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恒定电流五个学生实验教案选修3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3教案恒定电流
恒定电流全章内容本章是在初中的基础上加以充实和提高.初中主要有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电功和电热.提高部分有电阻的测量,半导体和超导,电阻定律.新加的内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原理.新加的习题有含电容的电路,复杂的串并联电路,非纯电阻电路.本章的各种实验较多,为此专门有一个实验教案,另外单独列出.单元划分本章可分为六个单元:第一单元: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二单元:第五节;第三单元:第六节;第四单元:第七节、第八节.全章教学要求(一) 欧姆定律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电流形成的条件,掌握电流的概念.●掌握电阻的概念.●掌握欧姆定律.●了解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教学重点欧姆定律.教学方式自学和讨论相结合教学过程一、电流1形成电流的条件总结:导体中存在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势差.电源的作用就是保持电路两端的电势差,使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2电流(I)为了表征电流的强弱,引入一个物理量——电流(I)定义: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电流.数学表达式:说明:电流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如果在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1C,导体中的电流就是1A.另外,电流的单位还有毫安(mA),微安(μA)1 mA=10-3A1μA=10-6A3电流的方向电流可以由正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也可以是负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也可以是由正负电荷同时定向移动形成.习惯上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说明:(1)负电荷沿某一方向运动和等量的正电荷沿相反方向运动产生的效果相同.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2)电流有方向但电流不是矢量.(3)方向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叫直流;方向和强度都不随时间改变的电流叫做恒定电流.通常所说的直流常常指的是恒定电流.4I=nqvSn:导体内单位体积的自由电荷数;q:一个自由电荷的电量;v:电荷的定向移动速成度;S:导体的横截面积.二、欧姆定律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最先用实验研究了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得出了如下的结论:导体的电流强度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欧姆定律.说明(1)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2)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三、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线性和非线性四、小练习:作业布置1.阅读课文;2.完成课后练习.教后记上课以学生自学为主,效果可以.同时介绍电荷的流动速度:一根铜导线,横截面积为1.0mm2,载有1.0安电流,已知铜导线内自由电子的密度n=8.5×1028个/m3,每个电子电量为1.6×10-19C,试求:铜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度为多大? (7.4×10-5m/s)(二) 电阻定律教学要求●掌握电阻定律●掌握电阻率的物理意义教学重点掌握电阻定律.教学方式自学和讨论相结合教学仪器教学过程引子复习初中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本身的哪些属性有关.1材料 2长度3横截面积 4温度讲述电阻产生的原因,分析以上物理量可能对电阻的影响.一、电阻定律[实验]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保持BC间的电压不变①BC间接入同种材料制成的粗细相同,但长度不相同的导线.现象:导线越长,电路中电流越小.计算表明:对同种材料制成的横截面积相同的导线,电阻大小跟导线的长度成正比.②BC间接入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但粗细不相同的导线.现象:导线越粗,电路中的电流越大计算表明:对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的导线,电阻大小跟导线的横截面种成反比.即: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这就是电阻定律..... (1)式中的ρ是个比例系数.当我们换用不同材料的导线重做上述实验时会发现:不同材料的ρ值是不相同的,可见, ρ是个与材料本身有关的物理量,它直接反映了材料导电性的好坏,我们把它叫做材料的电阻率. (2)二、电阻率⑴电阻率ρ的单位由(2)式可知为:欧姆米(Ωm)各种材料的电阻率在数值上等于用该材料制成的长度为1m,横截面积为1m2的导体的电阻.但电阻率并不由R S和L决定.⑵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表格三、温度对电阻率的影响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而变化.a,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用这一特点可制成电阻温度计(金属铂).b,康铜,锰铜等合金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很小,故常用来制成标准电阻.c,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某些材料的电阻率突然减小到零,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处于这种状态的物体叫做超导体.综上所述可知:电阻率与材料种类和温度有关.(对某种材料而言,只有温度不变时ρ才是定值,故(1)式成立的条件是温度不变)在温度不变时,导线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这就是电阻定律.四、小练习提出问题1:改变导体的电阻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回答:改变电阻可以通过改变导体的长度,改变导体横截面积或是更换导体材料等途径.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改变导体的长度来达到改变电阻的目的.(以P31(5)题为例介绍滑线变阻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提出问题2:有一个长方体的铜块,边长分别为4米,2米,1米(如图所示),求它的电阻是多大?(铜的电阻率为1.7×10-8欧米).通过本例注意: R=ρL/S中S和L及在长度L中,导体的粗细应该是均匀的.提出问题3:一个标有“220V,60W”的白炽灯泡,加上的电压U是由0逐渐增大到220V,在此过程中,电压U和电流I的关系可用图线表示,在下图中的四个图线中,可能符合实际的是(B)提出问题4: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当加2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强度为4A.现把此电阻丝均匀拉长,然后加1V的电压,这时电流强度为0.5A.求此时电阻丝拉长后的长度应原来长度的几倍?(2倍)提出问题5:一立方体金属块,每边长2cm,具有5×10-6欧的电阻,现在将其拉伸为100米长的均匀导线,求它的电阻? (125欧)作业布置1.阅读课文;2.完成课后练习.教后记(三) 串并联电路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串联电路的特点,掌握总电阻概念以及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功率分配关系及应用●能根据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分析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电流强度和功率在各支路上的分配规律●学会用电势分析简单的电路图教学重点串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用电势分析简单的电路图(贯穿全节)教学方式自学和讨论相结合教学过程一、串联电路:把导体一个接一个地依次连接起来,所组成的电路就为串联电路.串联电路的基本特点:①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②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串联电路的几个重要性质:根据串联电路的基本特点和欧姆定律来推导:①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即用一个电阻代替电路中的几个电阻,而效果相同)故: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段电路中电阻之和.请学生从电阻定律的角度思考这一结论的正确性.②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故: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的阻值成正比.③串联电路的功率分配:故:串联电路中各电阻消耗的功率跟它们的阻值成正比.例:把阻值不同的灯泡串联接入照明电路中,会看到阻值大的灯泡亮,表明它消耗的功率大;阻值小的灯泡暗,表明它消耗的功率小.附:电路中消耗的总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之和(学生自已证明)例题分析例1:有一盏弧光灯,额定电压为40V,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为5.0A,应该怎样把它连入220V的照明电路中?☆本例题说明:串联电阻可以分担一部分电压,使额定电压低的用电器能连到电压高的线路上使用.串联电阻的这种作用叫分压作用,作这种用途的电阻又叫做分压电阻二、并联电路:把几个导体并列地连接起来,就组成了并联电路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①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②电路中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并联电路的几个重要性质:根据并联电路的基体特点和欧姆定律推导:①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即用一个电阻代替并联电路中的几个电阻,而效果相同)故: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导体的电阻的倒数之和.说明:如果n个阻值都是r的电阻并联,它的总电阻R=r/n并联电路的总电阻要比其中最小的电阻还要小.请学生利用电阻定律说明以上结论的正确性.②并联电路的电流分配:故:并联电路中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跟它的阻值成反比.说明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③并联电路的功率分配:故:并联电路中各个电阻消耗的功率跟它的阻值成反比.例:把几个阻值不同的灯泡并联在照明电路里会发现电阻小的灯亮,表明它消耗的功率大;电阻大的灯泡暗,表明它消耗的功率小.并联电路习题:例1:电阻R1和R2并联在电路中,通过R1的电流强度是通过R2的n倍;则当R1和R2串联在电路中时,R1两端的电压U1和R2两端的电压U2之比(1:n )例2:如图所示,三个阻值相同的电阻接在电路中,已知三个电阻的额定功率均为10W,则AB间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是( B )A.10W B.15WC.20W D.30W作业布置补充作业1:将分别标有“100欧,4W”和“12.5欧,8W”的两个电阻并联后,接入电路,则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高电压为( 10V ),干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强度为( 0.9A ),这一并联电路的额定功率为( 9W)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三个电阻的阻值相等,电流表A1A2和A3的内阻均可不计,它们的读数分别为I1 I2和I3,则I1:I2:I3=(3:2:2 )3:如图所示中,已知R1=R2=R3=R4=R5=R.