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第四章 西欧中世纪教育 外国教育史课件
我国佛教洞窟雕刻遍布全国,著名的有敦煌石窟、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和大足石窟等。木雕和泥塑的佛像更是不计其数。
总之,无论是中国的文化史,还是世界文化史,其内容多 与世界宗教相关联。这说明了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宗派的流传, 保存和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
2020/9/30
• 而宗教则是以神秘的方式反映客观世界。因为尽管各种各类的 宗教信仰之内容五基花督八教门的上,帝形,象伊斯各兰异教,的既安拉有,原佛始教的的佛自然崇拜和 祖先崇拜,也有包陀这括,些深道神奥教或的唯哲玉一理皇神与大是帝宇系,宙统均的教属主义于宰此,的。他世并是界且全认能三为、大宗教,但 是,不论何种宗教全均知有、两着全自在个然的最界,基和具人有本类无的的穷内社无会容尽生的:活力。量,支配
2020/9/30
世界宗教是人类历史发到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一旦产生,又深刻地影响 着当、当地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产生了多种多样的 社会历史作用,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需要我们具体分析。
从文化的视角而言,宗教本身也是人类思想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反映 和保存了各有关地区思想文化的丰富内容。同时,它又与文化的其他表现形 态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可以说,在历史长河中,没有世界三大宗教就没有 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的文学、艺术、建筑等灿烂的文化。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问:空气是什么?
答:是生命的保护者。
问:生命是什么?
答:是善的愉悦,恶的忧愁,死亡的预期。 问:死亡是什么? 答:是一种无可豁免的事实,难以捉摸的途径,是生命的哀痛, 事业的完成。
问:人是什么? 答:是死亡的奴隶,暂时的过客。
……
在改革和发展宫廷学校的同时,查里曼还致力于对教
展教育。
在原有宫廷学校的基础上,阿尔琴对教学内容、教学 方法等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
宫廷学校的学习科目: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
天文、神学。
教学方法因人而异:成人没有固定的方法,儿童采用
当时教会学校盛行的问答法。
问:语言是什么? 答:是灵魂的表露者。 问:发出语言的是什么? 答:是舌头。 问:舌头是什么? 答:是空气的鞭子。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 前的近1000年,通称为“中世纪”(Middle Ages)。 这是西欧封建制度从发生、发展到衰落的历史时期。 西欧中世纪教育就是指这一时期的教育。在整个中世 纪,教会学校是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机构,与教会学校 并存的主要是世俗教育。
西欧中世纪的基督教教育
在西欧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基督教会成为一种举足轻重的
政治力量。它在意识形态上居于独尊的地位,并且垄断了
外国教育史 中世纪西欧的教育
(二)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和意义
1、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
• • (1)生产力的发展为中世纪大学的出现提供了必 要性和可能性 必要性:
– A 生产力的发展,工商业的繁荣,使社会对具有世俗工商 业知识的人才具有日益强烈的需求,由此而调动起了人 们的求知欲望。 – B 市民阶层渴望摆脱教会束缚,希望自治、参政,以使工 商业有比较顺畅的发展,需要人们有一定的社会知识。
– 漫长的1000多年的发展,到12、13世纪时,整个欧洲 仅有大学12所。
