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废弃采石场改造利用与生态设计——以广州番禺区六大连湖主题公园为例
废弃采石场生态修复背景下的休闲农业园规划探讨
![废弃采石场生态修复背景下的休闲农业园规划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f6425f9f90f76c661371abe.png)
为 造成 景 观 异 质 性 增 强 。
废 弃 采 石 场 背景 下 的休 闲农 业 园 区 是 一 种特 殊 的农 业 景
观类型。采石废弃地在剧 烈人为 干扰 下 , 生态系统 结构与 其
功能退化严重。探讨如何通过生态修复和重建促使采石废弃
地的生态和经 济价值再生 , 并通 过与农业生 产和休 闲旅游 观
一
14~ 7
江苏农业科学
21 0 0年第 1 期
王雅云 , 马锦义 , 薛
亮. 废弃采石场 生态修复背景下的休 闲农 业园规划探讨[ ] J .江苏农业科学,00 1 : 4— 7 21( )1 7 17
废弃采石 场生态修复背景下 的休 闲农业 园规 划探讨
王雅 云 ,马锦 义 ,薛 亮
( 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 南 江苏南京 2 09 ) 10 5
12 废 弃 采石 场 的 生 态修 复 与 重 建 .
光的规划结合 , 赋予其经济 、 生态 、 美学和文化等多重价值 , 这
对 促 进 区域 生 态系 统 的 健 康 和 地 方 经 济 、 化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文 以及 人 民 生活 水 平 的提 高 具 有 十 分 重要 的意 义 。
般土壤所具有的下渗功能, 造成水分涵养严重下降 , 破坏了地
表径流 的下渗过程。通常情况下 , 受采 石影响而被 破坏 的植 被面积 比采石 口面积大许 多, 常常是采石 口面积 的5倍 。 112 生物多样性降低 .. 大面积裸露 山体将影 响局部生态 环境 的健康发展 , 响区域植被 间信息及能量 等流通 。如作 影 为物 种 源 的大 型 植 被 破 碎 为 一 些 小 型 的残 遗 斑 块 , 响 作 为 影 跳板 的林地斑块的功能发挥 , 造成生 物迁徙受 到阻隔 。并且 乡土植物群落受到破坏 , 被急剧 发生 向下 的演 替过程 。这 植 些都直接影响 了内部物种的数量 和质量 , 造成野生 物种如 鸟 类栖息数量和种类减少 , 生物多样性 降低 。生物种 类 的减少
矿坑公园案例:广州六大连湖主题公园
![矿坑公园案例:广州六大连湖主题公园](https://img.taocdn.com/s3/m/d0959522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1.png)
以具有创意性生态设计理念与方法,使矿坑能变废为宝,成为新的、富有活力的综合性生态公园。
过去:主要由6个已经废弃多年的采石场球 该采石场常年累月荒废,形成6个蓄水大坑, 最深的 深达数十米。 >位置: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总规划面积:200公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生态恢复工程建设投资:2-3亿元。
捋来:具有生态恢复、休闲旅游开发等多功能的综合性主题公园。
案例启示:以园养园,利用基地采石矿坑独特的地形剛进行项目策划,増加旅游项目, 保证 项目开发的经济平衡,使得规划可实施性更强。
玖功能板块
■岭南生态湿地公园区: 结合现状水系的 生态游览区。 ■生态植物观當及研究中心: 植物观赏 为主题的游览区。 ■特色度假酒店区: 结合崖壁的高端休 闲度假区。 ■文化创意博览区: 艺术家们的文化创飜示交流区。 ■拓展训练及极限运动公园: 水上运动、蹦极、攀岩、山地自行车等 极卩購动区。
矿坑修复
选取时下先进的生态建设手段,提升园区生态水平。
因坡制宜,多元复绿
分坡度进行覆土种植、喷播复绿、种植槽复绿、垂直绿化等生态修复方式。
论采石场开发利用
![论采石场开发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45d94babf90f76c661371a60.png)
论采石场开发利用作者:陈树海来源:《北方环境》2011年第09期摘要:根据废弃采石场的规模大小,地理位置,周边环境等的不同,设计出不同的开发方案,使治理与可持续利用相结合,变废为宝。
关键词:废弃采石场;合理开发;景观设计;变废为宝中图分类号: X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370(2011)09-0121-01随着人类社会对环境问题重视程度的提高,采石场废弃地所带来一系列的危害和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受到社会普遍关注。
通过生态恢复和重建促使采石场废弃地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再生,并通过景观设计进行重新利用和赋予新的美学价值,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采石场废弃地的特点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人类对石矿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因此产生了大量的采石场,其普遍存在不合理的开山取石方式,并由此形成了一个个废弃采石场。
这些采石场根据产地与市场的供求关系,大多建在市郊,就近市场,减少运输成本,由于城市的发展、扩大,使市郊区成为了市区,也就成为了禁采区,也就形成了采石场废弃地,另外还有因为原材料的耗尽,而形成的废弃地。
1.1环山型废弃地形成环山型采石场废弃地基础是孤立的小型石山,另外就是要有开采大户,或大量的散户长期开采,像我县的龙山,因龙山看守所的劳改人员环山开采而形成,四周开采为平地,独留中间陡峭的孤峰;像我县圣泉乡的安山,因安山村大量村民散户长期围山采石,经过几代人的开采,还是导致采石区与采石区相连,形成了现在四周几乎都是峭壁的孤山。
1.2点、线式废弃地依山而建的采石场,随着山脚的曲线分布,就形成了附在一条曲线上的小点状分布,由于长期的大量开采,部分采石场的采石区被打通,点与点相连就形成了线状废弃地。
2采石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近年来,随着社会建设的飞速发展,人类对石矿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促使了相关产业采石机械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运输业的发展。
废弃采石场景观改造策略
![废弃采石场景观改造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16a4b336b7360b4c2e3f647f.png)
废弃采石场景观改造策略作者:陈伊来源:《现代园艺》2016年第13期摘要: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废弃采石场逐渐增多,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经济、环境和社会等问题。
