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_化学键(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回顾这三个过程中的微观变化
【展示】
①
②
③
【板书】化学键:相邻原子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引导学生注意:①相邻原子(也可以是离子)②强相互作用
【投影】
思考:①和②哪一个是化学键?均存在着相互作
用。但分子之间的
作用力微弱,晶体
内离子之间或分
子中原子间相互
作用强烈
观察、分析
回答
②的相互作用力
强,属于化学键
为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分
析吸收热量的用途,课堂中
利用PPT展示物质变化前后
的亚微观结构,使得变化过
程形象化、直观化。
引导学生结合上述交流研
讨内容感受化学键的含义。
学以致用,巩固对化学键的
理解
新知探究2:化学键探究二:化学键的形成
(1)化学键的成因
【播放视频】氯气和钠、氢气的反应视频。
【过渡】化合价是元素在化学变化前后表现
出来的性质。由此可见Na、H、Cl原子重新
结合成NaCl和HCl的过程应该与原子最外层
电子有关,那它们是如何结合的呢?
【交流研讨2】
观看视频,写出反
应方程式。标出
Na、H、Cl三种元
素的化合价
画出氢原子、氯原
提供宏观事实——氯气和
钠、氢气能在一定条件下反
应生成新的物质,利用反应
前后化合价的改变,引导学
生深入开展微观本质的探
究。
的形成 1.画出H、Cl、Na三种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
图。
2.H、Cl、Na原子的结构稳定么?什么样的
原子结构是稳定的?
3.H、Cl、Na原子需要怎样才能达到稳定结
构?
(2)共价键观念的建立
【小组合作】组合稳定的氯化氢分子
你实验盒中的红色圆纸片代表氢原子,绿色
的圆纸片代表氯原子,图钉代表原子最外层
的电子,请你们小组合作组合稳定的氯化氢
高中化学_化学键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离子键》教学设计
前言
现今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为建立新型教育方式和教育模式提供了新思维、新方式,而且也为学生课堂学习营造科学探究环境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学生在网络提供的丰富学习资源中,通过检索,获取自己想要知道的知识,并将其运用到所要学的课程中去,获得自己的认知,从而发展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实现“学会学习”的目标。因此,网络教育也为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分析实例了解离子化合物的概念,并能识别典型的离子化合物。
(2)了解离子键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为学生对物质形成奠定理论基础。
(3)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以及常见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NaCl形成过程的分析,引导学生注意离子键的形成特点,学会学习概念的方法。
(2)通过观察分析钠与氯气的反应,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离子键的知识,让学生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
(2)结合教师提问引导,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能力,合作意识和主动学习精神。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探究意识和分析能力,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会带着问题上课。在初中他们已经学习了氧、氢、碳、铁等元素和它们的一些化合物,学习了一些有关原子结构的知识,初步了解了元素的性质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有密切关系,以及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和化合价的实质。高中碱金属和卤素的学习,又清楚地说明了在元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而在《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这一章也更进一步地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在这些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离子键的知识。
《化学键》高一化学说课稿
《化学键》高一化学说课稿
《化学键》高一化学说课稿1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是《化学(必修)2》中第二章第一节内容,继初中的物质变化、化学反应之后,通过对化学键概念的建立,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和化学反应的本质;同时以“化学键”为桥梁,引导学生从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两个角度认识化学反应,为后面研究化学反应的利用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了解化学键的含义以及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增进学生对物质结构的认识。
通过了解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实质,使学生初步学会如何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学好问,勇于探索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和对化学反应的实质的理解。
难点:对离子键、共价键形成特点的理解。
二、说教法
1、情景激发
本节课教学内容抽象,这就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2、小组讨论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通过小组讨论,学会思考、分析和总结。
3、多媒体教学
本节教材概念多,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强,可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使抽象概念形象化。
三、说学法
本节课我通过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自然而然提出问题,通过观看动画、问题讨论,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感受成功的乐趣,同时又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
高中化学_化学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化学键》教学设计
引入]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食盐,食盐对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知道食盐就是氯化钠,它是由钠和氯两种元素组成的,那么,钠和氯是如何形成氯化钠的?是什么作用使得Na+和Cl-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这节课我们就研
究这个问题。
板书] 第四节化学键
设疑过渡] Na+与Cl-通过什么方式形成NaCl的呢?思考讨论] 1、请同学们写出Na和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Na和Cl的原子结构是否稳定?通过什么途径才能达到稳定结构?
