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醇新型工艺技术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聚乙烯醇的塑化改性及其加工工艺研究

聚乙烯醇的塑化改性及其加工工艺研究
mo l r a r a t i o o f 1 : 1 : 1 a s c o mp o u n d e d p l a s ic t i z e r . wh i c h s i g n i ic f nt a l y r e d u c e d he t me l t i n g t e mp e r a t u r e o f P V A. Th e o p t i mu m
关键 词 :P VA 薄膜 ;复配 塑化 ;塑化 工艺 ;熔融温度
中图分类号 : T B 3 2 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4 - 7 1 0 0 ( 2 0 1 3 ) 0 2 - 0 0 2 0 - 0 6
Mo d i i f c a t i o n a n d P l a s t i c i z i n g P r o c e s s o f P o l y ( Vi n y l Al c o h o 1 )
条件 为 1 8 0℃ 的混炼 温度 、3 0 r / mi n的转速 下 ,混炼 2 0 mi n 。在此 最佳 塑化 加 工工 艺条件 下 , 当复配 剂添
加质 量分数 为 2 5 % ( 各 复配增 塑剂的复 配质量 比为 1 : 1 : 1 )时,改性 P V A 的熔点 为 1 6 1 . 6 o C,相对 于纯 P V A 下降 了 3 3 . 4℃ 。
Abs t r a c t: P V A wa s p r e c u r e d wi t h g l y c e r i n / di e t h a n o l a mi n e / s o r b i t o l a s c o mp o u n d e d p l a s t i c i z e r a n d p l a s t i c i z e d o n

聚乙烯醇缩甲醛泡沫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聚乙烯醇缩甲醛泡沫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聚乙烯醇缩甲醛泡沫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4)二、聚乙烯醇缩甲醛泡沫的制备方法 (5)2.1 化学发泡法 (7)2.2 物理发泡法 (8)2.3 生物发泡法 (8)2.4 表面活性剂辅助的制备方法 (10)三、聚乙烯醇缩甲醛泡沫的性能研究 (11)3.1 物理性能 (12)3.2 化学性能 (13)3.3 经济性能 (14)3.4 环境性能 (16)四、聚乙烯醇缩甲醛泡沫的应用研究 (17)4.1 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18)4.2 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 (19)4.3 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21)4.4 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22)五、结论与展望 (23)5.1 研究成果总结 (24)5.2 发展前景与挑战分析 (25)一、内容综述聚乙烯醇缩甲醛泡沫(Polyvinyl alcohol formaldehyde foam,简称PVAF泡沫)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其制备与应用研究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

PVAF泡沫结合了聚乙烯醇(PVA)和甲醛的优异特性,展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耐化学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

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其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PVAF泡沫的制备通常涉及聚合反应、交联反应以及发泡过程。

聚合反应主要目的是合成聚乙烯醇,而交联反应则是利用甲醛等交联剂与聚乙烯醇进行反应,生成三维网络结构。

发泡过程则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引入气泡,形成泡沫结构。

随着研究的深入,制备工艺不断优化,逐渐向高效、环保、可控的方向发展。

在应用方面,PVAF泡沫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热稳定性,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

其在建筑、包装、隔音材料、隔热材料等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增多。

PVAF泡沫的优异性能使其在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关于PVAF泡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备工艺的改进、性能的优化以及拓展其应用领域等方面。

聚乙烯醇(PVA)新纤维研究与应用进展

聚乙烯醇(PVA)新纤维研究与应用进展

聚乙烯醇(PVA)新纤维研究与应用进展赵兴 张兴祥* 张华天津工业大学功能纤维研究所, 天津(300160)摘要:回顾了PVA纤维的发展,综述了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纤维、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阻燃聚乙烯醇纤维、疏水性聚乙烯醇纤维等的制备方法和主要性能用途,并对聚乙烯醇纤维的发展做了展望。

关键词:高强高模 水溶性 阻燃 性能 应用1.引言我国早在50年代就有一些科研单位从事PVA和维纶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各相关企业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引进国外先进装置和改扩建,使我国PVA 及其纤维工业在产量、质量、科研、品种开发和用途开拓、节能降耗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但在科研、品种开发和用途开拓等方面和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不少差距。

聚乙烯醇(PVA)纤维的最初应用在于其性能与棉花相似,其强度、耐磨、耐晒、耐腐蚀性比棉花好,比重比棉花轻,吸湿率接近棉花。

当年,日本、朝鲜、中国等大力发展PVA 纤维的主要目的都是以解决人民的衣着问题为主[1,2]。

但是,随着使用性能更加优良的涤纶、锦纶和腈纶的崛起和后来居上,由于存在抗皱性差、尺寸不稳定、染色性差等缺点,使其在服用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

目前,经过改性和新工艺生产的聚乙烯醇纤维越来越受到重视。

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了阻燃聚乙烯醇纤维、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纤维、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等一批高性能的纤维新品种。

这大大提升了聚乙烯醇纤维在增强、渔业、包装等领域的使用性能并开辟了在医学及离子交换吸附等方面的应用。

聚乙烯醇纤维有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2.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纤维PVA是有潜力制得超高强纤维的柔性链聚合物之一,与根据PVA大分子主链键能理论的计算值相比,目前商品PVA纤维的最高强度仅为理论强度的10%,最高模量为理论极限值的30%[3]。

因此,寻找方法开发研究高强高模PVA纤维是可行的。

纤维断裂的微观机理,一般有分子链滑移和分子链断裂两种说法,其共同点是假设纤维中的分子链是沿纤维轴平行取向排列,应力在纤维横截面上均匀分布的。

聚乙烯醇概论

聚乙烯醇概论

聚乙烯醇研究进展及应用【摘要】聚乙烯醇(PV A)作为一种高吸水性高分子材料,能很好地保水,充分的利用水分,且聚乙烯醇在其他方面也有许多的应用,本文介绍聚乙烯醇的制备、特点及其在胶粘剂、涂料、表面活性剂的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发展方向予以展望。