•
中世纪早期教育内容偏颇。仅以神学为主体。
(二)文化教育特征
1、僧侣垄断了教育权,文化教育权成为僧侣 阶级的特权。 2、僧侣垄断了知识教育权,使教育本身带上 了强烈的宗教性。 3、政治上的严格等级决定了教育必然带上等 级的色彩。 4、教会学校几乎成为唯一的教学形式。
(三)教会教育和僧侣学校
1、学校性质:恩格斯指出:僧侣阶级是当时 “唯一受过教育的阶级”。因此,教会教 育成为中世纪早、中期的主要形式。 • 当时有三类学校:大教堂学校、僧院学校 、教区学校 • 三类学校有其共同的办学目的,一是培养 僧侣;其次是培养为教会服务的人员;再 次是向群众传播宗教。
经院哲学分化: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 A 唯实论,唯心主义派别,其代表人是 安瑟伦。 鼓吹:具体事物是概念的外在表现,概念是先于事 物而存在,个别事物不过是由概念派生出来的个 别情形,偶然现象。 • B 唯名论,具有唯物主义的色彩,代表人 洛色林 他认为:概念只是个别事物的名称和符号,它使人 心灵中的主观的东西;事物是单独存在的,事物 先于概念而存在。
第四章 西欧中世纪教育 外国教育史课件
简言之,基督教提供给世人一个明显的人生指示标,在汪洋大海及 波涛汹涌的狂浪里,凸显出一块安身立命的磐石。在世虽遭逢不公不义 的惨剧,如果有坚毅的斗志与永不迟疑的祷告,就能享受神宠。并且上 帝拥有无比的爱心,即令作恶多端者有自动悔过迹象,则天主就以慈悲 胸怀拥抱匪徒。这种观念,的确具有深远的教育意涵。
俄国学者曾从宗教的外部特征概括说:“宗教是观念、情绪 和活动相当严整的体系。观念是宗教的神话因素,情绪属于宗教 感情领域,而活动则属于宗教礼拜方面,换句话说,属于宗教仪 式方面。”
2020/11/4
我国古代“宗”与“教”二字已具有今日“宗教”之内容。从 词源学方面来分析:“宗”字由“ 宀” 和“示”两部分组成。 “山”(古音棉),古代为房子、深屋之意”。“示”(古音岐)意为 “神祗”。
三、近代大学雏形---中世纪大学
• 产生于11-12世 纪,最初是由一些 有名望的学者或教 授自行组织的学习 中心,后来发展为 进行职业训练培养 专业人才的大学。
2020/11/4
2020/11/4
2020/11/4
中世纪大学的产生
大学的产生
行会 教会 寺院
学习的体制 管理 学位 课程 评价
该事物的信徒,如拜物教;有人说,我什么都不信,只追求生活愉快,则被
第四章中世纪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中世纪西欧的教育
2.中世纪大学的组织形式和特权 根据管理体制的不同,中世纪大学有 两种类型:波隆那型的“学生大学”, 由学生主管校务,欧洲南部的大学,如 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地的大学多 属此种类型。巴黎型的“先生大学”, 由教师主管校务,欧洲北部的大学,如 英格兰、苏格兰、法国、瑞典和丹麦等 地的大学,属此种类型。
取得文学硕士的人就可以选学法学、 医学和神学,分科的专业学完后,则可 获得"博士"学位。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 法主要是讲读和辩论。
第一节 中世纪西欧的教育
西欧中世纪的大学还不是现代意义 上的大学,但它为近现代的大学的产生 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大学自治、学术自 由等大学理念从此萌发,对பைடு நூலகம்世大学产 生了重要影响。
第一节 中世纪西欧的教育
中世纪大学的出现,无论在组织上 还是在思想上,都突破了教会对教育的 垄断局面,从而有益于世俗文化教育的 发展。 中世纪大学还是当时著名学者活动 的舞台和培养一代新人的基地,为文化 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为文 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奠定了基础。
第一节 中世纪西欧的教育
修道院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 “服从、贞洁、贫穷”三种品质的学生。 以圣经为主要的学习内容,也要进行简 单的读、写、算的基本知识的教育。后 来,课程加多加深,逐渐把“七艺”纳 入了课程范围,但贯穿着神学精神。教 师多由修道士和其他神职人员担任。对 学生的管教极为严格,棍棒和鞭条是学 校的必备品。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世纪的教育内容、方式、以及教育的目的。
