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心动线设计共46页文档
商业地产商场的布局与动线共46页
![商业地产商场的布局与动线共46页](https://img.taocdn.com/s3/m/b9f8d2fc0066f5335a8121f6.png)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商业地产商场的布局与动线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购物中心动线设计课件
![购物中心动线设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c249b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8.png)
目录
• 购物中心动线设计概述
购物中心动线设计概述
动线设计的定义与特点
动线设计的定义
动线设计是指通过合理规划购物中心内部的通道、 走廊、楼梯等交通路线,以引导顾客在购物中心 内有序流动,提高购物效率和顾客满意度。
舒适性
良好的动线设计能够让顾客在购物中心内感到舒 适,避免顾客在购物过程中感到迷茫或疲劳。
该购物中心动线设计存在明显问题,导致客流冷清。设计过于复杂,顾客难以找到自己 想要去的商铺。同时,设计中未充分考虑顾客的购物习惯和需求,如缺乏休息区、卫生 间和电梯等设施,给顾客带来不便。针对这些问题,建议购物中心进行动线优化,简化
设计,提高顾客的购物体验和商业价值。
购物中心动线设计的未来 趋势
智能化动线设计
总结词
优化布局、提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验
详细描述
该购物中心通过对原有动线布局进行优化,提高了顾客的购物体验。优化后的动线更加简洁明了,减 少了顾客在商场内的迷路情况。同时,优化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各商铺的经营需求,合理分配客流,提 升了整体商业价值。
失败案例:某购物中心动线设计的问题与改进
总结词
设计不合理、客流冷清
详细描述
THANKS
提高购物效率
通过优化动线设计,顾客 可以更加快速地找到所需 商品,缩短购物时间,提 高购物效率。
提升商业价值
良好的动线设计能够吸引 更多顾客前来购物,增加 购物中心的商业价值。
动线设计的原则与目标
顾客导向
动线设计应以顾客的需求为导向, 充分考虑顾客的购物习惯和心理 预期。
便捷性
动线设计应尽可能地让顾客快速、 便捷地到达目的地,避免不必要 的绕行和拥挤。
20张图详解购物中心动线设计要领(水平动线垂直动线后勤动线)
![20张图详解购物中心动线设计要领(水平动线垂直动线后勤动线)](https://img.taocdn.com/s3/m/cd3a6f01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d9.png)
20张图详解购物中心动线设计要领(水平动线垂直动线后勤动线)动线分类动线指人、车、货在购物中心内移动所形成的水平和竖向的空间先行规律。
水平动线1单动线单动线指消费者不走回头路的动线,购物中心应尽可能设计成单动线。
单动线可以让购物者有良好的消费体验和感受,利于消费者辨别方向并记住感兴趣的商铺和品牌。
•单动线轴长水平动线轴长一般控制在200-250m左右。
•单动线形态单动线组织在动线设计中,可以采取直线或弧线型人流组织方式,曲线型动线能扩大商业展示面长度,丰富“视觉空间感”,提高“单店能见率”,增加“游逛趣味性”。
在保证店铺尺寸与形态布局实用的前提下,可采用弧线型动线增加空间丰富性及商铺的可视性。
如宁波万达广场标准布局为直线,空间呆板;深圳KKmall为弧形动线,空间丰富,对消费者更有吸引力。
2多动线购物中心应尽量避免多动线设计易引起的问题,如支动线的店铺不易活;路线选择常常让顾客失去方向感。
南京水游城采取多动线设计,产生多个3岔-4岔路口,使顾客容易迷失方向,无法看全所有店铺,次动线明显不如主动线人多。
