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中国考古学简史
中国考古学通论笔记(考研版)名师优质资料.doc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受国家保护的文物应当是我国各时代、各民族、各地区和各个领域的代表性文物,要具有广泛性。要反对大汉族主义,尊重、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物保护。
3、文物(遗存)的分类与分级管理:
(1)文物的分类:
文物(遗存)通常可分为可移动文物(遗物)和不可移动的文物(遗迹)两大类。
十、反映有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重大事件和杰出领袖人物的革命实践活动,以及为中国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国际主义战士的代表性文物.
十一、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及其有关重大历史事件、领袖人物、著名烈士的代表性文物.十二、反映有关中国各党派、团体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爱国侨胞及其它社会知名人士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物.
四、铜器——造型、纹饰精美,能代表一个时期工艺铸造技术水平的;有确切出土地点可作为断代依据;铭文反映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人物的;书法艺术优美;传世稀少并在工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和科学价值的.
五、金银器——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工艺水平高超,造型或纹饰十分精美的.
六、石刻砖瓦——时代较早,有代表性的石刻;刻有年款或物主铭记可作为断代依据的造像碑;能直接反映社会生产、生活,神态生动、造型优美的石雕;技法精巧、内容丰富的画像石;有重要史料价值或艺术价值的碑刻墓志;文字或纹饰精美、历史价值重大的砖瓦.
二、反映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科学发明创造的代表性文物
第三章中国考古学史
中国地质调查所
• 1927年,与美国主办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合作,开始发掘周 口店。 • 1929年,成立新生代研究室,裴文中的主持发现第一个北 京人的头盖骨化石。随后,发现大批石制品和人类用火痕 迹。 • 1933年裴文中、贾兰坡发掘山顶洞人遗址。
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考古组
• 1930年,与北京大学考古学会等单位合作, 调查发掘燕下都遗址 • 1933~1935年在陕西渭河流域进行考古调 查发掘。
三、考古学的进一步发展 (建国后)
1959年 夏鼐发表《 1、1959年,夏鼐发表《关于考古学上文化的 定名问题》 定名问题》; 1975年 苏秉琦《 2、1975年,苏秉琦《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 类型问题》学术讲演; 类型问题》学术讲演; 1985年 苏秉琦发表《 3、1985年,苏秉琦发表《辽西古文化古城古 试论当前考古工作重点和大课题》 国 ——试论当前考古工作重点和大课题 》 试论当前考古工作重点和大课题 讲演
●这一阶段考古学发展的具体表现
1、考古队伍的迅速成长 、 2、田野考古工作的扩大和发掘水平的提高 、 3、现代自然科学方法的广泛应用 、 4、中国考古学体系的逐步建立 、
1、考古队伍的迅速成长 、
• 文物局、考古研究所 • 各省、市、自治区,相继成立文物管理委员会、 考古所 • 1952年起,四届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 • 高校设考古专业 • 1979年,成立中国考古学会
《考古学概论》教学大纲
《考古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历史教育
学时 36学时
学分 2学分
一、编写说明: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考古学概论》课程是高校历史系本专科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是学生深化对中国古代史的了解和认识、掌握一定的考古和文博知识的重要手段。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考古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我国在不同的考古阶段的重要的考古发掘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传授有关文物、博物馆的基本知识,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中学教师和社会科学工作者。
(二)本大纲制定的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历史教育专业本专科人才须具备初步的考古与文物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培养目标,根据本课程的教学性质、本校系的教学条件和教学实践而制定本大纲。
(三)大纲内容选编原则与要求
因本课程学时仅有36学时,学时较少,所以本大纲不可能严格依照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的《文物与考古基础知识》教材的体例制定,而是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充分重视向学生讲授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我国现代考古学的实践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文物基本知识和技能。
(四)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类型
(1)名称:课程实习
(2)主要内容与要求:参观校文物陈列室或徐州市文物景点,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参观徐州周围考古工地。
(3)学时分配:2学时。
