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方言亲属称谓词研究

合集下载

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方言是指一种地区性的语言或受地理、历史文化影响而形成的语言变种。由于各地区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演变不同,导致了各地方言之间词汇、

发音、语法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在方言中,亲属称谓更是一个非常有

趣且有深远文化背景的研究课题。

亲属称谓作为方言中常用的词汇之一,是方言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部

分之一、亲属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也最为复杂的关系之一,而不同地区

的方言对亲属称谓的命名也各不相同。在不同的方言中,亲属称谓的传承

和变迁也反映了包括地理环境、历史、社会结构、文化等多种因素在内的

各种社会因素的变化。

在中华民族的方言文化中,亲属称谓的种类繁多,每个称谓都有其独

特的含义和使用场景。比如,在一些北方方言中,叔父和阿叔的称谓是根

据叔父的排行来命名的。假如叔父是老大,那么他的称谓就是“老大叔”,如果叔父是老二,那么他的称谓就是“老二叔”,以此类推。这种称谓体

现了中国传统尊卑、长幼亲疏的观念,也反映了家族的血脉传承和尊长的

地位地位。

在一些南方方言中,亲属称谓体现了地方文化和风俗习惯的独特特点。比如,在闽南方言中,叔父和姑父的称谓是以“舅”为词根,结合不同的

字义来表示不同的概念。比如,“舅舅”表示父亲的兄弟,“舅妈”表示

父亲兄弟的妻子,“舅公”表示妻子父亲的称谓。这种称谓的差异体现了

对不同亲属关系的细致划分,也反映了南方地区家族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除了亲属称谓的种类多样,方言中的亲属称谓也存在着在不同地区之

间的差异。比如,在西南方言中,父亲的兄弟通常被称为“大伯”,而在

东北方言中,则被称为“伯父”。这种差异可能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等有关,也可能与不同方言之间的演化和发展有关。

洛阳方言词汇使用调查

洛阳方言词汇使用调查

洛阳方言词汇使用调查1. 您的性别是 [单选题] *

2. 您的年龄 [单选题] *

3. 您目前的最高学历 [单选题] *

4. 您了解洛阳方言吗? [单选题] *

5. 您经常从那个渠道学习到新的洛阳方言词汇?(排序题) [排序题,请在中括号内依次填入数字] *

下面问项中的“1”代表从不,“2”代表偶尔,“3”代表有时,“4”代表经常,“5”代表总是。

6. 您经常在家里使用方言吗? [单选题] *

7. 您经常在学校使用方言吗?(洛阳地区) [单选题] *

8. 老师在授课时经常使用方言吗?(洛阳地区) [单选题] *

9. 您与同学或者朋友交流时经常使用方言吗?(洛阳地区) [单选题] *

以下问项均为洛阳方言词汇和其对应的意思,请根据您在生活中的使用这些词汇的频率作答。

10. 日头(太阳) [单选题] *

11. 年时年(去年) [单选题] *

12. 后半儿(下午) [单选题] *

13. 黑地儿(晚上) [单选题] *

14. 先早儿(早先) [单选题] *

15. 背时(过时) [单选题] *

16. 浮头儿起(表面) [单选题] *

17. 那头儿(那边) [单选题] *

18. 拍处儿(到处) [单选题] *

19. 稍路儿(不好走的小路) [单选题] *

20. 圪(ge)角儿(角落) [单选题] *

21. 地场儿(地方) [单选题] *

22. 过厅(门厅) [单选题] *

23. 煤火台儿(灶台) [单选题] *

24. 房檐儿(房顶) [单选题] *

25. 京货铺儿(百货店) [单选题] *

26. 秫秫(玉米) [单选题] *

关于洛阳方言中的儿化词

关于洛阳方言中的儿化词

关于洛阳方言中的儿化词

洛阳方言是指河南省洛阳市及周边地区所使用的地方俚语。这

种方言在河南省内被广泛使用,而且在中国一定的地方也有使用。

和许多方言一样,洛阳方言中有许多特殊的语法特点和词汇用法。

其中儿化词是洛阳方言的一大特色,例如“孩儿”、“妈儿”、

“哥儿”、“姐儿”等等。下面就来讲解一下洛阳方言中的儿化词。

首先,儿化词在洛阳方言中起到了强调语气的作用。例如,

“老头儿”、“老太儿”、“铁道儿”等等。这些儿化词的使用让

人们感到这些词语的含义更加明显,更加强调其实质性的内容。这

些词语在口语交流中非常常见,也是洛阳方言的特色。

其次,儿化词有时候被用于替代其他词。例如,“大哥儿”、“小妹儿”等等。这些替代性的儿化词在洛阳方言中非常常见,也

是洛阳方言音韵特点之一。这种方式表达的含义往往比较隐晦,需

要根据上下文进行理解。

其三,儿化词在洛阳方言中也被用于减轻语句的语气。例如,“这儿”、“那儿”等等。这种轻松的口吻让人感觉到交流气氛比

较轻松,没有太大的压力,是常用的日常用语中的表达方式。

最后,儿化词的使用在洛阳方言中是很常见的,但也存在一定

的局限性,例如有些时候儿化词使用过度会显得过于口语化,不太

符合书面语的规范。因此在不同场合下需要注意适当的口语和书面

语表达方式的转换。

总的来说,儿化词在洛阳方言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其特色之一。理解和使用这些儿化词对于体验和学习洛阳方言都是很有帮助的,同时也可以增加我们的语言文化体验。

