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十二章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2.3几何概型学案理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2019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江苏专版课件:第十二章 概率、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12-3

2019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江苏专版课件:第十二章 概率、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12-3

题型一
间到达发车站乘坐班车,且到达发车站的时刻是随机的,则他等车时
1 2 过 10分钟的概率是 _____. 解析 如图所示,画出时间轴 .
间不超
小明到达的时间会随机的落在图中线段AB中,而当他的到达时间落在
线段AC或DB上时,才能保证他等车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根据几何
10+10 1 得所求概率 P= 40 =2.
N
题组一 思考辨析
基础自 测
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在一个正方形区域内任取一点的概率是零.( √ )
(2)几何概型中,每一个基本事件就是从某个特定的几何区域内随机地
取一点,该区域中的每一点被取到的机会相等.( ) √ (3)在几何概型定义中的区域可以是线段、平面图形、立体图形.( √ (4)随机模拟方法是以事件发生的频率估计概率.( ) √ (5)与面积有关的几何概型的概率与几何图形的形状有关.( ) × (6)从区间[1,10]内任取一个数,取到1的概率是P= ) 1 .( ×
2.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
一般地,在几何区域 D中随机地取一点,记事件 “ 该点落在其内部
一个区域d内”为事件A,则事件A发生的概率P(A)= .
3.要切实理解并掌握几何概型试验的两个基本特点 (1)无限性: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 无限多个 (2)等可能性:每个结果的发生具有 等可能性 . ;
4-π 因此满足条件的概率是 4 .
1 2 3 4 5 6
解析
答案
题组三 易错自纠
5 5.在区间[-2,4]上随机地取一个数x,若x满足|x|≤m的概率为 ,
则m=______. 3 解析 由|x|≤m,得-m≤x≤m.

2019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人教B版全国通用文档:第十二章 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2-5 含答案 精品

2019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人教B版全国通用文档:第十二章 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2-5 含答案 精品

§12.5条件概率与事件的独立性1.条件概率及其性质2.事件的独立性(1)相互独立的定义:事件A是否发生对事件B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即P(B|A)=P(B).这时,称两个事件A,B 相互独立,并把这两个事件叫做相互独立事件.(2)概率公式:3.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1)独立重复试验①定义: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地做n次试验,各次试验的结果相互独立,那么一般就称它们为n次独立重复试验.②概率公式:在一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那么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为P n(k)=C k n p k(1-p)n-k(k=0,1,2,…,n).(2)二项分布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发生的次数设为X ,事件A 不发生的概率为q =1-p ,那么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是P (X =k )=C k n p k qn -k,其中k =0,1,2,…,n .于是得到X 的分布列此时称离散型随机变量X 服从参数为n ,p 的二项分布,记作X ~B (n ,p ).题组一 思考辨析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条件概率一定不等于它的非条件概率.( × ) (2)相互独立事件就是互斥事件.( × )(3)对于任意两个事件,公式P (AB )=P (A )P (B )都成立.( × )(4)二项分布是一个概率分布,其公式相当于(a +b )n 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其中a =p ,b =1-p .( × )(5)P (B |A )表示在事件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 发生的概率,P (AB )表示事件A ,B 同时发生的概率.( √ ) 题组二 教材改编2.天气预报,在元旦假期甲地降雨概率是0.2,乙地降雨概率是0.3.假设在这段时间内两地是否降雨相互之间没有影响,则这两地中恰有一个地方降雨的概率为( ) A .0.2 B .0.3 C .0.38 D .0.56答案 C解析 设甲地降雨为事件A ,乙地降雨为事件B ,则两地恰有一地降雨为A B +A B , ∴P (A B +A B )=P (A B )+P (A B ) =P (A )P (B )+P (A )P (B ) =0.2×0.7+0.8×0.3 =0.38.3.已知盒中装有3个红球、2个白球、5个黑球,它们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现需一个红球,甲每次从中任取一个不放回,则在他第一次拿到白球的条件下,第二次拿到红球的概率为( ) A.310 B.13 C.38 D.29答案 B解析 设A ={第一次拿到白球},B ={第二次拿到红球}, 则P (AB )=C 12C 110×C 13C 19,P (A )=C 12C 110,所以P (B |A )=P (AB )P (A )=13.题组三 易错自纠4.两个实习生每人加工一个零件,加工成一等品的概率分别为23和34,两个零件能否被加工成一等品相互独立,则这两个零件恰好有一个一等品的概率为( ) A.12 B.512 C.14 D.16 答案 B解析 因为两人加工成一等品的概率分别为23和34,且相互独立,所以两个零件恰好有一个一等品的概率为P =23×14+13×34=512.5.从1,2,3,4,5中任取2个不同的数,事件A 为“取到的2个数之和为偶数”,事件B 为“取到的2个数均为偶数”,则P (B |A )等于( ) A.18 B.14 C.25 D.12答案 B解析 P (A )=C 23+C 22C 25=25,P (AB )=C 22C 25=110, P (B |A )=P (AB )P (A )=14. 6.箱子里有5个黑球,4个白球,每次随机取出一个球,若取出黑球,则放回箱中,重新取球;若取出白球,则停止取球,那么在第4次取球之后停止的概率为( )A.C 35C 14C 45B.⎝⎛⎭⎫593×49 C 35×14 D .C 14×⎝⎛⎭⎫593×49答案 B解析 由题意知,第四次取球后停止是当且仅当前三次取的球是黑球,第四次取的球是白球的情况,此事件发生的概率为⎝⎛⎭⎫593×49.题型一 条件概率1.已知盒中装有3只螺口灯泡与7只卡口灯泡,这些灯泡的外形与功率都相同且灯口向下放着,现需要一只卡口灯泡,电工师傅每次从中任取一只且不放回,则在他第1次抽到的是螺口灯泡的条件下,第2次抽到的是卡口灯泡的概率为( ) A.310 B.29 C.78 D.79答案 D解析 方法一 设事件A 为“第1次抽到的是螺口灯泡”,事件B 为“第2次抽到的是卡口灯泡”,则P (A )=310,P (AB )=310×79=730,则所求概率为P (B |A )=P (AB )P (A )=730310=79.方法二 第1次抽到螺口灯泡后还剩余9只灯泡,其中有7只卡口灯泡,故第2次抽到卡口灯泡的概率为C 17C 19=79.2.一个正方形被平均分成9个部分,向大正方形区域随机地投掷一个点(每次都能投中).设投中最左侧3个小正方形区域的事件记为A ,投中最上面3个小正方形或正中间的1个小正方形区域的事件记为B ,求P (AB ),P (A |B ). 解 如图,n (Ω)=9,n (A )=3,n (B )=4, ∴n (AB )=1,∴P (AB )=19,P (A |B )=n (AB )n (B )=14. 思维升华 条件概率的求法(1)定义法:先求P (A )和P (AB ),再由P (B |A )=P (AB )P (A )求P (B |A ). (2)基本事件法:借助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先求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数n (A ),再求事件AB 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n (AB ),得P (B |A )=n (AB )n (A ).题型二 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典例 (2017·哈尔滨质检)某企业有甲、乙两个研发小组,他们研发新产品成功的概率分别为23和35.现安排甲组研发新产品A ,乙组研发新产品B .设甲、乙两组的研发相互独立. (1)求至少有一种新产品研发成功的概率;(2)若新产品A 研发成功,预计企业可获利润120万元;若新产品B 研发成功,预计企业可获利润100万元,求该企业可获利润的分布列.解 记E ={甲组研发新产品成功},F ={乙组研发新产品成功},由题设知P (E )=23,P (E )=13,P (F )=35, P (F )=25,且事件E 与F ,E 与F ,E 与F ,E 与F 都相互独立.(1)记H ={至少有一种新产品研发成功},则H =E F , 于是P (H )=P (E )P (F )=13×25=215,故所求的概率为P (H )=1-P (H )=1-215=1315.(2)设企业可获利润为X (万元),则X 的可能取值为0,100,120,220, 因为P (X =0)=P (E F )=13×25=215,P (X =100)=P (E F )=13×35=315=15,P (X =120)=P (E F )=23×25=415,P (X =220)=P (EF )=23×35=615=25,故所求的分布列为思维升华 求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的方法 (1)首先判断几个事件的发生是否相互独立. (2)求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的方法 ①利用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直接求解;②正面计算较烦琐或难以入手时,可从其对立事件入手计算.跟踪训练 为了纪念2017在德国波恩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某社区举办《“环保我参与”有奖问答比赛》活动.某场比赛中,甲、乙、丙三个家庭同时回答一道有关环保知识的问题.已知甲家庭回答正确这道题的概率是34,甲、丙两个家庭都回答错误的概率是112,乙、丙两个家庭都回答正确的概率是14.若各家庭回答是否正确互不影响.(1)求乙、丙两个家庭各自回答正确这道题的概率;(2)求甲、乙、丙三个家庭中不少于2个家庭回答正确这道题的概率.解 (1)记“甲回答正确这道题”、“乙回答正确这道题”、“丙回答正确这道题”分别为事件A ,B ,C , 则P (A )=34,且有⎩⎨⎧P (A )·P (C )=112,P (B )·P (C )=14, 即⎩⎨⎧[1-P (A )]·[1-P (C )]=112,P (B )·P (C )=14, 所以P (B )=38,P (C )=23.(2)有0个家庭回答正确的概率为 P 0=P (A B C )=P (A )·P (B )·P (C ) =14×58×13=596, 有1个家庭回答正确的概率为 P 1=P (A B C +A B C +A B C ) =34×58×13+14×38×13+14×58×23=724, 所以不少于2个家庭回答正确这道题的概率为 P =1-P 0-P 1=1-596-724=2132.题型三 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命题点1 根据独立重复试验求概率典例 某市电视台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知识回答活动,宣传长征精神,首先在甲、乙、丙、丁四个不同的公园进行支持签名活动.然后在各公园签名的人中按分层抽样的方式抽取10名幸运之星回答问题,从10个关于长征的问题中随机抽取4个问题让幸运之星回答,全部答对的幸运之星获得一份纪念品. (1)求此活动中各公园幸运之星的人数;(2)若乙公园中每位幸运之星对每个问题答对的概率均为22,求恰好2位幸运之星获得纪念品的概率;(3)若幸运之星小李对其中8个问题能答对,而另外2个问题答不对,记小李答对的问题数为X ,求X 的分布列.解 (1)甲、乙、丙、丁四个公园幸运之星的人数分别为 45150×10=3,60150×10=4,30150×10=2,15150×10=1. (2)根据题意,乙公园中每位幸运之星获得纪念品的概率为C 44⎝⎛⎭⎫224=14, 所以乙公园中恰好2位幸运之星获得纪念品的概率为 C 24⎝⎛⎭⎫142⎝⎛⎭⎫342=27128.(3)由题意,知X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2,3,4,服从超几何分布,P (X =2)=C 28C 22C 410=215,P (X =3)=C 38C 12C 410=815,P (X =4)=C 48C 02C 410=13.所以X 的分布列为命题点2 根据独立重复试验求二项分布典例 一款击鼓小游戏的规则如下:每盘游戏都需击鼓三次,每次击鼓要么出现一次音乐,要么不出现音乐;每盘游戏击鼓三次后,出现一次音乐获得10分,出现两次音乐获得20分,出现三次音乐获得100分,没有出现音乐则扣除200分(即获得-200分).设每次击鼓出现音乐的概率为12,且各次击鼓出现音乐相互独立.(1)设每盘游戏获得的分数为X ,求X 的分布列; (2)玩三盘游戏,至少有一盘出现音乐的概率是多少? 解 (1)X 可能的取值为10,20,100,-200. 根据题意,有P (X =10)=C 13×⎝⎛⎭⎫121×⎝⎛⎭⎫1-122=38,P (X =20)=C 23×⎝⎛⎭⎫122×⎝⎛⎭⎫1-121=38, P (X =100)=C 33×⎝⎛⎭⎫123×⎝⎛⎭⎫1-120=18, P (X =-200)=C 03×⎝⎛⎭⎫120×⎝⎛⎭⎫1-123=18. 所以X 的分布列为(2)设“第i 盘游戏没有出现音乐”为事件A i (i =1,2,3), 则P (A 1)=P (A 2)=P (A 3)=P (X =-200)=18.所以“三盘游戏中至少有一盘出现音乐”的概率为 1-P (A 1A 2A 3)=1-⎝⎛⎭⎫183=1-1512=511512. 因此,玩三盘游戏,至少有一盘出现音乐的概率是511512.思维升华 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1)在求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时,首先要确定好n 和k 的值,再准确利用公式求概率.(2)在根据独立重复试验求二项分布的有关问题时,关键是理清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确定二项分布的试验次数n 和变量的概率,求得概率.跟踪训练 (2017·牡丹江模拟)为研究家用轿车在高速公路上的车速情况,交通部门随机选取100名家用轿车驾驶员进行调查,得到其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的平均车速情况为:在55名男性驾驶员中,平均车速超过100 km /h 的有40人,不超过100 km/h 的有15人;在45名女性驾驶员中,平均车速超过100 km /h 的有20人,不超过100 km/h 的有25人. (1)在被调查的驾驶员中,从平均车速不超过100 km/h 的人中随机抽取2人,求这2人恰好有1名男性驾驶员和1名女性驾驶员的概率;(2)以上述样本数据估计总体,从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家用轿车中随机抽取3辆,记这3辆车平均车速超过100 km/h 且为男性驾驶员的车辆为X ,求X 的分布列.解 (1)平均车速不超过100 km/h 的驾驶员有40人,从中随机抽取2人的方法总数为C 240,记“这2人恰好有1名男性驾驶员和1名女性驾驶员”为事件A ,则事件A 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为C 115C 125,所以所求的概率P (A )=C 115C 125C 240=15×2520×39=2552.(2)根据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从总体中任取1辆车,平均车速超过100 km/h 且为男性驾驶员的概率为40100=25,故X ~B ⎝⎛⎭⎫3,25. 所以P (X =0)=C 03⎝⎛⎭⎫250⎝⎛⎭⎫353=27125, P (X =1)=C 13⎝⎛⎭⎫25⎝⎛⎭⎫352=54125, P (X =2)=C 23⎝⎛⎭⎫252⎝⎛⎭⎫35=36125, P (X =3)=C 33⎝⎛⎭⎫253⎝⎛⎭⎫350=8125. 所以X 的分布列为独立事件与互斥事件典例 (1)中国乒乓球队甲、乙两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乒乓球女子单打比赛,甲夺得冠军的概率是37,乙夺得冠军的概率是14,那么中国队夺得女子乒乓球单打冠军的概率为________. (2)某射手每次射击击中目标的概率都是23,这名射手射击5次,有3次连续击中目标,另外两次未击中目标的概率是________. 错解展示:(1)设“甲夺得冠军”为事件A ,“乙夺得冠军”为事件B ,则P (A )=37,P (B )=14,由A ,B是相互独立事件,得所求概率为P (A B )+P (A B )+P (AB ) =37×34+47×14+37×14=1628=47. (2)所求概率P =C 35×⎝⎛⎭⎫233×⎝⎛⎭⎫132=80243. 错误答案 (1)47 (2)80243现场纠错解析 (1)设“甲夺得冠军”为事件A ,“乙夺得冠军”为事件B ,则P (A )=37,P (B )=14.∵A ,B 是互斥事件,∴P (A ∪B )=P (A )+P (B )=37+14=1928.(2)设“第i 次射击击中目标”为事件A i (i =1,2,3,4,5),“射手在5次射击中,有3次连续击中目标,另外2次未击中目标”为事件A ,则 P (A )=P (A 1A 2A 3A 4A 5)+P (A 1A 2A 3A 4A 5)+P (A1A 2A 3A 4A 5)=⎝⎛⎭⎫233×⎝⎛⎭⎫132+13×⎝⎛⎭⎫233×13+⎝⎛⎭⎫132×⎝⎛⎭⎫233=881. 答案 (1)1928 (2)881纠错心得 (1)搞清事件之间的关系,不要混淆“互斥”与“独立”. (2)区分独立事件与n 次独立重复试验.1.把一枚硬币连续抛两次,记“第一次出现正面”为事件A ,“第二次出现正面”为事件B ,则P (B |A )等于( ) A.12 B.14 C.16 D.18答案 A解析 由古典概型知P (A )=12,P (AB )=14,则由条件概率知P (B |A )=P (AB )P (A )=1412=12.2.(2018·大连模拟)某地区空气质量监测资料表明,一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的概率是0.75,连续两天为优良的概率是0.6,已知某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则随后一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的概率是( )A .0.8B .0.75C .0.6D .0.45 答案 A解析 已知连续两天为优良的概率是0.6,那么在前一天空气质量为优良的前提下,要求随后一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的概率,可根据条件概率公式,得P =0.60.75=0.8.3.(2017·武昌模拟)某居民小区有两个相互独立的安全防范系统A 和B ,系统A 和系统B 在任意时刻发生故障的概率分别为18和p ,若在任意时刻恰有一个系统不发生故障的概率为940,则p 等于( ) A.110 B.215 C.16 D.15答案 B解析 由题意得18(1-p )+⎝⎛⎭⎫1-18p =940, ∴p =215,故选B.4.投篮测试中,每人投3次,至少投中2次才能通过测试.已知某同学每次投篮投中的概率为0.6,且各次投篮是否投中相互独立,则该同学通过测试的概率为( ) A .0.648 B .0.432 C .0.36 D .0.312 答案 A解析 3次投篮投中2次的概率为P (k =2)=C 23×0.62×(1-0.6),投中3次的概率为P (k =3)=0.63,所以通过测试的概率为P (k =2)+P (k =3)=C 23×0.62×(1-0.6)+0.63=0.648.故选A.5.一袋中有5个白球,3个红球,现从袋中往外取球,每次任取一个记下颜色后放回,直到红球出现10次时停止,设停止时共取了X 次球,则P (X =12)等于( ) A .C 1012⎝⎛⎭⎫3810⎝⎛⎭⎫582B .C 912⎝⎛⎭⎫389⎝⎛⎭⎫582 C .C 911⎝⎛⎭⎫589⎝⎛⎭⎫382D .C 911⎝⎛⎭⎫3810⎝⎛⎭⎫582答案 D解析 “X =12”表示第12次取到红球,前11次有9次取到红球,2次取到白球, 因此P (X =12)=38C 911⎝⎛⎭⎫389⎝⎛⎭⎫582=C 911⎝⎛⎭⎫3810⎝⎛⎭⎫582. 6.甲射击命中目标的概率是12,乙命中目标的概率是13,丙命中目标的概率是14.现在三人同时射击目标,则目标被击中的概率为( ) A.34 B.23 C.45D.710答案 A解析 设“甲命中目标”为事件A ,“乙命中目标”为事件B ,“丙命中目标”为事件C ,则击中目标表示事件A ,B ,C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又P (A B C )=P (A )P (B )P (C )=[1-P (A )]·[1-P (B )]·[1-P (C )]=⎝⎛⎭⎫1-12×⎝⎛⎭⎫1-13×⎝⎛⎭⎫1-14=14. 故目标被击中的概率P =1-P (A B C )=34.7.(2017·德阳模拟)一盒中放有大小相同的10个小球,其中8个黑球、2个红球,现甲、乙二人先后各自从盒子中无放回地任意取2个小球,已知甲取到了2个黑球,则乙也取到2个黑球的概率是________. 答案1528解析 记事件“甲取到2个黑球”为A ,“乙取到2个黑球”为B ,则有P (B |A )=P (AB )P (A )=C 26C 28=1528,即所求事件的概率是1528. 8.某一部件由三个电子元件按如图所示方式连接而成,元件1或元件2正常工作,且元件3正常工作,则部件正常工作.设三个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单位:小时)均服从正态分布N (1 000,502),且各个元件能否正常工作相互独立,那么该部件的使用寿命超过1 000小时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 38解析 设元件1,2,3的使用寿命超过1 000小时的事件分别记为A ,B ,C ,显然P (A )=P (B )=P (C )=12,∴该部件的使用寿命超过1 000小时的事件为 (A B +A B +AB )C ,∴该部件的使用寿命超过1 000小时的概率 P =⎝⎛⎭⎫12×12+12×12+12×12×12=38.9.位于坐标原点的一个质点P 按下述规则移动:质点每次移动一个单位,移动的方向为向上或向右,并且向上、向右移动的概率都是12.质点P 移动五次后位于点(2,3)的概率是________.答案516解析 由于质点每次移动一个单位,移动的方向为向上或向右,移动五次后位于点(2,3),所以质点P 必须向右移动两次,向上移动三次,故其概率为C 35⎝⎛⎭⎫123·⎝⎛⎭⎫122=C 35⎝⎛⎭⎫125=C 25⎝⎛⎭⎫125=516. 10.(2017·长沙模拟)排球比赛的规则是5局3胜制(无平局),甲在每局比赛获胜的概率都为23,前2局中乙队以2∶0领先,则最后乙队获胜的概率是________. 答案1927解析 乙队3∶0获胜的概率为13,乙队3∶1获胜的概率为23×13=29,乙队3∶2获胜的概率为⎝⎛⎭⎫232×13=427.∴最后乙队获胜的概率为P =13+29+427=1927.11.挑选空军飞行员可以说是“万里挑一”,要想通过需要五关:目测、初检、复检、文考(文化考试)、政审.若某校甲、乙、丙三位同学都顺利通过了前两关,根据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通过复检关的概率分别是0.5,0.6,0.75,能通过文考关的概率分别是0.6,0.5,0.4,由于他们平时表现较好,都能通过政审关,若后三关之间通过与否没有影响. (1)求甲、乙、丙三位同学中恰好有一人通过复检的概率; (2)设只要通过后三关就可以被录取,求录取人数X 的分布列.解 (1)设A ,B ,C 分别表示事件“甲、乙、丙通过复检”,则所求概率P =P (A B C )+P (A B C )+P (A B C )=0.5×(1-0.6)×(1-0.75)+(1-0.5)×0.6×(1-0.75)+(1-0.5)×(1-0.6)×0.75=0.275.(2)甲被录取的概率为P 甲=0.5×0.6=0.3, 同理P 乙=0.6×0.5=0.3,P 丙=0.75×0.4=0.3.∴甲、乙、丙每位同学被录取的概率均为0.3,故可看成是独立重复试验,即X ~B (3,0.3),X 的可能取值为0,1,2,3,其中P (X =k )=C k 3(0.3)k·(1-0.3)3-k . 故P (X =0)=C 03×0.30×(1-0.3)3=0.343, P (X =1)=C 13×0.3×(1-0.3)2=0.441, P (X =2)=C 23×0.32×(1-0.3)=0.189, P (X =3)=C 33×0.33=0.027,故X 的分布列为12.张先生家住H 小区,他工作在C 科技园区,从家开车到公司上班路上有L 1,L 2两条路线(如图),L 1路线上有A 1,A 2,A 3三个路口,各路口遇到红灯的概率均为12;L 2路线上有B 1,B 2两个路口,各路口遇到红灯的概率依次为34,35.(1)若走L 1路线,求最多遇到1次红灯的概率; (2)若走L 2路线,求遇到红灯次数X 的分布列. 解 (1)设走L 1路线最多遇到1次红灯为A 事件, 则P (A )=C 03×⎝⎛⎭⎫123+C 13×12×⎝⎛⎭⎫122=12. 所以走L 1路线,最多遇到1次红灯的概率为12.(2)依题意,X 的可能取值为0,1,2. P (X =0)=⎝⎛⎭⎫1-34×⎝⎛⎭⎫1-35=110, P (X =1)=34×⎝⎛⎭⎫1-35+⎝⎛⎭⎫1-34×35=920, P (X =2)=34×35=920.所以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13.甲罐中有5个红球,2个白球和3个黑球,乙罐中有4个红球,3个白球和3个黑球.先从甲罐中随机取出一球放入乙罐,分别以A 1,A 2和A 3表示由甲罐取出的球是红球,白球和黑球的事件;再从乙罐中随机取出一球,以B 表示由乙罐取出的球是红球的事件,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①P (B )=25;②P (B |A 1)=511;③事件B 与事件A 1相互独立; ④A 1,A 2,A 3是两两互斥的事件;⑤P (B )的值不能确定,它与A 1,A 2,A 3中哪一个发生都有关.答案 ②④解析 由题意知A 1,A 2,A 3是两两互斥的事件, P (A 1)=510=12,P (A 2)=210=15,P (A 3)=310,P (B |A 1)=12×51112=511,P (B |A 2)=411,P (B |A 3)=411,而P (B )=P (A 1B )+P (A 2B )+P (A 3B )=P (A 1)P (B |A 1)+P (A 2)P (B |A 2)+P (A 3)P (B |A 3) =12×511+15×411+310×411=922. 14.(2017·兰州模拟)甲、乙两人各射击一次,击中目标的概率分别是23和34.假设两人射击是否击中目标相互之间没有影响,每人每次射击是否击中目标相互之间也没有影响. (1)求甲射击4次,至少有1次未击中目标的概率;(2)求两人各射击4次,甲恰好击中目标2次且乙恰好击中目标3次的概率;(3)假设每人连续2次未击中目标,则终止其射击.问:乙恰好射击5次后,被终止射击的概率是多少?解 (1)记“甲连续射击4次,至少有1次未击中目标”为事件A 1,则事件A 1的对立事件A1为“甲连续射击4次,全部击中目标”.由题意知,射击4次相当于做4次独立重复试验.故P (A 1)=C 44⎝⎛⎭⎫234=1681.所以P (A 1)=1-P (A 1)=1-1681=6581.所以甲连续射击4次,至少有一次未击中目标的概率为6581.(2)记“甲射击4次,恰好有2次击中目标”为事件A 2,“乙射击4次,恰好有3次击中目标”为事件B 2,则P (A 2)=C 24×⎝⎛⎭⎫232×⎝⎛⎭⎫1-232=827, P (B 2)=C 34⎝⎛⎭⎫343×⎝⎛⎭⎫1-341=2764. 由于甲、乙射击相互独立, 故P (A 2B 2)=P (A 2)P (B 2)=827×2764=18.所以两人各射击4次,甲恰有2次击中目标且乙恰有3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18.(3)记“乙恰好射击5次后,被终止射击”为事件A 3,“乙第i 次射击未击中”为事件D i (i =1,2,3,4,5),则A 3=D 5D 4D 3(D 2 D 1∪D 2D 1∪D 2D 1), 且P (D i )=14.由于各事件相互独立,故 P (A 3)=P (D 5)P (D 4)P (D 3)P (D2D 1+D 2D 1+D 2D 1)=14×14×34×⎝⎛⎫1-14×14=451 024. 所以乙恰好射击5次后,被终止射击的概率为451 024.15.设随机变量X ~B (2,p ),随机变量Y ~B (3,p ),若P (X ≥1)=59,则P (Y ≥1)=________.答案1927解析 ∵X ~B (2,p ),∴P (X ≥1)=1-P (X =0)=1-C 02(1-p )2=59, 解得p =13.又Y ~B (3,p ),∴P (Y ≥1)=1-P (Y =0)=1-C 03(1-p )3=1927. 16.现有4个人去参加某娱乐活动,该活动有甲、乙两个游戏可供参加者选择.为增加趣味性,约定:每个人通过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决定自己去参加哪个游戏,掷出点数为1或2的人去参加甲游戏,掷出点数大于2的人去参加乙游戏. (1)求这4个人中恰有2人去参加甲游戏的概率;(2)求这4个人中去参加甲游戏的人数大于去参加乙游戏的人数的概率;(3)用X ,Y 分别表示这4个人中去参加甲、乙游戏的人数,记ξ=|X -Y |,求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解 (1)依题意知,这4个人中,每个人去参加甲游戏的概率为13,去参加乙游戏的概率为23.设“这4个人中恰有k 人去参加甲游戏”为事件A k (k =0,1,2,3,4).则P (A k )=C k 4⎝⎛⎭⎫13k ⎝⎛⎭⎫234-k . 故这4个人中恰有2人去参加甲游戏的概率为 P (A 2)=C 24⎝⎛⎭⎫132⎝⎛⎭⎫232=827.(2)设“这4个人中去参加甲游戏的人数大于去参加乙游戏的人数”为事件B ,则B =A 3∪A 4. 由于A 3与A 4互斥,故P (B )=P (A 3)+P (A 4)=C 34⎝⎛⎭⎫133×23+C 44⎝⎛⎭⎫134=19.所以,这4个人中去参加甲游戏的人数大于去参加乙游戏的人数的概率为19.(3)ξ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2,4. 由于A 1与A 3互斥,A 0与A 4互斥,故 P (ξ=0)=P (A 2)=827,P (ξ=2)=P (A 1)+P (A 3) =C 14⎝⎛⎭⎫13⎝⎛⎭⎫233+C 34⎝⎛⎭⎫133×23=4081, P (ξ=4)=P (A 0)+P (A 4) =C 04⎝⎛⎭⎫234+C 44⎝⎛⎭⎫134=1781. 所以ξ的分布列是。

