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文化底蕴与文化价值的流向
新媒体时代如何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新媒体时代如何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在当今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绝佳的机遇和广阔的平台。
然而,如何在这个快速发展且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有效地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使其深入人心,成为了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新媒体时代的显著特点是信息的海量性和传播的即时性。
人们每天都被各种各样的信息所包围,注意力被极大地分散。
因此,要想让中华优秀文化在这样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创新传播方式和内容。
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新媒体丰富多样的形式来展现中华优秀文化。
比如,通过制作生动有趣的短视频,将传统文化中的诗词、书法、绘画、戏曲等元素进行融合,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大众。
这些短视频可以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上广泛传播,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再比如,开发具有文化内涵的手机游戏,让玩家在游戏中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像以古代历史为背景的策略游戏,或者以诗词歌赋为主题的解谜游戏,都能够在娱乐的同时,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另一方面,注重故事化的传播也是关键。
中华优秀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无数动人的故事。
我们可以将这些故事进行挖掘和整理,以更加贴近现代生活、富有情感共鸣的方式讲述出来。
比如,讲述古代文人墨客的励志经历,或者传统工艺背后的传承故事。
通过这些故事,让人们感受到中华优秀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人文精神。
同时,新媒体时代的互动性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
我们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开展线上文化交流活动。
比如,举办主题为“我心中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线上征文活动,鼓励网友分享自己与传统文化的故事和感受;或者开展线上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激发大家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的热情。
此外,还可以邀请文化专家、学者进行在线直播讲座,与观众实时互动,解答他们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疑问和困惑。
在内容创作上,要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避免使用过于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学术语言,让更多的人能够轻松理解和接受中华优秀文化。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播与核心价值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播与核心价值在新媒体时代,文化传播的形式和价值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文化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文化载体和传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求和越来越高的审美水平,新兴的媒体技术和平台成为了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和载体。
1.新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播新媒体时代,文化传播已经不再是单向的、线性的,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交互性的特点。
传统的文化载体和传播方式,如报纸、电视、广播等,以单向传递信息的方式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而新兴的媒体技术和平台,如微信、微博、直播等,则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局限性,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自主选择、自由发布和转发内容,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传播格局。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播以碎片化、个性化、用户参与为特点,消费者不再是单纯的文化接受者,而是具有文化参与、创造和传播能力的主体。
文化产品的创作、传播和消费都正在从单一封闭到开放互动的方向发展。
在新媒体时代,从文化产品的定制、推广、传播到用户的选择、反馈、参与,都需要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支撑,构建一套全链条的文化传播生态系统。
2.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核心价值在新媒体时代,文化的核心价值开始从单一的审美及叙事价值扩展到多元化的内容价值和社会价值。
文化产品不仅仅是追求创意和艺术性的表达方式,更要面向多重社会现实问题,达到延展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新媒体时代之所以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发掘出很多优秀的作品,正是因为作品之所以被人们所接受和喜欢,不仅仅因为它的艺术性和创意性,更因为它能够切实地反映社会的潮流和需要,能够引导公众的心理和思想。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核心价值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方面:1)人性价值,即尊重人的个性、尊严和人权,与人们的内心、生命和自由相一致;2)正义价值,即反映社会公平、公正和正义的理念,以及对不公、不义行为的谴责;3)价值观教育,即通过文化产品的传播和互动实现人的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4)创新和开放,即鼓励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和新形式,同时建立开放共享的文化传播平台,让更多的文化产品得以被传播和消费。
新闻业如何推动文化传承
新闻业如何推动文化传承在当今社会,新闻业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肩负着推动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
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的根基,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价值观念和智慧结晶。
新闻业通过多种方式,在传承和弘扬文化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首先,新闻报道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新闻工作者通过深入挖掘和报道各种文化现象、文化活动和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丰富多样的文化内容。
无论是古老的传统技艺、独特的民俗风情,还是珍贵的历史建筑、艺术作品,新闻媒体都能够将其呈现在大众面前。
通过生动的文字、精彩的图片和直观的视频,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关注。
比如,对于一些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新闻报道可以介绍其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传承现状,引起社会的重视,从而为这些艺术形式的传承创造条件。
其次,新闻评论能够引导社会舆论,增强人们对文化传承的意识。
在面对文化传承的各种问题和挑战时,新闻评论可以发表独到的见解和观点,引发公众的思考和讨论。
例如,当一些历史建筑面临拆除的危机时,新闻评论可以呼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引导公众形成保护文化遗产的共识。
这种舆论引导能够促使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
再者,新闻业在教育普及方面也发挥着作用。
通过制作专题节目、系列报道等形式,向公众普及文化知识。
比如,开设文化讲堂类的节目,邀请专家学者讲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或者制作关于文化历史的纪录片,系统地介绍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历程。
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增强他们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此外,新闻业的国际传播能力有助于推动本土文化走向世界,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新闻媒体可以将本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展示给国际社会,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魅力。
