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0832方案适用学科、专业:一级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二级学科:食品科学(083201)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083202)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83203)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83204)一、培养目标食品科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较高层次。

食品科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以发展现代农业和食品产业为宗旨,为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能够独立承担科学研究、教学和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结合本学科、专业特点,制定具体培养目标。

二、研究方向本培养方案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设置。

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包括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4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方案将各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和课程一并列出,方案中除规定的各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必修的公共课和专业必修课外,对所列的专业选修课,各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可根据其研究方向加以选择。

具体研究方向如下:(一)食品科学1.食品生物技术2.食品保藏机理3.农产品深加工与转化4.食品质量控制与安全5.动物性食品科学利用技术(二)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1.淀粉改性与转化技术2.植物蛋白高效利用3.油脂与油脂化工4.粮油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的新工艺、新技术(三)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1.农产品深加工与综合利用2.农产品保鲜、加工机理及工程化3.农产品加工机械设备4.农产品包装工程技术(四)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1.水生动物产品品质控制2.水生生物资源综合利用3.水产资源功能性产品开发三、学制与学习年限食品科学硕士研究生学制2-3 年,基本学业年限为 3 年,最长为 5 年。

根据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可申请提前毕业,但原则上提前毕业时间不超过 1 年。

四、培养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制,在以导师为主的同时,建立导师指导小组,小组成员可聘请校外知名教授和专家,由导师和指导小组全面负责培养工作,包括思想教育、学风教育、培养计划制定、学位论文指导等。

食品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西南大学

食品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西南大学

附件4
西南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食品科学与工程
专业名称食品科学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专业代码
083201
083202
083203
083204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06年7月6日修订日期:2009年11月12日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1、食品科学(083201)
2、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83203)
3、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083202)
4、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83204)
* 系食品科学学院院外指导教师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三、课程设置(包括前沿讲座、学术报告等)
备注:1、平台课即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1-2门,按一级学科范围设置;
2、每个二级学科设专业课2-3门,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须在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4、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增设“教育科学通论”、“现代教育技术”为必修课,免除“学术活动”、“社会、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二项必修环节;
5、港、澳、台及外国留学生免除“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第一外国语”课程的学习和考核,增设“中国概况”为必修课;
6、选修课可以根据学科发展需要而增列,并按照研究生课程管理程序申报。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五、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六、需阅读的主要文献。

食品科学与工程 研究生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 研究生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一、课程设置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以培养具备坚实的食品科学理论基础和较强的食品研发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

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 基础课程:包括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工艺学等,帮助学生掌握食品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专业课程: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设高级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食品营养与健康、食品加工新技术等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3. 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相关的选修课程,如食品安全与风险评估、食品包装材料与技术、食品工业经济学等。

二、实验室研究实验室研究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独立的实验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

实验室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1. 食品化学与生物化学实验:学习食品成分分析、分离纯化、制备等实验技能,掌握现代食品化学与生物化学实验方法。

2.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学习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等技术,掌握食品微生物控制和保藏方法。

3. 食品工艺学实验:学习各类食品的加工工艺和技术,掌握食品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法。

4. 综合实验: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开展综合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是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术素养的重要途径。

学院定期组织学术讲座、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研讨会。

同时,学生需要定期提交学术进展报告,总结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四、行业实践行业实践是让学生深入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院与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实习和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

同时,行业实践也为学生提供了与行业专家和企业领导交流的机会,拓展人脉资源和社会关系。

食品科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一级学科名称食品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名称食品科学二级学科代码083201培养方案负责人汪东风联系电话82031575电子邮件wangdf@分管院长签字:院(系)盖章填表日期:年月日二级学科:_____ _食品科学__________英文名称:Food science代码:________083201___________一、学科简介本学科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硕士授予权,是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本学科始建于1946年,1983年起具有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起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1996年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学科点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学科,2002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3年食品科学与工程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泰山学者1人,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5人,副教授及相当人员12人。

现承担着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要研究课题,获得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及教学成果奖。

