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高二5月月考物理试题
北京市2016-2017年海淀高二物理试题及答案
4. 如图所示,矩形线圈abcd位于通电长直导线附近,线圈与导线在同一平面内,线圈的ad 、bc边与导线平行.下面的操作中不 能使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A. 使线圈水平向左平移 C. 使线圈竖直向下平移
B. 使线圈水平向右平移 D. 使线圈以bc边为轴转动
5. 初速度为v0的电子(重力不计),沿平行于通电长直导线的方向射出,直导线中电流方向与电子的初始运动方向如图所示, 则( )
其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5.金属棒以平行于导轨向上的初速度v0 = 10m/s 上滑直至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通过上
端电阻的电量Δq
=
0.1C
.(g
=
) 2
10m/s
(1) 金属棒起始时所受安培力的大小; (2) 金属棒的最大加速度; (3) 上端电阻R0中产生的热量.
23.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高速运载工具,它由两个系统组成.一是悬浮系统,利用磁力使车体在轨道上悬浮起来从而减小阻力.另 一是驱动系统,即利用磁场与固定在车体下部的感应金属线圈相互作用,使车体获得牵引力,下图就是这种磁悬浮列车电磁
A. 小球可能带负电 C. 小球在电、磁场中运动的过程电势能增大
B. 小球在电、磁场中运动的过程动能增大 D. 小球在电、磁场中运动的过程机械能总量不变
16. 如图所示,在场强为E方向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和磁感强度为B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区域内,固定着一根足够长的粗糙 绝缘杆,杆上套着一个质量为m,带有电荷量−q 的小球.小球由静止开始沿杆下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大小、方向; (2) 通过导体棒的电流.
20. 如图所示,在y < 0 的区域内存在勾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xy 平面并指向纸面外,磁感强度为B,一带正电的粒子以速度v0 从O点射入磁场,入射方向在xy 平面内,与x轴正向的夹角为θ.若粒子射出磁场的位置A点与O点的距离为L,求:
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物理期末复习试卷(一)
海淀实验中学高二物理期末复习试卷(一)1.弹簧振子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简谐运动,在振子向平衡位置运动的过程中()A.振子所受回复力逐渐增大B.振子位移逐渐增大C.振子速度逐渐减小D.振子加速度逐渐减小2.一列简谐横波t=0时刻的波动图像如图1所示,介质中x=2m处的P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2表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波的波速为0.2m/sB.该波沿x 轴的正方向传播C.t=0.2s 时,P点的位移为-5cmD.t=0.4s 时,P 点在平衡位置沿y 轴正方向运动3.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时,由于摆球质量分布不均匀,无法确定其重心位置,他第一次取悬线长为L1,测得单摆振动周期为T1;第二次取悬线长为L2,测得单摆振动周期为T2。
由此可计算重力加速度g 为()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简谐振动的物体,经过同一位置时,速度一定相同B.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以后由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在受迫振动中,驱动力的频率一定等于物体的固有频率D.多普勒效应实质上是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而使波的频率发生了变化5.2019 年被称为5G 元年,这一年全球很多国家开通了5G 网络。
5G 网络使用的无线电波通信频率是在3.0GHz以上的超高频段和极高频段,比目前4G通信频率在0.3GHz~3.0GHz间的特高频段网络拥有更大的带宽和更快的传输速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G 信号是横波,5G 信号是纵波B .4G 信号和5G 信号相遇能产生干涉现象C .5G 信号比4G 信号波长更长,相同时间传递的信息量更大D .5G 信号比4G 信号更不容易绕过障碍物,所以5G 通信需要搭建更密集的基站6.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图a 是t =1s 时的波形图,图b 是某振动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图b 可能是图a 中哪个质点的振动图像()A .x =1m 处的质点B .x =2m 处的质点C .x =3m 处的质点D .x =4m 处的质点7.分子力F、分子势能EP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线如A .甲图线为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线B .当r =r 0时,分子势能为零C .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力先减小后一直增大D .在r <r 0 阶段,分子力减小时,分子势能也一定减小8.已知水的摩尔质量为M ,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
北京市海淀区人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及答案
北京人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在没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 汤姆逊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
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基本电荷的数值B.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C. 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钋(Po)和镭(Ra)两种新元素,之后他们的女儿和女婿用实验发现了中子的存在D.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2. 关于图中四个示意图所表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图①实验使人类第一次发现原子内部还有结构B. 图②实验说明光是横波C. 图③实验中,从锌板射出的是光子,它来自于原子核的内部D. 图④实验中所示的三种射线是从原子核内部释放的,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3.关于激光的应用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全息照相是利用激光平行度非常好的特点B. 利用强激光产生的高压使得可控核聚变成为可能C. 用激光束来切割或焊接浪硬的材料是利用激光平行度好的特点D. “激光测距雷达”和用激光读取DVD光盘上的信息是利用激光有相干性的特点1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 715+ H 11→ C 612+ He 24是a 衰变方程B. U 92238 → Th 90234 +He 24是核裂变反应方程C. 2H 11+ 2 n 01→ He 24一定是释放核能的核反应D. He 24+ Al 1327→P 1530+ n 01是发现中子的反应5. 如图所示,静止的氡原子核(Rn )在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中,由于衰变它放出某种粒子而生成一个新的原子核,新核和粒子的运动径迹是两个在纸面内的外切的圆。
已知大圆与小圆的直径之比为85∶1,则A. 该反应方程是Rn 86222→Fr 87222+e −10B. 该反应方程是Rn 86222→At 85222+e 10C. 该反应方程是 Rn 86222→At 84218+He 24D. 大圆轨迹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6. 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之对应,叫做德布罗意波。
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命题人高红星审题人王立国(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 13单选,14-20多选。
每小题3分,部分分值2分,共60分)1.下面所列举的物理学家及他们的贡献,其中正确的是 ( )A.元电荷最早由库仑通过油滴实验测出B.牛顿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C.法拉第首先提出了电场的概念且采用了电场线描述电场D.安培总结出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2.保护知识产权,抵制盗版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
盗版书籍影响我们的学习效率甚至给我们的学习带来隐患。
小华有一次不小心购买了盗版的物理参考书,做练习时他发现有一个关键数字看不清,拿来问老师,如果你是老师,你认为可能是下列几个数字中的( )A.6.2×10-19 CB.6.4×10-19 CC.6.6×10-19 CD.6.8×10-19 C3.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E = F/q,可知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电场力成正比B.根据E = kQ/r2,可知点电荷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该点电荷的电量Q成正比C.根据场强叠加原理,可知合电场的场强一定大于分电场的场强D.电场线就是点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4.关于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关系,下面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一定高B.电场强度不变,电势也不变C.电场强度为零处,电势一定为零D.电场强度的方向是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5.使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分别带上-3Q和+5Q的电荷后,将它们固定在相距为a的两点,它们之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1.现用绝缘工具使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再将它们固定在相距为2a的两点,它们之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2.则F1与F2之比为 ( )A.2∶1 B.4∶1 C.16∶1 D.60∶16.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的P点固定着一个带正电的点电荷,在它的右侧N点由静止开始释放一个也带正电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以向右为正方向,下图中能反映小球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是 ( )7.在静电场中,将一电子由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5 eV,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电场强度的方向一定是由b到a B.a、b两点间的电势差是 -5 VC.电子的电势能减少了5 eV D.因零电势点未确定,不能确定a、b两点的电势8.如图所示,在一匀强电场区域中,有A,B,C,D四点恰好位于一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上,已知A,B,C三点电势分别为ϕA=1 V,ϕB=4 V,ϕC=0,则D点电势ϕD的大小为 ( )A.-3 VB.0C.2 VD.1 V9.某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一带电粒子沿图中虚线所示的路径运动,先后通过M点和N 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M,N点的场强E M > E NB.粒子在M,N点的加速度a M > a NC.粒子在M,N点的速度v M > v ND.粒子带正电10.带电粒子射入一固定的带正电的点电荷Q的电场中,沿图中实线轨迹从a点运动到b点,a、b两点到点电荷Q的距离分别为r a、r b(r a >r b),b点为运动轨迹上到Q最近的点,不计粒子所受的重力,则可知 ( )A.粒子带负电B.b点的场强可能等于a点的场强C.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静电力对粒子不做功D.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粒子的动能和电势能之和保持不变11.如图甲所示,AB是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质子以某一初速度从A点出发,仅在静电力的作用下沿直线从A点运动到B点,其v t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质子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逐渐减小B.电场线的方向由A点指向B点C.A、B两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关系满足E A < E BD.A、B两点的电势关系满足ϕA <ϕB12.一个带电粒子射入一固定在O点的点电荷的电场中,粒子运动轨迹如图虚线abc所示,图中实线表示电场的等势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粒子在a→b→c的过程中,电场力始终做正功;B.粒子在a→b→c的过程中,一直受静电引力作用;C.粒子在a→b→c的过程中,ab段受引力,bc段受斥力;D.粒子在a→b→c的过程中,ab段逆着电场线,bc段顺着电场线。
北京高二高中物理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北京高二高中物理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静电场中电场强度为零的位置,电势也一定为零B.放在静电场中某点的检验电荷的电荷量发生变化时,该检验电荷所受电场力与其电荷量的比值保持不变C.在空间某位置放入一段检验电流元,若这段检验电流元不受磁场力作用,则该位置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一定为零D.磁场中某点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与放在该点的一段检验电流元所受磁力方向一致2.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
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3.如图所示,一根长直导线穿过通有恒定电流的金属环的中心,且垂直于金属环的平面.导线和环中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那么金属环受到的磁场力()A.沿环半径向外B.沿环半径向内C.沿直导线向右D.为零4.一根长为L、横截面积为S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ρ,棒内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n,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
在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棒内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为v,则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A.B.C.ρnev D.5.带电粒子ab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动量大小相等,a运动的半径大于b运动的半径,若ab 的电荷量分别为,,质量分别为,周期分别为,则一定有:()A.B.C.D.6.如图所示,虚线框内为一矩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是三个质量和电荷量都相等的带电粒子,它们从边上的中点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磁场,图中画出了它们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若不计粒子所受重力,则()A.粒子带负电,粒子、带正电B.粒子的运动轨迹是抛物线C.射入磁场时,粒子的动能最大D.射入磁场时,粒子的动量最大7.如图所示为利用半偏法测量电流表内阻的电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先闭合,断开,调节使电流表半偏B.电流表内阻测量值偏大C.和都可以用滑动器替代D.在满足电流表满偏的情况,电源电动势和尽量大一些可以减小误差8.如图所示是一个多用电表的简化电路图.为单刀多掷开关,通过操作开关,接线柱可以接通,也可以接通、、、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开关分别接或时,测量的是电流,其中接时量程较大B.当开关分别接或时,测量的是电阻,其中是黑表笔C.当开关分别接或时,测量的是电阻,其中是红表笔D.当开关分别接或时,测量的是电压,其中接时量程较大9.如图所示,洛伦兹力演示仪由励磁线圈、玻璃泡、电子枪等部分组成。
(完整word版)2016-2017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二模物理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2017海淀二模物理试卷(含答案)2017.05.04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其内部每个分子热的动能都一定增大B .气体的压强越大,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个数一定越多C.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内部分子的平均动能就一定越大D .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一定减小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水面漂浮的无色薄油膜在阳光照射下出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干涉现象B .若用X射线照射某金属板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紫外线照射该金属板也一定能发生C .在相同条件下,丫射线与可见光相比更容易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D .太阳光谱中有一些清晰的暗线,这说明太阳中缺少与这些暗线对应的元素1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 •氢原子的能级理论是玻尔在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提岀来的C.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岀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D.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v和传播方向是16. 如图1甲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 = 10s时波的图象,P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
