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简史—下篇 第三章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外国建筑史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美建筑
? 在建筑创作方面产生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反映当时社 会上层阶级观点的复古思潮;另一种是探求建筑中的新功 能、新技术与新形式的可能性。
? 启蒙运动的核心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其主要内容是“自 由”、“平等”、“博爱” 。从而唤起了人们对古希腊、 古罗马的礼赞,成为资本主义初期古典复兴建筑思潮的社 会基础。
? 古典复兴建筑在各国的发展有所不同。大体上法国以罗马 式样为主,英国、德国以【希特别腊提式示样】较多。
18世纪古典复兴建筑的流行,主要是由于政治上的原因, 另一方面是由于考古发掘进展的影响。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特别提示】 采用古典复兴的建筑类型主要是为资产阶级政权与社会生活服 务的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设施,还 有纪念性建筑;对一般住宅、教堂、学校等建筑类型影响较小。
? 法国在18世纪末到19世 纪初是古典复兴运动的 中心。
第16讲
18世纪下半叶~ 19世 纪下半叶欧美建筑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 18世纪下半叶~ 19世纪下半叶欧美建筑,掌握这一时 期的三种建筑复古思潮,即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折衷主义。熟 悉新材料、新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和新类型的出现。
中外建筑史考研复习的精华资料f
考研的建筑史资料(同样对一注建筑知识有用)
一 .85条中建史考研必备的名词解释及条目
①,L 中国木构架体系形成于汉代,成熟于唐代,宋代在成熟化的基础上精致化,明清则达到高度成熟阶段.
②,J 副阶:宋称,殿阁等个体建筑周围环绕的廊子(形成重檐屋顶),称为副阶.
③,L 间:四柱之间的空间或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一般指第二种), 若两排柱子很近则其中间部分称之为出廊(周围廊,前后廊,前出廊,不出廊四种).
④,J 卷杀:对木构件曲线轮廓的一种加工方法.
⑤,L 在官式建筑的构筑形制上,区分为大木大式建筑和大木小式建筑.大式建筑主要用于坛庙,宫殿,苑囿,陵墓,城楼,府第,衙署和官修寺庙等组群的主要,次要殿屋,属于高等级建筑.小式建筑主要用于民宅,店肆等民间建筑和重要组群中的辅助用房,属于低等次建筑.其区别为:①间架,大式建筑开间可到九间,特例用到11间,通进深可到11架,特例到13架.小式建筑开间只能做到三五间,通进深不多于7架,一般以3,4,5架居多.②出廊,大式建筑可用各种出廊方式,而小式建筑只能用到前后廊,不许做周围廊.③屋顶,大式建筑可以用各种屋顶形式和琉璃瓦件.小式建筑只能用硬山,悬山及其卷棚做法-,不许用庑殿,歇山,不许做重檐,不许用筒瓦和琉璃瓦件.④大木构件,大式建筑可以用斗拱,也可以不用.小式建筑不许用斗拱.在梁架构件中,大式建筑增添了飞椽,随梁枋,角脊,伏脊木等构件.
6,J伏脊木;被脊固定于脊桁上,截面为六角形,在伏脊木两侧朝下的斜面上开椽窝以插脑椽. 伏脊木仅在明清才出现的(唐宋时期没有),且仅用于大式建筑中.