2、激起学生学习科学技术史的兴趣,扩展知识层面、丰富学习生活。
3、通过以前的教学和现在的教学相比较、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教学重点:学习中世纪的教育内容、两种典型的教育方式即宫廷教育和骑士教育。
教学方法:讲述法、比较法
教学内容:
•1、社会特征:中世纪前期指的是5~11世纪。西欧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在缺乏自己文化的蛮族灭亡西罗马帝国后,基督教在经济、政治、
文化教育领域都占剧独尊地位
•2、儿童观:1)原罪说:认为人生来染有原始的罪孽,人性恶。
•2)预成论:忽视儿童的身心特点,认为儿童就是小大人。
儿童与成年人的区别主要是在于尺寸的大小与知识的多寡等,
要求按照成人标准去规范儿童。
•教育地主要特点:1.文化教育基本由教会垄断。包括神职人员垄断教师职业。以圣经为主要教材及全部教学内容的神学化。
2.教育具有浓厚的宗教性和明显的等级性。其目
的主要是训练僧侣、封建官吏、骑士,以及对平民进行宗
教教育,以维护封建主的统治。
•教会教育:1)寺院(修道院)学校
•2)主教学院(上述学校招收僧侣及贵族子弟,以培养僧侣及封建官吏为主要任务)
•3)教区学校(招收平民子弟)
•教育内容中神学处于“王冠”地位,此外还有贯穿宗教目的的“七艺”(在修道院及主教学校中),无体育。强迫学生盲信盲从。
以宗教道德取代世俗道德。
•世俗封建主的教育:一、宫廷学校:设在宫廷中、以培养王公贵族子弟为己任。主要学习七艺,教学方法采用教会学校盛行的问答法。
•二、骑士教育:是西欧封建社会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主要目标是培养勇猛豪侠、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它与等级鲜明
第四张 中世纪的教育
第四章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教学目标:本章应在了解西欧中世纪经济、政治、思想意识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中世纪早期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的基本特点;中世纪后期大学的产生及其意义,以及城市学校的产生及其概况等。
教学时数:6学时
考研大纲:
1.基督教教育基督教的教育形式、机构和教育内容;基督教的教育思想。
2.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宫廷学校;骑士教育。
3.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
4.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
西欧中世纪的时间界定:公元前800年,罗慕路斯兄弟在第伯河口建立了罗马城,逐渐形成了罗马国家。经历了共和时期和帝国时期两个阶段。罗马帝国后期,奴隶制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障碍,大批奴隶逃亡、怠工,出现大规模奴隶起义。与此同时,外部又有日尔曼“蛮族”的入侵。
395年罗马帝国分为东罗马(拜占庭)和西罗马,476年西罗马被日尔曼所灭,1453年拜占庭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灭。
西欧封建社会从西罗马灭亡起,到17世纪中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止(1649年1月查理一世被处决,英国宣布为共和国。),持续了1200年,(中国从公元前475到1840年鸦片战争)在其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5—11世纪为封建社会的产生和形成时期;11—14世纪上半叶,是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14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初期,是封建制度走向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萌芽、不断发展和形成时期,即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在世界史上,一般称前两个时期为“中世纪”(意思是处于古典文化和文艺复兴之间),把最后一个时期称为“文艺复兴”时期。