在废弃采石场的治理研究方面,虽然国内的一些研究者已经获得了相应的成果,但是基本上都是从单一的生态恢复方面来对其废弃采石场进行整治的,实践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并且缺乏针对性的研究。
本文从“景观设计”的角度,通过运用景观改造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废弃采石场景观改造的策略方法。
关键词:废弃采石场;生态恢复;景观改造;策略方法1 研究的意义废弃采石场的景观改造不但能改善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缓解我国土地资源紧缺的状况,而且给人类创造美好的景观环境空间,使更多的废弃地重新焕发生机,使其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全面发展,从而为城市带来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以利于城市的发展与人类的进步。
对废弃采石场进行景观改造,所带来的生态效益主要有对植被的改善,自然景观的改善,生物多样性的增加与土地肥力提高等方面。
通过废弃采石场的景观改造,不仅能缓解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也给当地人提供了一个旅游休闲的好场所。
我国废弃采石场及其他工业废弃地的土地退化的景观规模巨大,这些有限的土地资源,通过整治和可持续利用,能使人地矛盾得到缓解,力求获得更大的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 废弃采石场改造策略2.1 自然景观改造2.1.1 土壤基质的恢复。
土壤基质的恢复在废弃采石场的生态恢复起着最关键的作用,良好的土壤才能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同时也有利于废弃采石场更进一步的开发。
废弃采石场土壤整治的方法:①回填表土法:对于污染较严重的土壤,要将它重新换土,因为受损了的土壤对植物的生长不利。
而有些土壤受污染程度一般的,还可以再次使用,可采用覆盖一定厚度表土的方法来处理。
②化学措施:由于工矿区的废弃土地受到污染或破坏,导致土壤的结构受到破坏,土壤养分流失快,受污染后很容易含有过高的重金属或盐渍化,所以一定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土壤的酸性变低,从而增强土壤的肥力。
废弃采石场景观设计与植被恢复研究
![废弃采石场景观设计与植被恢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cab7c48a8956bec0975e358.png)
中 图 分 类 号 :X3 2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4—4 5 ( 0 0)0 — 0 5 —0 0 1 21 6 07 3
Th t d f l n s a e i n a d e o o i a e t r to f a a d n d q a r e s u y o a d c pe d s g n c l g c l r s o a i n o b n o e u r y
W ANG o g ,GU a— u n ,Z Qln 。 Z iy a HOU a - i Lin b
( . B in n rlRe e rh Isiu eo iig a dMealr y,Be ig 1 0 4 1 ej gGe ea sa c n tt t fM nn n tlu g i in 0 0 4,Chn ; j ia
案 ,包 括 工 程 整 治 、景 观 丰 富 的 生 态 景 观 和 人 造 景 观 ,为 废 弃 矿
山 的 生 态 环 境 治 理 和 绿 化 景 观设 计 起 到 了示 范 作 用 。 关 键 词 : 弃 采 石 场 ;生 态 恢 复 ;景 观 设 计 ;人 造 景 观 废
第 1 9卷 第 6期
21 0 0年 6月
中 国 矿 业
CH I NA I NG AGAZI M NI M NE
V ol 9。 NO. _1 6
废弃采石场景观设计与植被恢复研究
![废弃采石场景观设计与植被恢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c7d72dba300a6c30c229fd8.png)
废弃采石场景观设计与植被恢复研究摘要:废弃采石场不仅浪费大量土地资源,而且还会严重破坏城市周边生态环境,甚至影响城市形象。
如何科学改造,形成可持续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
传统的边坡复绿工程一般将工作重心安放在边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支护设计主要注重稳定性,从而忽视绿化景观设计。
以某森林公园景观修复工程为例,提出了废弃采石场生态恢复与景观设计的具体方案,其中包括恢复绿化与生态,创造了丰富的生态景观和人工景观以及工程整治等,从而为其他废弃矿山的植被恢复和生态治理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采石场;景观设计;植被恢复1废弃采石场的治理原则1.1边坡稳定性放在首位边坡稳定性是改善废弃采石场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和先决条件。
因此,第一步是有效处理废弃采石场边坡,主要利用削降坡造台阶手段,对滑石、危岩、边坡坍塌等进行必要的防护设施,并设置挡土墙,结合废弃采石场实际地形情况,建设适合的截水沟、排水沟等,切实保证边坡稳定性。
1.2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植被恢复,同时要注意经济适用性人工植被恢复可以很短的时间内,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
废弃采石场需要通过恢复植被来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同时有效改善周边生态环境。
根据废弃采石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选择适合生长规律的植被,以当地树种为主,要做到综合考量,最大限度降低工程造价和植被维护费用。
因此,在选择植被时,不仅要考虑植物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而且还要考虑减免养护和相互配置等要素,既能确保植被恢复质量,又能有效节约生产成本。
1.3景观艺术化为了有效提高工程的艺术性,需要将景观建设的一些内容合理运用到采石场生态修复工程中。
通过科学配置植物,设计出层次感强、季节色彩鲜明的景观效果;通过合理配置植物,从而充分反映当地文化景观的艺术形态和人文景观效果;结合围岩合理设计人工景观水体、山石等,同时适当的引入景观小品,提出科学合理的废弃采石场的生态治理方案。
1.4协调性原则科学运用自然景观和地形特点,使废弃采石场能与周围景观相结合,尽可能减少大规模的填挖作业,同时做到环境协调、经济适用、施工便捷。
基于生态修复的矿坑废弃地景观重塑研究——以洛阳市万安山采石矿坑为例
