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第1阶段测试题
第一次阶段性检测B卷(考试版)【测试范围:第一、二单元】(部编版)A4版
2022-2023学年下学期阶段性检测B卷七年级·语文(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第一单元、第二单元。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34分)1.阅读下列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鲁迅先生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diàn______基人。
他是镶qiàn______在中国文学星空中的一颗璀璨的明星,他用生命的全部光芒,划亮了充塞天地之间的黑暗和寂静。
在他的作品中有很多人物形象,如:阿Q、祥林嫂、孔乙己、闰土等,在中国妇孺.______皆知。
阅读着他的作品,我们仿佛又看到了漆黑寒夜中,他那横贯亘.______古和穿透世人灵魂的深邃目光。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嗥鸣调羹疙瘩警报迭起B.誓言高梁辔头群蚁排衙C.镐头深宵攀谈历尽心血D.谣言田垄班斓莫名其妙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这件事错综复杂,虽多方核查,仍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使人难明真相。
B.黄昏时,古城五彩的灯光把渠水辉映得五彩斑斓....。
C.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钟南山院士再次挺身而出奔赴一线,是妇孺皆知....的“抗疫英雄”。
D.党员干部凡事要首当其冲....,工作中迎难而上,公益活动也要带头参加。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多所学校举行世界环境日教育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和环境意识。
B.能否在公共场所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巩固防疫成果的重要前提。
C.通过观看谷爱凌的短片,我们明白了自律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中国现代文学》在线测试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1、《青年杂志》在哪一年创刊的?A、1915年B、1917年C、1918年D、1919年2、《新青年》大力倡导的精神是民主和什么?A、自由B、平等C、科学D、国家3、《文学改良刍议》的作者是?A、陈独秀B、胡适C、鲁迅D、刘半农4、《文学革命论》的作者是?A、陈独秀B、胡适C、鲁迅D、周作人5、《人的文学》的作者是?A、陈独秀B、胡适C、鲁迅D、周作人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下列选项中曾经和文学革命先驱进行过激烈论辩的团体有?A、学衡派B、甲寅派C、革命派D、国民党2、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评述正确的有?A、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B、是由陈独秀、胡适等人发起的。
C、它直接促成了文学革命。
D、主张用白话文代替古文。
3、下列人物属于新文化运动先驱的有?A、陈独秀B、胡适C、周作人D、巴金4、下列属于文学革命的实绩的有?A、白话文的全面推广。
B、文学理论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C、外国文学思潮的广泛涌入。
D、新文学社团的蜂起。
5、下列哪些文章发表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并且有着深刻的影响?A、文学革命论B、文学改良刍议C、人的文学D、论打倒孔教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胡适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
正确错误2、鸳鸯蝴蝶派也是新文化运动先驱要打倒的对象。
正确错误3、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正确错误4、林纾是文学革命阵营中的一个重要人物。
正确错误5、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来概括文学革命宗旨的人物是胡适。
正确错误左联时期的文学1、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于哪一年?A、1928年B、1929年C、1930年D、1931年2、为了建立党制文学,国民党提出了要建立什么样的文艺?A、三民主义文艺B、国民党文艺C、无产阶级文艺D、资产阶级文艺3、在革命文学论争中,被称为“二重反革命人物”的作家是?A、胡适B、鲁迅C、茅盾D、老舍4、左翼作家针对“自由人”、“第三种人”的斗争主要批判的作家是苏汶和下列中的哪一位?A、胡秋原B、胡适C、沈从文D、朱自清5、《论语》杂志的创办者是?A、朱自清B、胡秋原C、林语堂D、鲁迅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下列人物中属于新月派的有?A、胡适B、徐志摩C、梁实秋D、罗隆基2、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后取得的功绩有?A、打破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阶段性测试2 90分 2011
1. 作为小说家和文学现象的王朔浮出海面,以极端挑战的方式、逼近生活的调侃、玩世不恭的姿态引起大众的批评界的关注的标志性小说是----------。
A. 《浮出海面》B. 《顽主》C. 《动物凶猛》D. 《玩的就是心跳》满分:2 分2. 长篇小说《呼喊与细雨》的主人公名叫------------。
A. 孙光平B. 孙光林C. 孙广才D. 孙光明满分:2 分3. 余华发表于1989年的创作谈和发表于1991年的小说《呼喊与细雨》,被人们看作是他前期创作的一个总结。
他的创作谈是----------。
A. 《边看边走》B. 《时间的玫瑰》C. 《边走边看》D. 《虚伪的作品》满分:2 分4. 余华在一篇小说中以一个少女的视角,描述了在“文革”中被捕、失踪,最后走向疯狂的父亲,采用自己以前研究的种种古代酷刑,一项项进行自戕验证的过程。
这篇小说是------------。
A. 《一九八六年》B. 《战栗》C. 《四月三日事件》D. 《活着》满分:2 分5. 和王朔年龄相仿、写作又差不多同时起步的苏童、格非、马原等,他们大多写作的是----------。