•多动线设计要点1当条件所限,必须采用多动线设计时,要注意避免断头、死角店铺出现;标识清晰,避免易迷路的导向。
如香港圆方采用主题颜色分区与清晰的指示系统将5条动线明确的区分开。
•多动线设计要点2多动线设计中需要注意个性化节点空间(中庭或者转折空间)的设置,避免消费者迷失。
如北京朝阳大悦城空间单调杂乱,应通过增设中庭,重新梳理。
垂直动线1垂直电梯垂直电梯的重要性逐渐被扶梯所取代,因此多布置在非核心商铺位置。
•垂直电梯布置原则可结合卫生间与休息区布置;垂直电梯要能到达停车场;垂直电梯要与影院、餐饮、KTV等有特殊营业时间的店铺相结合,作为延时电梯使用。
如杭州万象城通过垂直电梯将人流导向购物中心高层的影院及餐饮区,并可以作为延时电梯使用。
2扶梯扶手电梯以定向应道人流为目的,将人流导向购物中心的高层和尽端。
购物中心动线设计规划方法
![购物中心动线设计规划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14a9b2587c24028915fc3ea.png)
引言顾客流动路线(简称动线),也就是客流在商场中的走向,包括进口、出口及通道。一般来说,“动线”决定了顾客的商品购买,左右着商场的销售额。近期,为了让消费者获得更好的购物体验,金宝汇购物中心、北京apm等相继对商场内的扶梯进行改造升级,让顾客逛商场时感觉更舒适、便捷。顾客流动路线 顾客流动路线(简称动线),也就是客流在商场中的走向,包括进口、出口及通道。一般来说,“动线”决定了顾客的商品购买,左右着商场的销售额。近期,为了让消费者获得更好的购物体验,金宝汇购物中心、北京apm等相继对商场内的扶梯进行改造升级,金宝汇购物中心调整了一层西侧扶梯的方向,并增加了两部中庭观光直梯,北京apm则增加了一层到三层,三层到六层的跨层梯,让顾客逛商场时感觉更舒适、便捷。传统滚梯 。自今年6月起进行的电梯及环境升级改造,露出了真容中庭增加了两部观光直梯,现有一层西侧扶梯被更换了方向。
北京商场的特点是经营楼层高,一般都超过五层,比如北京apm地上7层,朝阳大悦城地上8层,西单大悦城甚至高达地上11层。如何带动客流到顶层去,解决垂直动线是首要问题。 “以前是五年大装修,三年小装修,现在是每年都有小装修。”北京apm购物中心总经理蔡志强说,改善顾客的购物体验,跨层梯最体贴,也最有效,可以让顾客“一步到位”。比如从b3停车场,到首层,然后直接到六层。 蔡志强说,由于楼层高,从下到上的传统动线设计,希望客流一层一层地往上爬,这很难,所以传统购物中心,顶层的租金都很低,因为客流上不去。如今,一个新的思路是,将动线设计为从上到下,先将所有能吸引客流的商户都放在六楼七楼,比如电影院、餐饮;然后通过快速直达电梯、跨层扶梯等,将客流带动到顶层去。等吃完饭或看完电影后,大家不着急了,再慢慢逛下去。 商场里直达顶层的扶梯,目前以大悦城的飞天梯最为典型。朝阳大悦城设置了两部飞天梯,“一飞五”和“五飞八”。顾客上得方便,但下没有落地梯。除了坐直梯,顾客上去后,只能一层一层下来,停留在购物中心的时间会相对较长。 从上到下的动线设计,可以形成喷淋效应,对每一层的租户都有好处;而跨层梯又创造了多个首层的概念,从带动客流和提升租金收益来看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朝阳大悦城,由于8层可抵达性强,加上有电影院、游戏厅以及绿茶等人气餐厅,所以8层的客流和人气都很高,可以很好地带动附近楼层的客流。 北京apm也是如此,6层有电影院,外婆家等餐饮,客流量也非常大。现在,北京apm里,一楼到三楼,三楼到五楼,二楼到四楼,四楼到六楼,每个楼层都有跨两层的扶梯;刚改造完成的还有一楼到三楼,三楼到六楼的跨层梯。 从消费者出发的动线设计,让顾客便捷到达和离开很关键。蔡志强说,北京apm还有写字楼,传统的写字楼,首层必须有个漂亮的大堂,跟商场是分开的,但北京apm改造后,将写字楼大堂搬到了三层,写字楼租户上下班,都路过商场,六层餐饮层也有一个写字楼的电梯大堂,中午,员工可以很方便地到六层吃饭,不用到外面去。 从强迫到体验 逛得舒心最重要购物中心的动线,设计规划理念是遵循体验式,让消费者逛的时候,能不知不觉地经历更多的商铺。