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总体布置要求

合集下载

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

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

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
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是确保变电站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准则。

其涵盖多个方面,包括总体规划、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地下管线布置等,旨在保证变电站的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同时满足扩建和节约用地的需求。

首先,变电站的总平面布置应满足总体规划要求,考虑系统负荷发展要求,不宜堵死扩建的可能,并应使站区总平面布置尽量规整。

同时,应确保站内工艺布置合理,交通便利,节约用地。

其次,变电站的主要生产及辅助(附属)建筑宜集中或联合布置,以方便运行和管理。

当变电站与换流站合并建设时,应根据辅助(附属)建筑的性质和使用功能要求进行分类集中或联合布置。

此外,变电站的布置应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量,并结合自然地形进行布置。

当站区地形高差较大时,可采用台阶式布置。

对于山区变电站的主要生产建(构)筑物和设备构支架,当靠近边坡布置时,应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竖向布置方面,变电站应满足防洪、排水要求,并考虑场地排水和雨水收集利用。

地下管线布置应确保管线安全、经济、合理,并考虑便于施工、维护和检修。

最后,变电站的总布置设计还应考虑环境保护和景观设计要求,确保变电站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和美观性。

总之,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是确保变电站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

通过遵循这些规程,可以确保变电站的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运行可靠,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持。

110kV变电站总平布置优化及地质勘察要求

110kV变电站总平布置优化及地质勘察要求

110kV变电站总平布置优化及地质勘察要求摘要:电力供应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对促进各个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城镇化建设和工农业发展中,电力需求都越来越大,尤其是各种电力需求矛盾的激增,电力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起重变电站平面布置优化对供电布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电力持续健康供应的先决条件,本文结合电网公司110KV变电站标准设计和地质勘察的规范进行实例分析,指出其中的问题,对110KV变电站总平面布置优化及地质勘察要求。

关键词:110KV变电站;平面布置;地质勘查前言:110kV变电站的总平面合理布局的设计不仅关乎电力事业发展的前景,更是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的要求,科学合理的布局有利于发挥变电站的工程设计的进一步优化,落实“规范、巩固、完善、提高”总设计要求,不断的更新技术设备,在土地资源紧张的现实下,发挥变电站的科学平面布局,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以最小的的土地资源模式发展出良性循环的高水平、高效率的变电站布局开发,是可持续发展观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精神体现,对于促进电力事业的稳定发展、国民经济健康运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面,我们从110kV变电站的总平面布置优化的设计原则以及优化方案来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110kV变电站总平面的科学布置做出理论上的探讨。

一、110KV设计标准概述在《110~500 kV输变电工程标准设计要求及可研深度规定》中,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要求110 kV变电站在总体布置上,必须要实现变电站的基本功能和核心功能,实现变电站全过程、全寿命周期内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

首先是在建筑风格上,总体体现工业性产品或设施的特点,提倡工艺简洁、施工方便、线条流畅,与环境协调,遵循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典型设计总体原则。

长期以来,由于变电站建设一直采用的是非标准化设计,不同的电力设计院采用的是不同的土建布置和建筑设计方案,最终导致外立面形态各异、建筑设计颜色及构造与变电站周边建筑环境不协调,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区的110 kV变电站建设,还有部分位于旅游风景区的110 kV变电站建设,常常成为破坏周围环境的制约性因素。

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 dlt5056-2007

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 dlt5056-2007

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056-20071. 引言1.1 概述本文是对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056-2007的详细解读和分析。

该规程旨在指导变电所的总体布置设计,确保变电设备的合理配置和安全运行。

文章将通过对各章节的解读,探讨其中提到的要点和技术细节,为读者提供全面且深入的了解。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包括六个主要部分,除了引言外,还包括章节一、章节二、章节三、章节四以及结论。

每个部分都会对规程中要点进行详细阐述,并通过实际案例或数据来支持相关观点。

1.3 目的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056-2007内容的全面指南。

通过深入解读各个章节,并对其中提到的关键概念和技术进行解析与讨论,希望能够增强读者对该规程内容的理解,并能够应用相关知识于实际工作中,确保变电站布局设计达到高效、安全和可靠的标准。

以上是“1. 引言”部分内容的详细描述,请按照需要进一步扩展或修改。

2. 章节一2.1 要点一在变电所总布置设计中,要点一是关于变电设备的选择和排列。

首先,在选择变电设备时需要考虑其功率、负荷特性以及与其他设备之间的互联关系。

根据实际需求,可以选用高压开关柜、变压器、低压开关柜等设备,并合理安排它们的布置。

对于高压开关柜,应考虑其容量和工作条件,确保能够满足所需的负荷需求,并具备可靠的操作性能。

同时,还需要考虑安全因素,如设置过载保护装置和灵活的遥控功能等。

对于变压器的选择和排列,则需要根据负荷容量来确定合适的型号和数量。

重要的是将其安置在空间充裕、通风良好且便于检修维护的区域内。

同时,为了防止火灾等意外情况发生,还应设置监测系统和灭火装置。

此外,在低压开关柜方面,应充分考虑各种用电设备之间不同功率等级的匹配问题,并且注意保证不同线路之间具有良好的隔离性。

2.2 要点二要点二涉及到变电所的接地设计。

变电所的接地设计是保障操作人员和设备安全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接地系统能够有效地消除或分散电流,降低操作人员触电、设备损坏等风险。

变电站施工总平面布置

变电站施工总平面布置

变电站施工总平面布置一、场地布置(一)场地布置原则1.优先利用永久性道路,新建临时道路沿生产和生活施工设施布置,尽可能形成环线且畅通无阻,方便设备运输。

2.设施布置符合《施工组织设计导则》基本原则,设置科学合理,计算准确可行,既满足方便生产利于生活、安全环保和劳动保护的要求,又满足工程建设需要,降低工程临建成本,提高综合效益。