同时,也可以引进和报道国外的先进文化理念和经验,为本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通过这种双向的文化交流,丰富和拓展了文化传承的内涵和外延。
然而,要实现新闻业对文化传承的有效推动,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文化传媒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文化传媒对文化传播的影响文化传媒是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扮演着连接人们与文化的桥梁,对文化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文化传媒如何影响着文化传播,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文化传媒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一、拓宽了文化传播的渠道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
各种形式的文化传媒,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取到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促进了文化交流和互动。
二、加速了文化传播的速度在过去,文化传播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触及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而现在,随着社交媒体等新兴平台的兴起,信息可以在瞬间传播到全球各地。
文化传媒的快速传播加速了文化信息的流通速度,使得人们更快地了解到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文化内容。
三、促进了跨文化交流与融合文化传媒打破了地域和国界的限制,让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便利。
通过电影、音乐、艺术作品等形式,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元素,促进了跨文化交流与融合。
四、塑造了公众对文化的认知和态度文化传媒在塑造公众对于文化的认知和态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电影、电视剧、音乐等作品通过生动形象地展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物和故事,影响着观众对于这些文化的理解和评价。
同时,新闻报道、纪录片等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公众对于特定事件和现象的看法。
五、挑战与机遇并存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文化传媒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信息泛滥导致真假信息难以辨别,低俗内容泛滥影响社会风气等问题亟待解决。
但与此同时,新技术的应用为创新型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让优质内容更好地被推广。
综上所述,文化传媒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对于推动文化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拓宽了文化传播的渠道,加速了信息传播速度,促进了跨文化交流与融合,还塑造了公众对于不同文化的认知和态度。
传媒与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传媒与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产业逐渐成为了引领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
而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传媒领域的发展,更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传媒与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传媒产业的发展历程传媒产业在人类历史上已经有了数百年的发展历程。
从最早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到后来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传媒产业在技术、媒介、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媒产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传统媒体阶段、新媒体阶段和综合媒体阶段。
在传统媒体阶段,传媒主要是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形式,是传统媒介社会关系的代表。
在新媒体阶段,互联网、手机等数字化媒体形态开始涌现,并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其中主要是以门户网站、社交媒体、移动终端等为代表。
在综合媒体阶段,新闻、娱乐、广告等各类信息在不同媒体之间流动,媒体形态日益纷繁复杂,网民百花齐放,不断推动着媒体的交叉互通与融合发展。
二、传媒产业的发展趋势1. 数字化传媒产业的数字化成为业界共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数字化是传媒产业发展的趋势。
在数字化的背景下,移动互联网成为了传媒产业的重要突破口。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传媒可以更方便地向用户提供多元化、个性化、实时性强、交互性好的服务。
移动应用程序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让用户能够随时随地地接收信息、分享娱乐、产生互动,更加方便快捷。
2. 多元化受众需求的变化是传媒产业变革和多元化的重要驱动力。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区分逐渐模糊,各类传媒不断创新,从单一的信息传递媒介向呈现、沟通、交互等多元价值转变。
传媒在内容上不断创新,力求让观众有多种选择,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相互碰撞也逐渐形成。
新闻、娱乐、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的多元化需求越来越成为传媒产业的重要篇章。
3. 产业融合数字技术不仅使得传媒产业高度发展,也促生了传媒产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融合。
文化传媒文化传播方法
文化传媒文化传播方法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文化传媒的发展愈加迅猛,各种传播方式层出不穷。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文化传媒的方法与途径。
一、电视媒体电视媒体作为最早进入家庭的传媒形式之一,对文化的传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电视节目涵盖了各种文化内容,如电视剧、综艺节目、新闻报道等,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声音向观众传递文化信息。
同时,借助传统电视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网络电视更是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接触到各种文化内容。
二、广播媒体广播媒体是一种比较经典的文化传播方式。
无论是AM广播还是FM广播,都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
它可以通过音乐、新闻、访谈等多种形式将文化元素传递给大众。
广播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仍然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比如可以在车上、户外等多个场合收听,为人们带来便利。
三、网络媒体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媒体成为了当今最主要的文化传播途径之一。
网络媒体以其便捷、快速、广泛的优势,成为人们获取文化信息的首选。
网站、社交媒体、在线音乐、视频平台等都是网络媒体的重要形式,通过海量的网络内容,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不同类型的文化产品。
四、报刊杂志虽然报刊杂志属于传统媒体,但它们仍然在当今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透过报纸和杂志,人们可以了解到丰富的文化信息。
报纸多以文字内容为主,涵盖了新闻、评论、专栏等不同形式的文化传播;而杂志则通过图文并茂的设计,更加生动地展示各类文化内容。
五、移动应用随着智能手机的飞速发展,移动应用在文化传播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各种文化类应用程序如小说阅读、音乐播放器、短视频等成为人们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休闲娱乐工具。
移动应用不仅方便携带,而且几乎每个人都可以随时打开应用进行文化传播。
六、传统演艺除了媒体的形式外,传统演艺也是文化传媒的重要方式。
剧场、音乐会、展览以及各种传统节日等都可以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
通过观看演出、参观展览等形式,观众可以近距离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
七、社区教育社区教育作为一种以社区为基础的文化传播方式,通过开展各类学习活动、文化沙龙等形式,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分享文化的平台。