![基于生态修复的矿坑废弃地景观重塑研究——以洛阳市万安山采石矿坑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0c515a6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a3.png)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基于生态修复的矿坑废弃地景观重塑研究——以洛阳市万安山采石矿坑为例段宁 王燕飞河南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23摘 要 随着我国矿业的不断发展,对山体环境、人居环境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本文以洛阳市万安山采石矿坑为例,探索出一套矿坑废弃地生态修复的景观重塑策略和生态修复方法。
结合场地条件及区位因素设计文化体验活动区、农耕农艺体验区、矿野湿地景观区、山地运动探险区、山林植被保育区、休闲游憩活动区和梯田花海展示区七大功能分区。
并提出“因地制宜多元发展、公共参与公园建设和更新技术辅助设计”的矿坑公园发展建议。
关键词 生态修复;采石矿坑;景观重塑;矿坑公园Research on Landscape Remodeling of Mine Pit Waste Land Based 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 Example of Wan’an Mountain Quarrying Mine Pit in Luoyang CityDuan Ning, Wang Yan-fei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471023, Henan Province, China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ining industry in China, it has caused different degrees of damage to the mountain environment and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Taking the Wan’an Mountain quarrying mine pit in Luoyang City as an example, a set of landscape remodeling strategies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mine pit waste land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methods are explored. It combines with site conditions and location factors to design seven functional areas: cultural experience activity area, farming and agronomic experience area, mine wetland landscape area, mountain sports adventure area, mountain forest plating conservation area, leisure and recreation activity area, and terraced flower sea display area. The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of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park construction and update technology-assisted design” are proposed.Key word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quarrying mine pit; landscape remodeling; mine pit park引言矿业开采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从西周开始就有了矿业开采的相关记载[1]。
城市废弃地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实践.docx
![城市废弃地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实践.docx](https://img.taocdn.com/s3/m/811498a9caaedd3382c4d358.png)
城市废弃地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实践引言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国正经历着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城镇化进程的洗礼,现已有58%以上的常住人口位于城市,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也高于其他国家。
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理念的提出和影响下,使得国内大部分重污染企业进行新一轮产业转型、调整区位重建,甚至倒闭。
而这些在工厂建设中因使用不当或是区位调整而遗留下来的被闲置或是未继续使用的土地,即为城市废弃地。
[1]这些在城市中有不同程度污染的废弃场地持续威胁着周边居民乃至城市及其周边乡镇居民的健康。
因此对城市废弃地的修补与再利用已然成为如今中国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本文主要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废弃地研究方法的综合分析,以苏州真山公园由垃圾填埋场到生态化绿色空间实践方法为案例,对城市废弃地再造方法展开研究探讨:自然修复—人工干预—景观设计—可持续评价。
从自然修复到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总结国内主流城市废弃地修复方法,尝试提出解决方法并为未来城市废弃地研究提出展望。
1国内外主要研究现状城市废弃地的生态化开发在早期并未得到广泛利用,而早期城市废弃地再利用是以短期直接性经济收益作为主导开发思想。
这一问题逐渐被部分学者关注,随着可持续这一理念的提出,城市废弃地再利用这一问题逐渐被研究及实践。
1.1国外城市废弃地再利用20世纪70年代,在生态主义思潮下,城市废弃地的改造主要集中在城市郊区部分,其由政府出资推动建造,以大地艺术为展现形式。
20世纪80年代,城市废弃地再造转向以废弃工业设施更新保护为主,此阶段改造区域主要集中于欧美国家旧城中。
20世纪90年代,废弃地改造开始趋向在最大限度保留原有设施的基础上,将城市废弃地改造成供市民休闲游憩的场所。
[3]自21世纪起,城市废弃地改造修复这一理念方法开始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传播普及。
1.2我国城市废弃地再利用20世纪末,发达国家对城市废弃地可持续化改造思潮及其设计方法被我国学者大量关注及引用。
城市废弃地景观与生态恢复研究
![城市废弃地景观与生态恢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97f7973168884868762d674.png)