中外建筑史课程提纲和考研复习重点―connie独家整理
中外建筑史课程提纲和考研复习重点―
connie独家整理
考研重点、建筑
《中国建筑史》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
中国建筑史在建筑设计专业教学中应属于基础课。通过中国建筑史的学习,了解中国建筑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历史事实。使学生认识到“建筑与艺术”是历史的产物,它与所处的社会的政治、地域、经济、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建筑特点。新一代建筑总是在上代建筑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去粗取精,继承革新的情况下产生的。给初学建筑设计的人树立一个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较为正确和全面的学习和创作的方法与观点。为后续专业课,如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课建立起比较全面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认识论,为今后的学习和建筑创作道路树立正确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课程的目标与要求
1.了解中国建筑的形成、发展与演变。
2.掌握不同历史阶段的典型建筑实例,能区别不同历史期的建筑艺术风格与特点。
3.掌握掌握中国建筑传统技术在不同时期的成就。
4.运用所学的建筑历史知识,对建筑物进行较为科学的分析与鉴别。
5.批判的继承和正确的认识中国优秀的建筑遗产和传统文化。
第三部分教材与参考书
1、教材用《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编写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2、参考书:(1) 《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华夏意匠》李允F 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重印(3) 《梁思成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 《刘敦桢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 《中国美术全集》建筑艺术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6) 《清式营造则例》梁思成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发展概述
第一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看出与古代建筑思潮的脉络联系)
第二章.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索(体会到现代建筑是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达、以及政治等各方面因素而发展起来的)
第三章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与代表人物(了解现代建筑各种代表思潮的产生及代表人物)——达到了解现代建筑的发展渊源、开阔知识面、提高素养的目的。
第四章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给城市造成的各种矛盾;初期城市规划的各种设想,有些对现在都有借鉴价值)
第五章战后40-70年代的建筑思潮—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现代建筑派的成熟与提高;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又显现出其不足的一面,蕴酿着后现代建筑的产生)
第六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区分各种思潮与现代建筑派思潮的差异;代表人物;代表建筑)
第六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发展概述
外国建筑史的近现代年限划分(与世界史的划分略有不同)
近代开端: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现代开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
近现代建筑发展的分期:
1.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
工业革命前后的近代建筑(复古主义思潮)
2.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新建筑运动早期(艺术与工艺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
维也纳学派及分离派、芝加哥学派、德意志制造联盟)
3.20世纪初—20世纪中期的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新建筑运动的成熟期
现代建筑早期(表现派、未来派、风格派、构成派)
中外建筑简史期末论文
中外建筑简史期末论文
中外建筑简史
建筑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各个时期不同的建筑风格和建筑学派。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外建筑简史,带领读者重温建筑历史的过程,同时也探究一些建筑奇迹的背后。
中古时期的建筑
从12世纪开始,欧洲中世纪的高度繁荣和发展使得建筑风格逐渐演变,其中最著名的建筑就是哥特式风格的大教堂。这些教堂用高耸的尖塔和华丽的玫瑰花窗构成了壮丽的形象,反映了基督教信仰和宗教礼仪的重要性。而在中国唐代和宋代,官府建筑和民居建筑分别形成了盛唐风韵和江南水乡风格。古建筑代表作如九华山大佛、大足石刻等都是巨大的工程成果。
文艺复兴的建筑
