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学全套PPT课件
合集下载
推拿学全套ppt课件
![推拿学全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b312a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a.png)
THANK YOU
采用冷敷、按压、抬高等方法, 缓解疼痛和肿胀,促进恢复。
失眠
采用头部按摩、揉捏等手法,舒 缓紧张情绪,促进睡眠。
04
推拿学的临床应用
推拿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神经系统康复
推拿可通过刺激皮肤和深层组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 进神经系统的修复和再生,对脑卒中、脊髓损伤等神经系 统疾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骨关节疾病康复 推拿能够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促进关节活动度恢复, 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骨关节疾病的康复治疗具有显 著效果。
03
常见病症的推拿治疗
颈椎病的推拿治疗
01
02
03
适应症
颈部肌肉紧张、疼痛,活 动受限,头晕、头痛等症 状。
治疗方法
采用揉、捏、滚、推等手 法,舒缓颈部肌肉,缓解 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度。
注意事项
避免暴力操作,以免加重 病情;对于脊髓型颈椎病 等严重情况,应谨慎选择 推拿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的推拿治疗
适应症
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 活动受限等症状。
治疗方法
采用按、揉、推、扳等手 法,缓解腰部肌肉紧张, 减轻椎间盘压力,改善局 部血液循环。
注意事项
急性期应以缓解疼痛为主, 避免过度刺激;缓解期可 加强腰部肌肉锻炼,预防 复发。
肩周炎的推拿治疗
适应症
01
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夜间加重等症状。
治疗方法
02
推拿技巧与效果评估
技巧掌握
推拿医生应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推拿技巧,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舒适度。同 时,要注意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其需求和感受,以便更好地调整手法和力 度。
效果评估
在推拿治疗过程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并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治疗结束后,应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以 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手法。
推拿学总论ppt课件
![推拿学总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153bec08a1284ac85043eb.png)
第一章 推拿总论
1、第推拿学导读 推 。一拿,又称按摩,古称按跷、案跷、折技 推章拿一名最早见于明代著名儿科专家万全
所概著《幼科发挥》(1549年成书)中。这 一 ,说名 使称推的拿演疗变法, 更反 接映 近了 科手 学法 合的 理发,展是和推变拿化发
展史上一个巨大飞跃。
推拿: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推拿
动推。 AV压力差
血液流动减慢 /停
止拿
推拿手法
作 心脏
瘀血
用
原
理
第
二 二章、改善血液的流变 血推液的粘稠度 血拿液流动速度
推作拿通过手法挤压的作用,可以提高流速 ,用改善血液的流变。
拿 推拿学中正骨推拿与小儿
简 推拿的分科分化。
史
8、明代是中国推拿史上的
一 第二个盛世。在按摩治疗
中 国 推
小儿疾病方面,初步积累 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 知 识 。 至 1601 年 , 中 国 第 一 部 小 儿 推 拿 专 著 ——《
拿 小儿按摩经》问世。此外
简 ,我们今天采用的“按摩
史 ”这一学科名称,正是这
第 医生运用推拿手法或借助于一定的
一
推拿工具作用于患者体表的特定部
章
位或穴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
概
法,属于中医外治法范畴。
说
推拿学:是研究用推拿疗法治疗疾 病的一门系统科学。主要研究推拿
治疗疾病的作用原理、治疗方法、
适用范围等。
一 推中拿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推国拿起源于劳动。
人推类本能地以手按以止血,摩以消肿止痛
。拿经过漫长的日积月累,终于总结出一些 原简始的推拿方法,而使之成为人们治疗疾 病史的常用方法之一。
1、第推拿学导读 推 。一拿,又称按摩,古称按跷、案跷、折技 推章拿一名最早见于明代著名儿科专家万全
所概著《幼科发挥》(1549年成书)中。这 一 ,说名 使称推的拿演疗变法, 更反 接映 近了 科手 学法 合的 理发,展是和推变拿化发
展史上一个巨大飞跃。
推拿: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推拿
动推。 AV压力差
血液流动减慢 /停
止拿
推拿手法
作 心脏
瘀血
用
原
理
第
二 二章、改善血液的流变 血推液的粘稠度 血拿液流动速度
推作拿通过手法挤压的作用,可以提高流速 ,用改善血液的流变。
拿 推拿学中正骨推拿与小儿
简 推拿的分科分化。
史
8、明代是中国推拿史上的
一 第二个盛世。在按摩治疗
中 国 推
小儿疾病方面,初步积累 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 知 识 。 至 1601 年 , 中 国 第 一 部 小 儿 推 拿 专 著 ——《
拿 小儿按摩经》问世。此外
简 ,我们今天采用的“按摩
史 ”这一学科名称,正是这
第 医生运用推拿手法或借助于一定的
一
推拿工具作用于患者体表的特定部
章
位或穴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
概
