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陈秀丽思想品德学科的内涵非常丰富,但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很多教师无法全面把握教学,导致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对此,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努力改进,不断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兴趣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兴趣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
但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对思想品德课不感兴趣,他们认为学习思想品德知识没有太大用处,而且在中考中,思想品德所占比重也不大。
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改变学生思想认识,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重视程度。
思想品德学科包含丰富的内容,既有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文明礼仪等内容,也有法律、法规等内容,它对学生高尚人格的培养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此外,中考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考查。
因此,教师要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重视程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重视导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因此,教师要重视导入,提高教学趣味性。
例如,在教学“维护消费权”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学生身边的事例设计以下问题:你在买东西时遇到过问题吗?遇到过什么样的问题呢?最后怎么样解决的呢?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课堂教学内容。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教学手段日益多样化。
由于多媒体可以给学生带来感官刺激,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把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例,通过多媒体形象地展现出来,加深学生印象,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祖国终将实现完整统一”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把相关历史背景展示给学生。
这样学生就能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堂课都要使用多媒体,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适度地使用多媒体,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三、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
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却只重视理论知识,而忽视生活实际,这样就会使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丧失学习兴趣。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初中思想品德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初中思想品德[摘要]:教师要根据《思想品德》的教材内容和特点,在自主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自立自强能力;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学生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在探究性学习中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品德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自立自强合作学习受应试教育影响,长期以来,思想品德只是作为一门考试学科来进行教学,学生可能会通过死记硬背考出不错的成绩,但是无法达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根本教学目标。
因此作为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思想品德》的教材内容和特点,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
一、在自主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自立自强能力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初中学生,从小生活在众多家长“众星捧月般”的关心和爱护之下,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进入少年时期和青春期初期,生活面逐渐扩大,与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多,越来越追求思维和行动的独立性,对自己的形象也有了更多的关注,从小学时期的在心理上依赖父母和教师,到现在开始有脱离成人控制的要求,但又没有明确的目标,在心理上进入动荡不安的“断乳期”,因此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不断变化过程,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二单元“做自立自强的人”时,首先提出的教学目标是:第一,在道德认知方面:要求学生懂得在生活和学习上,从小就要学会自立自强,不能事事依赖父母和老师;第二,在道德行为方面:要求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学习上能够主动的自主学习,生活上能够自觉地自已照顾自己。
为了让学生形成真实的感性认识,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列举历史上和生活中自立自强而成才的故事。
例如,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从小就立下大志,在出外求学之前给父亲留下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诗句,以致在成年后立下建国伟业,而作为当代身残志坚的典范,被誉为“当代保尔”的张海迪在身患残疾的情况下,没有沮丧和沉沦,更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坚强地面对生活的残酷挑战,自学成才,成为哲学硕士,并写作和翻译了大量作品,成了作家和翻译家,成为中国一代青年的偶像和学习的道德楷模。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相应同步进行改革。
笔者在从事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些成功的教改思路。
认为要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教改优化:一、优化教师形象,提高教书育人的可信性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教师的表率作用,孔子是最早提出“以身作则”的教育原则的人,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五十年代曾提出:“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
”所以,一个政治教师如果自己没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没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没有嫉恶如仇的正义感,没有严格的纪律性,没有广博的知识和扎实的专业基础,没有严谨的治学态度,便向学生灌输思想政治的有关理论常识,想叫学生诚学之,笃信之,躬行之,恐怕是异想天开。
二、优化教学模式,体现教法的新颖性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可见,哪怕是最先进的教学模式,不看实际一律套用,搞一贯制也会僵化。
所以,我们应尽可能地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以新颖的最合适的教法,来求得学生最佳的学习状态、浓厚的学习兴趣,取得最好的教学实效。
三、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设赏心悦目引人入胜的教学环境、氛围,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会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作为一名授课教师应注意在教学中创设轻松愉快的情感氛围,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自觉思考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探求的能力。
四、优化“讲”的方法,提高讲课的艺术性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最基本手段是“讲授”,但怎样讲却大有学问。
同样的内容,不同的人,不同的讲法,效果会大相径庭。
毛主席曾把“语言无味,像个瘪三”列为党八股的一大罪状,但时至今日,这种“瘪三”还不少。
诸如照本宣科,罗罗嗦嗦,平铺直叙,有气无力等,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在我们的一些课堂中。
所以,优化“讲”的方法十分必要。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1)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把“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道德践行,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共同目标。
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紧紧围绕和牢牢把握“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进行施教。
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目的。