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舒适和精致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了一种社会标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建筑艺术的要求也更加高涨,建筑风格也开始向更加简洁、精致的方向发展。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也对欧洲乃至全球的建筑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人们开始在建筑中引入古典和拉丁的元素,这种古典建筑风格一直到今天还是受到人们的推崇。此外,文艺复兴还使得城市发展更为快速,城市规划与建筑风格环环相扣。最著名的文艺复兴建筑当属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圣母百花大教堂,这里面的彩色玻璃窗、雕花、绘画和其他艺术品都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建筑师追求艺术的热情。
近代现代建筑
19世纪后期,原本的建筑风格逐渐被现代主义建筑所代替。现代主义建筑的优点就是高效率、高科技, 而且注重实用性,这样使它们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有了极大的区别。现代主义建筑圣科技与工程学知识完美融合,著名的电影博物馆和乔治阿玛尼的石材公寓都是这种风格的杰出代表。在当代,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风格也变得更加国际化,更加复杂和多样化。当然,美感和人性化的考虑也一直是建筑师们需要面对的问题。建筑作为人类的创造,在历史发展进程中, 既是人们思想和
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3章【圣才出品】
第1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1.1 复习笔记
一、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
在工业革命的冲击下,城市与建筑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
1.工业城市的恶性发展造成了城市的混乱状态
(1)工业生产的过渡集中引起人口的恶性膨胀;
(2)因土地私有制和房屋建设的无政府状态而造成了交通堵塞、环境恶化。
2.广大普通民众面临严重的房荒威胁
为了谋取经济或政治利益,资产阶级不断地建造房屋,但广大的民众仍只能居住在简陋的贫民窟中。
(1)工人住宅区的恶劣卫生条件使得流行病大量发生;
(2)居住区与工作地点距离过远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化。
3.社会生活方式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建筑的发展提出了新需要和新要求
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成了对新建筑类型的需要,并对建筑形式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在建筑创作方面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倾向。
(1)反映当时社会上层阶级观点的复古思潮;
(2)探求建筑中的新功能、新技术与新形式的可能性。
二、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
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是指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流行于欧美的古典复兴、浪漫主义与折衷主义。它们的出现是适应新兴的资产阶级的政治需要。
1.古典复兴
(1)内涵
古典复兴在建筑史上是指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盛行的仿古典的建筑形式。这种思潮曾受到当时启蒙运动的影响。
(2)流行的原因
18世纪古典复兴建筑的流行,一方面主要是政治上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考古发掘进展的影响。
(3)实现手段
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用简洁明快的处理手段来代替巴洛克与洛可可式建筑中繁琐与陈旧的东西。因而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遗产成了当时创作的源泉。
自学考试《中外建筑史》专项试题:名词解释
自学考试《中外建筑史》专项试题:名词解释
2017自学考试《中外建筑史》专项试题:名词解释
考生们在复习《中外建筑史》时都知道有很多的知识考点,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一份自学考试《中外建筑史》专项试题:名词解释,供参考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
1. 主流建筑风格; 占主导地位的建筑类型和相应的建筑型制和建筑风格
主流建筑风格具有独特性、统一性和稳定性三大特征
2. 吉萨金字塔群;胡夫、哈夫拉、孟卡乌拉,方锥形金字塔的代表,哈夫拉金字塔前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大斯芬克斯
4. 山岳台建筑;古代西亚,用于崇拜天体、崇拜山岳、观测星相
6. 帕赛玻里斯;波斯帝国时期,两个仪典大厅、后宫、财库以“三门厅”为联系
8. 希腊三柱式;
1、多立克柱式-比例粗壮、刚劲雄健、浑厚有力
代表着男性的阳刚之美
2、爱奥尼柱式-比例修长、精巧清秀、柔美典雅
代表着女性的阴柔之美
3、科林斯柱式-比例细长、纤巧精致、高贵华丽
代表着生命的华贵之美
9. 雅典卫城;古希腊最代表性的建筑群,几乎影响了此后欧洲几千年的建筑,现今仍是世界上最经典的建筑群之一,位于今雅典城西南,卫城建在一陡峭的山冈上,仅西面有一通道盘旋而上。卫城的中心是雅典城的保护神雅典娜像,主要建筑是帕提农神庙,伊瑞克先神庙、胜利神庙卫城山门和卫城中心的雅典娜帕提农铜像。建筑群布局自由,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无论是身处其间或从城下仰望,都能看到较为完整与丰富的建筑艺术形象。雅典卫城达到了古希腊圣地建筑群,庙宇,柱式和雕刻的最高水平,也是全希腊的精神文化以及政治中心。
中外建筑史第25学时 18世纪末-19世纪下半叶欧洲建筑