法,属于中医外治法范畴。
说
推拿学:是研究用推拿疗法治疗疾 病的一门系统科学。主要研究推拿
治疗疾病的作用原理、治疗方法、
适用范围等。
一 推中拿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推国拿起源于劳动。
人推类本能地以手按以止血,摩以消肿止痛
。拿经过漫长的日积月累,终于总结出一些 原简始的推拿方法,而使之成为人们治疗疾 病史的常用方法之一。
推拿学全套PPT课件
![推拿学全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993954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43.png)
推拿学的特点与优势
01 02 03 04
优势
无副作用:推拿学采用自然疗法,非药物疗法,不使用化学药物或其 他有害物质,因此具有无副作用的优势。
适应范围广:推拿学适用于各个年龄段、性别、体质的人群,可用于 治疗多种疾病,同时也可用于预防和保健。
疗效显著:推拿学通过手法操作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具有见效快、 疗效显著的特点。
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结词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防 止病情恶化。
详细描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腰部疾病,表现为腰部疼痛、 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通过 手法治疗、针灸、拔罐等多种方式,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 能,防止病情恶化。
肩周炎
总结词
推拿治疗肩周炎可以缓解疼痛、改善肩部活动范围,促进肩周炎的康复。
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表面做轻柔的环形揉动,产生温热感和放 松效果,有助于缓解肌肉疼痛和疲劳。
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表面做平稳的推动,产生轻柔的刺激和舒 适感,有助于舒缓肌肉疼痛和促进血液循环。
推拿技巧与要领
01
02
03
04
力度适中
推拿时力度要适中,不要过于 用力或过于轻柔,以达到有效
的刺激和放松效果为宜。
推拿学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促进血液循环
推拿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 局部血液供应,改善组织营养 状况,缓解疼痛和促进愈合。
缓解肌肉紧张
推拿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 ,减轻疼痛和僵硬,改善肌肉 功能。
松解粘连组织
推拿可以松解粘连组织和瘢痕 ,改善关节活动度和功能,缓 解疼痛和促进康复。
调整神经系统
推拿可以刺激神经系统,调节 神经功能,缓解疼痛和改善睡
推拿学全套PPT课件
![推拿学全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16585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34.png)
02
CATALOGUE
推拿基础理论
经络与穴位
经络系统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等。经络与穴位是推 拿学的基础,通过刺激穴位可调节人体气血运行,到达治疗疾病的目的。
穴位分类
穴位可分为经穴、奇穴和阿是穴等,每个穴位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作用。了解 穴位的定位和功能是进行推拿治疗的条件。
推拿学特点
推拿学具有无创、无痛、无副作用的 特点,通过刺激穴位和调整气血来到 达治疗疾病的目的。
推拿学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起源与发展
推拿学起源于中国古代的 中医理论,经过长期实践 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完全 的学科体系。
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扁鹊、华佗、张仲景等历 代名医都对推拿学的发展 做出了重要奉献。
01
不同年龄段推拿保健的定义
根据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推拿手法和穴位来到达保健效
果的方法。
02
不同年龄段推拿保健的作用
促进生长发育、缓解儿童常见病、提高青少年身体素养、缓解中老年常
见病等。
03
不同年龄段推拿保健的方法
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推拿手法和穴位,如儿童常用
捏脊、揉腹等手法,中老年常用推拿腰背、拍打四肢等手法。
现代发展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推 拿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 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 善。
推拿学的应用范围
内科疾病
推拿学对于一些内科疾病如感冒 、咳嗽、哮喘等有一定的治疗效
果。
骨伤科疾病
对于一些骨伤科疾病如颈椎病、腰 椎间盘突出等,推拿学通过手法治 疗和康复训练来缓解症状。
其他疾病
推拿学还可用于治疗一些神经系统 疾病、妇科疾病等,对于一些慢性 病和亚健康状态也有一定的调理作 用。
推拿培训课件ppt
![推拿培训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77484856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00.png)
2023-2026
ONE
KEEP VIEW
推拿培训课件
REPORTING
CATALOGUE
目 录
• 推拿简介 • 推拿手法 • 推拿穴位 • 常见病症的推拿治疗 • 推拿实践操作
PART 01
推拿简介
推拿的定义与历史
推拿的定义
推拿是一种通过手法按摩作用于人体特定穴位和部位,以达 到舒缓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等效果的中医治 疗方法。
推拿的作用