求AB间的总电阻.4:一个盒子里装有由导线和几个阻值相同的电阻组成的电路,盒外有4个接线柱,如图所示,已知接线柱13间的电阻是34间电阻的3倍,是14间电阻的1.5倍,接线柱24间没有明显电阻.画出盒内的电路图(用最少的电阻)教后记(四) 半导体、超导及其应用教学要求●知道半导体、超导及其应用教学方式自学为主教学过程一、简要介绍利用图片等简要介绍有关半导体、超导的知识.二、学生阅读本节以学生阅读为主作业布置1.阅读课文;2.课外了解有关内容.课后阅读超导体气体液化问题是19世纪物理的热点之一.1894年荷兰莱顿大学实验物理学教授卡麦林·昂内斯建立了著名的低温试验室.1908年昂内斯成功地液化了地球上最后一种“永久气体”──氦气,并且获得了接近绝对零度(零下273.2摄氏度,标为OK)的低温:4.25K.──1.15K .(相当于零下摄氏度).为此,朋友们风趣地称他为“绝对零度先生”.这样低的温度为超导现象的发现提供了有力保证.经过多次实验,1911年昂内斯发现:汞的电阻在4.2K.左右的低温度时急剧下降,以致完全消失(即零电阻).1913年他在一篇论文中首次以“超导电性”一词来表达这一现象.由于“对低温下物质性质的研究,并使氦气液化”方面的成就,昂内斯获19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超导电性”现象被发现之后,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关注和研究,并寄于很大期望.通过研究,人们发现:所有超导物质,如钛、锌、铊、铅、汞等,当温度降至临界温度(超导转变温度)时,皆显现出某些共同特征:(1)电阻为零,一个超导体环移去电源之后,还能保持原有的电流.有人做过实验,发现超导环中的电流持续了二年半而无显著衰减;(2)完全抗磁性.这一现象是1933年德国物理学家迈斯纳等人在实验中发现的,只要超导材料的温度低于临界温度而进入超导态以后,该超导材料便把磁力线排斥体外,因此其体内的磁感应强度总是零.这种现象称“迈斯纳效应”.超导电性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一开始人们便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进行探索.不少著名科学家为此负出了巨大努力.然而直到50年人才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BCS”理论的提出标志着超导电性理论现代阶段的开始.“BCS”理论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巴丁、库珀和施里弗于1957年首先提出的,并以三位科学家姓名第一个大写字母命名这一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计算出导体中存在电子相互吸引从而形成一种共振态,即存在“电子对”.1962年英国剑桥大学研究生约瑟夫森根据“BCS”理论预言,在薄绝缘层隔开的两种超导材料之间有电流通过,即“电子对”能穿过薄绝缘层(隧道效应);同时还产生一些特殊的现象,如电流通过薄绝缘层无需加电压,倘若加电压,电流反而停止而产生高频振荡.这一超导物理现象称为“约瑟夫森效应”.这一效应在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得到证实.“约瑟夫森效应”有力的支持了“BCS理论”.因此.巴丁、库珀、施里弗荣获1972年诺贝尔物理奖.约瑟夫森则获得1973年度诺贝尔物理奖.超导体的研究60年代以来,重心逐渐转向对超导新材料的开发方面.开发高临界温度的超导体材料将能为超导体的大规模应用创造条件.德国物理学家柏诺兹和瑞士物理学家缪勒从1983年开始集中力量研究稀土元素氧化物的超导电性.1986年他们终于发现了一种氧化物材料,其超导转变温度比以往的超导材料高出12度.这一发现导致了超导研究的重大突破,美国、中国、日本等国的科学家纷纷研究,很快就发现了在液氮温度区获(-196C.以下)得超导电性的陶瓷材料,此后不断发现高临界温度的超导材料.这就为超导的应用提供了条件.柏诺兹和缪勒也因此获1987年诺贝尔物理奖.超导电性现象被发现之后,不少人就想到了如何应用的问题.由于当时很多问题在技术上一时还难以解决,应用还只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随着近年来研究工作的深入,超导体的某些特性已具有实用价值,例如超导磁浮列车已在某些国家进行试验,超导量子干涉器也研制成功,超导船、用约瑟夫森器件制成的超级计算机等正在研制过程中,超导体材料已经深入到科研、工业和人们的生活之中(五) 电功和电功率教学要求●使学生加深理解电功和电功率概念,并掌握各公式的运用条件及有关计算●知道在有非纯电阻元件的电路中,电功大于电热的道理教学重点区别并掌握电功和电热的计算.教学方式自学和讨论相结合教学过程一、电功初中学习电功概念是直接给出电功公式:W=UIt……………………(1)式教师引导学生用电场理论再重新分析一下上述结论.例:如图所示.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现有带电量+q的电荷在电场力AB作用下自A搬动到B点.电场力做多少功?W=Uq……………………(2)式如果在导体两端加上电压,导体内就建立了电场,电场力在推动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时要做功,设导体两端的电压为U,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q.则电场力做的功为W=Uq,由q=It得W=UIt (3)说明:a.在一段电路上,电场力做的功常说成是电流做的功,简称电功.b.电功公式的物理意义:电流在一段电路上所做的功,跟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通电时间成正比...........C.(3)式中W,U,I,t的单位分别是焦耳,伏特,安培,秒.二、电功率为了描述电流做功的快慢,引入了一个物理量——电功率(P).定义:电流所做的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叫做电功率.数学表达式:P=W/t……………………(4)式P=UI……………………(5)式说明:a.(5)式中PUI的单位分别是瓦,伏,安.b.一段电路上的电功率,跟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强度成正比.c. 用电器上一般标有电功率和电压——它们分别是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每个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所需要的电压叫做额定电压,在这个电压下消耗的功率称为额定功率.三、焦耳定律英国物理学家焦耳(1818~1889)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后指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焦耳定律.说明:a.上式表明电流通过导体时要发热,焦耳定律就是研究电流热效应定量规律的.b.式中各量的单位.四、电功和电热的关系设问: 电流通过电路时要做功,同时,一般电路都是有电阻的,因此电流通过电路时也要生热.那么,电流做的功跟它产生的热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1.纯电阻电路.如图所示,电阻R ,电路两端电压U ,通过的电流强度I. 电功即电流所做的功: W =UIt .电热即电流通过电阻所产生的热量: Q =I 2Rt 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U =IRW =UIt =I 2Rt =Q表明: 在纯电阻电路中,电功等于电热.也就是说电流做功将电能全部转化为电路的内能(热能).电功表达式: W =UIt =I 2Rt =(U 2/R )/t电功率的表达式: P =UI =I 2R =U 2/R2.非纯电阻电路.如图所示,电灯L 和电动机M 的串联电路中,电能各转化成什么能?电流通过电灯L 时,电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光能.电流通过电动机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电流通过电动机M 时电功即电流所做的功(电动消耗的电能): W =UIt电热即电流通过电动机电阻时所产生的热量: Q =I 2RtW (=UIt )=机械能+Q (=I 2Rt )表明: 在包含有电动机,电解槽等非纯电阻电路中,电功仍等于UIt ,电热仍等于I 2Rt .但电功不再等于电热而是大于电热了. UIt >I 2Rt电功表达式: W =UIt ≠Q =I 2Rt电功率表达式: P =UI ≠I 2R发热功率表达式: P =I 2R ≠UI五、练习例1:一台电动机,额定电压是110V,电阻是0.40欧,正常工作时通过电流为50安.求每秒钟电流所做的功.每秒钟产生的热量.例2:维修电炉时,将电阻丝的长度缩短十分之一,则修理后的电炉的功率和维修前的功率之比是( B )A .9:10B .10:9C .10:11D .11:10例3:如果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一个“220V ,40W ”的白炽泡( B D )A .接在110V 的线路上它的功率为20WB .接在110V 的线路上它的功率为10WC .接在55V 的线路上它的功率为10WD .接在55V 的线路上它的功率为2.5W例4:有一个直流电动机,把它接入0.2V 电压的电路时,电机不转,测得流过电动机的电流是0.4A,若把电动机接入2.0V 电压的电路中,电动机正常工作,工作电流是1.0A,求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输出功率多大?如果在电动机正常工作时,转子突然被卡住,电动机的发热功率是多大?( 1.5W 8W )例5:一台小型电动机,电枢电阻为20欧,接在电压为120V的电源上,求:当输入电动机的电强度为多大时 ,电动机可得到最大的输出功率?最大输出功率为多少?解:电动机为非纯电阻电路故:IU=I2R+P出P=-I2R+IU出当I=-U/2(-R)=3(A)时电动机有最大的输出功率电动机有最大的输出功率P出=-32×20﹢3×120=180(W)作业布置1.阅读课文;2.完成课后练习.教后记用电器就是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设备.例:电动机工作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热器工作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电解槽工作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六)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要求●懂得电动势是为了表征电源的特性而引入的概念,它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导出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I=ε/(R+r)●研究路端电压的变化规律,掌握闭合电路中的U-R关系,U-I关系.●学会运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电路的问题.教学重点研究路端电压的变化规律,掌握闭合电路中的U-R关系,U-I关系.教学方式讲授和讨论相结合教学过程一、电动势同种电源两极间的电压相同,不同种类的电源两极间电压不同.这说明电源两极间的电压是由电源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为了表征电源的这种特性,物理学中引入了电动势的概念.电源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用符号ε表示,单位是伏特.电动势的物理意义:表征了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故ε在数值上等于电路中通过1库仑电量时电源所提供的能量.二、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1学生推导推导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并说明其物理意义.给出条件: 闭合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ε,内电阻为r,外电阻为R,电路中的电流强度为I.提出要求: 寻找Iε R r的关系.2得出结论闭合电路里的电流强度,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整个电路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三、路端电压随外电阻的变化规律如果把外电路电阻的数值改变了,可以肯定路端电压是会变化的。
高中物理 第3章 恒定电流学案 鲁科版选修31
第3章 恒定电流 恒定电流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专题一 伏安法测电阻 1.原理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R =U I。
