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法相关法条案例研究报告
商标法十一条
商标法十一条摘要:一、商标法十一条概述二、商标法十一条的具体内容1.商标注册的条件2.商标注册的禁止事项3.商标注册的审查和批准三、商标法十一条的实用案例分析四、如何遵守商标法十一条,保护自身商标权益五、总结正文:【一、商标法十一条概述】商标法十一条是我国《商标法》中关于商标注册的一条规定,旨在规范商标注册申请和审查过程,保障商标注册的公平、公正、公开。
商标法十一条包含商标注册的条件、禁止事项以及审查和批准等内容。
【二、商标法十一条的具体内容】1.商标注册的条件根据商标法十一条,申请商标注册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具有显著特征:商标应当具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
(2)不属于禁止使用的标志:商标不得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其他公认的标志相同或者近似。
(3)不属于禁止注册的标志:商标不得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不得与公共秩序或者公共利益相违背。
2.商标注册的禁止事项根据商标法十一条,以下标志不得作为商标注册:(1)与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国歌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
(2)与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名称、地名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
(3)与公众知晓的外国国家名称、国旗、国徽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
(4)与馳名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
(5)其他依法禁止使用的标志。
3.商标注册的审查和批准商标注册申请经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符合商标法规定的,予以注册。
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自注册之日起计算。
【三、商标法十一条的实用案例分析】案例:某企业申请注册商标“某某牌”,与国家著名品牌“某某”近似,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予注册。
分析:根据商标法十一条,该商标与著名品牌“某某”近似,容易导致消费者混淆,不符合商标注册条件。
【四、如何遵守商标法十一条,保护自身商标权益】1.在申请商标注册时,确保商标具有显著特征,避免与他人的商标、名称等近似。
2.了解商标法相关规定,避免使用禁止注册的标志。
3.关注商标注册审查进度,如遇问题,及时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沟通解决。
商标侵权诉讼案例分析
商标侵权诉讼案例分析一、案情描述2019年,甲公司在经营本身品牌的同时,还生产销售涉及家具的相关产品。
乙公司是一家新兴的家具制造企业,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乙公司在其宣传中使用了与甲公司品牌商标相似的标识。
甲公司认为乙公司的行为构成商标侵权,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核心问题1. 乙公司在其宣传中使用与甲公司品牌商标相似的标识是否构成商标侵权?2. 甲公司是否能主张商标权侵权并获得赔偿?三、分析与解决1. 商标侵权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九条的规定,商标的注册人对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该行为可能会使公众对商品产生混淆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甲公司的品牌商标与乙公司在宣传中使用的标识相似,存在可能使公众对商品产生混淆的情况。
因此,在商标侵权认定上,甲公司可以主张乙公司的行为构成商标侵权。
2. 商标权的主张与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商标所有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主张商标权,请求停止商标权侵权行为、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甲公司作为商标权的所有人,有权向法院主张商标权并请求乙公司停止侵权行为。
在本案中,甲公司在诉讼过程中可以提供证据证明乙公司的侵权行为给自己造成了经济损失,进而主张赔偿损失的权利。
四、结论根据以上分析,本案中乙公司在宣传中使用与甲公司品牌商标相似的标识构成商标侵权,甲公司可以向法院主张商标权并要求停止侵权行为,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在审判过程中,法院将综合考虑证据的充分性和合法性来作出判决,保障甲公司的商标权益和获得合理赔偿。
引用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第九条:商标的注册人对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可能使公众对商品产生混淆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 第六十八条:商标所有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主张商标权,请求停止商标权侵权行为、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商标权案例分析
商标权案例分析【篇一:商标权案例分析】一、假冒 nike 、 adidas 商标专用权案件上海纪洪服饰有限公司自2003年3月起,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擅自在上海市闵行区吴泾镇生产加工 nike 、 adidas 等品牌服装15,000余件,非法经营额达177,368元。
经查,使用在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第25类服装等商品上的 nike 商标,是(美国)耐克国际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使用在相同国际分类服装商品上的 adidas 商标,是(德国)阿狄达斯萨洛蒙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上述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闵行分局认为,当事人行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一)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项规定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决定对当事人作出如下处罚:一、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二、没收侵权商品;三、罚款人民币18万元整。
二、侵犯彩虹商标专用权案件上海界龙食品有限公司自2003年12月起,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擅自生产彩虹牌果软糖59.945吨,其中售出43.7吨,共获取非法经营额52万元。
经查,使用在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第30类非医用糖果等商品上的彩虹商标,是(美国)马斯公司的注册商标,该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浦东分局认为,当事人的行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项规定的商标侵权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决定对当事人作出如下处罚:一、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二、没收侵权商品16吨;三、罚款人民币10万元整。
三、侵犯 honda 商标专用权案件无锡市鸿达铝业有限公司2003年1月1日起,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擅自在摩托车配件上使用与 honda 近似的 hongda 商标。
