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之大乐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_东海之大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东海之大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东海之大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积累重点的文言基础知识。

2、感悟哲理,体会庄子散文说理的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1、积累文言知识和感悟哲理是本文的重点。

2、通过诵读体会庄子说理的艺术是个难点。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一、导入:荀子有云: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生在世要追求一种大的境界,才能突破诸多局限,从而取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有更大的进步,今天就让我们来跟随最有智慧的庄子,学习他的《秋水·东海之大乐》去省察自己,突破自我。

二、初读文本朗读课文(找一个同学朗读,其他同学纠正错误):要求:1.读准字音。

2.读清句读。

三、再读文本1.齐读,学生圈画重点文言现象,不明白的地方做标记,提出来交流探讨。

2.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课件展示题目,学生回答。

A.通假字:1.不辩牛马 : 辩通“辨”,分辨2.拘于虚也: 虚通“墟”,所居之处3.豪末之在于马体: 豪通“毫”,动物身上的细毛4.人卒九州:卒通“萃”,聚集。

B.古今异义:1.百川灌河2.至于北海3.始旋其面目4.子之难穷也5.计中国之在海内古义,特指黄河。

今义,泛指河流。

至于:古义,到了。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北海:古义,指东海的北部;今义,常指我国一部分海域。

古义,脸,面部。

今义,脸的形状,相貌。

穷:古义,尽;今义,贫穷。

古义:中原。

今义:我国。

C.词类活用:1.秋水时至2.东面而视3.我常闻少仲尼之闻4.而轻伯夷之义名词用作状语,“按季节”方位名词用作状语。

“面向东面”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之为少”—“小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之为轻”—把…看轻—“轻视”D.翻译句子:(注意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我之谓也。

2.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五单元三 东海之大乐 教案6 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五单元三 东海之大乐 教案6 Word版含解析

《东海之大乐》教学设计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庄子的思想及其作品风格;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及文言句式;能力目标在诵读学习中体会河伯这个形象的可爱之处.。

德育目标让学生明白个人的知识见解是很有限的,不能骄傲自满。

[教学准备]多媒体[学习过程]一、导入我们学过庄子的好几篇文章,有许多成语即出自于《庄子》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解牛、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逍遥游》扶摇直上、鹏程万里;《无端崖之辞》涸辙之鲋、运斤成风。

还有井底之蛙、邯郸学步、以管窥天••每个都堪称经典,今天我们学习《东海之大乐》的第一则故事中,其中也形成了几个有意思的成语,我们一起学习吧••二、走进庄子及《庄子》(板书:东海之大乐庄子)问: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对庄子及《庄子》一书的了解。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或稍后。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分内篇、外篇、杂篇,共三十三篇。

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子的门徒所著。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三、正音以后,齐读。

径(jīng)涘(sì)殆(dài)闾( lǘ) 礨(lěi ) 稊( tí) 比(b ì)四、课文分析思考讨论1.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欣然自喜?2.河伯为何“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3.河伯的叹包括哪些内容?4.你如何看待河伯这个人物形象?分组讨论5分钟五、在思考中明确以下文言知识1、重要实词百川:众多。

泾流:直流的水波。

泾:同“径”,直。

两涘:两岸。

旋:掉转。

面目:偏义复词,指面部。

野语:俗语。

闻道百:听说的道理很多。

闻少仲尼之闻:听说子之难穷:穷尽大方之家:指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

2、活用词语百川灌河古:黄河今:河流古今异义至于北海古:到今:表示另起话题于是焉古:在这时今:连词,表结果不辩牛马。

庄子《东海之大乐》

庄子《东海之大乐》

海神若的话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在生活 中人不应该自满,而是要不断地进 取,不断地去认识未知的领域,去 见识未知的世界,这样才能够达到 人生新的境界,才能跟上时代发展 的步伐。
结合我们的学习生活,谈谈对 寓言故事的理解?
第一、学习上不断探索,寻求新的 知识领域去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第二、不自满,不自傲,虚心接受 ,不断提高个人的人生境界,实现更 大的理想。
学习感悟
生活中、学习上有许多的未知需要我 们去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发现,只有不自 满的人,只有虚心的人才能够有的收获, 取得新成功。要做到这样,首先就是我打 消自满自傲的念头,时刻提醒自己要不断 地学习,不断地实践,在实践中添补自己 的无知,提高自己的素养,从而使自己的 人生迈入一个新的境界。
井底之蛙: 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管窥蠡测: 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比 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邯郸学步: 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连自己原来 会的东西也忘掉了。
以管窥天、 见闻狭隘或看事片面; 以锥刺地: 见识浅陋,所知甚少。
古今异义:
▪ 百川灌河 古义,特指黄河。 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 水道,泛指河流。
生动地说明人的知识技能有限, 如果满足于一知半解,盲目自满,无 异于井中之蛙,邯郸学步,最终自取 其辱;启示人们要谦虚好学,不断完 善自我,超越自我。
《真实的高贵》
悔恨自己的错误,而且力求不 重蹈覆辙,这才是真正的悔悟。优 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 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海明威
课堂讨论
这则寓言故事包含哪些道理?
子之难穷也 穷:古义,尽;今义,贫穷。
▪ 拘于虚也
虚:同“墟”,处所,所居之
▪ 而吾未尝以此自地多者 多:赞许,称赞,推崇