浅谈新媒体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与发展
浅谈新媒体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与发展在当今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新媒体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和强大的影响力,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影响既体现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上,也体现在其创新与发展的路径中。
新媒体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过去,传统文化的传播往往依赖于书籍、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其传播范围和受众数量相对有限。
而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传统文化能够在瞬间传遍全球。
比如,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一段精彩的京剧表演可以在短时间内被数以万计的人观看和分享;一篇关于传统手工艺的文章可以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读者关注。
这使得传统文化能够接触到更广泛的受众,尤其是年轻一代,他们是未来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主力军。
新媒体丰富了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以往,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可能仅仅局限于文字描述或者静态的图片展示。
但如今,借助新媒体的技术手段,传统文化可以以更加生动、形象、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
例如,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人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建筑的宏伟和传统文化活动的热闹氛围;通过制作动画短片,将古老的传说和故事以全新的视觉形式展现出来,吸引更多人的兴趣。
此外,短视频平台上的传统文化相关内容,以其简短、精彩、易于传播的特点,成为了推广传统文化的有力工具。
新媒体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创新。
在新媒体的环境下,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创意相结合,孕育出了许多新的文化形式和产品。
比如,将传统音乐与电子音乐元素融合,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音乐作品;将传统服饰的元素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展现出时尚与传统的完美结合。
这种创新不仅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使其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审美。
然而,新媒体在给传统文化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信息的快速传播和碎片化特点,使得传统文化在新媒体上的呈现容易变得肤浅和片面。
人们在浏览新媒体内容时,往往只是快速地获取信息,难以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新媒体传播
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新媒体传播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新媒体在传播信息、宣传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难题。
一、传统文化面临的困境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系统。
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受到了许多现实问题的冲击。
首先,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侵蚀使得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危机。
许多人开始追逐西方文化、思维和价值观,而忽视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导致了文化认同的失衡。
其次,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文化素养不断下降,导致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和兴趣,进一步推动了传统文化的流失。
最后,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媒体的繁荣,人们的文化消费渠道也不断改变,新兴媒体的出现取代了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使得传统文化在新传媒时代面临更多的困境和挑战。
二、新媒体给传统文化带来的机遇尽管传统文化面临着困境,但是新媒体的出现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带来了机遇。
首先,新媒体较传统媒体更加开放、更具互动性,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社交网络平台更加轻松地接触和传播传统文化,推动其重新回归大众视野。
其次,新媒体带来的便利生活和便捷渠道也使得人们能够更加轻松地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在娱乐性和趣味性上更具吸引力。
最后,新媒体可以提供创新的方式和手段,突破传统文化传播的限制,探索出更加有利的传播模式和方法,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和时代性。
三、如何利用新媒体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既然新媒体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带来了机遇,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和特点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呢?首先,建立与新媒体互动的传播模式,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和特点,引导更多的人接触、了解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更容易被接受和传播。
其次,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和形式,打破传统方式的局限性,采用更加现代化和创新的方式,比如,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推出更加有趣、富有视觉冲击力、互动性强的传播形式,提高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文化传播的意义和价值
文化传播的意义和价值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精神财富,是人们智慧和创造的结晶,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
文化传播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其意义和价值不言自明。
一、文化传播的意义文化传播的意义包括:1、促进交流与交融文化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间相互交流和交融的桥梁。
文化传播可以沟通不同文化之间认知上的障碍,让人们更好的相互理解和交流,形成更加广泛和深入的文化交融。
2、提高民族自信心与文化认知度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识和认同。
通过文化传播,可以为民族树立自信和荣誉感,也可以增加民众对自身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3、促进文化创新和传承文化传播是推动文化创新和传承的重要途径,可以促进艺术和文化创新,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激发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和创造力,发掘和传承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
4、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是现代经济中的重要产业。
文化传播能够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资源,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推动。
5、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文化传播还可以借助艺术和文化的力量,弘扬社会正能量,提升社会道德建设,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文化传播的价值文化传播的价值体现在:1、价值观引领作用文化传播可以以道德、伦理、文化等为基础,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塑造正义、真善美的社会形象。
2、启迪人类智慧的作用文化传播能够激发人们的智慧和想象力,助力人类文化发展。
3、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文化传播还可以带动文化消费升级,提高文化的内涵和含量,为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动力。
