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方法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期末复习

城市规划期末复习

市和镇。不是众多的人和物在地域空间上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经济活动为基础及社会联系极其密切的有机整体。

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

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比例来表示。

(1) 100 万人口以上为特大城市;

(2) 50—100 万为大城市;

(3) 20—50 万为中等城市;

(4) 20 万人口以下为小城市。

(1) 前工业社会时期:以农业为主,生产以第一产业为主,非农业人口是城市人口的主体,城市惟独商业和手工业;

(2)工业社会时期:城市数量、规模与经济总量的积累,城市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空间形态,城市问题产生;

(3)后工业时期:产生于20 世纪50 年代,尚未终止。

城市化水平是指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

1)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受到不少因素的影响,但在所有因素中,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化水平越高;

2) 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城市化化进程本身就是社会发展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也在现代化,现代化社会与人类有史以来所追求的目的是彻底吻合的,要达到这种目的,惟一有效的综合手段就是城市化,没有城市化也就没有城市的现代化;

综上所述,国际上习惯于把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作为衡量该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

我国《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将城市规划定义为: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

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在《城市规划办法》中则进一步强调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

总体规划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总体规划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总体规划的设计原则与方法总体规划是指对一个城市、区域或者国家的发展方向、空间结构、环境保护以及公共设施等进行全面规划,并对其进行区域发展的战略布局,以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总体规划的设计原则与方法是制定全面规划的基础,本文将对总体规划的设计原则与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总体规划的设计原则

1.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的需要的同时,不破坏未来满足需求的自然和社会资源。总体规划的设计就是要保证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

2.统筹协调

总体规划的设计需要依据城市的发展需求和城市空间布局,协调城市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一个整体性、可行性、协调性的规划体系。同时,也需要协调城市各项发展目标与政策的实施。

3.适应性强

总体规划的设计需要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城市自身优势和困难相互调和,确保总体规划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规划方

案需要根据城市的实际发展情况,在可行和严密的前提下尽量灵

活适应城市的发展。

4.参与性

总体规划的设计需要鼓励公众和社群的广泛参与,并制定科学

的意见收集和整合机制,增强公众对规划合法性和可行性的信任。同时,也需要与利益相关方充分沟通,尊重多方利益,促成更和

谐的社会共识。

二、总体规划的设计方法

1.系统建设法

系统建设法是通过建立城市空间系统的概念、结构、功能以及

相应的调控机制,对城市的发展进行规划和管理。将城市空间划

分成不同的功能区域,并根据不同的功能区域的不同特点,制定

相应的发展目标,提出相应的规划措施,确保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

2.信息技术法

信息技术法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城市进行全方位、多类型、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标准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标准

城市总体规划

第一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有两个阶段,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和城市总体规划。

第二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成果包括文字说明和必

要的示意性图纸。

第三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1、简述城市自然、历史、现状特点;

2、分析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初步划出城市规划区范围;

3、原则确定规划期内的城市发展目标、城市性质,初步预测人口规模、

用地规模;

4、提出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和布局的初步方案;

5、对城市能源、水源、交通、基础设施、防灾、环境保护、历史文化、

遗产保护、重点建设等主要问题提出原则规划意见;

6、提出制订和实施城市规划重要措施的意见;

7、专题研究报告:对城市重大问题进行研究(视情况选定)。

第四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图纸

1、区域城镇关系示意图,标明相邻城镇位置、行政区划、重要交通设

施、重要工矿和风景名胜区等。图纸比例为1/10万—1/50万;

2、城市现状示意图,标明城市主要建设用地范围、主要干道、各类保

护区以及主要的基础设施。图纸比例为1/25000—1/50000;

3、城市规划示意图,标明城市规划区和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大致范围,

标注各类主要建设用、规划主要干道、河湖水面、生态和历史文化

保护区、重要的对外交通设施等。图纸比例为1/25000—1/50000;

4、规划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第五条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