(五)教学时数分配表
(六)考核方法与要求
本课程考核采用试卷书面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分期中和期末两次进行,期中成绩占综合考核成绩的30%,期末成绩占综合考核成绩的70%。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
张昌倬主编《考古与文物基础知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
考古学复习资料
考古学复习资料
考古学复习资料汇编
第一章:考古学概论
1.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1986年《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
2.中国近代考古学开始的标志是1921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在仰韶村遗址的发掘。1926年,中国人开始自己独立主持考古发掘工地(李济在山西夏县西阴村的发掘)。
3. 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实物遗存,或简称遗存。所谓“遗存”就是过去遗留下来的、能够反映人类活动的实物。(遗存包括:遗迹、遗物、人本身遗存、与人类生存发展有关的自然遗物、用自然科学技术手段经实验室分析处理得到的资料和信息)
4.遗物是指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与其生成环境分离的、形体一般较小且可移动的各类物品。
5.遗迹是指古代人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与其生成环境连为一体、不可移动的各类固定设施或迹象。
6.自然遗存:是指非人工原因形成的、但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类实物遗存。
7.遗址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连续分布的一群遗存,我们通常称它为遗址。遗址内包含遗迹、遗物和非人工遗存。
8.微遗存肉眼无法观察,包括人工遗存和自然遗存,如石器微痕、微量元素、遗传基因等。
9.金石学与考古学的关系:金石学的发展扩大为近代考古学的产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是金石学不等于近代考古学。原因是:一、金石学的研究对象为传世的青铜器、石刻等古物及其上面的文字,非发掘品。近代考古学俗称锄头考古,主要依靠田野发掘获取研究资料。
二、金石学偏重于有文字的古物的著录和考据,而考古学则对一切发掘出土的遗物都要进行分析、研究。比如植物遗存、动物骨骼等。三、
中国考古学发展历程
中国考古学发展历程
中国考古学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世纪,但它真正成
为一门学科要追溯到20世纪初。以下是中国考古学发展历程
的概要。
中国考古学最早的实践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世纪早期,当时
考古学主要是由欧洲学者引入中国进行的。在19世纪末到20
世纪初期,意大利考古学家孙德富在河南发现了中国最早的青铜器时代遗址,这次发现成为了中国考古学的里程碑。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自身的考古学实践开始兴起。一批西方考古学家,如阿拉伯克劳福德爵士和郭沫若开始在中国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他们的工作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30年代,中国考古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第二次世
界大战爆发前后,周口店北京原人遗址的发现引起了轰动。这一发现对于研究人类起源以及人类演化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为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考古学遇到了新的机遇
和挑战。根据中央政府的重视,考古学被认为是重要的科学研究领域,并被列为国家研究重点之一。中国考古学在政府的支持下迅速发展,并且在国内外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峰期。大量的重要遗址被发掘和研究,其中包括红山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等。这些发现进一步证明了中国拥有悠久的历
史和灿烂的文化。
1980年代以后,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考古发掘技术的改进,尤其是先进的技术手段的应用,使得考古学家能够更加准确地研究和重建古代遗址。此外,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使得考古学的研究更加注重对遗址的保护和保护。一批年轻的考古学家崭露头角,他们运用新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中国的考古遗址。
简读中国史每章概括
简读中国史每章概括
中国史是中华民族历史的总称,延续时间长达几千年。每章概
括以下是对中国史各个章节的简要概括。
1. 考古学与原始社会:考古学为我们揭示了中国古代原始社会
的面貌。这一时期人们过着游猎采集的生活,使用简单的工具和
制器。
2. 奴隶社会与夏商周:奴隶社会时期,奴隶制度逐渐形成,夏、商、周三大朝代相继兴起。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商
朝是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周朝则以封建制度而闻名。
3. 春秋与战国: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剧变最为频繁
的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如孔子、老子等。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最终秦国统一了六国,开
创了中国封建帝国的历史。
4. 秦汉与三国: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汉朝是中国历史上较为长久且开明的封建帝国,经历了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国
