.BD 2.D 3.D 4.BD 5.D 6.D 7.BD 8.BC 9.辐射,2121λλλλ-10.6,3.1×1015 11.电子,向下 12.减小,增大,增大,减小 13.(1)6(2)1.6×1014Hz 14.BC 15.4条,41,42,31,21 16.(1)8.21×1014Hz (2)9.9×105m/s。

高中物理 第十八章 原子结构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5

高中物理 第十八章 原子结构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5

第十八章原子结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在α粒子穿过金箔发生大角度散射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α粒子一直受到金原子核的斥力作用B.α粒子的动能不断减小C.α粒子的电势能不断增大D.α粒子发生散射,是与电子碰撞的结果2.玻尔的原子模型解释原子的下列问题时,和卢瑟福的核式结构学说观点不同的是()A.电子绕核运动的向心力,就是电子与核间的静电引力B.电子只能在一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C.电子在不同轨道上运动的能量不同D.电子在不同轨道上运动时,静电引力不同3.关于密立根“油滴实验”的科学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证明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是比原子更基本的物质单元B.提出了电荷分布的量子化观念C.证明了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转动D.为电子质量的最终获得做出了突出贡献4.有关氢原子光谱的说法正确的是()A.氢原子的发射光谱是连续谱B.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只发出特定频率的光C.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D.氢原子光谱线的频率与氢原子能级的能量差无关5.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解释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从α粒子散射实验的数据,可以估算出原子核的大小B.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的散射的事实,表明原子中有个质量很大而体积很小的带正电的核存在C.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等于它的原子序数D.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表明原子中正电荷是均匀分布的6.根据玻尔理论,下列关于氢原子的论述正确的是()A.若氢原子由能量为En的定态向低能级跃迁时,氢原子要辐射的光子能量为hν=En B.电子沿某一轨道绕核运动,若圆周运动的频率为ν,则其发光的频率也是νC.一个氢原子中的电子从一个半径为ra的轨道自发地直接跃迁到另一半径为rb的轨道,已知ra>rb,则此过程原子要辐射某一频率的光子D.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将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图17.一个放电管发光,在其光谱中测得一条谱线的波长为1.22×10-7 m,已知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如图1所示,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电子电荷量e=1.60×10-19 C,则该谱线所对应的氢原子的能级跃迁是()A.从n=5的能级跃迁到n=3的能级B.从n=4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C.从n=3的能级跃迁到n=1的能级D.从n=2的能级跃迁到n=1的能级8.设氢原子由n=3的激发态向n=2的激发态跃迁时放出能量为E、频率为ν的光子,则氢原子()A.跃迁时可以放出或吸收能量为任意值的光子B.由n=2的激发态向n=1的激发态跃迁时放出光子的能量大于EC.由n=3的激发态向n=1的激发态跃迁时放出光子的能量等于6.4ED.由n=4的激发态向n=3的激发态跃迁时放出光子的频率大于ν图29.氢原子能级图的一部分如图2所示,a、b、c分别表示氢原子在不同能级之间的三种跃迁途径,设在a、b、c三种跃迁过程中,放出光子的能量和波长分别是Ea、Eb、Ec和λa、λb、λc,则①λb=λa+λc②1λb=1λa+1λc③λb=λa·λc④Eb=Ea+Ec以上关系正确的是()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图310.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3所示,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回到n=1的过程中() A.