19.《东海之大乐》

19.《东海之大乐》

【译文】 渤海海神若说:“井中的鱼不可以谈
论大海的原因,是受地域的局限;夏天的虫不可 以谈论冰的原因,是因为固执于时间(即受时间 的限制); 穷乡僻壤的士不可以谈论大道理的 原因, 是受教育的束缚。现在你从崖岸中出来 ,游览于大海,于是就知道了自己的鄙陋,你将 可以一起来谈论大道理了。天下之水,没有比大 海更大的:所有的河水都归向大海,不知道什么 时候停止,但海水却没有变满;尾闾向外排泄, 不知道什么时候停止,但海水却没有减少;少雨 的春季也好多雨的秋季也好海水不为之改变,涝 也好旱也好大海不曾知晓。这海水超过江河之水 ,不能够以数量来算计。
【译文】公子牟靠着案子叹息了一声,仰面向天而笑道:
“你难道没听说过那 浅井之中的蛤蟆吗?它对东海的鳖说: ‘我太快乐了!出来就在井栏圈上 跳跃,进去就在井壁破砖 瓦上休息。进入井水中,井水就浮着我的两腋, 托着我的下 巴,踏在井底的泥巴上,泥巴就盖没了我的脚背。回头看看 井 中的孑孓、蟹、蝌蚪,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啊。况且占据一 沟水,跳跃或站 立在浅井中的快乐,这也是快乐的极点了。 先生为什么不常常进来看看 呢?’东海的鳖左脚还没迈进井 中,右脚就给绊住了。于是因为有所顾虑 而徘徊不前,退了 回去,还把东海的大乐告诉蛤蟆说:‘海太大了,说是千里 之远,也不能够穷尽它的宏大;说是七八百丈之高,也不能 够穷尽它的深邃。大禹的时候,十年有九年发大水,可是海 水没有因此更增加;商 汤的时候,八年有七年闹旱灾,可是 海水的边沿没有因此更退缩。不因为 时间短长而改变,不因 为雨水多少而增减,这就是东海的大乐啊。’浅井 里的蛤蟆 听了这东海的大乐,显出很恐惧的样子,惘然自失。
相对主义思想 (人们认识的有限性、无限性) 追求更高更博大的境界 虚心自处 完善自我 不囿于己见 不自以为是 人要不断突破自我局限

高中语文第5单元《庄子》选读三东海之大乐讲义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高中语文第5单元《庄子》选读三东海之大乐讲义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三、东海之大乐[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两涘.(sì)渚.(zhǔ)崖不似礨.(lěi)空灭跗.(fū)所开吾喙.(huì)孑.(jié)孓.(jué)汒.(mánɡ)然右膝已絷.(zhí)矣隐.(yìn)机大息適.(tì)適.(tì)然大.(tài)皇呿.(qū)而不合奭.(shì)然四解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不辩牛马(“辩”,通“辨",分别,辨别)(2)拘于虚也(“虚",同“墟”,处所,所居之地)(3)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卒”,通“萃”,聚集)(4)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豪”,通“毫”,动物长而细的毛)(5)汒然异之(“汒",同“茫")(6)隐机大息(“机”,通“几”,几案,小桌子)(7)出跳梁乎井之上(“跳梁",同“跳踉",腾越跳动)(8)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第一个“知”,通“智”;竟,通“境")(9)反于大通(“反”,通“返”)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语错误!(2)知错误!(3)方错误!(4)见错误!(5)少错误!(6)始错误!(7)乃错误!(8)于错误!(9)焉错误!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见笑于大方..之家古义:懂得大道理今义:不吝啬或洒脱(2)计中国..之在海内古义:中原地区今义:国家(3)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古义:大道理今义:地名(4)至于..北海古义:到达今义:介词,表示另提一事(5)合同..异古义:合,合而为一;同,相同今义:一种法律文书第5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秋水时.至(名词作状语,按时)(2)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形容词作动词,看不起,轻视)(3)汒然异.之(意动用法,以……为异)(4)穷.众口之辩(使动用法,使……穷尽)(5)离坚白..(形容词作名词,硬度;颜色)(6)将忘子之故.(形容词作名词,原来的技能)(7)然.不然,可.不可(均为意动用法,以……为然;以……为可)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东海之大乐教案定稿版