图1乙是质点P 的振动图象,那么该波的传播速度A . v= 1.0m/s,沿x轴负方向B. v = 0.5m/s, 沿x 轴负方向C. v = 0.5m/s, 沿x 轴正方向D. v= 1.0m/s, 沿x 轴正方向17. 如图2所示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在一输出电压为u= U0sin^t的交流电源两端。
电路中R0为定值电阻,V1、V2为理想交流电压表,A为理想交流电流表,导线电阻不计。
现使滑动变阻器R的滑动触头P向上滑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A的示数变小B. V2的示数变小C. V1与V2示数的比值变大D . R0消耗的电功率变大18. 2016年10月19 日, “神舟^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实验室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的天神组合体"开始了长达30天的组合飞行,再一次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的新纪录。
2016-2017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物理试题
首师大附属育新学校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5月月考试卷高二物理 2017.5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C 传播B .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是横渡C .声波只能在空气中传播D .光需要介质才能传播2.光导纤维按沿径向折射率的变化可分为阶跃型和连续型两种。
阶跃型的光导纤维分为内芯和外套两层,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大。
连续型光导纤维的折射率中心最高,沿径向逐渐减小,外表面附近的折射率较低。
关于光在连续型光导纤维中的传播,如图所示的四个图中能正确表示传播路径的是( ).A .B .C .D .3.以往,已知材料的折射率正为正值(>0n )。
现已有针对某些电磁波设计制作的人工材料,其折射率可以为负值(<0n ),称为负折射率。
位于空气的这类材料,入射角i 与折射角r 依然满足sin sin i n r=,但是折射线与入射线位于法线的同一侧(此时折射角取负值)。
现空气中有一上下表面平行的负折射率材料,一束电磁波从其上表面射入,下表面射出。
若该材料对此电磁波的折射率1n =-,正确反映电磁波穿过该材料的传播路径的示意图是( ). A . B .C .D .4.直线12PP 过均匀玻璃球球心O ,细光束a 、b 平行且关于12PP 对称,由空气射入玻璃球的光路如图。
a 、b 光相比( ).A.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较大B.玻璃对a光的临界角较小C.b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较小D.b光在玻璃中的传播时间较短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是不同的B.泊松亮斑是光具有波动性的有力证据C.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安培用实验首先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D.电磁波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等6.我国成功研发的反隐身先进米波雷达堪称隐身飞机的克星,它标志着我国雷达研究又创新的里程碑,米波雷达发射无线电波的波长在1~10m范围内,则对该无线电波的判断正确的是().A.米波的频率比厘米波频率高B.和机械波一样须靠介质传播C.同光波一样会发生反射现象D.不可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7.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由真空进入介质,频率不变,波速变大B.均匀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C.雷达是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位置的设备D.声波和电磁波都可在真空中传播8.虹和霓是太阳光在水珠内分别经过一次和两次反射后出射形成的,可用白光照射玻璃球来说明。
2016 2017学年10月北京海淀区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二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word版无答案)
2016~2017学年10月北京海淀区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二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 如图甲所示,两平行金属导轨间的距离L = 0.40m,金属导轨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夹角θ= 370,在导轨所在平面内,分布着磁感应强度B = 0.50T、方向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的匀强磁场.金属导轨的一端接有电动势E = 4.5V、内阻r = 0.50Ω的直流电源.现把一个质量m = 0.040kg 的导体棒a b放在金属导轨上,导体棒静止.导体棒与金属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导体棒与金属导轨接触的两点间的电阻R0=2.5Ω,金属导轨电阻不计,g取10m/s2.已知sin 370= 0.6 ,cos 37= 0.80,求:(1)通过导体棒的电流;(2)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大小;(3)导体棒受到的摩擦力;(4)若其他条件不变,磁场的大小和方向可以调节,如图乙所示,其中杆b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力可能为零的图是.(5)若导体棒在题目所述条件下沿导轨向下运动,通过传感器测得电流随时间均匀变化,如图丙所示,求2s内安培力对导体棒的冲量大小和方向.2. 某实验小组要描绘一只小灯泡L(2.5V 0.3A)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除导线和开关外,还有以下器材可供选择:电源E (3.0,内阻约0.5Ω)电压表V1(0~ 3V,内阻约3kΩ)电压表V2 (0~ 15V,内阻约15kΩ)电流表A1(0.6Ω,内阻约0.125Ω)电流表A2(0~ 3A,内阻约0.025Ω)滑动变阻器R (0~ 5Ω)(1)电压表应选择,电流表应选择.(2)应选择图1中哪一个电路图进行实验?(3) 根据图1中所选择的电路,将图2中各器件连接成完整的电路.(4) 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动到 端(填写“左”或“右”).(5) 根据正确的实验电路图,该小组同学测得多组电压和电流值,并在下图中画出了小灯泡L 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可知,随着小灯泡两端电压的增大,灯丝阻值也增大,原因是 .当小灯泡两端电压为1.40 V 时,其电阻值约为 Ω.(6) 将小灯泡L 接入下图所示电路,通过实验釆集数据,得到了电压表示数U 随电流表示数I 变化的图象,下图的各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U − I 关系的是 .(7) 若将一个上述规格的小灯泡,与10Ω的定值电阻串联,接在两端电压恒为E =3V的电源上(内阻不计),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A.(请作图求解)3. 在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的实验中,把量程I A = 2m,内阻约为100Ω的电流表A改装成电压表G.测定电流表的内阻时,备有如下器材:A.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 50Ω,额定电流1.5 A )B.电阻箱(阻值范围0~ 999.9Ω)C.电位器(相当于全阻值很大的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 10kΩ)D.电源(电动势2.0 V,有内阻)E.电源(电动势6.0V,有内阻)F.另外有开关和导线若干(1)如果采用图1所示的电路测电流表的内阻,为提高测量精度,在以上备用器材上中,电源应该选择,可变电阻R1应该选择,可变电阻R2应该选择.(填入选用器材的字母代号)(2)实验时要进行的步骤有:A.按右上图所示的电路连接好电路B.将R1的阻值调至最大C.合上S1D.调节R1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E.合上S2F.调节R1和R2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G.记下R2的阻值上述实验步骤中,有错误的步骤是,改正为.(3)若步骤G 中记录的R2阻值为150Ω,将此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3V的电压表,应串联一个阻值R = Ω的电阻.(4)在对改装后的电压表进行校准时,发现改装后的电压表的测量值总比标准电压表的测量值小一些,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A. 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偏小,造成串联电阻R的阻值偏小B. 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偏大,造成串联电阻R的阻值偏小C. 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偏小,造成串联电阻R的阻值偏大D. 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偏大,造成串联电阻R的阻值偏大(5)若将此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10m A的电流表,应并联一个阻值Ω的电阻.(6)若将此电流表改装成量程较大的两个电流表,现有两种备选电路,如图2中的甲、乙所示,图更为合理,另一电路不合理的理由是.4. 计算(1)如图1所示,厚度为h,宽度为d的导体板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板的两个侧面向里,当电流通过导体板时,在导体板的上侧面A 和下侧面A ′之间会产生电势差,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霍尔效应可解释如下:外部磁场的洛仑兹力使运动的电子聚集在导体板的一侧,在导体板的另一侧会出现多余的正电荷,从而形成横向电场,横向电场对电子施加与洛仑兹力方向相反的电场力,当电场力与洛仑兹力达到平衡时,导体板上下两侧之间就会形成稳定的电势差.1 达到稳定时,导体板上下侧面的电势哪个?2 若测得上侧面A和下侧面A′之间的电压为U1,磁感应强度为B1,求此时电子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多少?3 由于电流和电压很容易测量,因此霍尔效应经常被用于检测磁感应强度的大小.若已知该导体内部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为,电子电量为e ,测得通过电流为I 时,导体板上下侧面的电压为U ,求此时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2)磁流体发电的原理与霍尔效应非常类似.如图2所示,磁流体发电装置的发电管是横截面为矩形的水平管道,管道的长为L、宽为、高为,上下两面是绝缘板.前后两侧面M 、N 是电阻可忽略的导体板,两导体板与开关S 和定值电阻R相连.整个管道置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沿z 轴正方向的匀强磁场中.管道内始终充满电阻率为ρ0的导电液体(有大量的正、负离子),且开关闭合前后,液体在管道进、出口两端压强差的作用下,均以恒定速率沿x轴正向流动,液体所受的摩擦阻力不变.1 求开关闭合前,M 、N 两板间的电势差大小U0;2 求开关闭合后,M 、N 两板间的电势差大小U ;3 关于该装置内部能量转化和各力做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发电机内部由于电荷随导电液体沿x 轴方向运动,因此产生了垂直于x 轴方向的洛伦兹力分量.这个力使电荷向侧面两板聚集,克服静电力做功,形成电动势,是电源内部的非静电力B. 闭合开关后,由于导电液体内部产生了从M 到N 的电流,因此导电液体受到安培力的作用,安培力对流体做正功C. 虽然洛伦兹力不做功,但它的一个分量对电荷做正功,另一个分量对电荷做负功,以这两个分量为媒介,流体的动能最终转化为回路中的电能D. 为了维持流体匀速运动,管道两端压强差产生的压力克服摩擦阻力和安培力做功,是整个发电机能量的来源5. 如图所示,以O 为圆心、半径为R 的圆形区域内存在垂直圆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一粒子源位于圆周上的M 点,可向磁场区域内垂直磁场沿各个方向发射质量为m 、电荷量为− q 的粒子,不计粒子重力,N 为圆周上另一点,半径OM 和ON 间的夹角θ,且满足5.02tan =θ.(1) 若某一粒子以速率v 1,沿MO 方向射入磁场,恰能从N 点离开磁场,求此粒子的速率移v 1;(2) 若某一粒子以速率v 2 m qBR =,沿与M 成600角斜向上方向射入磁场,求此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3) 若大量此类粒子以速率v 3 mqBR 2=,从M 点射入磁场,方向任意,则这些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多少?(4) 若由M 点射入磁场各个方向的所有粒子速率均为题(1)中计算出的v 1,求磁场中有粒子通过的区域面积.6. 如图所示,在xOy 平面坐标系中, x 轴上方存在电场强度E = 1000V/ m 、方向沿y 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在 x 轴及与x 轴平行的虚线P Q 之间存在着磁感应强度为B= 2T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场宽度为d .一个质量m = 2 × 10−8kg 、带电量q = +1.0 × 10−5 C 的粒子从y 轴上(0, 0.04)的位置以某一初速度v 0沿x 轴正方向射入匀强电场,不计粒子的重力.(1)①若v0= 200m/s.求粒子第一次进入磁场时速度v的大小和方向;②若该粒子恰好无法穿过磁场区域,求磁场的宽度d;③求粒子由磁场第一次返回电场时,经过x轴的坐标;(2)试证明:只要粒子能够返回电场区域,则其在磁场中的轨迹对应x轴上的弦长为一定值;(3)要使以大小不同的初速度(包括初速度为v0)射入电场的粒子都能经磁场区域后返回电场,求磁场的最小宽度d.。
2016-2017学年3月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无答案】20170411135228
2016—2017海淀实验中学第二学期3月高二物理一、选择题 1.【答案】B【解析】AB .由圆周可得T 0.02s =,150Hz Tf ==,故A 错误,B 正确; CD .电流最大值max 10A I =,I ==有,故CD 错误。
2.【答案】A【解析】交流电时瞬时值sin m e E wt ==,2πT=0.5s w =,1=2Hz Tf =,0.25t =时,0e =;B 项中0t =,0e =,此时磁通量最大。
故A 正确。
3.【答案】D【解析】理想变压器有112212U n U n ==,122112I n I n ==,P P =出人输输,1211f f =,故选D 。
4.【答案】C【解析】电热器的功率2U P R =,直流电流中236=P R直,交流电流中2=U R R 有交,该电路有效值U =有236=2P R 交,故选C 。
5.【答案】D【解析】损耗电能转化为内能即2E Q I Rt ==△,功率==P P UI 出入得电流变为原来120,故1400E E '=△△,故选D 。
6.【答案】D【解析】电容器的容抗12c X xcf =,线圈感抗L =2πL X f 可得当f 增大时,c X 减小,L c 变亮;L X 增大,L B 变暗;L a 亮度不发出变化,故选D 。
7.【答案】A【解析】在1T 4时有最大加速度kxpa m=-且方向向上,故在最低点,故选A 。
8.【答案】A 【解析】由图可得4m λ=,又20m/s v =,故T=0.2s vλ=,振幅0.8cm A =, 2.0x m =处由波振法可得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在 1.5m x =处位移为正,ka x m=-,故加速度沿y 轴负方向,故选A 。
9.【答案】C【解析】A .由乙图得3s t =时正向y 轴方向运动,故错误; B .3s t =时在平衡位置,速度最大,故错误;CD .由乙图同一时刻时P 点在平衡位置处,故一定位于甲图0.4x =处位于平衡位置向上选C 。
2016-2017北京海淀实验中学高二上期中试卷(有答案)20161111112446