因为他的探索的重点恰恰否定现代设计赖以依存的中心——工业化和机械化 生产。他的目的是复兴旧时代风格,特别是以中世纪、哥特风格,他一方面否定 机械化、工业化风格,另一方面否定装饰过度的维多利亚风格。他认为只有哥特 式、中世纪的建筑,家具、用品,书籍、地毯等的设计才是“诚实”的设计。其 他的设计风格如果不是丑陋的,也是矫揉造作的。而应该否定,推翻。只有复兴 哥特风格和中世纪的行会精神才能挽救设计,保持民族的、民俗的、高品位的设 计。对于他来说,无论是古典风格还是现代风格,都不足取,唯一可以依赖的就 是中世纪的、哥特的、自然主义这三个来源。他强调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但 是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对于他来说,依然是采用手工艺的方式,采用简单的哥特 式和自然主义的装饰,因而,他的这个局限使他不可能成为真正现代设计的奠基 人。
莫里斯强调的两个设计的基本原则 1.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为千千万万的人服务的,而不是为少数人的活动。 2.设计工作必须是集体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 这两个原则都在后来的现代主义中得到发扬光大。
外国建筑史 18世纪后各中建筑风格
浪漫主义建筑(ROMANTICISM ARCHITECTURE)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同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发展的第一阶段,又称先浪漫主义。出现了中世纪城堡式的府邸,甚至东方式的建筑小品。19世纪30~7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的第二阶段,它已发展成为一种建筑创作潮流。由于追求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又称为哥特复兴建筑。
古典复兴建筑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流行的复古思潮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可分为罗马复兴和希腊复兴两种倾向。在建筑方面,古罗马的广场、凯旋门、纪功柱等纪念性建筑成为效法的榜样。但他们没有简单地抄袭古典建筑式样,古典复兴建筑体形单纯、独立、完整,细部处理朴实,形式合乎逻辑,纯装饰构件较少。采用古典古典复兴建筑风格的主要是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和一些纪念性建筑。折衷主义建筑ECLECTIC ACHITECTURE19世纪上半叶在欧美兴起的一种建筑创作思潮。折衷主义为了弥补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在建筑创作中的局限性,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故有“集仿主义”之称。折衷主义建筑师不讲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刻意求新,立足于创造丰富多彩的建筑。他们将罗马、希腊、拜占廷、中世纪、文艺复兴和东方情调的各式各样融会于自己的建筑作品里,以求摆脱一脉相承的谱系,创造本时代的建筑风格。
中外建筑简史-上篇-第二章-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建筑
第 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建筑
章
唐大明宫殿是盛唐时期国家安定、财力充足、技术和艺术 成熟的表现。也是以建筑暗喻皇权至上的象征。P61图2-6
大明宫建于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原名永安宫,现今 在西安市西北郊。唐帝国近三百年政治中心。龙朔二年 (公元662年),唐高宗扩建,次年迁入大明宫执政。乾 宁三年(公元896年)毁于兵乱。大明宫周长7.6多公里; 面积约3.2平方公里,为北京紫禁城的四倍。共11个城门, 东、西、北三面都有夹城;南部有三道宫墙护卫,墙外的 丹凤门大街宽达176米,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宽的街道。 唐大明宫是中国古代最为宏伟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同时 也是世界史上最宏伟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
曹魏邺城平面想象图
第 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建筑
章
曹魏时建北邺城,东西长7里,南北长5里, 外城有7个门,内城有4个门。曹操还以城 墙为基础,建筑了著名的三台,即金凤台、 铜雀台、冰井台。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上有重要意义。它继 承了战国时期以宫城为中心的规划思想, 改进了汉代长安宫城与闾里相参、布局松 散的状况。邺城是一个功能分区明确、结 构严谨的城市,主要道路正对城门,干道丁 字形相交于宫门前,把中国古代一般建筑 群的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手法扩大应用于整 个城市。这种布局形式对此后的都城规划 如隋唐长安城等有很大影响。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03 - 19世纪建筑的成就与困境
• “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记忆的东西,对于一 个群体来说就是历史……没有什么建筑是 没有历史依托的……。一种历史知识显然 是一位设计者的才能与方法的核心部分。”
–——里克瓦特
19世纪 | 变幻莫测的年代: 五、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困境
19世纪末纽约的贫民区
伦敦的居住状况 the living conditions in the Engl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1872
浪漫主义
• 发源于18世纪下半叶的英国, 主体是小资产阶级、没落贵族、 乌托邦社会主义者, • 引入了建筑应该表现“时代精神” 的概念,以中世纪艺术风格与古 典主义相抗衡 • 以手工业艺术的自然形式来反对 大工业生产的工艺产品,成为工 艺美术运动的先声
W.R. Lethaby, All Saints’ Church, Herefordshire, England, 1902
19世纪 | 变幻莫测的年代: 二. 工业革命之后的建筑技术
• 1884年,埃菲尔修建的锻铁 桥,主跨165米
G. EIFFEL, PONT DU GARABIT, NEAR ST-FLOUR, 1880-4