2、请写出Na+和Cl-结构示意图,并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NaCl的形成过程。
动画投影] 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NaCl的形成过程。
讲述] 原子结构示意图必须把原子核所带电荷和核外不同层上的电子数全部表示出来,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变成Na+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多媒体展示氯化钠的形状及空间结构
投影形成过程
元素符号周围把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表达出来就可以把原子的结构特点表达出来,这就是电子式。
板书]3、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1)电子式: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这种式子叫做电子式。
学生讨论] H、Na、 Mg、Cl、O等原子的电子式。
反馈矫正]
明确] 1、电子式中的电子一般要尽量对称美观。
2、同主族原子的电子式基本相同
提问] 你是否能写Na+ 、Cl-、Mg2+、 O2-等离子的电子式?
学生讨论](略)
投影答案]
讲述]金属原子失去了最外层上的电子变成阳离子达到稳定结构,书写电子式时阳离子最外层上的电子通常不表达出来,所以阳离子的离子符号就是它的电子式;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所以阴离子的电子式要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用小黑点表示最外层的8个电子并且加上n-来表示,n表示阴离子带的电荷数。多媒体投影练习
高中化学_化学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化学键》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初中介绍了离子的概念,学生知道钠离子与氯离子由于静电作用结合成化合物氯化钠,又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的,但并没有涉及到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以及化学键的概念。本节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对学生的微粒观和转化观较深层次的学习。
2.从分类的角度上来看,前面有了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本节内容则是从物质的微观结构上进行分类,根据物质的成键方式,将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和共价键,共价键再分为极性键与非极性键。在教学中要注意与前面知识的联系,一是各种化学键与各类物质的关系,二是化学键变化与化学反应的关系。
3.课标要求
在本节教学中,对化学键的要求并不高,教学中应当根据课标要求,注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和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顺序及认知规律,降低难度,注意梯度。在电子式的教学中,不必用太多时间将各种物质电子式都要学生练习一遍,取几个典型的投影出来让学生知道书写时的注意事项就行了。并且交待学生不要花太多时间去钻复杂物质的电子式,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电子式的书写。要注意本节课概念较多,且概念又比较抽象,因此要注意教学手段的科学使用,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功能,增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理解离子键的概念,知道常见物质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了解形成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简单规律;(2)知道电子式含义,能用电子式表示简单的物质及其形成过程;(3)了解键的极性;(4)了解共价键的概念,从化学键的变化角度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化学键》教学设计【高中化学必修2(人教版)】
《化学键》教学设计
1.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第3节。初中介绍了离子的概念,学生知道钠离子与氯离子由于静电作用结合成化合物氯化钠,又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的,但并没有涉及到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以及化学键的概念。本节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对学生的微粒观和转化观较深层次的学习。为今后学习有机化合物、化学反应与能量打下基础。并通过这些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所以这一课时无论从知识性还是思想性来讲,在教学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2.从分类的角度上来看,前面有了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本节内容则是从物质的微观结构上进行分类,根据物质的成键方式,将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和共价键(在选修3中再介绍金属键),共价键再分为极性键与非极性键。在教学中要注意与前面知识的联系,一是各种化学键与各类物质的关系,二是化学键变化与化学反应的关系。
3.课标要求。化学键的相关内容较多,教材是按照逐渐深入的方式学习,课标也按照不同的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本节的课标要求为:“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第三章《有机物》要求“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选修4《化学反应与能量》中要求“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中要求“能说明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了解晶格能的应用,知道晶格能的大小可以衡量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强弱;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能说明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知道金属键的涵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高中化学_化学键与物质构成(第1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化学键与物质构成(第1课时)》教学设计
本节教材分析:
(一)教材特点
本章教材引领学生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等视角比较全面地认识化学反应。本章教材以“化学键”为桥梁,将学生对化学反应物质变化的实质从宏观水平发展到微观水平,再分别建立“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的快慢”“化学反应的限度”等认识化学反应的新角度。在此过程中一方面丰富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角度,另一方面从“宏观”到“微观”,从“静态”到“动态”,继续转变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方式。本章最后以“汽车中的化学为“微项目”研究课题,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进行回顾、总结,深化和提升学生对化学反应研究的应用价值的认识。
(二)知识框架