海淀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期中考试理科2016-11-03 时间:90分钟—、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下列哪种生物体不是由细胞构成的()A.酵母菌B.蓝藻C.艾滋病病毒D.大肠杆菌2.人的肝细胞中,下列那种有机物含量最多()A.蛋白质B.水C.肝糖元D.脂肪3.下列各种化合物中,都属于脂质的一组是()A.酶、胰岛素、血红蛋白B.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C.葡萄糖、乳酸、油脂D.胆固醇、植物蜡、碟脂4.将显微镜的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并寻找物像的过程中,不应出现的操作是()A.转换细准焦螺旋B.转动粗准焦螺旋C.转动转换器D.调节反光镜和光圈5.下列用于检测的对象、使用试剂及反应呈现的颜色正确的一组是()A.脂肪;苏丹IV染液;橘黄色B.葡萄糖;斐林试剂;砖红色C.纤维素;碘液;蓝色D.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红色6.脑啡肽是一种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下面是脑啡肽的结构简式,以下关于该肽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4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B.水解后产生4种氨基酸C.水解时需要消耗4个水分子D.其中的肽键均只含有4种元素7.右图是细胞局部亚显微结构照片,1和2这两种具膜的细胞器()A.均含有少量DNAB.均有能量转换的功能C.均有合成多糖的功能D.均会在浆细胞(负责抗体的合成及分泌)中分布8.下列对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酶多为蛋白质,少数为RNAB.酶在催化生化反应前后,本身的性质不会发生改变C.低温使酶的分子结构破坏而失去活性D.比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高得多9.能促使过氧化氢水解的酶是()A.过氧化氢B.解旋酶C.蛋白酶D.Fe10.人的血液中一个碳酸酐酶分子,每分钟可催化分解1900万个碳酸分子,这说明酶具有()A.专一性B.多样性C.高效性D.稳定性11.在下列实验中,试管内容物变成蓝色的是()试管号试管内容物条件检测1 2mL浆糊+2ml纯唾液37℃10min3滴碘液2 2mL浆糊+2ml清水37℃10min3滴碘液3 2mL浆糊+2ml稀释10倍的唾液37℃10min3滴碘液4 2mL浆拥+2mL纯唾液95℃10min3滴碘液37℃10min3滴碘液5 2mL浆糊+2mL纯唾液+2滴浓HClA.1、2、12.将相同的四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四种溶液中,一小时后测定薯条质量变化的百分率,结果如下表。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5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2016——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练习高二物理2017—05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6页,包括三个大题,2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答题前,考生应认真在密封线外填写班级、姓名、学号.3.请将第Ⅰ卷题目的答案涂在机读卡上,第Ⅱ卷答在答题纸上,交卷时只交机读卡和答题纸.4.g取210m/s;346.6310J sh-=⨯⋅;83.010m/sc=⨯;191.610e-=⨯;9229.010N m/Ck=⨯⋅.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共50分.每道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把你认为正确答案填涂在答案卡上.1.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 )A.原子不可再分B.原子的核式结构C.原子核还可再分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答案】C【解析】解:按照人们认识的发展过程,自汤姆生发现电子和原子是中性的这一事实,认为原子应由电子和带正电的部分组成,即原子还有结构,故A项错;卢瑟福由α粒子散射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并为人们接受,即B项错;天然放射现象(贝克勒尔最早发现)表明原子核并非绝对稳定,也可以变化,即核还有结构,即C项正确;原子核中发现中子、质子是在人工转变条件下发现的,故D项也不正确.2.牛顿为了说明光的性质,提出了光的微粒说.如今,人们对光的性质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列四个示意图所表示的实验,能说明光性质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B【解析】解:图①该实验是α粒子散射实验,依据此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学说,与光的性质无关.故①错误;图②干涉是波的特有性质,因此双孔干涉实验说明光具有波动性,故②正确;图③此实验是光电效应的实验,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③正确;图④三种射线在电场偏转的实验,能判定射线的电性,不能说明光的性质,故④错误.故答案为B .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分子势能一定增大B .一定质量的0C ︒的水变成0C ︒的冰,其内能一定减少 C .物体温度升高了,说明物体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 .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的同时,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答案】D【解析】解:当0r r =时,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最小,故A 错误;0C ︒的冰变成0C ︒的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故B 错误;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增加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物体通过热传递从高温物体处吸收热和对物体做功,故C 选项错误;由C 可知,当两种增加物体内能的方式同时进行时,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D 正确.4.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的根据是:在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发现α粒子( ) A .全部穿过或发生很小的偏转B .绝对大数穿过,只有少数发生很大偏转,甚至极少数被弹回C .绝大多数发生很大偏转,甚至被弹回,只有少数穿过D .全部发生很大偏转 【答案】C【解析】解:当α粒子穿过原子时,电子对α粒子影响很小,影响α粒子运动的主要是原子核.离核远则α粒子受到的库仑斥力很小,运动方向改变小,只有当α粒子与核十分接近时,才会受到很大库仑斥力,而原子核很小,所以α粒子接近它的机会就很少,所以只有极少数大角度的偏转,而绝大多数基本按直线方向前进,故B 正确,ACD 错误.5.在日光灯照射下,从紧捏的两块玻璃板的表面,我们可以观察到彩色条纹,也可以通过并在一起的铅笔的狭缝观察日光灯,看到彩色条纹,这两种现象( ) A .均是光的干涉现象B .均是光的衍射现象C .前者是干涉现象,后者是衍射现象D .前者是色散现象,后者是干涉现象【答案】C【解析】解:从紧捏的两块玻璃板的表面观察到彩色条纹,是薄膜干涉现象,而从铅笔的狭缝看到彩色条纹是衍射现象,故选C .6.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不能用光的波动性进行解释的是( ) A .光的衍射现象 B .光的偏振现象 C .泊松亮斑D .光电效应【答案】D【解析】解:光的衍射是指光绕过障碍物偏离直线传播路径而进入阴影区里的现象,它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故A 正确;光的传播中只有横波才能产生偏振现象,故光的偏振是光的波动性的又一例证,故B 正确; 泊松光斑是一种由于光的衍射而产生的一种光学现象,同A 相同,故C 正确;在光的照射下,某些物质内部的电子会被光子激发出来而形成电流,即光生电产生光电效应,证明光的粒子性,故D 不正确.7.下面不是玻尔提出的原子模型中所做的假设的是( )A .原子处于称为定态的能量状态时,虽然电子做加速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B .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与电子沿不同的圆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而电子的可能轨道的分布是不连续的C .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D .电子跃迁时辐射的光子的频率等于电子绕核做圆周动运的频率 【答案】D【解析】解:原子处于称为定态的能量状态时,虽然电子做加速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故A 正确;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与电子沿不同的圆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而电子的可能轨道的分布是不连续的,故B 正确; 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轨道时,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故C 正确;电子跃迁时辐射的光子的频率等于能级差值,与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的频率无关,故D 错误. 8.有下列陈述:(1)在相同的条件下,用紫光照射双缝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比红光时大; (2)衍射现象的研究表明“光沿直线传播”只是一种近似规律; (3)产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只与金属的逸出功有关;(4)光电效应实验表明,入射光波的振幅越大,所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就越大. 其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1)和(2) B .只有(3)和(4) C .只有(1)和(4)D .只有(2)和(3)【答案】D【解析】解:因为紫光的频率较高,频率越高,干涉条纹间距越小,故(1)错误;衍射现象的研究表明“光沿直线传播”只是一种近似规律,(2)正确;极限频率是指对于某种金属,能使其发生光电效应的光子的最小频率为该金属的极限频率,故只与金属的逸出功有关,故(3)正确;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加,与入射光的振幅无关,故(4)错误,答案选D . 9.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 .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 .布朗运动说明了液体分子与悬浮颗粒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D .观察布朗运动会看到,悬浮的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 【答案】D【解析】解: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当中的固体颗粒的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 和B 均错误;液体分子对悬浮颗粒有力的作用,但液体分子对悬浮颗粒有没有力的作用,现象不可观察,C 错误;液体温度越高,悬浮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激烈,D 正确.10.23290TH (钍)经过一系列α和β衰变成为20882Pb (铅),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铅核比钍核少8个质子 B .铅核比钍核少16个中子 C .共经过4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D .共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答案】C【解析】解:90828-=,可知A 正确;铅核中子数为20882126-=,钍核中子数为23290142-=,所以铅核比钍核少14212616-=,故B 正确;由于β衰变不会引起质量数的减少,故可先根据质量数的减少确定α衰变的次数为:23220864x-==,再结合核电荷数的变化情况和衰变规律来判定β衰变的次数y应满足:290828x y-=-=,所以4y=,即选项D是正确的,C错误.11.如图所示,一细束平行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解为互相分离的三束光,分别照射到相同的金属板a、b、c上.已知金属板b有光电子放出,则可知()A.板a一定不放出光电子B.板a一定放出光电子C.板c一定不放出光电子D.板c一定放出光电子【答案】D【解析】解:由图可知,折射到a、b、c上的光的折射率依次增大,则频率依次增大,根据产生光电效应的条件: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截止频率,可知金属板b有光电子放出,照射到板c上的光的频率更大,板c一定放出光电子.板a不一定放出光电子.故D正确,A、B、C错误.1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在屏幕上观察到了彩色干涉条纹.若在双缝中的一缝前放一红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红光),另一缝前放一绿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绿光),这时:()A.只有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其它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B.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其它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依然存在C.任何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上仍有光亮D.屏上无任何光亮【答案】C【解析】解:在双缝干涉实验的装置中,缝的宽度跟光的波长相差不多,在双缝分别放上红色和绿色滤光片之后,由于红光和绿光的频率不相等,在光屏上不可能再出现干涉条纹了.但由于满足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所以在屏上将同时出现红光和绿光的衍射条纹,故选项为C.13.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夸克和d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u夸克带电量为23e,d夸克带电量1 3e-,e为基元电荷.下列论断可能正确的是( )A.质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B.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C.质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D.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答案】B【解析】解:由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设质子中u夸克、d夸克个数分别是x、y,其中x、y取正整数,则21133e x y e⎛⎫⨯+⨯-=⎪⎝⎭,解得2,1x y==;设中子中u夸克d夸克个数分别是m、n,其中m、n取正整数,2133e m n e⎛⎫⨯+⨯-=⎪⎝⎭,解得1,2mm n==故选B.14.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的一部分,根据玻尔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从4n =能级跃迁到3n =能级比从3n =能级跃迁到2n =能级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长B .处于4n =的定态时电子轨道半径4r 比处于3n =的定态时电子的轨道半径3r 小C .从4n =能级跃迁到3n =能级,氢原子的能量减小,电子的动能减小D .从3n =能级跃迁到3n =能级时辐射的光子可以使逸出功为2.5eV 的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答案】A【解析】解:从高能级到低能接跃迁过程中要以光子的形式放出能力,根据光子的能量cE h hγλ==,光子的能量与波长成反比,与频率成正比,故4n =到3n =的能量小于3n =到2n =的能量,故A 正确;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放出光子的过程中,氢原子的轨道半径将变小,故B 错误;根据222e v k m r r=知,半径变小,电子的动能增大,故C错误;可知,放出的能量为 1.52( 3.4) 1.89 2.5M N E E E ∆=-=---=<,故不会发生光电效应,D 错误.15.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势能,规定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两分子间的势能为零.设分子a 固定不动.分子b 以某一初速度从无穷远处向a 运动.直到它们之间的距离最小.在此过程中.a 、b 之间的势能( ) A .先减小,后增大,最后小于零 B .先减小,后增大,最后大于零 C .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小于零D .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大于零【答案】B【解析】解:当b 分子以某一初速度从无穷远向a 运动,在0r r >时,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少,当0r r <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由于开始时p k 0E E +>.故分子动能为零时(即a 、b 相距最近时),分子势能大于零,选项B 正确.16.质量相同的0C ︒的冰和0C ︒的水,它们的( )A .内能相同B .分子平均动能相同C .分子势能相同D .冰的分子势能较大【答案】B【解析】解:质量相同的水和冰,它们的分子个数相等;温度相等,所以分子平均动能相等,因此它们总的分子动能相等,故B 正确.0C ︒的冰变为水要吸收热能,所以相同质量、温度的水比冰内能多,由于它们总的分子动能相等,所以水比冰的分子势能大故0C ︒的水分子势能高,A 、C 、D 均错误.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其内部每个分子热的动能都一定增大B.气体的压强越大,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个数一定越多C.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内部分子的平均动能就一定越大D.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一定减小【答案】C【解析】解:A.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其内部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但并不是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故A错误;B.当压强增大是由于温度升高,体积不变时,其单位体积气体的分子个数不变,故B错误;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其内部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故物体温度越高,其内部分子的平均动能就一定越大,故C正确;D.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都要增大,其中斥力增大的快,故D错误.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面漂浮的无色薄油膜在阳光照射下出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干涉现象B.若用X射线照射某金属板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紫外线照射该金属板也一定能发生C.在相同条件下,γ射线与可见光相比更容易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D.太阳光谱中有一些清晰的暗线,这说明太阳中缺少与这些暗线对应的元素【答案】A【解析】解:A.水上的薄膜在阳光照射下会呈现彩色是由于薄膜上下表面对光的干涉造成的,故A正确;B.可知,X射线的频率高于紫外线的频率,故降低频率后不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B错误;A.波长越长越容易发生衍射,可知λ射线的波长小于可见光的波长,故C错误;C.