2.两种测量电路的比较 比较项目 电流表外接法电流表内接法电路图误差分析由于电压表的内阻有分流作用,电阻的测量值R 外=U I=U U R x +UR V =R x R VR x +R V<R x 由于电流表内阻的分压作用,电阻的测量值R 内=U I =U x +U AI=R x +R A >R x电路选择方法比较法①若R x R A >R V R x,通常认为待测电阻的阻值较大,电流表的分压作用可忽略,应采用电流表内接电路;②若R x R A <R VR x,通常认为待测电阻的阻值较小,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可忽略,应采用电流表外接电路 试触法 如图所示,将电压表的左端接a 点,而将右端分别与b 、c 两点试触,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①若电流表示数变化大,说明待测电阻是大电阻,应该用电流表内接法测量(接c 点);②若电压表示数变化大,说明待测电阻是小电阻,应该用电流表外接法测量(接b 点)[例证1] 用伏安法测电阻时,由于实际电表内阻的影响,会给测量带来系统误差,但合理地选择电表的接法可以有效地减小这种误差。
如图3-1所示的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中,如果不知道被测电阻的大概阻值时,为了选择正确的电路以减小系统误差,可将电压表的一个接线头 图3-1P分别在a、b两点试触一下。
(1)如果发现电流表读数没有显著变化,则P应接在________处。
(2)如果发现电压表读数没有显著变化,则P应接在________处。
[解析] 若P从a移到b时,电流表读数没有显著变化,说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不明显,P应接在a处;此时电压表测量的是电阻R x两端的电压,电流表的测量值比较接近流过电阻R x的电流值,可以有效减小系统误差。
同理分析,若P从a移到b时,电压表读数没有显著变化,说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不明显,P应接在b处,可以有效减小系统误差。
恒定电流实验操作教案设计
恒定电流实验操作教案设计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流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2、探究电流和电压、阻值之间的关系。
3、实验验证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二、实验原理在电路中加入一个电阻R,并接上一个电池和开关,然后通过电流表I测量电流强度,通过电压表V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
三、实验材料和器材电阻R=100欧姆、1k欧姆、10k欧姆、100k欧姆各1个;电池(9V)1个;电流表1个;电压表1个;开关1个;导线若干条。
四、实验操作1、接线方法:按实验电路图所示接线。
2、调节电源稳定器调节电压为9V左右,经准备实验。
3、通过电流表I读取电路的电流强度。
4、通过电压表V读取电路两端的电压。
5、重复实验1~4,分别记录不同电阻值下的电流强度和电压,并计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6、根据欧姆定律的公式计算得到电路中的电阻值。
五、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1、根据测得的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值的数据,用I=V/R求得电路的电阻值R并记录。
2、对比不同电阻下的电流强度和电压数据,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探究电流和电压、阻值之间的关系。
3、验证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六、实验注意事项1、接线要求正确,实验中切勿直接使用杜邦线插入芯片。
2、不同电阻值的电阻器之间要进行切换时,需要关闭电源开关,切勿将开关扼死,防止出现短路。
3、在进行读数时,需要注意读数的准确性。
4、实验时要谨慎操作,不得随意改动实验装置。
七、实验扩展1、通过改变电源电压来观察电流和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探究不同材质、不同长度、不同截面积的导线对电路电流和电压、电阻值的影响。
3、利用实验数据,制成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之间的折线图,直观地展示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
2019-2020年高中物理《恒定电流》教案6 新人教版选修3-1
2019-2020年高中物理《恒定电流》教案6 新人教版选修3-1知识要点:一、电场:1、了解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会计算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2、了解电场的概念,理解电场强度和电场线的概念,掌握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及单位:,单位:3、了解电势差的概念:,单位:。
会计算点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电场中一点移到另一点电场力做的功:。
4、理解电容器的电容的概念,掌握电容的定义式:,单位:。
了解常用电容器。
5、了解静电的危害和应用。
二、恒定电流:1、了解产生电流的条件,掌握电流强度的概念。
2、掌握电阻和电阻率的概念,掌握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3、掌握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焦耳定律。
4、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阻、电压、电流和功率分配的关系,会解简单的混联电路问题。
5、了解电动势的概念,掌握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会用其分析、解答同种电池的串联问题。
6、会用伏安法和多用表测量电阻。
1、电路分析:这里所说的电路分析是指电路中各用电器的连接方式的分析和电路中电表的示数分析。
(1)在进行电路计算时,首先要对电路结构进行分析,搞清楚组成电路的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基本方法是:先对电路作电势分析,把电路中的各个结点编号取各,电势相同的点用相同符号,再把原电路图改画,从最简单清楚的电路开始,由电源正极出发,把各个元件及结点符号顺序画出,回到电源负极,并把处理过的元件及时划掉,逐步把所有元件画在代表不同电势的符号之间。
例:如图的所示电路中,电阻R1=6Ω,R2=3Ω,R3=2Ω,R4=12Ω,求外电路的总电阻。
分析:先将各结点标出符号,R4R2右端与电源正极等电势,用相同符号a,其它结点用b、c……改画电路时,先把最容易看清的部分R1,R3画出如图(1);R2是连在结点a与b之间,再将R2画出,如图(2);最后一个元件R4是连在a与c之间,再将R4画在电路中,如图(3),这样全部元件都处理完了。
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教案.doc
第二章、恒定电流第一节、导体中的电场和电流 (1课时)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明确电源在直流电路中的作用,理解导线中的恒定电场的建立 2. 知道恒定电流的概念和描述电流强弱程度的物理量---电流3. 从微观意义上看电流 的强弱与自由电子平均速率的关系。
(二) 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和分析使学生对电源的的概念、导线中的电场和恒定电流等方面的理 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电源、电流的学习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生产实践的意识, 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电源的形成过程及电流的产生。
难点:电源作用的道理,区分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和在导线中建立电场的速率这两个不 同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一) 先对本章的知识体系及意图作简要的概述(二) 新课讲述----第一节、导体中的电场和电流 1 •电源:先分析课本图2。
1-1说明该装置只能产生瞬间电流(从电势差入手)【问题】如何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让学生回答一电源)类比:(把电源的作用与抽水机进行类比 )如图2 — 1,水 池A B 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 若在A 、B 之间用一细管连起来,则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定向运动,从水池A 运动到水池A 、B 之间的高度差很快消失,在这种情况下,水管中只可能 有一个瞬时水流。
教师提问:怎拦才能使水管中有源源不断的电流呢?让学生回答:可在A B 之间连接一台抽水机,将水池 中的水抽到水池 A 中,这样可保持 A B 之间的高度差, 归纳: 电源就是把自由电子从正极搬迁到负极的装置。
够不断地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2•导线中的电场:结合课本图2。
1-4分析导线中的电场的分布情况。
导线中的电场是两部分电荷分布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场,可将该电场分解为两个方向: 沿导线方向的分量使自由电子沿导线作定向移动,流;垂直于导线方向的分量使自由电子向导线某一侧聚集, 从而使导线的两侧出现正、负净电荷分布。
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1教案 恒定电流
第二章恒定电流泰安二中刘焕生李玉恩1、欧姆定律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产生电流的条件;掌握电流强度的定义、公式,并应用于实际问题;了解直流电和恒定电流(2)熟练掌握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I=U/R,明确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
(3)知道电阻的定义及定义式R=U/I;(4)使学生正确理解伏安特性曲线的物理意义2.能力目标:(1)理解掌握科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方法,培养学生依据实验,分析、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2)培养学生应用电流强度、欧姆定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逐步掌握用数形结合的解题能力。
3.物理方法教育目标:1.通过定律由实验得出的演绎,加强学生对实验的重视,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通过可采用图象来处理实验数据,渗透数学思维,同时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尊重客观规律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欧姆定律的理解2.难点: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3.疑点:由电阻定义式R=U/I,少数学生会产生电阻由电压和电流决定的想法。
4.解决方法:对重点和难点的解决有(1)有条件的学校采取通过学校分组实验→数据分析→结论,加强感性认识,有利于定律的理解。
(2)关于电阻伏安特性结合数学知识,并尽可能举实例加强对知识的深化。
(3)关于疑点的出现,这是正常的,教师应借此机会,巧妙为下节课电阻定律作铺垫。
三、教学方法:实验演示,启发式教学四、教具:小灯泡、干电池电线若干。
伏特表(演示)安培表(演示)滑动变阻器学生电源待测电阻(约10Ω~30Ω两只)晶体二极管导线若干电键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已学习了电场,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促使电荷移动,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由于电流与我们生活很密切,所以我们有必要去认识它,这节课我们将在初中的基础上对电流作进一步了解。
【板书】第一节欧姆定律(二)进行新课【板书】1、电流众所周知,人们对电路知识和规律的认识与研究,也如对其他科技知识的认识与研究一样,都经历了漫长的、曲折的过程。
高中物理第3章恒定电流5科学测量长度的测量及测量工具的选用学案鲁科版3
第5节科学测量:长度的测量及测量工具的选用新课程标准学业质量目标1.了解两种精度较高的长度测量工具—-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