本学科专业的特色是研究食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食品的安全性,开发现代食品加工与贮藏高新技术。

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精神和现代教学方式培养食品科学领域的高级研究、技术与管理人才。

二、培养目标1. 博士生能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品德优良,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科学的精神;掌握食品科学的基础理论、食品中各类成分性质和开发利用的基本原理,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并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较熟练地掌握1~2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在从事的研究方向上做出创造性成果,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2. 硕士生能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高尚的品德、健全的心理、健康的身体、献身食品科学与工程事业的精神。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8320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8320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83201)一、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学位:工学学士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食品科学发展需要的,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和食品技术等基本知识,掌握食品加工工艺、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分析、食品工厂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在食品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生产与技术管理、产品研发与品质控制、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市场营销与物流管理等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食品生产技术、食品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食品保藏加工、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开发与创新、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和食品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2.掌握食品加工、保藏、储运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3.具有一定工艺设计、食品生产管理、设备选用的能力;4.了解食品分析检验与质量安全控制的方法;5.了解食品工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法规、前沿和发展动向;具有一定食品市场策划与营销的能力;6.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应用现代信息手段获取相关技术信息的基本方法。

四、毕业学分要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分学分公共基础课组必修47552学科基础课组必修74.510.585专业方向课组限选17.537.555专业拓展课组任选6.506.5145.553198.5毕业总学分198.5课组名称修读方式学分合计总计五、教学总体安排:(详见表Ⅰ-Ⅳ)Ⅰ公共基础课组教学计划进程表课组名称教学环节课程考核方式开课单位学分学时课时分配总学时理论学时实验学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代码名称19171719191718181719公共基础课组理论C09904010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查社科部342423C099020107大学英语(1)考试文法学院46648183C099050111体育(1)考查公体部 1.528282C099030115计算机文化基础考查信电学院23618182C099040117军事理论考查学工部236362C099020208大学英语(2)考试文法学院46648183C099050212体育(2)考查公体部 1.530302C099030216计算机技术基础-VB语言考查信电学院35628282C099040204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查社科部2282262C099040002大学语文考查文法学院 1.528282C099020309大学英语(3)考试文法学院46648183C099050313体育(3)考查公体部 1.530302C099020410大学英语(4)考试文法学院46648183C099050414体育(4)考查公体部 1.530302C09904030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查社科部34242C09904020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查社科部456563 C042130701工程伦理考查生命学院118182 C099040001形势与政策考查社科部22828∨∨∨∨∨∨C099040010大学生职业指导考查学工部 1.52828∨∨∨∨∨∨∨∨实践C099140201大学生社会实践考查团委2∨∨∨∨∨∨C099140103军事训练与入学教育考查学工部233B099150202 公益劳动考查其他111小计理论学分、学时47780656124实践学分、周数54注:大学生社会实践在第一学年暑假进行2Ⅲ专业方向课组教学计划进程表课组名称教学环节课程考核方式开课单位学分学时课时分配总学时理论学时实验学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代码名称19171719191718181719专业方向课组理论实践小计理论学分、学时实践学分、周数专业课限选55学分C055140504粮油加工工艺学考试生命学院34836122C055140601食品技术原理考试生命学院2363062C055140606食品质量与管理考试生命学院2343402C055140607仪器分析考试生命学院 