的 有序 发 展 。城 市废 弃 地是 城 市 在 其 发展 过 程 中 的 必然 产 物 ,对 它的 景 观 改造 是 每 个城 市 都 回避 不 了的 问题 在 当今 可 持续 发 展 战 略思 想 的 指 导 下 .如 何 通 过生 态 化 的景 观 设 计 手 法 改造 这 些废 弃 地 ,使 其从
维普资讯
文章编号 :0 9 6 0 (0 7 1 — 0 0 10 - 0 0 2 0 ) 1 0 4 一 中图分类号 :U 9 T 9 33 文献标 识码
城 市 废弃地景观与生态恢复研究
作者简介: 张金伟(94 . 河南安阳人 7 男. 安阳l 叠 Th 工学院建筑系风景园 1 -)中国 林工程师, 矿业大学建筑设f St y f a d c p a d c l g c l e t r to f ” u o L n s a e n E o o i a R s o a i n o Ur a d bn
常.中国矿业大 学授 国恩学士 l ri La d 常江 . . 国业 学教授 . 萤蔫 攀至 要 e l 江男 . 矿大教. 蓑羹素裴 D ec n 男 中 德 荽波大博. … … t 主
研究方 向为区域规 划 城市 更新保护等 。 l
张金伟
常江
ZHANG Jn— i CHANG i—we Jin ag
成 为 景观 构 成 的 重要 元 素 。我 国焦
品 ”为 珍 宝 “ ,在不 断更新 的城 市
秩 序 中获 得 新生 ,是 目前世 界 上 众
多国 家城市 建设 中面临 的重大 课题 。
作 市 的缝 山公 园 .针 对城 市 边 缘 因
1 城市废 弃地 改造的相关理论 和典型案例
城 市 废 弃 地 的 首 要 问题 是 对 生
浅谈废弃采石场景观设计与植被恢复
![浅谈废弃采石场景观设计与植被恢复](https://img.taocdn.com/s3/m/1e9f3cd88bd63186bcebbc72.png)
采石场能够和周 围的景观融为一体 ,尽量减少大型的填挖工 作 ,做到经济合理 、施工方便 、环境协调 。以达到消除地质
时还 需要从 经济 、工程方 面进行合 理 的考 虑 ,尽 可能 降低
果 ;还 可 以结 合周 围的山石 、水体 、建筑等 进行合 理 的工
程设计人 工景 观 ,同时引进一 些景观小 品等 ,设计 出具有 景观艺术性 的废 弃采石场生态治理方案。
1 . 4 地域文化性
每个 地 区的 自然景 观均会 存在差 异 ,每 个地 区都会有
灾害隐患 、美化绿化环境 、提高土地利用水平等 目的。
2 景观设 计和 植被恢复
2 . 1 景观设计
景 观设计 要素包 括 自然景 观要素 和人工 景观要 素 。其
中 自然 景观要 素 主要是指 自然 风景 ,如大小 山丘 、古树 名
木 、石 头 、河 流 、湖泊 、海洋 等 。人 工景观 要素 主要有 文
独特 的格 局 、生态 以及 文化结 构 ,因此需要 将地域 的人 文
工程 的造价 以及植被 养护 费用 。因此 在选 择植被 时要注重
特征 以及 地域 特点等进 行充分 地结合 ,从 而让废弃 采石 场
⑧一一
三农论坛 S ANNoNG L UNTAN
的治理具有 民俗风情 和地 域文化性 。
1 . 2 植被恢 复要 因地 制宜 、 经 济适用
人 工植被恢 复在 短时 间内能够得 到相对 显著 的效果 , 而废 弃采石 场需要植 被能够存 活下来 以改 善生态环 境 ,就 需要 根据废 弃采石 场所在 的地理位 置 、气候 环境 ,选择生 长规律 与之相 匹配的植被来种 植, 主要 以乡土树 种为主 。同
2023年废弃采石场绿化初步方案
![2023年废弃采石场绿化初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4d4ee0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cb.png)
2023年废弃采石场绿化初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采石场因为资源枯竭而被废弃。
然而,这些废弃的采石场给周边环境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土地荒芜、水源污染等。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并恢复环境,我们计划对废弃采石场进行绿化,并制定了以下初步方案。
二、绿化目标1. 恢复土地生态功能:通过植被的引入和生态恢复措施,恢复土地的生态功能,提高生物多样性。
2. 改善水资源质量:通过稳定土壤、减少土地侵蚀等措施,改善水资源质量,防止水源污染。
3. 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在绿化过程中设计适合休闲娱乐的场所,提供给周边居民和游客使用。
4. 降低环境噪音:通过绿化措施,减少噪音的传播,改善周边环境的居住质量。
三、绿化措施1. 土地修复与改良(1)土地清理:清理废弃的石块和建筑垃圾,恢复土地原貌。
(2)土壤改良:根据土壤质量状况,采取针对性的土壤改良措施,提高土壤肥力。
(3)堆肥施用:引入合适的有机物质进行堆肥处理,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2. 植被引入(1)树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乔木和灌木,如杨树、槐树、玉兰等。
(2)植被配置:根据绿化目标和土地条件,合理配置乔灌木比例,并进行栽植。
(3)地被植物引入:引入能抑制杂草生长的地被植物,避免土壤水分蒸发和侵蚀。
3. 水资源管理(1)水源净化:设置沟渠和湖泊来蓄水,并通过吸附植物和湖泊生态系统净化水质。
(2)节水措施:合理利用雨水,设立雨水收集系统,用于水源补给和灌溉。
(3)水资源保护:建立保护区域,禁止乱排废水和垃圾。
四、景观设计1. 自然景观: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特点,设计自然景观,融入自然界的美丽。
2. 人工景观:在恢复自然生态的基础上,根据休闲娱乐需求,设计人工景观,如散步道、花坛等。
3. 公共设施:为方便周边居民和游客使用,设置合理的停车场、休息桌椅、厕所等。
五、环境监测1. 定期监测土壤水分和质量,以确保植物的良好生长环境。
废弃矿山的绿色魔法
![废弃矿山的绿色魔法](https://img.taocdn.com/s3/m/fc652b34ad02de80d4d84091.png)
南粤绿风28废弃矿山的绿色魔法文/钟奇振波斯菊、格桑花、马尾松等布满山头,高低错落,一派生机盎然;许多粉色、蓝色、白色的漂亮小花点缀其中,迎风摇曳,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这是哪个婚纱摄影基地吗?不!旁边竖立的宣传栏清晰地提醒着——这里是“大宝山矿新山片区历史遗留问题生态恢复工程”。
去年底,记者站在这里,眼前还是由于开矿造成的裸露黄土,沟壑交错,山体破碎,植被毁坏殆尽,仿佛科幻片中的火星,给人满满的苍凉、悲哀感。
是什么魔法,让这片死寂之地,仅仅半年多变成了绿洲!带着大大的问号,记者再次走进大宝山。
着魔一样的环保担当哲人说,事非经过不知难!不了解大宝山的生态破坏与治理的历史、过去,就体会不到现在生态恢复、复垦复绿的艰难与压力。
“大宝山可真座是宝山。
”大宝山矿业公司副总经理李灼超告诉记者,大宝山矿区是一座大型多金属矿,且矿床裸露易采易选。
1966年建矿,历经了长期、大规模开采。
