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科普阅读练习

合集下载

【化学】 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含答案)经典

【化学】 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含答案)经典

【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含答案)经典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土豆是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是餐桌上的美味食材。

表1鲜土豆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每100g)

蛋白质/g脂肪/g淀粉/g钙/mg磷/mg维生素C/mg

1.5~

2.30.4~0.9417.5~28.011~6015~6820~40

土豆切开后发生褐变,用水浸泡能防止褐变,但会引起营养物质流失。用土豆片进行实验,测得其食用品质、淀粉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变化如下:

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就算是把变绿、发芽的部位削掉,也不宜食用。除食用外,土豆还可以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医药、化工、纺织、造纸等工业中。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表1中的“钙”指的是________(填“元素”或“原子”)。

(2)由图1可知:60min内,______(填序号)。

A浸泡30min比10min脆性分值高

B浸泡10min,硬度、咬碎感均无明显变化

C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粘结性、弹性分值均降低

(3)由图2可知:土豆片的淀粉含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4)変绿、发芽的土豆不宜食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土豆是四大粮食作物之一 B土豆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

C用水泡可防止土豆片褐変 D土豆开发应用的前景广阔

【答案】元素 ABC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在研究范围内,土豆片的淀粉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 B 【解析】

中考化学题型突破练五 科普阅读题

中考化学题型突破练五 科普阅读题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自 然 界 碳 的 循 环 中 , 化 石 燃 料 燃 烧 释释放放 ( 选 填 “ 吸 收 ” 或 ” 释 放”)CO2。 (2)由图 1 可知,到 2050 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碳碳替替代 代。 (3)用 NaOH 溶液吸收 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2aNOaHO+H+COC2O=2==N=aN2aC2COO33+H22OO 。
(2)碳基储氢材料“碳纳米管”属于单单质质(选填“单质”或“化合物”)。
(3)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低温、高压储氢的原理:
分分子间子有间间有隔,间且隔降,温或且加降压温使分或子加间压间隔使减分小子间。间隔 (4减)结小合图示,下列储氢材料中最理想的是 D D (填字母序号)。
A.LaNi5H6 B.LiAlH4
(Na2O2),钠遇水立即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因此,实验 室常将钠保存在煤油中。
金属钠的用途广泛,钠和钾形成的合金熔点低,常温下呈液态,可 用作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利用钠的强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将钛(Ti)、锆(Zr)等稀有金属从其氯化物中置换出来。
工业上通常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制取单质钠。
字母序号)。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延展性
(5)写出高温下钠与四氯化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4NNaa++TTiiCCll44T=高i=+=温=4=NTaiC+4NaCl l。

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阅读下面的科普材料。

浩瀚的海洋是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它不仅孕育着无数的生命,还蕴藏着丰饶的矿产;而海水本身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又是宝贵的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多种盐类,如氯化钠、氯化镁、硫酸钙等。

利用海水制盐的方法在我国仍以蒸发法为主,它的原理很简单,即在太阳照射后,海水受热使水分蒸发,当各种盐分别达到其饱和浓度时,依次以固态形式析出。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人们还利用其他方法从海水中制盐,如电渗析法、冷冻法等,用这两种方法不但可以制盐,同时也可以得到淡水。

食盐不仅是人类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物质,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例如,作为基本化学工业之一的氯碱工业,就是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得到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并进而生产盐酸、漂白粉、塑料、肥皂和农药等,其他如造纸、纺织、印染、有机合成和金属冶炼等,也都离不开由食盐制得的化工产品。

海水可以提取食盐,还是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可以得到溴、镁等物质。目前,从海水中提取的溴约占世界溴年产量的三分之一。常用的技术叫做吹出法,即用氯气与溴化钠在酸性条件下反应,使其转变为溴后,用空气将其吹出。也可以用水蒸气,使溴和水蒸气一起蒸出。

而海水中的镁,则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工业规模海水提镁的方法,是将海水抽入反应槽中,加入石灰乳,将海水中的镁转变为沉淀;再加入稀盐酸转化为氯化镁溶液,过滤、烘干,然后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镁就得到镁和氯气;氯气可以用来制取盐酸,再循环使用。从海水得到的粗盐中含有泥沙、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等杂质,用于电解法制碱必须经过精制。精制食盐水常加入一些试剂,使杂质沉淀过滤出来,再加入稀盐酸调节盐水的pH。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一段时间以来,网传隔夜菜、肉类腌制品不能吃,是因为含亚硝酸盐。对于亚硝酸盐大家有众多疑问。