4、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文化传播以文艺作品为媒介,以优秀文化遗产为基底,可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精神食粮,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增强人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5、推进国际文化交流文化传播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为国际社会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互动搭建良好的桥梁。
综上所述,文化传播作为一种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社会现象,对国家、民族、人类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和文化殷实。
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的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这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丰富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如何在这个充满变化和创新的时代,有效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新媒体时代的特点为传统文化传播带来了诸多变革。
首先,新媒体具有高度的互动性。
以往的传统文化传播往往是单向的,受众只能被动接受。
而如今,通过社交媒体、在线论坛等平台,人们可以就传统文化的相关话题进行实时交流和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这种互动不仅增强了传播的效果,还能让传播者更好地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反馈。
其次,新媒体的传播内容丰富多样。
除了文字、图片,还有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
这使得传统文化可以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大众,比如通过制作精美的传统文化纪录片、短视频,或者开发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网络游戏、手机应用等,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再者,新媒体的传播范围广泛。
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传统文化的信息能够瞬间传遍全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无论是身处繁华都市还是偏远乡村,只要有网络连接,人们都能够接触到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
然而,在新媒体时代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方面,信息的过载使得传统文化的内容容易被淹没在海量的资讯中。
人们每天接收到大量的信息,注意力被分散,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可能只是短暂的、浅层次的。
另一方面,一些新媒体平台上传播的传统文化内容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
有些为了追求流量和点击率,对传统文化进行过度娱乐化、商业化的包装,甚至出现歪曲、误解传统文化内涵的现象,这不仅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反而可能对其造成损害。
此外,新媒体的受众群体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年龄、文化背景、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
如何根据不同受众的需求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传统文化传播,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
融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研究
融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研究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融媒体时代已经到来,这个时代以网络、移动通信和数字技术为基础,涵盖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传播方式,让信息传播更加快速和多样化。
在这个时代下,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文化不再受限于地域和时间,能够更广泛地传播和交流。
本文将对融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进行研究,探讨传统文化在融媒体时代下的传播特点和趋势。
1. 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在融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除了传统的书籍、报纸和电视等传统媒体外,还加入了新兴媒体如微博、微信、抖音、B站等平台,使得传统文化得以以更多样的形式呈现在观众眼前。
这种多元化的传播方式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加便捷和快捷。
2. 信息交流更加便利融媒体时代下,人们能够更加便利地获取和交流传统文化信息,通过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人们可以轻易地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分享传统文化体验,甚至直接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人”进行交流。
这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加丰富和立体,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3. 传播范围更广泛传统文化在融媒体时代下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不再受限于地域和时间。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都能够通过各种媒体渠道了解和传播传统文化,使得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得到了大大增强。
二、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1. 传统媒体传播传统媒体依然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播路径之一。
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依然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传统文化的传播使命,特别是在信息深度和品质上,传统媒体有其独特优势。
传统媒体通过专题报道、文化节目等形式,能够将传统文化内容深入传播到普通观众中去,发挥着重要的传播作用。
2. 社交平台传播融媒体时代下,社交平台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路径。
无论是微博、微信还是抖音、B站等,都成为了传统文化传播的新平台。
通过这些社交平台,人们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在网络上分享和传递传统文化的内容,掀起一波又一波的传统文化热潮。
全媒体传播背景下文化类节目的创新路径和价值构建——以央视《典籍里的中国》为例
098《名家名作》·探索全媒体传播背景下,我国电视台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发展迅速,各种各样新形式的文化类节目不断推出,深受各个年龄阶段观众的喜爱,为我国文化传承提供了便利条件。
但是也因此出现了娱乐性综艺节目借文化之名进行策划和传播,影响了大众的判断;并且目前文化类节目大多是关于中华诗词、历史文物和文创等,节目数量多,但是内容缺乏创新,导致节目的同质化较为严重,影响到我国文化类节目的导向功能以及未来发展。
央视重磅推出的《典籍里的中国》节目,以全新的方式将典籍再现,获得广泛好评。
在《典籍里的中国》中,用现代人读书与古代圣贤对话的创新形式向观众演绎我国经典文化,再现了典籍中代代相传的史诗及佳话[1]。
一、文化类节目的作用和价值《典籍里的中国》这一节目将“典籍”作为符号,承载了中华几千年文化的记忆和精神的寄托,并以此作为古今衔接的桥梁,增加了节目的形式感。
但节目的制作初衷并不是为了向观众传播基础的文学知识,而是要将典籍背后的精神内涵传达给观众。
因此,节目将典籍中的故事和人物进行了妥当的艺术加工,将其改编为以表演为主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实现了传统典故的再现,并从更深层次向观众讲解了这些经典的由来。
使观众在观看中,通过沉浸式的情景再现来感受当时的时代背景、人物心理。
由于观众的年龄和人生经历不同,对历史的解读也会存在差异性,所以将“典籍”赋予符号的意义,在传播过程中有益于帮助观众构建起同样的文化框架,树立传承的意识和文化自信。
(一)对古典文学的保护和传承作用古代圣贤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化遗产,而给我们的挑战在于如何将这些晦涩难懂的内容从书架上“拿下来”,送到更多读者手中。
《典籍里的中国》用新颖的形式将史书中的故事内容和主人公搬到舞台中心,用现场的表演让观众体会这段历史背后的精神和魅力,如同话剧演出一般制造了历史与现实握手的情节,通过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当今年轻学习者之间的直接对话,碰撞出了创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火种。
什么是文化与传媒?
什么是文化与传媒?