家相互争霸。
5. 隋唐与宋辽金:隋朝统一了北方,但很快灭亡。唐朝是中国
历史上最杰出的封建王朝之一,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宋辽金三
国时期,辽、金两个外族政权相继建立,宋朝则为南方的统一朝代。
6. 元明与清: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是由蒙古族
统治的王朝。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以海上贸易
和文化繁荣而闻名。清朝由满族建立,统治了中国近300年。
7. 近代中国与现代中国:近代以后,中国经历了封建社会的内
忧外患,经历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等一系列重大事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期。
这些概括仅为中国历史的一个简要总结,每个时期都有更加详
中国文物学简史
第三章中国文物学简史
第二节古代文物学的萌芽期
从春秋末期到隋唐五代,是文物学的萌芽时期。
二、文物学萌芽期的基本情况
1、引用铭文以证史
春秋时期,由于文字的逐渐消亡,青铜器上的铭文成为研究历史的重要文字资料。《礼记•祭统》云:“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者也,为先祖莫不有美焉,莫不有恶焉,铭之义称美而不称恶,此孝子孝孙之心也,唯贤者能之。……”
2、辨别真伪
据文献记载,在春秋时期,已有对文物特别是青铜器真伪的辨别。如《韩非子•说林下》:“齐伐鲁,索谗鼎,鲁以其雁往。齐人曰‘雁也’,鲁人曰‘真也’。”《吕氏春秋•审已》载:“齐攻鲁求岑鼎,鲁君载他鼎以往,齐侯弗信而反之为非……。”
当时也能分辨出石器与玉器,《说文》中记载:孔子对美玉的判断是远看鲜明光亮,近看洁净滋润。
3、访古调查
司马迁作《史记》,除广泛收集古书外,还特别注意对古迹的踏勘。《史记•太史公自序》曰:“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他还登箕山访许由冢,到长沙看屈原沉渊,至北疆观蒙恬所筑长城等。
北朝郦道元为注《水经》,调查古物古迹,书中记述汉至北魏石刻碑文百余通,还有古代城址、陵墓、寺庙、碑碣及其他古迹。
4、特别注重文字的整理、考订
(1)简牍:竹简的著录与研究是这一时期的辉煌成就。《汉书•艺文志》曰:“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孔安国者,孔子后世,悉得其书,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安国献之。……”
西晋武帝时出土汲冢书,官府很重视,命臣下“校缀次第,寻考指归,而以今文写之”。从太康二年(281年)到永康元年(300年)整理完毕,约10余万字,16种75篇。
《中国考古通论》复习笔记(供参考)
《中国考古通论》复习笔记(供参考)中国考古学通论
参考书目:
张昌倬主编《文物与考古基础知识》(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之恒著《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出版) 苏秉琦著《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
宿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 刘庆柱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考古学概论》结构
第一章:考古与文物基本理论、第二章:石器时代考古第三章:夏商周考古、第四章:战国秦汉考古
第五章:魏晋隋唐宋元明清考古、第六章:古器物与考古专题
第一章考古与文物基本理论
第一节考古与文物基本涵义
一、考古学的名称与定义:
1、“考古学”名称的由来:
(1)“古学”:在中国,东汉(1,2世纪)时已有“古学”的名称。《后汉书》中说马融“传古学”,贾逵“为古学”,桓谭“好古学”,郑兴“长于古学”,这里所谓“古学”是专指研究古文经学。(2)“考古”:北宋中叶(11世纪),吕大临编撰《考古图》一书,将“考”与“古”联系起来,“考古”一词最早出现。但其研
究的是“金石学”,其研究对象限于古代的“吉金”(青铜器)和石刻,并不等于考古学,
要经过系统化以后才可成为考古学的一部分。因此我国古代出现的“考古”与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考古学有较大区别。
(3)科学上的“考古学”:科学上的“考古学”这一名词,也就是我国要学的考古学这门学科,是从欧洲文字翻译过来的。Archaeology.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史.doc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史.doc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史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史
中国作为世界上文明发达较早的国家之一,很早就有学者注意进行古代遗迹的考察和古代遗物的研究。具有一定学术系统的金石学,产生于1000年前的北宋,到清代更为发达,形成中国考古学的前身。以田野调查发掘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在中国兴起较迟。
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和30年代,一些帝国主义国家派遣的探险家、考察队,潜入中国边疆地区活动。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国学术机关开始进行周口店、殷墟等遗址的发掘,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调查发掘遍及全国各个地区,逐步建立起中国考古学的体系。
早期的中国考古学
公元前4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朦胧地懂得收藏古物的价值,甚至在当时东周京都洛阳建起了一个类似今日博物馆的守藏室。至公元10世纪的宋代,我国金石学研究颇为发达,有志者开始编纂专注出版。例如:北宋元祐七年吕大临编纂的《考古图》,既绘有器形图,还记录了每器的尺寸、名闻和出土地点。它比起1842年丹麦青年考古学家沃尔索(worssae)所著的《丹麦早期古物》(The Prime Ual Anfig uifes of Denmark)一书足足早了11个世纪。