推拿可以用于治疗各种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内科、妇科、儿 科等多种疾病。同时,推拿还可以用于预防疾病和保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 强身体机能。
推拿的适用范围与注意事项
适用范围
推拿适用于各种年龄段的人群,特别是对于慢性疲劳、肌肉疼痛、关节炎症等疾 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
在进行推拿治疗时,应注意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过度按摩或不当按摩导致的不 良反应。同时,患有严重疾病或急性炎症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推拿治疗。
内关穴
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 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三阴交穴
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 缘后方。
PART 04
常见病症的推拿治疗
头痛的推拿治疗
总结词
通过推拿手法缓解头痛症状,促进血 液循环,放松肌肉。
详细描述
针对头痛症状,可以采用推拿手法如 按揉太阳穴、梳理头部经络、轻拍头 部等,以缓解头痛,促进血液循环, 放松肌肉,达到治疗目的。
详细描述
拍法是用手掌或掌根在皮肤表面做节律性的 拍击的一种手法。在操作时,要保持力度适 中、均匀,使局部产生舒适感,达到放松身 体、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拍法常用于肩部
、背部、臀部等部位。
ONE
KEEP VIEW
推拿培训课件
REPORTING
CATALOGUE
目 录
• 推拿简介 • 推拿手法 • 推拿穴位 • 常见病症的推拿治疗 • 推拿实践操作
PART 01
推拿简介
推拿的定义与历史
推拿的定义
推拿是一种通过手法按摩作用于人体特定穴位和部位,以达 到舒缓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等效果的中医治 疗方法。
推拿的作用
推拿可以用于治疗各种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内科、妇科、儿 科等多种疾病。同时,推拿还可以用于预防疾病和保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 强身体机能。
推拿的适用范围与注意事项
适用范围
推拿适用于各种年龄段的人群,特别是对于慢性疲劳、肌肉疼痛、关节炎症等疾 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
在进行推拿治疗时,应注意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过度按摩或不当按摩导致的不 良反应。同时,患有严重疾病或急性炎症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推拿治疗。
内关穴
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 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三阴交穴
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 缘后方。
PART 04
常见病症的推拿治疗
头痛的推拿治疗
总结词
通过推拿手法缓解头痛症状,促进血 液循环,放松肌肉。
详细描述
针对头痛症状,可以采用推拿手法如 按揉太阳穴、梳理头部经络、轻拍头 部等,以缓解头痛,促进血液循环, 放松肌肉,达到治疗目的。
详细描述
拍法是用手掌或掌根在皮肤表面做节律性的 拍击的一种手法。在操作时,要保持力度适 中、均匀,使局部产生舒适感,达到放松身 体、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拍法常用于肩部
、背部、臀部等部位。
推拿手法学-ppt课件
![推拿手法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c839d3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84.png)
渗透而加强疗效。
(三)推法 推法是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的穴位或部位
上,缓缓进行单方向的直线移动的一种手法。用指 称指推法;用掌称掌推法;用肘称肘推法。 1.动作要领 沉肩,垂肘,肘关节微屈或屈曲。指、 掌或肘部紧贴皮肤,压力要平稳,速度要均匀而缓 慢。推法频率每分钟30~60次。
2.临床应用 本手法适用于全身各部位。有行气 活血、消肿止痛、舒筋活络、健脾和胃的功能。临 床用于肝郁气滞、脘腹胀满、肩臂酸痛、麻木不仁
1、改善肌肉营养代谢。 2、促进组织修复。 3、分离粘连。 4、纠正解剖位置异常;
5、促进突出物的回纳或移位。 6、解除肌肉痉挛。 7、促进炎症介质分解、稀释。 8、促进水肿、血肿的吸收。
第五节 推拿手法的补泻作用
1、按经络循行,顺为补 2、按血流方向,向心为补 3、按手法刺激强度,轻为补 4、按手法频率,缓为补 5、按手法的运动方向,顺为补 6、按治疗时间,长为补
沉肩、垂肘、悬腕
手握空拳、拇指自然着力
一指禅推法(二):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主动 左右摆动,带动腕关节和拇指节律性地摆动。
腕部向内摆动
腕部向外摆动
一指禅推法(二):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主动 左右摆动,带动腕关节和拇指节律性地摆动。
腕部向内摆动
腕部向外摆动
2.临床应用 本手法接触面积小,深透度大, 刺激量属于中等,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和穴位。 有调和营卫,舒筋活络,健脾和胃,祛瘀消 积,调和脏腑的功能。临床上多用于伤、内、 外、妇、儿各科许多病症。如头痛,胃脘痛,
1.动作要领 腕部放松,沉肩,垂肘,悬腕, 肘关节略低于腕部。以肘部为支点,前臂做 主动摆动,带动腕部和拇指关节作屈伸运动。 压力平稳,不可用蛮力,摆动幅度要均匀, 动作要灵活,要紧推慢移。手法频率每分钟
(三)推法 推法是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的穴位或部位
上,缓缓进行单方向的直线移动的一种手法。用指 称指推法;用掌称掌推法;用肘称肘推法。 1.动作要领 沉肩,垂肘,肘关节微屈或屈曲。指、 掌或肘部紧贴皮肤,压力要平稳,速度要均匀而缓 慢。推法频率每分钟30~60次。