文化与传媒是两个紧密联系的领域,文化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是人类社会中的精神力量,而传媒则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和方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文化与传媒的关系。
一、文化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国家或地区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在民族、国家或地区内广泛流传并产生强烈共鸣的思想、信仰、观念、行为方式、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文化现象的总称。
文化的影响因素有地域、历史、民族、制度、宗教、语言等多个方面。
二、传媒对文化的传承、创新与扩散
传媒对文化的传承、创新和扩散起着重要作用。
传媒能够将文化遗产传递给后人,同时还能把新出现的文化现象和思想通过各种形式向公众传递。
传媒对文化的传播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三、文化与传媒的相互合作
文化和传媒之间是相互合作的关系,文化传播需要传媒的支持,而传媒的内容也需要依托文化的底蕴。
文化的创新和变革也离不开传媒的
参与和推动。
四、网络时代下的文化与传媒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媒对文化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网络媒体的普及和多样化使得文化已经不再受到地域和传统文化限制,同时也对传媒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五、结语
文化与传媒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二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群体的精神世界和形象。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文化传播和传媒建设,努力营造一个真正文化丰富、信息繁荣的社会环境。
融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研究
融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研究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传统文化传播主要通过传统媒体如电视、收音机、报纸等渠道进行,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崛起,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也随之发生了转变。
传统文化传播路径的转变体现在媒介的多样性上。
在过去,人们获取传统文化知识主要依赖于传统媒体,而现在借助互联网和移动设备,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来获取传统文化信息。
人们可以在网络上查找相关的传统文化资料,通过各种移动应用程序来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社交媒体的兴起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人们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学习成果,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传统文化传播路径的转变还体现在传播的方式上。
传统文化通过传统媒体传播时,一般是通过媒介的选择和内容的编排来实现的,而在融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可以更加灵活多样。
在电视台的文化节目中可以加入互动环节,观众可以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参与到节目中,增加了互动性和参与感;在网络上,人们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成果,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来传播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传播路径的转变还体现在受众群体的拓展上。
传统媒体主要面向的是大众受众,而融媒体时代的来临,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更广阔的受众群体。
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传统文化信息,而且年轻一代对新媒体的接受度较高,通过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受众,并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融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统文化的传播从依赖传统媒体转变为多元化的传播方式,传统文化传播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受众群体也进一步拓展。
在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研究中,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结合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借助社交媒体等平台,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播中,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文化研究知识:传媒文化的研究
文化研究知识:传媒文化的研究传媒文化的研究随着信息技术和媒体的快速发展,传媒文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媒文化的研究是一种跨学科和多维度的研究方式,旨在深入探究传媒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以及社会和文化对传媒的反作用。
本文将从传媒文化的概念、特征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传媒文化的概念传媒文化是指以传媒技术和媒介为载体,通过各种手段向大众传播文化和信息的过程和结果。
传媒文化涉及到的媒介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等。
传媒文化不仅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对社会和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变革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传媒文化的特征1.传媒文化具有强烈的时效性。
传媒文化的信息在不同的媒介中有不同的时效性,如报纸、杂志等媒介的信息时效性较短,而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等媒介的信息时效性较长。
2.传媒文化具有广泛的传播范围。
传媒文化是通过不同的媒介传播信息,具有广泛的传播范围,能够覆盖不同的地区、国家、民族和文化群体。
3.传媒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
传媒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多样化,涉及到不同的主题和形式,如新闻、广告、电影、音乐等。
4.传媒文化具有矛盾性和多义性。
传媒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地包含和反映社会和文化的矛盾和多义性,反映着不同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和融合。
三、传媒文化的研究方法1.叙述性研究法。
