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散文的流变
4.竟陵派:反對公安體內容膚淺、貧弱。 代表人物:以籦惺、譚元春為首。 文學主張:A.幽深孤峭(用怪字、押險運、 顛倒文字):以彌補公安派末流的膚淺輕 佻。B.「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受後人之心 目」:在古人詩中求性靈。 影響:因句法特異、抝口難讀、冷僻、不 順,因此文章不及公安派流行。
5.張岱: 調和公安派和竟陵派的小品文大家。 作品取材廣泛,自名山佳水、民風習俗,至人物 論贊、器技雜誌,描寫無不細緻深入,自然成 趣;其筆力高致,方言巷詠、嘻笑瑣屑之事, 略經點染,即成至文。 名篇《湖心亭看雪》寫自然景色,《西湖七月半》 寫人文景觀,無不意韻高妙,兼具公安派的清 新、竟陵派的冷峭而又自成一格。張岱還善用 簡潔生動的語言寫人描物,藝人柳敬亭的說書 絕技(《柳敬亭說書》)、妓女王月生的孤潔不俗 (《王月生》 )、酒徒張東谷的嗜酒詼諧(《張東 穀好酒》),美醜妙肖,栩栩如生。
肆、唐代:唐代的駢文 、古文
一、唐代的駢文 1.特色:對偶工整音韻鏗鏘詞藻華麗 用典繁多。 2.代表作家: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 照鄰、駱賓王)、李商隱(《樊南四六 甲乙集》)
二、古文 1.特色 別於魏晉六朝以來的駢文,指內容充實、 形式自由的「散文」。 形式:樸實無華,不必押韻,不求聲律、 對偶、藻飾,句法參差自然。
3.公安派:反對擬古 代表人物: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 文學主張:A.「獨抒性靈,不拘格套」【貴 獨創,表現作者個性。強調文學作品百度文库須有 內容--有血肉、有感情、有思想,而非聖 人的人倫大道。】B.文學進化論,認為文學 是不斷進化的。C.重視通俗文學(小說、戲 曲、民歌)的文學價值。 影響:公安派的小品文,清新雋永,情趣盎 然,尤以遊記最為突出。令通俗文學的地位 提高。
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与流派
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与流派
中国古代散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形成了多样的流派。这些散文作品不仅丰富了古代文学遗产,也展现
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散文
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主要流派。
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可追溯到先秦时期,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开端。先秦时期的散文主要以宗教、哲学、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文章为主,
这些文章往往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政治意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诗经》中的《风》和《齐民要术》等,它们通过简洁明了的文字表
达了先秦时期社会的风气和农业生产的规范。
随着秦汉时期的到来,散文逐渐由政治权谋转向了人生哲理和文化
艺术,这也标志着散文流派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此时期的散文作品
包括司马迁的《史记》、刘向的《说苑》等。这些作品通过生动的描
写和优美的语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冲突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
追求。
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散文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时期的
散文以文人墨客的作品为主,建立起了独特的文学风格。王羲之的
《兰亭集序》以及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等作品,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些作品凭借他们深刻的思想和艺术价值,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散文作品大
量涌现,形成了多个重要的流派。杜甫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二首》、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以及苏轼的《东坡志林》等作品,都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这些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精湛的艺术和优美的语言,成为了后世散文创作的典范。
散文的发展趋势
散文的发展趋势
1. 多样化主题: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于散文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散文作品的主题涵盖了生活、人物、历史、自然等方方面面,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领域。
2. 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现代散文作品更加注重叙事技巧的运用,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抒情成分更为突出。