放出4种频率不同的光子B.放出6种频率不同的光子C.放出的光子的最大能量为12.75 eV,最小能量是0.66 eVD.放出的光能够使逸出功为13.0 eV的金属发生光电效应11.根据玻尔的氢原子模型,核外电子在第一和第三轨道运动时()A.半径之比1∶3 B.速率之比为3∶1C.周期之比为1∶9 D.动能之比为9∶112.氢原子部分能级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不同色光的光子能量如下表所示.色光红橙黄绿蓝-靛紫光子能量 1.61~2.00 2.00~2.07 2.07~2.14 2.14~2.53 2.53~2.76 2.76~3.10范围(eV)图4处于某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射的光的谱线在可见光范围内仅有2条,其颜色分别为() A.红、蓝-靛B.黄、绿C.红、紫D.蓝-靛、紫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号答案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3.(8分)已知氢原子基态能量为-13.6 eV,第二能级E2=-3.4 eV,如果氢原子吸收________eV能量,可由基态跃迁到第二能级.如果再吸收1.89 eV能量,还可由第二能级跃迁到第三能级,则氢原子的第三能级E3=________eV.14.(12分)将氢原子电离,就是从外部给电子以能量,使其从基态或激发态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1)若要使n=2激发态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用多大频率的电磁波照射该氢原子?(2)若用波长为200 nm的紫外线照射n=2的氢原子,则电子飞到离核无穷远处时的速度多大?(电子电荷量e=1.6×10-19 C,电子质量me=9.1×10-31 kg)15.(15分)有一群氢原子处于n=4的能级上,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E1=-13.6 eV,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求:(1)这群氢原子的光谱共有几条谱线?(2)这群氢原子发出的光子的最大频率是多少?(3)这群氢原子发出的光子的最长波长是多少?图516.(17分)电子所带电荷量最早是由科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的.油滴实验的原理如图5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与电源连接,上、下板分别带正、负电荷.油滴从喷雾器喷出后,由于摩擦而带电,油滴进入上板中央小孔后落到匀强电场中,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油滴的运动情况.两金属板间的距离为d,忽略空气对油滴的浮力和阻力.(1)调节两金属板间的电势差U,当U=U0时,使得某个质量为m1的油滴恰好做匀速运动.该油滴所带电荷量q为多少?(2)若油滴进入电场时的速度可以忽略,当两金属板间的电势差U=U1时,观察到某个质量为m2的油滴进入电场后做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运动到下极板,求此油滴所带电荷量Q.第十八章原子结构1.A2.B[选项A、C、D的内容卢瑟福的核式结构学说也有提及,而玻尔在他的基础上引入了量子学说,提出了电子位于不连续的轨道上的假说.]3.BD[该实验第一次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由电子的比荷就可确定电子的质量,D正确.因带电体的电荷量均为某一个电量值(电子电荷量)的整数倍,提出了电荷分布的量子化概念,B 正确.]4.BC[原子的发射光谱是原子跃迁时形成的,由于氢原子的能级是分立的,所以氢原子的发射光谱不是连续谱;原子发出的光子的能量正好等于原子跃迁时的能级差,故氢原子只能发出特定频率的光.综上所述,选项A、D错,B、C对.]5.D[从α粒子散射实验的数据,可以估算出原子核的大小,A正确;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的散射的事实,表明原子中有一个质量很大而体积很小的带正电的核存在,B正确;由实验数据可知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等于它的原子序数,C 正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表明原子中是比较空旷的,D 错误.]6.C [氢原子由能量为En 的定态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子能量等于能级差,故A 错;电子沿某一轨道绕核运动,处于某一定态,不向外辐射能量,故B 错;电子由半径大的轨道跃迁到半径小的轨道,能级降低,因而要辐射某一频率的光子,故C 正确;原子吸收光子后能量增加,能级升高,故D 错.]7.D [波长为1.22×10-7 m 的光子能量E =h c λ=6.63×10-34×3×1081.22×10-7 J≈1.63×10-18 J≈10.2eV ,从图中给出的氢原子能级图可以看出,这条谱线是在氢原子从n =2的能级跃迁到n =1的能级的过程中形成的,故D 项正确.]8.BC [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的辐射条件是hν=E 初-E 末,且En =E1n2,E1=-13.6 eV ,由已知条件知E =hν=E3-E2=-5E136≈1.89 eV ,A 项显然不正确;因E2-E1=10.2 eV ,所以B 项正确;E3-E1=-8E19=6.4E ,C 项正确;E4-E3=-7E1144≈0.66 eV ,可见释放的光子频率小于ν,D 项不正确.]9.B [根据玻尔的氢原子模型,Eb =Ea +Ec ,④正确.E =hν=h c λ,则h c λb =h c λa +h c λc ,即1λb =1λa +1λc,②正确,选B.] 10.BC [氢原子由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会辐射光子,由n =4能级回到n =1的过程中会放出6种频率的光子,选项A 错,B 正确.而光子的能量等于跃迁的两能级间的能量的差值,最小能量为n =4跃迁到n =3时,则E4-E3=0.66 eV ;最高能量为n =4跃迁到n =1时,则E4-E1=12.75 eV ,选项C 正确.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子的能量大于金属的逸出功,所以选项D 错误.]11.BD [因核外电子的轨道半径满足rn =n2r1,r3=9r1,所以r1r3=19,故选项A 错;k e2r21=m v21r1(库仑力充当向心力),v1=ke2mr1,v3=ke2mr3,所以v1v3=r3r1=31,故选项B 正确;k e2r21=m ⎝⎛⎭⎫2πT12r1,T1=4π2m r31ke2,T3=4π2m r33ke2,所以T1T3=r31r33=127,故选项C 错误;Ek1=12mv21,Ek3=12mv23,所以Ek1Ek3=91,故选项D 正确.] 12.A [由题表可知处于可见光范围的光子的能量范围为1.61 eV ~3.10 eV ,处于某激发态的氢原子在能级跃迁的过程中有:E3-E2=(3.40-1.51)eV =1.89 eV ,此范围为红光.E4-E2=(3.40-0.85) eV =2.55 eV ,此范围为蓝-靛光,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13.10.2 -1.51解析 ΔE21=E2-E1=[-3.4-(-13.6)] eV =10.2 eV ΔE32=E3-E2E3=ΔE32+E2=[1.89+(-3.4)] eV =-1.51 eV 14.(1)8.21×1014 Hz (2)9.95×105 m/s 解析 (1)n =2时,E2=-13.622eV =-3.4 eV所谓电离,就是使处于基态或激发态的原子的核外电子跃迁到n =∞的轨道,n =∞时,E∞=0.所以,要使处于n =2激发态的原子电离,电离能为 ΔE =E∞-E2=3.4 eV ,则所用电磁波的频率为 ν=ΔE h =3.4×1.6×10-196.63×10-34 Hz =8.21×1014 Hz(2)波长为200 nm 的紫外线所具有的能量E0=hν=6.63×10-34×3×108200×10-9 J =9.945×10-19 J电离能ΔE =3.4×1.6×10-19 J =5.44×10-19 J 由能量守恒得hν-ΔE =12mv2代入数值解得v =9.95×105 m/s 15.(1)6条 (2)3.1×1015 Hz (3)1.884×10-6 m 解析 (1)这群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由图可以判断,这群氢原子可能发生的跃迁共有6种,所以它们的谱线共有6条.(2)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最大,对应的跃迁能级差也最大,即从n =4跃迁到n =1发出的光子能量最大,根据玻尔第二假设,发出光子的能量:hν=E4-E1 代入数据解得ν=3.1×1015 Hz.(3)波长最长的光子能量最小,对应的跃迁的能级差也最小.即从n =4跃迁到n =3 所以h cλ=E4-E3λ=ch E4-E3 =3×108×6.63×10-34-0.85+1.51×1.6×10-19m=1.884×10-6 m16.(1)m1gd U0 (2)m2d U1(g -2d t2)或m2d U1(2d t2-g)解析 (1)油滴匀速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电场力和重力平衡,可见所带电荷为负电荷,即q U0d =m1g解得q =m1gdU0.(2)油滴加速下落,若油滴带负电荷,电荷量为Q1,油滴受电场力方向向上,设此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2g -Q1U1d =m2a1而d =12a1t2解得Q1=m2d U1(g -2dt2).若油滴带正电荷,电荷量为Q2,油滴受电场力方向向下,设此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2g +Q2U1d=m2a2解得该电荷量为Q2=m2d U1(2dt2-g).。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18章原子结构测试1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18章原子结构测试1