叙述性研究法主要是对传媒文化现象进行描述和解析,通过系统地搜集、整理、分类和分析文献、数据和资料等信息,从而深入了解传媒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2.比较性研究法。
比较性研究法主要是对不同时期、地域、民族和文化背景下的传媒文化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深入了解其异同与特点。
3.历史性研究法。
历史性研究法主要是通过对历史文献、数据和资料的检索和分析,深入了解传媒文化的演化和发展,以及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和反作用。
4.实证性研究法。
实证性研究法主要是采用科学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传媒文化现象进行观察、实验和测量,以获得客观性和准确性高的研究结论。
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途径
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途径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传统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历史符号,也是民族精神的载体。
如何利用现代科技和传播手段,让传统文化生生不息,是我们每个文化从业者和普通公民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途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数字媒体的运用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数字媒体已成为传播信息的主要渠道。
传统文化通过以下方式在数字媒体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社交平台的传播如今,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抖音等,成为了文化传播的“新领地”。
人们可以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来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
例如,许多博主利用短视频平台讲解古诗词、戏曲等,使这些看似遥远的传统文化在年轻人中迅速传播。
•电子书与在线课程随着电子书的普及,许多出版社和学者开始将经典的传统文化作品转化为电子书籍,方便读者随时随地阅读。
此外,很多高校和机构也推出了线上课程,让更多人有机会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二、影视作品的再创作影视作品在现代传播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通过影视化的方式,传统文化得以更生动、形象地呈现给观众,增强了文化的吸引力。
例如:•历史剧与电影很多历史剧和电影以正史为依据,结合戏剧冲突和人物塑造,使得传统文化的故事更具有观看价值。
这不仅仅是在传递历史事件,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再创作和再演绎。
•纪录片的真实展现纪录片在传播传统文化方面,尤其是在工艺、音乐、舞蹈等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真实的记录和深入的访谈,观众能够更直观地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及其背后的故事。
三、线下活动的推广尽管现代传播技术层出不穷,线下活动仍然是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文化节与展览各类文化节、艺术展览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
一方面,这些活动为传统文化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另一方面,通过各种互动环节,观众可以亲身体验传统文化,增强认同感。
•传统节日的复兴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民俗和传统文化元素,通过组织节日活动,人们不仅能在欢庆中感受到文化的氛围,也能进一步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探究融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探究融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革新,为媒体融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传统文化是我国五千年历史的结晶,如何利用融媒体背景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今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本文探索分析传统文化传播的困境从而探索融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播新策略和新挑战。
关键词:传统文化;融媒体时代;传播引言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泱泱大国,所拥有的各类优秀传统文化数不胜数,但是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新时代发展社会背景条件下,各类网络信息文化得到了新生的发展力,并且占据了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来源的一项重大比重,这种社会现象的出现加重了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导致各类传统优秀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被曲解等现象,这就需要对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进行适当的分析,从而实现其准确更好地传播。
1传统文化的融媒体传播路径1.1通过融媒体使形式内容变得新颖我们国家一直大力推广与支持传统文化,中央电视频道,各大视频平台近几年也推出了多档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节目,如《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等,许多节目中也与传统文化进行合作,比如:综艺《天天向上》介绍了许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以及不同地区的传统文化。
除了电视,还有H5、三维动画等许多层出不穷的新颖形式,通过现代人这些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我国丰厚的文化底蕴被更多人知晓。
除此之外,博物馆中的游客体验区也上一种别出心裁的文化宣传形式,博物馆内除了对物品进行文字上的介绍,还可以通过图像、声音、视频、VR等技术对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二次加工,通过对场景进行还原,让观众感到身临其境,拉近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还能通过VR与传统文化中的人物进行互动,让传统文化变得更加亲切,也让传统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新颖。
1.2通过融媒体使受众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变得更近许多时候我们都会认为传统文化离我们很遥远,是我们触不可及的文化领域,如今,移动互联网技术变得十分发达,通过在多种终端登录社交账号,可以与千里之外的朋友面对面进行交流,因此也可以通过社交平台与传统文化的内容传承者进行交流互动,内容传承者也可以通过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传统文化背后的故事与内容让受众走进传统文化深处,还可以通过社交平台与喜爱传统文化的人进行交流互动,为感兴趣的人进行答疑解惑,正是这些融媒体平台,有效拉近了受众与传统文化的距离。