第四章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图5:中世纪的骑士教育
(F.P.Graves,1919)
第三节 中世纪大学的形成和发展
1.产生原因 2.特点:自治性 3.中世纪的著名大学 4.课程及培养目标 5.教学方法 6.意义:西方大学的渊源
1.产生原因
西欧封建制度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之后,王权日渐 强固,社会趋于稳定,农业生产稳步上升,手工业 逐渐成为专门的职业,形成一批新兴的市民阶层, 提出新的文化要求,追求学问成为时尚;同时十字 军东征使成千上万的基督徒到东方,加强了不同文 化的交流。这两方面原因导致,传统的宫廷学校和 骑士教育已不能满足这种需要,新的教育机构和形 式开始出现。其中,中世纪大学最为引人注意。
教师完全由教士担任,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口授和 学生背诵、抄写相结合。实行个别教学,学生的入 学时间、学习进度和时间安排因人而异。学校的纪 律十分严格,体罚盛行。 提醒:这一时期基督教的教育形式,除了修道院以 外,前面提过的堂区学校也是著名的一种。
图1:中世纪修士在阅读和整理经典著作
(F.P.Graves,1919)
第四章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主讲:谢志斌
第四章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资料1:基督教教义
1.信仰上帝(天主或神)创造并主宰世界。上帝全在、 全知、全能、全善。他是三位一体,包含三个“位 格”,第一位即“圣父”。 2.信仰耶稣是救世主基督,是“三位一体”中的第二 位“圣子”。他借玛利亚由圣灵感孕,降世为人, 具有完全的神性和人性。他是圣父启示的传达者, 宣传救世主的福音,为替世人赎罪而被钉死在十字 架上。 3.信仰“三位一体”中的第三位“圣灵”运行在世界 和人类之中,使人知罪、悔改、成圣。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 兴前的近1000年,通称为“中世纪”(Middle Ages)。这是西欧封建制度从发生、发展到衰落的历 史时期。西欧中世纪教育就是指这一时期的教育。在 整个中世纪,教会学校是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机构,与 教会学校并存的主要是世俗教育。
二、骑士教育
1.封建等级制度和骑士制度 法兰克王国在9世纪后期,
就确立了封爵制度,国王 以下依次为公爵、伯爵、 子爵、男爵,最低一级的 封建主是骑士。骑士教育 成为世俗封建主教育的重 要组成部分。
2.骑士教育的目标
训练骑士的标准是剽悍勇猛、虔敬上帝、忠君爱国、宠媚 贵妇。
3.骑士教育的实施
1.修道院学校
修道院学校主要是指设在修道院内的教育机构。就其发生
而言,修道院学校是基督教修行制度(或称寺院制度)的
产物。
中世纪修道院学校
中世纪修士在阅读和整理经典著 作
修道院学校分为两部分。一为“内学”,主要负责对 准备充当神职人员的学生的教育。一为“外学”,负 责对不准备担任神职的学生的教育。
萨莱诺大学(Salerno):欧洲最早的医学中心。
腓 特 烈 二 世
中世纪的巴黎大学
三、中世纪大学与经院哲学
第四讲 中世纪西欧的教育
(三)堂区学校
• 堂区学校又称教区学校,是教会对教民和一般世俗民众教 育的主要机构,设在牧师所在的村落。 • 学校规模小,设备简陋,只教授一般读写算和基督教的初 步知识。
二、世俗教育
• 宫廷学校 • 骑士教育
(一)宫廷学校
• 宫廷学校是一种设立在国王或者贵族宫廷中,主 要培养王公贵族后代的教育机构。 • 最早在公元8世纪上半叶设于法兰克王国王宫中, 及至公元768年查理曼即位,南征北战,国势日盛, 成为庞大的封建帝国后,迫切需要大批有文化知 识的官员管理国家政事,于是便以宫廷学校为基 地进行官员的训练。
三、中世纪城市学校
• 基尔特学校
• 中世纪后期,城市学校的出现,标志着新兴工商业阶级 的要求和力量。它打破了教会对学校教育事业的独占权。 教会虽竭力扼制这种新型学校,但由于这种学校适应了 新的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符合教育发展规律,教会终究 不能阻止它的发展。因此,15世纪时,西欧各大城市都 普遍设立了城市学校。
贵妇。
三个阶段