2.54230122C055140603畜产品加工学考试生命学院 3.55644123C055140702果蔬加工学考试生命学院2322662 C055140705发酵食品工艺学考试生命学院 2.54030102 C055140614食品工艺教学实习考查生命学院322C055140715食品工艺大实验生命学院C055140716食品工程综合实训生命学院B055150812生命学院1 B055150813生命学院B055150814生命学院12考查322考查644毕业教育考查 1.51毕业论文考查644毕业实习考查181217.52882305837.525课组名称教学环节课程考核方式开课单位学分学时课时分配总学时理论学时实验学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代码名称19171719191718181719学科基础课组理论实践小计理论学分、学时实践学分、周数B099010119高等数学(1)考试数理学院 4.572724B099010222高等数学(2)考试数理学院 4.572724B099010225线性代数考试数理学院 2.540402B099060227大学物理(1)考试数理学院348483B09901032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考试数理学院 2.540404B099060328大学物理(2)考试数理学院348483B099060329物理实验(1)考试数理学院124242B099060430物理实验(2)考试数理学院1242422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考查 1.51食品检验综合实训考查322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考查 1.51食品机械课程设计考查 1.5174.51226100821810.57B099090102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考试机械学院464644B099070107无机化学考试材料学院 3.55646103B099070207分析化学考试材料学院46434302B099070208有机化学考试材料学院 4.57252203C048130314工程导论考查生命学院118182C055130316生物化学考试生命学院47248244C099100415机械设计基础考试机械学院3484263B099070205物理化学考试材料学院 3.55646103B055130425食品添加剂考试生命学院2322662C055130417 食品化学考试生命学院34836123C055130420食品工程原理考试生命学院348483C055130421食品营养学考试生命学院348483C055130518食品分析考试生命学院 3.55228243 C055130519食品微生物学考试生命学院47244284 C055130522食品机械与设备考试生命学院236362 C055130523食品原料学考试生命学院 2.540403 C055130624食品工厂设计考试生命学院23232B055150205工程训练考查机械学院 1.511C055130427认识实习考查生命学院 1.511C055130429生命学院1C055130528生命学院C055130630生命学院1 C055130631生命学院1课组名称教学环节课程考核方式开课单位学分学时课时分配总学时理论学时实验学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代码名称19171719191718181719专业拓展课组理论小计理论学分、学时22.536031644实践学分、周数0选课要求:每个学生选修4-5门课程,104学时,6.5学分C055220506食品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考查生命学院 2.54020202C055220508功能性食品考查生命学院 1.5241862C055220510食品物性学考查生命学院 1.5241862C055220601食品包装考查生命学院 1.524242 C055220609现代食品高新技术考查生命学院 1.524242 C055220614企业管理考查生命学院 1.524242 C055220603食品贮运学考查生命学院 1.5241862 C055220604软饮料工艺学考查生命学院2322662 C055220605天然产物提取工艺学考查生命学院 1.524242 C055220702专业英语考查生命学院 1.524242 C055220707食品卫生学考查生命学院 1.524242 C055220711食品毒理学考查生命学院 1.524242 C055220712食品感官评定考查生命学院 1.524242 C055220713科技论文写作考查生命学院 1.5242420.0。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育方案(专业代码: 083200授与:工学硕士学位)一、专业简介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以化学、生物学、化学工程学为基础,涵盖食品科学(包含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标准、食品资源学等)、食品工程(食品工程单元设施、食品机械、食品检测与控制和食品工厂设计等)、食品加工工艺和过程(包含各典型食品加工工艺过程、用新工艺加工传统食品等)等内容。

二、培育目标本学科学位获取者应忠于祖国,拥有崇高的道德、健全的心理、健康的身体和热爱食品科学与工程事业的精神。

本学科培育拥有扎实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认识学科前沿、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向,拥有创新意识和较高外语、计算机水平,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教课、科研、生产技术管理、质量控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等工作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材。

三、研究方向及简介1.食品科学研究食品的物理、化学及生化性质,食品加工原理及加工工艺、储藏理论、剖析检测,食品新资源的开发及综合利用,食品增添剂的开发利用。

2.农产品加工及储藏工程研究农产品储藏保鲜、精湛加工、生物有效成分提取、功能性食品开发的基础理论和家产化技术。

3.水产品加工及储藏工程研究鱼、虾、贝类、棘皮类、甲壳类和藻类等水产品的精湛加工、储藏保鲜、功能性食品开发的基础理论和家产化技术。

4.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研究粮食和油脂、植物蛋白资源的生物化学特征、营养活性以及现代加工技术,利用现代食品工程高新技术对粮、油、植物蛋白资源及其副产物进行深度开发研究及家产化研究。