3.总体紧凑合理,区域分工明显,整体美观,实用。

4.各区域采用标准围栏隔离,方便区域内的管理,也便于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规划。

(二)施工总平面规划1.施工生活区拟根据现场情况灵活确定。

2.生产临建土要布置在站区内,包括:搅拌站场区、材料堆放场、钢筋加工场、中小型构件预制场、材料库、木工加工场、施工办公区等。

3.结构堆放于已施工完相应配电装置基础的场地内,便于就地组合和吊装。

布置详见:附图《220kV**输变电新建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二、施工道路布置1.根据施工蓝图现场主要的施工道路采用永临结合。

2.在各作业区域,增加道路接口主要的施工道路连通。

3.进站大门入口道路硬化,并设置专门的车辆冲洗场地,设置沉砂井及排水沟,保证车辆不带泥上路,同时也保证入站无扬尘污染。

4.现场临时需用道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建。

三、生产临建布置生产临建主要包括:搅拌站场区、中小型构件预制场、钢筋原材料堆放场,钢筋加工场、材料库、木工加工场.项目部办公区等,见附图《220kV**输变电新建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一)办公区1.根据本工程的统一规划要求,监理方、施工单位的办公区集中布置,并充分利用场地设置广场和绿化场地,做到办公区域整洁、美观;2.本工程的施工办公区占地面积约为800m2;3.项目部租用附近村委会办公室作为项目部办公用房,办公区环境优雅,规范整洁,使工作、生活、休息方便和舒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二) 建筑施工作业区本工程土建施工作业区主要考虑设置土建专业队工具房、库房、钢筋原材堆场、钢筋加工场、半成品堆场、周转材料堆场、型材堆场及钳工半成品堆场、电气材料堆场、技术组办公室、库房及各种工具房。

(完整版)变电站选址概要

(完整版)变电站选址概要

中小型变电站的选址和总布置发表于2007-8-29 16:53:36分使用道具小中大楼主邱颖捷北京电力设计院变电站地址选择与总布置是一门科学性、综合性、政策性很强的工程,是电力基本建设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

站址选择是否正确,总布置是否合理,对基建投资、建设速度、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

实践证明,凡是重视前期工作,站址选择得好,总布置合理而又紧凑的,则投资省、建设快、经济效益高,反之,将给电力建设造成损失和浪费,甚至影响安全供电。

1 站址选择的基本要求 1.1 靠近负荷中心变电站站址的选择必须适应电力系统发展规划和布局的要求,尽可能的接近主要用户,靠近负荷中心。

这样,既减少了输配电线路的投资和电能的损耗,也降低了造成事故的机率,同时也可避免由于站址远离负荷中心而带来的其它问题。

1.2 节约用地节约工程用地是我们的国策,我们需要遵循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合理布置,尽可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凡有荒地可以利用的,不得占用耕地,凡有差地可以利用的,不得占用良田。

尤其要避免占用菜地良田等经济效益高的土地。

用地要紧凑,因地制宜,用劣地作为站址选择方案是决定一个设计方案好坏的主要条件之一。

随着北京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区用电量的增加,单独拿出一块土地用于变电站建设是很困难且不经济的,所以我们应该适当发展地下式变电站,全部设备均设置在高层建筑的地下室,以适应城市建设的要求。

如北京电力设计院设计的北太平庄110 kV地下变电站和甘家口110 kV地下变电站,这些变电站占地面积小,但造价颇高,重点要解决好通风与防火问题,这将是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区电力发展的趋势。

1.3 地质条件的要求随着对农业的保护及对农民利益保护的不断加强,注重山区的电力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不仅对于农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也会为北京郊区开展旅游事业及提高山区人民生活水平提供前提条件,电力深入山区,供电范围大,交通不便,所以选好站址是非常重要的。

全户内变电站方案设计.doc

全户内变电站方案设计.doc

全户内变电站方案设计
1、两栋配电楼220kV全户内变电站方案
1)变电站建设规模
变电站为220kV、110kV、10kV三级电压,本期/终期设计规模如下:主变压器:2/3台240MVA变压器;220kV出线:3/6回,全部为电缆出线;110kV 出线:7/14回,全部为电缆出线;10kV出线:20/30回,全部为电缆出线;无功补偿:远期每台240MVA主变10kV侧共设置5组8MVar并联电容器组和1组8MVar并联电抗器,各组主变低压侧无功补偿装置随主变同期安装。

2)变电站的布置
站区总体为两栋一字形配电楼平行布置,主要建筑物采用各功能房间模块组合而成,两栋配电楼0.0m层、5.0m层和11.0m层布置图。

配电楼布置在站区南侧。

主变压器和220kVGIS上下垂直布置,分别位于配电楼0m层和11m 层,其中主变压器散热器布置于配电楼外;10kV并联电容器布置于配电楼东端,在0m、5.5m和11m三层垂直布置。

#2配电楼布置在站区北侧。

0m层主要布置10kV设备,包括并联电抗器、开关柜、接地变成套装置及所用电配电盘;5m 层布置110kVGIS和继电器室。

两栋配电楼下均不设电缆层,按照电压等级分别设置220kV、110kV和10kV电缆隧道。

站区内设置两条南北方向的隧道,将两栋配电楼下方三条电缆隧道相互贯通。

本方案具有布置清晰,层次分明,运行维护方便,施工检修方便等特点,显著节约了建筑面积和占地面积,符合我国“节约用地”的基本国策。

2、结论
通过以上方案可以看出,户内站比户外站空间节省很多,二两栋户内站比一栋的建筑面积又有进一步的节省,而且便于操作,便于维护。

变电站总体布置要求

变电站总体布置要求

1 总平面布置一般规定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应按最终规模进行规划设计,根据系统负荷发展要求,不宜堵死扩建的可能,并使站区总平面布置尽量规整。