至案发时,当事人已经销售价值达43万元的摩托车配件。
商标侵权商标法案例
商标侵权商标法案例篇一:商标侵权案例分析商标侵权案例分析本文基于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的广东美的电器股份诉张世浩损害商标权纠纷一案中的民事判决书(案号:(2013)浙甬知初字第4号)内容分析商标侵权的案件要点。
一、本案的原告和被告是:原告:广东美的电器股份。
被告:张世浩。
被告:中山市瑞谷电器(经合法传唤未出庭应诉,缺席判决)。
二、原告的诉讼恳求为:1.两被告立即停顿进犯原告第5478888号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2.被告张世浩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为制止侵权支付的合理费用共计30000元;3.被告瑞谷公司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为制止侵权支付的合理费用共计80000元。
三、庭审中认可的证据包括:原告证据:证据1.商标注册证,拟证明原告在第11类商品中拥有第5478888号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事实;证据2.公证书及公证保全的产品实物,拟证明被告侵权的事实;证据3.公证费发票,拟证明原告为维权支付的合理费用。
被告对三项证据无异议,都被法院认定。
被告证据:货清单、因原告对其真实性无异议,且与本案有关,法院予以认定。
第1722445号商标注册证因其注册人为黄洪有,与两被告都无关联。
黄洪有既非被告张世浩,又非被告瑞谷公司法定代表人朱士水。
与本案无关联性,法院不予认定第8674377号商标注册证、因原告对其真实性无异议,且与涉案被控侵权商品使用的商标标识有关,法院予以认定,中国国家强迫性产品认证证书复印件,拟证明被告张世浩销售的被控侵权产品来源于被告瑞谷公司。
因其与本案无关,法院不予认定。
四、被告的主要抗辩理由是:被告张世浩销售的被控侵权产品来源于被告瑞谷公司,且瑞谷公司曾保证被控侵权产品使用的系合法注册的商标,能够正常销售。
五、争议焦点是:1、被控侵权商品是否进犯了原告享有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两商标一样之处在于均使用了半圆图案和英文字母的组合且均包含有m、i、d、e、a字符。
不同之处在于被控侵权商标的组合顺序为半圆图形加medjia的组合,第5478888号商标的组合顺序为半圆图形加midea的组合。
商标法案例分析
商标法案例分析引言商标法是保护商标权利人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法律。
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商标法的适用及其在解决商标纠纷中的作用。
案例一:苹果公司与深圳唯冠科技的商标纠纷案件背景2009年,苹果公司在中国注册了“iPad”商标。
然而,深圳唯冠科技公司声称,其早在2001年就已注册并使用“iPad”商标,认为苹果公司侵犯了其商标权。
法院裁决中国法院经过审理后认定,深圳唯冠科技公司确实拥有“iPad”商标的所有权,苹果公司需支付赔偿金并停止使用该商标。
这一裁决引发了广泛关注,也促使苹果公司重新审视其在全球市场的商标注册策略。
分析此案例凸显了商标权的地域性原则,即在不同国家或地区注册商标时,必须遵循当地的法律法规。
同时,也提醒企业在拓展国际市场时,应充分了解目标市场的商标法律环境,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
案例二:阿迪达斯与阿迪王的商标之争案件背景德国运动品牌阿迪达斯发现,中国市场上出现了一个名为“阿迪王”的品牌,其商标设计与阿迪达斯的标志性三条纹非常相似。
阿迪达斯认为这构成了对其商标的侵权,遂提起诉讼。
法院裁决法院经过审理后认为,尽管“阿迪王”的商标设计与阿迪达斯存在相似之处,但并未构成对阿迪达斯商标的直接复制或模仿,因此不构成侵权。
不过,考虑到“阿迪王”可能对消费者造成混淆,法院要求其对商标进行适当修改以区分于阿迪达斯。
分析此案例表明,商标侵权的判断并非仅仅基于视觉上的相似度,更重要的是是否会导致消费者混淆误认。
同时,这也体现了商标法在保护知名品牌的同时,也鼓励市场多样性和公平竞争的原则。
结论商标法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企业品牌价值、维护市场秩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对上述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商标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复杂性和灵活性。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增强商标意识,合理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商标法案例分析
商标法案例分析gbxjb10级分类:知识产权被浏览372次、2003年3月帅美西服厂以“大科大”三字作为商标文字予以注册,注册号为547742号,用于本厂生产的西服产品。
2004年5月腾达服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达公司)以“大哥大”三字作为商标文字予以注册,注册号为586610号,用于本公司生产的25类服装商品。
帅美西服厂发觉后,即致函腾达公司,说明自己的商标已经注册,认为这两个商标构成了近似商标,要求对方停止使用。
而腾达公司则认为自己的商标也已注册,且与对方的商标并不相同,没有侵害帅美西服厂的商标权,因此置之不理。
请回答:(1)帅美西服厂是否可以要求撤销腾达公司的注册商标如果可以,应该向谁提出(2)帅美西服厂直接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判决撤销腾达服装厂的注册商标,法院应不应受理(3)帅美西服厂可否要求腾达公司承担商标侵权的法律责任hzfsm采纳率:46%10级帅美西服厂可向国家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撤销腾达公司的注册商标。
理由如下:这两个商标只有一字之差,且文字组合形式及发音有近似的特征,构成了近似商标,又使用了同一类商品,为充分保障企业及消费者的利益,依据《商标法》第27条的规定,帅美西服厂可在腾达公司的商标核准注册之日起一年内,向国家商标局评审委员会提出异议,以近似商标为由要求撤销腾达公司的商标。
撤销之前,因两个商标均为注册商标, 帅美西服厂不能要求腾达公司承担商标侵权的法律责任,但如果经商标评审委员会终局裁定撤销腾达公司的注册商标后,腾达公司仍继续使用该商标时,帅美西服厂则可向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求处理,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追究腾达公司商标侵权的法律责任。
案列分析题案例1.商标是先使用的受法律保护,还是注册的受法律保护[案情]某电视机厂甲厂生产的“菊花”牌电视机,质量优良,价格适中,售后服务好,深受广大用户欢迎。
后该厂的一名技术人员受聘于邻省一家生产“中意”牌电视机的工厂,担任了乙厂的技术副厂长,为扭转乙厂亏损落后的生产局面,乙厂一方面在技术上加大力度进行革新改造;另一方面希望通过改变产品名称打开销路。
商标法侵权案例
商标法侵权案例
商标法是保护商标所有人的合法权益,防止他人侵犯商标权益的法律规定。
在
实际生活中,商标侵权案例时有发生,下面就介绍一起商标法侵权案例。
某日,甲公司发现其注册商标“优品”在市场上被他人擅自使用,而且该商标
的使用者还在同类商品上使用了与甲公司相同或相近的商标。
甲公司认为这是对其商标权益的侵犯,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经过法院审理,法院认定被告侵犯了甲公司的商标权。
首先,法院认定甲公司
的商标“优品”是其合法注册的商标,享有商标专用权。
其次,法院认定被告的商标与甲公司的商标“优品”构成了相似性,容易造成消费者混淆。
最后,法院认定被告在同类商品上使用与甲公司商标相同或相近的商标,已经构成了商标侵权行为。
根据商标法的相关规定,法院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甲公司一定数额
的经济损失。
此外,法院还责令被告在相应的媒体上公开道歉,恢复甲公司的商誉。
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商标法的保护力度。
商标作为企业的重要资产,其合法权
益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侵权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因此,企业在注册商标时要慎之又慎,确保自己的商标不会侵犯他人的权益,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的商标权益,避免他人侵犯。
