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生物制品学_第七章___实验动物、动物实验的基本技术方法
医学实验动物学实验动物学-绪论
1939年获得 诺贝尔医学奖
证明活性抗菌物质磺胺是 在体内由百 浪多息形成的
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科赫原则 作为判断某种微生物是否为 某种疾病的病原的准则
Jackson研究所的科学家Snell因运用近交系 小鼠首次发现异体组织或器官移植中产 生 排异反应的控制基因——主要组织相容性 基因(MHc),为人类自身免疫和器官移植 研究 铺平了道路,而获得了1980年度诺贝 尔医学奖
免 疫缺陷动物等同于活的培养基 促进了传染病、肿瘤、免疫和遗传研究
T细胞和B细胞联合免疫缺陷的SCID小鼠
1982年美国科学家Palmiter等将大鼠GH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中获得 转基因“超级鼠”
转基因动物已经成为当今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最热门的领域之一 1987年,美国Gordon等人首次报道在小 鼠的乳腺组织中表达了人的tPA基因; 199I年,英国在绵羊乳腺中表达了人的抗胰蛋白面 基因
内容
三
1-3
绪论 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
三
1-3
第二章 实验动物遗传学基础
三
1-3
第三章 实验动物微生物与寄生虫学基础
三
1-3
第四章 实验动物环境控制
三
1-3
1.常用动物实验设施与设备 2.实验动物饲料与营养
三
1-3
三
1-3
第七章实验动物的选择;动物实验的设计和实施 第九章 动物实验基本技术和方法
兽医生物制品学教学大纲
兽医生物制品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讲述兽医生物制品学的概念及在预防疾病上的应用,兽医生物制品的分类、命名原则;兽医生物制品发展的历史、成就及前景。
教学目标:掌握兽用生物制品的概念、分类、应用,了解兽用生物制品的命名原则、兽医生物制品发展的方向。
计划课时:4学时
1.1兽医生物制品学的概念与应用
兽医生物制品的概念;兽医生物制品学的概念
免疫预防;诊断;治疗
1.2兽医生物制品的分类与命名原则
1.3我国兽医生物制品的发展历史及前景
第二章生物制品的免疫学理论
内容提要:主要讲述抗原与抗体、免疫系统与免疫应答、免疫血清学技术
教学目标:掌握抗原抗体的概念。主要的微生物抗体,免疫球蛋白;理解免疫应答的机制;掌握体液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熟悉免疫学诊断与检测的常用技术。计划课时:16学时
2.1抗原与抗体
抗原的概念、构成免疫原的条件、抗原决定簇、抗原的交叉性、主要抗原微生物免疫球蛋白与抗体、Ig的分子结构、Ig的主要特性与免疫学功能
2.2免疫系统与免疫应答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细胞因子
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体液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免疫耐受、免疫应答的机制
2.3免疫血清学技术
第三章灭活剂、保护剂与免疫佐剂
内容提要:介绍灭活剂、保护剂、免疫佐剂、新型免疫佐剂
教学目标:掌握灭活剂、佐剂、保护剂的概念、影响灭活剂作用的因素,理解灭活剂、佐剂、保护剂在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中的作用。
计划学时:6学时
3.1灭活剂
灭火与灭活剂的概念、灭火的类型、
甲醛、烷化剂、苯酚、结晶紫、β-丙酰内酯
3.2保护剂
做成、作用机理
兽医生物制品生产的基本技术
兽医生物制品生产的基本技术
【知识目标】
·熟悉
① 兽医生物制品菌(毒)种的概念及保存;
② 病毒增殖方法;
③ 实验动物的分类及特点; ④ 实验动物的概念; ⑤ 实验动物的正确选择。 ·理解 ① 细菌的生长繁殖规律; ② 病毒的组织细胞培养。
·掌握
① 细菌培养方法及培养基的制备;
② 禽胚培养技术;
③ 掌握实验动物的捕捉、保定和采血技术。
·了解
① 兽医生物制品菌种、毒种的分类及选育与鉴定;
② 细菌生长繁殖的营养要求;
③ 实验动物的繁育与生产管理。
【能力目标】
·能进行细菌培养、禽胚培养等操作;
·能应用动物实验技术。
第一节 菌种与毒种选育技术
一、菌(毒)种的概念与分类
菌(毒)种是国家的重要生物资源,世界各国对这项资源都极为重视,并设置各种专业性保藏机构,现在不少国家的菌种与毒种中心都采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我国于1980年成立了兽医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设在中国兽药监察所(简称中监所),专门从事兽医微生物菌种的收集、保藏、管理、交流和供应。
(一)、菌(毒)种的概念