【关键词】聚乙烯醇高吸水性应用【Abstract】: Polyvinyl alcohol (PVA) as a super absorbent polymer material, good defenses of water, full utilization of water and polyvinyl alcohol has many applications in other area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preparation of polyvinyl alcohol, characteristics andapplications in adhesives, coatings, surface active agents and its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to be Outlook.【Keywords】:Polyvinyl alcohol High water absorptionApplication1 聚乙烯醇介绍1.1基本概念聚乙烯醇树脂是以乙烯法生产的醋酸乙烯为原料,经溶液聚合、无水低碱醇解而得。

工艺具有物耗低、能耗低、污染小的特点,是一种环保型产品,聚乙烯醇主要有完主醇解型和部分醇解型两大类。

聚乙烯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白色片状、絮状或粉末状固体,无味。

溶于水,不溶于汽油、煤油、植物油、苯、甲苯、二氯乙烷、四氯化碳、丙酮、醋酸乙酯、甲醇、乙二醇等。

微溶于二甲基亚砜。

聚乙烯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造聚乙烯醇缩醛、耐汽油管道和维尼纶合成纤维、织物处理剂、乳化剂、纸张涂层、粘合剂等。

聚乙烯醇-乙二醛缩醛树脂的合成工艺研究

聚乙烯醇-乙二醛缩醛树脂的合成工艺研究

聚乙烯醇-乙二醛缩醛树脂的合成工艺研究
聚乙烯醇乙二醛缩醛树脂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塑料、涂料、胶粘剂、纺织品等领域。

聚乙烯醇乙二醛缩醛树脂的合成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乙二醇与醛的缩合反应。

将适量的醛类物质加入乙二醇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催化剂,并加热反应。

在此过程中,醛与乙二醇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带有缩醛基的缩醇化合物。

2. 聚合反应。

将缩醛化合物加入聚乙烯醇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催化剂,并进行反应。

在此过程中,缩醛化合物与聚乙烯醇分子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合物。

3. 加热固化反应。

将制备好的聚乙烯醇乙二醛缩醛树脂放入烘箱中,进行一定时间的加热固化反应,使其成为固体材料。

以上是聚乙烯醇乙二醛缩醛树脂的基本合成工艺步骤,具体工艺条件和反应条件需要根据不同的材料而定。

聚乙烯生产工艺技术进展

聚乙烯生产工艺技术进展

聚乙烯生产工艺技术进展发布时间:2022-09-02T05:35:00.59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9期作者:张健[导读] 聚烯烃具有十分复杂的多级结构,包括分子链结构和聚集态结构.其中,分子链结构有组分组成、分子量及其分布张健乙烯化工厂聚乙烯车间摘要:聚烯烃具有十分复杂的多级结构,包括分子链结构和聚集态结构.其中,分子链结构有组分组成、分子量及其分布、支链序列结构、等规度等;聚集态结构主要包括分子链的链缠结、结晶和取向等,丰富的多级结构赋予了材料诸多优异性能。

然而,也正是由于聚烯烃复杂的多级结构,使得高端聚烯烃产品开发充满挑战。

关键词:聚乙烯;生产工艺;技术进展引言目前,聚乙烯生产工艺技术约15种,而广泛应用于聚乙烯工业化生产的工艺技术有6种,根据反应压力高低的不同,可分为高压法和低压法,高压法主要生产低密度聚乙烯(LDP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 A)、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A)等产品,低压法主要生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中密度聚乙烯(MDPE)、超低密度聚乙烯(VLDPE)等产品[1]。

1均相催化剂 20世纪50年代,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发明将聚烯烃合成由高温高压(300°C、300MPa)的苛刻聚合条件带入温和的低温低压反应环境.研究人员在聚烯烃分子链结构设计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先后出现了茂金属催化剂、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等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催化体系.近年来,化学工作者基于金属有机催化理论,从配体结构设计、金属中心特性等方面实现了聚烯烃分子链结构的准确、高效设计,可以制备支化、接枝、嵌段、交联结构以及极性聚烯烃等聚烯烃材料。

分子链结构的改变能够实现产品亲和性、结晶性、力学性能和流变学行为的可控调节,进而赋予了聚烯烃更加丰富的功能性。

前过渡金属催化剂(Ti、Zr、Hf)对乙烯、丙烯以及α-烯烃聚合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通过配体结构修饰在分子量上能够实现从小分子齐聚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高效制备,涌现出诸多优异的催化剂。

改性聚乙烯醇的研究进展

改性聚乙烯醇的研究进展
P A分 子紧密 接触 , 靠分子 问 的吸附 依 射 线 管 、 油 钻 井 凝 固剂 、 学 抛 光 剂 、 潮 剂 、 雾 剂 、 加热 时溶剂 挥发 ,V 石 光 防 防 水泥灰浆 和土壤 的改 良剂 , 及室 内空气净 化 除臭剂 . 甚至 作 用 形 成 具 有 一 定 机 械 性 能 的 膜 ,从 而 发 挥 黏 结 剂 的 性
缠 使 涂 料 、 合 剂 、 维 原 料 、 品 加 丁剂 、 化 剂 、 散 剂 、 粘 纤 纸 乳 分 薄 子 之 间 的 作 用 力 增 强 、 结 增 多 , 它 的水 溶 性 也 逐 渐 降 低 , 液粘度增 大 。 溶 膜 等 产 品 , 用 范 围 遍 及 纺 织 、 品 、 药 、 筑 、 材 加 应 食 医 建 木
还可用于液 晶显示等 , 具有 十分广 阔的应用前 景四
能 。冈此 ,V P A碳链 的长短 及醇解 度 的大小直接 影响着
膜 的物 理 机 械 性 能 。 另 外 , V 的 醇 解 度 , 影 响 着 分 子 PA 因
2 P A的特 性 及 存 在 问题 V
21 水溶 性 .
5 8 %的 溶 剂 性 、 护 胶 体 性 、 体 阻 绝 性 、 磨 性 以及 经 特 殊 处 的 ,所 以从水 溶 性 要求 来 说 ,以醇解 度 为 8 %~ 8 保 气 耐 V 另 随着 聚 合 度 的 增 加 ,V 分 子 链 增 长 , PA 分 理 具 有 的耐 水 性 , 了 作 维 纶 纤 维 外 , 被 大 量 用 于 生 产 P A 为 好 。 外 , 除 还
Su m ar m y& Reve iw
综 述 与 评 述
改性 聚 乙烯醇 的研究 进展
康 永 . 秀 娟 柴
( . 西 金 泰 氯 碱 化 _ 有 限公 司 技 术 中心 , 林 1陕 T 榆 780 1 1 0;