2.临床应用 本手法适用于全身各部位。有行气 活血、消肿止痛、舒筋活络、健脾和胃的功能。临 床用于肝郁气滞、脘腹胀满、肩臂酸痛、麻木不仁
1、改善肌肉营养代谢。 2、促进组织修复。 3、分离粘连。 4、纠正解剖位置异常;
5、促进突出物的回纳或移位。 6、解除肌肉痉挛。 7、促进炎症介质分解、稀释。 8、促进水肿、血肿的吸收。
第五节 推拿手法的补泻作用
1、按经络循行,顺为补 2、按血流方向,向心为补 3、按手法刺激强度,轻为补 4、按手法频率,缓为补 5、按手法的运动方向,顺为补 6、按治疗时间,长为补
沉肩、垂肘、悬腕
手握空拳、拇指自然着力
一指禅推法(二):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主动 左右摆动,带动腕关节和拇指节律性地摆动。
腕部向内摆动
腕部向外摆动
一指禅推法(二):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主动 左右摆动,带动腕关节和拇指节律性地摆动。
腕部向内摆动
腕部向外摆动
2.临床应用 本手法接触面积小,深透度大, 刺激量属于中等,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和穴位。 有调和营卫,舒筋活络,健脾和胃,祛瘀消 积,调和脏腑的功能。临床上多用于伤、内、 外、妇、儿各科许多病症。如头痛,胃脘痛,
1.动作要领 腕部放松,沉肩,垂肘,悬腕, 肘关节略低于腕部。以肘部为支点,前臂做 主动摆动,带动腕部和拇指关节作屈伸运动。 压力平稳,不可用蛮力,摆动幅度要均匀, 动作要灵活,要紧推慢移。手法频率每分钟
推拿学全套课件
![推拿学全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8fc1bb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3c.png)
首先,加强推拿学的科学研究,深入 探讨推拿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规律 ,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加强推拿学的普及和推广,让 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推拿学,扩大推 拿学的应用范围和社会影响力。
THANKS
[ 感谢观看 ]
失眠
通过推拿手法改善睡眠质 量,缓解失眠症状,提高 睡眠质量。
特殊病症的推拿治疗案例
颈椎病
通过推拿手法缓解颈椎病 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改善 颈椎功能。
腰椎间盘突出
通过推拿手法缓解腰椎间 盘突出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减轻患者痛苦。
肩周炎
通过推拿手法缓解肩周炎 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改善 肩关节功能。
推拿学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案例
传统医学的教育与现代医学的研究相结合
传统医学的教育注重传承和实践,现代医学的研究注重创新和实验验证,两者结合可以推 动推拿学的不断发展。
CHAPTER 05
推拿学案例分析
常见病症的推拿治疗案例
01
02
03
感冒
通过推拿手法缓解感冒引 起的鼻塞、咳嗽等症状, 提高身体免疫力。
头痛
通过推拿手法缓解头痛, 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 质量。
推拿手法分类
01
02
03
04
摩擦类手法
包括推、摩、擦、揉、捏、搓 等手法,通过在皮肤表面进行
摩擦来刺激穴位和经络。
挤压类手法
包括按、压、点、捏、拿等手 法,通过挤压肌肉和关节来刺
激穴位和经络。
振动类手法
包括抖、振、颤等手法,通过 振动肌肉和关节来刺激穴位和
经络。
叩击类手法
包括敲、击、弹等手法,通过 叩击皮肤和肌肉来刺激穴位和
推拿学以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为许多常见病和慢性病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手 段。通过推拿手法,可以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肌肉紧张等症状,对 于一些疾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推拿PPT课件
![推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54dd8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e9.png)
推拿PPT课件
2024/1/30
1
contents
目录
2024/1/30
• 推拿基本概念与原理 • 常见推拿手法介绍 • 推拿在常见病症中的应用 • 推拿操作注意事项与禁忌 • 推拿效果评估与后续护理建议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2
01
推拿基本概念与原理
2024/1/30
3
推拿定义及作用
作用
缓解肌肉痉挛、消除疲劳、活 血止痛。
13
摩法
2024/1/30
定义
用指或掌在身体某一部位做轻柔的摩 动。
分类
指摩法、掌摩法。
动作要领
肘关节微屈,腕关节放松,指掌自然 伸直,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前臂做 节律性的环旋运动。
作用
温经散寒、消瘀散结、祛风除湿。
14
推法
定义
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 身体某一部位,进行单 方向的直线或弧线推动
2024/1/30
21
腰肌劳损推拿治疗
01
推拿对腰肌劳损的疗效
通过推拿可以舒缓腰部肌肉紧张,促进腰部血液循环和代谢,缓解腰部
疼痛和不适感。
02
常用推拿手法
揉捏、推拿、按压等手法,针对腰部肌肉进行放松,同时配合腰部热敷
和拔罐等疗法,促进腰部恢复。
2024/1/30
03
注意事项
腰肌劳损推拿治疗需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法和力度
8
推拿治疗原则及适应症
调整阴阳
使机体阴阳恢复平衡。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根据不同季节、地域和个体差异制定治疗方案。
2024/1/30
9
推拿治疗原则及适应症
骨伤科疾病
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2024/1/30
