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开发商经营行为分析
房地产开发经营经济评价指标与方法(含实例)
速算扣除系数的数值如下; 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时,速算扣除系数为0. 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过100%时,速算扣
除系数为5%。 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未超过200%时,速算
扣除系数为15%。 增值额超过扣除金额200%时,速算扣除系数为35%。
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每个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一准予扣
除项目的金额 房地产开发投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2008年1
月起实施。
税金:契税
契税:在土地、房屋权属发生转移时,对产权
承受人征收的一种税。 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是 指下列行为:
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2)土地使用权转让,包括出售、赠与和交换; 3)房屋买卖; 4)房屋赠与; 5)房屋交换。
经营资金是指用于开发企 业(项目)日常出租经营、 自营所需的周转资金:
租赁费用
管理费用
维修费用(预备费)
成本的概念
成本是指人们为达成一事或取得一物所必
须付出或已经付出的代价。
产品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成本包括生产成本 和销售费用两部分,前者指发生在产品生 产过程中的费用,后者指发生在产品销售 过程中的费用。
由土地费用、工程费用、其他费用、预备费用等 组成。
流动资产投资:项目在投产前预先垫付、在投产后 生产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资金。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 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
由现金、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项组成。
开发项目总投资
开发项目总投资
开发建设投资
经营资金
产品的销售成本(亦称完全成本)=生产成本 +销售费用
房地产开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及相关利益主体行为分析
房地产开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及相关利益主体行为分析一、引言房地产开发是一个涉及多方利益关系的行业,土地作为房地产开发的重要要素之一,其增值收益的分配涉及到房地产开发商、政府、土地使用权等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权益分配和利益博弈。
本文将从这些主体的行为角度进行分析。
二、房地产开发商的行为1.土地购置行为房地产开发商通常通过竞拍、协议转让等方式购置土地,其购置行为会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竞拍购置土地的开发商,往往需要支付高昂的土地出让金,这将直接对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造成影响。
同时,对于通过协议转让土地的开发商,他们通常会从土地持有者手中购得低价土地,这将带来较高的土地增值收益。
2.市场化决策行为3.项目管理行为三、政府的行为1.土地出让行为政府作为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者,其出让行为对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具有重要影响。
政府通过土地出让金的征收,可以直接获得土地增值收益的一部分,这是政府主导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重要方式之一2.政策制定行为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也会考虑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问题。
政府可以通过调整土地出让金比例、限制房价上涨幅度、实施土地增值税等手段,来影响房地产开发商的土地增值收益和分配。
3.督导监管行为政府在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过程中,也会进行相关的督导和监管工作,以确保开发商和其他利益主体的权益得到保护。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监管力度,避免滥用权力或侵害其他利益主体的权益。
四、土地使用权的行为1.土地开发行为土地使用权人可以将其所拥有的土地用于房地产开发,开发出具有较高增值潜力的项目。
通过开发土地可以获取较高的土地增值收益,以及与开发商签订的合同约定分配。
2.土地转让行为土地使用权人也可以将其拥有的土地进行转让,从而获得一定的土地增值收益。
土地的转让行为往往涉及到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协议,土地使用权人可以通过转让土地获得一部分增值收益。
五、总结房地产开发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涉及到多个利益主体的行为。
房地产行业的痛点与整改意见
房地产行业的痛点与整改意见一、痛点分析房地产行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行业也存在一些痛点问题,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高房价问题:在一些大中城市,房价居高不下,使得普通人难以负担。
这不仅阻碍了居民的消费能力,也加剧了社会贫富差距。
2. 土地资源匮乏: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土地资源逐渐减少。
土地稀缺使得房地产开发更加困难,进而推高了房价。
3. 不合理的规划和建设:一些房地产开发项目在选址、用地、建设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的规划和建设现象。
这不仅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质量,还增加了城市管理的困难。
4. 投机炒房问题:部分投资者借助房地产市场的波动进行投机炒作,导致价格波动过大,损害了普通居民的利益。
二、整改意见针对房地产行业存在的痛点问题,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整改措施,以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居住品质,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1. 加大土地供应:政府应加大土地供应力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需合理规划土地用途,保障人民的基本居住需求。
2. 建立房地产市场调控机制:通过采取差别化调控政策,限制投机炒房行为,稳定房价。
从供给端控制,严守供地定价、拍卖出让、用地审批等环节,防止供地集中导致市场扭曲。
3. 加大对房地产开发商的监管力度:政府应建立完善的房地产开发商信用评价体系,加强对其资质和信誉的审核,控制住建领域恶意炒作和违规经营行为。