兽医生物制品的菌种与毒种是指应用于兽医生物制品生产、检定和研究的细菌菌种、病毒毒种以及分类地位在原虫以下的生物种,主要指兽医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的菌种与毒种。
(二)、菌(毒)种的分类
兽医生物制品用的菌(毒)种,按其存兽医生物制品生产、检定过程中的用途可分为四类:
1.生产用的菌(毒)种
(1) 直接生产用的菌(毒)种
生物秀—专心做生物!www.bbioo.com
易生物-领先的生物医药商务平台
www.ebioe.com生物秀论坛-学术交流,资源共享,互助社区www.bbioo.com/bbs/
实验动物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实验方法
实验动物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实验方法实验动物是指在实验室内用于科学研究目的的动物,为了保护人类和其他动物的生命、健康和安全,科学研究常常需要进行动物实验。以下内容将介绍实验动物的基本知识以及实验中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方法。
一、实验动物的基本知识
1.实验动物种类
常见的实验动物种类包括小鼠、大鼠、兔子、猴子、猪等。其中,小鼠和大鼠是最常用的实验动物,因其生命周期短、繁殖能力强、易于养殖和管理,且与人类基因相似度较高。
2.实验动物的饲养环境
实验动物需要有严格的饲养环境,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条件。饲养设施应具备合适的空间和设备,如饲养箱、自动饮水器、饲料箱等。
3.实验动物的繁殖和饲养
实验动物的繁殖需要注意选配合理的配对,控制种群数量和质量,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同时,对实验动物进行规范、科学的饲养,提供合适的饲料、清洁的饮用水、舒适的环境等。
二、实验中的基本操作
1.动物体重测定
动物体重是评估动物生长、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测定体重时,可以用电子天平称量,将动物置于天平上并记录体重。
2.手术操作
一些研究需要进行手术操作,例如在动物体内植入微电极等。手术操作前需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如消毒手术器具、获取麻醉剂等。手术操作过程中,需要保持操作区域清洁、注意操作技巧,保护动物的生命安全。
3.采集生物样本
实验动物的生物样本如血液、尿液、组织样本等,是研究动物健康状况和药物效果的重要依据。采集血液时,可以通过尾静脉抽血、眼眶静脉抽血等方法。采集尿液时,通常采用代谢笼或尿液收集器。
1.长期观察法
长期观察法是通过观察实验动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发育、行为表现等来推断不同因素对动物的影响。例如,用不同饲料供给量观察动物的生长速度,用不同光周期观察动物的行为改变。
动物实验中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二)固定 实验台固定:用特制的长柄铁钳夹住犬的颈
部后,麻醉动物。将麻醉的犬放在实验台上, 再用粗棉带(绳)固定四肢于实验台上。并将 犬舌拉出。此固定方法仰卧位适用于口腔、颈、 胸、腹、四肢等部位的实验,俯卧位适用于脑、 背部位的实验。
18
19
三、实验动物编号与标记方法
(一)染色法: 1、单色涂染法:在每组动物不超过l0只或一个 实验不超过40只的情况下适用。 实验动物:大鼠、小鼠。 常用染色剂:3-5%苦味酸溶液,可染成黄色 ②2%硝酸银溶液,涂染成咖啡色(涂后需光 照10min);③0.5%中性红或品红溶液,涂染 成红色;④煤焦油酒精溶液,涂染成黑色;⑤ 龙胆紫溶液,涂染成紫色
9
2、固定板固定:方法与小鼠固定板固定相同, 只是需选择更大一些的固定板。
3、 固定器(盒)固定:方法与小鼠固定器(盒) 固定相同,只是固定器较小鼠的大。同样适用 于大鼠尾静脉注射。
10
三、豚鼠
(一)抓取 抓取幼龄豚鼠时,用两手捧起;成熟豚鼠可以
用左手大把抓起。
11
注意:
豚鼠性情温和,但胆小易惊,易造 成自伤。抓取时,不能太粗野,更不能抓腰腹部, 在操作过程中,如果豚鼠挣扎,手不要越握越紧, 否则会造成豚鼠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0.1
0.3
1
2
5
10
10
40
动物实验技术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
兔耳号钳
二、抓取固定:
首先要限制动物的活动 要求既要大胆,又要仔细,不可粗暴
• (一)小鼠的抓取固定:
(二)大鼠的抓取固定:方法基本同小鼠,抓取时为避免 被鼠咬伤,可戴上帆布手套。右手抓住大鼠尾根,置于鼠 笼上,左手抓取。
七、处死(安乐死)