此后,又有宋徽宗敕撰的《宣和博古图》(1123)、薛尚功的《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欧阳修的《集古图》、赵明诚的《金石录》等等,不胜枚举。清代一来,分门别类的著作如雨后春笋,除继北宋以来的金石著作外,又增添了钱币、玉器、陶瓷器、碑刻......等等,其中古文字研究成果尤为突出。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国是世界上建立博物馆最早、出版古物研究专著最早、萌发考古思想最早的国家。不过令人惋惜的是,这一切努力并不能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考古学,至多只能说为近代考古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扩展- 中国考古学史
安特生
中国的学者们由信古到疑古,最终走向考古。
1922年,北京大学成立了考古研究室,聘请 马衡为主任;
1926年,李济主持了对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 的发掘;
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历史语言研究所, 内设考古学组; 同年10月,派董作宾前往安阳 小屯遗址进行调查和试掘。 20年代,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 组的成立和安阳殷墟的发掘,标志着中国考
北京猿人第一具头盖骨化石 山顶洞人头骨化石
3-1近代考古学的初步发展——北京猿人遗址的发掘
20世纪30年代贾 兰坡先生在周口 店发掘现场
裴 文 中 在 周 口 店
1935年 周口店发掘 现场
裴文中先生
贾兰坡先生
3-2
近代考古学的初步发展——殷墟的发掘
1928 ─1937 年间,在著名考古学家李济和梁
三、现代考古学的发展
1. 管理、科研、教学体系的建立(考古队伍的迅速 成长)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伊始,即在文化
部设立文物局,主管全国的文物考古工作。以后 又相继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成立了文物管理 委员会或文物局,负责当地的文物管理和保护等 工作。
1949年,颁布了《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之调 查发掘暂行办法》的法令;1991年第7届全国
斯坦因
1900—1914年,匈牙利 人斯坦因(M.A.Stein)和 法国人伯希和(P.Pelliot) 多次进入新疆、甘肃等进行 调查和盗掘,不仅发现了许
景德镇陶瓷学院考古学内部真题资料
资料整理
第一章概论,第二章中国考古学简史
考古学
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根据古代人类所遗留下来的文化遗物和文化遗迹研究人类古代历史。考古学产生的很早,但到近代才发展成为一门科学。作为一门科学的近代考古学,是以田野调查和考古发掘为基础的。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是考古学诸分支中较重要的三个分支学科。
考古学文化
考古学文化是指代表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并具有一群有特征性的文化遗物和遗迹的文化遗存。作为一个“考古学文化”其必须具有一群特征性的文化遗存,单一的文化因素不能称为一种文化。同一文化共同体亦即考古学文化。
石器时代
考古学根据生产工具的变革来划分考古时代。根据生产工具可将人类古代社会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石器时代可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界将人工打制的石器称为“旧石器”,而后世出现的“磨制石器”则称为“新石器”,就整个世界而言,旧石器时代大约从300万年前开始,结束于距今1.2万年至1万年。旧石器时代占整个人类历史的99%左右。旧石器时代人类以采集和渔猎为生,只能以天然的产品作为食物,这种经济称为“掠夺性经济”或称“攫取性经济”。新石器时代是以农业、家畜饲养业和磨制石器的产生作为主要标志。陶器尚未产生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称为“前陶新石器时代”或称“无陶新石器时代”世界各地区因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和生态环境的不同,新石器时代开始和结束的年代也各不相同。中国大约在公元前9000年进入新石器时代,结束于公元前2000年初。
青铜器
1《中国考古》(第一章)
考古地层学:又称层位学,是一种通过 判定遗址中诸堆积形成的先后过程或次序来 研究遗存之间相对年代早晚关系的方法,也 是科学获得考古资料的基础。
堆积:地质学上,堆积主要指的是搬运 过程中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物质 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在考古学上,一 个堆积就是一个单位,现在的地球表面是长 时间形成的其中有自然的作用,也有人为的 作用,这种以不同方式堆积成的物质,考古 学上统称为堆积。
2. 考古类型学的原理
❖ 一般进化的原理
即人类文化也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进化的,作为人工制品的 各种器物也是不断演化的;
❖ 相似性原理
即依据器物或遗迹的相似性进行分类、分析、比较、研究。
考古类型学依据器物形态特征及其变化研究其演变规律,进而依据 这种规律性的认识,判定遗迹、遗物的相对年代,确定与区分不同的考 古学文化,最后建立人类社会及其文化发生、发展、演变的时空框架, 探讨各民族文化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演变过程。
4-3 共存关系
在上述地层关系中, 每一地层或遗迹单位(如一座 墓葬、一座窖穴、一座房基等)中包含的各种遗物,构 成了共存关系。凡属有共存关系的遗物,从地层学的角 度来看,它们的年代可视为是同时的。
5. 地层学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1 、遗址的地层堆积是按时间早晚自下而上依次堆积 形成的。这是考古地层学的最基本原理。如果没有被 扰乱,上层的年代必然晚于下层的年代。
北大考古考研参考书
北大考古考研参考书
1. 《考古学概论》 - 该书详细介绍了考古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包括不同考古学流派的比较和分析,并提供了实际考古工作的案例研究。