高聚合度聚乙烯醇的工业化研究

高聚合度聚乙烯醇的工业化研究
产 3 3t V 2 9 。 0 P A 49
19 9 8年建 设 的 5k/ 多 品种 P A生产 线 , ta V 理 论 上可 以生 产 聚 合度 从 100~240的 P A 产 0 0 V
品, 但在实际生产 P A 09时就遇到聚合釜 内结 V 29
块 、 出管 易 堵 塞 等 问题 , 过 多 年 生 产 实 践 , 釜 经 P A 0 9已经 能 够 顺 利 地 长 周 期 运 行 。本 次 通 V 29 过研 发生产 P A 4 9 探 讨解 决 生 产 中可 能 存 在 V 29 , 的各 种问题 。
质量 分数控 制在 2 % ~2 % 。 2 6
12 试 验过 程 .
试 验分 3次进 行 。第 一 次在 2 0 0 9年 3月 2 4
日开 始 ,7日因 A一 2 2 0 4 B釜 出泵 打 不 出料 , 车 停 紧急处 理后 重新投 料开 车 。4月 2日 A一 0 B釜 42 出再 次发生 堵塞 现 象 停 车处 理 , 出管 疏 通 后 聚 釜 合 B列恢 复生 产 P A 09 V 29 。本 次 试 生 产 l 0天 ,
第 5 ̄(00 j21) J
付 国平等 . 高聚合度聚乙烯醇 的工业化研究
2 结果 与讨 论
从 图 1可 以看 出 , 3月 2 4日甲醇 配 比调整 到
1 试验 部分
在 对第 一 阶段 的生 产 情 况做 了分 析 总结 后 ,
于 20 09年 7 1 月 3日再次生产 P A 49 7月 2 V 29 , 8 日8 1 现 D一 0 B塔 板 积 液 , :0发 41 由于 是 首 次遭
遇这种 情况 , 在操 作 应 急 措施 方 面不 够果 断 和 正 确, 导致 D 一 0 B塔 板 与 降液 管 堵 塞 , 合 12 41 聚 、 釜按应 急 预案停 车 处 理 , D一4 1进 行 甲醇 蒸馏 、 0 水洗 、 开人孔 清 扫塔 板 。本 次 试 生 产 1 , 生 5天 共

《超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聚乙烯醇的合成工艺研究》范文

《超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聚乙烯醇的合成工艺研究》范文

《超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聚乙烯醇的合成工艺研究》篇一摘要:本文着重研究了超高分子量与低分子量聚乙烯醇的合成工艺,通过分析不同合成条件对聚乙烯醇分子量的影响,探讨了优化合成工艺的方法。

本文首先概述了聚乙烯醇的合成原理和当前的研究现状,随后详细描述了实验材料和方法,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了超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聚乙烯醇的合成工艺,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一、引言聚乙烯醇(PVA)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纺织、涂料、胶黏剂、医药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聚乙烯醇的分子量对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超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聚乙烯醇的合成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二、聚乙烯醇的合成原理聚乙烯醇的合成主要通过乙烯与醋酸乙烯酯(VAC)的聚合反应实现。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醋酸乙烯酯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醋酸乙烯酯(PVAC),再经过醇解反应得到聚乙烯醇。

三、研究现状及意义近年来,关于聚乙烯醇合成工艺的研究日益增多,特别是在分子量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然而,对于超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聚乙烯醇的合成工艺研究仍需深入。

通过对合成工艺的优化,可以控制聚乙烯醇的分子量,从而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

四、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醋酸乙烯酯、催化剂、甲醇等。

2. 实验设备:聚合反应釜、分光光度计、凝胶渗透色谱仪等。

3. 实验方法:采用不同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进行乙烯与醋酸乙烯酯的聚合反应和醇解反应。

通过调整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催化剂种类和用量等,探究对聚乙烯醇分子量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合成工艺对聚乙烯醇分子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压力、催化剂种类和用量等因素对聚乙烯醇的分子量具有显著影响。

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可以合成出超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的聚乙烯醇。

2. 优化合成工艺:通过调整反应条件,优化了聚乙烯醇的合成工艺。

在保证产物纯度的同时,提高了产物的分子量控制能力。

3. 产物表征:利用分光光度计和凝胶渗透色谱仪对合成的聚乙烯醇进行表征,验证了其结构与性能。

pva、pla生物基新型膜材料产业化

pva、pla生物基新型膜材料产业化

今天我要给你介绍的是关于pva、pla生物基新型膜材料产业化的主题。

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新兴产业,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将从多个角度对这一主题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高质量、深度和广度兼具的文章,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领域。

1. pva、pla生物基新型膜材料产业化的背景pva、pla生物基新型膜材料产业化是基于对传统塑料材料的替代和改进,以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的挑战。

这种材料具有生物降解、可再生和可循环利用的特点,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未来塑料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全球范围内,pva、pla生物基新型膜材料产业化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投资,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重点扶持和发展的领域之一。