不一样的河南民俗对长辈的称谓

不一样的河南民俗对长辈的称谓

不一样的河南民俗:对长辈的称谓

管爸爸叫爸爸,管妈妈叫妈妈,这是大家认为理所当然的了。难道你会问管爸爸不叫爸爸,能叫叔叔不成?对,在河南的一些地方,就这么叫。关于爸爸的称谓可谓是五花八门的。当然这都是以前的老风俗,现在统一叫爸爸倒是被大家认可了。

我爷爷他们弟兄五个(可惜我没见过他,我出生的时候他已经死了十几年了),爷爷是曾祖父的大儿子,他的孩子管他叫伯(bai),管我奶奶叫娘。而我二爷到我五爷家的孩子,则管我爷爷也叫大伯,管我奶奶叫大姆。我爸爸他们则管我二爷到五爷叫n达儿(der)。管我二奶到五奶叫n 婶儿(n代表排行,以下同)。

听着比较乱吧。从老二以下生的孩子,对比自己父亲大的伯父,统一都叫n伯(bai),而对自己的几个叔父统一都叫n达儿,对伯的配偶叫n 姆,对n叔的配偶叫n婶儿。但是对父亲的叫法却不同,老大,老二家的孩子管父亲叫伯(bai),老三家的孩子管自己的父亲叫爹。从老四开始,管父亲叫叔或者达儿。老三的孩子管自己的母亲

叫娘,老四以下的孩子管自己的母亲叫婶。

对舅,妗子的称呼没有什么特别的,但称外祖父的称呼叫魏爷,称外祖母叫魏婆。据说这还是从三国时期曹操那里流传下来的风俗。

我中华民族最讲究礼仪,所以对长辈的称呼也就有很多,这种繁琐的称谓在古代可是有着严格讲究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称谓已经不适合当今形势了,爸爸妈妈这些从西方引进回来的外来词已经被我们同化了。现在无论是城市或者农村,叫爸爸妈妈但是被普遍接受了。不过我爸爸他们还是沿袭着以前的叫法。

咱们河南话-洛阳

咱们河南话-洛阳

1、 饺子不叫饺子,叫扁食。 2、 头不叫头,叫底脑。 3、 蹲不叫蹲,叫估居。 4、 厕所不叫厕所,叫菜硕。 5、 额头——盯蒙盖儿。 6、 上衣——布衫儿 7、 肚脐眼——肚母鸡 8、 自己——竿人 9、 太阳——日头 10、昨天——叶儿里 11、大碗——搁娄 12、膝盖——不老盖儿 13、辣椒——秦翘 14、麻雀——仙小虫儿 15、口袋——布带儿 16、板凳——蹲儿 17、牛——偶 18、讨厌——各异 19、坏——孬 20、一起——私跟 21、蝉—— 麻唧了儿 22、青蛙-——水鸡儿 23、捉迷藏——抢马虎儿 24、男孩——娃子;女孩——闺女 25、没有——喵 26、打哈欠——打喝食 27、蟋蟀——素虫儿 28、满满一碗——谷嘚嘚一碗 29、糟糕——奥糟 30、腋窝——搁佬只 31、没穿衣服——赤独子 32、感冒了——风发了 33、虱子——塞 34、乌鸦——褐老哇 35、花喜鹊——花也俏 36、自己一个人——独过儿 木牛——没有的意思 偶——就是牛,奶牛的牛 怼——dui,万能动词 可张——慌张的意思 圣人蛋——狂妄自大的意思 七孙——骂人的话 赖爪——赖种 去球——完了 日龙——搞砸的意思 不老盖——膝盖 哥老只儿——腋窝 夜黑——昨晚的意思 不枪中——不行的意思 跟盖——旁边的意思 姑堆——蹲的意思 布住——抱着的意思 空壳篓、木任啥——没有的意思 出儿出儿油——蟋蟀 各意人——恶心人 突鲁——下滑的意思 咣揩——咣揩,你不能了吧,很难解释,看看的意思吧 个寥——古怪 气蛋——烦人 个一蛋——很讨厌吧 得劲——舒服,爽的意思,全省通用,河南的代表方言 光嘟,撤都儿——不穿衣服光屁股 芫荽(yan sui)——香菜 摸出——动作缓慢,墨迹的意思 老末——最后的意思 愚活——绣逗,迷瞪 枯楚——有皱纹,不平展,多用于纸张,人物面部 白动——别动 天树杆——甘蔗 墩儿——板凳 阿(a音或e音)杂——龌龊 摆置——收拾 乌拉——形容说话不清楚 毒气——狠的意思 幺火,协活——喊 短——说谁谁短,应该是不仗义的意思 水货——东西不是正版的,人也不地道 清倒切——早晨 老渣皮——不时髦 马几妞——知了 晒百,朔白,成脸子——故意挑衅,不好解释 出奇,出样——新鲜,与众不同 出绿——跑的意思 拉虎——邋遢 马虎瞪——迷瞪 鬼觉——臭美的意思 嗑衬——恶心/做事冲撞 布拉——用手拍拍的意思,比如衣服脏了,布拉布拉 糊肚——有点稠

