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同步讲练:第2章 本章重难点专题突破 5(鲁科版选修4)

合集下载

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同步讲练:第2章 本章重难点专题突破 2(鲁科版选修4)

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同步讲练:第2章 本章重难点专题突破 2(鲁科版选修4)

2关于化学平衡移动及其移动方向的分析与判断1.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判断方法应用上述规律分析问题时应注意:(1)不要把v正增大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等同,只有v正>v逆时,才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不要把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与原料转化率的提高等同,当反应物总量不变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才提高。

当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会使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提高。

2.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移动方向的判断方法)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可概括为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1)对原理中“减弱这种改变”的正确理解应当是升高温度时,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增加反应物,平衡向反应物减少的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压强减小的方向移动。

(2)移动的结果只是减弱了外界条件的变化,而不能完全抵消外界条件的变化,达到新平衡时此物理量更靠近改变的方向。

如增大反应物A的浓度,平衡正移,但达到新平衡时,A的浓度仍比原平衡时大;同理,若改变温度、压强等,其变化也相似。

3.实例分析(正移指右移,逆移指左移)O2(g)N2O42HI(g)H2(g),22发生下列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SO3(g)平衡浓度不改变的是()A.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 mol SO3(g)B.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 mol SO3(g)C.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 mol O2(g)D.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 mol Ar(g)答案 B解析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知,在恒容状态下,A中充入 1 mol SO3(g),SO3(g)的平衡浓度比原来大。

C中在保持恒压状态下充入O2,必导致容器体积增大,根据勒·夏特列原理,SO3(g)的平衡浓度比原来小,同理可知在选项D条件下,SO3(g)的平衡浓度也比原来小。

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同步讲练:2.3.1 化学反应速率2(鲁科版选修4)

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同步讲练:2.3.1 化学反应速率2(鲁科版选修4)

第3节化学反应的速率第1课时化学反应速率[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会定量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2.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会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

1.化学反应速率是定量描述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其数学表达式为v=ΔcΔt或v=ΔnV·Δt。

Δc表示某物质浓度的变化_,常用单位mol·L-1_。

Δt表示时间变化_,常用单位s、min或h。

2.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2)升高温度,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都增大(√)(3)镁、铁分别与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镁产生气泡比铁快(√)(4)相同形状和大小的铜片分别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浓硝酸产生气体较快(√)(5)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后,产生O2的速率加快(√)(6)铝片放入少量的盐酸溶液中,产生气泡的快慢程度始终相同(×)探究点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1.按下列要求完成实验,观察反应现象,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

①将0.3 g镁加入50 mL 2 mol·L-1盐酸中②将0.3 g镁加入50 mL 1 mol·L-1盐酸中(1)两实验产生气泡较快的是①,镁粉完全溶解所需时间的大小关系是①<②,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①>②。

(2)下列方法中能够表示上述实验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B)A.单位时间内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B.单位时间内氯化镁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C.单位时间内镁的质量变化D.单位时间内镁的物质的量变化(3)若用单位时间内盐酸浓度的减小(或氯化镁浓度的增大)来表示上述反应的速率,需要准确量取盐酸的体积,并利用关系式计算出反应中消耗的盐酸或生成的氯化镁的物质的量。

2.在一个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22SO3,经5 s后,测得SO3的物质的量为0.8 mol,填写下表:[(1)一般来说,随着反应的逐渐进行,反应物浓度会逐渐减小,化学反应速率也会逐渐减慢。

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同步讲练:第2章 本章重难点专题突破 6(鲁科版选修4)

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同步讲练:第2章 本章重难点专题突破 6(鲁科版选修4)

6 全面解读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指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外因包括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反应物颗粒大小等。

这些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和原理如下: 1.浓度(1)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2)浓度改变,可使气体间或溶液中的化学反应速率发生改变。

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可视为常数,它们的物质的量的变化不会引起反应速率的变化,但固体颗粒的大小会导致接触面积的变化,故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2.压强改变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根本原因是引起浓度的改变。

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体系,有以下几种情况:(1)恒温时:增大压强――→引起体积缩小――→引起浓度增大――→引起反应速率增大。

(2)恒容时:①充入气体反应物――→引起反应物浓度增大――→引起总压增大――→引起反应速率增大。

②充入“稀有气体”――→引起总压增大,但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3)恒压时:充入“稀有气体”――→引起体积增大――→引起各物质浓度减小――→引起反应速率减小。

3.温度(1)温度升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分子间的碰撞频率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2)温度升高,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速率都增大。

实验测得,温度每升高10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增大为原来的2~4倍。

4.催化剂(1)催化剂对反应历程的影响通常可用图表示(加入催化剂,B 点降低)。

催化剂能改变反应路径、降低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反应的ΔH 。

(2)催化剂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活性最大,反应速率才达到最大。

(3)对于可逆反应,催化剂能够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状态无影响,生产过程中使用催化剂主要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

[特别提示]在分析多个因素(如浓度、温度、反应物颗粒大小、催化剂、压强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时,逐一改变一个因素而保证其他因素相同,通过实验分析得出该因素影响反应速率的结论,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同步讲练:2.2.1 化学平衡常数2(鲁科版选修4)

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同步讲练:2.2.1 化学平衡常数2(鲁科版选修4)

