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简答与论述题
语言学概论简答、论述

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简,问)1、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语言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成分的发展速度是不相同的。
不同语言的发展和同一种语言的各个方言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
2、语言发展的渐变性:语言的发展是逐渐的,是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来实现的。
3、语言发展的社会制约性:语言依存于社会,语言的发展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语言的社会性一.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1.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
2.语言受到社会的制约,它总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3.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受到语言的制约,语言在社会生活中其巨大作用。
二.语言是人类社会独有的,其他动物无法掌握人类语言生成性是人类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
人类语言的范围涉及人类所有经验,人类交际的话题具有无限的广度和深度,这是任何一种动物交际系统都望尘莫及的。
三.语言的社会性还体现在地域的和社会的差异上1、语言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语言的分化和统一跟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息息相关。
2、社会的分化是导致方言形成的最直接的原因。
落后的经济状况是方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3、社会方言是社会分化和职业分化的产物。
社会方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者的社会环境。
语言的接触与融合语言的接触:指的是不同语言间的互相影响。
不同社会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形式的接触,必然导致不同语言的接触和互相影响。
语言的融合:指的是多种语言逐渐统一成一种语言,即某一个或几个民族逐步放弃自己的语言而选用他族语言。
语言的分化与统一:语言的分化:是指一种语言分化成两种或多种半独立的方言或独立的亲属语言的过程和结果。
语言的分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方言的形成。
第二阶段亲属语言的形成。
语言的统一:亲属方言之间的差异逐渐缩小以至消失,进而统一成民族共同语的过程和结果。
音节字母文字:日本的假名辅音字母文字:古犹太文字、腓尼基文字、阿拉伯文字和闪米特人的拼音文字音位字母文字:拉丁文、希腊文、英文、俄文四大古文字:甲骨文苏美尔文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字由记事图画发展到图画文字是质的变化,标志着真正的文字产生了。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简答与论述题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简答与论述题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简答与论述题(1)1、简要叙述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和人的主观认识的关系?答: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和人的主观认识之间不是完全相同的。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是非常复杂的,具体的发音人人不同,一个词具体的表达方式也可以不同。
例如,“说话”一词,不同的人可以在中间加入不同的助词“了、着、过”等;还可以加入不同的语气词“呢、啊、嗯”等。
而把这一词记录为“说话”已经是一种主观的概括。
语言学家研究的只是经过语言学家主观概括和不同程度上理想化和简单化了的语言。
语言学的研究就是要拉近我们的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的距离。
2、书面语产生的重大社会意义?答:口语是转瞬即逝的,在没有书面语的社会里,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的交际范围极其有限,经验和知识的传授和积累极其缓慢。
书面语的产生克服了这种局限,极大地加快了人类社会经验和知识的传授和积累的速度和传播范围,从而大大加快了社会发展的步伐。
现代生物考古学表明,人类文明的发展在书面语产生后大大地加快了。
因此,世界各国都把书面语的产生作为文明史的开端。
3、论述口语和书面语的联系和区别?答: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而且大多数语言在其存在的历史上只有口语而没有相应的书面语。
任何一种书面语又都只能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并且或迟或早总是要随着口语的演变而演变。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口头存在形式,但是古往今来只有极少数语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了相应的书面语。
因此,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但是,书面语既不是口语绝对忠实的记录,也不是口语机械的复制品。
口头交际行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语言环境中进行的,而且交际双方或各方在进行口头交际的同时常常伴随着各种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还有各种不同的口气和语调,而书面语一般没有记录这些成分,而只记录了词语,即口语传递信息和思想感情的关键成分,同时,书面语是经过推敲的,因此更简练、精确。
另一方面,书面语为了补充口语交际时的语境等非语言成分,又不得不添加一些成分。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精编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一、简答1、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1)区别:①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②书面语既不是口语绝对忠实的记录,也不是口语机械的复制口;③书面语写作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来推敲,可以写得比口语更精练、更精确;④口语由于有语境影响和面部表情、手势、体态的帮助,可以省略某些语言成分而不至于影响理解和交际,书面语却由于没有记录这些因素而别人很可能难以理解,因此书面语就不得不补上某些省略以后影响理解的成分(2)联系:书面语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另外,书面语一旦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以后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就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史。
书面语由于克服了口语在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和局限,就有可能积累起比口语更丰富的语汇,更精密复杂的语法结构,更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从而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
2、言和客观存在形式: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是跟人和人类社会的口头交际活动分不开的。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即口语,而当出现了文字以后,又表现为有形的书面语言即书面语。
口语和书面语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或图形,这是一种物理现象;另一方面则是由声音或图形表示的意义,那是一种心理现象,或者说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感情的流露。
3、言和言语的区别:语言是说话所用的材料和规则,是抽象的、社会共同的;言语是对材料和规则的使用,是具体的、个别的。
4、索绪尔的贡献:主要在于从语言本体的角度界定了“语言”,明确地限定了语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重点,使语言学脱离了早期什么都研究,什么都难以深入的缺陷,走上了研究对象相对单纯,因而有可能逐步形成本学科特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的现代化道路。
20世纪语言学在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影响下集中主要精力研究语言系统本身的内在规律。
5、语音的性质:①语音的物理属性;②语音和生理属性;③语音的生理属性;④语音的社会属性(本质属性)。
6、改变口腔形状的方式有三种:①舌位——舌面隆起最高点的位置抬高或降低。
【语言学概论】简答论述真题汇总