东海之大乐教案定稿版

东海之大乐教案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东海之大乐【教学目的】1、掌握本课的实词(含源于本课的成语)、虚词及特殊句式2、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 3、追求高尚境界,不断提高个人的修养第一课时一、导入人的发展,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这种因素,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

善于学习的人会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及时去纠正它,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人生之路也由此而伸向一个更高的增加境界。

在《东海之大乐》这篇选文中,河伯就是这样一个人。

正是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并勇于自己的不足,所以懂得了很多的道理,他的人生境界也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讲读第1则(一)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二) 梳理内容:结合注释自读,不懂的字词句相互交流。

(三)课文解读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这里“河”指黄河。

时,按时节,名词作状语。

“泾流”即水流,“泾”借作“巠”,指水脉。

“涘”指水边。

“渚”为水中陆地。

古人或云:水生于春,壮于秋。

秋天多有霖雨。

那时候,众多河流都向黄河里面灌注,黄河水流暴涨,河面变宽,以至于两岸之间、水中陆地和河岸之间,互相望过去,连牛马都分辨不清楚。

以“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来写水流之大,简洁有力,朴实生动。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河伯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黄河水神,据说姓冯名夷,一作冰夷、冯迟,因渡河时淹死,天帝封他为水神。

古人多以大为美,所以庄子写道,河伯见黄河水流如此之大,就以为天下之盛美都在自己这里了,甚是自得。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北海”就是渤海,而不是《逍遥游》里面的“北冥”。

当时,黄河就注入渤海。

“旋其面目”指改变了他的脸色。

“望洋”正字当作“望阳”,仰视的意思(也有人认为形容视觉不分明或迷茫、茫然)。

《庄子—秋水篇—东海之大乐》“公孙龙问于魏牟曰”文言文阅读

《庄子—秋水篇—东海之大乐》“公孙龙问于魏牟曰”文言文阅读

《庄子—秋水篇—东海之大乐》“公孙龙问于魏牟曰”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公孙龙...问于魏牟曰:“龙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离坚白;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

吾自以为至达已。

今吾闻庄子之言,汒然异之。

不知论之不及与,知之弗若与?今吾无所开吾喙,敢问其方。

”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曰:“子独不闻夫坎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

还视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

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坎井之乐,此亦至矣。

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来入,而右膝已絷矣。

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

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

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于是坎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

“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而犹欲观于庄子之言,是犹使蚊负山,商蚷驰河也,必不胜任矣。

且夫知不知论极妙之言,而自适一时之利者,是非坎井之蛙与?且彼方跐黄泉而登大皇,无南无北,奭然四解,沦于不测;无东无西,始于玄冥..,反于大通。

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子往矣!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

”公孙龙口呿而不合,舌举而不下,乃逸而走。

(选自《庄子•秋水篇•东海之大乐》)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

B.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

C.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

D.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

庄子选读《东海之大乐》

庄子选读《东海之大乐》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解读文本,把握关键
• 问题1:第一段描述的对象
有几个,各有什么特点?
•问题2:海神到底有多大?
它有认识到这
个道理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深入挖掘,发展提升 • 问题4:后文又通过几组比
较说明了什么道理?

拓展迁移,思想升华 • 问题5:请联系现实谈一谈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庄子这种思 想?
作业:读庄子作品,品味
其思想精华。 1、相对主义的思想 2、“天道无为”的思想 3、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先秦诸子选读
濠去学 上做来 观逍养 鱼遥生 能游术 齐,, 物 。
梦识看 里得破 迷天生 蝶地死 知心界 忘,, 我 。
庄子简介
• 约公元前369一前286 • 名周,宋国蒙人。 • 曾为漆园吏,战国时期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 • 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 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 庄周一生贫困,他身居 陋巷,常向人借粮,自 织草鞋,穿粗布衣和破 鞋子,甘愿闲居独处。
《庄子》简介
《庄子》一书,汉代著录为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 篇。其中《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 《杂篇》十 一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子 的门徒所著。
庄子 文章特色:
(1):善用寓言和比喻,对 比,排比等,生动活泼。 (2):想象奇幻,构思巧 妙,气势宏伟,景象壮阔, 具有雄奇怪诞的艺术意境。 (3):辛辣幽默,妙趣横 生,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检测知识,夯实基础
古今异义词 百川灌河
古义:特指黄河。 今义:泛指河流。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古义:深明大义的人,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 今义: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诸子散文庄子选读之《东海之大乐》