2019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人教B版全国通用文档:第十

2019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人教B版全国通用文档:第十

§12.6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正态分布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与方差设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X所有可能取的值是x1,x2,…,x n,这些值对应的概率是p1,p2,…,p n.(1)数学期望称E(X)=x1p1+x2p2+…+x n p n为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均值或数学期望(简称期望),它刻画了这个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平均取值水平.(2)方差称D(X)=(x1-E(X))2p1+(x2-E(X))2p2+…+(x n-E(X))2p n叫做这个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方差,即反映了离散型随机变量取值相对于期望的平均波动大小(或说离散程度),D(X)的算术平方根D(X)叫做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标准差.2.二点分布与二项分布、超几何分布的期望、方差3.正态曲线正态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的图象叫做正态曲线,其函数表达式为f(x)=12π·σ22()2ex uσ--,x∈R(其中μ,σ为参数,且σ>0,-∞<μ<+∞). 4.正态曲线的性质(1)曲线在x 轴的上方,并且关于直线x =μ对称.(2)曲线在x =μ时处于最高点,并由此处向左右两边延伸时,曲线逐渐降低,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形状.(3)曲线的形状由参数σ确定,σ越大,曲线越“矮胖”;σ越小,曲线越“高瘦”. 5.正态变量在三个特定区间内取值的概率值 (1)P (μ-σ<X <μ+σ)=68.3%; (2)P (μ-2σ<X <μ+2σ)=95.4%; (3)P (μ-3σ<X <μ+3σ)=99.7%.题组一 思考辨析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随机变量的期望是常数,样本的平均数是随机变量,它不确定.( √ )(2)随机变量的方差和标准差都反映了随机变量取值偏离期望的平均程度,方差或标准差越小,则偏离变量的平均程度越小.( √ )(3)正态分布中的参数μ和σ完全确定了正态分布,参数μ是正态分布的期望,σ是正态分布的标准差.( √ )(4)一个随机变量如果是众多的、互不相干的、不分主次的偶然因素作用结果之和,它就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 )(5)期望是算术平均数概念的推广,与概率无关.( × ) 题组二 教材改编 2.已知X 的分布列为设Y =2X +3,则E (Y )的值为( ) A.73 B .4 C .-1 D .1 答案 A解析 E (X )=-12+16=-13,E (Y )=E (2X +3)=2E (X )+3=-23+3=73.3.甲、乙两工人在一天生产中出现的废品数分别是两个随机变量X ,Y ,其分布列分别为若甲、乙两人的日产量相等,则甲、乙两人中技术较好的是________. 答案 乙解析 E (X )=0×0.4+1×0.3+2×0.2+3×0.1=1. E (Y )=0×0.3+1×0.5+2×0.2=0.9, ∵E (Y )<E (X ). ∴乙技术好.4.已知随机变量X 服从正态分布N (3,1),且P (X >2c -1)=P (X <c +3),则c =________. 答案 43解析 ∵X ~N (3,1),∴正态曲线关于x =3对称, 且P (X >2c -1)=P (X <c +3), ∴2c -1+c +3=3×2,∴c =43.题组三 易错自纠5.已知随机变量X +η=8,若X ~B (10,0.6),则E (η),D (η)分别是( ) A .6,2.4 B .2,2.4 C .2,5.6 D .6,5.6答案 B解析 由已知随机变量X +η=8,所以η=8-X . 因此,求得E (η)=8-E (X )=8-10×0.6=2, D (η)=(-1)2D (X )=10×0.6×0.4=2.4.6.设随机变量ξ服从正态分布N (μ,σ2),函数f (x )=x 2+4x +ξ没有零点的概率是12,则μ等于( ) A .1 B .2 C .4 D .不能确定 答案 C解析 当函数f (x )=x 2+4x +ξ没有零点时,Δ=16-4ξ<0,即ξ>4,根据正态曲线的对称性,当函数f (x )=x 2+4x +ξ没有零点的概率是12时,μ=4.题型一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方差命题点1 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方差典例 某银行规定,一张银行卡若在一天内出现3次密码尝试错误,该银行卡将被锁定.小王到该银行取钱时,发现自己忘记了银行卡的密码,但可以确认该银行卡的正确密码是他常用的6个密码之一,小王决定从中不重复地随机选择1个进行尝试.若密码正确,则结束尝试;否则继续尝试,直至该银行卡被锁定. (1)求当天小王的该银行卡被锁定的概率;(2)设当天小王用该银行卡尝试密码的次数为X ,求X 的分布列和期望. 解 (1)设“当天小王的该银行卡被锁定”的事件为A , 则P (A )=56×45×34=12.(2)依题意得,X 所有可能的取值是1,2,3. 又P (X =1)=16,P (X =2)=56×15=16,P (X =3)=56×45×1=23.所以X 的分布列为所以E (X )=1×16+2×16+3×23=52.命题点2 已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求参数值典例 设袋子中装有a 个红球,b 个黄球,c 个蓝球,且规定:取出一个红球得1分,取出一个黄球得2分,取出一个蓝球得3分.(1)当a =3,b =2,c =1时,从该袋子中任取(有放回,且每球取到的机会均等)2个球,记随机变量ξ为取出此2球所得分数之和,求ξ的分布列;(2)从该袋子中任取(每球取到的机会均等)1个球,记随机变量η为取出此球所得分数.若E (η)=53,D (η)=59,求a ∶b ∶c . 解 (1)由题意得ξ=2,3,4,5,6,故P (ξ=2)=3×36×6=14,P (ξ=3)=2×3×26×6=13,P (ξ=4)=2×3×1+2×26×6=518,P (ξ=5)=2×2×16×6=19,P (ξ=6)=1×16×6=136.所以ξ的分布列为(2)由题意知η的分布列为所以E (η)=a a +b +c +2b a +b +c +3c a +b +c =53,D (η)=⎝⎛⎭⎫1-532·a a +b +c +⎝⎛⎭⎫2-532·b a +b +c +⎝⎛⎭⎫3-532·c a +b +c =59,化简得⎩⎪⎨⎪⎧2a -b -4c =0,a +4b -11c =0.解得a =3c ,b =2c ,故a ∶b ∶c =3∶2∶1.思维升华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1)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可依题设条件求出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然后利用期望、方差公式直接求解.(2)由已知期望或方差求参数值.可依据条件利用期望、方差公式得出含有参数的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求出参数值.(3)由已知条件,作出对两种方案的判断.可依据期望、方差的意义,对实际问题作出判断. 跟踪训练 (2017·青岛一模)为迎接2022年北京冬奥会,推广滑雪运动,某滑雪场开展滑雪促销活动.该滑雪场的收费标准是:滑雪时间不超过1小时免费,超过1小时的部分每小时收费标准为40元(不足1小时的部分按1小时计算).有甲、乙两人相互独立地来该滑雪场运动,设甲、乙不超过1小时离开的概率分别为14,16;1小时以上且不超过2小时离开的概率分别为12,23;两人滑雪时间都不会超过3小时. (1)求甲、乙两人所付滑雪费用相同的概率;(2)设甲、乙两人所付的滑雪费用之和为随机变量ξ,求ξ的分布列与期望E (ξ),方差D (ξ). 解 (1)两人所付费用相同,相同的费用可能为0,40,80元,甲、乙两人2小时以上且不超过3小时离开的概率分别为⎝⎛⎭⎫1-14-12=14,⎝⎛⎭⎫1-16-23=16. 两人都付0元的概率为P 1=14×16=124,两人都付40元的概率为P 2=12×23=13,两人都付80元的概率为 P 3=14×16=124,则两人所付费用相同的概率为 P =P 1+P 2+P 3=124+13+124=512.(2)设甲、乙所付费用之和为ξ,ξ的可能取值为0,40,80,120,160,则 P (ξ=0)=14×16=124,P (ξ=40)=14×23+12×16=14,P (ξ=80)=14×16+12×23+14×16=512,P (ξ=120)=12×16+14×23=14,P (ξ=160)=14×16=124.所以ξ的分布列为E (ξ)=0×124+40×14+80×512+120×14+160×124=80.D (ξ)=(0-80)2×124+(40-80)2×14+(80-80)2×512+(120-80)2×14+(160-80)2×124=4 0003.题型二 期望与方差在决策中的应用典例 计划在某水库建一座至多安装3台发电机的水电站.过去50年的水文资料显示,水库年入流量X (年入流量:一年内上游来水与库区降水之和.单位:亿立方米)都在40以上.其中,不足80的年份有10年,不低于80且不超过120的年份有35年,超过120的年份有5年,将年入流量在以上三段的频率作为相应段的概率,并假设各年的入流量相互独立. (1)求未来4年中,至多有1年的年入流量超过120的概率;(2)水电站希望安装的发电机尽可能运行,但每年发电机最多可运行台数受年入流量X 限制,并有如下关系:若某台发电机运行,则该台发电机年利润为5 000万元;若某台发电机未运行,则该台发电机年亏损800万元.欲使水电站年总利润的期望达到最大,应安装发电机多少台? 解 (1)依题意,得p 1=P (40<X <80)=1050=0.2,p 2=P (80≤X ≤120)=3550=0.7,p 3=P (X >120)=550=0.1.由二项分布可知,在未来4年中,至多有1年的年入流量超过120的概率为p =C 04(1-p 3)4+C 14(1-p 3)3p 3=⎝⎛⎭⎫9104+4×⎝⎛⎭⎫9103×110=0.947 7. (2)记水电站年总利润为Y (单位:万元). ①安装1台发电机的情形.由于水库年入流量总大于40,故一台发电机运行的概率为1,对应的年利润Y =5 000,E (Y )=5 000×1=5 000. ②安装2台发电机的情形.依题意,当40<X <80时,一台发电机运行,此时Y =5 000-800=4 200,因此P (Y =4 200)=P (40<X <80)=p 1=0.2;当X ≥80时,两台发电机运行,此时Y =5 000×2=10 000,因此P (Y =10 000)=P (X ≥80)=p 2+p 3=0.8.由此得Y 的分布列如下:所以,E (Y )=4 200×0.2+10 000×0.8=8 840. ③安装3台发电机的情形.依题意,当40<X <80时,一台发电机运行,此时Y =5 000-1 600=3 400,因此P (Y =3 400)=P (40<X <80)=p 1=0.2;当80≤X ≤120时,两台发电机运行,此时Y =5 000×2-800=9 200,因此P (Y =9 200)=P (80≤X ≤120)=p 2=0.7;当X >120时,三台发电机运行,此时Y =5 000×3=15 000,因此P (Y =15 000)=P (X >120)=p 3=0.1,由此得Y 的分布列如下:所以,E (Y )=3 400×0.2+9 200×0.7+15 000×0.1=8 620. 综上,欲使水电站年总利润的期望达到最大,应安装发电机2台.思维升华 随机变量的期望反映了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水平,方差反映了随机变量稳定于期望的程度,它们从整体和全局上刻画了随机变量,是生产实际中用于方案取舍的重要理论依据.一般先比较期望,若期望相同,再用方差来决定.跟踪训练 (2017·贵州调研)某投资公司在2018年年初准备将1 000万元投资到“低碳”项目上,现有两个项目供选择:项目一:新能源汽车.据市场调研,投资到该项目上,到年底可能获利30%,也可能亏损15%,且这两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分别为79和29;项目二:通信设备.据市场调研,投资到该项目上,到年底可能获利50%,可能损失30%,也可能不赔不赚,且这三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分别为35,13和115.针对以上两个投资项目,请你为投资公司选择一个合理的项目,并说明理由. 解 若按“项目一”投资,设获利为X 1万元,则X 1的分布列为∴E (X 1)=300×79+(-150)×29=200.若按“项目二”投资,设获利为X 2万元,则X 2的分布列为∴E (X 2)=500×35+(-300)×13+0×115=200.D (X 1)=(300-200)2×79+(-150-200)2×29=35 000,D (X 2)=(500-200)2×35+(-300-200)2×13+(0-200)2×115=140 000.∴E (X 1)=E (X 2),D (X 1)<D (X 2),这说明虽然项目一、项目二获利相等,但项目一更稳妥. 综上所述,建议该投资公司选择项目一投资. 题型三 正态分布的应用典例 (2017·全国Ⅰ)为了监控某种零件的一条生产线的生产过程,检验员每天从该生产线上随机抽取16个零件,并测量其尺寸(单位:cm).根据长期生产经验,可以认为这条生产线正常状态下生产的零件的尺寸服从正态分布N (μ,σ2).(1)假设生产状态正常,记X 表示一天内抽取的16个零件中其尺寸在(μ-3σ,μ+3σ)之外的零件数,求P (X ≥1)及X 的期望;(2)一天内抽检零件中,如果出现了尺寸在(μ-3σ,μ+3σ)之外的零件,就认为这条生产线在这一天的生产过程可能出现了异常情况,需对当天的生产过程进行检查. (ⅰ)试说明上述监控生产过程方法的合理性; (ⅱ)下面是检验员在一天内抽取的16个零件的尺寸: 9.95 10.12 9.96 9.96 10.01 9.92 9.98 10.04 10.26 9.91 10.13 10.02 9.22 10.04 10.05 9.95 经计算得x -=116∑i =116x i =9.97,s =116i =116(x i -x -)2=116(∑i =116x 2i -16x -2)≈0.212,其中x i 为抽取的第i 个零件的尺寸,i =1,2, (16)用样本平均数x -作为μ的估计值μ^,用样本标准差s 作为σ的估计值σ^,利用估计值判断是否需对当天的生产过程进行检查?剔除(μ^-3σ^,μ^+3σ^)之外的数据,用剩下的数据估计μ和σ(精确到0.01).附:若随机变量Z 服从正态分布N (μ,σ2),则P (μ-3σ<Z <μ+3σ)=0.997 4,0.997 416≈0.959 2,0.008≈0.09.解 (1)抽取的一个零件的尺寸在(μ-3σ,μ+3σ)之内的概率为0.997 4,从而零件的尺寸在(μ-3σ,μ+3σ)之外的概率为0.002 6,故X ~B (16,0.002 6). 因此P (X ≥1)=1-P (X =0)=1-0.997 416≈0.040 8. E (X )=16×0.002 6=0.041 6.(2)(ⅰ)如果生产状态正常,一个零件尺寸在(μ-3σ,μ+3σ)之外的概率只有0.002 6,一天内抽取的16个零件中,出现尺寸在(μ-3σ,μ+3σ)之外的零件的概率只有0.040 8,发生的概率很小,因此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就有理由认为这条生产线在这一天的生产过程可能出现了异常情况,需对当天的生产过程进行检查,可见上述监控生产过程的方法是合理的.(ⅱ)由x =9.97,s ≈0.212,得μ的估计值为μ^=9.97,σ的估计值为σ^=0.212,由样本数据可以看出有一个零件的尺寸在(μ^-3σ^,μ^+3σ^)之外,因此需对当天的生产过程进行检查. 剔除(μ^-3σ^,μ^+3σ^)之外的数据9.22,剩下数据的平均数为115×(16×9.97-9.22)=10.02.因此μ的估计值为10.02.i =116x 2i =16×0.2122+16×9.972≈1 591.134.剔除(μ^-3σ^,μ^+3σ^)之外的数据9.22,剩下数据的样本方差为115×(1 591.134-9.222-15×10.022)≈0.008,因此σ的估计值为0.008≈0.09.思维升华 解决正态分布问题有三个关键点:(1)对称轴x =μ;(2)标准差σ;(3)分布区间.利用对称性可求指定范围内的概率值;由μ,σ,分布区间的特征进行转化,使分布区间转化为3σ特殊区间,从而求出所求概率.注意只有在标准正态分布下对称轴才为x =0.跟踪训练 从某企业生产的某种产品中抽取500件,测量这些产品的一项质量指标值,由测量结果得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1)求这500件产品质量指标值的样本平均数x 和样本方差s 2(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2)由直方图可以认为,这种产品的质量指标值Z 服从正态分布N (μ,σ2),其中μ近似为样本平均数x ,σ2近似为样本方差s 2.①利用该正态分布,求P (187.8<Z <212.2);②某用户从该企业购买了100件这种产品,记X 表示这100件产品中质量指标值位于区间(187.8,212.2)的产品件数,利用①的结果,求E (X ). 附:150≈12.2.若Z ~N (μ,σ2),则P (μ-σ<Z <μ+σ)=0.682 6,P (μ-2σ<Z <μ+2σ)=0.954 4. 解 (1)抽取产品的质量指标值的样本平均数x 和样本方差s 2分别为x =170×0.02+180×0.09+190×0.22+200×0.33+210×0.24+220×0.08+230×0.02=200,s 2=(-30)2×0.02+(-20)2×0.09+(-10)2×0.22+0×0.33+102×0.24+202×0.08+302×0.02=150.(2)①由(1)知,Z ~N (200,150),即Z ~N (200,12.22). 从而P (187.8<Z <212.2)=P (200-12.2<Z <200+12.2)=0.682 6.②由①知,一件产品的质量指标值位于区间(187.8,212.2)的概率为0.682 6, 依题意知X ~B (100,0.682 6), 所以E (X )=100×0.682 6=68.26.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问题典例 (12分)为回馈顾客,某商场拟通过模拟兑奖的方式对1 000位顾客进行奖励,规定:每位顾客从一个装有4个标有面值的球的袋中一次性随机摸出2个球,球上所标的面值之和为该顾客所获的奖励额.(1)若袋中所装的4个球中有1个所标的面值为50元,其余3个均为10元,求: ①顾客所获的奖励额为60元的概率; ②顾客所获的奖励额的分布列及期望;(2)商场对奖励总额的预算是60 000元,并规定袋中的4个球只能由标有面值10元和50元的两种球组成,或标有面值20元和40元的两种球组成.为了使顾客得到的奖励总额尽可能符合商场的预算且每位顾客所获的奖励额相对均衡,请对袋中的4个球的面值给出一个合适的设计,并说明理由. 规范解答解 (1)设顾客所获的奖励额为X .①依题意,得P (X =60)=C 11C 13C 24=12,即顾客所获的奖励额为60元的概率为12.[2分]②依题意,得X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20,60. P (X =60)=12,P (X =20)=C 23C 24=12,故X 的分布列为所以顾客所获的奖励额的期望为 E (X )=20×12+60×12=40.[5分](2)根据商场的预算,每个顾客的平均奖励额为60元, 所以,先寻找期望为60的可能方案.对于面值由10元和50元组成的情况,如果选择(10,10,10,50)的方案, 因为60元是面值之和的最大值,所以期望不可能为60元; 如果选择(50,50,50,10)的方案, 因为60元是面值之和的最小值, 所以期望也不可能为60元;因此可能的方案是(10,10,50,50),记为方案1. 对于面值由20元和40元组成的情况, 同理可排除(20,20,20,40)和(40,40,40,20)的方案, 所以可能的方案是(20,20,40,40),记为方案2. 以下是对两个方案的分析. 对于方案1,即方案(10,10,50,50), 设顾客所获的奖励额为X 1, 则X 1的分布列为]X 1的期望为E (X 1)=20×16+60×23+100×16=60,X 1的方差为D (X 1)=(20-60)2×16+(60-60)2×23+(100-60)2×16=1 6003.[9分]对于方案2,即方案(20,20,40,40), 设顾客所获的奖励额为X 2, 则X 2的分布列为]X 2的期望为E (X 2)=40×16+60×23+80×16=60,X 2的方差为D (X 2)=(40-60)2×16+(60-60)2×23+(80-60)2×16=4003.由于两种方案的奖励额的期望都符合要求,但方案2奖励额的方差比方案1的小,所以应该选择方案2.[12分]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和方差问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确定随机变量的所有可能取值;第二步:求每一个可能取值所对应的概率; 第三步:列出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第四步:求期望和方差;第五步:根据期望、方差进行判断,并得出结论(适用 于期望、方差的应用问题);第六步: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和答题规范性.1.(2018·太原模拟)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如下:其中a ,b ,c 成等差数列.若E (X )=13,则D (X )的值是( )A.49B.59C.23D.95答案 B解析 a +b +c =1.又∵2b =a +c ,故b =13,a +c =23.由E (X )=13,得13=-a +c ,故a =16,c =12.D (X )=⎝⎛⎭⎫-1-132×16+⎝⎛⎭⎫0-132×13+⎝⎛⎭⎫1-132×12=59.故选B. 2.(2017·浙江)已知随机变量ξi 满足P (ξi =1)=p i ,P (ξi =0)=1-p i ,i =1,2.若0<p 1<p 2<12,则( )A .E (ξ1)<E (ξ2),D (ξ1)<D (ξ2)B .E (ξ1)<E (ξ2),D (ξ1)>D (ξ2)C .E (ξ1)>E (ξ2),D (ξ1)<D (ξ2) D .E (ξ1)>E (ξ2),D (ξ1)>D (ξ2) 答案 A解析 由题意可知ξi (i =1,2)服从二点分布,∴E (ξ1)=p 1,E (ξ2)=p 2,D (ξ1)=p 1(1-p 1),D (ξ2)=p 2(1-p 2), 又∵0<p 1<p 2<12,∴E (ξ1)<E (ξ2),把方差看作函数y =x (1-x ),函数在⎝⎛⎭⎫0,12上为增函数,∴由题意可知,D (ξ1)<D (ξ2).故选A. 3.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中随机投掷10 000个点,则落入阴影部分(曲线C 为正态分布N (0,1)的密度曲线)的点的个数的估计值为( )附:若X ~N (μ,σ2),则P (μ-σ<X <μ+σ)=0.683, P (μ-2σ<X <μ+2σ)=0.954.A .2 386B .2 718C .3 415D .4 772答案 C解析 由X ~N (0,1)知,P (-1<X <1)=0.683, ∴P (0≤X ≤1)=12×0.683=0.341 5,故S ≈0.341 5.∴落在阴影部分中点的个数x 的估计值为x 10 000=S1(古典概型),∴x =10 000×0.341 5=3 415,故选C.4.若X ~B (n ,p ),且E (X )=6,D (X )=3,则P (X =1)的值为( ) A .3×2-2B .2-4C .3×2-10D .2-8答案 C解析 由题意知⎩⎪⎨⎪⎧np =6,np (1-p )=3, 解得⎩⎪⎨⎪⎧p =12,n =12.∴P (X =1)=C 112×12×⎝⎛⎭⎫1-1211=12212=3×2-10. 5.设随机变量X ~N (μ,σ2),且X 落在区间(-3,-1)内的概率和落在区间(1,3)内的概率相等,若P (X >2)=p ,则P (0<X <2)等于( ) A.12+p B .1-pC .1-2p D.12-p 答案 D解析 由X 落在(-3,-1)内的概率和落在(1,3)内的概率相等得μ=0. 又∵P (X >2)=p ,∴P (-2<x <2)=1-2p , ∴P (0<X <2)=1-2p 2=12-p .6.某班举行了一次“心有灵犀”的活动,教师把一张写有成语的纸条出示给A 组的某个同学,这个同学再用身体语言把成语的意思传递给本组其他同学.若小组内同学甲猜对成语的概率是0.4,同学乙猜对成语的概率是0.5,且规定猜对得1分,猜不对得0分,则这两个同学各猜1次,得分之和X (单位:分)的期望为( ) A .0.9 B .0.8 C .1.2 D .1.1答案 A解析 由题意得X =0,1,2,则 P (X =0)=0.6×0.5=0.3,P (X =1)=0.4×0.5+0.6×0.5=0.5, P (X =2)=0.4×0.5=0.2, ∴E (X )=1×0.5+2×0.2=0.9.7.(2017·全国Ⅱ)一批产品的二等品率为0.02,从这批产品中每次随机取一件,有放回地抽取100次,X 表示抽到的二等品件数,则D (X )=________. 答案 1.96解析 由题意得X ~B (100,0.02), ∴D (X )=100×0.02×(1-0.02)=1.96.8.马老师从课本上抄录一个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如下表:请小牛同学计算ξ的期望.尽管“!”处完全无法看清,且两个“?”处字迹模糊,但能断定这两个“?”处的数值相同.据此,小牛给出了正确答案E (ξ)=________. 答案 2解析 设“?”处的数值为x ,则“!”处的数值为1-2x ,则 E (ξ)=1·x +2×(1-2x )+3x =x +2-4x +3x =2.9.已知当X ~N (μ,σ2)时,P (μ-σ<X <μ+σ)=0.683,P (μ-2σ<X <μ+2σ)=0.954,P (μ-3σ<X <μ+3σ)=0.997,则ʃ4312π2(1)2e x --d x =________.答案 0.021 5解析 由题意,μ=1,σ=1,P (3≤X ≤4)=12×[P (-2<X <4)-P (-1<X <3)]=12×(0.997-0.954)=0.021 5.10.随机变量ξ的取值为0,1,2.若P (ξ=0)=15,E (ξ)=1,则D (ξ)=________.答案 25解析 设P (ξ=1)=a ,P (ξ=2)=b , 则⎩⎪⎨⎪⎧15+a +b =1,a +2b =1,解得⎩⎨⎧a =35,b =15,所以D (ξ)=15+35×0+15×1=25.11.(2017·天津)从甲地到乙地要经过3个十字路口,设各路口信号灯工作相互独立,且在各路口遇到红灯的概率分别为12,13,14.(1)设X 表示一辆车从甲地到乙地遇到红灯的个数,求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和期望; (2)若有2辆车独立地从甲地到乙地,求这2辆车共遇到1个红灯的概率. 解 (1)随机变量X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3, P (X =0)=⎝⎛⎭⎫1-12×⎝⎛⎭⎫1-13×⎝⎛⎭⎫1-14=14, P (X =1)=12×⎝⎛⎭⎫1-13×⎝⎛⎭⎫1-14+⎝⎛⎭⎫1-12×13×⎝⎛⎭⎫1-14+⎝⎛⎭⎫1-12×⎝⎛⎭⎫1-13×14=1124, P (X =2)=⎝⎛⎭⎫1-12×13×14+12×⎝⎛⎭⎫1-13×14+12×13×⎝⎛⎭⎫1-14=14, P (X =3)=12×13×14=124.所以,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随机变量X 的期望E (X )=0×14+1×1124+2×14+3×124=1312.(2)设Y 表示第一辆车遇到红灯的个数,Z 表示第二辆车遇到红灯的个数,则所求事件的概率为 P (Y +Z =1)=P (Y =0,Z =1)+P (Y =1,Z =0)=P(Y=0)P(Z=1)+P(Y=1)P(Z=0)=14×1124+1124×14=1148.所以,这2辆车共遇到1个红灯的概率为1148.12.(2017·全国名校名师原创联考)汽车租赁公司为了调查A,B两种车型的出租情况,现随机抽取了这两种车型各100辆汽车,分别统计了每辆车某个星期内的出租天数,统计数据如下表:A型车B型车(1)从出租天数为3天的汽车(仅限A,B两种车型)中随机抽取一辆,估计这辆汽车恰好是A 型车的概率;(2)根据这个星期的统计数据,估计该公司一辆A型车,一辆B型车一周内合计出租天数恰好为4天的概率;(3)①试写出A,B两种车型的出租天数的分布列及期望;②如果两种车型每辆车每天出租获得的利润相同,该公司需要从A,B两种车型中购买一辆,请你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建议应该购买哪一种车型,并说明你的理由.解(1)这辆汽车是A型车的概率约为P=3030+20=0.6,故这辆汽车是A型车的概率为0.6.(2)设“事件A i表示一辆A型车在一周内出租天数恰好为i天”,“事件B j表示一辆B型车在一周内出租天数恰好为j天”,其中i,j=1,2,3, (7)则该公司一辆A型车,一辆B型车一周内合计出租天数恰好为4天的概率为P(A1B3+A2B2+A3B1)=P(A1B3)+P(A2B2)+P(A3B1)=P(A1)P(B3)+P(A2)P(B2)+P(A3)P(B1)=5100×20100+10100×20100+30100×14100=9125,故该公司一辆A 型车,一辆B 型车一周内合计出租天数恰好为4天的概率为9125.(3)①设X 为A 型车出租的天数,则X 的分布列为设Y 为B 型车出租的天数,则Y 的分布列为E (X )=1×0.05+2×0.10+3×0.30+4×0.35+5×0.15+6×0.03+7×0.02=3.62, E (Y )=1×0.14+2×0.20+3×0.20+4×0.16+5×0.15+6×0.10+7×0.05=3.48.②一辆A 类车型的出租车一个星期出租天数的期望为3.62天,B 类车型的出租车一个星期出租天数的期望为3.48天,故选择A 类型的出租车更加合理.13.某班有50名学生,一次考试的数学成绩ξ服从正态分布N (100,102),已知P (90≤ξ≤100)=0.3,估计该班学生数学成绩在110分以上的人数为________. 答案 10解析 由题意知,P (ξ>110)=1-2P (90≤ξ≤100)2=0.2,∴该班学生数学成绩在110分以上的人数为0.2×50=10.14.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关有蝴蝶、蜜蜂和蜻蜓三种昆虫共11只,现在盒子上开一小孔,每次只能飞出1只昆虫(假设任意1只昆虫等可能地飞出).若有2只昆虫先后任意飞出(不考虑顺序),则飞出的是蝴蝶或蜻蜓的概率是2155.(1)求盒子中蜜蜂有几只;(2)若从盒子中先后任意飞出3只昆虫(不考虑顺序),记飞出蜜蜂的只数为X ,求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与期望E (X ).解 (1)设“2只昆虫先后任意飞出,飞出的是蝴蝶或蜻蜓”为事件A ,设盒子中蜜蜂为x 只,则由题意,得 P (A )=C 211-x C 211=2155,所以(11-x )(10-x )=42, 解得x =4或x =17(舍去), 故盒子中蜜蜂有4只.(2)由(1)知,盒子中蜜蜂有4只,则X 的取值为0,1,2,3,P (X =0)=C 37C 311=733,P (X =1)=C 14C 27C 311=2855,P (X =2)=C 24C 17C 311=1455,P (X =3)=C 34C 311=4165.故X 的分布列为期望E (X )=0×733+1×2855+2×1455+3×4165=1211.15.(2017·黄冈调研)已知6只小白鼠中有1只感染了病毒,需要对6只小白鼠进行病毒DNA 化验来确定哪一只受到了感染.下面是两种化验方案:方案甲:逐个化验,直到能确定感染病毒的小白鼠为止.方案乙:将6只小白鼠分为两组,每组三只,将其中一组的三只小白鼠的待化验物质混合在一起化验,若化验结果显示含有病毒DNA ,则表明感染病毒的小白鼠在这三只当中,然后逐个化验,直到确定感染病毒的小白鼠为止;若化验结果显示不含病毒DNA ,则在另外一组中逐个进行化验. (1)求执行方案乙化验次数恰好为2次的概率;(2)若首次化验的化验费为10元,第二次化验的化验费为8元,第三次及以后每次化验的化验费都是6元,求方案甲所需化验费的分布列和期望. 解 (1)执行方案乙化验次数恰好为2次的情况分两种:第一种,先化验一组,结果显示不含病毒DNA ,再从另一组中任取一只进行化验,其恰好含有病毒DNA ,此种情况的概率为C 35C 36×1C 13=16;第二种,先化验一组,结果显示含病毒DNA ,再从中逐个化验,恰好第一只含有病毒,此种情况的概率为C 25C 36×1C 13=16.所以执行方案乙化验次数恰好为2次的概率为16+16=13.(2)设用方案甲化验需要的化验费为η(单位:元),则η的可能取值为10,18,24,30,36. P (η=10)=16,P (η=18)=56×15=16,P (η=24)=56×45×14=16,P (η=30)=56×45×34×13=16,P (η=36)=56×45×34×23=13,则化验费η的分布列为所以E (η)=10×16+18×16+24×16+30×16+36×13=773(元).16.(2017·江苏)已知一个口袋有m 个白球,n 个黑球(m ,n ∈N +,n ≥2),这些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现将口袋中的球随机的逐个取出,并放入如图所示的编号为1,2,3,…,m +n 的抽屉内,其中第k 次取球放入编号为k 的抽屉(k =1,2,3,…,m +n ).(1)试求编号为2的抽屉内放的是黑球的概率p ;(2)随机变量X 表示最后一个取出的黑球所在抽屉编号的倒数,E (X )是X 的期望,证明:E (X )<n(m +n )(n -1).(1)解 编号为2的抽屉内放的是黑球的概率为p =C n -1m +n -1C n m +n =n m +n.(2)证明 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随机变量X 的期望为E (X )=k =n m +n 1k ·C n -1k -1C n m +n =1C n m +n k =n m +n 1k ·(k -1)!(n -1)!(k -n )!.所以E (X )<1C n m +n k =n m +n (k -2)!(n -1)!(k -n )!=1(n -1)C nm +n k =n m +n (k -2)!(n -2)!(k -n )!=1(n -1)C n m +n(1+C n -2n -1+C n -2n +…+C n -2m +n -2)=1(n -1)C n m +n (C n -1n -1+C n -2n -1+C n -2n +…+C n -2m +n -2) =1(n -1)C n m +n(C n -1n +C n -2n +…+C n -2m +n -2) =…=1(n -1)C n m +n(C n -1m +n -2+C n -2m +n -2) =C n -1m +n -1(n -1)C n m +n =n (m +n )(n -1), 即E (X )<n (m +n )(n -1).。

