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出院后喂养PPT课件
合集下载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参考PPT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D关注较少
14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
生长发育低于正常水平 生长障碍 神经精神发育受限 骨矿物质含量低
15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
母乳:对于出生体重>2000克、无营养不良高危因 素的早产儿,母乳仍是出院后首先的选择。要注 意母亲的饮食和营养均衡。
母乳+母乳强化剂: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和出院 前评价营养状况不满意者需要继续强化母乳喂养 至胎龄40周。此后母乳强化的热卡密度应较住院 期间略低,如半量强化,根据生长情况而定。
16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
早产配方奶:人工喂养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 需要喂至胎龄40周;如母乳喂养体重增长不满意 或母乳不足可混合喂养,早产配方奶不超过每日 总量的1/2,作为母乳的补充
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PDF):适用于人工喂养的 早产儿或母乳不足时混合喂养,作为母乳的补充。
婴儿配方奶:适用于出生体重>2000克、无营养不 良高危因素、出院后体重增长满意、人工喂养的 早产儿或作为母乳不足时的补充
22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
出生时的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低于同胎龄的第 十百分位)而出生后生长迅速者更容易发生成年 慢性疾病,
目前不建议对足月小样儿使用强化营养的配方, 如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或强化母乳喂养,避免过 度追赶生长的弊端。
23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
早产儿引入其他食物的年龄有个体差异,与其发 育成熟水平有关。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
李鹏程
1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
抢救存活只是成功的第一步,全面改善预 后才是最高境界
高危儿的系统管理和早期干预是NICU工作 的延续
2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
尽早识别及处理高危因素,避免不良结局 及早发现体格、运动和智力的发育异常,
14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
生长发育低于正常水平 生长障碍 神经精神发育受限 骨矿物质含量低
15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
母乳:对于出生体重>2000克、无营养不良高危因 素的早产儿,母乳仍是出院后首先的选择。要注 意母亲的饮食和营养均衡。
母乳+母乳强化剂: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和出院 前评价营养状况不满意者需要继续强化母乳喂养 至胎龄40周。此后母乳强化的热卡密度应较住院 期间略低,如半量强化,根据生长情况而定。
16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
早产配方奶:人工喂养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 需要喂至胎龄40周;如母乳喂养体重增长不满意 或母乳不足可混合喂养,早产配方奶不超过每日 总量的1/2,作为母乳的补充
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PDF):适用于人工喂养的 早产儿或母乳不足时混合喂养,作为母乳的补充。
婴儿配方奶:适用于出生体重>2000克、无营养不 良高危因素、出院后体重增长满意、人工喂养的 早产儿或作为母乳不足时的补充
22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
出生时的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低于同胎龄的第 十百分位)而出生后生长迅速者更容易发生成年 慢性疾病,
目前不建议对足月小样儿使用强化营养的配方, 如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或强化母乳喂养,避免过 度追赶生长的弊端。
23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
早产儿引入其他食物的年龄有个体差异,与其发 育成熟水平有关。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
李鹏程
1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
抢救存活只是成功的第一步,全面改善预 后才是最高境界
高危儿的系统管理和早期干预是NICU工作 的延续
2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
尽早识别及处理高危因素,避免不良结局 及早发现体格、运动和智力的发育异常,
早产儿喂养指南ppt课件
2. 对营养物质需求高
早产儿由于身体器官和生长速度较足月儿更 为稚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也更高。首先, 早产儿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求量比足月儿更 高,以支持其生长和发育。此外,早产儿对 脂肪酸、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需求 也较高。为了确保早产儿的健康成长,应当 给予合理的喂养和充足的营养摄入,并关注 营养的平衡和适当增加摄入的营养成分的量 和类型,以提供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 促进早产儿的健康成长。
5. 若宝宝有过敏症状,应 立即就医,避免过敏原的持 续刺激。
6. 母亲在哺乳期间应保持 饮食均衡,避免营养不足或 过剩。
4. 确保奶质安全
01 1. 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是最安全、最自然的喂 养方式。在确保奶质安全方面, 母乳喂养的优势在于其自然、无 污染的特性,同时有助于建立亲 子关系。
0 2 2. 配方奶选择
