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等水准测量(教材)
测绘 国 家 三 、四 等 水 准 测量
11
16:43
12
3.仪器技术指标
16:43
13
六、水准观测
1.观测方法 三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往返测。
当使用有光学测微器的水准仪和线条式因瓦水 准标尺观测时,也可进行单程双转点观测。
四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单程观测。 支线必须往返测或单程双转点观测。
16:43
14
2.设置测站的要求
检测高差不予采用。
16:43
16
4.百度文库站观测限差
16:43
17
5.观测中应遵守的事项 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的三脚架时,应使
其中两脚与水准路线的方向平行,第三脚轮换置 于路线方向的左侧与右侧。
同一测站上观测时,一般不得两次调焦。仅当 视线长度小于10 m,且前后视距差小于1m时,可 在观测前后标尺时调整焦距。
每一测段的往测与返测,其测站数均应为偶数, 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支标尺须互换位置,并应 重新整置仪器。
16:43
18
七、外业计算的数值取位
16:43
19
八、上交资料
a.技术设计书 ; b.着墨的原始水准点之记; c.水准路线图及结点接测图; d.测量标志委托保管书(两份); e.水准仪、经纬仪、测距仪、水准标尺检验资料; f. 观测手簿; 9.外业高差及概略高程表(两份); H.外业高差改正数计算资料; i.外业技术总结; J. 验收报告。
《三四等水准测量》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水准测量的基本概念 •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实施流程 •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控制方法 •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应用与案例分析
01
水准测量的基本概念
水准测量的定义
总结词
水准测量是一种通过建立水平视 线来测量两点间高差的方法。
测量误差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测量误差应小 于0.1m,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
性。
重力异常改正
在测量过程中,应考虑地球重力场 的影响,对观测数据进行重力异常 改正,以提高测量精度。
高程异常改正
由于地球曲率等因素的影响,实际 高程与大地水准面之间存在差异, 因此需要对观测数据进行高程异常 改正。
03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实施流程
04
人员组织
组建测量团队,明确人员分工和职责 ,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和时间表。
测量中的操作流程
路线选择
根据地形和测量需求,选择合 适的测量路线,尽量避开障碍 物和不良地形。
数据检查
在测量过程中,对已经测量的 数据进行实时检查,确保数据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建立基准点
在测量起始点和结束点分别建 立基准点,作为高程测量的基 准。
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确定测量范围
根据项目需求,确定需要测量的范围 ,并确定测量起始点和结束点。
三等、四等水准测量(教程)
三、四等水准测量
三、四等水准测量所使用的水准仪,其精度应不低于DS 3型的精度指标。水准仪望远镜放大倍率应大于30倍,符合水准器的水准管分划值为20’’/2mm 。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指标及观测要求参见表1。
表1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指标及观测要求
注:表中L 、K 均表示路线长度,以Km 为单位。
一、 观测方法
三、三、四等水准测量主要采用双面水准尺观测法,除各种限差有所区别外,观测方法大同小异。
在每一测站上,首先安置仪器,如超限,则需移动前视尺或水准仪,以满足要求。然后按下列顺序进行观测,并计入三(四)等水准测量手簿中(表2)。
(1) 读取 视尺 面读数:下丝(1),上丝(2),中丝(3)。 (2) 读取 视尺 面读数:中丝(4),下丝(5),上丝(6)。 (3) 读取 视尺 面读数:中丝(7)。 (4) 读取 视尺 面读数:中丝(8)。
测得上述8个数据后,随即进行计算,如果符合规定要求,可以迁站继续施测;否则应重新观测,直至所测数据符合规定要求后,才能迁到下一站。
二、测站计算与校核
测站上的计算有下面几项(表2)。
1.视距部分
(9)= [(1)-(2)] × 100 (式中“100”为视距乘常数,下同)
(10)= [(5)-(6)] × 100
(11)= (9)-(10) (绝对值不应超过2m)
(12)= 本站的(11)+前站的(12)(绝对值不应超过5m)
2.高差部分
(13) = K1+(3)-(8)(绝对值不应超过2mm)
(14) = K2+(4)-(7)(绝对值不应超过2mm)
三四等水准测量ppt课件
水准尺读数 ( m)
高差
后视 前视 +
-
(3) (6) (8) (7)
(13) (14)
1.494 0.661 0.833 1.372 0.541 0.831
;.