4. 创新金融支持模式:建立健全的住房金融体系,引导资金更多地投入到市场中小型企业和创新项目中,减少过度依赖房地产业的风险。
5. 优化城市规划和建设: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房地产项目规划的监管,确保项目选址合理、建设规范。
同时,加强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部门的协调,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
6. 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政府可通过财政投入和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和扶持房地产企业加大对中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增加中小户型的供应。
房地产开发商利益行为与政府宏观调控的博弈分析
房 地 产 开 发 商 利 益 行 为 与政 府 宏 观 调 控 的博 弈 分 析
李文娟 ,李燕琼
( 南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 学院,四川 绵阳 6 11 ) 西 200
[ 摘
建议 。
要]房地产的交易过程是房地产博弈的过程,同时房地产的价格也是市场主体之 间博弈行为的结果。本文通
为影响需求的因素 ,土地的稀缺性和开发商的土地储备计 划决定 了商品房开工不足 ,房地产开发商需求 曲线最终 向
李文娟 ,等 :房地 产开发商利益行为与政府宏观调控的博弈 分析
市场透视
依据 自己手 中的行政权力决定土地的流向。这实际也是一 个行政过程。在这个过程 中,开发商与政府之间展开博
1 政府和 房地产 开发 商行为 的经 济学分 析
1 作为垄断力量的政府的供给分析 . 1 完全垄 断市场 具有 以下特 点 :第一 ,整个 市场 上就 只
有一 家企业 ,该 企 业 垄 断 着 某 种 商 品 的 生产 和销 售 ;第
二,该企业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替代品,产品独一 无二 ;第三 ,其他任何企业进入该市场都极为困难或不可
提供 土地 的供 给量 不足 ,应增加 供给量 ,才 能满足 社会 的 需 要 。同时政 府对 土地 的垄断也会 带来 分配不 公 。因为 政 府能够保持通过土地交易获得垄断利润 ,是以牺牲全社会 消费者 的利益 为代 价 的,是对社会 公众 利益 的剥夺 。
图 1 土 地 市 场 的 需 求 曲 线 和 边 际收 益 曲线
数量Q
图 3 土 地 的 供 给 与 需 求 曲线
进行正 当博 弈 ,或 者疏于激 励与 制约 而不愿 与开发 商展 开
浅谈房地产行业偷税手段及检查的重点
浅谈房地产行业偷税手段及检查的重点房地产行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领域,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不乏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手段进行偷税逃税。
为了保护税收的公平性和维护经济的健康发展,税务部门对于房地产行业也进行了严格的检查。
本文将围绕房地产行业的偷税手段及税务部门的重点检查展开浅谈。
一、房地产行业常见的偷税手段1. 虚构交易:房地产开发商通过虚构交易的方式来逃避缴纳税款。
他们将房地产交易定价过低,或者在购房合同中虚构一些费用,以此来降低应纳税款。
2. 造假报账:房地产开发商在企业财务报表中虚报成本、虚增费用、假冒进项税额等手段来掩盖其真实的利润状况,从而减少应纳税额。
3. 假分割:在房地产商购买土地时,他们会将一块大面积的土地以几块小地块的形式进行购买,以便躲避高昂的土地增值税。
4. 不报账:有些小型房地产中介机构或个人投资者在买卖房地产过程中不进行账务记载,以此来逃避缴纳营业税或个人所得税。
上述只是房地产行业中常见的一些偷税手段,不法分子为了逃避税务部门的监管,也可能会使用其他各种手段。
税务部门为了打击偷税行为,需要在检查时重点关注某些方面。
二、税务部门对房地产行业的重点检查1. 交易合同与实际交易情况是否一致:税务部门会对房地产交易的合同进行检查,与实际交易情况进行核对。
如果合同金额与实际交易价值存在较大差异,就有可能发生税务避税行为。
2. 发票真实性核查:税务部门会核查房地产开发商的购进发票和销售发票,检查其是否真实合法。
特别是对于联合开发、装修和建筑施工等环节,需要仔细核对发票的真实性,以防止虚开发票等违法行为。
3. 资金流向的审查:税务部门会仔细审查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流向,比对收入和支出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假账、虚开发票等行为。
对于资金流向异常的企业,税务部门会进行更加深入的调查。
4. 关联企业的往来检查:税务部门会对房地产企业与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进行检查。
如果关联企业之间存在虚假交易、利益输送等行为,税务部门会对其进行严厉的处罚。
房地产开发商经营行为分析
Anay i ft eM a g m e tB h vo fRe lEsa e De eo e s lsso h na e n e a iro a t t v lp r
t h d p ain o h i s l n mo n s o t e a a tt ft er el g a u t .An h h ra e o v sme t i n s l d o t e n d s l i nz t n e ]r e o i d t e s o tg f i e t n u d e s t h o — yl  ̄ i i n ag — n a cr o ao me to u d n c l h o s r c in n ff n sa d sae i t ec n tu t 。whc et e s f l o t eg o t f o sn mo n sa d i n rh l f l o n o ih i n i ru eu h r w h o u ig a u t n o ep u t s h t h s
t e sa i t fh u ig p ie h t bl y o o sn r . i c
Ke r s:ea t t y wo d r l ae;d v o e ;ma a men eh vi ; h u ig pr e es e elp r ng tb a or o sn i c
Ll Yu
( c o lo c n mi ,AHUT.Ma a s a 4 0 2,An u ,C ia S h o fE o o c s ’n h n2 3 0 h i hn )
房地产行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房地产行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它不仅与人们的居住需求息息相关,还对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就业等方面产生着深远影响。
然而,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一系列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如房价过高、市场波动频繁、供应结构不合理、行业监管不完善等。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会对房地产行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深入剖析房地产行业存在的问题,并探寻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房地产行业存在的问题(一)房价过高房价过高是房地产行业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长期以来,我国部分城市的房价呈现出快速上涨的态势,远远超出了普通居民的购物力。