• 1.出生到7、8岁 ,为家庭教育阶段(家中) • 母亲 以宗教教育、道德教育和身体养护为主要内容 • 2.7、8岁到14、15岁,为礼文教育阶段(高一级贵族官邸) • 学习礼仪 部分知识 习武 • 3.14、15岁到21岁,为侍从教育阶段 • “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 吟诗 • 侍奉领主和贵妇 • 21岁,举行授职典礼。
第四章、西欧中世纪教育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案
教研室:教育学教师姓名:姚雯雯授课时间:第三周
讲稿
讲稿
讲稿
讲稿
讲稿
讲稿
讲稿
讲稿
讲稿
《外国教育史(第二版)》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一、 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产生于9世纪,是最初在查理曼宫廷学校、修道院和主教学校发展起来的 基督教哲学。这些学校以研究神学和哲学为中心,学校的教师和学者被称为“经院学 者”,其哲学因此被称为“经院哲学”。教父哲学“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旧文明,经院 哲学才是真正属于新世界的日耳曼民族的哲学形态”。
第二节
世俗贵族的教育
除了修道院学校以外,还有大教堂学校和教区学校。 大教堂学校创建于英格兰。到8世纪末至9世纪初,西欧各地均兴办了这种类型的学 校。大教堂学校设在主教所在地,学校的性质和水平与修道院学校相近。教堂学校创办 的初衷是培养教士。主教区缺乏足够资源培养农村和偏远地区传教的教士,于是在办学 形式上采用学徒制,向当地主教学习基本的拉丁文阅读和礼拜仪式等,主教亲自授课成 为大教堂学校的一大特点。到8世纪时,主教往往迫于职责而四处奔走,就把教学任务委 托给常驻在大教堂的宗教会议中具有相当学识的成员。一般情况下,每所教堂学校只有 一位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教师只负责教授和指导那些水平较高的学生,再由其转教给 其他学生。大教堂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基本上是“七艺”,也包含一些宗教经典。从大教 堂学校出来的学生一般成为教会的各级管理人员。 教区学校设在牧师所在的村落,学校规模很小,设备简陋,只教授基督教教义和一 般读、写、算的初步知识。这是由教会举办的、向一般世俗群众开放的普通性质的教育。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骑士之爱
骑士之恋实际上就是把男性和女性的关系颠倒过来。男性与女性有生理上的 差别的,男性生理上的优势是可以统治女性的。但在骑士之恋中,男性开始 无条件的把女人抬到无以复加的高度,“我就为你去攻城拔寨”,“我就为 你赴汤蹈火”,“我就为你决斗”,“我就为你写诗”等,而这样做是不需 要任何回报。对骑士们来说,就是“今天我喜欢某个人”就可以了。所以, 骑士们把自己就赋予了一种精神化,这个时候他的“自我”就得到了一种提 升,于是“自我”在这个时候就在高度的发展自己。
小贴士:修道院和教堂的区别
修道院=师范学校(以培养未来神职人员为主的学校) 教会=学校(教授信徒真理的地方)
堂区学校一般设在牧师所在的村落,设备简陋,学校 规模很小,只教授一般读、写、算和基督教的初步知 识,是对一般居民子弟进行初步教育的一种形式。
代表人物及其教育思想:托马斯·阿奎那
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4-1274)是西欧中世纪著 名的基督教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也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大学教师。
西欧中世纪的世俗教育
在西欧中世纪,除了教会学校之外,随着封建国家的建立, 也出现了适应中世纪社会和生活的世俗教育。
世俗教育主要包括三种形式:宫廷教育、骑士教育和城市 教育
第四章__中世纪时期的教育
第四章中世纪时期的教育
公元395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逝世。他在临终前,将帝国分为东西两国,分与两个儿子继承,东罗马定都君土坦丁堡,西罗马仍定都罗马。公元476年罗马雇佣兵领袖日耳曼人奥多亚克废黜只有6岁的西罗马皇帝罗慕洛,西罗马帝国灭亡,许多蛮族王国侵入, 西罗马渐渐分裂成十个王国:东哥特王国(Ostrogoth,意大利东北部)、法兰克王国(Franks,法国)、布根地王国(Bourgogne,瑞士)、西哥特王国(Visigoth,西班牙)、苏维王国(Suebi或Suevi,葡萄牙)、汪达尔王国(Vandals,非洲北部)、伦巴地王国(Lombardy,奥地利)、盎格鲁撒克森王国(Anglo-Saxon,英国)、黑如莱王国(意大利本土) 、阿勒曼尼王国(Alamanni、Allemanni 或Alemanni,德国)。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以希腊、罗马文明为顶点的奴隶制社会在西欧的终结,西欧从此进入了封建社会。