A. 新写实小说B. 寻根小说C. 新历史小说D. 先锋小说满分:2 分6. 王朔对人文价值的嘲讽和否定首先是从“玩”文学开始的。
这主要表现在两部小说中,即《顽主》和----------。
A. 《过把瘾就死》B. 《动物凶猛》C. 《一点正经也没有》D. 《空中小姐》满分:2 分7. 大家知道苏童,不是因为他们的小说《妻妾成群》,而是张艺谋根据这两部小说改编的影片----------。
A. 《红高粱》B. 《阳光灿烂的日子》C. 《黄土地》D. 《大红灯笼高高挂》满分:2 分8. 王朔的作品大多呈现出明显的自我重复和批量生产的痕迹,只有少数具有独特审美价值和个人经验的作品除,这类作品的代表是----------。
A. 《我是你爸爸》B. 《动物凶猛》C. 《看上去很美》D. 《浮出海面》满分:2 分9. 出现较早的先锋文学专论是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这部专著的作者是------------。
中国现代文学测试题
第一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20年代文学)(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的开端是发生于年的。
2、20年代新文学阵营先后发起以林纾为代表的旧知识分子、派及派等旧文学阵营的论争。
3、五四后第一个新的戏剧团体成立于1921年的,提倡。
4、早期象征诗派的代表诗人是,他的诗集有《微雨》、《为幸福而歌》及等。
5、“五四”时期周作人发表、两篇文章,成为最有影响的新文学的理论倡导者之一。
6、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以和标志着五四新文学的开端。
7、20年代在理论上倡导问题小说的是,他也是重要文学社团的主力成员。
8、现代中国童话的开山者是,他的童话作品有、《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9、文学研究会作家小说创作中以传奇色彩独树一帜的作家是,他的代表作如《命命鸟》、等。
10、在随笔散文中形成了非绅士的“流浪汉”风格的作家是,他的散文集为。
二、选择题(2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鲁迅短篇小说《风波》中被剪了辫子的人物是:A 狂人B 涓生C 子君D 七斤()2、五四文学发动期,论文《文学改良刍议》的作者是:A 李大钊 B胡适 C陈独秀 D周作人()3、新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冲击期化石》的作者是:A 张资平B 茅盾C 叶圣陶D 废名()4、田汉所属的文学社团是:A《新潮》社 B 新月社 C创造社 D春柳社()5、最早运用现代话剧的形式表现五四时代精神的剧作是:A《南归》 B《少奶奶的扇子》 C《终身大事》 D《压迫》(二)、双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双簧信”提倡新文学与白话文的是:A郭沫若 B 钱玄同 C田汉 D 刘半农()2、下面作品中,属于闻一多的有:A《红烛》 B《死水》 C《春水》 D《两个家庭》()3、下列文学社团中得到鲁迅扶持的有:A 南国社B 创造社C 莽原社D 未名社()4、下列诗人中属于早期新月社的有:A 朱湘B 陈梦家C 孙大雨D 林徽因()5、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以文字优美而著称的两位作家是:A 许地山B 俞平伯C 朱自清D 冰心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爱美剧2、自叙传抒情小说3、湖畔诗社4、“随感录”作家群四、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新格律诗“三美”理论的内容。
现代汉语第1阶段测试题(搞定)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现代汉语》第一章至第二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 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本题共15个空,每空1分,共15分)1。
狭义的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2.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做基础方言。
3。
“五四”运动以后掀起的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互相推动、互相影响,促进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4. 《汉语拼音方案》在 1958 年2月由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作为正式方案推行。
《汉语拼音方案》最主要的用途是给汉字注音和拼写普通话。
5.可以从阻碍气流的方式、气流强弱和声带是否振动三个方面来观察声母的发音方法。
6。
韵母按开头的元音发音口形可分为“四呼”,“网”属合口呼。
7。
发舌尖中音d 、t 、n 、l 时应该舌尖抵住上齿龈 .8.发音情况为“舌面、后、半高、圆唇”的舌面元音单韵母是 o 。
9.声调有区别词义的作用。
声调的“五度标记法"是由著名的语言学家赵元任创制的。
10.一个普通话音节最多可以由 4 个音素符号拼写.11。
词语“展览馆"中“展”的声调调值应变为 35 。
二、判断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1。
文学语言不仅包括文艺作品的语言,也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的语言。
文学语言只用于书面形式。
( 2 )2。
语言总是一视同仁地为社会的全体成员服务,阶级对语言没有影响. ( 2 )3.方言只在一定的地域中通行,不是一种完整的语言体系. ( 2 )4。
从先秦到现代,汉民族一直有自己的共同语。
( 1 )5。
普通话语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北京话的每个成分都可以成为普通话语音的具体标准。
( 2)6。
产生于唐宋时代的白话文,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语的源头. ( 1 )7。
“高声叫嚷”就是指说话发音的音高很高。
( 2 )8.元音和辅音的最重要区别是声带是否振动。
现代汉语第1阶段测试题
属呼。
7.发舌尖中音d、t、n、丨时应该舌尖抵
住。
8.发音情况为“舌面、后、半高、圆唇”的舌面元音
单韵母是。
9.声调有的作用。声调的"五度标记法”
是由著名的语言学家创制的。
10.一个普通话音节最多可以由个音素符号拼
写。
11.词语“展览馆”中“展”的声调调值应变为。
言D.赣方言
3.指出音素主要是从哪个角度区分出来的最小语
音单位()
A.音高B.音强C.音长
D.音色
4.元音和辅音的主要区别在于()
A.声带是否振动B•气
流是否受到阻碍