平均高差
备注
(15) +0.832(5) 32
;.
18
黑红面高差之差=黑面所测高差-红面所测高差 =h黑-(h红±0.100m)
后视尺
A
前视尺
B
;.
19
A
;.
B
20
(三)作业方法
1、每站观测程序(见图) (1)顺序:“后前前后(黑黑红红)”;一般一对尺子交替使用。 (2)读数:黑面“三丝法”(上、下、中丝)读数,红面仅读中丝。
;.
21
第1次 后视(黑面) 前视(黑面) 前视(红面) 后视(红面)
4.787 ,前尺红面起点为
4.687 时,两点高差变大
hAB实际=h红测±0.1
;.
6
同一水准尺测同一点 黑红面读数差=?
;.
7
同一水准尺测同一点黑红面 读数差=?
红、黑面的常数K=4.687或4.787 黑红面读数差理应该=K
;.
8
后视尺
D=?
;.
前视尺 9
2.视距测量原理 视距丝即望远镜内十字丝分划板上的上下两根短丝,它与中丝平行且等距离。
1-4三、四等水准测量
路线类型
附合路线 支水准路线
150KM
20KM
视线高度 三丝能读数
四等 100KM 80KM
20KM
三丝能读数
2)、 三四等水准测量区格式水准尺
①特点:基本刻划1cm;黑红面注记;黑红面读数之差为 4687/4787 mm;成对使用。
19 18
66 65
19 18
67 66
03 02
01 00
50 49
六、检核
1、测站高差检核a红 a黑 k
b红 b黑 k
k 4687或4787
a黑-b黑 a红-b红 100
2、测站视距检核 a上 a下 2a中 b上 b下 2b中
3、测段检核 hAB hi a黑 b黑= a红 b红 100或0
当为偶数测站时为0,当为奇数测站时100
2、测段为偶数测站;
3、测站观测限差要求
等级
仪器 类型
标准视 线长度
/m
前后 视距 差/m
前后视 黑红面 距差累 读数差 计/m /mm
黑红Baidu Nhomakorabea 所测高 差之差
/mm
检测间歇 点高差之
差/mm
三等 DS3 65 3.0 6.0 2.0 3.0
3.0
四等 DS3 80 5.0 10.0 3.0 5.0
5.0
A a1 HA
三、四等水准测量步骤
三、四等水准测量
控制测量除了要完成平面控制测量外,还要进行高程控制测量。小区域地形测图或施工测量中,多采用三、四等水准测量作为高程控制测量的首级控制。
一、三、四等水准测量(leveling)的技术要求
1、高程系统:三、四等水准测量起算点的高程一般引自国家一、二等水准点,若测区附近没有国家水准点,也可建立独立的水准网,这样起算点的高程应采用假定高程。
2、布设形式:如果是作为测区的首级控制,一般布设成闭合环线;如果进行加密,则多采用附合水准路线或支水准路线。三、四等水准路线一般沿公路、铁路或管线等坡度较小、便于施测的路线布设。
3、点位的埋设:其点位应选在地基稳固,能长久保存标志和便于观测的地点,水准点的间距一般为1—1.5km,山岭重丘区可根据需要适当加密,一个测区一般至少埋设三个以上的水准点。
4、三、四等及五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和技术要求列于表中。
二、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
三、四等水准测量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望远镜成像清晰及稳定的情况下进行。一般采用一对双面尺。
1、三等水准一个测站的观测步骤:(后-前-前-后;黑-黑-红-红)
(1)照准后视尺黑面,精平,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并记为(1)、(2)、(3)。
(2)照准前视尺黑面,精平,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并记为(4)、(5)、(6)。
(3)照准前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记为(7)
(4)照准后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记为(8)
这四步观测,简称为“后一前一前一后(黑一黑一红一红)”,这样的观测步骤可消除或减弱仪器或尺垫下沉误差的影响。对于四等水准测量,规范允许采用“后一后一前一前(黑一红一黑一红)”的观测步骤。
工程测量工培训教材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高技能人才评价示范标准》系列培训教材
工程测量工培训教材
王洪章主编
中铁三局
2010年5月
I
II
目录
第一章水准测量 (1)
第一节地面点位的表示方法 (1)
第二节普通水准测量 (5)
第三节三、四等水准测量 (12)
第四节一、二等水准测量 (16)
第五节精密水准仪、电子水准仪 (20)
第六节E XCEL软件测量内业数据处理 (35)
第二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43)