第2节化学反应的限度第1课时化学平衡常数[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会根据化学反应书写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

2.能根据化学平衡常数表示的意义,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方向。

1.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如果外界条件(温度、浓度、压强等)不发生改变,当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1)等:v正=v逆≠0。

(2)动:化学平衡状态是一种动态平衡。

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并没有停止,这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都依然在进行。

(3)定: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

(4)变:外界条件(温度、浓度、压强等)一旦改变,化学平衡状态就会被破坏,并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化学平衡。

3.一定温度下,在10 L密闭容器中加入5 mol SO 2和3 mol O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有3 mol SO2发生了反应,则:(1)生成了________mol SO3。

(2)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________。

(3)平衡时SO2的浓度是__________,O2的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O3的浓度是__________。

答案(1)3(2)6.5 mol(3)0.2 mol·L-10.15 mol·L-10.3 mol·L-1探究点一 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及其表达式1.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的相互转化是一个可逆反应:2NO 2(g)N 2O 4(g),在298 K ,如果用不同起始浓度的二氧化氮或四氧化二氮进行反应,平衡后得到以下实验数据。

(1)请根据表中已知数据填写空格:①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以化学计量数为指数的幂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以化学计量数为指数的幂的乘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2022_2022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本章重难点专题突破一共价键的“六大要点”解读教案鲁科版选修3

2022_2022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本章重难点专题突破一共价键的“六大要点”解读教案鲁科版选修3

1 共价键的“六大要点〞解读共价键是化学键的一种重要类型,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

1.共价键的类型(1)根据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共价键分为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2)根据共用电子对数,共价键分为单键、双键、叁键。

(3)根据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不同,可分为σ键(头碰头)和π键(肩并肩)。

(4)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

它是成键元素原子一方提供孤对电子,另一方提供空轨道。

【典例1】 M 、N 、X 、Y 四种主族元素在周期表里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它们的原子序数总和为46。

M N X Y(1)M 与Y 形成的化合物中含________键,属______分子。

(填“极性〞或“非极性〞)(2)N 元素形成的单质分子中的化学键类型及数目是______(填“σ键〞或“π键〞)。

在化学反响中________易断裂。

(3)由N 、Y 的氢化物相互作用所生成的物质的电子式为________。

其中的化学键有________。

(4)写出M 单质与X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响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核电荷数比X 元素少8的元素可形成多种粒子,按要求填入空格中:质子数16 16 16 电子数16 17 18 化学式解析 设M 的质子数是x ,那么N 的质子数是x +1,X 的质子数是x +10,Y 的质子数是x +11,4x +22=46,x =6,四种元素分别是C 、N 、S 、Cl 。

M 与Y 形成的化合物为CCl 4,分子中化学键是极性键,是非极性分子。

N 2分子中有一个σ键、两个π键,其中π键不稳定易断裂。

碳与浓硫酸反响生成CO 2、SO 2和H 2O 。

2015届高考总复习 第2章 课时5 铁及其化合物配套规范限时训练(含解析)鲁科版

2015届高考总复习 第2章 课时5 铁及其化合物配套规范限时训练(含解析)鲁科版

课时5铁及其化合物(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题6分,共42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关于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铁能被磁铁吸引,但纯铁易被腐蚀②在人体内的血红蛋白中含有铁元素③铁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ⅧB族④铁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但不能在水蒸气中燃烧⑤铁与强氧化剂硝酸反应的产物仅是Fe(NO3)3⑥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FeCl2和Fe(OH)3A.①③B.②④C.②⑤D.④⑥解析当铁中含有杂质时,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发生电化学腐蚀,而纯铁的抗腐蚀能力较强;铁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Ⅷ族,而不是第ⅧB族;铁与强氧化剂反应,能被氧化为Fe3+,但若铁过量,则Fe3+被Fe还原为Fe2+,所以,Fe与HNO3反应的产物可能因铁过量而生成Fe(NO3)2;FeCl2、Fe(OH)3可分别通过化合反应Fe+2FeCl3===3FeCl2、4Fe(OH)2+O2+2H2O===4Fe(OH)3制得。

故选项B正确。

答案 B2.(2013·福建师大附中期末)下列各物质,能由单质间发生化合反应得到,但不能由单质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得到的是()。

A.MgCl2B.FeCl2C.AlCl3D.CuCl2解析MgCl2、AlCl3既能由单质间发生化合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单质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得到。

单质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单质铁在Cl2中燃烧则生成FeCl3,铜在Cl2中燃烧生成CuCl2,铜与盐酸不反应。

答案 D3.(2013·绍兴模拟)向某晶体的溶液中加入含Fe2+的溶液无明显变化,当滴加几滴溴水后,混合液出现红色,由此得出下列的结论错误的是()。

A.Fe3+的氧化性比溴的氧化性强B.该晶体中一定含有SCN-C.Fe2+与SCN-不能形成红色化合物D.Fe2+被溴氧化成Fe3+解析某晶体的溶液中没有与Fe2+发生反应显红色的离子,当加入溴水后,Fe2+一定被氧化成Fe3+,此时溶液出现红色,说明原晶体是含有SCN-的盐,很明显判断出B、C、D均正确,在Br2与Fe2+反应中,Fe3+是氧化产物,Br2是氧化剂,所以Br2的氧化性应比Fe3+氧化性强。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课件:第2章 第3节第2课时 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课件:第2章 第3节第2课时 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