洛阳方言语气词论文

洛阳方言语气词论文

洛阳方言语气词论文

引言

洛阳方言是河南洛阳地区使用的一种方言,是汉语的一种地方变体。在洛阳方言中,语气词是一类非常丰富的语言元素,用于表达说话者对于所述内容的态度、情感或者语气。

本文旨在探讨洛阳方言中的语气词的分类、用法以及语气词对于句子意义和语用的影响。通过深入研究洛阳方言语气词的特点,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该方言。

语气词的分类

在洛阳方言中,语气词可以根据功能和语义特征进行分类。根据其功能,我们可以将洛阳方言的语气词分为以下几类:

1.肯定语气:这类语气词用于表示说话者对于所述内容的肯定或确定

态度。例如,“是的”、“嗯”等。

2.疑问语气:这类语气词用于表示说话者对于所述内容的疑问态度。

例如,“吗”、“呢”等。

3.感叹语气:这类语气词用于表示说话者对于所述内容的惊讶、喜悦

或者其他情感的表达。例如,“哇”、“好棒”等。

4.命令语气:这类语气词用于表示说话者对于所述内容的命令或强制

态度。例如,“快点”、“给我”等。

根据其语义特征,我们可以将洛阳方言的语气词分为以下几类:

1.语气词表情类:这类语气词主要通过语音模仿的方式表达情感,如

“咦”、“喔”、“哼”等。

2.情感语气词:这类语气词用于表示说话者的情感状态,如“好吃”、

“美丽”等。

3.语调语气词:这类语气词用于表示说话者的语调或者声调变化,如

“哦”、“呗”等。

语气词的用法

洛阳方言中的语气词在句子中的位置有一定规律。通常,语气词位于句子末尾或者句子的关键词之后。例如:

1.“好了,别说了啊。”

2.“你要去吗?”

3.“真漂亮啊!”

此外,洛阳方言中的语气词还经常与其他语言元素搭配使用,以增强表达的效果。例如:

咱们河南话洛阳

咱们河南话洛阳

咱们河南话-洛阳

1、饺子不叫饺子,叫扁食。

2、头不叫头,叫底脑。

3、蹲不叫蹲,叫估居。

4、厕所不叫厕所,叫菜硕。

5、额头——盯蒙盖儿。

6、上衣——布衫儿

7、肚脐眼——肚母鸡

8、自己——竿人

9、太阳——日头10、昨天——叶儿里11、大碗——搁娄12、膝盖——不老盖儿13、辣椒——秦翘14、麻雀——仙小虫儿15、口袋——布带儿16、板凳——蹲儿17、牛——偶18、讨厌——各异19、坏——孬20、一起——私跟21、蝉——麻唧了儿22、青蛙-——水鸡儿23、捉迷藏——抢马虎儿24、男孩——娃子;女孩——闺女25、没有——喵26、打哈欠——打喝食27、蟋蟀——素虫儿28、满满一碗——谷嘚嘚一碗29、糟糕——奥糟30、腋窝——搁佬只31、没穿衣服——赤独子32、感冒了——风发了33、虱子——塞34、乌鸦——褐老哇35、花喜鹊——花也俏36、自己一个人——独过儿

