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史》课程学习大纲(含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电影史》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695002
课程类型:任意选修课
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0 实验(上机)学时:无学分:2.0
适用对象:无限制
先修课程:无要求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
电影是一种文化,也是一个产业。

学习《中国电影史》是了解中国电影文化的不可或缺的途径,中国电影史上许许多多优秀的影片有着极高的文化艺术含量,如《神女》、《春蚕》、《马路天使》、《小城之春》、《我这一辈子》、《农奴》、《林家铺子》、《祝福》、《巴山夜雨》、《骆驼祥子》、《黄土地》等,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我们的大学生对这些优秀的影片知之甚少,学习《中国电影史》可以弥补这样一个缺憾,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另外中国电影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使它成为我们了解中国社会发展波澜壮阔历史的极其生动形象的教材,这类影片有很多,如《渔光曲》、《三个摩登女性》、《壮志凌云》、《松花江上》、《希望在人间》、《乌鸦与麻雀》、《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征北战》、《红旗谱》、《于无声处》、《芙蓉镇》、《西安事变》、《开国大典》等等。

学习《中国电影史》也可以了解中国电影产业、电影事业走过的百余年艰辛曲折的历程以及中国电影人的执着追求,从而对发展现在的电影产业乃至于整个文化产业有所借鉴。

概括地说,本门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和经典影片,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

二、教学基本要求
《中国电影史》在教学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

上篇为早期中国电影,又分为四个部分:早期中国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的创作、30年代以后兴起的左翼电影运动、抗日战争这一非常时期的中国电影和战后中国民营电影的发展及取得的成就。

第一部分重点介绍中国电影产业草创时期的发展经历、早期电影人的杰出贡献和这一时期的代表性影片。

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左翼电影运动兴起的条件、发展过程及其对以后中国电影发展的影响。

第三部分侧重于讲述战争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破坏,以及具有正义感的中国电影人的不懈努力。

第四部分着重介绍战后中国民营电影业在极端艰苦条件下的重新崛起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下篇为新中国电影,又分为三个部分:“文革”前的“十七年”电影、“文革”时期独特的电影现象、“文革”结束后的新时期电影。

第一部分既重点介绍“十七年”电影的曲折发展过程,特别是政治因素对电影事业的巨大影响,也充分展示“十七年”中国电影创作的成就和电影人的风采。

第二部分重点说明十年“文化大革命”对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摧残以及应如何正确看待“文革”时期的电影创作。

第三部分重点介绍新时期中国电影人的新的探索以及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取得的成就。

本门课的教学内容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将运用大量的图片资料、影像资料,并适当安排观看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影片。

由于影像资料非常丰富,可以结合教学对象的要求灵活调配。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将给学生提供各个时期中国电影的代表作品的名录,以便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外选择观看。

本门课的考核方式为课堂开卷考试,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
第一讲中国电影的“无声时代”
1.中国电影的前史
2.中国电影的拓荒者
3.初盛景观
4.走向商业竞争
教学重点、难点:中国电影拓荒者的最初尝试。

明星影片公司的崛起和“国产电影运动”。

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界的商业竞争。

考核要求:
了解:中国第一部国产电影。

中国早期的三部长故事片。

明星影片公司的代表人物。

理解:影片《孤儿救祖记》的出现对早期中国民族电影产生的影响。

20世纪20年代的商业电影由盛到衰的原因。

复习思考题:
1.中国第一部国产电影是什么?它是在哪一年拍摄的?
2.《孤儿救祖记》对早期民族电影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20世纪20年代的商业电影都有哪些类型?它们由盛到衰的原因是什
么?
第二讲默片的最后辉煌和影坛“有声时代”的到来
1、联华公司的异军突起和国片复兴运动
2、默片的最后辉煌
3、有声电影时代的到来
4、早期中外电影艺术的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联华公司的电影创作和中国默片的巨大成就。

难点是《神女》、《马路天使》、《桃李劫》等优秀影片的艺术特色。

考核要求:
了解:联华公司及其电影创作。

默片的代表作和默片时代的电影明星。

理解:电影《马路天使》的艺术成就。

影片《桃李劫》在声画结合上的特点。

掌握:影片《神女》的艺术特色。

复习思考题:
1、联华公司倡导“国片复兴运动”,体现“国片复兴运动”创作成就的代表性作品有哪些?
2、为什么说《神女》是中国默片时代的典范性作品?
3、《桃李劫》作为中国第一部真正以有声电影手法创作的影片,其在声画结合上有什么特点?
第三讲新兴电影运动
1、新兴电影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
2、新兴电影运动的发展阶段
3、左右翼电影人围绕“软性电影”展开的论争
教学重点、难点:“新兴电影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新兴电影”的代表性作品。

考核要求:
了解:新兴电影的代表作。

理解:新兴电影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复习思考题:
1、“新兴电影运动”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它在发展过程
中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新兴电影的代表性作品都有哪些?
3、左右翼电影人围绕“软性电影”展开的论争说明了什么?
第四讲非常时期的中国电影
1、区域格局的形成
2、战地银花——国统区电影
3、万紫千红不是春——“孤岛电影”
4、罂粟之花——沦陷区电影
5、喷薄日出——根据地电影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抗日战争的爆发给中国电影创作格局带来的变化和国统区抗战电影的创作。