房价的高企导致购房成本大幅增加,许多家庭不得不背负沉重的房贷负担,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高房价也抑制了消费需求的释放,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
房价过高还容易引发房地产市场的泡沫风险,一旦泡沫破裂,将给经济社会带来巨大的冲击。
(二)市场波动频繁房地产市场波动频繁也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
受宏观经济形势、政策调控、市场预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房地产市场经常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
在市场繁荣时期,房价快速上涨,投资投机性需求旺盛,市场过热;而在市场低迷时期,房价下跌,成交量大幅萎缩,开发商面临资金链紧张、项目停工等困境。
市场的剧烈波动不仅给房地产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巨大风险,也给金融系统的稳定带来了潜在威胁。
(三)供应结构不合理供应结构不合理是房地产行业存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中低端住房供应相对不足,无法满足广大中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另高端住房供应过剩,存在一定的空置现象。
这种供应结构的失衡导致住房市场不能有效地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住房需求,也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供应结构不合理还容易引发房价的结构性上涨,进一步加剧房价过高的问题。
(四)行业监管不完善房地产行业监管不完善也是导致行业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论房地产开发经营中挂靠开发合同效力问题
论房地产开发经营中挂靠开发合同效力问题(二)摘要:挂靠开发合同是房地产开发经营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合同类型,然而其效力问题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
本文通过对挂靠开发合同的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进行研究,分析挂靠开发合同的效力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1. 引言房地产开发经营过程中,挂靠开发合同是一种常见的合同模式。
该合同模式下,开发商将土地使用权或项目所有权委托给其他公司进行开发,以分担风险和提高效益。
然而,挂靠开发合同的效力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和争议。
2. 挂靠开发合同的法律规定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挂靠开发合同是合法有效的合同。
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自由协商达成并履行挂靠开发合同。
然而,该合同涉及到房地产开发中的重大利益调整,因此需要严格的法律监管和规范。
3. 挂靠开发合同的效力问题3.1 具备合同成立要件挂靠开发合同作为一种民事合同,必须具备合同成立要件。
即双方当事人必须具备合法的权利和行为能力,并达成真实意思表示。
另外,挂靠开发合同应当明确约定开发者的权利和义务,防止合同条款不明确导致争议。
3.2 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问题挂靠开发合同的效力还需要考虑合同履行的问题。
例如,挂靠开发合同中的履约保证条款、履行期限、违约责任等问题需要进行明确约定。
同时,也需要关注合同履行期间是否存在资金、人力、管理不足等问题。
3.3 合同效力的法律保护挂靠开发合同一旦成立并履行,享有法律保护。
根据《房屋买卖合同法》,开发者有权要求房屋买受人支付房款,并享有相应的担保权利。
此外,根据《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和变更手续也受到法律保护。
4. 挂靠开发合同效力问题的解决途径4.1 完善立法相关法律应当明确挂靠开发合同的效力,并对合同约定、履约过程等方面进行规范,以避免争议和纠纷的发生。
4.2 加强合同管理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挂靠开发合同的监管,确保合同履约的公平、公正和合法性。
同时,加强对开发商和购房者的权益保护,维护市场秩序的稳定和良好发展。
房地产开发商失信行为的法律后果
房地产开发商失信行为的法律后果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一些不良的经营行为逐渐浮出水面。
其中,房地产开发商失信行为对市场秩序带来了严重冲击。
本文将探讨房地产开发商失信行为的法律后果,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一、虚假宣传房地产开发商在售楼处、广告媒体等渠道常常利用虚假宣传吸引购房者。
部分开发商夸大宣传、故意隐瞒或虚构房屋规划、建设进展等信息,误导消费者。
这种失信行为不仅损害了购房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虚假宣传涉及过度夸大产品质量、性能等情形,会引发相关法律责任。
购房者在发现虚假宣传后,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返还购房款、支付赔偿等。
二、违约行为房地产开发商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常常存在无故延期交房、拒绝签订正式合同、违规调整房屋户型等违约行为。
这些行为损害了购房者的合法权益,导致购房者承担不应有的风险。
针对违约行为,购房者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提起诉讼,要求开发商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赔偿相应的损失。
此外,在一些地方性法规中,还对房地产开发商违约行为给予行政处罚力度,增加违约成本。
三、捏造证据为了规避法律监管,有些房地产开发商会捏造证据,逃避违法行为的责任。
这种失信行为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侵犯了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针对捏造证据的行为,购房者可以通过收集相关证据,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开发商赔偿损失,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同时,公安机关也会对此类行为进行调查,涉嫌犯罪的将会受到刑事追究。
四、强制擅改一些不良开发商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会在不经购房者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搬动房屋隔断、违规改变户型、拆除公共设施等。