太阳光谱中有许多暗线,它们对应着某些元素的特征谱线,代表太阳表面大气层中存在着相应的元素,故D 错误.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氢原子的能级理论是玻尔在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C.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D.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答案】B【解析】解: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了原子核是有内部结构的,但并没有揭露质子和中子组成,故A错误;B.可知,氢原子的能级理论是玻尔在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故B正确;C.汤姆孙提出了枣糕模型,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是卢瑟福在用阿尔法粒子轰击金原子核的实验后(即阿尔法粒子散射实验)提出的,故C错误;D.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电子绕核旋转,向外辐射能量,认为原子的能量是连续的,故D错误.n=能级的大量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的频率有()20.处于3A.1种B.2种C.3种D.4种【答案】CC可知,大量氢原子由3中可能,故选C.【解析】解:由2n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质量越大,布朗运动越显著B.将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一会儿整杯清水都变成红色,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C.两个表面平整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用打气筒向篮球内充气时需要用力,说明气体分子间有斥力【答案】C【解析】解:A.固体微粒越大,同一时刻与之碰撞的液体分子越多,固体微粒各个方向受力越趋近平衡,布朗运动越不明显,故A错误;B.将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红了,这是水分子和墨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并不是分子间的斥力作用,故B错误;C.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粘在一起,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说明了分子间有引力.所以C正确;D.用打气筒的活塞压缩气体费力,是因为气体的压强越来越大,外界要做较多的功,D错误.22.关于α、β、γ三种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α射线是带负电的高速电子流B.β射线是带正电的高速粒子流C.γ射线是能量很高的电磁波D.α、β、γ三种射线都是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流【答案】C【解析】解:A.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的粒子束,称为α射线,α射线是带正电荷,故A错误;B.β射线由放射性同位素(如32P、35S等)衰变时放出来带负电荷的粒子,故B错误;C.λ射线是原子核能级跃迁蜕变时释放出的射线,能量高穿透力强,故C正确;D.可知λ射线不带电,故D错误.23.对一定质量的气体,忽略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当气体温度升高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气体的内能不变B.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C.外界一定对气体有功D.气体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答案】B【解析】解:A.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大,忽略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则不考虑分子势能,故内能变大,故A错误;B.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大,故B正确;∆=+,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热量,也有可能是外界对气体做功,故C错CD.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公式U Q W误,D错误.24.快递公司用密封性好、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包裹易碎品,如图所示.假设袋内气体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当充气袋四周被挤压时,袋内气体()A .对外界做负功,内能增大B .对外界做负功,内能减小C .对外界做正功,内能增大D .对外界做正功,内能减小 【答案】C【解析】解:充气袋被挤压时,气体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正功,已知袋内气体与外界无热交换,则袋内气体对外界做负功,内能增加,故选项A 正确.25.只要知道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就可估算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A .阿伏伽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质量B .阿伏伽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C .阿伏伽罗常数、该气体的质量和体积D .该气体的密度、体积和摩尔质量 【答案】B【解析】解:设气体的密度、摩尔质量和摩尔体积分别为ρ、M 和N ,则/V M ρ=.因为1摩尔气体中的分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23A 6.02310N =⨯,因此可以估算出每个气体分子所占的体积1A /V V N =,除了一些有机物质的大分子外,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都是1010m -,因此由每个分子所占体积和分子的本身直径的数量级,便可估算出气体间的平均距离.故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就可估算出气体中分子间的平均距离,选B .二、实验题:第26题9分,27题5分,共14分. 26.请在下列核反应式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量.2382349290U Th+→__________.2342349091Th Pa+→__________.9412426Be+He C+→__________.【答案】42He 01e -10n【解析】解: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有238234492902Th He →+U ,234234090911Th Pa e -→+,941214260Be He C n +→+.27.将31cm 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3200cm 的油酸酒精溶液,已知31cm 溶液有50滴,现将1滴溶液滴到水面上,随着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上形成一单分子油膜,测出这一油膜的面积为20.2m ,由此可估测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__米.(取一位有效数字) 【答案】10510-⨯【解析】解:每31cm 的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油酸的体积为31cm 200,每1滴溶液中含油酸的体积为3103150cm 110m 200-÷=⨯,油酸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油膜的厚度即为油酸分子的直径,则1010110m 510m 0.2V d S --⨯===⨯.三、论述、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36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28.氢原子处于基态时,原子能量113.6eV E =-,已知电子电量191.610C e -=⨯,电子质量300.9110kg m -=⨯,氢的核外电子的第一条可能轨道的半径为1010.5310m r -=⨯.(1)若要使处于2n =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用频率多大的电磁玻照射氢原子?(2)氢原子核外电子的绕核运动可等效为一环形电流,则氢原子处于2n =的定态时,核外电子运动的等效电流多大?(3)若已知钠的极限频率为146.0010Hz ⨯,今用一群处于4n =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射的光谱照射钠,试通过计算说明有几条谱线可使钠发生光电效应? 【答案】(1)168.2110Hz v =⨯(2)41.3010A -⨯(3)4条,41E 、42E 、31E 、21E .【解析】解:(1)要使处于2n =的氢原子电离,照射光光子的能量应能使电子从第2能级跃迁到无限远处,最小频率的电磁波的光子能量应为:104E hv ⎛⎫=-- ⎪⎝⎭,得168.2110Hz v =⨯.(2)氢原子核外电子绕核做匀速圆周运动,库伦力作向心力,有2222224πmr Ke r T =①,其中214r r =,根据电流强度的定义eI T=②由①②得I =将数据代入③得4=1.3010A I -⨯.(3)由于钠的极限频率为146.0010Hz ⨯,则使钠发生光电效应的光子的能量至少为34140196.6310 6.0010eV 2.486eV 1.610E hv --⨯⨯⨯===⨯,一群处于4n =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射的光子,要使钠发生光电效应,应使跃迁时两能级的差0E E ∆≥,所以在8条光谱线中有41E 、42E 、31E 、214E 条谱线可使钠发生光电效应.29.如图9所示,真空玻璃管内,加热的阴极K 发生的电子(初速度可忽略不计)经阳极A 与阴极K 之间的电压1U 形成的加速电场加速后,从阳极A 的小孔射出,由水平放置的平行正对偏转极板M 、N 的左端中点以平行于极板的方向射入两极板之间的区域.若M 、N 两极板间无电压,电子将沿水平直线打在荧光屏上的O 点;若在M 、N 两极板间的加电压2U ,形成平行纸面的偏转电场,则电子将打在荧光屏上的P 点;若在M 、N 极板间加电压2U 的同时,再加方向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则电子将能重新打开荧火屏上的O 点.已知电子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M 、N 两极板长均为1L 、两极板间距离为d ,极板右端到荧光屏的距离为2L .(1)忽略电子所受重力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求: ①电子从阳极A 小孔射出时速度0v 的大小;②电子重新打在荧光屏上O 点时,所加匀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2)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为了简化问题,常忽略一些影响相对较小的量,这对最终的计算结果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因此这种处理是合理的.如在计算电子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时,对于电子离开M 、N 板间的偏转电场后运动到荧光屏的过程,可以忽略电子所受的重力.请利用下列数据分析说明为什么这样处理是合理的.已知22 2.010V U =⨯,24.010m d -=⨯,319.110kg m -=⨯,191.610C e -=⨯,21 5.010m L -=⨯,20.10m L =,重力加速度210m /s g =.【答案】(1)①102U ev m=②22012U U mB dv dU e==(2)见解析.【解析】解:(1)①对于电子在加速电场中的加速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20112mv U e =,解得102U e v m=②加磁场后,电子沿水平方向以0v 做匀速直线运动,所受合力为零,即20U eBv e d=,解得22012U U mB dv d U e== (2)电子通过偏转电场的时间110L t v =,电子离开偏转电场时沿垂直偏转极板方向的速度分量111y y eU L v a t dm v ==,电子离开偏转电场到荧光屏的运动时间220L t v =,若不计重力,电子离开偏转电场到荧光屏的过程中,沿垂直偏转极板方向的位移1121220y eU L L y v t dm v ==,若考虑到重力的作用,则电子离开偏转电场到荧光屏的过程中,沿垂直偏转极板方向的 位移22112222222001122y eU L L L y v t gt g dm v v =+=+, 由于重力影响,电子离开偏转电场到荧光屏的过程中,沿垂直偏转极板方向位移增加量 为22212012L y y y g v ∆=-=,由于重力的影响,电子离开偏转电场到荧光屏的过程中,沿垂直偏转极板方向位移的增加量与忽略电子所受重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力时的位移的比值142121102gL dm y y eU L -∆=≈,即重力对电子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影响非常小,所以计算电子偏转量时可以忽略电子所受的重力.。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5月月考物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海淀实验中学5月月考试卷高二物理 2017.05一、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体积为4310cm -的油滴,滴于水面上,若展成单分子油膜,则油膜面积的数量级是( ) A .2210cmB .410cm 2C .6210cmD .8210cm 【答案】B【解析】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810m 10cm --=,体积为4310cm -,故单分子层油膜面积数量级为4210cm ,故B 正确.故选B .2.下列实验或者事实,揭示了原子不是组成物质最小微粒的是( )A .电子的发现B .光电效应实验C .α粒子散射实验D .康普顿效应【答案】C【解析】A .电子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有复杂结构,故A 错误;B .光电效应证明光具有粒子性,故B 错误;C .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能发生大角度偏转,说明原子中绝大部分质量和全部正电荷都集中在原子核上,卢瑟福就此提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学说,故C 正确;D .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具有粒子性,故D 错误.故选C .3.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时,体积减小,压强增大,说明( )A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B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C .每秒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D .每秒撞击单位面积壁的分子数减少【答案】C【解析】A .B .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温度是物体分子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故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故A 错误;错误;C .D .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时,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温度不变说明气体分子运动平均动能不变;体积减小说明相同体积内分子数变多;故相同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碰撞的气体分子增加了,故压力变大,压强变大,故C 正确;D 错误.故选C .4.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 ,摩尔体积为V ,密度为ρ,每个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为分别m 和0V ,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A N 可表示为( ) A .A 0V N V = B .A VN m ρ= C .0A V N m ρ= D .A 0M N V ρ=【答案】B【解析】A .气体分子间有间距,所以分子的体积并不是所占空间的体积,故A 错误; BC .V ρ为气体的摩尔质量M ,再除以每个分子的质量m 为A N ,故B 正确;C 错误; D .0V ρ不是每个分子的质量,故D 错误.故选B .5.下列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B .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C .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D .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答案】C 【解析】AB .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分子距离减小时,分子力减小,分子势能增加,故AB 错误;CD .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分子距离减小时,分子力增加,分子势能也增加,故C 正确;D 项错误.故选C .6.关于热力学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33C=240.15K -︒B .温度变化1C ︒,也就是变化了274.15KC .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都可能取负值D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绝对零度可以达到 【答案】A【解析】A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之间的关系是273.15()T K t =+,所以33C 240.15K -︒=,故A 正确;B .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差别为所选的零值的起点不同,单位不同;但每一度表示的冷热差别是相同的,热力学温度的每1K 大小和摄氏温度的每1C ︒的大小相同,故B 错误;C .热力学温度的零度又称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更没有负值,故C 错误;D .由热力学第三定律可知绝对零度是不可能达到的,故D 错误.故选A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温度高的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大B .