然而,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宝山地区掀起了非法无序的民采热潮,最严重时周边各类采矿点、洗矿选矿点星罗棋布,非法矿窿达119条、选矿厂8个、洗矿点20多个、非法采矿人员3000人。
非法民采完全没有生态意识、环保设施,随意开山放炮,废石、废渣、废水随意排放,迅速造成大宝山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遗留下光秃秃的山坡,各种颜色的污水随处横流,周边也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
2013年,在省政府的直接部署下,环保、国土、安监、公安、工商、司法等部门联合行动,对大宝山周边地区非法采矿进行了彻底清除,分散的矿业权也全部整合,统一归集给大宝山矿业公司。
有利必有责!大宝山矿业公司也把矿区的生态环保责任独力扛在肩上。
“环保就是公司的生命线!公司对环保的决心,始终放在了首要的位置。
”李灼超说,宁愿效益大亏也要环保大投,宁愿生产后抓也要环保先行,宁要绿水青山也不要金山银山,这几年“三个宁愿”成为公司领导班子的一致共识。
三年多来,大宝山矿业公司累计亏损2357万元,负债23.7余亿元情况下,企业亟须转型升级,兴建7000吨铜硫选厂迫在眉睫,但公司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持续开展周边区域环境治理工作,解决好重金属污水问题,共计投入9亿元实施了区域环境整治项目,建成国内最大的重金属废水处理厂,开展了清污分流、生态修复等十一项整治工程,下游横石水终于实现稳定在三类的水平。
采石场生态修复技术集成
![采石场生态修复技术集成](https://img.taocdn.com/s3/m/6f4f0989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25.png)
水土保持:评估
2 水土流失情况、 土壤侵蚀程度和 地下水位变化
景观恢复:评估
3 景观美学效果、 生态旅游价值和 周边居民满意度
经济效益:评估 修复项目投资回
4 报率、生态补偿 效益和区域经济 发展影响
采石场生态修复挑战与机遇
修复技术难点
地形地貌复杂:采 石场地形地貌复杂,
修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度大
植被恢复困难:采 石场植被破坏严重,
某地采石场生态修复项目:采用边坡治理、水土保持等技术, 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某地采石场生态修复项目:采用景观设计、生态旅游开发等 技术,将废弃采石场改造成生态公园,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某地采石场生态修复项目:采用生态监测、环境评估等技术, 实时监测修复效果,确保生态修复工作的可持续性。
修复技术分类
物理修复技术: 如土壤改良、植 被重建等
生物修复技术: 如微生物修复、 植物修复等
化学修复技术: 如土壤淋洗、化 学氧化还原等
综合修复技术: 如生态工程、景 观设计等
01
02
03
04
技术应用案例
某地采石场生态修复项目:采用植被恢复、土壤改良等技术, 成功恢复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03
生态环境 社会效益:提高社会效益,促进
04
可持续发展
谢谢
方案设计: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制定生态修复方 案,包括植被恢复、水土保持、景观设计等
方案实施: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植被种植、水土 保持设施建设、景观改造等
监测与评估:对生态修复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方案,确保修复效果达到预期
方案效果评估
植被恢复:评估
1 植被覆盖率、物 种多样性和生态 系统稳定性
采石场废弃地的景观设计策略研究
![采石场废弃地的景观设计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8ddc11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e0.png)
关键词:矿山废弃地,采石场废弃地,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5.1
文献标识码:A
当古人开始制 作 并 使 用 石 质 工 具 的 时 候,标 志 着 人 类 文明的开始,而制作 石 质 工 具 的 第 一 步 骤 便 是 采 石。 从 最 开始的徒手采集石 材 到 现 代 大 规 模 的 机 械 开 采,从 最 初 作 为工具原料到建筑 材 料 以 及 现 代 混 凝 土 材 料 的 原 料,采 石 活动一直伴随着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 。 [1]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 杭州 311300)
摘 要:采石场伴随着人类文明而产生,在矿业废弃地改造中具有典型意义。基于对采石场废弃地特征和地域文化的研究,从景
观设计的角度提出包含地质灾害隐患防治、地形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水系修复的自然景观设计策略和包含场所精神的挖
掘、工业遗留物的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的人文景观设计策略。
2004年国家国土资源局下发了《关于申报国家矿山公 园的通知》后,我国于 2005年、2010年、2012年、2017年先 后批准了四批共 88家国家级矿山公园建设。建立国家矿 山公园的目的包括 三 方 面:一 是 确 保 不 可 再 生 的 矿 业 资 源 得到永续利用,保护矿业遗迹;二是展示中国文明史的历史 轨迹和悠久的文化,同时将矿山事故、地质灾害和对生态环
采石活动对土地 的 物 理、化 学 特 征 方 面 造 成 了 严 重 的 破坏,同时也造成了部分文脉的断裂,所以采石场废弃地无 疑是带有强烈的人类活动符号的“疤痕”土地,它的设计内 容主要包含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版块。其自然景观是 指受破坏的土壤、动 植 物、山 体、水 系 以 及 生 态 系 统 的 平 衡 等,其人文景观是指 人 类 开 采 活 动 所 造 成 的 矿 业 痕 迹 和 采 石场内的工业布局 和 机 械 设 备,同 时 还 有 作 为 工 业 遗 迹 所 标志的当地矿业开采发展的历史和此地所承载的城市文脉 和地域文化。
福庐山公园的废弃采石场景观再生之路
![福庐山公园的废弃采石场景观再生之路](https://img.taocdn.com/s3/m/a0e9d93d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49.png)
福庐山公园的废弃采石场景观再生之路
陈玲
【期刊名称】《福建建筑》
【年(卷),期】2014(000)007
【摘要】本文简要的介绍了废弃采石场带来的危害,以及国内外的成功案例,在分析福庐山废弃采石场各主要采石坑类型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福清市福庐山公园废弃采石场景观再生的措施.