这种失信行为严重侵犯了购房者的合法权益,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购房者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开发商还原房屋原状、恢复公共设施,并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
同时,相关监管部门也会对开发商进行严肃的行政处罚,保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结语房地产开发商失信行为给购房者及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房地产行业商品房销售管理制度分析
房地产行业商品房销售管理制度分析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中,商品房销售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关系着商品房市场的发展和买卖双方的利益。
本文将对房地产行业的商品房销售管理制度进行分析,并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其对市场的影响。
一、商品房销售许可证制度为了规范商品房销售行为,中国建立了商品房销售许可证制度。
该制度要求开发商在销售商品房前必须先取得相应的销售许可证,以确保商品房的合法性和质量。
这一制度的实施,一方面保护了购房者的权益,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开发商的信誉度,增加了市场的透明度。
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开发商为了谋取暴利,以不符合规定的方式销售商品房,绕过销售许可证制度。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购房者的利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
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销售许可证制度的监管,加大处罚力度,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二、商品房销售广告管理制度商品房销售广告管理制度是中国房地产行业中重要的一项监管制度。
该制度要求开发商在发布商品房销售广告前必须经过审批,确保广告内容真实、准确,不误导消费者。
这一制度的实施,有助于维护购房者的权益,避免虚假宣传和误导行为的发生。
然而,在实践中,仍有一些开发商故意发布虚假或夸大宣传的广告,误导购房者,造成购房者的财产损失。
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商品房销售广告的监管力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广告宣传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商品房销售价格管理制度商品房销售价格管理制度对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该制度对商品房销售价格进行了规范,要求开发商在销售商品房时必须公示价格,杜绝隐瞒或虚报价格的行为。
这一制度的实施,一方面保护了购房者的权益,使购房者能够明确商品房的实际价格,另一方面也维护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然而,有些开发商存在恶意哄抬房价的行为,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不断提高商品房价格,使购房者承受较高的经济压力。
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商品房销售价格的监管,依法打击价格垄断和恶意哄抬行为,确保市场价格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房地产市场结构及企业行为分析
的数据 报告 显示 ,0 4上 半年报 刊全 国地产 广 告 3 20 9亿 年 l 0月 2 9日和 20 0 6年 8月 l ,上调金融机构存贷 9日 元, 投放广 告第 二 、 三位分别 是广州 日报 和南 方都币报 , 款 基 准 利 率 02 - 7个 百 分 点 ,一年 期贷 款 基 准 利 率 由
技术不 同也造成 了房地产 产品的差别化 。随着市 要求比较高 。《 城
市房地产 开发经 营管 理条例》 定 : 规 房地产 开发企业应有
素质的不断提高 ,消 费者对 房屋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 的
要求不断提高 。缺乏 开发 技术与能力的小开发 商会被慢
( 三) 行业进入壁 垒客观存在 进入与退 出壁垒 指的是新企业进入行业 以及旧企业
率和贷款利息上升 的双重压 力之 下 ,房地产商的资金壁 垒越来越明显 , 行业 内许多小的开发商被淘汰 , 广州市房 地产市场寡头垄断的特征 日趋显 著。近年 来广东省有关 部门对省内资质三级 以上 的房地产 开发企业进行 了多次 的跟踪 调查 ,0 2年 l 20 0月接 受开发 投资调 查的 6 9 0 家房
虽然如此 ,0 3 以前房地产 行业的资金 壁垒还不 20 年 算高 , 因为具体项 目开发中要求 的资本金 占比很低 , 只有
烈的印象, 从而使房地产产品人为地增加了等级观念, 成 2%7 7 一0 5  ̄右,9 8%的资金来源于银行的贷款。但 20 04
为了体现个人身份 、 地位的象征 。 慧聪媒体研究中心公布 的中 国媒体 房地产广告收益 年 9月份 国务院 出台新规 定 ,要求房地产开发 的资 本金 比例不得低于 3 %。随后 ,中国人民银 行又分别于 20 5 04
维普资讯
行
上海房地产市场企业行为研究
2 2 9 6 . 1 2 3 3 7 2 . 4 5 2 0 5 5 . 5 3
1 7 7 1 - 3 O
7 3 9 5 7 4 3 9 7 7 6 6
8 2 8 7
需求量 , 本年度 的房地产平 均交易价格作 于 抑 制 投 资 性 和 投 为本期价格。( 表 1 ) 机性需求 。 但这系列
表1 上海房地产业在平均交易价格下的供需情况( 2 0 0 2  ̄2 0 1 1 )
年份 房屋竣工面积 商品房销售面积 房地产平均交易价格 ( 万平方米)
2 0 0 2
( 万平方米)
2 3 7 6 . 4 0
3 4 88 . 7 5
( 元, 平方米)
41 3 4
验, 模拟结果可接 受。( 图1 )
缺 的重 要原因是 , 征地越来越 难, 土地供
基本 可 得 出结 论 , 上 海 市 房 地 产 供 给 应 量 相 对 于 日益 增 长 的购 房 需 求 存 在 很
而在很多经济缺乏支撑的二三 四 不仅受房地产 平均交 易价 格影 响且受上 大缺 口。
2 0 0 5 4 8 7 3 . 8 2
2 0 0 6 4 9 01 . 4 6 2 0 0 7 5 0 6 8 . 46
3 1 5 8 . 8 7
3 0 2 5 . 4 0 3 6 9 4. 9 6
6 8 4 2
6 7 5 3 6 9 8 3
2 0 0 8 3 8 2 8 . 7 9 2 0 0 9 2 9 7 0 . 9 2 2 0 1 0 1 9 4 1 . 2 5
求面积 不仅 与价格相 关还 与其他 因素相 不存 在 明显 的序 列 自相 关 性 , 模 型 通 过 检 来 新低 。在 一 线 城 市 , 另 一 个 导 致 土 地 稀
房地产行业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房地产行业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问题分析1. 房价过高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普遍存在房价过高的问题。
不仅一线城市的房价高企,二线城市也面临相当大的压力。
房价高涨对居民购房意愿和生活负担造成了巨大影响。
2. 土地储备过多由于土地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失衡,许多城市出现土地储备过多的情况。