2. pva、pla生物基新型膜材料产业化的技术进展随着生物基新型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进步的不断推进,pva、pla生物基新型膜材料产业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在原材料选择、生产工艺、产品性能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pva、pla生物基新型膜材料的生产工艺上,通过技术改进和创新,已经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并且产品质量和性能得到了明显提高。

这些技术进展为pva、pla 生物基新型膜材料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未来的产业化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持。

3. pva、pla生物基新型膜材料产业化的市场前景目前,pva、pla生物基新型膜材料市场正在迅速扩大。

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对pva、pla生物基新型膜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pva、pla生物基新型膜材料的应用和开发。

在各种领域,如包装、医疗、建筑等,pva、pla生物基新型膜材料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未来,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pva、pla生物基新型膜材料产业化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你已经对pva、pla生物基新型膜材料产业化有了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国内外高性能聚乙烯醇纤维技术进展

国内外高性能聚乙烯醇纤维技术进展

国内外高性能聚乙烯醇纤维技术进展目前,柔性链聚合物所制成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典型代表为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纤维、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醇(UHMW-PVA)纤维。

目前,制得PVA 纤维的最高模量为115GPa,但迄今为止商用PVA纤维的最高强度仅为2.5GPa左右。

PVA可以形成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使其熔点高达245℃,高于PE纤维。

PVA要达到100GPa的高模量,仅需20倍的超拉伸,而PE纤维则需要200-300倍的超拉伸。

作为理想的石棉、玻璃纤维取代品以及在国防军工中的防弹材料的应用,高强高模的PVA纤维的技术发展很快,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正在被不断的发掘之中。

目前,国内外开发高强高模PVA纤维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制备UHMW-PVA;制备高立构规整度的PVA;利用新型纺丝工艺技术制备高性能的PVA纤维。

高性能PVA纤维的强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聚合度越大,其纤维的强度就越大。

目前,由超导氧化物和PVA混合物制备超导纤维用的PVA纤维材料需要平均聚合度为(3.3-12.1)×10(3-上标),若小于2.45×103或者大于16×103则不能用于纺丝。

而常规方法由醋酸乙烯(VAC)经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得的PVA聚合度不高。

目前,制备PVA的工艺方法主要是采用自由基聚合。

自由基聚合中影响聚合度的因素主要有引发剂的种类及用量、聚合温度、实施方法等。

采用光引发、辐射引发、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和偶氮二异庚腈(ADMVN)低温高活性引发剂制备高相对分子质量的PVA中,光引发、辐射引发制得的PVA的平均聚合度最高,一般都能超出10×103,而氧化还原体系和其它低温引发剂引发的产物的平均聚合度在(3-10)×103,但是辐射引发存在不易工业化,投资过大等不利条件;而氧化还原体系是引发剂体系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达到的平均聚合度也相对较高,工业化也比较容易,但其缺点是易使聚合产物变色,影响到最终产品在市场中的应用。

聚乙烯醇渗透汽化分离膜的研究进展

聚乙烯醇渗透汽化分离膜的研究进展

Vol.32No .22006202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 收稿日期:2005209216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项目(ZC 0204)作者简介:蔡邦肖(19492),男,浙江省乐清市人,教授,主要从事膜科学与工程的教学、科研工作。

E 2mail :imse @mail .zjgsu .edu .cn ;caibxp @mail .hz .zj .cn 。

综 述 文章编号:100623080(2006)022*******聚乙烯醇渗透汽化分离膜的研究进展蔡邦肖, 张佩琴(浙江工商大学食品、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膜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杭州310035) 摘要:在描述聚乙烯醇(PVA )成膜工艺制取不同类型的分离膜以及PVA 膜的改性处理技术的基础上,给出了PVA 膜渗透汽化(PV )分离有机物 水、有机物 有机物混合物的性能,讨论了交联剂、复合膜的支撑膜、高分子网络结构等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PV 操作参数如料液浓度、操作温度等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提出了PVA 膜在今后研究开发中的3个方向。

关键词:聚乙烯醇(PVA );膜;渗透汽化(PV );分离;性能中图分类号:TQ 028.8文献标识码:AState of the Art of Poly (vinyl alcohol )Membrane for PervaporationCAI Bang 2xiao , ZHANGPei 2qin(Institute of Membra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of Food 、BiologicalandEnvironmentalEngineering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Hangzhou310035,China )Abstract :The preparationof different types of poly (vinyl alcohol )(PVA )membrane and varioustechniques of PVA membrane modification were described .Pervaporation (PV )performances of PVAmembrane for separating organic water and organic organic mixtures were given .The effects of the cross 2linking agent ,the specifications of support membrane ,the polymer network structure as well as blending PVA membrane and carriers in fixed 2site carrier PVA membrane on PV separation performances were em 2phatically discussed .Three development trends on PVA membran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uture are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Key words :poly (vinyl alcohol )(PVA );membrane ;pervaporation (PV );separation ;performance 聚乙烯醇(PVA )是一种水溶性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成膜性、粘接力和乳化性,有卓越的耐油脂和耐溶剂性能以及良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