2. 《考古学导论》 -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考古学的发展历程、研究内容和方法论,包括考古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3. 《考古学原理与实践》 - 该书主要讲解了考古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际操作方法,包括对考古学发掘、勘查和出土文化遗物的处理与分析的具体步骤和技巧。
4. 《考古学理论与研究方法》 - 该书对考古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考古学文献的阅读与分析、田野考古工作的组织与实施,以及考古学研究的专门技术和工具。
5. 《人类考古学》 - 该书以人类考古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人类的起源、演化和文化发展等问题,并介绍了人类考古学在文化遗产保护和人类学研究中的应用。
6. 《地下的回声:中国考古学简史》 - 该书回顾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果,介绍了中国境内的重要考古遗址和文化遗物,对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7. 《中国考古学概论》 -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中国考古学的基本概念、历史和方法,包括对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址和文物的
发掘与研究的综合分析和评述。
8. 《古代地下文明:世界考古学发现集锦》 - 该书收录了世界各地的重要考古发现和考古学研究成果,既展示了不同文明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又揭示了古代人类社会的共同特征和联系。
9. 《古代建筑考古学导论》 - 该书以古代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古代建筑遗址的考古发掘和文化遗物的研究,揭示了古代建筑与社会、文化和艺术的紧密关系。
2024中央民族大学考古学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及备考经验指导
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曦曦老师对2024年中央民族大学060100考古学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板块:专业简介、招生人数、考试科目、考试大纲、分数线、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
一、专业简介
考古学,即考究古代的学科,属于人文科学,在中国是历史学的分支,而在美国和加拿大被视为人类学的分支之一,在欧洲被当作独立学科或历史学的一部分。考古学旨在根据古代人类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物质资料,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
主要研究方向: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去向:
到大学或科研单位从事教学或科学研究工作,也可以到博物馆、拍卖行、文物商店或海关,从事文物保护、古玩鉴定以及拍卖等工作。
二、专业目录
060100考古学(学术学位)
招生年份:2023年
所属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所属门类名称:历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601]考古学
拟招生人数:6
学习形式:全日制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18考古学通论
④--无
三、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618 科目名称:考古学通论
I.考查目标
考古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考古学导论、考古学简史、史前考古、夏商周考古、秦汉至元明清考古等方面。要求考生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较深入地理解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及方法、较清晰地把握考古学科的发展脉络、较全面地了解重大考古新发现及其学术意义,并能够展示出分析和解决考古学相关问题的能力和潜力。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 30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考古学发展简史
考古学发展简史
内容提要:
现代考古学的历史,如果从1819年丹麦博物馆学家汤姆森率先按三期说布置国家古物博物馆的展览开始算起,大约有200年。从世界范围来看,科学的考古学产生时间并不长,与其他众多学科一样,考古学率先是在欧美和北美地区发展开来的。本章我们来简要回顾一下欧美及中国考古学的发展简史。
欧美考古学简史
古物学、三期说、类型学、新考古学、后过程主义考古学
中国考古学简史
金石学、史语所、后冈、殷墟、考古学体系、中外交流
郑重提醒
在此,我们还要郑重提醒所有关注文博考研资讯的读者,目前平台没有将任何一份已经发布的考研复习笔记打包出售,各位读者如有碰到此类情况,请大家擦亮眼睛,谨慎购买,以防上当受骗。欢迎大家将此类行为曝光给我们,我们呼吁大家共同联手抵制,共同维护我们的文博考研复习交流平台。
从古物学到考古学
•文艺复兴运动早期的古物学
1586年,都铎王朝的古物学家和历史学家威廉·卡姆登发表《不列颠》一书,古物研究之风率先始于英国。书中首次对不列颠早期遗存作了全面有描述。同一时期,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对古典时代的研究,从而促使欧洲古物学家对古希腊罗马时代的雕刻和铭刻的收集。随着对探究民族起源问题兴趣的日益增强,人们不再满足于收集艺术品,而开始意识到关于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史前史和早期史的知识,可以通过研究田野中发现的古物而获得。
•拿破仑远征埃及