难点是“孤岛电影”现象。

考核要求:
了解:抗日战争的爆发给中国电影创作格局带来的变化。

国统区抗战电影的创作概况。

理解:“孤岛电影”奇观。

复习思考题:
1、抗日战争的爆发给中国电影带来的最为明显的变化是什么?
2、试述国统区抗战电影的创作情况。

3、为什么把“孤岛”时期的电影现象称为“奇观”?
第五讲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国早期电影的终结
1、解放区电影的发展
2、官方对电影业的垄断和民营电影业的发展
3、收获的季节
教学重点、难点:战后民营电影创作取得的成就。

考核要求:
了解:战后民营电影创作成就的概况。

张爱玲的电影代表作《不了情》和《太太万岁》。

理解:电影《八千里路云和月》和《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史诗性。

掌握:电影《小城之春》的艺术特色。

复习思考题:
1、战后民营电影业在恢复和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哪些成绩?
2、为什么说《八千里路云和月》和《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具有史诗性的银幕巨作?
3、战后“灵魂的写实主义”影片创作都有哪些代表性作品?为什么说《小城之春》是“蒙尘的钻石”?
第六讲“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1、新中国电影的开篇
2、私营电影业的改造
3、红色电影的金色童年
4、政治与电影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新中国电影的有力起步和“十七年”电影创作的概况。

难点是政治因素对“十七年”电影创作的重大影响。

考核要求:
了解:建国初期电影创作的良好开端。

理解:1959年建国十周年献礼片。

掌握:政治因素对“十七年”电影创作的影响。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建国初期是新中国电影的“光彩夺目的片头”?
2、政治因素对“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影响是什么?
3、为什么说1959年是新中国电影史上“难忘的1959年”?
第七讲明星的流光溢彩和电影的百花盛开
1、“星光璀璨”——二十二大电影明星倾倒无数影迷
2、“百花盛开”——电影“百花奖”的设立和盛大的评选活动
3、“争奇斗艳”——“十七年”中国的类型电影及其成就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十七年”电影的创作成就。

难点是对“十七年”电影的评价。

考核要求:
了解: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及其代表性作品。

“十七年”中国的类型电影及其代表作品。

理解:“十七年”中国电影取得的艺术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复习思考题:
1、请说出22大明星及其代表性作品。

2、“十七年”中国电影都有哪些类型?其代表作品是什么?
3、“十七年”中国电影取得了怎样的艺术成就?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第八讲“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国电影
1、大批判与大劫难
2、样板戏电影与“三突出”原则
3、“文革”后期的故事片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文革”时期独特的电影现象。

难点是对“文革”时期电影的评价。

考核要求:
了解:“文革”时期的样板戏电影和“文革”后期的故事片创作。

理解:对待样板戏电影的正确态度。

复习思考题:
1、应如何看待样板戏电影?
2、“文革”后期的中国影坛上都有哪些类型的影片上映?
第九讲“新时期”中国电影(1976-1985年)
1、徘徊中的恢复
2、走进新时代
3、“代”的辉煌——四代同堂的电影创作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新时期初期的电影创作和第五代导演的创作。

难点是对“谢晋模式”的认识。

考核要求:
了解:1979年的电影创作。

伤痕电影的代表作。

中国电影界“代”的划分。

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和电影作品。

理解:二十世纪80年代围绕“谢晋模式”展开的讨论。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在新时期中国电影史上1979年是转折的一年、创新的一年?
2、围绕“谢晋模式”展开的讨论说明了什么?
3、第五代导演主要有哪些代表人物和电影作品?
第十讲新时期早期的类型电影
1、八十年代初类型电影的兴起和衰败
2、军事历史题材片
3、名著改编片
4、反特片
5、生活片
6、轻喜剧片
7、农村片
8、功夫片
9、儿童片
10、戏曲片
教学重点、难点:80年代初中国电影丰富多彩的类型。

类型电影的兴衰。

考核要求:
了解:80年代初中国的类型电影。

理解:中国类型电影的兴衰。

复习思考题:
80年代初中国电影都有哪些类型?类型片为什么会走向衰落?
五、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推荐教材:
陆弘石、舒晓鸣:《中国电影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参考书目:
1、陆弘石、舒晓鸣:《中国电影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2、黄献文:《昨夜星光——20世纪中国电影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3、李多钰:《中国电影百年1905-1976》,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4、孙献韬、李多钰:《中国电影百年1977-2005》,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5、尹鸿、凌燕:《新中国电影史(1949-2000)》,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6、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2月第1版。

7、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二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2月第1版。

8、翟建农:《红色往事——1966-1976年的中国电影》,北京,台海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9、路海波:《中国电影名片快读》,四川文艺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10、郭华:《老影片》,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11、郭华:《老影星》,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12、郭华:《老影坛》,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13、刘澍:《永恒的星辰: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画传》(上下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

执笔人:何绍铭精品文档
大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