2019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人教B版全国通用文档:第十

2019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人教B版全国通用文档:第十

§12.2 古典概型1.古典概型的两个特点(1)有限性: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有有限个,即只有有限个不同的基本事件; (2)等可能性: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均等的. 2.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 P (A )=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数试验的基本事件总数.题组一 思考辨析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在适宜条件下,种下一粒种子观察它是否发芽”属于古典概型,其基本事件是“发芽”与“不发芽”.( × )(2)掷一枚硬币两次,出现“两个正面”“一正一反”“两个反面”,这三个结果是等可能事件.( × )(3)从市场上出售的标准为500±5 g 的袋装食盐中任取一袋测其重量,属于古典概型.( × ) (4)有3个兴趣小组,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参加其中一个小组,每位同学参加各个小组的可能性相同,则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个兴趣小组的概率为13.( √ )(5)从1,2,3,4,5中任取出两个不同的数,其和为5的概率是0.2.( √ )(6)在古典概型中,如果事件A 中基本事件构成集合A ,且集合A 中的元素个数为n ,所有的基本事件构成集合I ,且集合I 中元素个数为m ,则事件A 的概率为nm .( √ )题组二 教材改编2.一个盒子里装有标号为1,2,3,4的4张卡片,随机地抽取2张,则取出的2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概率是( ) A.14 B.13 C.12 D.23 答案 D解析 抽取两张卡片的基本事件有:(1,2),(1,3),(1,4),(2,3),(2,4),(3,4),共6种,和为奇数的事件有:(1,2),(1,4),(2,3),(3,4),共4种. ∴所求概率为46=23.3.袋中装有6个白球,5个黄球,4个红球,从中任取一球,则取到白球的概率为( ) A.25 B.415 C.35 D.23答案 A解析 从袋中任取一球,有15种取法,其中取到白球的取法有6种,则所求概率为P =615=25.4.已知5件产品中有2件次品,其余为合格品.现从这5件产品中任取2件,恰有一件次品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 0.6解析 从5件产品中任取2件共有C 25=10(种)取法,恰有一件次品的取法有C 12C 13=6(种),所以恰有一件次品的概率为610=0.6.题组三 易错自纠5.将2本不同的数学书和1本语文书在书架上随机排成一行,则2本数学书相邻的概率为( ) A.12 B.13 C.23 D.56答案 C解析 设两本不同的数学书为a 1,a 2,1本语文书为b ,则在书架上的摆放方法有a 1a 2b ,a 1ba 2,a 2a 1b ,a 2ba 1,ba 1a 2,ba 2a 1,共6种,其中数学书相邻的有4种. 因此2本数学书相邻的概率P =46=23.6.(2017·合肥检测)已知函数f (x )=2x 2-4ax +2b 2,若a ∈{4,6,8},b ∈{3,5,7},则该函数有两个零点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 23解析 要使函数f (x )=2x 2-4ax +2b 2有两个零点,即方程x 2-2ax +b 2=0有两个实根,则Δ=4a 2-4b 2>0,又a ∈{4,6,8},b ∈{3,5,7},即a >b ,而a ,b 的取法共有3×3=9(种),其中满足a >b 的取法有(4,3),(6,3),(6,5),(8,3),(8,5),(8,7),共6种,所以所求的概率为69=23.题型一 基本事件与古典概型的判断1.下列试验中,古典概型的个数为( )①向上抛一枚质地不均匀的硬币,观察正面向上的概率; ②向正方形ABCD 内,任意抛掷一点P ,点P 恰与点C 重合; ③从1,2,3,4四个数中,任取两个数,求所取两数之一是2的概率; ④在线段[0,5]上任取一点,求此点小于2的概率. A .0 B .1 C .2 D .3 答案 B解析 ①中,硬币质地不均匀,不是等可能事件, 所以不是古典概型;②④的基本事件都不是有限个,不是古典概型; ③符合古典概型的特点,是古典概型.2.(2018·沈阳模拟)有两个正四面体的玩具,其四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下面做投掷这两个正四面体玩具的试验:用(x ,y )表示结果,其中x 表示第1个正四面体玩具出现的点数,y 表示第2个正四面体玩具出现的点数.试写出: (1)试验的基本事件;(2)事件“出现点数之和大于3”包含的基本事件; (3)事件“出现点数相等”包含的基本事件. 解 (1)这个试验的基本事件为 (1,1),(1,2),(1,3),(1,4), (2,1),(2,2),(2,3),(2,4), (3,1),(3,2),(3,3),(3,4), (4,1),(4,2),(4,3),(4,4).(2)事件“出现点数之和大于3”包含的基本事件为 (1,3),(1,4),(2,2),(2,3),(2,4),(3,1),(3,2),(3,3), (3,4),(4,1),(4,2),(4,3),(4,4).(3)事件“出现点数相等”包含的基本事件为 (1,1),(2,2),(3,3),(4,4).3.袋中有大小相同的5个白球,3个黑球和3个红球,每球有一个区别于其他球的编号,从中摸出一个球.(1)有多少种不同的摸法?如果把每个球的编号看作一个基本事件建立概率模型,该模型是不是古典概型?(2)若按球的颜色为划分基本事件的依据,有多少个基本事件?以这些基本事件建立概率模型,该模型是不是古典概型?解 (1)由于共有11个球,且每个球有不同的编号,故共有11种不同的摸法.又因为所有球大小相同,因此每个球被摸中的可能性相等,故以球的编号为基本事件的概率模型为古典概型.(2)由于11个球共有3种颜色,因此共有3个基本事件,分别记为A :“摸到白球”,B :“摸到黑球”,C :“摸到红球”,又因为所有球大小相同,所以一次摸球每个球被摸中的可能性均为111,而白球有5个,故一次摸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为511,同理可知摸到黑球、红球的可能性均为311,显然这三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不相等,故以颜色为划分基本事件的依据的概率模型不是古典概型.思维升华 一个试验是否为古典概型,在于这个试验是否具有古典概型的两个特点——有限性和等可能性,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特点的概型才是古典概型. 题型二 古典概型的求法典例 (1)(2017·全国Ⅱ)从分别写有1,2,3,4,5的5张卡片中随机抽取1张,放回后再随机抽取1张,则抽得的第一张卡片上的数大于第二张卡片上的数的概率为( ) A.110 B.15 C.310 D.25答案 D解析 从5张卡片中随机抽取1张,放回后再随机抽取1张的情况如图:基本事件总数为25,第一张卡片上的数大于第二张卡片上的数的事件数为10,∴所求概率P =1025=25.(2)袋中有形状、大小都相同的4个球,其中1个白球,1个红球,2个黄球,从中一次随机摸出2个球,则这2个球颜色不同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 56解析 基本事件共有C 24=6(种), 设取出两个球颜色不同为事件A .A 包含的基本事件有C 12C 12+C 11C 11=5(种).故P (A )=56.(3)我国古代“五行”学说认为:“物质分金、木、土、水、火五种属性,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将这五种不同属性的物质任意排成一列,设事件A 表示“排列中属性相克的两种物质不相邻”,则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112解析 五种不同属性的物质任意排成一列的所有基本事件数为A 55=120,满足事件A “排列中属性相克的两种物质不相邻”的基本事件可以按如下方法进行考虑:从左至右,当第一个位置的属性确定后,例如:金,第二个位置(除去金本身)只能排土或水属性,当第二个位置的属性确定后,其他三个位置的属性也确定,故共有C 15C 12=10(种)可能,所以事件A 出现的概率为10120=112.引申探究1.本例(2)中,若将4个球改为颜色相同,标号分别为1,2,3,4的四个小球,从中一次取两球,求标号和为奇数的概率.解 基本事件数仍为6.设标号和为奇数为事件A ,则A 包含的基本事件为(1,2),(1,4),(2,3),(3,4),共4种, 所以P (A )=46=23.2.本例(2)中,若将条件改为有放回地取球,取两次,求两次取球颜色相同的概率.解 基本事件数为C 14C 14=16, 颜色相同的事件数为C 12C 11+C 12C 12=6,故所求概率P =616=38.思维升华 求古典概型的概率的关键是求试验的基本事件的总数和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这就需要正确列出基本事件,基本事件的表示方法有列举法、列表法和树状图法,具体应用时可根据需要灵活选择.跟踪训练 (2017·山东)某旅游爱好者计划从3个亚洲国家A 1,A 2,A 3和3个欧洲国家B 1,B 2,B 3中选择2个国家去旅游.(1)若从这6个国家中任选2个,求这2个国家都是亚洲国家的概率;(2)若从亚洲国家和欧洲国家中各任选1个,求这2个国家包括A 1但不包括B 1的概率. 解 (1)由题意知,从6个国家中任选2个国家,其一切可能的结果组成的基本事件有:{A 1,A 2},{A 1,A 3},{A 1,B 1},{A 1,B 2},{A 1,B 3},{A 2,A 3},{A 2,B 1},{A 2,B 2},{A 2,B 3},{A 3,B 1},{A 3,B 2},{A 3,B 3},{B 1,B 2},{B 1,B 3},{B 2,B 3},共15个.所选两个国家都是亚洲国家的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有:{A 1,A 2},{A 1,A 3},{A 2,A 3},共3个,则所求事件的概率为P =315=15.(2)从亚洲国家和欧洲国家中各任选1个,其一切可能的结果组成的基本事件有:{A 1,B 1},{A 1,B 2},{A 1,B 3},{A 2,B 1},{A 2,B 2},{A 2,B 3},{A 3,B 1},{A 3,B 2},{A 3,B 3},共9个.包括A 1但不包括B 1的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有: {A 1,B 2},{A 1,B 3},共2个, 则所求事件的概率为P =29.题型三 古典概型与统计的综合应用典例 某县共有90个农村淘宝服务网点,随机抽取6个网点统计其元旦期间的网购金额(单位:万元)的茎叶图如图所示,其中茎为十位数,叶为个位数.(1)根据茎叶图计算样本数据的平均数;(2)若网购金额(单位:万元)不小于18的服务网点定义为优秀服务网点,其余为非优秀服务网点,根据茎叶图推断这90个服务网点中优秀服务网点的个数;(3)从随机抽取的6个服务网点中再任取2个作网购商品的调查,求恰有1个网点是优秀服务网点的概率.解 (1)由题意知,样本数据的平均数 x =4+6+12+12+18+206=12.(2)样本中优秀服务网点有2个,概率为26=13,由此估计这90个服务网点中优秀服务网点有90×13=30(个).(3)样本中优秀服务网点有2个,分别记为a 1,a 2,非优秀服务网点有4个,分别记为b 1,b 2,b 3,b 4,从随机抽取的6个服务网点中再任取2个的可能情况有:(a 1,a 2),(a 1,b 1),(a 1,b 2),(a1,b3),(a1,b4),(a2,b1),(a2,b2),(a2,b3),(a2,b4),(b1,b2),(b1,b3),(b1,b4),(b2,b3),(b2,b4),(b3,b4),共15种,记“恰有1个是优秀服务网点”为事件M,则事件M包含的可能情况有:(a1,b1),(a1,b2),(a1,b3),(a1,b4),(a2,b1),(a2,b2),(a2,b3),(a2,b4),共8种,故所求概率P(M)=815.思维升华有关古典概型与统计结合的题型是高考考查概率的一个重要题型,已成为高考考查的热点,概率与统计结合题,无论是直接描述还是利用概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茎叶图等给出信息,准确从题中提炼信息是解题的关键.跟踪训练从某学校2016届高三年级共800名男生中随机抽取50名测量身高,被测学生身高全部介于155 cm和195 cm之间,将测量结果按如下方式分成八组:第一组[155,160),第二组[160,165),…,第八组[190,195],如图是按上述分组方法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的一部分,已知第六组比第七组多1人,第一组和第八组人数相同.(1)求第六组、第七组的频率并补充完整频率分布直方图;(2)若从身高属于第六组和第八组的所有男生中随机抽取两名,记他们的身高分别为x,y,求|x-y|≤5的概率.解(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前五组的频率为(0.008+0.016+0.04+0.04+0.06)×5=0.82,所以后三组的频率为1-0.82=0.18,人数为0.18×50=9,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第八组的频率为0.008×5=0.04,人数为0.04×50=2,设第六组人数为m,则第七组人数为m-1,又m+m-1+2=9,所以m=4,即第六组人数为4,第七组人数为3,频率分别为0.08,0.06,频率除以组距分别等于0.016,0.012,则完整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2)由(1)知身高在[180,185)内的男生有四名,设为a,b,c,d,身高在[190,195]的男生有两名,设为A,B.若x,y∈[180,185),有ab,ac,ad,bc,bd,cd共6种情况;若x,y∈[190,195],只有AB 1种情况;若x,y分别在[180,185),[190,195]内,有aA,bA,cA,dA,aB,bB,cB,dB共8种情况,所以基本事件的总数为6+8+1=15,事件|x-y|≤5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为6+1=7,故所求概率为715.六审细节更完善典例(12分)一个袋中装有四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球,球的编号分别为1,2,3,4.(1)从袋中随机取两个球,求取出的球的编号之和不大于4的概率;(2)先从袋中随机取一个球,该球的编号为m,将球放回袋中,然后再从袋中随机取一个球,该球的编号为n,求n<m+2的概率.(1)基本事件为取两个球↓(两球一次取出,不分先后,可用集合的形式表示)把取两个球的所有结果列举出来↓{1,2},{1,3},{1,4},{2,3},{2,4},{3,4}↓两球编号之和不大于4(注意:和不大于4,应为小于4或等于4)↓{1,2},{1,3}↓利用古典概型概率公式求解P =26=13(2)两球分两次取,且有放回↓(两球的编号记录是有次序的,用坐标的形式表示) 基本事件的总数可用列举法表示 ↓(1,1),(1,2),(1,3),(1,4), (2,1),(2,2),(2,3),(2,4), (3,1),(3,2),(3,3),(3,4), (4,1),(4,2),(4,3),(4,4)↓(注意细节,m 是第1个球的编号,n 是第2个球的编号) n <m +2的情况较多,计算复杂 ↓(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 计算n ≥m +2的概率 ↓n ≥m +2的所有情况为(1,3),(1,4),(2,4) ↓ P 1=316↓(注意细节,P 1=316是n ≥m +2的概率,需转化为其对立事件的概率)n <m +2的概率为1-P 1=1316.规范解答解 (1)从袋中随机取两个球,其一切可能的结果组成的基本事件有{1,2},{1,3},{1,4},{2,3},{2,4},{3,4},共6个.从袋中取出的球的编号之和不大于4的事件有{1,2},{1,3},共2个. 因此所求事件的概率P =26=13.[4分](2)先从袋中随机取一个球,记下编号为m ,放回后,再从袋中随机取一个球,记下编号为n ,其一切可能的结果有(1,1),(1,2),(1,3),(1,4),(2,1),(2,2),(2,3),(2,4),(3,1),(3,2),(3,3),(3,4),(4,1),(4,2),(4,3),(4,4),共16个.[6分]又满足条件n ≥m +2的事件为(1,3),(1,4),(2,4),共3个, 所以满足条件n ≥m +2的事件的概率P 1=316.[10分]故满足条件n <m +2的事件的概率为1-P 1=1-316=1316.[12分]1.(2016·全国Ⅰ)为美化环境,从红、黄、白、紫4种颜色的花中任选2种花种在一个花坛中,余下的2种花种在另一个花坛中,则红色和紫色的花不在同一花坛的概率是( ) A.13 B.12 C.23 D.56 答案 C解析 将4种颜色的花任选2种种在一个花坛中,余下2种种在另一个花坛中,有((红黄)、(白紫)),((白紫)、(红黄)),((红白)、(黄紫)),((黄紫)、(红白)),((红紫)、(黄白)),((黄白)、(红紫)),共6种种法,其中红色和紫色不在一个花坛的种法有((红黄)、(白紫)),((白紫)、(红黄)),((红白)、(黄紫)),((黄紫),(红白)),共4种,故所求概率为P =46=23.2.(2016·全国Ⅲ)小敏打开计算机时,忘记了开机密码的前两位,只记得第一位是M ,I ,N 中的一个字母,第二位是1,2,3,4,5中的一个数字,则小敏输入一次密码能够成功开机的概率是( )A.815B.18C.115D.130 答案 C解析 第一位是M ,I ,N 中的一个字母,第二位是1,2,3,4,5中的一个数字,所以总的基本事件的个数为15,密码正确只有一种,概率为115,故选C.3.(2017·山东)从分别标有1,2,…,9的9张卡片中不放回地随机抽取2次,每次抽取1张,则抽到的2张卡片上的数奇偶性不同的概率是( ) A.518 B.49 C.59 D.79 答案 C解析 由题意,得P (抽到的2张卡片上的数奇偶性不同)=5×4C 29=59.故选C.4.(2018·梅州一模)甲、乙两校各有3名教师报名支教,若从这6名教师中任选2名,则选出的2名教师来自同一学校的概率为( ) A.59 B.49 C.35 D.25 答案 D解析 从6名教师中任选2名教师的种数为C 26=15,其中来自同一学校的种数为2C 23=2×3=6,故所求事件的概率P =25,故选D.5.(2017·深圳一模)一个不透明袋中装有大小、质地完全相同的四个球,四个球上分别标有数字2,3,4,6.现从中随机选取三个球,则所选的三个球上的数字能构成等差数列的概率是( ) A.14 B.12 C.13 D.23答案 B解析 因为从四个球中随机选三个共有C 34=4(种)不同的选法,其中能构成等差数列的三个数分别为(2,3,4),(2,4,6),共2种不同的选法,所以根据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得P =24=12,故选B.6.设m ,n 分别是先后抛掷一枚骰子得到的点数,则在先后两次出现的点数中有5的条件下,方程x 2+mx +n =0有实根的概率为( ) A.1136 B.736 C.711 D.710 答案 C解析 先后两次出现的点数中有5的情况有(1,5),(2,5),(3,5),(4,5),(5,5),(6,5),(5,1),(5,2),(5,3),(5,4),(5,6),共11种,其中使方程x 2+mx +n =0有实根的情况有:(5,5),(6,5),(5,1),(5,2),(5,3),(5,4),(5,6),共7种.故所求事件的概率P =711.7.(2016·四川)从2,3,8,9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字,分别记为a ,b ,则log a b 为整数的概率是________. 答案 16解析 从2,3,8,9中任取2个不同的数字,记为(a ,b ),则有(2,3),(3,2),(2,8),(8,2),(2,9),(9,2),(3,8),(8,3),(3,9),(9,3),(8,9),(9,8),共有12种情况,其中符合log a b 为整数的有log 39和log 28两种情况, ∴P =212=16.8.(2018届唐山模拟)无重复数字的五位数a 1a 2a 3a 4a 5,当a 1<a 2,a 2>a 3,a 3<a 4,a 4>a 5时称为波形数,则由1,2,3,4,5任意组成的一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是波形数的概率是________. 答案215解析 ∵a 2>a 1,a 2>a 3,a 4>a 3,a 4>a 5,∴a 2只能是3,4,5中的一个.(1)若a 2=3,则a 4=5,a 5=4,a 1与a 3是1或2,这时共有A 22=2(个)符合条件的五位数.(2)若a 2=4,则a 4=5,a 1,a 3,a 5可以是1,2,3,共有A 33=6(个)符合条件的五位数.(3)若a 2=5,则a 4=3或4,此时分别与(1)(2)中的个数相同.∴满足条件的五位数有2(A 22+A 33)=16(个).又由1,2,3,4,5任意组成的一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有A 55=120(个),故所求概率为16120=215. 9.在集合⎩⎨⎧⎭⎬⎫x ⎪⎪x =n π3,n =1,2,3,…,10中任取一个元素,所取元素恰好满足方程cos x =12的概率是________. 答案310解析 基本事件总数为10,满足方程cos x =12的基本事件数为3,故所求概率P =310.9.袋中共有15个除了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球,其中有10个白球,5个红球.从袋中任取2个球,则所取的2个球中恰有1个白球、1个红球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1021解析 从袋中任取2个球共有C 215=105(种)取法,其中恰好1个白球、1个红球共有C 110C 15=50(种)取法,所以所取的球恰好1个白球、1个红球的概率为50105=1021.10.10件产品中有7件正品,3件次品,从中任取4件,则恰好取到1件次品的概率是________. 答案 12解析 从10件产品中取4件,共有C 410种取法,取到1件次品的取法有C 13C 37种,由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公式得P =C 13C 37C 410=3×35210=12.11.设连续抛掷两次骰子得到的点数分别为m ,n ,令平面向量a =(m ,n ),b =(1,-3). (1)求事件“a ⊥b ”发生的概率; (2)求事件“|a |≤|b |”发生的概率.解 (1)由题意知,m ∈{1,2,3,4,5,6},n ∈{1,2,3,4,5,6},故(m ,n )所有可能的情况共36种. 因为a ⊥b ,所以m -3n =0,即m =3n ,有(3,1),(6,2),共2种,所以事件“a ⊥b ”发生的概率为236=118.(2)由|a |≤|b |,得m 2+n 2≤10,有(1,1),(1,2),(1,3),(2,1),(2,2),(3,1),共6种,其概率为636=16.所以事件“|a |≤|b |”发生的概率为16.12.海关对同时从A ,B ,C 三个不同地区进口的某种商品进行抽样检测,从各地区进口此种商品的数量(单位:件)如下表所示.工作人员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这些商品中共抽取6件样品进行检测.(1)求这6件样品中来自A,B,C各地区商品的数量;(2)若在这6件样品中随机抽取2件送往甲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测,求这2件商品来自相同地区的概率.解(1)A,B,C三个地区商品的总数量为50+150+100=300,抽样比为6300=1 50,所以样本中包含三个地区的个体数量分别是50×150=1,150×150=3,100×150=2.所以A,B,C三个地区的商品被选取的件数分别是1,3,2.(2)设6件来自A,B,C三个地区的样品分别为A;B1,B2,B3;C1,C2.则从6件样品中抽取的这2件商品构成的所有基本事件为:{A,B1},{A,B2},{A,B3},{A,C1},{A,C2},{B1,B2},{B1,B3},{B1,C1},{B1,C2},{B2,B3},{B2,C1},{B2,C2},{B3,C1},{B3,C2},{C1,C2},共15个.每个样品被抽到的机会均等,因此这些基本事件的出现是等可能的.记事件D:“抽取的这2件商品来自相同地区”,则事件D包含的基本事件有{B1,B2},{B1,B3},{B2,B3},{C1,C2},共4个.所以P(D)=415,即这2件商品来自相同地区的概率为415.13.连续2次抛掷一枚骰子(六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6),记“两次向上的数字之和等于m”为事件A,则P(A)最大时,m=________.答案7解析1+1=2,1+2=3,1+3=4,1+4=5,1+5=6,1+6=7,2+1=3,2+2=4,2+3=5,2+4=6,2+5=7,2+6=8,…,依次列出m的可能取值,知7出现次数最多.14.(2016·山东)某儿童乐园在“六一”儿童节推出了一项趣味活动.参加活动的儿童需转动如图所示的转盘两次,每次转动后,待转盘停止转动时,记录指针所指区域中的数.设两次记录的数分别为x,y.奖励规则如下:①若xy ≤3,则奖励玩具一个; ②若xy ≥8,则奖励水杯一个; ③其余情况奖励饮料一瓶.假设转盘质地均匀,四个区域划分均匀,小亮准备参加此项活动. (1)求小亮获得玩具的概率;(2)请比较小亮获得水杯与获得饮料的概率的大小,并说明理由.解 (1)用数对(x ,y )表示儿童参加活动先后记录的数,则基本事件空间Ω与点集S ={(x ,y )|x ∈N ,y ∈N,1≤x ≤4,1≤y ≤4}一一对应. 因为S 中元素的个数是4×4=16, 所以基本事件总数n =16. 记“xy ≤3”为事件A ,则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共5个, 即(1,1),(1,2),(1,3),(2,1),(3,1), 所以P (A )=516,即小亮获得玩具的概率为516.(2)记“xy ≥8”为事件B ,“3<xy <8”为事件C . 则事件B 包含的基本事件共6个, 即(2,4),(3,3),(3,4),(4,2),(4,3),(4,4). 所以P (B )=616=38.事件C 包含的基本事件共5个, 即(1,4),(2,2),(2,3),(3,2),(4,1). 所以P (C )=516.因为38>516,所以小亮获得水杯的概率大于获得饮料的概率.15.从0,1,2,3,4,5,6,7,8,9中任取七个不同的数,则这七个数的中位数是6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 16解析 十个数中任取七个不同的数共有C 710种情况,七个数的中位数为6,那么6只能处在中间位置,有C 36种情况,于是所求概率P =C 36C 710=16.16.一个盒子里装有三张卡片,分别标记有数字1,2,3,这三张卡片除标记的数字外完全相同.随机有放回地抽取3次,每次抽取1张,将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依次记为a ,b ,c . (1)求“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满足a +b =c ”的概率; (2)求“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a ,b ,c 不完全相同”的概率. 解 (1)由题意知,(a ,b ,c )所有的可能为(1,1,1),(1,1,2),(1,1,3),(1,2,1),(1,2,2),(1,2,3),(1,3,1),(1,3,2),(1,3,3),(2,1,1),(2,1,2),(2,1,3),(2,2,1),(2,2,2),(2,2,3),(2,3,1),(2,3,2),(2,3,3),(3,1,1),(3,1,2),(3,1,3),(3,2,1),(3,2,2),(3,2,3),(3,3,1),(3,3,2),(3,3,3),共27种. 设“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满足a +b =c ”为事件A , 则事件A 包括(1,1,2),(1,2,3),(2,1,3),共3种. 所以P (A )=327=19.因此,“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满足a +b =c ”的概率为19.(2)设“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a ,b ,c 不完全相同”为事件B ,则事件B 包括(1,1,1),(2,2,2),(3,3,3),共3种.所以P (B )=1-P (B )=1-327=89.因此,“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a ,b ,c 不完全相同”的概率为89.。

2019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十二章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2.3几何概型学案理北师大版2018051

2019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十二章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2.3几何概型学案理北师大版2018051