3. 多元化的表达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散文作品在表达方式上更加多样化。除了传统的书面文字,还有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
4. 注重读者参与:现代散文更加注重读者的参与感。作者们通过互动式的写作方式,鼓励读者投入其中,使作品更加有趣。
5. 国际化和跨文化交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散文作品的跨文化交流也日益增多,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散文作品互相启发,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
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1. 定义和特点
散文是一种自由写作形式,以白话表达感情、思想和意境。它与诗歌和骈文相对,不受严格的格式要求,注重真实性和表达个人情感。
中国古代散文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 追求自然真实:强调对生活细节的观
察和描写,反映社会风貌。 - 注重个体情感:展现作者内心体验、情感抒发,
以及人性的喜怒哀乐。 - 批判思辨性:反思社会问题,审视人生道德伦理等。
- 融合修辞技巧:运用比喻、夸张、对偶等手法提升艺术感染力。
2. 先秦散文时期
中国古代散文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其中,《离骚》是最早被公认为散文的作
品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庄子》、《列子》等哲学类著作。
3. 魏晋南北朝时期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大量优秀的散文作品。代表性的作家有嵇康、阮籍、刘宋慧远等人。其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寄托理想为主题,形式上则注重韵
律的运用。
4. 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散文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的散文风格更加多样化,包括
了骈文、小品文、游记等多种形式。著名的散文家有韩愈、柳宗元、苏东坡等。
5. 元明清时期
在元明清时期,散文进入了一个相对低谷。散文作品大多是政治宣传或礼仪制度方面的论述,缺乏个性和艺术性。
6. 当代散文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当代散文也取得了重要成就。许多作家将自己身世经历与社会状况相结合,深入探讨现实问题和个人情感。
7. 总结
中国古代散文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发展历程,从先秦到当下都留下了许多精彩之作。这些散文作品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更深刻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通过阅读古代散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性情感的交融。
散文的文体演变历程
散文的文体演变历程
散文是一种以散乱的形式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文学体裁。它与诗歌和戏剧相比,更注重真实生活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散文的文体演变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经过多个阶段的发展和变革,至今仍然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
古代散文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这个时期的散文主要以《楚辞》为代表。《楚辞》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而闻名于世。它以饱含哲理的文字、动人的音乐和深刻的思想感染了许多读者。《楚辞》的出现标志着散文开始独立于诗歌而存在,并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散文逐渐从文人雅士的范畴中走向了普通人的生活。在汉代,有许多散文家以平实的文字表达真实的情感和生活。他们的作品以平实、朴实和真实为特点,深受当时读者的喜爱。例如,《论衡》中的杂篇是一部以辩论为主题的散文集,它以其独特的思想和丰富的内容成为了散文的重要里程碑。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散文在唐代达到了顶峰。唐代的散文家以杜牧、韩愈、柳宗元等为代表,他们的作品丰富多样,内容涉及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这些作品以其雄浑的气势、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的散文以其广泛的内容和精湛的技艺,成为了中国散文史上的一个高峰。
宋代是中国散文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散文以文人士大夫的生活和情感为主题。宋代的散文家以苏轼、欧阳修、王安石等为代表,他们的作品以其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闻名于世。这些作品以其真实的情感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和情感,成为了中国散文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散文是文学中的一个重要体裁,它既可以传递思想,表达情感,也可以记录事实,反映人生。在中国文学史上,散文的发展历程非常丰富,有着不同的流派风格和代表作品。
先秦散文:
先秦时期的散文主要是《诗经》中的《国风》、《楚辞》等。这些散文和现代的散文有所不同,大多数是通过歌谣的形式传唱流行的。在这些文字表达中,也没有太多精致与深入的思想,更多的是对生活、对美好的追求和表达。
汉代散文:
汉代是中国文学史上散文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散文开始逐渐从音乐歌谣向纯文字发展。韩愈、刘禹锡等人的散文成为了汉代散文的代表。韩愈在文学世界里的地位非常高,他的散文深受人们欣赏,成为了无数后人学习的典范。他的《进学解》、《师说》等作品,不仅对当时的文化教育水平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也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散文: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散文的发展更加深入。这个时期的散文更注重写作技巧,尤其是语言的艺术表现。岳阳楼记、梁甫吟、杂录等是这个时期著名的散文代表。杂录是一种以写作者日常所见所闻为主题的散文题材,它反映了这个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这个时期的散文注重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提倡“天人合一”、“自然感人”,影响了以后散文的写作风格。
唐代散文:
唐代是散文达到繁荣全盛期的时期。唐代散文家有白居易、韩愈、刘禹锡、杜甫等许多文学巨匠。他们不仅在传统散文因素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唐代散文独特的特点:如以美感、典雅、洒脱为精神特征,以骨力、节奏、意味为语言魅力,以志向、个性、地域为艺术特色,以述叙、议论、抒情为基本手段。这个时期的散文代表作品有《漫兴》、《庐山谣》、《六一山房文集》等。
第一章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16
(五)随笔 1924年,鲁迅翻译日本厨川白村《出
了象牙之塔》,介绍Essay这种文体。 (六)絮语散文
1926年,胡梦华《絮语散文》,把蒙 田的散文称为“絮语散文”
17
絮语散文的特点
从个人主观出发 不规则的 非正式的
轻松、随便
2、书中又引周益公语:“四六句特拘对耳, 其立意措辞贵浑融有味,与散文同”
10
3、洪迈《容斋随笔》也有“散文”词 条出现,也只在“骈”“散”对立的 意义上的有限使用。
4、宋以后,“散文”概念较多出现于 著作,但概念内涵不一致。
11
5、清代姚鼐《古文辞类纂》把散文看作是一 种非常庞杂的文章样式,包括13类:论辨、 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 志、杂志、箴铭、颂赞、辞赋、哀祭。多为 应用、学术等非文学性的文种。
第四次:20世纪90年代以后,关于“广义散文”与 “狭义散文”的争鸣,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
31
(一)新时期散文范畴之争:
——贾平凹“大散文”与刘锡庆“净化文体”论
1、贾平凹“大散文”
(1)贾平凹“大散文”的实质
■ “大散文”的观念是贾平凹1992年提出的。 ■“大散文”一是强调散文的真情,有其生活实感,
文”,主要观点:散文与诗、小说、戏剧并列, 游记、自传、笔记均属散文。
散文的发展历程归纳
散文的发展历程归纳
散文是一种以散述方式叙述故事、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文学形式。它的发展历程丰富多样,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古代散文的形成(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221年)
古代散文最早起源于我国古代文化的初期,例如《诗经》中的“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就具有一定的散文特征。后来,秦朝的
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被视为中国古代散文的代表作,奠定
了散文的基础。
2. 先秦散文的繁荣(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在先秦时期,散文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繁荣。屈原的《离骚》、刘向的《说苑》、司马迁的《史记》等都是这一时期的著名
散文作品。这些作品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为散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魏晋散文的盛行(220年-589年)
魏晋时期,文人志士的兴起与社会变革同步,推动了散文的发展。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等作品成为这一时
期散文创作的代表。这些作品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注重笔墨的优
美和感染力。
4. 唐宋散文的成熟(618年-1279年)
唐宋时期是散文创作的黄金时期。贾谊的《议论文起例》、柳
宗元的《永州司马青衫泪》、苏轼的《东坡乐府》等作品体现了不
同风格和主题的散文创作。唐宋时期的散文以雄浑豪放、细腻入微、婉约清丽为特点,对后世的散文影响深远。
5. 元明清散文的继承与发展(1368年-1912年)
元明清时期,散文的创作风格多样,充分继承了前人的成就并
有所创新。元代的郑光祖、明代的冯梦龙、清代的纳兰性德等作品,展现出了独特的个性与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在这个时期,散文开始逐渐与古代的诗歌形式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写作风格。
春秋战国时期的散文更多地关注现实生活和人的情感表达。其中代表性的作品包括《孔子家语》和《韩非子》。这些作品的写作形式直接、简洁,善于运用寓言和典故来阐述道理。