物体的温度不变,它的内能一定不变C .物体吸收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D .热量一定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答案】A【解析】A.温度高的物体,温度高内能不一定大,但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大,故A正确;B.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不一定变化,故B错误;C.晶体熔化吸热,内能增加,温度保持不变,故C错误;D.内能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直接传递,不是温度,故D错误.故选A.8.下列描绘两种温度下黑体辐射强度与波长关系的图中,符合黑体辐射规律的是()A.B.C.D.【答案】A【解析】根据黑体辐射实验规律,黑体热辐射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为: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分析图像,只有A项符合黑体辐射实验规律,故A正确.故选A.9.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的根据是在 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粒子()A.全部穿过或发生很小的偏转B.全部发生很大的偏转C.绝大多数穿过金箔后前进方向几乎不变,只少数发生很大偏转D.绝大多数发生偏转,甚至被弹回【答案】C【解析】当粒子穿过原子时,电子对粒子影响很小,影响粒子运动的主要是原子核,离核远则粒子受到的库仑斥力很小,运动方向改变小;只有当粒子与核十分接近时,才会受到很大库仑斥力,而原子核很小,所以粒子接近它的机会就很少,所以只有极少数大角度的偏转,而绝大多数基本按直线方向前进,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A.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B.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C.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D.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11.某一恒温水池(温度远低于100C︒)底部有一气泡从池底缓慢上升,气泡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在气泡上升的过程中,气体质量不变,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气泡内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增大B.气泡内气体的内能增大C.气泡内气体分子的平均距离增大D.气泡内气体对外放热【答案】C【解析】AB.气泡体积增大,对外做功,因为温度不变,因此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气体的内能不变,故AB错误;C.因为气泡的体积增大,所以气泡内气体分子的平均距离增大,故C正确;D.气泡体积增大,对外做功,因为温度不变,因此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气体的内能∆=+可以知道,气体吸收热量,故D错误.不变,根据U W Q故选C.12.关于光电效率,下列几种叙述正确的是()A .金属的逸出功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B .饱和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C .用不可见光照射金属一定比用可见光照射同种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要大D .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等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答案】D【解析】AB .金属的逸出功由该金属决定,与入射光源频率无关,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故AB 错误;C .不可见光包括能量大的紫外线、X 射线、γ射线,也包括能量比可见光小的红外线、无线电波,故C 错误;D .若入射光子的频率较低,它的能量小于金属的逸出功0W ,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这故选D .二、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是正确的.13.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将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观察到布朗运动是碳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B .布朗运动是否显著与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大小和液体温度有关C .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液体温度无关D .微粒的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答案】BD【解析】A .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观察到的布朗运动是水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撞击碳悬浮微粒,悬浮微粒受到的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不平衡的导致的无规则运动,故A 错误;BC .当悬浮微粒越小时,悬浮微粒受到的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不平衡表现的越强,即布朗运动越显著,所以与悬浮的颗粒有关;温度越高,液体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悬浮微粒受到的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撞击作用不平衡效果表现的越强,即布朗运动越显著,故B 正确,C 错误;D .布朗运动的实质是液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撞击悬浮微粒,悬浮微粒受到的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不平衡导致悬浮微粒无规则运动,其反映是液体内部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故D 正确.故选BD .14.对不确定性关系4πh x P ∆⋅∆≥有以下几种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 .微观粒子的动量不可能确定B .微观粒子的坐标不可能确定C.微观粒子的动量和坐标不可能同时确定D.不确定关系常用于电子和光子等微观粒子【答案】CD【解析】不确定性原理表明,粒子的位置与动量不可同时被确定,位置的不确定性与动量的也适于宏观物体,故AB错误;CD正确.故选CD.15.下列关于物质波的认识,正确的是()A.任何一个运动的物体都有一种波和它对应,这就是物质波B.X光的衍射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正确C.电子的衍射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正确D.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答案】ACD【解析】AD.德布罗意波的定义可知,任何运动的物体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德布罗意波(即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故AD正确;B.衍射现象是一切波的性质特征.x射线是原子的外层电子受激发而发出一种电磁波,不是物质波,故B错误;C.电子的运动是绝对的,电子的衍射证实了物质波的存在,故C正确.故选ACD.16.下列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光子说完全否定了光的电磁说B.光的波粒二象性说的是光与机械波和实物粒子很相似C.大量光子的行为波动性显著,个别光子的行为粒子性显著D.随着电磁波频率的增大其波动性越不显著,粒子性越显著【答案】CD【解析】A.光与机械波不相似,机械波没有粒子性,故A错误;B.光在传播时有时看成粒子有时可看成波,故B错误;C.大量光子的效果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故C;D.高频光波长短,光的粒子性显著,低频光波长长,光的波动性显著,故D正确.故选CD.三、填空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14分.17.已知铝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是M,1个铝原子的体积是V.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质量为m的铝块中所含的原子数的表达式__________.ρ【解析】一个铝原子的的质量为V18.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①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薄膜形状稳定.②往浅盘里倒入约2cm 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③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④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完成下列填空:(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填写步骤前面的数字)(2)将31cm 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3300cm 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31cm 的油酸酒精溶液有50滴.现取一滴该洒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测得所形成的油膜的面积是20.13m.由于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__m (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答案】(1)②①④③.(2)10510m -⨯.【解析】(1)“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步骤为:浅水盘②→形成油膜①→描绘油膜边缘④→测量油膜面积③→计算分子直径③.(2)计算步骤:先计算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油酸的体积=一滴酒精油酸溶液的体积⨯配19.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气缸水平放置,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密封在气缸内,外界大气压强为0p .现对气缸缓慢加热,气体吸收热量Q 后,体积由1V 增大为2V .则在此过程中,气体分子平均动能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气体内能变化了__________.【答案】增大;021()U Q p V V ∆=--【解析】气体的温度最终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内能增大,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 Q W ∆=+,由于气体对外做功,故021()W p V V =-,所以021()U Q p V V ∆=--. 故答案为:增大;021()U Q p V V ∆=--.四、本题共3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20.已知每秒从太阳射到地球上垂直于太阳光的每平米截面积上的辐射能为31.410J ⨯,其中可见光部分约占45%.假如认为可见光的波长均为0.55μm ,太阳向各个方向的辐射是均匀的,日地间距离111.510m R =⨯,普朗克常量346.6310L/S h -=⨯,由此可估算(1)出太阳每秒辐射出的可见光的光子数约为多少?(2)若已知地球的半径60 6.410m R =⨯,估算地球接收太阳辐射的总功率.(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2121.710/m ⨯个(注意有文字) 173.610W ⨯代入数据解得2121.710/m n =⨯个(注意有文字),21.在光效应实验中,如图用频率为147.510Hz ⨯的光照射金属板,当电压表示数减为0.91V时,电流表上才有电流表示.(普朗克常量346.6310J s h -=⨯⋅,电子的电量为191.610C -⨯)(1)求该金属的逸出功.(2)若将电路中电源正负极对调,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V 时,求光电子到达阳极A 的最大动能是多少? (3)若电流表示数为0.48μA ,求每秒从阴极K 发射出的电子个数是多少?【答案】(1)-193.5110J ⨯(2)194.6610J -⨯(3)12310⨯个且0km E eU =,则有:00eU h W ν=-,计算得出:-1900 3.5110J W h eU ν=-=⨯.(2)电源正负极对调,电压表的示数为2V 时,设光电子到达阳极A 的最大动能为:代入数据计算得出:194.6610J km E -'=⨯,个.故答案为:(1)-193.5110J ⨯;(2)194.6610J -⨯;(3)12310⨯个22.汤姆孙测定电子比荷(电子的电荷量与质量之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真空玻璃管内,阴极K 发出的电子经加速后,穿过小孔A 、C 沿中心轴线1OP 进入到两块水平正对放置的极板1D 、2D 间的区域.射出后到达右端的荧光屏上形成光点.若极板1D 、2D 间无电压,电子将打在荧光屏上的中心1P 点;若在极板间施加偏转电压U ,则电子将打2P 点,2P 与1P 点的竖直间距为b ,水平间距可忽略不计.若再在极板间施加一个主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磁感应经度为B 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则电子在荧光屏上产生的光点又回到1P 点.已知极板的长度为1L ,极板间的距离为d ,极板右端到荧光屏间的距离为2L .忽略电子的重力及电子间的相互作用.(1)求电子进入极板1D 、2D 间区域时速度的大小.(2)推导出电子的比荷的表达式.(3)若去掉极板1D 、2D 间的电压,只保留匀强磁场B ,电子通过极板间的磁场区域的轨迹为一个半径为r 的圆弧,阴极射线射出极板后落在荧光屏上的3P 点.不计3P 与1P点的水平间距,求3P 与1P 点的竖直间距y .【解析】(1)电子在极板1D 、2D 间电场力与洛伦兹力的作用下沿中心轴线运动,即受力平衡,设电子的进入极板间时的速度为v , 由平衡条件有evB eE =,(2)极板间仅有偏转电场时,电子以速度v 进入后,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在电场内电子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运动,设其加速度为a ,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ma =,这样,电子在竖直方向上的总偏移距离12b y y =+,(3)极板1D 、2D 间仅有匀强磁场时,电子做匀速圆周运动,射出磁场后电子做匀速直线运动,如答图所示,。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含解析
2016-2017学年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涂在答题纸上.1.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变化的电场能够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能够产生电场B.麦克斯韦第一次通过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C.微波炉中的微波属于红外线D.电磁波是一种物质,只能在真空中传播【答案】A【解析】A选项为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两个基本论点,A正确;赫兹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B错误;红外线的波长比微波短,二者不同,微波与水分子振动频率接近,有利于形成共振,这样能够让食物从里面均匀加热,而红外线是直接辐射热源,C错误;电磁波在介质中可以传播,D错误.故选A.2.如图是一列沿着x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在0t=时刻的波的图像.已知这列波的周期 2.0s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列波的波速 2.0m/sv=B.在0t=时,0.5mx=处的质点速度为零C.在0t=时,0.5mx=处的质点的加速度为零D .经过2.0s ,0.5m x =处的质点位移是0.8m【答案】C【解析】由图像信息可知,波长1m λ=,则波速20.5m/s v T λ==,A 错误;0t =时,该质点处于平衡位置,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B 错误C 正确;经过一个周期,各质点处于原始位置,位移为零,D 错误. 故选C .3.有关光的本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这是互相矛盾和对立的B .电子具有粒子性,不能产生衍射现象C .大量光子才具有波动性,个别光子只具有粒子性D .由于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无法只用其中一种去说明光的一切行为,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答案】D【解析】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大量光子波动性较明显,个别光子粒子性较明显,则AC 错误;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可以产生衍射现象,B 错误.故选D .4.如图所示,a 、b 、c 、d 四个图是不同的单色光形成的双缝干涉或单缝衍射图样.分析各图样的特点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a 、b 是光的干涉图样B .c 、d 是光的干涉图样C.形成a图样的光的波长比形成b图样光的波长短D.形成c图样的光的波长比形成d图样光的波长短【答案】A【解析】干涉图样的条纹等间距,故A正确,B错误;无论是干涉还是衍射,形成的条纹间距大的波长长,故C、D错误.5.光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B.门镜可以扩大视野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C.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的图像是利用光的色散现象D.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答案】D【解析】A利用的是光的干涉现象,故A错误;B利用的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错误;C利用的是光的全反射现象,故C错误;D 正确.