第一节视距测量 (43)
第二节光电测距 (44)
第三节直线定向 (45)
第三章全站仪 (49)
第一节全站仪简介 (49)
第二节全站仪的基本操作及功能 (50)
第三节全站仪介绍 (52)
第四章GPS测量技术 (61)
第一节GPS的概述 (61)
第二节GPS的组成 (61)
第三节GPS坐标系统 (62)
第四节GPS卫星定位原理 (66)
第五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68)
第一节测量误差概述 (68)
第二节评定精度的指标 (70)
第三节误差传播定律 (72)
第四节等精度直接观测平差 (75)
第六章平面控制测量 (78)
第一节控制测量概述 (78)
第二节导线测量 (79)
第三节卫星定位测量 (85)
第七章地形测量 (92)
第一节地形图基本知识 (92)
第二节全站仪数字化测图技术 (95)
第八章铁路工程测量 (98)
第一节铁道工程概论 (98)
第二节线路初测与定测 (105)
第三节全站仪任意点坐标测设曲线 (114)
- III
第四节路基工程施工测量 (121)
第五节无砟轨道施工控制测量 (132)
第六节无砟轨道铺设的施工测量 (150)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第一章:引言
引言部分可以简单介绍水准测量的重要性,以及本规范的编写目
的和依据。可以说明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的重要性和作用,展示
本规范的组织结构和编写依据。
第二章:术语和定义
这一部分应该包括本规范中所用术语的定义和解释,以确保在整
个规范中使用的术语具有一致的理解。
第三章:测量基准
介绍测量基准的选择原则和具体方法,如何根据实际测量要求选
择适当的测量基准,并简要说明测量基准的重要性。
第四章:测量仪器和设备
介绍三四等水准测量中常用的仪器和设备,包括水准仪、三角架、测量杆等,对这些仪器和设备的选择、校准和使用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第五章:测量方法
详细介绍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包括测量前的
准备工作、实际测量的步骤和技术要点等,以及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可
能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六章:测量数据处理
介绍三四等水准测量后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数据的录入、计算、校核和整理等,以确保获得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
第七章:测量精度和误差控制
介绍测量精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在测量过程中可能产生的
误差和如何进行控制,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八章:报告和资料归档
介绍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后的报告编写和资料归档方法,包括报
告的格式和内容要求,以及资料的归档保存期限和管理方法。
第九章:质量控制和验收
介绍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和验收标准,确
保测量工作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以及获得持续可靠的测量结果。
第十章:安全保障和环境保护
介绍三四等水准测量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和环境保护要求,确保测
《三四等水准测量》课件
2
化简水准网
根据测区的特点,对三等水准网进行化简,以减少工作量并保证测量精度。
3
测高精度控制
在测量过程中,使用高精度控制点进行校正,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四、四等水准测量
测区划分
将需要进行四等水准测量的区 域划分成多个测区,以便进行 有序的测量工作。
化简水准网
根据测区的特点,对四等水准 网进行化简,以减少工作量并 保证测量精度。
2 应用前景
三四等水准测量为地理测量提供了可靠的高 程数据,促进了土地规划和工程建设的发展。
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改进,三四等水准测量 在土地资源管理和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前景将 更加广阔。
七、参考文献
1. 2. 3.