第一章飞机结构概述STRUCTURE REPAIR GENERAL一、各机型结构型式及特点。

The B737 is a short-to-medium-range airplane as one of world's most popular and reliable commercial airplane.B737 family includes 737-200/-300/-400/-500/-600/-700/-800/-900 models. B737 is a low wing airplane.B737 has semi-monocoque fuselage and fully retractable landing gear.Two power plants are located under the wings.We will learn the general structure of B737-300,which is the representative model as a member of B737 family. See Figure1-1.B737是一种中短程飞机,是世界上应用最普遍和最可靠的商业喷气式运输飞机之一。

B737家族包括737-200/-300/-400/-500/-600/-700/-800/-900等系列,B737是一种下单翼飞机。

B737有半硬壳式机身和可收缩起落架。

机翼下安装两台发动机。

作为B737家族具有代表性的一员,我们将学习B737-300的主要结构。

(见Figure1-1,Figure1-2)B737-300主要尺寸Figure 1-1B737-300 General StructureB737-300主要结构Figure 1-2二、机身位置的表示参数:站位、水线、纵剖线。

The fuselage is divided into there reference planes measured in inches.Thisprovides a means of identifying the location of components or particular points. Three reference planes are used for fuselage:Body station(B STA),Body buttockline(BBL) and Body waterline(BWL).See table I for detail definitions.机身分为三个参考面(以英寸测量),这种方法便于查找和确定零部件或者特定部位的位置。

学年高中学习物理 第十八章节 原子结构水平测试 新人教版选修

学年高中学习物理 第十八章节 原子结构水平测试 新人教版选修

第十八章原子结构水平测试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局部,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此题共9小题,每题4分,共36分,其中1~6题为单项选择,7~9题为多项选择)1.关于阴极射线的性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阴极射线是电子打在玻璃管壁上产生的B.阴极射线本质是电子流C.阴极射线在电磁场中的偏转说明阴极射线带正电D.阴极射线的比荷比氢原子核小答案B解析阴极射线是原子受激发射出的电子流,故A、C错误,B正确;电子电荷量与氢原子核相同,但质量是氢原子核的,故阴极射线的比荷比氢原子核大,D错误。

2.在氢原子光谱中,可见光区域中有4条,其颜色为一条红色,一条蓝色,两条紫色,它们分别是从n=3、4、5、6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产生的,那么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红色光谱线是氢原子从n=6能级到n=2能级跃迁时产生的B.紫色光谱线是氢原子从n=6和n=5能级向n =2能级跃迁时产生的C.假设从n=6能级跃迁到n=1能级将产生红外线D.假设从n=6能级跃迁到n=2能级所辐射的光子不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那么从n=6能级向n =3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子将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答案B解析从n=3、4、5、6能级向n=2能级跃迁,其中从n=6向n=2能级跃迁,辐射的光子能量最大,频率最大,而红光的频率最小,故A错误;在四条谱线中,紫光的频率大于蓝光的频率,蓝光的频率大于红光的频率,所以两条紫色光谱线是氢原子从n=6和n=5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产生的,所以B正确;因为从n=6向n=1能级跃迁产生的光子频率大于n =6向n=2能级跃迁产生的紫光的光子频率,所以从n=6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能够产生紫外线,故C 错误;因为从n=6向n=2能级跃迁产生的光子频率大于从n=6向n=3能级跃迁产生的光子频率,所以原子从n=6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光子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那么原子从n=6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子也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故D错误。