§12.3几何概型最新考纲考情考向分析以理解几何概型的概念、概率公式为主,会求一些简单的几何概型的概率,常与平面几1.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随机模拟的方何、线性规划、不等式的解集、定积分等知法估计概率.识交汇考查.在高考中多以选择、填空题的2.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形式考查,难度为中档.1.几何概型向平面上有限区域(集合)G内随机地投掷点M,若点M落在子区域G1G的概率与G1的面积成G1的面积正比,而与G的形状、位置无关,即P(点M落在G1)=,则称这种模型为几何概型.G的面积2.几何概型中的G也可以是空间中或直线上的有限区域,相应的概率是体积之比或长度之比.3.借助模拟方法可以估计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题组一思考辨析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在一个正方形区域内任取一点的概率是零.(√)(2)几何概型中,每一个基本事件就是从某个特定的几何区域内随机地取一点,该区域中的每一点被取到的机会相等.(√)(3)在几何概型定义中的区域可以是线段、平面图形、立体图形.(√)(4)随机模拟方法是以事件发生的频率估计概率.(√)(5)与面积有关的几何概型的概率与几何图形的形状有关.(×)1(6)从区间[1,10]内任取一个数,取到1的概率是P=.(×)9题组二教材改编2.在线段[0,3]上任投一点,则此点坐标小于1的概率为()11 1 1A. B. C. D.12 3 4答案 B1解析坐标小于1的区间为[0,1),长度为1,[0,3]的区间长度为3,故所求概率为.33.有四个游戏盘,将它们水平放稳后,在上面扔一颗玻璃小球,若小球落在阴影部分,则可中奖,小明要想增加中奖机会,应选择的游戏盘是()答案 A3 2 2 1解析∵P(A)=,P(B)=,P(C)=,P(D)=,8 8 6 3∴P(A)>P(C)=P(D)>P(B).4.设不等式组Error!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在区域D内随机取一个点,则此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大于2的概率是()ππ-2 π4-πA. B. C. D.4 2 6 4答案 D解析如图所示,正方形OABC及其内部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D,且区域D的面积为4,而阴影部分表示的是区域D内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大于2的区域.易知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4-4-ππ.因此满足条件的概率是,故选D.4题组三易错自纠55.在区间[-2,4]上随机地取一个数x,若x满足|x|≤m的概率为,则m=________.6答案 3解析由|x|≤m,得-m≤x≤m.2m 5当0<m≤2时,由题意得=,解得m=2.5,矛盾,舍去.6 6m--2 5当2<m<4时,由题意得=,解得m=3.6 66.在Rt△ABC中,∠A=30°,过直角顶点C作射线CM交线段AB于点M,则|AM|>|AC|的概率为________.21答案6解析设事件D为“作射线CM,使|AM|>|AC|”.在AB上取点C′使|AC′|=|AC|,因为△ACC′是等腰三角形,180°-30° 所以∠ACC′==75°,2事件D发生的区域μD=90°-75°=15°,构成事件总的区域μΩ=90°,μD15° 1所以P(D)===.μΩ90° 6题型一与长度、角度有关的几何概型1.某公司的班车在7:00,8:00,8:30发车,小明在7:50至8:30之间到达发车站乘坐班车,且到达发车站的时刻是随机的,则他等车时间不超过10分钟的概率是()1 12 3A. B. C. D.3 2 3 4答案 B解析如图所示,画出时间轴.小明到达的时间会随机的落在图中线段AB中,而当他的到达时间落在线段AC或DB上时,才10+10 1能保证他等车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根据几何概型,得所求概率P==,故选B.40 22.如图,四边形ABCD为矩形,AB=3,BC=1,以A为圆心,1为半径作四分之一个圆弧ADE,在∠DAB内任作射线AP,则射线AP与线段BC有公共点的概率为________.1答案3解析因为在∠DAB内任作射线AP,所以它的所有等可能事件所在的区域H是∠DAB,当射线AP 与线段BC有公共点时,射线AP落在∠CAB内,则区域H为∠CAB,所以射线AP与线段BC有∠CAB30° 1公共点的概率为==.∠DAB90° 333.在区间[0,5]上随机地选择一个数p,则方程x2+2px+3p-2=0有两个负根的概率为________.2答案3解析方程x2+2px+3p-2=0有两个负根,则有Error!即Error!2解得p≥2或<p≤1,又p∈[0,5],31 103+3 3 2则所求概率为P===.5 5 3思维升华求解与长度、角度有关的几何概型的方法求与长度(角度)有关的几何概型的概率的方法是把题中所表示的几何模型转化为长度(角度),然后求解.要特别注意“长度型”与“角度型”的不同.解题的关键是构建事件的区域(长度或角度).题型二与面积有关的几何概型命题点1与平面图形面积有关的问题典例(2017·全国Ⅰ)如图,正方形ABCD内的图形来自中国古代的太极图,正方形内切圆中的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关于正方形的中心成中心对称.在正方形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黑色部分的概率是________.π答案8解析不妨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则正方形内切圆的半径为1,可得S正方形=4.1 π 由圆中的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关于正方形的中心成中心对称,得S黑=S白=S圆=,所以由2 2πS黑 2 π几何概型知,所求概率P===.S正方形 4 8命题点2与线性规划知识交汇命题的问题典例由不等式组Error!确定的平面区域记为Ω1,由不等式组Error!确定的平面区域记为Ω2,若在Ω1中随机取一点,则该点恰好在Ω2内的概率为______.47 答案 8解析 如图,平面区域 Ω1就是三角形区域 OAB ,平面区域 Ω2与平面区域 Ω1的重叠部分就是 区域 OACD ,1 3易知 C (-,故由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得所求概率 ,2)2S 四边形OACD P =S △ OAB12- S △ OAB -S △ BCD 4 7 = = = .S △ OAB2 8命题点 3 与定积分交汇命题的问题典例 如图,点 A 的坐标为(1,0),点 C 的坐标为(2,4),函数 f (x )=x 2.若在矩形 ABCD 内随机 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为________.5 答案 125 解析 由题意知,阴影部分的面积 S =ʃ21(4-x 2)d x =Error!|21= ,35S 3 5 所以所求概率 P = = = . S 矩形ABCD 1 × 4 12 思维升华 求解与面积有关的几何概型的注意点求解与面积有关的几何概型时,关键是弄清某事件对应的面积,必要时可根据题意构造两个变 量,把变量看成点的坐标,找到全部试验结果构成的平面图形,以便求解.跟踪训练 (1)(2016·全国Ⅱ)从区间[0,1]随机抽取 2n 个数 x 1,x 2,…,x n ,y 1,y 2,…,y n , 构成 n 个数对(x 1,y 1),(x 2,y 2),…,(x n ,y n ),其中两数的平方和小于 1的数对共有 m 个,5则用随机模拟的方法得到的圆周率π的近似值为()4n2n4m2mA. B. C. D.m m n n答案 C解析由题意得(x i,y i)(i=1,2,…,n)在如图所示方格中,而平方和小于1的点均在如图π4 m所示的阴影中,由几何概型概率计算公式知=,1 n4m ∴π=,故选C.n(2)(2017·石家庄调研)在满足不等式组Error!的平面内随机取一点M(x0,y0),设事件A=“y0<2x0”,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是()1 3A. B.4 41 2C. D.3 3答案 B解析作出不等式组Error!的平面区域即△ABC,其面积为4,且事件A=“y0<2x0”表示的区3域为△AOC,其面积为3,所以事件A发生的概率是.4(3)如图,在边长为e(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的正方形中随机撒一粒黄豆,则它落到阴影部分的概率为________.2答案e26解析由题意知,所给图中两阴影部分面积相等,故阴影部分面积为S=2ʃ10(e-e x)d x=2(e x-e x)|10=2[e-e-(0-1)]=2.又该正方形的面积为e2,2故由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可得所求概率为.e2题型三与体积有关的几何概型典例(1)已知正三棱锥S—ABC的底面边长为4,高为3,在正三棱锥内任取一点P,使得1V P—ABC< V S—ABC的概率是()27 3A. B.8 41 1C. D.2 4答案 A解析当P在三棱锥的三条侧棱的中点所在的平面及下底面构成的正三棱台内时符合要求,由几何概型知,1 7P=1-=.8 8(2)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在正方体内随机取点M,则使四棱锥M—ABCD的1体积小于的概率为________.61答案2解析过点M作平面RS∥平面AC,则两平面间的距离是四棱锥M—ABCD的高,显然点M在平1 面RS上任意位置时,四棱锥M—ABCD的体积都相等.若此时四棱锥M—ABCD的体积等于,只61 1 1 1 1要M在截面以下即可小于,当V M—ABCD=时,即×1×1×h=,解得h=,即点M到底面ABCD6 6 3 6 211 × 1 ×2 1的距离,所以所求概率P==.1 × 1 × 1 2思维升华求解与体积有关的几何概型的注意点对于与体积有关的几何概型问题,关键是计算问题的总体积(总空间)以及事件的体积(事件空间),对于某些较复杂的也可利用其对立事件去求.跟踪训练(2017·湖南长沙四县联考)如图,在一个棱长为2的正方体鱼缸内放入一个倒置的7无底圆锥形容器,圆锥的底面圆周与鱼缸的底面正方形相切,圆锥的顶点在鱼缸的缸底上,现在向鱼缸内随机地投入一粒鱼食,则“鱼食能被鱼缸内在圆锥外面的鱼吃到”的概率是()ππππA.1- B. C. D.1-4 12 4 12答案 A解析鱼缸底面正方形的面积为22=4,圆锥底面圆的面积为π.所以“鱼食能被鱼缸内在圆π 锥外面的鱼吃到”的概率是1-,故选A.4几何概型中的“测度”典例(1)在等腰Rt△ABC中,∠C=90°,在直角边BC上任取一点M,则∠CAM<30°的概率是________.1(2)在长为1的线段上任取两点,则这两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的概率为()21 1 3 7A. B. C. D.4 2 4 8错解展示:(1)∵∠C=90°,∠CAM=30°,30° 1∴所求概率为=.90° 31 1(2)当两点之间线段长为时,占长为1的线段的一半,故所求概率为.2 21 错误答案(1) (2)B3现场纠错解析(1)∵点M在直角边BC上是等可能出现的,∴“测度”是长度.设直角边长为a,3a3 3则所求概率为=.a 3(2)设任取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x,y,则0≤x≤1,且0≤y≤1.81由题意知|x-y|< ,所以所求概率为21 1 11-2 ×××2 2 2 3P==.1 43 答案(1) (2)C3纠错心得(1)在线段上取点,则点在线段上等可能出现;在角内作射线,则射线在角内的分布等可能.(2)两个变量在某个范围内取值,对应的“测度”是面积.1.如图所示,半径为3的圆中有一封闭曲线围成的阴影区域,在圆中随机扔一粒豆子,它落在1阴影区域内的概率是,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3πA. B.πC.2πD.3π3答案 DS 1 解析设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且圆的面积S′=π·32=9π.由几何概型的概率,得=,S′ 3 则S=3π.2.设复数z=(x-1)+y i(x,y∈R),若|z|≤1,则y≥x的概率为()3 1 1 1A. +B. -4 2π 4 2π1 1 1 1C. -D. +2 π 2 π答案 B解析由|z|≤1可得(x-1)2+y2≤1,表示以(1,0)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及其内部,满足y≥x的部分为如图阴影部分所示,由几何概型概率公式可得所求概率为91 1 π 1π× 12-× 12 -4 2 4 2 1 1P===-.π× 12 π 4 2π→→→3.(2018·石家庄模拟)已知P是△ABC所在平面内一点,PB+PC+2PA=0,现将一粒黄豆随机撒在△ABC内,则黄豆落在△PBC内的概率是()1 12 1A. B. C. D.4 3 3 2答案 D解析以PB,PC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PBDC,→→→→→→则PB+PC=PD,因为PB+PC+2PA=0,→→→→→所以PB+PC=-2PA,得PD=-2PA,1由此可得,P是△ABC边BC上的中线AO的中点,点P到BC的距离等于A到BC距离的,21 所以S△PBC=S△ABC,2S△PBC 1所以将一粒黄豆随机撒在△ABC内,黄豆落在△PBC内的概率为=,故选D.S△ABC 24.已知函数f(x)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向图中的矩形区域内随机投出100粒豆子,记下落入阴影区域的豆子数.通过10次这样的试验,算得落入阴影区域的豆子的平均数约为39,由此可估计ʃ10f(x)d x的值约为()61 39A. B.100 10010 117C. D.100 100答案 D解析ʃ10f(x)d x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S.S39 117因为=,所以S=.3 100 10015.在区间[0,2]上随机地取一个数x,则事件“-1≤log (x+2 )≤1”发生的概率为()12103 2 1 1 A. B. C. D.4 3 3 4 答案 A111解析 由-1≤log (x +2 )≤1,得 ≤x + ≤2,1 2 223 得 0≤x ≤ . 2由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得所求概率 3-0 2 3 P = = . 2-0 46.(2017·武昌质检)如图,矩形 ABCD 的四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A (0,-1),B (π,-1),C (π,1),D (0,1),正弦曲线 f (x )=sin x 和余弦曲线 g (x )=cos x 在矩形 ABCD 内交于点 F ,向矩形 ABCD 区域内随机投掷一点,则该点落在阴影区域内的概率是( )1+ 2 1+ 2 1 1 A. B. C. D. π 2π π 2π 答案 B解析 根据题意,可得曲线 y =sin x 与 y =cos x 围成的区域的面积为π π4(sin x -cos x )d x22=(-cos x -sin x )|π =1-(-2)=1+ 2.又矩形 ABCD 的面积为 2π,由几何概型概率公 - π 241+ 2 式得该点落在阴影区域内的概率是 .故选 B. 2π7.(2017·江苏)记函数 f (x )= 6+x -x 2的定义域为 D .在区间[-4,5]上随机取一个数 x ,则x ∈D 的概率是________.5 答案 9解析 设事件“在区间[-4,5]上随机取一个数 x ,则 x ∈D ”为事件 A ,由 6+x -x 2≥0,解得- 2≤x ≤3, ∴D =[-2,3].如图,区间[-4,5]的长度为 9,定义域 D 的长度为 5,115 ∴P (A )= . 9S8.如图,在面积为 S 的矩形 ABCD 内任取一点 P ,则△PBC 的面积小于 的概率为________.41 答案 2解析 如图,设△PBC 的边 BC 上的高为 PF ,线段 PF 所在的直线交 AD 于点 E ,当△PBC 的面积 S1 1 1等于 时, BC ·PF = BC ·EF ,所以 PF = EF .过点 P 作 GH 平行于 BC 交 AB 于点 G ,交 CD 于点 4 2 4 2SH ,则满足条件“△PBC 的面积小于 ”的点 P 落在矩形区域 GBCH 内.4S S设“△PBC 的面积小于 ”为事件 A ,则构成事件 A 的区域的面积为 ,而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 4 2S2 1 成的区域面积为 S ,所以由几何概型概率的计算公式得 P (A )= = . S 2 S 1 所以△PBC 的面积小于 的概率是 . 4 29.如图,在长方体 ABCD —A 1B 1C 1D 1中,有一动点在此长方体内随机运动,则此动点在三棱锥A —A 1BD 内的概率为______.1 答案 6解析 因为 V1 A - A B D = -=AA 1×S △ABDVA ABD3111 1= ×AA 1×S 矩形 ABCD = V 长方体, 6 6 1 故所求概率为 = . V 长方体 61210.正方形的四个顶点A(-1,-1),B(1,-1),C(1,1),D(-1,1)分别在抛物线y=-x2和y=x2上,如图所示.若将一个质点随机投入到正方形ABCD中,则质点落在图中阴影区域的概率是______.2答案3解析正方形内空白部分面积为ʃ-11[ x 2-(-x 2)]d x2 2 2 4(-3 )=,=ʃ-112x2d x=·x3| =3--113 34 8阴影部分面积为2×2-=,3 383 2所以所求概率为=.4 311.在区间[-π,π]内随机取出两个数分别记为a,b,求函数f(x)=x2+2ax-b2+π2有零点的概率.解由函数f(x)=x2+2ax-b2+π2有零点,可得Δ=(2a)2-4(-b2+π2)≥0,整理得a2+b2≥π2,如图所示,(a,b)可看成坐标平面上的点,试验的全部结果构成的区域为Ω={(a,b)|-π≤a≤π,-π≤b≤π},其面积SΩ=(2π)2=4π2.事件A表示函数f(x)有零点,所构成的区域为M={(a,b)|a2+b2≥π2},即图中阴影部分,其面积为S M=4π2-π3,S M 4π2-π3 π故P(A)===1-.SΩ4π2 412.已知向量a=(-2,1),b=(x,y).(1)若x,y分别表示将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六个面的点数分别为1,2,3,4,5,6)先后抛掷两次时第一次、第二次出现的点数,求满足a·b=-1的概率;(2)若x,y在连续区间[1,6]上取值,求满足a·b<0的概率.解(1)将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先后抛掷两次,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总数为6×6=36,13由a·b=-1,得-2x+y=-1,所以满足a·b=-1的基本事件为(1,1),(2,3),(3,5),共3个.3 1故满足a·b=-1的概率为=.36 12(2)若x,y在连续区间[1,6]上取值,则全部基本事件的结果为Ω={(x,y)|1≤x≤6,1≤y≤6}.满足a·b<0的基本事件的结果为A={(x,y)|1≤x≤6,1≤y≤6且-2x+y<0}.画出图像如图所示,矩形的面积为S矩形=25,1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阴影=25-×2×4=21,221故满足a·b<0的概率为.2513.如图,在圆心角为直角的扇形OAB中,分别以OA,OB为直径作两个半圆.在扇形OAB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是()2A.1-π1 1B. -2 π2C.π1D.π答案 A解析设分别以OA,OB为直径的两个半圆交于点C,OA的中点为D,如图,连接OC,DC. 不妨令OA=OB=2,14则OD=DA=DC=1.π 1 π 1在以OA为直径的半圆中,空白部分面积S1=+×1×1-×1×1)=1,2 ( -44 2所以整体图形中空白部分面积S2=2.1又因为S扇形OAB=×π×22=π,4所以阴影部分面积为S3=π-2.π-2 2所以P==1-.ππ14.已知关于x的二次函数f(x)=ax2-4bx+1.设点(a,b)是区域Error!内的一点,求函数y=f(x)在区间[1,+∞)上是增函数的概率.2b解∵函数f(x)=ax2-4bx+1的图像的对称轴为直线x=,a要使f(x)=ax2-4bx+1在区间[1,+∞)上为增函数,2b 当且仅当a>0且≤1,a即2b≤a.如图所示,事件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的区域为Error!,构成所求事件的区域为三角形部分(阴影部分).16 8由Error!得交点坐标为( ,,3)31 8× 8 ×2 3 1故所求事件的概率为P==.1 3× 8 × 82115.在区间[0,1]上随机取两个数x,y,记p1为事件“x+y≥”的概率,p2为事件“|x-y|≤21 1”的概率,p3为事件“xy≤”的概率,则()2 215A.p1<p2<p3 B.p2<p3<p1C.p3<p1<p2 D.p3<p2<p1答案 B1解析因为x,y∈[0,1],所以事件“x+y≥”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1)阴影部分S1,事件“|x21 1-y|≤”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2)阴影部分S2,事件“xy≤”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3)阴影部2 2分S3,由图知,阴影部分的面积满足S2<S3<S1,正方形的面积为1×1=1,根据几何概型公式可得p2<p3<p1.16.甲、乙两船驶向一个不能同时停泊两艘船的码头,它们在一昼夜内到达该码头的时刻是等可能的.如果甲船停泊时间为1h,乙船停泊时间为2h,求它们中的任意一艘都不需要等待码头空出的概率.解设甲、乙两艘船到达码头的时刻分别为x与y,记事件A为“两船都不需要等待码头空出”,则0≤x≤24,0≤y≤24,要使两船都不需要等待码头空出,当且仅当甲比乙早到达1 h以上或乙比甲早到达2 h以上,即y-x≥1或x-y≥2.故所求事件构成集合A={(x,y)|y-x≥1或x-y≥2,x∈[0,24],y∈[0,24]}.A为图中阴影部分,全部结果构成集合Ω为边长是24的正方形及其内部.1 124-1 2 ×+24-2 2 ×A的面积 2 2 506.5 1 013所求概率为P(A)====.Ω的面积242 576 1 15216。

2019高考大一轮复习数学人教A版全国用课件:第十二章 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2-3

2019高考大一轮复习数学人教A版全国用课件:第十二章 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2-3


3 2 2 1 解析 ∵P(A)=8,P(B)=8,P(C)=6,P(D)=3,
∴P(A)>P(C)=P(D)>P(B).
1
2
3
4
5
6
解析
答案
0≤x≤2, 4.[P146B 组 T4] 设不等式组 表示的平面区域为 D, 在区域 D 0≤y≤2
内随机取一个点,则此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大于 2 的概率是 π A.4 π-2 B. 2 π C.6 4-π D. 4 机的,则他等车时
间不超过10分钟的概率是
1 A.3
1 B.2 √
2 C.3
3 D.4
解析
答案
2.如图,四边形 ABCD 为矩形,AB= 3,BC=1,以 A 为圆心,1 为半 径作四分之一个圆弧 DE ,在∠DAB 内任作射线 AP,则射线 AP 与线段 1 BC 有公共点的概率为___. 3
解析
因为在∠DAB内任作射线AP,所以它的所有等可能事件所在
的区域 H 是 ∠DAB ,当射线 AP 与线段 BC 有公共点时,射线 AP 落在 ∠CAB内,则区域H为∠CAB,所以射线AP与线段BC有公共点的概 率为 ∠CAB 30° 1
= = . ∠DAB 90° 3
解析
答案
3.在区间 [0,5]上随机地选择一个数 p ,则方程 x2+ 2px +3p- 2= 0 有 两个
确定的平面区域记为 Ω1 ,由不等式组
事件D发生的区域μD=90°-75°=15°,
构成事件总的区域μΩ=90°,
μD 15° 1 所以 P(D)=μ =90° =6. Ω
1 2 3 4 5 6
解析
答案
题型分类
深度剖析

2019高考数学人教A版理科一轮复习课件:第12章 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第3讲

2019高考数学人教A版理科一轮复习课件:第12章 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第3讲

2 2 解得3<p≤1 或 p≥2,结合 p∈[0,5]得 p∈3,1∪[2,5],故 2 1- +(5-2) 3
所求概率为
5
2 =3.
(2)当 AM=AC 时,△ACM 为以 A 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 180°-45° ∠ACM= =67.5°.当∠ACM<67.5°时,AM<AC, 2 ∠ACM的度数 67.5° 3 所以 AM 小于 AC 的概率 P= = =4. ∠ACB的度数 90°
1

≤1”发生的概率为( 3 A. 4
解析
) 1 C. 3
1
2 B. 3

1 D. 4
1 1 1 由 - 1≤log x+2 ≤ 1 ,得 2 ≤ x + 2 ≤ 2 ,解 得 2
1 3 1 0≤x≤2, 所以事件“-1≤log x+2≤1” 发生的概率为 2
3 2 3 2=4,故选 A.
答案 A
3.(2016· 西宁复习检测 ) 已知球 O 内切于棱长为 2 的正方体,
若在正方体内任取一点,则这一点不在球内的概率为
________.
4π 解析 由题意知球的半径为 1,其体积为 V 球= 3 ,正方 体的体积为 V 正方体=23=8, 则这一点不在球内的概率 P= 4π π 3 1- 8 =1- 6 .
1 答案 6
规律方法
对于基本事件为空间的几何概型,要
根据空间几何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把概率计算转 化为空间几何体的体积计算.
【训练 2】 在体积为 V 的三棱锥 S-ABC 的棱 AB 上任取一点 P, 2 V 3 则三棱锥 S-APC 的体积大于 3 的概率是________.
【训练 1】 (1)(2015· 信阳二模)设 A 为圆周上一点,在圆周上等 可能地任取一点与 A 连接,则弦长超过半径的 2倍的概率是 ( 3 A.4 ) 1 B.2 1 C.3 3 D.5

2019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江苏专版文档:第十二章 概

2019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江苏专版文档:第十二章 概

§12.4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考情考向分析 以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的概念为主,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离散型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求法.在高考中常以解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难度多为中低档.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1)随着试验结果变化而变化的变量叫做随机变量,常用字母X ,Y ,ξ,η,…表示,所有取值可以一一列出的随机变量叫做离散型随机变量.(2)一般地,若离散型随机变量X 可能取的不同值为x 1,x 2,…,x i ,…,x n ,X 取每一个值x i (i =1,2,…,n )的概率P (X =x i )=p i ,则称表为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表. (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的性质: ①p i ≥0,i =1,2,…,n ; ②p 1+p 2+…+p i +…+p n =1.离散型随机变量在某一范围内取值的概率等于它取这个范围内各个值的概率之和. 2.两点分布如果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表为其中0<p <1,则称离散型随机变量X 服从两点分布. 3.超几何分布一般地,设有N 件产品,其中有M (M ≤N )件次品.从中任取n (n ≤N )件产品,用X 表示取出的n 件产品中次品的件数,那么P (X =r )=C r M C n -rN -MC n N(r =0,1,2,…,l ).即其中l =min{M ,n },且n ≤N ,M ≤N ,n ,M ,N ∈N *.如果一个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具有上表的形式,则称随机变量X 服从超几何分布.题组一 思考辨析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抛掷均匀硬币一次,出现正面的次数是随机变量.( √ )(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描述了由这个随机变量所刻画的随机现象.( √ ) (3)某人射击时命中的概率为0.5,此人射击三次命中的次数X 服从两点分布.( × ) (4)从4名男演员和3名女演员中选出4名,其中女演员的人数X 服从超几何分布.( √ ) (5)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中,随机变量取各个值的概率之和可以小于1.( × ) (6)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各个可能值表示的事件是彼此互斥的.( √ ) 题组二 教材改编2.[P52练习T3]设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如下:则p =________. 答案 14解析 由概率分布的性质知,112+16+13+16+p =1,∴p =1-34=14.3.[P49例1]有一批产品共12件,其中次品3件,每次从中任取一件,在取到合格品之前取出的次品数X 的所有可能取值是____________. 答案 0,1,2,3解析 因为次品共有3件,所以在取到合格品之前取到次品数为0,1,2,3. 题组三 易错自纠4.袋中有3个白球、5个黑球,从中任取2个,可以作为随机变量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至少取到1个白球; ②至多取到1个白球; ③取到白球的个数;④取到的球的个数.解析 ①②表述的都是随机事件;④是确定的值2,并不随机;③是随机变量,可能取值为0,1,2.5.随机变量X 等可能取值1,2,3,…,n ,如果P (X <4)=0.3,则n =________. 答案 10解析 由P (X <4)=P (X =1)+P (X =2)+P (X =3)=1n +1n +1n =3n=0.3,得n =10.6.一盒中有12个乒乓球,其中9个新的、3个旧的,从盒中任取3个球来用,用完后装回盒中,此时盒中旧球个数X 是一个随机变量,则P (X =4)的值为______. 答案27220解析 由题意知取出的3个球必为2个旧球、1个新球,故P (X =4)=C 23C 19C 312=27220.题型一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的性质1.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规律为P (X =n )=an (n +1)(n =1,2,3,4),其中a 是常数,则P ⎝⎛⎭⎫12<X <52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56解析 ∵P (X =n )=an (n +1)(n =1,2,3,4),∴a 2+a 6+a 12+a 20=1,∴a =54, ∴P ⎝⎛⎭⎫12<X <52=P (X =1)+P (X =2) =54×12+54×16=56. 2.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为求2X +1的概率分布. 解 由概率分布的性质知,0.2+0.1+0.1+0.3+m =1,得m =0.3.从而2X+1的概率分布为引申探究1.若题2中条件不变,求随机变量η=|X-1|的概率分布.解由题2知m=0.3,列表为∴P(η=1)=P(X=0)+P(X=2)=0.2+0.1=0.3,P(η=0)=P(X=1)=0.1,P(η=2)=P(X=3)=0.3,P(η=3)=P(X=4)=0.3.故η=|X-1|的概率分布为2.若题2中条件不变,求随机变量η=X2的概率分布.解依题意知η的值为0,1,4,9,16.列表为从而η=X2的概率分布为思维升华(1)利用概率分布中各概率之和为1可求参数的值,此时要注意检验,以保证每个概率值均为非负数.(2)求随机变量在某个范围内的概率时,根据概率分布,将所求范围内各随机变量对应的概率相加即可,其依据是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题型二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的求法命题点1 与排列、组合有关的概率分布的求法典例 (2017·山东改编)在心理学研究中,常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评价不同心理暗示对人的影响,具体方法如下:将参加试验的志愿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接受甲种心理暗示,另一组接受乙种心理暗示,通过对比这两组志愿者接受心理暗示后的结果来评价两种心理暗示的作用.现有6名男志愿者A 1,A 2,A 3,A 4,A 5,A 6和4名女志愿者B 1,B 2,B 3,B 4,从中随机抽取5人接受甲种心理暗示,另5人接受乙种心理暗示. (1)求接受甲种心理暗示的志愿者中包含A 1但不包含B 1的概率; (2)用X 表示接受乙种心理暗示的女志愿者人数,求X 的概率分布. 解 (1)记接受甲种心理暗示的志愿者中包含A 1但不包含B 1的事件为M , 则P (M )=C 48C 510=518.(2)由题意知,X 可取的值为0,1,2,3,4,则 P (X =0)=C 56C 510=142,P (X =1)=C 46C 14C 510=521,P (X =2)=C 36C 24C 510=1021,P (X =3)=C 26C 34C 510=521,P (X =4)=C 16C 44C 510=142.因此X 的概率分布为命题点2 与互斥事件有关的概率分布的求法典例 已知2件次品和3件正品混放在一起,现需要通过检测将其区分,每次随机检测一件产品,检测后不放回,直到检测出2件次品或者检测出3件正品时检测结束. (1)求第一次检测出的是次品且第二次检测出的是正品的概率;(2)已知每检测一件产品需要费用100元,设X 表示直到检测出2件次品或者检测出3件正品时所需要的检测费用(单位:元),求X 的概率分布.解 (1)记“第一次检测出的是次品且第二次检测出的是正品”为事件A ,则P (A )=A 12A 13A 25=310.(2)X 的可能取值为200,300,400. P (X =200)=A 22A 25=110,P (X =300)=A 33+C 12C 13A 22A 35=310, P (X =400)=1-P (X =200)-P (X =300) =1-110-310=35.故X 的概率分布为命题点3 与独立事件(或独立重复试验)有关的概率分布的求法典例 设某人有5发子弹,他向某一目标射击时,每发子弹命中目标的概率为23.若他连续两发命中或连续两发不中则停止射击,否则将子弹打完. (1)求他前两发子弹只命中一发的概率; (2)求他所耗用的子弹数X 的概率分布.解 记“第k 发子弹命中目标”为事件A k ,则A 1,A 2,A 3,A 4,A 5相互独立,且P (A k )=23,P (A k )=13,k =1,2,3,4,5.(1)方法一 他前两发子弹只命中一发的概率为 P (A 1A 2)+P (A 1A 2)=P (A 1)P (A 2)+P (A 1)P (A 2) =23×13+13×23=49. 方法二 由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计算公式知,他前两发子弹只命中一发的概率为P =C 12×23×13=49. (2)X 的所有可能值为2,3,4,5. P (X =2)=P (A 1A 2)+P (A 1 A 2) =23×23+13×13=59, P (X =3)=P (A 1A 2 A 3)+P (A 1A 2A 3)=23×⎝⎛⎭⎫132+13×⎝⎛⎭⎫232=29, P (X =4)=P (A 1A 2A 3A 4)+P (A 1A 2A 3 A 4) =⎝⎛⎭⎫233×13+⎝⎛⎭⎫133×23=1081,P (X =5)=P (A 1A 2A 3A 4)+P (A 1A 2A 3A 4) =⎝⎛⎭⎫232×⎝⎛⎭⎫132+⎝⎛⎭⎫132×⎝⎛⎭⎫232=881. 故X 的概率分布为思维升华 求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的步骤 (1)理解X 的意义,写出X 可能取的全部值; (2)求X 取每个值的概率; (3)写出X 的概率分布.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的关键是求随机变量所取值对应的概率,在求解时,要注意应用计数原理、古典概型等知识.跟踪训练 连续抛掷同一颗均匀的骰子,令第i 次得到的点数为a i ,若存在正整数k ,使a 1+a 2+…+a k =6,则称k 为你的幸运数字. (1)求你的幸运数字为3的概率;(2)若k =1,则你的得分为6分;若k =2,则你的得分为4分;若k =3,则你的得分为2分;若抛掷三次还没找到你的幸运数字,则记0分,求得分ξ的概率分布.解 (1)设“连续抛掷3次骰子,和为6”为事件A ,则它包含事件A 1,A 2,A 3,其中A 1:三次恰好均为2;A 2:三次中恰好为1,2,3各一次;A 3:三次中有两次均为1,一次为4. A 1,A 2,A 3为互斥事件,则P (A )=P (A 1)+P (A 2)+P (A 3)=C 33⎝⎛⎭⎫163+C 13·16·C 12·16·C 11·16+C 23⎝⎛⎭⎫162·16=5108. (2)由已知得ξ的可能取值为6,4,2,0,P (ξ=6)=16,P (ξ=4)=⎝⎛⎭⎫162+2×C 12×16×16=536, P (ξ=2)=5108,P (ξ=0)=1-16-536-5108=3554.故ξ的概率分布为题型三 超几何分布典例 某外语学校的一个社团中有7名同学,其中2人只会法语,2人只会英语,3人既会法语又会英语,现选派3人到法国的学校交流访问.求: (1)在选派的3人中恰有2人会法语的概率;(2)在选派的3人中既会法语又会英语的人数X 的概率分布. 解 (1)设事件A :选派的3人中恰有2人会法语,则P (A )=C 25C 12C 37=47.(2)由题意知,X 服从超几何分布,X 的可能取值为0,1,2,3, P (X =0)=C 34C 37=435,P (X =1)=C 24C 13C 37=1835,P (X =2)=C 14C 23C 37=1235,P (X =3)=C 33C 37=135,∴X 的概率分布为思维升华 (1)超几何分布的两个特点 ①超几何分布是不放回抽样问题; ②随机变量为抽到的某类个体的个数. (2)超几何分布的应用条件 ①两类不同的物品(或人、事); ②已知各类对象的个数; ③从中抽取若干个个体.跟踪训练 PM2.5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入肺颗粒物.根据现行国家标准GB3095-2012,PM2.5日均值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为一级;在35微克/立方米~75微克/立方米之间空气质量为二级;在75微克/立方米以上空气质量为超标.从某自然保护区2017年全年每天的PM2.5监测数据中随机地抽取10天的数据作为样本,监测值频数如下表所示:(1)从这10天的PM2.5日均值监测数据中,随机抽出3天,求恰有一天空气质量达到一级的概率;(2)从这10天的数据中任取3天数据,记ξ表示抽到PM2.5监测数据超标的天数,求ξ的概率分布.解 (1)记“从10天的PM2.5日均值监测数据中,随机抽出3天,恰有一天空气质量达到一级”为事件A ,则P (A )=C 13C 27C 310=2140.(2)由条件知,ξ服从超几何分布,其中N =10,M =3,n =3,且随机变量ξ的可能取值为0,1,2,3.P (ξ=k )=C k 3·C 3-k7C 310(k =0,1,2,3).∴P (ξ=0)=C 03C 37C 310=724,P (ξ=1)=C 13C 27C 310=2140,P (ξ=2)=C 23C 17C 310=740,P (ξ=3)=C 33C 07C 310=1120.故ξ的概率分布为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典例 某射手有5发子弹,射击一次命中的概率为0.9.如果命中就停止射击,否则一直到子弹用尽,求耗用子弹数ξ的概率分布.错解展示:现场纠错解由题意知ξ的取值为1,2,3,4,5,P(ξ=1)=0.9,P(ξ=2)=0.1×0.9=0.09,P(ξ=3)=0.1×0.1×0.9=0.009,P(ξ=4)=0.13×0.9=0.000 9,P(ξ=5)=0.14=0.000 1.∴ξ的概率分布为纠错心得(1)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要弄清变量的取值,还要清楚变量的每个取值对应的事件及其概率.(2)验证随机变量的概率和是否为1.。