异化是指语流中相邻的两个原来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音由于受到另一个音 的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例如:慢[man]慢儿[mar]→慢慢儿[maimar]。 弱化是指语流中一个原来较强的音,由于所处的位置或受前后音的影响而变成较 弱的音。例如:爸[pa]爸[pa]→爸爸[pabə]。 脱落是指语速较快的语段里,一些弱化的音脱落。例如:豆[tou]腐[fu]→豆腐 [touf],,东[toŋ]西[ɕi]_东西[toŋɕ]。
【1604】 名词解释
1.语用 答: 语用指语言运用,即人们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对语言的实际运用。
2.文字 答: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3.语音 答: 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用于人与人之间交际并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4. 词 答: 词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能够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简答题
1.下面这些词都是汉语外来词,试以它们为例,分析汉语吸收外来词的几种主要 手段。 咖啡;沙发;苏打;新西兰;北爱尔兰; 啤酒;加农炮;芭蕾舞;基因;
【1704】 名词解释
1.书面语 书面语是用文字记录的语言形式,它是文字产生后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书面 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2.语言相关论 语言相关论是萨丕尔和沃尔夫提出的关于语言与思维关系的观点,主张语言决定 思维,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3.大脑语言功能临界期 大脑语言功能临界期是指大脑的单侧化,大脑左半球的分区以及语言的遗传机 制,都只提供人具有语言能力的潜在可能性,这些潜能必须在一定期限内被一定 的语言环境激活才能起作用,否则大脑的语言功能就会失效,人也就无法说话。 4.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3.什么是合作原则?简要说明合作原则的具体内容。 答:合作原则指在言语交际中,为确保交谈双方相互配合而遵守的语用规则,主 要包括质量准则、数量准则、相关准则、方式准则。 (1)质量准则:要说真话,不说假话和无根据的话。如:新闻发言人 (2)数量准则:提供的信息要适量,不多也不少。如:回答别人问路 (3)相关准则:要说跟话题有关的话,不说无关的话。如:法庭辩论 (4)方式准则:说话要清楚明了,简洁有条理且无歧义。如:领导讲话
语言学概论课后题复习资料

语言学概论一、名词解释:1、历史比较语言学:19世纪初,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先驱威廉琼斯等人的研究使语言学摆脱了附庸地位,标志着语言学已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为普通语言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结构主义语言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是结构主义的鼻祖。
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分为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学派。
结构主义语言学对中国的语言研究产生过巨大影响。
3、音素:人类语言在一次发音中从音质角度切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4、音位:具体语言或方言在一类发音中从能否区别词或语素的角度划分或归并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形式。
5、义素:义素是对义项进行分析所得到的最小的语义特征。
6、语境:语境是语言环境的简称,指的是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时的具体环境,语境有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也叫小语境和大语境。
7、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
它不能独立运用。
8、基本词汇:语言中词汇的核心部分,它和语言中的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
基本词汇是由基本词构成的。
9、语法:语法是组词造句规则的综合,它是语言的一个层面,独立于音系学和语义学之外。
它包括词法和句法两大部分。
10、实词:实词在有形态的语言里往往有词形变化,实词都有明晰的词汇意义,实词主要充当一般性的句法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等),实词往往是开放性的即能产性很强。
二、填空题:1、人类对语言的研究大体上可分成语言学阶段、历史比较语言学阶段、结构主义语言学阶段、形式语言学阶段、交叉语言学阶段。
2、语文学的三个源头在古中国、古希腊与罗马、古印度。
中国语文学的特点是围绕字的音形义。
3、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先驱是威廉琼斯,草创者是施列格尔,奠基人物是丹麦的拉斯克、德国格里木和葆朴。
4、历史比较语言学不但宣告语言学真正独立,而且为普通语言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5、普通语言学的奠基人物是洪堡特和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在语言学发展史上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6、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可以分成三派。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一、简答1、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1)区别:①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②书面语既不是口语绝对忠实的记录,也不是口语机械的复制口;③书面语写作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来推敲,可以写得比口语更精练、更精确;④口语由于有语境影响和面部表情、手势、体态的帮助,可以省略某些语言成分而不至于影响理解和交际,书面语却由于没有记录这些因素而别人很可能难以理解,因此书面语就不得不补上某些省略以后影响理解的成分(2)联系:书面语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另外,书面语一旦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以后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就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史。
书面语由于克服了口语在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和局限,就有可能积累起比口语更丰富的语汇,更精密复杂的语法结构,更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从而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
2、言和客观存在形式: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是跟人和人类社会的口头交际活动分不开的。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即口语,而当出现了文字以后,又表现为有形的书面语言即书面语。
口语和书面语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或图形,这是一种物理现象;另一方面则是由声音或图形表示的意义,那是一种心理现象,或者说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感情的流露。
3、言和言语的区别:语言是说话所用的材料和规则,是抽象的、社会共同的;言语是对材料和规则的使用,是具体的、个别的。
4、索绪尔的贡献:主要在于从语言本体的角度界定了“语言”,明确地限定了语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重点,使语言学脱离了早期什么都研究,什么都难以深入的缺陷,走上了研究对象相对单纯,因而有可能逐步形成本学科特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的现代化道路。
20世纪语言学在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影响下集中主要精力研究语言系统本身的内在规律。
5、语音的性质:①语音的物理属性;②语音和生理属性;③语音的生理属性;④语音的社会属性(本质属性)。
6、改变口腔形状的方式有三种:①舌位——舌面隆起最高点的位置抬高或降低。
语言学概论考试重点

语言学概论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4/5)简答题(4/5)分析题(4/5)论述题(1)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1.语言的基本功能
2.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1.语言的内涵或性质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如何理解语言的符号性?
