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期末复习题
《文化产业管理》考试复习题(1)
![《文化产业管理》考试复习题(1)](https://img.taocdn.com/s3/m/a5be837f27284b73f242509f.png)
名词解释1.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2.创意产业:1997年英国首相布莱尔为振兴英国经济,提议并推动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他们将创意产业定义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
”3.艺术市场:以商品形式进行的艺术品交易。
就是艺术品转换成商品的过程。
4.艺术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赢利的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
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来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
5.双年展:是国际当代视觉艺术最高级别的展示活动,是推出世界各国新艺术成就的重要窗口,是各国各地重要的艺术节日,其重要性相当于体育界的奥林匹克,或电影界的奥斯卡、戛那,与这些国际艺术节日不同是,不是所有的双年展都设立奖项。
6.文化产业管理:是对文化产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管理(计划、组织、领导、实施、控制)。
7.文化企业: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文化创意和人力资本等无形资源为主要投入要素,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并运用这些精神内容获取商业利益的企业。
8.跨文化管理:在国际化的商业活动中,根据对不同文化因素的分析和理解,把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原理运用于对人的行为和观念的影响、调整和控制,以此克服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管理过程中的重重阻碍,有效的提高商务活动的回报。
目的:跨文化管理要解决的就是跨国经营企业如何克服员工之间不同文化的差异与隔阂,提高管理效率,从而使得企业的战略目标得以最大化的实现。
选择填空1.世界三大艺术展:威尼斯双年展、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巴西圣保罗双年展2.马斯洛的五个需求等级:⑴生理需求⑵安全需求⑶感情和归属上的需求⑷尊严需求⑸自我实现需求。
3.艺术管理者处在艺术的中间环节,角色组成:批评家、策划人、艺术经纪人、节目制作人表演院团、剧院、博物馆管理者等,除批评家之外,其他角度都承担管理者的角色。
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
![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eee5b1d480eb6294dd886cfa.png)
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文化产业发展应因地制宜姓名:李金学号:0909210034班级:0959 专业:文化产业管理摘要:中国地域幅员广阔,塑造了丰富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资源。
在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市场型经济的大前提下,具有“朝阳产业”之称的文化产业被引入我国发展战略并迅速在各省市普及。
然而,与国内这种空前的文化产业发展热情对比之下的是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本文从基础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及市场对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误区着手,提出某些畸形文化产业发展正在淹没文化和产业本身,文化资源应进行合理的产业开发等观点。
期望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文化产业集约型增长。
关键词:华夏文化产业化资源畸形发展人才尊重政策扶植创新教育制度正文:绪论960万平方公里、56个民族、13亿人口,这样一个地大物博人文复杂的中国,其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理所当然是蓬勃兴旺的。
入世以来,不仅仅是大量资金涌入中国,同时还有很多外国的文化、理念也在冲击人们的思想。
将丰富的文化资源产业化对发展中中国而言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发展文化产业、增强国家软实力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从而促使传统产业形态的改写和升级;促成文化原创能力的现代化发展;促进国家的竞争力,维护文化安全。
值得深思的是我们现在仍有某些政府个人借国家大战略之名,信奉“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把文化当作生财之道,把文化当作立项圈地骗钱的噱头。
不顾经济环境人才局限拔苗助长,盲目上马;不能正确审视自己的优势,竞相模仿,迫使珍贵的文化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牺牲品。
笔者认为,某些畸形文化产业发展正在淹没文化和产业本身,文化资源应受到合理的产业开发,文化产业市场急需观念、结构的调整,使我国文化产业真正以文化资源为开发基础;以坚持国家政策为核心;以特色经营,创意护航作为原动力。
发挥文化产业独特优势,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本论一、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市场的基本现状“衣食住行,皆是文化。
所以经济的勃兴,与文化的推广能力息息相关。
文化资源学期末考试试题
![文化资源学期末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ae97f03ba1aa8114431d949.png)
2014-2015年文化资源学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不是我国历史文化资源的特征的是(C)A独特性 B 多样性 C集团性D不可再生性2、下列不属于文化资源的是(C)A“白蛇”传说B三从四德C一块石头D福建土楼3、下列不是宗教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的原则的是( C )A 尊重宗教习俗,突出宗教特点。
B 适当适度开发,限制随意杜撰。
C 以经济效益为第一,保护第二。
D 保护宗教景观,尊重信仰自由。
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C)A 节日文化是历史文化资源的表现形式之一。
B 民俗文化资源具有民族性、时间性、社会性、区域性等特征。
C 长征精神不属于红色文化资源。
D 乡村文化资源不具有大众性的特征。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 文化资源按性质不同来划分可以分为自然文化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
B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
C 城市文化遗产不属于城市文化资源。
D 历史文化资源具有精神文明价值、资治价值、教育价值等。
二、改错题1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梁漱溟先生在其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将文化的含义系统地表达为“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将梁漱溟改为泰勒)2宫殿建筑属于民俗文化资源。
(将民俗文化资源改为历史文化资源)3宗教文化资源具有民族性、时间性、社会性、区域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的特征。
(将宗教文化资源改为民俗文化资源)4文化资源开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科学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无宗教原则、可量化原则。
(将文化资源开发改为文化资源评估)5民族文化资源中的信仰文化是社会某一群体内部约定俗成的、被群体成员一致认可并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