因此,在教学中使学生获得直接的经验(体验),然后再去提升学生的直接经验,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重要前提。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时代性很强的学科,面对新课程改革,应努力提高思品课的实效性。
一、当前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的反思(一)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差的表现1.流于形式。
两年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让我认识到:上好一节思想品德课,不容易。
之前,我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思想品德课太简单了,课堂上划一划,背一背,提一提,即可完成任务。
我是这么想的,我也这么做了。
一个学期下来,班级中三分之一的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有了厌烦情绪,成绩可想而知。
2.目标异化。
3.理性缺失(二)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差的原因分析1.教学内容片面化。
在应试教育的驱动下,“书本知识是教师上课的范围,是学生学习的内容,是教师考察学生学习情况的依据。
”这种脱离生活的教学,势必形成了以书本为中心进行学习,与学习者的实际生活毫无关系的教学弊端。
2.教学方法程序化。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布置作业”一整套程序,固定不变。
程序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形成完全接受式的学习方法,整个课堂毫无生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我学习能力严重不足,往往是”高分低能”。
3、评价模式单一化传统思想品德课评价方案的弊端评价手段过分单一,仅局限于以考知识为主的纸笔测试,对学生一段时期(通常一学期)的思想品德进行终结性评价。
如何提高中学思品教学的实效性?本人认为要提高中学思品教学的实际效果,就要切实遵循新课标的基本理念,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和谐发展,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构建起全新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使中学思品教学努力实现生活化、活动化、综合化。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众所周知,思想品德教学主要从知、情、意、行四方面进行。
然而就如何提高思品教学的实效性,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的体会是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针对教师素质、教材特点、学生思想实际、家教结合,做到有的放矢。
一、与时俱进,提高教师素质是基础伴随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新课程犹如生机勃勃、万象更新的春日照亮了广大思想品德教师的视野。
无论是在课程功能、理念、目标、内涵方面,还是在课程的内容、实施、评价、管理方面,较之以前有大幅度的突破与创新,正冲击着业已形成、习以为常的教学模式。
教师既要具备精湛的业务知识,又在相关学科上有所建树,还具备丰富的教育学知识和心理学素养,构成新课程理念下思想品德教师必须具备的知识容量。
在新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指导下,教师既要传授学问之道,又要传授做人之理;既要传授课堂学业,又要传授立身基业;既要解攻书之惑,又要解成长之惑。
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育人育德,春风化雨。
直面新课程,“为了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基础”的价值取向,教师如何真正实施角色转变,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个人修养,优化教学艺术,不断学习与创新,超越现在、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自我。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有了纯洁的素养,有了五彩教学艺术,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诱发学生丰富的灵感,学生的知识、能力、智力、情操、品格才会潜滋暗长,才能真正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
二、挖掘教材,把握特点是主渠道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着重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道德情感,以指导学生行为的课程,教材的每一课都蕴含着一个道理。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能力,教材内容大多以具体的人物或事物作为载体,当然也有少量一些已被大家所认可的、富有哲理的寓言童话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来教育启迪学生,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典型性和情境性,这与其它学科的教材内容相比,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笔者对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如何更好地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呢?一、提高预习效果课前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果;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其对教师的依赖,增强独立性;能让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精神;还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提高学习的效率。
教师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其方式有:①背景式预习,即要求学生搜集新授课内容的背景材料。
如讲授教科版九年级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时,要求学生搜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和光荣历史、百年沧桑史、百年抗争史等有关材料,对祖国的历史进行专题研究。
讲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自然的声音”时,要求学生搜集生态系统的资料,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调查所居住的城市的环境问题等。
②相关式预习,即要求学生搜集与讲授内容相关的材料。
如九年级第四单元“又到两会时”的内容的教学,可以指导学生搜集以下方面的材料:今年两会召开的时间、全国人民对两会的关注度、两会的工作报告内容、两会涉及思想品德课的哪些课本知识点,等等。
③尝试解答式预习,即尝试解答教材中的问题。
教材每一课都设计了“讨论”、“探究”,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尝试解答教材所设计的问题。
④重点、难点式预习,即让学生将新授课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不理解的问题列出来。
列重点、难点的过程,就是研究教材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过程。
二、优化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才能切实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
在实践中,笔者通过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采用“精讲、多议”的教学方法来优化课堂教学。
所谓“精讲”,就是教师重新审视教材,打破教材原有的章节结构,精心讲授教材中的核心知识,做到该讲的讲到位,不该讲的不讲,可讲可不讲的尽量少讲。
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几点建议
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几点建议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道德和法治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初中阶段是孩子性格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对学生成长和成才至关重要。
接下来,本文将从课程设置、师资培训、教学方法、家校合作和社会实践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以期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
一、优化课程设置要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首先需要优化课程设置。
不仅要注重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更要关注道德和法治思想的渗透。
可以通过增加现实生活案例分析、法律知识普及、道德问题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道德情操的熏陶和法治精神的铸就。
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材内容,增加教学灵活性和趣味性,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
二、加强师资培训有着良好道德素养和丰富法治知识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必要条件。
需要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承担起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责任。
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的学习、道德底线的认知、心理辅导技能等方面,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只有能够让教师持续学习、持续进步,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健康成长。
三、多元化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全面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