到了汉代,散文取得了更为丰富的发展。汉代散文主要分为传记和杂记两种形式。传记是对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进行记述,以《史记》为代表,它以其丰富的内容和优美的文笔成为了中国传世文学的经典之作。杂记则是对各种琐碎事物进行论述的文学形式,以《淮南子》为代表,它在揭示人类思想和自然科学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散文的发展趋势呈现多样化。《晋书》中的杂传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此外,佛教文化的影响也促进了散文的发展。佛教著作如《楞伽经》和《金刚经》以及佛教修行文化的影响,为散文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内涵。
唐代是中国古代散文的鼎盛时期。杜牧、韩愈、刘禹锡等作家的散文作品影响深远。他们的作品有的以史实为基础,有的通过回忆和议论来表达个人情感。唐代的散文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和艺术手段,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风格。
宋代是中国散文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散文的
思想性和艺术性得到进一步提升。代表作品有苏轼的《东坡乐府》和《黄州寒食行》等。宋代散文注重情感表达和个人体验的展示,形成了一种富有感受力和表现力的写作风格。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春秋战国、汉代、魏晋南北朝、唐代和宋代等时期。这些时期的散文作品在风格和内容上各具特色,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散文发展历程
中国散文发展历程
中国散文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的诸子百家时期,但散文的兴起和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古代散文(先秦时期-唐朝):早期的古代散文以诸子百家
的哲学著述为主,如《论语》、《孟子》等,以及历史记载、议论文等。唐代出现了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散文运动,追求真实、自然和人情味,将散文从哲学思辨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
2. 唐宋散文:唐代的散文以韩愈和柳宗元为代表,强调个人情感、境界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达到了雄辩、豪放的艺术效果。宋代的散文则更加细腻、婉约,以苏轼、欧阳修等为代表,注重描写自然景物、家国情怀和人生哲理。
3. 元明清散文:元代的散文受到戏曲和杂剧的影响,兼具戏剧性和故事性,以关汉卿的《窦娥冤》等为代表。明代的散文则更注重叙事和描写,以冯梦龙的《喻世明言》等为代表,发展了小说体裁。清代的散文则以阮元、杨慎等人为代表,注重感情的表达和哲理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
4. 近代散文:近代中国散文的发展受到启蒙思想和西方文学影响较大。鲁迅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散文作品批判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生活的艰辛和痛苦,影响深远。20世
纪下半叶以来,散文的发展更加丰富多样,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散文作家,如朱自清、舒芜、余秋雨等,他们的作品从个人感悟到社会批判,成为中国散文的重要代表作,体现出时代的
风貌和思想的进步。
总的来说,中国散文发展经历了从古代到现代的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和代表作,对于中国文化和文学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可以从早期散文、骈文、世说新语、唐宋文和明清文五个方面来进行描述。
早期散文在先秦时期开始发展。它以散漫的形式,通过记叙、议论、抒情等方式表达思想感情。《诗经》中的风、雅、颂,以及《楚辞》中的赋、东方朔的《杂说》等,都可以视为早期散文的代表作品。
骈文则是在古代散文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文体形式。它以双对句为基本单位,具有较严格的格律要求。《左传》中的编年体史书,以及《楚辞》中的离骚、招魂、涉江辞等,都是骈文的代表作品。骈文的出现,使得古代散文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
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散文中一部重要的作品,它由刘义庆编纂而成。世说新语以短文故事的形式,以身边人们的言行举止为素材,展现了多样的人物形象和社会风貌。它在古代散文发展的历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唐宋文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鼎盛时期。唐代的散文以文人士大夫阶层为主要创作力量,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意境,同时也有很多政论和议论的作品。安禄山《慈恩寺塔》、韩愈《师说》等都是唐代散文的代表作品。宋代的散文则更加注重审美意境的追求,出现了很多以山水田园为背景的作品。苏轼的《东坡扇·送友人》、米芾的《黄州快哉亭记》等作品,都是宋代散
文的代表作。
明清文是古代散文发展的后期阶段。在明代,杨慎《世说新语》的再传以及儿童散文的创作有一定的发展。清代则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散文家,如袁枚、纳兰性德、黄庭坚等。他们的作品往往表现出较为成熟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意境。