化学键离子键与共价键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化学键的含义以及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奠定学生对物质形成的理论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各抒己见,通过对老师提供信息的处理,学会多方位多角度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通过对化学键、共价键、离子键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等形式,关注学生概念的形成。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的的含义
2.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实质
【难点】
1.对离子键、共价键的成因和本质理解。
2. 针对共价键和离子键,这些比较抽象的概念,要以某一实例出发,展开分析剖析,从中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联想质疑,形成概念。
第三节化学键-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2019版)教案
第三节化学键-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2019版)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元素结合产生化合物的基本过程。
2.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及其种类。
3.掌握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特点、性质及应用。
二、教学重点
1.各类键的性质及应用。
2.化学键的概念及意义。
3.化合物的组成及性质。
三、教学难点
1.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异同。
2.化学键的概念、种类及其意义解释。
四、教学内容
(一)引入
教师可准备一些常见物质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分组讨论其组成及基本性质,
并引出化学键这一概念。
(二)理论部分
1. 化学键的定义及种类
讲解化学键的定义,即由原子通过共用或转移电子而形成的结合体系。
具体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三种;离子键是电子由金属原子转移给非金
属原子而形成的键;共价键是电子通过原子间共同使用而形成的键;金属键是金属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键。
2. 各类键的特点及性质
1.离子键:高熔沸、易溶于水、导电性能优良,易形成晶体结构等。
2.共价键:通常是非金属间的键,熔沸点低、极性明显、不导电等特点。
3.金属键:金属原子之间的键,导电性能极佳、高熔沸点、高硬度、良好延展性及韧性等特点。
3. 案例分析
可以以NaCl、水和铁为例,分别讲解其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构成,并讨论其基本性质和应用。
(三)实验环节
教师可准备一些实验材料,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从实验的数据和结果中体会各种键的差异性和特点。
(四)课堂练习
针对所学的内容,设计一些思考题和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和互动。
五、教学评价
1.学生的参与度;
2.学生对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掌握程度;
高中化学化学键教案
高中化学化学键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和认识化学键的概念;
2. 掌握化学键的分类及其特点;
3. 理解化学键在物质性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4. 能够解析简单的化学键类型、结构和特点。
二、教学重点
1. 化学键的分类及特点;
2. 化学键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1. 化学键的概念和分类;
2. 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四、教学准备
1. 教学PPT;
2. 实验室设备及实验材料;
3. 学生实验报告。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实际例子引入化学键的概念,例如氢氧化钠的形成及氢键的作用。
2. 知识讲解(15分钟)
- 化学键的概念:化学键是原子或原子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它使原子团能够稳定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分子或晶体。
- 化学键的分类:
a. 离子键:由正负电荷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形成,通常发生在金属和非金属之间。
b. 共价键:由电子的共享形成,通常发生在两个非金属之间。
c. 金属键:由金属原子间的金属键形成,金属元素常以金属键形式存在。
d. 氢键:由氢原子与非金属原子间的吸引力形成,常见于含有氢原子的化合物。
e. 范德华力:由分子间的瞬时极性引起的相互吸引力。
3. 案例分析(20分钟)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化学键在不同物质中的应用,例如离子键在盐的晶体结构中的作用,共价键在水分子中的作用等。
4. 实验操作(30分钟)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化学键类型及其特点,并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5. 实验分析及讨论(15分钟)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分析不同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和特点,并进行讨论。
6. 归纳总结(10分钟)
高中化学必修1《化学键》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必修1《化学键》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教材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物质结构是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化学键的相关知识在必修模块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化学键是“物质结构与性质”的深化理解,使学生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是“结构决定性质”研究思想的体现与运用;同时通过化学键概念的建立,学生可以认识到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为从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构成和化学反应打开一扇窗;同时,化学键的概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变化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过程,这也是解释化学反应有能量变化的原因。以“化学键”为桥梁,引导学生从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两个角度认识化学反应,还为学生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打下基础。本节课对于学生形成微粒观,变化观和能量观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与素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通过微观角度分析物质的形成,进而理解宏观的化学反应是微观的离子之间的重新组合,理解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帮助学生初步形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基本概念,理解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模型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理解根据该模型进行化学反应过程推理的科学思想。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裂解化学键理论在化学研究中的具体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理解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重难点