2019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人教B版全国通用文档:第十

2019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人教B版全国通用文档:第十

§12.4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1.离散型随机变量如果随机变量X 的所有可能的取值都能一一列举出来,则称X 为离散型随机变量. 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性质 (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若离散型随机变量X 所有可能取的值为x 1,x 2,…,x i ,…,x n ,X 取每一个值x i (i =1,2,…,n )的概率为p 1,p 2,…,p n ,则表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或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 (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性质:①p i ≥0_(i =1,2,3,…,n );②p 1+p 2+…+p n =1; ③P (x i ≤x ≤x j )=p i +p i +1+…+p j . 3.常见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1)二点分布如果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其中0<p <1,q =1-p ,则称离散型随机变量X 服从参数为p 的二点分布. (2)超几何分布设有总数为N 件的两类物品,其中一类有M 件,从所有物品中任取n 件(n ≤N ),这n 件中所含这类物品件数X 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当X =m 时的概率为P (X =m )=C m M C n -m N -MC n N(0≤m ≤l ,l 为n 和M 中较小的一个),称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这种形式的概率分布为超几何分布,也称X 服从参数为N ,M ,n 的超几何分布.题组一 思考辨析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抛掷均匀硬币一次,出现正面的次数是随机变量.( √ )(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描述了由这个随机变量所刻画的随机现象.( √ ) (3)某人射击时命中的概率为0.5,此人射击三次命中的次数X 服从两点分布.( × ) (4)从4名男演员和3名女演员中选出4名,其中女演员的人数X 服从超几何分布.( √ ) (5)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中,随机变量取各个值的概率之和可以小于1.( × ) (6)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各个可能值表示的事件是彼此互斥的.( √ ) 题组二 教材改编2.设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如下:则p 为( ) A.16 B.13 C.14 D.112 答案 C解析 由分布列的性质知,112+16+13+16+p =1, ∴p =1-34=14.3.有一批产品共12件,其中次品3件,每次从中任取一件,在取到合格品之前取出的次品数X 的所有可能取值是____________. 答案 0,1,2,3解析 因为次品共有3件,所以在取到合格品之前取到次品数为0,1,2,3.4.设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则P (|X -3|=1)=________. 答案512解析 由13+m +14+16=1,解得m =14,P (|X -3|=1)=P (X =2)+P (X =4) =14+16=512. 题组三 易错自纠5.袋中有3个白球、5个黑球,从中任取2个,可以作为随机变量的是( ) A .至少取到1个白球 B .至多取到1个白球 C .取到白球的个数 D .取到的球的个数 答案 C解析 选项A ,B 表述的都是随机事件;选项D 是确定的值2,并不随机;选项C 是随机变量,可能取值为0,1,2.6.随机变量X 等可能取值1,2,3,…,n ,如果P (X <4)=0.3,则n =________. 答案 10解析 由P (X <4)=P (X =1)+P (X =2)+P (X =3)=1n +1n +1n =3n=0.3,得n =10.7.一盒中有12个乒乓球,其中9个新的、3个旧的,从盒中任取3个球来用,用完后装回盒中,此时盒中旧球个数X 是一个随机变量,则P (X =4)的值为______. 答案27220解析 由题意知取出的3个球必为2个旧球、1个新球,故P (X =4)=C 23C 19C 312=27220.题型一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性质1.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规律为P (X =n )=an (n +1)(n =1,2,3,4),其中a 是常数,则P ⎝⎛⎭⎫12<X <52的值为( ) A.23 B.34 C.45 D.56 答案 D解析 ∵P (X =n )=a n (n +1)(n =1,2,3,4),∴a 2+a 6+a 12+a 20=1,∴a =54, ∴P ⎝⎛⎭⎫12<X <52=P (X =1)+P (X =2) =54×12+54×16=56. 2.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求2X +1的分布列. 解 由分布列的性质知,0.2+0.1+0.1+0.3+m =1,得m =0.3. 列表为从而2X +1的分布列为引申探究1.若题2中条件不变,求随机变量η=|X -1|的分布列. 解 由题2知m =0.3,列表为∴P (η=1)=P (X =0)+P (X =2)=0.2+0.1=0.3, P (η=0)=P (X =1)=0.1,P (η=2)=P (X =3)=0.3,P(η=3)=P(X=4)=0.3.故η=|X-1|的分布列为2.若题2中条件不变,求随机变量η=X2的分布列.解依题意知η的值为0,1,4,9,16.列表为从而η=X2的分布列为思维升华(1)利用分布列中各概率之和为1可求参数的值,此时要注意检验,以保证每个概率值均为非负数.(2)求随机变量在某个范围内的概率时,根据分布列,将所求范围内各随机变量对应的概率相加即可,其依据是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题型二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求法命题点1与排列、组合有关的分布列的求法典例(2017·山东改编)在心理学研究中,常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评价不同心理暗示对人的影响,具体方法如下:将参加试验的志愿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接受甲种心理暗示,另一组接受乙种心理暗示,通过对比这两组志愿者接受心理暗示后的结果来评价两种心理暗示的作用.现有6名男志愿者A1,A2,A3,A4,A5,A6和4名女志愿者B1,B2,B3,B4,从中随机抽取5人接受甲种心理暗示,另5人接受乙种心理暗示.(1)求接受甲种心理暗示的志愿者中包含A1但不包含B1的概率;(2)用X表示接受乙种心理暗示的女志愿者人数,求X的分布列.解(1)记接受甲种心理暗示的志愿者中包含A1但不包含B1的事件为M,则P(M)=C48C510=5 18.(2)由题意知,X可取的值为0,1,2,3,4,则P (X =0)=C 56C 510=142,P (X =1)=C 46C 14C 510=521,P (X =2)=C 36C 24C 510=1021,P (X =3)=C 26C 34C 510=521,P (X =4)=C 16C 44C 510=142.因此X 的分布列为命题点2 与互斥事件有关的分布列的求法典例 已知2件次品和3件正品混放在一起,现需要通过检测将其区分,每次随机检测一件产品,检测后不放回,直到检测出2件次品或者检测出3件正品时检测结束. (1)求第一次检测出的是次品且第二次检测出的是正品的概率;(2)已知每检测一件产品需要费用100元,设X 表示直到检测出2件次品或者检测出3件正品时所需要的检测费用(单位:元),求X 的分布列.解 (1)记“第一次检测出的是次品且第二次检测出的是正品”为事件A ,则P (A )=A 12A 13A 25=310.(2)X 的可能取值为200,300,400. P (X =200)=A 22A 25=110,P (X =300)=A 33+C 12C 13A 22A 35=310, P (X =400)=1-P (X =200)-P (X =300) =1-110-310=35.故X 的分布列为命题点3 与独立事件(或独立重复试验)有关的分布列的求法典例 设某人有5发子弹,他向某一目标射击时,每发子弹命中目标的概率为23.若他连续两发命中或连续两发不中则停止射击,否则将子弹打完.(1)求他前两发子弹只命中一发的概率; (2)求他所耗用的子弹数X 的分布列.解 记“第k 发子弹命中目标”为事件A k ,则A 1,A 2,A 3,A 4,A 5相互独立,且P (A k )=23,P (A k )=13,k =1,2,3,4,5.(1)方法一 他前两发子弹只命中一发的概率为 P (A 1A 2)+P (A 1A 2)=P (A 1)P (A 2)+P (A 1)P (A 2) =23×13+13×23=49. 方法二 由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计算公式知,他前两发子弹只命中一发的概率为P =C 12×23×13=49. (2)X 的所有可能值为2,3,4,5. P (X =2)=P (A 1A 2)+P (A 1 A 2) =23×23+13×13=59, P (X =3)=P (A 1A 2 A 3)+P (A 1A 2A 3) =23×⎝⎛⎭⎫132+13×⎝⎛⎭⎫232=29, P (X =4)=P (A 1A 2A 3A 4)+P (A 1A 2A 3 A 4) =⎝⎛⎭⎫233×13+⎝⎛⎭⎫133×23=1081,P (X =5)=P (A 1A 2A 3A 4)+P (A 1A 2A 3A 4) =⎝⎛⎭⎫232×⎝⎛⎭⎫132+⎝⎛⎭⎫132×⎝⎛⎭⎫232=881. 故X 的分布列为思维升华 求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的步骤 (1)理解X 的意义,写出X 可能取的全部值; (2)求X 取每个值的概率; (3)写出X 的分布列.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关键是求随机变量所取值对应的概率,在求解时,要注意应用计数原理、古典概型等知识.跟踪训练 (2017·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连续抛掷同一颗均匀的骰子,令第i 次得到的点数为a i ,若存在正整数k ,使a 1+a 2+…+a k =6,则称k 为你的幸运数字. (1)求你的幸运数字为3的概率;(2)若k =1,则你的得分为6分;若k =2,则你的得分为4分;若k =3,则你的得分为2分;若抛掷三次还没找到你的幸运数字,则记0分,求得分ξ的分布列.解 (1)设“连续抛掷3次骰子,和为6”为事件A ,则它包含事件A 1,A 2,A 3,其中A 1:三次恰好均为2;A 2:三次中恰好为1,2,3各一次;A 3:三次中有两次均为1,一次为4. A 1,A 2,A 3为互斥事件,则P (A )=P (A 1)+P (A 2)+P (A 3)=C 33⎝⎛⎭⎫163+C 13·16·C 12·16·C 11·16+C 23⎝⎛⎭⎫162·16=5108. (2)由已知得ξ的可能取值为6,4,2,0,P (ξ=6)=16,P (ξ=4)=⎝⎛⎭⎫162+2×C 12×16×16=536, P (ξ=2)=5108,P (ξ=0)=1-16-536-5108=3554.故ξ的分布列为题型三 超几何分布典例 (2018·济南模拟)某外语学校的一个社团中有7名同学,其中2人只会法语,2人只会英语,3人既会法语又会英语,现选派3人到法国的学校交流访问.求: (1)在选派的3人中恰有2人会法语的概率;(2)在选派的3人中既会法语又会英语的人数X 的分布列. 解 (1)设事件A :选派的3人中恰有2人会法语,则P (A )=C 25C 12C 37=47.(2)依题意知,X 服从超几何分布,X 的可能取值为0,1,2,3, P (X =0)=C 34C 37=435,P (X =1)=C 24C 13C 37=1835,P (X =2)=C 14C 23C 37=1235,P (X =3)=C 33C 37=135,∴X 的分布列为思维升华 (1)超几何分布的两个特点 ①超几何分布是不放回抽样问题; ②随机变量为抽到的某类个体的个数. (2)超几何分布的应用条件 ①两类不同的物品(或人、事); ②已知各类对象的个数; ③从中抽取若干个个体.跟踪训练 PM2.5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入肺颗粒物.根据现行国家标准GB3095-2012,PM2.5日均值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为一级;在35微克/立方米~75微克/立方米之间空气质量为二级;在75微克/立方米以上空气质量为超标.从某自然保护区2017年全年每天的PM2.5监测数据中随机地抽取10天的数据作为样本,监测值频数如下表所示:(1)从这10天的PM2.5日均值监测数据中,随机抽出3天,求恰有一天空气质量达到一级的概率;(2)从这10天的数据中任取3天数据,记ξ表示抽到PM2.5监测数据超标的天数,求ξ的分布列.解 (1)记“从10天的PM2.5日均值监测数据中,随机抽出3天,恰有一天空气质量达到一级”为事件A ,则P (A )=C 13C 27C 310=2140.(2)依据条件知,ξ服从超几何分布,其中N =10,M =3,n =3,且随机变量ξ的可能取值为0,1,2,3.P (ξ=k )=C k 3·C 3-k7C 310(k =0,1,2,3).∴P (ξ=0)=C 03C 37C 310=724,P (ξ=1)=C 13C 27C 310=2140,P (ξ=2)=C 23C 17C 310=740,P (ξ=3)=C 33C 07C 310=1120.故ξ的分布列为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典例 某射手有5发子弹,射击一次命中的概率为0.9.如果命中就停止射击,否则一直到子弹用尽,求耗用子弹数ξ的分布列. 错解展示:现场纠错解 由题意知ξ的取值为1,2,3,4,5, P (ξ=1)=0.9,P (ξ=2)=0.1×0.9=0.09, P (ξ=3)=0.1×0.1×0.9=0.009, P (ξ=4)=0.13×0.9=0.000 9, P (ξ=5)=0.14=0.000 1. ∴ξ的分布列为纠错心得 (1)随机变量的分布列,要弄清变量的取值,还要清楚变量的每个取值对应的事件及其概率.(2)验证随机变量的概率和是否为1.1.(2017·武汉江夏区模拟)若随机变量η的分布列如下:则当P (η<x )=0.8时,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2 B .1≤x ≤2 C .1<x ≤2 D .1<x <2答案 C解析 由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知P (η<-1)=0.1,P (η<0)=0.3,P (η<1)=0.5,P (η<2)=0.8, 则当P (η<x )=0.8时,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1<x ≤2.2.(2017·邯郸模拟)从4名男生和2名女生中任选3人参加演讲比赛,设随机变量ξ表示所选3人中女生的人数,则P (ξ≤1)等于( ) A.15 B.25 C.35 D.45答案 D解析 P (ξ≤1)=1-P (ξ=2)=1-C 14C 22C 36=45.3.设X 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其分布列为则q 等于( ) A .1B.32±336C.32-336D.32+336答案 C解析 ∵13+2-3q +q 2=1,∴q 2-3q +43=0,解得q =32±336.又由题意知0<q 2<23,∴q =32-336.4.一只袋内装有m 个白球,n -m 个黑球,连续不放回地从袋中取球,直到取出黑球为止,设此时取出了X 个白球,下列概率等于(n -m )A 2mA 3n 的是( ) A .P (X =3) B .P (X ≥2) C .P (X ≤3) D .P (X =2)答案 D解析 由超几何分布知P (X =2)=(n -m )A 2mA 3n. 5.从装有3个白球、4个红球的箱子中,随机取出了3个球,恰好是2个白球、1个红球的概率是( )A.435B.635C.1235D.36343 答案 C解析 如果将白球视为合格品,红球视为不合格品,则这是一个超几何分布问题,故所求概率为P =C 23C 14C 37=1235.6.某班级在2017年国庆节晚会上安排了迎国庆演讲节目,共有6名选手依次演讲,则选手甲不在第一个也不在最后一个演讲的概率为( ) A.16 B.13 C.12 D.23答案 D解析 6名选手依次演讲有A 66种方法,选手甲不在第一个也不在最后一个演讲的安排方法有4A 55,所以6名选手依次演讲,则选手甲不在第一个也不在最后一个演讲的概率为4A 55A 66=23.7.口袋中有5只球,编号为1,2,3,4,5,从中任取3只球,以X 表示取出的球的最大号码,则X 的分布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X 的取值为3,4,5.又P (X =3)=1C 35=0.1,P (X =4)=C 23C 35=0.3,P (X =5)=C 24C 35=0.6.所以X 的分布列为8.袋中有4只红球,3只黑球,从袋中任取4只球,取到1只红球得1分,取到1只黑球得3分,设得分为随机变量ξ,则P (ξ≤6)=________. 答案1335解析 P (ξ≤6)=P (取到3只红球1只黑球)+P (取到4只红球)=C 34C 13C 47+C 44C 47=1335.9.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如下:其中a ,b ,c 成等差数列,则P (|X |=1)=________,公差d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23 ⎣⎡⎦⎤-13,13 解析 ∵a ,b ,c 成等差数列,∴2b =a +c . 又a +b +c =1,∴b =13,∴P (|X |=1)=a +c =23.又a =13-d ,c =13+d ,根据分布列的性质,得0≤13-d ≤23,0≤13+d ≤23,∴-13≤d ≤13.10.在一个口袋中装有黑、白两个球,从中随机取一球,记下它的颜色,然后放回,再取一球,又记下它的颜色,则这两次取出白球数η的分布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η的所有可能值为0,1,2.P (η=0)=C 11C 11C 12C 12=14,P (η=1)=C 11C 11×2C 12C 12=12,P (η=2)=C 11C 11C 12C 12=14.∴η的分布列为11.为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某乒乓球比赛允许不同协会的运动员组队参加.现有来自甲协会的运动员3名,其中种子选手2名;乙协会的运动员5名,其中种子选手3名.从这8名运动员中随机选择4人参加比赛.(1)设A 为事件“选出的4人中恰有2 名种子选手,且这2名种子选手来自同一个协会”,求事件A 发生的概率;(2)设X 为选出的4人中种子选手的人数,求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解 (1)由已知,有P (A )=C 22C 23+C 23C 23C 48=635. 所以,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635. (2)随机变量X 服从超几何分布,X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1,2,3,4.P (X =k )=C k 5C 4-k 3C 48(k =1,2,3,4). P (X =1)=C 15C 33C 48=114,P (X =2)=C 25C 23C 48=37,P (X =3)=C 35C 13C 48=37,P (X =4)=C 45C 03C 48=114.所以,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12.(2017·成都诊断)某高校一专业在一次自主招生中,对20名已经选拔入围的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测试,结果如下表:由于部分数据丢失,只知道从这20名参加测试的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人,抽到语言表达能力优秀或逻辑思维能力优秀的学生的概率为25.(1)从参加测试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学生中任意抽取2名,求其中至少有一名逻辑思维能力优秀的学生的概率;(2)从参加测试的20名学生中任意抽取2名,设语言表达能力优秀或逻辑思维能力优秀的学生人数为X ,求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解 (1)用A 表示“从这20名参加测试的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人,抽到语言表达能力优秀或逻辑思维能力优秀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优秀或逻辑思维能力优秀的学生共有(6+n )名, ∴P (A )=6+n 20=25,解得n =2,∴m =4,用B 表示“从参加测试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学生中任意抽取2名,其中至少有一名逻辑思维能力优秀的学生”,∴P (B )=1-C 26C 29=712.(2)随机变量X 服从超几何分布,X 的可能取值为0,1,2.∵在20名学生中,语言表达能力优秀或逻辑思维能力优秀的学生共有8名, ∴P (X =0)=C 212C 220=3395,P (X =1)=C 18C 112C 220=4895,P (X =2)=C 28C 220=1495,∴X 的分布列为13.(2017·石家庄调研)为检测某产品的质量,现抽取5件产品,测量产品中微量元素x ,y 的含量(单位:毫克),测量数据如下:如果产品中的微量元素x ,y 满足x ≥175且y ≥75时,该产品为优等品.现从上述5件产品中随机抽取2件,则抽取的2件产品中优等品数X 的分布列为________. 答案解析 5件抽测品中有2件优等品,则X 的可能取值为0,1,2. P (X =0)=C 23C 25=0.3,P (X =1)=C 13C 12C 25=0.6,P (X =2)=C 22C 25=0.1.∴优等品数X 的分布列为14.(2017·长春模拟)某校校庆,各届校友纷至沓来,某班共来了n 位校友(n >8,且n ∈N +),其中女校友6位,组委会对这n 位校友登记制作了一份校友名单,现随机从中选出2位校友代表,若选出的2位校友是一男一女,则称为“最佳组合”.(1)若随机选出的2位校友代表为“最佳组合”的概率不小于12,求n 的最大值;(2)当n =12时,设选出的2位校友代表中女校友人数为X ,求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 解 (1)由题意可知,所选2人为“最佳组合”的概率为C 1n -6C 16C 2n =12(n -6)n (n -1), 则12(n -6)n (n -1)≥12.化简得n 2-25n +144≤0, 解得9≤n ≤16, 故n 的最大值为16.(2)由题意可得,X 的可能取值为0,1,2. 则P (X =0)=C 26C 212=522,P (X =1)=C 16C 16C 212=611,P (X =2)=C 26C 212=522,所以X 的分布列为15.设ξ为随机变量,从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12条棱中任取两条,当两条棱相交时,ξ=0;当两条棱平行时,ξ的值为两条棱之间的距离;当两条棱异面时,ξ=1,则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是________. 答案解析 ξ的可能取值为0,1, 2. P (ξ=0)=8C 23C 212=411,P (ξ=2)=6C 212=111.P (ξ=1)=1-P (ξ=0)-P (ξ=2)=1-411-111=611.16.盒内有大小相同的9个球,其中2个红色球,3个白色球,4个黑色球.规定取出1个红色球得1分,取出1个白色球得0分,取出1个黑色球得-1分.现从盒内任取3个球. (1)求取出的3个球中至少有1个红色球的概率; (2)求取出的3个球得分之和恰为1分的概率;(3)设ξ为取出的3个球中白色球的个数,求ξ的分布列. 解 (1)P =1-C 37C 39=712.(2)记“取出1个红色球,2个白色球”为事件B ,“取出2个红色球,1个黑色球”为事件C ,则P (B +C )=P (B )+P (C )=C 12C 23C 39+C 22C 14C 39=542.(3)ξ可能的取值为0,1,2,3,ξ服从超几何分布,所以P (ξ=k )=C k 3C 3-k 6C 39,k =0,1,2,3. 故P (ξ=0)=C 36C 39=521,P (ξ=1)=C 13C 26C 39=1528,P (ξ=2)=C 23C 16C 39=314,P (ξ=3)=C 33C 39=184.所以ξ的分布列为。