C.声音是否响亮D.发
音器官肌肉是否均衡紧张
5.普通话f声母发音形成阻碍的部位是 ()
A.上齿对下唇B.下齿对上唇C.舌尖对上 齿龈D.舌尖对上齿背
现代汉语第1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பைடு நூலகம்教育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现代汉语》第一章至第二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本题共15个空,每空1分,共15分)
1.狭义的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方言的基础上形成
、判断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
1.文学语言不仅包括文艺作品的语言,也包括社会科 学和自然科学著作的语言。文学语言只用于书面形 式。
( )
2.语言总是一视同仁地为社会的全体成员服务,阶
级对语言没有影响。()
3.方言只在一定的地域中通行,不是一种完整的语言
体系。()
4.从先秦到现代,汉民族一直有自己的共同语。
2023届初三下半期第一阶段测试语文考题同步训练(重庆市重点中学)
选择题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隧洞(shuì)诡谲(jué)囫囵(hú)蹑手蹑脚(niè)B. 怡情(yí)蓦然(mù)狡黠(jié)如坐针毡(zhān)C. 飞窜(cuàn)顷刻(qǐng)隐匿(nì)不屑置辩(xiè)D. 侍候(chì)门槛(kǎn)附和(hè)浮光掠影(luè)【答案】C【解析】C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
A隧洞(suì)。
B蓦然(mò),狡黠(xiá)。
D侍候(shì),浮光掠影(lüè)。
选择题选出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A. 簇新慰籍捷报天轮之乐B. 意蕴荤菜礼聘信手拈来C. 歌瑶瘦削寂寥无精打采D. 羁拌舵手侦缉赫赫洋洋【答案】B【解析】B词语字形完全正确。
A慰藉,天伦之乐。
C歌谣。
D羁绊,赫赫扬扬。
选择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壮阔的塞北,烟雨的江南,壮美的西藏,祖国秀美的河山让人叹为观止。
B. 中国北京—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的消息一经发出,全国各族人民拍手称快,这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豪感。
C. 进入初三以来,她在学习上潜心贯注,如今考入一中对她而言已十拿九稳。
D. 物理学界的中流砥柱霍金逝世,令无数人扼腕。
这位解释时间的人,最终被时间带走。
【答案】B【解析】B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
拍手称快:形容人们对公愤消除、正义伸张时的高兴心情。
使用语境明显错误。
选择题下列关于作家作品和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塑造了一系列的知识分子形象,比如《故乡》中的“我”以及《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等。
B. 《海燕》作者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著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C. 奥楚蔑洛夫是法国作家契诃夫在《变色龙》中塑造的一个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典型形象。
现代汉语第1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现代汉语》第一章至第二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本题共15个空,每空1分,共15分)1. 狭义的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做方言。
3.“五四”运动以后掀起的运动和运动互相推动、互相影响,促进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4. 《汉语拼音方案》在年2月由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作为正式方案推行。
《汉语拼音方案》最主要的用途是和拼写普通话。
5.可以从阻碍气流的方式、气流强弱和三个方面来观察声母的发音方法。
6.韵母按开头的元音发音口形可分为“四呼”,“网”属呼。
7.发舌尖中音d 、t 、n 、l 时应该舌尖抵住。
8.发音情况为“舌面、后、半高、圆唇”的舌面元音单韵母是。
9.声调有的作用。
声调的“五度标记法”是由著名的语言学家创制的。
10.一个普通话音节最多可以由个音素符号拼写。
11.词语“展览馆”中“展”的声调调值应变为。
二、判断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1.文学语言不仅包括文艺作品的语言,也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的语言。
文学语言只用于书面形式。
()2.语言总是一视同仁地为社会的全体成员服务,阶级对语言没有影响。
()3.方言只在一定的地域中通行,不是一种完整的语言体系。
()4.从先秦到现代,汉民族一直有自己的共同语。
()5.普通话语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北京话的每个成分都可以成为普通话语音的具体标准。
()6.产生于唐宋时代的白话文,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语的源头。
()7.“高声叫嚷”就是指说话发音的音高很高。
()8.元音和辅音的最重要区别是声带是否振动。
()9.现代汉语的某些音节中,有两个或三个辅音相连的情况。
()10. i、u、û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它音节后面的时候,即使音节界限不发生混淆,目前习惯上也用隔音符号隔开。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阶段调研测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阶段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书写1.小小书法家。
请抄写下面的一段话,看谁抄写的又认真、又工整。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填空题2.看拼音,写词语。