2。
理解两种测量工具的原理并会读数.合格性考试1.认识长度测量工具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结构。
2.通过他人的帮助,会设计实验步骤,能选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进行实验.3.可以使用实验器材获得数据,并形成初步的实验结论。
实验属性学生必做实验选择性考试1。
可以根据实验数据形成结论,尝试分析导致实验误差的原因.2。
初步撰写一篇实验报告,并与他人交流探究过程和结果。
实验必备·自主学习一、实验目的1.测量空心圆筒的外径、内径和深度及大头针中央附近的直径.2.学会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二、实验器材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大头针、空心圆管。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在读数方面有什么不同点?提示:游标卡尺的读数不需要估读,螺旋测微器的读数需要估读。
三、实验原理与设计1。
游标卡尺:(1)构造:主尺,游标尺(主尺和游标尺上各有一个内、外测量爪),游标尺上还有一个深度尺(如图所示)。
(2)用途:测量厚度、长度、深度、内径、外径。
(3)原理:利用主尺的最小分度与游标尺的最小分度的差值制成。
不管游标尺上有多少个小等分刻度,它的刻度部分的总长度比主尺上的同样多的小等分刻度少1 mm.(4)分类:常见的游标卡尺的游标尺上小等分刻度有10格的、20格的、50格的,其读数见表格: 刻度格数(分度) 刻度总长度 每小格与 1 mm 的差值 精确度 (可准确到) 109 mm 0。
1 mm 0。
1 mm 2019 mm 0。
05 mm 0。
05 mm 50 49 mm 0。
02 mm 0。
02 mm(5)读数:若用x 表示从主尺上读出的整毫米数,K 表示从游标尺上读出与主尺上某一刻线对齐的游标的格数,则记录结果表示为(x+K×精确度)mm。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哪种卡尺,K值均不需要向后估读一位。
高二物理恒定电流教案5篇
高二物理恒定电流教案5篇高二物理恒定电流教案篇1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推力、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画出他们的方向。
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
教学重难点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出示[学习目标]1、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会分析弹力的方向,能正确画出弹力的示意图.3、理解形变概念,了解放__显示微小形变。
(一)观察实验1、观察用弹簧拉静止的小车小车:由静止→运动弹簧:被拉长2、水平支起竹片,竹片上放置砝码,观察砝码和竹片竹片:发生弯曲砝码:处于静止状态3、观察用弹性钢片推放置在桌面上的物体钢片:发生弯曲物体:被推开(二)形变和弹力的概念: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形变.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弹力的概念:(三)弹力产生的条件(1)物体间是否直接接触(必要条件);(2)接触处是否有相互挤压或拉伸的作用(充分条件)__弹力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产生的力,作用在跟它接触的物体上.用手向右拉弹簧,弹簧因形变(伸长)而产生弹力f,它作用在手上,方向向左.因此,弹力的施力者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受力者是使它发生形变的其他物体.图1-11(a)中,小球放在斜面和竖直挡板之间,在重力作用下小球与斜面及挡板间都有挤压趋势,因此小球与斜面接触处,小球与挡板接触处都会产生弹力.而图1-11(b)中,小球放在水平面和竖直挡板间,虽然小球与竖直挡板相接触,但在接触处没有相互挤压趋势,因此小球与竖直挡板间不会产生弹力.(四)显示微小形变的两个实验有一些物体眼睛根本观察不到它的形变,比如一些比较坚硬的物体,但是这些物体都有形变,只不过形变很微小。
高中物理选修3-1恒定电流教案
第二章恒定电流第10节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课前准备】【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原理,进一步感受电源路端电压随电流变化的关系.2.掌握利用仪器测量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方法.3.学会根据图象合理外推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尝试分析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误差,了解测量中减小误差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用实验手段处理物理问题的基本程序和技能,具备敢于质疑的习惯、严谨求实的态度和不断求索的精神.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利用图线处理数据难点:如何利用图线得到结论以及实验误差的分析【教学方法】实验、讲解、探究、讨论、分析【教学过程】【复习引入】【问题】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内容?表达式?【回答】闭合电路中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整个电路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表达式:E=U+Ir【问题】现在有一个干电池,要想测出其电动势和内电阻,需要什么仪器,采用什么样的电路图,原理是什么?新课教学10 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一、实验原理【展示】方法一、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E , 内电阻r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E=U+Ir得,用电压表路端电压U、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I , 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测出两组U 和I 相应的数值便可得到,电源电动势E , 内电阻r.方法二、用电流表、电阻箱测电源电动势E , 内电阻r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E=IR+Ir 得,用电流表测出电路中的电流,调节电阻箱的旋钮,改变电路中的电阻,测出几组R 和I 相应的数值便可得到,电源电动势E , 内电阻r.方法二、用电流表、电阻箱测电源电动势E , 内电阻r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r RU U E +=得,用电压表测出电阻箱两端的电压,调节电阻箱的旋钮,改变电路中的电阻,测出两组R 和U 相应的数值便可得到,电源电动势E , 内电阻r.【过渡】根据以上原理均可测得电源电动势E , 内电阻r ,以伏安法为例,具体测量二、实验方法实验目的: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E , 内电阻r实验原理:E=U+Ir实验器材:被测电池、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键、导线、坐标纸.电路图实验步骤:(1)确定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按照电路原理图把器材连接好.(2)把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电阻最大的一端.(3)闭合电键,调节变阻器,使电流表有明显示数,记录一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用同样方法测量并记录几组I 、U 值.(4)断开电键,整理好器材.(5)数据处理:在坐标纸上作U -I 图,求出E 、r.注意事项1.为了使电池的路端电压变化明显,电池的内阻应选大些(选用已使用过一段时间的干电池);2.在实验中不要将I 调得过大,每次读完U 和I 的数据后应立即断开电源,以免干电池在大电流放电时老化现象严重,使得E 和r 明显变化.3.测出不少于6组I 、U 数据,且变化范围要大些,用方程组求解时,类似于逐差法,要将测出的I 、U 数据中,第1和第4组为一组,第2和第5组为一组,第3和第6组为一组,分别解出E 、r 值再求平均.4.干电池内阻较小时,U 的变化较小,此时,坐标图中数据点将呈现如图 (甲)所示的状况,使下部大面积空间得不到利用.为此,可使纵坐标不从零开始而是根据测得的数据从某一恰当值开始(横坐标I 必须从零开始),如图 (乙)所示,并且把纵坐标的比例放大,可使结果的误差减小.此时图线与横轴交点不表示短路电流而图线与纵轴的截距仍为电动势.要在直线上任取两个相距较远的点,用r =IU ∆∆ ,计算出电池的内阻r .三、数据处理实验数据的处理是本实验中的一个难点.原则上,利用两组数据便可得到结果,但这样做误差会比较大,为此,可以多测几组求平均,也可以将数据描在图上,利用图线解决问题.图线的纵坐标是路端电压U ,横坐标是电流I ,实验中至少得到5组以上实验数据,画在图上拟合出一条直线.要求:使多数点落在直线上,并且分布在直线两侧的数据点的个数要大致相等,这样,可使偶然误差得到部分抵消,从而提高精确度.将图线两侧延长,纵轴截距点意味着断路情况,它的数值就是电源电动势E .横轴截距点(路端电压U =0)意味着短路情况,它的数值就是短路电流rE . 说明:①两个截距点均是无法用实验实际测到的,是利用得到的图线向两侧合理外推得到的.②由于r 一般很小,得到的图线斜率的绝对值就较小.为了使测量结果准确,可以将纵轴的坐标不从零开始,而是根据测得的数据从某一恰当值开始(横坐标I 必须从零开始),这时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仍为电源电动势,而图线在横轴上的截距不再是短路电流,电源内阻r 由IU ∆∆求得,计算r 时选取直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求得.【拓展】作U —I 图象的几个原则:(1)适当选择横坐标、纵坐标的单位的比例和坐标起点.坐标的起点不一定通过零点,图线在坐标系中应尽可能占有较大的空间,不要使图线偏于一边或一角.标度能反映读数的准确程度,坐标的最小分格至少与实验数据中最后一位准确数字相当.(2)描绘图线时,应尽可能使实验数据点通过或均匀地分布在光滑图线的两侧.对于个别离图线较远的点,误差很大,应舍弃.误差分析【问题】选用电路图时,有甲乙两种电路图,原则上也是可以的,那么我们在做实验时是否两个都可以,还是哪一个更好?为什么?(甲图)1、误差来源:电压表的分流2、测量值与真实值比较:设电动势为E ′,内电阻为r ′;E ′=r R U I U V)(111++′ E ′=r R U I U V )(222++′ 解得:)+()=+)(--=(VV 211221R r 1R r 1I I U I U I '''E E )+()=+(--=VV 2112R r 1r R r 1I I U U r ''' 由此可知测量值E 、r 均比真实值偏小,但r ′<<R V ,故误差很小。
高中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教案.doc
第二章、恒定电流第一节、导体中的电场和电流(1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明确电源在直流电路中的作用,理解导线中的恒定电场的建立2.知道恒定电流的概念和描述电流强弱程度的物理量--- 电流3.从微观意义上看电流的强弱与自由电子平均速率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和分析使学生对电源的的概念、导线中的电场和恒定电流等方面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电源、电流的学习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电源的形成过程及电流的产生。
难点:电源作用的道理,区分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和在导线中建立电场的速率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一)先对本章的知识体系及意图作简要的概述(二)新课讲述----第一节、导体中的电场和电流1.电源:先分析课本图2。
1-1说明该装置只能产生瞬间电流(从电势差入手)【问题】如何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让学生回答—电源)类比:(把电源的作用与抽水机进行类比)如图 2— 1,水池A、B 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若在 A、B 之间用一细管连起来,则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定向运动,从水池 A 运动到水池B。