四、学习年限学制3 年,硕士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可在基本学习年限基础上延伸 1 年(不含休学年限)。

五、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硕士研究生达到毕业标准的总学分不低于28 学分,包含学位必修课、选修课、实践环节和学术报告环节,其学位必修课不低于16 学分,实践环节 2 学分,学术报告环节2 学分。

课程设置见附表。

(一)实践环节(必修)实践环节是培育研究生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研究生一定达成实践环节,计 2 学分。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农产品加工与储藏)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农产品加工与储藏)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农产品加工与储藏)培养方案一、总体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一)总体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面向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能从事食品开发、食品生产和食品企业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总体培养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

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具有较强的自我继续教育能力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

具备一定从事本专业和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身心健康,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培养具有食品生化、食品化学、果蔬加工、粮油加工及检验等技术知识,在果蔬、饮料、粮油、淀粉和植物蛋白等领域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始终以生产优质安全食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己任。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切实做好资源的综合利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具有较强人际交往能力,善于相互学习,善于合作。

4、树立终生学习观念,追求卓越,并具有在食品科学某一领域内进一步深造的基础。

5、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真理。

食品科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学院食品学院培养类别硕士学科、专业代码083201一级学科名称食品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名称食品科学基本学习年限2-3年,最长不超过4年培养方式全日制学分总学分不少于28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21学分;培养环节7学分研究方向食品加工理论与应用,食品加工工艺与新技术,食品化学与食品工程,食品生物技术,功能食品理论与加工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理论与技术,天然产物与食品添加剂,食品信息技术:食品快速检测技术、食品信息资源应用理论与技术、食品数字化技术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中文名称学分开课学期备注硕士学位课外国语(硕一外) 3硕士学位课S001209 自然辩证法 2硕士学位课S001208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硕士学位课S050101 食品化学专题 2 秋硕士学位课S050132 现代分析技术 2 秋硕士学位课S050133 食品科学研究进展 2 秋硕士学位课S050104 食品科学综合实验 2 秋硕士学位课S050105 实验研究设计与论文写作 2 春硕士选修课S050106 食品添加剂专题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107 食品风味专题 1 春硕士选修课S050109 葡萄酒化学进展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203 碳水化合物化学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202 油脂化学 1 春硕士选修课S050110 酶与酶工程专题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111 基因工程专题 1 春硕士选修课S050112 发酵工程专题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113 高级葡萄生理与分子生物学专题 1 春硕士选修课S050114 果蔬采后生理研究进展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115 肉品科学专题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116 乳品科学专题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117 水产品加工专题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118 果蔬加工专题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119 粮油加工专题 1 春硕士选修课S050121 植物蛋白研究进展 1 春硕士选修课S050122 食品杀菌技术专题 1 春硕士选修课S050123 食品加工过程模拟、优化与控制 1 春硕士选修课S050124 传热与传质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125 食品信息技术 1 春硕士选修课S050103 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方法与进展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128 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134 动物实验方法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135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136 国际食品研究进展 1硕士选修课S050102 现代食品加工技术进展 1 秋培养环节及要求培养环节培养环节要求培养环节安排时间学分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同学校要求课程学习计划应在研究生入学一个月内提交;论文研究计划,一般在第二学期末提交。

集美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

集美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

集美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4)一级学科名称: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代码:0832学科简介集美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由创办于1972年的厦门水产学院食品工程系相关专业发展而来的。

本学科2003年获得食品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四个二级学科中,“食品科学”、“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为省级重点学科。

本学科方向充分依托食品、生物等专业的优势,尤其是将食品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密切结合,经过多年发展,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食品生物技术、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农产品加工与贮藏、食品安全检测与控制四个具有一定优势的特色学科方向。