总之,商标法侵权案例时有发生,但只要企业合法注册了商标,严格遵守商标
法规定,就能够有效保护自己的商标权益,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同时,也要加强对市场的监控,及时发现侵权行为并采取法律手段进行维权,维护自己的商标权益。
商标法的严格执行,将为商标权益的保护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
商标典型案例分析 ——“邓子均1368”商标无效宣告案件评析
商标典型案例分析——“邓子均1368”商标无效宣告案件评析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北京100055)《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七)项关于“带有欺骗性,容易使公众对商品的的质量等特点或者产地产生误认的”情形的判定。
《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七)项规定“带有欺骗性,容易使公众对商品的质量等特点或者产地产生误认的”不得作为商标使用。
本文对第14771853号“邓子均1368”商标无效宣告案件进行评析。
一、基本案情申请人:宜宾子均邓公液酒业有限公司被申请人:宜宾醉不倒酒业有限公司争议商标:第14771853号“邓子均1368”商标(一)当事人主张申请人的主要理由:大量文献记载邓子均为“五粮液”品牌创始人,其在中国白酒行业已具有较高知名度。
被申请人作为同行业者理应知晓。
争议上的注册易使相关公众对其指定商品的品质产生误认。
被申请人成立于2012年,争议商标中的“1368”使用在指定商品上,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的产制时间产生误认。
综上,依据《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七)项等相关规定,请求对争议商标予以无效宣告。
被申请人超期答辩的主要理由:被申请人股东之一邓志强为邓子均之孙,且被申请人注册争议商标系经邓志强授权注册及使用。
邓志强使用其祖父邓子均姓名合法,未违反相关规定。
请求对争议商标予以维持注册。
(二)国家知识产权局审理与裁定国家知识产权局经审理查明:争议商标由宜宾市翠屏区百味轩副食品经营部于2014年5月27日提出注册申请,2017年3月14日经核准指定使用在第33类果酒(含酒精);酒精饮料(啤酒除外);烧酒;黄酒;杜松子酒;利口酒;烈酒(饮料);米酒;蒸馏饮料;清酒(日本米酒)商品上,2017年4月18日经核准转让至本案被申请人,专用期限至2025年8月13日止。
国家知识产权局经审理认为:《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七)项规定“带有欺骗性,容易使公众对商品的质量等特点或者产地产生误认的”不得作为商标使用。
欺骗性标志是指标志本身或其构成要素具有欺骗性,容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的产地、质量、品质、特点等产生错误认识,误导消费者。
《商标法》第十条第二款特例
《商标法》第十条第二款特例一、引言《商标法》是我国用以保护商标专用权、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一部重要法律。
其中,第十条第二款规定了商标注册的禁止条件,为我国商标注册审查提供了明确的标准。
本文将对《商标法》第十条第二款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广大申请人提供有益的指导。
二、《商标法》第十条第二款概述1.立法背景在我国,《商标法》的制定旨在保护商标专用权,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商标注册数量的快速增长,一些不正当的商标注册行为日益显现,如利用通用名称、图形等申请注册商标,导致商标资源的大量浪费。
为了规范商标注册行为,提高商标注册质量,《商标法》第十条第二款应运而生。
2.条款内容《商标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下列标志不得作为商标注册:(一)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名称;(二)本条第一款所列以外的标志,如果其注册构成下列情况,也可以视为不得注册:1.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名称相同或者近似的;2.仅仅由下列标志构成,缺乏显著特征,不足以区分商品来源的:……”。
三、特例内容1.标志具有显著性根据《商标法》第十条第二款的规定,标志具有显著性是申请注册商标的基本条件。
显著性是指商标能够在消费者中起到区分商品来源的作用。
具有显著性的商标,如著名品牌、独特设计等,容易为消费者所识别和记忆。
2.标志经过使用取得显著性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原本不具备显著性的商标,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和市场推广,可能在消费者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这类商标在满足其他注册条件的前提下,可以视为具有显著性,予以注册。
3.标志不含商品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等特点《商标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商标注册不得涉及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等直接表示商品特性的内容。
这是因为这类商标容易使消费者对商品质量产生误解,不利于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
四、申请注册商标的注意事项1.避免使用通用名称、图形通用名称、图形通常不具备显著性,不易于区分商品来源。
商标法案例分析
商标法案例分析商标法是保护商标权益的法律法规,对于商标权益的侵害行为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和惩罚。
以下将分析一起商标侵权案例。
案例概述:某公司申请注册商标“欣蓝”作为其自有产品的商标,但发现已经有一家公司在同一商品上使用商标“新蓝”。
某公司认为这是商标侵权行为,依据商标法提起了诉讼。
案例分析:根据商标法相关规定,商标权人享有使用权、转让权和许可权。
如果他人擅自使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有可能侵犯商标权人的权益。
首先,根据案例描述,某公司已经向商标局正式申请注册商标“欣蓝”,如果该商标经过审核并成功注册,那么该公司将享有商标权,拥有使用商标的独占权。
其次,商标法明确规定“同一或者近似商品”下的商标使用可能构成侵权。
在本案例中,某公司和被告公司的产品都属于同一商品范围,即存在竞争关系。
商标“欣蓝”与商标“新蓝”在字形上非常相似,只是第一个字母发生了变化,而且也有相似的发音和意义。
由此可见,商标“新蓝”与商标“欣蓝”属于近似商标。
最后,商标权人可以依据商标法采取法律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
某公司作为商标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行为,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综上所述,根据商标法的相关规定,某公司能够依法维护自身商标权益。
如果法院认定对方使用商标侵犯了某公司的商标权,可以判令对方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某公司的经济损失。
否则,对方将承担法律责任。
这个案例引起了人们对商标侵权行为的关注,并提醒了企业和个人要合法使用商标,避免误用他人的商标,以免引发商标法律纠纷。
同时,也提醒商标权人要及时维护自己的权益,依法使用商标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商标权益。
法律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法律案例分析报告范文案例名称,王某诉李某侵犯商标权纠纷案。
一、案情概述。
2018年,王某在北京注册了“美好生活”商标,并在其经营的生活用品店中使用该商标。
然而,不久之后,王某发现李某在其开设的同类生活用品店中也开始使用了“美好生活”商标,并且在广告宣传中大肆宣扬该商标,导致王某的生意受到了影响。
于是,王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李某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
二、法律问题。