疑问一:亚硝酸盐是什么东西?亚硝酸盐是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指亚硝酸钠(NaNO2),它是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有咸味,易溶于水。它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各种火腿、酱卤肉等熟肉类食品加工,作为防腐剂和护色剂。国家对食品中含有的亚硝酸盐的最大含量限定为:蔬菜4mg/kg,肉类 3mg/kg。

疑问二:亚硝酸盐的“毒”从何来?

亚硝酸盐本身并无致癌效应,它被吸入血液 1~5 分钟后,就已经分解。亚硝酸盐在胃中酸性环境下,易与氨基酸的分解产物发生反应,产生致癌物。当摄入维生素 C 时可以阻止致癌物产生。

疑问三:隔夜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超标吗?实验人员准备了清炒菠菜、清炒芹菜和小白菜炒肉,三种菜各自被分成 6 份,常温和冷藏条件下各保存一半。实验人员分别取 1 小时后、6 小时后、20 小时后的剩菜,经过捣碎、提取、离心、过滤,取出汤汁。通过比色法逐一测得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如下图所示。

实验结果表明,三种菜在放置 20 小时后,无论常温还是冷藏,亚硝酸盐含量虽均有增加,但都远未超过国家标准。

疑问四:摄入多少亚硝酸盐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人体对亚硝酸盐的一次性安全摄入量为每千克体重 0.2 mg。我们日常吃的大米、蔬菜、肉品里面几乎都含有亚硝酸盐。有数据显示,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 80%来自蔬菜。如果你体重 50 kg,即使一次性吃 2.5 kg 蔬菜也是安全的。因此,将亚硝酸盐摄入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袁越)。

二氧化碳是著名的温室气体,它能让太阳光顺利通过,却会阻止地表热量的散失。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太阳的辐射强度只有现在的四分之一,为什么那时的地球没有被冻成冰球呢?最新的理论认为,液态的水(比如降雨)能够溶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再把它变为碳酸盐,沉积到岩石层中。同时,地球的内部很热,沉积在地壳中的碳经常会随着火山喷发而重新变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这就形成了一个碳循环。经过几亿年的时间,这个碳循环逐渐达到了某种平衡,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保持一定的含量。正是由于这些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温度不至于太冷。

生命的诞生促成了另一个碳循环。众所周知,生命的基础是光合作用,就是利用太阳提供的能量,把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提取出来,连接成一条长短不一的碳链。这样的碳链被称为“有机碳”,因为它既能作为生命的“建筑材料”,搭建成生命所需的各种有机分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又能“燃烧自己”,产生能量供生命使用。有机碳的燃烧过程又可以称之为“氧化反应”,其产物就是二氧化碳和水。

南极冰钻的结果证明,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过去的1万年里基本保持稳定。但自工业化以来,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二氧化碳浓度开始逐年上升,同时段内地球大气层的平均温度也发生了变化。(见表一和表二)

目前燃烧化石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大气中的实际含量比理论计算值少一倍。有证据显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加快了森林的生长速度,促进了土壤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这说明大自然正在努力地试图平衡人类带来的影响。但是,大自然的平衡能力是有限的,面对突然多出来的这些“碳”,大自然一时也应付不过来了,所以人类必须自己想办法。下图是当前人类为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所采取的措施。(有删改)

化学科普阅读题专题(含答案)

化学科普阅读题专题(含答案)

化学科普阅读题专题(含答案)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2017年,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你对可燃冰有多少了解呢?

什么是可燃冰?

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甲烷水合物的分子结构就像一个一个由若干水分子组成的笼子,每个笼子里“关”一个甲烷分子。

可燃冰是怎样形成的?

可燃冰的形成要满足三个条件:(1)温度不能太高。(2)压力要足够大。(3)要有甲烷气源。在上述三个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天然气可与水生成甲烷水合物,分散在海底岩层的空隙中。

甲烷水合物能稳定存在的压强和温度范围如图所示:

为什么开采困难?