诸子散文庄子选读之《东海之大乐》

5 .特殊句式 (1)以为莫己若者(宾语前置) (2)我之谓也(宾语前置) (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 (4)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判断句、被动句) (5)今尔出于崖涘(状语后置) (6)莫大于海(状语后置) (7)比形于天地(被动句) (8)受气于阴阳(状语后置) (9)又奚以自多(宾语前置) (10)出跳梁乎井幹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状语后置)
3 .选文二中魏牟用“坎井之蛙与东海之鳖”这则寓言故事以 及“蚊负山、 商蚷驰河”的比喻,意在阐述什么道理?你受到哪些启 发? 提示:选文二中魏牟用 “坎井之蛙与东海之鳖”这则寓言故事 以及 “蚊负山、商蚷驰河”的比喻,意在说明像公孙龙那样浅陋的 人无法理解庄子思想的博大精深。故事告诉我们 :人外有人 ,天外 有天 ,人生境界有大小之分 ,人生在世 ,虽然受到种种局限,但我们 应该不断超越 ,蕴蓄博大而不自满 ,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进 而追求更高更大的境界。
本课两则选文仍然以寓言故事作为说理的主要方式,两则寓 言的寓意有相通之处。谈谈两则寓言故事的寓意及你受到的启 发。
提示:第一则选文,主旨是说大小的相对性 ,启发人们超脱对 自我的偏执;第二则选文,主旨是批评像公孙龙那种自满于一时 口舌之利、自恃见识最高远最通晓事理的人,说他们就好像井底 之蛙 ,他们试图以明察和辩说来探求庄子 ,就好像是用竹管来窥 视天之广、用锥子来测量地之深。两则选文尤其是选文中的两 则寓言的共同之处是让人意识到 “人无完人,学无止境”,人追求的 境界是无限的 ,即使有了大境界 ,也是相对的 ,不能自满,应谦虚谨 慎 ,积极上进。 如果骄傲自满,目中无人 ,难免贻笑大方。而追求大 的境界 ,就意味着必须省察自己在人生境界方面的种种局限,并 不断超越诸多人生的局限。只有像海神若一样不断地超脱于空 间、时间及所受教育的束缚 ,不自我赞许、不自以为贤,才能不断 地提升自己 ,达到更高的境界。

《东海之大乐》上课篇

《东海之大乐》上课篇

“知鱼乐”之辩
本文以故事为载体,以庄子与惠子辩论的方式讨论了 一个命题,由庄子提出这一论题: 庄子
你不是鱼,怎么知道 鱼是快乐的? 惠子 鱼真快乐呵
按你的逻辑,你不是我,怎 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对啊,我不是你,所以不知你怎 么知道鱼快乐,那么你也不是鱼,所 以你也不知道鱼快乐,这不全了?
这里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出在哪儿呢??
合作探讨
庄子对河伯的“喜”和“叹”各持什么 态度?
喜:否定,不赞成,河伯有一点成绩就沾 沾自喜。 叹:肯定,赞成,认识自己的不足,有 自知之明。
联系实际,你觉得河伯到底该不该喜该 不该叹呢?
①观点:河伯因为“百川灌河”而且“ 不辩牛马”。有了喜的资本,可以喜, 值得肯定。一个人有了自己的特色,有 了自己的优势,你月考考好了,你的文 章被发表了……这时喜一下不可以吗? 但是不能喜得无法无天,喜得天下无敌 了。对自己的优点一点都不在乎的人, 只能是妄自菲薄,自轻自卑。
二,河伯和海神若分别是怎么的形象?
河伯:知错能改,善于纠正 自身不足的人。
海神若:谦虚不自满的人。
合作探讨 合作探讨
庄子在他的文章中是很擅长用对比手法来 一,庄子在他的文章中是很擅长用对比手法 讲道理的,例如我们学过的《逍遥游》中 来讲道理的,例如我们学过的《逍遥游》中 鹏与蜩、学鸠的对比,小年与大年的对比 鹏与蜩、学鸠的对比,小年与大年的对比等 等。请在本文中找找如何运用对比手法。 。请在本文中找找如何运用对比手法。 稊米之在 河伯自己前后对比, 河伯自己前后对比 礨空之在大泽的对比 大仓的对 河伯和海神若 毫末之在马 稊米之在大仓的对比 比 的对比 体的对比 河伯和海神若的对比 毫末之在马体的对比
2、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东海之大乐》