总的来说,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丰富多样,从早期散文到骈文,再到世说新语、唐宋文和明清文,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这些散文作品,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散文文体的演变与风格特点
散文文体的演变与风格特点
散文是一种写作体裁,早在古代就有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
散文一直是文学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亚于诗歌和小说。本文将从散文文体的演变和风格特点两个方面来探讨散文的内涵和形式。
一、散文文体的演变
散文文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师说》、《庄子》等篇目。但在古代,散文并没有被单独成为一种文学形式,而是与其他文学形
式结合使用。唐代是我国散文文体的重要发展时期,出现了许多卓有
成效的散文家,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等。唐代散文作品的特点是
语言平易近人,感性鲜明,内容具有很强的现代性和思想性,它们的
文学成就起着促进文言文半文半白文的发展作用。
宋元明清四个朝代更是散文文体的辉煌时期。散文作品逐渐与诗歌、戏曲脱离,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态。宋代散文主要有两派风格,一
派是以欧阳修为代表的格调清丽、描写细腻的文风,另一派则是以苏
轼为代表的豪放、自由的文风。明代散文追求真实感,重视个性,同
时意识到了散文艺术性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清代散文则注重形式的
精美,多采取借物抒情的手法,还有许多散文家尝试用方言写作。
二、散文文体的风格特点
散文的风格特点是多样的,不同的时代、地域和作者,其散文风格
也千差万别。但是,散文的共同特点是以平铺直叙的方式表达作者的
经验、感悟和思考,它可以借助各种修辞手法来表现形象、情感和思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叙事和描写的特点。
1. 个人化表达
散文的主题和素材往往源自于作者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感悟,因此散
文往往具有明显的个人化表达特色。散文家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
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1)先秦散文
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凡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是历史散文,如《左传》。
(2)两汉散文
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的《史记》把传记散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东汉以后,开始出现了书、记、碑、铭、论、序等个体单篇散文形式。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被后世誉为汉赋四大家。另说,司马相如,枚乘,贾谊,淮南小山。
唐宋散文
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散文的写法日益繁复,出现了文学散文,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寓言、传记、杂文等作品,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也在此时涌现。
(3)明代散文
先有“七子”以拟古为主,后有唐宋派主张作品“皆自胸中流出”,较为有名的是归有光。
清代散文: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清代散文,注重“义理”的体现。桐城派的代表作家姚鼐对我国古代散文文体加以总结,分为13类,包括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说、箴铭、颂赞、辞赋、哀奠。
2.现代散文
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文学样式。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它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工创造;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而是着重于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具有选材、构思的灵活性和较强的抒情性,散文中的“我”通常是作者自己;语言不受韵律的限制,表达方式多样,可将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融为一体,也可以有所侧重;根据内容和主题的需要,可以像小说那样,通过对典型性的细节如生活片段,作形象描写、心理刻画、环境渲染、气氛烘托等,也可像诗歌那样运用象征等艺术手法,创设一定的艺术意境。散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杂文、短评、小品、随笔、速写、特写、游记、通讯、书信、日记、回忆录等都属于散文。总之,散文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语言优美,能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深受人们喜爱。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与流派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与流派