【总页数】4页(P17-20)
【作者】陈玲
【作者单位】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福州 3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6
【相关文献】
1.地域文化在现代园林中的传承和体现——福清市福庐山公园规划设计 [J], 陈玲
2.城市废弃采石场改造利用与生态设计——以广州番禺区六大连湖主题公园为例[J], 翁奕城;王世福;周可斌
3.庐山近代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一种尝试--庐山别墅公园规划构思 [J], 欧阳怀龙
4.废弃采石场生态恢复以及景观再生研究——以北京市门头沟区废弃采石场为例[J], 郑涛;车伟光
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江西庐山地质公园 [J], 雅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采石场改造公园方案
![小采石场改造公园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9baf2e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e7.png)
小采石场改造公园方案
方案一:小采石场生态公园改造方案
对于小采石场的改造,我们的目标是将其打造成一个可供市民休闲、娱乐和学习的生态公园。
以下是我们的改造方案:
1. 植被恢复与增加:首先,我们将引入各种常见的本土植物来恢复石场的生态系统。
我们将选择一些对环境适应力强、能够在石质土壤中生长繁衍的植物。
除了恢复原有植被外,我们还将增加更多花草树木,形成多样化的植被景观。
2. 建造湖泊与水系:为了增加公园的景观效果,我们计划在石场中心建造一个人造湖泊。
湖泊周围将种植芦苇和其他湿地植物,以增加湖泊的生态价值。
此外,我们还将在石场内部建造一条人工水系,让市民能够漫步其间,欣赏美丽的水景。
3. 设施建设:为了提供更好的休闲和娱乐体验,我们计划在公园内建设一些建筑物和设施。
这些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休息亭、儿童游乐区、运动场地、健身设施等。
我们会根据公园的实际情况和市民需求进行合理布局和设计。
4. 生态教育区:作为一座生态公园,我们也计划设立一个生态教育区,供市民学习与参与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活动。
这个区域将包括一个室内展览馆和一个户外教学园地,提供丰富的生态知识和互动体验。
5. 区域管理和维护:为了确保公园的良好运营和维护,我们将
建立专门的管理团队,并制定详细的管理计划。
这包括定期巡查、清理、绿化养护、设施维修等工作,以确保公园始终保持良好的环境和使用条件。
通过这些改造方案,我们希望将这个小采石场变成一个美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公园,为市民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休闲场所。
废弃采石场绿化初步方案
![废弃采石场绿化初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fa53f1bb4cf7ec4afed0fa.png)
废弃采石场绿化初步方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xxx位于云南省东南部,东114°18”,北纬38°05”,交通便利,距省会280公里,依靠太行山脉,自西向东倾斜,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平均气候12.6-13.5°c,年降雨量536毫米,日照时数2554小时,无霜期197天。
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石灰岩储量达7.9亿吨,多数山体历经水泥厂数十年开采,已形成较为严重的裸露岩石山体,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荒芜。
本绿化方案工程位置位于xxx镇废弃采石场。
经调查,这些废弃采石场具有坡度大,水分、养分、土壤供给困难,立地条件极差,夏季辐射热高,气温干燥。
数十年的开采已对山体植被和土壤结构造成毁灭性破坏,导致恢复难度大。
经现场勘查二、三分厂周围废弃采石场,土地资源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采石面未采用台阶,留下的石壁陡峭,形成了很大范围宕面高度在30-200余米且坡度60-90°的陡峭石壁。
液压喷播植草绿化是利用特别喷播机械将土壤、有机质、保水剂、粘结剂和草籽等混合后喷射到经处理后的岩面上,在岩壁表面形成喷播层,形成植物生长小环境,促进草种的迅速萌芽和生长。
喷播草种苜蓿、二月兰、白三叶等,喷播后当年植物生长良好,具有见效快,效果明显的特点。
但生物多样性差,生态恢复的长远效果不理想。
石壁绿化是采石场绿化的难点,利用藤本植物的攀援特性,进行石壁的垂直绿化。
在采石场的下部或中下部设置一条水平种植带,加客土和肥料,用多种藤本植物混交种植。
为突出景观效果选择常绿藤本与落叶藤本相结合,如爬壁先锋植物一爬山虎、景观藤本一凌霄、常绿藤本—常春油麻藤,株间混交,利用爬山虎的爬壁先锋作用,可为凌霄、常春油麻藤作棚架,形成高大的绿墙。
经考察种植试验,当年生长量少,不能爬壁,需要人工牵引,第二年开始迅速生长,2-3年后形成绿墙的高度达15m,厚度达60cm以上,逐渐呈现绿化效果和景观效果,形成生态壁。
《2024年采石场废弃地植被恢复效果——以北京房山区大石窝镇采石场为例》范文
![《2024年采石场废弃地植被恢复效果——以北京房山区大石窝镇采石场为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3c1681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b9.png)
《采石场废弃地植被恢复效果——以北京房山区大石窝镇采石场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采石业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行业,在促进地方经济的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废弃采石场。
这些采石场的废弃地,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也威胁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国家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高度重视,尤其是对于采石场废弃地的生态修复与植被恢复。