2019届高考数学北师大版理大一轮复习讲义:第十二章

2019届高考数学北师大版理大一轮复习讲义:第十二章

§12.2 古典概型1.基本事件的特点(1)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互斥的;(2)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基本事件的和. 2.古典概型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的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率模型,简称古典概型. (1)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只有有限个,每次试验只出现其中一个结果;(2)每一个试验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3.如果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n 个,而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每一个基本事件的概率都是1n ;如果某个事件A 包括的结果有m 个,那么事件A 的概率P (A )=mn .4.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 P (A )=A 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基本事件的总数.题组一 思考辨析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在适宜条件下,种下一粒种子观察它是否发芽”属于古典概型,其基本事件是“发芽”与“不发芽”.( × )(2)掷一枚硬币两次,出现“两个正面”“一正一反”“两个反面”,这三个结果是等可能事件.( × )(3)从市场上出售的标准为500±5 g 的袋装食盐中任取一袋测其重量,属于古典概型.( × ) (4)有3个兴趣小组,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参加其中一个小组,每位同学参加各个小组的可能性相同,则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个兴趣小组的概率为13.( √ )(5)从1,2,3,4,5中任取出两个不同的数,其和为5的概率是0.2.( √ )(6)在古典概型中,如果事件A 中基本事件构成集合A ,且集合A 中的元素个数为n ,所有的基本事件构成集合I ,且集合I 中元素个数为m ,则事件A 的概率为nm .( √ )题组二 教材改编2.一个盒子里装有标号为1,2,3,4的4张卡片,随机地抽取2张,则取出的2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概率是( ) A.14 B.13 C.12 D.23答案 D解析 抽取两张卡片的基本事件有:(1,2),(1,3),(1,4),(2,3),(2,4),(3,4),共6种,和为奇数的事件有:(1,2),(1,4),(2,3),(3,4),共4种. ∴所求概率为46=23.3.袋中装有6个白球,5个黄球,4个红球,从中任取一球,则取到白球的概率为( ) A.25 B.415 C.35 D.23答案 A解析 从袋中任取一球,有15种取法,其中取到白球的取法有6种,则所求概率为P =615=25. 4.已知5件产品中有2件次品,其余为合格品.现从这5件产品中任取2件,恰有一件次品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 0.6解析 从5件产品中任取2件共有C 25=10(种)取法,恰有一件次品的取法有C 12C 13=6(种),所以恰有一件次品的概率为610=0.6. 题组三 易错自纠5.将2本不同的数学书和1本语文书在书架上随机排成一行,则2本数学书相邻的概率为( )A.12B.13C.23D.56 答案 C解析 设两本不同的数学书为a 1,a 2,1本语文书为b ,则在书架上的摆放方法有a 1a 2b ,a 1ba 2,a 2a 1b ,a 2ba 1,ba 1a 2,ba 2a 1,共6种,其中数学书相邻的有4种. 因此2本数学书相邻的概率P =46=23.6.(2017·合肥检测)已知函数f (x )=2x 2-4ax +2b 2,若a ∈{4,6,8},b ∈{3,5,7},则该函数有两个零点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 23解析 要使函数f (x )=2x 2-4ax +2b 2有两个零点,即方程x 2-2ax +b 2=0有两个实根,则Δ=4a 2-4b 2>0,又a ∈{4,6,8},b ∈{3,5,7},即a >b ,而a ,b 的取法共有3×3=9(种),其中满足a >b 的取法有(4,3),(6,3),(6,5),(8,3),(8,5),(8,7),共6种,所以所求的概率为69=23.题型一 基本事件与古典概型的判断1.下列试验中,古典概型的个数为( )①向上抛一枚质地不均匀的硬币,观察正面向上的概率; ②向正方形ABCD 内,任意抛掷一点P ,点P 恰与点C 重合; ③从1,2,3,4四个数中,任取两个数,求所取两数之一是2的概率; ④在线段[0,5]上任取一点,求此点小于2的概率. A .0 B .1 C .2 D .3 答案 B解析 ①中,硬币质地不均匀,不是等可能事件, 所以不是古典概型;②④的基本事件都不是有限个,不是古典概型; ③符合古典概型的特点,是古典概型.2.(2018·沈阳模拟)有两个正四面体的玩具,其四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下面做投掷这两个正四面体玩具的试验:用(x ,y )表示结果,其中x 表示第1个正四面体玩具出现的点数,y 表示第2个正四面体玩具出现的点数.试写出: (1)试验的基本事件;(2)事件“出现点数之和大于3”包含的基本事件;(3)事件“出现点数相等”包含的基本事件.解(1)这个试验的基本事件为(1,1),(1,2),(1,3),(1,4),(2,1),(2,2),(2,3),(2,4),(3,1),(3,2),(3,3),(3,4),(4,1),(4,2),(4,3),(4,4).(2)事件“出现点数之和大于3”包含的基本事件为(1,3),(1,4),(2,2),(2,3),(2,4),(3,1),(3,2),(3,3),(3,4),(4,1),(4,2),(4,3),(4,4).(3)事件“出现点数相等”包含的基本事件为(1,1),(2,2),(3,3),(4,4).3.袋中有大小相同的5个白球,3个黑球和3个红球,每球有一个区别于其他球的编号,从中摸出一个球.(1)有多少种不同的摸法?如果把每个球的编号看作一个基本事件建立概率模型,该模型是不是古典概型?(2)若按球的颜色为划分基本事件的依据,有多少个基本事件?以这些基本事件建立概率模型,该模型是不是古典概型?解(1)由于共有11个球,且每个球有不同的编号,故共有11种不同的摸法.又因为所有球大小相同,因此每个球被摸中的可能性相等,故以球的编号为基本事件的概率模型为古典概型.(2)由于11个球共有3种颜色,因此共有3个基本事件,分别记为A:“摸到白球”,B:“摸到黑球”,C:“摸到红球”,又因为所有球大小相同,所以一次摸球每个球被摸中的可能性均为111,而白球有5个,故一次摸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为511,同理可知摸到黑球、红球的可能性均为311,显然这三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不相等,故以颜色为划分基本事件的依据的概率模型不是古典概型.思维升华一个试验是否为古典概型,在于这个试验是否具有古典概型的两个特点——有限性和等可能性,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特点的概型才是古典概型.题型二古典概型的求法典例(1)(2017·全国Ⅱ)从分别写有1,2,3,4,5的5张卡片中随机抽取1张,放回后再随机抽取1张,则抽得的第一张卡片上的数大于第二张卡片上的数的概率为( ) A.110 B.15 C.310 D.25答案 D解析 从5张卡片中随机抽取1张,放回后再随机抽取1张的情况如图:基本事件总数为25,第一张卡片上的数大于第二张卡片上的数的事件数为10,∴所求概率P =1025=25.(2)袋中有形状、大小都相同的4个球,其中1个白球,1个红球,2个黄球,从中一次随机摸出2个球,则这2个球颜色不同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 56解析 基本事件共有C 24=6(种), 设取出两个球颜色不同为事件A .A 包含的基本事件有C 12C 12+C 11C 11=5(种).故P (A )=56.(3)我国古代“五行”学说认为:“物质分金、木、土、水、火五种属性,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将这五种不同属性的物质任意排成一列,设事件A 表示“排列中属性相克的两种物质不相邻”,则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112解析 五种不同属性的物质任意排成一列的所有基本事件数为A 55=120,满足事件A “排列中属性相克的两种物质不相邻”的基本事件可以按如下方法进行考虑:从左至右,当第一个位置的属性确定后,例如:金,第二个位置(除去金本身)只能排土或水属性,当第二个位置的属性确定后,其他三个位置的属性也确定,故共有C 15C 12=10(种)可能,所以事件A 出现的概率为10120=112.引申探究1.本例(2)中,若将4个球改为颜色相同,标号分别为1,2,3,4的四个小球,从中一次取两球,求标号和为奇数的概率.解 基本事件数仍为6.设标号和为奇数为事件A ,则A 包含的基本事件为(1,2),(1,4),(2,3),(3,4),共4种,所以P (A )=46=23.2.本例(2)中,若将条件改为有放回地取球,取两次,求两次取球颜色相同的概率.解 基本事件数为C 14C 14=16, 颜色相同的事件数为C 12C 11+C 12C 12=6,故所求概率P =616=38.思维升华求古典概型的概率的关键是求试验的基本事件的总数和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这就需要正确列出基本事件,基本事件的表示方法有列举法、列表法和树状图法,具体应用时可根据需要灵活选择.跟踪训练(2017·山东)某旅游爱好者计划从3个亚洲国家A 1,A 2,A 3和3个欧洲国家B 1,B 2,B 3中选择2个国家去旅游.(1)若从这6个国家中任选2个,求这2个国家都是亚洲国家的概率;(2)若从亚洲国家和欧洲国家中各任选1个,求这2个国家包括A 1但不包括B 1的概率. 解 (1)由题意知,从6个国家中任选2个国家,其一切可能的结果组成的基本事件有:{A 1,A 2},{A 1,A 3},{A 1,B 1},{A 1,B 2},{A 1,B 3},{A 2,A 3},{A 2,B 1},{A 2,B 2},{A 2,B 3},{A 3,B 1},{A 3,B 2},{A 3,B 3},{B 1,B 2},{B 1,B 3},{B 2,B 3},共15个.所选两个国家都是亚洲国家的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有:{A 1,A 2},{A 1,A 3},{A 2,A 3},共3个,则所求事件的概率为P =315=15.(2)从亚洲国家和欧洲国家中各任选1个,其一切可能的结果组成的基本事件有:{A 1,B 1},{A 1,B 2},{A 1,B 3},{A 2,B 1},{A 2,B 2},{A 2,B 3},{A 3,B 1},{A 3,B 2},{A 3,B 3},共9个.包括A 1但不包括B 1的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有: {A 1,B 2},{A 1,B 3},共2个, 则所求事件的概率为P =29.题型三 古典概型与统计的综合应用典例某县共有90个农村淘宝服务网点,随机抽取6个网点统计其元旦期间的网购金额(单位:万元)的茎叶图如图所示,其中茎为十位数,叶为个位数.(1)根据茎叶图计算样本数据的平均数;(2)若网购金额(单位:万元)不小于18的服务网点定义为优秀服务网点,其余为非优秀服务网点,根据茎叶图推断这90个服务网点中优秀服务网点的个数;(3)从随机抽取的6个服务网点中再任取2个作网购商品的调查,求恰有1个网点是优秀服务网点的概率.解 (1)由题意知,样本数据的平均数 x =4+6+12+12+18+206=12.(2)样本中优秀服务网点有2个,概率为26=13,由此估计这90个服务网点中优秀服务网点有90×13=30(个).(3)样本中优秀服务网点有2个,分别记为a 1,a 2,非优秀服务网点有4个,分别记为b 1,b 2,b 3,b 4,从随机抽取的6个服务网点中再任取2个的可能情况有:(a 1,a 2),(a 1,b 1),(a 1,b 2),(a 1,b 3),(a 1,b 4),(a 2,b 1),(a 2,b 2),(a 2,b 3),(a 2,b 4),(b 1,b 2),(b 1,b 3),(b 1,b 4),(b 2,b 3),(b 2,b 4),(b 3,b 4),共15种,记“恰有1个是优秀服务网点”为事件M ,则事件M 包含的可能情况有:(a 1,b 1),(a 1,b 2),(a 1,b 3),(a 1,b 4),(a 2,b 1),(a 2,b 2),(a 2,b 3),(a 2,b 4),共8种, 故所求概率P (M )=815.思维升华有关古典概型与统计结合的题型是高考考查概率的一个重要题型,已成为高考考查的热点,概率与统计结合题,无论是直接描述还是利用概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茎叶图等给出信息,准确从题中提炼信息是解题的关键.跟踪训练从某学校2016届高三年级共800名男生中随机抽取50名测量身高,被测学生身高全部介于155 cm 和195 cm 之间,将测量结果按如下方式分成八组:第一组[155,160),第二组[160,165),…,第八组[190,195),如图是按上述分组方法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的一部分,已知第六组比第七组多1人,第一组和第八组人数相同.(1)求第六组、第七组的频率并补充完整频率分布直方图;(2)若从身高属于第六组和第八组的所有男生中随机抽取两名,记他们的身高分别为x ,y ,求|x-y|≤5的概率.解(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前五组的频率为(0.008+0.016+0.04+0.04+0.06)×5=0.82,所以后三组的频率为1-0.82=0.18,人数为0.18×50=9,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第八组的频率为0.008×5=0.04,人数为0.04×50=2,设第六组人数为m,则第七组人数为m-1,又m+m-1+2=9,所以m=4,即第六组人数为4,第七组人数为3,频率分别为0.08,0.06,频率除以组距分别等于0.016,0.012,则完整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2)由(1)知身高在[180,185)内的男生有四名,设为a,b,c,d,身高在[190,195)的男生有两名,设为A,B.若x,y∈[180,185),有ab,ac,ad,bc,bd,cd共6种情况;若x,y∈[190,195),只有AB 1种情况;若x,y分别在[180,185),[190,195)内,有aA,bA,cA,dA,aB,bB,cB,dB共8种情况,所以基本事件的总数为6+8+1=15,事件|x-y|≤5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为6+1=7,故所求概率为715.六审细节更完善典例(12分)一个袋中装有四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球,球的编号分别为1,2,3,4.(1)从袋中随机取两个球,求取出的球的编号之和不大于4的概率;(2)先从袋中随机取一个球,该球的编号为m,将球放回袋中,然后再从袋中随机取一个球,该球的编号为n,求n<m+2的概率.(1)基本事件为取两个球↓(两球一次取出,不分先后,可用集合的形式表示)把取两个球的所有结果列举出来 ↓{1,2},{1,3},{1,4},{2,3},{2,4},{3,4} ↓两球编号之和不大于4(注意:和不大于4,应为小于4或等于4) ↓{1,2},{1,3}↓利用古典概型概率公式求解 P =26=13(2)两球分两次取,且有放回↓(两球的编号记录是有次序的,用坐标的形式表示) 基本事件的总数可用列举法表示 ↓(1,1),(1,2),(1,3),(1,4), (2,1),(2,2),(2,3),(2,4), (3,1),(3,2),(3,3),(3,4), (4,1),(4,2),(4,3),(4,4)↓(注意细节,m 是第1个球的编号,n 是第2个球的编号) n <m +2的情况较多,计算复杂 ↓(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 计算n ≥m +2的概率 ↓n ≥m +2的所有情况为(1,3),(1,4),(2,4) ↓ P 1=316↓ 注意细节,P 1=316是n ≥m +2的概率,需转化为其,对立事件的概率n <m +2的概率为1-P 1=1316.规范解答解 (1)从袋中随机取两个球,其一切可能的结果组成的基本事件有{1,2},{1,3},{1,4},{2,3},{2,4},{3,4},共6个.从袋中取出的球的编号之和不大于4的事件有{1,2},{1,3},共2个.因此所求事件的概率P =26=13.[4分](2)先从袋中随机取一个球,记下编号为m ,放回后,再从袋中随机取一个球,记下编号为n ,其一切可能的结果有(1,1),(1,2),(1,3),(1,4),(2,1),(2,2),(2,3),(2,4),(3,1),(3,2),(3,3),(3,4),(4,1),(4,2),(4,3),(4,4),共16个.[6分]又满足条件n ≥m +2的事件为(1,3),(1,4),(2,4),共3个, 所以满足条件n ≥m +2的事件的概率P 1=316.[10分]故满足条件n <m +2的事件的概率为 1-P 1=1-316=1316.[12分]1.(2016·全国Ⅰ)为美化环境,从红、黄、白、紫4种颜色的花中任选2种花种在一个花坛中,余下的2种花种在另一个花坛中,则红色和紫色的花不在同一花坛的概率是( ) A.13 B.12 C.23 D.56 答案 C解析 将4种颜色的花任选2种种在一个花坛中,余下2种种在另一个花坛中,有((红黄)、(白紫)),((白紫)、(红黄)),((红白)、(黄紫)),((黄紫)、(红白)),((红紫)、(黄白)),((黄白)、(红紫)),共6种种法,其中红色和紫色不在一个花坛的种法有((红黄)、(白紫)),((白紫)、(红黄)),((红白)、(黄紫)),((黄紫),(红白)),共4种,故所求概率为P =46=23.2.(2016·全国Ⅲ)小敏打开计算机时,忘记了开机密码的前两位,只记得第一位是M ,I ,N 中的一个字母,第二位是1,2,3,4,5中的一个数字,则小敏输入一次密码能够成功开机的概率是( )A.815B.18C.115D.130 答案 C解析 第一位是M ,I ,N 中的一个字母,第二位是1,2,3,4,5中的一个数字,所以总的基本事件的个数为15,密码正确只有一种,概率为115,故选C.3.(2017·山东)从分别标有1,2,…,9的9张卡片中不放回地随机抽取2次,每次抽取1张,则抽到的2张卡片上的数奇偶性不同的概率是( ) A.518 B.49 C.59 D.79答案 C解析 由题意,得P (抽到的2张卡片上的数奇偶性不同)=5×4C 29=59.故选C.4.(2018·梅州一模)甲、乙两校各有3名教师报名支教,若从这6名教师中任选2名,则选出的2名教师来自同一学校的概率为( ) A.59 B.49 C.35 D.25 答案 D解析 从6名教师中任选2名教师的种数为C 26=15,其中来自同一学校的种数为2C 23=2×3=6,故所求事件的概率P =25,故选D.5.(2017·深圳一模)一个不透明袋中装有大小、质地完全相同的四个球,四个球上分别标有数字2,3,4,6.现从中随机选取三个球,则所选的三个球上的数字能构成等差数列的概率是( )A.14B.12C.13D.23 答案 B解析 因为从四个球中随机选三个共有C 34=4(种)不同的选法,其中能构成等差数列的三个数分别为(2,3,4),(2,4,6),共2种不同的选法,所以根据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得P =24=12,故选B.6.设m ,n 分别是先后抛掷一枚骰子得到的点数,则在先后两次出现的点数中有5的条件下,方程x 2+mx +n =0有实根的概率为( ) A.1136 B.736 C.711 D.710答案 C解析 先后两次出现的点数中有5的情况有:(1,5),(2,5),(3,5),(4,5),(5,5),(6,5),(5,1),(5,2),(5,3),(5,4),(5,6),共11种,其中使方程x 2+mx +n =0有实根的情况有:(5,5),(6,5),(5,1),(5,2),(5,3),(5,4),(5,6),共7种.故所求事件的概率P =711.7.(2016·四川)从2,3,8,9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字,分别记为a ,b ,则log a b 为整数的概率是________. 答案 16解析 从2,3,8,9中任取2个不同的数字,记为(a ,b ),则有(2,3),(3,2),(2,8),(8,2),(2,9),(9,2),(3,8),(8,3),(3,9),(9,3),(8,9),(9,8),共有12种情况,其中符合log a b 为整数的有log 39和log 28两种情况, ∴P =212=16.8.(2018届唐山模拟)无重复数字的五位数a 1a 2a 3a 4a 5,当a 1<a 2,a 2>a 3,a 3<a 4,a 4>a 5时称为波形数,则由1,2,3,4,5任意组成的一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是波形数的概率是________. 答案215解析 ∵a 2>a 1,a 2>a 3,a 4>a 3,a 4>a 5,∴a 2只能是3,4,5中的一个.(1)若a 2=3,则a 4=5,a 5=4,a 1与a 3是1或2,这时共有A 22=2(个)符合条件的五位数.(2)若a 2=4,则a 4=5,a 1,a 3,a 5可以是1,2,3,共有A 33=6(个)符合条件的五位数.(3)若a 2=5,则a 4=3或4,此时分别与(1)(2)中的个数相同.∴满足条件的五位数有2(A 22+A 33)=16(个).又由1,2,3,4,5任意组成的一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有A 55=120(个),故所求概率为16120=215. 9.袋中共有15个除了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球,其中有10个白球,5个红球.从袋中任取2个球,则所取的2个球中恰有1个白球、1个红球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1021解析 从袋中任取2个球共有C 215=105(种)取法,其中恰好1个白球、1个红球共有C 110C 15=50(种)取法,所以所取的球恰好1个白球、1个红球的概率为50105=1021.10.10件产品中有7件正品,3件次品,从中任取4件,则恰好取到1件次品的概率是________. 答案 12解析 从10件产品中取4件,共有C 410种取法,取到1件次品的取法有C 13C 37种,由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公式得P =C 13C 37C 410=3×35210=12.11.设连续抛掷两次骰子得到的点数分别为m ,n ,令平面向量a =(m ,n ),b =(1,-3). (1)求事件“a ⊥b ”发生的概率; (2)求事件“|a |≤|b |”发生的概率.解 (1)由题意知,m ∈{1,2,3,4,5,6},n ∈{1,2,3,4,5,6},故(m ,n )所有可能的情况共36种. 因为a ⊥b ,所以m -3n =0,即m =3n ,有(3,1),(6,2),共2种,所以事件“a ⊥b ”发生的概率为236=118.(2)由|a |≤|b |,得m 2+n 2≤10,有(1,1),(1,2),(1,3),(2,1),(2,2),(3,1),共6种,其概率为636=16.所以事件“|a |≤|b |”发生的概率为16.12.海关对同时从A ,B ,C 三个不同地区进口的某种商品进行抽样检测,从各地区进口此种商品的数量(单位:件)如下表所示.工作人员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这些商品中共抽取6件样品进行检测.(1)求这6件样品中来自A ,B (2)若在这6件样品中随机抽取2件送往甲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测,求这2件商品来自相同地区的概率.解 (1)A ,B ,C 三个地区商品的总数量为50+150+100=300,抽样比为6300=150,所以样本中包含三个地区的个体数量分别是 50×150=1,150×150=3,100×150=2.所以A ,B ,C 三个地区的商品被选取的件数分别是1,3,2. (2)设6件来自A ,B ,C 三个地区的样品分别为: A ;B 1,B 2,B 3;C 1,C 2.则从6件样品中抽取的这2件商品构成的所有基本事件为:{A ,B 1},{A ,B 2},{A ,B 3},{A ,C 1},{A ,C 2},{B 1,B 2},{B 1,B 3},{B 1,C 1},{B 1,C 2},{B 2,B 3},{B 2,C 1},{B 2,C 2},{B 3,C 1},{B 3,C 2},{C 1,C 2},共15个.每个样品被抽到的机会均等,因此这些基本事件的出现是等可能的.记事件D :“抽取的这2件商品来自相同地区”,则事件D 包含的基本事件有:{B 1,B 2},{B 1,B 3},{B 2,B 3},{C 1,C 2},共4个. 所以P (D )=415,即这2件商品来自相同地区的概率为415.13.连续2次抛掷一枚骰子(六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6),记“两次向上的数字之和等于m ”为事件A ,则P (A )最大时,m =________. 答案 7解析 1+1=2,1+2=3,1+3=4,1+4=5,1+5=6,1+6=7,2+1=3,2+2=4,2+3=5,2+4=6,2+5=7,2+6=8,…,依次列出m 的可能取值,知7出现次数最多.14.(2016·山东)某儿童乐园在“六一”儿童节推出了一项趣味活动.参加活动的儿童需转动如图所示的转盘两次,每次转动后,待转盘停止转动时,记录指针所指区域中的数.设两次记录的数分别为x ,y .奖励规则如下:①若xy ≤3,则奖励玩具一个; ②若xy ≥8,则奖励水杯一个; ③其余情况奖励饮料一瓶.假设转盘质地均匀,四个区域划分均匀,小亮准备参加此项活动. (1)求小亮获得玩具的概率;(2)请比较小亮获得水杯与获得饮料的概率的大小,并说明理由.解 (1)用数对(x ,y )表示儿童参加活动先后记录的数,则基本事件空间Ω与点集S ={(x ,y )|x ∈N ,y ∈N,1≤x ≤4,1≤y ≤4}一一对应. 因为S 中元素的个数是4×4=16, 所以基本事件总数n =16. 记“xy ≤3”为事件A ,则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共5个, 即(1,1),(1,2),(1,3),(2,1),(3,1), 所以P (A )=516,即小亮获得玩具的概率为516.(2)记“xy ≥8”为事件B ,“3<xy <8”为事件C . 则事件B 包含的基本事件共6个, 即(2,4),(3,3),(3,4),(4,2),(4,3),(4,4). 所以P (B )=616=38.事件C 包含的基本事件共5个, 即(1,4),(2,2),(2,3),(3,2),(4,1). 所以P (C )=516.因为38>516,所以小亮获得水杯的概率大于获得饮料的概率.15.从0,1,2,3,4,5,6,7,8,9中任取七个不同的数,则这七个数的中位数是6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 16解析 十个数中任取七个不同的数共有C 710种情况,七个数的中位数为6,那么6只能处在中间位置,有C 36种情况,于是所求概率P =C 36C 710=16.16.一个盒子里装有三张卡片,分别标记有数字1,2,3,这三张卡片除标记的数字外完全相同.随机有放回地抽取3次,每次抽取1张,将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依次记为a ,b ,c . (1)求“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满足a +b =c ”的概率; (2)求“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a ,b ,c 不完全相同”的概率. 解 (1)由题意知,(a ,b ,c )所有的可能为(1,1,1),(1,1,2),(1,1,3),(1,2,1),(1,2,2),(1,2,3),(1,3,1),(1,3,2),(1,3,3),(2,1,1),(2,1,2),(2,1,3),(2,2,1),(2,2,2),(2,2,3),(2,3,1),(2,3,2),(2,3,3),(3,1,1),(3,1,2),(3,1,3),(3,2,1),(3,2,2),(3,2,3),(3,3,1),(3,3,2),(3,3,3),共27种. 设“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满足a +b =c ”为事件A , 则事件A 包括(1,1,2),(1,2,3),(2,1,3),共3种. 所以P (A )=327=19.因此,“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满足a +b =c ”的概率为19.(2)设“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a ,b ,c 不完全相同”为事件B ,则事件B 包括(1,1,1),(2,2,2),(3,3,3),共3种.所以P (B )=1-P (B )=1-327=89.因此,“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a ,b ,c 不完全相同”的概率为89.。

2019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江苏专版文档:第十二章 概

2019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江苏专版文档:第十二章 概

§12.1 随机事件的概率考情考向分析 以考查随机事件、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概率为主,试题为简单题,题型为填空题.1.概率和频率(1)在相同的条件S 下重复n 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 是否出现,称n 次试验中事件A 出现的次数n A 为事件A 出现的频数,称事件A 出现的比例f n (A )=n An 为事件A 出现的频率.(2)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 ,在相同条件下,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 发生的频率会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并趋于稳定,我们可以用这个常数来刻画随机事件A 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并把这个常数称为随机事件A 的概率,记作P (A ).2.事件的关系与运算3.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1)概率的取值范围:0≤P (A )≤1. (2)必然事件的概率P (E )=1. (3)不可能事件的概率P (F )=0. (4)概率的加法公式如果事件A 与事件B 互斥,则P (A ∪B )=P (A )+P (B ). (5)对立事件的概率若事件A 与事件B 互为对立事件,则P (A )=1-P (B ). 知识拓展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区别与联系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都是两个事件的关系,互斥事件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而对立事件除要求这两个事件不同时发生外,还要求二者之一必须有一个发生,因此,对立事件是互斥事件的特殊情况,而互斥事件未必是对立事件.题组一 思考辨析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是相同的.( × )(2)随机事件和随机试验是一回事.(×)(3)在大量重复试验中,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4)两个事件的和事件是指两个事件都得发生.(×)(5)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6)两互斥事件的概率和为1.(×)题组二教材改编2.[P96例2]某出版公司对发行的三百多种教辅用书实行跟踪式问卷调查,连续五年的调查结果如表所示:则本公司问卷返回的概率约为________.答案0.95解析949÷1 006≈0.943 34,1 430÷1 500≈0.953 33,1 917÷2 015≈0.951 36,2 890÷3 050≈0.947 54,4 940÷5 200=0.95.都稳定于0.95,故所求概率约为0.95.3.[P115练习T5]在公交汽车站,等候某条线路车的时间及其概率如下:则至多等候3 min的概率为________,至少等候5 min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0.550.2解析至多等候3 min的概率P1=0.1+0.2+0.25=0.55,至少等候5 min的概率P2=0.15+0.05=0.2.题组三易错自纠4.若A,B为对立事件,则P(AB)=________.答案0解析A,B为对立事件,所以A,B同时发生的概率为0.故P(AB)=0.5.安排甲、乙、丙、丁四人参加周一至周六的公益活动,每天只需一人参加,其中甲参加三天活动,乙、丙、丁每人参加一天,那么甲连续三天参加活动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1 5解析由题意可得,甲连续三天参加活动的所有情况为:第1~3天,第2~4天,第3~5天,第4~6天,共四种情况,∴所求概率P=4·A33C36·A33=1 5.6.从一箱产品中随机地抽取一件,设事件A={抽到一等品},事件B={抽到二等品},事件C={抽到三等品},且已知P(A)=0.65,P(B)=0.2,P(C)=0.1,则事件“抽到的产品不是一等品”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0.35解析∵事件A={抽到一等品},且P(A)=0.65,∴事件“抽到的产品不是一等品”的概率为P=1-P(A)=1-0.65=0.35.题型一事件关系的判断1.从装有两个白球和两个黄球的口袋中任取2个球,以下给出了四组事件:①至少有1个白球与至少有1个黄球;②至少有1个黄球与都是黄球;③恰有1个白球与恰有1个黄球;④恰有1个白球与都是黄球.其中互斥而不对立的事件共有________组.答案 1解析①中“至少有1个白球”与“至少有1个黄球”可以同时发生,如恰好1个白球和1个黄球,故两个事件不是互斥事件;②中“至少有1个黄球”说明可以是1个白球和1个黄球或2个黄球,故两个事件不互斥;③中“恰有1个白球”与“恰有1个黄球”都是指有1个白球和1个黄球,故两个事件是同一事件;④中两事件不能同时发生,也可能都不发生,因此两事件是互斥事件,但不是对立事件.2.在5张电话卡中,有3张移动卡和2张联通卡,从中任取2张,若事件“2张全是移动卡”的概率是310,那么概率是710的事件是________.答案至多有一张移动卡解析至多有一张移动卡包含“一张移动卡,一张联通卡”,“两张全是联通卡”两个事件,它是“2张全是移动卡”的对立事件.3.口袋里装有1红,2白,3黄共6个形状相同的小球,从中取出两个球,事件A=“取出的两个球同色”,B=“取出的两个球中至少有一个黄球”,C=“取出的两个球中至少有一个白球”,D=“取出的两个球不同色”,E=“取出的两个球中至多有一个白球”.下列判断中正确的序号为____________.①A与D为对立事件;②B与C是互斥事件;③C与E是对立事件;④P(C∪E)=1;⑤P(B)=P (C ). 答案 ①解析 当取出的两个球中一黄一白时,B 与C 都发生,②不正确;当取出的两个球中恰有一个白球时,事件C 与E 都发生,③不正确;显然A 与D 是对立事件,①正确;C ∪E 不一定为必然事件,P (C ∪E )≤1,④不正确;P (B )=45,P (C )=35,⑤不正确.思维升华 (1)准确把握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概念①互斥事件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事件,但可以同时不发生.②对立事件是特殊的互斥事件,特殊在对立的两个事件不可能都不发生,即有且仅有一个发生.(2)判断互斥、对立事件的方法判断互斥事件、对立事件一般用定义判断,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为互斥事件;两个事件若有且仅有一个发生,则这两事件为对立事件,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 题型二 随机事件的频率与概率典例 (2017·全国Ⅲ)某超市计划按月订购一种酸奶,每天进货量相同,进货成本每瓶4元,售价每瓶6元,未售出的酸奶降价处理,以每瓶2元的价格当天全部处理完.根据往年销售经验,每天需求量与当天最高气温(单位:℃)有关.如果最高气温不低于25,需求量为500瓶;如果最高气温位于区间[20,25),需求量为300瓶;如果最高气温低于20,需求量为200瓶.为了确定六月份的订购计划,统计了前三年六月份各天的最高气温数据,得下面的频数分布表:以最高气温位于各区间的频率估计最高气温位于该区间的概率. (1)估计六月份这种酸奶一天的需求量不超过300瓶的概率;(2)设六月份一天销售这种酸奶的利润为Y (单位:元),当六月份这种酸奶一天的进货量为450瓶时,写出Y 的所有可能值,并估计Y 大于零的概率.解 (1)这种酸奶一天的需求量不超过300瓶,当且仅当最高气温低于25,由表格数据知,最高气温低于25的频率为2+16+3690=0.6,所以这种酸奶一天的需求量不超过300瓶的概率的估计值为0.6.(2)当这种酸奶一天的进货量为450瓶时,若最高气温不低于25,则Y =6×450-4×450=900;若最高气温位于区间[20,25),则Y =6×300+2(450-300)-4×450=300; 若最高气温低于20,则Y =6×200+2(450-200)-4×450=-100, 所以,Y 的所有可能值为900,300,-100.Y 大于零当且仅当最高气温不低于20,由表格数据知,最高气温不低于20的频率为36+25+7+490=0.8.因此Y 大于零的概率的估计值为0.8. 思维升华 (1)概率与频率的关系频率反映了一个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繁程度,频率是随机的,而概率是一个确定的值,通常用概率来反映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时也用频率作为随机事件概率的估计值. (2)随机事件概率的求法利用概率的统计定义求事件的概率,即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事件发生的频率会逐渐趋近于某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概率.跟踪训练 某超市随机选取1 000位顾客,记录了他们购买甲、乙、丙、丁四种商品的情况,整理成如下统计表,其中“√”表示购买,“×”表示未购买.(1)估计顾客同时购买乙和丙的概率;(2)估计顾客在甲、乙、丙、丁中同时购买3种商品的概率;(3)如果顾客购买了甲,则该顾客同时购买乙、丙、丁中哪种商品的可能性最大? 解 (1)从统计表可以看出,在这1 000位顾客中有200位顾客同时购买了乙和丙, 所以顾客同时购买乙和丙的概率可以估计为2001 000=0.2.(2)从统计表可以看出,在这1 000位顾客中,有100位顾客同时购买了甲、丙、丁,另有200位顾客同时购买了甲、乙、丙,其他顾客最多购买了2种商品.所以顾客在甲、乙、丙、丁中同时购买3种商品的概率可以估计为100+2001 000=0.3.(3)与(1)同理,可得顾客同时购买甲和乙的概率可以估计为2001 000=0.2,顾客同时购买甲和丙的概率可以估计为100+200+3001 000=0.6,顾客同时购买甲和丁的概率可以估计为1001 000=0.1.所以,如果顾客购买了甲,则该顾客同时购买丙的可能性最大.题型三 互斥、对立事件的概率命题点1 互斥事件的概率典例 袋中有12个小球,分别为红球、黑球、黄球、绿球,从中任取一球,取到红球的概率是13,取到黑球或黄球的概率是512,取到黄球或绿球的概率也是512,试求取到黑球、黄球和绿球的概率各是多少?解 方法一 从袋中选取一个球,记事件“摸到红球”、“摸到黑球”、“摸到黄球”、“摸到绿球”分别是A ,B ,C ,D ,则有P (A )=13,P (B ∪C )=P (B )+P (C )=512,P (C ∪D )=P (C )+P (D )=512,P (B ∪C ∪D )=P (B )+P (C )+P (D )=1-P (A )=1-13=23,解得P (B )=14,P (C )=16,P (D )=14, 因此取到黑球、黄球、绿球的概率分别是14,16,14.方法二 设红球有n 个,则n 12=13,所以n =4,即红球有4个. 又取到黑球或黄球的概率是512,所以黑球和黄球共5个. 又总球数是12,所以绿球有12-4-5=3(个).又取到黄球或绿球的概率也是512,所以黄球和绿球共5个,而绿球有3个,所以黄球有5-3=2(个),所以黑球有12-4-3-2=3(个). 因此取到黑球、黄球、绿球的概率分别是 312=14,212=16,312=14. 命题点2 对立事件的概率典例 一盒中装有12个球,其中5个红球,4个黑球,2个白球,1个绿球.从中随机取出1球,求:(1)取出1球是红球或黑球的概率; (2)取出1球是红球或黑球或白球的概率. 解 方法一 (利用互斥事件求概率) 记事件A 1={任取1球为红球},A 2={任取1球为黑球},A 3={任取1球为白球},A 4={任取1球为绿球},则P (A 1)=512,P (A 2)=412=13,P (A 3)=212=16,P (A 4)=112.根据题意知,事件A 1,A 2,A 3,A 4彼此互斥,由互斥事件的概率公式,得 (1)取出1球是红球或黑球的概率为 P (A 1∪A 2)=P (A 1)+P (A 2) =512+412=34. (2)取出1球是红球或黑球或白球的概率为 P (A 1∪A 2∪A 3)=P (A 1)+P (A 2)+P (A 3) =512+412+212=1112. 方法二 (利用对立事件求概率)(1)由方法一知,取出1球为红球或黑球的对立事件为取出1球为白球或绿球,即A 1∪A 2的对立事件为A 3∪A 4,所以取出1球为红球或黑球的概率为P (A 1∪A 2)=1-P (A 3∪A 4)=1-P (A 3)-P (A 4)=1-212-112=34.(2)因为A 1∪A 2∪A 3的对立事件为A 4, 所以P (A 1∪A 2∪A 3)=1-P (A 4)=1-112=1112.思维升华 求复杂事件的概率的两种方法求概率的关键是分清所求事件是由哪些事件组成的,求解时通常有两种方法 (1)将所求事件转化成几个彼此互斥的事件的和事件,利用概率加法公式求解概率. (2)若将一个较复杂的事件转化为几个互斥事件的和事件时,需要分类太多,而其对立面的分类较少,可考虑利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即“正难则反”.它常用来求“至少”或“至多”型事件的概率.跟踪训练 某保险公司利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对投保车辆进行抽样,样本车辆中每辆车的赔付结果统计如下:(1)若每辆车的投保金额均为2 800元,估计赔付金额大于投保金额的概率;(2)在样本车辆中,车主是新司机的占10%,在赔付金额为4 000元的样本车辆中,车主是新司机的占20%,估计在已投保车辆中,新司机获赔金额为4 000元的概率.解 (1)设A 表示事件“赔付金额为3 000元”,B 表示事件“赔付金额为4 000元”,以频率估计概率得P (A )=1501 000=0.15,P (B )=1201 000=0.12.由于投保金额为2 800元,赔付金额大于投保金额对应的情形是赔付金额为3 000元和4 000元,所以其概率为P (A )+P (B )=0.15+0.12=0.27.(2)设C 表示事件“投保车辆中新司机获赔4 000元”,由已知,可得样本车辆中车主为新司机的有0.1×1 000=100(辆),而赔付金额为4 000元的车辆中,车主为新司机的有0.2×120=24(辆),所以样本车辆中新司机车主获赔金额为4 000元的频率为24100=0.24,由频率估计概率得P (C )=0.24.用正难则反思想求对立事件的概率典例 (14分)某超市为了解顾客的购物量及结算时间等信息,安排一名员工随机收集了在该超市购物的100位顾客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已知这100位顾客中一次购物量超过8件的顾客占55%. (1)确定x ,y 的值,并估计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的平均值;(2)求一位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不超过...2分钟的概率.(将频率视为概率)思想方法指导 若某一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多,而它的对立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少,则可用“正难则反”思想求解. 规范解答解 (1)由已知得25+y +10=55,x +30=45, 所以x =15,y =20.[2分]该超市所有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组成一个总体,所收集的100位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可视为一个容量为100的简单随机样本,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的平均值可用样本平均数估计,其估计值为 1×15+1.5×30+2×25+2.5×20+3×10100=1.9(分钟).[6分](2)记A 为事件“一位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不超过2分钟”,A 1,A 2分别表示事件“该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为2.5分钟”,“该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为3分钟”,将频率视为概率,得P (A 1)=20100=15,P (A 2)=10100=110.[9分]P(A)=1-P(A1)-P(A2)=1-15-110=710.[12分]故一位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不超过2分钟的概率为710.[14分]。