(将信仰文化改为制度文化)三、问答题1、文化资源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答:(1)资源特性:生产性、非消耗性、再生性、稳定性、消费性。
(2)文化特性:精神性、多层次性、区域性、集群性、共享性、变异性、稀缺性、潜在性、递增性、多样性。
《文化产业基础理论》期末考试参考资料
![《文化产业基础理论》期末考试参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ba12ae4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d3.png)
填空:文化须具有的特征为:精神性、符号化、程式化、美学化、集体性、多样化。
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在《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初次提出了“文化工业”的概念,用来代替“公共文化”这一概念。
上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的伯明翰学派展开的“文化研究”,矫正了法兰克福学派过于强烈的公共文化批判精神,大体形成了西方文化产业基础研究理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产业概念:结合创造、生产与商品化等方式、运用本质是无形的文化内容。
这些内容大体上受到高作权的保障,其形式可以是货物或服务英国政府把创意产业概念为“源于个体创造力、技术和才华的活动,而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这些活动可以发挥创造财富和就业的潜力”。
欧盟把信息·内容产业概念为制造、开发、包装和销售信息产品及其服务的企业。
英国创意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以为版权、专利、商标、设计四个行业一路构建了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
基于符号意义,“文化产业”可概念为“符号的生产(创造)和传播的产业”。
文化产品的本钱包括初始创意本钱、母版成本、复制成本、宣发成本、销售成本。
勒内·里瓦德(RenéRivard)对生态博物馆和传统博物馆进行比较研究后提出了精练的公式:传统博物馆=建筑+收藏+专家+观众;生态博物馆=地域+传统+居民+记忆。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区分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种类型:传统与民间文化的“表现形式”与“文化空间”。
所谓公益性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中,以公共为活动主体,以知足社会大体的、一路的文化需要为目标,着眼于提高全部公众的文化素质和文化水平的文化形态。
澳大利亚经济学者戴维·思罗斯比以为文化资本是嵌入于一种资产中的文化价值存量,这种存量可能反过来引发商品和服务——即那些本身既有文化价值又有经济价值的商品和服务——随时间而流动。
知识产权的资产证券化是以知识产权所包含的未来预期收益为基础保证,通过证券公司发行证券,从资本市场召募项目所需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
《文化产业》考题—— 答案
![《文化产业》考题——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cbe6c67f1922791688e8f5.png)
《文化产业》考题+答案一、名词1、文化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题为《文化、贸易和全球化》的报告中认为:“文化产业这个概念是指那些包含创作、生产、销售‘内容的产业。
从本质上讲,它们与文化有关而且是不可触摸的,一般通过著作权来保护,并且以商品或服务的形态出现。
‘文化产业’通常被称为‘创造性产业’,但在不同的领域也有不同的称谓。
在经济学术语里,文化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在技术领域,它被视做‘内容产业’。
”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艺术、出版、广播影视、广告、会展、旅游、体育等产业。
2、文化服务:(cultural services)是指满足人们文化兴趣和需要的行为。
这种行为通常不以商品和货物的形式出现,它是指政府、私人机构和公共机构为人类社会文化实践提供的各种各样的文化支持,包括举行各种演出,组织文化活动,推广文化信息以及文化产品的收藏等。
文化服务可以是免费的,也可以有商业目的。
资料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文化、贸易与全球化》。
3、恩格尔系数:食品购买另占总收入的比值。
系数越大,经济水平越低。
4、创意产业:那些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与才华的活动,这些活动有创造财富与就业的潜力,而潜力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生成而实现的产业5、物质文化遗产:从历史、科学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物和遗址。
其特点具有时代性和不可再生性。
6、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2003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被各共同体、团体,有时成为个人当作其文化遗产之一部分的各种实践、表演、表达形式、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和工艺品,文化空间。
其特点是时代延续性。
7、当代电影八大制片商:电影产业八大制片商分别是: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华纳兄弟、米高梅、雷电华、环球、联艺和哥伦比亚。
8、体验经济:是指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为消费者创造出难忘的感受的一种经济形势。
9、文化经济:是以人的精神生产方式提供可供交换的劳动产品和服务的社会文化活动和社会经济活动。
文化产业基础理论期末考试参考资料
![文化产业基础理论期末考试参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d03c4910b1c59eef9c7b425.png)
填空:文化须具备的特点为:精神性、符号化、程式化、美学化、集体性、多样化。
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在《启发的辩证法》一书中初次提出了“文化工业”的观点,用来取代“大众文化”这一观点。
上世纪70年月以来,英国的伯明翰学派睁开的“文化研究”,改正了法兰克福学派过于激烈的大众文化批评精神,基本形成了西方文化家产基础研究理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家产定义:联合创建、生产与商品化等方式、运用实质是无形的文化内容。
这些内容基本上遇到著作权的保障,其形式能够是货物或服务英国政府把创意家产定义为“源于个体创建力、技术和才干的活动,而经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这些活动能够发挥创建财产和就业的潜力”。
欧盟把信息·内容家产定义为制造、开发、包装和销售信息产品及其服务的公司。
英国创意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以为版权、专利、商标、设计四个行业共同建立了创意家产和创意经济。
鉴于符号意义,“文化家产”可定义为“符号的生产(创建)和流传的家产”。
文化产品的成本包含初始创意成本、母版成本、复制成本、宣发成本、销售成本。
勒内·里瓦德(RenéRivard)对生态博物馆和传统博物馆进行比较研究后提出了简短的公式:传统博物馆=建筑+珍藏+专家+观众;生态博物馆=地区+传统+居民+记忆。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条约》划分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种种类:传统与民间文化的“表现形式”与“文化空间”。
所谓公益性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中,以大众为活动主体,以知足社会基本的、共同的文化需要为目标,着眼于提高全体民众的文化素质和文化水平的文化形态。
澳大利亚经济学者戴维·思罗斯比以为文化资本是嵌入于一种财产中的文化价值存量,这类存量可能反过来惹起商品和服务——即那些自己既有文化价值又有经济价值的商品和服务——随时间而流动。
经过证券公司知识产权的财产证券化是以知识产权所包含的将来预期利润为基础保证,刊行证券,从资本市场召募项目所需资本的一种融资方式。
文化产业管理期末总复习资料!绝对经典!