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应满足总体规划要求,并使站内工艺布置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交通便利,节约用地。

站区总平面宜将近期建设的建(构)筑物集中布置,以利分期建设和节约用地。

城市地下(户内)变电站土建工程可按最终规模一次建设。

变电站的主要生产及辅助(附属)建筑宜集中或联合布置。

当与换流站合并建设时,可根据辅助(附属)建筑的性质、使用功能要求分类集中或联合布置在站前区。

在兼顾出线规划顺畅、工艺布置合理的前提下,变电站应结合自然地形布置,尽量减少土(石)方量。

当站区地形高差较大时,可采用台阶式布置。

山区变电站的主要生产建(构)筑物、设备构支架,当靠近边坡布置时,建(构)筑物距坡顶和坡脚的安全距离应按第条确定。

城市地下(户内)变电站与站外相邻建筑物之间应留有消防通道。

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高度要满足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规定。

主控通信楼(室)、户内配电装置楼(室)、大型变电构架等重要建(构)筑物以及GIS组合电器、主变电器、高压电抗器、电容器等大型设备宜布置在土质均匀、地基可靠的地段。

位于膨胀土地区的变电站,对变形有严格要求的建(构)筑物,宜布置在膨胀土埋藏较深、胀缩等级较低或地形较平坦的地段;位于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变电站,主要建(构)筑物宜布置在地基湿陷等级低的地段。

扩建、改建的变电站宜充分利用原有建(构)筑物和设施,尽量减少拆迁,避免施工对已建设施的影响。

主要建(构)筑物主控通信楼(室)宜布置在便于运行人员巡视检查、观察户外设备、减少电缆长度、避开噪声影响和方便连接进站大门的地段。

主控通信楼(室)宜有较好的朝向,并使主控制室方便同时观察到各个配电装置区域。

各级电压的配电装置应结合地形和所对应的出线方向进行优化组合、避免或减少线路交叉跨越。

配电装置互相间的相对位置应使主变压器、无功补偿装置至各配电装置的连接导线顺直短捷、站内道路和电缆的长度较短。

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

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

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是指在变电站设计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标准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旨在保证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并提高其效率和可靠性。

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主要涉及到变电站的选址、布置、结构设计、设备配置等方面,是变电站设计的基础和依据。

一、选址规程1. 变电站选址应考虑周围环境因素,包括土地利用、地理条件、气候特点等,以确保变电站的安全性和运行稳定性;2. 变电站选址应符合相关规划和法律法规要求,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影响;3. 变电站选址应考虑供电范围和未来扩建需求,预留足够的用地空间。

二、布置规程1. 变电站布置应满足输变电设备的容量和额定电压等要求,确保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和通风条件;2. 变电站布置应考虑设备运行时的维护和检修便捷性,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3. 变电站布置应遵循火灾防护和防爆要求,确保变电站的安全性;4. 变电站布置应考虑变电站的外观和环境协调性,建设美观、整洁的变电站。

三、结构设计规程1. 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应考虑设备重量和地质条件,确保变电站建筑的稳定性;2. 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应遵循相关建筑规范和标准,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3. 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应考虑设备的安装和调试需求,确保建筑的合理布局和结构稳定;4. 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应考虑环境保护要求,选择环保材料和设计方案。

四、设备配置规程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是保证变电站正常运行和稳定供电的重要依据,必须严格执行和落实。

设计人员应认真遵循相关规程和标准,确保变电站的设计方案科学合理,保证变电站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水平,保障供电质量,为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

【Omid190622】第二篇示例: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是针对变电站的总体规划和设计而制定的技术指南,旨在确保变电站布置合理、安全、高效、节约空间,并满足电力系统运行和维护的需要。

谈变电站总体规划及布置

谈变电站总体规划及布置

文章编号:1009-6825(2012)35-0021-02谈变电站总体规划及布置收稿日期:2012-10-16作者简介:冯树琴(1981-),女,工程师冯树琴(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23)摘要:针对变电站的总体规划及布置进行了阐述,从变电站方位的确定、站区竖向布置、站区边坡支护、防排洪(水)设计及进站道路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结合案例加以说明,为类似项目设计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变电站,总体布置,方位,竖向布置中图分类号:TU271.1文献标识码:A0引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电力系统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加强及改善电力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关注电力建设与环境、规划等方面相统一协调。

变电站为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受环境因素影响,同时改变了周围环境、占用自然资源,合理布置变电站在加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今天,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变电站站内总平面布置是由电气专业完成的,围墙内用地合理性主要由电气工艺专业控制。

土建专业则根据电气总平面布置,在满足系统规划、电气线路等专业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地区规划、站址区地形地貌、防洪排水、交通运输等条件完成变电站总体规划及布置。

土建专业的总体规划及布置工作主要包括确定变电站围墙的方位、站区竖向布置、站区边坡支护、防排洪(水)设计及进站道路设计方案等几个方面,其在规划区内、外有不同设计原则,以下介绍规划区内、外变电站总体规划及布置以上几个方面的设计方法。

1变电站方位(变电站围墙位置)的确定位于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变电站的方位布置主要依据规划部门提供的控制性详规确定。

一般情况下,变电站围墙平行于规划道路,同时兼顾线路出线,如果采用电缆出线,变电站方位需兼顾电缆出线易于与规划预留电缆通道衔接;若采用架空出线,变电站方位需为线路终端塔预留位置。

在确定此类变电站方位时设计人员须与规划部门密切沟通、协商。

位于规划区范围外的变电站方位确定原则:首先从线路顺畅和满足电气工艺要求的角度考虑变电站大致方位,然后根据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周围建(构)筑物和环境条件等因素最终确定变电站方位。

电气工程变电站规范要求

电气工程变电站规范要求

电气工程变电站规范要求电气工程中的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于将高压电力转换为低压电力,以供给工业、商业和住宅用户使用。