安死术(eutanasia):指公众认可的、以人道主义的方法处死实验动物的 过程,使动物达到没有惊恐或焦虑而安静地、无痛苦地死亡。 安乐死方法的的标准是: 1、对动物:保证实验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立即达到失去痛觉的早期抑 制作用, 使动物不产生疼痛、惊恐、挣扎、叫喊以及不适的其他表现; 2、对操作人员:安全、容易操作且道德能为操作人员所接受 3、对环境:无污染或无有影响; 4、其后研究工作:不引起会干涉其后研究工作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美国《实验动物管理与使用指南》规定: 1、动物安乐死应由经过训练的人员根据有关 机构的政策和适用法律 来实施。 2、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动物的种类与研究的课题需要。经批准的方法 应遵循美国兽医协会安乐死小组的规定。
四、选用与课题相匹配的标准化实验动物:
医学科研实验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怎样 使动物实验的结果正确可靠,有规律,重复性高, 从而精确判定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的结论。
动物实验常见操作技术
动物实验常见操作技术
动物实验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手段,通过对动物进行操作和观察,来获取实验数据和研究结论。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动物实验操作技术:
1.注射技术:注射是动物实验中最常用的操作技术之一、可以通过静
脉注射、皮下注射、腹腔注射等方式给动物注射药物或其他试剂,观察其
对动物的影响和反应。
2.毒性实验:毒性实验是对动物进行毒性评价的一种方法。常见的操
作包括给动物灌胃、皮肤涂抹、吸入等,观察其毒性反应和致死情况,推
测对人类的毒性状况。
3.手术技术:手术技术在动物实验中广泛应用,常见的手术操作包括
剖腹手术、心脏手术、脑部手术等。通过手术操作,可以研究动物的生理
机制、病理变化以及治疗方法。
4.组织培养技术:组织培养技术用于从动物体内提取组织样本,并在
体外培养,观察和研究组织的生理特性和生长发育。
5.行为学测试技术:通过对动物进行不同的行为学实验,来研究动物
的学习、记忆、行为模式等。例如,迷宫学习实验、条件反射实验等。
6.电生理技术:电生理技术可以记录和分析动物的神经电信号。常见
的操作包括电极植入、电刺激、脑电图(EEG)记录等技术。
7. 遗传技术:通过遗传技术对动物进行基因改造,可以研究和验证
特定基因的功能和效应。CRISPR-Cas9、转基因技术等是常用的遗传技术。
9.统计和数据分析:动物实验中的数据分析是重要的一环,可以利用
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作出科学推断。
10.人道处理:在进行动物实验过程中,需要遵循伦理和动物保护的原则,确保动物的福利和权益。对动物进行适当的麻醉、照护和安乐死是必要的人道处理技术。
动物实验常见操作技术
动物实验常见操作技术
动物实验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手段,通过对动物进行各种操作和处理,获得与人类相关的科学数据和知识。以下是动物实验中常见的操作技术。
一、麻醉和镇痛技术
动物实验中会应用麻醉药物使动物失去感觉和意识,以减少动物在实验过程中的痛苦和压力。常用的麻醉技术包括静脉麻醉、吸入麻醉和局部麻醉。镇痛技术用于减轻术后疼痛,常采用各种药物如阿片类和非甾体抗炎药等。
二、手术技术
手术技术是动物实验中常见的一项操作技术,用于在动物体内插入仪器、移除组织样本、修复组织或器官的损伤等。常见的手术技术包括卵巢切除术、肝脏切片术、心脏手术等。
三、体内采样技术
体内采样技术是从动物体内获取生物样本的一种方法,用于分析动物的生理和生化指标。常见的体内采样技术包括血液采样、尿液采样、肠道内容物采样等。
四、药物给药技术
药物给药技术是将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输入动物体内,以研究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等。常见的给药途径包括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皮下注射等。
五、环境控制技术
环境控制技术用于控制实验动物的环境条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常见的环境控制技术包括温度控制、湿度控制、光照控制等。
六、行为测定技术
行为测定技术用于评估动物的行为特征和认知功能,常用于研究动物
的学习记忆、情绪行为等。常见的行为测定技术包括开放田间测试、旋转
杆测定、挖洞测试等。
七、分子生物学技术
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研究动物的基因表达、DNA/RNA的分离和测定等。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PCR技术、凝胶电泳技术、蛋白质电泳技术等。
八、影像学技术
第7章 实验动物技术