故选D6.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波速为0.2m/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振源的振动周期为0.6sB .经过0.1s ,质点a 通过的路程为10cmC .在0t 时刻,质点a 的加速度比质点b 的加速度小 D .若质点a 比质点b 先回到平衡位置,则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答案】C【解析】A .由图知,波长8cm 0.08m λ==,由v T λ=得:该波的周期.080.4s 0.2v v λ0===.故A 错误.B .0.1s 4T t ==,由于0t 时刻质点a 不在平衡位置和最大位移处,所以经过0.1s ,质点a 通过的路程不是一个振幅10cm ,故B 错误.C .在0t 时刻,质点a 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比质点b 的小,根据kxa m =-知,在0t 时刻,质点a 的加速度比质点b 的加速度小,故C 正确. D .a 比b 先回到平衡位置,则0t 时刻质点a 向上运动,用微平移法可判定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故D 错误.故选C .7.物体由大量分子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温度升高,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B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分子做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就越大C .分子间的作用力(即引力和斥力的合力)总是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答案】A【解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则温度升高.物体内分子平均动能增大,A正确;物体运动速度与分子热运动的速度或动能无关,B错误;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距从平衡距离到无穷远的过程中,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C错误;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所以物体吸热,内能不一定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D错误.故选A.8.如图所示是一弹簧振子做受迫振动时的振幅与驱动力频率的关系,由图可知,下列不正确的是()A.驱动力的频率为f时,振子处于共振状态2B.驱动力的频率为f时,振子的振动频率为3f3C.假如让振子自由振动,它的频率为f2D.振子做自由振动时,频率可以为f、2f、3f1【答案】D【解析】A.由共振曲线可知,出现振幅最大,则固有频率等于受迫振动的频率,为f.振子振动频率为2f时,它处于共振状态.故A2正确;B.受迫振动的频率有驱动力频率决定,驱动力的频率为f时,振3子振动的频率也为f,故B正确;3C.当驱动力频率等于固有频率时,振子的振动幅度最大,故由图看出固有频率为f.振子自由振动的频率由系统本身决定,为2f.故2C正确;D.振子作自由振动时,频率由系统本身决定,为f.故D错误.2本题选择不正确的,故选:D.9.如图所示,LC振荡电路的导线及自感线圈的电阻忽略不计,某瞬间回路中电流方向如箭头所示,且此时电容器的极板A带正电荷,则该瞬间()A.电流i正在增大,线圈L中的磁场能也正在增大B.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正在增大C.电容器带电量正在减小D.线圈中电流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正在增强【答案】B【解析】A.根据图示电路知,该LC振荡电路正在充电,电流在减小,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故A错误;B.电容器的带电量在增大,根据QU,知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C正在增大.故B正确,C错误;D .充电的过程,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电流在减小,所以线圈中电流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正在减小.故D 错误.故选B .10.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0t =时刻的波形图,图中质点P 刚好经过平衡位置,图乙为质点P 从此时刻开始的振动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传播速度为10m /sB .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传播速度为20m /sC .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传播速度为10m /sD .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传播速度为20m /s【答案】B【解析】由图甲可知波长=4m λ,由图乙知周期0.2s T =,则传播速度为20m/s v T λ==,经过0t =时刻P 向下运动,由微平移法可判定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则B 正确.故选B .11.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折射率为2n =,i 代表入射角,则( )A .当45i >︒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B .欲使折射角等于0︒,应以90i =︒的角度入射C .无论入射角i 多大,折射角都不会超过45︒D .当tan 3i =时,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恰好互相垂直【答案】C【解析】A .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无论入射角是多少,都不会发生全反射,故A 错;B .折射角等于0︒,即:光线垂直于界面入射,入射角为0︒,故B 错;C .光束从玻璃射向空气时,全反射临界角为45︒,根据光路可逆性,判定无论入射角多大,折射角都不会超过45︒.故C 对.D .当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恰好互相垂直时,设入射角为i ,折射角为r ,有90i r +=︒,sin sin tan sin sin(90)i i n i r r ===︒-,则得tan i =tan i =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才恰好互相垂直,故D 错误.12.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已知实验室中使用的酒精油酸溶液每410mL 溶液中含有2m L 油酸,又用滴管测得每50滴这种酒精油酸溶液的总体积为1m L ,将一滴这种溶液滴在浅盘中的水面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边界线,再把玻璃板放在画有边长为1cm 的正方形小格的纸上(如图).油酸分子的大小约为( )A .3710m -⨯B .6710m -⨯C .10710m ⨯D .10710m -⨯【答案】D【解析】由图像估测油酸膜面积为260cm S =,一滴油酸溶液中油酸分子的体积为36342cm =410cm 1050V -=⨯⨯,则油膜分子直径810710cm=710m V D S --==⨯⨯,D正确.故选D .二、本题共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只要有选错的该小题不得分)13.图甲是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图,图乙是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的光电流与加在阴极K 和阳极A 上的电压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图线①、③可知在光的颜色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电流越大B .由图线①、②、③可知对某种确定的金属来说,其遏止电压只由入射光的频率决定C .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频率增为原来的2倍,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也增为2倍D .遏止电压越大,说明从该金属中逃出来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小【答案】AB【解析】A .由图线①、③可知在光的颜色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电流越大,故A 正确;B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0kmC E h W eU γ=-=,可知入射光频率越大,最大初动能越大,遏止电压越大,可知对于确定的金属,遏止电压只由入射光的频率决定,故B 正确;C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0km Ehv W =-,当入射光的频率增为2倍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是增为原来的2倍,故C 错误; D .根据km C E eU =知遏止电压越大,说明从该金属中逃出来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故D 错误.故选AB .14.0t =时刻,同一介质中在8m x =-和8m x =处分别有振源A 和B 同时做振幅10cm A =的简谐振动,4s t =时,波形如图所示,则可知( )A .振源A 与振源B 的频率相同B .机械波在此介质中的传播速1m /s v =C .8s t =时,0点处于平衡位置并向y 轴负方向运动D .11s t =时,0点处于10cm y =处,并向y 轴负方向运动【答案】BC【解析】由图可知=2m A λ,4m B λ=,两列波的波速相同,故根据v f λ=可知,2AB B A ff λλ==,故A 错;波速4m/s 4v =,故B 对;8s t =时,两列波均传播到O 点,且振动方向都向下,故O 点处在平衡位置且向y 轴负方向运动,故C 对;11s t =时,由A 振动在O 点的振动位移为零,振动方向向上,B 振动在O 点的振动位移为10cm y =,振动速度为零,由振动的合成可知,O 点在10cm y =处,并向y 轴正方向振动,故D 错. 故选BC .15.如图所示,水下光源S 向水面A 点发射一束光线,折射光线分别为a 、b 两束.则( )A .a 光的频率小于b 光的频率B .在真空中a 光的速度大于b 光的速度C .若a 光为绿光,则b 可能为紫光D .若保持入射点A 位置不变,将入射光线顺时针旋转,从水面上方观察,a 光先消失【答案】AC【解析】A .由图看出,两光束的入射相等,a 光的折射角小于b 的折射角,由折射定律得知:a 光的折射率小于b 光的折射率,根据折射率与频率的关系可知,a 光的频率小于b 光的频率.故A 正确;B .不同的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速都等于83.010m /s ⨯.故B 错误; C .a 光的折射率小于b 光的折射率,若a 光为绿光,则b 可能为紫光.故C 正确;D .由1sin C n=,折射率越大,临界角越小,则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b 光的临界角较小,若保持入射点A 位置不变,将入射光线顺时针旋转,入射角增大时,b 先发生反射,从水面上方消失.故D 错误. 故选AC .三、本题共3小题,16题4分,17题14分,18题8分,共25分. 16.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线底小于6410m -⨯的花粉粒子悬浮于水中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的运动,人们称这种运动为布朗运动.近两年,我国开展了空气中PM2.5浓度的监测工作.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其漂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是形成PM2.5的主要原因,下列是关于PM2.5的说法A .温度越高,PM2.5的运动越激烈B .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C .周围大量分子对PM2.5碰撞的不平衡使其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D .倡导低碳生活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能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答案】ACD【解析】A.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其漂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故温度越高,PM2.5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A正确;B.PM2.5是固体小颗粒,不是分子,故其运动不是分子的热运动,故B错误;C.由于周围大量空气分子对PM2.5碰撞的不平衡,使其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D.倡导低碳生活减少煤和石油等燃料的使用能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故D正确;故选:ACD.16.如图是通过显微镜观察一个PM2.5微粒时每隔30s,记录1次的微粒位置连线图,开始时微粒在位置1,以后的位置依次是2、3、4,由此图你能得到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空气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运动.【解析】该图反映了周围大量空气分子对微粒的碰撞不平衡导致微粒随机出现在不同位置,间接反映出空气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运动.17.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以线状白炽灯为光源,对实验装置进行了调节并观察实验现象后,总结出以下几点:A.灯丝和单缝及双缝必须平行放置B.干涉条纹与双缝垂直C.干涉条纹疏密程度与双缝宽度有关D.干涉条纹间距与光的波长有关以上几点中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__.(2)实验中,双缝间距0.4mml=,用某种d=,双缝到光屏的距离0.5m单色光照射双缝得到干涉条纹如图所示,分划板在图中A、B位置时游标卡尺读数也如图所示,则:①分划板在图中A、B位置时游标卡尺读数分别为x=__________mm,B x=__________mm,相邻两条纹间距Ax ∆=__________mm .②波长的表达式λ=__________(用x ∆、l 、d 表示),该单色光的波长λ=__________m .③若改用频率较高的单色光照射,得到的干涉条纹间距将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答案】(1)ACD ;(2)①11.1,15.6,0.75;②d x lλ=∆;③变小. 【解析】(1)实验中,灯丝和单缝及双缝必须平行放置,所以A 选项是正确的;B .干涉条纹与双缝平行,故B 错误;C .根据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L x d λ∆=知,干涉条纹疏密程度与双缝宽度、波长有关.故C 、D 正确.所以ACD 选项是正确的.(2)①A 位置游标卡尺的读数为:11mm 0.11mm 11.1mm +⨯=,B 位置游标卡尺的读数为:15mm 0.16mm 15.6mm +⨯=.相邻亮条纹的间距为: 15.611.10.75mm 6x -∆==. ②根据L x d λ∆=知,波长的表达式xd l λ∆=, 解得波长为:3370.75100.410610m 0.3λ--⨯⨯⨯==⨯. ③根据L x d λ∆=知,频率变高,波长变小,则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小.故答案为:①11.1,15.6,0.75;②xd l ∆,7610-⨯;③变小. 18.一块玻璃砖有两个相互平称的表面,其中一个表面是镀银的(光线不能通过此表面).现要测定此玻璃的折射率.给定器材还有:白纸、铅笔、大头针4枚(1P 、2P 、3P 、4P )、带有刻度的直角三角板、量角器.实验时,先将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上述两个相互平行的表面与纸面垂直.在纸上画出直线aa'和bb',aa'表示镀银的玻璃表面,bb'表示另一方面,如图所示,然后在白纸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2P1(位置如图).用P、2P的连线表示入射光线.1(1)为了测量折射率,应如何正确使用大头针P、4P.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然后移去玻璃砖与大头针.试在题图中通过作图的方法标出光线从空气射到玻璃中再射出的光路.在图中标出光线从空气射到玻璃中的入射角i与折射角r,标出P、4P的位置.3(3)写出用i、r表示的折射率公式为n=__________.【答案】见解析【解析】(1)在bb'一侧观察P、2P(经bb'折射、aa'反射,再经bb'折射1后)的像,在适当的位置插上P,使得3P与1P、2P的像在一条直线3上,即让3P 挡住的1P 、2P 像;再插上4P ,让它挡住1P 、2P 像和3P ;3P 、4P 的位置如图.(2)①过1P 、2P 作直线与bb '交于O ; ②过3P 、4P 作直线与bb '交于O '; ③利用刻度尺找到OO '的中点M ;④过O 点作的垂线CD ,过M 点作bb '的垂线与aa '相交于N 点,如图所示,连接ON ;⑤1POD i ∠=,CON r ∠=. (3)根据折射定律有:sin sin i n r=. 四、本题包括5小题,共29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9.(5分)水下摄影是影视特技摄影方法之一,即在水中摄影.摄影者携带有防护罩的摄影机和潜水装备,潜入水中直接拍摄.水下摄影可真实地反映水下景象,如水生物植的生活、海底和河床的质资料、考古发现等.水下摄影在科研、军事技术、体育、教学等方面应用较广.在进行水下拍摄时,需要有水下灯光的配合使用.要在液体中进行拍摄任务,已知光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是52.12210m/s ⨯,当光线以230θ=︒入射角,由液体射入空气时,折射角1θ为多少?【答案】245θ=︒【解析】由题,已知82.12210m/s v =⨯,由c v n =可得:8831022.12210c n u ⨯===⨯,已知入射角为230θ=︒,因为光从介质中射向空气,根据折射定律得: 12sin sin n θθ=,则得:122sin sin sin 3022n θθ==︒⨯=,得折射角145θ=︒,答:当光线以30︒入射角由该介质射入空气时折射角为45︒.20.(6分)如图甲所示为某波源的振动图象,如图乙图是该波源产生在某时刻的波形图,波形图O 点表示波源.问:(1)这列波的波速多大?(2)若波向右传播,当波动图中质点Q 第3次到达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时,质点P 已经经过了多少路程?【答案】(1)1m /s v =.(2)0.6m x =.【解析】(1)从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可以看出:波源起振方向沿y -方向,0.2s T =,0.2m λ=.则波速为:0.2m 1m /s 0.2s v T λ===波源的起振方向与波前的起振方向相同;波前的起振方向沿着y -方向,故波源的起振方向沿着y -方向.