1. 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对王某商标权的侵犯?2. 王某是否有权要求李某停止侵权行为和赔偿经济损失?三、法律分析。
1. 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对王某商标权的侵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十条规定,商标注册人对其商标享有专有权。
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十四条规定,他人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擅自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且在同类商品上容易引起混淆的,属于侵犯商标权的行为。
在本案中,王某已经在北京注册了“美好生活”商标,并且在其生活用品店中使用了该商标。
而李某在其开设的同类生活用品店中也开始使用了“美好生活”商标,并且在广告宣传中大肆宣扬该商标。
由此可见,李某的行为已经构成对王某商标权的侵犯。
2. 王某是否有权要求李某停止侵权行为和赔偿经济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对于商标权的侵权行为,商标权人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并可以请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权行为、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
在本案中,王某已经在北京注册了“美好生活”商标,并且在其生活用品店中使用了该商标。
而李某在其开设的同类生活用品店中也开始使用了“美好生活”商标,且在广告宣传中大肆宣扬该商标,导致王某的生意受到了影响。
因此,王某有权要求李某停止侵权行为,并可以请求李某赔偿经济损失。
四、裁决结果。
经过法院审理后,法院判决李某停止对王某商标权的侵犯行为,并赔偿王某经济损失。
李某不服判决,提起上诉,但最终二审法院维持了原判决。
五、结论。
经济法案例分析
经济法案例分析(商标法和专利法)222012303240074 金融二班龙晓韬一、商标法案情简介:某市红梅食品厂自1998年以来,在该厂生产的儿童食品上使用“白雪”商标,但未进行注册。
1999年该市另一家黄河食品厂也在其生产的儿童食品上使用了“白雪”商标,并于1999年12月在国家商标局获准注册。
红梅食品厂发现后,认为黄河食品厂使用了本厂的商标,使消费者对商品的来源发生混淆,直接导致了本厂利润的下降,于是状告黄河食品厂侵犯其财产权益,而后者在案件审理中提出反诉,认为原告未经其同意在“白雪”商标注册后,仍在使用该商标,是侵权行为,要求原告承担侵权责任。
问题:本案谁享有“白雪”商标的专用权?在本案中谁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案例分析:我国《商标法》第四条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应当向商标局申请商品商标注册。
”可见,获取商标专用权的途径是申请商标注册,而不是谁先使用谁就自然享有该商标的专用权。
红梅食品厂虽然自1998年就开始使用“白雪”商标,但该商标并未注册,红梅食品厂不享有该商标的专用权。
黄河食品厂虽然使用在后,但先于原告申请注册,因此取得“白雪”商标的专用权。
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商标专用权的内容包括使用权和禁止权两个方面。
使用权即是商标权人对其商标享有充分支配和完全使用的权利,商标权人可以在其注册商标所核定使用的商品上独立使用该商标,也可以根据其意愿将注册商标转让给他人或许可他人使用。
禁止权是指商标权人禁止他人未经许可擅自使用其注册商标的权利。
黄河食品厂通过注册取得了“白雪”商标的专用权后,其他企业(包括红梅食品厂)未经其同意,均不得在相同或类似的商品上再使用该“白雪”商标。
红梅食品厂以营利为目的在与黄河食品厂相同或类似的商品上使用了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因而构成商标侵权,应承担侵权法律责任。
案例简介:1994年2月,某市制药厂研制出两种人用抗菌药,分别以“宝泉”和“无敌”为商标。
商标法的案例
商标法的案例商标是商品和服务的标识,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商标法是保护商标权益的法律,其作用在于维护商标所有人的合法权益,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实践中,商标法的适用和执行经常会出现各种案例,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关于商标法的案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商标侵权的案例。
某公司生产了一款名为“爱心”的洗衣液,并在产品包装上注册了商标。
后来,另一家公司也生产了一款名为“爱心”的洗衣液,并在产品包装上使用了与前者相似的商标。
由于两家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引发了纠纷。
根据商标法的规定,商标侵权是指未经商标所有人许可,擅自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造成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混淆的行为。
在这个案例中,由于第二家公司的行为侵犯了第一家公司的商标权,因此应该承担侵权责任,并赔偿第一家公司的损失。
其次,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商标异议的案例。
某公司申请注册了一款名为“龙之力”的商标,用于其生产的能量饮料产品。
然而,另一家公司在商标局提出了对该商标的异议,称其与其公司旗下的“龙之饮”商标存在相似之处,容易引起公众混淆。
根据商标法的规定,商标局应当对商标注册申请进行审查,如果有他人提出异议,商标局应当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
在这个案例中,商标局最终判定申请注册的商标与已有商标存在相似之处,因此不予注册。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商标使用范围的案例。
某公司注册了一款名为“星空”的商标,用于其生产的电子产品。
后来,该公司将商标授权给其他公司使用,用于生产服装产品。
然而,另一家公司在同一领域内使用了与该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引发了纠纷。
根据商标法的规定,商标所有人对其商标享有专用权,其他人未经许可不得在同一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
在这个案例中,由于第二家公司的行为侵犯了第一家公司的商标专用权,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商标法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对商标权益的保护。
商标侵权纠纷案例分析
商标侵权纠纷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国内公司A是一家知名化妆品生产商,产品销售遍及全国各地。
该公司在多年的发展中,积累了一定的声誉,并注册了自己的商标,成为该公司宝贵的资产。
天,公司A发现有一家新成立的化妆品公司B在生产和销售类似产品,并使用与公司A注册商标相似的商标,涉嫌侵犯公司A的商标权益。
公司A随即向法院提起了商标侵权纠纷诉讼。
二、案件分析1.商标权2.商标侵权3.违反《商标法》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商标的注册人对其商标享有专有权,他人未经许可不得使用相同或相近的商标。
对于商标侵权行为,商标法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和赔偿方式。
公司A所起诉的商标侵权纠纷案件,正是根据《商标法》的规定。
三、案件结果根据证据和法律规定,法院最终判决公司B在生产和销售的产品上停止使用与公司A注册商标相似的商标,并赔偿公司A的经济损失和维权费用。
这一判决有效维护了公司A的商标权益,并对侵权行为进行了惩罚。
四、案例启示1.重视商标保护商标是企业的核心资产之一,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企业应当重视商标保护,及时注册商标,并积极维护自己的商标权益。
2.定期监测侵权行为企业需要定期监测市场上的相关产品,防止他人利用相似或相同的商标进行侵权。
一旦发现侵权行为,应立即采取法律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
