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后的东西方世界
一战后的体系
一战后的体系
一战结束后,世界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本以欧洲为中心
的世界体系已经瓦解,新的国际秩序的形成开始呼之欲出。这一时期
被称为“一战后的体系”,它主要以巴黎和会为标志。在这场会议中,大国代表讨论并签署了《凡尔赛和约》以结束一战以及重新划定欧洲
国家的边界。这一体系直接导致了二战的爆发,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首先,一战后的体系确立了美国作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的地位。
在一战中,美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其经济实力超过了其他国家,并
且在战争结束后,美国不仅经济实力迅速增长,还成为了世界上最大
的债权国。在巴黎和会上,美国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并且通过
《凡尔赛和约》确立了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权威地位。这使得美国成
为了世界体系中的重要参与者,并且明确了其对全球事务的影响力。
其次,一战后的体系标志着欧洲的霸权不再存在。在一战期间,
欧洲各大国相互之间的竞争和冲突加剧,破坏了原本的秩序。在巴黎
和会上,旧的帝国体系被拆除,新的边界被划定,旧有的殖民地被重
新分配。这导致了欧洲各国的实力大幅衰退,欧洲不再是世界的核心
地区。相反,较为新兴的国家如美国和日本崛起,世界格局开始发生
变化。
此外,一战后的体系促进了民族自决运动的兴起。巴黎和会上,
民族自决原则被广泛接受,并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国际准则。这意味着
各个民族有权选择其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从而推动了一系列独立
运动和国家的成立。例如,奥斯曼帝国解体后,土耳其成为独立国家;奥匈帝国解体后,东欧一系列国家如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等
相继独立。这些独立国家的形成对于重新塑造一战后的世界格局具有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中的全球巨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中的全球巨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战争。
这场战争的爆发与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不断积累有关,但战争结束后,全球范围内发生的巨变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本文将围绕着第一次世
界大战战争中的全球巨变展开探讨。
一、政治格局的巨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欧洲的政治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战前
的欧洲主要由多个大国组成,其中以英、法、德、奥匈帝国、俄罗斯
等为主要势力。然而,在战争期间,这些国家损耗了巨大的人力、物
力资源,国力大幅下滑。同时,随着美国的崛起,欧洲的霸主地位逐
渐削弱。在战争结束后的《凡尔赛和约》中,对德国的严厉惩罚导致
了战后的政治动荡,德国迅速形成了紧密结盟的纳粹党,为第二次世
界大战埋下了伏笔。
二、经济体系的巨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世界经济体系带来了巨变。战争中各国为了战胜
对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这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紧
张局势。同时,战后的和平谈判中,对战败国的赔偿要求巨大,导致
了全球的经济疲弱和通货膨胀问题。正是这种经济问题的积累,为第
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提供了土壤。
三、科技与文化的巨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也给科技与文化带来了巨变。在战争中,激烈的火
炮轰炸、毒气攻击、机械化战争等新型战斗手段的出现,为后来的军
事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战争中的生离死别、极端的疼痛与痛
苦也深深地影响了文化创作。从文学、艺术、音乐作品中,我们可以
看到战争带来的创伤和人们对和平的向往。
四、全球秩序的巨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国际秩序,形成了新的国
际关系格局。战争结束后,针对战胜国和战败国的领土重新划分、战
一 战后世界的新格局
一战后世界的新格局
一、“两极”与“冷战”
1、1945年2月,世界反法西斯即将胜利之际,苏、美、英三国领导人斯大林、罗斯福和邱吉尔在苏联的雅尔塔签订了雅尔塔协定,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基础上的雅尔塔协定对战后世界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两极格局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为了推行称霸全球的战略,美国放弃了战时与苏联的同盟,转向反共反苏。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针对苏联的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1955年,苏联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称这“华沙条约”,建立了抗衡北约的军事政治集团。简称“华约”。
“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标志着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形成。
3、战后,美国为什么要推行“冷战”政策?