可燃冰开采的最大难点是保证甲烷气体不泄露、不引发温室效应,甲烷引发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厉害10至20倍,可燃冰一离开海床便迅速分解,容易发生喷井意外,还可能会破坏地壳稳定平衡,引发海底塌方,导致大规模海啸。

可燃冰有哪些用途?

一体积可燃冰可储载约164倍体积的甲烷气体,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而且储量丰富,因而被各国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替代能源。甲烷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制造碳黑、乙炔、氰化氢等。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可燃冰形成的适宜条件是_________。

A 高温高压

B 低温高压

C 低温低压

(2)可燃冰作为能源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3)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有关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可燃冰不是冰

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20篇

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20篇

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20篇

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20篇

第一篇: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涉及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我们吃的食物到我们居住的房屋,从我们穿的衣服到我们使用的电器,化学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化学、生活、食品、材料、能源、健康

第二篇:化学简史

化学作为一门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代炼金术的发展到现代分子科学的兴起,化学史就是一部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不断深化的历史。关键词:化学史、炼金术、化学分子、科学发现

第三篇:化学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的重要工具,它按照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将元素进行了有序的排列。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为预测元素性质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元素周期表、元素、电子排布、化学性质

第四篇: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化学键是原子间相互作用力的方式,分子结构则描述了分子中原子的空间排列。理解化学键与分子结构是掌握化学反应和材料性质的基础。关键词:化学键、分子结构、化学反应、材料科学

第五篇: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描述了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通过对反应速率的测量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控制化学反应过程。

关键词: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速度、控制化学反应

第六篇:化学与环保

化学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研究污染物的化学性质,我们可以开发出新的环保技术和方法,减少环境污染。

关键词:化学、环保、污染、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第七篇:化学与新材料

新材料是当代科技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通过化学方法,我们可以设计和制造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满足各种需求。

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及解析

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及解析

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及解析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阅读下列短文:氢氧化钾(化学式KOH)的性质与氢氧化钠的性质相似。

A.纯净的氢氧化钾是白色固体;

B.它极易溶解于水;

C.氢氧化钾固体露置于空气中易吸水而潮解;

D.氢氧化钾固体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E)氢氧化钾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可以制得氢氧化铜。

根据上面短文的内容,运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填空:

(1)从上面的短文中得知,氢氧化钾的物理性质为(填序号) 。

(2)写出上面短文中涉及到的与氢氧化钾的化学性质有关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氢氧化钾的性质,你认为氢氧化钾固体的保存方法应是。

【答案】(1)A、B、C

(2)2KOH+CO2=K2CO3+H2O;2KOH+CuSO4=Cu(OH)2↓+K2SO4

(3)密封保存

【解析】

(1)氢氧化钾的颜色、状态、水溶性、吸水性等方面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填:ABC.(2)氢氧化钾和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碳酸钾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KOH+CO2═K2CO3+H2O;

氢氧化钾和硫酸铜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钾,化学方程式为:2KOH+CuSO4═Cu (OH)2↓+K2SO4.

(3)因为氢氧化钾容易吸收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应该密封保存.故填:密封保存.

2.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吕布兰、索尔维和侯德榜为碳酸钠的工业化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I、吕布兰法

1789年,法国医生吕布兰(N.Leblanc,1742-1806)以食盐、浓硫酸、木炭和石灰石为原料,开创了规模化工业制取碳酸钠的先河,具体流程如图:

(化学)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20篇含解析

(化学)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20篇含解析

(化学)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20篇含解析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本文由网络文章改写)。

松花蛋又称皮蛋、变蛋、灰包蛋等,因剥开蛋壳后胶冻状的蛋清中常有松针状的结晶或花纹而得名,是一种我国传统风味食品,口感鲜滑爽口,色香味均有独到之处。中医认为,松花蛋性凉,对牙痛、眼痛等疾病有一定疗效。由于松花蛋会有一股碱涩味,在吃松花蛋的时候可以加入少量的姜醋汁。