《东海之大乐》
《东海之大乐》
• 公子牟隐机太息,仰天而笑曰:“子独不闻夫坎井之 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幹 (gàn)之上, 入休乎缺甃[zhòu]
• 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jué)泥则没足灭附 (fū)。
• 魏牟凭靠小几深深叹息,又仰天而笑说:“唯独你没 有听说浅井之蛙的故事吗?井蛙对东海之鳖说:‘我 多么快乐呀!我跳到井栏上,又蹦回到井中,在井壁 缺口水边休息,游水则井水托庄腋窝和两腮之下,践 踏淤泥则没过脚背;

《东海之大乐》
• 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 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 故,失子之业。”
• 公孙龙口呿[qū]而不合,舌举而不下,乃逸而走。 • 惟独你没有听过寿陵少年去邯郸学习走步的故事吗?
没有学会赵国人走路的技艺,反而把自己原来的走法 也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去!现在你要不离开,将会忘 记原来的本事,失掉固有的事业。” • 公孙龙听了这套高论,惊异得合不拢嘴,说不出话, 就匆忙逃离了。
《东海之大乐》
• 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 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 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
• 人类遍布天下,谷物所生长的地方,车船所通达的地 方都有人,人类只是占其中的一千;这表明人与万物 相比,不象毫毛的末梢在马体上吗?五帝所连续统治 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担忧的,以天下为己任的 贤人所劳碌的,全不过如此而已。
《Hale Waihona Puke 海之大乐》• 翻译下边的句子 •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学生集体朗读第一段。
《东海之大乐》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 三、东海之大乐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 三、东海之大乐

三、东海之大乐释文题“东海之大乐”语出《庄子·秋水》,面对浅井之蛙的自夸自足,东海之鳖向它讲述了大海的情形:“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

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

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浅井之蛙听后,“適適然惊,规规然自失也”。

庄子借这一寓言故事,形象地阐释了小气象和大境界的天壤之别,对故步自封、安于小我、盲目自得的心态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告诉人们“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要永不自满、不断追求更高境界的道理。

明主旨本课所录两则选文,都运用了寓言说理的方法,且寓言的主旨是一致的,都向我们阐明了为人要虚心,不能故步自封、骄傲自满,要不断追求更高境界、气象、格局的道理。

但两则选文的主旨也不完全相同,第2则选文除了讲明要虚心,不能骄傲自满的道理外,还讲明了虚心学习的时候要看对象、讲方法的道理。

庄子警示人们,人自身可能有很多局限,跳出这些局限,才能够提升自己的境界、气象和格局;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永远不应该自满。

1.词语理解(1)通假字①不辩.牛马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同“________”,____________③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④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⑤汒.然异之同“________”,____________⑥公子牟隐机.大息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出跳梁..乎井之上 同“________”,____________ ⑧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通“______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反.于大通 同“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辨 分别、辨别 ②墟 处所,所居之地③萃 聚集 ④毫 动物长而细的毛 ⑤茫 模糊不清⑥几 几案,小桌子 ⑦跳踉 腾越跳动 ⑧智 智慧境 界线 ⑨返 返回(2)一词多义①若⎩⎪⎨⎪⎧ 望洋向若.而叹曰: 以为莫己若.者:②闻⎩⎪⎨⎪⎧ 闻.道百: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③数⎩⎪⎨⎪⎧不可为量数.: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 ④却⎩⎪⎨⎪⎧ 于是逡巡而却.: 却.匈奴七百余里: ⑤穷⎩⎪⎨⎪⎧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⑥始⎩⎪⎨⎪⎧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始.吾弗信: ⑦殆⎩⎪⎨⎪⎧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 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答案 ①海神名/及,比得上 ②听到/知识、见闻 ③算、计/命运/几,几个 ④退/打退,击退 ⑤穷尽/处境困难,环境险恶/不得志,不显贵 ⑥才/开始 ⑦危险/几乎/大概、恐怕(3)古今异义①百川灌河.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或指银河系。