(二战后,美国确立了霸权地位,欲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称霸世界,而共产主义制度将是它控制全球的最大障碍,社会主义国家是它的主要敌人。)
4、战与争霸:北约建立前,美国总统杜鲁门就宣称,美国要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人们称之为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冷战的标志)。
5、20世纪50年代以后,苏联的霸权主义也膨胀起来,在军事上成为与美国并列的超级大国,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争霸的极端体现。)以冷战为主要形式的美苏争霸,一直延续到80年代末。
6、冷战的结束: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各国和苏联的执政党丧失了政权,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意味着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格局的终结。
一张图读懂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的世界
一张图读懂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的世界
历史很有趣儿,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事半功倍。用思维导图将各知识点串联起来,以点带面,记住一个,串联一片,告别死记硬背,告别枯燥。
本思维导图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事件点,通过概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进程和结果,所产生的连锁反应及影响,将这段历史清晰的展现在眼前,为爱好历史、正在学习历史苦恼的学生提供方便。
世界近代史阶段分析特征191945
世界近代史阶段分析特征191945
世界现代史阶段特征分析
第四阶段“一战”后到“二战”的东西方世界(1917-1945年)
【阶段特征】本阶段开始,世界历史进入现代史时期(以19____年俄国十月革命为开端),这是现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同发展的历史时期。本阶段是从
19____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一时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也是战后动荡走向暂时稳定,并从大危机大动荡再次走向世界大战的时期。(注意:本阶段讲到的俄国十月革命是在19____年,即一战期间)【基本线索】
1、政治方面:本阶段世界历史发展变化基本上是在一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发生的,一方面资本主义重建统治秩序,经历了从动荡、革命到相对稳定繁荣的过程;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相互配合,出现了世界革命运动的高潮。(1)资本主义:一战后初期,资产阶级统治进一步稳定,到19____年所爆发的空前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面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两种不同政治发展道路,德、日等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统治,英、法、美坚持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道路。(2)社会主义:一方面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相互配合,出现了世界革命运动的高潮。十月革命的爆发使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现实,随着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形成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中心,但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出现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等问题。
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开始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的新时期,苏联成为国际共运的中心。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了俄国人民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内战争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党于19____年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实施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从19____年开始领导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到____年代中期(1936)首先建成了社会主义,但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十月革命后,在各国共产党普遍建立的基础上,19____年成立了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
【优化方案】2012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7单元单元高效总结课件 大纲版
(3)1921年3月开始,推行新经济政策,其要点包 年 月开始 推行新经济政策, 月开始, 在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括:在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 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 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有限度地允许 农民租佃土地和雇用劳工。在工业方面, 农民租佃土地和雇用劳工。在工业方面,涉及国 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有, 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 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 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 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兴办小企业。 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兴办小企业。 在流通方面,由最初实行的产品交换, 在流通方面,由最初实行的产品交换,转为允许 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分配。 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分配。
二、纵向梳理:专题知识归纳 纵向梳理: 1.十月革命后至 世纪 年代苏俄经济政策发 世纪30年代苏俄经济政策发 .十月革命后至20世纪 生的转变 (1)苏维埃政府成立后,苏维埃政权接管银行、 苏维埃政府成立后, 苏维埃政府成立后 苏维埃政权接管银行、 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 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 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 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 给农民耕种。 给农民耕种。 (2)1918年夏至 年夏至1921年初,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 年初, 年夏至 年初 其要点包括:实行余粮收集制; 策,其要点包括:实行余粮收集制;把大中企业 全都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 全都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取消一切商 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均由国家集中分配; 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均由国家集中分配;强 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高考史上一战至二战东西方考点回顾
高考史上一战至二战东西方考点回顾
高考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东西方考点述评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西方世界。(1917-1939)
这个阶段的历史很重要,一直是高考命题的xx。这个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1)1917-1923年:两个部分:一是以十月革命为xx的世界革命高潮(三个小部分:俄国、欧洲、美洲和东方);另一个是战后帝国主义瓜分世界战利品的制度:范思哲-华盛顿制度的建立。(2)1923-1929年:一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二是帝国主义“相对稳定局面”的形成和隐藏的尖锐矛盾。(3)1929-1939年:一是在大危机的沉重打击下,帝国主义阵营分为民主阵营和法西斯阵营;第二,苏联和斯大林体系的建设;是三个法西斯的疯狂扩张和大战的酝酿。总的来说有三条基本线索:一是帝国主义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动荡转变为暂时的稳定局面,再到大危机后的动荡,走向xx,爆发了xx世界大战。核心是帝国主义之间深刻而复杂的矛盾;第一,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后,俄国巩固政权,恢复经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第一,东方的革命运动进入xx时期,在30年代与反法西斯结合。理解这一阶段的关键是要明确这一阶段是一战和十月革命影响下的20年。
1.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经济、xx、阶级、政治X、战争、演习)。十月革命的历程(两次过渡: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从和平愿景过渡到暴力夺权。集中在四月大纲。掌握二月革命后俄罗斯复杂的局势。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2.如何理解苏俄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xx经济政策)