聚乙烯醇缩甲醛胶工艺的研究

聚乙烯醇缩甲醛胶工艺的研究

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制备PVM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聚乙烯醇溶于适量的溶剂中,得到溶液A;
2、将甲醛溶液和适量的催化剂加入到溶液A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B; 3、将混合物B在适宜的温度和压力下反应一定时间;
4、反应结束后,将产物冷却、洗涤、干燥,得到PVM。
参考内容二
4、分离和纯化:待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的聚乙烯醇缩丁醛从反应液中分离 出来,并经过洗涤、干燥等纯化步骤。
5、加工:将纯化的聚乙烯醇缩丁醛进行加工,如挤出、压延、注射等,得 到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制品。
三、注意事项
在制备聚乙烯醇缩丁醛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原料的质量和纯度对聚乙烯醇缩丁醛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使用 高质量的原料。
参考内容三
聚乙烯醇缩丁醛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树脂,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 机械性能。在粘合剂、涂料、纤维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次演示将详细介绍聚 乙烯醇缩丁醛的合成方法、反应机理以及应用领域,同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方法,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聚乙烯醇缩丁醛的合成主要采用醇解法。首先,将聚乙烯醇和丁醛按照一定 比例混合,然后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缩合反应。反应过程中,丁醛的端基 与聚乙烯醇的羟基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羟基,并进一步缩合形成聚合物。最终得 到的聚乙烯醇缩丁醛具有较应时间的控制难度较大,导致产物分子量分 布不均;
2、改性过程中,改性剂的种类和添加量对产物的性能和稳定性影响较大, 但缺乏系统的研究;
3、对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的性能评价体系尚不完善,导致产品的性能和稳定 性存在差异。
参考内容
引言
聚乙烯醇缩甲醛(PVM)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泛 的应用。PVM具有高度的热稳定性、化学惰性、低吸水性和良好的电气性能,因 此在涂料、胶粘剂、密封剂、绝缘材料和化妆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 传统的PVM制备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反应条件苛刻、产率低、副产物多等,因 此探索一种新型的制备PVM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纤维的生产工艺初探

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纤维的生产工艺初探

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纤维的生产工艺初探首先是原料制备。

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纤维的原料主要是聚乙烯醇(PVA)树脂。

PVA是一种溶解于热水中的聚合物,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
力学性能。

常用的PVA树脂制备方法包括醋酸法和乙醇法。

醋酸法是将乙
烯通过水合作用得到乙烯醇,再经过醋酸酯化、加水解和精制等步骤得到PVA。

乙醇法是通过乙烯与甲醇加氧气反应得到乙醇,再通过水解得到PVA。

通过这些方法制备的PVA树脂可以满足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纤维的要求。

接下来是聚合反应。

将制备好的PVA树脂与适量的稀释剂和助剂混合,通过高温高压反应将PVA树脂聚合成高分子量的线性聚合物。

聚合反应需
要控制反应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以保证聚合效果和纤维的强度。

纤维形成是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纤维生产的关键步骤。

聚合反应得到的PVA聚合物溶液经过脱气、过滤和脱水等处理后,通过纺丝机构将溶液拉
伸成纤维。

纤维形成过程中,要控制拉伸速度、拉伸倍数和温度,以获得
期望的纤维形态和力学性能。

最后是后处理工序。

纺制得到的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纤维经过一系列的
后处理工序,包括沉淀凝固、冷却固化和热处理等。

这些工序可以进一步
提高纤维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提高纤维的品质和使用寿命。

总之,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纤维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制备、聚合反应、
纤维形成和后处理工序。

通过科学合理地控制每个工艺步骤,可以获得优
质的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纤维产品。

聚乙烯醇(上)

聚乙烯醇(上)

年产 30000 吨聚乙烯醇聚合精馏一塔系统工艺设计第一章 聚乙烯醇综述1.1 聚乙烯醇性质和用途1.1.1 聚乙烯醇性质简介 聚乙烯醇树脂是以乙烯法生产的醋酸乙烯为原料,经溶液聚合、无水低碱醇解得。

工艺具有物耗低、能耗低、污染小的特点,是一种环保型产品,聚乙烯醇主要有完主 醇解型和部分醇解型两大类。

1.1.1.1 聚乙烯醇的化学结构聚乙烯醇的端基较复杂,除了羟基外,还有羧基、羰基和二甲基乙氰基等。

这些 基团表现了复杂的行为。

它们除了影响到维尼维纤维的着色、染色性能、吸湿性能, 并促使聚乙烯醇溶解部分的增加。

根据羟基空间分布的位置,可分为全同结构聚乙烯醇(I-PVA)、间位结构聚乙 烯醇(S-PVA)和无规结构聚乙烯醇(A-PVA)。

以下就是这三种结构的构象:I-PVA结构最规整,S-PVA结构规整性差些,A-PVA结构最不规整。

聚乙烯醇的优优 QQ510852074第1页共 62 页2010-9-25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结构愈规整,大分子之间结合就越紧密,分子间的羟基和氢愈容易形成氢键,它们的 结晶度就愈高,制成纤维耐热水性就高。

低温聚合生产的聚乙烯醇全同结构占的比例 大,规整性高,用它制成的纤维,不经过缩醛化处理耐热水性也很高。

1.1.1.2 聚乙烯醇的化学性质 聚乙烯醇的化学性质在于它的仲醇基的存在,它在一定程度上类似纤维素,例如它的羟基含量与纤维素中羟基的含量相差不大。

它能进行多元醇典形的化学反应,能 够酯化和醚化,能与碱金属、醛反应。

也能与二硫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黄原酸盐。

其水溶液有很好的粘接性和成膜性;能耐油类、润滑剂和烃类等大多数有机溶剂;具 有长链多元醇酯化、醚化、缩醛化等化学性质。

溶于水,为了完全溶解一般需加热到 65~75℃。

不溶于汽油、煤油、植物油、苯、甲苯、二氯乙烷、四氯化碳、丙酮、醋 酸乙酯、甲醇、乙二醇等。

微溶于二甲基亚砜。

120~l50℃可溶于甘油.但冷至室温时 成为胶冻。

改性聚乙烯醇的研究进展

改性聚乙烯醇的研究进展

改性聚乙烯醇的研究进展康永;柴秀娟【摘要】聚乙烯醇的耐水性差以及热塑加工性能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发展,但其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使其在材料应用领域受到高度重视.本文对聚乙烯醇的特性以及发展作了概括,同时对聚乙烯醇的未来发展作了展望.【期刊名称】《佛山陶瓷》【年(卷),期】2010(020)011【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改性;聚乙烯醇;特性【作者】康永;柴秀娟【作者单位】陕西金泰氯碱化工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榆林,718100;陕西金泰氯碱化工有限公司,榆林,718100【正文语种】中文聚乙烯醇(Poly Vinyl Alcoho,简称PVA,)是一种无色、无毒、无腐蚀性、可生物降解的水溶性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性能介于塑料和橡胶之间[1]。