在城市规划文献里,我们看到comprehensive plan、general plan 和master plan 三个术语是作为同义词使用的,意思都是“总体规划”。如今,comprehensive plan最为常用,这里用其代表上述三个词。城市总体规划,是指用于指导城市社区发展的最基本的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特点是在地理范围上包括整个城市社区;另一个鲜明的特点是在时间上具有长期性,规划时限一般在20年。从第五章的介绍,我们知道,制订规划可能是城市社区的自愿选择,也可能是州政府的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goals of comprehensive planning)

由于城市社区之间具有差异性,下面列出的规划目标并不能穷尽一切,也不是每一项目标都一定适用于每一个城市社区。由于规划目标彼此之间有一定的交叉性,所以,其他学者可能不是这样排列这些目标的,但是规划目标包含的范围应该是一致的。请注意,可能除最后一项外,下列所有目标都与“健康”、“安全”和“公共福利” 这些在前面与“治安权”一起被引用过的词语所表达的主题相符合。

1.健康。实现一种保护公众健康的土地利用模式,是一项得到确认的规划目标。一个方面可能是禁止对过载的给排水设施构成威胁的土地开发强度。在没有公共给排水设施的地区,这一目标可能意味着让住宅之间的距离足够远,以防止化粪池的渗漏物污染井水。也可能是将产生有害健康物质的工商业活动与住宅区分开,甚至是在整个城市地区禁止某些类型的产业经营活动。

2.公共安全。这一目标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可能是要求在新的住宅小区内道路要有足够的宽度,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救护车和消防车能够顺利通过。为了使人们不在洪水泛滥区建房,很多城市都有洪泛区区划。在社区层次上,保护公共安全的目标可能意味着规划一条街道,其几何形状可以让儿童从家里到学校不必穿越通衢大道。在高犯罪率地区,这一目标可能意味着在设计建筑物和建筑物之间的空间时,不能提供容易发生行凶和抢劫的较为隐蔽的场所。

《城市总体规划》教学大纲.pdf

《城市总体规划》教学大纲.pdf

《城市总体规划》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1.巩固城市规划理论知识及相关知识;

2.学习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依据、基本内容、方法和程序;

3.培养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资料调查、收集的基本能力;

4.培养综合运用资料、分析和预测未来城镇发展的能力;

6.培养城市总体规划多方案的能力;

7.掌握城市总体规划成果的编制方法、技能和规范性表达;

8.熟悉城市总体规划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定;

9.培养实事求是、严谨、有序、团结协作的科学态度与作风。

三、学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和任务

城乡规划体系简介

城市总体规划的地位

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和变革

城市总体规划的任务

教学要求:掌握城市总体规划在整个城乡规划体系当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程序和内容

总体规划的项目准备阶段

资料收集与现状调研阶段

初步方案阶段

纲要编制阶段

行政评审阶段

上报审批阶段

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

教学要求:从总体规划的准备、调查、纲要、成果、审批几方面使学生掌握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并进一步介绍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要求。

第三章城市总体规划的调研内容与方法

调研准备

现场踏勘

现状调研报告

调研方法

教学要求:以总体规划的前期调研为基础,使学生掌握调研的基本内容、程序、方法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第四章区域分析与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发展战略

城市定位与目标

城市性质与职能

城市规模预测与实例分析

城镇体系规划

教学要求:从城市宏观发展的角度,运用地理学、经济学等理论,使学生掌握城市总体规划当中城市发展战略、定位、目标的制定以及城市性质与职能的安排。通过实证案例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城市用地与人口规模的预测,熟悉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与规划方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1. 引言

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发展进行系统的设计、组织和管理的过程。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是指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方案所需要遵循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本文将介绍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执行流程。

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基本概念

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有一些基本概念需要明确,包括以下几点: -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指为城市的整体发展进行的空间布局、环境管理和资源利用的规划工作。 - 规划编制:规划编制是指根据城市发展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城市规划方案的过程。 -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是指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方案所需要遵循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