1
contents
目录
2024/1/30
• 推拿基本概念与原理 • 常见推拿手法介绍 • 推拿在常见病症中的应用 • 推拿操作注意事项与禁忌 • 推拿效果评估与后续护理建议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2
01
推拿基本概念与原理
2024/1/30
3
推拿定义及作用
作用
缓解肌肉痉挛、消除疲劳、活 血止痛。
13
摩法
2024/1/30
定义
用指或掌在身体某一部位做轻柔的摩 动。
分类
指摩法、掌摩法。
动作要领
肘关节微屈,腕关节放松,指掌自然 伸直,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前臂做 节律性的环旋运动。
作用
温经散寒、消瘀散结、祛风除湿。
14
推法
定义
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 身体某一部位,进行单 方向的直线或弧线推动
2024/1/30
21
腰肌劳损推拿治疗
01
推拿对腰肌劳损的疗效
通过推拿可以舒缓腰部肌肉紧张,促进腰部血液循环和代谢,缓解腰部
疼痛和不适感。
02
常用推拿手法
揉捏、推拿、按压等手法,针对腰部肌肉进行放松,同时配合腰部热敷
和拔罐等疗法,促进腰部恢复。
2024/1/30
03
注意事项
腰肌劳损推拿治疗需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法和力度
8
推拿治疗原则及适应症
调整阴阳
使机体阴阳恢复平衡。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根据不同季节、地域和个体差异制定治疗方案。
2024/1/30
9
推拿治疗原则及适应症
骨伤科疾病
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推拿学课件ppt课件
![推拿学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6f7439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fd.png)
推拿学课件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推拿学概述 • 推拿手法与技巧 • 常见病症的推拿治疗 • 推拿与中医理论的关联 • 推拿实践指导与案例分析 • 推拿学的现代研究与发展趋势
01
推拿学概述
推拿学的定义与发展
推拿学的定义
推拿学是研究推拿理论、手法、临床应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属于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拿手法对于内科疾病如感冒、咳嗽、哮喘、 高血压等也有一定疗效,可以通过调节人体 生理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妇科疾病
儿科疾病
推拿手法对于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 乳腺增生等也有较好疗效,可以通过调节女 性内分泌系统达到治疗目的。
推拿手法对于儿科疾病如小儿感冒、咳嗽、 腹泻、消化不良等也有良好疗效,且安全无 创伤,易于被儿童接受。
国际教育培训
开展国际教育培训项目,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推拿专业人才,推 动推拿学的全球化传播。
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
智能化辅助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开发 智能化辅助诊断和治疗系统,提高推拿治
疗的精准度和便捷性。
A 个性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 个性化的推拿治疗方案,提高治疗
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观察患者反应
在推拿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如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推拿 并及时处理。
03
常见病症的推拿治疗
颈椎病的推拿治疗
颈椎病的概述 定义、发病原因、症状表现等
推拿治疗颈椎病的原理
通过推拿手法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局 部血液循环等
推拿治疗颈椎病的步骤 患者体位、推拿手法、治疗时间等
功能的调控系统。
பைடு நூலகம்
腧穴的分类与功能
contents
目录
• 推拿学概述 • 推拿手法与技巧 • 常见病症的推拿治疗 • 推拿与中医理论的关联 • 推拿实践指导与案例分析 • 推拿学的现代研究与发展趋势
01
推拿学概述
推拿学的定义与发展
推拿学的定义
推拿学是研究推拿理论、手法、临床应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属于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拿手法对于内科疾病如感冒、咳嗽、哮喘、 高血压等也有一定疗效,可以通过调节人体 生理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妇科疾病
儿科疾病
推拿手法对于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 乳腺增生等也有较好疗效,可以通过调节女 性内分泌系统达到治疗目的。
推拿手法对于儿科疾病如小儿感冒、咳嗽、 腹泻、消化不良等也有良好疗效,且安全无 创伤,易于被儿童接受。
国际教育培训
开展国际教育培训项目,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推拿专业人才,推 动推拿学的全球化传播。
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
智能化辅助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开发 智能化辅助诊断和治疗系统,提高推拿治
疗的精准度和便捷性。
A 个性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 个性化的推拿治疗方案,提高治疗
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观察患者反应
在推拿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如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推拿 并及时处理。