本文以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采石场为例,对废弃地的植被恢复效果进行研究,探讨其成功经验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2.1 研究区域介绍选择北京房山区大石窝镇的采石场作为研究对象,该地区因采石活动形成了大面积的裸露岩石和废弃土地。
2.2 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调查、文献资料收集、数据分析等方法,对采石场废弃地的植被恢复情况进行综合研究。
三、采石场废弃地现状分析3.1 裸露岩石与土壤侵蚀采石活动导致大量岩石裸露,土壤流失严重,地表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
3.2 恢复难度与挑战由于长期受到人为破坏和自然因素影响,采石场废弃地的恢复难度大,存在土壤贫瘠、地形复杂等挑战。
四、植被恢复措施及实施情况4.1 治理策略采取水土保持、土壤改良、种植乡土植物等综合措施,提高土壤质量,恢复地表植被。
4.2 实施情况通过多年持续的治理和修复工作,大石窝镇采石场废弃地植被恢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五、植被恢复效果评价5.1 植被覆盖度提高经过多年的植被恢复工作,采石场废弃地的植被覆盖度得到了显著提高,地表植被逐渐丰富。
5.2 土壤质量改善通过水土保持和土壤改良措施的实施,土壤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土壤肥力增强。
5.3 生物多样性增加植被恢复工作的开展,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生物多样性得到增加。
六、成功经验与问题探讨6.1 成功经验总结大石窝镇采石场废弃地植被恢复的成功经验,如政府的大力支持、科学合理的治理策略、以及多部门协同作战等。
6.2 问题探讨尽管植被恢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恢复速度与自然演替速度不匹配、部分地区恢复效果不理想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废弃采石场改造利用与生态设计——以广州番禺区六大连湖主题公园为例————————————————————————————————作者: ————————————————————————————————日期:城市废弃采石场改造利用与生态设计——以广州番禺区六大连湖主题公园为例(2012-10-01 14:22:13)转载▼分类:设计心得标签:学术园地1.引言在城市化过程中,许多废弃采石场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的景观生态问题,如影响城市景观、导致水土流失、危及城市防洪、存在潜伏的安全隐患、降低生物多样性等,并严重影响到城市生态、社会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开始重视城市废弃采石场的生态修复与改造利用。
从国内外废弃采石场的改造研究与实践情况看,主要是利用废弃采石场的土地资源以及独特的自然景观,加入休闲旅游元素,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把废弃采石场改造成为城市休闲农业公园、生态公园等旅游景区。
在改造模式上,体现从传统的生态恢复单一目标到生态保护、休闲旅游开发等多目标的改造模式转变。
本文以广州市番禺区一废弃采石场的改造利用为例。
该废弃采石场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总规划面积约2964亩,主要由6个已经废弃多年的采石场组成。
该采石场常年累月荒废,形成6个蓄水大坑,最深的深达数十米。
采石场现场千疮百孔,并形成峭壁和积水状态,石头松动,极容易发生坍塌,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其中的大岗石场已作为垃圾填埋场之用,基本被填平,现场垃圾散发阵阵异味,臭水横流,生态环境极差。
采石场之间有若干荒废的山丘,植被数量较少,种类单一,景观性较差。
而采石场北面分布两个植被较好的小山头、大面积的水塘等岭南乡村景观,环境较有特色。
(图1)图1现状分析图本规划项目通过对该废弃采石场现状环境及独特的地形地貌进行深入分析,然后提出具有创意性生态设计理念与方法,使之能变废为宝,成为新的、富有活力的综合性生态公园。
该案例对今后我国废弃采石场的改造利用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2.城市废弃采石场改造的难点废弃采石场作为一种极度退化的生态系统,治理难度极大、治理周期长,并且在生态治理过程及治理后的运营、维护项目建成后的维护费用支出巨大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以番禺六大连湖主题公园为例,仅生态恢复的工程建设投资就要2-3亿元,这还不包括项目建成后的巨大得维护费用。
另外当地政府在本项目建设中仅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但未投入任何资金。
这就需要引入开发商,通过适当开发营利性的旅游项目,采取“以园养园”开发模式,从而保证项目改造资金来源和经济的平衡。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1)废弃采石场的改造利用不仅仅是简单的生态恢复,而是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采石场独特地形地貌景观,对生态园的功能定位和项目策划进行深入研究。
同时结合项目策划,强调生态修复与创意性景观设计的结合,突出项目的特色,保证项目的可实施性。
(2)由于开发商介入到城市废弃地开发利用,这就需要协调好开发商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应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严格控制开发强度。
(3)由于废弃采石场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开发建设中应非常重视公园的安全性的问题,比如水深控制、栏杆设置、崖壁的加固等等。
3.生态设计:生态恢复与创意设计的完美结合从近年来国内外包括废弃采石场在内的各类工业废弃地的成功案例看,都十分重视对原有场地的景观化改造,运用科学与艺术的综合手段,以达到工业废弃地环境更新、生态修复、文化重建、经济发展的目的。
以番禺六大连湖主题公园为例,该矿坑石壁陡峭,几乎垂直,矿坑深度深,水面开阔,水质清洁,加上基地内大小、高度不一的小山头,构成了独特的矿坑景观环境。
因此本景观设计的重点主要是充分挖掘基地独特地形地貌景观价值,强调生态恢复与创意设计的完美结合,即充分利用该废弃采石场矿坑蓄水的现有资源,将6个相对独立的矿坑连接,形成近35万平方米水面的连湖,突出“北有五大连池,南有六大连湖”的设计概念,从而大大提升该主题公园的特色。