高中物理第十八章原子结构习题课件选修35高二选修35物理课件

高中物理第十八章原子结构习题课件选修35高二选修35物理课件

构”理论
C.卢瑟福的 α 粒子散射实验是为了验证核式结构理论的正确性
D.卢瑟福依据 α 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理论
第二页,共二十六页。
解析:选 D.卢瑟福设计的 α 粒子散射实验是为了探究原子内 电荷的分布,并非为了验证汤姆孙模型是错误的,A 错误;卢 瑟福并不是认识到“枣糕模型”的错误后提出了“核式结构” 理论,B 错误;卢瑟福做了 α 粒子散射实验后,由实验现象而 提出了“核式结构”理论,C 错误,D 正确.
第二十页,共二十六页。
解析:无偏转时,洛伦兹力和电场力平衡,则 eE=evB 只存在磁场时,有 evB=mvr2, 由几何关系 r=sinL θ 偏转角很小时,r≈Lθ 联立上述各式并代入数据得电子的比荷 me =BE2θL≈1.3×1011 C/kg. 答案:1.3×1011 C/kg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六页。
第八页,共二十六页。
解析:选 B.从氢原子光谱图上可以看出谱线 a、b 相邻且波长 λb<λa,则谱线 b 光子的频率大于谱线 a 光子的频率,产生谱线 b 的能级差仅大于产生谱线 a 的能级差,所以 B 正确.
第九页,共二十六页。
6.有两个质量为 m 的均处于基态的氢原子 A、B,A 静止,B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六页。
解析:(1)n=2 时,E2=-2123.6 eV=-3.4 eV 所谓电离,就是使处于基态或激发态的原子的核外电子跃迁到 n=∞的轨道,n=∞时,E∞=0. 所以,要使处于 n=2 激发态的氢原子电离,电离能为 ΔE=E∞-E2=3.4 eV ν=ΔhE=3.46×.631×.6×101-034-19 Hz≈8.21×1014 Hz.
第十九页,共二十六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八章原子结构单元练习(一)
1.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当α粒子穿过金箔时,下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与金原子核相距较远的α粒子,可能发生大角度偏转
B.与金原子核相距较近的α粒子,可能发生大角度偏转
C.α粒子与金原子核距离最近时,系统的能量最小
D.α粒子与金原子核距离最近时,系统的电势能最大
2.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若用能量为10.5 eV的光子去照射
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则氢原子将( )
A.能跃迁到n=2的激发态上去 B.能跃迁到n=3的激发态上去
C.能跃迁到n=4的激发态上去 D.以上三种说法均不正确
3.根据玻尔原子结构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
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减少 B.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增加
C.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减少 D.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增加
4.卢瑟福的原子结构学说初步建立了原子结构的正确图景,能解决的问题有( ) A.圆满解释氢原子发光的规律性 B.圆满解释α粒子散射现象
C.结合经典理论解释了原子的稳定性 D.用α粒子散射的数据估算原子核的大小5.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原子核小 B.电子在核外旋转,库仑力提供向心力C.原子的全部正电荷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D.原子核的直径大约是10—10m
6.根据玻尔原子理论,原子中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半径( )
A.可以取任意值 B.可以在某一范围任意取值
C.可以取一系列不连续的任意值 D.是一系列不连续的特定值
7.如图所示,O点表示金原子核的位置,曲线ab 和cd表示经过该原子核附近的α粒子的运动轨迹,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8.关于光谱和光谱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光谱与白炽灯光谱是连续光谱
B.霓虹灯与煤油灯火焰中燃烧的钠蒸气产生的光谱都是明线光谱
C.做光谱分析可以用明线光谱,也可用吸收光谱
D.我们观察月亮的光谱可以确定月亮的化学组成
9.根据玻尔原子结构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轨道时,可能发生的情况有( )
A.放出光子,电子动能减少,原子电势能增加
B.放出光子,电子动能增加,原子电势能减少
C.吸收光子,电子动能减少,原子电势能增加
D.吸收光子,电子动能增加,原子电势能减少
10.仔细观察氢原子的光谱,发现它只有几条分离的不连续的亮线,其原因是()A.观察时氢原子有时发光,有时不发光
B.氢原子只能发出平行光
C.氢原子辐射的光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所以对应的光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
D.氢原子发出的光互相干涉的结果
11.氢原子从能级A跃迁到能级B时,辐射出波长为λ1的光;从能级A跃迁到能级C时,辐射出波长为λ2的光.若λ1>λ2,则氢原子从能级B跃迁到能级C 时,将
光子,光子的波长为.
12.下图给出氢原子最低四个能级,氢原子在这些能级间跃迁所辐射
的光子的频率最多有种,其中最大频率等于
Hz.(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3.阴极射线是从阴极射线管的阴极发出的高速运动的粒子流,这些微
观粒子是.若在如图所示的阴极射线管中部加上垂直于纸面向
里的磁场,阴极射线将 (填“向上”“向下”“向里”“向
外”)偏转.
14.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如图中虚线
表示原子核所形成的电场的等势线,实线表示一个α粒子的运动轨迹.在α
粒子从a运动到b,再运动到c的过程中,α粒子的动能先,
后;电势能先后.(填“增大”“减小”或“不
变”)
15.有一群氢原子处于n=4的能级上,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E1=一13.6 eV,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求:
(1)这群氢原子的光谱共有几条谱线?
(2)这群氢原子发出的光子的最小频率是多少?
16.将氢原子电离,就是从外部给电子以能量,使其从基态或激发态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
(1)若要使n=2激发态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用多大频率的电磁波照射该氢原子?
(2)若用波长200nm的紫外线照射氢原子,则n=2的电子飞到离核无穷远处的速度多大?(电子电荷量e=1.6×10—19C,电子质量m e=0.91×10—31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