《地理测量与地图学》 《测量学基础》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
《三四等水准测量》PPT 课件
三四等水准测量是地理测量中重要的技术之一。本课件将介绍这一测量方法 的定义、作用以及测量原理。
一、引言
1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定义
三四等水准测量是用于确定地表高程的测量 方法,通过测量高程信息可以绘制高程图和 制作数字地图。
2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作用
三四等水准测量广泛应用于土地规划、建筑 工程、地质勘探等领域,为相关项目提供高 程参考。
二、测量原理
1 基准面的确定
通过选择合适的基准面,可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常用的基准面包括平均 海平面和大地水准面。
(完整版)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一、观测方法
三四等水准测量仍采用DS3水准仪,水准尺可用双面尺,观测程序可简述为后前前后,即在每个测站上的观测顺序为:
1,后视黑面,依次读取下丝、上丝和中丝读数;
2,前视黑面,依次读取下丝、上丝和中丝读数;
3,前视红面,读取中丝读数;
4,后视红面,读取中丝读数。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计算次序(表1)
四等水准测量观测顺序也可以采用后后前钱,四等水准测量还可采用单面尺进行观测,其观测顺序为后—前—变更仪器高—前—后
二、计算与检核的方法
1,三等和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表2)
2、计算与检核
(1)视距计算
后视距离:(9)=[(1)-(2)]X100
前视距离:(10)=[(4)-(5)]X100
前、后视距差:(11)=(9)-(10)
前、后视距差(11)之值应符合表2中之规定
前、后视距累积差:(12)=前一站的(12)+本站的(11) (12)之值应符合表2中前、后视距累积差的限差要求。 (2)高差计算
①同一水准差红面、黑面中丝读数的校核 红、黑面中丝读数差按下式计算:
前尺:(13)=(6)+K 前-(7) 后尺:(14)=(3)+K 后-(8)
其中:K 前、K 后为水准尺红、黑面的常数差,分别为4.687m 和4.787m 。(13)、(14)之值应符合表2中红、黑面读数差限差的要求。 ②计算黑面、红面的高差
黑面: (15)=(3)-(6) 红面: (16)=(8)-(7)
由于两尺的红面常数差K 分别为4.687m 和4.787m ,因此(16)±0.100后才是红面测得的高差。若后尺为4.687m,前尺为4.787m ,应取“+“号,反之,后尺为4.787m ,前尺为4.687m ,则应取”-“号。 校核:(17)=(15)-(16)±0.100=(14)-(13)
三四等水准测量 ppt课件
•二等水准网是布设在一等水准环线内,形成周长为
500~750km的环线。它是国家高程控制网的全面基础。
2020/4/12
高程控制测量
国家高程控制网
•三等水准一般布置成附合在高级点间的附合水准路线,长
i (m)
v(m)
f
0.3
D2 4
(m)
R
hhi f
h平均 (m)
+34.271 1.565 1.695
-34.024 1.537 1.680
0.022
0.022
+34.163
-34.145
+34.154
-9.696 1.611
+9.604 1.592
1.590 0.033
1.610 0.033
-9.642
技术要求
三
高程路线应起闭于高级水准点,三角高程网中任
角 一点到最近高程起算点的边数,当平均边长为1km时,
高 不超过10条,平均边长为2km时,不超过4条。
程
测
竖直角用DJ2级经纬仪,在四等高程测3个测回,
量 五等测2个测回。
距离应采用标称精度不低于(5mm+5×10-6)的
测距仪,四等高程测往返各一测回,五等测一个测回。
三、四等水准测量.
备注
K 3 =4787 K 4 =4687
计算校核
2、计算 ① 视距计算 后视距离:(9)=[(1)-(2)] ×100 前视距离:(10)=[(5)-(6)] ×100 前后视距差:(11)=(9)-(10)
视距累积差:(12)=上一站(12)+本站(11)
水准路线长度:D = ∑(9)+∑(10)
二等 三等
1
1.5
四等
DS3
100
5
10
0.2
3Biblioteka Baidu
5
注:1、二等水准视线长度小于20m时,其视线高度不应低于0.3m。 2、三、四等水准采用变动仪器高度观测单面水准尺时,所测两次高差较差,应 与黑面、红面所测高差之差的要求相同。 3、数字水准仪观测,不受基、辅分划或黑、红面读数较差指标的限制,但测站 两次观测的高差较差,应满足表中相应等级基、辅分划或黑、红面所测高差较差的 限值。
校核:末站(12)=∑(9)-∑(10)
其中(9)、(10)、(11)、(12)以 m 为单位。
② 同一根水准尺黑、红面尺零点差计算 零点差=黑面尺零点 + Ki - 红面尺零点 (13)=(4)+ Ki -(7) (14)=(3)+ Kj -(8) 式中:
Ki、Kj —— 一对水准尺的零点差。
(13)、(14)的理论值均为零。
三四等水准测量
第二节 三、四等水准测量措施
三等水准测量 观察顺序应为后一前一前一后 .