化学反应 ________释放出来的。
课 前 预 习 化学能 转化为________ 电能 的装置。 3.原电池的概念:将________ 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4.构成原电池的四个基本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 有电解质溶液 构成了闭合回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入到稀硫酸中,观察到A极溶解,B极上有气泡产生,由
原电池原理可知,金属活动性A>B。
课 堂 解 惑 ③设计原电池。
从理论上说,任何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 成原电池。例如,利用Cu+2FeCl3===2FeCl2+CuCl2
栏 目 链 接
的氧化还原反应可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该原电
池的电极反应为: 负极(Cu):Cu-2e-―→Cu2+(氧化反应); 正极(C):2Fe3++2e-―→2Fe2+(还原反应)。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课 前 预 习
知识清单
1.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
吸 放
2.化学能与其他形式能间的转化。
栏 目 链 接
光 化学 (1)物质燃烧发光是________ 能转化为________ 能,植物的
光 能转化为________ 光合作用是________ 化学 能。
(2)人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是营养物质在体内发生各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能自发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常见电池。
栏 目 链 接
干电池 :又称 一次 电池,如锌锰干电池 (1) (2)蓄电池:又称 二次 电池,如铅蓄电池 :能量转化率高,无污染 (3)燃料电池
课 前 预 习 自学检测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原电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B.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同步讲练:1.2.2 电解原理的应用1(鲁科版选修4)

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同步讲练:1.2.2 电解原理的应用1(鲁科版选修4)

第2课时 电解原理的应用[目标要求] 1.了解电解饱和食盐水,铜的电解精炼,电镀的原理。

2.掌握电解原理及其应用。

1.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烧碱、氢气和氯气(1)装置(2)现象 ①阳极上:有气体产生。

②阴极上:有气体产生,阴极附近溶液变红。

(3)原理分析及电极反应电解时U 形管中,Cl -、OH -移向阳极,H +,Na +移向阴极。

①阳极离子放电顺序:Cl ->OH -电极反应:2Cl -―→Cl 2↑+2e -(氧化反应)②阴极离子放电顺序H +>Na +电极反应:2H ++2e -―→H 2↑(还原反应)。

(4)总反应化学方程式:2NaCl +2H 2O=====通电2NaOH +Cl 2↑+H 2↑。

离子方程式:2Cl -+2H 2O=====通电H 2↑+Cl 2↑+2OH -。

2.铜的电解精炼(1)装置(2)电极反应阳极:Cu ―→Cu 2++2e -阴极:Cu 2++2e -―→Cu(3)阳极泥 铜的电解精炼过程中,粗铜中不如铜活泼的金属与其他不溶性杂质混在一起沉积在电解池底部形成的物质。

3.电镀(1)定义:应用电解原理,在金属表面镀上一薄层金属或合金的方法。

(2)目的:使金属抗腐蚀能力增强且增加金属表面的耐磨性和美观性。

(3)电镀池构成 镀层金属做阳极,镀件做阴极,含有镀层金属离子的盐溶液做电镀溶液。

知识点一 氯碱工业1.关于电解NaCl 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B .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 溶液,溶液呈棕色C .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D .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答案 B解析 电解食盐水时发生的反应:阳极:2Cl -―→Cl 2↑+2e -阴极:2H 2O +2e -―→H 2↑+2OH -总反应:2NaCl +2H 2O=====通电2NaOH +H 2↑+Cl 2↑对照分析选项,A 错误;阳极附近的溶液中会溶有少量的Cl 2,滴加KI 溶液后发生反应:Cl 2+2I -===I 2+2Cl -,溶液呈棕色,B 正确;阴极附近产生大量的OH -,滴加酚酞后变红色,C 错误;电解后生成NaOH ,溶液呈碱性,D 错误。

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同步讲练:2.3.3 化学平衡图像、等效平衡2(鲁科版选修4)

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同步讲练:2.3.3 化学平衡图像、等效平衡2(鲁科版选修4)

第3课时化学平衡图像、等效平衡[学习目标定位] 1.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典型图像,学会化学平衡图像题的分析解答方法。

2.知道等效平衡的含义,学会等效平衡的分析判断方法。

1.对于已达平衡的反应:N2(g)+3H2(g)2NH3(g)ΔH<0(1)增大[N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2的转化率减小,H2的转化率增大。

(2)增大压强,体积缩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2、H2的转化率增大,N2、H2的百分含量减小,NH3的百分含量增大。

(3)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2、H2的转化率减小,N2、H2的百分含量增大,NH3的百分含量减小。

2.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2(g)+3H2(g)2NH3(g)。

在温度为500 K、压强为30 MPa 情况下,n(NH3)、n(H2)和n(N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读图回答问题:(1)图像中属于氢气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填“Ⅰ”、“Ⅱ”或“Ⅲ”)。

(2)关于t2时刻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t2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t2时Ⅱ和Ⅲ代表的物质反应速率相同C.t2时氢气、氮气与氨气的反应速率之比为3∶1∶2D.t2时氨气与氢气的物质的量相同(3)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温度,在改变的这个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此时n(H2)比图像中平衡时的值稍大,那么该温度最可能是________。