(2)波传播质点Q 需历时:10.3s 0.3s 1x t v ∆===,Q 从向下起振(和波源起振方向相同)至第三次到达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的时间为:230.3s 2T t ==,P 点共经历时间为:120.6s 3t t t T =+==,则质点P 经过的路程为:340.6m x A =⨯=.21.(6分)近年来,由于“微结构材料”的发展,研制具有负折射率的人工材料的光学性质及其应用,已受人们关注,对正常介质,光线从真空射入折射率为n 的介质时,入射角和折射角满足折射定律公式,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布在界面法线的两侧;若介质的折射率为负,即0n <,这时入射角和折射角仍满足折射定律公式,但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分布在界面法线的同一侧,如图所示,已知某种具有负折射率的平行玻璃砖的折射率3n =-,厚度为d ,入射光线AO 以入射角60i =︒射到玻璃砖的上表面,经玻璃砖折射从下表面射出,求:(1)画出光路图.(2)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间距离d ∆.(结构可用根式表示)【答案】(1)(2)233d d ∆=【解析】(1)令折射角为r ,则:根据折射定律sin sin i n r=得:30r =-︒,同理从玻璃砖射向真空时,折射角为60︒,画出如图所示光路图.(2)由光路图易知AO BO ⊥,则d OB ∆=,23cos303d OB d ==︒,即233d d ∆=.22.(6分)如图所示,在水面上有两个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波源1S 、2S ,两列波的波长为λ,两波源相距d ,在这两列波的共同作用下,使得1S 、2S 的连线的中垂线0P 处的小球A 发生了剧烈的振动,0P 到1S 、2S 的连线的距离为l ,有一小球B 放在过0P 且平行于1S 、2S 的连接的直线CD 上.请分析说明,小球B 放在直线CD 的哪些位置可以出现和小球A 同样的振动情况.【答案】0BP 间距满足222222242n c d n x d n λλλ+-==-(0n =,1,2,)时,小球B 可出现当A 相同的振动情况.【解析】0P 发生剧烈振动,说明0P 处为两列波叠加后的增强点, 则:B 放在增强点时可出现与A 同样的情况21S B S B n λ-=时为增强点,其中0n =,1,2,.设0BP 为x , 则有:2222d S B c x ⎛⎫=++ ⎪⎝⎭ 2212d S B c x ⎛⎫=+- ⎪⎝⎭②③代入①式中,得:222222242n c d n x d n λλλ+-=-其中,0n =,1,2,,即:0BP 间距离满足222222242n c d n x d n λλλ+--(0n =,1,2,)时,小球B 可出现与小球A 同样的振动情况.23.(6分)自然界中的物体由于具有一定的温度,会不断地向外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因与温度有关,称为热辐射,热辐射具有如下特点:(1)辐射的能量中包含各种波长的电磁波;(2)物体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辐射的能量越大;(3)在辐射的总能时中,各种波长所占的百分比不同,处在一定温度的物体在向外辐射电磁能量的同时,也要吸收由其他物体辐射的电磁能量,如果它处在平衡状态,则能量保持不变,若不考虑物体表面性质对辐射与吸收的影响,我们定义一种理想的物体,它能100%地吸收入射到其表面电磁辐射,这样的物体称为黑体,单位时间内从黑体表面单位面积辐射的电磁波的总能量与黑体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即4P T σ=,其中常量545.6710W /(m K )σ-=⨯⋅.在下面的问题中,把研究对象都简单地看作黑体,有关数据及数学公式:太阳半径696000km Rs =,太阳表面温度5770K T =,火星半径3395km r =.已知球面积24πS R =,其中R 为球半径. (1)太阳热辐射能量的绝大多数集中在波长为7210-⨯~-5110m ⨯范围内,求相应的频率范围.(2)每小时从太阳表面辐射的总能量为多少?(3)火星受到来自太阳的辐射可以为垂直到面积为2πr (r 为火星半径)的圆盘上,已知太阳到火星的距离约为太阳半径的400倍,忽略其他天体及宇宙空间的辐射,试估算火星的平均温度.【答案】(1)1315310Hz 1.510Hz ⨯-⨯;(2)301.3810J ⨯;(3)204K . 【解析】(1)c v λ=得:81517(3.0010)Hz 1.510Hz (210)v -⨯==⨯⨯,81325(3.0010)Hz=310Hz (210)v -⨯=⨯⨯.所以辐射频率范围是13153101.510Hz ⨯-⨯. (2)每小时从太阳表面辐射的总能量为:4πE =,代入数据得301.3810JE =⨯.(3)设火星表面温度为T ',太阳到火星的距离为d ,火星单位时间内吸收来的太阳辐射能量为2242π=4π4πr P Rs T d σ入,400d Rs =,所以42242π4π(400)T r P r T σσ'==入得204K T '==.【注意有文字】.。
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无答案)
2016-2017学年度海淀实验中学第二学期3月月考试卷高二物理一、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i t-图象,由此图象可知这个交变电流的()A.周期为50s B.频率为50Hz C.电流的最大值为D.电流的有效值为2.一个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交变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为4e t=,则()A.该交变电动势的频率为2Hz B.零时刻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C.0.25st=时,e达到最大值D.在1s时间内,线圈中电流方向改变100次3.变压器原线圈1400匝,副线圈700匝并接有电阻R,当变压器工作时原、副线圈中()A.电流频率之比为2:1B.输入和输出功率之比为2:1C.电流之比为2:1D.输入端和输出端电压之比为2:14.某电热器接在36V直流电源上正常工作,功率为P.若接到36sin Vu tω=交流电源两极间,电热器的电阻不变,则它的功率为()A.P B C.12P D.14P5.“西电东送”是我国实现经济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为了减少输电线上的损耗,需要采用高压输电.若金沙江流域上的向家坝电站输出的功率不变,输出电压提高到原来的20倍,则输电线上的电能损失将减少为原来的()A.120B.1100C.1200D.14006.如图2所示,三只完全相同的灯泡a、b、c分别与电阻R、电感L、电容C串联,再将三者并联,接在220V,50Hz的交变电压两端,三只灯泡亮度相同.若只将交变电压的频率改为60Hz,则()A.三只灯泡亮度不变B.三只灯泡都将变亮C.a亮度不变,b变亮,c变暗D.a亮度不变,b变暗,c变亮7.一个弹簧振子沿x轴做简谐运动,取平衡位置O为x轴坐标原点,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经过四分之一周期,振子具有沿x轴正方向的最大加速度,能正确反映振子位移x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是()8.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波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波速为20m/s,图示时刻 2.0mx=处的质点振动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可以判断()A.质点振动的周期为0.20s B.质点振动的振幅为1.6cmC.波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D.图示时刻, 1.5mx=处的质点加速度沿y轴正方向9.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甲是3st=使得波形图,图乙是波中某质点P振动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振动图线(两图用同一时间起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质点P在3st=时的速度为零t=时正向y轴负方向振动B.质点P在3sC.质点P的平衡位置可能是0x=x=D.质点P的平衡位置可能是2m10.如图6(a)所示,一个有固定转动轴的竖直圆盘转动时,固定在圆盘上的小圆柱带动一个T形支架在竖直方向振动,T形支架的下面系着一个由弹簧和小球组成的振动系统.圆盘静止时,让小球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图象如图(b)所示.圆盘匀速转动时,小球做受迫振动.小球振动稳定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振动的固有频率是4HzB.小球做受迫振动时周期一定是4sC.圆盘转动周期在4s附近时,小球振幅显著增大D.圆盘转动周期在4s附近时,小球振幅显著减小11.霍尔元件能够实现的转换是()A.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B.把磁感应强度这个磁学量转换为电压这个电学量C .把力转换为电压这个电学量D .把光照强弱这个光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二、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是正确的.12.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回复力一定为零B .振子做减速运动时,加速度却在增大C .振子向平衡位置运动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D .振子远离平衡位置运动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13.一个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如图7所示,下述正确的是( )A .质点振动频率为4赫兹B .在10s 内质点经过的路程是20cmC .在5s 末,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D . 1.5s t =和 4.5s t =两时刻质点的速度相同,加速度相同14.一列简谐横波在0t =时的波形图如图8所示,介质中2m x =处的质点P 沿y 轴方向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10sin 5πcm y t =.关于这列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周期为4.0sB .振幅为20cmC .传播方向沿x 轴正向D .传播速度为10m/s15.如图9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在电压恒定不变的交变电源上,副线圈接有两个灯泡1L 、2L 和一个电阻R .开始时,开关S 是断开的.现将S 闭合,则( )A .副线圈两端的输出电压减小B .1L 变暗C .原线圈的输入电流增大D .交变电源的输出功率将增大三、填空题16.如图表示一交流电的电流随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此交流电流的有效值是_______A .17.某小水电站发电机输出的电功率为100kW ,输出电压为250V .现准备向远处输电,所用输电线的总电阻为8Ω,要求在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不超过输电功率的5%,且用户端获得220V 电压,则所选用的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________,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_______.18.一个学习小组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他们采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1)为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当地重力加速度的数值,除秒表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应该选用_______;(用器材前的字母表示)a .长度接近1m 的细绳b .长度为30cm 左右的细绳c .直径为1.8cm 的塑料球d .直径为1.8cm 的铁球e .最小刻度为1cm 的米尺f .最小刻度为1mm 的米尺(2)该组同学先测出悬点到小球球心的距离L ,然后用秒表测出单摆完成n 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 .请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__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表示)(3)若该组同学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数值大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实际值,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序号)A .测量摆长时,把摆线的长度当成的摆长B .摆线上端未牢固地固定于O 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越摆越长C .测量周期时,误将摆球()1n -次全振动的时间t 记为了n 次全振动的时间,并由计算式/T t n =求得周期D .摆球的质量过大(4)该组同学经过研究讨论纠正了错误后,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他们决定用图像法处理数据,并通过改变摆长,测得了多组摆长l 和对应的周期T ,并用这些数据作出2T l -图象如图甲所示,若图线的斜率为k ,则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g =________.(5)该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单摆在最大摆角θ较大时周期公式可近似表述为2121sin 42T θ⎫=+⎪⎭.为了用图像法验证单摆周期T 和最大摆角θ的关系,他测出摆长为l 的同一单摆在不同最大摆角θ时的周期T ,并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如图乙所示的图线.根据周期公式可知,图乙中的纵轴表示的是______。
2016-2017北京海淀实验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试(含答案)20170512174231
海淀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生物期中考试理科2017-04-27 (满分:111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上图中能直立生长的是①、④和⑥B.若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可设置①②③④⑤⑥进行对照C.若探究植物胚芽鞘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⑥进行对照D.上图中弯曲生长的是③⑤2.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迎春花插条等分为n组,其中一组浸入清水中,其它组分别浸入不同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溶液中。
浸泡24小时后同时取出,分别转入不同的烧杯中进行水培,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插条生根数目,结果如图1所示。
图中A代表不同浓度梯度的NAA溶液中插条生根数目变化曲线,B代表浸入清水中的插条生根数目。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b浓度的NAA溶液促进插条生根B.b~d浓度的NAA溶液抑制插条生根C.c浓度的NAA溶液对插条生根无影响D.实验说明NAA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3.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B.赤霉素促进种子的萌发C.乙烯仅在成热的果实中合成D.细胞分裂素促进根尖细胞分裂4.各种植物激素都会对植物的生命活动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分析下列各植物激素的作用中,不正确...的是()A.生长素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其分布与光照有关B.乙烯能够使细胞壁变松弛,加速果实成熟C.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能解除抑制激素的作用D.细胞分裂素能够延缓细胞的衰老速度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B.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C.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D.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6.图2的①~⑤示反射弧结构的五个部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的功能是将刺激信号转化为神经兴奋B.正常机体内兴奋在②的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C.③和⑤往往由一个或多个的突触构成D.切断④不影响对①的刺激形成感觉7.用一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浸润),设计了图3所示的实验,②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在①、②、③三点分别给予适宜的刺激,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刺激①处,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刺激②处,电流计不发生偏转C.刺激③处,肌肉可以收缩D.刺激③处,可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8.下列有关神经冲动产生和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细胞能产生并传导兴奋的基础是膜的选择透过性B.局部电流会刺激未兴奋部位的细胞膜去极化C.神经纤维上某一点受到刺激后兴奋会向两端进行传导D.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是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9.图4示A、B两细胞间突触的亚显微结构。
北京海淀区北京一零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PDF版含答案
D.变小, 变小
U1U2
中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是导线的两倍.当有恒定电流通过时,
b a
D.变小
F
电源两端的电压变大
都恰能正常工作.已知指示灯的
L R
(3)接通开关,逐次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取电流表示数和对应的电压表的示数,记录了组数据,并在图中标注出了几个与测量对应的坐标点,如图所示.请你在图上把已经描绘出的坐标点连成图线.
(4)根据图描绘出的图线可得到水果电池的电动势 ,内电阻 .