可以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问题解析等方式,使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讨论中成长。
通过多种形式的课程设计和师生互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从而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
四、加强家校合作要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家校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的两大环境,只有两者紧密配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可以定期邀请家长参加家长会、开放日等活动,将学生在学校学到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传达给家长,让家长与学校形成共识,共同承担起学生道德教育的责任。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
浅谈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我们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平常很注重知识和能力的教学,而对学生情感、兴趣、学习动机、爱好等非智力因素的培育重视不够,结果不能很好完成“三维目标”,教学的实效性较差。
为了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我认为在思想品德课中应注重强化学生非智力因素目标的培育方法。
一、以生为本,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否全心身地投入到学习中,课堂效果的好与坏直接可以从课堂沟通上体现出来。
学生只要在做、想、悟,他就有想法、意见、观点,学生已有的思想和观点揭示了许多其当前的观念和思维过程。
教师若没有真正了解学生正在想什么,教学就没有针对性,其结果就是教师和学生都白费了力气。
因此,为了了解学生正在想什么,教师必须倾听学生说什么,重视学生的想法。
这不仅仅是为了确定对与错,更重要的是为了懂得学生正在思考什么,是怎样思考的,其假设是什么,并有针对性地教。
另外,从心理角度上来说,任何一个人都渴求别人的尊重与支持,老师能倾听学生的想法,重视学生的观点,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支持与鼓励,学生的情感就会朝健康方向发展。
二、身教重于言传,教师真心实意的身教非智力因素的的教育活动,最重要的是教育者用自己健康的情感、人生态度与价值选择去影响学生。
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教师言真意切的讲述,让学生深受感染,这样学生也能对自己平时不尊重老师的行为有了深入的反思,对自己以后如何尊敬老师有了思考,从而促进了教学的有效落实。
教师要真心实意的身教,我觉得需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的言语要真切,且不可挖苦或讽刺学生。
其次,教师一定要注重言行一致,课堂上怎样说,生活中就怎样做。
再次,教师善于用鼓励的言语、眼神激发学生真实情感的流露,引导学生达到既定的情感目标。
三、创设情景、学生积极尝试积极创造有利于学习主体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这种尝试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认知,形成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几点对策
提高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的几点对策《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目的。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笔者认为要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实际效果,就要切实遵循新课标的基本理念,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和谐发展,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构建起全新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使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现生活化、活动化、综合化。
一、创新教学内容,力求教学内容生活化(一)教学内容源于学生生活思想品德课程的理念是: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
经验告诉我们,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因此教师要树立一种新的教材观,摈弃那种“教教材”的课程生活。
教师应带着教材走向学生的生活和生活中的学生,在教材与学生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
例如:讲述“我国的政治制度”这一课时,结合贺州市八步区正在进行的新一届人大代表的选举,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各自所在的居委会、村委会去了解哪些人有选举权哪些人没有选举权,代表的选举方式,候选人的资格以及选举的程序等,最后根据调查的材料在课堂上进行模拟选举。
(二)教学形式贴近学生生活要实现品德教学生活化,还必须在品德教学中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如游戏、访问、调查、小品表演等,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耳朵倾听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这样才能最终形成学生的道德观念。
如讲述“竞争与合作”这一课时,让学生玩“双人夹球游戏”,游戏中懂得了要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创新教学方法,力求教学形式活动化(一)教学内容活动化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
”把有关教学内容活动化,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应同步进行改革。
笔者在从事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些成功的教改思路。
我认为要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教改优化:一、优化教师形象,提高教书育人的可信性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教师的表率作用,孔子是最早提出“以身作则”的教育原则的人,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五十年代曾提出:“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
”所以,一个政治教师如果自己没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没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没有嫉恶如仇的正义感,没有严格的纪律性,没有广博的知识和扎实的专业基础,没有严谨的治学态度,便向学生灌输思想政治的有关理论常识,想叫学生诚学之、笃信之、躬行之,恐怕是异想天开。
二、优化教学模式,体现教法的新颖性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可见,哪怕是最先进的教学模式,不看实际一律套用,搞一贯制也会僵化。
所以,我们应尽可能地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以新颖的最合适的教法,来求得学生最佳的学习状态、浓厚的学习兴趣,取得最好的教学实效。
三、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设赏心悦目、引人入胜的教学环境、氛围,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会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作为一名授课教师,应注意在教学中创设轻松愉快的情感氛围,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自觉思考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探求的能力。
四、优化“讲”的方法,提高讲课的艺术性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最基本手段是“讲授”,但怎样讲却大有学问。
同样的内容,不同的人,不同的讲法,效果会大相径庭。
毛主席曾把“语言无味,像个瘪三”列为党八股的一大罪状,但时至今日,这种“瘪三”还不少。
诸如照本宣科、罗罗嗦嗦、平铺直叙、有气无力等,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在我们的一些课堂中。
如何增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
如何增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作者:侯国玲来源:《成才之路》2011年第28期新课程背景下,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强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我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实效性树立新的教师观,转变教师角色。
树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活动成为课堂的中心,让实效成为课堂的灵魂”的教学思想,完成由传授者向促进者的转变,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变,由形式主义向讲究实效的转变。
建立平等、和谐、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拓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努力成为新时期的优秀教师。
二、关注教学流程,突出实效性(1)教学设计要突出“生活性”的时效课堂。
制定教学策略时,要走进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心灵,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生活素材,创设现实生活情景,让生活成为品德教育的起点,引导学生回归生活,贴近生活,与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相结合,体现“生活化”的时效课堂。
通过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经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2)以“活动”为载体,促时效。