A.673 K B.273 K C.373 K D.1 073 K答案(1)Ⅲ(2)CD(3)A探究点一化学平衡图像1.在2 L刚性密闭容器中,某一反应有关物质A(g)、B(g)、C(g)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横坐标表示反应过程中时间变化,纵坐标表示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A(g)+B(g)2C(g)。

(3)在反应进行到2 min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是相等。

高中化学 基础知识篇 第二章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同步练测 鲁科必修2

高中化学 基础知识篇 第二章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同步练测 鲁科必修2

第2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通常用“化学反应速率”这一物理量来描述。

下列关于X(g)+2Y(s)===2Z(g)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X 或Y浓度的减少来表示B.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内,X浓度的减少或Z浓度的增加C.相同条件下,若v(X)=0.1 mol·L-1·s-1,v(Z)=0.2 mol·L-1·s-1,则v(X)表示的反应速率比v(Z)小D.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X 或Z浓度的变化2.反应N2+3H 22NH3刚开始时,N2的浓度为3 mol·L-1,H2的浓度为5 mol·L-1,3 min后测得NH3浓度为0.6 mol·L-1,则此时间段内,下列反应速率表示正确的是()A.v(NH3)=0.2 mol·L-1·s-1B.v(N2)=1.0 mol·L-1·min-1C.v(H2)=1.67 mol·L-1·min-1D.v(H2)=0.3 mol·L-1·min-13.在反应3H2+N 22NH3中,经一段时间后,氨的浓度增加了0. 6 mol·L-1,在此时间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 45 mol·L-1·s-1,则反应所经历的时间为()A. 0. 44 sB. 1 sC. 0. 33 sD. 2 s4.盐酸与块状碳酸钙反应时,不能使反应的最初速率明显加快的是()A.将盐酸的用量增加一倍B.盐酸的浓度增加一倍,用量减半C.温度升高30℃D.将块状碳酸钙固体的换成粉末状固体5.下列实验中,反应速率加快是由催化剂引起的是( )A.在炭粉中加入KClO3,点燃时燃烧更为剧烈B.H2O2中加入少量MnO2,即可迅速放出气体C.将炭块粉碎成粉末状,可使燃烧更加充分D.电解水时,加少量硫酸可使电解速率加快6.100 mL 6 mol·L-1H2SO4跟过量镁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A.Na2CO3固体 B.水C.K2SO4固体 D.KNO3溶液7.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A.通入大量O2B.增大容器容积C.移去部分SO3 D.降低体系温度8.对于化学反应3W(g)+2X(g)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A.v(W)=3υ(Z) B.2υ(X)=3υ(Z) C.2υ(X)= υ(Y) D.3υ(W)=2υ(X) 9.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2NO(g)+2CO(g)N2(g)+2CO2(g)。

高中化学 基础知识篇 第二章 第一节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同步练测 鲁科必修2

高中化学 基础知识篇 第二章 第一节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同步练测 鲁科必修2

第2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节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9小题,每小题3分,共57分)1.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A.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B.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C.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热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键是物质中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B.化学键将原子或离子按一定的数量关系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物质C.一切物质中都存在化学键D.ⅠA族元素原子与ⅦA族元素原子之间都形成离子键3.下列原子序数所对应的元素组中,两者可形成离子键的是()A.1和17 B.12和9C.14和 6 D.15和84.短周期元素X、Y、Z所在的周期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0,且Y2—与Z+核外电子层的结构相同。

下列化合物中同时存在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是()A.Z2Y B.X2Y2C.Z2Y2 D.ZYX5.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B.会产生新的物质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改变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6.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化学键 B.状态C.颜色 D.原子核7.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A.NaOH B.NaClC.H2 D.H2S8.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不同的是()A.NaCl和HNO3 B.H2O和NH3 C.CaF2和CsCl D.CCl4和CO29.HBr分子的电子式为()A . B.H+Br-C . D.H—Br10.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A.B F3 B.H2OC.HClO D.CO211.下列性质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A.可溶于水 B.具有较高的熔点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能导电12.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①MgF2②Na2O2③NaO H ④NH4Cl⑤CO2⑥H2O2⑦N2A.②③④⑤⑦B.②③④C.①②③④⑥D.①③⑤⑥13.下列对离子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一定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B.离子化合物不一定是盐类C.离子化合物如能溶于水,其所得溶液一定可以导电D.溶于水可以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14.下列各组所有的元素组合,既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又可形成共价化合物的是( ) A.H、C、O、K B.H、Na、O、SC.H、N、O D.H、O、S15.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氧化钙溶于水16.下列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属于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A.石油燃烧B.植物的光合作用C.核电站发电D.太阳能电池供电17.化学反应的发生必然伴随有能量的转化,其最根本原因是()A.化学反应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B.化学反应中旧的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的化学键的生成需要放出能量C.化学反应通常需要加热等条件才能发生D.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18.对于放出能量的反应H2+Cl2点燃2H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B.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C.断开1 mol H2中的化学键和1 mol Cl2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大于形成2 mol HCl中的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D.该反应中化学能只能转化为热能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收能量的反应②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③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④放出能量的反应加热到一定温度引发后,停止加热反应也能继续进行A.只有③④ B.只有①②C.①②③④ 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3分)20.(12分)下面是我们熟悉的物质:①O2②金刚石③NaBr ④H2SO4⑤Na2CO3⑥NH4Cl ⑦NaHSO4⑧Ne⑨Na2O2⑩NaOH(1)这些物质中,只含共价键的是________ ;只含离子键的是 _______ ;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的是 ______;不存在化学键的是________。