03
常见病症的推拿治疗
颈椎病的推拿治疗
颈椎病的概述 定义、发病原因、症状表现等
推拿治疗颈椎病的原理
通过推拿手法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局 部血液循环等
推拿治疗颈椎病的步骤 患者体位、推拿手法、治疗时间等
功能的调控系统。
பைடு நூலகம்
腧穴的分类与功能
按摩推拿ppt课件
![按摩推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e7c5a2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3b.png)
拿风池
双手拇指与食指相对,提拿风 池穴。
按揉颈项部
双手多指交替按揉颈项部肌肉 。
捏拿肩井
双手拇指与四指相对,捏拿肩 井穴。
叩击肩背部
双手空拳叩击肩背部肌肉。
腰背部按摩推拿
按揉腰背部
双手掌根或全掌交替按揉腰背部肌肉。
叩击腰背部
双手空拳叩击腰背部肌肉。
捏拿腰部肌肉
双手拇指与四指相对,捏拿腰部肌肉。
摩擦腰骶部
适应症与禁忌症
01
各种出血性疾病患者
02
恶性肿瘤局部及结核病患者
孕妇腹部及腰骶部禁止推拿按摩
03
02 常见按摩推拿手法介绍
揉捏法
01
02
03
揉法
用手指、掌根或鱼际在身 体某部位做轻柔和缓的旋 转运动,带动该处的皮下 组织。
捏法
用拇指和食指、中指相对 ,提捏皮肤及皮下组织, 做挤捏或提捏的连续动作 。
后续治疗建议提供
1 2
个性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治疗效果,制定个性化的 后续治疗方案,包括按摩推拿的频率、强度、时 间等。
综合治疗措施
除了按摩推拿外,还可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针 灸、拔罐、艾灸等,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3
生活习惯调整
建议患者调整生活习惯,如保持正确的坐姿、睡 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等,以预防病情复 发。
拨筋法、刮痧法等。
流派手法
不同地域或流派传承的 独特手法,如一指禅推
法、滚法等。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软组织损伤
颈肩腰腿痛
适应症与禁忌症
神经系统疾病(如偏 瘫、截瘫)
妇科疾病(如月经不 调、痛经)
内科疾病(如高血压 、糖尿病)
双手拇指与食指相对,提拿风 池穴。
按揉颈项部
双手多指交替按揉颈项部肌肉 。
捏拿肩井
双手拇指与四指相对,捏拿肩 井穴。
叩击肩背部
双手空拳叩击肩背部肌肉。
腰背部按摩推拿
按揉腰背部
双手掌根或全掌交替按揉腰背部肌肉。
叩击腰背部
双手空拳叩击腰背部肌肉。
捏拿腰部肌肉
双手拇指与四指相对,捏拿腰部肌肉。
摩擦腰骶部
适应症与禁忌症
01
各种出血性疾病患者
02
恶性肿瘤局部及结核病患者
孕妇腹部及腰骶部禁止推拿按摩
03
02 常见按摩推拿手法介绍
揉捏法
01
02
03
揉法
用手指、掌根或鱼际在身 体某部位做轻柔和缓的旋 转运动,带动该处的皮下 组织。
捏法
用拇指和食指、中指相对 ,提捏皮肤及皮下组织, 做挤捏或提捏的连续动作 。
后续治疗建议提供
1 2
个性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治疗效果,制定个性化的 后续治疗方案,包括按摩推拿的频率、强度、时 间等。
综合治疗措施
除了按摩推拿外,还可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针 灸、拔罐、艾灸等,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3
生活习惯调整
建议患者调整生活习惯,如保持正确的坐姿、睡 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等,以预防病情复 发。
拨筋法、刮痧法等。
流派手法
不同地域或流派传承的 独特手法,如一指禅推
法、滚法等。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软组织损伤
颈肩腰腿痛
适应症与禁忌症
神经系统疾病(如偏 瘫、截瘫)
妇科疾病(如月经不 调、痛经)
内科疾病(如高血压 、糖尿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拿学
第一章概论
1
推拿古称按摩、按跷、乔摩、按扤、跷摩。推 拿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研究推拿的理论手 法及其作用于穴位或部位上,防治疾病的一门学 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门 派众多。
2
第一节推拿起源及发展简史
3
推拿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起源于古老的民间,是人类在“推拿”这一名称, 最早见于明代龚云林的《小儿推拿活婴秘旨》, 张介宾的《类经》注释亦有引用。我国现存最早 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中央者, 其地平以湿……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 按跷,故导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也”,不仅说 明了推拿起源于我国的中原地区,同时也表明了 早在《内经》成书的秦汉时期以前,推拿即已成 为重要的医疗手段之一。
8
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继承和发扬祖国 传统医学的方针政策,相继建立起中医院、 中医学校(学院)以及中医研究机构,1955 年重庆开设了首届西医学中医班,其中包括 了推拿课程;上海于1958年成立了推拿门诊 部,全国各地的推拿交流、讲学、科研活动 广泛开展起来,各种手法流派得到充分挖掘, 并推陈出新,如:一指禅推拿疗法﹑腹诊推 拿法﹑脏腑推拿法﹑指针疗法﹑点穴疗法、 内功推拿法等,按摩推拿事业步入新生。
12
3.信息调整
经络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人体内外表里 之间,以行气血,营阴阳。近代生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体的 各个脏器都有特定的生物信息(各脏器固有频率及生物电 等),当某一脏器发生病变时有关的生物信息就会发生变化, 而该脏器生物信息的改变可影响整个系统乃至全身的机能平 衡。推拿通过各种刺激或能量传递的形式将一定的生物信息 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通过对该部位或穴位的推拿作用, 将信息传递系统输入到有关脏器,对失常的生物信息加以调 整,从而起到对病变脏器的调整作用。