木牛——没有的意思

偶——就是牛,奶牛的牛怼——dui,万能动词

可张——慌张的意思圣人蛋——狂妄自大的意思

七孙——骂人的话赖爪——赖种

去球——完了日龙——搞砸的意思

不老盖——膝盖哥老只儿——腋窝

夜黑——昨晚的意思不枪中——不行的意思

跟盖——旁边的意思姑堆——蹲的意思

布住——抱着的意思空壳篓、木任啥——没有的意思

出儿出儿油——蟋蟀各意人——恶心人

突鲁——下滑的意思咣揩——咣揩,你不能了吧,很难解释,看看的意思吧

个寥——古怪气蛋——烦人

个一蛋——很讨厌吧

得劲——舒服,爽的意思,全省通用,河南的代表方言

光嘟,撤都儿——不穿衣服光屁股

芫荽(yan sui)——香菜摸出——动作缓慢,墨迹的意思

洛阳方言中“坷漏”、“坷廊”与“空”、“壳”等语词的同源关系及其认识分析

洛阳方言中“坷漏”、“坷廊”与“空”、“壳”等语词的同源关系及其认识分析

之处 在 于均 未能揭示 语 源 的本 质 。殷 寄 明先生 在《 源学 概论》 语 中说 :语源 是 文字产 生之前 E头语 言 中 “ l
语义 和 语 音 的结 合 体 , 后 世语 言 中 的语 词 音 义 的历 史 渊 源 , 是 是语 词 增 殖 、 汇 发 展 的语 言 学 内 在根 词
洛 阳方 言 调 查 , 察该 方 言体 系 中“ 漏 ” “ 廊” 考 坷 和 坷 的相 关 语 义 , 并从 认 识 角度 来推 测 它们 的语 义 发 展 线 索 。 关 键 词 : 阳 方 言 坷 漏 坷 廊 空 壳 语 源 认 知 洛 中 图 分 类 号 : 1 2. H 7 1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9 5 2 0 ) 3— 1 1—0 10 8 3( 0 6 0 6 5
之宜 , 于约则 谓之 不宜 。 语词 的音 义关 联最初 是偶 然 的 , 音 义一 旦 约 定形 成 固 定 的关 系 , 异 ” 但 即形 成语
源 以后 , 会对 语词 的增殖 和词 汇 的发展 产生影 响 。具 体说 来 , 就 词汇 系 统 中 的语 源是 潜 在 的或 隐 蔽 的 , 而非 直 观的 ; 一种语 言 的语源 都是 有 限的 ; 源具 有系统 性 和能产性 。 每 语 本 文试 图从 洛阳方 言 中“ 漏 ” 坷 廊” 坷 和“ 的音义 关联线 索人 手 , 证 明两者 和“ ” “ ” 来 空 、壳 等语 词之 间

洛阳方言词汇初探

洛阳方言词汇初探

1203班刘嘉宝2012101040333

洛阳方言词汇体系调查

【摘要】洛阳方言又称洛阳话,是洛阳地区①所通行的口语,属于中原官话,在河南省内属豫西方言。洛阳方言与普通话相似度较高,但也有一些词汇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本文从部分时间名词的构词特点、部分词类活用而来的形容词和古汉语词汇的传承三个方面初步探究洛阳方言的词汇特点。

【关键字】洛阳方言构词活用传承

洛阳地处河洛平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洛阳方言在方言分区上属于中原官话区洛嵩片,洛阳话主要通行于老城区、洛龙区、偃师市及九个所属县,也辐射到原洛阳地区的三门峡等地。与普通话相比,洛阳方言词汇在许多方面都与普通话差别较大。通过在微信群中采集洛阳各个区县人的所使用的方言词汇和与长期居住在洛阳的老人进行聊天,可以发现洛阳方言中时间名词构词特点和部分词类活用而来的形容词有较鲜明的地域特色,且洛阳方言中许多词汇是由古汉语词汇传承而来。因此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阐述洛阳方言词汇的一些特点。

一、部分时间名词的构词特点

洛阳方言中名词的构词特点与普通话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早中晚相关时间名词的构词特点和时间名词后缀“(儿)个”两方面。

(一)早中晚相关时间名词的构词特点

在洛阳方言中,与早中晚相关的时间名词通常由词根(晌、黑)加相关前缀后缀组成。洛阳方言与普通话对比如下:

①洛阳地区,旧地区名。1969年由洛阳专区改称。在今河南省西部。辖三门峡市及偃师、孟津、新安、宜阳、汝阳、伊川、嵩县、渑池、洛宁、卢氏、灵宝、临汝、栾川、陕县等县。行政公署驻洛阳市。

由上表可见,早上、上午、下午均有一个词根“晌”,表示一天当中的一段时间。早上就是加上前缀“前”、中午加上后缀“午”、上午加上前缀“前半”、下午加上后缀“后半”。同样,在洛阳方言中早饭、午饭、晚饭对应的词分别为“前晌饭”、“晌午饭”和“后晌饭”;午休对应的词为"歇晌儿"。