为确保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和高效性能,电气工程变电站需要满足一系列规范要求。

本文将介绍一些电气工程变电站常见的规范要求,以确保变电站的设计、建设和运维过程中的安全与稳定。

1. 设计规范要求电气工程变电站的设计需要遵循一系列规范要求,以确保其符合电气系统的需要并满足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

一般而言,变电站的设计应遵循以下规范要求:1.1. GB 50052-2019《电气工程建设质量验收规范》该规范规定了电气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包括建设设计、设备选型、施工图纸、装置设置等方面的要求,从而确保变电站的设计与建设质量得以保障。

1.2. GB 50152-2018《变电站设计规范》该规范规定了变电站综合设计中的技术和经济指标要求,包括变电站的总体规划、场地布置、设备选择、绝缘配合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变电站的设计在安全、经济、可靠和适用性方面得到充分考虑。

1.3. DL/T 5037-2013《电气设备防护设计规范》该规范规定了电气设备在设计和安装过程中的防护要求,包括避雷器、绝缘子、线路选择、接地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变电站的设备在正常运行和异常情况下的安全防护。

2. 施工规范要求电气工程变电站的施工过程需要按照一定的规范要求进行,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一般而言,变电站的施工应遵循以下规范要求:2.1. GB 50268-2008《电力工程施工和质量验收规范》该规范规定了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相关要求,包括工程建设组织、施工顺序、安全措施、检测验收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变电站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得到有效控制。

2.2. DL/T 5226-2002《电气工程通用施工规范》该规范规定了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般要求,包括施工准备、施工组织、质量控制、安全防护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变电站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

2024年正确设置变电站设备与安全标志

2024年正确设置变电站设备与安全标志

2024年正确设置变电站设备与安全标志2024年正确设置变电站设备与安全标志的重要性及具体操作方法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需求不断增加,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电能传输、变压、分配等功能。

正确设置变电站设备与安全标志对于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人身安全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变电站设备的正确设置和安全标志的设置要求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变电站设备的正确设置1. 变电站布置设计变电站布置设计是变电站设备正确设置的前提和基础。

为确保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布置设计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1)合理的场地选择:选取具备良好排水条件、地势平坦、无滞水、无积雪、无严重地震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场地。

(2)合理的主厂房位置:主厂房应离居民区、教育、医疗、文化等人群聚集场所一定距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3)合理的设备摆放位置:根据变电站的规模和布置要求,合理摆放变压器、开关设备、继电器保护装置等设备,保证设备之间的安全间距。

2. 变电设备的安装与调试(1)设备安装: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严格按照设备安装要求进行。

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护措施,遵守相关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安装工具,防止设备在安装过程中出现损坏或者不当操作导致的安全隐患。

(2)设备调试:设备安装完毕后,需要进行设备的调试工作。

调试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确保设备的接线正确且牢固,避免出现接线错误或松动而引起的故障;- 其次,设备的参数设置要准确,关键参数应在设备规格和设计要求范围内;- 再次,对设备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确保设备正常工作,没有异常情况;- 最后,对设备进行试运行,检查各项设备运行参数和运行状态是否满足要求。

三、安全标志的设置要求1. 安全标志的种类与位置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变电站设备应设置以下几种安全标志:(1)禁止标志:用于禁止人员进行某些危险操作,如禁止闯入标志、禁止吸烟标志等,这些标志应设置在明显的位置,以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变电站总体布置要求内容

变电站总体布置要求内容

1 总平面布置1.1一般规定1.1.1 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应按最终规模进行规划设计,根据系统负荷发展要求,不宜堵死扩建的可能,并使站区总平面布置尽量规整。

1.1.2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应满足总体规划要求,并使站内工艺布置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交通便利,节约用地。

1.1.3站区总平面宜将近期建设的建(构)筑物集中布置,以利分期建设和节约用地。

城市地下(户内)变电站土建工程可按最终规模一次建设。

1.1.4变电站的主要生产及辅助(附属)建筑宜集中或联合布置。

当与换流站合并建设时,可根据辅助(附属)建筑的性质、使用功能要求分类集中或联合布置在站前区。

1.1.5在兼顾出线规划顺畅、工艺布置合理的前提下,变电站应结合自然地形布置,尽量减少土(石)方量。

当站区地形高差较大时,可采用台阶式布置。

山区变电站的主要生产建(构)筑物、设备构支架,当靠近边坡布置时,建(构)筑物距坡顶和坡脚的安全距离应按第2.3.4条确定。

1.1.6城市地下(户内)变电站与站外相邻建筑物之间应留有消防通道。

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高度要满足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规定。

1.1.7主控通信楼(室)、户内配电装置楼(室)、大型变电构架等重要建(构)筑物以及GIS组合电器、主变电器、高压电抗器、电容器等大型设备宜布置在土质均匀、地基可靠的地段。

1.1.8位于膨胀土地区的变电站,对变形有严格要求的建(构)筑物,宜布置在膨胀土埋藏较深、胀缩等级较低或地形较平坦的地段;位于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变电站,主要建(构)筑物宜布置在地基湿陷等级低的地段。

1.1.9扩建、改建的变电站宜充分利用原有建(构)筑物和设施,尽量减少拆迁,避免施工对已建设施的影响。

1.2主要建(构)筑物1.2.1主控通信楼(室)宜布置在便于运行人员巡视检查、观察户外设备、减少电缆长度、避开噪声影响和方便连接进站大门的地段。

主控通信楼(室)宜有较好的朝向,并使主控制室方便同时观察到各个配电装置区域。

220kV变电站的总平面布置优化

220kV变电站的总平面布置优化

220kV变电站的总平面布置优化发布时间:2021-08-02T03:55:17.367Z 来源:《电力设备》2021年第4期作者:刘玉红[导读] 高压配电装置-变压器-低压配电装置的布局是总平面布置的主体,是核心。