同时充分利用矿坑独特景观资源,适度发展休闲、文化、创意产业,保证矿坑改造的资金平衡。
3.1功能布局通过以六大连湖为主题公园的景观核心,在周边形成五大功能板块,分别为特色度假酒店、文化创意博览区、岭南生态湿地公园、生态植物观赏区、拓展训练及极限运动公园等五大功能板块。
(图2-图5)(1)岭南生态湿地公园区:位于公园东北部,该区域不做大规模建设,保留现状水系并对其进行生态改良,展示岭南水乡的泽国风情。
旅游项目主要包括垂钓区,岭南水乡文化游览区,水上特色餐厅以及游客服务中心等。
(2)生态植物观赏及研究中心:位于公园东南部,利用原基地的自然水塘和山体,以植物观赏为主题的游览区,包括水上花园、亚洲花卉植物园、湿地景观、观鸟屋、生态研究中心等。
(3)特色度假酒店区:位于主湖区,结合矿坑崖壁独特景观,面向高端市场,设置包括五星级度假酒店、商务会议中心、崖壁特色餐厅、水上高尔夫练习场、游船码头、水上运动区、天池SPA等内容。
(4)文化创意博览区:位于基地西南部,建筑与水紧密结合,乡土与现代交相辉映,为艺术家们创造优秀的本土文化作品营造和谐的气氛。
主要项目有文化创意展示、原生态音乐研究与制作区,音乐艺术家村,精品酒店,艺术交流中心等。
(5)拓展训练及极限运动公园:位于基地南部,主要旅游项目包括拓展训练中心,水上运动区,蹦极,攀岩,山地自行车极限运动等。
图2六大连湖生态公园功能结构图图3六大连湖生态公园总平面图图4六大连湖生态公园总体鸟瞰图图5六大连湖生态公园中心景区鸟瞰图3.2生态景观格局由于该主题公园不是一个纯公益性的生态公园,而是带有一定旅游开发功能的综合性主题公园,开发强度比一般生态公园要高。
同时根据上层次规划——《番禺区城乡发展规划》,公园基地北侧刚好处于番禺区生态廊道,生态敏感度高,对开发强度和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要求十分严格。
因此如何确定生态公园的主要建设区域以及开发强度是构成良好生态景观格局的关键,对场地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该公园基地西侧为化龙镇眉山村,现状建筑密度大,东侧及东北侧为典型岭南水箱风貌,自然环境优越。
因此,根据基地现状分析及上层次规划的生态控制要求,遵循生态优先原则,整个主题公园的用地布局按西南侧为主要建设区域,东北侧为生态保护区域的原则进行布置,保证公园用地布局符合城市的生态空间结构要求。
同时对开发建设区域,强调低密度、低强度开发原则,主体建筑主要采用覆土建筑形式,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3水系处理与水景景观本公园设计紧扣生态主题,突出水文化,做足水文章,对现有的石壁、水坑进行创意性设计,打造特色鲜明的水体景观和水上活动。
本主题公园基地北面与南面各有一水库,通过水库与周边河涌补水相结合,对公园湖区进行补水。
当雨季如湖区水面标高超过设计标高时,则通过泵站排到公园外部自然河涌或水库。
公园地面水体之间以及地面水体与坑下水体将考虑互动连通,形成完整水系。
在规划方案中,根据每个矿坑的特点分别对六个湖区设定不同的水上活动功能与景观特色。
如中心湖区为公园主景区,以观景、水上运动,特色为“雄”——突出雄伟壮观。
极限运动区的湖面特色为“险”,配合水上攀岩、蹦极等。
天池SPA则突出“雅”,形成优雅、高贵的温泉休闲空间。
水上花园则突出“幽”,形成安静、自然的景观环境等等。
另外通过对现有的水系的疏通改造,形成了包括湖面、深潭、瀑布、峡谷、跌水、地下河、溪流、水塘等多种水景交融的生态景观。
3.4结合矿坑独特景观的生态设计(1)矿坑度假酒店、崖壁餐厅、会议中心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广州高端商务酒店及会议中心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而番禺区相对较少,仅有长隆酒店等及少数知名度较高的酒店,未来度假酒店发展市场前景巨大。
因此本规划方案在中心湖区北侧结合矿坑崖壁设计矿坑度假酒店、崖壁特色餐厅及会议中心。
该度假酒店借鉴上海松江天马山深坑酒店成功案例,共20层,地面两层,地面至水面16层,水下2层。
酒店主体建筑功能包括了酒店大堂、会议中心、客房部分、娱乐餐饮以及后勤服务。
地下两层为水下餐厅或其他娱乐空间,采用先进的水族馆设计技术,包括人造岩石和珊瑚礁设计、水族馆环境设计等。
沿湖客房采用退台式设计,每间均设有观景露台,与对面坑壁设计的落差50米左右的瀑布形成虚实、动静的对比。
(图6、图7)图6 矿坑度假酒店效果图ﻫ图7 矿坑度假酒店剖面示意图崖壁特色餐厅则采用建筑嵌入崖壁,部分挑出崖壁的做法,并通过木栈道与度假酒店、会议中心及游船码头相联系。
让现代建筑与自然的崖壁形成强烈的对比,餐厅悬空与崖壁之上,俯瞰湖光山色,趣味十足。
另外,为了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酒店、餐厅和会议中心等建筑屋顶采用屋顶绿化,使其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图8)ﻫ图8 游船码头平面图(2)天池SPA该矿坑位于六大连湖生态公园中心,相对独立,矿底标高仅为-4米,池底比较浅,利用其地形条件,规划改造成为一个天池浴场,作为中心湖对岸的矿坑特色酒店的配套休闲设施。
该天池浴场采用巴厘岛风格,营造热带风情,包括泳池、温泉SPA、水吧、休闲岛、人工沙滩等休闲设施。
该泳池北侧采用自然式的无边界处理,使泳池与中心湖区景观融为一体。
温泉SPA的建筑利用地形高差,采用覆土建筑形式,从而与南侧山体有机结合。
(图8)ﻫ图9天池SPA(3)极限运动公园本废弃采石场最南面的矿坑接近圆形,直径200多米,池底与地面高差80多米,崖壁非常陡峭,十分适合开展极限运动。
该矿坑所在区域结合地形地貌特色,抓住目前极限运动及拓展运动的巨大发展机遇,规划打造成成一个极限运动主题公园,开展蹦极、攀岩、水上摩托、山地自行车等多种极限运动项目,吸引爱好极限运动的人到此旅游。
4.结语正因为本文案例是一个具有生态恢复、休闲旅游开发等多功能的综合性生态文化主题公园,这就决定了该项目比一般生态公园具有更大的难度。
通过这一案例,笔者认为该规划设计有以下几大特色:(1)充分利用基地采石矿坑独特的地形地貌进行项目策划,项目特色明显。
(2)通过把原来生态环境已遭严重破坏的采石场改造成为一个功能多样化、富有活力的城市生态文化主题公园,既大大改善生态环境,也促进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
(3)充分结合矿坑景观特色,适当增加旅游项目,如深坑度假酒店、会议中心、原生态艺术博览区等,保证项目开发的经济平衡,使得规划可实施性更强。
(4)通过原生态音乐、岭南文化等文化创意元素的加入,极大的丰富本生态公园的文化内涵。
最后,废弃采石场生态修复和改造利用具有建设资金巨大,技术难度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
因此,应首先做好规划设计,通过整体规划,分布实施,先易后难,从而降低开发风险。
同时当地政府也应给予一定的政策与资金支持,从而更好推动此类项目的开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