这导致了大量空置土地,浪费了宝贵资源,同时也增加了企业投资成本。
3. 开发商行为不规范有些开发商为追求利润最大化,采取不正当手段影响市场秩序。
他们故意制造人为炒作、虚假宣传等手段来推高房价,损害消费者权益。
4. 住房供给结构不合理近年来,以商品住宅为主导的住房供给结构严重偏离居民需求。
中小型单位购房困难、租赁市场不完善等问题亟待解决。
二、整改措施为解决上述问题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下面提出以下整改措施:1. 加大土地供应政府应加快土地供应节奏,缩小供需差距。
同时要建立切实管控机制,确保土地供应的稳定与可持续,并督促城市规划有序进行。
2.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要逐步建立起以租代售为主导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鼓励开发商和政府合作,在商品住宅项目中合理安排一定数量的公租房并提高租赁服务质量。
3. 强化开发商监管针对不规范行为,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开发商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炒作房价、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并加大处罚力度以警示其他开发商。
4. 健全人才引进政策加强对于人才引进的计划性管理,鼓励优秀人才从事房地产相关工作。
通过引进高素质人才,可以推动行业创新与升级。
5. 加大对三四线城市支持力度目前,“去库存”工作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却面临过剩供应的困境。
政府应加大对这类城市的扶持力度,并帮助调整住房供给结构。
6.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土地使用计划,并推动各类不动产登记管理工作,从源头上降低土地成本和房屋成本。
同时,鼓励开发商提高建筑节能水平和品质。
7. 加强信息公开与监测机制建立起健全的信息公开与监测机制,及时发布房价、市场需求等数据信息。
房地产业PEST分析
房地产业PEST分析目录一、内容描述 (2)1.1 分析目的与意义 (2)1.2 分析方法与数据来源 (4)二、政策环境分析 (5)2.1 国家房地产政策导向 (6)2.2 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度 (8)2.3 房地产相关法律法规 (8)2.4 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10)三、经济环境分析 (11)3.1 宏观经济形势 (13)3.2 通货膨胀与利率水平 (14)3.3 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 (15)3.4 经济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16)四、社会环境分析 (17)4.1 人口结构变化 (18)4.2 城市化进程 (20)4.3 居民住房需求与偏好 (21)4.4 社会对房地产市场的态度与影响 (22)五、技术环境分析 (24)5.1 新型建筑技术与材料应用 (25)5.2 智能化与信息化在房地产中的应用 (27)5.3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27)5.4 技术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29)六、结论与建议 (30)6.1 PEST分析总结 (31)6.2 对房地产业发展的建议 (32)6.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33)一、内容描述政治因素:政府政策和法规对房地产业有重大影响。
土地供应政策、住房补贴政策、税收优惠和房地产市场监管政策等都会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产生影响。
经济因素: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收入水平、通货膨胀率、利率水平和汇率变动等因素会影响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和供应。
经济繁荣时期,人们购房需求增加,房价上涨;而在经济衰退时期,购房需求减少,房价下跌。
社会因素:人口结构变化、城市化进程、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消费者信心等因素会影响房地产市场的需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人口增长,对住房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
技术因素:科技创新、环保理念和建筑技术的进步对房地产业也有重要影响。
绿色建筑和智能家居等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房地产项目的附加值,吸引更多购房者。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房地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投资者、开发商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房地产企业开发费用及销售收入分析
房地产企业开发费用及销售收入分析
从开发费用和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来看,开发费用是企业在房地产项
目开发过程中的投入,而销售收入则是企业在房地产项目销售过程中的回报。
开发费用与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如果开
发费用过高,超过了销售收入,企业就会出现亏损。
如果开发费用适度,
能够被销售收入覆盖,企业就会实现盈利。
因此,开发费用和销售收入的
比例是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通常来说,开发费用与销售收入的比例
越低,企业的盈利能力就越强。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还应该从市场需求、竞争情况、资金利用效率
等方面对开发费用和销售收入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市场需求是决定开发
费用和销售收入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市场需求低迷,房地产销售收入很
难达到预期目标,企业的开发费用可能无法得到很好的回收。
其次,竞争
情况也会对开发费用和销售收入产生影响。
如果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为了
提高项目竞争力,可能会增加宣传和销售费用,从而增加了开发费用。
然而,如果企业能够通过有效的销售策略获得更多的销售收入,那么开发费
用的增加可能是值得的。
最后,资金利用效率是指企业在进行房地产项目
开发时,是否能够高效地利用资金。
如果企业能够合理安排资金,并提高
财务管理水平,就能够降低开发费用,提高销售收入。
综上所述,房地产企业的开发费用和销售收入是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
指标,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只有明确了开发费用和销售收入的比例,并结合市场需求、竞争情况和资金利用效率等因素,企业才能够做出更准
确的经营决策,提高盈利能力。