![文化产业管理期末总复习资料!绝对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76b5f6cb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c2.png)
文化产业管理期末总复习资料!绝对经典!1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
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
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积累的总和。
____龙应台2文化的三个层面艺术及艺术活动习得的、首先是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符合的特质作为发展过程的文化3.文化产业的形成与现代社会运动1.文化产业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
2.现代技术使文化消费品的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
3.其结果,促进了社会、文化的进一步民主和平等化。
4.工业化时期的市场经济模式使文化产业进一步扩大。
5.文化产业与现代权力关系。
4什么是文化产业?几种解释1文化产业的目的就是创造一种文化符号,然后销售这种文化和文化符号。
(20世纪80年代,日本)2可商品化的信息内容产品业。
(90年代,美国)3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4文化产业就是把文化的内容进行产业化的生产、交换和消费。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1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2文化产业是先进文化的助推器。
3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贫困:59%以上温饱:50-59%小康:40-50%富裕:30-40%最富裕:低于30%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第二章、文化产业理论与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理论法兰克福学派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美国文化产业理论中国文化产业理论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
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
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
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庄子》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1818)迈布里奇的“运动的马”(1879)马雷拍摄的“飞翔的鹈鹕”(1882)假如那儿没有铁路征服距离,我的孩子就不会离开家乡,我也就不会用电话来倾听他的声音;假如人们不知道用船可以穿越海洋,我的朋友就不会踏上他的航程,我也就不会等着电报来缓解对他的焦虑。
文化资源复习整合【已排版】
![文化资源复习整合【已排版】](https://img.taocdn.com/s3/m/561377235a8102d276a22f80.png)
分类:一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如生产与销售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等行业)二、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如戏剧舞蹈的演出、体育、娱乐、策划、经纪业等)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潢、装饰、形象设计、文化旅游等)。
文化资源概述广义:文化资源泛指人们从事一切与文化活动有关的生产和生活内容的总称。
它以精神状态为主要存在形式。
狭义:文化资源是指对人们能够产生直接和间接经济利益的精神文化内容。
文化资源综合概念:文化资源综合概念:是一种特殊资源,它是指可作为文化产业生产经营原料的各种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以及文化产业生产经营所必须的各种环境要素可作为文化产业生产经营原料的各种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以及文化产业生产经营所必须的各种环境要素。
文化资源处于基础地位文化资源的特性1、生产性:学习、普及、使用、创造、充实文化资源.2、非消耗性:可以反复利用。
文化资源承载的内容可以衍生、丰富和发展,也可以衰落和消亡。
3、再生性(文化资源利用的永续性)文化资源的多寡,与我们现实的文化创新能力成正比。
举例:影视文化4、稳定性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一种观念形态。
具有很强的传承性。
5、消费性:文化资源的消费价值是文化资源得以传承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动力。
文化资源分类(按照文化资源的不同主题)历史文化资源:历史遗迹、历史建筑、无形文化遗产民族文化资源:节日文化、游艺文化、礼仪文化、生活文化、工艺文化、制度文化、信仰文化民俗文化资源:物质民俗、游艺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节庆礼仪民俗等。
宗教文化资源:诗歌、建筑、艺术、绘画、雕塑等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旅游城市、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爱国教育基地其他文化资源:乡村、城市文化资源,文化智能资源等文化智能资源是从事创造性精神劳动的文化工作者的创造性才能,是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重要精神资源,是可以同其他文化资源以新的方式结合起来,形成巨大的文化财富。
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若干问题
![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若干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dd3fc8224b73f242336c5f48.png)
乐为主的营业性场所和休闲娱乐活动所构成的行业, 具体包括四类 :歌舞娱乐 :歌厅 、舞厅 、卡拉 O K歌 舞厅等 ;游戏 娱乐 :电子游戏 ( 网络游戏 )等 ;游 乐 :主题公 园等 ;健身娱乐 :台球 、保龄球等L 。 2 ] 改革开放 以后 ,中国娱乐业 经过 2 多年的发展 0
法 ,结果如表 2 ;
表2 残差序列 的 A F D 检验结果
政府应该对此予 以适当的重视 。应该采取措施振兴持 续低糜 的股市 ,以免股市严重背离宏观经济 的增长会 对实体经济造成持久的伤害 ,日本就是一个很好的反 面教材 ,应 当引 以为戒。
参考文献 :
[] 吴晓求 . 1 关于股票价格变动与实体经济增长“ 剪 刀差” 态势 的一种说 明[ ] 根据在南开大 学举 C.