同步备课一体资料之化学鲁科必修2讲义:第2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检测2

同步备课一体资料之化学鲁科必修2讲义:第2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检测2

章末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离子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也可能含共价键②同位素的性质完全相同③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④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⑤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④D.①③答案 D解析②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而物理性质不同;④铵盐是离子化合物;⑤稀有气体分子不含有共价键。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只有非金属原子间才能形成共价键B.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C.由共价键形成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分子D.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而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答案 D解析某些金属与非金属原子间可以形成共价键,如AlCl3为共价化合物,A不正确;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生成,仅有化学键断裂不是化学反应,如氯化钠溶于水,离子键断裂,属于物理变化,B不正确;共价键形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但不一定含有分子,如二氧化硅,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分子,如水、氯化氢等,C不正确;NaOH、KNO3等是离子化合物,但其中也含有共价键,但共价化合物是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含有离子键,D正确。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将混有HCl 的Cl 2通入盛有饱和NaHCO 3溶液的洗气瓶除去B .实验室制取Cl 2,浓盐酸起到酸性和还原剂的作用C .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为2Cl -+2H +=====通电H 2↑+Cl 2↑ D .实验室可用上图所示装置于制取少量Cl 2 答案 B解析 饱和NaHCO 3溶液吸收HCl 的同时放出CO 2,引入新的杂质气体,A 不正确; 反应时部分HCl 被氧化,体现还原性,部分HCl 中Cl 的化合价并没有变,体现酸性,B 项正确;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为2Cl -+2H 2O=====通电2OH -+H 2↑+Cl 2↑,C 不正确;实验室制备氯气是用浓盐酸,而不是稀盐酸,D 不正确。

化学鲁科版必修2课堂演练:第2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题Word版含解析

化学鲁科版必修2课堂演练:第2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题Word版含解析

第二章检测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

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的、并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化学物质反应,此时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最合适的选择是()A .浓硫酸与水B.生石灰与水C .熟石灰与水D .氯化钠与水解析:浓硫酸溶于水虽然放热,但浓硫酸是液体,又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适宜给食品加热;而相同质量的生石灰和熟石灰分别溶于水,前者放出的热量比后者多,氯化钠溶于水能量变化不明显。

答案:B2. 人造卫星常用的一种高能电池一一银锌蓄电池,它在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Zn + 2OH - —2e_===ZnO + H2OAg2O +出0 + 2e—===2Ag + 2OH —,据此判断氧化银是()A .负极,被氧化B.正极,被还原C .负极,被还原D .正极,被氧化解析:原电池就是把氧化还原反应拆分成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部分,分别在两个电极上发生,使电子经外电路移动,从而产生电流。

答案:B3. 下列关于能量转换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C .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D .信号弹爆炸时,镁燃烧产生的能量全部转化为光能 解析:镁燃烧时,一定放热,一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答案:D4. 甲、乙两容器都在进行A >B + C的反应,甲容器内每分钟 减少了 4 mol A ,乙容器内每分钟减少了 2mol A ,则甲容器内的反应 速率比乙容器内的反应速率要( )A .快B .慢C .相等D .无法判断解析: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量或生 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由于题中缺少甲、乙两容器的相对体积大 小,故无法确定两容器内反应速率的快慢。

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鲁科版)知能演练高分跨栏第5章第3节 含解析

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鲁科版)知能演练高分跨栏第5章第3节 含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SO2和CO2分子中,S和O之间、C和O之间都是共价键B.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C.AlCl3原子之间存在离子键D.P和As属于ⅤA族元素,H3PO4酸性比H3AsO4弱解析:选A.B项,原子半径越小越不易失电子,越易得电子;C 项,AlCl3是共价化合物,内部不存在离子键;D项,H3PO4的酸性比H3AsO4的酸性强.2.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解析:选B.A项,S2-应用[]括起来,Na+不用[ ];C项,N原子最外层电子未全部表示出来;D项,H2O分子内无H+。

3.化学键使得一百多种元素组成了世界的万事万物。

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离子键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C.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化学键D.在氧化钠中,除氧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解析:选D。

共价化合物中一定无离子键,所以A、B两项均不正确;稀有气体分子是单原子,不含有化学键,C项不正确。

4.含有极性键且分子中各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化合物是()A.CH4B.CH2===CH2C.CO2D.N2解析:选C。

A、B两项中“H"只满足2电子稳定结构,D项,N2是单质而不是化合物.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②非金属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③非金属的气态氢化物中一定存在极性共价键;④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⑤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⑥在一种化合物中只能存在一种类型的化学键;⑦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⑧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⑨氯化钠和HCl溶于水都发生电离,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相同A.③④⑦⑧B.①③④⑦⑧C.②⑤⑥⑧⑨ D.①④⑦⑨解析:选A.①中“非金属元素”包含稀有气体元素,所以①不正确;②非金属之间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如NH4Cl,所以②不正确;由①②不正确就可排除B、C、D三项.6.下列关于物质结构和化学用语的说法正确的是()A.78 g Na2O2晶体中所含阴、阳离子个数均为4N AB.1个乙醇分子中存在8对共用电子对C.NaOH和Na2O中所含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D.CCl4和AlCl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解析:选B.A项,1 mol Na2O2中含有3 mol离子,即2 mol Na+和1 mol O错误!,A错;B项,1个CH3CH2OH中共形成8个共价键,即存在8对共用电子对,B正确;C项,NaOH中含离子键和极性键,Na2O只含离子键,C项错;D项,CCl4的分子中,每个原子都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而AlCl3分子中,铝只满足6电子结构,D错.7.在以离子键为主的化学键中常含有共价键的成分.下列各对原子形成化学键中共价键成分最少的是( )A.Li,F B.Na,FC.Na,Cl D.Mg,O解析:选B。