尽量避免接触生病的人和宠物, 减少感染病菌的机会。
PEPORT ON WORK
02
喂养原则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 提炼。
1. 尽早开奶
01
1. 早产儿尽早开奶,可有助 于胃肠功能发育和营养吸收。
03
3. 早产儿需要更多的热量和 营养素,以满足生长发育需 求。
05
5. 配方奶选择需根据医生建 议,以满足早产儿的特殊需 求。
202X
谢谢观看
PEPORT ON WORK
03
母乳与配方奶的选择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 提炼。
1. 首选母乳喂养
早产儿喂养指南建议首选母乳喂养。母乳具有天 然的生物学优势,富含免疫活性物质和营养素, 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和免疫系统建立有重要作用。 与配方奶相比,母乳喂养更能满足早产儿对营养 和免疫力的需求,有助于降低感染、过敏和肥胖 等风险。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为 早产儿提供母乳喂养。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PPT课件
17
校正年龄 评价早产儿生长时应校正年龄至2岁,小于
28周早产儿可校正至3岁。 一般 早产儿身长矫正至40月龄,头围至18
月龄,体重至 24月龄。
18
出院后需通过定期随访监测进行连续评估 来调整喂养方案。
19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的重点包括喂养和生长 代谢的评估(可参照附件随访表), 监测频 率为出院后6月龄以内每月1次,6—12月
3
一般认为,早产儿追赶生长的最佳时期是 生后第1年,尤其是前6个月。第1年是早产 儿脑发育的关键期。
4
早产儿追赶生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如 果受到某些病理因素导致生长迟缓,偏离 正常轨迹。一旦去除阻碍因素,则生长加 快,并迅速接近或回到原来的生长轨道上, 这种生长加速的过程称为追赶生长。
龄每2个月1次。高危早产儿第一年应每月1 次,尤其出院后l~2周内应进行首次评估。
20
评价内容:
1、喂养评估: 喂养情况包括早产儿的进食需求及状态转
换、喂养方式(乳类)、每日奶量、有无吐、 腹胀等、排尿和排便的次数和性状。
21
2、生长评估:
1、生长水平:横向;身高、体重、头围、上 臂围等
9
正确哺乳方式:
10
饥饿表现:
11
2、强化人乳: 对于胎龄<34周、出生体重< 2 000 g的早产
儿,采用人乳强化剂(human milk fortifier, HMF)加人早产母乳或捐赠人乳可增加人乳 中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 确保其营养需求。
12
对象:
1、出生体重1800g早产儿。 2、EUGR早产儿、尚未完成追赶生长的小
39
NBNA评分参考表
40
校正年龄 评价早产儿生长时应校正年龄至2岁,小于
28周早产儿可校正至3岁。 一般 早产儿身长矫正至40月龄,头围至18
月龄,体重至 24月龄。
18
出院后需通过定期随访监测进行连续评估 来调整喂养方案。
19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的重点包括喂养和生长 代谢的评估(可参照附件随访表), 监测频 率为出院后6月龄以内每月1次,6—12月
3
一般认为,早产儿追赶生长的最佳时期是 生后第1年,尤其是前6个月。第1年是早产 儿脑发育的关键期。
4
早产儿追赶生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如 果受到某些病理因素导致生长迟缓,偏离 正常轨迹。一旦去除阻碍因素,则生长加 快,并迅速接近或回到原来的生长轨道上, 这种生长加速的过程称为追赶生长。
龄每2个月1次。高危早产儿第一年应每月1 次,尤其出院后l~2周内应进行首次评估。
20
评价内容:
1、喂养评估: 喂养情况包括早产儿的进食需求及状态转
换、喂养方式(乳类)、每日奶量、有无吐、 腹胀等、排尿和排便的次数和性状。
21
2、生长评估:
1、生长水平:横向;身高、体重、头围、上 臂围等
9
正确哺乳方式:
10
饥饿表现:
11
2、强化人乳: 对于胎龄<34周、出生体重< 2 000 g的早产
儿,采用人乳强化剂(human milk fortifier, HMF)加人早产母乳或捐赠人乳可增加人乳 中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 确保其营养需求。
12
对象:
1、出生体重1800g早产儿。 2、EUGR早产儿、尚未完成追赶生长的小
39
NBNA评分参考表
40
早产儿出院后的营养和喂养ppt课件
• 对于胎龄<34周、出生体重<2000克或有营养不良高 危因素的早产儿来说,纯母乳喂养不能满足其蛋白质及 多种营养素的需求,生长速度较慢
母乳仅能提供早产儿所需要蛋白量的1/3和一部分营养 素。
母乳内钙磷含量较低,这些矿物质的不足会刺激破骨细 胞释放骨钙以维持正常血清钙浓度,造成早产儿骨发育 不良和代谢性骨病的危险。
• 早产儿吸吮、吞咽功能低下,胃容量小,造成喂养困难。 易溢乳、呛奶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胆酸分泌少,对 脂肪消化吸收差,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胎便排出 延迟,生理性黄疸持续时间长,程度重;易发生低血糖 和低蛋白血症。 肝功能不完善:凝血因子不足→颅内出血; 蛋白质 合成不足→低蛋白血症、水肿;肝糖元储备少→低血糖;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低→黄疸持续时间长、程度重、 →易发生核黄疸
早产儿出院后 的营养和喂养
早产——一个真正的全球性问题
• 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
• 据估计,每年有1500万例早产婴儿,且这一数字仍在上升
• 每年有超过100万例婴儿死于早产并发症
• 低收入国家,平均12%的婴儿出生过早;较高收入国家为9%
WHO. 早产实况报道 第363号. 2013年11月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363/zh/
5
营养管理的重要性
生长迟缓
营养摄入 不足
神经认知 发育障碍
6
早产儿营养的不同阶段及其营养目标
过渡期 目标:
提供能 量,建 立肠道 耐受性
持续提供充足的营养摄入,帮助达到早产儿各阶段不同的生长目标
院内生长期
出院
出院后营养 目标:
达到宫内生长速率
目标:
母乳仅能提供早产儿所需要蛋白量的1/3和一部分营养 素。
母乳内钙磷含量较低,这些矿物质的不足会刺激破骨细 胞释放骨钙以维持正常血清钙浓度,造成早产儿骨发育 不良和代谢性骨病的危险。