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人们初次感受到埃及考古学的魅力和诱惑。随军远征的167位专家学者对埃及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包括埃及
的地理、动植物、风土人情和古代建筑,发现了举世闻名的“罗塞达碑”,并于1809年出版了多卷本的《埃及的描述》,成为考察工作的记录。随后兴起的埃及学系利用文献线索研究埃及文明,也关注考古发现的艺术和建筑。埃及学的诞生可以说相比古典研究更加重视考古学资料的获取。
2020年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研专业课348文博综合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文博综合》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348
学院名称(盖章):历史文化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制时间: 2019年7月1日
《文博综合》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348)
一、考核要求
《文博综合》是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研究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文物、博物馆和考古学3部分。本科目要求考生对文物博物馆和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等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理论基础以及专业技能。例如,有关文物、博物馆和考古学的基本概念,发展简史,历代著名文物收藏家、考古学家,法律法规,重要文物遗存及其保护,博物馆的现状,不同时期考古学的发现和研究状况,国外文博、考古的状况,有关的理论方法等等。同时,特别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技术和操作技能,能够从事文博、考古的发掘、鉴定、修复、保护等。重视实际操作技能是本课程的特点。
二、考核评价目标
《文博综合》主要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的程度。要求掌握基本概念、理论、法规,不同文物的特点,博物馆的功能,不同时代考古学的发现和研究状况,中国考古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重大考古发现的价值等等,以便为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研究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本科目的考
试命题,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课时比例来组配试卷,掌握好试题的重点、内容覆盖面、能力层次和难易度。考试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题型主要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阅读理解等,可酌情组合,以测试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要考核评价目标。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试题量以中等考生能在规定时间内答完全部试题为限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属于集体所有和私人所有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和 祖传文物以及依法取得的其他文物,其所有权受法 律保护。文物的所有者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文物保护 的法律、法规的规定。 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不得转让、抵押给外国人。 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文物的义务。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国家加强文物保护的 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文物保护的意识,鼓励文物保 护的科学研究,提高文物保护的科学技术水平。
三、人才培养:1952年至1955年,文化部、 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联合举办了四届考古 工作人员训练班,号称文物考古学界的“黄 埔四期”。来自全国341位文物干部接受了 培训,并很快成为各地区的业务骨干,许多 人后来成为文物界著名专家。 北京大学历史系于1952年设立考古学专业。 四、建国以来,新中国取得的重大考古成就
民间收藏文物 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收 藏通过下列方式取得的文物: (一)依法继承或者接受赠与; (二)从文物商店购买; (三)从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购买; (四)公民个人合法所有的文物相互交换或者依法 转让; (五)国家规定的其他合法方式。 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收藏的 前款文物可以依法流通。
第二节
中国考古学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一、欧洲近代考古学传入中国
考古学的形成是在19世纪下半叶的欧洲。19 世纪末期,欧洲近代考古学传入中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帝国主义国家派遣 考察队以考古研究为名,对我国新疆甘肃等 地进行了调查发掘,并趁机大肆掠夺中国文 物,包括汉晋简牍、高昌文书、汉唐丝织品、 石窟壁画、敦煌文书等。
练习题
说说20世纪20-40年代,中国老一辈 考古学家的代表性成就。
第三节 新中国考古学的发展
一、加强立法和行政管理
1.人民政府颁布有关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等 各种立法。
1950年5月24日,颁布《古文化遗址和