传 世界现代史(中考历史复习)
意 义
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②诞生了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③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 民的解放斗争。④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 的开端
考点2
新经济政策及斯大林时期的建设和探索
巩 固 政 权
对内 措施 对外 措施
①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将银 土地法令 》, 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②颁布《____________ 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③1918年3月,迁 都莫斯科。④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第一次世界大战 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______________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 东西方世界
考点聚焦
考点1 十月革命
背 景 起 义 结 果
①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阶级矛盾尖锐。②1917年,二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 与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同时存在。但掌握实权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 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 斯莫尔尼宫 ,领导起义。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_______________ 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____________ 人民委员会 ,列 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苏维埃政权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世界现代史知识整理
世界现代史知识整理
Ⅰ一战后的东西方世界(1917-1939)
一、东方世界: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的建设(一)十月革命1.背景(1)俄国社会的发展和矛盾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进工业化,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改革很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没有满足农民无偿获得土地的要求。到20世纪初,俄国在西方列强中处于落后地位。社会矛盾尖锐,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2)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和领袖在喀山,列宁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1893年,在圣彼得堡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做了大量工作,创立了圣被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它是俄国革命政党的萌芽,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与俄国工人运动开始结合。创办了全国性报纸《火星报》,为在俄国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思想上和组织上做准备。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列宁领导下制定的党纲,即明确提出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纲领。拥护列宁的人占多数,被称为布尔什维克派,标志着列宁主义诞生了。列宁指出,无产阶级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并与农民建立同盟,是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取得革命胜利的手段是武装起义,革命胜利以后必须建立工农民主专政.并立即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一战期间,沙皇俄国的落后与腐朽充分暴露了出
来,加深了人民群众的痛苦和不满。沙俄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沙皇政府在战场上频吃败仗,在国内危机四伏,革命不可避免。2.十月革命的胜利(1) 二月革命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23日),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市民举行示威游行,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资产阶级建立起临时政府,工人和士兵在起义中组织了自已的权力机关——工兵代表苏维埃。(2) 列宁发表《四月提纲》临时政府没有满足民众的要求,拒绝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俄国社会发展,继续进行战争。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国,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指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逐渐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1917年7月,临时政府使用武力镇压革命,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3)彼得格的起义的胜利1917年月11 月6日(俄历10月24日),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彼得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发动起义.占领了彼得格勒的战略要地和政府各部。停泊在涅瓦河口的巡洋舰“阿芙乐尔”号发出了进攻冬宫的信号,临时政府被推翻,彼得格勒起义胜利。这次革命发生在俄历十月,所以被称为“十月革命”。
一战后的世界格局
一战后的世界格局
【考情分析】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一战后的世界格局是历年中考的重点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主宰国家、实质、主要条约及其内容;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新格局及其作用等。《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的主要内容是命题的重点,往往结合中国历史的相关内容进行考查,例如巴黎和会与中国五四运动的联系;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九国公约》对中国造成的影响等。世界格局的变化也是历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如将一战后、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与当今的世界格局综合考查。复习本专题时,应注意前后联系,归纳比较。
【知识梳理】
一、一战后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形成背景:一战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战胜的协约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2.确立标志:1919年1月,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召开了巴黎和会。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决定成立国际联盟。之后,协约国还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
利亚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同《凡尔赛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1921~1922年,美日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及其他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
3.作用:凡尔赛体系重新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华盛顿体系协调了美、日矛盾,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4.实质:是一战后形成的新的统治秩序,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维持战后和平的新体系。
世界近现代史概述
③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向纵深发展。
发展轨迹:恢复——快速发展——
“黄金时期”——“滞胀”——
低速发展——增长加快。 主要特征: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的推动下,经济有了巨大的 发展,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 衡性进一步加剧,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受 到冲击。
④经济格局的重大变化:
美国经济霸权的确立—— 1973年地位丧失 经济格局多级化;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 , 已成为 20 世纪末和 21 世纪初世界经 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
1、一战后的东西方世界(1917— 1929) 2、世界经济大危机和法西斯势力 兴亡 (1929—1945)
(二)二战后至今:
1、两极格局下的世界(1945—20 世纪90年代初) 2、世界格局的新变化(20世纪90 年代初—今)
1、一战后的东西方世界(1917—1929)
(1)一战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改造建设 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和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②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2)一战后初期的亚非民族解放运动: (中国、朝鲜、印度、土耳其、埃及) (3)一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4)第二次世界大战: ( 1939——1945 )