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简单电子式的书写。
课前准备
学生复习原子结构、氧化还原的知识,预习本课内容;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而这些元素组成的物质却有数千万种,那么为数不多的元素的原子是通过什么作用形成种类繁多的物质的呢?
化学键说课稿
化学键说课稿(一)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1.教学内容:高中化学第二册(必修)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包括:①化学键,②离子键,③共价键,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2.教材所处的地位: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后学习化学键知识。本节内容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分子结构知识——化学键的学习,学习这些知识有利于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认识。同时对下节教学——电子式的学习提供基础,下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学生首先要知道化学键的概念。学习化学键知识对于今后学习化学反应及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教材分析:第一部分是关于离子键的内容——复习初中学过的活泼的金属钠跟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氯气起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过程。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对这段知识进行复习,同时予以拓宽加深,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离子键的概念;第二部分是关于共价键的内容——跟离子化合物一样,复习初中学过的氯气和氢气起反应形成共价化合物氯化氢的过程基础上提出共价键的概念;第三部分介绍非极性键和极性键,它是对共价键知识的加深,学生学习了共价键之后,必然要考虑成键原子之间对共用电子对吸引能力的大小以及共用电子对在成键原子间的位置,教材回答了学生的疑问,引出了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概念。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典型化合物形成的分析,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含
义,进而认识化学键的含义
(2)、理解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
(3)、知道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化学键的重组
高中化学键教案
高中化学键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种类。
2. 掌握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和氢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3. 熟练应用Lewis结构图表示分子中的化学键。
4. 理解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
1. 化学键的概念和种类。
2. 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和氢键的特点和形成原理。
三、教学难点
1. 化学键种类的区分和特点。
2. 化学键的应用和作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图片或实验现象引入化学键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化学键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 理论讲解
(1)共价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2)离子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3)金属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4)氢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3. 实验演示
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化学键在实验中的表现,并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键的特点。
4. 练习
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或实例分析,巩固对化学键的概念、种类和特点的理解。
5. 应用
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分子结构和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作用和影响。
6. 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作用,并引导学生思考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方向。
五、作业
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
化学键的种类: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氢键
共价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离子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金属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氢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键的认识和理解得到了加深,对不同类型的化学键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学生也学会了应用化学键的知识分析分子结构和化学反应过程。下一步可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和实践。
化学键(一) 教学设计-2020年秋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
化学键课时1
P1:同学们大家好,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化学键》第一部分的内容。P2:
P3:请大家观察一组化学反应的图片,图片向我们展示了宏观的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使我们懂得了一些宏观上的反应规律,并发现了化学反应中的美。而当我们从分子、原子水平去认识这些美丽的化学反应时会感受到一个更加神奇的微观世界。那么这些美丽的化学反应的微观原理是怎样的呢?