一般用于纤维和非纤维两大类。

它具有独特的皮膜柔韧性、平滑性、耐油性、耐溶剂性、保护胶体性、气体阻绝性、耐磨性以及经特殊处理具有的耐水性,除了作维纶纤维外,还被大量用于生产涂料、粘合剂、纤维原料、纸品加工剂、乳化剂、分散剂、薄膜等产品,应用范围遍及纺织、食品、医药、建筑、木材加工、造纸、印刷、农业、钢铁、高分子化工等行业。

PVA还可作PVA橡胶、感光材料、临时保护膜、高频淬火剂、阴极射线管、石油钻井凝固剂、光学抛光剂、防潮剂、防雾剂、水泥灰浆和土壤的改良剂,及室内空气净化除臭剂,甚至还可用于液晶显示等,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2]。

2.1 水溶性PVA的水溶性与其醇解度有关系。

醇解度为87%~ 89%的产品水溶性最好,不管在冷水还是在热水中它都能很快地溶解,表现出最大的溶解度,所以其在医疗中可作为软组织的缝合剂[3];醇解度在89%~90%以上的产品,为了完全溶解,一般需加热到60~70℃;醇解度为99%以上的PVA只溶于95℃的热水中,而醇解度在75%~80%的产品只能溶于冷水,不溶于热水。

因-OCOCH3是疏水性的,所以从水溶性要求来说,以醇解度为85%~88%的PVA为好。

聚乙烯醇加硼砂方法

聚乙烯醇加硼砂方法

聚乙烯醇加硼砂方法前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绿色化学技术逐渐成为热门话题。

聚乙烯醇加硼砂方法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合成方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深入探讨聚乙烯醇加硼砂的原理、应用以及相关研究进展。

聚乙烯醇加硼砂原理聚乙烯醇的特性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简称PVA)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材料,具有良好的可溶性、高缓解温度和生物相容性等优点。

由于其水溶性,PVA在水溶液中具有出色的黏性和粘附性。

这使得PVA成为许多应用领域的理想材料,如粘合剂、涂料、纺织品和医疗用品等。

硼砂的特性硼砂(Boric acid)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H3BO3。

硼砂是一种无色结晶性固体,可溶于水,并具有抗菌、阻燃和消防等特性。

由于硼砂的独特性质,它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材料、玻璃工业和制药工业等领域。

聚乙烯醇加硼砂方法聚乙烯醇加硼砂方法是一种将聚乙烯醇和硼砂进行物理混合的合成工艺。

其原理是通过聚乙烯醇和硼砂之间的弱相互作用力,实现聚乙烯醇和硼砂的结合。

这种方法有助于改变聚乙烯醇的性质,提高其耐热性和机械性能。

同时,硼砂的阻燃特性也可通过聚乙烯醇加硼砂方法得到增强。

聚乙烯醇加硼砂的应用材料领域聚乙烯醇加硼砂方法在材料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纤维素基复合材料中,硼砂可以作为填充剂,增加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另外,聚乙烯醇和硼砂的结合还可用于制备高分子材料的抗火涂层,提供更好的防火性能。

医学领域由于聚乙烯醇的生物相容性和硼砂的抗菌性能,聚乙烯醇加硼砂方法在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例如,可以制备聚乙烯醇/硼砂纳米复合材料,用于制备药物缓释系统、伤口修复材料和组织工程支架等。

环保领域聚乙烯醇加硼砂方法是一种绿色合成方法,对环境友好。

在一些涂料和粘合剂中,聚乙烯醇和硼砂可以替代传统的有机溶剂和有毒添加剂,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相关研究进展硼砂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硼砂的加入量对聚乙烯醇/硼砂复合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pva工艺技术方案

pva工艺技术方案

pva工艺技术方案PVA工艺技术方案一、背景介绍PVA(聚乙烯醇)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树脂,具有良好的可溶性、膜结构和可靠的刚性。

它在纺织、制革、造纸、建筑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提高PVA工艺的稳定性和效率,我们提出了以下PVA工艺技术方案。

二、方案目标1. 提高PVA的溶解速度和溶解度。

2. 提高PVA膜的拉伸强度和刚度。

3. 优化PVA工艺过程,降低废品率和工艺成本。

三、解决方案1. PVA溶解速度和溶解度的提高a. 采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溶解工艺,提高PVA的溶解速度和溶解度。

b. 使用融化剂、增溶剂或酸催化剂等辅助剂,促进PVA的溶解过程。

2. PVA膜的拉伸强度和刚度的提高a. 优化PVA膜材料的成分和配方,控制PVA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分布。

b. 采用拉伸工艺,通过控制拉伸速度和温度来提高PVA膜的拉伸强度和刚度。

c. 添加增强纤维材料(如玻璃纤维、碳纤维等)来增加PVA膜的强度和刚度。

3. PVA工艺过程的优化a. 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实时监测PVA工艺参数,控制工艺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b. 优化工艺流程,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中间环节和能源消耗。

c. 使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工具,提高生产效率和工艺精度。

d. 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对PVA产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质量控制。

四、预期效果1. PVA溶解速度和溶解度得到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得以提升。

2. PVA膜的拉伸强度和刚度得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得到提升。

3. PVA工艺过程得到优化,生产成本和废品率得到降低。

4. PVA产品的竞争力得到提升,市场份额得以扩大。

五、实施计划1. 设定实施计划和目标,明确技术改进的时间和规模。

2. 建立团队,包括工艺工程师、生产工程师和质量专家等,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