3.如何理解语言的系统性?
第三章语音
1.汉语拼音的国际音标
2.元音舌位图
3.语流音变的概念和类型
第四章语法
1.语法意义、语法范畴、语法化的概念
2.词和句子表现语法意义的手段分别有哪些?
3.语法分析的手段有哪些?配价分析法和变化分析法的含义
4.从语法角度对语言所划分出来的语言类型有哪些?各自有什么含义?第五章语义
1.词义的发展演变类型
2.语境的含义及其作用
第六章文字
1.文字的地位与作用文字和语言的关系
2.文字的性质及其分类
第七章语言的发展与演变
1.语言发展演变的原因
2.语言发展演变的特点
3.语言分化与统一的表现
4.语言系统发展演变的表现与特点?主要关注词汇与语法方面。
语言学概论简答论述题

简答题:1.简述语言学的分类。
理论语言学:从理论上研究语言的性质、结构、功能。
(1)根据研究对象不同,分为:个别语言学(以某一种具体语言为研究对象)普通语言学(以人类所有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一般原理)(2)根据研究对象的时间不同,分为:历时语言学(又称动态语言学,研究语言的发展、衍变及其规律)转化生成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又称静态语言学、描写语言学,研究语言结构的某一部分在某个历史时期的实际状况,而不去考虑前因后果)(3)根据研究方法不同,分为:历史比较语言学(对有亲属关系的语言进行研究)对比语言学(用对比的方法研究没有亲属关系)结构主义语言学(强调语言的组合,分析语言片断)应用语言学:凡是关于语言学的应用研究都是应用语言学。
(1)狭义:专指语言教学,包括本族语教学、外语教学以及对有语言障碍者进行的语言整疗及其康复的治疗。
(2)广义:凡是将语言学原理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解决相关学科及语言学本身所涉及的实践与应用问题的科学。
2.什么是语言,什么是言语?指出联系与区别。
语言:是人类用于交际和思维的最重要的符号系统。
言语:是个人说的行为及结果。
关系: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联系:相互依存,语言离不开言语,言语离不开语言。
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为全社会所公认的词语和规则的组合。
言语是个人在特定情景中对语言的具体应用和表现。
区别:语言——全民性、抽象性、非物质性言语——个人性、具体性、物质性3.举例说明语言中的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在同一层级上组合起来的各个单位间所形成的关系。
.比如"吃"可以同"米饭,面条,馒头,东西"等组合出"吃米饭,吃馒头"等,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组合关系反映了人类语言单位组合的规则.聚合关系:在语言结构的某一环节上,具有相同的作用,彼此可以相互替换的各个语言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
例如"吃米饭",其中的"吃"可以用"做"替换,"米饭"可以用"馒头"替换,"吃"和"做"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聚合关系体现了语言单位的功能类别,凡是具有聚合关系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的功能.4、语言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一、知识题(填空与选择):1、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
2、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3、瑞典、挪威、丹麦三个国家使用同一个语言。
4、口语和书面语包括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
5、口头交际活动有两个因素:语言和言语。
6、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开创了20世纪现代语言学的新局面。
7、语言系统是由语音系统、语汇系统、语法系统、语义系统组成。
8、在任何语言中,音调变化都是语调的主要构成因素。
9、音强变化在许多语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10、音质是由声波的形式决定的。
11、音质是声音四要素中最重要的。
12、人体的发音器官包括发音的动力源、发音体、共鸣腔。
13、口腔、鼻腔和咽腔是人类共鸣腔。
14、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是语音的自然属性。
15、[e][ ε][a][ u ][o ][ ][ ɑ]八个音被称作定位元音或标准元音。
16、辅音的音质决定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17、音位变体分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18、音素之间存在着对立关系和互补关系。
19、韵母分成韵头、韵腹、韵尾。
20、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有同化、异化、脱落、弱化、增音。
21、同化又可分顺同化和逆同化。
22、从音位理论的角度看,最小的音段是音位。
音位的组合又可进一步划分为音节、音节组合、语句。
23、汉藏语系包括汉语、藏语、苗语。
印欧语系一般都是非声调语言,包括英语、法语、俄语等。
24、声调可从调值和调位两方面来分析。
25、重音可分为词重音和句重音。
26、语汇学包括语汇的类聚系统和语汇的构造形式。
27、根据音节的数量将词分成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
根据包含语素的数量将词分成单纯词和合成词。
28、古语词包括历史词语和文言词语。
根据词的不同来源分成新造词、古语词、方言词和外来词。
29、语法分为词法部分和句法部分。
30、语法单位通常分成语素、词、词组和句子。
31、语法手段分成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
语言学概论试题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B)。
A. 人类思维B. 人类语言C. 人类文化D. 人类行为2. 语音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的是(C)。
A. 语法B. 词汇C. 声音系统D. 语义3. 语言学家关注的语言现象有哪些特征?(A)A. 具有普遍性、可刺激性、可被学得性、可被忘却性B. 具有多样性、诸变性、一致性、可被听说性C. 具有多样性、可被了解性、可被学得性、可被传承性D. 具有多样性、可刺激性、可被了解性、可被掌握性4.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在表现,它的特点包括(B)。
A. 符号性、逻辑性、经验性、情感性B. 音素性、词汇性、语法性、交际性C. 语音性、声调性、音节性、语义性D. 文化性、习得性、传承性、社会性5. 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哪些方面?(D)A. 观察法、统计法、实验法、调查法B. 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实证法C. 形态法、句法法、语义法、语用法D. 理论法、实证法、历时法、内在法二、简答题1. 什么是语音学?简述语音学的基本研究对象。
语音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的是语言中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感知机制。