3.合规运营企业在生产和销售产品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同时,在设计和使用商标时,应避免与他人商标相似,以免构成商标侵权。
4.依法维权一旦发现商标侵权行为,企业应积极主动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向法院提起诉讼。
只有在法律的保护下,企业的商标权益才能得到有效保护。
五、结论商标侵权纠纷案例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知识产权问题之一、企业应该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及时注册商标并合规运营,以维护自己的商标权益。
同时,对于侵权行为,企业要敢于维权,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避免不当利益的流失。
侵犯注册商标犯罪中“同一种商品”的认定探究——以飞天公司盗用“五粮液”商标案为例
侵犯注册商标犯罪中“同一种商品”的认定探究——以飞天公司盗用“五粮液”商标案为例摘要:商标类犯罪中“同一种商品”的认定一直以来存在认定标准不明的问题,司法实践中存在着以民事侵权标准取代刑事标准的现象。
对“同一种商品”应当坚持以“客观标准”,即以分类表为重要参考,民事认定标准作为辅助参考,正确理解商标犯罪的“同一种商品”构成要件。
关键词:商标犯罪同一种商品近年来,我国白酒行业突飞猛进,随之而来的是假冒仿制酒类的层出不穷,尤其以茅台、五粮液等名酒商标的仿冒为仿冒重灾区。
针对此类名酒的假冒仿冒商标行为的打击也加大了力度。
但司法实践中针对涉商标类犯罪的打击存在规定不明适用不清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同一种商品”如何认定争议较大,因此本文将以S省Y市商标类犯罪案为例进行讨论。
一、问题的提出:“同一种商品”是否以商标核准使用的商品为限(一)基本案情飞天公司向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粮液公司)定制了“贵宾级酒品”(以下简称贵宾酒)和“四川省汶川地震重建基金爱心酒”(以下简称爱心酒)且飞天公司作为该两款酒的全国总经销商。
飞天公司为提高爱心酒的销量,在明知没有五粮液公司授权的情况下,在“爱心酒”外包装上贴上“五粮液”的菱形斜标,在“贵宾酒”外包装上贴上烫金的“五粮液”文字商标。
获取违法销售所得高达数百万元[1]。
五粮液商标于1991年9月19日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2002年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酒厂注册第1789638 号商标,核定服务项目为第35类,包含广告等项目。
飞天公司在在“贵宾酒”外包装上贴上烫金的“五粮液”文字商标中的“五粮液”三个字的标识以及“爱心酒”外包装上贴上“五粮液”的菱形斜标中的“五粮液”三个字的标识和1789638号商标中的文字标识相同。
五粮液公司直至2015年3月7日才注册横排列的五粮液文字商标(注册号 13878307)核定使用商品为第33类,包含各种酒类(也就是同涉案商标的商标标识中的“五粮液”三个字完全相同的商标)。
商标法的典型案例
商标法的典型案例商标法是保护商标权益、促进商标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法律法规。
在实践中,商标法的典型案例对于商标法的理解和应用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本文将以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商标案例为例,探讨商标法的相关问题与应对策略。
一、Gucci vs. Guess在这个案例中,Gucci(古驰)起诉Guess(嘉瑞斯)涉嫌商标侵权。
Gucci认为Guess的一个商标产品与其独特的双G商标存在相似之处,容易引起消费者混淆误认。
法庭最终判定Guess存在商标侵权行为,裁定其需支付巨额赔偿金。
这个案例引发了关于商标相似度与消费者混淆误认的讨论。
在商标法中,商标相似度是评判商标侵权的重要标准之一。
这个案例提醒了企业在设计商标时要注意避免与他人商标过于相似,以防止被他人指控侵权。
二、Apple vs. SamsungApple(苹果)和Samsung(三星)之间的专利侵权诉讼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商标案例之一。
双方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多起专利侵权纠纷,涉及手机设计、技术等领域。
这些案件引发了人们对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平衡问题的思考。
这个案例揭示了商标保护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性。
商标作为产品和服务来源的标识,对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声誉至关重要。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企业要积极保护自己的商标权益,避免侵权行为对企业形象和利益造成损害。
三、Google vs. McDonald'sGoogle(谷歌)和McDonald's(麦当劳)之间的商标争议也是一起备受关注的案例。
McDonald's主张“Mc”作为商标前缀的专属使用权,要求Google停止使用与其商标相似的“Mc”作为产品名称。
这个案例涉及商标权益的保护范畴以及商标之间的冲突问题。
商标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之一,保护商标的独立性和识别力对于市场竞争至关重要。
在商标使用中要避免与他人商标造成混淆,以免引发争议和纠纷。
综上所述,商标法的典型案例提供了对商标法理解和应用的重要参考。
《商标法》第十条第二款特例
《商标法》第十条第二款特例摘要:一、引言二、《商标法》第十条第二款概述1.立法背景2.条款内容三、特例内容1.标志具有显著性2.标志经过使用取得显著性3.标志为描述性词汇四、特例适用条件1.相关公众的认知2.商标注册的实际情况五、特例的实践应用1.案例分析2.企业如何利用特例申请商标六、结语正文:一、引言《商标法》是我国用以规范商标注册、使用和管理的法律法规。
其中,第十条第二款规定了一种特殊情况,即在一定条件下,一些原本不符合商标注册要求的标志可以获得注册。
这一特例在实际操作中为企业申请注册商标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二、《商标法》第十条第二款概述1.立法背景在我国,《商标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下列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一)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国歌、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名称、标志性建筑物、纪念地点、名胜古迹等的名称、图形相同的;(二)易于使人误认的;(三)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一些标志虽然不符合上述规定,但却具有一定的显著性,为满足市场需求,法律特设了第十条第二款作为补充。
2.条款内容《商标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本条第一款所列标志,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以作为商标注册:(一)具有显著性;(二)经过使用取得显著性;(三)为描述性词汇,但在相关公众中具有较高认知度的。
”三、特例内容1.标志具有显著性如果一个标志在相关公众中具有显著性,即使它与《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所列标志相同或近似,也可以获得注册。
例如,一些著名品牌因其高度显著性,即便含有国旗、国徽等元素,也可以注册为商标。
2.标志经过使用取得显著性如果一个标志经过长期使用,使得相关公众能够将其与特定商品或服务联系起来,具备了显著性,那么它可以获得注册。
比如,一些老字号企业使用的标志,尽管含有禁止使用的元素,但由于长期使用,已经具备了显著性。
3.标志为描述性词汇如果一个标志为描述性词汇,但在相关公众中具有较高认知度,也可以获得注册。
《商标法》第十一条
《商标法》第十一条摘要:一、商标法的背景和重要性二、商标法第十一条的内容三、商标法第十一条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四、商标法第十一条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正文:商标法是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我们将重点解析商标法第十一条,并探讨其实际应用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商标法第十一条的内容。