新材料——钢铁的运用
• 1843-1850年建造的巴黎 圣·日内维夫图书馆:拱 顶使用钢筋混凝土,框架 体系采用铸铁和锻铁,围 护体系与结构体系分离。
《近现代建筑史》总复习提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总复习提纲
第一章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1)熟悉主要建筑实例:巴黎明星广场凯旋门、英国博物馆、美国国会大厦、英国国会大厦、巴黎歌剧院;巴黎旧王宫奥尔良廊、巴黎博览会机械馆、埃菲尔铁塔、伦敦水晶宫。
(2)掌握18-19世纪复古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各类建筑的特点;重点掌握:水晶宫、埃菲尔铁塔、巴黎博览会机械馆的建筑特点。城市规划的探索: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人口急剧增加,城市环境与面貌遭到污染和破坏,既危害人民的生活,又妨碍资产阶级自身的利益,为了解决城市矛盾进行过一些有益的探索:巴黎改建(奥斯曼),新协和村(欧文),花园城市(霍华德),工业城市(加尼埃),带形城市(索里亚·马泰)等等。
第二章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
(1)熟悉主要建筑实例:欧洲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学派及分离派、德意志制造联盟等流派的主张及代表建筑。熟悉美国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芝加哥学派、草原式住宅的主张及代表建筑。
(2)掌握:红屋、米拉公寓、法古斯工厂、德意志制造联盟展览会办公楼、罗比住宅。
第三章
现代建筑派与代表人物
(1)熟悉战后初期建筑流派:表现派、未来派、风格派与构成派及实例(爱因斯坦天文台、乌德勒支住宅、第三国际纪念碑)。
(2)重点掌握:格罗皮乌斯的建筑理论及主要实例(法古斯工厂、科隆德意志制造联盟展览会办公楼、包豪斯校舍);勒·柯布西耶的建筑主张及主要实例(萨伏伊别墅、巴黎瑞士学生宿舍、马赛公寓大楼、朗香教堂);密斯·凡·德·罗的建筑主张及主要实例(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吐根哈特住宅,克朗楼,西柏林国家美术馆、西格拉姆大厦)。赖特的建筑主张及主要实例(草原式住宅、流水别墅、约翰逊公司总部、古根汉姆博物馆)。
外国近代建筑史复习资料
外国近代建筑史复习资料
外国近代建筑史——全⾯复习(A)
[第1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1.复古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
(1)古典复兴
*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末;
*背景:受法国启蒙思想运动和考古研究的影响,向往民主、共和,对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的礼赞;
*特点:
·恢复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式样、讲究理性简洁与和谐之美。法、美以罗马复兴为主,英、德较多采⽤希腊复兴样式;·“帝国式”风格在法国出现,外观上追求雄伟壮丽,内部则常常吸取东⽅的各种装饰或洛可可的⼿法。
*代表作:巴黎万神庙、雄狮纪念碑、巴黎凯旋门,英国不列颠博物馆,英国爱丁堡中学,美国国会⼤厦;
(2)浪漫主义
*时间: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
*背景:部分⼩资产阶级反对⼯业化和资本主义制度,回避现实、向往中世纪,崇尚传统的⽂化艺术;
*特点:艺术创造主张发扬个性⾃由、提倡⾃然形式,建筑上前期(1760-1830)表现为“先浪漫主义”,追求中世纪⽥园情调和异国情调,如模仿中世纪寨堡、东⽅做法等;后期(1830-1870)模仿哥特风格建筑,⼜称为哥特复兴
*代表作:英国国会⼤厦(哥特复兴)、伦敦塔桥
(3)折衷主义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背景:资本主义发展要满⾜商业和新奇的需要,近代各种条件促使认识和掌握古代和其他地区建筑式样,旧形式和新时代的要求造成了风格上的混乱;
*特点:⼜称为“集仿主义”,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建筑风格,或者⾃由组织各种建筑形式,不讲求固定的法式,只讲求⽐例均衡,注重形式美;
外建史复习——名词解释
朴素建筑观:原始社会反映了一种朴素的建筑理论,即注重建筑的功能,主要是防御侵害。祭祀建筑居中,居住建筑围绕其四周,有利于防御。原始社会末期,技术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从无意间到有意的装饰环境,主要采用卵石、贝壳、植物、花卉,反映主人的身份、地位、兴趣、爱好。原始建筑出现装饰受到功能、技术、形象三个因素影响。
古埃及
玛斯塔巴:古埃及早期的帝王台式陵墓。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为祭祀用砖砌厅堂,仿照上埃及住宅,像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在一端入口。地下为墓室。上下有台阶或斜坡甬道相连。后来的金字塔就是从此发展起来的。
古爱琴
美加伦室:最早见于古爱琴文化的王宫建筑中,很可能是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它的型制一般为一巨型房间,房间中心是一壁炉。围着壁炉,四根柱子支撑着屋面,墙壁饰有壁画。入口处为门廊,通常有两根柱子。这种建筑形式被认为是古希腊神庙建筑的起源。
古希腊
古典建筑:指古代希腊、罗马时期,创造了以石制梁柱为基本构建的建筑形式,在文艺复兴及古典主义时期进一步发展,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成为历史悠久的建筑体系。严格的讲,指的是希腊的古典时期和罗马的共和时期的建筑。
柱式:古希腊、罗马的石制建筑的各个结构部分之间,以及各个构建本身的处理逐渐形成固定的做法,这种固定做法称为柱式。古希腊三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和科林斯柱式。古罗马五柱式:塔司干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混合柱式。
古罗马