它研究的基本对象是语音。
语音是一种由声音信号组成的符号系统,通过声音的不同组合和规则,人们能够进行语言的交际和沟通。
2. 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哪些方面?简要描述其中两个方面的内容。
语言学的研究范围涵盖了语音、词汇、语法、语义和语用等多个方面。
其中语音学主要研究语言中的声音系统,通过研究语音的音素、音位和音系等要素来揭示其规律和变化。
而语法学研究语言中的句子构成和组合规律,包括短语结构、词类、句法关系等内容。
三、论述题语言作为人类最为基本的交流工具和思维表达方式,对于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深入研究和探索语言的本质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语言在世界各地的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但不同语言之间又表现出多样性。
语言学概论历年真题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

2000年五、名词解释题1、聚合关系——在语言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叫聚合关系。
2、音标——标写音素的符号叫音标。
3、音位——是某种特定语言或方言里最“小的能区别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的语音集合体。
4、词法范畴——由综合手段(词形变化)表现的语法意义概括起来就是词法范畴。
5、语言的类型分类——根据词的结构特点对世界的语言进行的分类叫语言的类型分类。
六、分析题(略)七、论述题(14分)1、简述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和联系。
答:语言和言语是不同的。
语言是从社会的言语中概括出来的,因此是属于全社会的。
(2分)言语总是具有某些个人的特点,但这种个人特点不能违反他所运用的语言的总规约。
(2分)语言和言语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方面,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言语是语言的存在形式。
研究语言必须从言语中获得语料;(2分)另一方面,言语是运用语言的行为和结果,言语只是以语言为规范,才能成为有条理、可理解的东西。
(2分)总之,言语总是以语言的共同规则作为活动基础,而语言则在言语运用中得以存在和发展。
(2分)2、简述词缀与词尾的区别。
答:区别有以下几点:①词缀一般表示附加性的词汇意义;(2分)而词尾表示的纯粹是语法意义。
(2分)②词缀有构成新词的能力;(2分)而词尾仅有改变一个词的语法意义的作用,没有构成新词的能力。
(2分)③词缀可以处于词根之前,也可处于词根中间或词根之后;(1分)而词尾则只能处于词根(若有词缀还包括词缀)之后。
(1分)2001年三、名词解释32、[音节结构的元辅音分析法]这种音节结构分析方法以元辅音为基本分析单位,把音节结构分为V、C—V、V—C、C—V-C等四种基本类型(其中的V代表元音,C代表辅音)。
例如汉语普通话中的(一)、[t…i](题)、[an](安)、[t…an](谈)等四个音节分别属于上述四种基本类型。
33、语义指向是指句子中某个成分在语义上指向哪儿,或者说同哪个或哪些成分发生语义联系。
语言学概论单选、多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分析

语言学概论单选、多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分析4. 简答语法规则的抽象性表现。
答:语法规则作为人们说话时人人都必须遵守的规则具有高度抽象的性质。
词语和句子的数量是无限多的,因此不可能对每一个词语和句子都建立一条规则,于是就需要把各种现象加以归类。
语法规则实际上就是对人们说的爸械牡ノ弧⒔峁购凸叵档哪持掷嗟母爬ǎ?┤嗣窃谒祷笆庇纱思氨耍?岳嘞啻樱?谟筛髦掷啾鸸菇ǖ牡ノ弧⒔峁购屠嘞档目蚣苣谘〕鲆痪湟痪浜细竦幕袄础?5. 简答语法规则的递归性。
答:“递归”指的是相同的规则可以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
语言中句子的格式和长度各不相同,而且抽象也不能使新的规则不断地衍生,这样就需要让一种规则多次起作用。
语法规则实际上就是一种有限手段可以重复使用的规则。
语法规则的这种递归性质,使它成为一种简明的规则,帮助人们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时举一反三,以繁驭简。
6. 解释“历时语法”。
答:历时语法指的是从语法发展变化角度纵向地、动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些语法现象在特定的时间过程中产生和消失的原因及其规律。
7. 解释“共时语法”。
答:共时语法指的是从某一时期存在的语法现象角度横向地、静态地研究语法。
研究的重点是某一语法在特定空间范围内的语法表现形式和语法规则系统。
8. 解释“个别语法”。
答:个别语法指的是对个别语言语法的研究,它既包括研究一种语言的语法系统,也包括研究一种语言中与其他语言不同的语法特点,意义在于发现各种语言独特的语法现象。
9. 解释“句子”。
答:句子是由若干个词或词组按照一定规则组合成的,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前后有较大停顿并带有一定的语气和句调的语言单位。
10. 解释“语法规律”。
答:语法规律指语法规则本身,也就是客观存在的语法,即人们说话时直觉和习惯上所遵守的某种语感。
11. 解释“普遍语法”。
答:普遍语法指的是对人类语言的语法共性的研究,其意义在于发现人类语言中共有的语法机制。
12. 解释“核心语法”。
语言学概论论述题

论述题三、谈谈语言与言语的关系。
语言是词语和规则的总和,是抽象的符号系统,是全体社会成员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语言是全民的、概括的、静态的系统;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是个人的、具体的、动态的现象。
这两个对象是紧密相联而且互为前提的:语言存在言语与之中;言语依赖于语言。
五、什么是词类?划分词类的标准主要有哪些?哪种标准最适用汉语?为什么?1)词类是指词的语法分类。
2)划分词类的标准主要有三:意义标准;形态标准;功能标准。
3)功能标准最适用于汉语。
4)A、因为汉语缺乏形态变化,无法从形态上区分词类。
••• B、意义标准过于抽象,不易辨认,且词类是语法上的分类,理当从语法的考虑。
六、举例说明音位的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有什么不同?〔p〕和〔b〕在普通话中是不是音位变体?是什么变体?A、条件变体是处于互补关系中的音位变体,如a音位的几个变体属条件变体。
•B、自由变体与条件变体不同,它是出现在同样的位置上可以任意替换但又不起区别意义作用的几个音素。
•如吴方言平翘音、前后鼻音等。
C、 [p]和[b]是音位变体,它们属于条件变体。
七、说明语言符号是一套层级体系。
语言是一套层级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
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
语言的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
这一层又分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音位’♋语素♑词∙句子,这就是语言的层级装置,几十♉成千∙成万∙无穷,这就是语言的层级装置所提供的效能。