这与传统百货或超市等强迫式的动线不同,体验式动线更贴近消费心理,优势更明显,它不单单是为了让大家经历更多的店铺,而是让消费者逛得舒心。 特别是扶梯,过去是承载顾客上下楼的功能,现在不仅仅是解决楼上楼下垂直动线的问题,而是既时尚又有直达便利性的设施,比如西单大悦城的飞天梯刚出来时,很多人就专程跑去坐。 几年前,扶梯的安排是压迫式的,坐扶梯从一层到另一层,硬是要你走出很远的路,经历更多的店,才能到达下一个扶梯,现在是按照消费者的心理感受,扶梯之间的距离明显缩小,大部分可以直接从一层滚到顶层;跨度也在增大,让消费者的选择性增加很多,可以直接到达消费者想去的地方,这都是朝向有利于消费行为、消费心理的模式转变。 在扶梯设置上,国内是领先的。国外的动线比国内简单,通常情况下,它们就是单循环,主要是它们的楼层数都不多,一般是两层三层,最多四层。而在国内六七层的购物中心很普遍,楼层较高,垂直型的购物中心,扶梯动线比国外更加复杂,尤其是飞天梯的设计,只有亚洲才有。 朝阳大悦城推广部相关人员则认为,由于单层动线较长,为了防止顾客产生疲倦,朝阳大悦城在主动线上每隔一定距离就设置了DP点和小型景观,同时设置一些水吧,轻食、甜品等增加逛街乐趣。今年还邀请香港知名的建筑空间设计师汤兆荣,将2层街区改成蝴蝶街区,增强了该区域的体验感。(本文来自和桥机构)
商业地产商场的布局与动线46页PPT
![商业地产商场的布局与动线46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b067aa29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49.png)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END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购物中心内部动线设计
![购物中心内部动线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9429acb2cc58bd63186bd3f.png)
购物中心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商业体,专业人士关注的不仅仅是其外观设计,而更关心其内部设计,内部动线设计是否合理将影响到品牌商家和消费者的满意度。
RTM创格购物中心运营管理机构认为,在购物中心的品牌招商阶段,品牌商家首先看到的是规划设计图,有经验的品牌商家,从设计图上就能看出店铺的面积是不是符合自己的需求,动线设计是否能将人流吸引到相应的店铺位置。
而对于消费者来讲,合理的动线设计,不仅能节省消费者的行走路程,还能看到更多的品牌。
因此,RTM创格购物中心运营管理机构将就如此重要的购物中心内部动线设计和大家分享。
内部动线分为主入口动线设计、中庭动线设计设计、楼层水平动线和楼层垂直动线设计,RTM 创格购物中心运营管理机构将分别进行阐述。
总体来讲,内部动线的设计要达到一个最终的目标,就是使消费者在不走回头路、冤枉路的前提下,能看到更多的商铺、逛到更多的商铺。
主入口设计无论是独立于购物中心的建筑设计形式,还是在购物中心外立面设计主入口,其都应该具备形象鲜明、有明显标识的特征,达到对人的视觉有冲击力,晚上更要强调灯光的效果,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而位置多选择在临街朝向,消费者很容易就能看到,并且容易抵达进入,对消费者形成明显的导视导流作用。
比较有特点的诸如上海K11购物中心的入口设计。
中庭动线设计中庭一般设置在消费者进入购物中心后,很容易就能看到的区域。
用来做各种活动,是购物中心展示形象,品牌商家新品及形象展示的场所。
具有聚人气的功能,同时也通过有效的导视系统,将人流导入到各个楼层。
楼层水平动线水平动线的设计需要从品牌商家和消费者两者的角度去考虑。
水平动线要考虑到消费者的可见性、可达性和位置感,当然,所有的设计都是在消费者少走回头路、少走冤枉路的前提下进行。
只有消费者对品牌店铺的可见多、可达多,才有可能进行更多的消费,如果出现盲点、盲区,消费者连逛都逛不到,就更不要提消费了。