• 早产儿吸吮、吞咽功能低下,胃容量小,造成喂养困难。 易溢乳、呛奶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胆酸分泌少,对 脂肪消化吸收差,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胎便排出 延迟,生理性黄疸持续时间长,程度重;易发生低血糖 和低蛋白血症。 肝功能不完善:凝血因子不足→颅内出血; 蛋白质 合成不足→低蛋白血症、水肿;肝糖元储备少→低血糖;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低→黄疸持续时间长、程度重、 →易发生核黄疸
早产儿出院后 的营养和喂养
早产——一个真正的全球性问题
• 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
• 据估计,每年有1500万例早产婴儿,且这一数字仍在上升
• 每年有超过100万例婴儿死于早产并发症
• 低收入国家,平均12%的婴儿出生过早;较高收入国家为9%
WHO. 早产实况报道 第363号. 2013年11月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363/zh/
5
营养管理的重要性
生长迟缓
营养摄入 不足
神经认知 发育障碍
6
早产儿营养的不同阶段及其营养目标
过渡期 目标:
提供能 量,建 立肠道 耐受性
持续提供充足的营养摄入,帮助达到早产儿各阶段不同的生长目标
院内生长期
出院
出院后营养 目标:
达到宫内生长速率
目标: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 ppt课件
ppt课件
12
三、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SGA) 的喂养特点
SGA生后的营养支持与预后密切相关,如延续宫 内的营养不良状态,则追赶生长不足,可致体格生 长 和神经系统发育落后;如果营养过剩,追赶生长过 快, 则增加成年期慢性疾病发生的风险。
ppt课件
13
ppt课件
5
二、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方案
ppt课件
6
(一)乳类选择
1、人乳:世界卫生组织等积极倡导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进行人乳喂养, 首选亲生母亲母乳,其次为捐赠人乳
2.强化人乳:胎龄<34周、出生体重< 2 000 g的早产儿,采用人乳强化 剂(human milk fortifier,HMF)
ppt课件
14
2.首选母乳喂养
除了早期改善喂养进 程、减少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 结肠炎和医院感染 之外,也对降低日后糖尿病、肥胖、高血 压、高血脂、 哮喘和某些肿瘤的发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有研究 显示,未追赶生长的SGA更出现神经系统不良结 局,而母乳喂养是重要的保护因素之一。要对SGA 母亲进行 泌乳支持和科学的喂养指导,尽可能母乳喂养至1岁以上。
达到P25一P50,小于胎龄儿>P10,再参考个体增长速 率 的情况,注意避免体重/身长>P90。
ppt课件
10
(三)半固体食物和固体食物引入
一般为校正月龄4~6个月,胎龄小的早产儿发育成熟较差,引 入时间相对延迟。引入方法可参照 2009年《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 员会和中华医学会 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撰写的“婴幼儿喂养建 议。进食技能的培养是逐步的过程,要根据 早产儿的发育成熟度, 适时锻炼咀嚼功能和口腔运 动能力。
早产儿最佳喂养模式 PPT
1.脂肪提供婴儿45%- 脂肪、EFA
55%的能量来源
、LCPUFA
2.EFA:LA、ALA
LCPUF:AA,C20:4、
DHA,C22:6
含有大量 核苷酸
丰富的游 离氨基酸
1.促进铁吸收 2.抗病毒和杀菌 3.免疫调节 4.调节肠道微生态 5.抗氧化
1.谷氨酸/谷氨酰胺 2.牛磺酸
满足早期生长发育 对核苷酸的需要
• 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 • 生后一天即可开始肠内喂养,存在肠内喂
养禁忌症者除外,不足部分由肠外营养补 充供给
早产儿营养支持目标
• 提供“最合适”的营养支持 • 使生长速率接近宫内生长速率 • 促进器官系统发育(尤其是脑) • 防止营养不良或过剩引起的近期和远期不
良影响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55%的能量来源
、LCPUFA
2.EFA:LA、ALA
LCPUF:AA,C20:4、
DHA,C22:6
含有大量 核苷酸
丰富的游 离氨基酸
1.促进铁吸收 2.抗病毒和杀菌 3.免疫调节 4.调节肠道微生态 5.抗氧化
1.谷氨酸/谷氨酰胺 2.牛磺酸
满足早期生长发育 对核苷酸的需要
游离氨基酸
• 谷氨酸/谷氨酰胺:是小肠上皮细胞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 牛磺酸:
喂养内容的选择—母乳
• 营养成分的差别:足月和早产母乳比较(100ml, 哺乳期第一个月)
不同泌乳阶段早产母乳中淀粉酶活 性变化(IU/L)
初乳,尤其是产后第1、2 d的初乳 要尽量喂哺新生儿
研究还证实:
母乳中的淀粉酶进入婴儿消化系统后能 耐受胃酸,且在小肠中保持活性,最大程 度地发挥它的酶活性,极大地提高了婴儿 对淀粉的消化能力
早产儿出院后喂养PPT课件
早产儿出院后喂养
目录
1
概况
2
出院后营养重要性
3
出院后营养强化时间
4
乳品的选择
5
喂养方法及注意事项
辅食添加
2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概念及分类
❖胎龄满28未满37周的活产新生儿 分类:
❖低出生体重儿(LBW) 体重<2500克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 1000克<体重≤1500克
❖超极低出生体重儿(ELBW) 体重≤1000克
氯(mmol)
1.13~1.44
VitA(IU)
200~204
VitD(IU)
40.5~41.0
VitE(IU)
1.35~1.36
VitK(μg)
5.4~5.5
早产儿配方奶
80.0~81.0 2.20~2.40
2.5 4.1~4.3 8.6~9.0 134~146 67~73 1.2~1.4 1.3~1.5 2.1~2.7 1.9~2.0 250~1000 70.0~192.0 3.2~5.0 6.5~9.7
的成熟起一定作用早产儿母乳中富含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是足月成熟乳含量的
1.5-2倍,对促进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和视网膜的发育有着积极的意义。)
16
早产儿出院后喂养
❖母乳+母乳强化剂:极(超)低出生体重儿 和出院前评价营养状况不满意者需要继续 强化母乳喂养至胎龄40周。此后母乳强化 的热卡密度应较住院期间略低,如半量强 化,根据生长情况而定。
❖ 7. 在喂食之后,不要让宝宝有激动的情绪,也不要随意 摇动或晃动宝宝。
39
正确的喂养方法 喂奶后打嗝排气
喂奶后正 确的体位
40