P4:我们周围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和用途,努力寻找他们之间的内在规律,科学家们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它们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了元素周期表。
P5:那么这些元素的原子是通过什么作用形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物质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一步展开本节课的学习。
P6:请大家回顾所学知识,Na原子、Cl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钠原子要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需要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而氯原子要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需要要得到1个电子。在前面章节中我们学习了钠与氯气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反应中也体现了钠元素的金属性和氯元素的非金属性。
P7:请大家观看钠与氯气的反应视频来了解氯化钠的形成过程。视频中:钠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有大量的白烟生成。
宏观上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物质氯化钠,微观上钠原子和氯原子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呢?
P8:我们继续来观看一段视频资料。
P9:结合原子结构的知识,我们来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而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的一个电子转移到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形成了带正电荷的钠离子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它们依靠某种作用力形成氯化钠。化学上把像钠离子和氯离子一样结合在一起的作用力称为离子键。
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
2、使学生了解化合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3、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离子建的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通过对离子建的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离子键、共价键
教学难点:化学键概念、化学反应的本质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设问]自然界中存在各式各样的化合物,那么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学生回答]由离子与离子或原子与原子组合而成的。
[教师讲解]很好,那么离子与离子或原子与原子是如何结合成化合物的?
[学生回答]化学键
[板书]第三节化学键
[教师讲解]根据原子和原子相互作用的实质不同,我们可以把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不同的类型,首先我们来学习离子键。
[板书]一、离子键
1、离子键的形成
[演示实验]钠在氯气中燃烧
[学生观察记录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现象:黄色火焰,白色烟
化学反应方程式:2Na+Cl2点燃2NaCl
[设问]金属钠与氯气是如何形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
(钠原子易失电子,而氯原子易得电子)
Na-e-Na+Cl+e-Cl-
[学生思考交流]
[教师讲解]金属与非金属原子间通过电子得失而分别形成阴阳离子,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而结合成离子化合物。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
《化学键 第1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新课标)】
化学键
第1课时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通过微观角度分析物质的形成,进而理解宏观的化学反应是微观的离子之间的重新组合,理解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帮助学生初步形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基本概念,理解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模型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理解根据该模型进行化学反应过程推理的科学思想。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理解化学键理论在化学研究中的具体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理解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离子键的概念,简单电子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元素周期表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有一百多种。然而,由这一百多种元素的原子构成的物质已超过一亿种。那么,元素的原子之间通过什么作用形成如此丰富多彩的物质呢?
二、讲授新课
【设疑】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什么?(电子的转移)包括几种情况?(两种,一种是电子的得失,例如,生成NaCl;另一种是共用电子对的偏移,例如,生成HCl)
【思考与交流】钠原子与氯原子是如何形成氯化钠的?
【投影】钠原子与氯原子形成氯化钠的过程
【讲解】钠原子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转化为Na+,氯原子得到钠原子失去的这个电子,转化为Cl-,带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形成氯化钠。这种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成键三要素:①成键粒子:阳离子和阴离子;
②成键本质: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③成键元素:一般是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
【板书】化学键
化学键教材分析
化学键教材分析
一、课程标准
1、了解物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
2、能较为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和分子结构;
3、使学生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
○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3.使学生理解共价键的概念,初步掌握共价键的形成,加深对电子配对法的理解。
○4.理解极性键、非极性键、化学键的概念。
○5.使学生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3.通过对氯化钠的认识,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认知,形成科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4.通过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培养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重新认识已知的化学反应,引导学生从宏观现象入手,思考化学反应的实质,通过对化学键、共价键、离子键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三、重难点
1、重点
○1、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的的含义,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实质。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及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难点
对离子键、共价键的成因和本质理解。
四、教材分析