判断麻醉程度的指标有: ① 呼吸:加快或不规则,则麻醉过浅,可再追加麻 醉,若呼吸由不规则转变为规则且平稳,说明已 达到麻醉深度。若动物呼吸变慢,且以腹式呼吸 为主,说明麻醉过深,动物有生命危险。 ② 反射活动:角膜反射灵敏,则麻醉过浅;反射迟 钝,麻醉程度适宜;反射消失,伴瞳孔散大,则 麻醉过深。 ③ 肌张力:亢进,麻醉过浅;全身肌肉松弛,麻醉 合适。 ④ 皮肤夹捏反应:麻醉过程中可随时用止血钳或有 齿镊夹捏动物皮肤,若反应灵敏,则麻醉过浅; 若反应消失,则麻醉程度合适。
动物实验设计方法介绍
1、单组比较设计 指在同一个体上观察实验处理前后 某种观测指标的变化。优点是能清 除个体间生物差异,但不适用于在 同一个体上多次进行实验和观察的 情况。
2、配对比较设计 指实验前将动物按性别、体重或其 他因素加以配对,以基本相同的两 个动物为一对,配成若干对,然后 将一对动物随机分配于两组中,两 组动物的数量、体重、性别等情况 基本相同,取得均衡进行实验,以 减少误差及动物组间的个体差异。
拔毛:兔耳缘静脉注射或取血时以及给大、 小白鼠作尾静脉注射时,需用拇指、食指 将局部被毛拔去,以利操作。 脱毛:脱毛系指用化学药品脱去动物的被毛, 适用于无菌手术野的准备以及观察动物局部 皮肤血液循环和病理变化。
常用脱毛剂的配方: 1﹞硫化钠3份、肥皂粉1份、淀粉7份,加水适量调成糊状。 2﹞硫化钠8g、淀粉7g、糖4g、甘油5g、硼砂1g,加水75ml, 共100 g,调成糊状 3﹞硫化钠8g、溶于100ml水中,配成8%硫化钠水溶液。 4﹞硫化钡50g、氧化 以上脱毛剂配方适用于家兔、大白鼠、小白鼠等小动物的脱毛。 硫化钠10g、生石灰15g、溶于100ml水内,此配方适用于犬等 大动物的脱毛。 使用以上各种脱毛剂,都应事先剪短被毛,以节省脱毛剂,并 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反应,应用时用棉球蘸脱毛剂,在所需局 部涂一薄层,2~3分钟后,用温水洗去脱落的被毛,用纱布 擦干局部,涂一层油脂即可。
动物实验的基本技术方法
采血对机体的影响
血糖水平、皮质类固醇激素、催乳激素、肾上腺素、 生长激素、胰岛素、血管紧张肽酶原和血清酶类。
编号原则是:先左后右,从前到后。 一般把涂在左前脚上的记为1号,左侧腹 部为2号,左后腿为3号,头顶部为4号, 腰背部为5号,尾基部为6号,右前腿为7 号,右侧腰部为8号,右后腿为9号。若 动物编号超过10或更大数字时,可使用 上述两种不同颜色的溶液,即把一种颜 色作为个位数,另一种颜色作为十位数。 这种交互使用可编到99号。 例如把红色的记为十位数,黄色记为 个位数,那么右后腿黄斑,头顶红斑, 则表示是49号鼠,其余类推。
2.局部麻醉
⑴猫的局部麻醉一般应用0.5-1.0%盐酸普鲁卡 因注射,粘膜表面麻醉宜用2%盐酸可卡因。 ⑵兔在眼球手术时,可于结膜囊滴入0.02%盐 酸可卡因溶液,数秒钟即可出现麻醉。 ⑶狗的局部麻醉用0.5-1%盐酸普鲁卡因注射。 眼鼻、咽喉表面麻醉可用2%盐酸可卡因。
3.麻醉注意事项
四、实验动物被毛的去除方法
2、拔毛法 兔耳缘静脉注射或取血时以及大鼠、 小鼠 作尾静脉注射时,需用拇指、食指将局部 被毛轻轻拔去,需要时在拔毛处涂抹一些液体 石蜡油或凡士林使血管清晰明显以利于操作。 3、剃毛法 将所需剃毛的部位的被毛先用剪刀 粗剪一遍,然后 用温肥皂水,将此部位润湿, 用剃刀顺被毛方向剃毛。或者使用电动剃毛推, 逆被毛方向剃毛。这种方法常用于豚鼠等动物。
动物实验基本方法
一、动物的抓取
动物的抓取
小白鼠的捉持
捉拿时可先用右手抓住并提起鼠尾,置于实验台或鼠笼上,并稍向后拉;用 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两耳后颈背部的皮肤,将鼠置于左手心中,拉直 后肢,以无名指及小指按住鼠尾或小鼠的左后肢即可。
Biblioteka Baidu
小鼠抓取方法
动物的抓取
大白鼠的捉持
大白鼠的捉拿时,可戴上手套。实验者可用右手捉住鼠尾,放在实验台或 鼠笼上,并稍向后拉;左手掌面向鼠背,食指和中指压住鼠的头顶,拇指 和无名指分别从鼠的两腋下插入,将鼠的两前肢卡住;或拽紧鼠后颈及后 背皮肤即可。
2~4小时。 对呼吸和神经 影响小,但可 降低血压 2~4小时。 注射后作用迅 速,一般最常 用,肌松不够 完全。 约半小时。
戊巴比妥钠 (1~4%)
30~40(ip) 45~50(ip) 40~50(ip) 40~50(ip) 20~25(iv)
硫喷妥钠 (2~4%)
30~40(iv)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前肢静脉采血
后肢小隐静脉采血
实验动物血液的采集方法
各种实验动物活体安全采血量和致死采血量
动物种类 小鼠 大鼠 豚鼠 兔 犬 猴 最大安全采血量(ml) 0.3 2 5 10 50 15 最小致死采血量(ml) 0.5 5 10 40 300 60
四、动物各种体液的采集方法
兽医生物制品学第七章实验动物动物实验的基本技术方法
兽医生物制品学第七章实验动物动物实验的基本技术方
法
实验动物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对实验动物进行研究,可
以更好地了解生物的生理机制、疾病发生的原因以及药物的药理学效应等。本文将介绍实验动物的选择、养殖与饲养、动物实验的基本技术方法等内容。
一、实验动物的选择
1.实验目的:选择实验动物需要基于实验目的进行考量。不同的实验