高中化学鲁科必修二:第2章 第1节 第1课时 课下30分钟演练 含解析

高中化学鲁科必修二:第2章 第1节 第1课时 课下30分钟演练 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键既存在于相邻原子间,又存在于不相邻原子间B.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C.化学键指的是相邻原子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D.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吸引而形成的化学键为离子键解析:化学键的定义中有两点必须注意:一个是“相邻原子间”,一个是“强相互作用”。

A和B都没有准确说明这两点,所以不正确。

当阴、阳离子间形成离子键时,不但有这两种离子的吸引作用,而且也存在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之间、两种离子的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形成了吸引与排斥的平衡。

D只强调阴、阳离子间的强烈吸引作用,却没有说明排斥作用,所以不正确。

答案:C2.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A.CaCl2B.KOHC.H2O D.HF解析:CaCl2、KOH属于离子化合物,前者只有离子键,后者电子式为,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A项错误,B项正确;H2O、HF属共价化合物,只有共价键无离子键,C、D两项错误。

答案:B3.[双选题]下列各组元素既能形成离子化合物,又能形成共价化合物的是()A.C、H、O B.K、Mg、ClC.N、Cl、H D.Na、S、H解析:根据元素类别和形成化学键的条件分析,A组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B组为ⅠA族、ⅡA族的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只能形成离子化合物;C项中既可形成HCl、NH3等共价化合物,又可形成离子化合物NH4Cl;D项中既可形成共价化合物H2S,也可形成Na2S、NaH、NaHS等离子化合物。

答案:CD4.下列变化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A.加热氯化铵B.干冰汽化C .NaCl 熔化D .浓H 2SO 4溶于水解析:A 项,NH 4Cl=====△NH 3↑+HCl ,离子键和共价键被破坏;B 项属于物理变化,CO 2分子中化学键未被破坏;C 项破坏了离子键;D 项破坏了共价键。

答案:B5.下列关于化学键和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化学键的形成一定伴随着电子的得失B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C .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 .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阳离子解析:A 项共价键的形成不符合,B 项AlCl 3为共价化合物,C 项NH 4Cl 为离子化合物。

201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鲁科版)专项训练 第2章第1节(含解析).pdf

201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鲁科版)专项训练  第2章第1节(含解析).pdf

一、选择题 1.(2013·菏泽统考)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组成元素上可以区别纯净物和混合物 B.可用丁达尔现象区分溶液与胶体 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 D.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学键一定是离子键 解析:选B。

O2和O3的组成元素都是氧,但其混合气体为混合物,A错误;同种元素不同的核素间的转化是不能通过化学变化实现的,C错误;AlCl3中存在的是共价键,D错误。

2.(2013·福建联考)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推理中正确的是( ) A.单质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金属铝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元素的前面,铝与酸反应一定放出氢气 C.中和反应都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属于中和反应 D.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解析:选D。

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O2和O3的混合物中只含氧元素,A错;铝与浓、稀硝酸等强氧化性的酸反应时不会放出氢气,B错;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如CuO+H2SO4===CuSO4+H2O)有盐和水生成,但不是中和反应,C错;含氧酸、碱、含氧酸盐等均含有氧元素,但不是氧化物,D对。

3.(2013·湖北九校联考)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不正确的是( ) A.溶液与胶体: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B.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 C.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完全电离 D.共价化合物:是否含有共价键 解析:选D。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氢氧化钠,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

4.(2013·北京东城区综合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3C与14C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 B.淀粉、明矾属于纯净物,矿泉水、食醋属于混合物 C.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D.通过滤纸过滤可以得到Fe(OH)3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 解析:选A。

201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鲁科版)专项训练 第2章第2节(含解析).pdf

201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鲁科版)专项训练  第2章第2节(含解析).pdf

一、选择题 1.(2013·泰安质检)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 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 B.BaSO4投入水中,导电性较弱,故它是弱电解质 C.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两种共价化合物分子 D.氯水能导电,所以Cl2是电解质 解析:选C。

A项,“导电性强弱”与自由移动离子所带电荷及浓度有关,错误;B项,BaSO4在熔融状态下可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错误;D项,Cl2是单质,不是电解质,错误。

2.在如右图所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装置中,若向某一电解质溶液中逐滴加入另一种溶液时,则灯光由亮变暗至熄灭后又逐渐变亮的是( ) A.盐酸中逐滴加入食盐溶液 B.醋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CO2 D.醋酸中逐滴加入氨水 解析:选C。

由灯光“从亮→暗→熄灭→渐亮”判断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从大→小→几乎为零→渐变大”只有C项符合,Ca2++2OH-+CO2===CaCO3↓+H2O,CaCO3+H2O+CO2===Ca2++2HCO。