3.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主要内容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 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规划编制应遵循科学、统筹、可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规划编制的程序:规划编制包括前期准备、调研

分析、方案设计、征求意见和批准公告等程序。 - 规划编制的要求:规划编制应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考虑人口、土地、交通、环境等因素,并注重社会公平和经济可行性。 - 规划编制的参与与协调:规划编制应加强政府、企业、公众等各方面的参与和协调,形成多元共享的规划决策机制。 - 规划编制的实施与监督:规划编制后需要加强对其实施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并及时进行评估和调整。

4.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执行流程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执行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前期准备阶段:确定城市规划编制的目标和任务,并组织相关的调研和论证工作。 2. 调研分析阶段:收集和分析城市的发展需求和现状情况,明确城市规划的主要问题和重点。 3. 方案设计阶段:制定城市规划的总体框架和具体方案,包括用地布局、交通规划、环境保护等内容。 4. 征求意见阶段:将规划方案公示并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5. 批准公告和实施阶段:经过审批程序后,将规划方案予以批准并公布,然后进行实施和监督。

国家建委关于颁发《城市规划编制审批暂行办法》和《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的通知

国家建委关于颁发《城市规划编制审批暂行办法》和《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的通知

国家建委关于颁发《城市规划编制审批暂行办法》和《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建设委员会(已撤销)

•【公布日期】1980.12.16

•【文号】

•【施行日期】1980.12.16

•【效力等级】部门规章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城乡规划

正文

*注:本篇法规已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894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目录(发布日期:2011年1月19日,实施日期:2011年1月19日)宣布失效或废止

国家建委关于颁发《城市规划编制审批暂行办法》和

《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的通知

(1980年12月16日)

目前,各省、市、自治区和许多城镇正在积极开展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工作,为了使这一工作有秩序地进行,保证城市规划的质量,以指导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现将国家城市建设总局拟订,并经1980年10月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讨论修改的《城市规划编制审批暂行办法》和《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发给你们,请结合你们的实际情况试行。在试行中有什么意见,望随时告诉国家城市建设总局。

附:《城市规划编制审批暂行办法》

《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略)

城市规划编制审批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统一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审批程序,推动城市规划工作的开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城市规划由所在城市人民政府负责制定。规划文件的具体编制,由各城市城市规划部门所属规划设计机构负责;没有城市规划设计力量的中、小城市和镇、县城、由省、市、自治区所属城市规划设计机构协助编制,也可委托有关设计机构协助编制。工矿区规划,由工业主管部门规定,具体编制工作可委托有关设计机构完成。

总体规划编制思路

总体规划编制思路

总规编制要领

一、规划准备

(一)基础资料收集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应收集齐备的有关城市和区域的勘察、测量、经济、社会、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现状和规划情况等基础资料,资料数据必须统一基期,尽量采用最新年份。

1、市域资料及城市相邻地区的有关资料

包括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历史沿革、生态环境、土地利用、经济发展、人口社会、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区域规划等。统计年鉴(最好要有连续十年的)。

2、规划区和中心城区资料

包括历版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资料、气象资料、水文资料、地质和地震资料、历史沿革、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城市人口、土地利用与用地评价、住房、工业、交通道路、公共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园林绿化、历史文化遗产、综合防灾、公共服务设施等。

(二)对原有规划的评估

1、评估内容:

(1)对外部发展条件变化的评估:重点评估国家宏观经济社会政策、区域经济发展趋势、重大工程建设、资源环境等外部重大因素的变化对城市的影响。

(2)对城市规划目标实施的评估:分析目标实施中的偏差和原因。

(3)主要评估内容: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人均城市建设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城市建设控制性指标;污水处理率、垃圾处理率、道路网密度、环境质量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指标;城镇化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人均收入以及教育、文化和体育等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各种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用地地均产出效益、以及万元产值水耗与能耗等资源利用控制指标。

(4)强制性内容实施的评估:主要评估规划区范围、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量、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防灾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4号