1、两极格局下的世界(1945年 —20世纪90年代初)
(1)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
(2)二战后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 (3)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
2021届中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汇编: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东西方世界及第二次世界大战
九年级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东西方世界及第二次世界大战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1917年11月,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在彼得格林起义取得胜利。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诞生。其意义是: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1)1921年,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1922年底,成立苏联。[
3、概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1)1928—1937年,完成两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使苏联由传统的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增强。1936年的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确立。(2)1936年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
成,这一体制被称为“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中一定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也具有严重的弊端,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4、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
(1)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签署的《凡尔赛和约》规定:①领土: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②军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得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人;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③政治: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④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另行确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⑤殖民地: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原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最能体现会议的分赃性质)
世界现代史线索
世界现代史线索
重要事件:
一战后初期的东西方世界(1917年—20年代初期)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二月革命,推翻沙皇;《四月提纲》,十月革命(1917),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联建立(1922)。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标志—苏联新宪法(1936);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巴黎和会《凡尔赛条约》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中东以及非洲的统治新秩序。
国际联盟(英法操纵)
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及华盛顿体系的建立美国在其中获益最大,遏制了日本在亚洲的势力,从而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亚太的统治新秩序。
二战前的世界形势变化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原因:供需矛盾
罗斯福新政: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工业
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标志:希特勒上台;核心力量:纳粹党;方式:选举。日本法西斯统治的建立:核心力量:军部;方式:暗杀、政变;标志:广田上台。共产国际七大(1935):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西班牙内战: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民族战争。
德意日法西斯结盟: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意大利加入(1937),三国轴心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德黑兰会议
慕尼黑阴谋捷克斯洛伐克(绥靖政策顶峰)
二战的爆发(1939)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波兰北欧西欧诸国法国沦亡不列颠之战苏德战争
太平洋战争(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斯大林格勒,中途岛,阿拉曼;意大利投降;
开罗会议(台湾);德黑兰会议(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德国问题、联合国、苏对日作战);德国投降;波茨坦会议;日本投降。
一战后的世界格局
一战后的世界格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帝国主义战胜国按照各自的利益和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了殖民地并划分势力范围,建立起帝国主义列强新的世界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个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并不稳定,它以实力为基础,随着各国政治经济实力的此消彼长,一直进行着局部调整。战胜国还成立了一个仍由欧洲领导的世界性政治组织——国际联盟,用以维护帝国主义世界的新秩序。20世纪20年代,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洛迦诺公约》及其他国际性协议的相继出台;缓和了战胜国之间、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稳定了世界局势。
为防止新的战争,大国之间进行了裁军谈判,60多个国家缔结了《非战公约》。同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战胜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后,开始致力于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并取得重大成就。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处于暂时的和平状态。
世界近代史阶段分析特征1917-1945
权。而非常情况结束后,这一政策的弊端则日益显露出来,余粮收集制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
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农民的不满日益严重,工农联盟受到损害,出现严重的经济、
政治危机,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经济政策取而代之。
为解决政治、经济危机,1921 年 3 月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它的积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
约》《九国公约》,又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标志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完成。
内部矛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协调了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迎来了战后二十年代的国际和平与稳定。在相对稳
定的政治局面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集中精力恢复发展经济。但此体系:①从各面宰割德国等战败国,