3. 采购必要的设备和仪器,提供所需的技术支持和培训。

4. 开展试验和实验室测试,验证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5. 逐步引入改进的工艺技术,监控和评估其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乙烯醇新型工艺技术的研究进展摘要: 综述了聚乙烯醇的发展历程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介绍了聚乙烯醇的生产原料、合成高聚合度聚乙烯醇的聚合方法和引发方式,以及合成低聚合度聚乙烯醇方法的研究进展。

同时从醇解过程着手简述了聚乙烯醇解工艺和醇解设备的研究和应用状况,并对中国聚乙烯醇行业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聚乙烯醇; 新型工艺技术;研究聚乙烯醇( PV A) 是1924 年德国的化学家赫尔曼和汉奈将NaOH 加入聚醋酸乙烯酯( PV Ac)中首次完成实验室合成的,1926 年实现工业化生产之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

PV A 可以根据不同的合成方法制备出性能各异的高分子聚合物,性能介于塑料和橡胶之间。

其粘结性、耐油性、胶体保护性、阻隔性、可降解性等特殊优异的性能大幅拓宽了它的应用领域。

PV A 的研究及生产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而不断深入。

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国内逐步开始PV A 多用途的研究。

PV A 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课题.1 目前国内外聚乙烯醇的工艺技术及产品中国从1963 年首次引进PV A 生产工艺以来,迄今已有13 家生产企业,产量跃居全球第一。

目前已有的生产工艺有乙烯法和乙炔法,分别以乙烯和乙炔为原料制备PV Ac 。

再经过醇解得到PV A。

根据用碱量的不同分为高碱醇解和低碱醇解两种。

国内目前PV A 的聚合度主要为中等聚合度, 醇解度的范围主要有78 %、88 %、98 %和完全醇解的98 %~100 %。

大宗产品PV A1799 , 主要用于纱浆料和纺织助剂。

PV A2099 在盐水的催化作用下与甲醛缩合而产生具有耐水性的聚乙烯醇缩甲醛高分子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和内外墙壁涂料。

国外利用不同聚合度和醇解度具有不同的性能的特点,已生产出各种高低聚合度和醇解度的聚乙烯醇产品,高聚合度有的高达2 500~4 500 ,甚至到10 000 ;低聚合度产品的聚合度低于100 、醇解度小于50 %的聚乙烯醇产品也已问世。

目前,国外已能生产出不同聚合度、醇解度的聚乙烯醇产品品种在50 种以上。

特别是日本可乐丽公司生产的KH220 和LL207 ,作为PVC 聚合的悬浮剂,基本上垄断了中国的市场。

中国还在加大对PV A 多品种、多用途的开发,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 PV A 新型工艺技术的研究概况当前PV A 新型工艺技术开发的热点主要是两个极端产品, 主要从生产的原料, 高聚合度PV A 和低聚合度PV A 的合成方法,以及在醇解过程中醇解工艺和醇解设备方面进行研究。

下面分别从几个方面简述聚乙烯醇新型工艺技术的研究概况。

2. 1 生产原料中国的13 家企业都是以天然气和电石为原料生产PV A ,技术相当成熟。

最近美国哈尔康研究所开发了以甲醇和合成气制取醋酸乙烯工艺。

由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并不丰富,要实现乙炔路线向乙烯、天然气路线的转换成本很高,而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由煤生产甲醇和合成气制取醋酸乙烯是美国哈尔康研究和发展公司开发的新技术,据报道此工艺路线生产成本将比乙烯法或天然气乙炔法低21 %。

而在乙烯气相法工艺中,采用Leap 流化床工艺建厂或改扩建,在一定的生产规模下,投资费用降低30 %。

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实现PV A 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一定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 Halcon 公司正在开发以醋酸甲酯为原料的合成气路线,其主要的步骤是醋酸甲酯和CO 反应生成醋酐,再氢解生成亚二乙酸酯,经过热裂解生成醋酸乙烯和醋酸。

虽然现在还没有工业化的报道,但却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 2 高聚合度PV APV Ac 聚合度的大小是影响PV A 性能的重要因素。

国内外研究人员从聚合方法和引发剂的种类来控制PV Ac 的聚合度。

根据目前文献及专利报道,醋酸乙烯酯自由基聚合时易发生链转移难以得到较高聚合度的PV Ac 。

Burneet G M、筏义人、藤原直树等人分别采取光聚合、辐射聚合和悬浮聚合控制聚合过程中的链转移问题,并采用高活性的引发剂制备出超高聚合度的PV A 。

但是这些方法要实现工业化生产,还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2. 2. 1 聚合方法美国科学家Sato 等人用低温悬浮聚合的方法成功合成聚合度为13 000 的PV A。

日本的佐藤寿昭用偶氮二异庚腈(ADMVN) 作为引发剂,用悬浮聚合的方法制备出高聚合度的PV A。

Mizuno M 以水或二甲基砜或乙醇为溶剂,在- 60~15 ℃的范围内聚合得到聚合度为5 000~8 000 的PV A。

2001 年东华大学的张悦庭等人采用过硫酸钾为氧化剂,在低温条件下合成高聚合度PV A ,并成功制备了聚合度大于9 000的PV A。

Lyoo[ 13 ] 等人利用ADMVN 低温引发V Ac 反应,分别研究了本体聚合、溶液聚合和悬浮聚合法来制备高聚合度的PV A ,其聚合度约为3 000~6 000 。

低温乳液聚合的反应速率大于本体聚合的反应速率,与本体聚合相比较,乳液聚合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很容易扩散出去,避免反应热过高引发爆聚。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的PV A 的聚合度高于常规PV A。