广义娱乐业是 以盈利为 目的 ,通过大规模生产和
台 、 场 、 志 、 纸 、 籍 、 童 ( 人 ) 具 赌 杂 报 书 儿 成 玩
收 稿 日期 :20 0 5—0 7—0 4
拉O K厅 、夜总会 、音乐茶座 、电子游戏 ( 艺)厅和 台球厅 、保龄球馆等。中观层次的娱乐业是以 自娱 自
部统计 的文化娱乐业共 8类 ,分别是歌舞娱乐 场所 、 电子游艺厅、综合娱乐场所、保龄球 、台球厅 、网吧 及其 它等 ,20 02年 经 营单 位 l . 个 ,从 业人 员 44万 7 . 万人 ,固定资产总值 443 55 9 . 亿元 ,主营营业 收入 24 0 亿元 ,主营业务 利润 5. 元 ,主营业 务税金 O2亿 1 亿元 ,创造增加值 136 8 2.亿元 [ 3。中国文化娱乐业 3 ] 有如下特点 :娱乐性强 、体验性充分、发展快速 、进 入门槛低 、市场化程度高 、政策性强等。但存在整体
《文化产业》考题——-答案
![《文化产业》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5d966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c1.png)
《文化产业》考题+答案一、名词1、文化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题为《文化、贸易和全球化》的报告中认为:“文化产业这个概念是指那些包含创作、生产、销售‘内容的产业。
从本质上讲,它们与文化有关而且是不可触摸的,一般通过著作权来保护,并且以商品或服务的形态出现。
‘文化产业’通常被称为‘创造性产业’,但在不同的领域也有不同的称谓。
在经济学术语里,文化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在技术领域,它被视做‘内容产业’。
”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艺术、出版、广播影视、广告、会展、旅游、体育等产业。
2、文化服务:(cultural services)是指满足人们文化兴趣和需要的行为。
这种行为通常不以商品和货物的形式出现,它是指政府、私人机构和公共机构为人类社会文化实践提供的各种各样的文化支持,包括举行各种演出,组织文化活动,推广文化信息以及文化产品的收藏等。
文化服务可以是免费的,也可以有商业目的。
资料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文化、贸易与全球化》。
3、恩格尔系数:食品购买另占总收入的比值。
系数越大,经济水平越低。
4、创意产业:那些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与才华的活动,这些活动有创造财富与就业的潜力,而潜力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生成而实现的产业5、物质文化遗产:从历史、科学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物和遗址。
其特点具有时代性和不可再生性。
6、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2003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被各共同体、团体,有时成为个人当作其文化遗产之一部分的各种实践、表演、表达形式、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和工艺品,文化空间。
其特点是时代延续性。
7、当代电影八大制片商:电影产业八大制片商分别是: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华纳兄弟、米高梅、雷电华、环球、联艺和哥伦比亚。
8、体验经济:是指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为消费者创造出难忘的感受的一种经济形势。
9、文化经济:是以人的精神生产方式提供可供交换的劳动产品和服务的社会文化活动和社会经济活动。
文化产业管理学向勇期末考试
![文化产业管理学向勇期末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02ac330b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90.png)
文化产业管理学向勇期末考试1、8.原始社会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单选题] *A.私有制的出现B.贫富的出现C.生产力的发展(正确答案)D.国家机器的出现2、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上,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正确答案)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平行发展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互不相干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 )[单选题] *A.私有财产B.私有土地C.生产工具D.劳动力(正确答案)4、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单选题] *A.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任务(正确答案)B.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改变C.使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成为根本政治制度D.到2035年建成现代化强国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的标志是(? )[单选题]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正确答案)B.五四运动的结束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中共一大的召开6、认识的基础是()。
[单选题] *A.经验B.科学理论C.实践(正确答案)D.学习书本知识7、?恩格斯指出:“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一论断充分说明了()[单选题]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技术的需要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正确答案)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8、下列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判断正确的是()[单选题] *A.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答案)B.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C.我当前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能满足人民需要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现代化强国9、“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 )[单选题] *A.2020年2025年B.十九大二十大(正确答案)C.二十大二十一大D.2035年本世纪中叶10、2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权力有():(1)最高立法权。
《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期末复习题
![《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期末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63e4d5dbe1e650e52ea995c.png)