动线的设计,一定要建立在清晰明了的基础上,不要给消费者留下逛迷宫的印象,能清晰的知道自己的位置和店铺的位置。
购物中心动线设计规划
![购物中心动线设计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0d6da63da32d7375a417805d.png)
购物中心的动线设计规划一个购物中心为了实现消费者易接近且在其内消费的目标,其动线设计规划是十分重要的,购物中心动线设计规划主要包括:联系外部动线系统规划、入口及大堂动线规划、中庭动线规划、楼层水平动线规划、楼层垂直动线规划等五部分。
一、联系外部动线系统规划购物中心动线设计必须考虑与外部环境的对接,这样才能达到聚积人流的目的。
联系外部动线系统主要包括:联系外部道路、停车场进出动线、行人动线系统、货车动线系统。
1、联系外部道路大型购物中心的联外道路可以说是动线系统中很重要的一项,在规划联外道路系统时,应考虑该项目周边道路现有的交通状况,主大门及广场可面向主道(所谓主道指日常应有大量的人流、车流通过,车道不能是城市快速道,但可以是主干道),这样才能吸引人流及方便行人进出,此外侧门最好是另有其他的联外道路,且尽量避免以过境交通量很大的道路作为其唯一联外道路,联外道路应做到可以很方便迅速地接上地区性主要干道或快速道路,以充分发挥其集聚的功能,并可使其对周边道路的交通影响减至最低。
联外道路与完善的交通运输网连结,能扩大购物中心的辐射范围,扩大其商圈,能方便购物者到达及货料运送。
像这方面的案件很多,如广州天河城,除主门(北门)面向交通量很大的天河路(注:其不是快速路)外,其它三个门分别有天河南一路、体育西路、宏城广场及地铁作为其联外道路,并通过它们与广州黄埔大道、环城高速、华南快速、广深高速等密切相连,使其商圈范围覆盖达整个珠三角,并创出单日最高人流达80多万的效果。
另外像上海一百,它除有大门在繁华的南京路步行街外,还有侧门朝向人民广场,这样使其外联能力大大加强。
2、停车场进出动线停车场进出口的位置将会影响周边道路的车流方向,规划不当的停车场进出口不仅会影响停车场的进出效率,也会导致车流回堵而影响周边道路上的车流。
一般规划停车场进出口时,应注意的有以下几项:*出入口应设于交通量较少的非主道路上。
若一定要设于较大车流量的道路上时,必须在出入口处向后退缩若干距离以便车辆进出。
万达第四代综合体动线设计
![万达第四代综合体动线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5063c39ee06eff9aef807cb.png)
万达第四代综合体动线设计一、外部交通动线的规划设计1、“交通为先”,万达商业综合体以完善促进城市的交通流线需求为首要任务。
各个功能区的外部流线设置必须考虑周边道路现状及远期规划需求,与城市交通节点,如地铁、公交站、人行天桥和路口等完美接合。
2、外部车行出入口在每条沿街面原则不超过两个,位置应符合当地交管部门的规定,确有困难之处应通过集团相关部门积极进行协调解决。
3、停车场的交通动线(1)出入口应设置于交通流量较少的非主要道路上。
若一定要设置于较大车流量的道路上时,必须在出入口处向后退缩若干距离以便车辆进出。
(2)配合地块周边道路车行方向,车库口宜单进单出组织车流。
4、商业综合体应设置足够的城市广场区作为人流的主要集散空间,广场一般结合城市道路路口和室内步行街的出入口设置,其规模以0.3 万至1 万平米为宜,可据需要设置多个。
5、各出入流线应独立设置,尽量避免相互干扰。
货流客流及人流车流应区分有序,符合商业运营、办公酒店和公寓的日常使用要求。
6、消防应急的流线应符合国家及当地有关技术规范。
二、内部交通动线的规划设计1、入口及大堂的动线商业项目的出入口设置。
商业项目的出入口要与周边的市政交通相配合,实现内部交通动线与外部交通体系的沟通。
(1)综合体步行街的主要出入口的外部,应该设置一定的缓冲空间,一般为10 米×10 米以上的广场,以容纳从各个方向来的人流。
(2)在步行街主入口内要设置前厅,使人流能从这个聚集点分散到各个业态分区,以实现商业利益的最大化。