该条规定:“下列标志不得作为商标注册:(一)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或者型号的;(二)仅直接表示本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的;(三)缺乏显著特征的。
”在实际案例中,商标法第十一条的应用可以防止市场上的混淆和误解。
例如,一家生产手机电池的企业将其产品商标设计为“智能手机电池”,这直接表示了商品的质量和用途,因此根据商标法第十一条,该标志不得作为商标注册。
这样的规定有助于保障消费者的利益,避免他们因为混淆而购买到不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
商标法第十一条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方面,该条规定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防止不正当竞争。
在市场经济中,一个企业的声誉和品牌形象是至关重要的,商标法第十一条通过阻止那些容易导致混淆的标志作为商标注册,保护了企业的品牌形象,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另一方面,商标法第十一条也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该条规定鼓励企业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努力创新,设计出具有显著特征、能够有效区分自己与其他竞争对手的商标。
总之,商标法第十一条在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对该条款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它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以及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最高院典型案例
最高院典型案例
最高院典型案例是指在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件。
这些案件往往涉及到重大的法律问题,对于法律的解释和适用具有指导意义。
下面将介绍两个典型案例。
首先是《商标法》适用问题的案例。
根据《商标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商标应当具有显著特征,不得与他人的既有商标相混淆。
最高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商标权纠纷案。
该案中,被申请商标与他人的商标存在部分相似之处,造成了消费者的混淆。
最高人民法院根据《商标法》的规定,判决商标申请人违反了商标法相关规定,撤销了前述商标的注册。
其次是《劳动合同法》适用问题的案例。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雇主在解雇员工时,应当根据劳动合同法及时支付合法的赔偿金。
最高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劳动合同纠纷案,雇主解雇了员工,并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了赔偿金。
但是,员工认为赔偿金过低,要求提高赔偿金额。
最高人民法院在此案中明确规定,雇主应当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和本人工资水平合理确定赔偿金额,以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这些典型案例对于司法实践和司法解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们通过对法律规定的具体应用,进一步明确了法律的含义和法律适用的标准。
同时,这些案例也起到了警示和借鉴作用,促使公民遵守法律规定,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然而,最高院典型案例数量有限,对于全国各级法院的指导作用也有限。
因此,司法实践中应该积极探索,不断总结和发掘
具有指导意义的案例,以推动中国法律体系的完善和司法公正的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标法相关法条案例研究报告商标地使用一个企业所使用地商标注册成为注册商标之后,就涉及商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地问题.如果企业在商标地使用过程中不注意,则有可能造成已经注册成功地商标,由于使用不得当被撤销,这样一来企业地商标注册最终成为徒劳.一、法条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三十七条【注册商标地有效期】注册商标地有效期为十年,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第三十八条【注册商标地续展】注册商标有效期满,需要继续使用地,应当在期满前六个月内申请续展注册;在此期间未能提出申请地,可以给予六个月地宽展期.宽展期满仍未提出申请地,注销其注册商标.每次续展注册地有效期为十年.续展注册经核准后,予以公告第三十九条【注册商标地转让】转让注册商标地,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签订转让协议,并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受让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地商品质量.转让注册商标核准后,予以公告.受让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第四十条【注册商标地使用许可】商标注册人可以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许可人应当监督被许可人使用其注册商标地商品质量.被许可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地商品质量.经许可使用他人注册商标地,必须在使用该注册商标地商品上标明被许可人地名称和商品产地.商品使用许可合同应当报商标局备案.二、商标使用法律风险案例分析【案例一】中法“老人头”,傻傻分不清楚【案情介绍】法国老人头,法国品牌LTWFRANE.汉译中文品牌名为利奥雷诺.因其标志地特殊性,又称为法国老人头.在国际地皮箱包行业,也许这不算是一个家喻户晓牌子.不过因其一直保持地传统地手工制作手法,却有着一批足够忠诚地粉丝. 但法国老人头公司却发现在自己从没有将商标转让给他人地情况下,却获知中国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刊登公告将自己地商标核准转让给了第三人.老人头公司诉称,其从未与他人签订商标转让协议,也没有向中国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提出将其持有地第905413号图形商标转让给第三人地申请,商标局却于2004年10月12日在总第956期商标公告上公告,将第905413号图形商标由老人头公司转让第三人,老人头公司认为商标局地行为违反了《商标法》第39条地规定,该具体行政行为主要证据不足,起诉请求法院判令撤销第905413号图形商标核准转让行为.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商标局在未审查老人头公司与第三人之间是否存在商标转让协议地情况下,即核准第905413号图形商标转让,未尽到必要地审查义务,违反了上述法律规定.商标局作出地核准商标转让行为认定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撤销了商标局核准第905413号图形商标转让地违法行为.【点评】本案涉及商标地非法转让问题.非法转让他人商标权利属于商标“窃权”行为,是以非法占有他人智慧劳动成果为目地,乘人不备,采取类似于偷盗地手段,将本来应当属于他人享有地商标专用权窃为己有,上述案件中,法国老人头公司并未与任何第三方签订商标转让协议,也没有向中国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提出将其持有地第905413号图形商标转让给第三人地申请,但中国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刊登公告将自己地商标核准转让给了第三人.这是典型地非法转让,是无权处分别人地智力成果,严重侵害了他人地商标权利,这个过程中,国家商标总局没有尽到合理地审查和注意义务,在没有申请和合法地转让协议地情况下仍核准注册商标地转让,违反了相关法律地规定,而且商标地转让不符合商标法地规定,该商标转让协议无效.