《世说新语》亲属称谓词研究

《世说新语》亲属称谓词研究
确定《世说新语》中的亲属称 谓词及其出现频率,揭示了亲 属称谓词在当时社会的重要性 和使用特点。
02
分析了《世说新语》亲属称谓 词的语法和语义特征,深入研 究了亲属称谓词之间的相互关 系和演变规律。
03
探讨了《世说新语》亲属称谓 词在历史文化传承中的价值, 为历史文化研究和语言研究提 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要点二
创新点
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世说新 语》中亲属称谓词的研究,不仅关注单个亲属称谓词的 词义和用法,还从整体上探讨了亲属称谓词的系统性和 复杂性;同时结合历史比较法,将《世说新语》中的亲 属称谓词与其他文献资料中的亲属称谓词进行比较研究 ,更全面地揭示了古代汉语亲属称谓词的发展演变过程 。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最深奥的语言之一,亲属称谓词作为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 独特的语言和文化价值。
研究意义
通过对《世说新语》中的亲属称谓词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古代汉语亲属称谓词的构成、意义和 使用情况,进一步揭示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为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提供参考 。
用于他称的亲属称谓词

在《世说新语》中,人们有时用“你”来称呼对方,表示亲昵或亲近。例如:“你可知我今日所行之事?”

在《世说新语》中,人们有时用“他”来称呼别人,表示中立或客观。例如:“他聪明过人,才华出众。”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亲属称谓之比较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亲属称谓之比较

方 言 亲属称 谓 的特 点 。


河南方 言 的基本 亲属 称谓 系统
调查 是 研 究 的基 础 。为 了全 方 位 描 述 河 南
划分 , 除西部北部 的焦作、 新乡、 济源、 安阳等市县
属 于晋 语 ( 邯新片) 外, 其 他 大 部 分 区域 属 于 中原
官话 。 普通话 与方 言 的亲 属称 谓 , 学 界有 过 深 入 细
方 言 亲属称 谓 系统 , 我们 以 问卷 形 式 进行 了较 大 规模 的调查 。具 体做 法是 : 依 据贺 巍和 沈 明 _ 1 对 中原官 话 和晋语 的分 区 , 在 充 分 考 虑 城 市 村 镇 层级 、 地域 分 布 、 人 口、 经 济、 文化 、 交通 、 地 理 环 境、 开 放程 度等 因素 的基 础上 , 每个 方 言片选 取若
抽选 若干 人进 行 问 卷调 查 和 实 地 访 谈 , 系 统 调 查
亲属 称谓 在不 同阶层 、 年龄 、 性别 、 职业、 文 化程 度
属 称谓 与普通 话相 比有 共性 也有个 性 。共性 代 表
了汉语 亲属称谓 发 展演 变 的普 遍 规律 , 而 个性 特
等社 会群 体 中 的使 用 现状 。wk.baidu.com 次调查 共 发放 问卷
称谓 系统 的基 础 上 , 对 河 南方 言 与普 通 话 的 亲 属 称谓 进行 比较 , 归 纳二 者 的共性 特征 , 并分 析河 南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亲属称谓之比较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亲属称谓之比较

【 堂兄 】篁鼙 叔伯 鼙 【 藿l 蔫 l誊第 投伯觅纂 【 黧翘 l堂姐 龊伯姐
【 耍 连 襄兄】麦 鬻 老裘 【 姑袭誊】襄 纂 【 嫡衰姐】表 姐 老襄
【 犬伯予l大馈鼍 t : g t  ̄ l 娥 】嫂 , J 、 { 阪 予】, j 、 { 颤 J I L 【 小烯子 】觅弟媳妇J 【 大姑子 】大妻 古 J L 大嫡儿姐 t d -  ̄ i S 子l d - J s t d l , 【 内冠 】老丈 鼍 【 内幕 】黼 儿 l 内耀 】老丈 短 【 内妹 】, J 嚷 大舅子 小冀
干方 言 点 , 分别 在 机 关 、 学校、 工厂、 医院 、 集 市 等
致 的研 究 : 冯 汉骥 、 胡 士云 、 潘攀 、 张 含 I 9 等从 多
个 方 面 研 究汉 语 亲属 称 谓 , 易亚新、 艾 贵金 、 孙玉 卿、 焦 国荣 ¨ ” 等 的研 究 展示 了汉语 方 言亲 属称 谓 的丰富 多彩 。 已有 的研 究 显 示 : 汉 语 方 言 的 亲
【 救母】婶 【 妻 占 母】姑 嬷 镕 【 女 古 父 】囊 占 父 【 姨父 】姨父
【 赘罄 l罄
罄子 婺蛰
大爷 犬娥 掌柜釉 媳妇 衮嘞
【 蔷父】老丈人 【 岳母】丈瓣娥 【 丈夫】当家嘞 【 囊 】老荽
【 冤 】鼍 【 嫂】艘 皿 【 蘑l兄弟 幕簟 【 弟媳 】兄弟媳妇儿 l 媳】媳 【 姐夫】姐夫 【 妹】妹妹 妹子 § 芑 【 妹夫 】妹夫J