I U 6U −I E =V r =Ω根据图中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验电路连接成完整电路.(电流表用量程)
端”、“端”或“正中间”)
)特性曲线,如左图.用两个相同的这样的小灯炮串联,如右
00.6A ~B AB
所谓“自动加水”是由一水泵(电动机)和传感器来实现的,单独对这一部分进行测试时发现,当其两端所加
;当其两端所加电压.求电动机正常运转时,输出的机械功
=36V
U 2
,则电子束最大偏转距离为多少?。
海淀区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
海淀区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由三颗星体构成的系统,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作用,存在着一种运动形式:三颗星体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绕某一共同的圆心O 在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内做相同角速度的圆周运动(图为A 、B 、C 三颗星体质量不相同时的一般情况).若A 星体质量为2m ,B 、C 两星体的质量均为m ,三角形的边长为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星体所受合力大小F A =222m G aB. B 星体所受合力大小F B =22m aC. C 星体的轨道半径R C =aD. 三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 =【答案】D【解析】A 、由万有引力定律,A 星受到B 、C 的引力的大小:222BA CA G m F F a ==方向如图,则合力的大小为: ,A 错误;02cos30A BA F F ==B 、同上,B 星受到的引力分别为: ,,方向如图;222AB G m F a =22CB Gm F a =F B 沿x 方向的分力:222cos60Bx AB CB Gm F F F a =+=F B 沿y 方向的分力: 0sin60By AB F F ==可得: ,B 错误;B F ==C 、通过对于B 的受力分析可知,由于: ,合力的方向经过BC 的中垂线AD 的中点,所以圆心O 222AB G m F a=一定在BC 的中垂线AD 的中点处。
所以: ,C 错误;C B R R ===D 、由题可知C 的受力大小与B 的受力相同,对B 星: ,解得: 224B F m T π==D 正确。
T =故选:D 。
2. 如图甲所示,在升降机顶部安装了一个能够显示拉力的传感器,传感器下方挂一轻质弹簧,弹簧下端挂一质量为m 的小球,若升降机在匀速运行过程中突然停止,以此时为零时刻,在后面一段时间内传感器所显示的弹力F 的大小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g 为重力加速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升降机停止前在向上运动B .0~t 1时间小球处于失重状态,t 1~t 2时间小球处于超重状态C .t 1~t 3时间小球向下运动,速度先增大后减少D .t 3~t 4时间小球向上运动,速度在减小【答案】AC3.以下各选项中属于交流电的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交流电是指电流的方向发生变化的电流,电流的大小是否变化对其没有影响,电流的方向变化的是C,故C是交流电,ABD是直流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海淀实验中学5月月考试卷高二物理 2017.05一、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体积为4310cm -的油滴,滴于水面上,若展成单分子油膜,则油膜面积的数量级是( )A .2210cmB .410cm 2C .6210cmD .8210cm 【答案】B【解析】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810m 10cm --=,体积为4310cm -,故单分子层油膜面积数量级为4210cm ,故B 正确.故选B .2.下列实验或者事实,揭示了原子不是组成物质最小微粒的是( )A .电子的发现B .光电效应实验C .α粒子散射实验D .康普顿效应【答案】C【解析】A .电子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有复杂结构,故A 错误;B .光电效应证明光具有粒子性,故B 错误;C .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能发生大角度偏转,说明原子中绝大部分质量和全部正电荷都集中在原子核上,卢瑟福就此提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学说,故C 正确;D .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具有粒子性,故D 错误.故选C .3.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时,体积减小,压强增大,说明( )A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B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C .每秒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D .每秒撞击单位面积壁的分子数减少【答案】C【解析】A .B .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温度是物体分子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故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故A 错误;错误;C .D .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时,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温度不变说明气体分子运动平均动能不变;体积减小说明相同体积内分子数变多;故相同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碰撞的气体分子增加了,故压力变大,压强变大,故C 正确;D 错误.故选C .4.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 ,摩尔体积为V ,密度为ρ,每个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为分别m 和0V ,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A N 可表示为( ) A .A 0V N V = B .A V N m ρ= C .0A V N m ρ= D .A 0M N V ρ=【答案】B【解析】A .气体分子间有间距,所以分子的体积并不是所占空间的体积,故A 错误;BC .V ρ为气体的摩尔质量M ,再除以每个分子的质量m 为A N ,故B 正确;C 错误; D .0V ρ不是每个分子的质量,故D 错误.故选B .5.下列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B .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C .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D .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答案】C 【解析】AB .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分子距离减小时,分子力减小,分子势能增加,故AB 错误;CD .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分子距离减小时,分子力增加,分子势能也增加,故C 正确;D 项错误.故选C .6.关于热力学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33C=240.15K -︒B .温度变化1C ︒,也就是变化了274.15KC .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都可能取负值D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绝对零度可以达到 【答案】A【解析】A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之间的关系是273.15()T K t =+,所以33C 240.15K -︒=,故A 正确;B .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差别为所选的零值的起点不同,单位不同;但每一度表示的冷热差别是相同的,热力学温度的每1K 大小和摄氏温度的每1C ︒的大小相同,故B 错误;C .热力学温度的零度又称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更没有负值,故C 错误;D .由热力学第三定律可知绝对零度是不可能达到的,故D 错误.故选A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温度高的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大B .物体的温度不变,它的内能一定不变C .物体吸收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D .热量一定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答案】A【解析】A.温度高的物体,温度高内能不一定大,但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大,故A正确;B.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不一定变化,故B错误;C.晶体熔化吸热,内能增加,温度保持不变,故C错误;D.内能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直接传递,不是温度,故D错误.故选A.8.下列描绘两种温度下黑体辐射强度与波长关系的图中,符合黑体辐射规律的是()A.B.C.D.【答案】A【解析】根据黑体辐射实验规律,黑体热辐射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为: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分析图像,只有A项符合黑体辐射实验规律,故A正确.故选A.9.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的根据是在 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粒子()A.全部穿过或发生很小的偏转B.全部发生很大的偏转C.绝大多数穿过金箔后前进方向几乎不变,只少数发生很大偏转D.绝大多数发生偏转,甚至被弹回【答案】C【解析】当粒子穿过原子时,电子对粒子影响很小,影响粒子运动的主要是原子核,离核远则粒子受到的库仑斥力很小,运动方向改变小;只有当粒子与核十分接近时,才会受到很大库仑斥力,而原子核很小,所以粒子接近它的机会就很少,所以只有极少数大角度的偏转,而绝大多数基本按直线方向前进,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A.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B.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C.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D.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11.某一恒温水池(温度远低于100C︒)底部有一气泡从池底缓慢上升,气泡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在气泡上升的过程中,气体质量不变,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气泡内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增大B.气泡内气体的内能增大C.气泡内气体分子的平均距离增大D.气泡内气体对外放热【答案】C【解析】AB.气泡体积增大,对外做功,因为温度不变,因此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气体的内能不变,故AB错误;C.因为气泡的体积增大,所以气泡内气体分子的平均距离增大,故C正确;D.气泡体积增大,对外做功,因为温度不变,因此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气体的内能∆=+可以知道,气体吸收热量,故D错误.不变,根据U W Q故选C.12.关于光电效率,下列几种叙述正确的是()A .金属的逸出功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B .饱和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C .用不可见光照射金属一定比用可见光照射同种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要大D .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等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答案】D【解析】AB .金属的逸出功由该金属决定,与入射光源频率无关,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故AB 错误;C .不可见光包括能量大的紫外线、X 射线、γ射线,也包括能量比可见光小的红外线、无线电波,故C 错误;D .若入射光子的频率较低,它的能量小于金属的逸出功0W ,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这故选D .二、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是正确的.13.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将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观察到布朗运动是碳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B .布朗运动是否显著与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大小和液体温度有关C .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液体温度无关D .微粒的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答案】BD【解析】A .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观察到的布朗运动是水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撞击碳悬浮微粒,悬浮微粒受到的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不平衡的导致的无规则运动,故A 错误;BC .当悬浮微粒越小时,悬浮微粒受到的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不平衡表现的越强,即布朗运动越显著,所以与悬浮的颗粒有关;温度越高,液体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悬浮微粒受到的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撞击作用不平衡效果表现的越强,即布朗运动越显著,故B 正确,C 错误;D .布朗运动的实质是液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撞击悬浮微粒,悬浮微粒受到的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不平衡导致悬浮微粒无规则运动,其反映是液体内部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故D 正确.故选BD .14.对不确定性关系4πh x P ∆⋅∆≥有以下几种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 .微观粒子的动量不可能确定B .微观粒子的坐标不可能确定C.微观粒子的动量和坐标不可能同时确定D.不确定关系常用于电子和光子等微观粒子【答案】CD【解析】不确定性原理表明,粒子的位置与动量不可同时被确定,位置的不确定性与动量的也适于宏观物体,故AB错误;CD正确.故选CD.15.下列关于物质波的认识,正确的是()A.任何一个运动的物体都有一种波和它对应,这就是物质波B.X光的衍射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正确C.电子的衍射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正确D.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答案】ACD【解析】AD.德布罗意波的定义可知,任何运动的物体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德布罗意波(即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故AD正确;B.衍射现象是一切波的性质特征.x射线是原子的外层电子受激发而发出一种电磁波,不是物质波,故B错误;C.电子的运动是绝对的,电子的衍射证实了物质波的存在,故C正确.故选ACD.16.下列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光子说完全否定了光的电磁说B.光的波粒二象性说的是光与机械波和实物粒子很相似C.大量光子的行为波动性显著,个别光子的行为粒子性显著D.随着电磁波频率的增大其波动性越不显著,粒子性越显著【答案】CD【解析】A.光与机械波不相似,机械波没有粒子性,故A错误;B.光在传播时有时看成粒子有时可看成波,故B错误;C.大量光子的效果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故C;D.高频光波长短,光的粒子性显著,低频光波长长,光的波动性显著,故D正确.故选CD.三、填空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14分.17.已知铝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是M,1个铝原子的体积是V.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质量为m的铝块中所含的原子数的表达式__________.ρ【解析】一个铝原子的的质量为V18.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①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薄膜形状稳定.②往浅盘里倒入约2cm 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③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④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完成下列填空:(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填写步骤前面的数字)(2)将31cm 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3300cm 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31cm 的油酸酒精溶液有50滴.现取一滴该洒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测得所形成的油膜的面积是20.13m.由于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__m (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答案】(1)②①④③.(2)10510m -⨯.【解析】(1)“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步骤为:浅水盘②→形成油膜①→描绘油膜边缘④→测量油膜面积③→计算分子直径③.(2)计算步骤:先计算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油酸的体积=一滴酒精油酸溶液的体积⨯配19.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气缸水平放置,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密封在气缸内,外界大气压强为0p .现对气缸缓慢加热,气体吸收热量Q 后,体积由1V 增大为2V .则在此过程中,气体分子平均动能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气体内能变化了__________.【答案】增大;021()U Q p V V ∆=--【解析】气体的温度最终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内能增大,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 Q W ∆=+,由于气体对外做功,故021()W p V V =-,所以021()U Q p V V ∆=--. 故答案为:增大;021()U Q p V V ∆=--.四、本题共3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20.已知每秒从太阳射到地球上垂直于太阳光的每平米截面积上的辐射能为31.410J ⨯,其中可见光部分约占45%.假如认为可见光的波长均为0.55μm ,太阳向各个方向的辐射是均匀的,日地间距离111.510m R =⨯,普朗克常量346.6310L/S h -=⨯,由此可估算(1)出太阳每秒辐射出的可见光的光子数约为多少?(2)若已知地球的半径60 6.410m R =⨯,估算地球接收太阳辐射的总功率.(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2121.710/m ⨯个(注意有文字) 173.610W ⨯代入数据解得2121.710/m n =⨯个(注意有文字),21.在光效应实验中,如图用频率为147.510Hz ⨯的光照射金属板,当电压表示数减为0.91V时,电流表上才有电流表示.(普朗克常量346.6310J s h -=⨯⋅,电子的电量为191.610C -⨯)(1)求该金属的逸出功.(2)若将电路中电源正负极对调,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V 时,求光电子到达阳极A 的最大动能是多少? (3)若电流表示数为0.48μA ,求每秒从阴极K 发射出的电子个数是多少?【答案】(1)-193.5110J ⨯(2)194.6610J -⨯(3)12310⨯个且0km E eU =,则有:00eU h W ν=-,计算得出:-1900 3.5110J W h eU ν=-=⨯.(2)电源正负极对调,电压表的示数为2V 时,设光电子到达阳极A 的最大动能为:代入数据计算得出:194.6610J km E -'=⨯,个.故答案为:(1)-193.5110J ⨯;(2)194.6610J -⨯;(3)12310⨯个22.汤姆孙测定电子比荷(电子的电荷量与质量之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真空玻璃管内,阴极K 发出的电子经加速后,穿过小孔A 、C 沿中心轴线1OP 进入到两块水平正对放置的极板1D 、2D 间的区域.射出后到达右端的荧光屏上形成光点.若极板1D 、2D 间无电压,电子将打在荧光屏上的中心1P 点;若在极板间施加偏转电压U ,则电子将打2P 点,2P 与1P 点的竖直间距为b ,水平间距可忽略不计.若再在极板间施加一个主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磁感应经度为B 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则电子在荧光屏上产生的光点又回到1P 点.已知极板的长度为1L ,极板间的距离为d ,极板右端到荧光屏间的距离为2L .忽略电子的重力及电子间的相互作用.(1)求电子进入极板1D 、2D 间区域时速度的大小.(2)推导出电子的比荷的表达式.(3)若去掉极板1D 、2D 间的电压,只保留匀强磁场B ,电子通过极板间的磁场区域的轨迹为一个半径为r 的圆弧,阴极射线射出极板后落在荧光屏上的3P 点.不计3P 与1P点的水平间距,求3P 与1P 点的竖直间距y .【解析】(1)电子在极板1D 、2D 间电场力与洛伦兹力的作用下沿中心轴线运动,即受力平衡,设电子的进入极板间时的速度为v , 由平衡条件有evB eE =,(2)极板间仅有偏转电场时,电子以速度v 进入后,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在电场内电子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运动,设其加速度为a ,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ma =,这样,电子在竖直方向上的总偏移距离12b y y =+,(3)极板1D 、2D 间仅有匀强磁场时,电子做匀速圆周运动,射出磁场后电子做匀速直线运动,如答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