nùhǒu shūcài sōng zhīwèi jièruìlì( )( )( ) ( )( )chídùn tuī cèyùfáng bàqìshǎn shuò( )( )( ) ( )( )三、选择题3.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琥珀.(pò)和谐.(xié)巩.固(gěng)B.宾.馆(bīn)预兆.(zhào)繁衍.(yǎn)C.栖.息(xī)崭.新(zǎn)开辟.(pì)D.疾.病(jǐ)癌.症(ái)澎.湃(péng)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奇幻毫末藤萝详细B.响午敏捷蝙蝠隧道C.细胞警戒潇酒跌倒D.譬如挣扎屋檐甜密5.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树头新绿未成阴.。
(阴影)B.麦花雪白菜花稀.。
(稀薄)C.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
(表示程度最高)D.后来,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
(弥漫)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
B.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扇扇打开,光线和空气都有了。
C.“神舟五号”成功发射的第二年,我国正式实施探月工程。
D.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7.下列各项中,与例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巨浪伸出双臂把我猛地托起。
中国现代文学试题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呐喊》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它的作者是谁?A. 茅盾B. 老舍C. 巴金D. 鲁迅答案:D2.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学作品?A. 《狂人日记》B. 《边城》C. 《阿Q正传》D. 《呐喊》答案:B3. “新感觉派”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哪位?A. 郁达夫B. 郭沫若C. 徐志摩D. 张爱玲答案:D4. 《围城》一书的作者是谁?A. 钱钟书B. 张恨水C. 茅盾D. 老舍答案:A5. 以下哪位作家以其“乡土文学”著称?A. 沈从文B. 张恨水C. 丁玲D. 萧红答案:A二、填空题1. 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是《________》,它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始。
答案:《呐喊》2. 《子夜》是茅盾的代表作,它反映了中国________时期社会的各种矛盾。
答案:三十年代3. 张爱玲以其独特的文风和对都市生活的深刻描绘而著称,其代表作之一《金锁记》描绘了上海滩上的爱恨情仇。
答案:上海滩4. 老舍的《茶馆》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话剧,它通过一个________的变迁反映了社会的沧桑变化。
答案:茶馆5.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的代表作,这部小说通过三代人的生活变迁,展现了中国________社会风貌。
答案:农村三、简答题1. 请简述“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答:“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它提倡科学和民主,反对封建主义和迷信。
这场运动推动了文学语言的现代化,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成为文学创作的主要语言。
同时,它也鼓励了文学创作的民主化和大众化,使得文学作品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和普通人的生活,从而丰富了文学的题材和形式。
2. 请介绍鲁迅的文学创作特点。
答:鲁迅的文学创作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鲜明的现实批判性。
他的作品经常揭露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恶,如《阿Q正传》中的阿Q形象,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典型性。
鲁迅的语言犀利、形象生动,善于运用讽刺和夸张的手法,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现代汉语,章节测试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序论一、单项选择题1.现代汉语的标准音是()A.北方语音B.北京语音C.东北语音D.华北语音【解析】B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额普通话。
2.从方言区划分来看,广州话属于()A.官话B.湘方言C.赣方言D.粤方言【解析】D 本题考查粤方言,粤方言也叫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
3.从方言区划分来看,上海话属于()A.闽方言B.吴方言C.客家方言D.赣方言【解析】B 本题考查吴方言,吴方言也叫江浙话,以上海话为代表。
4.从方言区划分来看,长沙话属于()A.吴方言B.粤方言C.闽方言D.湘方言【解析】D 本题考查湘方言,又称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
它可以分为老湘语和新湘语两个方言片,老湘语以双峰话为代表。
5.从方言区划分来看,南昌话属于()A.赣方言B.湘方言C.客家方言D.闽方言【解析】A 本题考查赣方言,赣方言又称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
6.从方言区划分来看,厦门话属于()A.粤方言B.闽方言C.湘方言D.吴方言【解析】B 本题考查闽方言,闽方言分为闽南方言和闽北方言,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闽北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
7.汉语各方言中使用人数最少的是()A.北方方言B.吴语C.湘语D.平话【解析】D 本题考查平话,平话由于内部分歧大,可以分为两片:柳州以南为贵南平话,以南宁亭子平话为代表;鹿寨以北为桂北平话,但是至今尚无公认代表。
是汉语各方言中使用最少的。