中国古代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具有丰富的发展历程和多样的流
派类型。从先秦至宋代,中国散文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
了各具特色的流派,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本文
将从不同时期和类型的散文作品中探索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和流派。
先秦散文的发展
在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过程中,先秦时期是古代散文发展的起点。从《诗经》中的《国风》和《离骚》到《楚辞》以及《论语》中的语录,都可以看到古代散文的雏形。先秦散文体裁以散文的方式直接表达情感、思想和态度,开创了后世散文的先河。
战国散文流派的形成
战国时期是散文流派形成的关键时期,其代表性的文学流派包括丹
青派、诗话派和赋话派。丹青派代表作品有《吕氏春秋》和《管子》,这些作品以叙事、议论和写作技巧丰富多样,影响深远。诗话派则以《公输般的论诗》等作品为代表,以解读、分析和批评诗歌为主要内容。赋话派则注重表达情感和人物形象,重视语言的优美和修辞的艺术。
汉赋的崛起
汉代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以汉赋为代表的文学流
派开始兴盛。汉赋作为一种形式丰富多变的散文形式,以华丽辞藻、
丰富的想象力和表达技巧闻名。代表性的作品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和班固的《赋序》等。汉赋的兴盛对后世散文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六朝散文的盛行
六朝时期是散文发展的一个高峰期,散文成为社会文化和娱乐活动的重要表达方式。六朝散文以琴棋书画、山水田园等为题材,注重抒发个人情感和审美意境。代表性的散文作品有陆机的《文赋》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等。这些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六朝社会的风貌和文化氛围。
散文的发展历史简单概括
散文的发展历史简单概括
散文是一种以故事叙述、议论、描写、抒情等方式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文学形式。它的发展历史可以简要概括为:
1. 古代典籍时期:散文最早起源于古代的典籍,比如《尚书》、《诗经》等,这些文献中包含了大量以散文形式记载的文字,如官方命令、祭文、编年纪事等。
2. 先秦时期:先秦时期的散文以《庄子》、《老子》、《孟子》等哲学家的著作为代表。这段时期的散文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思想,追求言之有物、言简意赅的特点。
3. 汉魏六朝时期:这个时期的散文以《文选》、《齐民要术》等文集为代表,内容涵盖了议论、叙事、文艺批评等多个领域,形式多样化。
4. 唐宋时期:唐宋时期的散文达到了高峰,产生了许多杰出的散文家,如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等。他们的作品在表现力和文学价值上都有很高的成就,丰富了散文的形式和内容。
5. 明清时期:这个时期的散文以清代的《红楼梦》、《儒林外史》等小说为代表,开始出现了更多叙事性和小说化的特点。
在中国文学发展中,散文一直以其灵活多样的形式、深刻的思想和广泛的内容而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古代到现代,散文都在不断演变和创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学传统。
散文的发展历史
散文的发展历史
论引言
散文自古以来就以其精巧细腻、抒情自由著称,其在国学曲院里也备受喜爱。两千五百多年来,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悠久而辉煌的历史。通过梳理散文的发展历史,可以深远地理解散文对文学史的影响力及其艺术性特点。
一、先秦:兴起最早的散文
中国最早的散文形式是“训诫散文”。“训诫”的散文,大都以凝练的语言宣扬正道,在政治上表现惩恶扬善之精神,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形势;在宗教上提倡信仰传统,彰显出人们对道义的追求;在思想上强调智慧与品德,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精髓。代表性作品有《管子》《尚书》《诗经》等等。
二、春秋时期:繁荣并演变
到了春秋战国的时代,散文的发展事业大大蒸蒸日上,呈现出了繁荣景象,以拓展以及改革原有形式,实现了散文艺术的进一步发展。著名的《荀子》就把古训诫文化和性质的文章演变成了情感化、文理兼顾的“致言”散文,成为春秋之际散文发展的一大突破。
三、汉至宋代:进步与崭新
汉代开始,散文人物开始多有创作,形式开始规范,《尚书》就形成了“句句圆融,文情晦涩,思辨灵秀,表里如一”的特点,是春秋散文发展的重要成果。杨玉环写出了《玉芙蓉》等十三篇古风散文,这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散文作品。汉代散文表现出从情感化到实用性的转变,从内容上观之,有了突显内容的“说而不赋”的新重心,是散文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到了宋代,它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宋代散文在自然美的描写及凝练传神的文字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例如林清玄的《秋词》,陆游的《荷花池边》等,堪称为宋朝散文录的精品,享誉文坛,成为模板,为後世案牍。
四、元明清:宝贵补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三)散体文的变体——骈体文