常见口服药的分类
目录
1
概况
2
出院后营养重要性
3
出院后营养强化时间
4
乳品的选择
5
喂养方法及注意事项
辅食添加
2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概念及分类
❖胎龄满28未满37周的活产新生儿 分类:
❖低出生体重儿(LBW) 体重<2500克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 1000克<体重≤1500克
❖超极低出生体重儿(ELBW) 体重≤1000克
氯(mmol)
1.13~1.44
VitA(IU)
200~204
VitD(IU)
40.5~41.0
VitE(IU)
1.35~1.36
VitK(μg)
5.4~5.5
早产儿配方奶
80.0~81.0 2.20~2.40
2.5 4.1~4.3 8.6~9.0 134~146 67~73 1.2~1.4 1.3~1.5 2.1~2.7 1.9~2.0 250~1000 70.0~192.0 3.2~5.0 6.5~9.7
的成熟起一定作用早产儿母乳中富含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是足月成熟乳含量的
1.5-2倍,对促进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和视网膜的发育有着积极的意义。)
16
早产儿出院后喂养
❖母乳+母乳强化剂:极(超)低出生体重儿 和出院前评价营养状况不满意者需要继续 强化母乳喂养至胎龄40周。此后母乳强化 的热卡密度应较住院期间略低,如半量强 化,根据生长情况而定。
❖ 7. 在喂食之后,不要让宝宝有激动的情绪,也不要随意 摇动或晃动宝宝。
39
正确的喂养方法 喂奶后打嗝排气
喂奶后正 确的体位
40
常见口服药的分类
早产儿喂养指南ppt课件
2. 根据体重和身高来判断营养需求。早产儿的体重和身高是判断其营养需求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早产儿的体重应该每周增加约15-20克,身高也应该每周增加约1-2厘米。
3. 根据医生的建议来确定喂养方案。医生会根据早产儿的生长情况、体重和身高等因素 来确定喂养方案,以确保早产儿获得足够的营养。
2. 如何选择合适的奶瓶和奶嘴
对性的建议。
2. 生长曲线
注意观察早产儿的生长 曲线,这有助于判断其 营养需求。如果早产儿 生长缓慢或者出现其他 发育问题,应及时就医。
3. 饮食调整
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早 产儿的饮食,确保其获 得充足的营养。如果医 生建议使用特殊的喂养 方法或者补充营养素, 一定要遵循医生的指导。
谢谢观看
早产儿喂养指南
目录
01. 什么是早产儿 03. 母乳和早产儿的关系 05. 关于喂养的常见问题
02. 早产儿喂养的要点 04. 配方奶粉喂养的建议 06. 如何判断早产儿的营养
需求
什么是早产儿
01
1. 早产儿是指未满37周出生的婴儿
早产儿是指未满37周出生的婴 儿,这部分婴儿在出生后需要 特别的护理和喂养。由于早产 儿在母体内的发育时间不够, 导致其身体各器官发育不完全, 尤其是胃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全, 因此,对于早产儿的喂养需要 特别注意。
2. 注意喂奶量和时间
01
1. 确定奶量
奶量应当根据早产儿 的体重、胎龄、出生 状况等因素进行计算, 一般从出生第一天开 始逐渐增加奶量,每 天每公斤体重需要 150-200毫升的奶量。
02
2. 喂奶间隔时间
对于体重在1.5千克 以下的早产儿,每2 小时喂一次奶,体重 在1.5千克以上的早 产儿,每3小时喂一 次奶。
3. 根据医生的建议来确定喂养方案。医生会根据早产儿的生长情况、体重和身高等因素 来确定喂养方案,以确保早产儿获得足够的营养。
2. 如何选择合适的奶瓶和奶嘴
对性的建议。
2. 生长曲线
注意观察早产儿的生长 曲线,这有助于判断其 营养需求。如果早产儿 生长缓慢或者出现其他 发育问题,应及时就医。
3. 饮食调整
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早 产儿的饮食,确保其获 得充足的营养。如果医 生建议使用特殊的喂养 方法或者补充营养素, 一定要遵循医生的指导。
谢谢观看
早产儿喂养指南
目录
01. 什么是早产儿 03. 母乳和早产儿的关系 05. 关于喂养的常见问题
02. 早产儿喂养的要点 04. 配方奶粉喂养的建议 06. 如何判断早产儿的营养
需求
什么是早产儿
01
1. 早产儿是指未满37周出生的婴儿
早产儿是指未满37周出生的婴 儿,这部分婴儿在出生后需要 特别的护理和喂养。由于早产 儿在母体内的发育时间不够, 导致其身体各器官发育不完全, 尤其是胃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全, 因此,对于早产儿的喂养需要 特别注意。
2. 注意喂奶量和时间
01
1. 确定奶量
奶量应当根据早产儿 的体重、胎龄、出生 状况等因素进行计算, 一般从出生第一天开 始逐渐增加奶量,每 天每公斤体重需要 150-200毫升的奶量。
02
2. 喂奶间隔时间
对于体重在1.5千克 以下的早产儿,每2 小时喂一次奶,体重 在1.5千克以上的早 产儿,每3小时喂一 次奶。
早产儿喂养指南ppt课件
2021
2022
2023
目录
O1
早产儿喂养指 南
O2
早产儿的特点 及需要
O3
选择适当的喂 养方式
O4
混合喂养和补 充水分的注意 事项
O5
早产儿辅食添 加的顺序和原 则
O6
特殊情况下的 喂养建议
01
早产儿喂养指南
#202X
1. 什么是早产儿喂养指南?
01
02
03
为家长提供关于 早产儿喂养的基
本概念。
2. 学习如何为早产儿补充水分。
1
1. 早产儿需要更多的 水分来满足身体生长 和发育的需要。
2
2. 混合喂养时,应先 喂母乳,再补充配方 奶粉和水。
3
3. 补充水分时,应使 用煮沸的水,避免使 用蒸馏水或矿泉水。
4
4. 每次喂奶前应检查 奶瓶是否清洁卫生, 保证奶的质量。
5
5. 喂水时,应让宝宝 保持水平姿势,避免 误吸导致窒息。
针对早产儿提供 适用的营养来源
和食物种类。
为父母提供专业 的指导。
02
早产儿的特点及需要
#202X
1. 了解早产儿身体各器官发育不成熟的特点。
1. 消化系统
早产儿胃肠道发育不 成熟,胃酸和消化酶 分泌不足,易导致喂 养不耐受、腹泻等。
4. 神经系统
早产儿神经细胞和神 经纤维发育不成熟, 易出现惊厥、意识障
3. 掌握特殊情况下如何调整喂养方式和营养搭配。
1. 针对胎龄和体重的调整:针对早产儿胎龄小、体重轻的特点,在喂养时应考虑适当的 能量、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素的摄入,以确保满足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
2. 避免营养过量的风险:喂养时要控制摄入量,避免营养过多增加胎儿负担,影响其 正常发育。
2022
2023
目录
O1
早产儿喂养指 南
O2
早产儿的特点 及需要
O3
选择适当的喂 养方式
O4
混合喂养和补 充水分的注意 事项
O5
早产儿辅食添 加的顺序和原 则
O6
特殊情况下的 喂养建议
01
早产儿喂养指南
#202X
1. 什么是早产儿喂养指南?