目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实验动物,如进行肝脏研究可以选择小鼠或大鼠,进
行心脏研究可以选择猪或狗等。
2.实验动物的易得性:一般情况下,实验室常用的实验动物包括小鼠、大鼠、猪、狗等,这些实验动物易于获取和养殖。
3.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特性:选择实验动物需要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包
括体型、寿命、生殖周期、生殖特性等。这些特性决定了实验动物的适用
范围和实验方法的选择。
二、实验动物的养殖与饲养
1.动物房环境:实验动物的养殖环境要严格控制,包括温度、湿度、
光照、噪音等。保持良好的动物房环境有助于提高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2.饲料与饮水:实验动物的饲养需要提供适宜的饲料和饮水。饲料的
成分和营养水平要符合实验需要,饮水要保持清洁。
3.疾病防控:实验动物养殖过程中需要进行疾病防控。定期对实验动
物进行健康检查,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保持实验动物群体的健康状态。
1.动物实验设计:在进行动物实验之前,必须先进行实验设计。实验设计需要明确实验目的、实验组的设置、观察指标、样本大小等,以便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
2.动物体内投药:在进行动物实验时,常常需要将药物或其他物质直接注射到动物体内。注射方法包括静脉注射、皮下注射、腹腔注射等,需要根据实验需要选择适当的注射方法。
兽医生物制品基本生产技术—动物实验技术
实验动物的分类
清洁动物房
实验动物的分类
3.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F动物) 指体内外不带有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除普通级、
清洁级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还必须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 条件致病及对科学实验有较大干扰的病原体。 来自无菌动物或悉生动物,饲养于屏障系统中。 目前已有SPF鼠、SPF 兔、SPF鸡、 SPF犬、SPF猫、SPF猪等 供科研、特定生物制品和药品的生产与检验用。
广泛应用于血清、疫苗等生物制品的检定,生物效应试验 和各种药物效价的测定等。
常用实验动物及其特性
(2)大鼠 性情温顺,易捕捉。对外环境适应性强,成年鼠很少患病
。易于饲养,繁殖能力强。 广泛用于生物制品的安全性评价和毒性试验、药物的毒理
学以及其他各领域的研究。
常用实验动物及其特性
(3)豚鼠 性情温顺,胆小易惊,对刺激反应非常敏感,对抗生素及
实验动物的分类
4.无菌动物(GF动物) 指用现有技术手段从动物体内外检查不到任何活的微生物和
寄生虫的动物。 通过无菌条件下剖腹取仔,然后将其饲养在无菌环境中培育
而成,卵生动物只需在无菌条件下孵化即可育成。 饲养在隔离器内,不与人直接接触。 在微生物学、免疫学、营养代谢等方面的研究中应用广泛,
常用实验动物及其特性
(5)鸡 应用于病原学研究,生物制品研究、生产、检定等方面。
实验动物的分类
实验动物学基础 第七章 实验动物饲养与管理
• 5) 大鼠的皮屑、毛、血清等作为人的变应原会影响饲养人员。 • 6)认真做好饲养管理的工作记录,如生产繁殖情况,环境、微生物检测
情况,卫生消毒情况,供应使用情况等。
大鼠
• 2、繁殖 • 繁殖方法基本同小鼠。 • 种鼠从2-3胎、窝产仔10只以上的仔鼠中选留。 • 断奶后,雌雄分开饲养。 • 随时淘汰吃仔的母鼠。 • 雄性种鼠可利用1年左右。
• 4、代乳饲料:指能够替代自然乳的全价配合饲料。
• (二)、按饲料的物理形状或加工工艺分类 • 1、粉状饲料:各种主副原料粉碎后按规定配方进行混合,不再进行成型加工的粉
状饲料。 • 2、颗粒饲料:全价配合饲料经颗粒饲料机加工形成的各种直径规格的颗粒状饲料。 • 3、膨化饲料:全价配合饲料以饲料膨化机加工后形成的颗粒状饲料。 • 4、液体饲料:以特殊工艺加工形成的液态饲料。
四、实验动物饲料的质量控制
• 1.饲料的质量管理 • 饲料的质量管理包括饲料的配方设计、优选,原料的选择、采购与贮存,饲料的配合、
加工与制粒,成品的贮运直至饲喂的全过程。各个环节均应严格管理把关,才能确保饲 料的质量。 • 饲料的原料要精心选择,保证新鲜、无生物性、化学性污染物质,如细菌毒素、微生物 毒素、杀虫剂、虫害、植物性有毒物质、营养成分分解物质、亚硝酸盐类、重金属等。 • 不使用异味、霉变、虫蛀、菜籽饼、棉籽饼、亚麻仁饼等作为饲料原料。
动物实验的基本技术操作方法
动物实验的基本技术操作方法
动物实验是一种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也是科学发展和医学进步的必
要步骤之一、在进行动物实验时,研究人员需要掌握一系列基本的技术操
作方法。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动物实验技术操作方法。