8.我国上世纪80年代确定的语言文字最重要的任务是()A.促进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B.促进汉字改革C.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D.研究汉语和汉字信息处理问题【解析】A 80年代确定的语言文字最重要的任务是:促进汉语的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
9.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规范标准是哪一年确定的?()A.1950B.1955C.1956D.1958【解析】B 1955年召开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会上确定把汉民族共同语称为普通话。
辽宁省沈河区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卷
辽宁省沈河区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2分)1. (20分) (2019高三下·柯桥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1956年元旦那场雪徐剑1956年新年,并非中国农历的元春之始,天气很冷。
2012年夏,李旭阁①在北戴河海滨回忆起来,记忆难免有误,但他非常确定地对我说,那年元旦,北京城里落了一场大雪。
雪是从1956年元旦凌晨下起来的,飞飞扬扬了一夜。
第二天清晨,人们推门一看,雪拥长街,行人稀落,北京城郭上下一抹白,若从空中俯瞰,犹如一张巨大宣纸铺陈其上,而匆匆而过的行人,就像泼墨于宣纸上的一滴墨、一个点,一行雁痕鸿爪。
天上一片雪,地下一世界。
李旭阁说,他记得昨天晚上离开中南海居仁堂时,天还晴得好。
①早已过了下班时间,黄昏泛起,1955年最后一抹夕阳照在中南海居仁堂红墙黄瓦的林苑里。
时任军委作战部特种兵处技术组参谋的李旭阁少校,将最后一页台历撕下来,然后,走到窗前,将目光透过古老花格窗的玻璃,投向红墙内外。
一元复始春将至啊。
窗外,如火如荼的公私合营运动,遍及每个角隅,热火朝天的场面浮现于京畿的天空,新中国的青春之姿与萧索的北方冬季相峙。
明天就是元旦,终于可以放松一下,带着孩子妻子出去走走了。
李旭阁将目光从窗外收回来,收拾了东西,正准备穿上呢军大衣离去时,特种兵处处长杨坤上校突然走了进来。
“有要紧之事?”李旭阁问。
“是啊!”杨坤扬了扬手中一张入场券说,“明天下午三点新街口排练场有场很重要的讲座,让你参加。
”“什么讲座?”“我也不知道。
”杨坤处长颇有几分神秘地说,“作战部王尚荣部长点了你的名,据说,听讲座的都是驻京各大单位的上将、大将。
”“啊!”李旭阁一脸骇然,规格这么高呀。
“作战部就发了两张票,王部长和你一起参加,有困难吗?”“没有!”李旭阁摇了摇头。
“好!”②暮霭落了下来,西天最后一抹紫阳被中南海冰湖的暮霭融尽。
中国现代文学第1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20年代文学)(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除了新的政治、经济的发展要求外,还有,,文学自身的前进发展要求。
2、1919年至1921年间发生的问题与主义的争论,是新文化运动中马克思主义与实用主义者分化的开始,论战双方分别是和。
3、创造社被人们称为“为艺术”派,在创作方法上倾向于,它最初的机关刊物是《》。
4、文学研究会的主要阵地有革新版的《小说月报》,它的文学主张是“”,在创作上表现出倾向。
5、文学革命是以和为旗帜的思想革命前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6、鲁迅总结辛亥革命历史教训的小说有《药》、《》、《》等篇。
7、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音乐的美、和的诗美主张。
8、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是的《》,这部小说集是作为创造社丛书之一出版的。
9、冰心的散文获得了较高的成就。
书信体散文《》是她的代表作之一,此外《》(或《山中杂记》等也都能给读者一种近似抒情诗和风景画的美感。
10、我国最早的现代话剧团体是,于1921年3月成立于。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标志着“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的开端。
()2、《秋夜》是鲁迅散文诗的名篇。
()3、冰心的《繁星》《春水》对新文学运动的现代格律诗的建立和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4、1925年李金发的诗集《微雨》出版,标志着中国象征诗派的正式诞生。
()5、新文学阵营与《学衡》派进行的论争是五四文学革命时期最早的一次文学论争。
()6、瞿秋白的杂文《一种云》以强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呼唤新世界诞生。
()7、庐隐原名黄英,是文学研究会著名女作家,一生坎坷,自称为“悲哀的叹美者”。
()8、新月社的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陈源等人。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二〇一九级阶段性测试(一)语文试题2019.9 注意事项:1.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填涂到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用0.5 3.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依题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毫米黑色签字笔全部填写到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一、现代文阅读(39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如果说闻一多是新月派诗歌的元帅型人物,新月派的副帅就是徐志摩。
他们的主张虽然差不多,但写起诗来,他和闻一多相比还是有比较大的风格上的差异。
徐志摩跟闻一多相同的是他也喜欢讲点道理,讲点理论,向人炫耀他的学历。
但他那些文章看来看去,你总觉得他不一定是一个好学生,道理讲得比较差。
在新月派里,论理论修养他不如闻一多,不如梁实秋,这也未必就是缺点,他的性格就是不喜欢枯燥、繁琐的理论。
喜欢徐志摩诗歌的人一般以青少年为主,在中文系待着,二年级以上的人恐怕就没有喜欢徐志摩的了。
徐志摩的诗给人的感觉是更加依靠灵感,所以在当时被看成是天才诗人。
徐志摩的确是个天才,他自己也说,他写诗是靠灵魂深处来的一股暖意,这没法用道理来解释。
胡适有自己的诗歌理论,郭沫若有自己的诗歌理论,闻一多也有,但徐志摩所依靠的就是灵魂深处来的一股暖意。
其实徐志摩最好的诗不是《再别康桥》,比如他的《沙扬娜拉》写得更好。