A、 B 之间的高度差很快消失,在这种情况下,水管中只可能有一个瞬时水流。
教师提问:怎拦才能使水管中有源源不断的电流呢让学生回答:可在A、B之间连接一台抽水机,将水池 B中的水抽到水池 A 中,这样可保持A、 B之间的高度差,从而使水管中有源源不断的水流。
归纳:电源就是把自由电子从正极搬迁到负极的装置。
(从能量的角度看,电源是一种能够不断地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为电能的装置)2.导线中的电场:结合课本图2。
1-4 分析导线中的电场的分布情况。
导线中的电场是两部分电荷分布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其一是电源正、负极产生的电场,可将该电场分解为两个方向:沿导线方向的分量使自由电子沿导线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垂直于导线方向的分量使自由电子向导线某一侧聚集,从而使导线的两侧出现正、负净电荷分布。
高二物理恒定电流教学案 人教版选修三
恒定电流新课标要求1.内容标准(1)观察并尝试识别常见的电路元器件,初步了解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
(2)初步了解多用电表的原理。
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多用电表。
例1 以多用电表代替学生用电表进行各种电学实验。
例2 以多用电表为测量工具,判断二极管的正、负极,判断大容量电容器是否断路或者漏电。
(3)通过实验,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知道电阻定律。
(4)知道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5)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6)知道焦耳定律,了解焦耳定律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例3 观察常见电热器的结构,知道其使用要点。
(7)通过实验,观察门电路的基本作用。
初步了解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以及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
(8)初步了解集成电路的作用。
关注我国集成电路以及元器件研究的发展情况。
2.活动建议(1)分别描绘电炉丝、小灯泡、半导体二极管的I-U特性曲线,对比它们导电性能的特点。
(2)用光敏二极管和微型话筒制作楼道灯的光控-声控开关。
(3)收集新型电热器的资料,了解其发热原理。
(4)制作简单的门电路。
(5)利用集成块制作简单的实用装置第一单元部分电路(教师版)考点解读典型例题知识要点一、电流1.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此处的“电荷”指自由电子、正离子和负离子.电荷有三种速率:电子热运动速率、电荷定向运动速率和电流的传导速率.电路中由电源、导线等电路元件共同形成导线内的电场,电流的形成依靠电荷定向的运动.2.电流的方向规定和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一致,和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3.电流的定义式:I=q/t,(不能说正比于q,反比于t),其中q是时间t内通过导体某横截面的电量.对于电解液导电和气体导电,通过某一横截面的电量应为正、负离子电量的绝对值之和.在国际单位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是国际单位【例1】如图7-1-1所示,两个截面不同,长度相等的均匀铜棒接在电路中,两端电压为U ,则( )A.通过两棒的电流强度不相等B.两棒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不同C.两棒内的电场强度不同,细棒内场强 E1大于粗棒内部场强E2D.细棒的电压 U1大于粗棒的电压U2【例2】在彩色电视机的显像管中,从电子枪射出的电子在高压 U 作用下被加速,形成电流强度为I的平均电流,设电子质量为 m ,电量为e,如果打在荧光屏上的高速电子全部图 7-1-1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1A=103mA=10 6μΑ4.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nqsv (n 为单位体积内自由电荷数,q 为单个自由电荷电量,s 为导线横截面积,v 为自由电荷 自由电荷定向运动的速率 ,(约为10 -5m/s),上式中n 若为单位长度的自由电荷数,则I= nqv . (例1、例2 针对练习1、2) 二、电阻1.定义: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 .2.定义式:R=U/I3.单位:欧姆,国际符号Ω4.对电阻的理解: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自由电子在定向移动中要跟金属离子频繁碰撞,这种碰撞阻碍了电子的定向移动,从而不断地把定向移动的动能传给离子,使离子的热运动加剧,使电能转化为内能,导体的温度升高,电阻就是表示这种阻碍作用的物理量.5.注意:对给定的导体,它的电阻是一定的,由其本身的性质决定.因此,不管导体两端有无电压,大小如何,电阻是一定的;不管导体内是否有电流流过,电流大小如何,电阻是一定的. (例3)三、电阻定律1.内容: 在一定温度下,导体的电阻跟导体本身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2.公式:S L R ρ=,ρ为材料的电阻率,单位为欧姆米(Ω﹒m ),与材料种类和温度有关. 3.对电阻定律的理解:(1)只适用于金属导体(但其它任何材料都有对应的电阻率). (2)因为ρ随温度而变化,故计算出的是某一特定温度下的电阻. (3)该式是电阻大小的决定式,R=U/I 是电阻的定义式. 4.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有所增加;被屏吸收.问:(1)在 t 内打到荧光屏上的电子数为多少?(2)荧光屏受到的平均作用力为多大?【例3】当电阻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21时,流过电阻的电流减少0.5A ,则当电阻两端电压增为原来的2倍时,流过电阻的电流多大?【例4】某同学做三种导电元件的导电性质实验,根据所测数据分别绘制了三种元件的I -U 图像,图7-1-2 a 、b 、c 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只有 b 正确B .a 、c 图曲线肯定是误差太大C .a 、c 不遵从欧姆定律,肯定是不可能的D .a 、b 、c 三图像都可能正确,并不一定有较大的误差【例 5】( 2000春季高考) A 、B 两地间铺有通讯电缆,长为 L ,它是由两条并在一起图 7-1-2线的斜率k ′=U/I=R .4.适用条件:适用于金属导电和电解液导电 ,不适用气体导电 .其实质是只适用于电流的热效应. (例5 针对练习5 ) 五、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1.串联电路(1)电流关系:nI I I === 21.(2)电压关系:n U U U U +++= 21.(3)电阻关系:n R R R R +++= 21.(4)功率关系:U1/U2=R1/R2=P1/P2 即两个串联的电阻分电压、功率与各分电阻的值成正比 2.并联电路 (1)电流关系:n I I I I I ++++= 321.(2)电压关系:nU U U U ==== 21.(3)电阻关系:nR R R R 111121+++= . (4)功率关系:I1/I2= P1/P2=R2/R1 即两个并联的电阻分电流、功率与各分电阻的值成反比3.分电阻和总电阻的关系当电键接通或断开,改变电路结构,或者移动滑动变阻器滑键,改变某一部分电阻时,总电阻的变化规律满足:(1)当外电路的任何一个电阻增大(或减小)时,电路中总电阻一定 增大(或减小);(2)若电键的通断使串联的用电器增多时,总电阻 增大 ;若电键的通断使并联支路增多时,总电阻 减小 ;(3)如果R1+R2=恒量,则R1=R2时并联的电阻 最大 ;且R1、R2差别越大总电阻 越小 .如图7-1-3所示,由R1、R2和R 组成双臂环路.当AR1P 支路和AR2P 支路总阻值相等时,RAB 最大;当P 滑到某端,使某一支路阻值最小时,RAB 最小.路图 (2)在正确连接的电路中,当用电器正常工作时通过电源的电流为 2.4A 试求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与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例8】微型吸尘器的直流电动机内阻一定,当加上0.3V 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0.3A ,此时电动机不转,当加在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2.0V 时,电流为0.8A ,这时电动机正常工作,则吸尘器的效率为多少?【例 9】试对图示电路图7-1-6、图7-1-7 进行简化,并指出电流表测量的对象.图7-1-8图7-1-6图7-1-72.调节范围: (1)分压电路:电压E ~0;电流LR E~0,均与 RO 无关.(2) 限流电路:电压EE R R R L L~0+;电流 LL R ER R E ~0+,均与 RO 有关. (例题11 针对练习10)典型例题答案【例1】解析:两棒是串联在电路中的,故电流相等,A 错.由 I=nqsv 知,I 、n 、e 相同,s 不同,B 对.棒内场强E=U/L,而U=IR=ρL/S,故S 小的U 大,即 U1>U2故C 、D 也对. 答案:B 、C 、D 【例2】解析:(1)打在荧光屏上电子流的总量 Q=It ,则电子数为 n = q / e=It / e . (2)电子经电压 U 加速 21mv2=eU荧光屏受到的平均作用力 F=nmv/t=e mU I 2【例3】解析:设电阻为R ,原来两端的电压为U , 通过电阻的电流为I .当电阻两端电压变为U1=U/2时,通过电阻的电流变为I1=I-0.5.根据欧姆定律 I1=U1/R 即 I-0.5=U/2R ① 当电阻两端电压变为U2=2U 时, 设通过电阻的电流变为I2,同理得 I2=U2/R 即I2=2U/R ② 又 I=U/R ③ 联立①~③式,得 I2=2A . 【例4】解析:图a 反映元件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图b 反映元件的电阻率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图c 反映元件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D 对.如果题目中说明元件是金属,就只有图c 正确了.【例 5】解析:设双线电缆单位长度电阻为 r ,漏电处电阻为 R ,漏电处距 A 端 x ,则R A=2rx + R 、 R B=2r(L-x) + R ,由欧姆定律得: R/(2rx+R)=UB/UA ,解得:x=RAL(UA-UB)/[(RA+RB)UA-2(RA-RB)UB] 【例 6】解析:(1)两个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都是 6V ,并联后接入 6V 的电路上就能正常工作;而今电路的电压是 8V ,大于 6 v ,故应串联一个分压电阻 Rx ,使其分担2V 的图7-1-4图7-1-5电压,这个附加电阻通过的电流,应等于通过两用电器的电流之和,电路连接情况如图示.A A A I 4.03.01.0=+=Ω=Ω-==54.0/)68(/I U R x xWR U P xxx 8.02=≥(2)由于两个用电器的额定电流不同,所以不能把他们简单地串联在电路上,如果把它们串联后联入 12V 电路中,且使通过R2的电流为 0.3A (这时R2两端的电压等于 6V ) ,通过R1的电流为 0.1A (这时P1两端的电压也等于6V ) ,就必须在R1两端并联一个分流电阻Rx ,使其分去(0.3~0.1 ) A 的电流,如图所示.要使两个电器都能正常工作,Rx 的阻值和功率应分别为Rx=6V/0.2A=30Ω Px=IU=0.2×6W=1.2W 【例7】解析:(1)由于用电器功率未知,故也不知道用电器的额定电流和电阻,如将滑动变阻器接成分流器,则无法判断当滑动变阻器接人电路的阻值最大时,用电器两端电压是否小于等于 100V ,因此必须把滑动变阻器接成分压器使用,才能保证用电器正常工作,电路如图所示,设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为 R ,与用电器并联的部分的电阻为 Rx 则有 I0=(U-U 0)/( R-Rx )=2.4A 得 Rx=50Ω通过Rx 的电流 I1=U0/Rx = 100/50=2A 通过用电器的电流 I2=I0-I1=0.4A用电器的功率P2 =U0I2=U0(I0-I1)=40W 功率之比 40/(220×2.4)=5/66【例8】解析:当加 0.3V 电压时,电动机不转,可当纯电阻来处理得内阻r=0.3/0.3=1Ω当加 2.OV 电压时,电动机正常工作 P 电 =1.6 (W) ,P 热=0.8 2= 0.64 (W) P 机= P 电-P 热=0.96(W)故效率为 n= P 机/ P 电 =60℅【例 9】解析:甲图,R1的一端与R2、R3的一端通过A1相联,可以认为R1、R2、R3的一端等势,同理R1、R2、R3的另一端通过A2联接,也是等势的,故R1、R2、R3并联,A1测量的电流为流过R2、R3的电流之和,A2测量的电流为流过R1、R2的电流之和.