文化传媒内容创作规范
文化传媒内容创作规范第一章:内容创作基本原则 (3)1.1 内容立意与价值取向 (3)1.2 创作立场与导向 (3)1.3 遵守法律法规与道德规范 (3)第二章:题材选择与策划 (4)2.1 题材筛选与定位 (4)2.1.1 题材筛选原则 (4)2.1.2 题材定位 (4)2.2 主题策划与提炼 (4)2.2.1 主题策划 (4)2.2.2 主题提炼 (4)2.3 内容创新与独特性 (5)2.3.1 内容创新 (5)2.3.2 内容独特性 (5)第三章:文本创作规范 (5)3.1 文本结构安排 (5)3.1.1 标题设置 (5)3.1.2 引言部分 (5)3.1.3 主体部分 (5)3.1.4 结论部分 (5)3.2 语言风格与表达 (6)3.2.1 语言准确 (6)3.2.2 语言简练 (6)3.2.3 语言生动 (6)3.2.4 逻辑严密 (6)3.3 引用与参考文献规范 (6)3.3.1 引用格式 (6)3.3.2 引用内容 (6)3.3.3 引用次数 (6)3.3.4 参考文献著录 (6)第四章:视觉设计规范 (6)4.1 色彩搭配与运用 (6)4.2 图片与插图选择 (7)4.3 版式设计与排版 (7)第五章:音频制作规范 (7)5.1 音频录制与编辑 (7)5.1.1 录制环境 (7)5.1.2 录制设备 (7)5.1.3 录制技巧 (7)5.1.4 编辑技巧 (8)5.2 音频效果与音质 (8)5.2.2 音质要求 (8)5.3 背景音乐与音效使用 (8)5.3.1 背景音乐选用 (8)5.3.2 音效使用 (8)第六章:视频制作规范 (9)6.1 视频拍摄与剪辑 (9)6.1.1 拍摄准备 (9)6.1.2 拍摄技巧 (9)6.1.3 剪辑技巧 (9)6.2 画面构图与镜头运用 (9)6.2.1 画面构图 (9)6.2.2 镜头运用 (9)6.3 视频特效与字幕 (10)6.3.1 视频特效 (10)6.3.2 字幕 (10)第七章:互动性与用户体验 (10)7.1 互动形式与策略 (10)7.1.1 互动形式的多样性 (10)7.1.2 互动策略的制定 (10)7.2 用户需求分析 (11)7.2.1 用户需求的多样性 (11)7.2.2 用户需求分析的方法 (11)7.3 用户体验优化 (11)7.3.1 优化内容呈现 (11)7.3.2 提高互动效率 (11)7.3.3 强化用户参与感 (11)第八章:内容审核与发布 (12)8.1 内容审核标准与流程 (12)8.2 发布渠道与策略 (12)8.3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12)第九章:版权与知识产权保护 (13)9.1 内容原创性检查 (13)9.1.1 检查标准 (13)9.1.2 检查流程 (13)9.2 版权声明与授权 (13)9.2.1 版权声明 (13)9.2.2 授权方式 (14)9.3 知识产权法律法规 (14)9.3.1 法律法规概述 (14)9.3.2 法律法规适用 (14)9.3.3 法律法规处罚 (14)第十章:团队协作与培训 (14)10.1 团队组织结构与分工 (14)10.3 培训与技能提升 (15)第一章:内容创作基本原则1.1 内容立意与价值取向内容创作应秉持正确的立意,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积极向上、富有教育意义的信息。
媒体在社会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角色与影响
媒体在社会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角色与影响媒体在社会文化传承与传播中担任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也作为文化表达的平台,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媒体的角色和影响力是多方面的,它们不仅影响了社会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也推动了社会的文化创新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媒体在社会文化传承与传播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首先,媒体在社会文化传承中起到了激发和传播文化价值的作用。
媒体通过各种形式的报道,包括新闻报道、纪录片、电视剧等,向社会传递各种文化价值观念。
它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人们了解和学习到不同文化的表达方式,从而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例如,电视剧和电影作品可以传达特定的文化价值观,并通过故事情节和角色塑造来影响观众的思想和行为。
通过这种方式,媒体在社会文化传承中充当了文化的搬运工,将多元的文化元素传递给大众。
其次,媒体在社会文化传播中扮演了促进社会发展和创新的角色。
媒体不仅报道当下的新闻和事件,也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度分析和报道。
通过媒体的报道和评论,人们了解到社会问题的存在和解决方式,从而引发社会意识的觉醒和行动的导向。
同时,媒体也对社会进行监督和批评,促使社会各界改进现状,推动社会进步。
媒体的公共舆论作用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和文化创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另外,媒体在社会文化传承和传播中还具有教育引导的功能。
通过各种媒体形式,人们可以获得丰富的信息和知识。
例如,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等媒体平台提供了各种教育节目和资源,帮助人们学习到各种学科知识和技能。
媒体通过教育节目的展示,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望,推动了人们的全民教育和自我学习的风气。
媒体的教育引导作用,有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
此外,媒体在社会文化传承与传播中还起到了弘扬和保护传统文化的作用。
媒体可以宣传和推广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传统的价值观和习俗。
媒体通过各种节目和专栏,向公众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厚底蕴。
例如,电视台组织传统文化节目,如曲艺和舞蹈表演,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了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参与。
文化传媒服务
文化传媒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文化传媒服务在当代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文化传媒服务是指以文化为核心,通过多种媒介形式,为大众提供信息、娱乐、艺术和教育等方面的服务。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文化传媒服务不仅起到了传递文化的作用,还成为了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文化传媒服务的概念和重要性文化传媒服务是指通过各种媒介手段,向社会大众传递文化信息,并提供相关的艺术、娱乐和教育等服务。
这些媒介包括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等。
文化传媒服务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促进社会各界的交流与合作,传递正能量,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二、文化传媒服务的分类1. 信息传递:通过各种媒介手段,向公众传递各类信息,让人们了解社会动态,增长知识。
2. 娱乐服务:通过影视节目、音乐会等形式,为人们提供娱乐休闲的场所和内容。
3. 艺术展示:通过美术馆、剧院等场所展示艺术作品,让人们欣赏与学习。
4. 教育培训: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课程等方式,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公众的素质水平。