东海之大乐

东海之大乐

艺术特色: 1、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进行说理,浅显易懂。 2、善于运用比喻,形象生动。 3、采用逐层推进的论证方式,层次清晰。 4、排比、反问连用,增强气势。
孟子说:人皆可为尧舜 ,如尧舜而已矣。
我们说:人皆可为庄子,如庄子而已矣。 于丹说:孔子负责八小时以内,庄子负责八小时以外。
我们说:世界很复杂,但人生可以很简单。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领悟、体会庄子的思想,不断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
检查预习
读准字音 泾流(
Jīng

zhǔ 渚清( ) 尾闾( lǘ )
崖涘( Sì ) 量数(Shǔ ) 礨空( Lěi ) 号物( Hào )
比行( bì ) 稊米( t í ) 人卒( cuì )
禅让( shàn )
修饰 并列 转折 递进
承接 因果 假设
于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 拘于虚也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介词,被 介词,引出动作对象
介词,被
介词,比
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介词,从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 (2)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 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 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 大山也。 (4)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以“悦读庄子”为题,写一段话, 不少于200字。
文本探究
1、河伯为何“喜”?又为何“叹”?海神 为何不“自多”?
2、结合第二段思考,促使河伯发生改变的 根本原因是什么?文章的主旨是什么?给 我们什么启发?
悔恨自己的错误,而且力求不重蹈 覆辙,这才是真正的悔悟。优于别人并不 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高中语文课件5.3东海之大乐

高中语文课件5.3东海之大乐
三、东海之大乐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秋水》是《庄子》中的又一长篇,用篇首的两个字作为篇名,中 心是讨论人应怎样去认识外物。全篇的核心部分是河伯与北海若 的对话,将其综合起来,就是讲人由于受时空的局限,所见所闻所知 是非常有限的。河伯以为黄河汛期之水很多,到了海边才知海水比 河水多得多,由此引申开来,海比河大,天地比海大,天地以外还有更 大的,人在无限的宇宙中,就更渺小了,必须突破自身限制,才可能认 识大道。进而论述大小是相对的,毫末虽小,与比它更细小之物相 比则为大;天地虽大,与比它更大的事物相比则为小。因此,大小、 多少、是非、善恶、贵贱等,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相反而不可以 相无”的。事物各自按其本性生灭变化,从大道来看,都是齐一的,最 后归结为“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一切应当顺其自然,不要人为 去破坏它,才合乎天道之真。
称赞,赞许 与“少”相对 只,仅仅 满足 到,至 女子出嫁 适合、适宜 恰好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 焉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忽啼求之,父异焉.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于 至于.北海,东面而视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点评:文章一开篇就向我们展现了“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 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的景象,接着又展现了“东面而视,不见 水端”的北海的浩瀚景象。通过这两种景象的对比,不仅显示了人 外有人、天外有天的客观事实、事理,而且显示了看待世界的两种 眼光、两种心态、两种境界,由此再自然地展开说理,水到渠成地 导出了宇宙无穷、认识无止境的哲理。意境的生动描绘,两种不同 境界的对比并列,不仅增强了说理的形象可感性,而且使说理更含 蓄、更丰满、更有理趣。

东海之大乐的人生启示200

东海之大乐的人生启示200

东海之大乐的人生启示200篇一《东海之大乐》是《庄子》中的一篇寓言,主要通过河伯、海神若的表现和对话,警示人们,人自身可能有很多很多的局限,跳脱这些局限,才能够提升自己的境界、气象和格局;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永远不应该自满。

寓言告诉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超越自己。

东海之大乐是一个不拘泥于自己的境界,能随境界而不断提升自我认识的人,当黄河水流暴涨、河面变宽,以至于两岸之间水中陆地和河岸之间,连牛马都分辨不清时,以为天下之美都在自己,他既没有认清自己,也没有认清世界。

篇二形象而深刻地告诉我们人要学会谦虚,因为个人所知是极其有限的;人应该开阔自己的视野,因为只有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才能认识自己的不足,不要学骄傲的河伯,不要学井底之蛙。

《庄子》有一定的批判精神。

当时封建制代替了奴隶制,大批的贵族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他们极尽诡诈残酷、贪得无厌、穷奢极欲。

庄子反对“知”“圣”,诅咒黑暗,往往是基于此而发。

在后学中更明确地指斥“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这种深刻的批判精神,体现了《庄子》文章一定的现实意义,对后代也有积极影响。

篇三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在生活中人不应该自满,而是要不断地进取,不断地去认识未知的领域,去见识未知的世界,这样才能够达到人生新的境界,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东海之大乐体现了庄子大境界、大气象和大格局的思想,体现了一种蕴蓄博大而不自满的精神,值得借鉴。

世间所有人,只有不自我赞许、不自以为贤,才能持续不断地提升自己。

生动地说明人的知识技能有限,如果满足于一知半解,盲目自满,无异于井中之蛙,邯郸学步,最终自取其辱,启示人们要谦虚好学,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5-12东海之大乐