(黑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 150078)摘要:变电站电气总平面布置主要内容包括主控室的布置方式、配电装置的接线方式和电缆构筑物的确定。

变电站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是变压器,其是电气本体专业的纽带地位,它的场地布置应着重考虑起吊、搬运,防火、防爆,进出线方式和通风散热等多方面的考虑。

在变电站总平面布置中应该根据相关要求以及原则进行合理的布置。

关键词:变电站;总平面布置;设计一.变电站总体设计思路:概述变电站地理位置;交通状况;经济发展前景及本变电站供电方向;还须说明本变电站电压等级;进出回路数;变压器容量;系统电源分配情况;本期建设及远景发展情况。

变电站的总平布置图是一张反映变电站各构筑物平面相对位置的俯视图,电气主接线图反映了电气设备间的电气连接,而总平布置则表示了电气设备的相对位置、连接方法、总体布局和定位,因此它是施工设计和安装中的重要图纸之一。

总平面布置主要解决和协调全站建构筑物,道路在平面布置的相互关系和相对位置。

高压配电装置-变压器-低压配电装置的布局是总平面布置的主体,是核心。

站内广场即站区围墙大门到主控制建筑前的空地,以往工程大小各异。

但根据多年工作实践一般认为100mX50m左右最佳。

广场现在以停车场和绿地为主。

应有一定的回旋活动范围,且是整个站区的交通枢纽,从变电站大门直通主控建筑主入口,会给人一种清晰和宽阔的感觉。

除讲求经济,实用,还应注重美观的环境。

主控建筑的布置应该考虑美观、位置适中便于和各电压级的配电装置联系,主入口对准大门,一般靠近大门。

包括设置警卫室,卫生间、机动用房,二次设备间,蓄电池室等等。

电气设备电容器属于易爆易燃品,故不能与主控制室及其配电装置设置在同一室内,但应该尽量与10kV配电装置靠近,以缩短电缆的长度。

变电站工程施工要求模版

变电站工程施工要求模版

变电站工程施工要求模版一、施工前期准备1. 按照设计文件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内容、施工工艺和工序安排。

2. 确保施工现场的环境整洁,杂物清理干净,保证施工安全。

3. 各施工单位要提前组织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二、土建工程施工要求1. 按照设计文件要求进行基坑开挖和地基处理,确保变电站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施工过程中要确保土石方作业的平整度和坡度要求,尽量减少土方运输和堆放对环境的影响。

3. 进行地下管线的布置和铺设,要严格参照设计文件和相关规范,确保管线的质量和安全。

4. 安装有效的防水措施,对待防水层的材料要选择优质、合格的质地。

三、主体结构施工要求1. 进行主体结构的构筑时,要按照设计图纸严格进行施工,保证各构件之间的连接牢固。

2. 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支撑和脚手架的安全检查工作,及时处理明显的安全隐患。

3. 监测主体结构的变形情况,对于超过允许范围的变形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四、设备安装施工要求1. 根据设计文件要求,按照正确的安装程序和方法进行设备的安装。

2. 在设备安装过程中要确保设备和设备基座之间的水平度、垂直度和间距满足要求。

3. 安装设备时要保证设备的固定和支撑牢固可靠,避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晃动和松动。

五、电气工程施工要求1. 进行电气工程的施工时,要根据电气图纸规定的要求进行线缆敷设、电缆接头的连接等工作。

2. 进行电力设备的检测和调试时,要确保设备的接地符合规范要求,充分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3. 在进行电气设备接线时,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接线,保证接线的可靠性和良好的接触。

六、通信与自动化系统施工要求1. 进行通信与自动化系统的布线时,要确保布线路径和标高符合设计要求,避免因布线不当而造成系统通信中断或故障。

2. 要按照设计规范进行设备的安装与接地,确保设备间的信号传输和接收正常。

3. 在设备调试和联调过程中,要做好记录和备份,确保通信与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

35KV变电站施工组织设计

35KV变电站施工组织设计

35KV变电站施工组织设计一、总体要求1.施工组织设计应遵循工程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安全、质量和进度的达标。

2.设计方案应充分考虑变电站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分工和协调施工人员、设备和材料的运输安排。

3.注重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4.设计方案应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

二、施工组织设计内容1.施工任务划分根据变电站工程的实际情况,划分施工任务,明确各个施工单位的职责和任务。

优先考虑各施工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2.劳动力组织根据施工任务和工期,合理安排劳动力资源。

考虑到35KV变电站施工的特点,可以采取分段施工和周期施工的方式,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3.设备和材料安排根据施工任务和工期,确定所需设备和材料的种类、数量和运输时间。

合理安排设备和材料的运输路径和时间,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4.施工建筑物和场地布置根据施工任务和工期,合理布置施工建筑物和场地。

场地应具备充足的空间,方便设备进出和施工人员的活动。

施工建筑物的布置应合理分布,便于施工作业的进行。

5.安全防护措施制定安全生产的管理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制定并执行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包括穿戴安全防护用品、禁止吸烟、严禁酒后作业等。

对施工现场的危险区域进行标识,设置警示标志,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6.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减少施工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噪音、粉尘和废弃物的产生。

合理安排施工期间的垃圾清理和处理,确保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7.施工进度控制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各个施工任务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计划,确保施工进度的达标。

8.施工质量控制制定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施工质量的达标。

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规范,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处理和改正。

保证设备和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符合设计要求。

三、施工组织设计实施1.建立施工组织设计的项目档案,明确责任人和任务分工。

2024年变电站工程施工要求(2篇)

2024年变电站工程施工要求(2篇)