名词解释:无形资产舆论引导资源配置文化宏观管理个人文化生产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发模式文化资源的开发效益文化微观管理纵向价值链简答题:1、简述文化资源的特征2、文化资源实现产品开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3、文化资源价值的滞后性4、文化创意产业的特质5、市场配置文化资源的主要功能6、文化资源的政府宏观调控机7、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点8、市场配置在文化资源配置的各种方式中具有哪些不可替代的优越性9、如何理解文化资源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的结合10、文化管理创新的特征论述题:1、结合案例简述文本化资源产业开发的特质2、谈谈你对文化资源的认识3、谈谈你对文化经营活动中的价值链管理的认识4、简述专业化文化生产组织方式名词解释1、无形资产①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②具有无实态、非货币长期资产、为使用持有、收益的不确定性等特征;③内容为,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版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
④文化创意是文化资源产业开发投资的核心,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重在无形资产。
【可无2、舆论引导①所谓舆论引导,是指通过一定的社会舆论引导人们的行为指向社会的共同目标的管理方法。
②如果说经济调节方法主要是通过物质利益原则去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的话,那么舆论引导管理方法则作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人们渐渐的趋向一种特定的思想倾向、价值观念、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3、资源配置①资源配置是从西方经济学中借用而来的一个概念。
②资源配置,是指各种社会经济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地区之间的安排、流动的布置,以求获得最佳的投资效益的过程。
4、文化宏观管理在文化管理学中,文化的宏观管理是指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整体性、全局性的管理。
它既不同于文化企事业单位或某一文化项目的管理,也有别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战略管理”,是以整个国家、地区或行业的文化生产、文化流通、文化消费和文化发展为对象来进行的管理。
5、个人文化生产组织①所谓个人文化生产组织,具有两重意义:一是指某一个核心人物为中心和主导的文化产品生产单位;②二是指在其文化生产及产品中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化追求的组织。
文化资源复习题[大全五篇]
![文化资源复习题[大全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27f58fb2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14.png)
文化资源复习题[大全五篇]第一篇:文化资源复习题1.小说:是一种通过对人物、情节和环境的描绘来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由于它可以采用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表现手法,深刻细致地刻画人物的性格,且不受时间、空间和真人真事的限制,可以更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深刻地揭示社会本质,深受人们的喜爱。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历史遗存:是文化资源的核心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性资源。
从广义角度看,凡是人类社会遗留下来的物迹,都属于历史遗存的范畴。
历史遗存是指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从事众多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而留存下来的遗址、遗迹、遗物等。
历史遗存形成于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载体,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特定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建筑、艺术等特点和水平的客观表现和真实反映,更是人类智慧文明和创造实践活动的结晶。
诗: 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现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2.民俗: 即民间风俗,通常是指产生并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事象,是广大老百姓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是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
散文: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
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
散文主要分叙事性散文和抒情散文。
民俗资源的教育功能: 民俗资源在产生之初,总含有一定的功利目的,这便使之与教育功能联系起来了。
个人的喜好和行为不可能成为民俗,只有社会的、集体的习俗融合在一起才能成为具有教育功能的民俗资源。
由于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因此,民俗资源对每个人都具有教化的功能。
文化产业的资源开发和市场运作
![文化产业的资源开发和市场运作](https://img.taocdn.com/s3/m/b716ec6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16.png)
投资回报
通过投资文化产业项目或企业,获得投资回 报。
商业模式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
数字化创新
利用数字技术改变文化 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消 费方式,如数字阅读、 数字音乐、数字电影等。
跨界融合
将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 进行跨界融合,创造新 的商业模式和盈利途径, 如文旅融合、文化+科 技等。
社群经济
通过构建文化产品的社 群,实现用户之间的互 动和交流,提高用户黏 性和商业价值。
01
资源价值评估
评估文化资源的历史、艺术、科 学等价值,确定其重要性和稀缺 性。
02
资源开发潜力评估
03
资源风险评估
分析文化资源的开发条件、市场 需求和竞争状况,预测其开发潜 力和市场前景。
识别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可能面 临的风险和挑战,如保护不当、 市场变化等。
文化资源的开发策略
STEP 01
STEP 02
网络文学平台起点中文网
通过汇聚大量优质的网络文学作品,吸引了大批忠实读者,并通过VIP会员制度、版权运营等方式实 现了商业化转型。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对读者需求的准确把握和满足,以及对作者创作生态的精心打造 和维护。
Part
04
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创新
创新的重要性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通过不断推陈出新,满足消费者 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进而推 动整个产业的蓬勃发展。
市场定位
目标市场选择
01
根据市场分析结果,选择具有潜力的目标市场,明确企业的市
场定位。
产品定位
02
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和竞争状况,确定产品的特点和优势,塑
造独特的产品形象。
品牌定位
文化资源管理考试试题
![文化资源管理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ac0c732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d.png)