由于此时按摩推拿的再次兴盛,按摩的另一个重要分支 ——“小儿推拿” 从此登上历史舞台。小儿患病的特点是叙述不清,服药困难,哭闹拒刺, 因此小儿推拿在成人按摩术的长期经验积累中应运而生。明·永乐乙酉年(公 元1405年)的《袖珍小儿方》就有“秘传看惊掐筋口授心法”的记载,被疑 为后世小儿推拿的雏形。明·万历年间面世的《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和 流传至今的《小儿推拿秘诀》则标志着小儿推拿的正式面世。“推拿”一 词就首见于此。而《小儿按摩经》可称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推拿专著。
9
第二节 推拿知要
推拿是在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指导下, 经过数千年的生活和医疗实践积累所产生的 一门临床科学,始终遵循着以中医基础理论 为指导的辨证施治原则。其治疗的作用原理 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0
1.纠正解剖位置的异常
推拿所治之病,多为跌仆闪挫之症,
“皆为有形之疾,最急切之图,没如即时恢
13
4.纠正解剖位置与改变系统内能、调整信 息的结合
形伤肿,气伤痛,肿则气机不畅,气机不畅则瘀肿更甚, 二者互为因果。凡因各种跌仆闪挫导致解剖位置失常者,有 关的系统内能必然发生改变,系统内能的改变,又会造成疾 病的进一步发展。而生物信息的异常传递与导致这一不良循 环有着很大关系,治疗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用纠正解剖位置 的失常和调整信息以及改变系统内能相结合的方法多方兼顾。
复其伤损,而后徐图可也。”凡关节错位,
肌腱滑脱等有关组织解剖位置异常而致的病
症,均应首先通过外力直接作用加以纠正。
使关节归正,筋脉顺畅,以收立竿见影之效。
11
2.改变有关的系统內能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 滞则血瘀,血瘀而气亦滞。因此损伤后的机 体必然出现相应的功能紊乱。某一系统内能 的失调亦可导致该系统出现病变;而某一系 统的病变也必然引起该系统内能的异常。推 拿通过调畅气机,活血通脉,可对失调的系 统内能进行适当的调整,起到积极的治疗作 用。
6
宋、金、元时期 战乱频繁,按摩推拿仍在民间广为流传,理论与实 践继续得到丰富。就连宋徽宗赵佶敕令编撰的《圣济总录·治法门》亦有专 篇论述。而宋史《艺文志》也有“按摩要法”,“按摩法”的记载。金·张 子和的《儒门事亲》已把按摩列入汗、吐、下三法之中。
明代 按摩又有了新的发展,尤其是小儿按摩的进步更为突出。而 “推拿”一词就出现于此时。明史《百官志》记载:“太医院掌医疗之法, 凡医术为十三科,曰大方脉,……按摩,……”张介宾也在《类经》中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摩列为十三科之一,而且在手法治疗中提出了辨证论治的观点。
4
而司马迁的《史记·扁鹊传》记载:“上古之时, 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酒、鑱石、桥引、案扤、 毒熨……”,更是把推拿治疗的实际运用上溯到遥远的 上古。而汉代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首次提到 的“膏摩”一词,代表了推拿介质的出现。
5
魏、晋、南北朝时期 导引按摩作为养生寿世的重要 手段受到世人的推崇。葛洪的《抱朴子》遐览篇记有“按 摩经导引经卷”;《肘后方》亦载有“令爪病人人中治卒 死”的急救治疗手法。
7
清代 按摩推拿更是名家倍出,流派纷呈,论述 颇丰,吴师机的《理瀹骈文》,《摄生要言》, 汪词巷的《勿药元诠》,王祖源的《内功图说》 等都介绍了导引按摩的方法。而吴谦等编著的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则更为系统地总结了 按摩推拿对伤科疾病的治疗手法:摸、接、端、 提、按、摩、推、拿八法。同时提出了:“手法 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必知其体相,识 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 心转,法从手出”的辨证施术原则,至今仍受到 后世医家的推崇。
隋、唐时期 是按摩推拿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 按摩不再仅仅流传于民间,而且也成为太医署的重要组成 之一,名曰:“按摩科”。而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 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王焘的《外台秘要》和蔺道 人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等著作的相继出现,也使按摩 推拿的理论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当时的隋《百官志》记载: “太医院有……按摩博士二人”。《旧唐书·职官志》上说 “太医院掌医疗之法,承之为二,其属有四……三曰按摩, 皆以博士以教之”。由此开创了按摩推拿的教学先河。
第一章概论
1
推拿古称按摩、按跷、乔摩、按扤、跷摩。推 拿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研究推拿的理论手 法及其作用于穴位或部位上,防治疾病的一门学 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门 派众多。
2
第一节推拿起源及发展简史
3
推拿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起源于古老的民间,是人类在“推拿”这一名称, 最早见于明代龚云林的《小儿推拿活婴秘旨》, 张介宾的《类经》注释亦有引用。我国现存最早 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中央者, 其地平以湿……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 按跷,故导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也”,不仅说 明了推拿起源于我国的中原地区,同时也表明了 早在《内经》成书的秦汉时期以前,推拿即已成 为重要的医疗手段之一。