01
02
03
为家长提供关于 早产儿喂养的基
本概念。
2. 学习如何为早产儿补充水分。
1
1. 早产儿需要更多的 水分来满足身体生长 和发育的需要。
2
2. 混合喂养时,应先 喂母乳,再补充配方 奶粉和水。
3
3. 补充水分时,应使 用煮沸的水,避免使 用蒸馏水或矿泉水。
4
4. 每次喂奶前应检查 奶瓶是否清洁卫生, 保证奶的质量。
5
5. 喂水时,应让宝宝 保持水平姿势,避免 误吸导致窒息。
针对早产儿提供 适用的营养来源
和食物种类。
为父母提供专业 的指导。
02
早产儿的特点及需要
#202X
1. 了解早产儿身体各器官发育不成熟的特点。
1. 消化系统
早产儿胃肠道发育不 成熟,胃酸和消化酶 分泌不足,易导致喂 养不耐受、腹泻等。
4. 神经系统
早产儿神经细胞和神 经纤维发育不成熟, 易出现惊厥、意识障
3. 掌握特殊情况下如何调整喂养方式和营养搭配。
1. 针对胎龄和体重的调整:针对早产儿胎龄小、体重轻的特点,在喂养时应考虑适当的 能量、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素的摄入,以确保满足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
2. 避免营养过量的风险:喂养时要控制摄入量,避免营养过多增加胎儿负担,影响其 正常发育。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二、早产、低出生体重,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一)乳类选择
1、人乳:世界卫生组织等积极倡导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进行人乳喂养, 首选亲生母亲母乳,其次为捐赠人乳
2.强化人乳:胎龄<34周、出生体重< 2 000 g的早产儿,采用人乳强化 剂(human milk fortifier,HMF)
2.强化营养的时间和乳类转换
强化营养是指 出院后采用强化人乳、早产儿配方或早产儿 过渡配 方喂养的方法,主要对象是中危、高危的早产儿,强 化营养的时间有个体差异。一般来说,中危、生长速率满意 的早产儿需强化喂养至校正月龄3个月左 右;而高危、并发症 较多和有宫内外生长迟缓的早产 需强化的时间较长,可至校 正月龄6个月左右, 个别早产儿可至1岁。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四)其他营养素补充
1.维生素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生后即应补充维生素D 800~1 000 U/d,3月龄 后改为400 U/d,直至2岁(2008年《中华儿科杂 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 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 学组、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维生素D缺乏 性佝偻病防治建议”)2010年欧洲儿科胃肠病肝病和营养学协会(ESPGHAN)推 荐早产儿 维生素A摄人量1 332~3 330 U/(kg·d),出院后 可按下限补充。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一、基本概念
1.早产儿校正年龄:早产儿体格生长的评价应根据校正 年龄。一般情况下,评价早产儿生长时应校正年龄至2岁, 小于28周早产儿可校正至3岁。
早产儿喂养建议ppt
乳腺发育不良
早产儿母亲可能还未完全发育成熟的乳腺,导致母乳量不足 。按摩、热敷和保持良好的哺乳姿势有助于增加母乳供应。
宝宝不吸母乳
适应乳头
早产儿往往需要时间来适应乳头和哺乳姿势。在宝宝心情好的时候尝试哺乳 ,并保持耐心。
口腔运动
鼓励宝宝进行口腔运动,如吮吸安抚奶嘴等,有助于提高宝宝的吸吮能力。
宝宝哭闹不安
内,以确保其获得足够的营养。
微量泵
02
使用微量泵可以控制喂奶的速度和量,有助于宝宝胃肠道的适
应和消化吸收。
肠道外营养
03
对于无法经口喂养的早产儿,可考虑肠道外营养,通过静脉给
予宝宝所需的营养素。
03
早产儿喂养注意事项
定期检查
医生应定期对早产儿的体重、身高等方面进行检查,以评 估其生长和营养状况。
家长应密切关注宝宝的进食量和频率,以及排泄情况,以 便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注意喂奶量
早产儿需要比足月儿更精细的喂养,因为他们的胃容量和消 化能力相对较弱。
医生会根据宝宝的体重、胎龄和出生情况来指导喂奶量,家 长需严格遵循医嘱。
注意喂奶速度
早产儿的吞咽和消化能力相对较弱,喂奶速度过快可能会 导致溢奶或窒息。早产儿喂养特点源自1 2出生后早期喂养
根据病情尽早开奶,以促进胃肠功能成熟和预 防低血糖。
母乳优先
母乳喂养有利于早产儿的营养供给和免疫保护 ,应优先选择母乳喂养。
3
补充营养
由于早产儿生长迅速,需额外补充铁、钙、维 生素等营养成分。
早产儿喂养的重要性
促进生长发育
01
合理的喂养有助于早产儿追赶性生长,达到正常足月儿的身高
如何为早产儿选择适合的奶粉
咨询专业医生
早产儿母亲可能还未完全发育成熟的乳腺,导致母乳量不足 。按摩、热敷和保持良好的哺乳姿势有助于增加母乳供应。