汉语亲属称谓词研究

汉语亲属称谓词研究
2、正式场合:指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使用的称谓词,如父亲、母亲、丈 夫、妻子等。
3、尊称:指对年长者或尊敬的人使用的称谓词,如爷爷、奶奶、先生、女 士等。
按照地区和方言,汉语亲属称谓词也存在差异。不同地区的方言有着独特的 称谓体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举例说明
以下是一些汉语亲属称谓词的具体使用例子:
然而,对于平辈或晚辈,他们通常会使用更简单的称谓语,如형(哥哥)、누 나(姐姐)、아들(儿子)、딸(女儿)等。
让我们来看几个具体例子,以便更好地理解汉韩亲属称谓语的差异。例如, 在中国,对于父亲的兄弟,我们称之为叔叔或伯伯。而在韩国,他们则称之为아 버님或형。再比如,对于母亲的姐妹,我们称之为姨妈或舅妈。而在韩国,她们 则称之为어머님或누나。
此外,掌握《水浒传》中的称谓词还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社交技巧。在现实生 活中,恰当的称谓词能够彰显尊重与礼貌,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总之,《水浒传》中的称谓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实际应用价值。通过 对这些称谓词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的社会风貌、人民生活状况以 及传统文化精神。这不仅有助于丰富我们的历史文化知识,还能为现实生活提供 有益的启示。
1、爸爸:爸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父亲称谓,它也可以在正式场合 中使用,如“我的爸爸是一名医生”。
2、母亲:母亲是用来称呼母亲的称谓词,它在正式场合和日常生活中都很 常用,如“我非常感激我的母亲为我付出的一切”。

基于亲属称谓词看官话词汇特点

基于亲属称谓词看官话词汇特点

基于亲属称谓词看官话词汇特点

作者:罗电

来源:《文学教育》 2016年第19期

内容摘要:官话在汉语方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亲属称谓词是汉语各类词中最能反映

当地面貌的词类之一,基于此文章以亲属称谓词的视角探讨官话的词汇特点。根据董绍克的方

言比较理论,官话亲属称谓在构词、义值、义域、范畴等方面具有相应的特点,另外还体现一

定的文化性。和南昌方言为代表的赣方言的比较丰富了官话亲属称谓词的词汇特点。

关键词:官话亲属称谓词词汇特点

官话,又称北方方言,在历史的演进中,官话成为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对我国经济

文化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以说,学界对官话的推广研究已较为深入,相比而言,官

话的词汇研究稍显欠缺。

现代意义上的官话词汇研究虽说早在20世纪50年代便已开展,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方

言词汇研究才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综观学界三十多年的研究,对官话词汇的探讨主要集中

在以下几个方面:官话区词典的编纂、官话区内部方言词汇整体研究、方言区词汇比较研究、

方言特别词研究、方言类属词研究等。相较而言,官话方言类属词研究较少,不少类属词还有

待挖掘,基于此,本文基于亲属称谓词探讨官话词汇特点。

一.官话方言词汇中的亲属称谓词

亲属称谓词作为汉语独具特色的词类,记录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是体现亲属制最好

的表现形式,有着“最高价值的”与“最富于暗示的”作用(熊焰,1996),这在汉语诸方言

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方言中,亲属称谓词可说是当地文化的直接接受者,一定程度上通过官

话亲属称谓词的词汇特点研究可窥见整个官话词汇的大致特点。学界对于方言词汇的界定,历

传统豫剧剧目中“亲属称谓名词‘爷”的泛化及原因探讨

传统豫剧剧目中“亲属称谓名词‘爷”的泛化及原因探讨

传统豫剧剧目中“亲属称谓名词‘爷'”的泛化及原因探讨

作者:位利利

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02期

摘要:用亲属称谓语称呼非亲属成员是现代汉语口语中十分普遍的现象,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亲属称谓语的泛化(1)。传统豫剧剧目中“爷”字称谓语有其戏剧特征,带有河南方言特色,除了表示“父亲和祖父”的亲属称谓外,产生了一系列变体,在形式上表现为~爷的形式,在意义上不表示亲属称谓,在语法上,类词缀化现象明显,在探讨地域文化方面有其独特贡献。

关键词:豫剧;亲属称谓语;泛化;文化

以河南方言为载体的豫剧是河南文化的品牌代表,具有浓厚的地区色彩,豫剧剧本是以文字形式呈现,和语言文字相关联。所以,这为豫剧的语言研究提供了可能性。笔者以《河南传统剧目汇编》为底本,对豫剧词汇进行收集整理时,发现豫剧剧目中亲属称谓名词有其独特的特征,而其中“亲属称谓名词‘爷'”的泛化现象是其最明显的表现之一。

《辞源》记载了“爷”字有“父亲”与“尊人之称”两个义项。

《汉语大字典》收录有五个义项。1)父亲。也作“耶”。2)方言。祖父。3)对长一辈或年长男子的尊称。4)旧时对主人、上官或尊贵者的称呼。如:王爷;相爷;老爷;少爷。5)迷信的人对神佛的称呼。又指上帝。