文化资源管理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以下哪项不属于文化资源的范畴?()A 历史建筑B 传统习俗C 自然资源D 民间艺术2、文化资源管理的核心目标是()A 保护和传承文化资源B 开发文化资源获取经济利益C 对文化资源进行分类D 研究文化资源的历史价值3、对于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以下哪种方法是不正确的?()A 定期修缮B 过度开发利用C 建立保护档案D 加强监管4、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不包括()A 活态性B 传承性C 物质性D 地域性5、在文化资源评估中,以下哪个因素通常不是重点考虑的?()A 文化资源的历史悠久程度B 资源开发的成本C 文化资源的独特性D 文化资源的社会影响力6、以下哪项活动不属于文化资源的利用?()A 举办民俗文化展览B 拆除古建筑建造商业大楼C 开发传统手工艺产品D 拍摄关于地方戏曲的纪录片7、文化资源管理中,社区参与的重要意义在于()A 增加管理成本B 提供本地知识和经验C 阻碍管理决策的制定D 降低管理效率8、数字化技术在文化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不包括()A 方便资源的存储和检索B 促进资源的传播和共享C 降低资源保护的难度D 完全替代实地考察9、以下哪种政策不利于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A 鼓励文化创新B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C 忽视文化多样性D 建立文化资源保护法规10、对于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A 记录存档B 培养传承人群体C 进行商业开发D 放任自流11、文化资源管理中的公众教育旨在()A 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B 增加管理部门的收入C 减少公众对管理的监督D 降低管理的复杂性12、以下哪项不是文化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A 资金短缺B 技术进步C 人才匮乏D 公众意识淡薄13、在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当优先考虑的是()A 经济效益B 社会效益C 环境效益D 短期利益14、以下哪种文化资源管理模式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A 市场主导模式B 社区主导模式C 政府主导模式D 多元合作模式15、文化资源的价值评估应当综合考虑其()A 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B 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C 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文化资源可以分为物质文化资源和______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学试题题库精讲
![文化资源学试题题库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87ab5c55852458fb770b569e.png)
文化资源学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民俗文化资源特征的是(C)A 民族性B时间性C经济性D社会性2.根据文化资源形态划分,不属于文化资源类型的是(D)A符号意义的文化资源B经验型的技能文化资源C垄断性旅游文化资源D学术性的专业文化资源3.不属于历史文化资源表现形式的是(D)A历史遗迹B历史建筑C无形文化遗产D古代园林4.下列不属于文化资源价值表现的是(D)A经济价值B历史价值C精神价值D人类价值5.下列不属于文化资源评估基本原则的是(D)A科学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C可量化原则D宗教性原则6.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文化价值成因的构成部分()A.原真性 B.存在性 C.非使用性 D.历史性答案:D7.以下哪个选项是按照文化资源的基本形态划分的()A.符号化意义的文化资源 B.历史性文化资源C.物质文化资源 D.地域文化资源答案:A8.()和()是文化智能资源的两个核心要素,智力成果和脑力资产共同构成文化智能资源。
A.知识、智力 B.知识、科技 C.科技、智力 D.创新、科技答案:A9.以下选项,哪个不是文化资源价值考量基础()A.资源价值论B.需求层次论C.环境价值论D.劳动价值论答案:B10.()是文化资源产权保护体系的核心部分。
A.文化利益分配机制B.文化资源保护机制C.文化资源的产权认定机制D.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机制答案:A11.根据文化的不同形态可以将文化划分为三种不同形态,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不符合的(D)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制度文化D、社会文化12.下列哪一项不是文化资源的价值成因(C)A、原真性B、存在性C、价值性D、非存在性13.下列哪一项不是文化资源评估的基本原则(D)A、科学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C、无宗教原则D、不可量化原则14.下列哪一项不是历史文化资源的特征(A)A、历史性B、独特性C、多样性D、不可再生性15.下列哪一项不是文化资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D)A、保护意识薄弱B、保护力度不够C、保护缺乏科学性D、保护积极性差16.哪个选项不属于文化资源的资源特性(C )A、生产性B、非消耗性C、不可再生性D、稳定性17.以下不属于文化资源四大类中的是(A )A、历史资源B、技术资源C、专利资源D、智能资源18.以下不属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的是( B )A、保护为主原则B、部分保护原则C、真实性原则D、完整性原则19.以下对文化资源的论述正确的是( D )A、文化资源是指人们能够产生直接经济利益的精神文化内容B、文化资源的丰富程度和质量高低对当地文化经济的发展没有影响C、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一样是不可再生的D、文化资源的生命力要在一定的情景或者相当的环境资源条件支撑下才会发生。
文化资源概论课程文化资源概论复习题及其答案要点
![文化资源概论课程文化资源概论复习题及其答案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842d35ce53a580217fcfe38.png)
文化资源概论复习题及其答案要点1、文化资源指人类为开辟、发展和完善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在改造利用自然、维系社会规范和塑造人类自身的长期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资源。
2、文化智能资源有两种存在方式:①外显文化智能资源,指一切可以带来价值或效用的智力成果,包括创意、发明、商标、有价信息等,智力成果的核心要素是知识②内显文化智能资源,指脑力资产,核心要素是智力。
总之,脑力资产和智力成果共同构成文化智能资源,文化智能资源的核心要素是知识和智力。
3、文化现实资源是指人类劳动创造的物质成果的转化,其核心要素是知识与智力;按物质成果转化的智能含量,又可分为文化(现实)智能资源和文化(现实)非智能资源,其中文化智能资源是关键。
4、资源配置指各种社会经济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地区之间的安排、流动的布置,以求获得最佳的投资效益的过程。
5、知识产权是一种法权,它是以民事主体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领域对其智力创造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通常分为工业产权和著作权两大类。
6、文化宏观管理: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整体性、全局性的管理,是以整个国家、地区或行业的文化生产、文化流通、文化消费和文化发展为对象来进行的管理,主要有行政管理、经济调节、法律制约和舆论引导四种方式。