每一测站上,按下列顺序进行观察: 1 后视水准尺旳黑面,读下丝、上丝和中丝读数. 2 前视水准尺旳黑面,读中丝和下丝、上丝读数. 3 前视水准尺旳红面,读中丝读数. 4 后视水准尺旳红面,读中丝读数。
黑面高差:(15)=(3)-(7) 红面高差:(16)=(4)-(8) 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 (17)=(14)-(13)=(15)-(16)±100
上式中旳100为两根水准尺红面旳起始注记之差,单位为mm。 假如(17)符合要求,则计算高差中数 高差中数:(18)= {[(15)+(16)±100]}
当用一台水准仪观察时 ,宜采用图中( a ) 旳形式,图中 I I2既是仪器站又是立尺点。当使用两台水准仪作对向观察时, 宜布置成图中旳( b ) 或( c ) 旳形式。图中I 1 、 I 2 为仪器 站,b1、b2为立尺点。
跨河水准测量---光学测微法
即黑-黑-红-红观察顺序
第二节 三、四等水准测量措施 四等水准测量旳数据计算和检核
计算和检核
1、测站上旳计算和检核
(1)、视距计算
对于四等水准测量,前后视距差不得超出5m;对于三等水准测量, 不得超出3m。
后视距离
(9)=(1)-(2)
前视距离
三 四等水准测量(双面尺法)
三四等水准测量
(双面尺法)
一、目的和要求
(1)进一步熟练水准仪的操作,掌握用双面水准尺进行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与计算方法。
(2)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测站及线路的检核方法。
视线高度>0.2m;视线长度≤80m;前后视视距差≤3m;前后视距累积差≤10m;红黑面读数差≤3mm ;红黑面高差之差≤5mm。
二、仪器和工具
DS3水准仪1台,双面水准尺2支,记录板1块。
三、方法与步骤
1、了解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
双面尺法四等水准测量是在小地区布设高程控制网的常用方法,是在每个测站上安置一次水准仪,但分别在水准尺的黑、红两面刻划上读数,可以测得两次高差,进行测站检核。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一系列的检核。
2、四等水准测量的实验
(1)从某一水准点出发,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路线长度200~400米,设置4~6站,视线长度30m左右。
(2)安置水准仪的测站至前、后视立尺点的距离,应该用步测使其相等。在每一测站,按下列顺序进行观测:
后视水准尺黑色面,读上、下丝读数,精平,读中丝读数;
前视水准尺黑色面,读上、下丝读数,精平,读中丝读数;
前视水准尺红色面,精平,读中丝读数;
后视水准尺红色面,精平,读中丝读数
(3)记录者在“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中按表头表明次序⑴~⑻记录各个读数,⑼~ ⒃为计算结果:
后视距离⑼=100×{ ⑴-⑵}
前视距离⑽=100×{ ⑷-⑸}
视距之差⑾=⑼-⑽
∑视距差⑿=上站⑿+本站⑾
红黑面差⒀=⑹+K-⑺,(K=4.687或4.787)
⒁=⑶+K-⑻
黑面高差⒂=⑶-⑹
红面高差⒃=⑻-⑺
(完整版)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一、观测方法
三四等水准测量仍采用DS3水准仪,水准尺可用双面尺,观测程序可简述为后前前后,即在每个测站上的观测顺序为:
1,后视黑面,依次读取下丝、上丝和中丝读数;
2,前视黑面,依次读取下丝、上丝和中丝读数;
3,前视红面,读取中丝读数;
4,后视红面,读取中丝读数。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计算次序(表1)
四等水准测量观测顺序也可以采用后后前钱,四等水准测量还可采用单面尺进行观测,其观测顺序为后—前—变更仪器高—前—后
二、计算与检核的方法
1,三等和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表2)
2、计算与检核