一九九一年九月三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使城市规划的编制规范化,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划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编制城市规划,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编制城市规划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根据实际需要,在编制总体规划前可以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大、中城市可以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分区规划。

第四条设市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由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需要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由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

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由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详细规划由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

其它建制镇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由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

第五条承担编制城市规划任务的单位,应当符合国家关于规划设计资格的规定。

第六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确定的各项规划原则,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并积极采用先进的规划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

第七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对城市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城市建设的历史与现状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取得准确的基础资料。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提供编制城市规划所需要的基础资料。

第八条在编制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都应当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对城市空间环境作出统一规划,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城市景观的艺术水平。

咸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三篇)

咸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三篇)

咸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根据咸阳市的规划需要和管理要求,制定了以下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1. 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的总体规划布局,包括城市发展的方向、空间布局、基础设施等。确定城市规划的时间框架和发展目标。

2. 土地利用规划: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各类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用途。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农村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等。

3. 建筑设计规范:确定建筑物的设计标准和要求,包括建筑物的高度、建筑面积、绿化率、容积率等。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美观性。

4.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确定城市道路的布局和交通组织方式。包括道路的等级分类、道路宽度、道路交叉口的设置、公共交通设施等。

5. 环境保护规划:制定城市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和要求。包括空气质量控制、水资源保护、噪音控制、废物处理等。

6. 城市绿化规划:制定城市绿化的布局和要求。包括公园绿地、街头绿化、建筑物绿化等。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景观质量。

7.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保护和修复重要的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确保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能够得到合理保护和传承。

8.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确定城市公共设施的布局和建设标准。包括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商业等各类公共设施。

以上是咸阳市的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一些方面,具体的规定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完善。

咸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二)

是指咸阳市对城市规划管理进行管理的技术规定。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城市规划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实施和监督城市规划,保障城市发展顺利进行,实现城市宜居、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活动。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方法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方法

1、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1)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资料的收集,应根据规划内容要求,结合城市特点,拟定调查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进⾏,最终形成资料汇编。

(2)调查城市各项⽤地的分布和⾯积,并要求经过实地踏勘,查明各种⽤地的界线,在图上⽤不同的颜⾊标⽰,形成城市⽤地现状图。

(3)城市⽤地适⽤性评价是综合各项⽤地的⾃然条件以及整备⽤地的⼯程措施的可能性与经济性,对⽤地质量进⾏的评价。

城市⽤地适⽤性的评定要因地制宜,特别是抓住对⽤地影响最突出的主导环境要素,进⾏重点的分析与评价。

城市⽤地的评定⼀般分为三类

(1)⼀类⽤地:适⽤于修建的⽤地。

(2)⼆类⽤地:基本上可以修建的⽤地。

(3)三类⽤地:不适于修建的⽤地。

2、确定总体规划经济技术指标。总体规划的经济技术指标应按照国家和地⽅的有关法规和城市的具体情况确定。

3、确定城市性质

4、预测城市⼈⼝,确定城市规模

(1)城市⼈⼝的构成:年龄、性别、家庭、劳动、职业等构成情况。

(2)城市⼈⼝变化:⾃然增长、机械增长、⼈⼝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增长率)

(3)预测城市⼈⼝规模

(4)确定城市⽤地规模

5、确定城市总体布局

(1)遵循原则:

①城乡结合、统筹安排

②功能协调、结构清晰

③依托旧区、紧凑发展

④分期建设、留有余地

(2)城市⽤地布局的主要模式

①集中式的城市⽤地布局

②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城市⽤地布局

③分散式的城市⽤地布局

(3)城市⽤地布局的艺术问题

①城市⽤地布局艺术

②城市空间布局要充分体现城市审美要求

③城市空间景观的组织

城市详细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方法

城市详细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方法
配套设施及其他控制要求; (3)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4)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
用地界线; (5)制定相应的士地使用及建筑管理规定; (6)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用地应该是功能相对完整或地域比较独立
的区域,规模一般在1Km²。
9
(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方法
路建筑高度、相邻地段的建筑规定; (d)交通控制内容: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位; (e) 城市设计引导及控制:对城市重要地段的地块,需对地块内建筑的
形式、色彩、体量、风格提出设计要求; (f)配套设施体制:生活服务设施布置,市政公用设施、交通设施和管
理要求。
12
在以上控制内容中的前五项属地块控制指标可分为规定性和 指导性两类。规定性指标是必须严格遵照的指标;指导性指标 是参照执行的指标,其目标是贯彻发展规划和开发控制的意图, 将控制要素具体为布局引导,为修建性详细规划与建筑设计提 供依据,引导城市建设有序进行。
(i) 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停车泊位指地块内应配置的停 车车位数,通常按下限控制。其他设施的配置包括:居住区服务设施 ( 中小学、幼托、居住区级公建 ), 环卫设施 ( 垃圾转运站、公共厕 所),电力设施 ( 变电站、配电所 ),电信设施 ( 电话局、邮政局 ), 燃 气设施 ( 煤气调气站 ) 。
(e)建筑红线后退距离:即建筑相对于规划内道路红线后退的距离。 通常以下限控制;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简介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简介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简介

一、课程性质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必修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

二、课程任务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主要研究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规划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以及规划中的技术问题。课程教学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成熟、完整、准确的专业知识系统,奠定坚实、规范的专业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社会调查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设计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城市规划的价值观、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与内容、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市设计、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等内容。掌握城市用地分类与及其适用性评价、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乡住区规划等内容。从而为全面、科学地从事城市规划的实践工作、管理工作以及研究工作奠定较为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三、课程内容结构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十三章内容: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本章从城市的基本概念及最初形式入手,首先阐述城市在历史不同阶段所取得的进展和布局特征,以及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然后介绍城市化现象的一般概念和表现特征,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探讨我国未来的城镇化道路。

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本章首先介绍中国古代“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规划思想,以及西方古代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的规划思想。然后重点阐述工业革命以来,为了应对各种城市矛盾而产生的一系列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主要包括田园城市理论、卫星城镇规划理论、有机疏散思想、邻里单位理论、永续发展、全球化理论等。最后在分析当前城市规划面临的城市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城市规划必须从单向封闭转向复合分散,从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转向动态过程,从刚性转向弹性,以此应对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趋势。

第七章: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方法

第七章: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方法

(五)确定城市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
控制点座标和标高,确定支路的走向、宽 度,确定主要交叉口、广场、公交站场、 交通枢纽等交通设施的位置和规模,确定 轨道交通线路走向及控制范围,确定主要 停车场规模与布局。 分区规划的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本、图件, 以及包括相应说明的附件。
5、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1)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任务 提出近期内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目标
和建设时序,确定城市近期发展方向、规 模和空间布局,配置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和 公共设施建设,提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 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城市防灾等措施, 制定适应市场机制的近期规划的实施政策。
(2)主要内容
(A)近期建设规划的期限一般为五年,原
(一)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内容包括:提出市域城乡 统筹发展战略;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 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综合目标和保护要求,提 出空间管制原则;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 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方案和建设标准;原 则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 (二)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 (三)分析城市职能、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 (四)提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 (五)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六)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 建设用地范围; (七)提出交通发展战略及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原则。 (八)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 (九)提出建立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城市规划是指城市的发展规划和布局规划,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合理利用城市资源,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工作内容

1.城市总体规划

–区域发展战略规划

–城市功能布局规划

–城市空间结构规划

2.详细规划

–城市片区规划

–城市细部规划

3.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分类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4.交通规划

–道路网络规划

–公共交通规划

–自行车交通规划

5.生态环境规划

–生态保护规划

–绿地系统规划

–水域保护规划

6.产业发展规划

–产业布局规划

–产业集聚规划

7.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编制程序

城市规划的编制程序主要包括以下阶段:

1.规划编制准备阶段

–需求分析和调研

–规划范围确定

–规划编制机构和团队组建

2.规划编制阶段

–立项申报

–规划编制方案设计

–公众参与与听证

–规划正式备案

3.规划实施阶段

–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规划实施方案设计

–规划实施监督

4.规划评估和修编阶段

–规划实施效果评估

–规划修编

5.规划更新和完善阶段

–城市发展变化调整规划

–规划完善和更新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涵盖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生态环境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等不同方面,编制程序包括规划编制准备阶段、规划编制阶段、规划实施阶段、规划评估和修编阶段以及规划更新和完善阶段。城市规划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城市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4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4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1990年4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地制定城市规划和进行城市建设,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制定本法。

第二条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必须遵守本法。

第三条本法所称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本法所称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邻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

第四条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

大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

中等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20万以上、不满50万的城市。

小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20万的城市。

第五条城市规划必须符合我国国情,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景发展的关系。

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必须坚持适用经济的原则,贯彻勤俭建国的方针。

第六条城市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

城市规划确定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规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按计划分步实施。

第七条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和国土规划、区域规划、江河流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

第八条国家鼓励城市规划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规划科学技术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提出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
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 (五)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原则确定 市域交通、通讯、能源、供水、排水、防 洪、垃圾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重要社会 服务设施,危险品生产储存设施的布局。 (六)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和资源管理的 需要划定城市规划区。城市规划区的范围 应当位于城市的行政管辖范围内。 (七)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

(五)确定城市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
控制点座标和标高,确定支路的走向、宽 度,确定主要交叉口、广场、公交站场、 交通枢纽等交通设施的位置和规模,确定 轨道交通线路走向及控制范围,确定主要 停车场规模与布局。 分区规划的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本、图件, 以及包括相应说明的附件。
5、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3)近期建设规划必须具备的强制性内容
(A)确定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 (B)依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
确定城市近期发展区域。对规划年限内的 城市建设用地总量、空间分布和实施时序 等进行具体安排,并制定控制和引导城市 发展的规定。 (C)根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提出对历史 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等相应的保护措施。
则上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年限一 致。其中本轮近期建设规划期限到2005年。 (B)编制近期建设规划前,应当对城市总 体规划和上一轮近期建设规划实施情况进 行总结,论证近期内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条件,确定城市近期发展目标。 (C)确定重点发展的城镇;确定近期资源 开发和保护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的对 策和措施;确定近期内区域性重大基础设 施的布局和建设时序。
3、城市总体规划成果
总体规划纲要成果包括纲要文本、说明、
相应的图纸和研究报告。 城市总体规划的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本、 图纸及附件(说明、研究报告和基础资料 等)。在规划文本中应当明确表述规划的 强制性内容。
4、城市分区规划编制内容
编制分区规划,应当综合考虑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布 局、片区特征、河流道路等自然和人工界限,结合城市行 政区划,划定分区的范围界限。 分区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确定分区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土地使用性质和 居住人口分布。 (二)确定绿地系统、河湖水面、供电高压线走廊、对外 交通设施用地界线和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 区的保护范围,提出空间形态的保护要求。 (三)确定市、区、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用地 范围和控制原则; (四)确定主要市政公用设施的位置、控制范围和工程干 管的线路位置、管径,进行管线综合。



(4)近期建设规划必须具备的指导性内容 (A)根据城市建设近期重点,提出机场、铁路、 港口、高速公路等对外交通设施,城市主干道、 轨道交通、大型停车场等城市交通设施,自来水 厂、污水处理厂、变电站、垃圾处理厂以及相应 的管网等市政公用设施的选址、规模和实施时序 的意见。 (B)根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提出文化、教育、 体育等重要公共服务设施的选址和实施时序。 (C)提出城市河湖水系、城市绿化、城市广场 等的治理和建设意见。 (D)提出近期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第七章:城市总体规划编 制的内容和方法
1、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内容
(一)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内容包括:提出市域城乡 统筹发展战略;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 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综合目标和保护要求,提 出空间管制原则;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 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方案和建设标准;原 则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 (二)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 (三)分析城市职能、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 (四)提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 (五)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六)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 建设用地范围; (七)提出交通发展战略及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原则。 (八)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 (九)提出建立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
(1)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任务 提出近期内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目标
和建设时序,确定城市近期发展方向、规 模和空间布局,配置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和 公共设施建设,提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 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城市防灾等措施, 制定适应市场机制的近期规划的实施政策。
(2)主要内容
(A)近期建设规划的期限一般为五年,原
(F)提出近期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目标,
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 (G)提出近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自然遗 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方面 的规划目标以及相应的实施措施。 (H)提出近期城乡结合部综合整治目标, 研究制定加强城乡结合部规划建设和土地 管理的具体政策措施; (I)结合本地区资源、环境和财力的实际, 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提出规划实施步 骤、措施和方法的建议。