3.(2010·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下表中评价合理的是( ) 选项化学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评价AFe3O4与稀硝酸反应:2Fe3O4+18H+===6Fe3++H2↑+8H2O正确B向碳酸镁中加入稀盐酸:CO+2H+===CO2↑+H2O错误,碳酸镁不应写成离子形式C向硫酸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Ba2++SO===BaSO4↓正确DFeBr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Cl2反应:2Fe2++2Br-+2Cl2===2Fe3++4Cl-+Br2错误,Fe2+与Br-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为 1∶2解析:选B。

A项不正确,NO应参与反应;C项不正确,NH与OH-也能反应;D项,评价不正确,FeBr2与等物质的量的Cl2反应,Br-只能部分参与反应,Fe2+与Br-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该离子方程式是正确的。

4.(2010·高考天津卷)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 A.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2Fe3+===Cu2++2Fe2+ B.Na2O2与H2O反应制备O2:Na2O2+H2O===2Na++2OH-+O2↑ C.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Cl2+H2O===2H++Cl-+ClO- D.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2MnO+6H++5H2O2===2Mn2++5O2↑+8H2O 解析:选A。

优化方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鲁科知能演练高分跨栏第2章第4节 含解析

优化方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鲁科知能演练高分跨栏第2章第4节 含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反应所得溶液中一定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是()A.向稀硝酸中加入铁粉B.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C.向稀盐酸中滴入少量Na[Al(OH)4]溶液D.向MgSO4、H2SO4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解析:选D。

向稀硝酸中加入铁粉时,溶质可能是硝酸铁和硝酸亚铁的混合物,A错误;由于CO2量的不同,所得溶质可能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B错误;向稀盐酸中滴入少量Na[Al(OH)4]溶液,所得溶质可能是HCl、NaCl和AlCl3的混合物,C错误;向MgSO4、H2SO4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生成BaSO4、Mg(OH)2和水,最终溶质为Ba(OH)2,故D对。

2.向一定量的Fe、FeO、Fe2O3、Fe3O4的混合物中加入150 mL 4 mol·L-1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 L NO(标准状况),往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

若用足量的H2在加热条件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所得到的铁的物质的量为()A.0.21 mol B.0.25 molC.0.3 mol D.0.35 mol解析:选B。

n(HNO3)=0.6 mol,n(NO)=0.1 mol,反应后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Fe(NO3)2,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反应后溶液中的n(NO-3)=0.5 mol,n(Fe2+)=0.25 mol,即n(Fe)=0.25 mol。

3.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的最佳顺序为()①加足量氯水②加足量KMnO4溶液③加少量NH4SCN溶液A.①③ B.③②C.③① D.①②③解析:选C。

若加入NH4SCN无颜色变化,则证明溶液中无Fe3+,再加氯水,如有Fe2+则可被氧化为Fe3+而使溶液变红色。

KMnO4也能氧化Fe2+,但KMnO4本身为紫色,干扰实验现象,使Fe3+和SCN-的显色反应不易观察,因此不宜选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八种方法”妙解化学平衡题
“化学平衡”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解答这方面的问题需要具备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但在实际中,许多同学听起来似懂非懂,做起题目来困难重重,无从下手。

为了使大家更好、更快地解答这方面的问题,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解题方法。

1.可逆思维法
【典例9】当反应2SO2+O22SO3达到平衡后,通入18O2,再次达到平衡时18O存在于
() A.SO3、O2中B.SO2、SO3中
C.SO2、O2中D.SO2、SO3和O2中
答案 D
解析由于三种物质中均含有氧元素,该反应又是可逆反应,并且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存在,故18O存在于三种物质中,故选D。

[理解感悟]在解答化学平衡习题时,往往抓住“可逆反应”中的“可逆”特征,题目便迎刃而解。

2.极限思维法
【典例10】在一定条件下,将1 mol的CO和1 mol的水蒸气通入容器中发生下述反应:CO(g)+H2O(g)CO2(g)+H2(g),达到平衡后,测得CO2为0.6 mol,再通入4 mol水蒸气,又达到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是()
A.等于0.6 mol
B.等于1 mol
C.大于0.6 mol,小于1 mol
D.大于1 mol
答案 C
解析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CO2的物质的量一定大于0.6 mol,因该反应为可逆反应,CO的物质的量为1 mol,CO不可能完全转化为CO2,所以CO2物质的量小于1 mol,故选C。

[理解感悟]可逆反应可以看成是处于完全反应和完全不反应的中间状态,那么在解题时,可以利用完全反应与完全不反应这两个极端点,求出可逆反应达到某一平衡状态时的取值范围或取值。

3.假设思维法
【典例11】一定量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 A(g)+y B(g)z C(g)。

该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A气体的浓度为0.5 mol·L-1。

在恒温下将密闭容器体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再次达到平衡后,测得A的浓度为0.3 mol·L-1,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x+y<z
C.C的体积分数降低
D.B的转化率提高
答案 C
解析假设容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时,平衡不移动,则此时A的浓度为0.25 mol·L -1,但平衡时A的浓度为0.3 mol·L-1,说明平衡向生成A的方向移动,即压强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而x+y>z,C的体积分数降低,B的转化率减小。