关于经济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然而,在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中,一些开发商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常常出现违规销售、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以某房地产开发公司违规销售事件为例,对经济法律案例进行分析。
二、案情简介2018年,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在开发某住宅项目时,违规销售部分尚未取得预售许可证的房屋。
在销售过程中,开发商以“内部优惠”、“限时抢购”等手段诱导消费者购买。
消费者在购买后,发现开发商并未按照承诺交房,且房屋质量存在问题。
随后,消费者向相关部门投诉,要求开发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法律分析1. 违规销售行为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取得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并在取得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后,按照规定办理房地产开发项目审批手续。
”第二十六条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擅自预售商品房,确需预售的,应当依法取得预售许可证。
”在本案中,开发商在未取得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销售房屋,属于违规销售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七十四条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未取得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擅自从事房地产开发活动的;(二)擅自预售商品房的;……”2.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第十八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
”在本案中,开发商未按照承诺交房,且房屋质量存在问题,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东莞市房地产开发的问题及对策
东莞市房地产开发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东莞市的房地产市场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然而,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也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本文将对东莞市房地产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东莞市房地产开发存在的问题1、土地供应与规划不合理在东莞市的房地产开发中,土地供应与规划存在不合理的情况。
部分地区土地供应过剩,导致房地产项目过度集中,而另一些地区则土地供应不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土地规划的前瞻性不足,一些区域的规划在短期内频繁调整,影响了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进度和品质。
2、房地产市场供需失衡一方面,东莞市的房地产市场存在着供应过剩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新兴区域,大量的楼盘集中上市,导致库存积压。
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发展的不均衡,一些热门区域的住房供应无法满足需求,导致房价上涨过快,给购房者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3、房地产开发品质参差不齐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忽视了品质和细节。
一些楼盘存在着建筑质量问题、配套设施不完善、小区环境差等情况,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形象。
4、房地产金融风险房地产开发高度依赖金融支持,在东莞市,部分开发商过度负债,资金链紧张。
一旦市场出现波动或政策调整,可能会引发金融风险,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造成威胁。
5、房地产市场监管不足房地产市场的监管体系还不够完善,存在着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
例如,对房地产开发商的违规行为处罚力度不够,对中介机构的监管不到位,导致市场秩序混乱,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二、解决东莞市房地产开发问题的对策1、优化土地供应与规划政府应加强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根据城市发展的需求和人口增长趋势,合理制定土地供应计划。
同时,提高土地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确保规划的稳定性和权威性。
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配套设施的布局,促进城市的均衡发展。
房地产市场调控对开发商的影响分析
房地产市场调控对开发商的影响分析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大规模的调控政策。
这些政策旨在稳定市场价格、防止投机行为,并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这些调控政策对于开发商来说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
本文将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对开发商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一、土地供应减少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一个重要举措是限制土地供应。
政府通过减少土地出让和标准化土地拍卖等方式,有效控制了土地供应量。
这对开发商来说是一种挑战,因为土地是房地产项目的基础,供应减少可能会导致开发商的项目计划受阻。
开发商需要更加积极地寻找土地资源,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开发成本增加调控政策的实施导致开发商在土地购买和建设过程中面临更高的成本压力。
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加大了土地供应的限制,并加强了对资金来源的监管。
这使得开发商在资金融通上遇到了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项目的筹备成本。
开发商需要调整策略,提高自身的资金运作能力,以应对成本的增加。
三、销售周期延长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对购房者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在市场价格上的调控措施。