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开始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的新时期,苏联成为国际共运的中心。以列宁为首的布 尔什维克党领导了俄国人民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内战争胜利后,布尔 什维克党于 1921 年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实施新经济政策。斯 大林从 1926 年开始领导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到 30 年代中期(1936) 首先建成了社会主义,但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十月革命后,在各国共产党普遍建立的基础 上,1919 年成立了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 2、经济方面: (1)资本主义:一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在 20 年代出现了以美国“柯立芝繁荣”为典型的相对稳定发展的 局面,但国际经济力量对比发生一些变化:英、法遭到削弱;美、日势力大增,美国开始掌握世界经济霸 权(注意,此时美国并没有取得世界霸权,这里只强调经济);1929-1933 年的经济危机使得资本主义国家 的政治、经济发展越来越不平衡,德、意、日法西斯国家通过片面发展军事工业,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发动对外战争来解决经济危机,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敌人;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以加强国家干预的办法, 克服了经济危机,并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发展起来。 (2)社会主义:在国际帝国主义包围下,苏联致力于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1928 年到 1937 年两个五年计 划的完成,基本上实现了农业集体化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1937 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 一、世界第二,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1936 年通过的苏联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 在苏联确立,也标志着斯大林时代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种体制是同苏联当时的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它使苏联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国力迅速增强,为二战中打败法 西斯国家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这种体制后来越来越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和其他各个领域的发展 3、国际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历史
教学内容:“一战”后的东西方世界
一、考点
(一)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的胜利
2.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二)战后欧洲的革命运动
1.德国十一月革命
2.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的兴亡
3.共产国际的建立
(三)印度、土耳其的民族解放运动
1.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四)苏联的社会主义的建设
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2.苏联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
(五)二十年代国际关系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
2.德国的赔款问题
3.洛迦诺公约
(六)二十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恢复和发展
二、知识点、能力点提示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相对落后的俄国首先发生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
2.分析匈牙利无产阶级在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的历史过程,依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分析这一历史现象。
3.运用共性与个性、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比较战后印度、土耳其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
4.运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5.掌握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内容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过程,正确认识该体系的性质、作用及隐含的诸多矛盾和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6.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的论点,分析美国政党政治的变化,美国金元外交的推行。
7.从共性和个性角度,了解二十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概况,比较各国政治、经济和内外政策的异同。
8.通过引导学生认识英美在鲁尔危机中的立场和推行道威斯计划的目的,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9.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洛迦诺公约对欧洲安全问题的解决和德国政治地位提高所产生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知识结构
(一)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1.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
①俄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②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③无产阶级及政党的成熟
2.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①二月革命②十月革命
3.巩固政权的措施
①经济措施②对外政策③军事措施
4.十月革命的意义
(二)战后欧洲革命运动的高涨
1.战后初期革命运动的高涨
2.德国十一月革命
①主要事件②魏玛共和国③性质及失败原因
3.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
①历史条件②特点
4.共产国际
(三)亚非的民族解放运动
1.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①原因②特点
2.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①国大党非暴力不合作计划②内容③评价
3.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①原因②过程③凯末尔改革
(四)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新经济政策
①原因②内容③评价
2.苏联成立
3.高度集中经济和政治体制
①苏联新宪法②评价高度集中体制③个人崇拜
(五)“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
1.巴黎和会
①目的②各国争霸世界的企图③凡尔赛体系及评价
2.国联
3.华盛顿会议
①原因②内容③结果
(六)二十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1.二十年代的美法
①美经济衰退,政党政治变化及殖民地独立和自治领分离运动加强。②法国经济困难及对外政策
2.意大利法西斯上台
①背景②建立
3.二十年代的美国和日本
①美国经济繁荣、金元外交②日本经济发展、对外扩张政策
(七)二十年代的国际关系:
1.主要事件
2.德国赔款问题
①赔款的确定②各种危机③道威斯计划④结果
3.洛迦诺公约
①目的②内容③影响
【同步达纲练习】
四、能力训练
(一)选择题
1.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
A.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战胜资本主义
B.是苏联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方针
C.恢复了自由贸易和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
D.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熟的表现
分析与答案: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答案是A
2.1918—1923年资本主义世界出现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
A.各战败国因大战带来的灾难特别严重
B.战败国国内社会矛盾尤为尖锐
C.战胜国同样面临战争带来的灾难
D.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鼓励
分析与答案:此题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个性和共性的理解与判断能力。答案是D
3.德国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革命的相同点是( )
A.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
D.苏维埃共和国被镇压
分析与答案:此题旨在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答案是D
4.下列哪项不是一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特点( )
A.运动的类型与发展道路多样性
B.采取了和平与合法的斗争手段
C.中国等国无产阶级开始探索符合本国特点的民族解放道路
D.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了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
分析与答案:此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共性的判断能力。答案是D
5.对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的全部内含最确切的理解应是:( )
A.以非暴力的手段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者
B.以不合作的态度抵制英国殖民统治者
C.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取得印度自治
D.以和平的手段对抗英国殖民当局的压迫
分析与答案: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判断能力,答案是D。
6.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对“相对稳定”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政治上无产阶级革命转入低潮
B.在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C.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和平共处”
D.在国际关系上,英美之间达成均势
分析与答案:这是一道逆向型选择题,主要考查特定历史阶段的认识。答案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