松花蛋是用料泥包裹鸭蛋、鸡蛋等加工而成。料泥是由生石灰、纯碱、食盐、红茶、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等原料与水按比例混合均匀制得。料泥制作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反应,产生的强碱(NaOH、KOH)经蛋壳渗入到蛋清和蛋黄中,与其中的蛋白质作用,致使蛋白质分解、凝固并放出少量硫化氢气体和氨气。同时渗入的碱还会与蛋白质分解出的氨基酸进一步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的盐的晶体沉积在凝胶态的蛋清中,便出现了朵朵“松花”。而硫化氢气体则与蛋清和蛋黄中的矿物质作用生成各种硫化物,使蛋清和蛋黄的颜色发生改变,蛋清呈特殊的茶褐色、蛋黄则呈墨绿色。下图表示松花蛋腌制时间与其中蛋清和蛋黄的pH的变化关系。

很多人在平时生活中都非常喜欢吃皮蛋瘦肉粥、凉拌松花蛋,专家提醒这种食物少吃无妨,却不能过多食用。其一,松花蛋腌制过程中蛋白质分解、变质,导致营养价值遭到了一定的破坏。其二,市售松花蛋还可能含铅(国家规定松花蛋中铅含量需小于0.5

mg/kg)。微量铅很容易被儿童吸收,导致铅中毒。其三,剥开皮的松花蛋1至2小时内一定要吃完,若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非常容易感染沙门氏杆菌,沙门氏杆菌会快速繁殖,此时食用松花蛋很容易引起中毒现象。

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专题练习(及答案)含解析

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专题练习(及答案)含解析

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专题练习(及答案)含解析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

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根本对策是全球参与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为此科学家提出:制定措施限制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有效利用过多的二氧化碳。具体做法有:将二氧化碳捕获并使之隔离于地下或海底;将二氧化碳催化转化成有价值的碳资源,研究人员借助氧化铜纳米棒和阳光,将水溶液中的CO2转化成甲醇(CH4O)和氧气,这项技术减少了二氧化碳向空气中的排放,同时获得了燃料。

除二氧化碳外,还有一些气体也可以产生温室效应。下面是主要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程度对照表。

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各国采取各种措施控制其他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长。如新西兰从2004年开始征收牛、羊和鹿等的“放屁税”。某研究发现,袋鼠的屁中不含甲烷,是因为它的胃里有一种特别的细菌。若把这种细菌移植到能释放大量甲烷的动物体内,可以减少甲烷的排放。

总之,我们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醇(CH4O)属于(填字母序号,下同)。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2)新西兰地区收取“放屁税”,针对的温室气体是。

(3)依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二氧化碳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率最大”的主要原因

是。

A.二氧化碳的年增长率大于其他温室气体

B.二氧化碳的浓度远高于其他温室气体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及解析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及解析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及解析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2016年1月29日《科技日报》报道:科学家首次将从空气捕获的二氧化碳用氢气将其转化为甲醇,同时有水生成。该研究即可除去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生成的甲醇还能作为汽油的替代燃料。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的过程中,一个关键的因素是找到合适的均相催化剂。此次研究人员开发出在高温下不会分解的金属钌催化剂,稳定性好,可重复使用。

(1)图1是科学家正在研究的二氧化碳循环利用技术:

①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高温条件下,除生成甲醇(CH4O)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甲醇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②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该技术符合低碳经济的理念

B 水生成氢气的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碳

C 该技术有助于缓解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D 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2)在加油站贴有“严禁烟火”的标志的原因是_____,试从微观角度解释:_____。(3)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

①该反应生成物中的化合物有_____种,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写出化学式)。

②请写出甲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③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用序号作答)

a.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自身的质量不变;

b.反应过程中,自身的性质不变;

c.反应过程中,自身的化学性质不变;

d.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自身的质量不变。

【答案】3H2+CO2复合催化剂

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20篇及解析

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20篇及解析

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20篇及解析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并据此回答问题:

科学家在研究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会对地球的平均气温造成什么影响的问题时,采用的研究途径之一是:研究古气候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和当时大气平均温度的变化关系.(1)有种方法是测量浅海贝类化石中硼、钙元素含量的比例.因为这个比例高低和这些贝类生长时的海水酸碱度有关,而海水酸碱度又和大气中CO2的浓度有关.将得到的有关数据和通过其它研究途径得到的同时期大气平均温度对比,即可得到同时期大气平均温度与大气中CO2的浓度的对应关系.海水酸碱度和大气中CO2的浓度有关的科学原理

是.