1.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第3节。初中介绍了离子的概念,学生知道钠离子与氯离子由于静电作用结合成化合物氯化钠,又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的,但并没有涉及到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以及化学键的概念。本节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对学生的微粒观和转化观较深层次的学习。为今后学习有机化合物、化学反应与能量打下基础。并通过这些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所以这一课时无论从知识性还是思想性来讲,在教学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
(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学生能掌握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的好奇心;
(2)通过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的分析,学生可以获得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1.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媒体选择
1.3—1让学生欣赏物质世界的神奇多彩,播放网上下载录像。创设情境,欣赏审美,陶冶情操,引发动机,在教学中使用方式:播放——提问——讨论;
1.3—2帮助学生理解离子键概念,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播放来自网络动画(NaCl形成过程)以及离子键形成的录像,在教学中的作用:呈现过程,形成表象,建立概念,使用方式:播放——讨论——归纳总结。
1.3—3拓宽学生视野,大概了解离子晶体的结构,播放来自网上的动画,氯化钠的晶体结构,在教学中作用展示事例,开阔视野,使用方式:设疑——播放——讲解;
1.3—4帮助学生归纳总结,电子式规范书写注意事项,播放自制的页网内容,媒体的作
用,归纳总结,使用方式:练习——讨论——播放——总结四、教学程序
五、课堂评价建议
(一)对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度,可以通过纸笔测验的方式来检查。
(二)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度,可以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和评价过程中来检验。
课堂表现评价表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
【学情分析】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化学中的重要理论知识,也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元素化合物等化学知识进行综合、归纳,从理论进一步认识、理解。同时,也作为理论指导,为学生继续学习化学打基础。针对本节内容,学生情况有以下几个特点。
1.知识储备:学生初中认识到的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与微粒的关系;通过前面对于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仅有的约110多种元素构成了千万种物质,就会思考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通过原子结构知识学生了解粒子稳定状态变化;通过实例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变化的实质。
2.学习问题:对化学键专题的学习,里面涉及的概念较多,内容相对抽象。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虽然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学生掌握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应低起点、小台阶,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效果分析】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各种媒体提供信息及时有效,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表现积极主动活跃,能初步做到自我发现与解决问题,师生、生生配合默契,集体合作意识浓,通过课堂形成性测试,结果发现,百分之九十以上学生能达标,教学效果明显。
1.知识目标达成情况
2.过程与方法目标达成情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达成情况
课堂上设置了抢答和必答两类反馈环节,使得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同时注重了同组之间、组与组之间的团结与合作,让学生深深的认识到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在学习过程中既学习了知识同时又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总之,有效的提高课堂练习的质量,需要很多策略相互使用,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下需要智慧的、合理的采用相应的策略。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练习设计策略还有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让我们用生活理念设计练习,用课改理念实施练习,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让化学练习真正贴近学生,优化教学,真实有效地散发它应有的魅力和生命力。
【教材分析】
一、内容分析
1.地位和功能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元素化合物等知识进行综合、归纳,从理论进一步加深理解。同时,作为理论指导,也为学生继续学习化学打下基础。
这部分知识既是化学2(必修)的内容,也是选修化学的基础。
2.内容的选择与呈现
根据课程标准,有关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在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均有教学要求,作为必修模块中的内容,比较简单、基础,较系统地知识将在选修模块中安排。
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教材没有具体介绍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而是直接给出了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简单规律。较系统的知识将在选修模块中继续学习。
教材将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以及元素周期律作为重点内容。以碱金属和卤族元素为代表介绍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代表介绍元素周期律。将元素性质、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等内容结合起来,归纳总结有关的化学基本理论。
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以及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化学键的涵义。
本章内容虽然是理论性知识,但教材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化学史实来引入和解释,使理论知识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相互融合,以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3.内容结构
本章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为框架,先介绍元素周期表,再通过一些事实和实验归纳元素周期律。在前两节的基础上介绍化学键。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结构的知识,以及化合物的形成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初中介绍了离子的概念,学生知道钠离子与氯离子由于静电作用结合成化合物氯化钠,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的,还知道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再分、原子的重新组合,但并不清楚分子再分、原子重新组合的原因,并不清楚这些微粒之间是通过怎样的相互作用构成物质的。本节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对学生的微粒观和转化观较深层次的学习。
通过化学键概念的建立,学生可以认识到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