2019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江苏专版文档:第十二章 概

2019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江苏专版文档:第十二章 概

§12.2 古典概型考情考向分析 古典概型每年都会考查,主要考查实际背景下的可能事件,通常与互斥事件、对立事件一起考查,常以填空题形式出现,属于中低档题.1.基本事件的特点(1)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互斥的;(2)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基本事件的和. 2.古典概型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随机试验的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型. (1)所有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 (2)每个基本事件的发生都是等可能的.3.如果1次试验的等可能基本事件共有n 个,那么每一个等可能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都是1n .如果某个事件A 包含了其中m 个等可能基本事件,那么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P (A )=mn .4.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 P (A )=A 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基本事件的总数.题组一 思考辨析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在适宜条件下,种下一粒种子观察它是否发芽”属于古典概型,其基本事件是“发芽”与“不发芽”.( × )(2)掷一枚硬币两次,出现“两个正面”“一正一反”“两个反面”,这三个结果是等可能事件.( × )(3)从市场上出售的标准为500±5 g 的袋装食盐中任取一袋测其重量,属于古典概型.( × ) (4)有3个兴趣小组,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参加其中一个小组,每位同学参加各个小组的可能性相同,则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个兴趣小组的概率为13.( √ )(5)从1,2,3,4,5中任取出两个不同的数,其和为5的概率是0.2.( √ )(6)在古典概型中,如果事件A 中基本事件构成集合A ,且集合A 中的元素个数为n ,所有的基本事件构成集合I ,且集合I 中元素个数为m ,则事件A 的概率为nm .( √ )题组二 教材改编2.[P101例3]一个盒子里装有标号为1,2,3,4的4张卡片,随机地抽取2张,则取出的2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概率是________. 答案 23解析 抽取两张卡片的基本事件有:(1,2),(1,3),(1,4),(2,3),(2,4),(3,4),共6种,和为奇数的事件有:(1,2),(1,4),(2,3),(3,4),共4种. ∴所求概率为46=23.3.[P103练习T4]袋中装有6个白球,5个黄球,4个红球,从中任取一球,则取到白球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 25解析 从袋中任取一球,有15种取法,其中取到白球的取法有6种,则所求概率为P =615=25. 4.[P103习题T4]同时掷两个骰子,向上点数不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 56解析 掷两个骰子一次,向上的点数共6×6=36(种)可能的结果,其中点数相同的结果共有6种,所以点数不相同的概率为P =1-66×6=56.题组三 易错自纠5.将2本不同的数学书和1本语文书在书架上随机排成一行,则2本数学书相邻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 23解析 设两本不同的数学书为a 1,a 2,1本语文书为b ,则在书架上的摆放方法有a 1a 2b ,a 1ba 2,a 2a 1b ,a 2ba 1,ba 1a 2,ba 2a 1,共6种,其中数学书相邻的有4种. 因此2本数学书相邻的概率为P =46=23.6.已知函数f (x )=2x 2-4ax +2b 2,若a ∈{4,6,8},b ∈{3,5,7},则该函数有两个零点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 23解析 要使函数f (x )=2x 2-4ax +2b 2有两个零点,即方程x 2-2ax +b 2=0有两个实根,则Δ=4a 2-4b 2>0,又a ∈{4,6,8},b ∈{3,5,7},即a >b ,而a ,b 的取法共有3×3=9(种),其中满足a >b 的取法有(4,3),(6,3),(6,5),(8,3),(8,5),(8,7),共6种,所以所求的概率为69=23.题型一 基本事件与古典概型的判断1.下列试验中,古典概型的个数为________.①向上抛一枚质地不均匀的硬币,观察正面向上的概率; ②向正方形ABCD 内,任意抛掷一点P ,点P 恰与点C 重合; ③从1,2,3,4四个数中,任取两个数,求所取两数之一是2的概率; ④在线段[0,5]上任取一点,求此点小于2的概率. 答案 1解析 ①中,硬币质地不均匀,不是等可能事件, 所以不是古典概型;②④的基本事件都不是有限个,不是古典概型; ③符合古典概型的特点,是古典概型.2.有两个正四面体的玩具,其四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下面做投掷这两个正四面体玩具的试验:用(x ,y )表示结果,其中x 表示第1个正四面体玩具出现的点数,y 表示第2个正四面体玩具出现的点数.试写出: (1)试验的基本事件;(2)事件“出现点数之和大于3”包含的基本事件; (3)事件“出现点数相等”包含的基本事件. 解 (1)这个试验的基本事件为 (1,1),(1,2),(1,3),(1,4), (2,1),(2,2),(2,3),(2,4), (3,1),(3,2),(3,3),(3,4), (4,1),(4,2),(4,3),(4,4).(2)事件“出现点数之和大于3”包含的基本事件为 (1,3),(1,4),(2,2),(2,3),(2,4),(3,1),(3,2),(3,3), (3,4),(4,1),(4,2),(4,3),(4,4).(3)事件“出现点数相等”包含的基本事件为 (1,1),(2,2),(3,3),(4,4).3.袋中有大小相同的5个白球,3个黑球和3个红球,每球有一个区别于其他球的编号,从中摸出一个球.(1)有多少种不同的摸法?如果把每个球的编号看作一个基本事件建立概率模型,该模型是不是古典概型?(2)若按球的颜色为划分基本事件的依据,有多少个基本事件?以这些基本事件建立概率模型,该模型是不是古典概型?解 (1)由于共有11个球,且每个球有不同的编号,故共有11种不同的摸法.又因为所有球大小相同,因此每个球被摸中的可能性相等,故以球的编号为基本事件的概率模型为古典概型.(2)由于11个球共有3种颜色,因此共有3个基本事件,分别记为A :“摸到白球”,B :“摸到黑球”,C :“摸到红球”,又因为所有球大小相同,所以一次摸球每个球被摸中的可能性均为111,而白球有5个,故一次摸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为511,同理可知摸到黑球、红球的可能性均为311,显然这三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不相等,故以颜色为划分基本事件的依据的概率模型不是古典概型.思维升华 一个试验是否为古典概型,在于这个试验是否具有古典概型的两个特点——有限性和等可能性,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特点的概型才是古典概型. 题型二 古典概型的求法典例 (1)(2017·全国Ⅱ改编)从分别写有1,2,3,4,5的5张卡片中随机抽取1张,放回后再随机抽取1张,则抽得的第一张卡片上的数大于第二张卡片上的数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 25解析 从5张卡片中随机抽取1张,放回后再随机抽取1张的情况如图:基本事件总数为25,第一张卡片上的数大于第二张卡片上的数的事件数为10,∴所求概率P =1025=25.(2)袋中有形状、大小都相同的4个球,其中1个白球,1个红球,2个黄球,从中一次随机摸出2个球,则这2个球颜色不同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 56解析 设取出的2个球颜色不同为事件A ,基本事件有:(白,红),(白,黄),(白,黄),(红,黄),(红,黄),(黄,黄),共6种,事件A 包含5种,故P (A )=56.(3)(2017·无锡模拟)从3男2女共5名学生中任选2名参加座谈会,则选出的2人恰好为1男1女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 35解析 记3名男生分别为x 1,x 2,x 3,2名女生分别为y 1,y 2,则从3男2女共5名学生中任选2名包含的基本事件为(x 1,x 2),(x 1,x 3),(x 2,x 3),(x 1,y 1),(x 1,y 2),(x 2,y 1),(x 2,y 2),(x 3,y 1),(x 3,y 2),(y 1,y 2),共10个.其中选出的2人恰好为1男1女包含6个基本事件,分别为(x 1,y 1),(x 1,y 2),(x 2,y 1),(x 2,y 2),(x 3,y 1),(x 3,y 2).故所求事件的概率为610=35. 引申探究1.本例(2)中,若将4个球改为颜色相同,标号分别为1,2,3,4的四个小球,从中一次取两球,求标号和为奇数的概率.解 基本事件数仍为6.设标号和为奇数为事件A ,则A 包含的基本事件为(1,2),(1,4),(2,3),(3,4),共4种, 所以P (A )=46=23.2.本例(2)中,若将条件改为有放回地取球,取两次,求两次取球颜色相同的概率. 解 基本事件为(白,白),(白,红),(白,黄),(白,黄),(红,红),(红,白),(红,黄),(红,黄),(黄,黄),(黄,白),(黄,红),(黄,黄),(黄,黄),(黄,白),(黄,红),(黄,黄),共16种,其中颜色相同的有6种, 故所求概率P =616=38.思维升华 求古典概型的概率的关键是求试验的基本事件的总数和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这就需要正确列出基本事件,基本事件的表示方法有列举法、列表法和树形图法,具体应用时可根据需要灵活选择.跟踪训练 (2017·山东)某旅游爱好者计划从3个亚洲国家A 1,A 2,A 3和3个欧洲国家B 1,B 2,B 3中选择2个国家去旅游.(1)若从这6个国家中任选2个,求这2个国家都是亚洲国家的概率;(2)若从亚洲国家和欧洲国家中各任选1个,求这2个国家包括A 1但不包括B 1的概率. 解 (1)由题意知,从6个国家中任选2个国家,其一切可能的结果组成的基本事件有:{A 1,A 2},{A 1,A 3},{A 1,B 1},{A 1,B 2},{A 1,B 3},{A 2,A 3},{A 2,B 1},{A 2,B 2},{A 2,B 3},{A 3,B 1},{A 3,B 2},{A 3,B 3},{B 1,B 2},{B 1,B 3},{B 2,B 3},共15个.所选两个国家都是亚洲国家的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有:{A 1,A 2},{A 1,A 3},{A 2,A 3},共3个,则所求事件的概率为P =315=15.(2)从亚洲国家和欧洲国家中各任选1个,其一切可能的结果组成的基本事件有:{A 1,B 1},{A 1,B 2},{A 1,B 3},{A 2,B 1},{A 2,B 2},{A 2,B 3},{A 3,B 1},{A 3,B 2},{A 3,B 3},共9个.包括A 1但不包括B 1的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有: {A 1,B 2},{A 1,B 3},共2个, 则所求事件的概率为P =29.题型三 古典概型与统计的综合应用典例 某县共有90个农村淘宝服务网点,随机抽取6个网点统计其元旦期间的网购金额(单位:万元)的茎叶图如图所示,其中茎为十位数,叶为个位数.(1)根据茎叶图计算样本数据的平均数;(2)若网购金额(单位:万元)不小于18的服务网点定义为优秀服务网点,其余为非优秀服务网点,根据茎叶图推断这90个服务网点中优秀服务网点的个数;(3)从随机抽取的6个服务网点中再任取2个作网购商品的调查,求恰有1个网点是优秀服务网点的概率.解 (1)由题意知,样本数据的平均数 x =4+6+12+12+18+206=12.(2)样本中优秀服务网点有2个,概率为26=13,由此估计这90个服务网点中优秀服务网点有90×13=30(个).(3)样本中优秀服务网点有2个,分别记为a 1,a 2,非优秀服务网点有4个,分别记为b 1,b 2,b 3,b 4,从随机抽取的6个服务网点中再任取2个的可能情况有:(a 1,a 2),(a 1,b 1),(a 1,b 2),(a 1,b 3),(a 1,b 4),(a 2,b 1),(a 2,b 2),(a 2,b 3),(a 2,b 4),(b 1,b 2),(b 1,b 3),(b 1,b 4),(b 2,b 3),(b 2,b 4),(b 3,b 4),共15种,记“恰有1个是优秀服务网点”为事件M ,则事件M 包含的可能情况有:(a 1,b 1),(a 1,b 2),(a 1,b 3),(a 1,b 4),(a 2,b 1),(a 2,b 2),(a 2,b 3),(a 2,b 4),共8种,故所求概率P (M )=815.思维升华有关古典概型与统计结合的题型是高考考查概率的一个重要题型,已成为高考考查的热点,概率与统计结合题,无论是直接描述还是利用概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茎叶图等给出信息,准确从题中提炼信息是解题的关键.跟踪训练从某学校2016届高三年级共800名男生中随机抽取50名测量身高,被测学生身高全部介于155 cm和195 cm之间,将测量结果按如下方式分成八组:第一组[155,160),第二组[160,165),…,第八组[190,195],如图是按上述分组方法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的一部分,已知第六组比第七组多1人,第一组和第八组人数相同.(1)求第六组、第七组的频率并补充完整频率分布直方图;(2)若从身高属于第六组和第八组的所有男生中随机抽取两名,记他们的身高分别为x,y,求|x-y|≤5的概率.解(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前五组的频率为(0.008+0.016+0.04+0.04+0.06)×5=0.82,所以后三组的频率为1-0.82=0.18,人数为0.18×50=9,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第八组的频率为0.008×5=0.04,人数为0.04×50=2,设第六组人数为m,则第七组人数为m-1,又m+m-1+2=9,所以m=4,即第六组人数为4,第七组人数为3,频率分别为0.08,0.06,频率除以组距分别等于0.016,0.012,则完整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2)由(1)知身高在[180,185)内的男生有四名,设为a ,b ,c ,d ,身高在[190,195]的男生有两名,设为A ,B .若x ,y ∈[180,185),有ab ,ac ,ad ,bc ,bd ,cd 共6种情况; 若x ,y ∈[190,195],只有AB 1种情况;若x ,y 分别在[180,185),[190,195]内,有aA ,bA ,cA ,dA ,aB ,bB ,cB ,dB 共8种情况, 所以基本事件的总数为6+8+1=15,事件|x -y |≤5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为6+1=7, 故所求概率为715.四审细节更完善典例 (14分)一个袋中装有四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球,球的编号分别为1,2,3,4. (1)从袋中随机取两个球,求取出的球的编号之和不大于4的概率;(2)先从袋中随机取一个球,该球的编号为m ,将球放回袋中,然后再从袋中随机取一个球,该球的编号为n ,求n <m +2的概率.(1)基本事件为取两个球↓(两球一次取出,不分先后,可用集合的形式表示) 把取两个球的所有结果列举出来 ↓{1,2},{1,3},{1,4},{2,3},{2,4},{3,4} ↓两球编号之和不大于4(注意:和不大于4,应为小于4或等于4) ↓{1,2},{1,3}↓利用古典概型概率公式求解 P =26=13(2)两球分两次取,且有放回↓(两球的编号记录是有次序的,用坐标的形式表示) 基本事件的总数可用列举法表示 ↓(1,1),(1,2),(1,3),(1,4), (2,1),(2,2),(2,3),(2,4),(3,1),(3,2),(3,3),(3,4), (4,1),(4,2),(4,3),(4,4)↓(注意细节,m 是第1个球的编号,n 是第2个球的编号) n <m +2的情况较多,计算复杂 ↓(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 计算n ≥m +2的概率 ↓n ≥m +2的所有情况为(1,3),(1,4),(2,4) ↓ P 1=316↓(注意细节,P 1=316是n ≥m +2的概率,需转化为其对立事件的概率)n <m +2的概率为1-P 1=1316.规范解答解 (1)从袋中随机取两个球,其一切可能的结果组成的基本事件有{1,2},{1,3},{1,4},{2,3},{2,4},{3,4},共6个.从袋中取出的球的编号之和不大于4的事件有{1,2},{1,3},共2个. 因此所求事件的概率P =26=13.[6分](2)先从袋中随机取一个球,记下编号为m ,放回后,再从袋中随机取一个球,记下编号为n ,其一切可能的结果有(1,1),(1,2),(1,3),(1,4),(2,1),(2,2),(2,3),(2,4),(3,1),(3,2),(3,3),(3,4),(4,1),(4,2),(4,3),(4,4),共16个.[8分]又满足条件n ≥m +2的事件为(1,3),(1,4),(2,4),共3个, 所以满足条件n ≥m +2的事件的概率P 1=316.[12分]故满足条件n <m +2的事件的概率为 1-P 1=1-316=1316.[14分]。

2019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江苏专版文档:第十二章 概率、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12.1

2019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江苏专版文档:第十二章 概率、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12.1

§12.1随机事件的概率考情考向分析以考查随机事件、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概率为主,试题为简单题,题型为填空题.1.概率和频率(1)在相同的条件S 下重复n 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 是否出现,称n 次试验中事件A 出现的次数n A 为事件A 出现的频数,称事件A 出现的比例f n (A )=n An 为事件A 出现的频率.(2)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 ,在相同条件下,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 发生的频率会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并趋于稳定,我们可以用这个常数来刻画随机事件A 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并把这个常数称为随机事件A 的概率,记作P (A ).2.事件的关系与运算3.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1)概率的取值范围:0≤P (A )≤1. (2)必然事件的概率P (E )=1. (3)不可能事件的概率P (F )=0.(4)概率的加法公式如果事件A与事件B互斥,则P(A∪B)=P(A)+P(B).(5)对立事件的概率若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则P(A)=1-P(B).知识拓展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区别与联系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都是两个事件的关系,互斥事件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而对立事件除要求这两个事件不同时发生外,还要求二者之一必须有一个发生,因此,对立事件是互斥事件的特殊情况,而互斥事件未必是对立事件.题组一思考辨析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是相同的.(×)(2)随机事件和随机试验是一回事.(×)(3)在大量重复试验中,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4)两个事件的和事件是指两个事件都得发生.(×)(5)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6)两互斥事件的概率和为1.(×)题组二教材改编2.[P96例2]某出版公司对发行的三百多种教辅用书实行跟踪式问卷调查,连续五年的调查结果如表所示:则本公司问卷返回的概率约为________.答案0.95解析949÷1 006≈0.943 34,1 430÷1 500≈0.953 33,1 917÷2 015≈0.951 36,2 890÷3 050≈0.947 54,4 940÷5 200=0.95.都稳定于0.95,故所求概率约为0.95.3.[P115练习T5]在公交汽车站,等候某条线路车的时间及其概率如下:则至多等候3 min的概率为________,至少等候5 min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0.550.2解析至多等候3 min的概率P1=0.1+0.2+0.25=0.55,至少等候5 min的概率P2=0.15+0.05=0.2.题组三易错自纠4.若A,B为对立事件,则P(AB)=________.答案0解析A,B为对立事件,所以A,B同时发生的概率为0.故P(AB)=0.5.安排甲、乙、丙、丁四人参加周一至周六的公益活动,每天只需一人参加,其中甲参加三天活动,乙、丙、丁每人参加一天,那么甲连续三天参加活动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1 5解析由题意可得,甲连续三天参加活动的所有情况为:第1~3天,第2~4天,第3~5天,第4~6天,共四种情况,∴所求概率P=4·A33C36·A33=1 5.6.从一箱产品中随机地抽取一件,设事件A={抽到一等品},事件B={抽到二等品},事件C={抽到三等品},且已知P(A)=0.65,P(B)=0.2,P(C)=0.1,则事件“抽到的产品不是一等品”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0.35解析∵事件A={抽到一等品},且P(A)=0.65,∴事件“抽到的产品不是一等品”的概率为P=1-P(A)=1-0.65=0.35.题型一事件关系的判断1.从装有两个白球和两个黄球的口袋中任取2个球,以下给出了四组事件:①至少有1个白球与至少有1个黄球;②至少有1个黄球与都是黄球;③恰有1个白球与恰有1个黄球;④恰有1个白球与都是黄球.其中互斥而不对立的事件共有________组.答案 1解析①中“至少有1个白球”与“至少有1个黄球”可以同时发生,如恰好1个白球和1个黄球,故两个事件不是互斥事件;②中“至少有1个黄球”说明可以是1个白球和1个黄球或2个黄球,故两个事件不互斥;③中“恰有1个白球”与“恰有1个黄球”都是指有1个白球和1个黄球,故两个事件是同一事件;④中两事件不能同时发生,也可能都不发生,因此两事件是互斥事件,但不是对立事件.2.在5张电话卡中,有3张移动卡和2张联通卡,从中任取2张,若事件“2张全是移动卡”的概率是310,那么概率是710的事件是________.答案至多有一张移动卡解析 至多有一张移动卡包含“一张移动卡,一张联通卡”,“两张全是联通卡”两个事件,它是“2张全是移动卡”的对立事件.3.口袋里装有1红,2白,3黄共6个形状相同的小球,从中取出两个球,事件A =“取出的两个球同色”,B =“取出的两个球中至少有一个黄球”,C =“取出的两个球中至少有一个白球”,D =“取出的两个球不同色”,E =“取出的两个球中至多有一个白球”.下列判断中正确的序号为____________.①A 与D 为对立事件;②B 与C 是互斥事件;③C 与E 是对立事件;④P (C ∪E )=1;⑤P (B )=P (C ). 答案 ①解析 当取出的两个球中一黄一白时,B 与C 都发生,②不正确;当取出的两个球中恰有一个白球时,事件C 与E 都发生,③不正确;显然A 与D 是对立事件,①正确;C ∪E 不一定为必然事件,P (C ∪E )≤1,④不正确;P (B )=45,P (C )=35,⑤不正确.思维升华 (1)准确把握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概念①互斥事件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事件,但可以同时不发生.②对立事件是特殊的互斥事件,特殊在对立的两个事件不可能都不发生,即有且仅有一个发生.(2)判断互斥、对立事件的方法判断互斥事件、对立事件一般用定义判断,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为互斥事件;两个事件若有且仅有一个发生,则这两事件为对立事件,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 题型二 随机事件的频率与概率典例 (2017·全国Ⅲ)某超市计划按月订购一种酸奶,每天进货量相同,进货成本每瓶4元,售价每瓶6元,未售出的酸奶降价处理,以每瓶2元的价格当天全部处理完.根据往年销售经验,每天需求量与当天最高气温(单位:℃)有关.如果最高气温不低于25,需求量为500瓶;如果最高气温位于区间[20,25),需求量为300瓶;如果最高气温低于20,需求量为200瓶.为了确定六月份的订购计划,统计了前三年六月份各天的最高气温数据,得下面的频数分布表:以最高气温位于各区间的频率估计最高气温位于该区间的概率. (1)估计六月份这种酸奶一天的需求量不超过300瓶的概率;(2)设六月份一天销售这种酸奶的利润为Y (单位:元),当六月份这种酸奶一天的进货量为450瓶时,写出Y 的所有可能值,并估计Y 大于零的概率.解 (1)这种酸奶一天的需求量不超过300瓶,当且仅当最高气温低于25,由表格数据知,最高气温低于25的频率为2+16+3690=0.6,所以这种酸奶一天的需求量不超过300瓶的概率的估计值为0.6.(2)当这种酸奶一天的进货量为450瓶时,若最高气温不低于25,则Y =6×450-4×450=900;若最高气温位于区间[20,25),则Y =6×300+2(450-300)-4×450=300; 若最高气温低于20,则Y =6×200+2(450-200)-4×450=-100, 所以,Y 的所有可能值为900,300,-100.Y 大于零当且仅当最高气温不低于20,由表格数据知,最高气温不低于20的频率为36+25+7+490=0.8.因此Y 大于零的概率的估计值为0.8. 思维升华 (1)概率与频率的关系频率反映了一个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繁程度,频率是随机的,而概率是一个确定的值,通常用概率来反映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时也用频率作为随机事件概率的估计值. (2)随机事件概率的求法利用概率的统计定义求事件的概率,即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事件发生的频率会逐渐趋近于某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概率.跟踪训练 某超市随机选取1 000位顾客,记录了他们购买甲、乙、丙、丁四种商品的情况,整理成如下统计表,其中“√”表示购买,“×”表示未购买.(1)估计顾客同时购买乙和丙的概率;(2)估计顾客在甲、乙、丙、丁中同时购买3种商品的概率;(3)如果顾客购买了甲,则该顾客同时购买乙、丙、丁中哪种商品的可能性最大? 解 (1)从统计表可以看出,在这1 000位顾客中有200位顾客同时购买了乙和丙, 所以顾客同时购买乙和丙的概率可以估计为2001 000=0.2.(2)从统计表可以看出,在这1 000位顾客中,有100位顾客同时购买了甲、丙、丁,另有200位顾客同时购买了甲、乙、丙,其他顾客最多购买了2种商品.所以顾客在甲、乙、丙、丁中同时购买3种商品的概率可以估计为100+2001 000=0.3.(3)与(1)同理,可得顾客同时购买甲和乙的概率可以估计为2001 000=0.2,顾客同时购买甲和丙的概率可以估计为100+200+3001 000=0.6,顾客同时购买甲和丁的概率可以估计为1001 000=0.1.所以,如果顾客购买了甲,则该顾客同时购买丙的可能性最大.题型三 互斥、对立事件的概率命题点1 互斥事件的概率典例 袋中有12个小球,分别为红球、黑球、黄球、绿球,从中任取一球,取到红球的概率是13,取到黑球或黄球的概率是512,取到黄球或绿球的概率也是512,试求取到黑球、黄球和绿球的概率各是多少?解 方法一 从袋中选取一个球,记事件“摸到红球”、“摸到黑球”、“摸到黄球”、“摸到绿球”分别是A ,B ,C ,D ,则有P (A )=13,P (B ∪C )=P (B )+P (C )=512,P (C ∪D )=P (C )+P (D )=512,P (B ∪C ∪D )=P (B )+P (C )+P (D )=1-P (A )=1-13=23,解得P (B )=14,P (C )=16,P (D )=14, 因此取到黑球、黄球、绿球的概率分别是14,16,14.方法二 设红球有n 个,则n 12=13,所以n =4,即红球有4个. 又取到黑球或黄球的概率是512,所以黑球和黄球共5个. 又总球数是12,所以绿球有12-4-5=3(个).又取到黄球或绿球的概率也是512,所以黄球和绿球共5个,而绿球有3个,所以黄球有5-3=2(个),所以黑球有12-4-3-2=3(个). 因此取到黑球、黄球、绿球的概率分别是312=14,212=16,312=14. 命题点2 对立事件的概率典例 一盒中装有12个球,其中5个红球,4个黑球,2个白球,1个绿球.从中随机取出1球,求:(1)取出1球是红球或黑球的概率; (2)取出1球是红球或黑球或白球的概率. 解 方法一 (利用互斥事件求概率) 记事件A 1={任取1球为红球},A 2={任取1球为黑球},A 3={任取1球为白球},A 4={任取1球为绿球}, 则P (A 1)=512,P (A 2)=412=13,P (A 3)=212=16,P (A 4)=112.根据题意知,事件A 1,A 2,A 3,A 4彼此互斥,由互斥事件的概率公式,得 (1)取出1球是红球或黑球的概率为 P (A 1∪A 2)=P (A 1)+P (A 2) =512+412=34. (2)取出1球是红球或黑球或白球的概率为 P (A 1∪A 2∪A 3)=P (A 1)+P (A 2)+P (A 3) =512+412+212=1112. 方法二 (利用对立事件求概率)(1)由方法一知,取出1球为红球或黑球的对立事件为取出1球为白球或绿球,即A 1∪A 2的对立事件为A 3∪A 4,所以取出1球为红球或黑球的概率为P (A 1∪A 2)=1-P (A 3∪A 4)=1-P (A 3)-P (A 4)=1-212-112=34.(2)因为A1∪A2∪A3的对立事件为A4,所以P(A1∪A2∪A3)=1-P(A4)=1-112=1112.思维升华求复杂事件的概率的两种方法求概率的关键是分清所求事件是由哪些事件组成的,求解时通常有两种方法(1)将所求事件转化成几个彼此互斥的事件的和事件,利用概率加法公式求解概率.(2)若将一个较复杂的事件转化为几个互斥事件的和事件时,需要分类太多,而其对立面的分类较少,可考虑利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即“正难则反”.它常用来求“至少”或“至多”型事件的概率.跟踪训练某保险公司利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对投保车辆进行抽样,样本车辆中每辆车的赔付结果统计如下:(1)若每辆车的投保金额均为2 800元,估计赔付金额大于投保金额的概率;(2)在样本车辆中,车主是新司机的占10%,在赔付金额为4 000元的样本车辆中,车主是新司机的占20%,估计在已投保车辆中,新司机获赔金额为4 000元的概率.解(1)设A表示事件“赔付金额为3 000元”,B表示事件“赔付金额为4 000元”,以频率估计概率得P(A)=1501 000=0.15,P(B)=1201 000=0.12.由于投保金额为2 800元,赔付金额大于投保金额对应的情形是赔付金额为3 000元和4 000元,所以其概率为P(A)+P(B)=0.15+0.12=0.27.(2)设C表示事件“投保车辆中新司机获赔4 000元”,由已知,可得样本车辆中车主为新司机的有0.1×1 000=100(辆),而赔付金额为4 000元的车辆中,车主为新司机的有0.2×120=24(辆),所以样本车辆中新司机车主获赔金额为4 000元的频率为24100=0.24,由频率估计概率得P(C)=0.24.用正难则反思想求对立事件的概率典例(14分)某超市为了解顾客的购物量及结算时间等信息,安排一名员工随机收集了在该超市购物的100位顾客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已知这100位顾客中一次购物量超过8件的顾客占55%.(1)确定x,y的值,并估计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的平均值;(2)求一位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不超过...2分钟的概率.(将频率视为概率)思想方法指导若某一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多,而它的对立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少,则可用“正难则反”思想求解.规范解答解(1)由已知得25+y+10=55,x+30=45,所以x=15,y=20.[2分]该超市所有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组成一个总体,所收集的100位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可视为一个容量为100的简单随机样本,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的平均值可用样本平均数估计,其估计值为1×15+1.5×30+2×25+2.5×20+3×10100=1.9(分钟).[6分](2)记A 为事件“一位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不超过2分钟”,A 1,A 2分别表示事件“该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为2.5分钟”,“该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为3分钟”,将频率视为概率,得P (A 1)=20100=15,P (A 2)=10100=110.[9分]P (A )=1-P (A 1)-P (A 2)=1-15-110=710.[12分]故一位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不超过2分钟的概率为710.[14分]。