政府的调控政策使得购房者对于房价的预期发生了变化,购买需求减少,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销售周期延长。
对于开发商而言,销售周期的延长可能会带来项目的收益下降和现金流问题。
开发商需要制定灵活的销售策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四、产品结构调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实施引导开发商调整产品结构。
政府鼓励开发商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特别是中低价位的房源。
这引导开发商转变原有的高端开发定位,增加对经济适用房、租赁住房等产品的投入。
开发商需要灵活调整产品结构,以迎合市场需求,保持竞争力。
五、市场竞争加剧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实施增加了市场的透明度,减少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这导致市场竞争加剧,开发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竞争对手。
开发商需要提高自身竞争力,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来吸引购房者的注意。
六、创新发展机会尽管调控政策对开发商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和挑战,但也为他们带来了创新发展的机会。
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及监管对策范文
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及监管对策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不断升温,旺盛的市场需求,巨额的利润,吸引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影响到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针对这些问题,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大了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力度。
笔者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视角,对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一、当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无证无照和超范围经营问题突出。
一些具备开发资质的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通过收取管理费等方式,或将本企业的资质证书和营业执照出租给他人使用,或以本企业名义设立项目经理部,为一些不具备资质条件的企业和个人进入房地产市场提供"保护伞",致使房地产市场开发主体混乱,无证无照经营现象较为突出。
(二)招投标运作不够规范透明。
土地的划拨、出让等信息宣传和公示不到位,存在违规操作的问题,致使部分业内企业知情不多、参与面不宽。
同时,在土地拍卖时,招投标部门对参与竞标企业的资质条件、主体资格等审查不够严格,未充分征求工商部门的意见。
(三)虚假违法广告现象较为严重。
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吸引人气,发布含有明显低于市场价的房价信息等内容的虚假广告,如有消费者咨询,则称该房已售,并借机推销其他商品房。
有的房地产开发公司通过虚构商品房销售进展的信息,在社会上造成商品房供求紧张的氛围,引诱消费者购房。
有的违反《广告法》和《房地产广告发布暂行规定》的规定,发布含有"投资、就业、升学"等禁止性内容,误导消费者。
(四)合同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多数房地产开发企业不按规定使用商品房销售合同示范文本,不按规定将自制的合同文本送相关部门备案。
自行设计的合同文本对商品房的质量、配套设施、公摊面积、公共设施管理、房屋权证办理等规定不够明确,特别是对双方的权利义务及纠纷的解决方式规定模棱两可,或者设定"霸王条款",规避和免除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责任,在纠纷发生后,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2 开发商历年销售积极性 从图 2 中总体上可以看出 2004~ 2007 年是 10 年 中房价增长速度最快的 4 年, 而这 4 年的销售与投资比 值也是最高的, 其中尤为明显的是 2005~ 2007 年; 其他 价格增长相对缓慢的年份销售与投资比值相对较低 , 特别是 1999 年和 2008 年是 10 年中价格增长状况最差 的两年 , 这两年中销售与投资比值也是最低的。这说 明开发商在行情好的年份愿意销售, 而在行情稍差的 年份则更注重扩大规模。准确地说, 开发商对于扩大 规模一贯非常重视 , 对于销售则视行情而定。 1999~ 2008 年 10 年间投 资额年 平均增 长率为 26. 89% , 增长率标准差为 0. 032, 销售额年平均增长率 为 29. 3% , 增长率标准差为 0. 231, 从中可以看出投资 额年增长状况平稳, 而销售额增长率波动性则较大。 同时两者的相关系数为 0. 236, 相关程度不高 , 在经济 现实中一般都是销售影响投资, 销售得越好, 再投资越 多。但是从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出房地产行业销售的好 坏对投资量扩大的影响并不大。那么开发商的投资决 策只能是基于其对于市场的预期。 1999~ 2008 年 10 年间年度完成投资额逐年稳定上涨, 说明开发商对于 该行业一直持有乐观的预期。同时在这种乐观的预期 7
第 27 卷 第 5 期 2 01 0年 9 月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ournal of Anhui g y ( Social Sciences)
Vo l. 2 7, No . 5 September, 2010
房地产开发商经营行为分析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2010 年第 5 期
下, 开发商对于销售却没有同等的积极性, 更多的是表 现出对房价上涨的坚信。虽然开发商看好市场前景 , 但是对于具体年份会出现的需求状况并不了解, 销售 上多表现为随行就市, 行情好就多卖点, 相反则少卖 点, 并且一直是在价格上涨中等待需求的出现, 而不是 用灵活的价格去适应自己的产量。 这一点在 2005 年之前的市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2005 年之前空置面积是逐年扩大的, 开发商手中存有 大量已竣工而没有销售的房屋 , 也就是说在当年的价 格条件下产量已经大于需求量 , 理论上说房价应当有 下降的压力, 但是现实中房价依然是处于上升趋势, 原 因在于开发商不愿意将所有产量转化为供给, 保留了 自己的供给能力, 人为地造成供给不足进而形成价格 的上升。终于在 2005 年等来了需求的突然增加以后 , 原先库存的房屋在高价位出售 , 并且供不应求市场格 局的出现, 拉动了房价的进一步上涨。即使是 2008 年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的状况下 , 该行业的年度投资完成额度依然同比增长了 24. 63% , 而且并没出现价格大幅下跌去拉动销售现象。开发商