(3)入口大堂对购物中心而言是一项重要的空间形象指标,应能有明显易辨的特性,对外部环境要有一定的视觉形象冲击,再次要将购物中心的名称及图案标志进行显著的展现,以突出企业形象,表现其形象的视觉系统(VI),对外在环境而言,购物中心的人口应大而显著。
2、中庭的动线规划中庭是垂直交通组织的关键点,也是步行空间的序列高潮,这里人流集中、流量大,最有可能吸引人流上行。
商业购物中心动线及空间设计
![商业购物中心动线及空间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a9ac73b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8.png)
商业购物中心动线及空间设计商业购物中心是人们休闲娱乐、购物消费的场所,而购物中心的动线及空间设计对于顾客的购物体验至关重要。
合理的动线设计可以引导顾客在购物中心中畅快地逛街购物,空间设计则可以为顾客提供舒适的环境,使他们愿意停留更长时间,增加购物中心的营业额。
在本文中,将对商业购物中心的动线及空间设计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动线设计是购物中心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动线设计可以优化空间利用,提高购物中心的效益。
购物中心的动线应该简洁明了,不宜过于复杂。
顾客在购物中心中行走,最好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各个品牌店铺,不需要频繁地询问路线或者走迷宫般的通道。
动线应该合理引导顾客的流量分布。
一般来说,购物中心的核心区域会吸引大部分顾客,因此可以通过设置主要通道或者增加标识来引导顾客进入核心区域。
购物中心中店铺的布局也应该考虑到动线设计,一些品牌店铺的位置可以设置在主要通道上,这样可以让更多的顾客看到并进店购物。
动线设计也要考虑到购物中心的整体氛围,比如可以通过设置景观装饰或者音乐氛围来引导顾客沿着规定的路线行走,增强购物的愉悦感。
在购物中心的空间设计方面,首先要考虑的是采光和通风。
良好的采光和通风可以为顾客创造舒适的环境,让他们愿意在购物中心中停留更长时间。
在设计购物中心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增加自然采光和通风系统,减少对于人工照明和通风设备的依赖。
购物中心的空间设计也要考虑到顾客的休息需求。
可以设置一些休息区域,比如沙发、长椅等,让顾客可以在购物累了之后找到一个地方稍作休息。
购物中心的空间设计也可以考虑到一些娱乐设施,比如儿童游乐区、休闲咖啡区,这样可以增加顾客在购物中心中的停留时间,增加购物中心的经营收益。
在购物中心的空间设计中,还要考虑到卫生间和停车场的设置。
购物中心中的卫生间应该布局合理,位置明确,以方便顾客就近使用。
购物中心的停车场也要考虑到规划和设计。
一般来说,购物中心的停车位要尽量增加,尤其是在一些繁忙的商圈,购物中心的停车位会成为吸引顾客的一个重要因素。
购物中心布局和动线的设计说明书
![购物中心布局和动线的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3ab57a5031b765ce050814c8.png)
三种基本布局的长板与短板购物中心的典型空间布局可归分为线形、环形和枝形三种,由这三种基本形可以衍生出多种建筑平面,例如线形包含双线形、弧线形、L型,环形包含矩形、圆环形、复式环形,枝形包括风车形、十字形、Y形、T形等等。
环形环形布局适用于较宽松的基地,步行街形成环路,店铺可以获得更为均等的被浏览几率,优点是迴游性好,可以提高销售机会,便于利用平面中明确的向心性来组织中庭空间,缺点是较大的进深尺寸对防火疏散有较高的要求。
比如上海百联西郊,整个建筑环拥一个椭圆形的大面积景观庭院,内街结构基本为环形系统,并向东西两侧伸出弧形路,道路的宽度并不是很大,局部有拔层,内街与平面轮廓的尺度结合得很好,表达了环形布局对于购物中心布局的重要意义。
线形线形布局适用于狭长的基地,在线形步行街两侧布置店铺,其优点是布局紧凑、通过效率高、店铺浏览率高、方向性强,缺点是迴游性略差、单方向性造成一定的枯燥感,通常可以通过将步行街设计成弧形来增加趣味性,在线上布置大型的节点来缓解消费者的枯燥感。