第六版《現代汉语词典》中,收录“爷”的义项也有五个:1)父亲;2)祖父;3)对长一辈或年长男子的尊称;4)旧时对官僚、财主等的称呼;5)民间对神的称呼。

《辞源》对“爷”字词义的分析较为粗略,而《汉语大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都认为“爷”除了表示亲属称谓“父亲、祖父义”外,还有三个其他非亲属称谓的义项。

汉语亲属称谓研究

汉语亲属称谓研究

汉语亲属称谓研究

汉语亲属称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家庭、婚姻和亲属关系的基本社会制度。本文将从历史、文化和语言等多个角度,对汉语亲属称谓进行深入研究。

一、汉语亲属称谓的概述

亲属称谓是指人们在日常交往中,用于辨别和表达亲属关系的用词。汉语亲属称谓系统十分复杂,包括叔伯、姑姨、堂表等不同类型的关系,每种关系都有独特的称谓。这些称谓不仅具有独特的语义内涵,还反映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传统。

二、汉语亲属称谓的历史演变

自古代起,汉语亲属称谓就具有鲜明的特色。不同历史时期,亲属称谓也在不断演变。例如,在唐代,亲属称谓体系逐渐完善,也更加严格。到了明清时期,亲属称谓进一步发展,开始与礼制相结合,强调长幼有序、亲疏有别。

三、汉语亲属称谓的文化内涵

汉语亲属称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首先,它们体现了中国传统的

家庭观念。在汉语中,亲戚的称呼非常细致,反映了家庭成员间亲疏、长幼的关系。其次,亲属称谓也与古代的婚姻制度有关。例如,“姑表”和“姨表”就是对不同婚姻制度的反映。最后,亲属称谓还是传统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交往中不可或缺的礼仪规范。

四、汉语亲属称谓的语言现象

从语言学角度来看,汉语亲属称谓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它们不仅具有独特的语义和语法特征,还反映了汉民族共同的心理认知和文化价值观念。此外,亲属称谓在口语和书面语中的使用也存在差异,书面语中更加规范和正式,口语中则更加灵活和常见。

五、结论:汉语亲属称谓的重要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汉语亲属称谓作为中华民族独特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同时也为历史、文化和语言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未来对于汉语亲属称谓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方言亲属称谓词研究

准考证号:300208200051 指导教师:陈颖作者:何园园

摘要:称谓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社会行为。而亲属称谓词则是指称谓人际亲疏、尊卑、长幼关系的词语。本文主要是对洛阳方言亲属称谓词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洛阳方言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其次,对洛阳方言亲属称谓词的构成及社会文化特征进行了概括的研究;最后,论述了洛阳方言亲属称谓词的发展趋势,使其对洛阳方言亲属称谓词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洛阳;方言;亲属称谓词;研究

一、引言

(一)有关称谓词语

随着方言称谓词研究的不断增多,其名称也各不统一。《辞海》和《汉语大词典》都是以“称呼”解释“称谓”。如:《后汉书·郎顗传》:“改易名号,随事称谓。”唐刘知几《史通·称谓》:“古往今来,名目各异,区分壤隔称谓不同。”一般说来,称谓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大类型。而本文主要介绍亲属称谓。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如:父亲、母亲、爷爷、伯父、姨夫、姑父等)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它是以本人为轴心的确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志。在现代汉语中,汉语亲属称谓系统繁复多样,只有恰当的称谓语才能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而不恰当的称谓语则会给交际带来障碍,妨碍交际的正常进行。

亲属称谓词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类词,也是能深刻反映人们思想、心理以及社会文化制度的一类词.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词作为一种基本词汇在民族语言中形成一个严密的系统,是汉民族亲属关系和亲属观念的外化符号,其间富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着中华民族的家庭结构,社会组成和文化渊源。因此,研究洛阳地区的亲属称谓词,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洛阳地区社会文化特点的认识和研究。同时,考察亲属称谓的变化能够折射出社会生活、时代背景和人们的心理状态等的变迁。由于亲属称谓词是随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发展起来的,其中叠置着不同历史时代的成分,所以在语音方面、语义方面都会有所放映,对不同方言的亲属称谓进行比较时,这种语音、语义的差异都有所突显,对于揭示方言语音、语义的发展演变具有重大意义。

(二)洛阳方言简介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由周公营建,建于公元前12世纪,是八大古都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洛阳因位于古洛水之北岸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地处东经111.8’至112.59’,北纬33.35’至35.05’之间,美丽的洛河水悠悠地从城中穿过。东邻郑州,西接三门峡,北跨黄河与焦作接壤,南与平顶山、南阳相连,东西长约179公里,南北宽约168公里。洛阳位处亚欧大陆桥东段,横跨黄河中游南北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洛阳方言为典型的中原官话。