(1)视距计算
后视距离:(9)=[(1)-(2)]X100
前视距离:(10)=[(4)-(5)]X100
前、后视距差:(11)=(9)-(10)
前、后视距差(11)之值应符合表2中之规定
前、后视距累积差:(12)=前一站的(12)+本站的(11) (12)之值应符合表2中前、后视距累积差的限差要求。 (2)高差计算
①同一水准差红面、黑面中丝读数的校核 红、黑面中丝读数差按下式计算:
前尺:(13)=(6)+K 前-(7) 后尺:(14)=(3)+K 后-(8)
其中:K 前、K 后为水准尺红、黑面的常数差,分别为4.687m 和4.787m 。(13)、(14)之值应符合表2中红、黑面读数差限差的要求。 ②计算黑面、红面的高差
黑面: (15)=(3)-(6) 红面: (16)=(8)-(7)
由于两尺的红面常数差K 分别为4.687m 和4.787m ,因此(16)±0.100后才是红面测得的高差。若后尺为4.687m,前尺为4.787m ,应取“+“号,反之,后尺为4.787m ,前尺为4.687m ,则应取”-“号。 校核:(17)=(15)-(16)±0.100=(14)-(13)
三等、四等水准测量(教程)
三、四等水准测量
三、四等水准测量所使用的水准仪,其精度应不低于DS 3型的精度指标。水准仪望远镜放大倍率应大于30倍,符合水准器的水准管分划值为20’’/2mm 。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指标及观测要求参见表1。
表1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指标及观测要求
注:表中L 、K 均表示路线长度,以Km 为单位。
一、 观测方法
三、三、四等水准测量主要采用双面水准尺观测法,除各种限差有所区别外,观测方法大同小异。
在每一测站上,首先安置仪器,如超限,则需移动前视尺或水准仪,以满足要求。然后按下列顺序进行观测,并计入三(四)等水准测量手簿中(表2)。
(1) 读取 视尺 面读数:下丝(1),上丝(2),中丝(3)。 (2) 读取 视尺 面读数:中丝(4),下丝(5),上丝(6)。 (3) 读取 视尺 面读数:中丝(7)。 (4) 读取 视尺 面读数:中丝(8)。
测得上述8个数据后,随即进行计算,如果符合规定要求,可以迁站继续施测;否则应重新观测,直至所测数据符合规定要求后,才能迁到下一站。
二、测站计算与校核
测站上的计算有下面几项(表2)。
1.视距部分
(9)= [(1)-(2)] × 100 (式中“100”为视距乘常数,下同)
(10)= [(5)-(6)] × 100
(11)= (9)-(10) (绝对值不应超过2m)
(12)= 本站的(11)+前站的(12)(绝对值不应超过5m)
2.高差部分
(13) = K1+(3)-(8)(绝对值不应超过2mm)
(14) = K2+(4)-(7)(绝对值不应超过2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面高差:(16)= (3)-(4) 红面高差:(17)= (8)-(7) 黑红面高差之差:(15)=(16)-[(17)±0.100] = (13)-(14)(绝对值不应
超过3mm)
由于两水准尺的红面起始读数相差0.100m,即4.787m与4.687m之 差,因此,红面测得的实际高差应为(17)±0.100。取“+”或 取“-”应根据后、前视尺的K值来确定。
【例】:如图所示,一闭合水准路线各段高差观测值及其长度均注
于图中,已知水准点BM5的高程为37.141m,求1、2、3点高程。
现结合下表说明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调整与高程的计算方法和
步骤。
(1)计算路线闭合差:
点号
可见 ,说明成果符合要求。
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调整与高程计算
距离 (km)
高差观 测值 (m)
或
式中,为水准路线的总长, 为各测段距离;为水准路线测站数总和, 为各测段的测站数。
分配完后,必须满足,否则说明计算有误,应重新计算。 (3)计算改正后高差:
高差观测值 + 高差改正数,即为改正后的高差。 (4)计算待测点高程:
前一点高程 + 两点间改正后高差,即为最终各测点的高程。