现设有福建省高校水产科学技术与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厦门市食品生物工程技术中心、厦门食品科技研发检测中心、福建省高校食品微生物与酶工程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拥有省教育厅海洋生物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创新团队,以及水产品深加工、食品微生物与酶工程、农产品贮藏加工、食品安全等7个专业实验室。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闽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教授13人,副教授32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22人。

近年来,本学科科研团队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市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共140余项,获得了多项科研及教学成果奖。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食品科学与工程高层次专门人才。

1.应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学术修养和合作精神。

2.进一步掌握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必须的实验技能,熟悉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分析、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文献,撰写论文摘要,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

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培养计划

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培养计划

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目标是针对食品工业和研发机构需求,培养具有广泛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

培养对象将掌握食品原材料基础知识、食品加工工艺原理、安全质量控制以及营养与功能等方面的系统知识。

二、培养方向
(一)食品科学与工程方向:注重食品成份、质量与安全控制、食品营养与功能等学科知识培养。

(二)食品工艺工程方向:注重食品工艺流程设计与优化、设备与自动化等实用技能培养。

三、培养内容
1. 基础理论课程,如食品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分析等。

2. 专业基础课程,如食品原料学、食品营养与健康、食品工程原理等。

3. 专业方向课程,分为食品科学与工程方向及食品工艺工程方向。

4. 实验教学环节。

5. 论文或设计毕业论文。

6. 产业实习。

四、培养方法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重视实验课和实习锻炼中。

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五、监督管理
实行导师制度,教师密切关注学生学习和生活。

进行学业评估和中期评估,促进学生成长。

0832 一级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

0832 一级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

0832 一级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01 食品科学(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专业介绍食品科学是研究食品及其原料农副产品的物性、化学组成,在加工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

食品科学是以食品中的营养物质及其相互关系为中心,以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以及工程学和系统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研究食品及其加工过程中的规律。

该学科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综合性学科,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该学科经过全体教师多年的努力,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建立了专业实验室,在食品科学领域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技术人才,今后,食品科学专业必将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培养目标培养具有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食品科学的教学、科研、生产及管理高级专业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

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

2、掌握食品科学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较宽的知识面,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3、能够运用一门外语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适应本专业学习、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需要。

二、研究方向1.食品化学与食品添加剂2.食品生物技术3.食品贮藏与保鲜4.天然产物提取与功能性食品开发5.食品资源利用三、学习年限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即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为2年。

在职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可延长1年,即课程学习时间为2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为2年。

提前或延期毕业的研究生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

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见《食品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培养方式包括全脱产、半脱产、不脱产三种方式,其中包含联合培养和委托培养等多种模式。

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

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简介“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隶属于“工学”,为一级学科。

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同类型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于1962年开始研究生教育,“粮食工程”和“油脂工程”于1981年获得国内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食品工程”、“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和“粮食工程”分别于1984、1986和1993年在国内率先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1998年教育部学科调整后,相关博士点名称调整为“食品科学”和“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2000年,在国内首批获得“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贸易与文化六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2006年获准建立“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007年“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成为目前国内唯一的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目前本专业拥有教授39名,副教授47多名,其中长江学者3名,国家杰出青年1名,国家及省级教学名师2名,师资力量雄厚。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以农副产品、水产品、粮油作物以及地方特色产物的精深加工为核心,主要涉及食品组分与物性、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加工与配料、谷物和淀粉工程、油脂和植物蛋白工程、食品资源和综合利用工程、食品营养与功能因子、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等研究领域,是目前国内研究领域范围最广的学科。

本专业研究生,可从事管理、科研开发、教学、生产、质量监督、分析检测等相关工作。

历届毕业研究生现已成为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与管理骨干,他们的专业知识、科研能力、敬业精神和综合素质在国内外得到广泛认可,享有很高的声誉二、培养目标1.应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学术修养和合作精神。

2.进一步掌握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必须的实验技能,熟悉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分析、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学位博士硕士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32 )一、培养目旳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硕士教育是我国食品科学教育构造中旳最高层次,本专业培养具有健康旳体魄,对旳旳政治方向,良好旳人文素养、学术素养和学术道德,卓越旳创新和开发能力旳高层次人才。