等效电路如图(甲)所示.对(乙)图,等效电路如图(乙)所示,R2、R3无电流通过.电流表测量的是R1的电流.【例10】解析:实际生活、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断路与短路现象,一般可用电压表来进行检测.检查断点时,可用电压表逐段与电源电路并联,若在某一段上电压表指针不发生偏转,则该段电路中有断点.依题意可知,电源完好,而电压表测得 bd 段和 ac 段的电压为Ubd=Ucd=220V .因此,可判断断点一定在 b 、c 两点间.所以,选项 C 、D 正确.【例11】解析:(1)灯泡的额定电流为I0=P0/U0=0.5A灯泡的电阻 R0=U0/I0=12Ω图a 示限流电路Imin=U/(R +R0)=0.225 A Imax= I0=0.5A ,Umin= Imin R0=2.7V ,Umax=6V故电流调节范围为 0.225~0.5A ,电压调图7-1-14图7-1-13图7-1-12图7-1-11图7-1-10图7-1-9节范围为 2.7~6V图b示分压电路,Imin=0,Imax=0.5A Umin=0 ,Umax= U0=6V(2)限流电路中 I=I0=0.5A电路中消耗的最大功率为Pmax=U I0=4.5w 分压电路中有 I0/ I′=(28-R2)/ R0 I= I0+I′=0.5+I′I=(9-U0)=3/ R2得 I=0.75A电路中消耗的功率为P=UI=6.75w针对练习 1.( 2003·上海高考物理卷考题)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绕核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则其角速度ω= ;电子绕核的运动可等效为环形电流,则电子运动的等效电流 I= .(已知电子的质量为 m ,电荷量为e ,静电常量用 k 表示) 2.( 2004 苏州市调研)已知火箭发动机产生的推力 F 等于火箭在单位时间内喷出的推进剂的质量 J 与推进剂速度的乘积,即 F =Jv .质子火箭发动机喷出的推进剂是质子,这种发动机用于外层空间中产生小的推力来纠正卫星的轨道或姿态.设一台质子发动机喷出质子流的电流I =1A ,用于加速质子的电压U=50000V ,试求该发动机的推力 F .已知质子的质量是m=1.6×10-27kg ,电量e=1.6×0-19C . 3.两根材料相同的均匀导线 x 和 Y , x 长为 L ,Y 长为 2L ,串联在电路中沿长度方向电势变化如图7-1-15示,则导线的横截面积之比为( )A . 2:3B . 1:3C . 1:2D . 3:14.如图7-1-16示,假如考虑温度对电阻率的影响,能较正确反映通过灯泡的电流 I 与灯泡两端电压 U 关系的图线是图中的( )5.如图7-1-17所示为一种加速度仪的示意图.质量为 m 的振子两端连有劲度系数均为 k 的轻弹簧,电源的电动势为 E ,不计内阻,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为 R ,有效长度为 L .系统静止时滑动触头位于滑动变阻器中间,这时电压表指针恰好在刻度盘正中间. 求:(1)系统的加速度 a (以向右为正)和电压表读数 U 的函数关系式 (2)将电压表刻度改为加速度刻度后,其刻度是均匀的还是不均匀的?为什么?(3)若电压表指针在满刻度的43位置,此时系统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如何?6.如图7-1-18所示,A 、B 两灯泡额定电压都为110V ,额定功率PA=100W ,PB=40W ,接在220V 电路上.欲使灯泡正常发光,且电路中消耗的功率最少,用以下哪种接法?7.图7-1-19示电路,滑动变阻器R0标有“15O Ω 3A ”,电阻 R 标有“50Ω 2A ”,当输人电压 UAB=20OV 时,为保证各电阻均不损坏,滑片上下移动过程中输出电压 UCD 的变化范围是 .8.如图7-1-20示,电路由 8 个不同的电阻组成,已知R1= 12Ω,其余电阻阻值未知,则得 AB 之间的总电阻为4Ω,今将R1换成6Ω的电阻,则 AB 间的总电阻变为 Ω.9.图7-1-21示的电路中,由于某一电阻发生短路或断路,使 A 灯 变暗, B 灯变亮,则故障可能是 ( )图7-1-16图7-1-17图7-1-15图7-1-20 图7-1-18图7-1-19A .R1短路B .R2断路C .R3 断路D .R4短路 10.(05上海高考19)一根长为 lm 的均匀电阻丝需与一“10V 5W ”的灯同时工作,电源电压恒为100V ,电阻丝阻值R =100Ω(其阻值不随温度变化),现利用分压电路从电阻丝上获取电能,使灯正常工作.(1)在图7-1-22方框中完成所需电路;(2)电路中电流表的量程应选择 (选填0~0.6A ,或 0~3A)(3)灯正常工作时,与其并联的电阻丝长度为 m (计算时保留小数点后二位).单元达标 1.( 2004 全国高考河南、河北理综卷考题)图7-1-23中电阻 Rl 、R2、R3 的阻值相等,电池的内阻不计.开关S 接通后流过 R2的电流是S 接通前的 ( )A . 1/2B . 2/3C . 1/3D . 1/42.如图7-1-24所示的分压器电路,A 、B 为分压器的输出端,若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 置于变阻器中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空载时输出电压UAB=UCD/2B .当接上负载 R ,输出电压UAB <UCD/2C .负载R 越大,UAB 越接近UCD/2D .负载R 越小,UAB 越接近UCD/23.( 2003上海春试题)如图7-1-25为甲、乙两灯泡的 I-U 图像.根据图像,计算甲、乙两灯并联在电压为 22OV 的电路中,实际发光的功率约为 ( ) A .15W 30W B .30W 40WC .40W 60WD .60W 100W4.有四盏电灯,如图7-1-26所示连接在电路中, 1L 和2L 都标有“ 220V , 100W ”字样,3L 和4L 都标有“ 220V ,40W ”字样,把电路接通后,最暗的灯是( )A .LlB .L2C .L3D .L4图7-1-24图7-1-22图7-1-21图7-1-23图7-1-25图7-1-265.(03上海)演示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7-1-27示,物体M 在导轨上平移时,带动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滑杆p ,通过电压表显示的数据,来反映物体位移的大小x .假设电压表是理想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M 运动时电源内的电流会发生变化B .物体M 运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会发生变化C .物体M 不动时,电路中没有电流D .物体M 不动时,电压表没有示数6.如图7-1-28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 6v ,当开关S 接通后,灯泡Ll 和L2都不亮,用电压表测得各部分电压是 Uab =6V ,Uad=0, Ucd=6v ,由此可判断:( ) A .Ll 、L2灯丝都烧断了 B .Ll 灯丝烧断了 C .L2灯丝烧断了 D .变阻器 R 断路7.(05江苏省盐城中学)家用电烙铁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当暂时不使用时,如果断开电源,电烙铁会很快变凉,而再次使用时,温度不能及时达到要求.如果长时间闭合电源,又浪费电能.为改变这种不足,某学生将电烙铁改成如图7-1-29所示电路,其中R0是适当的定值电阻,R 是电烙铁.则 ( )A .若暂不使用,应断开SB .若再次使用,应闭合SC .若暂不使用,应闭合SD .若再次使用,应断开S 8.(上海物理卷7题)如图7-1-30所示的电路中,闭合电键,灯L1、L2正常发光,由于电路出现故障,突然发现灯L1变亮,灯L2变暗,电流表的读数变小,根据分析,发生的故障可能是( ) A .R1断路 B .R2断路 C .R3短路 D .R4短路9.如图7-1-31所示电路中,两个电流表 Al 和 A2 的示数分别为 0.20A 和 0.30A ,当 Rl 和 R2交换位置后,两电流表的示数不变.各电流表的内阻不计,则电流表 A3 的示数为________A .10.来自质子源的质子(初速度为零),经一加速电压为800 kV 的直线加速器加速,形成电流为1mA 的细柱形质子流,已知质子电荷e=1.60×l0-19C ,这束质子流每秒打到靶上的质子数________,假定分布在质子源到靶之间的加速电场是均匀的,在质子束中与质子源相距L 和4L 的两处,各取一段极短的相等长度的质子流,其中的质子数分别为 n1和n2,则 nl :n2 =__________. 211.图 7-1-32示,图像中的两条直线对应两个导体 A 、B ,求: (1)两个导体电阻之比(2)若两个导体电流相等时,导体两端电压之比图7-1-31图7-1-29图7-1-28图7-1-27图7-1-30(3)若两个导体电压相等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之比12.有一起重机用的直流电动机,如图7-1-33所示,其内阻 r =0.8Ω,线路电阻 R=10Ω,电源电压 U =150V ,伏特表示数为110V,求:(1)通过电动机的电流(2)输入到电动机的功率P入(3)电动机的发热功率PT,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第二单元闭合电路逻辑电路(教师版)考点解读典型例题知识要点一、电动势1.电动势是反映电源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 _电能__本领的物理量.大小由电源中非静电力的特性决定.2.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把_1C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所做的功;若用E表示电动势,用W表示非静电力移送电荷q做的功,则公式为_E=W/q_.【例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外电路中和电源内部,正电荷都受静电力作用,所以能不断定向移动形成电流B.静电力和非静电力都可以使电荷移动所以本质上都是使电荷的电势能减少C.在电源内部正电荷能从负极到正极是因为电源内部只存在非静电力而不存在静电力图7-1-33图7-1-323.电动势大小等于开路时两极间的_电压_;等于内、外电路_电压_之和. 4.电源内部也是由导体组成的,因此也有电阻,叫电源的_内电阻__. 5.电动势与电势差两个概念表面上很相似,但从做功和能量转化的角度讲它们是正好相反,电动势表征电源中非静电力做功的本领,即其它形式的能向电能转化的本领;而电势差是电路中静电力做功的本领的量度,即电能向其它能转化的情况.我们应注意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例1 针对练习1) 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1)内容: 闭合电路中的电流强度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中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2)公式: .(3)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 2.路端电压跟负载的关系 (1)U=E -Ir (2)U —I 关系图线如图7-2-1所示 当电路断路即 I = 0 时,纵坐标的截距为电动势 E ; 当外电路电压为 U = O 时,横坐标的截距I=E/r 为短路电流;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为电源的内电阻. (例2 针对练习2) 三、闭合电路的几种功率 1.电源的总功率:P 总=EI=UI +I2r 2.电源的输出功率:P 出= UI 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与外电路电阻的关系r R r R E R I P 4)(222+-==初图线如7-2-3所示 D .静电力移动电荷做功电势能减少,非静电力移动电荷做功电势能增加 【例2】在如图7-2-2所示的电路中,R1=2 Ω,R2=R3=4 Ω,当电键K 接a 时,R2上消耗的电功率为4 W ,当电键K 接b 时,电压表示数为4.5 V ,试求: (1)电键K 接a 时,通过电源的电流和电源两端的电压; (2)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3)当电键K 接c 时,通过R2的电流.【例3】如图7-2-4所示,定值电阻R1=R2=R ,变阻器R3的总阻值为R ,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r=R/4.求: (1)电流表A 的示数的最小值 (2)电压表V 的示数的最小值【例4】(05江苏)如图7-2-5所示, R 为电阻箱,○V 为理想电压表.当电阻箱读数为 R1=2Ω时,电压表读数为 U1=4V ;当电阻箱读数为 R2=5Ω时,电压表读数为U2=5V .求:(1)电源的电动势 E 和内阻 r . (2)当电阻箱 R 读数为多少时,电源的图 7-2-2 图7-2-1E/r当R=r 时也即I=E/2r 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Pmax=r E 42.当R >r 和R <r 时,电源有可能输出相同的功率.但效率不同. 3.