2附合水准路线计算
两条以上单一水准路线相交于某一待定水准点则称为水准网,其相 交点称为结点,在下图中,水准点5即为结点。
当A、B两点的距离较远或者高差较大时,安置一次仪器不能测得它 们的高差,这时需要设置转点。在转点放置尺垫即可(注意在相邻两站 观测过程中转点尺垫不许有任何的变动),每安置一次仪器称为一个测 站。
1闭合水准路线计算
始:
88 时分
天 气:
晴
观测 者:
李晓明
末:
96 时分
呈 像:
清晰稳定
记录 者:
张国立
下 下方
丝 丝向
后尺
及
测站 编号
点名
上 丝
后视距
前 尺
上尺 丝号 前视
(m)
距(m)
视距差d
累计 差∑d
水准尺读数(m)
高差中 数
K+黑-红 (mm)
黑色面
后(1) (5) 尺 (3)
号
(8)
(13)
前(2) (6) 尺 (4)
(1)计算路线高差闭合差: (2)、(3)、(4)与闭合路线相同。
3支水准路线计算
(1)计算路线高差闭合差: (2)计算高差值:
取各测段往返测高差中数(往返测高差绝对值之和的平均值)作为 本测段的高差,符号以往测为准。 (3)计算各测点高程值:
由起始点高程往后推算,即 “前一点高程 + 两点间高差 = 后一点高程”
∑(17)= 0.443
L=
354.6 [∑(16)+∑(17)]/2= 0.4435 =∑(18)
下面介绍一下3中测量方式(附合、闭合、支水准路线)的闭合差 的调整和高程计算。
概念:
进行水准测量的路线称为水准路线。根据测区实际情况和需要可布 置成单一水准路线和水准网。
单一水准路线又分为闭合水准路线、附和水准路线和支水准路线三 种形式。
号
(7)
(14) (18)
(9)
(10) 后前
(16)
(17) (15)
(11) (12)
K1 = 4.787
K2 = 4.687
1.614 0.774 后1 1.384 6.171
0
SB-3 1.156 0.326 前2 0.551 5.239
-1
1至 SA-4
45.8
44.8 后前
0.833
1、 观测方法
三、三、四等水准测量主要采用双面水准尺观测法,除各种限差有 所区别外,观测方法大同小异。
在每一测站上,首先安置仪器,如超限,则需移动前视尺或水准 仪,以满足要求。然后按下列顺序进行观测,并计入三(四)等水准测 量手簿中(表2)。
(1) 读取 后 视尺 黑 面读数:下丝(1),上丝(2),中丝 (3)。
5m)
2. 高差部分
后视尺黑、红面读数差:(13) = K1+(3)-(8)
(绝对值不应超过2mm)
前视尺黑、红面读数差:(14) = K2+(4)-(7)
(绝对值不应超过2mm)
上两式中的K1和K2分别为两水准尺的黑、红面的起点读书差,亦 称尺常数或起点差。表2观测所用双面(黑、红面)水准尺的尺常数 为:K1=4.787m、K2=4.687m。尺常数的作用是检核黑、红面观测读数 是否正确。
1
X-6 1.529 1.668 前2 1.866 6.554
-1
3至 X-5
39.3
39.8 后前
-0.14
-0.042
2 -0.141
-0.5 1.7
2.041 2.220 后2 1.832 6.520
-1
X-5 1.622 1.790 前1 2.007 6.793
1
4至 X-4
41.9
2、 测站计算与校核
测站上的计算有下面几项(表2)。 1. 视距部分
后距: (9)= [(1)-(2)] × 100
(式中“100”为视距乘常数,下同)
前距: (10)= [(5)-(6)] × 100
后、前视距差:(11)= (9)-(10)
(绝对值不应超过2m)
后、前视距离累积差:(12)= 本站的(11)+前站的(12)(绝对值不应超过
(2) 读取 前 视尺 黑 面读数:中丝(4),下丝(5),上丝 (6)。
(3) 读取 前 视尺 红 面读数:中丝(7)。 (4) 读取 后 视尺 红 面读数:中丝(8)。 测得上述8个数据后,随即进行计算,如果符合规定要求,可以迁 站继续施测;否则应重新观测,直至所测数据符合规定要求后,才能迁 到下一站。
闭合差的调整和高程计算与一般水准测量方法相同,它是把闭合差 反符号,按与测段长度成正比例进行分配。支水准路线进行往、返测 量,取往返测高差的平均值计算高程。
表2 三等水准测量手簿
表2
三等水准测量手簿
测段: 自 SB-3 SB-1
至
日 期:
2010年1月12日
仪器型 S3 号: 210033
时 刻:
每一测站经过上述计算,符合限差要求后,才能计算高差中数: (18)= [(16)+(17) ±0.100]/2,作为该站测得的高差值。
表2为三等水准测量手簿,括号内的数字表示观测记录和计算校核 的顺序。当整个水准路线测量完毕,应逐页校核计算有无错误,校核的 方法是:
先计算:Σ(3)、Σ(4)、Σ(7)、Σ(8)、Σ(9)、Σ(10)、 Σ(16)、Σ(17)、Σ(18)。
高差改 正数 (m)
改正后 高差 (m)
高程 (m)
已知点高程
BM5 1.10 - 1.999 -0.012 -2.011 37.141
1 0.75 - 1.420 -0.008 -1.428 35.130
2 1.20 + 1.825 -0.013 +1.812 33.702 H BM5 =
3 0.95 + 1.638 -0.011 +1.627 35.514 37.141 m
四等水准测量一个测站的观测顺序,可采用:后(黑)、后 (红)、前(黑)、前(红)。即读取后视尺黑面读数后随即读红面读 数,而后瞄准前视尺,读取黑面及红面读数,测站记录计算与三等水准 测量完全相同。
3、 成果整理
三、四等水准测量,一般布设单一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闭合 水准路线和支水准路线),外业成果经检查合格、高差闭合差符合表1 的限差要求时,方可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调整和高程计算。
BM5 4.00 + 0.044 -0.044
Σ
37.141 0
(2)计算高差闭合差改正数: 改正数与闭合差符号相反,且改正数数值总和与闭合差相等。 在同一水准路线上,一般可认为观测条件是相同的,所以可认为误
差的大小与路线的长度或者测站数成正比。这样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 按与距离或者测站数成正比例、反符号分配。则各段路线高差闭合差的 改正数为:
三、四等水准测量
三、四等水准测量所使用的水准仪,其精度应不低于DS3型的精度 指标。水准仪望远镜放大倍率应大于30倍,符合水准器的水准管分划值
为20’’/2mm。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指标及观测要求参见表1。
表1
水准 测量 等级
使用 仪器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指标及观测要求
高差闭合差 视线
的限差 (mm)
0.932
1 0.8325
1
1
2.188 2.252 后2 1.934 6.622
-1
SA-4 1.682 1.758 前1 2.008 6.796
-1
2至 X-6
50.6
49.4 后前
-0.074
-0.174
0 -0.0740
1.2 2.2
1.922 2.066 后1 1.726 6.512
附 合、 闭合 路线
往、 返侧 较差
长度 (m)
视线 高度
前后 视距 离差
m
前后 视距 离累 积差
m
黑红 面读 书差 mm
黑红 面所 测高 差之 差 mm
S3 三等 S05
S1
75 三丝
能读 2 5 2 3 100 数
DS3 四等 S05
S1
100 三丝
能读 3 10 3 5 150 数
注:表中L、K均表示路线长度,以Km为单位。
43
后前
-0.175
-0.273
-2 -0.1740
-1.1 0.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8)= 0.4435
∑(9)= 177.6 后 ∑(3)= 6.876
∑(8)= 25.825
∑(10)= 177.0 前 ∑(4)= 6.432
∑(7)= 25.382
检核 ∑d = (12)末=
0.6
后前
∑(16)= 0.444
则:
Σ(3)-Σ(4) = Σ(16)
Σ(8)-Σ(7) = Σ(17)
Σ(9)-Σ(10) = (12)末站 当测站总数为奇数时: [Σ(16)+(Σ(17) ±0.100)]/2 = Σ(18)
当测站总数为偶数时: [Σ(16)+(Σ(17)]/2 = Σ(18)
水准路线总长度:
L = Σ(9)+Σ(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