探求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原因, 是近年来学术 界一直研究的课题。已有的文献对其原因的解释可以 被分为四类: 一是从消费角度来说, 是城镇化和人口增 长带来的刚性需求 ; 二是从供给角度看, 房地产市场结 构存在垄断性, 垄断造成了房价的上涨; [ 1 3] 三是从政府 对资源市场的控制来分析, 土地供给市场的垄断性推 [ 6 7] 高了房价; [ 4 5] 四是由于过于宽松的金融环境。 已有文献的分析偏重于宏观角度分析房价高企的 原因, 而房价在本质上是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作用的 结果, 因而本文拟从微观角度对近年来开发商的经营 行为加以分析, 讨论房价上涨的原因。
李 郁
( 安徽工业大学 经济学院, 安徽 马鞍山 243002)
摘 要 : 在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中 , 消费者的需求越 来越多地是被价格 的上涨而抑制房价 的上涨是与需求的快 速 增长紧密联系的 , 同时开发商不愿通过灵活的定价去适应 自己的产量的行为 也是助推房价的重要 原因 ; 另外由于 投 资资金不足, 导致建设资金不能与施工规模同步扩大 , 这不利于房屋产量的提高 , 进而不利于房屋价格的稳定。 关键词: 房地产 ; 开发商 ; 经营行为 ; 房价 中图分类号 : F293. 3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1 9247( 2010) 05 0006 03
涨弥补
我国住宅产品的销售量与价格在过去 10 年中呈 现出同步增长和下跌的态势。从图 1 中可以看出从 1999 年至 2008 年 10 年间, 住宅价格除 2008 年外一直 保持上升趋势, 同时历年中除 2008 年以外销售量也是 呈上涨趋势。 虽然根据图 1 可以看出价格与销量正相关, 但并 不能因此就认为住宅商品这类特殊商品违背了需求定 律, 因为图 1 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除了价格因 素作用以外, 人口增长、 经济增长、 收入上升、 城镇化等 因素也会产生影响。 人口增长、 城镇化在不断增加购房需要, 但是需要
从表 1 中可以看出除 2004 年和 2008 年 外历年 的销量增幅与价格增幅的比例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 也就是说, 市场越来越注重通过价格来抑制需求的增 加, 而不是通过供给量的增加来弥补缺口。在 2005 年 前历年房屋的竣工面积一直大于销售面积, 总体上可 供房屋是充足的, 价格也是温和上涨。当然在此阶段 的价格上涨是开发商控制供给量的结果 , 但是逐年扩 张的需求依然更多的是依靠供给量的增加来满足, 2004 年是价格跳跃性增长的第一年, 涨幅达到 18. 7% , 从表 1 中也可以看出随着价格大幅上扬, 房屋的购买数量增 长幅度放缓, 从中也反映出消费者对于价格上涨而产 生了观望态度, 这是需求对于价格的正常反应。但是 此后的房价持续上涨改变了消费者的预期, 房价将持
之间不仅缺乏竞争性, 相反表现出的是一种自发合作 的默契。 除了开发商此种销售态度不利于房价的回调外 , 其生产能力也会影响房价, 尤其是供不应求的市场会 刺激房价更大幅度的上涨。
三、 开发商建设速度跟不上规模的扩大
Analysis of the Management Behavior of Real Estate Developers
LI Yu ( Schoo l of Economics, A HU T , M a anshan 243002, Anhui, China) Abstract: In the real estate markets in China, consumers demands are mo re and mo re restrained by the rising pr ices. T her e exist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ise of housing price and the quick g rowth of consumers demands, and there is another important factor leading to the rise of housing pr ice for those developers are r eluctantly to make the price flexible to the adaptation of their selling amounts. And the shortage of investment funds leads to the non synchronization enlarge ment of funds and scale in the construction, which is neither useful to the growth of housing amounts and is nor helpful to the stability of housing price. Key words: real estate; developer; man agment behavior; housi n g price
二、 开发商重扩张轻销售
投资规模的大小能够反映出开发商的投资积极 性, 销售额通常被认为代表了在某个价格水平的消费 者对于产品的需求量, 同时我们也可以将其视为开发 商愿意提供的供给量, 销售额的大小可以作为销售积 极性的指标。从绝对值上看从 1999 年到 2008 年 10 年 间年度投资额持续增加, 销售额除了 2008 年有所下降 外, 其他年度都是在逐年增加的。绝对值上呈现出开 发商不断在追求规模扩大的同时积极销售 , 但是绝对 值并不能反映出开发商在不同时期投资与销售积极性 的区别。用销售额除以投资额所得值可以衡量各年的 不同 , 如果比值较小则说明在这一年度内开发商更加 注重扩大规模, 反之则说明比较重视销售。图 2 是历 年住宅均价的增长率和销售与投资比对比图。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需求价格弹性 5. 61 5. 74 5. 08 5. 11 0. 73 3. 69 1. 89 1. 57 8. 17 资料来源 : 根据 中国统计年鉴 2009 数据计算得出
续上涨已成为共同的预期。 2005 年竣工面积开始小于 销售面积, 真正的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出现了。2005~ 2007 年房价保持了持续上涨的趋势 , 尤其是 2005 和 2007 年的涨幅都超过了 10% 。与 2004 年的观望态度 不同 , 随后的 3 年中在房价大幅上涨的同时, 房屋销售 量增长幅度更大。但是, 同时也看到随着价格的大幅 上涨销售量的相对增幅却在逐年减少, 需求更多的是 被价格上涨抑制 , 而不是通过供给量增加被满足。2008 年出现的量价齐跌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引起的。 2008 年无论是从经济发展角度还是从城镇人口规模角度 看, 促进房地产市场扩大的因素都没有消失, 而是由于 危机引发了购房者的观望态度, 进而引起了价格小幅 下跌和成交量的大幅萎缩, 是外部因素干扰所致。 但是表 1 并不能告诉我们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 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不能简单地归因于刚性需求, 价 格和销售量是供需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供给方 的行为模式以及再生产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将有利于 我们对于这一现象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