西欧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多年。其中公元5世纪到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之前的这段历史,被称为中世纪。中世纪的英文为Middle ages,最早使用这一概念的是意大利人文主义史学家比昂多,意为古代和近代之间的一个时代。而其中又以11-12世纪为界分为中世纪早期和中世纪晚期。
在中世纪特别是早期,西欧的文化和教育于几乎全部为教会所垄断,古希腊、古罗马辉煌的文化成就为世人所遗忘,西欧的教育呈现出强烈的宗教色彩,处于衰退状态。但在这一时期,东罗马建立了以君土坦丁堡为中心的拜占廷帝国,阿拉伯人则建立了伊斯兰教国家阿拉伯帝国。当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教育在西欧遭到浩劫、西欧的文化教育处于衰退时,拜占廷和阿拉伯这两个帝国的文化教育却相对繁荣,它们不仅保存了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教育,而且吸收了东方文明古国如中国、印度的文化教育,表现出与这一时期西欧文化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并对西欧文化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整个欧洲是通过“阿拉伯的亚里士多德”了解到希腊文化的。
外国教育史 4 西欧中世纪教育
四、西欧中世纪教育(主要特点是神学、宗教色彩) (一)基督教教育1.基督教的教育形式、机构和教育内容:在中世纪,西欧的教会学校主要包括修道院学校、主教学校和堂区学校,在这三类学校中修道院学校是最重要的教会学校;(1)修道院学校,以神学和“七艺”构成了主要学习内容,修道院学校的教师多由修道士和其他神职人员担任,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口授和学生背诵、抄写相结合,实行个别教学,采用问答法,盛行体罚;(2)主教学校,又称座堂学校,一般设在主教的所在地,其性质和水平同修道院学校相近,学校设备和条件比较好,学科内容也比较完备;(3)堂区学校,一般设在牧师所在的村落,是对一般居民子弟进行初步教育的一种形式;2.基督教的教育思想:托马斯?阿奎那,代表作为《上帝之城》;(1)教育目的就是发展人的通往上帝神性的理智,教育要使不朽的灵魂与上帝沟通;(2)托马斯?阿奎那式的教育方法包括①正反论辩式 ②开放调和式 ③启发诱导式;(二)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1.宫廷学校:以“七艺”为主要内容,采用问答法进行教学;2.骑士教育: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分为①家庭教育(出生到7、8岁)②侍童教育(7至14、15岁)③侍从教育三个阶段(14、15岁至21岁);(三)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1.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原因:(1)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兴起的需要;(2)疾病防治等的需要;(3)东方文化的影响;2.中世纪大学的组织形式:中世纪大学最初产生于12世纪的意大利、法国和英国;根据管理体制的不同,中世纪大学通常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波伦亚为代表的“南方型”大学,又称为“学生大学”。另一类是以巴黎大学为典型的“北方型”大学,又称为“先生大学”;3.中世纪大学的课程及培养目标:在中世纪大学中,按学科划分一般有四个学院,即文学院、法学院、医学院、神学院。其中,文学院是一种预备性质的机构,为进入其他三个学院作准备,神学院则是地位最高的学院;大学学习一般分为两个主要阶段,这与学位制度具有直接联系,获得文学硕士学位之后可选择其他三科,之后获得“博士”的学位;4.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解和辩论;5.中世纪大学的特点:世俗性、国际性、独立自主性等;(四)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1.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市民阶级主要由商人、手工业者组成,他们组织起行会,组织办理城市学校;2. 城市学校的特点:(1)世俗性;(2)强调职业和技术的培训;(3)虽然宗教教育仍然