(D)提出近期内城市人口及建设用地发展规模, 调整和优化用地结构,确定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 方向、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 a、提出近期城市重点发展区域及开发时序,确定 主城区和各组团的发展规模; b、确定近期新增建设用地和利用存量土地的数量, 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土地情况,相应的用地空间分 布的范围和面积,列出用地平衡表; c、提出近期内城市和各功能分区用地结构调整重 点,将城市用地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升级 结合起来,合理安排各类城市建设用地; d、综合部署近期建设规划确定的各类项目用地, 重点安排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经济适 用房、危旧房改造等公益性用地。
中心城区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分析确定城市性质、职能和发展目标。 (二)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三)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并制定空 间管制措施。 (四)确定村镇发展与控制的原则和措施;确定需要发展、 限制发展和不再保留的村庄,提出村镇建设控制标准。 (五)安排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和其它用地。 (六)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确定建设用地规模, 划定建设用地范围。 (七)确定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提出土地使用强度管制 区划和相应的控制指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 人口容量等)。 (八)确定市级和区级中心的位置和规模,提出主要的公 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ຫໍສະໝຸດ Baidu



(十三)确定电信、供水、排水、供电、燃气、 供热、环卫发展目标及重大设施总体布局。 (十四)确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提出污 染控制与治理措施。 (十五)确定综合防灾与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提 出防洪、消防、人防、抗震、地质灾害防护等规 划原则和建设方针。 (十六)划定旧区范围,确定旧区有机更新的原 则和方法,提出改善旧区生产、生活环境的标准 和要求。 (十七)提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原则和建设方 针。 (十八)确定空间发展时序,提出规划实施步骤、 措施和政策建议。

(九)确定交通发展战略和城市公共交通的总体 布局,落实公交优先政策,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 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 (十)确定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划 定各种功能绿地的保护范围(绿线),划定河湖 水面的保护范围(蓝线),确定岸线使用原则。 (十一)确定历史文化保护及地方传统特色保护 的内容和要求,划定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 护范围(紫线),确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范围; 研究确定特色风貌保护重点区域及保护措施。 (十二)研究住房需求,确定住房政策、建设标 准和居住用地布局;重点确定经济适用房、普通 商品住房等满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的居住用 地布局及标准。

2、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包括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期 限一般为二十年,同时可以对城市远景发展的空间布局提 出设想。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其中位于人口、经 济、建设高度聚集的城镇密集地区的中心城市,应当根据 需要,提出与相邻行政区域在空间发展布局、重大基础设 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统筹发展等 方面进行协调的建议。 (二)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 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提出空 间管制原则和措施。 (三)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 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和建设标准。




(E)提出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安排 a、确定近期内将形成的对外交通系统布局以及将 开工建设的车站、铁路枢纽、港口、机场等主要 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 b、确定近期内将形成的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以 及将开工建设的城市主、次干道的走向、断面、 主要交叉口形式,主要广场、停车场的位置、容 量; c、综合协调并确定近期城市供水、排水、防洪、 供电、通讯、燃气、供热、消防、环卫等设施的 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确定将开工建设的重要设 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d、确定近期将建设的公益性文化、教育、体育等 公共服务设施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