巴西利卡:一种综合用于法庭、交易所大厅的建筑,平面呈长方形,两端或一端有半圆形龛,中间被2~4排柱纵分为三或五部分,中间部分宽且高,有高侧窗采光。屋顶为木构架。对后来的基督教建筑和伊斯兰教建筑影响较大。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18c~19c的建筑探新运动
凝土的运用、德意志制造联盟的主张)。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索
Coalbrookdale Bridge Severn R. 1777~1779 Abraham Darby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建筑探新48
新建筑探索时期的特点
• 旧的形式与新建筑类型和新材料、新技术之间, 存在着矛盾和不协调
• 旧的设计思维和审美习惯有相当强的滞后性 • 工程师在运用新技术、探索新形式中起到了领先
的作用,成为新建筑思潮的促进者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建筑探新49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建筑探新46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建筑探新47
“在巴黎,你要想看不见埃菲尔铁塔几乎是不可能的。不 管什么季节,不管云雾弥漫、阴天,还是晴天或是雨天, 不管你在哪里,也不管哪一幢建筑物,教堂或树木的枝叶 把你和它隔开,埃菲尔铁塔总在那儿,它已溶入人们的日 常生活。”
——罗兰•巴特,法国当代文学批评大师
1. 初期生铁结构 2. 铁与玻璃配合 3. 生铁框架 4. 升降机与电梯 5. 新类型:①图书馆;②市场;③百货商店;④博览会、展览馆
1858-1868年巴黎国立图书馆——拉布鲁斯特(结构古典主义) 1851年水晶宫——帕克斯顿 1889年机械陈列馆——杜特 1889年埃菲尔铁塔——埃菲尔
外国建筑史 18世纪后各中建筑风格
浪漫主义建筑(ROMANTICISM ARCHITECTURE)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同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发展的第一阶段,又称先浪漫主义。出现了中世纪城堡式的府邸,甚至东方式的建筑小品。19世纪30~7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的第二阶段,它已发展成为一种建筑创作潮流。由于追求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又称为哥特复兴建筑。
古典复兴建筑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流行的复古思潮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可分为罗马复兴和希腊复兴两种倾向。在建筑方面,古罗马的广场、凯旋门、纪功柱等纪念性建筑成为效法的榜样。但他们没有简单地抄袭古典建筑式样,古典复兴建筑体形单纯、独立、完整,细部处理朴实,形式合乎逻辑,纯装饰构件较少。采用古典古典复兴建筑风格的主要是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和一些纪念性建筑。折衷主义建筑ECLECTIC ACHITECTURE19世纪上半叶在欧美兴起的一种建筑创作思潮。折衷主义为了弥补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在建筑创作中的局限性,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故有“集仿主义”之称。折衷主义建筑师不讲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刻意求新,立足于创造丰富多彩的建筑。他们将罗马、希腊、拜占廷、中世纪、文艺复兴和东方情调的各式各样融会于自己的建筑作品里,以求摆脱一脉相承的谱系,创造本时代的建筑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三 章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1806年,拿破仑决定竖立一 个纪念建筑,“伟大军队光荣 庙”,已有的基础被拆毁,但 是保留了立柱,重新开工。 1808年凯旋门完成后,该庙 的纪念意义减弱。 拿破仑倒台后,波旁王朝复辟 时期,路易十八决定将这座建 筑改为天主教堂,山墙上雕刻 了《最后的审判》。
第 三 章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法国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是古典 复兴运动的中心。 法国大革命前后,建造了古典复兴 建筑--巴黎万神庙,还出现了企图 革新建筑的先驱,如部雷和勒杜。
万神庙 本来是献给巴黎的守护神圣什内维 埃芙的教堂,后来用作国家重要人 物公墓,改名为万神庙。
第 三 章
第 三 章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不列颠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 大型历史文物博物馆。位 于伦敦鲁塞尔大街。主要 建筑物面积约10万平方米, 其中6万平方米为展厅,4 万平方米为图书馆 。建立 于1753年 ,开放于1759 年 。馆舍是一座17世纪 建筑——蒙塔古宫
第 三 章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第 三 章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第二节 罗马复兴与希腊复兴
古典复兴是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建筑史上是指18世纪60年代到19 世纪末在欧美盛行的仿古典的建筑形式。这种思潮受到当时启蒙运动的影响。 启蒙运动的核心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其主要内容是“自由”、“平等”、“博爱” 。从而唤 起了人们对古希腊、古罗马的礼赞,成为资本主义初期古典复兴建筑思潮的社会基础。
第 三 章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美国国会大厦
美国 古典复兴在美国盛极一时,尤其 是以罗马复兴为主。如 1793~1867年建的美国国会大 厦,仿照巴黎万神庙的造型,极 力表现雄伟的纪念性。
美国独立以前,建筑造型为“殖 民时期风格”。独立后,美国资 产阶级借助于希腊、罗马的古典 建筑来表现民主、自由、光荣和 独立,古典复兴建筑盛极一时。