三、文化传媒服务的价值和作用1. 促进文化交流:文化传媒服务可以促进国内外文化交流,增进各国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2. 增强文化底蕴:文化传媒服务可以向公众传递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思想,提升公众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
3. 传递正能量:文化传媒服务可以传递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价值观,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 推动社会进步:文化传媒服务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推动社会科技、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不断创新。
5. 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传媒服务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四、文化传媒服务的发展趋势1. 多媒体融合:随着科技的进步,多种传媒形式的融合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例如,互联网媒体将会与传统媒体相结合,形成一种全新的传媒模式。
2. 个性化定制:未来的文化传媒服务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定制,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内容和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媒文化底蕴与文化价值的流向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传播文化日益成为了当今社会当中的主流精神,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逐渐受到传播文化的塑造、改编和修正。
传播文化底蕴也前所未有的推动了文化价值的流向以及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
这种传播文化地域与文化价值的流向影响呈现出了多级化,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
研究传媒文化地域与文化价值的流向对于媒体运作过程中保证主流文化正确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关键词】传媒文化底蕴;文化价值;流向
传媒文化在当今社会当中有着相当的重要作用。
传播文化不仅是当今信息时代的传播载体,同时也维系了整个社会当中的各项文化活动,对于构建社会文化价值体系,引导文化价值功能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传媒文化的这种特有作用让其成为了整个社会文化体系中的重要部分。
但是传媒文化底蕴也实实在在地影响了文化价值的流向,对文化价值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一、“文化”概述
对于文化而言,无论其拥有何种含义都必须与意义和价值相互关联起来。
文化的产生过程往往是来自于社会经验的意义的过程,而这些意义必定会创造出一种社会认同。
任何一个社会必定需要一种与意义相关联的文化体系,文化是意义和价值的生产过程,但是文化必须以传媒作为中介。
传媒通过其文化传播媒介将文化产品遍布到生活当中。
文化价值最终的实现也只有通过传媒利用时间和空间散播给大众。
但是当下却不能将传媒文化当作一种社会化的文化价值传播工具,其是一种极具自主性的理念,是遵循文化生产逻辑的,同时也是决定文化类型,体现文化价值的方法。
由于传播文化底蕴渗透到了当今社会生活中,社会大众往往接受的是媒体传播的外部世界以及现实世界。
大部分社会大众受到了传媒文化的思想逻辑的引导,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世界评价也就沿用了传媒文化的视角,这就造成了当下文化实质上就是传媒文化。
传媒文化中的社会大众开始积极利用媒体中的声音、图像和视频理解客观事物,在一定程度文化价值是被传媒文化底蕴构建起来的。
大众普遍认可的文化价值都只能从传媒文化中获取。
二、传媒文化对于文化价值的影响
传媒文化对于文化的影响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首先,文化在当今社会生活的发展之下衍生出了传媒文化,而传媒文化也不断创造和改变着现代文化价值。
传媒文化凭借其传播媒介积极传播着当今文化价值体系,对于文化价值的传承有着积极的影响。
传媒文化促进了大众之间的各种文化价值取向交流,将文化价值迅速扩散和传播出去,成为了人与文化之间的中介。
但是传媒文化对于文化价值一样有着不可磨灭的消极影响。
传媒文化降低了大众对于文化价值的重视程度,导致了文化价值的畸形状态。
由于传媒文化本身的市场化和产业化特点,文化价值愈发朝着一种实质性的经济价值靠拢。
这势必会影响大众对于文化价值的正确判断,最终导致大众对于文化价值的选择趋于庸
化。
三、传媒文化底蕴的地位及其对于文化价值流向的影响
传媒文化当今处于文化生活当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情况。
传媒文化底蕴成为了社会中文化价值的风向标,大众的文化意识、文化情感以及文化世界都被烙上了传媒的印记。
在传媒文化广泛交流和媒介信息日益提高的今天,文化价值逐渐朝着传媒并拢。
在传媒文化底蕴所构建的虚拟环境中,人们已经逐渐习惯了各种不同形式和不同内容的传媒文化,被各种传媒文化构建的理念和价值所缠绕。
随着传媒文化的出现,手机以及互联网等新兴媒介整合了先进文化沟通的方式。
在传播媒介构建的全新文化交流平台上,文化的声音、图片、价值都随着传播媒介被整合,根据个人而重新打造。
传媒文化底蕴为传播媒介带来了驱动力,让大众在新兴媒介上随意、随时获取完全个人化的文化价值。
与此同时,传媒文化与现代商业化观念、现代消费观念都不谋而合。
在文化工业上输出的文化产品由于商业利润和传媒引建的价值,文化产品只能扩大再生产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因此,文化产品自身的文化价值已从一种精神文化变为了工业文化,加速了社会商品化进程。
传媒文化引领了消费文化的构建,大肆宣扬一种享受生活的价值观,将快感和物质享受作为生命价值的实现。
传媒文化底蕴使得文化价值指向了大众的心理欲望,促使大众寻找各种满足欲望的方式,与以往文化价值所倡导的人文内涵和人性价值背道而驰。
传媒文化将文化传播的时空限制彻底打破了,为现实生活中文化传播提供了多种途径,转变了文化价值形成的方式。
传媒文化衍生的新兴媒体不单单是一种文化传播的载体,也是文化价值铸造的工具。
导致了各种各样的文化价值形态。
这些由传媒文化底蕴所引发的文化价值形态构建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乐观者认为,媒介的走向是产生更加自然的形式,存活下来的媒介能达到人类某种自然生态环境,有学者称这种走向叫媒介演化“人性化趋势”。
新媒体延伸了当今人们交流的能力以及范围,给人们提供了最好的东西,让人们可以长时间交流、远程交流,却又不会失去最自然的东西。
也有学者提出,正是新媒体搭建的信息平台让人们走进了泛文化的传播时代,不同的文化以立体的符号呈现,为所有人都提供了分享不同层次文化的机会。
新媒体指向充满意义的生活世界,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在自我实现、自我创造的过程中实现自由、和谐发展。
从目前的发展走向来看,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状态。
新媒体加快了思维的浅表化,信息海量膨胀,这些都是传送和接受的,深度和意义在信息海洋中逐渐消失、融化。
四、结语
传媒文化底蕴的影响力和其对于文化价值流向的引导力正在日益剧增,当下必须严肃地审视传媒文化底蕴的定位。
理性地利用传媒文化引导正确的文化价值。
在社会不断进步和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传媒文化底蕴引起文化价值偏离原有的核心价值体系。
传媒文化底蕴与文化价值的流向更应该是二者之间共同引导和相互融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