5-12东海之大乐

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视 2. 坎井:浅井。坎:坑。
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
3. 跳梁:又作跳踉,跳跃。井幹:井上之围栏。 4. 缺甃之崖:甃〔zhòu〕,井壁。崖,水边。井壁
水,而跨跱坎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 缺口靠水之处。
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
5. 腋,腋窝。颐:两腮下面。 6. 蹶〔jué〕:践踏。没、灭:埋到、埋没。
1、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洋洋自得,欣然自喜?
不辩牛马,天下之美尽在己
2、既然欣然自喜,为什么会望洋兴叹?
不见水端,深感自己的渺小
3、河伯叹什么?在河伯的感叹中体会河伯这一形象 。
睹子之难穷,深感自己目光短浅
河伯
• 河伯最初没有认清自己,也没有认清世界;但他意识到自己的 局限后能及时醒悟,并予以改正。
而 自 适 一 时 之 利 者 , 是 非 坎 井 之 蛙 与 ?快 微意 妙、 玄满虚足之。言,此而句自意满为自:足况于且一智时慧口不舌足相以争理之解胜和利论。述极
且彼方跐黄泉而登大皇,无南无北, (5)彼:指庄子。跐〔cǐ〕:踏地、履也。黄泉:地底深处
奭然四解,沦于不测;无东无西,始
之泉水,此泛指地下极深处;大皇:指天之极高处,大, 同太。此句意为,庄子之言,神妙无方,变幻莫测,就
于玄冥,反于大通。子乃规规然而求 像刚刚踏在地之极深处,忽而又升至天的极高处。
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直用管窥天、
(6)奭〔shì〕然:释然,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的样子。四 解:四面八方无不通达理解。
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子往矣!且 (7)沦于不测:深入于不可测知的境界。 子 独 不 闻 夫 寿 陵 余 子 之 学 行 于 邯 郸 与 ?((89))玄 反冥 ::返幽。远大暗通昧:不于可万测事知万的物玄之妙道境无界不。通达。

2023年高考语文押题作文:精神上的富足更令人快乐

2023年高考语文押题作文:精神上的富足更令人快乐

2023年高考语文押题作文:精神上的富足更令人快乐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庄子《东海之大乐》:河伯在秋天雨水涌来、两岸及渚崖间分不清牛马的时候,沾沾自喜,以为天下之美全在自己;坎井之蛙占一沟之水,跳跃于井口栏圈之上,休息于井壁残砖破瓦之间……就认为是天下至乐。

孔子《论语》:孔子的杰出弟子颜回,终生贫困,且不幸早逝。

世俗的看法,颜回的一生是不幸而凄惨的。

但是我们看到的颜回却是“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虽居陋巷,箪食瓢饮,内心世界却充盈着无比的快乐。

其实,各行各业杰出的人物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快乐,如黄旭华之乐,袁隆平之乐,终南山之乐,张桂梅之乐,姚明之乐……在物质丰富、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的快乐也不少,如美食之乐、豪居之乐、游戏之乐、读书之乐等等。

班级计划举行有关“快乐”的主题班会,请根据材料,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分析】本题为材料作文。