[理解感悟]在解题时,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把一种状态与另一种状态平衡时的情况(如转化率、物质的量浓度及含量等)进行比较。

在解这类题时,可以假设一个中间转换过程,便于比较。

4.“三段思维”法
【典例12】一定温度下,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时,
n(SO2)∶n(O2)∶n(SO3)=2∶3∶4。

缩小体积,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n(O2)=0.8 mol,n(SO3)=1.4 mol,此时SO2的物质的量应是()
A.0.4 mol B.0.6 mol C.0.8 mol D.1.2 mol
答案 A
解析设原平衡时,SO2、O2、S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a、3a、4a,体积缩小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参加反应的O2的物质的量为x,由方程式列出“三步”关系:
故有:3a-x=0.8 mol,4a+2x=1.4 mol
解得:a=0.3 mol,x=0.1 mol
SO2的物质的量n(SO2)=2a-2x=0.4 mol。

[理解感悟]在化学平衡计算中,常常列出“起始”、“转化”、“平衡”时三段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体积、浓度),然后再求转化率、平衡时某物质的百分含量或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等。

这种计算方法使人看起来一目了然,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被誉为“平衡计算的金钥匙”。

5.“守恒”思维法
【典例13】在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 X,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4X(g)3Y(g)+Z(g),达到平衡时,有30%的X发生分解,则平衡时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是()
A.3.4 mol B.4 mol
C.2.8 mol D.1.2 mol
答案 B
解析该反应是一个等物质的量的反应,无论有多少X发生分解,体系中总物质的量守恒,所以答案选B。

[理解感悟]在任何化学反应中,均存在某些守恒关系,在化学平衡中有时运用某种量守恒能够很快得出正确答案。

6.虚拟平衡法
【典例14】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O2,建立如下平衡
2NO2(g)N2O4(g),测得NO2的转化率为a%,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再充入1 mol NO2,待新平衡建立时,NO2的转化率为b%,则a与b的关系为()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答案 B
解析直接判断a与b的关系较难,但可以虚拟假设一个中间过程Ⅱ。

pVT pVT p1VT
NO 2 mol NO 2 mol ――→压缩NO 2 mol
Ⅰ Ⅱ Ⅲ
易知,Ⅰ与Ⅱ两过程等效,NO 2的转化率为a %,若将容器Ⅱ加压,使容器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即与Ⅰ容器相等,因2NO 2(g)N 2O 4(g),加压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达到新平衡后NO 2的转化率b %必大于a %。

[理解感悟] 在两个几乎没有关系的平衡之间虚拟出另一“过渡型平衡态”,借以找到可以沟通三者的有效桥梁,而使原来的平衡衍生出异常明显的可比性。

7.逆向思维法
【典例15】 在真空密闭容器中加入a mol 固体PH 4I ,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
PH 4I(s)
PH 3(g)+HI(g)① 4PH 3(g)
P 4(g)+6H 2(g)② 2HI(g)H 2(g)+I 2(g)③
以上三个反应建立平衡后,测得HI 为b mol ,I 2为c mol ,H 2为d mol ,求:
(1)平衡后容器内P 4和PH 3的物质的量: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2)a 、b 、c 三者遵循的关系:a >________(填b 、c 的关系式)。

答案 (1)n (P 4)=d -c 6mol ,n (PH 3)=3b +8c -2d 3
mol (2)b +2c
解析 由I 2为c mol 可得
2HI(g)H 2(g)+I 2(g)③
2c c c
由H 2为d mol 可得
4PH 3(g)P 4(g)+6H 2(g)②
4 1 6
n (PH 3) n (P 4) (d -c )
所以n (P 4)=d -c 6mol ,反应消耗的n (PH 3)=2(d -c )3
mol , 测得HI 为b mol ,
由PH 4I(s)PH 3(g) + HI(g)①
a mol (
b +2
c ) mol (b +2c ) mol
则(1)平衡后容器内P 4的物质的量为n (P 4)=
d -c 6
mol ,平衡后容器内PH 3的物质的量
n (PH 3)=(b +2c )-2(d -c )3mol 。

(2)由于PH 4I 是反应物,则由①式可得,a 、b 、c 三者遵循的关系为a >b +2c 。

[理解感悟] 在解答化学平衡问题时,当按正常思维方式不能奏效时,不妨换一种思维方式,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8.连锁计算法
【典例16】 已知在一个1 L 的密闭容器中放入4 mol N 2O 5气体后会发生如下两种反应:①N 2O 5(g)N 2O 3(g)+O 2(g);②N 2O 3(g)N 2O(g)+O 2(g)。

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后c (O 2)=4.4 mol·L -1,c (N 2O 3)=1.6 mol·L -1。

求反应中N 2O 5的分解率。

答案 75%
解析 设反应①中N 2O 5分解了x mol ,反应②中生成的N 2O 为y mol ,则
由{ c (O 2)=(x +y )÷
1=4.4 mol·L -1c (N 2O 3)=(x -y )÷1=1.6 mol·L -1 解得x =3,y =1.4。

所以反应中N 2O 5的分解率为3 mol 4 mol
×100%=75%。

[理解感悟] 对于“连锁反应”应具备有序思维,把握多步反应中涉及的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或物质的量的关系,这些关系是进行“连锁反应”体系计算的核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