2024年变电站工程施工要求1、项目部建设及日常维护由施工队负责。

2、关于安全文明施工,施工队伍负责施工场地内的场地平整、洒水降尘,坑洞的硬质维护;木材加工区、钢筋加工区、搅拌站按国网公司要求搭建,工器具定制化管理;现场标识牌、横幅制作;移动式围栏、配电箱统一按照公司标准。

(1)在入场区域设置警卫室一座,指纹打卡机一个,所有入场人员必须进行安全帽佩戴、工作服检查以及精神状态检查。

入口处设置安全警示牌一个,安全施工天数牌一个,晴雨表牌一个,安全防护牌一个。

(2)现场根据道路形成区域划分,道路先根据图纸要求完成基层处理,形成施工便道,提前将预埋管敷设好。

道路两边用移动式围栏隔离。

设置区域箭头指示牌。

(3)现场临时水电布置按照项目部总体布置方案,水电埋地敷设,设置地埋标识。

项目部在开工前对每个标段收取水电保证金2万元。

(4)施工场地保持平整,余土要求外运。

施工区域内要洒水降尘,保持整洁。

施工队安排专人对施工区域进行随时的清扫。

(5)在每个作业面内,设置区域简介牌、责任牌、危险点控制牌、工艺标准牌、质量通病牌。

在各施工区域内采取多种形式制作安全警示牌。

(6)现场设置饮水室及吸烟室各一个,按照国网公司要求布置。

(7)现场灭火器配置按国网公司要求配置,灭火器编号并统一造册。

(8)成品保护根据现场实际采用角钢作为护边。

(9)基础等孔洞统一采用钢盖板,喷涂黑黄警示漆。

(10)现场根据项目部考核办法,对违反规定的工人进行处罚。

每月对施工班组进行评比,对安全文明施工及工艺质量做的比较好的班组给予奖励。

施工队缴纳安全质量保证金2万元。

(11)施工队负责工完料尽场地清。

(12)安全文明施工费由甲方统一划拨使用。

二、对分包队伍的要求1、分包队伍组建项目部(包括项目经理、总工、安全、质量专责、技术员、资料员、材料专责),项目部人员必须配备齐全且得到我方认可,必须常驻现场,离开施工现场必须实行项目部请假制度。

对不合格的项目管理人员,我方有权要求更换。

浅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关于变、配电站布置要求

浅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关于变、配电站布置要求

浅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关于变、配电站布置要求发布时间:2021-06-22T10:08:43.73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作者:李云鹏魏志平[导读] 摘要:本文对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3.3.8条关于变、配电站与甲、乙类厂房之间的防火分隔要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并与《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精细化工企业工程设计防火标准》等在相关条款上的差异做对比,进而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在该条款上的补充与修订内容进行分析,提出看法与实施建议。

中国五洲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摘要:本文对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3.3.8条关于变、配电站与甲、乙类厂房之间的防火分隔要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并与《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精细化工企业工程设计防火标准》等在相关条款上的差异做对比,进而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在该条款上的补充与修订内容进行分析,提出看法与实施建议。

关键词: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石油化工;配电室;仪表间;问题探析引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建规”)GB50016-2014(2018年版)是建筑防火安全的重要设计依据,涉及建筑设计、施工、验收等诸多环节,首版自1987年发布实施以来,不断完善更新发布,在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相关领域被多次引用,可谓是建筑物防火设计规范的鼻祖。

然而随着设计领域的细化,以及不同行业特点,各行各业纷纷推出自己的防火规范,如石油化工行业的《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以下简称“石化规范”)GB50160-2008(2018年版),精细化工行业的《精细化工企业工程设计防火标准》(以下简称“精细化工规范”)GB51283-2020。

然而在《建规》中3.3.8条关于变、配电站与甲、乙类厂房之间的防火分隔的要求,很多人并没有仔细研读,而是一味要求危险工房内不能设置配电间和仪表间,导致设计浪费不合理和造成别的电气安全隐患,以下对相关条文解析,并对比石化、精细化工相关防火规范,在该条款上的补充与修订内容进行分析,提出看法与实施建议。

230KV变电站设计

230KV变电站设计

230KV变电站设计背景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完整的230KV变电站设计方案。

230KV变电站是为了将高压电能转换为适宜输送的低压电能而建造的设施。

本文档将包括变电站的总体设计、设备选择和电气布置等关键要素。

变电站总体设计1. 变电站选址:选取适宜的地点,考虑变电站与输电线路的连接和周边环境因素。

2. 变电站布局:以安全、高效和可靠为原则,合理规划变电站的各个功能区域,如进线区、变压器区和出线区等。

3. 建筑物设计:根据需求设计变电站的建筑物,考虑结构稳固性和防火安全等要素。

设备选择1. 变压器: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230KV变压器,考虑容量、效率和可靠性等因素。

2. 断路器:选择适应230KV电压等级的断路器,保证变电站在故障情况下能够及时切除故障电路。

3. 继电保护设备:选择可靠的继电保护设备,确保变电站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实时监测和切除故障电路。

电气布置1. 输电线路连接:设计合理的230KV输电线路连接方案,确保电能的高效传输和接收。

2. 开关设备布置:合理布置开关设备,确保变电站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3. 配电系统设计:设计合理的配电系统,确保电能能够按需分配给各个用户。

安全措施1. 防雷设施:安装适当的防雷设施,确保变电站在雷电天气中的安全运行。

2. 地线系统:设计合理的地线系统,确保变电站在故障情况下能够及时引导电流,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

请注意,此文档仅为参考,具体的设计方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细化。

建议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安全和可靠性,并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

以上是关于230KV变电站设计的完整版文档。

如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讨论,请随时提出。

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总平面布置一般规定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应按最终规模进行规划设计,根据系统负荷发展要求,不宜堵死扩建的可能,并使站区总平面布置尽量规整。

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应满足总体规划要求,并使站内工艺布置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交通便利,节约用地。