1.动物麻醉操作:动物麻醉是进行动物实验的前提条件,可以减少动
物的痛苦和压力,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常用的麻醉方法包括静脉麻醉、吸入麻醉和局部麻醉。研究人员需要掌握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和监测动
物麻醉深度的方法。
2.动物手术技术:在进行一些复杂的实验时,需要进行动物手术操作。手术技术操作包括皮肤消毒、手术切口、血管或器官的外露和缝合等。研
究人员需要掌握无菌操作的技巧和手术操作的规范,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
动物的生存率。
3.器械使用和数据记录:在动物实验中,研究人员需要掌握各种生物
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如离心机、显微镜、血液分析仪等。同时,需要
准确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包括动物身体指标、实验参数和操作步骤等。
4.体内注射技术:动物实验中常用的一项技术是体内注射,包括静脉
注射、皮下注射和腹腔注射等。研究人员需要掌握注射针头的选择、皮肤
局部麻醉的方法和注射位置的确定等。
5.血液采集技术:在一些实验中需要进行动物的血液采集,以获取血
液样本进行化验或分析。血液采集技术包括尾脉、静脉和心脏穿刺等。研
究人员需要掌握相应的采血器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合理的采血量和采血速度。
6.器官取材和组织处理技术:在一些器官相关的实验中,需要对动物进行器官取材和组织处理。器官取材技术包括猝死动物器官取材和活体器官取材。组织处理技术包括固定处理、包埋和切片等。研究人员需要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和组织处理的标准流程,以获得有效的实验结果。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1% 盐酸普鲁卡因
局部浸润麻醉
0.02~2%盐酸可卡因 表面麻醉
针对不同的动物,选择不同的麻醉药物、 实施不同的麻醉方法。
麻醉药物应用原则:
依据动物体重计算麻醉药物的剂量; 依据动物生命体征变化控制给药速度; 掌握宁少勿多、分阶段给药的方式。
家兔全身麻醉
麻醉剂:1.5%戊巴比妥钠,2ml/kg
兔灌胃法
器械: • 灌胃管(特制胃管或导尿管) • 开口器(木质纺锤状)
兔灌胃法
操作方法: 1.固定:动物取直立或平卧体位,固定动物头
部。 直立位需2人合作,一人取坐位,将兔的躯 体和下肢夹在两腿之间,左手紧握双耳固 定头部,右手抓住前肢,将兔固定于竖立 体位。另一人将开口器横放于兔口中,让 动物咬住开口器,即可开始插入灌胃管。
按压在手术刀柄的外侧缘, 拇指放在刀柄内侧缘,食 指按压在刀片后1/3处。 适用于切开皮肤。
法握住刀柄,适用于小范
围内的组织切开,随意性
强,可作垂直或水平切割。
组织镊
组织镊和眼科镊。 组织镊—钳夹组织,分离组
织和筋膜。 眼科镊—分离血管。 使用手法:以食指、中指放
于器械的外侧缘,拇指放于 内侧缘,集3指的力量实施操 作动作,而且适用于左右手 的同时操作。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实验动物的捉拿和固定方法 实验动物的给药方法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实验动物的编号方法 实验动物的去毛方法 实验动物的取血方法 实验动物的处死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犬的抓取固定
狗性凶恶,能咬人,因此进行实验时第一个步 骤就是要绑住狗嘴。驯服的狗绑嘴时可从侧面 靠近轻轻抚摸其颈背部皮毛,然后迅速用布带 缚住其嘴。方法是用布带迅速兜住狗的下颌, 绕到上颌打一个结,再绕回下颌下打第二结, 然后将布带引至头后颈项部打第三个结,并多 系一个活结(以备麻醉后解脱)。
方法和步骤是否切实可行。
二、实验动物的抓取与固定
1、小鼠抓取固定方法
小鼠温顺,一般不会咬人,抓取时先用右手抓 取鼠尾提起,置于鼠笼或实验台向后拉,在其 向前爬行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的两 耳和颈部皮肤,将鼠体置于左手心中,把后肢 拉直,以无名指按住鼠尾,小指按住后腿即可
2、大鼠的抓取与固定 3、豚鼠的抓取与固定
四 、常见实验动物的特性及用途
1. 小白鼠:用途,半数致死量实验,药物及生物 制品实验等。注意,小白鼠对热敏感,不可超 过32℃
2. 大白鼠:用途,基本同小白鼠,并对维生素, 氨基酸敏感,可做营养实验。
3. 豚鼠:用途,做补体使用;变态反应;不合成 维生素C;对抗生素敏感;对霉变饲料和温度 敏感。
1).头部固定:固定狗头需用一特制的狗头固 定器,狗头固定器为一圆铁圈,圈的中央有一 弓形铁,与棒螺丝相连,下面有一根平直铁闩。 操作时先将狗舌拉出,把狗嘴插入固定器的铁 圈内,再用平直铁闩横贯于犬齿后部的上下颌 之间,然后向下旋转螺丝,使弓形铁逐渐下压 在动物的下颌骨上,把铁柄固定在实验台的铁 柱上即可。