电源的效率:η=P P 出×100%=E U ×100%=r R R +×100%(后式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例3、4 针对练习3) 疑难探究四、电路的动态分析电路的变化分析就是根据闭合电路或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及串、并联电路的性质,分析电路中某一电阻变化而引起的整个电路中各部分电流、电压和功率的变化情况. 基本思路是“部分→整体→部分”,即首先从阻值变化的部分入手,由串、并联规律判知R 总的变化情况,再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判知I 总和U 端的变化情况,最后再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的特点判知各部分电流、电压和功率的变化情况.具体过程是:⎢⎢⎣⎡→→→→分分端总总分U I U I R R 如图7-2-6所示,当滑动片P 向下滑动时,用“↑”表示增大,用“↓”表示减小,用“→”表示因果,其分析过程如下.P 下滑:输出功率最大?最大值为多少?【例5】如图7-2-7所示,将变阻器R0的动头P 向右滑动时,分析各电表示数如何变化?【例6】如图7-2-8所示的电路中,当 Rl的滑动触头移动时( )A .Rl 电流变化量大于 R3 电流的变化量B .Rl 电流的变化量小于R3电流的变化量C .R2电压的变化量大于路端电压的变化量D .R2电压的变化量小于路端电压的变化量图7-2-4图7-2-6图7-2-5图7-2-7 图图7-2-3↓↑→↑→→⎥⎥⎦⎤⎢⎢⎣⎡↑↓↓→→↓↑→↑→→3223113I I U U U I I R R 总总(例5、6 针对练习4、5 ) 五、含电容电路的分析方法分析和计算含有电容的直流电路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电路稳定后,由于电容器所在支路无电流通过,所以在此支路中的电阻无电压降,因此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压就等于该支路两端的电压.2.当电容器和电阻并联后接入电路时,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压与其并联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3.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变化时,将会引起电容器的充(放)电.如果电容器两端电压升高,电容器将充电;如果电压降低,电容器将通过与它并联的电路放电.对含有电容器的电路计算应给予充分重视,解决这类问题,要认清电容器与谁并联,电容器的极板间电压等于电路中哪两点间的电压;当电路变化时,极板间电压怎样变化,带电量如何变化,是充电还是放电,充放电电流通过的是哪个回路等.(例7、8 针对练习6) 六、简单的逻辑电路1.如果有一个事件的几个条件都满足后该事件才能发生,我们把这种关系叫做“与”逻辑关系,具有“与”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与门电路.简称“与”门.2.若几个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条件得到满足某事件就会发生,这种关系叫做“或”逻辑关系,具有“或”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或门电路.简称“或”门.【例7】竖直放置的一对平行金属板的左极板上用绝缘线悬挂了一个带正电的小球,将平行金属板按如图7-2-9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绝缘线与左极板的夹角θ.当滑动变阻器R 的滑片在 a 位置时,电流表的读数为I1,夹角为θ1;当滑片在b 位置时,电流表的读数为I2,夹角为θ2,则( ) A .θ1<θ2 ,I1< I2 B .θ1>θ2 I1> I2 C .θ1 =θ2 ,I1 = I2 D .θ1<θ2 I1= I2【例8】如图7-2-10所示,电源电动势 E =9V , 内电阻r= 0.5Ω,电阻 R1 =5.0Ω、 R2= 3.5Ω、 R3 = 6.0Ω、R4= 3.0Ω,电容 C = 2.0μF .当电键 K 由与 a 接触到与 b 接触通过R3的电量是多少?图7-2-9“与”门的真值表“与”门符号图7-2-10图7-2-83.输出状态和输人状态呈相反的逻辑关系,叫做“非”关系,具有“非”逻辑关系的电路被称为非门电路.简称“非”门. 4.一个与门电路和一个非门电路组合在一起,做成一个复合门电路,称为“与非”门.5.一个或门电路和一个非门电路组合在一起,做成一个“或非”门.【例9】在举重比赛中,有甲、乙、丙三名裁判,其中甲为主裁判,乙、丙为副裁判,当主裁判和一名以上(包括一名)副裁判认为运动员上举合格后,才可发出合格信号.试列出真值表.【例10】如图7-2-11所示为检测某传感器的电路图.传感器上标有“3V 、0.9W ”的字样(传感器可看做一个纯电阻),滑动变阻器R0上标有“10Ω、1A ”的字样,电流表的量程为0.6A ,电压表的量程为3V .求:(1)传感器的电阻和额定电流.(2)为了确保电路各部分的安全,在a 、b之间所加的电源电压最大值是多少? (3)如果传感器的电阻变化超过标准值1Ω,则该传感器就失去作用.实际检测时,将一个恒压电源加在图中a 、b 之间,闭合开关S ,通过调节R0.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R0两端的电压.检测记录如下: 电压表示数U/N 电流表示数I/A第一次 1.48 0.16 第二次0.910.22若不计检测电路对传感器电阻的影响,你认为这个传感器是否仍可使用?此时a 、b 间所加的电压是多少?图7-2-11“或非”门符号 “非”门符号“与非”门真值表“非”门的真值表 “或”门的真值表“或”门符号 “与非”门符。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精品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精品教案(整套)电源和电流[要点导学]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把电子从正级搬运到负级的装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恒定电场:导线内的电场是由电源、导线等电路元件所积累的电荷共同形成的。
尽管导线中的电荷在运动,但有的流走,另外的又来补充,所以电荷的分布是稳定的,电场的分布也不会随时间变化。
这种由稳定分布的电荷所产生的稳定电场称为恒定电场。
3•形成电流的必要条件:(1)要有能自由移动的_____ 。
在导体中存在着大量的能自由移动的电荷,如金属导体中的 _______ ,电解液中的________ 等。
(2)导体两端有 _____ ,即能产生驱使电荷作定向移动的作用力一一电场力。
电源的作用就是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从而使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
4•电流的定义: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跟所用时间的比值叫电流,表达式匸q/t。
电流的单位:安(A),1A = 1C/S,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微安(卩A),1A=103mA=106卩A。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其单位安培是基本单位之一。
5. 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在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 ______ 。
但电流是标量,电流的方向表示的是电流的流向,电流的叠加是求代数和,而不是矢量和。
6. 恒定电流: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
7. 电流的微观表达式:匸nqvS。
其中,n是导体每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q是每个自由电荷的电量,v是导体中的自由电荷沿导体定向移动的速率,S是导体的横截面积。
A G 匚Df I 1K图12-1-1推导过程如下:如图12- 1- 1所示,在加有电压的一段粗细均匀的导体AD上选取截面B和C,设导体的截面积为S,导体每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为n,每个电荷的电量为q,电荷的定向移动速率为v,则在时间t内处于相距为vt的两截面B、C间的所有自由电荷将通过截面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恒定电流五个学生实验学案实验六: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来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并分析曲线的变化规律.【实验原理】在纯电阻电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呈线性关系,也就是U-I曲线是条过原点的直线。
但是实际电路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U-I曲线就可能不是直线。
如图3-1所示,根据分压电路的分压作用,当滑片C由A端向B端逐渐移动时,流过小电珠(“3.8V、0.3A”或“4V、0.7A”)的电流和小电珠两端的电压,由零开始逐渐变化,分别由电流表、电压表示出其值大小,将各组I、U值描绘到U--I坐标上,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点,即得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图3-1金属物质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从而测得一段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发生相应变化。
本实验通过描绘伏安特性曲线的方法来研究钨丝灯泡在某一电压变化范围内阻值的变化,从而了解它的导电特性。
【注意事项】1.本实验中,因被测小灯泡灯丝电阻较小,因此实验电路必须采用电流表外接法.2.因本实验要作I-U图线,要求测出一组包括零在内的电压、电流值,因此变阻器要采用分压接法.3.电键闭合前变阻器滑片移到图中所示的A 端.4.电键闭合后,调节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使灯泡的电压逐 渐增大,可在伏特表读数每增加一个定值(如0.5V )时,读取一次电流值,并将数据(要求两位有效数字)记录在表中.调节滑片时应注意伏特表的示数不要超过小灯泡的额定电压.5.在坐标纸上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纵轴表示电流,横轴表示电压,两坐标轴选取的标度要合理,使得根据测量数据画出的图线尽量占满坐标纸;要用平滑曲线将各数据点连接起来. 【典型例题】例1某同学在做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得到如下组U 和I 的数据:(1)画出I-U 图线。
(2)从图线上可以看出,当功率逐渐增大时,灯丝电阻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
(3)这表明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
答案(1)略(2)电阻开始不变,后来逐渐增大。
(3)增大。
例2“220V100W ”的白炽灯泡A 和“220V60W ”的白炽灯泡B 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若将两灯泡并联接在110V 的电源上时,两灯泡实际消耗的功率为多大? 答案P A =33WP B =20W例3.(04上海)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某同学为研究这一现象,用实验得到如下数据(I 和U 分别表示小灯泡上的电流和电压):(1)在左下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可用的器材有:电压表、电流表、滑线变阻器(变化范围0—10Ω)、电源、小灯泡、电键、导线若干.(2)在右图中画出小灯泡的U —I 曲线.(3)如果实验中已知电池的电动势是1.5V ,内阻是 2.0Ω.问:将本题中的灯泡接在该电池两端,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多少?(简要写出求解过程;若需作图,可直接画在第(2)小题的方格图中)U/V答案: (1)见下图(2)见右图(3)作出U=E+Ir 图线,可得小灯泡工作电流为0.35安,工作电压为0.80伏,因此小灯泡实际功率为0.28瓦例4(06上海卷)表格中所列数据是测量小灯泡U-I 关系的实验数据:(1)分析上表内实验数据可知,应选用的实验电路图是图(填“甲”或“乙”);(2)在方格纸内画出小灯泡的U-I 曲线.分析曲线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I 变大而(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如图丙所示,用一个定值电阻R 和两个上述小灯泡组成串并联电路,连接到内阻不计、电动势为3V 的电源上.已知流过电阻R 的电流是流过灯泡b 电流的两倍,则流过灯泡b 的电流约为 A .【答案】(1)甲(2)如图所示变小(3)0.050A【分析】(1)甲电路中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可以获得从零开始变化的电压,符合图中数图甲图乙图丙(2)将表中数据逐一描点后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点。