八、试论述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1.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2.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A、从词的音义结合的关系来证明(4种关系);B、从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的关系来证明;3.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九、人以外的动物有没有语言?•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的主要区别在哪里?1.没有语言;2.A、功能方面;B、构造方面;C、习得方面。
语言学概论的简答题与论述题

为什么不能单凭相互理解程度来区别方言和语言答:单凭相互理解程度来确定几种身份未明的“话”是属于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还是不同的“语言”,这种方法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如果单凭这一条标准来衡量,则美国人,澳大利亚人,加拿大人与英格兰人等彼此之间说话都可以理解,因此前者所说的话都就视为英语的方言才对。
另外,北欧瑞典,挪威,丹麦三个主权国家的语言差别很小,互相都能听懂,如按相互理解程度来处理,这三个国家爱使用的就是同一种语言,至少是同一个语言的各个方言,但人们又都认为这是三种不同的语言,因此,只能按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再参考社会政治因素来处理语言和方言的区分问题简述语言与言语的区别答: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指出,在人类的口头交际活动中包含两个不同质的因素:语言和言语。
语言是使一个人能够理解和被他人理解的全部的语言习惯,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部分,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语言则具有个人特色,因为每个人的嗓音,每个音的具体音色,使用的词语和句子结构都不尽相同。
即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统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那一部分,而含有个人要素或个人杂质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只能属于言语索绪尔的主要贡献是什么答:索绪尔的主要贡献在于从语言本体的角度界定了语言,明确的限定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爱你个,范围和重点,使语言学脱离了早期什么都研究,什么都难以深入的缺陷,走上了研究对象相对单纯,因而有可能逐步形成本学科特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的现代科学的道路,20世纪语言学在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影响下集中主要精力研究语言系瞩目的研究成果,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甚至超载了语言学领域,对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科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语言学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1、语言学在历史学和考古学中的广泛应用。
2、语言学在普及基础教育,民族语言规范化以及制定语言政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语言学的发展对信息发展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西南大学语言学概论简答题

《语言学概论》一、解释题:1、语法单位:从词的本义里通过引申而产生出来的意义。
句子中的一切音义结合体都是语法单位。
语法单位有大有小,最大的是句子,比句子小的依次是:词组、词、语素。
2、语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3、复辅音:能在组合的某一个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音义结合的片断。
4、语流音变:在语流中,由于受各种音位相邻的影响,或者说话的高低、快慢、强弱因素的影响而在发音上产生的某种变化。
包括:同化、异化、弱化、脱落等。
5、词:一个词产生时最初的意义,是就其历史渊源而言的。
一个词有多项意义,多项意义中有的义项使用比较多,在一个词中占中心地位,那么这项意义就是中心意义,或说主要意义。
6、单纯词:由一个语素单独构成的词叫做单纯词。
7、组合关系:两个以上连续的语言符号有条件、按规则组合起来的关系。
8、聚合关系:语言系统中的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号,如果相互之间存在着(任意)一个共同特征,那么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号就构成一个聚合群。
处于聚合群中的两个符号之间存在着可以用共同特征加以命名的聚合关系。
分广义聚合关系和狭义聚合关系两种。
其中的狭义聚合是只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之间所形成的功能聚合关系。
9、对立关系:指不同的音素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它们的差别会引起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改变,进而区别语素或词的意义。
10、互补关系:是指几个不同的音素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而从不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出现。
11、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词语素组成的词。
12、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
它指可以替换出现在语法结构某些共同组合位置上的词的类,即具有聚合关系的词的类。
13、形态: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14、语法范畴:根据某些语法意义的共同内容,把语法意义概括为几个基本类别,这种语法意义的类就叫做“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可以分为“词法范畴”和“句法范畴”两大类。
15、音位变体:一个音位具有的某种不同于别的音位的语音特征。
《语言学概论》简答论述题答案

《语言学概论》简答论述题答案简答1、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1)区别:①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②书面语既不是口语绝对忠实的记录,也不是口语机械的复制口;③书面语写作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来推敲,可以写得比口语更精练、更精确;④口语由于有语境影响和面部表情、手势、体态的帮助,可以省略某些语言成分而不至于影响理解和交际,书面语却由于没有记录这些因素而别人很可能难以理解,因此书面语就不得不补上某些省略以后影响理解的成分(2)联系:书面语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另外,书面语一旦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以后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就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史。