外国教育史中世纪西欧的教育
(2)僧院学校:
性质:
最初是培养“圣童” 的学校,儿童全部住在僧院 ;后来渐渐分为内学和外学两部,内学训练住校生 ,外学训练走读生。
教师:
多是一些有相当造诣的、爱好教育的僧侣,他们 只担任学校教育工作,任专职神学教师。
(二)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和意义
1、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
(1)生产力的发展为中世纪大学的出现提供了必 要性和可能性
必要性:
A 生产力的发展,工商业的繁荣,使社会对具有世俗工商业 知识的人才具有日益强烈的需求,由此而调动起了人们的求 知欲望。 B 市民阶层渴望摆脱教会束缚,希望自治、参政,以使工商 业有比较顺畅的发展,需要人们有一定的社会知识。
骑士教育的历程
(1)0—7岁,家庭教育。 母亲对孩子进行宗教、道德教育,同时进行身体锻炼。
(2)7—14岁,礼法教育。 高一级的封建领主家庭中接受礼仪教育和最初的武士训练
。 陪同主妇接人待物,学取上流社会的习惯、礼貌和姿态。 由领主委托人教授孩子骑马、游泳、投枪、击剑、角力。 还要学习吟诗、唱歌、弹奏乐器
14世纪后,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封建制度趋于解体 ,史称文艺复兴时期。
5—14世纪也史称为“中世纪” 本节主要介绍5—14世纪的教育情况。主要包括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世纪的贵族
中世纪的世俗教育
二、骑士教育 (一)骑士 骑士:封建主的侍卫、武夫 骑士制度:形成于11世纪,兴盛于12世纪 骑士精神:战争、宗教、侠义 骑士标准:剽悍勇猛,虔敬上帝,忠君爱国,宠媚 贵妇 (二)骑士教育(特殊的家庭教育,在骑士生活和 社交活动中进行) 1.教育目的:培养英勇善战、忠君敬主的骑士
中世纪的修道院
教会学校
(二)主教学校 设在主教座堂所在地 招收贵族或高级神职人员的子弟 培养教会骨干 (三)教区学校(堂区学校) 教堂所在的城市或村落 面向世俗群众 读写算、基督教的初步知 识
二、教会学校的特点
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圣职人员和信徒,扩大教 会势力,巩固封建统治。 教育内容神学化,主要课程是神学和“七艺” 教育方法原始、机械、烦琐
5. 意义及影响
中世纪大学的出现,无论从思想上或组织上,突破了教会 对教育的垄断局面,有利于世俗文化的发展。 学位的出现与大学学位制的形成,突破了骑士教育的局限,
知识的地位和重要性大大提高。
中世纪大学也是当时著名学者活跃的舞台,培养新人的基 地,活跃了思想文化,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为文艺复兴时
第一节 基督教教育
一、教育形式、机构和内容 (一)修道院学校 基督教修行制度 修道院的产生 培养对象 内学:基督教专职人员 僧侣 外学:普通宗教教育 贵族 学习内容 早期:《教义问答》、读、写、算 后期: 以神学为主导,以七艺为基础 教学方法 教师口授、学生背诵抄写 个别教学,纪律严酷,体罚盛行
3)侍从教育阶段 14、15岁—21岁
侍卫 侍候男主人(平时照料,战时从征)
忠于女主人(殷勤侍奉,谄媚崇拜)
体育 训练
骑士七技:吟诗、音乐、下棋、骑马、游泳、枪剑、角力
骑士文学:《斯朗诺与小车骑士》
文化 知识
4)21岁 正式授予骑士称号 从骑士教育的过程可以看出,只是训练勇猛作战的本领,培养
服从、效忠封建主的武夫,却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
中世纪的大学
2.大学的组织形式
大学 :Universitas “团体、协会” 进行知识交易的人组成的 团体
教师和学 生组成的 团体
维 护 各 自 权 利
学生 籍贯 教师 学科
同乡会 教授会
中世纪大学的领导体制
• 由于各地的传统不同,中世纪大学一般有 两种组织形式: • 学生大学:学生为主体管理大学 (波隆 那大学) • 先生大学:教师为主体管理学校 (巴黎 大学) • 享有高度自治权 • 大学的特权(?)