3. SPF动物(三级动物):不存在某种病原 微生物或寄生虫的动物。通过检查淘汰 阳性动物选育。原种群多来自无菌动物 或悉生动物基础上选育。
4. 无菌动物(四级动物):GF—germ free animals。指体内检查不出任何细菌、病 毒、寄生虫的动物。是由剖腹产,无菌 环境饲养的动物。
5. 悉生动物(gnotobiotic animals):是有 无菌动物人工植入某种已知微生物的动 物。如单菌动物,双菌动物,三菌动物, 也可以叫X联悉生动物。
(2)腹腔和静脉给药麻醉法
非挥发性和中药麻醉剂均可用作腹腔和静脉注 射麻醉,操作简便,是实验室最常采用的方法 之一。腹腔给药麻醉多用于大小鼠和豚鼠,较 大的动物如兔、狗等则多用静脉给药进行麻醉。 由于各麻醉剂的作用长短以及毒性的差别,所 以在腹腔和静脉麻醉时,一定控制药物的浓度 和注射量。
例如把红色的记为十位数,黄色记为 个位数,那么右后腿黄斑,头顶红斑, 则表示是49号鼠,其余类推。
三、编号和标记方法
染色法多用于实验周期较短,动物数 量不多的情况。这种方法标号简单,动 物无疼痛和损伤,但由于动物之间互相 摩擦、舔毛,尿、水浸溃被毛或脱毛, 或因日久颜色自行消退等原因,不宜用 于长期的实验。
三、编号和标记方法
2.挂牌法 将号码压在金属号码牌上, 最好用铝牌,可以反复使用不生锈。将 金属牌固定在实验动物耳朵上作为标记。 使时,先将号码牌的尖端避开耳朵中央 动脉过耳壳,再由耳朵内侧面将其折曲 固定,一般用于兔、豚鼠标记。猴、猫 等动物有时可拦 颈部或笼箱上。用于犬 的金属号码牌较大,且牌上穿有小孔, 可固定在犬链条上作标记。
常用的脱毛剂配方:
(1)硫化钠3g、肥皂粉1g、淀粉7g,加水适 量调成糊状。
(2)硫化钠8g、淀粉7g、糖4g、硼砂1g,加水 75ml。
(3)硫化钠8g,溶于100ml水中
以上三种配方适合于家兔、大鼠、小鼠等小动 物的脱毛。
(4)硫化钠10g、生石灰15g,溶于100ml水中, 此配方适用于犬等大动物的脱毛。
特点:
1. 基因纯合;
2. 资料可查。 3. 遗传稳定; 4. 实验可比性。 5. 品系特殊。
缺点:近交衰退,隐形基因暴露和多基因 平衡破坏。
(二)封闭群动物:五年内不引进,群内 随机交配,一般是50—100头的群。
特点:
1. 近交系数低。
2. 生活力强。
3. 繁殖量达。
4. 成本低。
(三)突变系动物:由于正常染色体个别 基因发生突变,而导致动物性状的改变。
1.染色法 染色法是用化学剂在动物身体明 显部位如被毛、四肢等处进行涂染或用不同颜 色等来区别各组动物,是实验室最常用、最容 易掌握的方法。
常用的编号标记溶液有: ①3%一5%苦味酸溶液,涂染成黄色; ②2%硝酸银溶液,涂染成咖啡色(涂后需光照10
min); ③0.5%中性红或品红溶液,涂染成红色; ④煤焦油酒精溶液,涂染成黑色; ⑤龙胆紫溶液,涂染成紫色。
第二节 实验动物的分类
一、根据来源和实际应用分类 1. 实验动物:小白鼠、大白鼠、豚鼠、
地鼠、家兔。 2. 家畜家禽:猪、马、牛、羊、鸡鸭鹅
等。 3. 野生动物:青蛙,蟾蜍,鱼,鸟,野
鼠。 4. 观赏动物:犬,猫,孔雀。
二、根据遗传控制程度分类:
(一)近交系动物:一般称纯系动物,近 交连续20代以上,近交系数达88、6—99、 8%,现有品系在300种以上。
(二)动物的麻醉方法
1.全身麻醉
(1)吸入法 用一块圆玻璃板和一个钟罩或 一个密闭的玻璃箱作为挥发性麻醉剂的容器, 多选用乙醚作麻药。麻醉时用几个棉球,将乙 醚倒可其中,迅速放入钟罩或箱内,让其挥发, 然后把待麻醉动物投入,约隔4-6分钟即可麻 醉,麻醉后应立即取出,并准备一个蘸有乙醚 的棉球小烧杯,在动物麻醚变浅时给套在鼻上 使其补吸麻药。
标记时用标记笔签蘸取上述溶液,在动物体表 不同部位涂上斑点,以示不同号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编号原则是:先左后右,从前到后。 一般把涂在左前脚上的记为1号,左侧腹 部为2号,左后腿为3号,头顶部为4号, 腰背部为5号,尾基部为6号,右前腿为7 号,右侧腰部为8号,右后腿为9号。若 动物编号超过10或更大数字时,可使用 上述两种不同颜色的溶液,即把一种颜 色作为个位数,另一种颜色作为十位数。 这种交互使用可编到99号。
三、实验动物用途、研究与生产现状 用途: 1. 医学和兽医学。 2. 生物制品 3. 制药工业 4. 胚胎生理学 5. 食品饲料 6. 农药实验
7. 食品添加剂中有害因子
8. 武器和航天研究
9. 发展现状:
实验动物研究外国起步较早,我国晚,已 育成近交系615,津白Ⅰ号,津白Ⅱ号等 得到了国际承认。我国整体实验动物事业 在数量和质量上还处于较低水平。
四、实验动物被毛的去除方法
2、拔毛法 兔耳缘静脉注射或取血时以及大鼠、 小鼠 作尾静脉注射时,需用拇指、食指将局部 被毛轻轻拔去,需要时在拔毛处涂抹一些液体 石蜡油或凡士林使血管清晰明显以利于操作。
3、剃毛法 将所需剃毛的部位的被毛先用剪刀 粗剪一遍,然后 用温肥皂水,将此部位润湿, 用剃刀顺被毛方向剃毛。或者使用电动剃毛推, 逆被毛方向剃毛。这种方法常用于豚鼠等动物。
2.非挥发性麻醉剂 这类麻醉剂种类较多, 包括苯巴比妥钠、戊巴比妥钠等巴比妥类的衍 生物,氨基甲酸乙脂和水合氯醛。这些麻醉剂 使用方便,一次给药可维持较长的麻醉时间, 麻醉过程较平衡,动物无明显挣扎现象。但缺