这首诗非常短,不整齐,不押韵,好像不符合新月派的“三美”主张,但是你读起来有一种内在的整齐,内在的韵律,它的表达形式和它的表达对象完美地统一了。
另外有一首既整齐又自然的诗叫《雪花的快乐》,可以说既能代表徐志摩,也能代表新月派。
这首诗一共有四节,每一节的形式都一样,整齐和不整齐是搭配的。
这首诗每一节选的韵也是很见匠心的,潇洒的时候用的是花韵,飞扬的时候用的是比较明亮的韵,最后落到姑娘身上的时候变成消融,变成鼻音结尾。
这首诗几乎无可挑剔,能够代表徐志摩的艺术成就。
《中国现代文学》在线测试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1、《青年杂志》在哪一年创刊的?A、1915年B、1917年C、1918年D、1919年2、《新青年》大力倡导的精神是民主和什么?A、自由B、平等C、科学D、国家3、《文学改良刍议》的作者是?A、陈独秀B、胡适C、鲁迅D、刘半农4、《文学革命论》的作者是?A、陈独秀B、胡适C、鲁迅D、周作人5、《人的文学》的作者是?A、陈独秀B、胡适C、鲁迅D、周作人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下列选项中曾经和文学革命先驱进行过激烈论辩的团体有?A、学衡派B、甲寅派C、革命派D、国民党2、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评述正确的有?A、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B、是由陈独秀、胡适等人发起的。
C、它直接促成了文学革命。
D、主张用白话文代替古文。
3、下列人物属于新文化运动先驱的有?A、陈独秀B、胡适C、周作人D、巴金4、下列属于文学革命的实绩的有?A、白话文的全面推广。
B、文学理论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C、外国文学思潮的广泛涌入。
D、新文学社团的蜂起。
5、下列哪些文章发表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并且有着深刻的影响?A、文学革命论B、文学改良刍议C、人的文学D、论打倒孔教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胡适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
正确错误2、鸳鸯蝴蝶派也是新文化运动先驱要打倒的对象。
正确错误3、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正确错误4、林纾是文学革命阵营中的一个重要人物。
正确错误5、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来概括文学革命宗旨的人物是胡适。
正确错误左联时期的文学1、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于哪一年?A、1928年B、1929年C、1930年D、1931年2、为了建立党制文学,国民党提出了要建立什么样的文艺?A、三民主义文艺B、国民党文艺C、无产阶级文艺D、资产阶级文艺3、在革命文学论争中,被称为“二重反革命人物”的作家是?A、胡适B、鲁迅C、茅盾D、老舍4、左翼作家针对“自由人”、“第三种人”的斗争主要批判的作家是苏汶和下列中的哪一位?A、胡秋原B、胡适C、沈从文D、朱自清5、《论语》杂志的创办者是?A、朱自清B、胡秋原C、林语堂D、鲁迅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下列人物中属于新月派的有?A、胡适B、徐志摩C、梁实秋D、罗隆基2、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后取得的功绩有?A、打破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
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试题
宜章一中2024-2025学年度高二上期阶段性测试(一)语文得分:________本试卷共10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鲁迅和沈从文都出生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他们都怀着爱国之心和救国之愿,将自己的全副心灵投向了广袤的乡村大地。
知识者的理性让鲁迅自觉肩负起改造传统文化,使之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重任,对于大众启蒙的自觉承担成了他从事小说创作的最重要的立足点。
在《阿Q正传》《故乡》《祝福》《风波》《孔乙己》《药》等小说中,鲁迅选择了乡土农民的生活为描写对象,他把对民族现实的关注和对未来的焦虑,落实在对鲁镇、未庄等社会的剖析描写中,一方面忠实记录了生活在贫困凋敝的乡村中的农民的悲惨命运,另一方面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了乡土中国沉重的封建意识。
对于乡村世界,他既有清醒的认识又有冷静的批判,他更关心的是农民不能真正认识自身的生命意义和生存价值,提出了农民如何突破旧的精神枷锁、获得新的理性认识的命题,表现出他冷峻的思想革命意识和启蒙精神。
而沈从文乡土抒情小说的出现,则在描绘乡土人物与场景上带给人们耳目一新之感。
这些作品所展示的中国遥远边地的自然山水、风土人情与人物剪影显得别具一格。
作品中表现出对于乡村生活极为温柔的眷恋和对于地方风俗充满温馨的欣赏与陶醉,本色质朴,读起来津津有味。
他总是以全副笔力赞颂美好的自然、生命的力量和纯洁朴实的人性。
《边城》中渡船老人的勤劳、善良、敦厚,凡一切传统美德都不缺少;有头有脸有身份的船总顺顺,大气豪迈,正直公平,扶贫救困,很受茶峒人的敬重;顺顺的两个儿子,皆结实如虎、豪勇爽直,与人搏斗敢挺身而出,吃苦出力也不畏缩;翠翠更是沈从文向往的优美人性与人情的化身,隽秀的山水和古朴的民风,造就了翠翠清澈透明的性格。
她美丽、热情、纯真,心怀美好的憧憬与期待,她那循乎自然的生活方式与在爱情中表现出来的典型的中国式思恋与坚贞,都是作家讴歌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生与人性。
陕西省宝鸡市宝鸡长岭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中国人的精神辜鸿铭中国人身上有种难以形容的东西。
我已经把这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概括为温良。
如果我不为这种温良正而是源于同情心──来源于同情的力量。
中国人之所以有这种力量,这种强大的同情的力量,是因为他们完全地或几乎完全地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
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的生活──这种情感既不是来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那种情感,也不是来源于你们所说的神经系统奔腾的情欲那种意义上的情感,而是一种产生于我们人性的深处──心灵的激情或人类之爱的那种意义上的情感。