整合学习内容,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学生思维,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自我发展。
如:可采取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方法,正反两方辩论、小组合作、演讲、开主题班会、格言启迪、人格感染、时事点评,开展社会调查,利用电视栏目《实话实说》《焦点访谈》《道德观察》形式或借鉴相关片段进行灵活的教学,激活学生思维的兴奋点。
还如:在讲“公民的人身自由”时,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焦点访谈》相关内容片段,让学生认真分析片中当事人小张受到哪些伤害,然后分组讨论作为当事人该如何正确地去维护自己的人身自由权。
同学们激情高涨,七嘴八舌讨论非常热烈。
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懂得了什么是公民的人身自由,以及如何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真正起到了思品教育的实效性。
三、注重情感渗透,增强时效性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情感教学,情感教育的落实是教育的关键。
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几点建议
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几点建议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初中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法律意识。
为了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道德与法治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理论的灌输,更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体现。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法庭,开展模拟法庭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了解法律的应用和实践过程。
也可以组织道德实践活动,如参观福利院、社区清洁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感受道德的价值和意义。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承担者,他们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教学技能。
学校应该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水平。
要给予教师足够的支持和资源,让他们能够有条件开展有效的道德与法治教学。
加强家校合作。
家庭是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的重要环境,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沟通和合作。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或家庭活动,向家长传递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帮助家长更好地参与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
学校应该及时反馈学生在校表现给家长,让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情况,共同关心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
注重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的性格、兴趣和特点都是不同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对于立志从事法律相关职业的学生,可以开展更深入的法律知识和实践教学;对于习惯不好的学生,可以开展道德规范教育等。
通过个性化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
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家校合作,以及注重个性化教学。
只有通过这些努力,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法律意识,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做好铺垫。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摘要】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目前存在着师资水平不足、缺乏实践能力培养、课堂教学单一等问题。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应该加强师资培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丰富教学内容,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通过这些举措,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将得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同时也能更好地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素养,使他们成为有担当、有情怀的新时代建设者。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师资培训、教师专业水平、学生实践能力、教学内容、课堂吸引力、激励机制、现代技术手段、综合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作用。
1. 引言1.1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性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途径,是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升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积极向上的品质,从而健康成长,成为德才兼备、有担当、有情怀的社会栋梁。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关系着社会的未来发展和进步,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富强。
只有加强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才能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接班人。
1.2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在当前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解决。
一些老师的思想品德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有待提高,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认识,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理解和把握。
现阶段社会风气日益浮躁,道德风尚有所败坏,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要,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探析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
新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对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更强,让学生能够成为新课堂的主人。
在试用思想品德新教材的过程中,笔者尝试情境教学,所谓情境教学,就是为了达到既定的教材目的,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引入或创设与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实效。
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一、开阔思维空间,创设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是动脑思考,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
只有在活跃、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具有的问题意识才能充分表露和发展。
在教学活动中,我特别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积极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都应充分肯定,并对合理的、有价值的一面,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扩大思维中的闪光因素。
课堂教学中通过设疑引思,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疑”是激发思维的起点,“疑”是激发思维的动力,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吸引学生的独特条件(如时政热点、名人轶事等),把思想品德教学置于广阔的社会现实中,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开阔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以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构建生活课堂,创设故事情境中外教育名家的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真实生活的典型化。
在教学中我们围绕教学目标,运用教材个性化、生活化,具有亲和力这一特点。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并针对学生思维的疑点,难点设计问题。
发动学生充分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小故事,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表演,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指导学生行为实践,促进知识内化,做到知行统一。