点是苏醒较慢。
3.中药麻醉剂 动物实验时有时也用到象洋金 花和东莨菪碱等中药麻醉剂,但由于其作用不 够稳定,而且常需加佐剂麻醉效果才能理想, 故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得到普及,因而,多数实 验室不选用这类麻醉剂进行麻醉。
三、编号和标记方法
3.烙印法 烙印法是用刺号钳将号烙压 在动物无体毛或明显部位,如耳、面鼻 和四肢部位等。另外,有时用烧红的铁 烙在动物(多半用于大、中型动物)体表 明显的部位,烧烙出号码,然后用以酒 精为溶剂的染料涂布。此类方法应注意 烙号部位的污染和预防感染。
三、编号和标记方法
4.耳孔法 耳孔法是专用于动物编号而 直接在动物耳朵上打孔的方法,由打孔 的位置和孔的数量来标记。用剪刀++将 耳缘剪缺口也可代替此方法。打孔应注 意防止孔口愈合,可使用滑石粉涂抹在 打孔局部。
一般来说,小型动物适宜用耳孔法和 染色法,中型动物适用挂牌法和烙印法。
四、实验动物被毛的去除方法
动物的被毛常常因为会影响实验的操作和实验 结果的观察,因此实验中通常 去除或剪短动物 的被毛。去除被毛的方法有四种:剪毛、拔毛、 剃毛和脱毛。
1、剪毛法 一般将动物固定后,用弯头手术剪 紧贴手术者左手绷紧的动物皮肤,依次将所需 实验部位的被毛剪去。可先粗剪,然后再细剪, 不可用手提着动物剪被毛,这样易剪破皮肤。 剪下的毛集中放在一个容器内,不要遗留在手 术台周围,避免注射器等夹毛。
五、实验动物的麻醉
在一些动物实验,特别是手术等实验,为减少 动物的挣扎和保持其安静,并便于操作,常对 动物采用必要的麻醉。由于动物种属间的差异 等情况,所采用的麻醉方法和选用的麻醉剂亦 有不同。
(一)常用的麻醉剂
动物实验中常用的麻醉剂分为三类,即挥发性 麻醉剂、非挥发性麻醉剂和中药麻醉剂。
1.挥发性麻醉剂 这类麻药包括乙醚、氯仿 等。乙醚吸入麻醉适用于各种动物,其麻醉量 和致死量差距大,所发安全度亦大,动物麻醉 深度容易掌握,而且麻醉后苏醒较快。其缺点 是对局部刺激作用大,可引起上呼吸道粘膜液 体分泌增多,再通过神经反射可影响呼吸、血 压和心跳活动,并且容易引起窒息,故在乙醚 吸入麻醚时必需有人照看,以防麻醉过深而出 现上情况。
•4 、 家 兔 的
抓 取 与 固 定
1、2、3均为不正确的抓取方法(1.可损伤两肾, 2.可造成皮下出血,3.可伤两耳),4、5为正确的抓 取方法。颈后部的皮厚可以抓,并用手托兔体。
兔的固定:一般采用台式和马蹄形。四肢用粗 棉绳活结绑住,拉直四肢,将绳绑在兔台四周 的固定木块上,头以固定夹固定或用一根粗棉 绳挑过兔门齿绑在兔台铁柱上;
全球有350种,大鼠50种,如癫痫大鼠,高 血压大鼠,裸鼠(无胸腺),不同肿瘤多 发鼠。可用于研究病的的机理和治疗药物。
(四)杂交群动物:两品或多品系之间 有针对性的杂交,具有强的生命力和高 的生产性能。如猪三元杂交:杜洛克♂+ 长白—大约克♀→杜长大,为我国主流 商品猪品系。
(五)混杂群动物:血统不清,遗传性 能不稳定的动物。优点:适应能力强; 容易饲养,成本低。缺点:实验结果重 复性差,反应不规则。
4. 地鼠:用途,肾细胞培养用;癌症研究;对病 毒敏感。
5. 家兔:用途,生物制品制造;药品安全、效力、 热原质实验;对细菌和病毒敏感。
动物实验的基本技术方法
一、动物实验前的准备 理论准备:了解有关实验动物方面的知识 条件准备:仪器、药品、试剂、实验动物、
动物实验室 预实验:检查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完善,实验
三、根据微生物学控制程度分类
农业部规定生物制品实验使用动物要求 达到清洁级动物,鸡,鸭胚胎要求达到 SPF标准。
1. 普通级动物:(一级动物),未特殊控 制的动物,但不携带人畜公患微生物, 如沙门氏菌,结核杆菌,巴氏杆菌,李 氏杆菌,钩端螺旋体,皮肤霉菌及体外 寄生虫。
2. 清洁级动物(二级动物):种群来自剖 腹产SPF动物,饲养管理卫生,种群清楚, 微生物控制达到清洁动物标准。
2).四肢固定:如采取仰卧位,四肢固定方法与 家兔相同。
犬的抓取与固定
6、猴的抓取与固定 7、小型猪的抓取与固定
三 实验动物的编号、标记
在动物实验中,为了观察每个实验动物的反 应情况,必须对实验动物进行编号、标记。标 记的方法应保证号码清楚、耐久、简便、易认 和适用。
现介绍几种常见标记方法:染色法、标牌法、 烙印法、耳孔法。
第七章 实验动物、动物实验 的基本技术方法
第一节 概述 一、实验动物的概念:
指人工饲养的、对携带的微生物实 行控制,遗传背景和来源清楚,用于科 研、教学、生产以及检验的动物。
二、实验动物的共同特点: 1. 进化高等与人畜生理系统相同。 2. 对理化因素敏感与人畜相同。 3. 成本低,易饲养管理。 4. 生长繁殖快。
四、实验动物被毛的去除方法
4、脱毛法 脱毛是指用化学脱毛剂将实验动物 被毛脱去,适用于无菌手术的准备以及观察动 物皮肤血液循环和病理变化。方法:将需脱毛 部位的被毛先用弯头剪子剪去,尽量剪短,不 要剪破皮肤。然后用温水将该部位润湿,再用 纱布包扎棉球的小棒蘸脱毛剂,在需要脱毛部 位涂一薄层。经2-3min后,用温水洗去该部位 脱下的毛,自然凉干备用,不要用纱布去擦, 以免损伤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