古墓葬发掘暂行办法》。 1983年2月4日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 考古发掘申请书》和《中华人民共和 国考古发掘执照》的通知。
第三章 中国考古学简史
概
说
中国古代的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 考古学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的欧洲,19世纪 末传入中国。20世纪初,中国考古学产生。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考古学初步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中国考古学黄金 发展期。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金石学
一、金石学的形成期——北宋
二、中国考古学的产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近代考古 学传入中国。在传统金石学的基础上, 吸收了西方近代考古学,以田野发掘为 基础的中国近代考古学产生了。
李 济——“中国考古学之父”
中国科学意义上的田野考古始于1926年山西 夏县西阴村遗址的发掘。由从美国学习人类 学回国的李济主持发掘。这是首次由中国学 者主持的田野考古工作。 李济的学生、美籍华裔考古学家张光直认为, 李济的主要成就是:“以殷墟发掘资料为中心, 进行专题和综合研究,建立了殷商文化在历史 上的地位。亦初创了中国考古学嗣后70年间 研究古代陶器、青铜器、石玉器方法的基 础。”
1、周口店遗址——“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1929年12月
2日,裴文 中发现第一 个“北京人” 头盖骨。
第一个头骨化石模型正面、侧面
周 口 店年 第北 一京 地市 点房 出山 土县
1966
北 京 人 头 盖 骨
2、殷墟遗址——商代甲骨文、宫殿、王陵
1928-1937年,发掘殷墟遗址。发掘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得买卖下列文物: (一)国有文物,但是国家允许的除外; (二)非国有馆藏珍贵文物; (三)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中的壁画、雕塑、建筑 构件等,但是依法拆除的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中的 壁画、雕塑、建筑构件等不属于本法第二十条第 四款规定的应由文物收藏单位收藏的除外;
二、金石学的兴盛期——清代
清代正式有“金石学”的命名。 清代受乾嘉学派影响,金石学进入鼎盛。 清末甲骨文的发现是金石学重要的里程碑。 (王懿荣、高鹗) 清末民初,金石学的研究内容拓展到甲骨、 简牍、印章、瓦当、钱币、玉器、陶瓷器 等领域。
据容媛所辑《金石书录目》统计,现
存金石学著作中,北宋至乾隆以前700 年间仅有67种(其中宋人著作22种), 而乾隆以后约200年间却有906种之多, 可见清代金石学发展之盛。
1984年5月10日文化部发布《田野考古
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 1991年6月29日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 文物保护法》。
国务院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 化名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名单。各省市 自治区各自分别公布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成立各级文物保护和管理机构:在文化部下 设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是我国文物考古工 作的最高管理机构。各省市自治区设立文物 管理委员会。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 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 (二)故意或者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的; (三)擅自将国有馆藏文物出售或者私自送给非国 有单位或者个人的; (四)将国家禁止出境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送 给外国人的; (五)以牟利为目的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的; (六)走私文物的; (七)盗窃、哄抢、私分或者非法侵占国有文物的; (八)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妨害文物管理行为。
金石学形成于北宋时期,主要以古 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研究对象。
对其铭文、图形、尺寸大小、出土地点、 收藏者等进行研究、考释、著录。
宋代金石学主要著作 刘敞《先秦古器图碑》、《先秦古器记》,古 代最早的金石学专著,已佚失。 吕大临《考古图》,现存最早的古器物图录。 宋徽宗时成书的《宣和博古图》。 欧阳修《集古录》。 赵明诚《金石录》。等。
面积46000平方米,持续了15次。发现 商代宫殿遗址和22000多片有字甲骨, 发掘了10座商代王陵大墓。
发 现年 殷在 代候 王家 陵庄 大西 墓北 岗
1934
发 掘 殷年 鹿代 在 鼎王 候 、陵 牛大家 鼎墓庄 西 中北 的岗
1934
3、城子崖遗址——发现龙山文化遗存
1930-1931年,山东历城城子崖遗址的发掘。 吴金鼎、李济和梁思永相继进行发掘,在此 发现了一种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新石器时代 文化遗存,与仰韶文化有别,后被命名为龙 山文化。 发掘成果由梁思永主持编写为《城子崖》一 书,这是中国第一部大型田野考古发掘报告。
作者:吴荔明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1 版
5、良渚遗址——施昕更发现良渚文化遗存 1936年,施昕更主持浙江余杭良渚遗址的发 掘。发现了与龙山文化相似但又有明显区别 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后来被命名为良渚 文化。 出版了发掘资料《良渚》一书,这是长江流 域的第一个考古发掘报告。 大量玉礼器作为随葬器物。