书面语由于克服了口语在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和局限,就有可能积累起比口语更丰富的语汇,更精密复杂的语法结构,更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从而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
2、言和客观存在形式: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是跟人和人类社会的口头交际活动分不开的。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即口语,而当出现了文字以后,又表现为有形的书面语言即书面语。
口语和书面语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或图形,这是一种物理现象;另一方面则是由声音或图形表示的意义,那是一种心理现象,或者说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感情的流露。
3、言和言语的区别:语言是说话所用的材料和规则,是抽象的、社会共同的;言语是对材料和规则的使用,是具体的、个别的。
4、索绪尔的贡献:主要在于从语言本体的角度界定了“语言”,明确地限定了语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重点,使语言学脱离了早期什么都研究,什么都难以深入的缺陷,走上了研究对象相对单纯,因而有可能逐步形成本学科特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的现代化道路。
20世纪语言学在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影响下集中主要精力研究语言系统本身的内在规律。
5、语音的性质:①语音的物理属性;②语音和生理属性;③语音的生理属性;④语音的社会属性(本质属性)。
6、改变口腔形状的方式有三种:①舌位——舌面隆起最高点的位置抬高或降低。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一、知识题(填空与选择):1、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
2、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3、瑞典、挪威、丹麦三个国家使用同一个语言。
4、口语和书面语包括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
5、口头交际活动有两个因素:语言和言语。
6、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开创了20世纪现代语言学的新局面。
7、语言系统是由语音系统、语汇系统、语法系统、语义系统组成。
8、在任何语言中,音调变化都是语调的主要构成因素。
9、音强变化在许多语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10、音质是由声波的形式决定的。
11、音质是声音四要素中最重要的。
12、人体的发音器官包括发音的动力源、发音体、共鸣腔。
13、口腔、鼻腔和咽腔是人类共鸣腔。
14、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是语音的自然属性。
15、[e][ ε][a][ u ][o ][ ][ ɑ]八个音被称作定位元音或标准元音。
16、辅音的音质决定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17、音位变体分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18、音素之间存在着对立关系和互补关系。
19、韵母分成韵头、韵腹、韵尾。
20、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有同化、异化、脱落、弱化、增音。
21、同化又可分顺同化和逆同化。
22、从音位理论的角度看,最小的音段是音位。
音位的组合又可进一步划分为音节、音节组合、语句。
23、汉藏语系包括汉语、藏语、苗语。
印欧语系一般都是非声调语言,包括英语、法语、俄语等。
24、声调可从调值和调位两方面来分析。
25、重音可分为词重音和句重音。
26、语汇学包括语汇的类聚系统和语汇的构造形式。
27、根据音节的数量将词分成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
根据包含语素的数量将词分成单纯词和合成词。
28、古语词包括历史词语和文言词语。
根据词的不同来源分成新造词、古语词、方言词和外来词。
29、语法分为词法部分和句法部分。
30、语法单位通常分成语素、词、词组和句子。
31、语法手段分成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
语言学概论的简答题与论述题

来处理,这三个国 为每个人的嗓音, 理 论 体 系 和 方 法 和 物 理 学 的 结 合 结果,在每个人的
家 爱 使 用 的 就 是 每 个 音 的 具 体 音 论 体 系 的 现 代 科 使 之 成 为 一 门 现 发音、用词和使用
同一种语言,至少 色,使用的词语和 学的道路,20 世纪 代意义上的科学, 的 句 子 结 构 等 方
“话”是属于同一“语 来 处 理 语 言 和 方 说 话 行 为 和 说 出 类学、心理学、社 际 活 动 或 者 说 从
言”的不同“方言”还 言的区分问题 来的话,只能属于 会 学 等 其 他 科 学 言 语 活 动 这 样 的
是不同的“语言”, 简 述 语 言 与 言语
产生了重大影响 社 会 现 象 中 区 分
的语言差别很小, 的,是言语活动的 对象相对单纯,因 科 学 的 发 展 有 巨 统的那一部分。而
互相都能听懂,如 社会部分,语言则 而 有 可 能 逐 步 形 大的推动作用。4、 言 语 是 个 人 说 话
按 相 互 理 解 程 度 具有个人特色,因 成 本 学 科 特 有 的 语 言 学 跟 生 理 学 的 具 体 的 行 为 和
语言
此,只能按共同的 的,有规律可循而 的研究成果,语言 言 语 的 区 成系统 那一部 学的理论和方法 么
理 解 程 度 来 确 定 民族认同感,再参 分,而含有个人要 甚 至 超 载 了 语 言 答:1、语言和
几 种 身 份 未 明 的 考 社 会 政 治 因 素 素 或 个 人 杂 质 的 学领域,对哲学、人 言 语 是 从 口 头 交
说话都可以理解, 是 使 一 个 人 能 够 的 研 究 对 象 爱 你 础教育,民族语言 部分,是均质的,是
语言学概论复习纲要

复习纲要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符号: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表达某种内容的形式。
2、区别特征:音位的区别性特征也就是可以将音位相互区别开来的发音特征与音响特征。
就汉语来说,有塞、擦、鼻、边、清、送气、不送气等区别性特征。
对英语来说,送气不送气这一对发音特征没有了,而加上了发音时的长短,也就是长音与短音。
音位的区别性特征可以从生理、物理和感知等方面来考察。
3、混合语: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两种或多种语言的混合体。
4、语法范畴:语法范畴通常是各种语法手段或语法形式所表达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和分类。