站区总平面宜将近期建设的建(构)筑物集中布置,以利分期建设和节约用地。

城市地下(户内)变电站土建工程可按最终规模一次建设。

变电站的主要生产及辅助(附属)建筑宜集中或联合布置。

当与换流站合并建设时,可根据辅助(附属)建筑的性质、使用功能要求分类集中或联合布置在站前区。

在兼顾出线规划顺畅、工艺布置合理的前提下,变电站应结合自然地形布置,尽量减少土(石)方量。

当站区地形高差较大时,可采用台阶式布置。

山区变电站的主要生产建(构)筑物、设备构支架,当靠近边坡布置时,建(构)筑物距坡顶和坡脚的安全距离应按第条确定。

城市地下(户内)变电站与站外相邻建筑物之间应留有消防通道。

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高度要满足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规定。

主控通信楼(室)、户内配电装置楼(室)、大型变电构架等重要建(构)筑物以及GIS 组合电器、主变电器、高压电抗器、电容器等大型设备宜布置在土质均匀、地基可靠的地段。

位于膨胀土地区的变电站,对变形有严格要求的建(构)筑物,宜布置在膨胀土埋藏较深、胀缩等级较低或地形较平坦的地段;位于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变电站,主要建(构)筑物宜布置在地基湿陷等级低的地段。

扩建、改建的变电站宜充分利用原有建(构)筑物和设施,尽量减少拆迁,避免施工对已建设施的影响。

主要建(构)筑物主控通信楼(室)宜布置在便于运行人员巡视检查、观察户外设备、减少电缆长度、避开噪声影响和方便连接进站大门的地段。

主控通信楼(室)宜有较好的朝向,并使主控制室方便同时观察到各个配电装置区域。

各级电压的配电装置应结合地形和所对应的出线方向进行优化组合、避免或减少线路交叉跨越。

配电装置互相间的相对位置应使主变压器、无功补偿装置至各配电装置的连接导线顺直短捷、站内道路和电缆的长度较短。

城市变电站的主变压器宜在户外单独布置,或布置在建筑物底层。

各级电压的继电器室应根据工艺要求合理布置,并使电缆敷设路径短和便于巡视。

辅助(附属)建筑物变电站辅助(附属)建筑物的布置应根据工艺要求和使用功能统一规划。

宜结合工程条件优先采用联合建筑或多层建筑。

当采用电锅炉采暖时,电锅炉房宜布置在主控通信楼底层或在采暖建筑集中的地方单独布置。

雨淋阀室或泡沫消防设备间宜布置在主变压器、电抗器等带油设备附近。

当设置柴油发电机室时,其布置宜避免对主控通信楼的噪声和振动影响,尽量靠近站用交直流配电室布置。

变电站给排水设施宜分开布置,其最小间距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0变电站供水建(构)筑物,如深井泵房、生活消防水泵房、蓄水池等,按工艺流程集中布置在站前区。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宜就近布置在主控通信楼附近隐蔽的一侧,或布置在站前区边缘地带。

站前区采用强排水时,雨水泵房宜布置在站区场地较低的边缘地带。

围墙、围栏和主入口变电站围墙形式应根据站址位置、城市规划和环境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

变电站宜采用不低于高的实体围墙,在填方区可适当降低围墙高度,城市变电站或对站区环境有要求的变电站可采用花格围墙或其他装饰性围墙。

站区围墙应根据节约用地和便于安全保卫的原则力求规整,地形复杂或山区变电站的站区围墙应结合地形布置。

站区实体围墙应设伸缩缝,伸缩缝间距不宜大于30m在围墙高度及地质条件变化处应设沉降缝。

根据电气设备的布置和要求,需要时在设备四周设置围栏。

变电站的主入口宜面向当地主要道路,便于引接进站道路。

城市变电站的主入口方位及处理要求应与城市规划和街景相协调。

变电站主入口的大门、大门两侧围墙及标识墙、警传室(如有的话)可进行适当艺术处理,并与站前区建筑相协调。

站区大门宜采用轻型电动门,门宽应满足站内大型设备的运输要求,大门高度不宜低于。

建(构)筑物间距变电站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耐火等级应符合DL/T5056-2007《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

变电站内各建(构)筑物及设备的防火间距应符合DL/T5056-2007《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

2竖向布置一般规定变电站的站区场地设计标高应根据变电站的电压等级确定。

220kV枢纽变电站及220kV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站,站区场地设计标高应高于频率为1%(重现期,下同)的洪水水位或历史最高内涝水位;其他电压等级的变电站站区场地设计标高应高于频率为2%的洪水水位或历史最高内涝水位。

当站区场地设计标高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可区别不同的情况分别采取以下三种不同的措施:(1)对场地标高采取措施时,场地设计标高应不低于洪水水位或历史最高内涝水位。

(2)对站区采取防洪或防涝措施时,防洪设施标高应高于上述洪水水位或历史最高内涝水位标高。

(3)采取可靠措施,使主要设备底座和生产建筑物室内地坪标高不低于上述高水位。

沿江、河、湖、海等受风浪影响的变电站,防洪设施标高还应考虑频率为2%的风浪高和的安全超高。

变电站站内场地设计标高宜高于或局部高于站外自然地面,以满足站区场地排水要求。

站区竖向布置应合理利用自然地形,根据工艺要求、站区总平面布置格局、交通运输、雨水排放方向及排水点、土(石)方平衡等综合考虑,因地制宜确定竖向布置形式,尽量减少边坡用地、场地平整土(石)方量、挡土墙及护坡等工程量,并使场地排水路径短而顺畅。

(1)站区竖向布置一般应考虑站内外挖填土(石)方综合平衡的前提下,宜使站区场地平整土(石)方量最小。

(2)山区、丘陵地区变电站的竖向布置,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应合理利用地形,适当采用阶梯式布置,尽量避免深挖高填并确保边坡的稳定。