全面和深入地理解所在学科方向旳发展动向及前沿研究领域;理解1-2个有关学科方向旳重要技术原理和发展动态;纯熟掌握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和计算措施;熟悉食品产业发展旳方针、政策和法规;有严谨求实旳科学态度和大胆创新旳科研精神;能提出增进本学科理论发展或技术进步旳重要课题,并具有独立承担有创新性旳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旳能力,或独立进行本学科旳工程设计能力。

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纯熟地阅读本专业旳外文资料,具有较强旳写作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旳能力。

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等单位旳教学、科研、技术开发或技术管理工作。

二、学科方向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三、培养方式1.博士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必要时可聘任副导师或指导小组集体指导,实行导师个别指导和集体指导相结合。

2.中期考核,在第3学期对博士生进行综合考试,由导师组负责组织,采用笔试与口试相结合。

在综合考试旳基础上,结合开题汇报和学生综合体现,进行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不合格者将予淘汰。

3.实行博士生学术交流和学术汇报制度,博士生在论文工作期间,至少应在本学科内作2次学术汇报,其中1次用英语。

4.博士生在读期间必须参与一定旳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其中教学工作量不少于20课时。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全日制博士硕士学制三年,学习期限三至六年。

六年不毕业者作结业或退学处理。

五、课程学习与必修环节1.课程学分①课程总学分共17学分。

②学位课程学分不少于12学分。

2.必修环节、校外实践研究专题讨论与校外实践研究1学分3.补修课 3门硕士学位主干课程补修课须根据学生状况在导师指导下补修3门硕士学位主干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 所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学科、专业代码: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获得授权时间:2005.102.学科、专业简介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以食品原材料和食品作为研究对象,以工学、理学、农学和医学作为主要科学基础,研究食品原材料和食品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营养,品质,安全,工程化技术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工学类一级学科。

本学科点包括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4个二级学科。

本专业研究生从国家和地方对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型、应用型和复合型的高级人才需求出发,结合合肥工业大学在机电化工等方面的工科优势,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在学生的科研素质、工程能力和管理创新方面重点培养,在大宗农产品资源的食品加工、生物转化利用和食品现代加工技术装备开发等方面具有学科优势,逐步形成了“食品科学基础厚、工程实现能力强、校企科研结合好、学科支撑条件优”的专业办学特色和鲜明的学科工程化特色。

3. 培养目标本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应较系统地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较深入地了解该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熟练掌握有关实验技术和工程实践技能。

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

能运用该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开展本学科的新工艺、新理论、新产品研究和工程实践,具备良好的科研、设计、教学和工程实践能力。

4. 主要二级学科及方向083201食品科学01.食品现代加工理论与方法02.食品生物技术03.食品资源综合利用04.食品质量与安全05.食品微生物083202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01.粮油资源综合利用02.植物蛋白质化学03.粮油食品微生物技术04.粮油加工工程083203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1.农产品生物化工02.生物资源综合利用03.生化反应与分离工程04.农产品加工生物技术05.食品现代加工技术与装备083204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1.水产品的营养分析与评价02.水产品活性物质的提取与纯化03.水产品质量与安全04.水生生物资源利用05.水产品加工工程5. 学制及学分学制2.5年;课程规定总学分为28-32学分,学位课程学分为16-18学分。

食品科学与工程 研究生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 研究生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国内外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的前沿动态,有较高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面向食品企业和科研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内容1.基础理论知识:包括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加工原理、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程热力学等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

2.前沿研究领域:开设前沿研究领域的课程,包括食品加工新技术、食品功能性成分与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问题的能力。

3.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实验实践能力培养,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处理、科研论文撰写等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

4.创新能力培养:加强科学研究方法和思维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和科研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能力的培养。

三、培养步骤1.研究生入学阶段:为了确保研究生在入学阶段建立起扎实的基础知识,要求研究生参加食品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的学习,并参加一定的实验和实践活动。