请在下列坐标图中,标出坐标轴的含义,并大致表示大气中CO2的浓度对海水酸碱度(用海水pH表示,海水略呈弱碱性)的影响关系.

(2)科学家也通过另外途径研究古气候时CO2的浓度变化与当时大气平均温度的关系.如比较古代植物叶片化石及近现代植物标本,发现很多地区较多同种近现代植物叶片单位面积上气孔数目减少.从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考虑,造成这种变化的可能原因是:、(请写出两种).

(3)在生物圈中,你认为当前影响大气中CO2浓度变化的主要直接因素是:、

(请写出两点).

【答案】(1)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

(2)大气温度降低;二氧化碳含量降低

(3)化石燃料的燃烧;植物的光合作用

【解析】

试题分析:(1)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越高,溶于水生成的碳酸就越大,海水的pH就越低;大气中CO2的浓度对海水酸碱度(用海水pH表示,海水略

【化学】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及答案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查阅资料知:甲酸(HCOOH)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与浓硫酸混合加热的反应为:HCOOH CO↑+H2O。实验室可利用下图装置制取CO并还原CuO。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酸发生了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2)实验中应先通入一段时间CO,后加热CuO,目的是________。

(3)能证明甲酸生成CO的现象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4)点燃D处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

(5)写出B中CO与CuO发生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答案】(1)分解反应(2)防止CO与空气混合,受热后爆炸(3)①B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②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顺序可颠倒)(4)除去未反应的CO,防止空气污染(5)CO+CuO△Cu+CO2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甲酸发生了分解反应。(2)实验中应先通入一段时间CO,后加热CuO,目的是防止CO与空气混合,受热后爆炸。(3)能证明甲酸生成CO的现象是①B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②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点燃D处酒精灯的目的是除去未反应的CO,防止空气污染。(5)写出B中CO与CuO发生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O+CuO△Cu+CO2

考点∶考查制取CO并还原CuO。

2.阅读下面的科普材料。

浩瀚的海洋是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它不仅孕育着无数的生命,还蕴藏着丰饶的矿产;而海水本身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又是宝贵的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多种盐类,如氯化钠、氯化镁、硫酸钙等。

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科普阅读题

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科普阅读题

2023届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科普阅读题

1.(2023·陕西宝鸡·统考二模)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铝表面容易形成致密的_______(填化学式)薄膜。

(2)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苦泉水”制取铜(湿法炼铜)的方法,这在世界化学史上是一个巨大的贡献。以下是其主要生产流程。

①为加速溶解池中的溶解速率,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写1种)。

①铁釜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①古代铜匠湿法炼铜制得的铜主要用于铸造钱币,利用铜的性质是_______。

2.(2023·河南开封·统考二模)地球上海水资源丰富。海水经过晾晒可得到粗盐,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要除去其中的泥沙,实验步骤有溶解、过滤、等操作获得精盐。精盐加水溶解,依次加入过量的化学试剂①、①、①后,然后向滤液里加入适量的试剂①,得到氯化钠溶液。如图所示:

(1)写出“ ”的操作名称。

(2)依次写出加入过量化学试剂①、①、①、①中溶质的化学式。

(3)整个提纯流程共发生了六个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发生应该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3.(2023·江苏连云港·校联考三模)碳酸亚铁(FeCO3)是生产补血剂的原料。以下是某同学设计的利用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O和泥沙等)制取碳酸亚铁的实验流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a.水b.氢氧化钠溶液c.稀硫酸

(3)“酸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专项训练100(附答案)

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专项训练100(附答案)

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专项训练100(附答案)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并据此回答问题:

科学家在研究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会对地球的平均气温造成什么影响的问题时,采用的研究途径之一是:研究古气候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和当时大气平均温度的变化关系.(1)有种方法是测量浅海贝类化石中硼、钙元素含量的比例.因为这个比例高低和这些贝类生长时的海水酸碱度有关,而海水酸碱度又和大气中CO2的浓度有关.将得到的有关数据和通过其它研究途径得到的同时期大气平均温度对比,即可得到同时期大气平均温度与大气中CO2的浓度的对应关系.海水酸碱度和大气中CO2的浓度有关的科学原理

是.