3.大学的教学
• 文学、医学、神学、法学
13、14岁入学 大 学 预 科
学习文科6年
获得学士学位
专业学习
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
大学的教学
• 教学方法简单
• 教师朗诵教材、评论、 概括,学生听讲、做
笔记、就某些问题展
开辩论 • 学术研究的风气浓厚
4. 中世纪大学的特性
行会性 制度化 国际性 独立性 流动性 宗教性 大学的核心价值是自治和学术自由
第四章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族入侵和国
内奴隶起义的打击下,走向崩溃。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以希腊、罗马为 代表的奴隶制文明的终结,自此,西欧进入封 建社会。 西欧的封建社会延续了1000年之久(公元5世 纪——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分为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 中世纪也是西欧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代。神 学笼罩,理性受抑,整个中世纪就是基督教主 宰一切的时代。
3.评价与意义
骑士文学与骑士爱情
第三节 中世纪西欧晚期的教育(11-14世纪) 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商业贸易繁荣,出现了中 世纪的城市。 十字军东征也促进了东西文化的交流 中世纪大学和城市学校成为这一时期新的教育 形式
一、中世纪大学
1.中世纪大学的出现
• 11世纪后期,随着城市的兴起和新兴市民阶层的出 现,产生了中世纪的大学。 • 12世纪初,最早的中世纪大学产生在意大利和法国 • 意大利 萨来诺大学 萨来诺医学院 波隆那大学 波隆那法律学校 (最早) 法国: 巴黎大学 • 英国 1168 牛津大学 1209 剑桥大学 • 德国:海德堡大学(1386)、科隆大学(1388)
三、基督教的教育思想
神学世界观 人生观(原罪说) 知识观(理性与信仰) 目的论
传播教义、争夺和培养信
徒
第二节 中世纪的世俗教育
一、宫廷学校 • 设立在国王或贵族宫廷中,主要培养王公贵族后 代的教育机构。 • 加洛Leabharlann Baidu王朝查理大即位后,大力发展文化教育, 宫廷学校成为欧洲重要的世纪教育形式。 • 内容:七艺为主,使学生掌握有关宗教、自然和 社会的各种知识。 • 方法:问答法 • 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西欧封建社会概况 封建社会内部等级森严 世俗封建主 国王 公爵 侯爵 封建贵族 伯爵 子爵 男爵 骑士 教皇 大主教 主教 修道院长 神甫 修士(修女)
世俗教育
教会封建主
教会教育
中世纪教育的特殊性
中世纪都是一个教育思想相对贫乏和衰微 的时期 中世纪教育思想具有深厚的宗教、神学色 彩,这是中世纪教育思想最有根本的特征
中世纪的骑士
中世纪的骑士
2.教育阶段
1)家庭教育阶段 出生—7岁 母亲教育 内容:初步宗教知识、道德教育、身体锻炼 2)侍童教育阶段(礼文教育阶段) 7岁—14、15岁 义务:服侍男女主人 出入上层社会,学习社交礼节、行为规范、待人处事 之道。 学习基本知识、技艺
2.教育阶段
期人文主义运动奠定了基础。
宗教色彩浓厚,大学教学受经院哲学影响很深。
二、城市学校
行会学校 手工业者行会设立 学习手工技艺 基尔特学校 商人组成的行业组织 学习经商
1.领导权与归属
• 领导权:最初由行会和商会开办,后由市政当局接 管 • 归属:世俗性质。打破了教会对教育的垄断。
2.内容
• 强调世俗知识,特别是读、写、算的基础知识和与 商业、手工业活动有关的各科知识的学习。 • 语言:程度较低的学校一般使用本民族语进行教学。 3.培养目标 • 培养手工业、商业等职业人才 • 城市学校主要是初等学校,也一定的职业训练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