洛阳,简称“洛”,地处古洛水北岸而得名,地处九州之中;有五千年文明史四千余年建城史,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世界上第一座统筹规划的城市;自夏朝开始有13个王朝在此定都。河图洛书在此诞生,儒、释、道、玄、理肇始于此,科举制度创建于此,丝绸之路与隋唐大运河在此交汇,五大都城遗址、邙山古墓群和天子驾六震惊世界,“宅兹中国”“中国”一词源自洛阳,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豫、晋、

陕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新兴的重工业城市和新能源节约型城市,欧洲人最向往的城市,中国休闲城市榜首。

袁家骅先生主编的《汉语方言概要》一书中说:“中原人民迁移入闽的过程,大概始于秦汉,盛于晋、唐,而以宋为极。”在台湾,人们习惯地称说洛阳话的人为河洛人,称洛阳话为河洛话。河洛人在晋代以前在中原的黄河、洛水流域,当时这一带简称河洛地区。河洛人第一次大规模入闽当推东晋的“五胡乱华”之际。史书上记载的“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始入闽者八族(《三山志》)”,指的就是这一批人。这次人闽的汉人比较集中地定居在建溪、富屯溪流域,闽江下游和晋江流域。这些汉人带来的汉语(据史载是河南中州一带)便是洛阳方言形成的基础。

河洛人第二次大规模入闽的时间是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以河南光州固始县人陈政、陈元光父子为首的123个将领,南下“征蛮”。这批汉人“征蛮”后就定居焉,并开发了漳州(《漳州府志》)。他们带来了7世纪中州话,发展了洛阳方言。

河洛人第三次集体迁闽是唐朝末年,当时中国又陷入封建割据状态,河南光州固始县人王潮及其弟王审知乘乱起兵,带了大批人马南下人闽,占据福建全境。王潮被册封为福建威武军节度使,公元926年,王审知之子王延翰立闽国称帝。这批人带来10世纪中州话,对洛阳方言产生很大影响。明朝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颜思齐、郑芝龙等开发台湾,招募不少洛阳人到台湾屯垦定居。郑成功于1661年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又带去了大批洛阳人移垦台湾,因郑成功是泉州府南安县人,他的左右将士大多是泉州人,他们定居在台南地区。据《台湾省通志》卷二第三章第二节《河洛与客家》中指出:“本省人,系行政上之一种名词。其实均为明清以来大陆闽粤移民即河洛与客家之苗裔”。又连横《台湾语典》自序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夫台湾之语,传自漳、泉;而漳、泉之语传自中国。其源既远,其流又长……”据《洛阳人》记载:“特别漳泉两府的人,沥血流汗,不仅积极开垦台湾,而且把台湾建成第二个洛阳,他们带去了洛阳话,带去了洛阳的风俗习惯和洛阳人的刻苦耐劳,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气质”。又据《明清两代洛阳人入垦台湾一览表》列举的81个姓氏的祖籍皆是漳州、泉州及其所辖的县。为了纪念祖籍地,台湾许多地方均用漳州、泉州、东山、德化等洛阳地区的名字来做地名,有些地名用“厝、寮”来称呼,如陈厝、何厝、番仔厝、东势寮、海尾寮、火烧寮等。

以上史实说明洛阳话是来自中原的河洛话,洛阳人的根在中原,而台湾人的根又在洛阳,所以闽台地区至今流传着一句话:“人同根,语同根”。闽台同文两岸同根福建洛阳地区和台湾地区通行的方言——洛阳话,又称“河洛话”。据著名的语言学家黄典诚教授的研究,河洛话的语音系统与隋朝的陆法言《切韵》基本一致。《切韵》中反映的中原河洛古音,从某种程度上说,就像“活化石”一样保留在中原固始方言和洛阳方言中。

洛阳方言是汉语的重要方言之一,它主要分布在福建洛阳地区、台湾大部分地区(约占台湾全省人口的75%)、广东潮汕地区、海南省、浙江南部的平阳、玉环一带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据统计,全球讲洛阳方言的约有5000万人。由于洛阳方言保留较多的古音、古义,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因此引起海内外许多学者的重视。在海峡两岸人民交流交往日益密切的今天,透过洛阳方言的研究,不仅能寻觅更多的知音,而且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更有现实意义。

二、洛阳方言亲属称谓词的构成

(一)洛阳方言亲属称谓词的构成

1.从音节上看,洛阳方言亲属称谓词,主要是以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为主体,很少出现三音节词。如:单音节词:“爷、婆、爸、妈、爹、伯、娘、舅、哥、姐”等。双音节词:“姑爷、姑奶、姨奶、舅爷、老奶、达达”等。

2.从语音上看,洛阳方言亲属称谓词也存在很大共性。普通话由于受双音化的影响,已经没有单音节的亲属称谓语了,只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构成的亲属称谓语,而洛阳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