请在下列坐标图中,标出坐标轴的含义,并大致表示大气中CO2的浓度对海水酸碱度(用海水pH表示,海水略呈弱碱性)的影响关系.

(2)科学家也通过另外途径研究古气候时CO2的浓度变化与当时大气平均温度的关系.如比较古代植物叶片化石及近现代植物标本,发现很多地区较多同种近现代植物叶片单位面积上气孔数目减少.从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考虑,造成这种变化的可能原因是:、(请写出两种).

(3)在生物圈中,你认为当前影响大气中CO2浓度变化的主要直接因素是:、

(请写出两点).

【答案】(1)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

(2)大气温度降低;二氧化碳含量降低

(3)化石燃料的燃烧;植物的光合作用

【解析】

试题分析:(1)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越高,溶于水生成的碳酸就越大,海水的pH就越低;大气中CO2的浓度对海水酸碱度(用海水pH表示,海水略

【化学】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20篇及解析

【化学】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20篇及解析

【化学】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20篇及解析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有删改)。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指在生产食品的过程中,在食品中加入的化学物质。

食品添加剂一般不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它可以是天然物质,也可以是人工合成的物质;把它加入到食品中是为了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同时也能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食品添加剂品种达到25000种,它们都可以食用。但是,像三聚氰胺、孔雀石绿、苏丹红等物质却禁止在食品中添加,因为它们是化工原料。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了各类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安全用量。如作为甜味剂的“甜蜜素”,其使用范围及最大使用量如下表所示。

甜蜜素(C6H11NHSO3Na)是白色固体,味甜,外观与蔗糖相似,甜度为蔗糖的40~50倍,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行业,其熔点是265°C,分解温度约

280°C,无明显现象。蔗糖的熔点是186°C,在190—220℃的较高温度下,蔗糖发生反应,最终形成黑色物质。

目前,97%的食品中使用了各种添加剂,可以说,食品添加剂已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苏丹红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食品添加剂。

(2)某检测员在100g某品牌九制话梅中检测出1.01克的甜蜜素,判断该话梅中甜蜜素是否超标,并写出判断依据__________。

(3)鉴别甜蜜素和蔗糖的方法是_________。

(4)下列关于选购食品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只选择不含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普阅读理解练习

1、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

空气质量与氮氧化物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是两种重要的氮氧化物。

一氧化氮(化学式为NO)是一种无色气体,熔点-163.6℃,沸点-151℃,密度比空气略大,微溶于水。NO不稳定,易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氮(NO2)。

实验室用铜与稀硝酸反应来制备NO。工业上可用氨气与氧气为原料,在加热和催化剂条件下制得一氧化氮。

汽车尾气(含有CO与NO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使CO与NO 反应,生成两种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

NO被发现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各组织中。1992年被美国Science杂志评选为“明星分子”。NO在心、脑血管调节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是心脑血管的保护神。

依据文章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NO的物理性质。(2)NO不稳定的原因是。(3)NO可用法收集。

(4)治理NO的化学方程式为。(5)NO对人类有利的一面主要体现在。

虎门海水浸化法的办法是在海边挖两个大池注水后,将烟土抛入池中,浸泡后再投入生石灰,生石灰遇水沸腾,烟土溶解。

如今的超市中有一种称之“一拉热”方便加热食品,加热剂是分开包装的生石灰和水,使用时将绳子一拉,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热量,加热食品。此法也可以用于制备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加入水后,呈上下两层,上层水溶液称作澄清石灰水,下层悬浊液称作石灰乳或石灰浆。上层清液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二氧化碳,下层浑浊液体石灰乳是一种建筑材料。石灰乳也可以与纯碱进行苛化反应,用来制备烧碱。

根据以上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有人推算过:地球上现有的化石燃料只能再用100年。那之后人类使用什么能源呢?