综上所述,本体聚合法所得的PV A 聚合度虽然相对较高,但转化率无法提高。

溶液聚合中采用链转移系数小的物质作为溶剂,但链转移反应仍无法控制,产物的分子量分布较宽。

悬浮聚合和乳液聚合过程中工艺条件复杂,设备价格昂贵、过程参数难控制、聚合产物的分离较为困难。

这就意味着高聚合度PV A 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开发工作仍在探索中。

2. 2. 2 引发剂氧化还原引发剂体系反应活化能为(40~60)kJ / mol , 在0 ~50 ℃下就可以引发聚合。

Lyoo 等人采用偶氮类氧化还原引发剂AAPH ,乳液聚合制备出聚合度为3 500 的PV A。

而采用高活性的偶氮类ADMVN 要比传统的AIBN 耗能小,在约30 ℃就能高效引发单体聚合。

并采用ADMVN 为引发剂制备出聚合度为3 000~6 000 的PV A。

除了采用高活性引发剂之外,1984 年美国Allied 公司在低温下通过光引发自由基聚合获得聚合度为27 000 的PV A。

Yam2aura[ 等人采用聚氧乙烯醚的硫酸盐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在0 ℃下采用高压汞灯辐射引发乳液聚合,制备出聚合度为128 000 的PV A。

综上所述,利用光和辐射引发制备的PV A聚合度高,但是不易工业化生产。

采用高活性的引发剂在低温乳液聚合中,能制备出高聚合度的PV A。

但是如何提高低温下的引速率,降低生产成本,也是其实现工业化生产的一个瓶颈。

2. 3 低聚合度PV A由于乙烯醇不能以游离态稳定存在,聚乙烯醇不可能直接从乙烯醇聚合得到,目前多由醋酸乙烯聚合制成聚醋酸乙烯酯, PV Ac 的甲醇溶液在碱催化下,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醇解,得到不溶于醇的PV A 海绵状沉淀。

所得到的PV A 沉淀再经过粉碎、挤压、脱液就可以得到PV A。

因此,欲制备低聚合度、低醇解度的聚乙烯醇,必须先制备低聚合度的聚醋酸乙烯酯。

使用不同的引发剂和不同的链转移剂是制备低聚合度PV A 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日本可乐丽公司通过采用半连续溶液间歇操作或添加链转移剂R2SH 的方法制备聚合度为100 的PV A。

许东颖等以甲醇为溶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低聚合度的聚醋酸乙烯酯,通过调节原料醋酸乙烯酯与甲醇的体积配比,可以调节聚醋酸乙烯酯的聚合度。

在偶氮二异丁腈与醋酸乙烯酯的质量比为0. 2 % ,V (醋酸乙烯酯) ∶V (甲醇) = 50 ∶50时、反应4 h 、可得到聚合率87 %、聚合度为600的PV A 。

王久芬[19 ] 等采用溶液聚合法,以醋酸乙烯酯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甲醇为溶剂,并加入适当的三氯甲烷作为分子量调节剂,首次合成低聚合度的聚醋酸乙烯,后者经醇解得到了外观为白色粉末状,平均聚合度为600 ,醇解度为80 %的低聚合度PV A。

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张巧玲等采用醋酸乙烯酯为单体,选用甲醇作为溶剂、偶氮二异丁腈作引发剂、二硫基乙醇为链转移剂,将单体醋酸乙烯与溶剂甲醇以(60~80)∶20 的质量比混合、加入占单体质量0.1 %~0.5 %的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和占单体质量0.2 %~4 %的链转移剂二硫基乙醇,于45~70 ℃反应2~4 h 。

以溶液聚合的方法制得低聚合度聚醋酸乙烯酯;再将低聚合度聚醋酸乙烯酯溶解于甲醇中得到质量分数为15 %~25 %的聚醋酸乙烯酯甲醇溶液,在35~45 ℃下加入占溶液体积10 %~25 %的质量分数0. 5 %~3 %NaO H 甲醇溶液、醇解1~3 h ,得到聚合度为50~500 的PV A。

2. 4 PV A 改性PV A 家族中除了高低聚合度、高低醇解度品种外,还有许多在大分子主链和侧链上带有不同基团的PV A 衍生物。

要深层次地开发PV A ,就需开发PV A 衍生物,在PV A 支链和主链上引入特殊基团,使其具有附加的特殊性能。

通过不同的共聚单体,不同的共聚改性方法,可以制得性能差异很大的共聚改性PV A ,可以赋予共聚改性PV A 一些常规PV A 所不具有的独特性能,满足差异化的客户需求。

此外,由于PV A 分子含有许多仲羟基,通过这些高活性的仲羟基亦可进行许多有益的化学改性,制得许多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开拓PV A 应用的新领域。

2. 5 醇解工艺及设备PV A 的醇解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同时进行的过程。

低碱醇解工艺简单,耗能低,产品适用性强,已成为主要的醇解工艺。

PV Ac 在皮带式醇解机中进行醇解,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系物料粘度增大。

因此,醇解过程参数的控制相对就比较难。

而传统的皮带式碱醇解工艺,使产物的分离比较难控制。

残留物的含量过高, PV A 容易发黄,会使产品的质量不达标。

而新的醇解工艺和醇解设备的不断问世。

为不同品种的PV A 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许东颖采用悬浮醇解工艺,以环己烷、正庚烷、石油醚等作为悬浮剂,PV Ac 在搅拌和悬浮剂的作用下发生醇解反应并分散成小颗粒,再经分离、洗涤、干燥得到PV A 颗粒。

悬浮醇解工艺的优点是体系粘度低,散热快,温度控制比传统的醇解法容易,PV A 以固体小颗粒沉淀在悬浮体系中,无需粉碎及后处理工序,较传统的碱醇解法要简单。

积水化学工艺不采用酸和碱作为催化剂,而使用活性Al2O3 、硅胶或活性炭等催化剂使PV Ac 在水溶液中醇解,水提供了醇解反应所需要的羟基。

活性Al2O3 等催化剂可以通过加热的方法使其活化再生和循环利用。

此醇解工艺的优点是醇解中不含醋酸钠,产物中醋酸分离比较容易,该醇解工艺的工艺简单,产品纯度高,生产成本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