古典复兴建筑在各国的发展有所不同。大体上法国以罗马式样为主,英国、德国以希腊式样 较多。
简单点来说:罗马复兴与希腊复兴统称为古典主义。 以英国为核心转播地域
第 三 章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英格兰银行
英国 英国的罗马复兴不活跃,代表 作品为英格兰银行。 希腊复兴建筑在英国占有重要 的地位,代表作有爱丁堡中学、 不列颠博物馆等。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建筑把罗马风格和 希腊风格混合使用, 无论从平面布局还 是立面风格,都具 有强烈的希腊风格 影响特征。
第 三 章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第 三 章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波尔多大剧院 是1773~1780年由建筑师维托·路 易设计建造的一座古典样式的剧场。 剧场长47米、高19米、宽88米, 正面12根柯林斯式圆柱颇似希腊 神殿前的圆柱,柱子的上半部雕刻 着希腊神话中的音乐女神、诗词等。 而内部华丽的大阶梯,则是仿自巴 黎的加尼叶歌剧院。
第 三 章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第 三 章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拿破仑帝国时代 拿破仑帝国时代,巴黎建造了 许多国家级纪念性建筑,如星 形广场凯旋门、马德莱娜教堂 等。 这些建筑追求外观上的雄伟、 壮丽,内部吸取东方的各种wenku.baidu.com 饰或洛可可的手法,形成所谓 的“帝国式”风格。
第 三 章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第 三 章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第 三 章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英国国会大厦
哥特复兴 浪漫主义的第二个阶段,是 浪漫主义真正成为一种创作 潮流的时期,以哥特风格为 主。 最著名的作品是英国国会大 厦。
第 三 章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折衷主义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在欧美盛极一时。19世纪中叶以法国最为典型;19世纪末与 20世纪初以美国较为突出。
第 三 章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折衷主义代表作----巴黎歌 剧院(1861-1874),它 的立面是意大利晚期的巴 洛克风格,并掺杂了繁琐 的洛可可雕饰。
第 三 章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第 三 章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代表建筑
新古典主义作为一个独立的流派名称, 最早出现于十七世纪中叶欧洲的建筑装 饰设计界,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家具设 计界。 从法国开始,革新派的设计师们开始对 传统的作品进行改良简化,运用了许多 新的材料和工艺,但也保留了古典主义 作品典雅端庄的高贵气质。 新古典主义,一方面起于对巴洛克 (Baroque)和洛可可(Rococo)艺 术的反动,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以重振古 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为信念。新古典主 义的艺术家刻意从风格与题材模仿古代 艺术,并且知晓所模仿的内容为何。
下篇:外国建筑简史
第三章
18-19世纪的 复古主义与 技术变革
第 三 章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18世纪末到19世纪的主流是对各种风格的“复兴” 。如哥特式复兴、罗马式复兴、希腊复兴、新文艺 复兴、巴洛克复兴等。 当然,这些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结合了19世纪在 结构、功能、材料和装饰方面的新观念,同时也带 有折中主义的特点。
第 三 章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柏林宫廷剧院 代表了德国古典复兴建筑的高峰。 入口前宽大的柱廊由六根爱奥尼 柱子和巨大的山花组成,突起的 观众厅造型新颖,细部精致,两 旁的侧翼使主体更加突出。 剧院主入口前有一座白色大理石 雕塑,是德国伟大的戏剧家、诗 人席勒的雕像。剧院的南、北两 侧各有一座穹顶教堂,三栋建筑 把剧院东侧围出一片广场。夏季, 这里可举行露天演出,别有风味。
第 三 章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第 二 章
欧洲中世纪至18世纪建筑
弗吉尼亚州 议会大厦及其复制样本‘梅宋卡瑞 神庙
第 三 章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林肯纪念堂 是为纪念美国总统林肯而设 立的纪念堂,位于华盛顿特 区国家广场西侧,阿灵顿纪 念大桥引道前,与国会和华 盛顿纪念碑成一直线。 高大厚重的外廊石柱颇有希 腊巴台农神庙的风格,象征 着林肯在世时美国的36个州。 纪念堂顶部护墙上有48朵下 垂的花饰,代表纪念堂落成 时美国的48个州。廊柱上端 护栏上刻着48个州的名字。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邱园 英国皇家植物园林,坐落在伦敦三 区的西南角。是世界上著名的植物 园之一,及植物分类学研究中心。 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已扩建成为 有120公顷的规模宏大的皇家植物 园。 在18世纪中期,英国的园林设计 中非常流行中国风。宝塔高50多 米,共十层,八角形的结构,塔顶 的边缘有龙的图案,整座塔色彩丰 富,为邱园宁静的南部创造了一个 视点。
古典复兴、浪漫主义与折衷主义在欧美流行的时间
国家 法国 英国 美国
古典复兴 1760-1830 1760-1850 1780-1880
浪漫主义 1830-1860 1760-1870 1830-1880
英国国会大厦 威斯敏斯特宫,又称议会 大厦是英国议会(包括上 议院和下议院)的所在地。 威斯敏斯特宫是哥特复兴 式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 产。