有的科学家想把氢气作为未来的新能源,因为氢气具有资源丰富、放热量高以及无污染等优点。

目前工业上制取氢的方法主要是水煤气法(用碳和水蒸气高温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和电解水法。可这两种方法都要消耗大量能量,现在科学家已开始用太阳光分解水来制取氢气。

氢气是非常危险的气体,动不动就爆炸。要是能把氢气变成类似金属的固体,使用起来就既方便又安全了。

早在1926年,英国物理学家贝纳尔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预言:只要有足够的压强,任何元素都能变成金属。从理论上说,如果把氢气放到-260℃和250至260个标准大气压下,就能把氢原子非常紧密地挤在一起,从而得到金属氢。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人类在高压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预言终于在实验室里实现了。实验室里的金属氢,是在-268.8℃、107个标准大气压下得到的,金属氢形成后,可保持稳定的状态。

金属氢是一种室温下的超导材料,如果用在输电、配电和电机上,将引起电力工业的一场革命。金属氢是一种高密度的储能材料,用它制成的高能燃料,是理想的火箭推进剂。

氢是宇宙物质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金属氢的出现,给人类利用氢资源带来了光明的前景!

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氢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2)得到金属氢的条件是。(3)写出水煤气法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4)氢气和金属氢物理性质的不同点是(至少写两点)

。(5)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你认为氢气和金属氢的主要区别

钙元素与氧元素能组成两种物质——氧化钙和过氧化钙,它们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

自热米饭是一种常见的方便食品,军队作战时经常需要携带。饭盒包装内带有一个密封的发热包(主要成份是生石灰),使用时将其与水混合,在3-5秒钟内即刻升温,温度高达200℃,从而将米饭快速加热。

氧化钙还可用作干燥剂。它具有很好的干燥吸湿效果,且价格低廉。一些休闲食品如“旺旺雪饼”中所使用的就是这种类型的干燥剂。但由于其吸水生成的物质具有腐蚀性,逐渐被其他干燥剂替代。

在工业生产中,氧化钙还能起到燃煤固硫、保护环境的作用。它可以吸收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并与氧气一起反应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硫酸钙。

过氧化钙(CaO2)也为人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它不仅可以被用作种子消毒剂、高温氧化剂,还可以做鱼池增氧剂。长途运输鱼苗时,人们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过氧化钙固体,其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和一种常见的强碱,从而为鱼苗提供氧气。

问题:

(1)自热米饭的发热包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你认为氧化钙作为食品干燥剂的优点与缺点是

(3)过氧化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

(4)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工业制备氧化钙的方法是

油饼中有一股刺鼻的臭味,这是怎么回事儿呢?这种油饼可以食用吗?是否对人体有害呢?为了弄清该问题,查阅了以下资料:

材料一:油条之所以出现了刺鼻的臭味,与其配方有关。传统的油条制作工艺中,面粉中会加入一定量的明矾(含铝化合物)作为膨松剂,这样炸出来的油条膨松酥脆,但是长期食用这类油条,会造成人体摄入过量的铝,损害身体。铝从人体内排出速度很慢,应该在食物中严格控制明矾的使用,并尽量少吃含铝的食物。针对这一情况,早餐食品行业逐渐开始采用新的油条配方,即不使用明矾,改成使用名为碳酸氢铵(俗称臭粉)和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的食品添加剂,能解决油条铝含量超标的食品安全问题。

碳酸氢铵是白色粉末,略带氨臭,熔点107.5℃。60℃以上迅速分解为氨气、二氧化碳和水。是一种食品膨松剂,可用于制造面包、饼干时起疏松作用。一般用在油炸品中时,氨气会在高温下挥发,但会残留一点氨气的气味,食客品尝时,就会感觉闻到了臭味。其实碳酸氢铵是符合国家食品安全、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因为其反应产物也是人体代谢的产物,只要不过量使用,不会导致明显的健康问题,但会破坏食物中的某些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等。碳酸氢钠在受热时,也会发生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起到膨松面点的作用。

材料二: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的兼性厌氧真核微生物,添加到面团后,可以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达到膨松的目的,这个过程通常就叫发酵。酵母本身是由蛋白质和糖类构成的,并且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钙、铁等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但酵母作为面食膨松剂,需要足够的时间和温度产生二氧化碳。

请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油饼中有刺激性臭味的原因是。

2、碳酸氢铵的物理性质有。

3、碳酸氢铵的化学性质有。

4、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5、在家中制作面点时,你会建议母亲用进行发酵,原因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