位于膨胀土地区的变电站,其竖向设计宜保持自然地形,避免大挖大填;位于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山前斜坡地带的变电站,站区宜尽量沿自然等高线布置,填方厚度不宜过大。

扩建、改建变电站的竖向布置,应与原有站区竖向布置相协调,并充分利用原有的排水设施。

设计标高的确定变电站建筑物室内地坪应根据站区竖向布置形式、工艺要求、场地排水和土质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1)建筑物室内地坪应不低于室外地坪(2)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多层建筑的室内地坪应高于室外地坪。

场地设计综合坡度应根据自然地形、工艺布置、土质条件、排水方式和道路纵坡等因素综合确定,宜为%2%有可靠排水措施时,可小于%但应大于% 局部最大坡度不宜大于6%,必要时宜有防冲刷措施。

户外配电装置平行于母线方向的场地设计坡度不宜大于1%。

站内外道路连接点标高的确定应便于行车和排水。

站区出入口的路面标高宜高于站外路面标高。

否则,应有防止雨水流入站内的措施。

边坡及挡土墙站区自然地形坡度在5%^ 8鸠上,且原地形有明显的坡度时,站区竖向布置宜采用阶梯式布置。

阶梯的划分应满足工艺和建(构)筑物的布置要求,便于运行、检修、设备运输和管沟敷设,并尽量保持原有地形。

台阶的边长宜平行自然等高线布置,并宜减少台阶的数量。

边坡坡度应按岩土的自然稳定倾角确定,坡面应做护面处理,坡脚宜设排水沟;挡土墙墙背应做好防排水措施,在泄水孔进水侧应设置反滤层或反滤包。

位于膨胀土地区的挡土墙高度不宜大于3m。

台阶坡顶至建(构)筑物的距离,应考虑建(构)筑物基础侧压力对边坡、挡墙的影响。

坡顶至建(构)筑物的距离,应考虑工艺布置、交通运输、电缆竖井等要求。

最小宽度应满足建筑物的散水、开挖基槽对边坡或挡土墙的稳定性要求,以及排水明沟的布置,且不应小于2m。

膨胀土地区布置在挖方地段的建(构)筑物外墙至坡脚支挡结构的静距离不应小于3m。

填方区围墙基础底面外边缘线至坡顶线的水平距离可采用~2m。

坡脚至雨水明沟之间,对砂土、黄土、易风化的岩石或其他不良土质,应设明沟平台,其宽度宜为~,如边坡高度低于1m 或已做加固处理,可不设平台。

场地挖方坡率允许值应根据工程地质勘查报告中描述的地质条件和设计边坡高度确定。

填方区压实填土的边坡允许值,应根据其厚度、填料性质等因素,并结合地区经验,按DL/T5056-2007《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确定。

当边坡表层有积水湿地、地下水渗出或地下水露头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导排水措施。

场地排水场地排水应根据站区地形、地区降雨量、土质类别、站区竖向布置及道路布置,合理选择排水方式,宜采用地面自然散流渗排、雨水明沟、暗沟(管)或混合排水方式。

户外配电装置场地排水应畅通,对被高出地面的电缆沟、巡视小道拦截的雨水,宜采用排水渡槽或设置雨水口并敷设雨水下水道方式排除。

采用雨水明沟排水时,排水明沟宜沿道路布置,并减小交叉,当必须交叉时宜为正交,斜交时交叉角不应小于45°。

明沟宜作护面处理。

明沟断面及形式应根据水力计算确定。

明沟起点深度不应小于,明沟纵坡宜与道路纵坡一致且不宜小于%,湿陷性黄土地区不应小于%。

当明沟纵坡较大时,应设置跌水或急流槽,其位置不宜设在明沟转弯处。

当采用雨水下水道排水系统时,雨水口应位于汇水集中的地段,雨水形式、数量和布置应按汇水面积范围内的流量、雨水口的泄水能力、道路纵坡、路面种类等因素确定。

雨水口间距宜为20m—50m当道路纵坡大于2%寸,雨水口间距可大于50m当道路交叉口为最低标高时,应增设雨水口。

当采用部分分散流排水时,仅在排水侧围墙下部留有足够的排水孔,排水孔宜设防护网,多雨地区在设有排水孔的站外侧尚应有妥善的排水和防冲刷设施。

山区变电站挡土墙或边坡坡顶应根据需要设置有截水沟或泄洪沟。

截水沟至坡顶的距离不应小于2m当土质良好、边坡较低时或对截水沟加固时,该距离可适当减小。

截水沟不应穿越站区。

挖方区有汇水面积时坡脚宜设截水沟。

站区雨水宜自流排放,当无条件自流时应设雨水泵房采用强排水。

土(石)方工程站区土(石)方量宜达到挖、填方总量基本平衡,其内容包括:站内场地平整、建(构)筑物基础及地下设施基槽余土、站内外道路、防洪设施等的土(石方工程量。

位于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变电站,当出现土方和石方时应分别计列并列出土石比。

站区场地平整地表土处理应符合DL/T5056-2007《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

场地平整填料的质量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填方土应分层碾压密实,分层厚度为300mm 左右,场平压实系数不小于.站区场地平整范围,当挡土墙兼做围墙基础时,以站区围墙为界;当站外设置边坡时,应分别平整至挖方坡顶和填方坡脚。

土(石)方挖方应考虑松散系数,松散系数应通过现场实验确定。

土方填土应考虑场地地表耕植土压实后的压缩系数,其计算厚度一般为300mm—500mm压缩系数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在湿陷性黄土区,填方应考虑黄土压实后的压缩系数,可根据现场试验或工程经验确定。

3地下管线(沟道)布置一般规定地下管线(沟道)布置应按变电站的最终规模统筹规划,管线(沟道)之间及其与建筑物基础、道路之间等在平面与竖向上应相互协调,原近期结合,合理布置,便于扩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