第 三 章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第 三 章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第四节 折衷主义
折衷主义是19世纪上半叶兴起的一种创作思潮。折衷主义任意选择与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 把它们组合成各种式样,又称为“集仿主义”。 折衷主义建筑并没有固定的风格,它语言混杂,但讲究比例权衡的推敲,常沉醉于对“纯形 式”美的追求。
第 三 章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第一节 新古典主义
古典建筑: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的建筑;
古典主义建筑:后市模仿古希腊与古罗 马时期风格的建筑则可被称为广义上的 古典主义建筑;17世纪法国,追求高大 宏伟为特征的建筑,侠义上的古典建筑;
新古典主义建筑:18世纪下半叶法国再 度兴起的复古风潮(古典复兴)
布莱顿行宫(英国布赖顿皇 家别墅) 是模仿印度伊斯兰教礼拜寺 的形式,位于英国布莱顿, 始建于十九世纪,曾是英国 皇家避暑胜地,现是著名英 国著名的旅游胜,其地气度 不凡,外观融合了印度和中 国建筑的味道,具有行宫特 有的“东方哥德式”建筑风 格。
第 三 章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第 三 章
第 二 章
欧洲中世纪至18世纪建筑
回顾:宙斯祭坛是什么风格建筑,其平面布局特征
第 三 章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折衷主义代表作----罗马的 伊曼纽尔二世纪念碑 (1885~1911年),采用 了罗马的科林斯柱廓和类 似希腊古典晚期宙斯祭坛 的造型。
第 三 章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189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哥伦比亚博览会,是折衷主义建筑的一次大检阅。
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在19世纪与20世纪初成为整个欧洲和美洲各国艺术和建筑创作的领袖,是 传播折衷主义的中心。
第 三 章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 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流行于欧美的古典复兴、 浪漫主义与折衷主义。
星形广场凯旋门(雄狮凯旋门)
第 二 章
欧洲中世纪至18世纪建筑
第 三 章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巴黎军功庙(玛德莱娜教堂) 结构及主要材料:砖、石、木、铸铁、拱 及穹顶结构 风格:法国新古典主义建筑 主要特征:巴黎军功庙本来是奉献给圣玛 德莲的,但被拿破仑改为纪念大军荣光的 神殿。建筑正立面宽43m、高30m、全长 107m,体量巨大。建筑的灵感来源于希 腊与罗马的神庙神殿,外立面采用希腊科 林斯柱式的围柱形式,基部采用罗马神殿 的高基坛形式,内部空间用罗马尺度的拱 和穹顶构成。拿破仑死后,建筑几经易名, 现在是圣玛德莲教堂。
第 三 章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第 三 章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第三节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活跃于欧洲文学艺术领域的一种主要思潮,在建筑 上得到一定的反映。 浪漫主义建筑主要限于教堂、学校、车站、住宅等类型。 浪漫主义在各个地区的发展不尽相同。大体来说,英国、德国流行较广,时间较早;而法国、 意大利则流行较少,时间较晚。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是第一阶段,称为先浪漫主义。 从19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是第二阶段,称为哥特复兴。
第 二 章
欧洲中世纪至18世纪建筑
回顾:拜占庭建筑特征及罗马风建筑特征
第 三 章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折衷主义代表作---- 巴黎 的圣心教堂(1875-1877 年)是拜占廷和罗马风建 筑风格的混合。
第 三 章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第 三 章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第 三 章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先浪漫主义 在建筑上表现为模仿中世 纪的寨堡,追求非凡的趣 味和异国情调,甚至在园 林中出现东方建筑小品。 代表作:埃尔郡克尔辛府 邸(1777~1790年),英 国布赖顿皇家别墅 (1818~1821年)。
埃尔郡克尔辛府邸
第 三 章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摒弃了古典主义常见的基座。
第 三 章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第 三 章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路易斯·布雷设计的牛顿纪念馆。建筑上部是一个巨大的球 体,球体的中心挂着地球模
球体外壳开有一些孔 洞,白昼日光倾泻, 在内部向外看宛如在 看天穹之上运转的星 辰,夜间通过大规模 照明,使球体宛如太 阳在照耀。
第 三 章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勃兰登堡门
德国 以希腊复兴为主,代表作 有柏林勃兰登堡门、申克 尔设计的柏林宫廷剧院 (1818~1821年)、柏 林老博物馆 (1824~1828年)等。 柏林勃兰登堡门是从雅典 卫城山门吸取的灵感。
第 三 章
18-19世纪的复古主义与技术变革
勃兰登堡门位于德国首 都柏林的市中心,由普 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 世下令于1788年至 1791年间建造,以纪念 普鲁士在七年战争取得 的胜利。 是一座新古典主义风格 的砂岩建筑,仿照了希 腊雅典卫城的柱廊建筑 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