下面让我们看看中国人是否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
首先,我们来谈谈中国的语言。
中国的语言也是一种心灵的语言。
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就是∶那些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其儿童和未受教育者学习中文比成年人或受过教育者要容易得多。
原因在于儿童和未受教育者是用心灵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
其次,我们再指出一个众所周知的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事实。
中国人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其秘密何在?就在于中国人是用心而非脑去记忆。
用具同情力量的心灵记事,比用头脑或智力要好得多,后者是枯燥乏味的。
接下来的例子,依旧是体现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并得到大家承认的一个事实──中国人的礼貌。
中国一向被视为礼仪之邦,那么其礼貌的本质是什么呢?这就是体谅、照顾他人的感情。
中国人有礼貌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
他们完全了解自己的这份情感,很容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显示出体谅、照顾他人情感的特征。
我们举的中国人特性的最后一例,是其缺乏精确的习惯。
这是由亚瑟·史密斯提出并使之得以扬名的一个观点。
那么中国人缺少精确性的原因又何在呢?我说依然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
心灵是纤细而敏感的,它不像头脑或智慧那样僵硬、刻板。
正是因为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一种孩子般的生活,所以他们在许多方面还显得有些幼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20年代文学)(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除了新的政治、经济的发展要求外,还有,,文学自身的前进发展要求。
2、1919年至1921年间发生的问题与主义的争论,是新文化运动中马克思主义与实用主义者分化的开始,论战双方分别是和。
3、创造社被人们称为“为艺术”派,在创作方法上倾向于,它最初的机关刊物是《》。
4、文学研究会的主要阵地有革新版的《小说月报》,它的文学主张是“”,在创作上表现出倾向。
5、文学革命是以和为旗帜的思想革命前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6、鲁迅总结辛亥革命历史教训的小说有《药》、《》、《》等篇。
7、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音乐的美、和的诗美主张。
8、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是的《》,这部小说集是作为创造社丛书之一出版的。
9、冰心的散文获得了较高的成就。
书信体散文《》是她的代表作之一,此外《》(或《山中杂记》等也都能给读者一种近似抒情诗和风景画的美感。
10、我国最早的现代话剧团体是,于1921年3月成立于。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标志着“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的开端。
()2、《秋夜》是鲁迅散文诗的名篇。
()3、冰心的《繁星》《春水》对新文学运动的现代格律诗的建立和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4、1925年李金发的诗集《微雨》出版,标志着中国象征诗派的正式诞生。
()5、新文学阵营与《学衡》派进行的论争是五四文学革命时期最早的一次文学论争。
()6、瞿秋白的杂文《一种云》以强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呼唤新世界诞生。
()7、庐隐原名黄英,是文学研究会著名女作家,一生坎坷,自称为“悲哀的叹美者”。
()8、新月社的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陈源等人。
()9、未名社、南国社都是深受鲁迅影响的文学社团。
()10、新文学史上最早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说家”是叶圣陶。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新青年》
2、学衡派
3、创造社
4、象征诗派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请结合作品就鲁迅《狂人日记》中狂人形象的真实性和象征性做辩证论析。
2、结合郭沫若诗集《女神》的具体作品,论述该诗集在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的意义和贡献。
附:参考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近代进步文学的多方准备,外国进步文学的积极催化
2、胡适,李大钊
3、浪漫主义,《创造季刊》
4、“为人生而艺术”,现实主义
5、民主,科学
6、《风波》、《阿Q正传》
7、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8、郁达夫,《沉沦》
9、《寄小读者》,《往事》
10、民众戏剧社,上海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标志着“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的开端。
(+)2、《秋夜》是鲁迅散文诗的名篇。
(-)3、冰心的《繁星》《春水》对新文学运动的现代格律诗的建立和发展起了很重要
的作用。
(+)4、1925年李金发的诗集《微雨》出版,标志着中国象征诗派的正式诞生。
(-)5、新文学阵营与《学衡》派进行的论争是五四文学革命时期最早的一次文学论争。
(+)6、瞿秋白的杂文《一种云》以强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呼唤新世界诞生。
(+)7、庐隐原名黄英,是文学研究会著名女作家,一生坎坷,自称为“悲哀的叹美者”。
(+)8、新月社的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陈源等人。
(-)9、未名社、南国社都是深受鲁迅影响的文学社团。