8
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继承和发扬祖国 传统医学的方针政策,相继建立起中医院、 中医学校(学院)以及中医研究机构,1955 年重庆开设了首届西医学中医班,其中包括 了推拿课程;上海于1958年成立了推拿门诊 部,全国各地的推拿交流、讲学、科研活动 广泛开展起来,各种手法流派得到充分挖掘, 并推陈出新,如:一指禅推拿疗法﹑腹诊推 拿法﹑脏腑推拿法﹑指针疗法﹑点穴疗法、 内功推拿法等,按摩推拿事业步入新生。
12
3.信息调整
经络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人体内外表里 之间,以行气血,营阴阳。近代生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体的 各个脏器都有特定的生物信息(各脏器固有频率及生物电 等),当某一脏器发生病变时有关的生物信息就会发生变化, 而该脏器生物信息的改变可影响整个系统乃至全身的机能平 衡。推拿通过各种刺激或能量传递的形式将一定的生物信息 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通过对该部位或穴位的推拿作用, 将信息传递系统输入到有关脏器,对失常的生物信息加以调 整,从而起到对病变脏器的调整作用。
由于此时按摩推拿的再次兴盛,按摩的另一个重要分支 ——“小儿推拿” 从此登上历史舞台。小儿患病的特点是叙述不清,服药困难,哭闹拒刺, 因此小儿推拿在成人按摩术的长期经验积累中应运而生。明·永乐乙酉年(公 元1405年)的《袖珍小儿方》就有“秘传看惊掐筋口授心法”的记载,被疑 为后世小儿推拿的雏形。明·万历年间面世的《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和 流传至今的《小儿推拿秘诀》则标志着小儿推拿的正式面世。“推拿”一 词就首见于此。而《小儿按摩经》可称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推拿专著。
9
第二节 推拿知要
推拿是在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指导下, 经过数千年的生活和医疗实践积累所产生的 一门临床科学,始终遵循着以中医基础理论 为指导的辨证施治原则。其治疗的作用原理 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0
1.纠正解剖位置的异常
推拿所治之病,多为跌仆闪挫之症,
“皆为有形之疾,最急切之图,没如即时恢
13
4.纠正解剖位置与改变系统内能、调整信 息的结合
形伤肿,气伤痛,肿则气机不畅,气机不畅则瘀肿更甚, 二者互为因果。凡因各种跌仆闪挫导致解剖位置失常者,有 关的系统内能必然发生改变,系统内能的改变,又会造成疾 病的进一步发展。而生物信息的异常传递与导致这一不良循 环有着很大关系,治疗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用纠正解剖位置 的失常和调整信息以及改变系统内能相结合的方法多方兼顾。
复其伤损,而后徐图可也。”凡关节错位,
肌腱滑脱等有关组织解剖位置异常而致的病
症,均应首先通过外力直接作用加以纠正。
使关节归正,筋脉顺畅,以收立竿见影之效。
11
2.改变有关的系统內能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 滞则血瘀,血瘀而气亦滞。因此损伤后的机 体必然出现相应的功能紊乱。某一系统内能 的失调亦可导致该系统出现病变;而某一系 统的病变也必然引起该系统内能的异常。推 拿通过调畅气机,活血通脉,可对失调的系 统内能进行适当的调整,起到积极的治疗作 用。
6
宋、金、元时期 战乱频繁,按摩推拿仍在民间广为流传,理论与实 践继续得到丰富。就连宋徽宗赵佶敕令编撰的《圣济总录·治法门》亦有专 篇论述。而宋史《艺文志》也有“按摩要法”,“按摩法”的记载。金·张 子和的《儒门事亲》已把按摩列入汗、吐、下三法之中。
明代 按摩又有了新的发展,尤其是小儿按摩的进步更为突出。而 “推拿”一词就出现于此时。明史《百官志》记载:“太医院掌医疗之法, 凡医术为十三科,曰大方脉,……按摩,……”张介宾也在《类经》中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摩列为十三科之一,而且在手法治疗中提出了辨证论治的观点。
4
而司马迁的《史记·扁鹊传》记载:“上古之时, 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酒、鑱石、桥引、案扤、 毒熨……”,更是把推拿治疗的实际运用上溯到遥远的 上古。而汉代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首次提到 的“膏摩”一词,代表了推拿介质的出现。
5
魏、晋、南北朝时期 导引按摩作为养生寿世的重要 手段受到世人的推崇。葛洪的《抱朴子》遐览篇记有“按 摩经导引经卷”;《肘后方》亦载有“令爪病人人中治卒 死”的急救治疗手法。
7
清代 按摩推拿更是名家倍出,流派纷呈,论述 颇丰,吴师机的《理瀹骈文》,《摄生要言》, 汪词巷的《勿药元诠》,王祖源的《内功图说》 等都介绍了导引按摩的方法。而吴谦等编著的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则更为系统地总结了 按摩推拿对伤科疾病的治疗手法:摸、接、端、 提、按、摩、推、拿八法。同时提出了:“手法 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必知其体相,识 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 心转,法从手出”的辨证施术原则,至今仍受到 后世医家的推崇。
隋、唐时期 是按摩推拿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 按摩不再仅仅流传于民间,而且也成为太医署的重要组成 之一,名曰:“按摩科”。而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 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王焘的《外台秘要》和蔺道 人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等著作的相继出现,也使按摩 推拿的理论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当时的隋《百官志》记载: “太医院有……按摩博士二人”。《旧唐书·职官志》上说 “太医院掌医疗之法,承之为二,其属有四……三曰按摩, 皆以博士以教之”。由此开创了按摩推拿的教学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