在学习《交往讲艺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回想自己曾经历过的家庭冲突,然后设计成小品表演。
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几点建议
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几点建议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初中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要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以下是几点关于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建议。
一、丰富教学内容,引入实践案例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学生往往只是单纯地接受一些道德法律知识,而对于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却不明确。
我们应该丰富教学内容,引入实践案例,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了解道德法治知识如何在生活中发挥作用。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比如模拟法庭、社会实践等,让学生亲身体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应用。
二、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跨学科教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应该贯穿学科教育的全过程。
我们可以将道德法治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结合起来,比如在语文课上讲授一些与法律相关的文学作品,或者在历史课上讲授有关法律制度的变迁等等。
这样既能增加学生的学科知识,又能够提高他们对道德法治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培训要想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首先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和专业素养提升。
学校应该定期举办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相关培训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们要多参加相关的学术交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
四、建立多元化的评估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估机制。
除了考试成绩外,我们还要重视学生的品德评价、综合素质评价。
通过多样化的评估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习成绩,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
五、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学校与家庭是学生成长中最重要的两个环境,要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学校和家庭应该密切合作。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学校的道德法治教育的内容和重要性,引导家长履行监护责任,多参与学生的道德教育。
与此学校也应该加强对学生家庭环境的了解,针对不同家庭背景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
[]2012.863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需要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师紧跟时代步伐,根据学科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特点创造性地采用新颖、务实、多样的教学方式,把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作为中学改进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
下面,我根据些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心得。
一、充分利用教科书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教科书中有许多漫画、图片和资料,这些资料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具备较强的典型性。
教师应该认真研究这些典型材料,探究如何运用典型材料去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情趣盎然,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
教师讲授理论前,先让学生阅读典型材料,加以分析、讨论、归纳总结,让学生自己形成看法。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既掌握了书本知识,又能够运用书本知识去解释社会万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讲授《多重角色,多种责任》一课时,教科书中配有一组图:我与爸爸、妈妈、同学、售货员、医生等。
我们可先让学生看一下图,而后讨论:遇到这些人或与他们交往时,自己会扮演什么角色?怎样才能扮演好所扮演的角色?这样,会使学生体会到日常生活中我们所应扮演的角色和所担负的责任。
这十分有利于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宗旨,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
二、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学生的生活是科学世界的根本,是思想品德知识的事理之源。
道德的学习与提高是在生活中实现的,脱离了生活,德育就毫无意义。
因此,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底子,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融会贯通,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方面充分体现生活性的特点。
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利用教材和课堂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这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满足学生的好奇求知需要人们对新异事情产生好奇情绪并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活动欲望称之为好奇心。
求知欲望则是好奇心的进一步升华,是人们渴望获取知识的一种心理活动。
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几点建议
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几点建议道德与法治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全面素质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教学效果不够明显,缺乏实效性。
要想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进和调整。
下面我将就此提出几点建议。
要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首先需要转变教育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参与性和实践性。
而现在的社会已经不再需要为考试而学习,而是需要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态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参与主动思考,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只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才能真正增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
注重生活化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为了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还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只有将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充分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可以通过辩论赛、主题演讲、实地考察等形式,让学生参与从而丰富了解和掌握知识。
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而且还能够帮助他们将所学的知识转化成为自己的观念,增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
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要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还需要在学校开展相关的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塑造和提升的有力保障,只有通过文化建设,才能够实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目的。
学校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主题教育周、宣传栏、文化墙等途径,引导学生在校园这个特殊的环境下接受道德法治的熏陶,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观念。
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而且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认识,增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在多年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的经验,论述了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改进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方法和途径,包括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创新、先进教学手段的使用等。