7 、个人文化生产组织:一是指某一个核心人物为中心和主导的文化产品生产单位;二是指在其文化生产及产品中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化追求的组织。
8、文化社会价值规律是文化产业运作的基本规律,它揭示文化艺术的本质联系,制约文化存在样式的运动方向、程度和构造,也规定文化产业的特质和构造,是价值规律在文化领域的具体化。
9、文化资源的开发效益是指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实际利益和价值, 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生态效益。
10、无形资产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11、文化微观管理指不同层次的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
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真题回忆
![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真题回忆](https://img.taocdn.com/s3/m/aec183733b3567ec102d8abf.png)
[2019初试真题回忆] 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真题回忆(746+893)
考后攒人品[举手][举手][举手]
746文化产业学
一、名词解释
1.品牌
2.项目管理
3.文化产业园区
4.文化供给
5.文化产业投融资
二、简述
1.创意有哪几种来源
2.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
3.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原则
4.日本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特点
1.民族文化资源特征、价值及发展文化产业主要途径
2.中国动漫业存在问题,发展途径。
893专业综合
一、名词解释
1.管理道德
2.文化产业管理
3.主题公园
4.组织管理
5.计划
二、简述
1.支柱产业的特点
2.组织文化的塑造途径
3.知识经济条件下,工业社会企业文化的调整创新
4.工作分析的内容
1.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创新的作用,如何利用现代科技促进文化发展
2.中国文化休闲娱乐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无形资产舆论引导资源配置文化宏观管理个人文化生产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发模式文化资源的开发效益文化微观管理纵向价值链简答题:1、简述文化资源的特征2、文化资源实现产品开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3、文化资源价值的滞后性4、文化创意产业的特质5、市场配置文化资源的主要功能6、文化资源的政府宏观调控机7、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点8、市场配置在文化资源配置的各种方式中具有哪些不可替代的优越性9、如何理解文化资源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的结合10、文化管理创新的特征论述题:1、结合案例简述文本化资源产业开发的特质2、谈谈你对文化资源的认识3、谈谈你对文化经营活动中的价值链管理的认识4、简述专业化文化生产组织方式名词解释1、无形资产①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②具有无实态、非货币长期资产、为使用持有、收益的不确定性等特征;③内容为,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版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
④文化创意是文化资源产业开发投资的核心,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重在无形资产。
【可无2、舆论引导①所谓舆论引导,是指通过一定的社会舆论引导人们的行为指向社会的共同目标的管理方法。
②如果说经济调节方法主要是通过物质利益原则去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的话,那么舆论引导管理方法则作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人们渐渐的趋向一种特定的思想倾向、价值观念、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3、资源配置①资源配置是从西方经济学中借用而来的一个概念。
②资源配置,是指各种社会经济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地区之间的安排、流动的布置,以求获得最佳的投资效益的过程。
4、文化宏观管理在文化管理学中,文化的宏观管理是指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整体性、全局性的管理。
它既不同于文化企事业单位或某一文化项目的管理,也有别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战略管理”,是以整个国家、地区或行业的文化生产、文化流通、文化消费和文化发展为对象来进行的管理。
5、个人文化生产组织①所谓个人文化生产组织,具有两重意义:一是指某一个核心人物为中心和主导的文化产品生产单位;②二是指在其文化生产及产品中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化追求的组织。
③它最典型的组织形态是各种以导演为中心的摄制组、独立制片公司,以创作者为核心的图书、音乐、动漫工作室等,同时也包括像画家、编剧那样具有鲜明个性意识的个体生产者。
④著名的个人文化生产组织有吉普力工作室、蓝天工作室。
6、非物质文化遗产①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②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 , 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③《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指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7、项目开发模式项目开发模式是指通过对文化资源的遴选、整合与重组,在科学规划基础上,推出文化资源的品牌项目或经典特色项目进行市场化运作经营,实现特色文化资源的资本转化和价值增值。
8、文化资源的开发效益①是指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实际利益和价值,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生态效益。
②文化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 ,是人们在文化资源开发及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取得的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之比。
9、文化微观管理①文化微观管理主要是指各类不同层次的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
②其主体主要是文化企事业单位的领导、管理者和职工代表大会等,③其主要职能是在国家或地区文化发展的总目标下,对本单位的文化生产、经营活动作出计划、决策和控制等,④它在行为方式上往往表现为对单位内部人、财、物等生产要素的直接调配和经营活动的直接管理。
10纵向价值链是指一个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价值关系。
简答:1、简述文化资源的特征(1)、无形文化资源大多是以精神、理念等观念形态存在的,人们可以认识它、理解它、感知它,甚至可以用语言表达它,但却不能说出它的形状、长短、方正、圆缺、颜色等等;而且,人们在享用文化资源的时候,感觉是隐性的、潜在的,功效即便巨大,但往往也不可能立竿见影,它对人的作用常常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