材料一坎井之蛙占一沟之水,跳跃于井口栏圈之上,休息于井壁残砖破瓦之间,认为这就是天下至乐。

这种偏狭的心态,说明了井蛙没有清醒地认识自我,又没有清醒地认识世界。

材料二是说颜回一生不幸,但他却因内心世界的充盈而无比快乐。


第1页共5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学习上不断探索,寻求新的知识领 域去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第二、不自满,不自傲,虚心接受,不断 提高个人的人生境界,实现更大的理想。
生活中、学习上有许多的未知需要 我们去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发现,只有 不自满的人,只有虚心的人才能够有的 收获,取得新成功。要做到这样,首先 就是我打消自满自傲的念头,时刻提醒 自己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在实 践中添补自己的无知,提高自己的素养 ,从而使自己的人生迈入一个新的境界 。
虚词
之:
野语有之曰 。
我之谓也。 于:
说法,代词
宾语前置标 志
吾长见笑于大方家。 被
拘于虚也。 被
今尔出于崖涘。 从
莫大于海。比
取消句子独 今我睹子之难穷 立性 也。 非至于子之门则 “的” 助词 殆矣。
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特殊句式
以为莫己若者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我之谓也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被动句 又奚以自多 宾语前置 莫吾能若也 宾语前置
至于北海见笑
大方之家
至于:古义,到了。今义, 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 另提一事。 北海:古义,北方的大海, 指东海的北部;今义,常指 我国一部分海域。 大方:古义深明大义的人, 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今义: 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 不俗气。
子之难穷也
穷:古义,尽;今义,贫穷。
虚:同“墟”,处所,所居之 拘于虚也 地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多:赞许,称赞,推崇 擅:占有,据有 且夫擅一壑只水
井底之蛙: 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管窥蠡测: 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 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连自己原来 会的东西也忘掉了。
思考:庄子的文辞有什么特色?
夸张手法
意境壮美
想象奇特 境界阔大 寓意深刻 发人深醒
巧用对话 形象生动
庄子告诉了我们什么?有什么现实意义?
读出下列字词的读音
吾常闻少仲尼之闻 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 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十年水潦,而水弗为加益 且彼方跐黄泉而登大皇 shào yù tài xì an wèi tài
古今异义:
百川灌河 古义,特指黄河。 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 水道,泛指河流。 古义:脸朝东。 东面而视 今义:方位词,东面。 古义,脸,面部。 始旋其面目 今义,脸的形状,相貌。
1、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非……则”,表示假设,译为:“不 是…… 就……” ) 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且夫……”,再说,而且,用于承接上文, 引出另一层意思。) 3、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者,……也,表判断) 4、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以……为……,是古汉语常见的固定格式, 可译为“认为……是” )
明确:河伯:知错能改,善于纠正自身不 足的人。 海神若:谦虚不自满的人。
海神若的话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在生活中人 不应该自满,而是要不断地进取,不断地 去认识未知的领域,去见识未知的世界, 这样才能够达到人生新的境界,才能跟上 时代发展的步伐。
结合我们的学习生活,谈谈对寓 言故事的理解,
相对主义思想 (人们认识的有限性、无限性) 追求更高更博大的境界 虚心自处 完善自我 不囿于己见 不自以为是 人要不断突破自我局限
齐物论 顺应自然
“逍遥游”
作者在提升自我方面渗透了怎样的思想?
(1)制约因素: 地域,时间,受教育程度。 努力摆脱这些蒙蔽,才能使境界不断得到提升。寓 言启示我们必须时时省察是否遭受了类似的蒙蔽, 激励我们超越这些蒙蔽,向理想的境界靠近。 (2)注意问题方面: ①消除河伯以及坎井之蛙那种画地为牢、故步自封、 安于小我的心态。这种心态让人既没有清醒地认识 自我,又没有清醒地认识世界。 ②即便我们已经有了较高的精神境界,也不能够自 满,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课堂讨论
这则寓言故事包含哪些道理?
人贵有自知之明 谦受益,满招损
有比较才有鉴别
克服主观主义, 防止片面性
自大由于无知
《秋水》中的成语
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 望洋兴叹: 叹自己的微小,今多比喻想做 一件事而又无能为力,无可奈 何。 贻笑大方: 被有学问或内行的人所耻笑。 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指精 大方之家: 通某种学问或技艺的专家。
第一段作者写得很有层次,请将这一段 划分层次,体会庄子行文清晰的思路。
第一层:从“秋水时至”至“以天下之美为 尽在己”:黄河的壮阔。 第二层:从“顺流而东行”至“不见水端”: 大海的宽广。 第三层:从“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至段 末:河伯的顿悟。
望洋兴叹
贻笑大方 自知之明
讲解第二节
河伯和海神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欣赏“井底之蛙”的故事 这则故事,魏牟谈话的主要 内容是什么?魏牟想告诉公孙龙 什么?
井底之蛙 管窥蠡测 邯郸学步
指出公孙龙不是智商不行,而是 他原来的知识阻碍了他领悟大道 理。
作者举了几个寓言故事要什么说 明道理,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生动地说明人的知识技能有限, 如果满足于一知半解,盲目自 满,无异于井中之蛙,邯郸学 步,最终自取其辱,启示人们 要谦虚好学,不断完善自我, 超越自我。
词类活用:
1、秋水时至 2、顺流而东行 3、东面而视 4、我常闻少仲 尼之闻 5、而轻伯夷之 义者
(名词用作状语,“按季节”)
(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东”) (形容词的意动用 法,“以之为 少”—“小看”)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之为 轻”—把…看轻—“轻视”)
(方位名词用作状语。“面向东面”)
固定句式
Hale Waihona Puke 《真实的高贵》 悔恨自己的错误,而且力求不重 蹈覆辙,这才是真正的悔悟。优于 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 优于过去的自己。
——海明威
东海之大乐
—《庄子》
请准下列字词的读音
1、涘sì 2、闾lǚ 3、罍lěi 4、稊tí 5、汒máng 6、喙huì 7、甃 zhòu 8、呿 qū 9 、跗fū 10、虷蟹hán 11、絷zhí 12、適tì 13、商蚷jù 14、跐cǐ 15、奭shì 16、潦là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