宝宝不吸母乳
适应乳头
早产儿往往需要时间来适应乳头和哺乳姿势。在宝宝心情好的时候尝试哺乳 ,并保持耐心。
口腔运动
鼓励宝宝进行口腔运动,如吮吸安抚奶嘴等,有助于提高宝宝的吸吮能力。
宝宝哭闹不安
内,以确保其获得足够的营养。
微量泵
02
使用微量泵可以控制喂奶的速度和量,有助于宝宝胃肠道的适
应和消化吸收。
肠道外营养
03
对于无法经口喂养的早产儿,可考虑肠道外营养,通过静脉给
予宝宝所需的营养素。
03
早产儿喂养注意事项
定期检查
医生应定期对早产儿的体重、身高等方面进行检查,以评 估其生长和营养状况。
家长应密切关注宝宝的进食量和频率,以及排泄情况,以 便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注意喂奶量
早产儿需要比足月儿更精细的喂养,因为他们的胃容量和消 化能力相对较弱。
医生会根据宝宝的体重、胎龄和出生情况来指导喂奶量,家 长需严格遵循医嘱。
注意喂奶速度
早产儿的吞咽和消化能力相对较弱,喂奶速度过快可能会 导致溢奶或窒息。早产儿喂养特点源自1 2出生后早期喂养
根据病情尽早开奶,以促进胃肠功能成熟和预 防低血糖。
母乳优先
母乳喂养有利于早产儿的营养供给和免疫保护 ,应优先选择母乳喂养。
3
补充营养
由于早产儿生长迅速,需额外补充铁、钙、维 生素等营养成分。
早产儿喂养的重要性
促进生长发育
01
合理的喂养有助于早产儿追赶性生长,达到正常足月儿的身高
如何为早产儿选择适合的奶粉
咨询专业医生
早产儿出院后家庭护理要点PPT课件
早产儿的体温调节与保暖
•早产儿体温中枢发育不成熟,糖原和 皮下脂肪少,表面体积相对大,散热 机会增加 •早产儿易随环境温度的高低而发生体 温变化,常因寒冷导致硬肿或因保暖 过度导致发热等问题。 •适度保暖可增加早产儿的存活率。
早产儿出院后的保暖
•注意离开医院回到家途中的保暖 •注意居室的环境温度20℃~26℃ •注意沐浴及更衣换尿布时的保暖 •注意喂奶时的保暖
•对远期心血管健康的有利影响
添加母乳强化剂
•用于纯母乳喂养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 强化母乳,补充不足。
•国外推荐母乳喂养的部分早产儿使用 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母乳强 化剂以确保满足预期的营养需求。
•添加时间:当极低出生体重儿耐受 100ml/kg的母乳喂养之后,母乳加母 乳强化剂是低体重早产儿的最佳选择
常见口服药的分类
•片剂 •水剂 •粉剂 •胶囊
服药时应注意
•口口服法是最常用的给药方式,对宝宝 的不良影响小 •片剂要将药片研碎加小量温开水溶解, 但任何药均不可混与奶中喂服。 •早产儿喂药可用滴管或去掉针头的注射 器给药,也可用小药勺喂药,从宝宝的 的嘴角处顺口颊方向慢慢倒入药液,一 次量不可过多,待药液咽下后再将药勺 拿开,以防宝宝将药液吐出。
早产儿出院后 家庭护理要点
关于早产儿
•指胎龄:37周(<259天)的新生儿。 •近足月儿(相对成熟早产儿):34周以 上。 •极早产儿:胎龄28周至不足32周。 •超早产儿:胎龄<28周 •胎龄越小,越不成熟,并发症多,救治 及护理难度越大。
关于出生体重
出生体重
•低出生体重儿 :出生 体重<2500g的婴儿 • 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 体重1000~1500g的婴 儿
•新生儿消 化系统特 点与喂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长发育低于正常水平
▪ 生长障碍 ▪ 神经精神发育受限 ▪ 骨矿物质含量低
13
科学的早产儿喂养体系
喂养策略 喂养方案
院内强化
出院后过渡
母乳+母乳强化剂 母乳+母乳强化剂或 或院内专用配方 出院后专用配方
常规营养
母乳或 足月儿配方
喂养目的 达到宫内生长速率 帮助实现追赶性生长 支持正常生长发育
生长不足的早产儿出院后需要继续强化营养支持
早产儿出院后喂养
目录
1
概况
2
出院后营养重要性
3
出院后营养强化时间
4
乳品的选择
5
喂养方法及注意事项
辅食添加
2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概念及分类
❖胎龄满28未满37周的活产新生儿 分类:
❖低出生体重儿(LBW) 体重<2500克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 1000克<体重≤1500克
❖超极低出生体重儿(ELBW) 体重≤1000克
糖尿病、肥胖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 卒中、癌症
8
早期营养不良
生长发育迟缓 神经预后不良
成年慢性疾病
营养债难以偿还!
早期营养决定生命质量
9
早产儿营养现状
以往的营养支持策略重视早产儿住院期间的营养,而当其体 重2000g以上、达出院标准时即转为未经强化的母乳或足月 配方奶喂养。但这种营养方案不能填补早产儿生后早期在能 量和蛋白质方面的累积缺失,不能满足追赶性生长的需求。 美国国家儿童健康和人类发育研究所(NICHD)统计,出生 体重<1000g的早产儿随访至纠正月龄18~22个月,有 40%~69%的体重、身高和头围仍低于同月龄足月儿的第10 百分位,即宫外生长迟缓(EUGR)。
10
宫外发育迟缓
体内能量 储存不足
器官发育 不成熟
营养摄入不足.