(2)、传承性一般而言,一个民族的文化大都经过从初创、到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质,最终基本形成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形态。
就文化的本体而言,民族文化的初创往往体现着一个民族最本质的特性。
(例子:狮子王) (3)、稳定性文化作为客观存在,是一种观念性的东西,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是包括民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发展历程的观念形态,一旦形成,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文化资源的稳定性还表现为,文化资源本身常常体现为一种文化传统,人们可以丰富它、发展它,甚至对传统进行创新。
但文化的前因后果,历史联系是不可能割断的,文化呈现的仍然是完整的文化,是历史与现实统一的文化(4)、共享性和自然资源相比,文化资源也存在产权归属。
但产权拥有者并不一定对这一资源完全独占独享。
例如:一部艺术作品,无论产权属于谁,人们都可以学习它、欣赏它,使之成为自己的精神食粮,如此等等。
因此,任何文化资源,一经产生既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全人类的共同资源、共同财富。
(5)、持久性一种文化资源,只要人们认为它对人类有用,便可以永久地使用,它不会因为使用它的对象多少,使用的频率高低而枯竭、而灭绝。
相反,一种文化资源使用的人越多、频率越高,不但不会导致它的量的减少,而且还可能促使这种文化资源量上的增长,甚至产生新的文化特质。
(6)、效能的最大性一种文化产品可以供许多人、甚至整个人类享用;例如:一本书可以影响一代人;一种精神和思想可以改变人类的历史进程。
文化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其效能,而且使用的人愈多,范围愈广,其效能就越大。
(7)、递增性使用文化的过程,必然就是创造文化的过程。
在人类的历史演进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智慧,而且,后代人总是拥有比前代人更多的智慧。
因为人是在学习、吸收前代人智慧的基础上丰富前代人的智慧、并创造新的智慧。
文化资源就是经过人类一代一代人的努力,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不断生长、不断递进的。
2、文化资源实现产品开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第一,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第二,整体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举的原则。
3、文化资源价值的滞后性文化产品功能的持久性是文化资源价值滞后性的基础 ,关于文化资源价值的滞后性可以从三方面进行分析。
(1)供需规律与古董效应物以稀为贵。
大部分文化产品 ,如绘画、雕塑古建等 ,是不可再生的。
这类文化产品经历一定年代后通常称作古董 ,价值往往超常增加。
【例如:我国近现代书画市场价10年平均价(万元|平方米)近两年涨幅齐白石 46.44 10傅抱石 130.64 6】(2)认识过程不同文化素养的人群对同一个文化产品有不同的感受 ,人们对文化资源也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
不少文学家、艺术家 ,如曹雪芹、梵高等 ,生前穷困潦倒 ,死后作品价值连城。
(3)消费高层次化随着社会发展 ,人们对高层次消费需求增加 ,文化资源的价值逐渐释放出来。
体验经济是对消费高层次化的注释。
体验经济要强化对顾客感观的享受 ,要引起顾客的惊喜。
高品位的文化资源有独具性 ,有新鲜感 ,最值得回味 ,最值得体验。
进入体验经济阶段 ,文化资源的价值可以充分展现。
4、文化创意产业的特质首先,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知识性特征。
文化创意产品一般是以文化、创意理念为核心,是人的知识、智慧和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
文化创意产业与信息技术、传播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呈现出高知识性、智能化的特征。
如电影、电视等产品的创作是通过与光电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传媒等相结合而完成的。
其次,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附加值特征。
文化创意产业处于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业。
文化创意产品价值中,科技和文化的附加值比例明显高于普通的产品和服务。
第三,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强融合性特征。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它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较强的渗透性和辐射力,为发展新兴产业及其关联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
文化创意产业在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可以辐射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5、市场配置文化资源的主要功能(1)调节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微观效率。
在利益动力的驱使下,企业实行动态调节,反馈频率高,决策较为准确,使资源配置率提高。
(2)拓宽资源配置的渠道。
在市场机制运行中,资源配置不再是纵向的行政渠道,而是横向的社会化的多元化渠道。
(3)促进经营者的改革与创新。
市场的比较利益规则,会准确地反映经营者的经营状况,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经营者必然要采取新科技,改进经营管理,以推动资源产出率的提高和产品消费率的下降来获得更多的文化资源。
6、文化资源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1)、信息—计划机制。
针对市场价格信息瞬时而产生的配置资源波动,在文化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制定宏观的文化经济计划,以指导性计划改善市场信息结构,稳定文化市场资源配置的不确定性和调节失灵。
(2)竞争—约束机制文化市场在竞争中极易产生垄断倾向(以垄断价格控制资源配置),限制了其他经营者的生产,同时也抑制了文化市场的有效运行。
政府要制定文化市场法律法规,从宏观上调控文化市场的正常运行,使经营者平等(合理)竞争文化资源。
(3)价格—奖惩机制政府要制定专门条例(包括在经济上的)进行,奖励或惩治,减少文化资源在经济上有效配置中的负面精神效应。
(4)收入—再分配机制政府要在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收入参数的基础上,运用征税手段(累进制所得税和娱乐高消费税)进行收入再分配。
(5)风险机制在文化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运行中,文化资源集中流向市场,在边际成本效应下,文化资源集中流向市场中盈利组织的大众文化,因此政府要制定文化经济政策来调整结构。
a、投资建设公益文化设施;b、地区倾斜和部分倾斜7、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点第一、农耕文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 一旦这个基础受到破坏或不复存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就必然要发生危机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 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 是祖先留給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 , 因此我们必须保护和继承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在民间流传 , 所以又称民间文化 , 传承方式主要为口传心授家族和师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