广义的语法范畴:各种语法手段或语法形式所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既包括词形变化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包括非词形变化所表达的语法意义。
如汉语的“着、了、过”所表达的语法范畴。
狭义的语法范畴:是对词的形态变化所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因此又称作形态语法范畴。
如英语的“-ing,-ed”所表达的语法范畴。
5、言语:言语在一般意义被人们理解为说话。
作为语言学上一个科学的概念,言语通常指语言的过程和所说出来的话语。
狭义的言语通常指人类的言语行为以及通过这个言语行为所产生的言语作品。
广义的言语通常指人类的一切言语行为及其相关因素。
6、递归:使用相同的规则来生成无穷的短语或句子的一种语法手段。
8、洋泾浜语:殖民地与半殖民地文化产物,形成过程是单向的,其底层是土著语,表现形式是在汉语交谈中,不时夹杂外语,最早流行在20世纪初的上海滩。
10、语言:语言这个概念,在语言学上有两种意义。
一是指人们嘴里说出来的话中所包含的语音的材、词汇以及这些材料之间所形成的关系;二是指人们形成话语的全部过程和所说的话语。
11、语法:语法就是语言的构成规则;是语言使用中的所有关系和规则;是词的构成、变化和组合规则的总和。
12、音位:从功能上看,因为通常被定义为最小的可以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从构成上看,音位又可以理解为由一簇内部不区别意义的音素组成的语音聚合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简答与论述题(1)1、简要叙述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和人的主观认识的关系?答: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和人的主观认识之间不是完全相同的。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是非常复杂的,具体的发音人人不同,一个词具体的表达方式也可以不同。
例如,“说话”一词,不同的人可以在中间加入不同的助词“了、着、过”等;还可以加入不同的语气词“呢、啊、嗯”等。
而把这一词记录为“说话”已经是一种主观的概括。
语言学家研究的只是经过语言学家主观概括和不同程度上理想化和简单化了的语言。
语言学的研究就是要拉近我们的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的距离。
2、书面语产生的重大社会意义?答:口语是转瞬即逝的,在没有书面语的社会里,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的交际范围极其有限,经验和知识的传授和积累极其缓慢。
书面语的产生克服了这种局限,极大地加快了人类社会经验和知识的传授和积累的速度和传播范围,从而大大加快了社会发展的步伐。
现代生物考古学表明,人类文明的发展在书面语产生后大大地加快了。
因此,世界各国都把书面语的产生作为文明史的开端。
3、论述口语和书面语的联系和区别?答: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而且大多数语言在其存在的历史上只有口语而没有相应的书面语。
任何一种书面语又都只能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并且或迟或早总是要随着口语的演变而演变。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口头存在形式,但是古往今来只有极少数语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了相应的书面语。
因此,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但是,书面语既不是口语绝对忠实的记录,也不是口语机械的复制品。
口头交际行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语言环境中进行的,而且交际双方或各方在进行口头交际的同时常常伴随着各种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还有各种不同的口气和语调,而书面语一般没有记录这些成分,而只记录了词语,即口语传递信息和思想感情的关键成分,同时,书面语是经过推敲的,因此更简练、精确。
另一方面,书面语为了补充口语交际时的语境等非语言成分,又不得不添加一些成分。
确切地说,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另外,书面语一旦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以后,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就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史。
书面语由于克服了口语在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的局限,就有可能积累起比口语更丰富的语汇,更精密复杂的语法结构,更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从而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
书面语和口语在多数情况下一般是基本一致的。
即指基本的语言成分是一致的。
如果书面语和口语严重脱节,那么,或迟或早最终还是要适应口语的演变而发生变化。
因为口语是第一性的,因此,研究语言首先应研究口语,并且当书面语和口语发生严重分歧时,应以口语为准。
决不能由于重视书面语的研究而忽视口语的研究,更不能认为书面语是语言研究唯一的对象或主要对象。
4、为什么说语言虽然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不是最可靠的标志?答:“民族”和“语言”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不是绝对化的。
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同一民族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不同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的现象是到处客观存在的。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很多。
如:该民族的人民因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语言;不同民族由于生活的融合而使用同一种语言等。
所以,语言虽然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不是最可靠的标志。
5、在分析语言与民族的关系时,西方有的语言学家运用“相互理解程度”作为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请分析此种观点并指出实质?答:运用“相互理解程度”作为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是由新兴的民族国家的语言和社会历史的特殊情况决定的。
在那些国家里“语言”、“民族”、“国家”几乎是同义词,虽然不同地区“口音”不同,但相互理解不成问题。
因此,所谓“相互理解程度”是指:相互能理解的是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相互不能理解的是不同语言。
同时也指:相互能理解的各个方言从属于同一民族的语言,使用同一语言的人属于同一民族;相互不能理解的是不同语言,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属于不同民族。