(3)根据题意有E=U a +U b ,I a =3I b ,从所做曲线可以查出,I a =0.150A ,I b =0.050A ,U a =1V ,U b =2V 。
【高考考点】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描述欧姆定律电阻的串、并联,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易错点】第三小问,学生可能会用解析法,那计算将很复杂,并造成无法求解。
例5.(04江苏)某同学对黑箱(见图1)中一个电学元件的伏安特性进行研究.通过正确测量,他发现该元件两端的电压U ab (U ab =U a -U b )与流过它的电流I 之间的变化关系有如下规律 ①当-15V<U ab <0V 时,I 近为零.②当U ab ≥0时,U ab 和I 的实验数据见下表:(1)在图2中画出U ab ≥0时该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可用铅笔作图) (2)根据上述实验事实.该元件具有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将此黑箱接入图3电路中,并在该电路的cd 两端输入如图4(甲)所示的方波电压信号u cd ,请在图4(乙)中定性画出负载电阻R L 上的电压信号u ef 的波形. 答案:(1)(2)单向导电性(3)实验六练习: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1.如图1所示是两个不同电阻的I-U图像,则图线1、2表示的电阻及两电阻串联或并联后的I-U图像所在的区域分别是()A.1表示电阻大的图线,并联后在区域ⅢB.1表示电阻小的图线,串联后在区域ⅡC.2表示电阻小的图线,并联后在区域ⅠD.2表示电阻大的图线,串联后在区域Ⅲ2.如图2所示为电阻R1和R2的伏安特性曲线,并且把第一象限分为了Ⅰ、Ⅱ、Ⅲ三个区域.现把R1和R2并联在电路中,消耗的电功率分别用P1和P2表示;并联的总电阻设为R.下列关于P1与P2的大小关系及R的伏安特性曲线应该在的区域正确的是( )A.特性曲线在Ⅰ区,P1<P2B.特性曲线在Ⅲ区,P1<P2C.特性曲线在Ⅰ区,P1>P2D.特性曲线在Ⅲ区,P1>P23.(93全国)一个标有“220V,60W”的白炽灯泡,加上的电压由零逐渐增大到220V.在此过程中,电压U和电流I的关系可用图线表示.图3中的图线肯定不符合实际的是( )图34.小灯泡的伏安曲线不是直线,这是因为:A.小灯泡是非纯电阻用电器B.任何导体的电阻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金属导体的电阻率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5.在图4中,不论如何移动滑动滑片,电压表的读数几乎不变,下列情况中,可能发生的是:A.只有小灯泡的灯丝断B.只有A端断开了C.灯丝断了且变阻器的A端也断了D.电流表没接好图4 6.在实际情况中,能较正确反映通过灯泡的电流强度I与灯泡两端电压U之间变化关系的图线是图6所示中的哪一个?二、填空题7.现有下列器材:A、两节干电池,内阻不计;B、滑动变阻器0~10Ω;C、滑动变阻器0~500Ω;D、小灯泡(2.5V,0.5W);E、开关;F、导线若干请你设计一个电路,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能在0~2.5V范围内较方便地连续变化。
(1)滑动变阻器应选;(2)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8.用如图8中所给的实验器材测量一个“12V,5W”的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功率,其中电流表有3A、0.6A两挡,内阻可忽略;电压表有15V、3V两挡,内阻很大.测量时要求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可持续地从0调到12V.按要求在实物图上连线(其中部分线路已经连好).9.如图9所示,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值是200Ω,电阻R2=200Ω,AB两端电压U=10V。
试求电键S断开和闭合时,移动滑键P、R2两端的电压变化范围。
10.(06北京卷)某同学用图所示电路,测绘标有“3.8V,0.3V”的小灯泡的灯丝电阻R随电压U变化的图象.①除了导线和开关外,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电流表:A:(量程100mA,内阻约2);A:(量程0.6A,内阻约0.3);电压表:V1(量程5V,内阻约5);V2(量程15V,内阻约15);电源:E1(电动势为1.5V,内阻为0.2);E2(电动势为4V,内阻约为0.04).为了调节方便,测量准确,实验中应选用电流表___________,电压表____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________________,电源___________________.(填器材的符号)②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并描绘出R-U的图象如图3所示.由图象可知,此灯泡在不不作时,灯丝电阻为___________;当所加电压为 3.00V时,灯丝电阻为____________,灯泡实际消耗的电功率为___________W.③根据R-U图象,可确定小灯泡耗电功率P与外加电压U的关系.符合该关系的示意图是下列图中的__________.11.有一个小灯泡上标有“6V,1W”字样,现在要测量这个灯泡的I-U图线。
下列器材可供选用。
A.电压表(0—5V,5kΩ)B.电压表(0—10V,10kΩ)C.电流表(0—0.3A ,5Ω)D.电流表(0—0.6A ,2Ω)E.滑动变阻器(30Ω,2A)图13实验七: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2.学会用伏安法测电阻;3.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实验原理】1.根据电阻定律有,金属的电阻率因此,只要测出金属丝的长度l ,横截面积S 和导线的电阻R ,就可以求出金属丝的电阻率ρ ①根据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R=U/I只要测出金属丝两端的电压U 和金属丝中的电流I ,就可以测出金属丝的电阻.即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的电阻R②金属丝的长度l 可以用米尺测量.③金属丝的横截面积S 由金属丝的直径d 算出,即S=πd 2/4.由于金属丝的直径较小,F.学生电源(直流9V )还有导线、电键等。
(1)实验中所用电压表应选用 ,电流表应选用 。
(2)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12.“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电路图见图12所示。
(1)请你按该电路图将图13所示中各器材连成实验电路。
(2)合上开关前,应把滑动变阻器滑至___处(由实物图13所示,填“最左端”、“最右端”或“中间)。
⑶导致实验结果伏安特性曲线不是一条直线的关键因素是 。
因此需要用比较精密的测量长度的仪器——螺旋测微器来测量.这就是本实验的实验原理.若用实验中直接测出的物理量来表示电阻率,则金属丝的电阻率的表达式为2.在测定金属线的电阻时,为了防止金属线过热造成金属线的长度及电阻率的变化,因此,流过金属线的电流不宜太大.则当电流表具有0~0.6A和0~3A两种量程时,应当选用哪个量程?如果被测金属线电阻约5Ω,电压表具有0~3V和0~15V两种量程,应当选用哪个量程?分析:电流表选0~0.6A电压表选0~3V3.在图3中,电流表选用0~0.6A量程,电压表选用0~3V量程,则各指针所指示的分别为:I是0.35A,Ⅱ是0.50 A;Ⅲ是1.20V,Ⅳ是2.00V.(由于被测金属丝的电阻较小,一般为5Ω~10Ω,电压表3 V档的内阻约为3 kΩ,电流表0.6 A档的内阻约为0.1Ω,所以测量电路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为了调节金属丝两端的电压,应选用滑动变阻器,根据本实验的实际情况,可采用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4.图4提供测电阻所用的实验器材,请将它们用线连接成所需的实验电路;并将变阻器的滑动片移到阻值最大的位置(用“↓”表示).5.实验中所使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mm,则它的测量结果可以准确到 1mm ,读数时应当读到 0.1mm 位.下图中,(A)的测量结果是 0.1546 m, (B)的测量结果是 0.4500 m.6. 螺旋测微器的构造、原理、读数方法(1)CAI课件模拟螺旋测微器的构造:螺旋测微器是由:测砧A、固定刻度B、尺架C、可动刻度E、旋钮D、微调旋钮D`、测微螺杆F 构成的.(2)CAI 课件模拟螺旋测微器的原理 螺旋测微器的螺距是0.5 mm ,可动刻度一周为50格;旋钮D 每旋转一周,测微螺杆F 前进或后退0.5 mm .因此,旋钮D 每转过l 格,测微螺杆F 前进或后退0.01 mm .可见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0.01 mm .(3)CAI 课件模拟螺旋测微器的操作与读数.使用螺旋测微器时,将被测物体放在小砧A 和测微螺杆F 之间,先调节旋钮D ,在测微螺杆F 快靠近被测物体时,改用微调旋钮D ,,这样不致于在测微螺杆和被测物体之间产生过大的压力,既可以保护仪器,又能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当听到咔咔的声音时停止转动,并用止动螺旋止动.读数时,被测物体长度大于o .5 mm 的部分在固定刻度上读出,不足o .5 mm 的部分在可动刻度上读出,读可动刻度示数时,还要注意估读一位数字.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可用下面公式表示: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固定刻度上的读数+可动刻度上的格数×精确度o.01 mm(4)CAI 课件模拟螺旋测微器测量几种金属丝的直径,学生练习读数.A .4.365mm B .4.090mm C .0.690 mm D .0.987mm7.注意事项⑴实验中先对测量仪器、仪表进行检查;观察电表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有偏差,应当用小螺丝刀轻轻转动表头下方正中央的小螺丝,直到指针指在零刻度为止,或请老师帮忙调整;当螺旋测微器的测帖A 和螺杆F 并拢时,可动刻度E 的零点应该恰好跟固定刻度B 零点重合,如果不重合,就存在“零误差”,在测量时如何处理它可以向老师请教.⑵使用螺旋测微器中,当F 快要接近被测物体时,要停止使用大旋钮D ,改用微调旋钮D`,这样就不至于在F 和被测物体之间产生过大的压力,既可以保护仪器又能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⑶在连接电路之前,应当适当安排仪器的位置,做到既要方便连线,又要使经常操作的仪器(如滑动变阻器)方便操作,经常观察的仪表(如电表)便于读数.图1的排列就考虑到这个要求可供参考.⑷连线之前应先断开开关,闭合开关之前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位于阻值最大的位置.拆除电路时,应首先拆去电源连线,然后再拆其他连线,并整理好仪器.⑸L 、d 测多次,求平均值⑹通电电流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典型例题】例1 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实验中,若被测电阻丝的长度为80.00cm,电阻约为3Ω~4Ω,在下列器材中应选用的是(写代号).A.电压表(0~15V);B.电压表(0~3V);C.电流表(0~0.6A);D.电流表(0~3A);E.滑动变阻器(0~50Ω,2A); F滑动变阻器(0~500Ω,1A); G.电源(E=3V,r=0.2Ω);H电源(E=10V,r=lΩ);I.开关;J.导线(若干).答案. B C E G I J例2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实验中,(1)如图2(a)为测金属丝直径时螺旋测微器的示意图,则此金属丝的直径为 m;(2)如图2(b)为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电阻的电路图,其中M为, N为;若两表示数分别如图2(C)、(d)所示,则被测金属丝的电阻R测=;( 3)用以上方法测得的金属丝电阻率与其实际值比较是.(填“偏小”、“偏大”或“准确”)答案: (1)5.9×10-2m (2)电流表电压表 5Ω(3)偏小例3 在测定金属丝的直径时,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如图3所示,可知该金属丝的直径d=______×10-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