疾病威胁 追赶性生长
宫外发育迟缓
体格发育 落后
神经发育 落后
骨矿化不良 代谢综合征
11
早产儿出院时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小早产儿尚未成熟 ➢营养物质的累积欠缺 ➢对蛋白质和能量关注较多,对矿物质、铁、
LCPUFA和维生素D关注较少
12
早产儿出院后问题
3
概述
❖ 合理的营养支持策略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的关键 环节之一,不仅关系到近期的生长发育,而且会影 响到远期的预后。早产儿理想的营养是既能使其生 长速度与相应胎龄的宫内生长速度相似,又要促进 其消化系统的成熟,并对代谢和排泄系统无损害。
4
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的生理特点
带来的少
消化的难
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多
• 很多营养 素的储存在 孕后期完成 (如钙/磷/ 铁)
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
72.0~74.0 1.85~1.90
2.8 3.4~4.1 7.7~8.0 77~90 46~49 1.3~1.4 1.0~1.1 1.9~2.2 1.5~1.7 330~340 52.0~59.0 2.6~3.0 5.9~8.0
22
个体化的出院后营养管理策略
❖婴儿的正常生长轨迹受遗传学和性别的影 响,而追赶性生长则取决于胎龄、出生体 重、疾病程度、住院期间的营养和出院前 的生长状况等多种因素,个体之间的差异 很大,因此出院后的营养管理策略是个体 化的。
营养成分
婴儿配方奶
能量(kcal)
67.2~68.0
蛋白质(g)
1.45~1.69
蛋白/能量(g/100kcal)
2.2
脂肪(g)
3.5~3.6
碳水化合物(g)
7.3~7.6
钙(mg)
51~53
磷(mg)
28~36
铁(mg)
1.0~1.2
钠(mmol)
0.71~1.17
钾(mmol)
1.74~1.89
14
❖早产儿出院后继续强化营养的目的是 帮助早产儿达到理想的营养状态,满 足其正常生长和追赶性生长两方面的 需求。
15
早产儿出院后喂养
❖母乳:对于出生体重>2000克、无营养不良 高危因素的早产儿,母乳仍是出院后首先 的选择。要注意母亲的饮食和营养均衡。
(早产儿母乳的成分与足月儿母乳不同,更适合早产儿的需求。某些成分对小肠
氯(mmol)
1.13~1.44
VitA(IU)
200~204
VitD(IU)
40.5~41.0
VitE(IU)
1.35~1.36
VitK(μg)
5.4~5.5
早产儿配方奶
80.0~81.0 2.20~2.40
2.5 4.1~4.3 8.6~9.0 134~146 67~73 1.2~1.4 1.3~1.5 2.1~2.7 1.9~2.0 250~1000 70.0~192.0 3.2~5.0 6.5~9.7
19
早产儿出院后喂养
❖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PDF):适用于人工 喂养的早产儿或母乳不足时混合喂养,作 为母乳的补充。
20
早产儿出院后喂养
❖婴儿配方奶:适用于出生体重>2000克、无 营养不良高危因素、出院后体重增长满意、 人工喂养的早产儿或作为母乳不足时的补 充。
21
不同配方奶的主要成分(每100 ml)
17
母乳强化剂种类
雅培
❖美赞 成
雀巢
纯进口雀巢
母乳强化剂除了强化蛋白质,也强化矿物质和维生素,满 足早产儿营养需求添加要求。奶量达80-100ml/kg.d
18
早产儿出院后喂养
❖ 早产配方奶:人工喂养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 需要喂至胎龄40周;如母乳喂养体重增长不满意 或母乳不足可混合喂养,早产配方奶不超过每日 总量的1/2,作为母乳的补充。
代谢、排泄 系统的发育 尚不完善 蛋 白酶,脂肪酶 ,胆盐等分泌 量少
达到宫内营 养及生长的
水平
早产儿营养目标
促进组织器 官成熟
满足生长发 育需求
有利于远
目标
期健康
保证神经 系统发育
预防营养 缺乏和过 剩
早产儿营养支持的目标要基于“三个年龄 阶段”
Ste
是指出院至1岁,目标是完成追
p 3 出院后时期 赶性生长。
Step 2
稳定-生长期
Step 1
是指临床状况平稳至出院,目标是达 到宫内增长率—平均15g∕d。
转变期 是指生后7天以内,目标是维持营养和代谢 的平衡 。
二、早期营养对患儿的影响
早期影响
长期影响
脑发育
认知能力和学业成绩
早期 饮食
身体构成 肌肉/脂肪沉积 骨无机物密度
免疫力/宿主防御 体力劳动
代谢过程 胆固醇、脂肪、蛋白质 基因、受体、激素
的成熟起一定作用早产儿母乳中富含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是足月成熟乳含量的
1.5-2倍,对促进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和视网膜的发育有着积极的意义。)
16
早产儿出院后喂养
❖母乳+母乳强化剂:极(超)低出生体重儿 和出院前评价营养状况不满意者需要继续 强化母乳喂养至胎龄40周。此后母乳强化 的热卡密度应较住院期间略低,如半量强 化,根据生长情况而定。
▪ 生长障碍 ▪ 神经精神发育受限 ▪ 骨矿物质含量低
13
科学的早产儿喂养体系
喂养策略 喂养方案
院内强化
出院后过渡
母乳+母乳强化剂 母乳+母乳强化剂或 或院内专用配方 出院后专用配方
常规营养
母乳或 足月儿配方
喂养目的 达到宫内生长速率 帮助实现追赶性生长 支持正常生长发育
生长不足的早产儿出院后需要继续强化营养支持
早产儿出院后喂养
目录
1
概况
2
出院后营养重要性
3
出院后营养强化时间
4
乳品的选择
5
喂养方法及注意事项
辅食添加
2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概念及分类
❖胎龄满28未满37周的活产新生儿 分类:
❖低出生体重儿(LBW) 体重<2500克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 1000克<体重≤1500克
❖超极低出生体重儿(ELBW) 体重≤1000克
糖尿病、肥胖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 卒中、癌症
8
早期营养不良
生长发育迟缓 神经预后不良
成年慢性疾病
营养债难以偿还!