但是,这种观点不具有普遍意义。
因此,单纯依据“相互理解程度”,也就是语言结构本身差异的程度,来确定几种身份未定的“话”是属于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还是不同的“语言”,从而确定有关的社会群体是一个“民族”,还是几个不同“民族”,这种方法是把复杂的问题过于简单化了,而且很可能在政治上引起严重的后果。
而且坚持这种观点的语言学家是持实用主义的“双重标准”的:对弱国坚持自己的主张,强调“相互理解程度”的原则,不惜割裂原本属于同一民族的各个相互通话有困难的群体,拒绝承认他们使用的口头交际语言是同一语言的方言,而坚持认为是不同的“语言”,从而认定这些原本属于同一民族的社会群体是不同的民族。
而他们在处理自己国家和强国的民族问题时却放弃了“相互理解程度”的原则,转而充分尊重这些国家的社会政治历史,尊重这些国家的主权和民族感情了。
由此可见,“相互理解程度”的原则并非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它不具有普遍性,而且还成为了某些强权主义者和种族歧视者的工具。
6、语言和种族有没有必然的联系,为什么?答:没有。
因为,语言能力和心理因素、生理因素有关,但是语言不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不是先天遗传的,它是一种社会现象,完全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
7、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主要特点?答:语言符号的主要特点是任意性和线条性。
1)任意性。
语言符号是音义结合体。
音和义的结合是任意的,它们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本质的联系,也就是说,它们的结合是不可论证的,完全是使用语言符号的社会自然形成的习惯。
2)线条性。
指在交际中语言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延伸,决不能在同一时间里说出两个符号。
8、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答:我们说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的说,因此,语言符号是离散的,是可以分解的,并且在时间这根轴上是成线形排列的。
语言符号的线形特征使离散的语言符号有可能组合成大小不等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连续的语流。
人类语言的奇妙之处在于:传递不同信息和不同感情的一串串跟不同意义相结合的不同的声音,可以分解成有限数量的一定的声音和一定的意义相对稳定地结合在一起的语言单位,而这些有限的语言单位是可以根据一定的规律再重新排列组合的;不同的排列组合可以传递不同的信息,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
这样一来,人们就能用有限的语言单位创造出无限的表达方式了。
9、什么是语言系统的相对封闭性和相对自主性?答:相对封闭性是指整个语言系统是在封闭状态下运转的,在一般情况下不依赖外界因素的支撑,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相对自主性就是语言系统内部的现象和现象之间的规律都可以通过语言系统本身来加以解释,而不需要向外界去寻找解释的理由。
10、简述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与联系,并说明区分这两者的意义?答:这两个概念是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的。
索绪尔认为:我们首先应该在口头交际活动或者说从语言活动这样的社会现象中区分出两个因素,也就是“语言”和“言语”;语言等于“言语活动”减去言语;语言是使一个人能够理解和被人理解的全部语言习惯。
即,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部分,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言语则具有个人特色,因为每个人说话的嗓音、每个音的具体发音、每个人使用的词语和句子结构等方面都具有个人的特色,而且每个人每一次说话都是不同的,这些都是言语现象和言语要素,不属于全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
简单的说,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
语言是一个抽象的实体,是从言语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全社会约定俗成的均质系统,而在抽象过程中,就必须把所有的个人要素或个人杂质全排除出去。
但,言语是很难找到规律的。
它们的联系在于:一方面,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
语言存在于言语当中,言语是语言的存在形式。
没有言语就无所谓语言。
另一方面,言语是个人说的行为和结果。
也就是说,言语总是以语言为活动基础的,语言在言语中起着规范作用。
区分语言和言语有重大历史意义。
正如索绪尔所说:把语言和言语分开,我们一下子就把(1)什么是社会的,什么是个人的;(2)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从属的和多少是偶然的分开了。
因此,语言、言语概念的提出,明确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问题,这在历史比较语言学大行其道的阶段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
语言学的对象应该限于有内在一致规律并且成系统的语言,而排除无规律可循的言语因素。
这样,语言学才能成为一门真正的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至于跟言语活动有关部分的其他各种因素,不是不重要,也不是不需要研究,只是不属于语言的本体部分,可以另行研究。
10、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答:因为语言符号在时间上是线性展开的,反映口语的局面语同样也是线性展开的,因此语言单位和语言单位的组合也只能采用线性的序列形式。
不同长度语言单位的组合可以称为“句段”,所以组合关系也可以称为“句段关系”。
如“鸟儿能飞。
”、“别烦我!”。
参与组合关系的语言单位可以是“词”“短语”“句子”,只要这些单位都是按照约定俗成的模式组合而成的,就都属于语言。
组合关系体现为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之间的关系,也体现在互相关联的语言单位组合而成的整体之中,因为整体并不就是部分之间的简单相加,部分跟整体之间的关系和部分跟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同样重要的。
例如,“胡说”一词,在这一组合中两个词是相互制约的。
“胡”受到后面“说”的制约,只能是个副词。
语言单位在线性语链中总处于一定位置。
能在同一个位置上出现的语言单位处在共同的组合关系之中,具有共同的语法功能。
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因而聚合成为一类。
这种关系叫聚合关系。
聚合关系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而组合关系有体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可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