2.培养阶段一:在第二学年到第三学年期间,研究生应参与科研项目或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开展科研训练,锻炼科研创新能力。

同时,应在导师指导下选择研究方向,并开始进行科研论文的撰写和学术报告的准备。

3.培养阶段二:在第三学年到第四学年期间,研究生应着重进行研究工作、科研论文的撰写和学术报告的准备。

在培养阶段二,研究生还需要选择适当的选修课程,拓宽知识面,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

4.学位论文撰写和答辩阶段:在第四学年末或第五学年初,研究生应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并完成学位论文的答辩。

学位论文的撰写应具备基本的科研创新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

四、培养要求1.学分要求:研究生需完成培养计划中规定的学分要求。

其中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实验课。

必修课是构建研究生的核心专业知识体系,选修课是根据研究生的兴趣和研究方向自由选择的课程。

【参考文档】关于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精选word文档 (6页)

【参考文档】关于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精选word文档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关于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能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食品科学与专业人才。

具体要求是:1. 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备严谨科学态度和优良科研作风。

2. 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掌握食品科学的系统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具有宽广和坚实的基础和基本实验操作技术,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所研究领域的最新学术动态;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在研究中熟练使用计算机;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有关的科研课题和教学工作的能力。

学位论文要求具有较为重要的学术意义或应用价值,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论文在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均需达到相应的要求。

3. 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

二、学习年限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

允许分段完成学业,允许休学创业。

休学与在读的时间之和不得超过5年。

学习优秀的硕士生可以按照学校相关规定申请提前毕业,提前毕业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至少为2年。

硕士生延期毕业,必须写出书面说明,导师签署意见并明确加强培养的具体措施,经学科同意、院长批准,研究生处备案。

三、研究方向四、课程设置与学分硕士研究生应完成43个学分,其中课程学习41学分,学术研讨与学术报告2个学分。

1. 学分要求:硕士研究生必须修学学位课程和必修课程,满足选修课程的学分要求。

取得本专业学士学位的硕士研究生经导师审查同意,可免修非学位课程中学士阶段必修课程。

同等学力或跨专业入学的硕士研究生,须补修9个学分本专业学士阶段基础课程。

2. 课程学习为使研究生掌握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必须十分重视课程学习,特别是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中必修课程的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13年6月3日 修订日期:2013年6月9日
一级学科名称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科学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食品包装工程 083201 083202 083203 083204 0832Z1
-、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1 食品科学(083201)
2、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083202)
3、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83203)
5、食品包装工程(0832Z1)
、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三、课程设置(包括主文献研读、学术活动等必修环节)
1
际情况开设。

2•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应在专业必修课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培养流程与要求,检查与考核,质量监督等措施:
硕士生采取课程学习与论文并重的原则,用于学位论文研究时间不得少于1年。

1.制定培养计划
第一学期内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报所在培养单位备案。

2 .主文献研读
在开题报告前认真研读本学科专业主文献,填写主文献阅读报告记录,提交导师审核。

3•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

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放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初,可与中期考核同时进行。

培养单位根据研究生选题情况,按二级学科成立若干开题报告审查小组。

审查小组由具有研究生培养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对
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4.学术活动
硕士生应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如学术报告、前沿讲座、学术研讨等,在学习期间(一般在中期考核前)须参加学术活动不得少于5次。

应填写“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记录册”,
提交导师审查。

5•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包括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科研实践,硕士研究生可任选其中一项实践。

在完成实践活动后应提交实践报告一份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复印件,提交导师审查签字。

6 .中期考核
根据本单位研究生规模和学科点现状,按照学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提出本单位研究生
五、科研能力与水平及毕业与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毕业与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包括毕业条件、毕业论文等方面的要求):毕业条件:
具体格式按照《西南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及打印要求》执行。

六、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具体格式按照《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打印要求》执行。

七、主文献研读课程书目(列出本学科专业的必读文献,不够可另附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