魏晋六朝时期,文章趋于骈偶,骈体文蓬勃而 兴。
隋唐五代,文章又由骈趋散。文风复古,渐成 趋势。
宋初骈文盛行,文风浮华颓靡。 晚明小品(明中叶的前后“七子”、“唐宋
派”、“公安派”、“竟陵派”)
4、1932年,李素伯《小品文研究》提出小品 文的特点:作者个性、人格的表现,不受内 容、形式的限制。
21
5、1934年,林语堂创办《人间世》、《论语》专 登小品文,大力提出闲时小品。
6、鲁迅《小品文的危机》 引发对小品文的讨论 二、散文文体内涵、外延的探讨 1、1935年,《文学百题》朱自清刊文“什么是散
14
第二节 中国现代散文
一、中国现代散文概念的探究及演变 (一)文学散文 1917年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 首次提出“文学的散文”的概念 (二)白话散文 1918年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明确将散文与诗
歌、小说、戏剧并提,归为四大文学样式。 正式确定了现代意义上的散文概念,明确了
散文的地位。
4
2、“文”与“学”、“文章”与“文学” 的概念区分
“文”或“文章”指有文采的作品,“学” 或“文学”指学术。 魏晋时期,文学进入了所谓“自觉的时 代”。中国古代散文进入了一个新的发 展阶段。
5
陆机《文赋》 萧统《文选》 刘勰《文心雕龙》
(1)对文体的区分很细,仅作为篇 名标示的文体就有33类。
文”,主要观点:散文与诗、小说、戏剧并列, 游记、自传、笔记均属散文。
22
2、1935年,《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占 了两集,散文一集,周作人编选;散文二集, 郁达夫编选,文体非常广。
■现代散文特点:充分表现作者个性, 内容范围极广,人性、社会性与大自然的调 和,有幽默味、较活泼。 3、1940年,林慧文《现代散文的道路》, 对现代散文的发展在理论上的总结。把散文 分为四类:小品、杂感、随笔、通讯。
13
结论:
事实上,整个古代都没有产生文学性 “散文”这一概念,古代散文没有文学与 非文学的区别,没有鉴赏与应用的区分。 中唐古文运动实际上是散文(散体文)运 动,只是当时没有“散文”一词。虽然在 南宋出现了作为文体名称的“散文”,但 并未成为元明清时期通用的术语。元明清 三代称散体文时,通常用“文章”一词。
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
第一章 中国散文文体流变
主讲人:司马晓雯
第一章 中国散文文体流变
第一节 中国古代散文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指出: “在中国传统的文学观念中,与诗词并列 为文学正宗的,还有另一种文体,即散 文。”
相对韵文(骈体文),泛指句法不整齐的 散行单句的文章。
2
一、中国古代散文概念的形成
(一)散体文章的形成 ■甲骨卜辞、铜器铭文
戊戌卜,今日旦,王疾目,不丧明?其丧明? 最早的散文集《尚书》(含典、谟、训、诰、誓、
命六种)
3Biblioteka Baidu
(二)作为文体的“文章”概念的出 现
两汉时期具有初步的文体意识。表现在: 1、“文章”一词已从先秦时的指代花纹、
文献典籍的解说及其礼法制度,改变为泛 指独立成篇的文字。 公孙弘称赞武帝的诏书:“文章尔雅,训 辞深厚”(《史记·儒林传》)
15
(三)《美文》
周作人对散文内涵解释较为具体,在 《晨报副刊》“美文”提出:“外国文学里 有一种所谓的论文,其中大约可以分作两 类:一批评的,是学术性的;二记述的, 是艺术性的,又称作美文。” 首次提出“美文”的概念。
16
(四)纯散文 1923年王统照《纯散文》提出“纯散文”
概念。 1924年《散文的分类》,五类:
轻松、随便
19
(七)小品散文 1、1923年3月,胡适在《申报》发表“五
十年来中国之文学”文章,提出“小品 散文”的概念。 2、1928年,朱自清在《文学周报》第345 期发表“论现代中国的小品散文”一文, 对20年代小品散文进行综论。
20
3、1929年,梁遇春注释本《小品文选·序》 把蒙田创作的散文称为小品。30年代以后, 小品文流行起来。
2、书中又引周益公语:“四六句特拘对耳, 其立意措辞贵浑融有味,与散文同”
11
3、洪迈《容斋随笔》也有“散文”词 条出现,也只在“骈”“散”对立的 意义上的有限使用。
4、宋以后,“散文”概念较多出现于 著作,但概念内涵不一致。
12
5、清代姚鼐《古文辞类纂》把散文看作是一 种非常庞杂的文章样式,包括13类:论辨、 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 志、杂志、箴铭、颂赞、辞赋、哀祭。多为 应用、学术等非文学性的文种。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中国向来没有散文这一个名字”
23
文学散文、白话散文、美文、纯散文、随 笔、絮语散文、小品散文强调的均是散文 的文学性和美学效果,其概念内涵、外延 大体相等,基本视为同一品级的术语。同 时因其附加赘语,不简洁、不明晰,故未 能在文坛上流行。
历史类散文、描写类散文、演说类散文、 说明类散文、时代类散文。
17
(五)随笔 1924 年 , 鲁 迅 翻 译 日 本 厨 川 白 村
《出了象牙之塔》,介绍Essay这种文体。 (六)絮语散文
1926年,胡梦华《絮语散文》,把 蒙田的散文称为“絮语散文”
18
絮语散文的特点
从个人主观出发 不规则的 非正式的
9
二、“散文”概念的出现
“散文”一词,宋以前是没有的,只有 “今文”“时文”“古文”“文”“文 章”
唐代古文运动,实际是散文运动,只是 当时没有散文一词。
10
有人认为,南宋罗大经所著的《鹤林玉 露》一书中的《文章有体》条,已提出 “散文”这个名词:
1、“山谷(黄庭坚)诗骚妙天下,而散文 颇觉琐碎局促。”;
7
1、骈体文的特征:
(1)对偶 (2)句式以四、六字为多 (3)辞藻华丽,讲究用典 (4)注意声韵、平仄 经典范文:王勃《滕王阁序》
8
2、散体文与骈体文的关系:
清代罗惇曧《文学源流》阐述的很明确: “周秦逮于汉初,骈散不分之代也。西汉 衍乎东汉,骈散角出之代也。魏晋历六朝 而迄唐,骈文极盛之代也。古文挺起于中 唐,策论靡然于赵宋,散文兴而骈文蹶之 代也。宋四六,骈文之余波也。元明二代, 骈散并衰,而散力终胜于骈。明末逮乎国 朝,骈散并兴,而骈势差强于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