通过几年的实践,笔者所带班级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积极性有明显提升,同时,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逐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实效性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7-0104-02
一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的需要,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地位在学生的学习中越来越重要,这就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其时效性,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重视实际教学,又不脱离理论,尽量使课程每一个知识点与生活实际联系,这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多年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一直延续的准则。
因此,本人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非常注重引导学生理论联系社会实际、思想实际,把学习和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达到理论与实际、学与用、知与行的统一,使所教学生懂得理论知识来自社会实践,又能用它指导社会实践,去揭示事物的本质。
通过几年的坚持和实践,我发现学生学习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提高了,效果明显了,例如学生们能将深奥、抽象的知识变简单化、形象化,学生们能够主动学习初中思想品德课。
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性,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把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理念植入到学生的内心并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这是每一个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从事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我有一些思考,在此与初中思想品德课任课教师进行交流。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众所周知,初中学生来自各个不同小学,所以,他们刚进入初中时,大多数同学互不相识,虽然有的能很快地融入班集体,但也有不少同学觉得离开了熟悉的小学校园和熟悉的老师,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是一个很大的生活转变,不适应,难以融入新的环境、新的老师和班集体,具有强烈的孤独感。
针对上述问题,我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以合作
学习的方式,让每一个同学在合作学习中不断认识新的同学,融入新的班集体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较快地适应新的人际关系的能力,让来自各个不同学校的学生都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接受新的同学、新的老师、新的学校,在相互关心和爱护中找到归属感,从而我和学生之间也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只有师生关系是和谐的,学生们才能无拘无束地自主学习。
学生们也会喜欢这位教师,进而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这样同学们才能热爱思想品德课,
才能积极地去学习初中思想品德课。
众所周知,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努力创造一种平等、民主与自由相统一的教学环境,使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明确自身的主导作用,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者、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形成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一个融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发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毫无兴致,思想品德课堂通常较沉闷,学生提不起精神。
针对这种现象,我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经常穿插一些小故事,结合目前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
例如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和话题进行课堂教学,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投入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去,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进行一半的时候,我会用自己的家乡话或者模仿名人的语言,刺激学生听课的兴趣。
例如有时模仿初中学生比较喜爱的笑星小沈阳来活跃课堂气氛,顿时同学们就活跃起来,不再沉闷,这样我就在学生们热情高涨时进行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
提高思想品德课学习积极性很重要的一点,是课堂的教学技巧。
教师的课堂气氛是学生学习的关键。
教师的教学模式要积极互动。
学生不应一味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学习思想品德课的本质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交流,为了我们自己。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教师应与学生共同探讨,明确思想品德课的学习目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先让学生进行预习,让学生对当天的教学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充分利用好课堂的教学时间。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不同,所以教师应民主、客观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都能感受到课堂的温暖。
对于水平稍欠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些较简单的问题来让其作答,让学生有参与感,感到自己也是班级的一份子,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优秀学生,教师应提些具有深度启发的问题让其思考,促其进一步提高。
教师还应培养学生复习的良好习惯,布置一些课后习题让学生解答,巩固课堂知识,让学生保持对思想品德课学习的热情。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教学效果
教材是从事教学的根本依据,以教材为依据但又不能抛弃教材随心所欲,授课必须源于课本又不拘泥于课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就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
教师要由教材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使用者,只有做到整本研究教材,把握教材体系,深入了解内容,才能寻找到整本教材的价值取向,才能灵活地运用教材,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
尤其是当代中学生的好奇心极强,他们非常乐于接受新事物。
所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能够使图文并茂,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并在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使学生的感受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等综合能力得以全面提高。
于是获得一般课堂上无法达到的效果,以及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入情、入景、动情、想象,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发现探索的乐趣,表达他们的独创性,培养和发挥创新能力。
五结束语
建设高效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需要广大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从自身着手,探索更适合学生、吸引学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实现健康、全面、自由的发展。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高自立自强的能力,在合作学习中提高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在探究性学习中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让思想品德教学的德育功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李国红.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j].新课
程学习,2012(6)
[2]刘仕安.新课改后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j].
中国校外教育,2008(5)
[3]王香花.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
2011(19)
[4]邱海东.浅谈思品课中的自主性学习[j].新教育,2009(4)
[5]李永龙.把好课堂教学的最后一关:思想政治课结课方式例谈[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10)
〔责任编辑: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