比如上海正大广场,在其狭长的平面中,客流主要沿东西方向运动,宽阔的南街使消费者顺畅地在东西之间自由流动,一个个店面随着道路的弧度次第出现在眼前,每个店都享有作主角的机会,而南北内街将超长的东西内街从中央截断,一方面可缓解长街的枯燥感,另一方面将客流引向纵深。
枝形枝形布局的实用性很强,不同长度和形态的“枝”可以灵活地适应基地的不同形态,优点是基地利用率高,缺点是迴游性差,如果每条“枝”的长度过大,消费者很容易放弃逛枝的其它部分,当然,可能通过谨慎地设计“枝”的长度、方向、交点、“枝”之间的次级通路来改善这种情况。
比如丹麦罗森加德购物中心,内街系统属于枝形之风车形,风车的核心设有拔层并设计了水池景观,专卖店沿着修长的内街而布置,主力店则一方面通过开敞的咖啡厅与内核联系,另一方面对外又有开放的出入口,使枝形在购物中心布局设计中得到实践。
以人为本的交通动线设计室内的人流系统的规划必须要满足以下几方面因素:物理因素、建筑设计因素、业态分布规律及顾客生理、心理因素。
商业地产商场的布局与动线共46页文档
![商业地产商场的布局与动线共46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3eb0abfcaaedd3382c4d34e.png)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商业地产商场的布局与动线
26、机遇对于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百货商场动线设计
![百货商场动线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0def57da417866fb84a8ef9.png)
好的百货商场就是能够将最多的商品在最多的购物者面前展示最长时间的商场,换句话说,也就是将商品放在人们的行进路线上和视线范围内,并能让人们考虑购买这些商品的商场。
因此,智明的商场总是依照人们怎样行走以及看什么地方来进行设计,使顾客进来之后会按照商家设计的思路一步一步地把整个商场全部逛到,这就是动线设计。
一、商场宏观动线设计(1)狭长形楼体小循环问题近几年流行商业地产开发,开发的用途大多是百货商场,有些项目由于各种原因整个商场占地为狭长形,长150米左右,宽50米左右,一个楼面就是7000平米左右,这种类型的商场普遍存在一个问题,主动线不能贯穿全场,顾客多走“回”字的内线,少走“回”字的外线,形成了狭长形楼体的客流小循环问题。
理想的动线是顾客进门之后走完整个商场,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顾客进入商场之后首先进入共享空间,此时共享空间可能正在做营销活动,聚集了大批顾客围观,但由于共享空间距离入口太近,实际情况是门口人山人海,商场深处柜组前面人烟稀少,顾客在门口就停住了脚步,所以,共享空间应该适当后移,顾客要想观赏共享空间的活动表演必须先穿过门口的一批柜组,这样顾客就进入了商场里边。
第二个问题是当顾客进来之后,电梯正好在中间,除非在商场深处有特别吸引人的东西,否则他最多在电梯附近转一圈,然后就上楼了,形成客流小循环,楼体两边成了死区。
这种狭长形楼体的电梯必须分开设立,顾客进来之后如果想上楼,必须向两边走,这么一来他必须经过更多的商场空间,接受更多的商品信息,所示走“回”字的外线。
第三个问题是楼层主通道的设计,大多数商店为了保证商场的通透性而设计了两条笔直的主通道,当顾客站在一条一百多米长、两三米宽的通道一边,看着眼前的通道以及头上的顶棚POP由近及远、由大到小的变化,那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让顾客感到特别疲惫,这条通道太长了,走下去太累了,于是乎转身离去。
针对这种百货商场中的长通道不能做“一”字形设计,而应该考虑“之”字形设计,隔三、四十米做一个拐弯继续前进,这么一来顾客那种疲惫感可以得到有效缓解,有一种曲径通幽、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