近年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十二章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2.1随机事件的概率学案理北师大版(202

近年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十二章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2.1随机事件的概率学案理北师大版(202

2019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十二章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2.1 随机事件的概率学案理北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十二章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2.1 随机事件的概率学案理北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十二章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2.1 随机事件的概率学案理北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12.1随机事件的概率最新考纲考情考向分析1.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2.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以考查随机事件、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概率为主,常与事件的频率交汇考查.本节内容在高考中三种题型都有可能出现,随机事件的频率与概率的题目往往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概念及概率常常以选择、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1.随机事件和确定事件(1)在条件S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作相对于条件S的必然事件.(2)在条件S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作相对于条件S的不可能事件.(3)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相对于条件S的确定事件.(4)在条件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作相对于条件S的随机事件.(5)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统称为事件,一般用大写字母A,B,C…表示.2.频率与概率在相同的条件下,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随机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即随机事件A发生的频率具有稳定性.这时,我们把这个常数叫作随机事件A的概率,记作P(A).3.事件的关系与运算互斥事件:在一个随机试验中,我们把一次试验下不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A与B称作互斥事件.事件A+B:事件A+B发生是指事件A和事件B至少有一个发生.对立事件:不会同时发生,并且一定有一个发生的事件是相互对立事件.4.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1)概率的取值范围:0≤P(A)≤1。

推荐-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十二章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2.3几何概型课件理北师大版

推荐-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十二章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2.3几何概型课件理北师大版
π 的概率是____4____. 答案 解析
设质点落在以AB为直径的半圆内为事件A, 则 P(A)=长阴方影形面面积积=121π×·122=π4.
题型分类 深度剖析
题型一 与长度、角度有关的几何概型
例1 (1)(2016·全国甲卷)某路口人行横道的信号灯为红灯和绿灯交替出 现,红灯持续时间为40秒.若一名行人来到该路口遇到红灯,则至少需 要等待15秒才出现绿灯的概率为 答案 解析
A.6
B.3
√C.2
D.3
如图,当BE=1时,∠AEB为直角, 则点D在线段BE(不包含B、E点)上时, △ABD 为 钝 角 三 角 形 ; 当 BF = 4 时 , ∠BAF 为 直 角 , 则 点 D 在 线 段 CF(不包含C、F点)上时,△ABD为钝角三角形, 所以△ABD 为钝角三角形的概率为1+6 2=12.
∴0≤x≤32. ∴由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得所求概率
P=232--00=34.
3.(教材改编)有四个游戏盘,将它们水平放稳后,在上面扔一颗玻璃小 球,若小球落在阴影部分,则可中奖,小明要想增加中奖机会,应选 择的游戏盘是 答案 解析
∵P(A)=38,P(B)=82,P(C)=26,P(D)=13, ∴P(A)>P(C)=P(D)>P(B).
概率是
答案 解析
1+ 2
1+ 2
1
1
A. π
√B. 2π
C.π
D.2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欧阳修的《卖油翁》中写到:“(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可 见“行行出状元”,卖油翁的技艺让人叹为观止.若铜钱是直 径为3 cm的圆,中间有边长为1 cm的正方形孔,若随机向 铜钱上滴一滴油(油滴的直径忽略不计),则正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 几何概型1.几何概型向平面上有限区域(集合)G 内随机地投掷点M ,若点M落在子区域G 1 G 的概率与G 1的面积成正比,而与G 的形状、位置无关,即P (点M 落在G 1)=G 1的面积G 的面积,则称这种模型为几何概型.2.几何概型中的G 也可以是空间中或直线上的有限区域,相应的概率是体积之比或长度之比. 3.借助模拟方法可以估计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题组一 思考辨析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在一个正方形区域内任取一点的概率是零.( √ )(2)几何概型中,每一个基本事件就是从某个特定的几何区域内随机地取一点,该区域中的每一点被取到的机会相等.( √ )(3)在几何概型定义中的区域可以是线段、平面图形、立体图形.( √ ) (4)随机模拟方法是以事件发生的频率估计概率.( √ ) (5)与面积有关的几何概型的概率与几何图形的形状有关.( × ) (6)从区间[1,10]内任取一个数,取到1的概率是P =19.( × )题组二 教材改编2.在线段[0,3]上任投一点,则此点坐标小于1的概率为( )A.12B.13C.14 D .1 答案 B解析 坐标小于1的区间为[0,1),长度为1,[0,3]的区间长度为3,故所求概率为13.3.有四个游戏盘,将它们水平放稳后,在上面扔一颗玻璃小球,若小球落在阴影部分,则可中奖,小明要想增加中奖机会,应选择的游戏盘是( )答案 A解析 ∵P (A )=38,P (B )=28,P (C )=26,P (D )=13,∴P (A )>P (C )=P (D )>P (B ).4.设不等式组⎩⎪⎨⎪⎧0≤x ≤2,0≤y ≤2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 ,在区域D 内随机取一个点,则此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大于2的概率是( ) A.π4 B.π-22 C.π6 D.4-π4 答案 D解析 如图所示,正方形OABC 及其内部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D ,且区域D 的面积为4,而阴影部分表示的是区域D 内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大于2的区域.易知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4-π.因此满足条件的概率是4-π4,故选D.题组三 易错自纠5.在区间[-2,4]上随机地取一个数x ,若x 满足|x |≤m 的概率为56,则m =________.答案 3解析 由|x |≤m ,得-m ≤x ≤m .当0<m ≤2时,由题意得2m 6=56,解得m =2.5,矛盾,舍去.当2<m <4时,由题意得m -(-2)6=56,解得m =3.6.在Rt△ABC 中,∠A =30°,过直角顶点C 作射线CM 交线段AB 于点M ,则|AM |>|AC |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 16解析 设事件D 为“作射线CM ,使|AM |>|AC |”.在AB 上取点C ′使|AC ′|=|AC |, 因为△ACC ′是等腰三角形, 所以∠ACC ′=180°-30°2=75°,事件D 发生的区域μD =90°-75°=15°, 构成事件总的区域μΩ=90°, 所以P (D )=μD μΩ=15°90°=16.题型一 与长度、角度有关的几何概型1.某公司的班车在7:00,8:00,8:30发车,小明在7:50至8:30之间到达发车站乘坐班车,且到达发车站的时刻是随机的,则他等车时间不超过10分钟的概率是( ) A.13 B.12 C.23 D.34 答案 B解析 如图所示,画出时间轴.小明到达的时间会随机的落在图中线段AB 中,而当他的到达时间落在线段AC 或DB 上时,才能保证他等车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根据几何概型,得所求概率P =10+1040=12,故选B.2.如图,四边形ABCD 为矩形,AB =3,BC =1,以A 为圆心,1为半径作四分之一个圆弧 DE,在∠DAB 内任作射线AP ,则射线AP 与线段BC 有公共点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 13解析 因为在∠DAB 内任作射线AP ,所以它的所有等可能事件所在的区域H 是∠DAB ,当射线AP 与线段BC 有公共点时,射线AP 落在∠CAB 内,则区域H 为∠CAB ,所以射线AP 与线段BC有公共点的概率为∠CAB ∠DAB =30°90°=13.3.在区间[0,5]上随机地选择一个数p ,则方程x 2+2px +3p -2=0有两个负根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 23解析 方程x 2+2px +3p -2=0有两个负根, 则有⎩⎪⎨⎪⎧Δ≥0,x 1+x 2<0,x 1x 2>0,即⎩⎪⎨⎪⎧4p 2-4(3p -2)≥0,-2p <0,3p -2>0,解得p ≥2或23<p ≤1,又p ∈[0,5],则所求概率为P =3+135=1035=23.思维升华 求解与长度、角度有关的几何概型的方法求与长度(角度)有关的几何概型的概率的方法是把题中所表示的几何模型转化为长度(角度),然后求解.要特别注意“长度型”与“角度型”的不同.解题的关键是构建事件的区域(长度或角度).题型二 与面积有关的几何概型命题点1 与平面图形面积有关的问题典例 (2017·全国Ⅰ)如图,正方形ABCD 内的图形来自中国古代的太极图,正方形内切圆中的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关于正方形的中心成中心对称.在正方形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黑色部分的概率是________.答案π8解析 不妨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则正方形内切圆的半径为1,可得S 正方形=4.由圆中的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关于正方形的中心成中心对称,得S 黑=S 白=12S 圆=π2,所以由几何概型知,所求概率P =S 黑S 正方形=π24=π8.命题点2 与线性规划知识交汇命题的问题典例 由不等式组⎩⎪⎨⎪⎧x ≤0,y ≥0,y -x -2≤0确定的平面区域记为Ω1,由不等式组⎩⎪⎨⎪⎧x +y ≤1,x +y ≥-2确定的平面区域记为Ω2,若在Ω1中随机取一点,则该点恰好在Ω2内的概率为______. 答案 78解析 如图,平面区域Ω1就是三角形区域OAB ,平面区域Ω2与平面区域Ω1的重叠部分就是区域OACD ,易知C ⎝ ⎛⎭⎪⎫-12,32,故由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得所求概率 P =S 四边形OACD S △OAB=S △OAB -S △BCDS △OAB =2-142=78.命题点3 与定积分交汇命题的问题典例 如图,点A 的坐标为(1,0),点C 的坐标为(2,4),函数f (x )=x 2.若在矩形ABCD 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512解析 由题意知,阴影部分的面积S =ʃ21(4-x 2)d x =⎝ ⎛⎭⎪⎫4x -13x 3|21=53, 所以所求概率P =S S 矩形ABCD =531×4=512.思维升华 求解与面积有关的几何概型的注意点求解与面积有关的几何概型时,关键是弄清某事件对应的面积,必要时可根据题意构造两个变量,把变量看成点的坐标,找到全部试验结果构成的平面图形,以便求解.跟踪训练 (1)(2016·全国Ⅱ)从区间[0,1]随机抽取2n 个数x 1,x 2,…,x n ,y 1,y 2,…,y n ,构成n 个数对(x 1,y 1),(x 2,y 2),…,(x n ,y n ),其中两数的平方和小于1的数对共有m 个,则用随机模拟的方法得到的圆周率π的近似值为( ) A.4n m B.2n m C.4m n D.2mn答案 C解析 由题意得(x i ,y i )(i =1,2,…,n )在如图所示方格中,而平方和小于1的点均在如图所示的阴影中,由几何概型概率计算公式知π41=mn,∴π=4mn,故选C.(2)(2017·石家庄调研)在满足不等式组⎩⎪⎨⎪⎧x -y +1≥0,x +y -3≤0,y ≥0的平面内随机取一点M (x 0,y 0),设事件A =“y 0<2x 0”,那么事件A 发生的概率是( )A.14 B.34 C.13 D.23答案 B解析 作出不等式组⎩⎪⎨⎪⎧x -y +1≥0,x +y -3≤0,y ≥0的平面区域即△ABC ,其面积为4,且事件A =“y 0<2x 0”表示的区域为△AOC ,其面积为3,所以事件A 发生的概率是34.(3)如图,在边长为e(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的正方形中随机撒一粒黄豆,则它落到阴影部分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2e2 解析 由题意知,所给图中两阴影部分面积相等,故阴影部分面积为S =2ʃ10(e -e x)d x =2(e x -e x)|10=2[e -e -(0-1)]=2.又该正方形的面积为e 2, 故由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可得所求概率为2e 2.题型三 与体积有关的几何概型典例 (1)已知正三棱锥S —ABC 的底面边长为4,高为3,在正三棱锥内任取一点P ,使得V P —ABC <12V S —ABC 的概率是( )A.78B.34C.12D.14答案 A解析 当P 在三棱锥的三条侧棱的中点所在的平面及下底面构成的正三棱台内时符合要求,由几何概型知,P =1-18=78.(2)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在正方体内随机取点M ,则使四棱锥M —ABCD的体积小于16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 12解析 过点M 作平面RS ∥平面AC ,则两平面间的距离是四棱锥M —ABCD 的高,显然点M 在平面RS 上任意位置时,四棱锥M —ABCD 的体积都相等.若此时四棱锥M —ABCD 的体积等于16,只要M 在截面以下即可小于16,当V M —ABCD =16时,即13×1×1×h =16,解得h =12,即点M 到底面ABCD 的距离,所以所求概率P =1×1×121×1×1=12.思维升华 求解与体积有关的几何概型的注意点对于与体积有关的几何概型问题,关键是计算问题的总体积(总空间)以及事件的体积(事件空间),对于某些较复杂的也可利用其对立事件去求.跟踪训练 (2017·湖南长沙四县联考)如图,在一个棱长为2的正方体鱼缸内放入一个倒置的无底圆锥形容器,圆锥的底面圆周与鱼缸的底面正方形相切,圆锥的顶点在鱼缸的缸底上,现在向鱼缸内随机地投入一粒鱼食,则“鱼食能被鱼缸内在圆锥外面的鱼吃到”的概率是( )A .1-π4 B.π12 C.π4 D .1-π12答案 A解析 鱼缸底面正方形的面积为22=4,圆锥底面圆的面积为π.所以“鱼食能被鱼缸内在圆锥外面的鱼吃到”的概率是1-π4,故选A.几何概型中的“测度”典例 (1)在等腰Rt△ABC 中,∠C =90°,在直角边BC 上任取一点M ,则∠CAM <30°的概率是________.(2)在长为1的线段上任取两点,则这两点之间的距离小于12的概率为( )A.14B.12C.34D.78现场纠错解析 (1)∵点M 在直角边BC 上是等可能出现的, ∴“测度”是长度.设直角边长为a ,则所求概率为33a a=33. (2)设任取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x ,y , 则0≤x ≤1,且0≤y ≤1.由题意知|x -y|<12,所以所求概率为P =1-2×12×12×121=34.答案 (1)33(2)C 纠错心得 (1)在线段上取点,则点在线段上等可能出现;在角内作射线,则射线在角内的分布等可能.(2)两个变量在某个范围内取值,对应的“测度”是面积.1.如图所示,半径为3的圆中有一封闭曲线围成的阴影区域,在圆中随机扔一粒豆子,它落在阴影区域内的概率是13,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π3 B .π C .2π D .3π 答案 D解析 设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 ,且圆的面积S ′=π·32=9π.由几何概型的概率,得S S ′=13,则S =3π.2.设复数z =(x -1)+y i(x ,y ∈R ),若|z |≤1,则y ≥x 的概率为( ) A.34+12π B.14-12π C.12-1π D.12+1π答案 B解析 由|z |≤1可得(x -1)2+y 2≤1,表示以(1,0)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及其内部,满足y ≥x 的部分为如图阴影部分所示,由几何概型概率公式可得所求概率为P =14π×12-12×12π×12=π4-12π=14-12π. 3.(2018·石家庄模拟)已知P 是△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PB →+PC →+2PA →=0,现将一粒黄豆随机撒在△ABC 内,则黄豆落在△PBC 内的概率是( ) A.14 B.13 C.23 D.12 答案 D解析 以PB ,PC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PBDC , 则PB →+PC →=PD →,因为PB →+PC →+2PA →=0, 所以PB →+PC →=-2PA →,得PD →=-2PA →,由此可得,P 是△ABC 边BC 上的中线AO 的中点,点P 到BC 的距离等于A 到BC 距离的12,所以S △PBC =12S △ABC ,所以将一粒黄豆随机撒在△ABC 内,黄豆落在△PBC 内的概率为S △PBC S △ABC =12,故选D. 4.已知函数f (x )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向图中的矩形区域内随机投出100粒豆子,记下落入阴影区域的豆子数.通过10次这样的试验,算得落入阴影区域的豆子的平均数约为39,由此可估计ʃ10f (x )d x 的值约为()A.61100 B.39100 C.10100D.117100答案 D解析 ʃ10f (x )d x 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S .因为S 3=39100,所以S =117100.5.在区间[0,2]上随机地取一个数x ,则事件“-1≤12log ⎝ ⎛⎭⎪⎫x +12≤1”发生的概率为( )A.34B.23C.13D.14 答案 A解析 由-1≤12log ⎝ ⎛⎭⎪⎫x +12≤1,得12≤x +12≤2,得0≤x ≤32.由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得所求概率 P =32-02-0=34. 6.(2017·武昌质检)如图,矩形ABCD 的四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 (0,-1),B (π,-1),C (π,1),D (0,1),正弦曲线f (x )=sin x 和余弦曲线g (x )=cos x 在矩形ABCD 内交于点F ,向矩形ABCD 区域内随机投掷一点,则该点落在阴影区域内的概率是( )A.1+2π B.1+22π C.1π D.12π答案 B解析 根据题意,可得曲线y =sin x 与y =cos x 围成的区域的面积为ππ4⎰(sin x -cos x )d x=(-cos x -sin x )ππ4|=1-⎝ ⎛⎭⎪⎫-22-22=1+ 2.又矩形ABCD 的面积为2π,由几何概型概率公式得该点落在阴影区域内的概率是1+22π.故选B.7.(2017·江苏)记函数f (x )=6+x -x 2的定义域为D .在区间[-4,5]上随机取一个数x ,则x ∈D 的概率是________. 答案 59解析 设事件“在区间[-4,5]上随机取一个数x ,则x ∈D ”为事件A ,由6+x -x 2≥0,解得-2≤x ≤3, ∴D =[-2,3].如图,区间[-4,5]的长度为9,定义域D 的长度为5,∴P (A )=59.8.如图,在面积为S 的矩形ABCD 内任取一点P ,则△PBC 的面积小于S4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 12解析 如图,设△PBC 的边BC 上的高为PF ,线段PF 所在的直线交AD 于点E ,当△PBC 的面积等于S 4时,12BC ·PF =14BC ·EF ,所以PF =12EF .过点P 作GH 平行于BC 交AB 于点G ,交CD于点H ,则满足条件“△PBC 的面积小于S4”的点P 落在矩形区域GBCH 内.设“△PBC 的面积小于S 4”为事件A ,则构成事件A 的区域的面积为S2,而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的区域面积为S ,所以由几何概型概率的计算公式得P (A )=S2S =12.所以△PBC 的面积小于S 4的概率是12.9.如图,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有一动点在此长方体内随机运动,则此动点在三棱锥A —A 1BD 内的概率为______.答案 16解析 因为V 1A A BD -=1A ABD V -=13AA 1×S △ABD=16×AA 1×S 矩形ABCD =16V 长方体, 故所求概率为1A A BDV -V 长方体=16. 10.正方形的四个顶点A (-1,-1),B (1,-1),C (1,1),D (-1,1)分别在抛物线y =-x2和y =x 2上,如图所示.若将一个质点随机投入到正方形ABCD 中,则质点落在图中阴影区域的概率是______.答案 23解析 正方形内空白部分面积为ʃ1-1[ x 2-(-x 2)]d x=ʃ1-12x 2d x =23·x 3|1-1=23-⎝ ⎛⎭⎪⎫-23=43, 阴影部分面积为2×2-43=83,所以所求概率为834=23.11.在区间[-π,π]内随机取出两个数分别记为a ,b ,求函数f (x )=x 2+2ax -b 2+π2有零点的概率.解 由函数f (x )=x 2+2ax -b 2+π2有零点,可得Δ=(2a )2-4(-b 2+π2)≥0,整理得a2+b 2≥π2,如图所示,(a ,b )可看成坐标平面上的点,试验的全部结果构成的区域为Ω={(a ,b )|-π≤a ≤π,-π≤b ≤π},其面积S Ω=(2π)2=4π2.事件A 表示函数f (x )有零点,所构成的区域为M ={(a ,b )|a 2+b 2≥π2},即图中阴影部分, 其面积为S M =4π2-π3,故P (A )=S M S Ω=4π2-π34π2=1-π4. 12.已知向量a =(-2,1),b =(x ,y ).(1)若x ,y 分别表示将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六个面的点数分别为1,2,3,4,5,6)先后抛掷两次时第一次、第二次出现的点数,求满足a ·b =-1的概率; (2)若x ,y 在连续区间[1,6]上取值,求满足a ·b <0的概率.解 (1)将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先后抛掷两次,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总数为6×6=36, 由a ·b =-1,得-2x +y =-1,所以满足a ·b =-1的基本事件为(1,1),(2,3),(3,5),共3个. 故满足a ·b =-1的概率为336=112. (2)若x ,y 在连续区间[1,6]上取值,则全部基本事件的结果为Ω={(x ,y )|1≤x ≤6,1≤y ≤6}.满足a ·b <0的基本事件的结果为A ={(x ,y )|1≤x ≤6,1≤y ≤6且-2x +y <0}. 画出图像如图所示,矩形的面积为S 矩形=25,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 阴影=25-12×2×4=21,故满足a ·b <0的概率为2125.13.如图,在圆心角为直角的扇形OAB 中,分别以OA ,OB 为直径作两个半圆.在扇形OAB 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是( )A .1-2πB.12-1πC.2πD.1π 答案 A解析 设分别以OA ,OB 为直径的两个半圆交于点C ,OA 的中点为D ,如图,连接OC ,DC . 不妨令OA =OB =2,则OD =DA =DC =1.在以OA 为直径的半圆中,空白部分面积S 1=π4+12×1×1-⎝ ⎛⎭⎪⎫π4-12×1×1=1, 所以整体图形中空白部分面积S 2=2. 又因为S 扇形OAB =14×π×22=π,所以阴影部分面积为S 3=π-2. 所以P =π-2π=1-2π.14.已知关于x 的二次函数f (x )=ax 2-4bx +1.设点(a ,b )是区域⎩⎪⎨⎪⎧x +y -8≤0,x >0,y >0内的一点,求函数y =f (x )在区间[1,+∞)上是增函数的概率. 解 ∵函数f (x )=ax 2-4bx +1的图像的对称轴为直线x =2b a,要使f (x )=ax 2-4bx +1在区间[1,+∞)上为增函数, 当且仅当a >0且2ba≤1,即2b ≤a .如图所示,事件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的区域为⎩⎪⎨⎪⎧⎭⎪⎬⎪⎫(a ,b )⎪⎪⎪⎩⎪⎨⎪⎧ a +b -8≤0,a >0,b >0,构成所求事件的区域为三角形部分(阴影部分). 由⎩⎪⎨⎪⎧a +b -8=0,b =a 2,得交点坐标为⎝⎛⎭⎪⎫163,83,故所求事件的概率为P =12×8×8312×8×8=13.15.在区间[0,1]上随机取两个数x ,y ,记p 1为事件“x +y ≥12”的概率,p 2为事件“|x -y |≤12”的概率,p 3为事件“xy ≤12”的概率,则( )A .p 1<p 2<p 3B .p 2<p 3<p 1C .p 3<p 1<p 2D .p 3<p 2<p 1答案 B解析 因为x ,y ∈[0,1],所以事件“x +y ≥12”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1)阴影部分S 1,事件“|x -y |≤12”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2)阴影部分S 2,事件“xy ≤12”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3)阴影部分S 3,由图知,阴影部分的面积满足S 2<S 3<S 1,正方形的面积为1×1=1,根据几何概型公式可得p 2<p 3<p 1.16.甲、乙两船驶向一个不能同时停泊两艘船的码头,它们在一昼夜内到达该码头的时刻是等可能的.如果甲船停泊时间为1 h ,乙船停泊时间为2 h ,求它们中的任意一艘都不需要等待码头空出的概率.解 设甲、乙两艘船到达码头的时刻分别为x 与y ,记事件A 为“两船都不需要等待码头空出”,则0≤x ≤24,0≤y ≤24,要使两船都不需要等待码头空出,当且仅当甲比乙早到达1 h 以上或乙比甲早到达2 h 以上,即y -x ≥1或x -y ≥2.故所求事件构成集合A ={(x ,y )|y -x ≥1或x -y ≥2,x ∈[0,24],y ∈[0,24]}.A 为图中阴影部分,全部结果构成集合Ω为边长是24的正方形及其内部.所求概率为P (A )=A 的面积Ω的面积=(24-1)2×12+(24-2)2×12242=506.5576=1 0131 1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