三、中国考古学的初步发展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老一代的考古
学家探索出一套适合中国考古特点的田 野考古方法,为我国考古学体系的建立 奠定了基础。
主要田野考古发掘成就
1927-1937年,周口店遗址的发掘。 1928-1937年,殷墟遗址的发掘。 1930-1931年,山东历城城子崖遗址的发掘。 1931年,河南安阳后岗遗址的发掘。 1936年,浙江余杭良渚遗址的发掘。 1944年,甘肃齐家文化遗址的发掘。
4、后岗遗址—梁思永与“三叠层”理论
☆
1931年,河南安阳后岗遗址的发掘。梁思永 等人。第一次从地层上判定殷商文化、龙山 文化和仰韶文化遗存自上而下相叠的时代先 后,解决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殷商文化 的相对年代问题,提出了著名的“三叠层” 理论,这是中国史前考古研究开始走向科学 化的重要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目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不可移动文物 第三章 考古发掘 第四章 馆藏文物 第五章 民间收藏文物 第六章 文物出境进境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文物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 强管理的方针。 可移动文物,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 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 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 考古发掘的文物,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 考古发掘的文物,应当登记造册,妥善保管,按照 国家有关规定移交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 府文物行政部门或者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指定的国 有博物馆、图书馆或者其他国有收藏文物的单位收 藏。
中国考古学诞生标志——殷墟的调查和发掘 1928年,李济、董作宾等人对殷墟的调查和 发掘,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 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 内设考古组,李济为主任。同年,派董作宾 等人到殷墟进行调查和试掘,这是中国学术 机关独立进行科学发掘的开端,是中国考古 学诞生的重要标志。
20世纪初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敦煌文书 流传于世。 英国人斯坦因多次到敦煌,掠走约9千卷文献 (藏于大英博物院图书馆 ,少部分藏于印度 博物馆)。 法国人伯希和于1908年来到敦煌考察石窟, 掠去精品6600多卷和一批文物(藏于巴黎国 立图书馆和吉美博物馆)。
王 道 士
斯 坦 因
莫高窟经卷
小知识:甲骨四堂
指中国近代4位研究甲骨文的著名学者:郭沫 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 (号雪堂)和王国维(号观堂)。 陈子展评价早期的甲骨学家,有“甲骨四堂, 郭董罗王”之名句。 唐兰评价他们的殷墟卜辞研究“自雪堂导夫 先路,观堂继以考史,彦堂区其时代,鼎堂 发其辞例,固已极一时之盛。”
请思考
说一说金石学与近代考古学的区别。
近代考古学建立在用科学手段进行的田野考 古发掘之上,有一套完整、严密的学科理论 和方法论。而传统金石学主要研究已出土的 古物等, 一般没有田野发掘,未进行断代的 研究,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 近代考古学传入中国后,独立的金石学已不 存在,变成考古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玉 琮
良 诸 文 化 遗 址 出 土
玉 琮 浙厘: 江米高 杭、 州孔 瑶径厘 山 米 出厘、 土米直 。。径
4.5 7.95
6.3
6、齐家遗址——夏鼐提出齐家文化 晚于仰韶文化 1944年,甘肃齐家文化遗址的发掘。在英国 留学归国的夏鼐,首次发现齐家文化晚于仰 韶文化的地层证据,纠正了瑞典地质学家安 特生1925年在甘肃远古文化上分期的错误。 黄河上游地区的铜石并用时代文化。文化特 征主要有:一是有一群独具特征的陶器,二 是出现了红铜器和青铜器,三是有一批独具 特色的玉器,
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 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会同公安机关追缴文物;情节 严重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发现文物隐匿不报或者拒不上交的;
(二)未按照规定移交拣选文物的。
二、成立中央和各省考古、文物研究机构
1950年8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梁 思永、夏鼐任副所长。这是我国考古学研究 方面最权威、最高层次的研究机构。中国文 物研究所是国家文物局直接领导的国家一级 科研单位。各省市自治区相继成立了考古、 文物研究所。
三、清末民国初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敦煌
经卷和汉代简牍的发现,极大的拓展了 金石学的领域,为现代考古学的传入打 下了基础。 集大成的金石学家有罗振玉、王国维等。
近代金石学研究集大
成者。语言文字学家, 甲骨文学家,文物收 藏家。 为“甲骨四堂”之一, 是甲骨学的奠基者, 著《殷墟书契考释》。 是敦煌学的开创者。 二人合著有《流沙坠 简》。
中国近代著名学者,杰出 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 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 学家,哲学家,国学大师。 创造研究方法“二重证据 法”,将历史学与考古学 相结合的开创者。学术贡 献极大。 生平著述62种,以《观堂 集林》最为著名。
四、金石学的定义
中国考古学的前身。研究对象属零星出土文 物或传世品,未经科学发掘;以证经补史为 研究目的。形成于北宋,至清代正式有“金 石学”的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