早期营养决定生命质量
9
早产儿营养现状
以往的营养支持策略重视早产儿住院期间的营养,而当其体 重2000g以上、达出院标准时即转为未经强化的母乳或足月 配方奶喂养。但这种营养方案不能填补早产儿生后早期在能 量和蛋白质方面的累积缺失,不能满足追赶性生长的需求。 美国国家儿童健康和人类发育研究所(NICHD)统计,出生 体重<1000g的早产儿随访至纠正月龄18~22个月,有 40%~69%的体重、身高和头围仍低于同月龄足月儿的第10 百分位,即宫外生长迟缓(EUGR)。
10
宫外发育迟缓
体内能量 储存不足
器官发育 不成熟
营养摄入不足.
疾病威胁 追赶性生长
宫外发育迟缓
体格发育 落后
神经发育 落后
骨矿化不良 代谢综合征
11
早产儿出院时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小早产儿尚未成熟 ➢营养物质的累积欠缺 ➢对蛋白质和能量关注较多,对矿物质、铁、
LCPUFA和维生素D关注较少
12
早产儿出院后问题
3
概述
❖ 合理的营养支持策略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的关键 环节之一,不仅关系到近期的生长发育,而且会影 响到远期的预后。早产儿理想的营养是既能使其生 长速度与相应胎龄的宫内生长速度相似,又要促进 其消化系统的成熟,并对代谢和排泄系统无损害。
4
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的生理特点
带来的少
消化的难
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多
• 很多营养 素的储存在 孕后期完成 (如钙/磷/ 铁)
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
72.0~74.0 1.85~1.90
2.8 3.4~4.1 7.7~8.0 77~90 46~49 1.3~1.4 1.0~1.1 1.9~2.2 1.5~1.7 330~340 52.0~59.0 2.6~3.0 5.9~8.0
22
个体化的出院后营养管理策略
❖婴儿的正常生长轨迹受遗传学和性别的影 响,而追赶性生长则取决于胎龄、出生体 重、疾病程度、住院期间的营养和出院前 的生长状况等多种因素,个体之间的差异 很大,因此出院后的营养管理策略是个体 化的。
营养成分
婴儿配方奶
能量(kcal)
67.2~68.0
蛋白质(g)
1.45~1.69
蛋白/能量(g/100kcal)
2.2
脂肪(g)
3.5~3.6
碳水化合物(g)
7.3~7.6
钙(mg)
51~53
磷(mg)
28~36
铁(mg)
1.0~1.2
钠(mmol)
0.71~1.17
钾(mmol)
1.74~1.89
14
❖早产儿出院后继续强化营养的目的是 帮助早产儿达到理想的营养状态,满 足其正常生长和追赶性生长两方面的 需求。
15
早产儿出院后喂养
❖母乳:对于出生体重>2000克、无营养不良 高危因素的早产儿,母乳仍是出院后首先 的选择。要注意母亲的饮食和营养均衡。
(早产儿母乳的成分与足月儿母乳不同,更适合早产儿的需求。某些成分对小肠
氯(mmol)
1.13~1.44
VitA(IU)
200~204
VitD(IU)
40.5~41.0
VitE(IU)
1.35~1.36
VitK(μg)
5.4~5.5
早产儿配方奶
80.0~81.0 2.20~2.40
2.5 4.1~4.3 8.6~9.0 134~146 67~73 1.2~1.4 1.3~1.5 2.1~2.7 1.9~2.0 250~1000 70.0~192.0 3.2~5.0 6.5~9.7
19
早产儿出院后喂养
❖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PDF):适用于人工 喂养的早产儿或母乳不足时混合喂养,作 为母乳的补充。
20
早产儿出院后喂养
❖婴儿配方奶:适用于出生体重>2000克、无 营养不良高危因素、出院后体重增长满意、 人工喂养的早产儿或作为母乳不足时的补 充。
21
不同配方奶的主要成分(每100 ml)
17
母乳强化剂种类
雅培
❖美赞 成
雀巢
纯进口雀巢
母乳强化剂除了强化蛋白质,也强化矿物质和维生素,满 足早产儿营养需求添加要求。奶量达80-100ml/kg.d
18
早产儿出院后喂养
❖ 早产配方奶:人工喂养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 需要喂至胎龄40周;如母乳喂养体重增长不满意 或母乳不足可混合喂养,早产配方奶不超过每日 总量的1/2,作为母乳的补充。
代谢、排泄 系统的发育 尚不完善 蛋 白酶,脂肪酶 ,胆盐等分泌 量少
达到宫内营 养及生长的
水平
早产儿营养目标
促进组织器 官成熟
满足生长发 育需求
有利于远
目标
期健康
保证神经 系统发育
预防营养 缺乏和过 剩
早产儿营养支持的目标要基于“三个年龄 阶段”
Ste
是指出院至1岁,目标是完成追
p 3 出院后时期 赶性生长。
Step 2
稳定-生长期
Step 1
是指临床状况平稳至出院,目标是达 到宫内增长率—平均15g∕d。
转变期 是指生后7天以内,目标是维持营养和代谢 的平衡 。
二、早期营养对患儿的影响
早期影响
长期影响
脑发育
认知能力和学业成绩
早期 饮食
身体构成 肌肉/脂肪沉积 骨无机物密度
免疫力/宿主防御 体力劳动
代谢过程 胆固醇、脂肪、蛋白质 基因、受体、激素
的成熟起一定作用早产儿母乳中富含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是足月成熟乳含量的
1.5-2倍,对促进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和视网膜的发育有着积极的意义。)
16
早产儿出院后喂养
❖母乳+母乳强化剂:极(超)低出生体重儿 和出院前评价营养状况不满意者需要继续 强化母乳喂养至胎龄40周。此后母乳强化 的热卡密度应较住院期间略低,如半量强 化,根据生长情况而定。