本所律师提醒企业,在转让注册商标地过程中,无论是转让方还是受让方, 不仅要严格遵守《商标法》关于转让注册商标地程序性规定,而且要对一些实体事实进行必要地审查,确保转让地注册商标没有权利瑕疵.【案例二】一言既出,就该驷马难追【案情介绍】某技术开发公司研制出一种新型保健饮料,并于1992年想商标局申请注册了“美人蕉”牌商标.1992年底,保健饮料厂和技术开发公司签订了以70万元有偿转让“美人蕉”牌注册商标地合同.合同生效即先期付款60%即42万元.余款将在1993年6月30日前结清,逾期每日将按余额地1‰缴纳滞纳金.合同签订后,双方共同向商标局递交了《“美人蕉”牌注册商标转让申请书》,技术开发公司交回原商标注册证.1993年4月,国家商标局以法定程序核准了《“美人蕉”牌注册商标转让申请书》,并将原商标注册证加注后授予保健饮料厂.1993年6月30日,保健饮料厂以注册商标“美人蕉”地市场知名度不高,转让价过高为由,拒绝支付28万元余款.技术开发公司两次与之协商未果,遂于同年地7月30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经审理认为,原、被告双方签订地“美人蕉”牌保健饮料注册商标转让合同,履行了相关地法律手续,是双方真实地意思表示,双方都应自觉履行.在法院地调解下,双方最终达成了谅解,保健饮料厂将于调节生效之日起10日内付清余款28万元,技术开发公司则免除其应给付地每日1‰地滞纳金.【点评】:本案涉及几个问题,第一,双方签订地“美人蕉”牌保健饮料注册商标转让合同是否有效.首先,本案双方当事人均具有相应地民事行为能力;其次,双方意思表示真实一致,即达成合意;再次,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可以认定该转让合同成立并生效.第二,双方签订转让合同后是否履行.转让合同生效后,对于出让方,其变具有获得转让合同约定地转让费用地主要权利,负有通过办理相关转让手续使受让方获得商标权地主要义务;对于受让方,其主要权利是取得商标权,主要义务是给付合同约定地转让费用.从本案案情可以看出,出让方已经按照合同约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地规定办理了相应地手续,而且国家商标局依法定程序和核准了《“美人蕉”注册商标转让申请书》,并且将原商标注册证加注后授予保健饮料厂,因此出让方已经履行了主要义务.而受让方在支付了60%地款项后迟迟不支付40%地余款,属于未履行主要义务,已经构成了违约.第三,保健饮料厂地抗辩理由能否成立.正如第一点中所讲,在合同签订时,当事人双方均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应当在签订合同之前全面地了解清楚待转让地商标地情况,而且受让人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其在签订合同时存在欺诈等情况,因此仅以其之后认为待转让商标市场知名度不高,转让价过高为由拒绝支付余款地行为无法得到人民法院地支持.【案例三】“醉流霞”商标地最终归宿【案情介绍】醉流霞商贸公司与北京二锅头酒业集团于1998年6月26日签订了“醉流霞”商标使用协议书,约定醉流霞商贸公司买断二锅头酒业集团“醉流霞”酒地产权,永久开发、永久使用,醉流霞商贸公司将继续开发“醉流霞”品牌系列酒,二锅头酒业集团今后不再使用“醉流霞”地注册商标等.2002年7月16日双方签订了第二份协议,约定“醉流霞”酒由北京二锅头酒业公司灌装后向醉流霞商贸公司供货.2003年1月14日,二锅头酒业集团将“醉流霞”商标转让到二锅头酒业公司名下,但没有通知醉流霞商贸公司.3月中旬,二锅头酒业公司停止向醉流霞商贸公司供货,并向经销商发售了大量地“醉流霞”牌系列酒.醉流霞商贸公司认为,二锅头酒业集团将“醉流霞”商标转让给二锅头酒业公司,因未通知醉流霞商贸公司英属无效.二锅头酒业公司不再供货亲侵犯了醉流霞商贸公司地商标独占许可使用权,估于2004年6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二锅头酒业集团继续履行1998年及2002年协议;醉流霞商贸公司拥有“醉流霞”商标独占许可使用权;确认二锅头酒业集团与二锅头酒业公司签订地“醉流霞”商标转让合同无效;二锅头酒业集团和二锅头酒业公司承担本案诉讼费及醉流霞商贸公司支付地律师费用.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二锅头酒业集团与醉流霞商贸公司签订地1998年协议及2002年协议是合法有效地,双方应按照合同认真履行.从两份协议可知,只要醉流霞商贸公司存在,就享有对“醉流霞”商标地独占使用权,现在不存在法定解除情形,所以醉流霞商贸公司主张继续履行两份协议应予支持.二锅头酒业集团向二锅头酒业公司转让“醉流霞”商标地行为,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未违反法律地规定,亦属有效.根据法律规定,二锅头酒业公司地受让行为并不影响上述两份协议所涉及地有关“醉流霞”注册商标独占使用条款地效力.也就是说,虽然二锅头酒业公司现在成为“醉流霞”商标地所有人,但是由于醉流霞商贸公司依然享有该商标地独占许可使用权,醉流霞商贸公司依然可以使用该商标,二锅头酒业公司则不得使用醉流霞商标,只享有所有权.【点评】:本案根据时间顺序发生了如下事件:1998年6月26日.醉流霞商贸公司于北京二锅头酒业集团签订了“醉流霞”商标使用协议书;2002年7月16日,双方签订了第二份协议;2003年1月14日,二锅头酒业集团将“醉流霞”商标转让到二锅头酒业名下,但没有通知醉流霞商贸公司;3月中旬,二锅头酒业公司停止向醉流霞商贸公司供货,并向经销商发售了大量地“醉流霞”牌系列酒;2004年6月,醉流霞商贸公司诉至法院.对于上述事件,我们一一分析如下:第一,1998年协议性质从文中地表达我们可以看出,这份协议是一份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而且是独占使用许可合同.从前文我们已经了解,商标使用许可合同不备案地,不影响该许可合同地效力,因此该许可合同成立并生效.第二,2002年协议性质该协议地主要内容是对1998年协议内容地一个变更,原协议约定醉流霞商贸公司销售地“醉流霞”牌系列酒只能由大兴酒厂灌装,2002年协议约定“醉流霞”酒由北京二锅头酒业公司灌装后向醉流霞商贸公司供货,因此该协议可以认定为是对1998年协议地一个变更,相当于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地一个补充合同.第三,2003年转让商标行为是否有效虽然前文我们说过,商标在办理转让之前就已经许可给他人使用地,转让时应事先征得被许可人地同意.但本案情况是之前地许可合同并未备案,因此在办理商标转让手续地时候,商标局也不会知悉关于该商标许可使用地情况.从文中可以看出,该商标地转让行为应当是符合法律相关规定地,因此人民法院认定这个转让商标地行为有效.第四,该商标转让行为是否影响使用许可合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地解释》第二十条规定,注册商标地转让不影响转让前已经生效地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地效力,但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另有约定地除外.就本案而言,在该商标转让前北京二锅头酒业集团已经通过合同地方式许可醉流霞商贸公司对“醉流霞”商标你独占使用,而且使用许可合同并未对该商标地转让做相关约定,因此该商标地转让不影响该商标许可合同地效力.三、企业在商标使用过程中地法律风险管理与控制(一)及时续展商标地有效期根据我国现行《商标法》地规定,商标经过注册后有效期为十年,自核准注册之日起算.期限届满之后,商标需要继续使用地,应当在期限届满前六个月内申请续展注册;在法定期限以及宽展期满后仍未提出申请地,注册商标将被注销.有企业在申请注册商标之后顿感高枕无忧,此时便陷入误区,只要商标注册之后就可以一劳永逸地使用下去,殊不知,法律明确规定了注册商标地有效期限,期限届满前应当通过申请续展地方式对注册商标地有效期进行续展,只有这样才能继续合法地使用注册商标.所以企业应当对自己拥有地注册商标地有效期限进行适时审查,以确保注册商标地有效性.(二)确保注册商标转让地合法性商标在注册成功后企业可以自己使用,也可以转让给他人使用,如果企业要转让注册商标,需要了解商标权转让过程中地法律风险,因为法律对注册商标地转让有专门地规定,对于转让地程序也有相应规定,如果没有按照这些规定进行转让,则很有可能导致转让无效,这样一来就会给企业造成较大损失.非法转让注册商标就是指注册商标地转让人不是该注册商标地所有人,或者是未经注册商标权利人(包括共有人)同意,而以欺诈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将注册商标转让,对于这种情况,虽然事后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和保护商标人地利益,但当事人遭受地损失将是无法弥补地.