(+)10、新文学史上最早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说家”是叶圣陶。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新青年》——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上最重要的刊物。
(1)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
(1)"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
创刊号发表的《敬告青年》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反封建思想的革命主张,1917年初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
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其上。
(2)该刊有力推动了新文化及新文学运动。
(1)
2、学衡派——得名于1922年1月在南京创办的《学衡》月刊,主要成员有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他们既是欧美留学生,又是大学教授。
(2)他们以《学衡》为阵地,打着“学贯中西”的旗号,提倡尊孔读经、复古倒退,攻击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和开始在中国传播的马列主义。
1933年,《学衡》停刊。
(3)
3、创造社——成立于1921年7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团体之一,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成仿吾、田汉等,先后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等刊物。
(2)创造社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主张表现作家的“内心要求”。
他们同时又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使命,对旧社会不惜加以猛烈的炮火。
创作上的流派特色十分明显,他们的作品大都侧重表现自我,带浓厚的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往往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的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
(2)1925年后,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创造社作家发生分化,提倡革命文学,并从行动上投入革命浪潮。
大革命失败后,分化进一步加剧,一部分作家退出创造社,郁达夫因为与创造社个别成员意见不合也退出创造社。
另外,又增加了一些成员,如冯乃超等。
1929年2月,被国民党查封。
(1)
4、象征诗派——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出现于20年代中期,后期创造社的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也是象征主义诗歌的重要作者。
(1)象征派诗人多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其作品的特点是注重自我心灵的艺术表现,强调诗的意向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追求所谓"观念联
络的奇特"。
①运用一种象征性的形象和意象来表现自己微妙复杂的内心世界,传达对外部世界敏锐的感觉和印象。
②运用新奇的想象和比喻,表现微妙的情境。
③依靠艺术形象的暗示来表达感觉和情调。
④追求诗歌语言的省略和跳跃。
(2)李金发于1925年至1927年出版的《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代表作,为中国新诗艺术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象征派诗歌后来趋向成熟,取得较高成就的是在30年代戴望舒手中。
(2)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请结合作品就鲁迅《狂人日记》中狂人形象的真实性和象征性做辩证论析。
要点:(1)狂人形象既具有真实性又具有象征性,分析如下:
(2)在片段、零碎的思想活动中有一条突出的层层深化的轨迹可以寻找。
发狂后的心田上仍深深铭刻着未狂时期的烙印。
错乱失常的神志中,频频折射耀眼的思想火花。
作者花了很大力气来追求狂人形象的真实性和现实性。
否则,狂人形象不会那么活生生的,让人觉得有存在的可能。
从这个意义上讲,狂人是真狂,有他现实存在的可能性。
(3)狂人形象又带有总体的象征性。
“吃人”这样一个强迫理念既可以被认为是狂人的“忧思情结”,又可以看成作者寓于形象象征意义的核心。
《狂》中的环境描写既可以看成是狂人幻觉中的变形环境,又可以承认它具有相当的象征、隐喻意义。
《狂》中的细节,某些事物,狂人的某些话语既可以说是狂人狂态的一种折射,另一方面又应承认作者在其中集中了深刻的象征意义。
(4)总之,狂人形象具有双重性,他身上既有现实性又有象征性,是封建社会中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
不妨设想他因思想激进,言行为世人不容,遭受迫害而致病。
在精神失常的状态中依然不断地思索斗争。
《狂》现实地,非常真实地写出了这一个迫害狂的心理状态,又用象征寓意的手段赋予形象鲜明的象征性,为读者勾勒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图景,强烈地抨击了吃人的旧制度、旧观念、旧文化,发出了同旧社会彻底决裂的时代呐喊,表现了“五四”时期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觉醒。
2、结合郭沫若诗集《女神》的具体作品,论述该诗集在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的意义和贡献。
要点:(1)集中而强烈地表现了冲破封建藩篱、扫荡旧世界的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精神;如《凤凰涅磐》
(2)奇特雄伟的想象扩大了新诗的表现领域,创造了全新的现代诗歌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诗的抒情性与个性话的本质得到了充分加强;如《天狗》
(3)艺术表现手法多样,大量采用比喻、象征手法,以人格化的自然为主,也化用古代神话、历史故事甚至西洋典故,形象选择巧妙、恰切而新颖,极有力地推动了新诗形式的创新。
如《炉中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