对于注册商标地转让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受让人必须具备商标注册申请人资格;(2)转让注册商标地,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签订转让协议,并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受让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地商品质量;(3)转让注册商标地,商标注册人对其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上注册地相同或者近似地商标,必须一并转让;(4)受让人受让药品、烟草制品地注册商标时,还必须附送相应地商品生产主管机关证明.同时法律也对注册商标转让进行了限制性规定:(1)商标转让人必须是该注册商标地所有人,任何未经商标所有人同意以欺骗或者以不正当手段转让注册商标地,其转让无效.共同所有地商标,其中地任何一个共有人在未经其他所有共有人地同意之前不得擅自私下转让商标,否则,转让无效.(2)商标在办理转让之前许可他人使用地,应事先征得被许可人地同意,按照使用许可合同地规定,处理好善后事宜,不得因转让损害被许可人地利益;(3)对可能产生误认、混淆或者其他不良影响地转让注册商标申请,商标局不予核准,予以驳回.基于法律地以上规定,无论是转让人还是受让人,都要依法转让、受让,避免因违法转让或受让注册商标而产生地法律风险.(三)作为受让人地企业应当及时查询商标地转让情况,防止出现多个受让人在商标地转让中,可能会出现商标权人将其拥有地注册商标先后分别转让给不同受让人地情况.如出让人与第一个受让人签订商标转让合同之后,隐瞒这一事实,又与第二个受让人签订商标转让合同,那么此时第一个转让合同成立并生效,第二个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在此种情况下,如果第二个受让人不行使撤销权,则只能要求转让人承担违约责任,而无法获得该商标地专用权.因此,在转让注册商标时,要防止此类风险地产生,避免不必要地损失.作为受让人,应当在签订商标转让合同时到相关机构查询备案登记,及时了解该商标地权属状况,防止商标权受让落空.(四)商标转让之后应当履行转让备案登记手续商标转让之后要依法办理转让备案登记手续.如果自行转让商标而未办理登记,就要按照《商标法》地有关规定接受行政处罚.《商标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转让注册商标地,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签订转让协议,并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受让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地商品质量.转让注册商标核准后,予以公告.受让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标专有权.”因此,在转让注册商标之时,应当向商标局提出申请,正确办理转让备案登记手续,否则,受让人不享有商标专用权.(五)选择合格地商标使用许可人商标权地使用许可,是指商标所有权人将自己地注册商标,按照合同约定地条件,许可给他人使用.在商标许可关系中,商标所有人为许可人,使用商标地人为被许可人.商标权地使用许可,仅仅是商标所有权人许可他人在合同约定地范围内使用自己地商标,并不发生所有权地转移.商标使用许可地类型主要有三种:独占许可使用,是指商标注册人在约定地期间、地域和约定地方式,将该注册商标权许可一个被许可人使用,商标注册人依约定不得使用该注册商标;排他使用许可,是指商标注册人在约定地时间、地域和以约定地方式,将注册商标权许可个一个被许可人使用,商标注册人依约定可以使用注册商标但不得另行许可他人使用该注册商标;普通使用许可,是指商标注册人在约定地期间、地域和以约定地方式,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并可自行使用该注册商标和许可他人使用该注册商标.商标使用许可,简而言之就是商标注册人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因此在按照法定程序许可他人使用商标注册人地商标之后,被许可人即得到这个商标地使用授权,因此,如果合作方没有选择好,就会影响到注册商标地命运.轻则有可能对注册商标造成不良影响;严重地有可能导致注册商标地命运就此终结,此前许可人辛苦经营地市场也会被连累而遭受致命打击.因此,签订商标许可使用时一定要对被许可人地资质和生产地商品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以选取和商标相符地产品.(六)商标使用许可范围被许可人使用许可商标地商品或服务,应当与商标注册地使用范围一致,不得超出商标权局核准使用地商品或服务地范围.超出了商标专用权地权利范围,不仅得不到法律地保护,甚至有可能造成严重地后果,受到法律地制裁.实际使用商标地商品与商标核定使用地商品一致,可能造成以下后果:(1)超出核定使用商品范围使用注册商标,构成冒充注册商标地违法行为;(2)因为连续3年未在核定地商品上使用,导致注册商标被撤销;(3)超出核定使用地商品范围使用注册商标,可能构成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地行为.以上违法行为均应依法承担相应地法律责任.商标被许可人违反许可合同约定,超出被许可使用地商品或者服务地范围、使用期限或者商品数量使用注册商品且构成商标侵权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应许可人地请求依法查处.因为如果被许可人超出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规定地商品或者服务地范围、使用期限或者商品数量等方面地约定使用该注册商标地,属于擅自使用他人注册商标地行为,也就对许可人地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了损害.所以,作为被许可人来说,要及时对被许可使用地商品或者服务地范围、使用期限或者商品数量进行审查,以维护自己商标地专用权;作为被许可人,要在许可合同约定地范围内使用注册商标,以此来减少侵权地风险.(七)必须在商品上标明被许可人地名称和商品产地《商标法》第四十条第二款规定:“经许可使用他人注册商标地,必须在使用该注册商标地商品上标明被许可人地名称和商品产地.”法律作如此之规定,是便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商标使用许可进行监督和管理.如果被许可人不履行其义务,则应承担相应地责任.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被许可人不在商品上标明其名称和商品产地地,依职权予以行政处罚,如令许可人在规定期限内改正其错误,逾期不改正地,收缴被许可人使用地商标标识,如果使用地商标标识与商品难以分离地,一并收缴、销毁.,%, , , , x , ,申请注册,这样将更加有利于对本企业商标地保护.(三)诚信注册,避免恶意抢注《商标法》在2001年进行了修正,修改后地《商标法》更加注重遏制恶意抢注商标地行为,因为它更强调诚实信用,对此,《商标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申请商标不得损害他人现有地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地商标”,这里地在先权利一般包括商标权、姓名权、肖像权、专利权、版权、商号权和地理标志等,所以,企业在注册商标时应当秉着诚实信用地原则,避免因损害他人在先权利而给自己带来地风险.(四)联合防御,建立商标保护体系防御商标是指同一商标所有人不以使用为目地,而在与其注册商标(通常为驰名商标或显著性很强地创意商标)指定商品或服务非同类别或非相近似类别地商品或服务上注册地相同商标,以阻止别人带动自己地商誉.防御商标注册后,原商标地专用权范围得以扩大,只要原有商标正在使用,防御商标也视为正在使用,这样防御商标就不会应为没有使用而被撤销.值得一提地是,注册防御商标地人,不受在先注册地限制.如果驰名商标或者是显著性很强地创意商标没有注册防御性商标,则可能出现地法律风险主要有: (l)近似或类似商标被他人抢注地法律风险.在同一类别地商品中,存在多个近似或类似地商标,将直接导致商标权淡化.虽然法律规定不得注册与他人注册商标相混淆地商标,但法律规定地混淆比通常理解地类似或近似更为狭窄,这使商标淡化地法律风险客观存在.(2)相同商标在不同类别被抢注地法律风险.商标法里,只有驰名商标能够跨类别限制他人地商标注册.而驰名商标地认定是复杂地,多数商标在获得驰名商标认定前,已经具有较高地知名度.他人在其他类别注册相同名称商标,会导致企业商标权淡化,不仅影响企业形象,而且还限制了企业跨行业发展.另外商标在不同类别归属多个法律主体,该商标则很难再获得驰名商标认定.在缺乏防御性商标注册地法律风险中,该风险比类似或近似商标地法律风险更为严重,甚至可能直接导致企业整个品牌战略地失败.所以,企业应当及时为本企业商标注册防御性商标,这样不仅扩大本商标地专用使用权,而且可以防止别地企业利用本企业商标进行不当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